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随着这个理论延伸来看看,晚上下班到睡觉前的时间,网民都在干什么呢?
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统计数据显示,近八成被调查者下班之后的网络行为呈现出规律中的不规则特点。其中,逾五成网民以看电影、购物等网上娱乐活动为主,二成网民漫无目地浪迹互联网。白天八小时的工作,再加上下班路上的奔波,回到家依旧坚持工作、学习的网民群体占比不足15%。暂且不套用哈佛著名理论来分析休闲娱乐的八成网民群体与坚持工作学习的二成网民群体会有多大差距,仅仅看晚上下班后到睡觉前这一段完整且不连贯时间的网民上网行为,不得不说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渗透锻造出的碎片化生活方式。
假设19:00~23:00这4个小时是晚上下班到睡觉前的时间,仅有10%的被调查者利用这4个小时进行网络学习。这是因为在线学习的用户需求不丰满吗?
排除白天工作的疲惫、多样化网络娱乐方式的诱惑等因素,在线教育的用户需求可能更多地淹没在不明确的what、how、where中。在线学习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用户自主选择时间和课程,对于固定职业者,上班之余的空闲时间集中在这4个小时,结束一天工作之后扎头无边学海,必然会让人产生“我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苦”的消极情绪,倘若还需花费时间去搜索课程、掌握技能、理解课程内容,更会增加在线教育的介入难度。另一方面,教育并不具有即得性收益,产生不了“一夜成才”的受教育成效,长期投入的过程也会消耗用户的热情、兴趣、耐性,培养在线教育重度用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在线教育拿什么吸引用户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阿丽艳提出以下两点浅见。第一,借力于已有互联网平台,服务细分化的用户群体。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与发展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其费力于产品推广、用户争夺,倒不如为特定平台的用户群体服务。第二,打造简短、趣味、实用的在线教育课程,让用户的每一次在线学习保持在热情期,让在线学习成为一种娱乐。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