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开始,我们推出了《新车车主评价报告》,该系列文章在此前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借助口碑的文本数据源,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将用户的原始语言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对各级别市场以及具体车型的评价。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行业篇》,本篇文章将展示在品牌类型、国别、车型级别、城市级别、价格段几个维度下的车主满意度。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各级别车型车主购车时的关键因素占比以及抱怨的缺失配置。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 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介绍
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是基于来自真实车主对于用车期内车辆使用体验的反馈,通过汽车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定评汽车使用体验的产品。
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旨在为选车用户提供购车参考,同时帮助汽车厂商了解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提升使用体验。在数据收集、建立健全审核体系、核心数据计算等各个方面,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始终坚持真实、客观、科学的态度保证评定数据的公平公正。简单的说,该报告反映的是真实车主的真实声音。
● 数据说明
我们的数据来源是汽车之家的真实车主,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购买了新车并获得了汽车之家认证。在用户数量方面,我们收到了包括119个品牌的147908个有效样本,其中中国品牌的有效样本数量为67802个,豪华品牌的有效样本数量为12320个,主流海外品牌有效样本数量为67786个。
● 指标体系:多达600多个评价指标
为了全面的衡量一款车的表现,我们会从9大方面了解一款车的评价,同时还有60多个二级指标、600多个三级指标,通过更细致的指标设定,力求还原真实车主最真实的问题。
● 语义分析将语言转化为数据
在制作《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语义分析技术,将真实车主对于车型的文字评价转化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上图中车主的评价“内部空间对于四口之家很宽敞”,通过该技术可以做出“内部空间-宽敞”的情感分析,进而计入一次好评数,最终转化成数据。
● 计分说明:好评数(CPH)+抱怨数(PPH)+满意度指数带来最客观的评判结果
为了更客观的评估某个具体车系的用户反馈,我们采用了更先进的CPH+PPH+满意度指数的方式。其中,CPH(Commendation per Hundred)表示每百名车主中的好评数,比如某个车系的CPH为121,这一数值表示每百名车主的好评提及有效数量为121。PPH(Problem per Hundred)则表示每百名车主中的抱怨数,具体解释同理于CPH。满意度指数=(CPH-PPH)/(CPH+PPH),取值[-100%,100%]。满意度指数>0时正面讨论占主导,绝对值越大好评度越高;满意度指数<0时负面讨论占主导,绝对值越大抱怨度越高。
★ 整体市场用户满意度表现综述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汽车之家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咱们就进入正题,看看按照品牌类型、品牌国别、车型级别、城市级别、价格段几个维度,车主们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吧!
● 按品牌类型:中国品牌获得车主最高评价
经过我们的统计来看,2017年车主对于市场整体的评价偏向正面,满意度达到了36.1%。其中,中国品牌的用户满意度超过了行业整体水平达到了39.4%,而豪华品牌和主流海外品牌的满意度分别为32.9%和33.5%。获得这样的成绩并不离谱,豪华品牌车型的产品力/产品品质固然出色,但在“力求完美”的车主面前,还是有一些需要提升的点。
具体到细节来看,中国品牌车型在外观、空间、内饰、舒适性、便利性和多媒体功能都得到了车主最高的满意度;主流海外品牌车型则在油耗和操控性两大方面获得了车主最高的满意度;而豪华品牌在动力性方面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 按国别:中国品牌车型评价最高、意大利满意度垫底
精确到国别来看,中国品牌、英国品牌和瑞典品牌分别以39.4%、39.2%和36.9%的满意度获得了排行的前三甲。而意大利品牌车型的车主满意度仅有24.8%,远低于行业整体水平36.1%。
具体到细节方面来看,英国品牌在外观方面最令车主满意,日系品牌在油耗和操控性、瑞典品牌在内饰和动力性、中国品牌在便利性/信息及多媒体功能分别获得了车主最高的满意度。而意大利品牌车型在空间、油耗、便利性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垫底,究其原因,目前国内在售的意大利品牌车型主要以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和玛莎拉蒂为主,“激情”、“感性”是意大利车的代名词,空间实用性等方面相比同级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可能您会质疑,意大利品牌在操控性满意度怎么可能会这么低!在实际查看车主评价后,我们了解到,菲亚特菲翔、致悦车主对爱车的变速箱吐槽比例非常大。同时,阿尔法·罗密欧Giulia和Stelvio车主在刹车和转向方面也表达了很多不满。这些都直接拖了意大利品牌车型满意度的后腿。
● 按车型级别:中大型车最令车主满意、微型车满意度最低
按照车型级别这个维度来看,用户对中大型车的评价最高,满意度达到了42.4%。同时,中型车、大型车、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和跑车的车主对其爱车的满意度都超过了36.1%的行业整体水平。而微型车和小型车的用户满意度仅有18.1%和24.0%,与行业整体水平有较大差距,当然这也与微型车/小型车较低的售价有直接关系。
细分到具体项目来看,MPV车型分别在空间和便利性方面获得车主最高的满意度,这也是二胎政策开放后,MPV受到越来越多车主青睐的原因。同时,大型车大多担任着豪华品牌旗舰的角色,所以这类车在内饰豪华程度和多媒体功能性上的表现也是十分出色,获得了车主最高的评价。作为“热血”的代表,跑车在动力方面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不过其在空间、油耗、便利性方面车主的抱怨度也是最高的。
● 按城市级别:六线城市用户产品满意度最高、一线最低
而从城市级别这个维度来看,六线城市的车主对产品的满意度达到36.6%,一线城市的车主则对爱车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产品满意度也仅有35.5%。同时,从上图我们发现,城市级别越高/规模越大,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也将随之下降。造成这个因素主要是城市规模越小,车主对爱车的功能性需求相对也会低一些,从而使得这些车主“更容易满足”。
● 按价格段:20-25万价格段车型获得了网友最高的满意度、10万元以下车型评价最低
具体到价位区间来看,10万元以下车型的车主对其爱车的满意度最低,仅有33.4%,与行业整体满意度36.4%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成绩也在我们的情理之中,因为10万元以下车型大多为微型车/小型车等,这些车型在配置、做工等方面与更贵的车型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也导致了满意度不高。虽然50万元以上价格段车型的产品力势必是领先的,不过在挑剔的“土豪”车主面前,这些车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满意度为37.1%,不及20-25万元区间的38.7%。
★ 各级别车型购车关键因素
● 外观是各级别车型购车的最关键的因素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外观是各个级别轿车车主选车时最关心的因素。同时,油耗、整体价格等关乎经济性的因素也是微型车、小型车车主购车时关心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中大型车/大型车车主则对油耗方面并不敏感。
在SUV市场上也大都呈现着“以貌取车”的状态,不过,MPV车主在选车时更加看重空间因素。而“任性”的跑车车主在选车时,外观是否帅气起到了主导作用,动力性、操控性也是他们关系的重点,不过对于性价比方面,这些车主们并不是很在乎。
★ 车主抱怨缺失配置分析
经过我们数据分析,每个车型车主对抱怨缺失的配置并不相同。其中像微型车、小型车的车主对没有扶手箱、没有雾灯抱怨最大;而中大型车、中大型SUV、大型SUV等级别更高的车型,他们的车主会更加在乎爱车有无座椅通风、无钥匙进入等“有逼格”的配置。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在品牌类型、车型级别、国别、城市级别、价格段等几个维度下的车主满意度。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满意度评价十分出色,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中国品牌车型的产品力有着不小的提升。在未来我们将按照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等几个级别,挑选满意度较高的几款车型,为大家展示车主最真实的评价,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 李长宁)
2017车主评价报告:紧凑型车篇
[汽车之家 新闻] 大家好,又是新的一年,先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在2017年的年底我们发布了《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系列文章中的行业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系列文章中级别篇的内容。通过本系列文章大家可以了解到各级别、各国别新车的具体表现。那么在2017年中哪些车型获得了车主不错的评价?这些车型在哪些方面表现优异?我们将以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共7个级别为维度,通过7篇文章为大家一一解读。今天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紧凑型车的评价报告。
●数据说明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汽车之家的真实车主,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购买了新车。在用户数量方面,以紧凑型车(仅涉及纯汽油车)为例,我们共收到了37977个有效样本,包含了150多款车型。
★紧凑型车的整体表现概览
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对于《汽车之家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咱们就进入正题,首先看看紧凑型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吧。
●紧凑型车的操控评价最高、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紧凑型车的操控性评价最高,其次是外观;对其舒适性、内饰和操控性的抱怨最多。这种情况与2016年的紧凑型车的评价报告有些类似,稍有不同的是,用户在内饰一项上相比去年抱怨的程度更多,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在产品总体评价中,观致3获得了操控性好评的第一名,福特福克斯和马自达3昂克赛拉分列第二、三名,其中福克斯与昂克赛拉车型在操控方面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标致308在外观好评方面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观致3以及大众蔚领,蔚领车型出现在外观好评的前三名中也说明了旅行车正在逐渐被大家接受。在空间好评中,高尔夫·嘉旅车型获得第一名,宝骏310W和斯柯达昕动紧随其后,在紧凑型车市场中,空间也逐渐成为消费者所考量的重要特点。
● 紧凑型车正面评价偏多,主流海外品牌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
用户对于紧凑型车整体印象正面评价偏多,行业整体满意度为30%,相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其中,中国品牌的满意度为37.1%,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而豪华品牌的满意度为30.6%基本与行业整体水平持平。主流海外品牌,在本次评价中仅获得了25.7%的满意度,令人意外。我们推测,这与中国品牌整体的做工品质大幅提升不无关系。
基于品牌层面,细分到具体项目时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在空间上获得了用户的较高的认可度,但在舒适方面相对较低,但总体来看,中国品牌还是以各项满意度都非常不错的成绩获得了3类品牌中最令消费者满意的类型。而位列第二的豪华品牌在动力性上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但在便利性上也令不少消费者不满。而主流海外品牌没有获得单项最佳成绩,对比结果来看,中国品牌的提升非常明显。
● 英国、中国品牌表现最好,意大利品牌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我们以国别维度分析时发现,用户对英国、中国品牌产品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分别为40.2%、37%,高于30%的行业均值。法国品牌的满意度则略低于行业均值,为29.6%;此外,德国、日本、美国品牌的满意度均在平均值之下。
从具体项目看,英国品牌在多项分类中都有明显优势,因此整体满意度方面高达40.2%。我们发现,中国品牌虽然没有取得单项满意度第一,但其在各项中都非常均衡,并且都处于满意度前列,因此在拥有14105个样本量的同时还可以取得37%的满意度确实非常不错。
在便利性、信息及多媒体功能、舒适性和内饰这四个方面,多数品牌的表现处于负面,用户抱怨较多。其中意大利品牌在便利性以及信息及多媒体功能性上得到了较多的负面评价。而韩国品牌在舒适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 20-25万元价格段的紧凑型车满意度最高
以价格维度看,20-25万元价格区间的紧凑型车获得了用户较高的满意度,达到38.6%,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豪华品牌紧凑型车相对较多。而在10-15万元、35-50万元的紧凑型车市场中满意度没有达到紧凑型车行业整体标准,分别为28.9%以及24.7%。其他价格区间的满意度相差不多。
继续细分下去,10万元以下,也就是中国品牌为主的紧凑型车在空间和便利性上用户满意度较高,这个结论与之前品牌维度调查结果一致。20-25万价格段的紧凑型车在外观、油耗以及舒适性上表现较好。而在50-100万区间,车型主要集中在A级AMG以及CLA级AMG车型,因此这类车型在操控性、动力性以及信息及多媒体功能方面表现较为不错。
考察负面评价我们可以看到,负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舒适性、便利性、信息及多媒体功能上。35-50万元紧凑型车收到用户抱怨较多,主要都集中在便利性、舒适性上。而在25-35万紧凑型车中,舒适性方面也是收到用户较多抱怨的选项。
以上是我们从品牌类型、所属国别和售价维度考察紧凑型车在用户心目中的优劣,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到每一项来分析紧凑型车的用户评价数据。
紧凑型车评价解读
★ 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具体表现
● 外观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上文我们提到,中国品牌紧凑型车获得了车主最高的满意度,具体到细节来看,中国品牌紧凑型车在外观、操控性和空间三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最多用户的肯定。而对于抱怨则集中在舒适性和内饰两方面。
● 外观的好评和舒适性的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我们将车主对于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评价制作成词云,可以直观看到多数车主认为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外观造型较为大气,获得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中国品牌紧凑型车更加懂得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荣威i6』
『长安逸动;帝豪GL』
我们也看到像荣威i6、长安逸动以及帝豪GL等车型都成为了目前中国品牌紧凑型车设计的佼佼者,这些车的外观也给消费者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此外,不错的外形也为其带来了不错的市场销量,因此随着消费者的审美提高,国内车型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差评点则集中在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悬架减振效果不如人意,同时,行驶过程中的隔音效果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这些关键词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品牌车型在动态表现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 网友更希望中国品牌紧凑型配备独立后悬架
相比豪华品牌、主流海外品牌产品,中国品牌紧凑型车有着更加低廉的售价,所以出于成本考虑,市场上采用独立后悬架的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寥寥无几。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品牌产品向上,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车型的期待与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也有许多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车主抱怨自己的爱车不是独立后悬架。此外,配备导航、配备雾灯等配置也成为多数车主的诉求。
● 外观是吸引车主购买中国品牌紧凑型车最主要的因素
近年来中国品牌在设计原创度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因此有58.8%的消费者因为靓丽的外观接受了中国品牌紧凑型车。同时,性价比也是一直是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杀手锏,因此高达39.0%的消费者表示性价比是选购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主要因素。
★ 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的好评以及舒适性的抱怨最多
不同于中国品牌产品,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在操控性方面的好评数是最多的,而车主抱怨最多的和中国品牌紧凑型车一样为舒适性。与此同时,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在外观和空间方面也赢得了车主们较多的好评。
『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福特福克斯』
从前面口碑也可以看到,像马自达昂克赛拉、福特福克斯车型确实在操控方面有着不错的口碑,这也是作为主流海外品牌的优势所在,此外,这两款车年轻化的外观也赢得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来看,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收到较多的好评同样是操控整体很好、转向精准等。而抱怨则集中于车内隔音效果差、减振效果不好、轮胎胎噪大等几个槽点。
● 车主对于没有倒车影像抱怨最多
回顾2016年紧凑型车车主评价报告,许多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车主吐槽自己的爱车缺失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而本期报告并没有车主吐槽这一项,可见随着时间推移,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中的装配率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没有倒车影像成为了2017车主抱怨最多的点。同时,没有后排座椅放到也成为用户抱怨较多的项目,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车主们对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的期望更高了。
● 外观是吸引车主购买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最主要的因素
和上文的中国品牌紧凑型车一样,用户在购买主流海外品牌紧凑型车时还是特别看重外观和性价比两个因素。此外,这些车主选车时对油耗也十分在乎,成为排名中的第三项,这也是雷凌/卡罗拉双擎版等“低油耗”(点击查看口碑)车型热卖的原因。
★ 豪华品牌紧凑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的好评以及舒适性的抱怨最多
经过我们数据统计,豪华品牌紧凑型车的正向评价和抱怨同样集中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豪华品牌紧凑型车的动力性CPH达到了195.1,得分远超中国品牌和主流海外品牌同级别车型,这也和豪华品牌在动力系统上储备更丰富,更成熟有关。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操控性感受不错、转向精准等关键词同样是用户喜爱豪华品牌紧凑型车的原因。而吐槽方面,除了轮胎胎噪大、悬架舒适性不好外,还有部分用户抱怨豪华品牌紧凑型车内部件有异响、座椅舒适性差等。
● 车主最不能接受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
与中国品牌、主流海外品牌不同,用户对豪华品牌紧凑型车配置的要求更高了,后排空调出风口、无钥匙启动、定速巡航等功能的缺失让这些车主不能接受。毕竟在更高的价格区间内,消费者的车型选择更多,购买豪华品牌紧凑型车除了满足个人品位需求,也是对车内配置有着更高要求。
● 外观同样是吸引车主购买豪华品牌紧凑型车最主要的因素
豪华品牌紧凑型车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以貌取车”情况,因素占比高达61.8%。同时,动力性也是豪华品牌紧凑型车车主选车时十分看重的一项。此外,性价比、操控性、整体价格等也成为这些车主买车时决策的几大关键因素。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在品牌类型、车型级别、国别、城市级别、价格段等几个维度下的车主满意度。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满意度评价十分出色,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中国品牌车型的产品力有着不小的提升。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展示其他级别车型的车主最真实评价,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 李长宁 王梓冰)
2017车主评价报告:中型车篇
[汽车之家 新闻] 大家好,又到了新一期的《2017新车车主评价报告》时间了。在新一季的《新车车主评价报告》中,我们将其划分为了两个维度,除开篇的行业篇外,我们还将为大家带来该系列文章中的级别篇。我们将以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共7个级别为维度,通过7篇文章为大家一一解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该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共同来了解一下中型车车主的评价报告。
★ 数据说明
我们的数据来源是汽车之家的真实车主,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购买了新车并获得了汽车之家认证。在用户数量方面,我们收到了包括80多款车型的20341个有效样本,其中中国品牌的有效样本数量为966个,豪华品牌的有效样本数量为3788个,主流海外品牌有效样本数量为15587个。
★ 中型车的整体表现概览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汽车之家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评价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咱们接下来就进入正题,看看按照品牌类型、品牌国别、价格区间、配置需求、购车关键因素等几个维度,车主们对于中型车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吧!
● 中型车的操控评价最高、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于中型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操控性、外观、内饰以及舒适性方面。其中,在产品好评分析中,操控性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外观以及内饰;而在产品抱怨分析中,消费者抱怨较多的则是舒适性、内饰和操控性。可以看出,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车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交通工具那么简单,很多人更是将其看作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因此,对于车的舒适度、外观、内饰以及操控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统计,中型车的车主用户画像主要集中在23-35岁之间的年轻消费群体,其消费群体以男性车主为主(约为88.9%),此外,这些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占比中,中等消费群体占比为53.3%,高消费群体的占比为35.3%,因此,他们对于车的要求也更高。
● 中国品牌满意度最高、豪华品牌相对较低
在品牌类型满意度对比中,用户对于中型车的整体评价偏向正面,其满意度为36.7%。而在这其中,中国品牌的满意度最高且高于行业整体,相比之下,豪华品牌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如今已经有一部分中国品牌在历经多年的积淀后开始迅速崛起,并向上发起冲击,根据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今年1-11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为43.4%,远超于其他海外品牌的销量占比。而相对于其他车型,中国品牌旗下的中型车凭借其优异的空间表现、良好的舒适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等优势,还是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的。
从具体的品牌类型及产品维度满意度交叉比来看,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外观、空间、内饰、舒适性、便利性以及信息及多媒体功能等方面,而主流海外品牌满意的地方则集中在油耗以及操控性方面,相比之下,豪华品牌的优势则相对较少,仅有动力性方面胜出,当然,这也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有关,毕竟豪华品牌的价格是最高的,消费者自然也希望得到更好的回报。
● 法国及中国国别满意度最高、捷克较低
在中型车国别维度分析中,用户对于法系、中国以及日系品牌的产品评价较高,其满意度分别为39.6%、39.5%、39.4%,均高于中型车市场整体表现,而在我国销量占比较高的德系车则远低于中型车行业整体满意度。这一结果对于很多网友来说应该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在我国1-11月份乘用车的销量占比中,法系车相较于中国、德系、日系、美系以及韩系品牌来说,其市场销量占比是最低的,仅占到中国乘用车市场的2.6%,但是结合其销量占比及消费者满意度占比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在那些真正购买了法系车的车主心中,对于法系车的满意度还是非常高的。
从具体的车型国别及产品维度满意度交叉比来看,消费者对于美国品牌在外观、信息及多媒体功能方面的表现较为满意,而对于日本品牌在操控性和内饰部分的表现较为满意。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品牌仅在便利性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品牌,但在各项中的表现都非常均衡,且处于满意度前列,这一点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舒适性、便利性、信息及多媒体功能这三个方面,多数品牌的表现均处于负面,这其中,瑞典、德国、英国、捷克以及韩国品牌的用户抱怨较多。而意大利品牌则在空间、便利性以及信息及多媒体功能性上得到了较多的负面评价。
● 15-20万元价格段的中型车满意度最高
以价格段维度来分析,15-20万元价格区间的中型车获得了较高的用户满意度评价,达到39.6%,而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目前合资品牌的中型车相对较多,不过,随着中国品牌的不断向上发展,其“价格的天花板”即将被打破。而相比之下,在25-35万元、35-50万元以及50万元以上的中型车市场中,其满意度的表现均没有达到中型车行业整体标准,分别为29.1%、28.0%以及27.8%。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消费者满意度较高的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20-25万元之间,而从2017年各价格区间的销售线索分布看,1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占比明显提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价位更低且品质不错的中国及合资品牌产品。
以上是我们从品牌类型、所属国别和售价维度考察中型车在用户心目中的优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品牌划分,具体到每一项来分析中型车的用户评价数据。
★ 中国品牌中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在品牌类型满意度对比中我们已经提到,中国品牌中型车获得了最高的车主满意度评价,而具体到每一项细节来看,中国品牌中型车在操控性、外观和内饰三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最多用户的肯定。而相比之下,产品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舒适性、操控性以及内饰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用户对于汽车产品需求的升级,其购车也变得更加成熟、理性,虽然在供给端可选择的车型越来越多,但需求端的用户却更倾向于购买更具品质的产品,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瑞』
『海马M6;传祺GA6』
在中国品牌中型车中,博瑞及海马M6分别获得了外观和空间方面用户好评度第一位。其中,博瑞作为中国品牌中型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其综合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而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博瑞作为其品牌向上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提升品牌形象,塑造全新定位的重任。如今,博瑞已于2017年8月迎来了全新的改款升级,这次升级使得该车在外观、内饰和动力方面均有了更好的提升,这也促使其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我们将车主对于中国品牌中型车的评价制作成词云,可以直观的看到多数车主认为中国品牌中型车的操控性表现较好,其好评点具体表现在了操控性感受、转向指向性和通过性等方面,获得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目前年轻的消费群体已经逐步成为了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而这一部分人对于驾驶乐趣的向往,使得其对车辆的操控性要求较高,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促使各车企在操控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之下,车主对于中国品牌中型车的舒适性表现则显得有些不满意了,其抱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减振效果、车内静音效果以及车内部件异响等方面,可见,中国品牌中型车还需要在内饰装配和隔音方面还需要多下点硬功夫了,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里整天闹哄哄的,你说呢?
● 用户期望标配后排座椅放倒、导航、倒车影像等配置
在车型配置方面,用户希望中国品牌中型车标配更多外观、舒适性相关的配置,这其中,目前急需配置的项目有后排座椅放倒功能、导航等,这也与目前中国消费者的购车目的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在工作之余带着家人开车去旅行,而这时候后排座椅放倒功能(相信对于很多博瑞车主来说,想要增加这一配置的呼声还是很高的)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它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大的行李存放空间,方便大家长途旅行,同理,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一个导航,那就真的是“想去哪里点哪里,So easy!”
● 外观是吸引车主购买中国品牌中型车的主要因素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车,这句话同样适用。在中国品牌中型车的购车关键因素中可以看到,外观、性价比和空间都是消费者比较看重的部分,而在这其中,外观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当然,对于最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品牌来说,自然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车企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如长安汽车提出了“生命动感 智色双旋”的设计理念、比亚迪请来了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 Egger)亲自操刀、吉利则直接拉来了沃尔沃的设计大师彼得·霍布里等等等等,这些现象无一不在告诉着我们“颜值”的重要性。
中型车评价解读
★ 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消费者对于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产品总体评价来看,用户对于其好评点依旧集中在操控性、外观和内饰等方面,而在舒适性、内饰和外观等方面也同时存在诸多抱怨。与此同时,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在外观和内饰方面也赢得了车主们较多的好评。
具体到车型来看,在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中,数阿特兹和君威的表现最为亮眼。其中,阿特兹抢占了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操控性好评第一的位置,而君威则同时摘得了外观和内饰好评第一的位置。
『阿特兹』
阿特兹在2014年引入国产之后,就一直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犀利的外观设计和偏技术的气质基本构成了消费者对于这款车的认知,而作为一款主打运动的中型车,阿特兹有着马自达长达半个世纪的运动基因,它继承了马自达追求操控的造车理念,在运动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这也成为了很多消费者选择拥有阿特兹的重要因素之一。
『君威』
相比之下,君威在外观及内饰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自2017年7月换代至今,全新君威的销量一直处于持续猛增的状态,这主要得益于其“颜值”的全面提升。在此前我们所做的《百人口碑评新车》系列中,君威的外观得分为4.95分(满分为5分),这样高的得分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常见,因此,君威能够摘得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外观和内饰好评第一的位置,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来看,多数车主认为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操控性表现较好,其好评点主要集中在了操控性感受、转向指向性和方向盘把控体验等方面。同时,消费者对于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舒适性方面,其具体表现为车内隔音效果差、轮胎噪音大以及减振效果差等,这一点和中国品牌中型车的表现基本相同。
● 用户期望标配胎压监测、倒车视频影像、全景天窗等配置
在车型配置方面,用户希望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标配更多的外观、舒适性和便利性相关的配置,这其中,目前急需配置的项目有胎压监测、倒车视频影像、全景天窗等,这一点相比中国品牌来说就显得不那么“厚道”了。对于以合资品牌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型车市场来说,其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品牌不断向上所带来的刺激,而随着中国品牌的不断进步,部分国产车型的品控、质量以及配置都在稳步提升,相同的价格区间内,中国品牌车型的产品力及配置要远高于合资品牌,这对于一向以品牌影响力自居的合资品牌来说,无疑敲响了一记警钟。
● 外观是吸引车主购买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主要因素
针对购车关键因素进行挖掘后发现,在用户购买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主要原因中,外观、操控性以及性价比等因素占据了主导,分别为69.0%、30.6%以及29.5%。这一点也恰恰符合了我国中型车消费群体的定位:年轻、运动、中等消费水平。
★ 豪华品牌中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不得不承认,消费者对于中型车各品牌维度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与中国品牌中型车及主流海外品牌中型车的评价相同,用户对于豪华品牌中型车评价最高的地方依旧为操控性表现,而抱怨最多的则是其舒适性表现。除此之外,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中型车的好评点还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内饰等方面,而在操控性和内饰等方面则依旧存在诸多抱怨。
『宝马3系』
具体到车型来看,在豪华品牌中型车中,宝马3系、林肯MKZ以及宝马3系GT分别获得了操控性、外观以及空间用户好评第一位。俗话说:“开宝马,坐奔驰”。一提到宝马,诸如“操控、运动”等词汇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卓越的动力性和操控性一直是宝马引以为傲的,所以,对于它我们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林肯MKZ』
而说到林肯MKZ,其实对于编辑来说还是有些小遗憾的,曾几何时,其蝶翼式进气格栅在汽车界可谓是独树一帜,个性十足,而这样独特的外观使其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到不少目光,然而,正是由于其个性的外观在一些消费者眼中显得过于另类,因此,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林肯最终选择将这种个性化的设计转换为更加沉稳的家族化造型,显然,这样的选择对于急于拓宽中国市场的林肯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来看,多数车主认为豪华品牌中型车的操控性表现较好,其好评点主要集中在操控性感受、转向指向性和驾驶模式等方面。同时,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中型车的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舒适性方面,其具体表现为悬架舒适性感受、减振效果以及轮胎胎噪等方面。
● 用户期望标配备胎、倒车视频影像、腰部支撑调节等配置
在车型配置方面,用户希望豪华品牌中型车标配更多舒适性和外观相关的配置,这其中,备胎、倒车视频影像、腰部支撑调节、定速巡航、导航等配置是多数用户希望自己的爱车能够配备的。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消保委发布了一项备胎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豪华品牌车型配非全尺寸备胎及补胎液工具组的情况较普遍,尽管这一现象在国内外汽车行业里并不少见,但是在部分消费者看来,货真价实的备胎远比这些配置更令人感到安心。
与此同时,作为豪华品牌车型,先进的科技性配置以及完备的舒适性配置也是多数用户的期望,因此,对于诸如倒车视频影像、腰部支撑调节、导航等这些在中国及合资品牌上都有配备的配置,却在很多豪华品牌低配车型上缺席,这也令很多消费者着实无法忍受。
● 外观是吸引车主购买豪华品牌中型车的主要因素
在豪华品牌中型车购车关键因素中,“以貌取车”的情况同样存在。针对购车关键因素进行挖掘后发现,在用户购买豪华品牌中型车的主要原因中,外观因素的占比高达60.2%。同时,动力性和操控性也是豪华品牌中型车车主选车时十分看重的两项因素,分别为33.8%和31.2%。除此之外,内饰、性价比、整车价格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购车因素。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在品牌类型、所属国别和售价等几个维度下,我国中型车车主的用车满意度。可以看到,如今,随着中国品牌的快速崛起,其产品力有着不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信任中国品牌、选择中国品牌,而中国品牌的表现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其满意度评价十分出色。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展示其他级别车型的车主最真实评价,敬请期待!(数据来源:汽车之家大数据部;文/汽车之家 陈硕)
2017车主评价报告:中大型车篇
[汽车之家 新闻] 各位读者大家好。继前两期紧凑型车/中型车篇的车主评价报告上线后,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将会继续为大家带来2017年度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中大型车篇。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各级别中大型车的表现吧。
● 数据说明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汽车之家的真实车主,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购买了新车。在用户数量方面,以中大型车(仅涉及纯汽油车)为例,我们共收到了4044个有效样本,包含了40多款车型。
★ 中大型车的整体表现概览
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对于《汽车之家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咱们就进入正题,首先看看中大型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吧。
● 中大型车的操控评价最高、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中大型车的操控性评价最高,其次是外观;对其舒适性、内饰和操控性的抱怨最多,这种情况与之前评价报告中的紧凑型车、中型车都较为相似。
● 中大型车总体满意度高于紧凑型/中型车,主流海外品牌满意度最高
用户对于中大型车整体印象正面评价偏多,行业整体满意度为42.4%,相比紧凑型车和中型车明显更高。其中,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满意度为47.0%,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满意度为54.9%,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然而豪华品牌的满意度为38.9%的满意度,低于全部中大型车平均满意度42.4%,令人感到比较意外。我们推测,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豪华品牌中大型车消费者心中对于车辆的评判标准要相对高一些。
基于品牌层面,细分到具体项目时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在外观和空间两项上获得了用户的较高的认可度,但在油耗表现单项上大幅度落后主流海外和豪华品牌。总体来看,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在操控、内饰、动力性、舒适性、便利性等多个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另外两类品牌车型,从而获得了最高的满意度;中国品牌中大型车虽然油耗表现相对差得很多,但其它项目表现尚可,获得了第二;豪华品牌车型仅在油耗和多媒体系统两方面获得最高满意度,其余方面则多为垫底,因此整体满意度最低。
● 美国、中国品牌表现最好,德国、英国、意大利品牌满意度较低
以国别维度分析时我们发现,用户对美国、中国、日本、瑞典四国品牌中大型车的满意度较高,美国品牌满意度第一,为50.9%,中国品牌满意度第二,为47.0%,日本和瑞典则并列第三,为46.6%;相比之下,用户对于德国、英国及意大利品牌中大型车的满意度明显较低,分别为33.1%、23.6%和19.6%,均低于42.4%的中大型车平均满意度。
具体到满意度细项来看,瑞典品牌车型在多媒体、操控性和油耗满意度中领先,美国品牌在动力性和舒适性上略胜一筹,日本品牌中大型车的内饰和使用便利性更受消费者肯定;总体满意度不及平均值的国别品牌中,意大利品牌在外观造型上明显领先,但在油耗和多媒体系统满意度上远逊于其它对手。而德国和英国品牌则在各个项目中扮演了“后进生”的角色,特别是样本量最多(1343个)的德国品牌车型,其各项表现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 20-35万元价格段的中大型车满意度最高
以价格维度看,20-35万元价格区间的中大型车获得了较高的用户满意度,达到50.1%。参考上文中国别维度结果来看,在这个价格区间内,满意度较高的主流中大型车包括凯迪拉克XTS、丰田皇冠、雷克萨斯ES、红旗H7等车型;满意度第二高的价格区间则是10-20万元,主要车型则是以众泰T700、传祺GA8等车型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然而,35-50万、50万以上两个价格区间内的中大型车满意率均低于40%,可见更高的价格并不意味着就能赢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以上内容是基于品牌类型、所属国别和售价三个维度对用户心中中大型车优劣点进行考察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到产品表现的每一项,来分析中大型车用户的评价数据,请您接着往下看。
中大型车评价解读
★ 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具体表现
● 外观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上文内容显示,中国品牌中大型车在品牌类型维度中获得第二,其满意度高于豪华品牌,但低于主流海外品牌。具体到细分项目来看,中国品牌中大型车在外观、操控性和空间等多方面表现得到了用户的较多肯定,抱怨则集中在以舒适性和内饰等方面。
● 外观的好评和舒适性的抱怨具体是?
将车主对于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评价制作成词云后,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多数车主认为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外观造型大气。与此前的紧凑型车一样,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自然能够更好地捕捉到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用户对于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舒适性抱怨集中在悬架减振效果差、胎噪大、隔音差三项上,PPH值均在11以上。此外,也有部分车主认为发动机噪音、车内异响等问题较多。可见,在底盘调校和隔音性方面,中国品牌中大型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 用户更希望中国品牌中大型车配备倒车影像、全景天窗等
从结果来看,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用户最希望爱车拥有倒车影像、上坡辅助和全景天窗三项配置,此外车主们对腰部支撑和导航等配置也有较高的呼声。
● 外观、性价比、空间是中国品牌中大型车吸引人的因素
造型大气、价格相对低廉,同时中大型车的尺寸又保证了空间表现,因此外观、性价比和空间表现是吸引中国品牌中大型车车主最多的地方,三者的选择占比分别为40.0%、30.9%和28.0%。
★ 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动力性受好评,内饰、外观抱怨多
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在操控性、动力性表现上令消费者最为满意,而外观和内饰不仅没能出现在好评前列,反而成为了抱怨最多的两项,这与中国品牌车型的表现有着明显不同。
● 操控性的好评和内饰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来看,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得到较多好评的是操控整体感受好、转向精准、方向盘无虚位等常见的评价,CPH分别达到了60.2、32.9和25.0;而用户对于内饰的抱怨则集中在内饰异味大、内饰造型不好看、塑料感太强等,PPH达到了18.8、17.4和11.0。
● 车主更希望配上电子手刹和全景天窗
对于配置的缺憾,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用户更希望自己的爱车能够配备电子手刹和全景天窗,这两项配置的PPH值达到了12.8和9.8。此外,导航、座椅通风、胎压监测、倒车影像等常见舒适性、便利性配置也是车主们比较想要的配置。
● 外观、动力、性价比是吸引车主购买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最主要的因素
与上文中国品牌中大型车情况相似,用户在购买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时也十分看重外观和性价比两个因素,同时后者还会比较看重动力表现。外观、动力、性价比的选择占比均在30%以上。另外,主流海外中大型车车主对操控性、舒适性、空间等因素也比较看重,相对最不关心的是油耗。
★ 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好评以及内饰的抱怨最多
参考数据来看,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的好评项目主要包括操控性、外观和内饰方面,第二梯队为动力性、舒适性和空间。与此同时,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用户抱怨最多的则是内饰、舒适性和操控性。
『宝马5系』
『凯迪拉克CT6;沃尔沃S90』
在豪华品牌中大型车中,宝马5系、凯迪拉克CT6及沃尔沃S90分别获得了操控性、外观和内饰三方面用户好评度的第一位。其中,宝马5系一直以来都以出色的操控感受著称,可见车主们也对5系的实际操控感受非常满意,CPH值达到了286.6;凯迪拉克CT6则以极为锋利和大气的外观赢得了外观方面的最高得分,CPH得分291.7,大幅领先第二名沃尔沃S90;在内饰满意度方面,沃尔沃S90终于不再是第二,以微弱优势战胜了凯迪拉克XTS,取得了豪华品牌中大型车内饰满意度第一名。
● 操控性的好评和内饰抱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的表现与主流海外品牌中大型车非常相似,操控性优点的关键词在于操控性感受好、转向精准等。同样的,槽点也同为内饰不好看、车内异味大,以及内饰塑料感强。
● 豪华品牌中大型车车主更希望拥有座椅通风、无钥匙进入
价格和定位更高,用户对于豪华品牌中大型车配置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座椅通风、无钥匙进入、电动后备厢等相对高端的配置是车主们更加需要的配置项目。此外,倒车影像、后排座椅放倒和全景天窗等也依然是相对较为“抢手”项目。
● 除了外观,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用户也看中性价比
可以看到,外观几乎成为了每位车主最为关注的一点,豪华品牌中大型车也没能例外,不过其选择相对没有各级别中型车的60+%那么夸张,仅为31.4%。排在第二位的是性价比,所以即便是许多网友认为“不差钱”的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用户,也是十分在意车辆的性价比的。此外,内饰、动力、空间等方面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几个购车关键因素。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中大型车在品牌类型、车型级别、国别、城市级别、价格段等几个维度下的车主满意度。其中,中国品牌中大型车的满意度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豪华品牌,同时除了油耗表现难以令人满意外,其余项目的成绩都不输海外品牌甚至豪华品牌。希望中国品牌能够在动力总成的研发和调校上加把劲,使得产品更好地兼顾动力性和油耗表现,补齐短板,那么用户满意度看齐海外主流品牌也并不遥远。本期文章到这就告一段落了,后续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带了更多级别车型的车主真实评价,感谢您的关注!(文/汽车之家 刁昊)
2017车主评价报告:小型SUV篇
[汽车之家 新闻] 各位网友大家好,新一期的《2017新车车主评价报告》又与大家正式见面了。继前三期紧凑型车篇、中型车篇以及中大型车篇车主评价报告上线后,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将转向SUV车型领域,为大家带来2017年度汽车之家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小型SUV篇。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各级别小型SUV的具体表现吧。
● 数据说明
我们的数据来源是汽车之家的真实车主,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购买了新车。在用户数量方面,以小型SUV为例,我们共收到了13862个有效样本,包含了60多款车型。其中中国品牌的有效样本数量为11711个,主流海外品牌有效样本数量为2151个。
★ 小型SUV的整体表现概览
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对于《汽车之家2017年新车车主评价报告》的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咱们就进入正题,首先看看小型SUV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吧。
● 小型SUV的外观评价最高、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对小型SUV的外观评价最高,其次是操控性;对其舒适性、内饰和动力性的抱怨最多。这种集中偏高的情况与之前评价报告中的紧凑型车较为相似。
● 中国品牌满意度较高、主流海外品牌相对较低
在品牌类型满意度对比中,用户对于小型SUV的整体评价偏向正面,其满意度为34.6%。而在这其中,中国品牌小型SUV的满意度为36.8%,高于行业整体,相比之下,主流海外品牌的满意度为22.6%,相对较低。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中国品牌小型SUV本身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加上不错的性价比,消费者对其满意程度自然有所提高,而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相比之下除了价格较高之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期待往往也会更高,对于车辆的评判标准也要相对更高一些。
基于品牌层面具体细化来看,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在动力以及油耗方面相对表现更好,而中国品牌则在外观、空间、便利性、舒适性以及多媒体功能方面更占优势。其中对于舒适性和多媒体功能方面,中国品牌小型SUV和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差距较大,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车主评价趋于负向,而中国品牌小型SUV的正向好评较多。目前,很多中国品牌新涌现出的小型SUV对于多媒体以及车联网方面都比较重视,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而海外品牌小型SUV在这方面则有所欠缺。
● 英国品牌表现最好,日本品牌满意度相对较低
从不同国家品牌来分析,用户对于英国品牌小型SUV的满意度最高,为44.6%,远超过行业整体水平。捷克和中国品牌小型SUV的满意度分别为37.4%和35.6%,排在第2位和第3位,也略高于整体水平。而美国、法国、韩国以及日本品牌小型SUV的车主满意度相比则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其中日本品牌相对最低,为18.3%。
从具体项目来看,英国品牌小型SUV在外观、空间、舒适性和多媒体功能共4个方面满意度相对较高,而样本数最多的中国品牌小型SUV则在内饰和便利性上获得了最高的满意度,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正向评价,整体表现不错。此外从分析结果中我们还能看到日本品牌小型SUV在油耗方面满意度相对最高,不过其他方面相对排名较靠后;捷克品牌小型SUV在操控性和动力性方面表现最好。
● 20-25万元价格段的小型SUV满意度最高
以价格段维度来分析,20-25万元价格区间的小型SUV获得了最高的用户满意度评价,达到38.9%。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主要包含的是一些中国品牌的纯电动车以及一些海外品牌顶配车型,不过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仅有59个,结果仅作为参考。
此外,用户满意度排在第二位的是10万以下的小型SUV,样本数量为10423个,满意度为36.3%,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主要集中的是中国品牌小型SUV,高性价比以及前卫的外观赢得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好评。而用户满意度最低的是15-20万元价格区间的小型SUV,该价格区间主要集中了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消费者对于这些新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一些。
以上内容是基于品牌类型、所属国别和售价三个维度对用户心中小型SUV优劣点进行考察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到产品表现的每一项,来分析小型SUV车主的评价数据,请您接着往下看。
小型SUV评价解读
★ 中国品牌小型SUV的具体表现
● 外观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在品牌类型满意度对比中我们已经提到,中国品牌小型SUV获得了较高的车主满意度评价,而具体到每一项细节来看,中国品牌小型SUV在外观、操控性和内饰三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最多用户的肯定。而相比之下,车主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舒适性、内饰和动力性等方面。
『配图为奔腾X40』
『配图为哈弗H2s』
具体车型来看,在中国品牌小型SUV中,奔腾X40获得了外观和空间方面用户好评度第一位,而哈弗H2s则获得了内饰方面好评第一位。其中,一汽奔腾X40作为一款全新小型SUV,其在2017年3月上市销售,并在2017年中取得了75,164辆的销量成绩,表现可圈可点。而对于哈弗H2s而言,凭借同级别中精致的内饰设计以及丰富的内饰配置同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了小型SUV当中的强劲市场争夺者。
● 外观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我们将车主对于中国品牌小型SUV的评价制作成词云,可以直观的看到多数车主认为中国品牌小型SUV的外观造型十分大气,其好评点具体表现在了整体外观设计、车头造型以及配备全景天窗等方面。与此前的紧凑型车和中大型车维度一样,“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能够更好地捕捉到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从而赢得了大多数车主的好评。
而用户对于中国品牌小型SUV的抱怨主要集中在舒适性方面,其中悬架减振效果差、车内隔音效果差和悬架舒适性调教不好是车主们提及最多的,PPH值均在12以上。此外,也有一些车主认为胎噪以及发动机噪音等问题较多。可见,在底盘调校和隔音性方面,中国品牌小型SUV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 用户更希望中国品牌小型SUV配备导航、后排空调出风口等
在车型配置方面,从分析结果来看,车主最希望中国品牌小型SUV配备更多舒适方面的实用配置,呼声最高的包括车载导航、后排空调出风口以及胎压监测装置等。其中车载导航虽然很多车主希望配备,不过从目前来看其并不实用。而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新车都会提供苹果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等功能,可以投射地图实时导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相反对于没有配备的新车使用起来显然会觉得“过时”一些。
● 外观、性价比、空间是中国品牌小型SUV吸引消费者的因素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车,这句话同样适用。在中国品牌小型SUV购车关键因素中可以看到,外观、性价比和空间都是消费者比较看重的部分,三者的选择占比分别为75.6%、37.5%和30.0%。其中外观占比最高,不可否认,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迎来了快速发展,很多中国车企都迎来了非常不错的原创家族化设计,这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利器。
★ 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具体表现
● 操控性评价最正向、舒适性抱怨最多
通过消费者对于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总体评价来看,用户对于其好评点主要集中在操控性、外观和动力性等方面,而在舒适性、内饰和外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抱怨。与中国品牌小型SUV有所不同的是,动力性是中国品牌小型SUV吐槽点较多的地方,不过在海外品牌小型SUV上则表现相对不错。
具体到车型来看,在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中,维特拉和昂科拉的表现最为亮眼。其中,维特拉占领了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操控性和动力性好评第一的位置,而昂科拉则摘得了外好评第一的位置。
『配图为现款维特拉』
『配图为现款昂科拉』
现款维特拉最早在2015年11月国内上市,由于品牌受众较小,空间表现不占优势,维特拉在2017年销售2万多辆,销量表现中规中矩。不过这款车顶配车型配备有适时四驱系统,其越野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堪称一流,动力输出也十分线性,这也使其在操控性和动力性上赢得了大多数车主的肯定。而对于别克昂科拉而言,其品牌受众程度明显更高,加上这款车在2016年改款的时候采用了别克最新的飞翼式前脸设计,更加精致的外观也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 操控性的好评和舒适性抱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具体来看,多数车主认为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操控性表现较好,其好评点主要集中在了操控整体感受较好、转向指向精准和方向盘把控轻松等方面。同时,消费者对于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舒适性方面,其具体表现为车悬架减震效果差、车内静音效果差以及悬架舒适性不好等,这和中国品牌小型SUV的表现基本相同。
● 用户期望配备胎压监测、天窗以及倒车影像等配置
在车型配置方面,用户对于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最迫切需要的配置是胎压监测、天窗以及倒车影像等。目前,很多中国品牌小型SUV都配备有天窗、倒车影像等,相比之下价格和定位更高的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在这些实用功能上的缺失,便成为了多数车主最大的诉求。
● 外观和动力是吸引车主购买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主要因素
车主们选择主流海外品牌小型SUV的因素是什么呢?结果显示,外观因素同样是车主们购车最主要的因素,占到了53.3%,这一点在其他各级别车型上都不例外。除此之外,动力性和性价比也是购买主流海外品牌SUV的重要因素,占比分别为27.8%和26%。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小型SUV在品牌类型、车型级别、国别、价格段等几个维度下的车主满意度。其中,中国品牌小型SUV的车主整体满意度比较不错,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的快速发展,各车企旗下新车竞争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信任中国品牌、选择中国品牌,而反之,中国品牌不错的表现也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取得一个良性循环。优点值得肯定,但海外主流品牌小型SUV在动力性以及油耗等表现则更好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对此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好了,本期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紧凑型SUV的车主评价报告,情景期待。
来自:汽车之家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