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数据之上,看现象级视频—《穹顶之下》

最近,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成新的现象级视频。截止到3月3日,仅来自于@柴静看见微博上的转评赞总量就达百万级;而在社交工具—微信上,近两天不少网友表示遭到关于柴静《穹顶之下》的视频与相关文章的刷屏。

近年来,但凡称得上“现象级”的,无不把电视作为主要传播载体,借助电视覆盖广泛的优势,加之优质的内容,吸引大众眼球。而这次柴静视频传播事件,是首部没有电视参与、完全凭借网络传播的现象级视频。为了更深入了解《穹顶之下》在网络的传播与讨论情况,iCTR进行了《穹顶之下》的在线话题调研,共回收1580个合格样本。

《穹顶之下》关注度高,微信是首要观看渠道

根据iCTR在线话题调研数据显示,被访网民中,有近8成的受众均知道柴静的《穹顶之下》,其中有45%的被访网民看过该视频,关注度高。而在《穹顶之下》的网民受众中,有41%的被访网民是在微信上收看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新闻或视频类网站,占比为32%。微信作为一款强大的社交工具,承担了《穹顶之下》主要的传播任务,是被访网民的首要观看渠道。

gd1

柴静《穹顶之下》互动话题讨论参与度高

柴静《穹顶之下》的内容是反映环保雾霾的民生热点问题,其相关互动话题参与度高。根据iCTR在线话题调研数据显示,在看过柴静《穹顶之下》的被访网民中,有76%的受众参与了相关内容的讨论。其中,互动、社交类媒体是其讨论的主要阵地,以微信为首,微博次之。研究认为,除了内容上的原因,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优势也是此次视频话题参与度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gd2

 

受众画像——年轻、高学历、中高收入、男性网民

根据iCTR在线话题调研数据显示,看过《穹顶之下》的网民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达62%。且有7成以上的网民年龄在40岁以下,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7成以上网民的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

gd3

 

总而言之,网络媒体的日益成熟,让电视不再是“现象级”的唯一制造者,《穹顶之下》传播事件打破了电视在“现象级”上的垄断地位。而下一个凭借网络媒体成为现象级的视频是什么,iCTR将持续关注。

 

评论已关闭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