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美国发展成熟的创业投资生态而言,中国创业投资正逐步完善,并大有迎头追赶之势。回顾2019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从规模上已赶超美国,但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抗风险能力方面较美国而言显弱。
1.2019上半年中美创投基金整体募资规模旗鼓相当,中国募资规模小幅领先。中国境内本土创投基金募资金额达到391.68亿美元,而美国创投基金整体募资规模为370.51亿美元。从创投基金募资结构上来看,在早期的风投阶段(Venture)美国的募资规模约为中国的两倍,而在成长阶段(Growth)中国的募资规模则大幅超过美国。
2.投资金额及数量均同比下降。2019年上半年,中美创投市场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2256和2771,同比分别下降50.2%和14.9%。在过去5年中,中美的单笔交易融资规模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平均融资金额高于美国。进入2019年整体投资规模出现明显下降,投资策略趋于理性。医疗健康和互联网在两国的产业投融资布局中均占据重要的地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维持低位运行,创投机构对于估值过高、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的项目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3.中美早期创业投资基金增速明显。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0.21亿美元,主要聚焦早期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0.44亿美元,主要聚焦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投资。根据SEC最新数据,美国VC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16亿美元;PE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2.5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规模较大的并购基金(Buyout Fund)。中美创业投资基金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二季度,中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分别环比上升7.4%和35.4%。
4.我国创投基金仍然面临一定的退出压力。2019年上半年,我国在创投退出数量和平均退出金额上均较美国市场偏低。中国市场平均退出金额为2.8亿美元,美国市场平均退出金额为4.9亿美元。科创板已逐步为中国一级市场投资者打开了退出渠道。
创业投资目前作为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在社会中扮演着资本引擎的重要角色。较美国发展成熟的创业投资生态而言,中国创业投资正逐步完善,并大有迎头追赶之势。未来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将着重解决创业投资的募资与退出的头尾两大困难,从本质上为投资者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
与美国创业投资较为注重财务回报不同,由于中国具有着的庞大人口及社会容量,在产业结构上的定位较美国而言相对复杂,因此创业投资基金同时肩负着产业创新及调整的使命,未来将具备长效持久的活力。美国稳定的创业投资环境及浓烈的创业投资氛围可为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的发展方向带来启发,具体可表现在基金的全生命周期“募、投、管、退”中体现,还可在基金组织形式、基金管理方式、基金退出能效、资金的传统能效上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回顾2019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从规模上已赶超美国,但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抗风险能力方面较美国而言显弱。
方法论:本次研究采用了广义的创投概念,在关键数据上对创业企业从种子轮到Pre-IPO轮各个阶段的投融资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对比。在数据分析方面,美国创投数据主要来源于Pitchbook/ NVCA的季度报告《Venture Monitor》、PWC/ CB Insights的季度报告《MoneyTree Report》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报告;中国创投数据主要来源于CVSource数据库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报告。
- 上半年中美创投基金募资齐头并进
- 投融资金额持续回落,投资策略趋于理性
- 中美早期创业投资基金增速明显
- 中国创投退出环境亟待改善,二级转让市场空间巨大
图1-2019年H1中美创投基金募集金额对比(单位:亿美元)
图2-2019年H1中美创投基金募集结构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CVSource, Pitchbook, 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募集统计包括早期、成长期基金
回顾2019年上半年的创投募资市场,创业投资机构“募资难”仍然不改,资金集中流向头部机构的现象较为明显。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逐渐走低,美元基金的布局成本逐渐下滑,中国市场内频现大额美元募资事件,美元创投基金的募资形势趋好。
2019年上半年,从整体的募资规模来看,中国本土境内创投基金募资金额达到391.68亿美元,而美国创投基金整体募资规模为370.51亿美元,规模相当。中国本土境内募资规模小幅领先美国21.17亿美元。从创投基金募资结构上来看,早期的风投阶段(Venture)美国的募资规模约为中国的两倍,而在成长阶段(Growth)中国的募资规模则大幅超过美国。
中国创投基金的单支基金募资金额平均数为1.54亿美元,而美国创投基金的单支基金募资金额平均数为2.92亿美元,接近中国基金募资额的两倍。这反映出中国本土境内的创业投资基金募资以量取胜,创投机构数量及管理基金众多,但与美国同行相比较,在平均管理规模和募资能力上仍有一定差距。
从创投机构的资金募集完成情况来看,2019年上半年,中国创投机构主要大额募资事件如下:1)君联资本完成新一期近百亿人民币基金募资,主要专注于发掘初创期与扩张期的投资机会,主要投资领域为:TMT及创新消费、医疗健康、专业服务和智能制造、文化体育;2)行业头部机构IDG资本完成80亿人民币(约合11.3亿美元)的资金募集,主要投资领域为:TMT、医疗、消费&娱乐、先进制造&清洁能源。3)3家知名机构元生资本、礼来亚洲投资基金、光速中国均募得较大额度的美元基金,显示美元募资市场正逐步回暖。
表1-2019年H1中国市场创投机构基金募集完成额TOP 10
数据来源:CVSource, Pitchbook, 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标为美元基金
美国创投机构主要大额募资事件如下:1)老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A Associates Management完成85亿美元巨额募资事件,是2019年上半年募资之最。主要投资领域为:企业服务、消费领域、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制造业;2)Summit Partners于上半年募得49亿美元,致力于投资快速发展的成长型企业,主要投资领域为:硬科技、医疗健康领域;3)知名的早期投资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与美国硅谷老牌创业投资公司TCV也各自完成了近30亿美元募资,TCV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公司。
表2-2019年H1美国市场创投机构募集完成额TOP 10
图3-2014-2019H1中美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VSource, 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融资事件金额为不完全统计
2019年上半年,中美创投市场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2256和2771,同比分别下降50.2%和14.9%。从过去五年的投资趋势来看,美国方面创投投资整体保持平稳,每年的投资事件数量保持在6000起左右;中国方面经历了2015年至2018年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进入2019年整体投资规模出现明显下降,投资策略趋于理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弹药”减少、投资放缓将持续成为趋势,创投机构对于估值过高、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的项目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数据来源:CVSource, 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融资事件金额为不完全统计
图5-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中国创投融资阶段数量占比统计
数据来源:CVSource, 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图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美国创投融资阶段数量占比统计
数据来源:CVSource, 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从不同阶段的融资数量分布来看,早期(A轮)仍然是数量占比最大的融资阶段。从结构变化趋势上来看,随着整体市场环境的降温,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因此,在投资阶段的配置上,2019年上半年相较于2018年,种子期的融资占比下降明显,成长期(B轮、C轮)和成熟期(D轮及以后)的项目融资占比有所上升,中美2019年上半年的中后期项目占比分别较2018年上升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而种子期的项目占比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图7-2019年H1中国境内各行业融资金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CVSource,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部分融资事件金额统计基于估算
2019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的创投基金主要投向领域为:汽车行业、医疗健康、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活服务等,分别获得627.44亿元、483.68亿元、452.68亿元、344.72亿元、282.29亿元投资。这显示出目前在新能源造车的强势推动政策利好下,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布局,并有望将该行业发展成为我国优势产业。除此,医疗健康、互联网行业吸金能力仍旧抢眼。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医疗保健需求不断上涨,资本也将促使企业利用生命科学、化学、工业等复合技术为广大客户群体解决需求。我国PE/VC的投资结构进一步向科创领域聚焦,专注于拥有原始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并且具有较好商业落地前景的企业,成为当前环境下重要的投资逻辑。
数据来源: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美国2019年上半年创投资金主要投向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电信服务和软件类项目中。其中互联网行业吸纳资金为美国创投投资总额的42%,体现出互联网领域建设,特别是To B的企业服务类企业,仍在美国地区大力发展,但中国互联网行业已不再大热,显示美国互联网领域的融资稳定性较中国而言相对较高,互联网行业生命力较为稳定。根据以下中美各行业融资金额占比情况的对比表现图来看,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两个领域在两国的产业投融资当中所占据的地位相当。
图9-2019年H1中美各行业融资金额占比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CVSource,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融资事件金额统计基于估算
图1-2019年H1中美创投基金募集金额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CVSource,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融资事件金额统计基于估算
超一线城市及重点产业基地的吸金能力远远强于其他边远地区及产业落后地区,这种现象已在中国市场延续多年,在2019年上半年得以延续。北京、上海、广东的一线城市吸金能力远超其他地区,使得中国创投市场显现出“三极突出”的情况十分明显,预计未来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北京市在此时间段内吸纳了923.35亿人民币的资金,上海、广东两地紧随其后,江浙地区、川渝地区次之。
图11-2019H1美国创投市场投资热力图(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PwC, CB Insights,投中研究院整理
在2019年上半年的美国创投市场,资金主要流向于硬科技实力强劲的硅谷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总计吸纳金额达到296.13亿美元。而金融实力超群的东北部地区如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等地则紧随其后也贡献了可观的投融资金额,达135.26亿美元,融资总量已接近达到西部加州重点创业地区的一半。
图1-2019年H1中美创投基金募集金额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基协(2019年6月),投中研究院整理
图12-2019上半年中国及美国 VC/PE基金平均管理规模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基协,SEC最新数据,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基协和美国SEC对于PE和VC的统计口径有所不同。美国方面,根据2010年通过的《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风险投资类私募和中小型投资顾问类私募可以豁免注册义务,因此SEC数据显示的VC基金的数量、规模明显较小。
相较于美国,中国PE/VC的平均管理规模较小,创投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创业投资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0.21亿美元,主要聚焦早期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0.44亿美元,主要聚焦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投资。根据SEC最新数据,美国VC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16亿美元;PE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为2.5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规模较大的并购基金(buyout fund)。
中美创业投资基金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二季度,中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分别环比上升7.4%和35.4%。2018年以来,中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好有望更好地鼓励和扶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部分符合规定的创投基金将可以按照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2019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私募基金监管问答,其中对享受税收政策的创业投资基金标准进行了确定,给予六条具体规定,并确立了具体的申请流程。
图13-2014-2019H1中美创业投资机构退出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CVSource, PitchBook,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退出金额为不完全统计
图14-2014-2019H1中美创业投资机构平均退出金额
数据来源:CVSource, PitchBook,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退出金额为不完全统计
2019年上半年,中国退出事件数量为254起,相较于去年同期上升26.4%,但相较于美国仍然偏少,仅为美国退出事件数量的2/3。2018年以来,中美平均退出金额快速上升,2019年上半年中国平均退出金额为2.8亿美元,美国平均退出金额高达4.9亿美元。美国方面,Uber, Pinterest, Slack, Zoom等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推高了整体的退出金额。中国方面,科创板的影响逐步显现,将逐渐打开一级市场的退出渠道。
数据来源:CVSource, PitchBook,投中研究院整理
2019年上半年,并购是中美两国创投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占比分别达到78%和66%。相较而言,中国与美国退出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PE二级市场的建设。中国PE二级转让的退出事件数量仍然较少,而在美国PE二级转让则是被较多使用的退出方式,占比达到21%。因此,未来为改善退出难的问题,我国创投二级市场生态这一退出渠道仍需着力改善。近年来,创投二手基金(或S基金)凭借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组合流动性等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图16-2019上半年中国境内各行业投资退出金额分布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CVSource,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退出金额为不完全统计
2019年上半年,金融的投资退出金额在全行业当中高居第一,达到123.6亿美元,占所有投资退出金额的24%。中国其他投资退出金额较大的领域包括IT及信息化、能源及矿业、制造业、消费升级等。在科创板推出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退出表现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图17-2019上半年美国各行业投资退出金额分布占比情况
而美国由于在产业结构上的与中国存在较大区别,退出事件的主要领域聚集在软件、医疗健康、商业服务等领域。
表5-2019年H1中国创投项目IPO退出Top 10投资机构
数据来源: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中国创投项目IPO退出统计(包含中概股、科创板项目不包含在内)
纵观中国本土项目IPO情况,2019上半年IPO表现最为亮眼的机构为金石投资,共计有7个项目成功在全球各地IPO,达晨财智紧随其后有6个项目IPO。地方商业银行的集体IPO是2019年上半年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重点话题,在募资金额前十个IPO项目当中有三个属于地方商业银行。中国本土IPO募资金额最高的两个项目为宝丰能源和海油发展,均隶属于能源开发领域。
表6-2019年H1美国创投项目IPO退出Top 10投资机构
数据来源:Pitchbook,投中研究院整理
注:美国创投项目IPO退出统计(不包含中概股)
而在2019年上半年受益于美国项目IPO次数最多的机构为Andreesen Horowitz (简称“A16Z”),Sequoia Capital 、OrbiMed等系列投资机构紧随其后。互联网约车巨头Lyft、Uber在2019年上半年的IPO是全球最为瞩目的IPO事件,上市募资金额达到22.2亿、10亿美元,令众多早期投资机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Andree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等。除此之外,企业服务商Slack、比尔盖茨投资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图片社交分享网络Pinterest、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的IPO也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