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若就此终结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上本周四沪指暴跌6.5%,两市逾500只股票跌停,券商提高两融保证金比例以及央行[微博]实施了正回购的消息令投资者闻风而逃。如果说这轮牛市帮助中国经济避免了剧烈下滑,那么如果牛市就此终结,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彭博智库(Bloomberg Intelligence)经济学家Tom Orlik最新的一篇文章值得一读,他提到,股市快速上涨通过三种渠道支持了经济增长。一是券商佣金的暴增增加了金融行业的收入,从而贡献了GDP;二是更高的估值令成长性的公司能够更容易地从股市融到资金;三是财富正效应可以刺激家庭消费,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他将这三点分开来讨论。

1,金融行业对GDP的贡献比较明显,在一季度的GDP数据中,金融行业是唯一的亮点,相较去年增速达到15.9%,这对冲了房地产和重工业的下滑。

U11471P31DT20150529083806

2,融资这方面的影响则比较复杂。随着2014年IPO的重新开闸,股权融资确实在这几个月快速增长,但其占社会总融资的比例依然只有4%,勉强回到2010年和2011年的水平,离2008年17%的峰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U11471P31DT20150529083819

考虑到不同行业融资规模的差异,这一块对经济的公司可能更为微弱。在过去一年中,消费行业和科技行业IPO融资的比例从前三年的25%上升到35%,这意味着股权融资的繁荣虽然对经济有正面影响,但是影响偏弱。

U11471P31DT20150529083831

3,从财富效应上来说,家庭在这轮牛市中的财富的确有升值,但是中国家庭资产中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占比并不算高,所以影响相对有限,不过股市一年涨125%可以帮助抵消房价下滑的负作用。

U11471P31DT20150529083844

除了家庭,企业也在大笔投资股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终结了此前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当月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6.1亿元,新增投资收益投资占新增工业利润比重达到了96.5%。

目前谈论中国牛市终结为时尚早,但昨日股市暴跌让市场强化了暴涨过程中的内在风险。随着股市估值进一步远离基本面、融资交易规模越来越高、散户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市场持续调整的风险较高。

按照广发证券(25.83, -0.16, -0.62%)的调研,有公募机构在暴跌后提到,周五市场的表现会相当关键——如果市场仍然放量大跌,他们就担心会触发融资盘的强制平仓,这会对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届时会选择“夺路而逃”。

Tom Orlik认为,如果市场以上升的速度下滑,金融部门、股权融资、家庭财富和企业利润对经济的正效应将逆转成为拖累。

via: 华尔街见闻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