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由英国消费者行为分析机构SBXL和班戈大学的心理学家合作完成。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进入模拟杂货店购物,让他们看屏幕上各种打折促销商品,选出最物有所值的便宜货,加入购物清单。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扫描志愿者的大脑,观察高级认知区域保持活跃的时长。结果显示,大脑高级认知中枢前额叶皮层是志愿者寻找便宜货的“利器”,但23分钟后,这一区域开始“关闭”,不再发挥作用,令理性消费能力下降。
SBXL总经理阿德科克说:“过了一会儿,我们的大脑无法处理各种信息,开始寻找捷径,于是只要见到红白相间的标识就认为那是便宜货,因为那种标识通常用于打折促销。”
前额叶皮层主要负责决策等复杂任务,但这一区域长时间保持活跃会令消费者产生疲惫感,转而求助大脑的原始组织,譬如岛叶皮层,但是这一区域并不擅长判断商品是否物有所值。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购物半小时后不能再出手,只要休息片刻,譬如去喝一杯咖啡,就能给大脑前额叶皮层“充电”,让它恢复功能。
SBXL先前一项调查显示,购物时,消费者的大脑容易出现信息超负荷情况,进行非理性购物,多花冤枉钱。
那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两成的消费者会把标有“特价”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内,即便它的价格高于同类商品;大约一半消费者购买“买一赠一”商品时竟然只拿一件。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