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shark:物联网设备数据收集排行榜

应用收集数据后,还可能追踪用户以展示定向广告,或将信息共享给第三方或数据经纪商。这种情况下,用户实际上为这些物联网(IoT)应用支付了双重代价:先是购买设备的费用,再是用自身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产生收益。

部分应用会竭尽所能地利用收集到的大部分数据追踪用户。数据追踪量最大的两款应用是myQ车库门控制系统和CRAFTSMAN myQ车库门控制,它们利用了10项收集数据中的9项,包括姓名、电子邮箱、产品交互、广告数据,甚至崩溃信息。

智能设备应用主要通过设备ID、电子邮箱和产品交互监控用户。近1/3的数据追踪应用会监控这些数据点。部分应用还不满足于此——它们还会追踪用户的精确位置,包括Canary智能家居安防、Kenmore智能家居和NuWave Connect等应用。

亚马逊Alexa会收集32项可能数据中的28项,是普通智能家居设备的三倍多。而且所有收集数据都相互关联——每项数据都与个人用户档案绑定,包括精确位置、联系信息和健康数据。未收集的4项数据可通过其他数据替代。

谷歌收集的数据略少于亚马逊,32项中获取22项,仍是普通智能家居设备的三倍。与亚马逊类似,谷歌将所有收集数据与用户关联,其中最显著的数据点包括住址、精确位置、照片视频、音频数据、浏览和搜索历史。

Keurig咖啡机应用在智能设备应用中数据收集量排名第三,32项中获取19项。虽少于两大科技巨头,但仍超热门智能设备平均水平两倍。

在监控摄像头下,隐私只是幻影

户外监控摄像头应用是用户数据收集的佼佼者,平均收集12项数据,比普通智能家居设备多50%。其中7项数据与用户身份直接关联。

Deep Sentinel和Lorex应用是监控摄像头数据收集量居高不下的主因。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跳至工具栏 登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