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发现
- 共421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68%。高瓴参投33家IPO战绩蝉联夺魁
- 人工智能、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等热门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机构参投活跃
- 613家中企于全球市场IPO,近八成登陆A股市场,北交所鸣钟开市,港股IPO加速回暖,美股IPO降至冰点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2021年,共421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68%。其中,科创板VC/PE渗透率高达85.8%,深交所主板VC/PE渗透率为70.59%。从账面退出回报来看,2021年账面退出回报共计9,814.09亿元,其中,上半年表现强劲,占整体的74.93%;从账面回报倍数来看,整体表现有起有落。

图1 2021年1月-2021年12月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制造业平均退出超4年,其余重点行业均在3年左右;在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催化下,医疗健康和IT及信息化领域账面退出超千亿;整体看来,机构参投较为活跃。
表2 2021年IPO重点行业退出分析
第二部分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2021年,共计有61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8,681亿元;IPO募资规模TOP5企业依次为中国电信、快手、滴滴、三峡能源、百济神州;IPO集中行业为制造业、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IPO集中地域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

图2 2021年IPO概览

图3 2012年-2021年全球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图4 2021年全球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图5 2012年-2021年A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图6 2021年A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表3 2020年及2021年中企A股市场募资TOP5

表4 北交所首批IPO企业

图 7 2012年-2021年港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图 8 2021年1月-2021年12月港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表5 2020年及2021年中企港股市场IPO募资TOP5

图9 2012年-2021年美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图10 2021年1月-2021年12月美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表6 2020年及2021年中企美股市场募资TOP5

图11 2021年中企IPO规模行业分布(%)

图12 2021年中企IPO数量行业分布(家)

图13 2021年中企IPO数量及募资规模地区分布
注:IPO数量分布比例(左)以及规模比例(右)相加总和均不为“1”系四舍五入所致

表7 2021年各地区IPO数量、募资规模及平均募资水平

表8 2021年各交易板块IPO数量及规模统计

图14 2021年重要行业交易板块分布情况


表10 2021年中企IPO当日市值TOP10
2. 快手
快手科技旗下产品快手是一个短视频内容分享平台。2021年2月5日,快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6,521.86万股,募资350.56亿元,成为国内“短视频第一股”。
3. 滴滴
滴滴是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召车、网约车、顺风车、代驾等多元化服务。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上市,发行7,920万股,募资286.52亿元。
4. 三峡能源
三峡能源是新能源开发商,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等业务。2021年6月10日,三峡能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史上IPO规模最大、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
5. 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抗肿瘤药物研发商,2021年12月16日,百济神州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1.15亿股,募资总额221.6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港、A股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
6. 京东物流
京东物流是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继京东健康后,京东旗下又一家成功在港上市的子公司。
7. 百度
百度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科技公司,主要业务为互联网领取的高新技术开发和运用。2021年3月23日,百度集团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发行9,500万股,募集总额200.49亿元。
8. 哔哩哔哩
哔哩哔哩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视频社区平台,提供大量丰富的内容以满足年轻人多元的兴趣。2021年3月29日,哔哩哔哩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成为2021年第三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9.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公司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在成为港交所“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同时,亦成为三年内首家在纽约和香港主要上市的中概股。
10. 满帮集团
满帮有限公司是国内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货运调度平台。2021年6月22日,满帮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正式成为数字货运第一股。
1月29日,《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以及后续处理工作,明确了检查涉及单位和人员的权利义务,压实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强了对检查人员的监督。
2月5日,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表示加强影子股东监管,IPO申请前12个月的新股东锁定期为36个月。
3月31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合并主板与中小板将于4月6日正式实施。深交所表示,2021年2月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以下简称两板合并)相关准备工作。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交所与市场各方一道,按照“两个统一、四个不变”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整合相关业务规则和监管运行模式,推动完成相关指数及基金产品适应性调整,顺利实施技术系统改造,平稳推进发行上市安排,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日前,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深交所发布两板合并业务通知及相关规则,明确合并实施后的相关安排,于4月6日正式实施两板合并。
4月16日,为了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引导和规范发行人申报和保荐机构推荐工作,促进科创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推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的枢纽作用。
7月23日制定并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转板上市申请文件》(以下简称《指引3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转板上市报告书内容与格式》(《指引4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5号——转板上市保荐书》(《指引5号》)等配套转板上市指引。
9月18日,为进一步优化科创板新股发行承销制度,促进买卖双方博弈更加均衡,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即日起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统称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业务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1月15日,为不断强化与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制度联动,激发市场整体活力,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
12月24日,为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同步起草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管理规定》的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