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各种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估计奇点的老读者已经能如数家珍了。过去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试图用统计学方法,从生活细节挖掘出健康长寿的奥秘。
不过说句实话,统计学算法有它的局限,而人是个复杂的有机体,再加上各个研究涉及的人种、地方环境和文化差异,想要精确地厘清某个因素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着实不是件容易事。科学家们会在同一个议题上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也就不奇怪了。
近期,《自然·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科研论文合集,介绍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方法,举证责任风险函数(BPRF)[1]及应用BPRF荟萃分析的部分结果。今天我们会介绍其中两篇论文,涉及食用未加工红肉[2]和食用蔬菜[[3]的健康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BPRF本身吧。简单来说,BPRF反映的是某种因素所带来的最小影响。例如说用BPRF计算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系,那么结果就意味着吸烟“至少会”带来多少风险,也就是那些身体最好、医疗条件最优越、生活习惯最健康……的天选之子吸烟带来的风险,即吸烟有害的“起步价”。
ADtaxi 回忆「记」程车vol.15 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施炯 教授 分享中国经验
通过BPRF可以计算风险–结局评分(ROS),这表示整体人群平均吸烟量带来的肺癌风险。根据ROS的数值还可以进一步将该因素评级,等级越高,说明这个因素与某种疾病风险(或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越强。
利用BPRF就可以以同一个评价标准来评估和理解不同风险-结局对之间的关键证据了。



通过BPRF计算得到的ROS为0.06,这意味着红肉摄入量在排行15%至85%,也就是摄入量居中(0-98g/天)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至少6%有关,BPRF评级为2星,属于比较薄弱的证据。
其他风险-结局对数据可以参考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未加工红肉和缺血/出血性中风之间关系评级为1星,可以认为不相关。

食用蔬菜与缺血性中风之间关系评级达到3星,与缺血性心脏病、出血性中风和食管癌之间达到2星,保护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食用蔬菜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评级仅有1星,意味着实际上食用蔬菜对2型糖尿病没有显著影响。

再放大视角,虽然都叫红肉,但是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红肉也代表着完全不同的饮食构成,中国人更多吃的是猪肉,而西方国家可能主要吃牛肉,那些低收入国家的人更别提红肉白肉了,肉类总体的摄入量都是要低得多的。

BPRF为这类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视角,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应用为我们带来新的认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自然·医学》的合集界面。
来自: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