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赫芬顿邮报》: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是自恋者的聚集地

         

         越自恋的人在微博上越活跃

1987年心理学家Hazel Markus 和Paula Nurius指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目前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互联网可以让一个人成为他“可能的自我”,至少也能创造出一个最接近“可能自我”的版本。微博一类的社交媒体为“可能的自我”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越自恋的人在微博上越是活跃。研究者指出人们在社交网络上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更愿意进行“身份的陈述”。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不大可能会突然用简练的语言总结你是怎样的人以及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但在微博一类的社交媒体上人们则一直都在做“我是怎样的”描述。

《电脑与人类行为》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自恋者如何以及为何使用社交媒体。以大学生和成年人为对象,研究人员统计了他们更新微博的频率和原因,发现有自恋倾向的人会同意以下这样的陈述,比如“我的追随者崇拜我是很重要的”,“我的资料让别人成为我的粉丝是很重要的”。

喜欢刷微博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自恋者

如果你花了数小时来看滚动新闻,这种行为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年轻一代更多地是将微博微信作为交流的一种工具,对他们来说,使用微博微信就像用电话一样。要确定什么行为是正常的,什么行为是自恋的,有时候人们在网上的行为虽然是一样的,但动机其实是不同的。

微博上的好友关注是单向的,而不是互动的,这种浅层关系可以为自恋者赢得更多“粉丝”。《自恋流行病》一书的作者、佐治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W. Keith Campbell指出,自恋的人在网上往往会得到大批粉丝关注,即使你很招人讨厌,别人也只是会拿你来娱乐一下,这就是为什么自恋狂妄的人还能经常上电视的原因。

网游迅速提升自尊,是自恋者的最爱

虽然社交媒体是一个自恋者的狂欢地,但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如著名的魔兽世界,也被证明对自恋者很有吸引力。一项针对韩国1471名网络游戏玩家的研究表明,自恋者比不自恋者更容易沉迷于游戏。只要你玩,你的角色就能通过获得经验值而有进展,收集贵重物品和武器,变得富有和强大,升了一级又一级。玩家在游戏中获得了权力和地位的提升。

如果权力是通过暴力获取,那就更好了。自恋和侵略之间的关联性很强。自恋的人通常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心灵又很脆弱,所以当有人攻击他们,他们的自尊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们需要更多胜利来弥补这些损失,虚拟世界里的胜利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自尊。

心理学家指出,一方面,在微博微信上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自恋行为;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对自恋行为也越来越能接受。调查发现,00后是最自恋的一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大趋势,需要对此进行更多探讨。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