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3月,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两部突破12亿票房的国产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其中《泰囧》上映7周共计票房12.43亿元;《西游》上映7周12.35亿元。《西游》上映7周共上映场次75.5万次,同期《泰囧》较之高10%,上映83.1万场次。同期场均人次《泰囧》也比《西游》高23.3%,达到平均每场46人,而《西游》为37人。虽说票房差距不大,但是从整体上《西游》不及《泰囧》。
《西游》全国票房增速快 《泰囧》更具生命力

《西游》票房分布更平均 光线发行抓主力城市

《泰囧》发行公司光线影业实施驻地发行,公司发行员工常驻各大城市跟相应影院进行接洽,确保物料投放和排片起量,同时也方便进行活动宣传、促销影片。而《西游》的国内发行公司华谊兄弟则鲜有落地发行人员,通过对影片质量的把控和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影片本身在大众中具有极高的观影需求。借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光线发行公司类似于“B2B”而华谊兄弟是“B2C”,各有千秋。


艺恩分析认为,两部影片在国内取得有票房佳绩之后会探寻系列片模式。将单一成功影片品牌化实现系列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光线影业可以继续沿用“人在囧途”创意和“徐铮+王宝强”组合,通过异域风情的展示来博得新意,但是从故事建构上需要再寻新意。目前光线影业尚未进军放映环节,但是在发行模式上的独特性可以确保其优势,加强制片能力,推出多部具有品牌效应的影片将是光线重中之重。
《西游》系列有《大话西游》系列的影响,可塑性很强,如果周星驰本人出演下部《西游》影片,其票房成绩恐再破新高。此次华谊兄弟是《西游。降魔篇》的大陆发行商,可见华谊选择优质影片的眼光之准。作为国内民营电影公司首屈一指的电影制作方,华谊步入了转型期,“金牌监制”陈国富的离开和顾长卫的加入,以及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华谊在制作上继续探索。同时面临光线、乐视所采用的“驻地发行”,华谊在发行上需另想“奇招”以确保在影片品质相同时排片量上也相差无几。另外,华谊在影院投资建设上需要提升每个项目的质量,提高已开业影院运营能力,通过强势的院线来确保上游产品-影片的盈利。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