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解读:2013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金融界基金2013年10月14日讯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3.1%,创7个月新高,高于之前市场预期的2.9%;9月PPI同比下跌1.3%,跌幅继续收窄,环比上涨0.2%。CPI和PPI双双环比回升,主要受本轮从7月份开始的经济复苏推动,以及食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其中,9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金融界基金频道连线公私募基金对最新数据作出解读。

  南方基金杨德龙解读: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还有一定反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分析,由于本轮经济复苏主要受补库存需求的拉动,以及稳增长政策的推动,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不强,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还有一定反复。在需求难以持续旺盛的背景下,CPI和PPI不会持续回升,四季度CPI仍会维持在3%左右。

  天弘基金解读:CPI在预期之内 政策重心不会倒向控通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月份CPI和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3.1%;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3%。天弘基金分析,CPI方面主要是受台风及假期影响,食品价格上升造成,在预期之内,管理层政策重心不会倒向控通胀;PPI环比上涨是亮点,与市场近期“补库存”投资逻辑互相印证。

交银施罗德基金:四季度流动性环境将相对偏紧

交银施罗德分析认为,9月CPI同比增长3.1%,市场预期为2.9%,上月值为2.6%。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CPI环比为0.4%,较上月高出0.3个百分点,可以解释几乎全部的超预期幅度。

从非食品的几大类价格的环比增长情况来看,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这两类价格环比上升的较快。在食品中,猪肉环比涨幅略有回落,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在9月环比上升2.2%;鲜菜价格维持较快上涨,在9月环比涨幅为6.7%。

  交银施罗德分析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10月份CPI有可能会在9月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四季度通胀的均值可能会比今年前三个季度有较显著的上升。在此背景下,我们预期整体流动性环境和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可能都会比此前一段时间相对偏紧一些。我们继续关注通胀预期、海外价格冲击和国内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判断通胀的转折点。

      信诚基金:CPI预期中反弹仍可控 不会影响货币政策

信诚基金认为,进入9月后,食品价格增速在季节性需求的推动下进一步上升,其中蔬菜和蛋类价格上涨最快。这可能超过了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推动CPI同比增速回升。另一方面,由于9月份补库存势头减弱带动生产价格环比增长放缓,导致PPI同比降幅收窄。信诚基金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可能在7.7%附近,物价数据和增长数据仍相对匹配。\

具体来看,9月CPI同比上涨3.1%(此前8月CPI同比增幅为2.6%,市场预期9月CPI数据为2.9%),CPI反弹幅度较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二三季度经济和物价偏弱,市场早有预期今年9月CPI反弹,但最终数据仍超预期。而从季调环比及平滑趋势显示,CPI也小幅抬头。从分项来看,非食品价格环比与去年同期同为0.4%,虽高于07-11年间水平,但不是物价超预期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环比1.5%,处于历年同期相对高水平,而2012年同期环比接近0,食品价格对9月CPI贡献较大。

 上投摩根基金:9月通胀超预期 CPI重回“3时代”

上投摩根基金分析,CPI超预期势必增加对通胀的担忧。预期货币政策短期内仍需保持中性偏紧的局面,货币供给相对收敛。而PPI环比涨幅扩大显示补库存和稳增长政策仍在起作用。

具体来看,食品环比增幅1.5%,高于季节性,同比上升至6.1%;非食品环比0.4%,微高于历史均值水平。食品中鲜蛋、鲜菜、鲜果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9%、6.7%、5.4%和2.2%,是带动9月食品价格乃至CPI环比的主要原因,中秋、国庆节日效应和季节性因素,加之部分地区旱涝灾害影响,推动9月蛋、菜、水果价格涨幅居前。非食品价格相对平稳,8月底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调2.7%和2.9%,导致9月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环比上涨2.4%,服装价格受换季影响环比上涨1.2%,节日效应推动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8%。

展望10月,低基数效应将导致CPI食品同比回升压力,尽管季节性因素导致的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持续性偏弱,但去年同期食品价格跌幅较大依然会对食品价格同比上涨形成压力,非食品方面,9月底成品油价格下调,10月油价上升压力减弱,非食品同比可能小幅回落,CPI整体同比可能升至3.1%。

星石投资:CPI超预期 四季度流动性不乐观

星石投资分析认为,9月份CPI同比3.1%,年内再次突破3%,虽然距离3.5%的通胀控制目标尚远,但通胀上行压力不容忽视。央行近期持续在公开市场进行“锁长放短”操作,表明央行有意维持流动性中性偏紧状态以迫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通胀上行压力的加大,货币政策空间显著压缩,央行存在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动力,因此四季度流动性状况不容乐观,对A股构成压力。

9月份PPI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继6月同比降幅收窄之后, PPI连续四个月收窄,表明工业领域通缩持续缓解。稳增长政策拉动下,宏观经济企稳回升,需求增加逐渐传导至工业品价格领域,预期未来PPI同比降幅收窄的趋势仍将延续。

9月份CPI明显走高主要是受食品、衣着和居住价格的显著上涨拉动。受季节性因素和天气及气候因素影响,9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8%,是带动CPI上行的首要因素,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8.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9%,“猪周期”对CPI影响不容忽视。居住和衣着价格9月份同比分别上涨2.6%和2.3%,显著超越往年季节性水平,也是拉动CPI上行的重要因素。

 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政策维持稳健 中长期仍看好改革红利

何辉认为今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情况属于意料之中,CPI创7个月新高,对物价方面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政策层面来看,仍会保持一个稳健的态势,当前数据相对之前有所反弹,未来将如何仍需继续观察,“中长期来说,我们仍看好改革带来的红利。”何辉表示。

 前海一线对冲基金经理胡志忠:房地产托高CPI 蓝筹开始回暖

胡志忠向金融界基金频道表示,CPI的回升主要是受经济回暖,特别是房地产不断上升的牵引。现在以房地产为首的价格都这么高了,各行各业受到牵引上升的合理性是非常的高的,不然怎么赚钱买房呢?至于PPI环比回升就更容易理解了,投资增加经济回暖,对新一届领导及下个月的三中全会都会有一些正面的预期。这和最近股市的回暖也是吻合的,目前股市受冷多时的蓝筹板块转暖是十分明显的。当然,蓝筹回暖的同时就是前期过分投机的收敛。

华泰柏瑞基金:经济趋缓概率较大 短期关注三条主线

9月份的宏观和中观数据,整体呈现“旺季不旺”的局面,下游需求平稳,中上游量价表现偏弱。35个重点城市一手房销售环比增速大约8%左右,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发电量增速从8月中旬的17%下降到了9月下旬的12%;螺纹钢期货价格从8月末的3800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3600元/吨。旺季不够旺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看到终端需求的明显扩张。内需方面,地产汽车销售相对平稳,基建投资25%左右的增速本身已经处于2009年以来的相对高位,难以再看到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外需方面,美国经济短期略有回落,QE退出的时点有了一些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在底部刚刚企稳,也没有很大的动作。因此,在终端需求平稳的大前提下,中上游的库存和价格已经在7-8月份透支了部分“旺季乐观预期”,所以短期出现了回撤的压力。总的来说,经济继续缓慢回落的概率较大。

拉长一点看,今年过去三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7%、7.7%和7.5%,一直处于温和回落之后。尽管GDP增长中枢下行的大格局,其实市场早已无分歧,但是2013年市场还是经历了非常明显的风格轮动。非常明显的三波是年初至春节前“弱复苏,周期股行情”;春节后至8月份“复苏证伪,转型深入,成长股行情”;9、10月份的“政策红利,主题行情”,自贸区、二胎、土地流转、民营银行、O2O、国企改革等等各种主题横行。市场运行和经济表现出现了一定背离,原因在于,从宏观到市场,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传递机制。而且,我们在前面几轮,也确实看到了好牌。比如说,去年11月份到今年一季度PMI、出口等宏观指标连续三个月上行,激发了市场对于经济“弱复苏”的期许;又比如创业板前20大权重股在2013年1-2季度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5.8%和30.8%,显著高于主板在1-2季度8.0%和9.7%的收入增速。

在目前的时点上,尽管市场对于三中全会仍有期待,而且眼下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央行非常注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平稳,因此,短期下行风险不大。但需要认识到,由于最后一张是烂牌,经济存在缓慢下行的风险,加上今年结构性市场分化明显,部分板块和个股已有非常高的涨幅,越到后面其实越需要谨慎,至少在当前位置很难下重手。

结构腾挪越来越难,短期来讲还有三类股票值得关注。第一是政策相关的领域,诸如上海国企改革,市场预期不充分,而且政策“证伪”还需要时间。第二是消费类稳定成长股,诸如零售、医药和食品,基金仓位尚可,有一定号召力。在“周期退潮”和仓位不减的前提下,之前下游行业的仓位会挪到这些地方。第三,对于成长股,需要去伪存真,密切跟踪三季报的表现。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