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Graham: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编者注:我们昨天刚刚谈过互联网用户的羊群效应,Paul Graham今天就按捺不住要说说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了。简单而言,普通投资者受其他投资者观点的影响也是很深的。如果他们看到有人开始对某家初创企业出手,自己往往也会一拥而上。如果看到别人按兵不动,自己也会裹足不前。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其观点的最大构成部分就是其他投资者的观点。这无疑是指数增长的诀窍。一个投资者的投资会引发其他投资者的跟投,然后再带动更多的投资者,以此类推。

涉世不深的创始人错误地认为,操纵这些力量是融资的真髓。以为投资者蜂拥而至是初创企业成功的标志。但实际上,这两者并非高度关联。相反,投资者扎堆的初创企业有很多都倒掉了(在极端情况下甚至部分正由于投资者一拥而上),而许多非常成功的初创企业刚开始融资时在投资者那里只是一般的受欢迎。

投资者在其他投资者喜欢你的时候会更喜欢你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你成为了一笔更好的投资。融资会降低失败的风险。确实,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才会对后面的投资者提高自己的估值。当你没钱的时候向你投资的那些投资者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自然也应该拿到更多的回报。此外,融资后的公司肯定也会更值钱。

但是创始人要注意别要价太高,否则会激怒投资者最终导致拒绝投资。

投资者更喜欢你的第二个原因是,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时再去融资会让你更有信心,而投资者对你的看法就是他们对你公司看法的基石。创始人往往对投资者了解到自己何时成功融到资金之迅速程度感到非常惊讶。 尽管实际上投资者之间有很多的信息传播途径,但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创始人自己。投资者虽然往往不懂技术,但他们很会看人。如果融资进展顺利,投资者很快就能感受到你不断膨胀的信心。(对自己的优势不动声色,普通的创始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坦白来讲,当你开始融资时投资者更喜欢你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判断初创企业。这一点对于哪怕是最好的投资者来说也很难的。平庸的投资者可能也只能抛硬币碰运气。因此,那些平庸的投资者看到许多人都投你时,他们会认为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从而导致了硅谷所谓的“hot deal(抢手货)”现象,即投资者的兴趣已经多到你无法应付。

最优秀的投资者不会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他们只会用自己的判断去稀释其他人的观点。但实际上他们会间接影响到其他投资者的兴趣。如果你跟一个机构的谈判取得进展,有时候就会引发别人(甚至也包括好的投资者)决定加入进来,以免丢单。

除非你是谈判奇才(如果你不确定的话就不是),否则就得非常小心,千万不要为了说服好的投资者做决策而夸大事实。创始人总是使出这些伎俩,投资者对此非常敏感(如果说不是过敏的话)。但只要你说的是事实就很安全。如果你跟 B 投资者已经谈了很久,但自己更倾向于 A,告诉 A 就是了。这里不存在操纵。因为你的确原本是希望从 A 处融资的,但是在 A 未做决定的情况下你是不敢冒险拒绝 B 的。

但有一点,别告诉 A 谁是 B。对于 VC 来说不可以。但是天使投资者有时候可以,因为他们相互之间的合作更多。不过,如果 VC 问了,只需说明该 VC 肯定不希望你透露跟谁在谈,自然别人也会如此就是了。如果对方强迫你这么做,就说自己对融资没有经验(百试不爽的安全牌),觉得自己必须格外小心。

尽管少数初创企业会经历感兴趣者络绎不绝的情况,但几乎所有初创企业都会经历过相反的情况,即羊群围而不上。投资者受其他投资者观点影响很深意味着,起步总是多多少少有点困难的。因此当你觉得争取第一笔投资是多么的困难时,请不要沮丧,万事开头难,而且这种困难大部分来自外部力量。第二笔就会容易得多了。

 

via:36KR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