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小众品牌的gmv增速达到了96%,购买率则是行业的1.5倍,高颜值牙膏则增长了98倍。而像按压式牙膏和美牙仪这类新型产品,更是分别暴增了258%和133%,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从近3年不同品牌购买数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来看,一年内购买2个及以上牙膏品牌的人数逐渐增长。
看上去,消费者更愿意尝鲜新品牌,小众品牌有了更多市场机会。那么花露水味的鸡尾酒有了,啥时候来个凉茶味的牙膏?
其中,电动牙刷也增长了97%,开始超过普通牙刷,成为消费升级网红。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新兴电动牙刷品牌usmile和罗曼,在今年天猫618销售排行榜中,分别名列第三、第五,与来自老牌电动牙刷飞利浦、欧乐B、松下并驾齐驱,位列第一梯队。
除了颜值是“第一生产力”,多元化口腔护理诉求也带动周边品类快速增⻓。如防蛀(+94%)、固齿(+71%)、牙萎缩(+60%)、抗敏感(+40%)等防护、修复类需求有一定的增长,细分诉求和场景催生品类升级。
这会成为品牌商和创业者的新蓝海吗?
除此,懒癌年轻人们更倾向于高科技美牙。他们重品质也重颜值,美白口气和防蛀防萎缩两手抓。
一二线的城市女白领们,则把平日里买大牌包包的热情用到了买口腔用品上。看心情穿衣,也要看心情宠幸哪个品牌的牙膏。
户外达人们特别喜新厌旧,品牌转换概率高达68%,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倍。他们更看重大牌和质量,有自己的品牌消费主张,不盲目跟随潮流。说服他们购买不易,但却是实足的潜力股。
而不管行业大小,亘古不变的道理始终是围绕人群做营销。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