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视频将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内容形态之一:移动和社交催生了短视频的流行,由于短视频内容形态和消费行为跟图文具备相似性。我们认为短视频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图文内容消费,并在新闻、社交平台等图文媒体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 短视频垂直平台,新闻和社交平台是最早受益者:由于内容上与图文的“亲缘性”,短视频率先在社交和新闻平台上爆发,成功建立短视频内容分享社区,并通过内容持续吸引用户的垂直平台也将持续得到发展。
- 预计2020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贡献的广告营收是2016年的10倍:随着用户消费时长的增加,广告商业化的推进,我们预计2020年短视频内容驱动的广告规模将达到600亿元,是2016年的10倍。
- 率先抓住短视频消费浪潮的公司首先受益:垂直短视频平台快手,社交平台微博(WB US, HOLD, TP US$46.5),腾讯(700 HK, BUY, TP HK$235),新闻媒体平台今日头条,以及积极增加短视频营销内容的阿里巴巴(BABA US, BUY, TP US$116),因为积极响应用户短视频消费需求,是主要受益媒体。上市公司中,我们首推腾讯,阿里巴巴。微博尽管是短视频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但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反映其价值。
- 短视频消费浪潮到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环境下碎片化的阅读环境,以及社交网络和新闻媒体对短视频内容的分发,共同催生了短视频消费的浪潮。
- 短视频本质是视频化的图文内容:从时长和用户消费行为看,短视频内容跟图文更加趋近,跟长视频有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图文内容兴盛的领域,短视频也可以变得足够流行
- 新闻媒体成为短视频内容重要分发渠道:新闻媒体纷纷加大短视频内容的权重,短视频这类更接近图文形式的内容在新闻客户端获得用户超过1/3~1/2的播放量,顺应用户需求,抓住短视频机会的新闻客户端成为短视频的重要分发渠道
- 社交平台是短视频分享的受益者:由于短视频内容更加具有社交分享属性,极为容易被用户分享至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成了短视频分享的最直接受益者
- 短视频社交是否成立尚未确定:尽管微信等社交平台很早就增加短视频功能,但我们认为短视频社交仍在兴起之时,尚未成为社交主流。随着陌陌(MOMO US, NR),手Q纷纷添加时刻,日迹等短视频社交功能,短视频社交将有较大的爆发机会
- 垂直短视频平台只有少数能够优胜脱颖而出:受限于短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高,加上社交平台,媒体平台是用户消费短视频的主场景,以短视频内容自成平台社区生态并不容易。我们看到只有极少数的垂直平台可以优胜出来,比如快手,美拍
- 短视频工具演变的分享平台前途不明:不少短视频工具尝试超视频分享平台演进,然而由于工具多服务于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不足影响社区建设,加上社交平台流量的虹吸效应,使得多数视频仍流通于社交平台中,短视频工具演变为分享平台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 短视频广告商业化同时面临较大挑战: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时长略长于图文,这既增加了用户内容的时长也分流着图文媒体的时长。短视频制作门槛也较高,短视频内容偏短使得短视频无法贴片。如何降低门槛,在短视频信息流中如何最佳呈现广告效果,短视频广告如何吸引用户进行有效播放和观看都将考验业界
- 预计2020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贡献的广告营收是2016年的10倍:随着用户消费时长的增加,广告商业化的推进,我们预计2020年短视频内容驱动的广告规模将达到600亿元,是2016年的10倍。
- 长期看好短视频内容的商业化进展:随着短视频内容吸引力不断提升,受众规模和用户使用时长进一步提高,直播,广告,电商变现等商业化探索都将逐渐取得成效。目前看,原生信息流广告天然适合短视频;用户打赏和直播则最为契合短视频创作者生态;短视频作为效果明显,说服力强的媒介,也可以在电商,培训等领域大放异彩
- 我们看好率先抓住短视频消费需求,推出产品和内容响应用户需求的企业
- 上市公司中首推腾讯,阿里巴巴,前者作为社交平台受益于社交短视频分享,后者利用短视频和直播营销促进销售转化
- 微博短视频内容消费表现突出,通过秒拍,小咖秀布局短视频内容生产,用微博进行内容分发,是短视频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但市场预期也很高,故我们维持微博的持有评级
- 非上市公司中,快手和今日头条短视频业务表现优异,快手通过良好的内容UGC生态很好捕获了特定的人群,今日头条抓住短视频消费趋势,占据了通过新闻客户端分发短视频的阵地
- 直播帮助陌陌站稳了陌生人社交的地位,短视频社交扩展了用户的表达内容,但短视频社交仍在探索期,随着陌陌,QQ等增加短视频社交功能,预计未来会迎来短视频社交的爆发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