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关于泛娱乐
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内容共生,以IP(知识产权)为核心,进行跨领域、跨平台衍生的粉丝经济业态。
1·1·1 关于IP
IP是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从表现形式来看,IP可存在于小说、动漫、电影、电视、游戏、综艺节目、音乐、网络剧、舞台剧等多种文化内容产品。在泛娱乐产业,IP居于产业链最顶端,高人气的文学作品、动漫、影视作品、游戏、综艺节目等都是优质IP。
1·1·2 IP价值
优质的IP本身已经凝聚了粉丝的关注和超高的话题性。因此,一旦拥有IP,就等于拥有一批固定粉丝;一个知名度高的IP,则具有巨大的粉丝效应。借助IP,文化产品可以顺利向其他形式的娱乐产品、下游衍生品进行延伸,将IP价值最大化。IP可以帮助下游衍生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优质的IP能够为后续的影视作品、游戏产品、周边衍生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盈利保证。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优质的IP前期已经在网络平台上形成粉丝效应,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具有可量化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可量化的指标对IP价值进行判断,IP开发者也能够运用IP背后的用户画像作指导对其进行开发与运营。因此,IP作为文化品牌,凝聚了内容价值、粉丝价值、营销价值和数据价值。
1·2 泛娱乐产业生态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的连接融合现象明显。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而是可以协同打造同一个优质IP,构建一个泛娱乐产业新生态。其中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则作为这一链条中的放大器,将粉丝数量成倍放大;同时影视和游戏也是目前IP最佳的变现渠道,可以反哺其他几个环节,当然其中各个环节上下游关系可相互改变。目前在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的引领下,国内泛娱乐产业生态链已初步构建。
1·2·1 IP价值——泛娱乐IP的核心来源,网络文学IP价值凸显,网文市场再起航
网络文学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传播的文学作品,其与传统文学并不对立,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但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是,网络文学更加开放,其作者可以是任何人,内容多样,形式不受限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日益加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日愈重要的角色。
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积累大量粉丝,产生极强的IP效应,实现了从网络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其他领域的跨界价值变现,展现出了巨大增值空间。目前网络文学IP的价值正在被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所关注,其粉丝效应也正促进着整个泛娱乐行业的繁荣。
1·2·2 动漫一一不可忽视的IP资源库,二次元市场开启,助力国漫IP价值提升
动漫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又允许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相比,最能够跨过亚文化的限制,与观众跨区域进行对话,具有全球市场,是IP最好的载体之一。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可以衍生出电影、游戏、玩具等形式,而全产业链的格局可以使动漫IP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原创动漫用户的大幅度增长,《尸兄》、《十万个为什么》等优质国漫产品脱颖而出。伴随着泛娱乐浪潮,资本的驱动,随着游戏、电影市场日益成熟,加上资本的驱动,优质国漫IP的价值日益凸显,动漫IP全产业链经营的黄金时代悄然到来,原创国漫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1·2·3 影视——行业高速增长,IP粉丝放大器作用凸显,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
截止2015年9月20日,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为313.40亿元,同比增长51.77%,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296亿元的票房,中国电影市场继续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IP电影的大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IP电影的票房火爆,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IP类资源,也使得电影成为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与此同时,随着近期以《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为首的电视剧收视大热,影视作为IP粉丝放大器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1·2·4 游戏——手游市场持续升温,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截止2015年6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09.3亿元人名币,同比增长67.2%,而用户规模达到3.66亿,已经超过PC端游和网页游戏用户数。移动游戏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规模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整个游戏行业的主要驱动力。
2015年在手游领域,IP正逐渐成为决定市场份额的胜负手。以《花千骨》为代表的影视IP席卷手游市场,“影游互动”的创新商业模式将影视IP手游作品推向了高潮。端游厂商也纷纷将经典端游IP移植成手游,以《天龙八部3D》、《梦幻西游》、《热血传奇》等为代表的端游移植作品,热度与品质俱佳,钱景大好。高速增长的移动游戏市场正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