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启程前往美国国事访问,这是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领导人的峰会。相对于美国,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迅猛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
以下呈现的是这个国家令人惊异的经济发展的故事
根据联合国数据,中国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从1970年的16个大幅增至2015年的106个,而同等规模的美国城市为45个、欧洲大约有55个。
对水泥的饥渴需求

中国大规模的移民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建设。中国的城市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兴建?以下是中国富商 19天内完成建造一幢高楼。
楼房建起来了并不意味着有人住,很多新建城市、开发区和购物中心闲置,被称为“鬼城”。

雾霾天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付出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污染程度急剧恶化,很大程度上由于燃煤发电,以满足中国继续的能源需求。
首都北京雾霾尤其严重,201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图片显示,2013年一月雾霾天气恶化,右边照片显示灰褐色的雾霾笼罩了北京城的大半部分。中国试图减少污染,关闭了数千个燃煤厂,尽管如此,2014年全国74个最大城市中只有八个达到了政府的基本空气质量标准。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2008年开始收集空气污染数据,数据显示,大部分时间北京的空气都是污染和严重污染,尽管污染天数开始减少。

中国2012年开始发布类似空气质量数据,表示2015年由于限排和关闭燃煤厂污染有所减少。
更加富裕

中国1978年开始进行引进资本主义的市场原则,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中国工厂利用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商。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每年10%的增长,直至2010年,高速增长随之放缓。
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仍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
出国度假

中国GDP的增长让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中国出境游人数世界首屈一指,游客消费开支世界第一,高达1650亿美元。
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包括香港、日本、法国、韩国、美国和泰国。

猪肉消费
猪肉是中国人青睐的肉类,以前收入少,猪肉成了节日的奢侈品。
如今早已不是这样,随着消费力的增强,猪肉的消费量也大幅增加,中国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

贫富差距
尽管人均收入增多,但不是人人获利,1990年以来,城市和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拉大。

中国的户籍登记制度让外来工务人口无法享有医疗、住房和社会福利等,使得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
大规模的城市化也影响到下一代,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被留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
数据新闻制作Christine Jeavans, 设计 Salim Qurashi, James Offer, 文字Helier Cheung, 网页制作 Marcelo Zanni.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