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调查对象的基础金融知识回答正确率呈现出下降 的趋势,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计算的正确率方面差异最为明显,不同年龄组对通货膨胀计算的正确率分别为62.83%、60.29%、 51.86%、40.78%、37.54%。基础金融知识是诸多老年人参与养老金融市场的短板,也是相应的风险点。
调查结果显示,14.14%的调查对象在金融投资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与2017年(30.30%)、2020年(21.47%) 2021年(15.60%)、2022年(11.45%)的养老金融调查结果相比,受骗人数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显著。这反映 出近年来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也得益于国家在反诈领域推出的强有力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0%的上当受 骗的比重仍1旧不低,还需要进一步做好金融反诈工作,提高居民的反诈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风险最大,达到23.87%,50-59岁的群体上当受骗的比重也较大,表明当前 中老年人群反诈骗和防范意识不足,仍然遭受较高的诈骗风险,需要针对中老年群体加大反诈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在金融活动中有上当受骗经历的占比存在差异,其中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群体有过上当 受骗经历的比重相对较高,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的受骗比例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受教 育程度相对偏低,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投资活动的相关知识,因而更容易被诈骗迷惑。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 群体制定差异化的策略推进金融知识宣讲和诈骗风险防范。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