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恩咨询EBOT日票房智库数据显示,2012 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共上映影片300部,累计实现票房185.2亿元,其中爱情、动作、喜剧是数量最多的三大类型。从票房上,动作片票房总和以近四成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类型,且单片平均票房达到12760万元。三大类型瓜分了市场近7成的票房份额。

据《2012-2013年中国电影观众调研报告》数据表明,观众认为中国类型片还存在很多问题,题材重复、类型单一成为首要问题。目前中国电影创作跟风现象严重,一部影片票房成功,必然引起类型和题材相似的影片增多,尽管近两年业外投资电影的资本有所冷却,但市场仍然是类型题材单一,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华谊类型组合策略制胜 凸显元素糅合优势
国产类型片依然存在类型模糊、元素混杂等诸多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历练,国产片已经在“多种类型糅合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并逐渐自成一派——中国式类型片初露锋芒。在近三年华谊兄弟已发行的21部影片中,过亿影片有13部,其中含有动作、爱情、喜剧元素的影片占多数,各片还依据内容题材的不同,糅合了喜剧、魔幻、冒险、犯罪等元素,可以说,华谊的类型策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式类型“糅与合”的本质。


2013年,华谊兄弟联手多位擅长不同类型影片的中青年导演,在类型电影的征途上再添新的里程碑:伴随着与港台导演良好合作的延续,钮承泽与华谊继《LOVE》之后又将推出喜剧/剧情片《军中乐园》;最近加盟华谊的顾长卫新片《微信时代的文艺爱情》“文艺+IT”,让这位并不多产,但每部作品都试图实现个人表达与时代思考的导演再次与文艺牵手;而具有风格独特、新颖叙事角度的管虎,也将与华谊合作拍摄《老炮儿》,影片动作/喜剧的类型定位从片名便可感知;功夫巨星成龙近年逐渐进入到电影制作领域,在《十二生肖》之后,又将联手华谊推出动作片《曼哈顿》以及战争/动作片《狼旗》,一向擅长动作/喜剧的巨星成龙在主题相对宏大的战争片中的表现如何,着实令人期待;香港导演张婉婷、罗启锐合作的《三城记》,从女性角度的叙事与导演风格,为华谊出品带来新的视角。

“一部类型片的独特性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不同的特征,而在于它组合类型特征元素的独特方式,每一种特征元素可能都是一种类型和其他类型片共同具有的”理查德•麦特白认为。华谊在所谓的“组合类型特征元素的独特方式”上,具有符合自身影片生产工业流程的策略:不仅涵盖了动作、喜剧、爱情等被市场主流观众喜爱的类型组合,如《私人订制》、《狼旗》、《曼哈顿》、《狄仁杰系列》等;还在一些基本的商业类型元素如战争、灾难、悬疑中加入导演个人的人文情怀,如《唐山大地震》、《集结号》、《一九四二》;同时在类型组合的创新上也独具匠心,如与曹保平合作的文艺片《李米的猜想》将爱情文艺与悬疑犯罪的类型糅合。
2013-2014年华谊兄弟推出的多部电影在合作导演、类型定位、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多元,凸显了华谊在电影制作与创新上的用心:所涉及的类型元素中,动作、喜剧、爱情出现的频次明显较高,这一契合市场需求的类型策略不仅需要影片在创意和主题上进行配合和创新,还需要企业与擅长不同类型影片的导演展开合作并作出长远规划。
全年重点档期锁定 灵活发掘非重点档期潜力
类型策略布局对应的是华谊对未来档期的规划,而回顾近一年中国电影月票房表现不难发现,除了暑期档、贺岁档这两大传统票房高产出档期外,中国电影类型已在不同的月份开拓疆土,在对热门档期角逐的同时,其他档期的竞争亦如火如荼。动作、喜剧片的档期特征十分明显,这两种类型暑期档、贺岁档分别出现了票房高点,尤其是贺岁档中喜剧、动作片的最高票房均超过10亿元;爱情片则自2013年上半年发力明显,从贺岁档之后的2月14日情人节档期为发力初始点,以《北京遇上西雅图》、《101次求婚》等两部爱情类型明确、宣传和口碑俱佳的影片为票房提升动力,4月该类型影片累计票房突破8亿元。就目前华谊“H计划“曝光的影片档期来看,总体呈现出”大档期精准把控,其他空间灵活布局的特点“,具体说来,2013年上半年华谊兄弟通过《西游•降魔篇》、《忠烈杨家将》两部影片分别占据了2012-2013年贺岁档后半程和4月的档期份额,又通过《大明猩》、《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私人定制》分别对2013年暑期档、国庆档以及2013-2014年贺岁档进行全面布局,可谓紧紧抓住了全年中的重点档期,相信《控城计》、《海啸奇迹》等影片将逐步分散于2013年下半年的其他空余档期,而这也体现了华谊对于这些影片档期的灵活把握,正是在这种类型与档期高度匹配又十分灵活变通的双重机制之下,华谊兄弟将迎来2013年下半年电影票房的新突破。
暑期档历来被认为是一年中除了贺岁档以外的电影“兵家必争之地”,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暑期档,华谊兄弟将推出中韩合拍片《大明猩》。该片类型元素、故事创意以及主创阵容都表明,该片将是一部老少皆宜尤以儿童、青少年以及年轻人为观影受众群的影片,截止目前已知消息,处于2013年暑期档中期的7月份,共有约20部左右的新片上映,有大量低成本惊悚片分布期间。三部确定档期的进口大片布局于7月下旬,中美合拍片《太极侠》则在7月初上映,这为恰好处于两类影片中间空挡期的《大明猩》留下足够票房空间,此外,7月18日前后一周还分别有《天台》、《盲探》等重点华语影片上映,但两类影片与《大明猩》的故事类型、观众定位差异较大,且前后均有近一周的时间空缺,预计不会形成有效竞争。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