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市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南京市人民政府于 1月 28日印发《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到 2025年,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全面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多元化、现代化走在前列,市民健身意识和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运动健康成为生活时尚。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联合龙虎网于 2022年 3月 18日至 2022年 4月 18日在全市范围内就 “南京市全民健身情况”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2.9%)

B、女(57.1%)

2、您的年龄:

A、18-22岁(15.6%)

B、23-35岁(51.9%)

C、36-59岁(23.4%)

D、60岁及以上(9.1%)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1.3%)

B、中专、初中(18.2%)

C、大专、高中(24.7%)

D、本科及以上(55.8%)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9.1%)

B、企业(50.6%)

C、学校、研究机构(10.4%)

D、政府及事业单位(11.7%)

E、自主创业(14.3%)

F、自由职业(3.9%)

5、在日常生活中,您大约多长时间健身一次?

A、几乎每天健身(15.6%)

B、一周两到三次(51.9%)

C、一周一次(10.4%)

D、一个月一到两次(7.8%)

E、几乎不健身(14.3%)

6、您如果去健身锻炼,时长一般是?

A、1个小时以内(23.4%)

B、1-2小时(51.9%)

C、2-3小时(15.6%)

D、3个小时以上(9.1%)

7、您喜欢哪类健身项目(多选):

A、跑步(46.8%)

B、游泳(26.0%)

C、球类(32.5%)

D、器械类(24.7%)

E、武术类(10.4%)

F、健身舞类(20.8%)

G、其他(11.7%)

8、您经常去的健身场地有(多选):

A、体育馆(26.0%)

B、健身中心或俱乐部(40.3%)

C、公园或室外广场(45.5%)

D、健身步道(37.7%)

E、其他(11.7%)

9、您如果去健身锻炼,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健身吗?

A、知道(61.0%)

B、不知道(39.0%)

10、您参加过体育健身组织或赛事活动吗?

A、参加过(49.4%)

B、没有参加过(50.6%)

11、在您看来,哪些因素限制了您的健身锻炼(多选):

A、学习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55.8%)

B、想运动但是找不到同伴(40.3%)

C、身边缺乏健身场地、器材及设施(31.2%)

D、健身场地收费贵(29.9%)

E、没有喜欢的健身项目(10.4%)

F、其他(3.9%)

12、据您所知,您所在街道社区有可供健身使用的场地或设施吗?

A、有(68.8%)

B、没有(31.2%)

13、在您看来,您所在街道社区的场地设施是否能满足您日常的健身需求?

A、完全能满足(20.8%)

B、基本能满足(62.3%)

C、不能满足(16.9%)

14、在您看来,影响群众参与健身锻炼频率的外部因素有(多选):

A、健身场地的地理位置(49.4%)

B、健身场地的环境(54.5%)

C、健身场地设施质量(54.5%)

D、健身项目种类(33.8%)

E、资金来源(27.3%)

F、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20.8%)

G、健身组织数量(13.0%)

H、赛事活动次数(7.8%)

15、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多选):

A、强化全民健身政策法规保障(31.2%)

B、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51.9%)

C、科学规划,提高设施使用效率(41.6%)

D、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维护(48.1%)

E、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46.8%)

F、强化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功能(31.2%)

G、全面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35.1%)

H、推进全民健身跨界融合发展(23.4%)

I、壮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18.2%)

J、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引导(20.8%)

16、就您的体验而言,您对于南京市目前在全民健身方面所做工作满意吗?

A、非常满意(10.4%)

B、比较满意(50.6%)

C、基本满意(35.1%)

D、不太满意(2.6%)

E、不满意(1.3%)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 231人,其中男性 99人(42.9%),女性 132人(57.1%)。接受教育情况:129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 55.8%,其余 102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 44.2%。年龄情况:18-22岁 36人(15.6%),23-35岁 120人(51.9%),36-59岁 54人(23.4%),60岁及以上 21人(9.1%)。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 21人(9.1%),企业 117人(50.6%),学校及研究机构 24人(10.4%),政府及事业单位 27人(11.7%),自主创业 33人(14.3%),自由职业 9人(3.9%)。

参与调查的 231人中,15.6%的人几乎每天健身,51.9%的人一周健身两到三次,10.4%的人一周健身一次,7.8%的人一个月健身一到两次,还有 14.3%的人几乎不健身。如果去健身锻炼,23.4%的参与调查者的健身时长是 1个小时以内,51.9%的参与调查者的健身时长是 1-2小时,15.6%的参与调查者的健身时长是 2-3小时,9.1%的参与调查者的健身时长是 3个小时以上。对于健身项目,参与调查者最喜欢的项目是跑步(46.8%)、球类(32.5%)、游泳(26.0%)、器械类(24.7%)、健身舞类(20.8%)等。这些参与调查者经常去的健身场地有公园或室外广场(45.5%)、健身中心或俱乐部(40.3%)、健身步道(37.7%)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61.0%)的参与调查者去健身锻炼时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健身,49.4%的参与调查者参加过体育健身组织或赛事活动。在参与调查者看来,限制他们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55.8%);想运动但是找不到同伴(40.3%);身边缺乏健身场地、器材及设施(31.2%)等。调查显示,68.8%的参与调查者所在的街道社区有可供健身使用的场地或设施。20.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所在街道社区的场地设施完全能满足其日常的健身需求,62.3%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所在街道社区的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其日常的健身需求,还有 16.9%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所在街道社区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其日常的健身需求。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健身场地的环境(54.5%)、健身场地设施质量(54.5%)、健身场地的地理位置(49.4%)、健身项目种类(33.8%)、资金来源(27.3%)等外部因素影响了群众参与健身锻炼的频率。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51.9%);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维护(48.1%);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46.8%);科学规划,提高设施使用效率(41.6%);全面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35.1%)等。对于南京市目前在全民健身方面所做工作,满意度为 96.1%,表示 “非常满意” 的人占 10.4%。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加强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工作基础。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文化休闲相融合,在持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同时,努力构建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另外,不断加强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健身场地与设施器材完好。

第二,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培育特色项目,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不断夯实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面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同时,不断加强全民健身知识技能的推广普及,丰富科学健身指导方式、渠道和频次,为广大群众传授科学健身知识,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网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