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领先于世界的八大创新产业

shanghai

一直以来,中国都以世界工厂的名号而著称,而人们这样说是有它的道理的。比方说,在2011年,中国制造了世界上90%的个人电脑、80%的空调、74%的太阳能电池以及70%的手机。

就像一座工厂一样,中国自然给一些人留下了肮脏、嘈杂、拥挤和混乱的印象——让人会联想到那种一到晚上六点,工人们就赶紧打卡走人的地方。而且,就像工厂的车间一样,中国可能一直都是全球供应链上最无趣的一环。一般说来,创新只会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产生。

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一些中国的企业开发出了令人惊讶的创新型服务和产品。以下是中国的八大产业,它们在满足人们需求以及推动创新方面比世界上的任何其他竞争者做得都要好。

1.微支付

微支付总算成为了西方的一项标准,登陆苹果iTunes购买虚拟商品或者给《糖果粉碎传奇》这样的游戏买一点小玩意对于西方人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微支付在美国流行之前,这种迷你支付手段就早已在东亚普及。在亚洲,由于盗版问题泛滥,公司很难通过销售游戏或软件直接获利。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国科技公司决定以免费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它们的游戏和网络服务,之后通过一些额外的内容——比方说帮助玩家过关的一把虚拟武器,或者虚拟人物的一套服装——来收取少量费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公司在盗版成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还有助于它们的产品在低收入市场普及——在这里,消费者一般不大愿意为虚拟产品预先支付一大笔费用。腾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就是依靠这些迷你交易建立起了它们庞大的帝国。

2.电子商务

当阿里巴巴今年秋天成功在美挂牌上市之后,美国人才慢慢意识到了中国这个庞大的电商市场。阿里巴巴是一家创新公司,它在许多有趣的地方改良了eBay的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最具创新的地方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一跃超过了传统零售,把现代消费带到了实体店还远远未能触及到的乡村市场。

中国拥有巨大的土地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在物流成本的巨大压力下,许多高档品牌无力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渗透,而是选择只在沿海的少数大型城市开店。比方说,苹果公司在中国只有13家实体店,尽管第二季度创下了93亿美元的净销售额。

二三线城市的中国消费者很快发现在网上购物更加方便。据KPMG统计,来自这些城市的庞大消费需求帮助中国电商营收在2009年到2012年每年增长超过70%。

3.物流

当然,有时候你会碰到丢包或者送货时间不明确的问题。但是总体说来,中国的物流系统灵活、快速、且非常便宜——以至于有些上海的朋友选择用快递在市内寄送新鲜出炉的烤曲奇。

中国物流的低成本和高质量是物流公司竞争、电商蓬勃发展以及中国低劳动力成本导致的结果。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商家把目光投向海外,中国物流公司准备在国际物流市场展开激烈竞争,以几分之一的价格提供与UPS和DHL同样的服务。

4.在线理财产品

银行业在中国仍然受到严格监管,但是全新的在线投资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传统银行系统没有涉及到的投资理财服务。

其中最著名并且规模最大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尽管它于2013年6月刚刚启动,但是已经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一平台允许用户把阿里巴巴支付系统——支付宝中的余额存入其中,并且提供年化5%左右的收益。腾讯、百度、新浪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先后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产品。

绝大多数这些服务都没有要求最低投资额度,这与中国的银行不同,一般说来,银行的大多数理财产品都至少需要1000元人民币的基础投资额。由于在线理财平台的低门槛要求,这些服务为那些低收入或者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渠道。

5.低价智能手机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一台智能手机是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唯一渠道。相比西方人,手机对中国人事业和社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尽管苹果和三星在中国仍然很受欢迎,但是许多用户已经转而选择低价的国产品牌,来获得同样的性能和质量。

小米是中国低价智能手机品牌中最成功的一员。它们通过抢购的方式销售产品并制造营销轰动,之后通过在线销售和软件销售的方式控制成本。这家公司计划在2014年卖出6000万台智能手机,这相比于2013年的1870万台以及2012年的720万台可谓是火箭升天一般的增速。

小米的成功激励了众多跟随者,其中包括酷派、Oppo和一加。联想,这家中国最成熟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印尼、印度和俄罗斯也通过销售低价智能手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6.高铁

中国的高铁并不完全是自主研发的产物。中国的铁路系统从日本、欧洲和其他地区吸取了经验,并且通过技术转让协议从许多跨国公司那里获得了相关技术经验。

但是,中国高铁网络庞大的覆盖范围以及来自政府的补贴,让它成为了数亿人用得起的革命性高速交通系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速度大于124英里每小时),截至2013年底,轨道长度超过7000英里。

7.水力发电

中国对水力发电一直很感兴趣。早在毛泽东时代,他就构想过类似于现在三峡大坝的跨长江水坝。在当上国家主席之前,胡锦涛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在中国水电工作了五年。正是在那,胡锦涛见证了世界上最大大坝——三峡大坝的完工。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水力发电第一大国,世界上最大的25个水力发电站,有11个在中国,总发电量超过25万兆瓦(250 gigawatts)。随着国内大坝建设基本完成,它们的国有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据非政府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s)统计,中国的银行和公司从2000年起在全球74个国家参与了330个大坝建设项目,主要是在非洲和东南亚。

水坝对于中国和世界是否只有积极作用还很值得讨论。它们导致了不可避免的人口迁移、生态破坏,淹没了一些考古和文化遗址、增加了滑坡的可能,并且导致下游污染加剧。不过水力发电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再生能源之一,在中国它可以抵消燃煤的不良后果。不管你对大坝的看法如何,你都不能否认,中国把水力发电带到了一个全新未见的领域。

8.DNA测序

完整基因测序的成本从2003年的30亿美元已经降到了现在的几千美元。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生物公司——北京华大基因(BGI),它占到了全球基因测序能力的半壁江山。

北京华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机构所测序的DNA都要多,其中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家公司已经绘制出了癌细胞、植物、昆虫、人类和大熊猫的基因组。它们现在正在为超过2000个家庭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基因归类。北京华大的目标是把基因测序的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下,届时它就可以纳入一般的医疗护理项目。

译自:《福布斯》

原作者:Ana Swanson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