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analys的最新估计,2024年智能个人音频设备(包括TWS、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4.55亿部,同比增长11.2%。所有产品类别的出货量都有所增长,中国和新兴市场(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主要的增长引擎。
Canalys研究分析师Jack Leathem强调说:“虽然领先品牌保持稳定的市场地位,但他们的差异化战略正在日益形成。在生态系统领域,像苹果这样的公司继续通过深度的硬件软件整合来加强他们的竞争优势。苹果的内部芯片组可以实现无缝的跨设备连接,同时将空间音频技术与Apple Music集成在一起,提供高分辨率的音频体验。与此同时,像小米和华为这样的公司正在利用他们的智能生态系统战略和物联网设备的协同效应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成熟的音频领域,索尼、Bose和Edifier总共占大约25%的无线耳机市场。他们通过先进的音频编解码器、高分辨率认证和战略流媒体合作伙伴关系来瞄准高端消费者,优先考虑盈利能力。例如,Edifier与QQ音乐合作推出大师级音质服务,有效地满足了挑剔的音乐爱好者的独家期望。
Leathem指出:“通过精确的市场定位,新兴品牌正迅速获得吸引力。像Shokz和Cleer Audio这样的新兴玩家已经通过他们的开放式设计成功地打入了运动和健康领域。与此同时,Oladance与人工智能豆包的突破性合作引发了翻译技术的激增——这种方法被广泛模仿,推动了产品在跨语言交流需求强烈的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这些新兴品牌还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以配合当地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迅速推出创新的、针对特定地区的产品。从地区来看,大中华区以22%的增长率领先,其次是亚太地区(19%)、欧洲、中东和非洲(10%)和拉丁美洲(7%)。”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智能个人音频功能的界限,几乎所有制造商都在探索人工智能的新应用。然而,在这些解决方案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之前,仍存在一些关键挑战。”
目前人工智能在智能音频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健康监测:领先品牌在旗舰产品中集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听力评估和姿势检测,使用生物传感器和算法促进主动健康管理。
- 自适应音频技术:基于多模态传感器的场景识别正在推进动态音频调整,如智能降噪和自适应空间音频,以增强用户在具有挑战性的声学环境中的体验。
- 实时翻译:随着这些功能扩展到中档产品,实时翻译变得越来越普遍,促使制造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智能音频设备的集成。
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必须基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入分析,专注于解决特定场景的核心痛点,而不仅仅是增加功能。
Canalys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音频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5亿部,这反映了一种谨慎乐观的前景。在短期内,市场有望见证活跃的参与者,并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
- 具有新颖功能和设计的创新产品激增。
- 增加跨品牌合作,建立更广泛的生态系统。
- 从增加孤立功能到增强整体用户体验的市场转变。
从长远来看,制造商必须制定全面的竞争战略,包括技术开发(包括声学组件、芯片、算法等),建立与商业模式相一致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并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将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有形的用户利益,将是塑造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