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告别低成本 日趋尖端化

文章来源:日经中文网

韩国LG显示器公司周二宣布,将在广州建设新型显示器有机发光二级体(OLED)面板合资工厂,并拟投入约1800亿日元,这将是LG在中国的首个OLED大规模工厂。

虽然有着“世界工厂”称号的中国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但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增长。在中国政府的招商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设尖端工厂。

OLED面板比起液晶面板,色泽更鲜艳,并且更省电。此外由于基板可使用玻璃塑料,因此易于加工为各种形状,在电视、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终端等领域,多样化设计将成为可能,被认为有望取代液晶面板。美国苹果公司就计划在部分iPhone机型上采用OLED面板。

虽然成本比液晶面板要高。但LG相关人士表示:高清晰产品在中国富裕阶层的需求十分强劲。

而在全球,目前实现稳定量产OLED面板的只有两家韩国企业,在智能手机用面板领域是三星电子,而电视用面板领域是LG显示器。

韩国另外一家电子厂商三星电子也在中国建尖端工厂。该公司计划向位于陕西西安的半导体存储器厂投资约1万亿日元。为智能手机等使用的存储图片和文件的“NAND”闪存设置第二条生产线,计划到2019年将产能提高到目前的两倍。

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设尖端工厂的背景是,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振兴对策,积极招商引资进行高科技投资。

而在机电电子产业以外,中国的新车市场占到全球30%的份额,也出现了外资企业兴建尖端工厂的动向。中国政府通过不断加强环境管控并实施减税政策,对纯电动汽车(EV)给予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外资厂商也在加紧应对。

丰田汽车计划最早2019年在中国量产纯电动汽车。中国将纯电动汽车等行驶过程中环境负荷较低的汽车定义为“新能源汽车”,计划规定汽车厂商最早在2018年以后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丰田计划以电池和发动机容易放置且需求不断增多的SUV为核心投放纯电动车型。

松下则在辽宁大连新设了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工厂。预定2017年度内投入生产,将与当地厂商大连辽无二电器合资开展运营。

在中国,由于人工费上涨,对于可实现工厂自动化的尖端技术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在工业用机器人领域,日本的安川电机将在江苏省常州市的工厂新设厂房,预定2018年9月投产。届时安川在华月产能为1500台,增至目前的两倍以上。

川崎重工业和不二越也在推进增产计划。此外,瑞士ABB计划最早于2017年内在重庆市开设大规模的销售服务网点“应用中心”。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