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Compete应读写网之邀,发布了互联网流量的数据,发现前10大互联网站点,比2010年占互联网的流量比例增长不少,互联网有集中化的趋势,明显违背了所谓长尾效应的规律。
时隔多年,Compete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十大站点侵吞互联网流量份额的势头似乎已经减弱,收缩。
2001-2011年互联网十大网站的PV份额
自2006年以来互联网域名增长了11%,从PV来看,有长尾化的趋势。2011年,流量最大份额的是Facebook,2001年则为雅虎,从差异来看,2006年,流量份额的差异最大。
2006年以来,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有些需要切换多个页面才能完成的网页浏览行为,在今天甚至都可以不通过翻页就能实现。基于这种原因,单一的PV指标可能还不够全面,于是我们又研究了用户的注意力指标。注意力指标主要通过给定站点的时长来衡量,可以看出,前10大网站的时长份额在过去10年一直在增加,说明了2006年的趋势没有变化,长尾效应在互联网网站中并不见得靠谱。
图:前10大网站的时长份额
下面是不同站点在2001年2006年以及2011年9月的时长份额情况。
图:前10大站点的时长份额分布
显然,前10大站点,比过去征服了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尽管该增长非常缓慢。当然注意力并非万能的指标,比如在搜索引擎上就不适用,这里只是提供更多的角度以更好的透视这个市场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