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赋能电竞价值
赛事「吸睛」更「吸金」
在去年11月份结束的英雄联盟总决赛S8赛季比赛中,赞助商多达50家,其中中国赞助商28家,赛事赞助费超过5000万,一些头部俱乐部拿到过千万的赞助费。回顾整个英雄联盟的赞助历史,品牌主们对电竞的赞助投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 2013年—2016年(S3—S6):非专业品牌赞助商逐渐加入。
3. 2017年—2018年(S7~S8):赞助商行业多元化,涌入大量运动服饰、金融汽车、食品、饮料、乃至化妆品、影视娱乐等非专业品牌

智能手机未普及时,普通手机无法承载大型游戏。单机游戏或者小游戏,难以维持玩家黏性。随着最近一两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硬件配制不断升级,以及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逐渐变成了一部掌上游戏机,游戏体验大大提升。王者荣耀更是俘获了一众女性玩家,绝地求生和王者荣耀在移动端的普及,也吸引了移动端客户对电竞赛事的关注。
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使用的体验越来越强,游戏门槛降低,游戏体验也越来越深。电竞的价值因为技术的赋能而不断升级。
电竞作为类竞技体育
同样面临相似的公关风险

根据益普索社媒聆听对新浪微博上的RNG赞助商的舆情分析声量分析,我们发现在RNG出局之前,观众们对该品牌的印象基本是正面和中性的;出局之后,负面评价接近一半。很多网友高呼“算了吧再也不买XXX了,RNG输了真是毒奶。”
这说明品牌主在电竞营销的公关危机处理经验不如传统体育营销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说明品牌主在赞助之前不仅要考虑品牌与电竞的契合点,也需要考虑当押宝失败,契合点是否会变成黑点,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电竞营销的语境下,奶队友的操作和乳制品品牌十分契合,但当赛事失利,这一点也有可能将品牌主陷入不利,成为粉丝的发泄借口,给力变毒奶。

为什么粉丝会狂热的喜欢一个电竞选手?甚至电竞选手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为了大众偶像?益普索对背后的驱动力做了深层次的研究,发现粉丝被圈粉,个人竞技能力高度是重要驱动因素,但最高的驱动因素是选手个人的人设、性格和颜值。

竞技娱乐双重特质
电竞营销发展新契机
真正的电竞消费者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可以被细分成很多个不同的典型人群。以王者荣耀为例,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是王者荣耀组织的电竞赛事。观看KPL的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王者玩家。因为喜欢打王者荣耀,被引流到KPL观看赛事,观赛后开始关注某些电竞俱乐部,拥有完整的游戏和电竞双重体验。
第二类是非王者玩家。自己不玩这个游戏,因为在直播平台上看王者荣耀被引流到游戏中,从而关注电竞赛事,进而购买电竞赛事相关衍生品。
第三类是云电竞用户。不玩游戏,但受大众媒体影响,观看了王者荣耀的比赛,被某选手圈粉,到各平台追星。
当然整个电竞群体远远不只这三种人,通过简单划分,我们已经能够发现这三类玩家在整个电竞生态中的触媒习惯、娱乐平台上面娱乐时间的分配、乃至个人的价值观差异很大。不可否认电竞观众依然像传统的行业消费者一样也需要做市场细分、人群细分,这对于精准营销至关重要。
言归正传,营销无非是渠道+内容,电竞营销也是这样。但是电竞营销在渠道跟内容具体的操作层面尤其独特性。
在电竞营销中,渠道不仅意味着touch point(接触点),也不单是接触点曝光的叠加,而是场景串联。场景是贯穿观赛过程、赛后评论以及个人游戏体验等等的各个方面。沿着电竞用户体验路径多场景触达,然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
在内容层面,品牌应该深度融入玩家,了解玩家在讨论什么?将讨论热点和品牌相结合,将品牌调性与电竞内容、游戏IP或明星选手的特质融合,借题互动,玩转内涵。
电竞价值提升,电竞营销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必须充分了解市场和用户,才能发挥最大化商业价值。
来自: 益普索Ipsos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