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据新闻的前景被看好
众多媒体专家看好数据新闻的前景。“精确新闻学”的奠基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荣休教授菲利普·迈耶如此强调推行数据新闻的时代意义:“现在是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对信息进行处理很重要。我们需要做两步:一个是通过分析不断变动的数据以找到其中的意义和结构,另一个则是通过展示让用户了解哪些信息对他们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则干脆宣称:“数据新闻就是未来。”
- “数据即讯息”成为时代共识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在振聋发聩的同时也引发争议的话,那么“数据即讯息”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共识,其商业价值和管理价值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开发。
2013年,由美国前情报机构工作人员斯诺登曝光的监听丑闻不只是一场国际政治风波,更彰显着数据在这个时代对于每个人的价值。英国《卫报》就此刊发了报道《解密美国国安局文件:曝光事件对你有何意义》,其中提及如果某人被视为恐怖对象受到监控,那么和他相关的三级以内的朋友圈都会“遭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在“Facebook”上的好友数判断将有多少人牵涉其中。举个例子,如果某人在“Facebook”上有209个好友,那么34150个好友的朋友和5580110个“三级好友”也会被纳入监控范围。这一系列惊人的数据直白地描述了人们的生活是如何被美国安全部门记录和监控的。
身处“大数据时代”,似乎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数字和数学来解释。“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一方面,无论人们是乐意还是抗拒,都不可避免地被这场数据化洪流裹挟着前行。新闻媒体担负着传播信息、监测环境、对周遭世界的变化作出解释的职能,应运而生的“数据新闻”正是全球媒体应对大数据时代变迁所作出的关键革新。
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放数据”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各国政府更是在开放数据活动中首当其冲,面向公众公开的政府数据为媒体制作数据新闻提供了重要内容来源。以英国为例,2010年初英国政府的数据开放网站data.gov.uk正式创建,所有政府部门要公开的数据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针对政府未公开的数据,媒体可通过《信息自由法案》申请有关部门公开数据。例如看过“开放知识基金会”制作的有关英国税收的报道《我的钱去哪儿了?告诉你你的缴税如何花费》后,用户就可以通过选择年薪数量知晓自己缴纳的税收都用在了哪里。
- 给新闻业注入创新活力
无论老牌主流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据新闻业务—究其原因,是数据新闻为它们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首先,数据新闻业务从获取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使跨越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报道有了新的报道方式,增加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一直以来,新闻报道者都受困于呈现片段真实与追求整体真实之间的悖论。数据新闻业务的开展则为记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即基于更大的样本量,采取数据挖掘与统计的量化研究方法,更全面、完整地报道重大新闻主题。在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危机中,《纽约时报》运用静态图表和大量数据展示了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劳工部、内政部等诸多部门在内的雇员总数、“被休假”人数比例、休假雇员与坚守雇员的职能区别。《华盛顿邮报》则通过众包新闻的方式,运用谷歌地图呈现了全美2317个与政府关门相关的故事。根据受影响程度,该报将故事主角分为四种类型,并以四种颜色的圆点定位地图中的具体地点,使用户既可以了解整体状况,也可以点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地区中的个体。以上报道有助于民众更清楚地了解政府关门危机到底与普通人有何联系。
其次,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数据新闻可以帮助媒体从支离破碎的信息中发现规律和趋势,使新闻报道更多地聚焦一些新鲜的主题。针对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生育率降低、育龄女性不愿被婚姻与生育束缚的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推出报道《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女人》,按照现有生育率推算各国(地区)最后一个女人出生的时间,预测各国(地区)的历史,引发公众对该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此外,通过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新闻业务使新闻语言不再局限于以文字表达为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图表或动画视频,文字只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同时,这些图表往往以交互式设计的方式呈现,让用户拥有更多“发现”的乐趣。法国数据记者让·阿比亚特西(JeanAbbiateci)的作品《“傻瓜”的艺术品市场》获得了2013年度数据新闻奖。该作品对2008年至2012年间拍出的最昂贵的320件艺术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在“毕加索:超级巨星”部分,用户可以找到不同年代或艺术流派的知名艺术家(拍品总价进入前50名);而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年份、艺术家性别、国籍、作品畅销度、拍卖城市、诞生年代等指标对320件艺术品的信息进行梳理,获得丰富的信息量。例如,在320件艺术品中,只有一件是女艺术家作品,数据图中强烈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毋庸置疑,新闻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格局。如何通过创新使新闻界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从全球实践的角度看,推广数据新闻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解题思路。
via: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