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组委会主任严明,发布《2020 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全国总报告》
活动背景:本次活动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指导,全国 135 家网络安全行业协会及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发起了 2020 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
活动目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网络治理规律,提高综合治理的成效和水平, 提升网民网络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调查方式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为活动指导单位,各省发起单位负责当地的活动组织。调查形式为线上网络调查方式,网民自愿参加,依托在互联网上的问卷调查平台采集网民数据。
二、调查数据采集
7 月 22 日至 7 月 31 日期间收回问卷总量为 150.3168 万份,其中,公众网民版 124.3251 万份,网络从业人员版 25.9912 万份。经过数据清洗后,有效样本数据总数为 149.0304 万份,其中,公众网民版 123.1455 万份,网络从业人员版 25.8849 万份。另外,调查活动还收到网民对我国网络安全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 16.4347 万条。
从调查数据来源来看,数据的分布广泛,全国 3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包括港澳台)400 多个地市(区) 均有数据。
三、主要发现
1. 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网络治理初见成效
2. 网络安全态势依然严峻,供应链安全风险受到关注
3. 打击网络犯罪任重道远,痛点多关注度高
4. 个人信息保护负评多,社交、电商、网媒等领域是重灾区
5. 网络购物权益保护满意度高,新业态面临新问题
公众网民对网络购物安全状况评价满意。认为满意以上的占 58.58%,满意评价接近六成。
6.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成效一般,需加强家、校、企、社合作
(公众网民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状况满意度评价总体上满意的比例不高,主要是不满意和一般。认为满意以上的占 26.85%,34.45% 认为一般,38.70% 认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7. 企业自律有改善但仍有待加强,网暴、舆情等受到关注
绝大部分 (80.75%) 网民认为网络欺凌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大部分 (54.85%) 网民对社交网络平台上侵权转载情况表示很普遍。超过一半 (50.35%) 网民对网红发布内容的监管效果不认可。
8. 网络安全监管取得成效,等级保护制度逐步落实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取得成效,监管力度评价得到肯定。从业人员认为监管力度非常强比较强的占 54.96%,超过一半。
9. 数字政府服务给人获得感,信息化建设效果明显
10. 疫情影响社会加快网络化,政府应对措施得到好评
满意度最高前 5 位是:
11. 新技术应用登场,安全风险受到关注
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是比较关注。从关注度排列前 5 位为:
四、调查对象情况
1、网民情况
年龄分布
网龄分布
地区分布
过去 6 个月内常住地以广东、河南、江苏、山东、云南、湖北、山西、广西、浙江、北京为主的网民人数较多,排列前 10 位。
每天上网时长
2 、从业人员情况
从业时间
学历分布
五、安全感和满意度分析
1 总体分析
(1)2020 年网民网络安全感评价
将调查结果的安全感按 5 级评分制并结合其占比进行转换,可以得到网民的安全感评价值 (非常安全 = 5,安全 = 4,一般 = 3,不安全 = 2,非常不安全 = 1)。本次调查的网民安全感评价值为 3.4883 分,满分为 5 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比去年低 0.001
(2) 网民对网络安全感变化的评价
(3) 与去年网络安全感的比较
和 2019 年公众网民对网络安全感的评价数据相比,2020 年公众网民的网络安全感基本一致,中间增多,两头略有下降。2020 年认为网络非常安全和安全的公众网民达 50.04% 比 2019 年的 51.25% 要低 1.21 个百分点,认为网络安全一般的公众网民 2020 年比 2019 年高了 2.85 个百分点。认为不安全和非常不安全的比例有所下降。和 2018 年相比,负面评价呈持续减少趋势。
2 差异分析
(1) 不同地区网民网络安全感
(2) 不同年龄段网民网络安全感
(3) 不同职业网民对网络安全感变化的评价
3 满意度指数
2020 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为 70.254
4 网民对网络安全态势感受
(1) 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2) 遇到网络违法犯罪的情况
(3) 个人信息保护做得不好的应用领域
(4) 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滥用的情况
5 网民的安全意识与行为
(1) 网民遇到安全问题怎么做
六、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 网民的网络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网络安全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受疫情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方式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政府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受到网民好评;
(3) 网络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网络暴力、恶意炒作、不良信息泛滥问题突出,加强打击网络犯罪任重道远;
(4) 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有较大提高,网民对个人信息保护和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关注度高;
(5)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持续推进,企业合规自律和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升;
(6) 新技术创新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但供应链安全问题突出,技术、人才和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
2、建议
(1)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加强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打造治理新格局;
(2)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保障合法权益;
(3) 加强监管,夯实责任,强化企业自律和合规遵循,做好舆情疏导;
(4) 体系完备,服务完善,全面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
(5) 标准引领,服务赋能,打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巩固安全基础。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