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8日在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公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年)》。该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纪录片开始“进击”电视黄金时段,所获广告投放持续上涨,进入院线的数量和票房均创下近年来新高。
根据报告统计,2015年,截止到11月底,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为55647小时,预计到年底将达到61000小时左右。全年播出总量预计同比增长10%。
2015年,纪录片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与电视剧正面竞争,并开始“进击”黄金时段。以北京市场为例,2015年纪录片次黄金时段年均收视率0.22,优于电视剧的0.14。各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纪录片播出猛涨,播出时长1373小时,比2014年增加780小时,涨幅131.5%。
随着近年来纪录片在全社会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话题级纪录片出现的频次不断提高。从纪录片的传播来说,逐步改变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据报告统计,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共14部,均创下了近5年的新高。
纪录电影总票房为6.9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3部,票房总计6.6亿;原创类纪录电影为8部,票房总计3150万。若除去快消式的真人秀类纪实电影,纪录电影总票房有显著提升,为近六年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到2015年10月,电视纪录片广告持续上涨,同比增幅11%,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广告投放额度仅次于排名第三位的娱乐节目。
该份报告还指出,“互联网+”模式正在迅速改变中国纪录片的产业生态。用“纪录片+互联网+商业”的新模型重新打造一条纪录片的产业链条,用互联网的手段进行融资、创作、传播、宣传,成为2015年新媒体纪录片的最大亮点。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