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双十一”,数百亿的交易额让这个电商的狂欢节名至实归。而2013年,更值得注意的是,“双十一”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也引起了狂潮。不仅淘宝体系的手机客户端,整个电商/导购类APP都受到“双十一”的影响,用户显示出巨大的热情。
友盟在所覆盖的电商/导购类APP(不含淘宝、支付宝客户端)中,选取用户量大于10000的应用,进行了匿名抽样数据统计和用户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电商/导购类应用的数据指标都因“双十一”有很大提升;与2012年相比,移动电商的接受度大幅提高,中西部地区移动电商的崛起令人瞩目。
“双十一”颠覆电商导购APP常规增长趋势
电商/导购类应用的用户行为,受到“双十一”的影响十分明显。以新增用户数量为例,2013年“双十一”前10天,电商/导购类APP日新增用户平均为2012年同期日新增的2.8倍。
更重要的是,“双十一”这个时间结点,使得整个电商/导购类别的用户增长情况不再遵循“周末高、工作日低”的“几”字形常规曲线:11月7日周四、11月11日周一出现小高峰,而11月12日周二的新增用户量有较大的回落。而就在2012年,电商/导购类APP的日新增用户曲线,还是符合上述规律的——11月3日、4日、10日、11日四个双休日,日新增用户较平时更多。对比来看,可以发现2013年移动应用受“双十一”的影响更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更多的APP在运营中都在向“双十一”这一事件靠拢,或借机推出优惠活动、送红包,或在内容上进行配合,或进行“双十一”前后的错峰销售等。“双十一”的话题性,给移动应用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48小时电商/导购类APP启动次数涨3倍,手机购物崛起
除用户增长外,电商/导购类APP的活跃用户在11月11日0点前后的行为,更加鲜明的说明手机购物的时代已到来。
首先,从总量上看,2013年11月10日12点至12日12点的48个小时,电商/导购类应用的启动次数比2012年同期增长3.1倍。然后,观察11月11日0点前后的几个小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有趣的现象:
用户在10日22点左右花最多的时间在移动设备上;
11日0点,APP启动量有一个小高峰,但比同日10点和21点要低;
对比2012年,2013年的启动高峰从22点推后到0点。
这说明,一方面,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承载浏览、筛选商品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移动设备正在关键时间点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如达成更多的交易行为。并且,在11月11日的24小时中,移动设备用户的热情持续高涨,这是因为,随时随地都能够打开APP,这让用户有了更多理由进行血拼。
中西部地区移动电商发力
观察电商/导购类应用启动的比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中西部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这次“双十一“中表现抢眼。”双十一”前后72小时,各省市电商/导购APP的启动次数占本省总启动次数的比例,以西藏、贵州、陕西、内蒙、宁夏五省为最高,北、上、广、苏、浙等一线省市在前十五名中并未出现。
友盟本次统计中并不包含淘宝、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数据,但结论却与淘宝官方数据如出一辙:淘宝数据显示,双十一当日,西藏手机网购全国排名第一,手机购物成交笔数占本省全部笔数的29.1%。
移动互联网在传统互联网不那么强势的地区反而有可能快速发展,这一点在行业已是共识;“双十一”电商/导购类用户的行为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移动电商在二三线省市发展的空间巨大,传统店面将受到移动电商的挑战。
同时,移动应用的开发和运营在二三线省市将要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如,在用户量相对较少的区域内进行有效的移动数据监测、分析以及商品推广、营销活动效果评估;帮助用户克服网络环境不佳带来的种种问题;选择特定的人群进行内容推送;以及鼓励用户更多的通过移动社交平台将产品和购买信息分享出去等等。丰富移动应用的功能,更有效率的促成购买行为,开发者还需要一套系统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