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8 Aug 2022 10:34: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PubMatic IDFA授权现状研究报告:目标受众定位技术助力提升广告效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0406.html Thu, 18 Aug 2022 10:34:15 +0000 //www.otias-ub.com/?p=1480406 谷歌日前披露,将把淘汰第三方cookies的计划推迟至2024年。随着谷歌不断推迟该计划,一些媒体购买方开始质疑使用第一方数据和替代标识符的重要性。然而,致力于提供前沿数字广告供应链的独立科技公司PubMati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UBM)近日发布的一项关于苹果系统广告标识(IDFA)授权的报告展现了可识别身份用户的价值。

一年前,苹果改变了广告标识符的运作方式,要求iPhone用户对广告目标定位进行授权。许多人曾认为这将是使用iPhone进行目标定位的终结,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广告标识符实际上提升了目标定位效果,授权用户数量却在不断攀升。

从降到升:IDFA逆袭

PubMatic报告显示,通过比较iOS 14.5及以上版本设备(在实施IDFA变更后)和iOS 14.5之前版本设备的广告请求中含有IDFA的比例,在iOS 14.5之前的版本中,含有IDFA授权的比例增加到了55%,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广告请求可以使用身份识别码进行定位。对于iOS 14.5及以上版本的设备,该比例目前为30%。

另外,在健康和健身、游戏和女性相关应用等多个应用类别中,IDFA授权的比例实际上正在增加;而其他应用类别仍在努力寻找增加用户授权的良策。到目前为止,增长最强劲的是游戏应用类别,授权用户的数量呈现稳步上升。

游戏应用中目标定位迎来机遇

有相关研究表明,游戏玩家十分欢迎能带来奖励的广告,也因此愿意授权IDFA。在游戏环境中投放的广告极具吸引力,具有良好的可视性,通过奖励视频或插播广告等形式更是如此。此外,随着游戏应用开发商创造新机遇来扩大市场份额,广告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就连中小型企业现在都能在游戏中找到价格合理的广告选项,如放置虚拟广告牌等。

此外,玩家画像也发生了变化,不同年龄、类型、地理位置和心理的用户越来越多。疫情期间,游戏用户数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对于品牌而言,游戏正成为极具价值的目标定位新机遇。游戏环境提升了广告参与度和关注度。利用目标定位技术向游戏玩家提供相关广告提升了用户体验,创造了更多参与机会。了解游戏应用中的用户行为可以帮助品牌广告主为游戏玩家提供更好的营销活动投资回报。

身份识别码助力提升广告触达效果

PubMatic 报告中的另一个发现展示了IDFA与“合作伙伴身份识别码”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来自独立的非苹果数据提供商。报告指出,当合作伙伴身份识别码与IDFA授权同时出现时,发行商的收入增加了 50%以上。这表明,应用开发者考虑采用合作伙伴身份识别码来增加收益,这一策略至关重要。同时,合作伙伴身份识别码可以适应未来情况,减少对单一身份识别码解决方案的依赖。

从广告客户的角度来看,这将为跨设备目标定位提供便利。广告主可通过多媒体平台吸引受众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对于品牌而言,与能够融合各类身份识别码并确保触达范围和效果最大化的供应方合作尤为重要。PubMatic在广告渠道、广告形式和用户身份识别方面拥有多年创新经验,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为各品牌和发行商提供创造收益、提升投资回报的解决方案。

谷歌或许推迟了淘汰第三方用户身份识别码的计划,但移动市场却在全力推进全新的身份识别策略。PubMatic报告表明,与身份识别码相结合触达更多用户所展现出的价值,不仅是苹果针对iPhone采取的策略,也是安卓和其他设备的相关战略。以消费者洞察为导向、灵活的移动媒体购买方式能触达更多用户,开启更多增长机会。

]]>
MBLM: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苹果客户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来越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9599.html Thu, 09 Sep 2021 12:54:52 +0000 //www.otias-ub.com/?p=1309599

据外媒报道,一项新研究显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苹果的客户对该品牌表达了越来越强烈的情感依恋,因为他们变得更加依赖该公司及其服务。市场调查公司MBLM本周发布了《品牌亲密度COVID更新(Brand Intimacy COVID Update)》报告。

该报告公开了COVID-19对全球100个最大品牌的影响。苹果凭借关键指标再次击败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并保住了在去年夏天进行的第一次大流行研究中获得的榜首位置。

MBLM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0名美国消费者中,50%的用户表示,他们在疫情期间更多地使用苹果的设备和服务。苹果是唯一一个在男性和女性受访者中都进入前五名的常见品牌。有趣的是,苹果在女性中排名第一,而女性的行业组合往往比男性更多样化。在男性用户中,YouTube、三星和苹果分列第一至第三位。

在所有年龄段中,苹果也是唯一一个共享的品牌–它在18至34岁的人群中都排名第一、在35至44岁的人群中排名第一、在45至64岁的人群中排名第二。最后一个群体认为亚马逊是其顶级品牌。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不同的收入群体中,苹果在年收入3.5万至10万美元的人群中排名第一,在年收入超15万美元的人群中排名第二。

在疫情爆发前,33%的用户表示,他们“离不开”苹果及其服务。去年这一数字上升到40%,2021年为48%。同样,“亲密用户”的比例从COVID前的41%增长到2020年的51%和今年的52%。在疫情前,约22%的用户愿意为苹果产品支付20%的溢价,这一比例去年增加到了21%,2021年更是升至29%。

在6种所谓的“原始模型”中,iPhone制造商有4种表现最好。MBLM表示,这些指标在亲密品牌中一直存在。苹果在“满足(fulfillment)”、“增强(enhancement)”和“习惯(ritual)”方面继续领先,另外还抢走了梅赛德斯在“身份(identity)”方面的领先地位。好时和迪士尼则在“沉溺(Indulgence)”和“怀旧(nostalgia)”方面名列榜首。

总体而言,MBLM发现,在疫情期间,消费者对他们使用的品牌更加忠诚,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依恋的结果,部分原因是不确定的时代驱动了这种依恋。

自 cnbeta

]]>
胡润研究院:2020年中国富人最爱品牌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3408.html Mon, 08 Feb 2021 12:19:57 +0000 //www.otias-ub.com/?p=1203408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方太·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比上年增加1.4%。此外,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至202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4%至13万户。

报告还显示,2020年高净值人群消费力并未受疫情影响,受访高净值人群平均家庭年开销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4%,比去年提升0.6个百分点;亿元资产超高净值人群平均家庭年开销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2%;同样比去年提升0.6个百分点。

主要消费领域,旅游仍是最主要消费领域,其次是日用奢侈品、健康与保健和娱乐。孩子教育由第二位下降至第五位。

消费新趋势方面,健康保健持续升温,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未来三年计划增加的消费:健康与保健(46%)、旅游(44%)和孩子教育(43%)是中国高净值人群未来三年计划增加的前三大消费类型。

未来三年购物计划:汽车(50%计划购买),手表(42%),珠宝(38%),服饰(34%),配饰(31%)

在具体品牌消费偏好上:

最青睐的奢华汽车:保时捷蝉联最受青睐奢华汽车品牌。奔驰、劳斯莱斯和宾利保持第二至第四。

最青睐的手表:百达翡丽连续十四年稳坐最受青睐的手表之位。前三排名稳定,劳力士位列第二,江诗丹顿第三。

最青睐的珠宝:珠宝品牌排名稳定,前五名依然是宝格丽、卡地亚、梵克雅宝、蒂芙尼和香奈儿。宝格丽连续三年成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珠宝品牌。

最青睐的男/女服饰:路易威登继续上升三位,成为最受青睐男士服饰品牌;雨果·博斯上升七位,排名第二;第三博柏利,上升三位。女士服饰品牌方面,香奈儿连续十五年最受青睐;迪奥、博柏利、古驰和路易威登继续位列第二至第五。

最青睐的男/女配饰:路易威登取代爱马仕成为最受青睐男士配饰,爱马仕下降至第二,乔治·阿玛尼和迪奥继续保持第三第四。女士配饰中,香奈儿重回第一,爱马仕第二,迪奥上升一位至第三,卡地亚上升两位,与路易威登并列第四。

自 快科技

]]>
小米2020新品效大会首提“Link+”思维 探索智能时代的营销效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985911.html Tue, 24 Dec 2019 09:34:05 +0000 //www.otias-ub.com/?p=985911 12月24日,小米“2020新品效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Link+”为主题,探索在5G+AIoT的智能新时代,通过新方法,新技术,新能力,连接智能化与商业化的全新服务体系。

在5G+AIoT时代的起点

小米营销首提Link+增长新思维

过去十年,小米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而成长,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下一个十年,行业的方向在哪里?小米集团互联网商业部总经理白鹏首次提出“Link+”概念,并表示:“我们正处在时代的交汇处”。5G+AIoT将会是推动下一代超级互联网的重要动力。

小米集团互联网商业部总经理 白鹏

2020年,互联网商业化将在面对两个机遇。

1、5G+手机的周期换机潮,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流量潮

2、5G+AIoT支撑的全新互联网生态,将带来海量用户细分数据及需求爆发

5G时代,小米生态如何更高效的赋能广告主?

1、互联网商业部将发挥中台能力,打造可持续、健康的互联网商业化生态。

2、为了让这个新生态高效地运转,最终赋能商业化增长,小米互联网商业化提出“Link+”全新的思维。借助手机+AIoT的流量生态,海量细分用户的需求,重塑用户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即“Link+”探索的新时代的增长模式。

技术升级:全链路营销赋能

打造Link+的增长引擎

技术是带动整个小米商业化的源动力。要深度发挥技术能力,首先要认识小米复杂而庞大的资源生态体系,小米集团互联网商业部副总经理司马云瑞将其总结为“全生态,多样性”。

小米集团互联网商业部副总经理 司马云瑞

技术升级赋能商业化,便是“Link+”的增长引擎,目的是高效连接客户服务与用户需求,帮助广告主增长。具体将从智能定向,智能出价,智能创意,到智能触达,升级全链路的营销模式

智能定向:DMP+

 小米升级DMP+不仅是强化数据管理、人群识别与用户定向的能力,更增强商业意图挖掘,精准识别用户需求。

智能出价:oCPX

 “一旦机会成熟,我们将All in OCPX”。oCPX帮助信息流、应用分发广告更加智能高效。基于全生态,多样性的数据特点小米将从深度转化平台、多行业测试、策略+赔付,双重成本保障3个方面提升oCPX的实用能力。

智能创意:DPA,创意工具

基于不断增长的海量用户,小米在不断升级DPA的海量创意能力,匹配⽤户多元需求。支持千万级商品库对接,同时依靠“智mi”算法,锁定用户需求,转化率预估智能出价,算出最匹配需求/兴趣。从而给予用户多元化的展示。

智能触达:乐高建站、富媒体广告样式、延迟Deeplink

无论营销链路如何优化,用户可见的只有最终的形式。基于中台的能力,小米做了乐高建站、富媒体广告样式、延迟 Deeplink3个触达环节的升级,以提高最终触达的效率。

技术升级是一条漫长的路,小米在多年的深耕中不断积累,基于自身优势做技术升级,已形成Link+的营销思维,并在2020年蓄势以待,更好地赋能商业化。

应用分发:场景+内容双驱动

“流量”到“流量+留存”新趋势

今年9月,小米应用商店全球分发量再创新高,累计突破2880亿。小米集团应用商店负责人李林强调,“应用商店是国内小米用户获取应用的核心途径。”在国内的小米手机中,应用安装占比中超91%来自小米的应用商店。

小米集团应用商店负责人 李林

今天,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2.92亿。用户的增量意味着更大的需求量级,小米应用商店通过视觉与下载链路、社区化运营、开发者服务等升级,强化连接与分发的效率,促使(国内)小米应用商店DAU同比提升22.7%,日均下载量提升29.8。

但以上的提升还不够。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应用分发的路径面临升级。应用商店必须革新分发思维,从单一流量思维向“流量+留存”双层结构思维转变。李林认为,“5G的高速度和低延时的能力将使应用商店在‘场景+内容’分发模式上进一步发展,让分发向提供用户数字化服务全面转型,同时IoT的高速发展,也为商店储备了更多数据,帮助我们更精准的服务用户”。

信息分发:内容化、服务化、智能化

提升信息分发商业化效率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做内容和服务分发?小米集团信息流业务负责人李楠谈到,基于多年积累的用户画像以及逐渐升级的算法能力,使操作系统更加了解自己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围绕浏览器、内容中心、全局搜索、智能助理等系统入口,建立全场景生态信息分发闭环,使小米的操作系统在分发内容和服务上建立了天然优势。

小米集团信息流业务负责人 李楠

李楠详细介绍了三大信息分发的业务板块,通过内容化、服务化、智能化能力,提升商业化效率。

此外,智能助理将坚持开放合作,接入优质合作伙伴,全面融入各个生活场景,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场景化服务。同时通过内容化、场景化的创新,实现高效转化。让每个用户享受到有价值的内容和便利的服务。

第3届艾米奖APP of MI AWARDS颁奖盛典举行。为107个开发者获奖单位颁奖,鼓励在一年中的创新与服务。

至此,本次大会圆满结束。在这个5G+AIoT时代的交汇处,小米期待与全行业共同增长,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深度触达 or 纯粹曝光?这里有一份直击人心的品牌营销攻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886909.html Tue, 04 Jun 2019 07:03:45 +0000 //www.otias-ub.com/?p=886909 在信息嘈杂、注意力分散的今天,品牌营销遇到诸多痛点与迷局 :

  • 强推和硬广能否称得上品牌营销?什么是品牌营销的真实含义?
  • 同质化严重,用户无感,如何探索并定义品牌的核心价值?
  • 初创品牌如何打破市场,老品牌如何占领用户心智高地?

随着传统营销模式的逐渐失灵,抢占心智成了新一代的营销关键词。只有借势精准平台,不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占领目标群体的精神高地,品牌营销才会一击即中,在纷繁嘈杂的媒体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声量、更大的市场和更大的价值。

在人们追求高投入产出比的今天,有没有可能通过一场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获得充分品牌曝光的同时,还能精准圈层目标群体,借助有价值的内容占领TA们的精神高地?进而在高频交互的场景中,获得销售线索,实现ROI转化?

环球旅讯系列小型活动 重磅来袭!

 在这里,你的品牌将得到全面曝光,精准圈层的目标群体将汇聚一堂,通过内容价值塑造的品牌专业度,产品属性将与目标群体建立价值共鸣。

环球旅讯系列小型活动包【旅讯开放日】、【在线讲堂】、【线下沙龙】以及“环球旅讯峰会”期间举办的【客户专场午餐会&晚餐会】。【在线讲堂】&【线下沙龙】&【客户专场餐会】是根据企业个性化营销诉求量身定制的小型活动:在线讲堂侧重线上深度内容分享,线下活动侧重面对面深度交互;在线讲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群体覆盖面广泛,活动前多渠道整合营销传播,可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传播品牌理念,同时为线下活动储备意向客户线索。线上和线下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营销合力:

最终,你看到的不止是一堆简单的曝光和互动数据,而是投放的每一分钱都会带来具体的、可衡量的效果,实现转化效果的拉升。

 TA们怎么说? 

3月28日【旅讯讲堂】

主题:《“舆情数据洞察”——提升内容营销效果的利器》

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大范围网罗了我们希望触达的目标客户群;贯穿活动始终的深度营销及与听众的高频互动,帮助我们高效且全面地展现国双在舆情洞察方面的理念和专业性;在微信交流群与各位行业人员的探讨,让我们快速又精准地把握住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国双 航司及旅游事业部总经理 张桐

2月22日【旅讯讲堂】

主题:《中国航司如何迎接出境游大潮带来的机遇?》

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将我们和希望触达的业界朋友紧密联系在一起,分享行业经验、探讨行业趋势。参与到这期活动和我们进行交互的业界朋友之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OAG 中国区副总裁 张韶晖

4月25日【旅讯开放日】

主题:《数据驱动微信营销,拒绝拍脑袋做决策》

通过对分享内容的深度打磨和贯穿活动全程的深度营销,我们聚集了大批酒店领域的精准目标客户群体,实现国双产品的精准触达;而且通过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特别是晚宴这种深度交流的活动形式,我们与客户建立了更加深入的关系。

——国双 航司及旅游事业部总经理 张桐              

活动价值在哪里?

  1. 精准目标群体触达

活动前,由企业方圈层本期活动希望汇聚的目标群体(行业&职能&层级)。如下案例中,符合企业方的预设触达目标群体比例高达91%

  1. 多渠道整合营销传播

在“媒介碎片化”和“受众碎片化”的趋势下,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在活动营销渠道方面,环球旅讯整合了系列产品线(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邮件EDM等)集中传播发声,让活动和企业品牌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

  1. 深度内容策划

互联网带来的新影响,正在推动营销从过往以抓住消费者眼球为重点,转换到如何占领目标群体心智。有价值的内容是提高目标群体兴趣度和参与度的杠杆。根据企业方圈层的目标群体特性,环球旅讯深度策划活动分享内容,帮助企业在产品属性与目标群体之间建立价值共鸣,从而实现目标群体对企业方从品牌认知到品牌认同的升级。

  1. 获取销售线索,与潜在客户深度交互

在品牌曝光、品牌专业度塑造之后,活动带来的销售线索和销售机会是企业方最关注的营销诉求。活动全程中的微信群交流、问答环节,以及一对一的线下交互场景,为企业方和目标群体之间搭建了高频次的深度交互机会。

对参与以上活动感兴趣?希望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的小伙伴:020-2882 9726;amy@traveldaily.cn

在品牌营销红海中,让我们助力你实现从广度布局到深度触达,驱动营销增长新引擎!

 

 

]]>
《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发布 助力品牌营销升级 //www.otias-ub.com/archives/833958.html Mon, 18 Feb 2019 05:58:49 +0000 //www.otias-ub.com/?p=833958 广告主营销诉求不断升级,更加个性化、高效性的广告需求变得越来越凸显,以承载更多展现内容,呈现更多互动方式为核心的短视频广告,在算法的加持下,能够将广告与场景进行融合,既有效触发消费者购买诉求,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受众体验,进而满足了不同场景下消费者的不同营销需求。

当移动视频广告成为中国数字广告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短视频信息流广告也自然成为了新的增长爆发点,《中国信息流广告市场专题分析2017》显示,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500亿元,短视频市场规模迎来倍数级增长。

近日,有短视频营销风向标之称的抖音,发布了《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并首推全新解决方案——抖音Dou True View(DTV),即短视频广告5s保播放计费,只为用户选择的有效观看付费,充分释放短视频广告高价值曝光的效能。

 

DTV掀起更高效、更实效、更长效的“5s广告革命”

《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显示,观看5s以上的人群,是对品牌真正感兴趣的高价值人群,具有更强的品牌认同感,针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推广效果更加直接有效,同时也避免了广告资源的浪费。DTV以广告视频的5s播放完成率视为产品目标完成有效播放,以实际完成5s播放计费,同等预算下实现曝光价值最大化,掀起了广告界的一场“5s广告革命”。

而抖音作为集短视频、信息流等媒介元素为一身的新型媒介环境,有着不同于传统视频网站的商业广告模式,此次推出DTV,从广度、深度、效率、环境等维度全方位切入,以沉浸式观看体验、立体化互动,使用户与品牌建立深厚的情感关联,则更具针对性地为不同行业带来了商业广告解决方案,为广告主实现了更有效、更高效、更实效、更长效的营销效果。

抖音平台汇聚了海量用户自制短视频,能够满足各类人群不同兴趣偏好,同时人群标签依托大数据加持,在“5s曝光为有效播放”的模式下,高效识别品牌喜爱受众,大幅度缓解了无效流量问题,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喜爱度。数据表明,DTV广告对于品牌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升效果,其中喜爱度提升幅度最大达到111.2%。

以洞察为基础,DTV为不同行业带来不同效果提升

 DTV广告深入不同行业,以切实的洞察为基础,从品牌喜爱度、品牌预购度、品牌推荐度等品牌维度以及品牌识别度、关键信息传达、广告喜爱度为核心的广告创意展现两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化的提升。比如对3C行业品牌预购和推荐、日常消费品行业品牌认知提升、汽车行业品牌推荐提升效果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比如在3C领域,由于3C行业选取品牌知名度较高,相对来说,品牌DTV广告整体凸显科技、高端、流行、时尚等元素,质感突出,音乐优美动听,导致广告与自身品牌关联更加紧密,品牌识别度相对更高,同时广告也更受消费者喜爱。

与3C相似的是,汽车行业品牌本身知名度较高,广告则积极向受众传递自由、拼搏、挑战等价值观,让人对该品牌形成良好印象,提升喜爱度,同时,直接传递出价格和优惠购买方式等信息,同时凸显手机智能控制等产品特色,驱动消费者购买欲望,并以高端、经典、产品体验感等内容的共同塑造,给受众留下深刻品牌印象,进而驱使其向他人推荐,提升汽车行业品牌喜爱度、预购度和推荐度。

而日常消费品类,由于所选品牌知名度相对不高,广告结合品牌代言人等,明确表现出产品的核心利益点以及产品特色等信息,同时积极传递品牌形象特质,因此受众能较好接受到广告中传达的关键信息。

在品牌知名度同样较高的网服行业,DTV广告以幽默诙谐且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广告内容,让广告受众更有代入感,且观看过程愉快轻松,同时广告清晰地表达出产品能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和收益,引发用户对品牌兴趣的期待,加深对品牌的正面印象,进而实现品牌喜爱度的大幅提升。

5s有效播放,让“品牌提升”与“广告创意展现”效果更强

《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显示,通过对比发现,广告曝光超过5s后,其对于品牌认知、喜爱、预购和推荐的提升度,均高于0-3s组别,尤其对于品牌预购度提升幅度高于后者11.7%,同时,当广告曝光时间达到5s以上,品牌识别度、关键信息传达和广告喜爱度均有所提升,其中品牌识别度是广告效果作用的基础,充足的5s曝光时长可有效提升该项指标7.7%。

值得强调的是,以5s作为广告有效曝光时长,DTV可有效减少无效流量现象,确保流量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当用户观看广告超过5s,39.2%受众会产生进一步行为,通过有效引发曝光用户进一步消费探索行为,进而助力实现品牌推广或销量提升等目标。

依托抖音,DTV广告将为广告受众与品牌之间打造良性互动平台,进行立体式沟通,与用户建立情感链接,全面管理用户生命周期,实现广告投放多维目标,在《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中,同时也为不同行业品牌提供了素材、内容创作等方面的建议指导,对于广告行业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价值。

阅览或下载《抖音DTV广告营销价值白皮书》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s://index.toutiao.com/pdfjs/view.html?file=//index.toutiao.com/report/download/461fac6e453b93df98f4e27047a46e57.pdf

]]>
数字营销公司打入旅游行业的最佳姿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729832.html Tue, 29 May 2018 00:55:19 +0000 //www.otias-ub.com/?p=729832 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旅游企业,迫切希望了解最新的数字营销&创新科技发展趋势;正在进入垂直领域的数字营销&创新科技公司,也希望了解旅游行业垂直领域的实际需求痛点。

如何找到一个精准且深度交互的平台,可以触达对数字化转型或技术创新突破有需求的旅游企业?

CDTS再契合不过了。

 

什么是CDTS?

“中国数字旅游展”(简称“CDTS“)是中国唯一专注于数字营销&科技产品展示的大型展览。“2018中国数字旅游展”&“2018环球旅讯峰会”9月19日-21日同期举行,预计将有超过3000位来自全球及中国的航空公司、酒店、OTA、目的地及景区、旅游局、旅行社、机票代理人、邮轮、租车、旅游科技&营销公司,以及投资机构的与会嘉宾和专业观众参加。他们主要负责高层管理、营销、电商、运营、销售、IT等职能角色,85%以上为具有决策权或建议权的中高层管理者。


与会群体

为什么选择CDTS?

与会观众与专业嘉宾主要来自旅游业相关领域,85%以上具有决策权或建议权。职能角色覆盖高层管理、营销、电商、运营、销售、IT等领域。

与CDTS同期举行的TDC(环球旅讯峰会)作为旅游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12年的积累,给你带来趋势分析、思维碰撞、以及更多可能性的合作机会。

CDTS & TDC 价值亮点

预约会面APP
展商可通过活动APP,精准筛选查找感兴趣的参会嘉宾/专业观众,在线交流,预约会面。

展商公司介绍、产品服务、关键词标签等信息将展示在APP【展商】页面,参会嘉宾或专业观众可通过这里查看,和展商沟通交流,洽谈合作。

展商买家对接会
展商买家对接会是专为展商和买家搭建的面对面深度沟通平台。成为CDTS展商后,展商可详细列举产品和服务类型,以及目标买家群体。对数字营销/创新科技感兴趣的意向买家,提交在数字营销/创新科技应用中遇到的困惑或希望解决的问题。

主办方将结合双方需求意向进行匹配,配对成功的展商买家,将在活动第一天(9月19日)下午举行的“展商买家对接会“会面交流。

丰富的参展及赞助形式
有工作坊演讲、展区中心演讲、展位、个性化品牌展示、社交活动赞助、客户专场活动等60种丰富的参展及赞助形式。

看看合作过的他们怎么说?

真正有价值的会议是遵从三从四得的会议,三从是:从不随波逐流,而有独到见解;从不夸夸其谈,而是针砭时弊;从不一团和气,而是就事论事。四得就是:得到了知识;得到了朋友;得到了合作伙伴;得到了全球行业人士的关注。环球旅讯真正做到了以上这些!

——卢元,国双科技全国解决方案总经理

环球旅讯的系列峰会一如既往的高质量,这次航空会议中参会航司所展现的雄心令人激动,来自全球的创业公司们所展示的创新令人振奋;最新,最真,最深入,感谢环旅的伙伴们。

——徐诚赟,Google 旅游教育行业总经理

环球旅讯把自己的态度、标准和格局带到了航空营销这个渴求分享和创新的领域,为国内外航司和相关合作企业搭建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平台。非常高兴能够赞助并参加本次会议,两天的会议收获良多,我们明年再见!

——郭浩然,Datalex 中国区总经理

和环球旅讯合作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远超过预期。与多家酒店集团达成了合作,更加坚定我们加深与环球旅讯的合作以及在旅游行业上的深耕细作。

——郭文亮,TalkingData前航旅&媒体事业部总经理

该内容由环球旅讯原创,版权归环球旅讯所有。以商业目的使用该内容,请联系环球旅讯获得授权许可;非商业目的使用,请注明出处。

]]>
有米科技总裁陈登坤:顾问式营销帮助品牌广告主融合赋能 //www.otias-ub.com/archives/727077.html Tue, 22 May 2018 07:33:48 +0000 //www.otias-ub.com/?p=727077 全球营销格局正在悄然变化,顾问式营销正大行其道。

在国外,有意思的现象是大牌咨询公司正大举介入广告技术和创意领域。一个例证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在过去几年已经收购了FjordKarmaramaPacific Link20家数字和设计公司。广告代理模式继续受到管理咨询公司的威胁——咨询公司首次在世界顶级的广告公司榜单中,占据了第6至第10位名次。

埃森哲副总裁认为,品牌现在是由一系列通过多个渠道连接或经常断开的客户经验所产生的。这需要在营销创意,商业以及数字技术之间,营造一个新层次的连接。因此,客户来找我们寻求这三个世界的合并。

在广告行业,技术与创意并不割裂,二者更多的是相互促进。广告技术平台有米科技总裁陈登坤Duke认为,对于品牌广告主而言,顾问式营销能够了解品牌广告主的痛点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最后实现品牌和效果的共振。从路径上而言,这与埃森哲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成立8年的有米科技,从一开始就确立价值连接器的思想。其使命是用科技向世界传播优秀的文化和内容,科技和文化结合。同时要做广告主,媒介和用户之间价值的连接器,成为客户可持续信赖的移动广告平台和内容平台。

(图:有米科技总裁陈登坤Duke 来源:199IT

产业级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品牌客大量进入

在资本、媒体以及创业者的眼中,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走下坡,风口已然过去,下一步将是AI、机器人等庄闲游戏在哪 。而有米科技总裁陈登坤Duke则认为,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陈登坤Duke分析称,移动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首先是从消费互联发展起来,而产业级才刚刚开始。

有米科技在过去七年服务的95%都是互联网客户,帮助互联网客户实现移动营销。而近两年品牌客户开始更多地投入到移动营销上来,比重正迅速增长。

传统品牌客户进入移动营销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势微,消费人群特别是95后成为社会主流,而移动互联入网仍然快速增长。品牌广告主在认知上已经不再是投不投移动广告的问题,而是是怎么投的问题。品牌广告和效果怎么能融合,这也是有米科技提出品效共振的原因。

相对于互联网客户,品牌客户对数据的验证能力相对滞后和薄弱。所以对数据的质量、增量、透明度的要求就会更高。这个某种程度上也是考验像有米这样的移动广告平台去服务这些品牌广告主的时候,能不能和广告主在价值观上保持一致。

在陈登坤Duke看来,传统广告主都是务实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并不像互联网公司爆发式地发展。对合作伙伴的要求体现在品牌影响力、做事的风格、专业度、价值观上。这些传统广告主的关注因素,促使有米科技从过去的简单接单式的营销转变成顾问式的营销——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然后再去实现效果。

品效共振之后需要融合赋能

2017年,有米科技成立的第七个年头。此前一直作为有米科技创始人团队外部顾问的陈登坤,选择加入有米团队,担任总裁职位。同时,有米科技提出了自己的品效共振的理念。这更多的是源于对于品牌营销与效果营销的平衡。

2018年,有米科技更新自己的VI体系,并在公司品牌理念加入了融合赋能。有米本身不是一家广告公司,而是一家广告科技公司,广告只是有米一种变现的方式,其本质是提供广告平台和广告技术,去帮助广告主更高效的去触达用户的平台。

除广告技术外,有米正不断增强创意策划方案的能力。这也源自品牌客户的需求推动。客户的需求让技术型公司有米开始增强自身的创意能力,这是顾问式营销发展的必然路径。但有米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传统的广告公司,有米的设想是提供专业的咨询、培训,系统的支持,并提供相应的工具。App growing就是有米科技为广告主提供的工具之一。

App Growing 是有米为广告主提供的专业的移动营销数据分析平台。包括国内主流平台的信息流广告追踪(例如腾讯社交广告,头条等)、App Store实时榜单和关键词排名查询(ASO)、苹果搜索广告投放监测(ASM)。

陈登坤Duke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使用有米科技服务来提升市场洞察和客户洞察的能力、广告投放和优化的能力,以及数据监测的能力。有米在这个过程中赋能产业,成为中国移动广告的基础设施。当企业在投移动广告的时候,都能够利用到有米的基础设施。

广告主最在意的还是效果。效果需要以数据去验证,所以最终需要几个转化。从广告到线索,从线索到商机,从商机到合同,最后到收款,一次购买到重复购买,最后到推荐,形成闭环。我们想把这个链条去打通,帮助广告主。不仅仅只是从广告的技术单方面,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去提升。

维护媒介、广告主之间的生态平衡

作为移动广告生态闭环的一部分,有米科技需要媒体资源多样性及可控性,保证没有虚假量来影响广告主最终的广告效果。

当前头部媒体的垄断性越来越强,价格也越来越高。对广告公司而言挑战不小。有米通过七年的积累帮助媒介、用户、广告主实现价值连接。对广告主而言,有米不仅有连接价值还有平衡价值。

当媒介价格过高时,有米科技有责任和能力去帮助广告主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性媒体,这是有米的自身价值和优势。有米的策略是并不追求单一的强势媒体。因为广告主最终要需要的效果,是通过媒介组合实现的。有米通过数据优化的能力,与强势媒体保持合作和制衡的关系。在有米的流量组合里面,既涵盖头部流量,也涵盖了腰部流量和长尾流量。

陈登坤duke认为,当前行业的优质流量并没有被头部流量全部吸走,虽然头部化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垂直领域还有细分流量。过去广告主更多会接触朋友圈、广点通、今日头条、抖音等主流流量,但还有更多的细分流量并不为人知道。这些细分流量比较精准且价格较低,但自身商业化能力较弱。所以这类流量面向广告主品牌需要有米科技帮助其商业化,去做媒体的配置和变现。

有米带给媒介的价值比其自身单独面向广告主,会带来有更强的可持续的现金流来源。对于广告主而言,媒体的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效果性价比并不是最高。陈登坤Duke希望通过有米科技优势组合,通过头部媒体、腰部媒体和长尾媒体的组合,实现比单一的头部媒体更好的效果。组合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持续的、更持久的生意。有米科技在三者之间是理性制衡的合作关系。对于广告主而言,媒体的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效果性价比并不是最高。

陈登坤Duke希望通过有米科技优势组合,通过头部媒体、腰部媒体和长尾媒体的组合,实现比单一的头部媒体更好的效果。组合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持续的、更持久的生意。

一个头部媒体的兴起,也是通过大量烧钱才能烧出来一个头部媒体。今天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款,但是背后可能死掉的是成千上万款,所以它要求的高价格高回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是生态的平衡层,有米科技希望形成广告科技的平衡层。我们加了配置量,去复制一些腰部的和长尾的流量,然后不断去优化这样一个组合,最终为广告主创造一个更较性价比的回报率,把这个作为我们评价的标准。所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我们始终的初心,既为媒介创造价值,也为广告主创造价值,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我们叫做利他,这个不是喊在口号上,这个与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最匹配的。因为只有对广告主有利,对媒介有利,最后才会对我们自身有利,否则这个生意是不可持续的。

在过去七年发展过程中,有米科技从最初的单一游戏行业客户到布局电商等互联网客户再到传统品牌客户。公司业务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取舍。一方面,有米科技摒弃了移动广告行业的陋习,坚持真流量真效果。另一方面,有米科技也在一直追求营收和利润的平衡。

在陈登坤Duke看来,营收和利润的平衡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平衡。如果只看短期,没有长期,不去投资未来,不去做可沉淀的业务,这是不行的。有米科技今年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五个词,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用户,真有效。

这五点指导思想分别对应做可沉淀的业务,做可规模化的业务,做可持续的业务,回归创业的初心,坚持质量取胜。

未来中国移动广告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陈登坤Duke认为只有坚持这些基本的原则,在技术产品方面去沉淀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在未来的57年,有米科技可以实现收入从十亿到百亿的跨越,同时也能保持一个合理利润水平。

]]>
8个避免B2B企业内容营销无效的方法 //www.otias-ub.com/archives/613047.html Sun, 16 Jul 2017 13:26:28 +0000 //www.otias-ub.com/?p=613047

Business associates shaking hands in office

2015年度仅仅只有30%的B2B市场营销人员觉得自己的内容营销是有效的,这比上一年(2014年)的38%有所下降。这个数据来自内容营销学院和MarketingProfs(国外著名营销网站)联合出版的一份关于内容营销准则、预算和发展趋势报告。

在2015年,品牌的内容输出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增加了35%,但输出内容的互动量平均下降了17%。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总是听到大家都在推崇“内容为王”,但只有少数几家公司靠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并不如你所想,比如说是内容生产的不连续性、无法衡量内容质量、内容过量、简单天真地把“做好内容消费者就回来”作为战略等等)。

这些原因确实会让B2B内容营销的无效,但还有其他一些更重要的原因,下面8个方法你可以尝试或者尝试避免。

1、买家的购买行为是为了避开痛苦还是获得收益?

以上两种心理都会促使买家购买,但是能说哪种更好吗?Dan Kennedy,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文案者,预期买家更多的是为了避开痛点而采取行动。

Dan Kennedy有一个“PAS”(问题-分析-解决)文案公式,他在那本名为《致销售最终的一封信:吸引新客户,提升销量》中写到:当你了解到人们会为了避开痛点而采取购买行动,你就会明白上面这个公式有多重要。这个公式也许是至今为止最值得销售信赖的公式。

2、不要在意把商业利益摆在营销第一位

作为B2B营销人员,你知道有很多买家,是喜欢听你的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他们带来多少的商业利益的。你如果这么说,就会让你走到聚光灯下。

但是小心吹破牛皮,很多的B2B采购人员重视“个人价值”2倍于重视“商业价值”。

3、不要试着在成为“思想领袖”上面浪费时间

当讨论内容营销前景时,几乎每个B2B公司都希望成为“思想领袖”,但是思想上的领导对于影响B2B决策者是否从你那里购买没有什么影响(来源于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的一份研究——CEB Global)。

为了影响买家的决策,你需要给出一些和他们企业相关的有新意内容,与此同时,还必须给出一个无法抗拒的理由去改变他们通常的购买行为。

你可以一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领导者”,但是你必须要去调整“思想领导者”所代表的意义。

4、掌握好把关人的尺度

围绕着要否把关有许多争论,我认为你需要做轻微的把关,因为有很多的内容可以选择。

开始并不需要把关:根据LinkedIn的研究,75%的科技买家说他们不太可能会考虑一个对所有内容都把关的供应商。

在最近一次讨论B2B购买行为最新变化的网络研讨会上,Demand Gen Report的营销计划总监John Dering说,把关就像一个漏斗,对于像案例分析型的底部内容,把关是非常有效的,接近顶部的比如白皮书等内容,把控作用不大。

5、在关键的时间向买家展示内容

在买家决定购买前,大多数B2B公司善于把有质量的内容传达给买家。根据Eccolo Media的2015年B2B技术内容调查报告显示,虽然这很重要,但没有考虑到80%的B2B买家的想法:在他们购买后,持续提供内容才是很重要或非常重要的”。

买家在购买后需要哪些内容呢?

–指引领导性的内容(36%)

— 技术的支持/更新(30%)

— 新产品的信息(25%)

–服务过的客户案例(9%)

6、你的B2B内容个性化程度是多少?

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的一份研究——CEB Global,发现B2B内容个性化和销量之间成反比关系:“购买组中每个成员想要的内容个性化越大,因为要达成共识 ,“销售质量”的可能性会越低。“

如果你这么考虑就会发现他说得很对——定制的内容会让你的买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容里面有什么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忽略内容对其他人群的意义。因此,就比较难产生共识。

7、你对买家的购买流程了解多少呢?

根据IDG Connect的调查,B2B买家不觉得他们获取的内容与他们的组织目标或购买流程很相关或符合(66%的受访买家认为如此)。

成功的B2B内容营销人员会画出购买环节的每一步,然后列出特定环节买家的那些问题(以方便提前想到应对方法)。

8、B2B买家更喜欢哪些内容形式?

今天,你会听到关于视频、网络研讨会和播客等方式的各种声音,但B2B买家真的想要这种类型的内容吗?

不,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接受调查的主管们,实际上有85%的人更倾向于喜欢纯文本胜过音频和视频,所以,不需要那么多花样,要给买家他们想要的信息就行。

作者介绍:DanStelter目前是一名专业从事B2B文案和营销咨询的专家,曾与数十家B2B公司合作,深知如何触及打动那些技术型思想家的内心。

注:本文由一品内容官(内容营销商学院)原创发布

]]>
2017年内容营销4大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546166.html Wed, 14 Dec 2016 07:47:18 +0000 //www.otias-ub.com/?p=546166 2017年,内容仍然是电商行业营销策略的重要一环。内容营销人员可以制作大量视频,重视移动端消费,增加内容推广开支,利用科技获得营销优势。

2017年内容营销有以下4大趋势:

1、视频营销占主导地位

想象一下俄勒冈州晚上8点,Melisa去看她的女儿、女婿和一周大的孙子。寒暄过后,每个人都坐在人造革沙发上看电视。

像很多那个年龄段的人一样,Melisa喜欢看黄金时段的正剧,或来自Netflix的影碟。但她的女儿和女婿却喜欢在YouTube上看搞笑短视频“Good Mythical Morning”。

1481701561-9719-13

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意外,相比传统电视,18-34岁年龄段的“千禧一代”对数字视频更感兴趣。

comScore和YouTube study最近调查发现,大约35%的千禧一代更爱看YouTube视频,仅18%喜欢传统电视节目。

1481701561-4428-13

另外,74%的千禧一代称喜欢看品牌、企业或事业单位上传的视频。2017年,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的内容营销人员,将制作更多推广视频。事实上,一些大的电商企业已经把视频作为主要营销方式。

2、“移动友好型”内容形式

据各种报告显示,2017年大约65%-75%的网络用户来自移动设备。虽然电商销售额还是稍微向电脑端倾斜,越来越多的购物者喜欢通过手机查看营销内容。

因此,敏锐的内容营销人员会开始专注制作“移动友好型”内容形式。这就意味着采用AMP移动网页加速服务,或创建移动App。

3、内容营销投资增加

随着网络营销人员,特别是以销量为导向的电商营销人员,对于内容营销越来越有信心,他们愿意增加内容开发和推广方面的投资。

在最近一次调查中,大约63%受访B2BC营销人员称他们机构的内容营销比一年前效果好一点或好很多。

1481701561-2646-13

对内容营销的信心增加,会导致人们在2017年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活动。这意味着,一些电商营销人员会提高内容推广投资。

据预测,企业把80%的内容营销预算投资于内容创作,20%预算用于内容推广;可能会稍微往推广上面倾斜。

不要意外,如果你在2017年看到更多数字广告,比如YouTube视频前插播广告、Pandora创意广告、甚至是搜索引擎广告。

4、人工智能创作营销内容

2016年,一些内容营销人员开始体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直到现在,个性化技术仍然严重依赖于用户行为,包括利用点击量、标签和实时事件等数据。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用户的偏好和情绪纳入考量范围,让营销人员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符合受众情绪、真实有效的内容,能有效提高个性化效果。

来自:雨果网

]]>
Webpower:8招教你将内容营销与SEO完美合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540599.html Thu, 24 Nov 2016 15:23:46 +0000 //www.otias-ub.com/?p=540599 things-you-need-to-work-on-seo

三四年前,就有不少分析师预见SEO会被内容营销这一新兴营销方式取代。的确,许多搜索机构已经重塑品牌,增加了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内容权重。但这并不是说内容营销与SEO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这两个营销方法应该不断融合。真正有效的网络营销离不开SEO与内容营销中的任何一方。下面,Webpower中国区的营销专家们教你如何将内容营销与SEO完美合一。

内容营销和SEO之间的主要差异

SEO与内容营销有重叠的部分,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搜索引擎优化方面更多的是技术,这包括使用正确的URL ,标题和ALT标记,网站地图等:即从技术层面巩固内容营销市场策略的部分。

相比之下,内容营销就更为广泛,并不一定局限在SEO的目标。发布者首先需要产生优秀的内容,作为吸引和保留读者的方法。

如何将内容营销与SEO的工作紧密结

在一些地区有一派观点认为SEO仅仅是创造好的内容搜索引擎索引。的确,如果还没有确保SEO的基础完成,内容营销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网站有一项违规,或者Google索引的页面不正确,那么你既需要一些专业的SEO知识,也需要丰富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SEO专家和内容团队需要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SEO与内容营销如何紧密合作的方法。

1.创作优质的原创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贫瘠的内容去为Google爬虫提供素材已经是多年前的操作手法了,现在来看是完全不会奏效的。从内容营销前瞻性的角度来看,单薄的内容生产不利于吸引和留住读者。

相反,从SEO的角度来看,引人入胜的原创内容将使您从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因为这部分内容提供给搜索引擎的是其他地方无法找到的索引。它将真正有助于你的内容的营销目标,优质的原创内容也更容易吸引你的目标受众。

试问自己的内容是不是拥有让别人在你的网站停留一分钟以上的魅力?这些内容是否真正提供价值,比如向访客提供更好地完成工作的有用建议。

2.创建长青的内容,优化SEO

创建常青内容是提高网站搜索排名的伟大战略。一条新闻或许会成为Google的一个新鲜话题,但之后会褪色,它不能提供长期的利好。然而一篇更有用的文章,其中包含了有价值的建议和见解将吸引更多目光。Google倾向于寻找这些更有阅读价值的文章,并增加他们的搜索排名权重。

如果你能得到搜素引擎的认可,这会是一个提供搜索排名的良性循环,这意味着文章会有更多的访问,从而导致更多的销售线索,网站本身更好的排名等等。比如某一文章可能在2012年被热搜,但至今仍有大量的读者,为网站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也收获了更多的销售线索。

3.关键词研究

关键字研究对于内容营销和搜索引擎优化很好地协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质量取决于你制作的内容,但你也需要确保渠道让内容得到它应有的曝光。要做到这一点,你的内容必须符合人们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

如果在你的文章中使用太多的技术术语,这种词汇可能无法与用户搜索习惯匹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做一些关键字研究,找出哪些术语流行与人们搜索的习惯相匹配。

内容创作者应该有关键词词汇表,并且知道如何使用它们。SEO在内容创作和发布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4.监控关键词的效果

假如你有为内容营销做铺垫的术语和短语列表,其实对他们做定向的监控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词语有利于内容营销吗?他们排列的位置对于搜索效果有影响吗?千万不要指望一朝检测就有明显的效果,关键词需要实时变化,才能保持竞争力。

简单来说,找出关键绩效指标。测试并反复改进。

以上措施不能保证内容营销和SEO的成功,却是长远的市场策略。内容营销不是微不足道的市场小计策,它在实现搜索引擎优化中扮演关键角色。那些精选的关键词不用担心怕影响文章内容质量而被隐没,读者才不会注意那么多。

  1. 增强参与能力

市场营销人员还需要为优秀内容赋能。扩大社会化网络,增强参与能力。原创内容只有被广泛分散在网站,引发大量读者转载,成为热门帖子,在这个过程中才有可能进一步发酵网络影响力。

  1. 内文链接

内文链接是使用内容来帮助实现SEO目标的办法,内文链接可以帮助Google有效抓取网站内容,帮助提升页面搜索词的排名,并且还为读者正在阅读的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相关资料。

这些简单的实战技巧,可以在写作和编辑文章前的思考过程中就使用。

  1. 监测关键指标

你有提高网站排名的总目标,也做了相关的努力。那么运用工具去跟踪网站排名状况,检验自己的努力成果至关重要。你还可以使用分析工具来查看搜索流量的时间变化情况,哪些网页和文章是最有效的。

内容营销的指标同样需要监测。针对目标受众创建相应的内容,这些相关指标也需要衡量,比如跳出率、网站停留时间,访客的阅读喜好等等。

把相关数字成绩列个清单,让内容营销和SEO的成绩有迹可循。

8.优化标题

标题应该是描述性的,并有说服人们点击的作用。例如,“10个提高着陆页效果的有用技巧”就是一个好的标题例子,只要这些技巧真正有用。然而,“10个神奇的妙招帮你提升着陆页效果,让你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标题就太假了,你很难兑现承诺。

标题必须为网站而写,你还要考虑在标题中使用关键词。人们一般如何搜索这类相关主题?文章怎么才能被发现?你需要什么样的排名?

标题的长度也不宜过长。首先,Google在搜索结果中会截短过长的标题,人们也倾向于在搜索结果中点击可见的完整标题。其次,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如果读者想与别人分享你在Twitter上的文章,标题也需要短到读者无需再进行删减,因为他们转推的时候也许会添加评论。还有就是newsletter中,标题也该是主题行可见的长度范围。

搜索引擎优化和内容营销是完全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但双方的成功又与对方不可分割。因此,内容营销团队需要学习SEO,基于对SEO更丰富的认知和理解,编写创作原创内容。但是内容的质量还是最重要的,不能被搜索引擎优化的目标影响。SEO团队也要与内容制作人合作,确保内容制作者了解SEO相关基础知识,并帮助设置相关节点以实现最终目标。

]]>
PRWeek:2016年全球公关代理商收入排行榜Top20 //www.otias-ub.com/archives/477887.html Mon, 30 May 2016 13:28:18 +0000 //www.otias-ub.com/?p=477887

近日,PRWeek 一年一度的《2016 全球公关代理商业务报告》又新鲜出炉了。《PR Week》是全球公关咨询行业最具权威的一份英文行业周刊,提供关于公关行业最为可靠、最具独立性的评估。

Top10与去年的几乎一致,除了其中排名有轻微浮动的公关代理商。

TOP20在列公司名单基本上可以说是代表了公关人的最高职业向往!这些公司或是全球性传播集团的一员,或是其中员工有着较高的人均创收,或是有着优质的福利待遇。。

]]>
旅游搜索品牌借力 Facebook 进行数字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439347.html Tue, 16 Feb 2016 12:00:02 +0000 //www.otias-ub.com/?p=439347 Snip20160216_6

最近几年,许多旅游品牌开始寻求借助Facebook的力量来优化其数字营销效果。

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公司的SEO策略陷入了困境,尤其是针对谷歌,其网页上绝大部分的搜索结果都是自己的产品(比如:谷歌地图、本地服务、航班、酒店搜索等)。

此外,Facebook还是“社交图谱”的主要倡导者(相比之下,社交网站Google+开始走下坡路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意味着要想吸引这些数以百万计的社交型旅行者,你就得学会使用Facebook进行营销。

但对于许多旅游搜索引擎来说,将Facebook作为一种广告宣传渠道的有效性还有待观察,尽管Facebook或许能将营销活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使其有机会接触到每一位用户。

“Facebook的用户会在这一平台上与朋友互动、上传自拍照或者点击观看猫咪视频,但他们不会去点击广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尽管在Facebook上展示广告可能有困难,但说服营销人员掏腰包还是有可能的,一些旅游品牌就获得了成功,因为它们利用了Facebook最核心的价值:联系、互动和个性化。

在这一方面开创先河的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媒体TripAdvisor,该公司与Facebook展开合作,于2010年推出Trip Friends服务,Facebook的用户可以基于圈内朋友的分享更好地了解TripAdvisor上的酒店。

此后,许多旅游品牌开始借助Facebook的登录系统,有的开始打造自己的登录系统,有的则开始进行数据挖掘。

有人认为,在这一领域旅游分销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主要原因就是它们通常并没有“拥有客户”,或者至少在促进顾客线下体验转变为线上社交反馈及互动方面,它们遭遇了困境。

垂直搜索引擎的困境更明显,因为它们仅仅只是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将用户带给第三方。

考虑到这一点,旅游搜索网站天巡网(Skyscanner)最近开始使用Facebook的部分工具,以加深对顾客群的了解,更有效地使用移动广告。

这种做法的核心就是将Facebook的登录系统作为一种将顾客与自己的网站联系在一起的新途径。

有趣的是,即便只是在用户初次通过Facebook连接到天巡网时向其发送消息,其转化率(比如:用户继续使用其服务)就已经实现了100%的增长。

天巡网利用登录系统的数据流开始进行Facebook所称的“基于事件的目标市场营销”,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针对特定的人群在天巡网网站上提供相应的产品和内容。

该公司称,自从为用户提供更加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后,其网站上内容和产品的点击率增长了5倍。

最后,天巡网发现,移动App安装广告(就是会出现在用户电脑或移动端时间轴上的广告)能吸引更多人去下载App,而这些顾客的“终身价值”(用户粘度更高、更愿意花钱)是现有顾客的2倍。

编译自Tnooz:环球旅讯

]]>
数局:内容营销产业图谱–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16196.html Thu, 10 Dec 2015 17:58:05 +0000 //www.otias-ub.com/?p=416196 2

]]>
社交媒体上玩内容营销,你应该记住的7句话 //www.otias-ub.com/archives/415882.html Thu, 10 Dec 2015 05:30:41 +0000 //www.otias-ub.com/?p=415882 d6ca7bcb0a46f21fe121b561f1246b600c33aeef

受众越来越不待见大品牌的传统营销策略已成事实。在过去,许多人用租碟买碟来看电视剧和电影因为他们不想看电视广告。而到了网络营销时代,弹窗广告和横幅广告似乎也正变得不那么有效。再比如,不久前广告位仍然是吸引新客户的重要广告媒介。然而如今,智能手机使得大多数司机根本都不会看一眼路边的广告。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那么你肯定知道内容营销的深远影响。

所以究竟什么才是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旨在创造体贴周到、有用有料以及连续一致的、戳中受众核心需求的内容。这是媒体由过时的传统策略向针对个体的媒体战略的转变。

不同于连续不断地推销产品,你提供的内容是培养受众消费习惯的,换言之你是在向买家灌输对你品牌、产品、内容的信任。但我们连续不断地提供我们对未来前景及价值的展望时,受众最终会给于我们商业性的回报。

而现实的答案是我们的受众的确如此做了,许多公司都在这样的内容营销中获利。

实际上,内容营销被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营销品牌,诸如微软和宝洁等广泛采用。一直不断有人在问采用这样手段的原因,答案自然是“it works”(它是有效的)。

如果你是一个网络营销专员,那么内容营销最有可能成为你商业模式中的一环。很显然传统模式的“中断式”营销正变得不那么有效,而你的工作必须以价值为导向。

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在社交媒体中,内容营销的手段依然相同不变吗?

你的内容营销应该促进你的社交媒体宣传。当这两点合而为一时,你可以与你的受众以一种感召力更强、提升速度更快的方式维系沟通与互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列出一系列方法,你可以通过这些手段促进你的社交媒体的同时完善你的内容营销。

9d82d158ccbf6c814372f9dabb3eb13533fa40bf

1.洞察市场先于一切

a686c9177f3e67091f7e90cd3cc79f3df8dc5582

在你开始整合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方案时,你需要确定你是在向谁推广市场。记住,内容营销是基于吸引潜在客户到你的平台上这一基本思路的。这需要你理解清晰你的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欲望。

如果你在你的自媒体或社交平台中随意创建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最有可能并不能与你的粉丝产生共鸣。在你确定平台中内容的发布频率之前,你应该想好下面这些问题:

·我的目标受众的年龄分层是多少?

·他们的首要目标或者需求是什么?

·如果他们的需求或目标实现,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改变?

内容营销其实是去销售化的沟通艺术。当你理解清楚了你的市场是怎样的,你可以开始创建你的内容来迎合受众的核心需求及欲望。这种满足需求的将引导他们向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前进,并且实现你的市场盈利。

2.找到核心价值定位

6d81800a19d8bc3e77bbd3f8858ba61ea8d34555

一旦你对市场有所洞察,你需要相应地将你的品牌进行投放。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企业,细分领域彼此间的调性也大不相同,因此,投放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必须定制。然而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明白的是,你的受众却同时面对着无数的关注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使你的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为什么你的客户会选择你而不是你所在领域的其他竞争者?

当建立一个持续的网络呈现时,你需要把握住你品牌的核心价值定位。你的文章或者视频需要通过独特的方式扩散,你需要在传播中体现你可以提供给你的受众所想获得的好处。

3.理解社交生态

a6efce1b9d16fdfa07d713dcb38f8c5494ee7b4d

如果你想使得社交媒体策略真正有效,那么你需要了解社交媒体中用户的心理。在你产出内容之前,你需要在众多平台中找到适合你细分领域中的那一个社交媒体

如果你单单将社交媒体视作一个巨大的分销渠道,那么你可能正在错失一个成为新“独角兽”的机会并错失客户。社交媒体并不是如同电子邮件广告那样抵达到个体,所以你并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套路来处理。每个平台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的内容需要来适应平台之中的用户。

一般来说,大多数粉丝只会对提供的内容感兴趣,因此你应该专著于创建培育受众的内容并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是将社交媒体仅仅当作一个投放平台。

4.重新定义内容的目标

3bf33a87e950352abef0f03a5443fbf2b2118b6b

不要以为你的内容在网络中“病毒式传播”是可以等来的。通常在获得聚焦之前,你需要多次发布同一内容。一旦你创建了博客,一定要将其推广到你的Facebook和Twitter的新闻流里面。

你都需要不断将有病毒传播潜质的内容重新在社交平台中进行分享。显而易见的是,你需要调整标题内容来维持受众的兴趣。随着内容得到持续地曝光和参与,你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将得到优化。

你的社交媒体推广应该注重于将你的受众吸引到你的网站平台上。于是将内容投放到你的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导流成为了最佳方案。通过这种途径,你可以优化你博客或者网站的吸引能力,并在电子邮件营销的配合下提高销售量。

5.撰写独家视频的文案

6f061d950a7b0208404bead365d9f2d3572cc806

这是利用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当你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个视频之后,为什么不写一篇关于这个视频的文章呢?就统计数据而言,毫无疑问的是人们乐衷于看视频。YouTube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你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中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尽管Google拥有并运营YouTube,但两者的算法并不相同。YouTube鼓励用户尽可能多地使用关键词和标签来描述视频。YouTube能够随时编辑视频的优点也使得你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一旦你写完了一篇总结你视频内容的文章,只需要简单地复制粘贴到描述栏中。这将优化你的视频排名并提升视频的有效到达。同时你可以将该视频嵌入到你的网站内容当中,当受众点击视频时它将计入YouTube上的总观看次数中。这将大大有利于通过外链来接入视频,提升你的搜索引擎优化排名。

6.优化图文入口

3801213fb80e7beccc7cd6d3282eb9389b506b5a

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都注意用视觉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当你的内容被不断地有效分享出去时,你的受众会看到你帖子的缩略图,而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这些图像就像以前电子邮件的主题一样。即便你的正文内容做到了全世界最好,受众不打开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想让你的内容更有效地传播,那么你需要制作吸引目光的图片来引发读者的打开及分享的欲望。

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给缩略图增加吸引人的文案。通常帖子的图片并不能准确描述关键信息,如果你的信息并不够吸引人,你的读者不会点击。因此在拟标题时你需要用简洁并能够“引诱”受众点开链接的文案。同时你的配图越好,你的内容就越有可能被分享。

7.跟进动态

f603918fa0ec08fa18a3c6955eee3d6d55fbda65

令人惊讶的是实际上很多商家都忽视了社交媒体中的“动态”。当你和你的用户互动时,对动态的把握会让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回复或者互动常常没有被纳入考察指标之中,但它可以弥补你的短板。

这种方法也要使用于内容营销之中。并且还需要不断鼓励读者进行评论或者留言,并及时做出回应。一个“谢谢”也是有价值的。

小结

作为内容营销者,其实非常容易被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时候也是内容质量最容易被忽视而出现滑坡的时候。

因此与其将社交媒体视作大众分发平台,不如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并专注于此。把内容精雕细琢以适应平台的独特性并戳中受众最核心的需求。

你的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活动应该互为依存。现在你需要重新制定你的文章和视频的社交媒体方案,并持续不断地吸引你的受众吧。

本文由百度新闻实验室(baidunewslab)独家编译,原文载于socialmediatoday.com,编译:吕林轩。

]]>
快餐式内容营销–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07751.html Fri, 20 Nov 2015 08:37:41 +0000 //www.otias-ub.com/?p=407751
      快餐的即时满足感是不用怀疑的,内容营销上也是如此。快餐式内容对于忙碌的消费是极佳的:读者可以看它,扫描它,并迅速地分享它。由于社会化应用的增长,使品牌可以抓住机会使用小内容去满足巨大受众的胃口。

 

  一,快餐,而不是大杂烩

 

  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数据,人们的平均注意力时间跨度在变短。2000年时是12秒,2015年时只有8.25秒。
  由于屏幕变小,我们的注意力时间跨度变短,我们对内容的胃口也发生变化。受众会挑选那些可以快速消费及容易理解的内容格式,如短视频、Instagram的照片、Snap阅后即焚的照片、微博等。
  同时,60%的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时间花费在了移动端。

 

  二,消息,被大量地咀嚼

 

  消费者使用移动端,可能有很大范围的各类行为,但是相互连接仍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从2013到2014年短消息应用市场增长了148%,增加了9亿用户。
  WhasApp已经有超8亿用户,其每用户每月使用时间超过7.4小时,使之成为仅次于Facebook的最流行的应用。
  Facebook Messenger的用户已经过7亿,微~信(WeChat)有5.49亿用户,Skype用户已经超3亿,SnapChat用户超2亿(其1亿的日活跃用户数中65%会积极地贡献内容)

 

  三,渴望,需好内容满足

 

  短消息应用的用户对好内容正产生饥渴——这给了品牌去填满他们盘子的美味的机会。79%的短消息用户更可能通过App与品牌进行交流。
  随着对社会化内容的渴求,“千禧一代”(注:通常指1984-1995年出生的人)对来自品牌的内容不像前一代人那样吹毛求疵。
  “千禧一代”的App用户更可能相互交流的内容类型依次为:电视节目,电影,电子零售商,食物,以及饭店。
  “千禧一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中的31%更可能阅读品牌发布的内容;他们中53%更可能观看品牌视频;他们中31%更可能在社会化媒体上关注品牌;他们中20%更可能在来自品牌的帖子上进行点评或发帖。

 

  四,引诱,让你的受众吃吧

 

  寄望于创造快餐式内容的品牌,可以通过在他们的内容食谱上增加一些新菜系,来增添事情的趣味。
  第一,随时抓取。顾客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布了关于你的产品的帖子只是事情的一半,转发、转推,或将他们的内容转帖,则可以节省时间,并增加融入度。
  第二,保持新鲜。在庆祝国庆、庆祝运动队获胜或谈论其他热点事件时,利用快餐式的内容是种极佳的方式,它可以展示你的品牌的个性及观点。
  第三,额外配料。在推广一些较大的活动或事件时,使用小规模的内容可以让你的客户获得”幕后”的一瞥,他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
  第四,保持轻型。你的受众可能在杂货店排队、在等候室或早晨上班时打开其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提供好玩的和鼓舞人心的内容帮他们度过时间。
151117-snackable-content-infographic
文来自:陈永东老师
]]>
VB Insight:全球80%营销人员仍依赖初级指标实施个性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146.html Thu, 23 Jul 2015 17:31:26 +0000 //www.otias-ub.com/?p=369146         199IT原创编译

        营销人员仍致力于实现个性化,但是最近调查显示他们仍然停留在基础阶段。2015年4月Researchscape为 Evergage实施的调查显示,全球49%的营销人员期望增加今年个性化营销支出,只有8%的受访者计划减少这方面预算。但是,根据2015年6月VB Insight的调查,在实施个性化过程中营销人员仍然依赖初级指标。

193193

         VB Insight调查了营销人员实施个性化的相关数据类型,最常用的都是基础指标,例如电子邮件地址(57%),姓名(45%),地址(41%)和人口统计属性(40%)。像定位数据(18%)、生活方式细节(15%)和消费心理(8%)等高级数据并不普遍。

        Econsultancy和 IBM2015年第一季度调查也发现了相思结果。在了解消费行为方面,北美营销人员最常用的是消费服务历史(71%)和人口统计属性资料(66%)。不足一半受访者使用网购历史和线下互动、地理定位。

        VB Insight发现营销人员正在努力收集数据:全球80%受访者表示除了人口统计属性和购物历史等基础数据外,他们对消费者一无所知。而且整合已有数据更加困难,96%的受访者表示消费者建立单独综合洞察对他们来说是个挑战。2015年3月 Signal的调查也显示这给问题是全球营销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6/10的访者表示由于数据和资料过于分散,不能按照希望的那样个性化消费体验。

        那些能战胜数据问题的营销人员将获得丰硕回报。2015年6月Econsultancy 合作 Signal调查北美高级营销人员数据相关营销的效果,36%的受访者表示有显著积极效果,47%的受访者表示有些积极效果,如果营销人员能收集、整合更多高级数据效果将有所改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Lionbridge:2/3的企业制定了网站本地化战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353267.html Sun, 28 Jun 2015 17:32:41 +0000 //www.otias-ub.com/?p=353267         199IT原创编译

        eMarketer预计2015年全球网民将达到31.2亿,年增长6.7%,占全球人口的43.0%。到2019年,全球网民将达到38.9亿人,占总人口的51.5%。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意味着企业定位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时必须本地化自己的网站。最近调查发现近2/3的企业正在实施这项策略。

190457

        2015年2月 Lionbridge对全球商业人士进行了调查,62.3%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拥有网站本地化策略,而消费者体验和品牌认知是实施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

        简单的翻译文本讯息、换几张图片并不足以本地化网站。质量和精确性是网站本地化最重要的方面,有40%的受访者选择;消费者体验第二重要;但是很少有受访者考虑收入、成本和时间。

190458

        受访者正在本地化网站内容。商品和服务页绝对是最受欢迎的,占93%。活动或登录页;电子书、解决方案简介和白皮书等营销资产;声明、新闻和PR本地化内容也分别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其他本地化内容还包括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事件和交易展示,博客。

        本地化内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就像企业的主网站一样需要经常更新。受访者的企业最经常每周更新本地化内容,占40%,还有13%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每两周更新一次。超过1/4的受访者每个月才更新一次本地化内容,还有16%的受访者表示企业两个月甚至一季度才更新一次。

        谁负责管理本地化网站呢?Lionbridge发现受访者的企业通常依靠本地部门处理网站本地化需求,占6/10,其中最常见的是营销部门,占53.5%。

        随着互联网使用量的增长,对网站来说已经不存在通用解决方案了。想要接触全球消费者的企业必须本地化自己的网站,关注质量、经常更新。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技术为王,看BuzzFeed是如何制作出令人疯转的病毒内容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355829.html Fri, 12 Jun 2015 16:34:44 +0000 //www.otias-ub.com/?p=355829 编译:MC&Juni

长久以来,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一直令业界同行歆羡不已,因为这家网站在处理数据上很有一手,能够基于数据创作出在社交媒体上令人疯转的内容。连纽约时报也在去年发布的创新报告中滔滔不绝地提及Buzzfeed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有着这样“超能力”的BuzzFeed就好像是行业中的蝙蝠侠,总能拿出令别人望眼欲穿的领先科技四处碾压自己的竞争对手。

就在不久前,Buzzfeed终于揭秘了他们的“蝙蝠侠战车”,一种异常神秘的在线技术。

BuzzFeed Tech的博客上,出版商Dao Nguyen和数据专家Kelleher兄弟向外界介绍了 Pound 技术,这是一项崭新的专利技术,它许诺会颠覆人们传统认知中在线内容的传播方式。Pound 是Process for Optimizing and Understanding Network Diffusion(网络传播优化及理解流程)的缩写,这项科技的名字听上去晦涩难懂,而实际上这项科技也的确非常高深。不过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不需要了解技术层面的读者来说,Pound技术能展示在线内容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下游的网站访问开始传播的,不论是点对点的邮件还是社交媒体,都能被这项技术所捕捉。

至于这项技术到底是怎么奏效的?我们先从下图来看一看端倪。左边是通常我们看到的在线内容被分享的状态:100次Facebook转发,50次Twitter转发,30次LinkedIn转发。然而现实中,在线内容的传播方式应该是如右边所示的,从最初的分享者开始,以复杂的网状模式传递给其他渠道。

enhanced-32344-1429915484-2

举个例子来说,BuzzFeed曾经分析了#TheDress相关的六条推文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研究发现,在BuzzFeed自己的原始网站上,这些推文获得了将近百万的浏览量,在其它社交平台上这些推文同样也获得了成千上万的浏览。就像下图所示,深蓝色代表Facebook,浅蓝色代表Twitter,白色代表其它网站。

enhanced-26319-1429900950-1-1

而下面的GIF图更好地解释了在线内容的传播方式,如果不多看几遍Buzzfeed的注释,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一头雾水。不过你还是能够发现,尽管Twitter是传播扩散的源头,在线内容实际上是顺着下游传递到其他社交网站的。而BuzzFeed还做出了进一步解释:“事实上,来自Twitter的点击量仅仅占到了从BuzzFeed的Twitter账号扩散到下游其他网站总浏览量的四分之一。”

anigif_enhanced-4862-1429902344-8

但是BuzzFeed的技术领先到底意义何在?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每个月有数千万计的人会分享BuzzFeed的内容,这些人活跃于社交网络、熟悉各种流行热词。BuzzFeed 每月200万的访客中有75%来自社交媒体平台。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BuzzFeed最重要的下游渠道就是社交媒体。BuzzFeed已经很善于在社交媒体上写一些博人眼球的内容了(比如标题和list体),并且会根据测试结果作出相应的优化。

而现在他们还想更进一步,通过了解社交网络在线内容的传播方式,再次优化他们讲的“故事”。如果BuzzFeed可以真正做到,那么潜在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哪怕只有10%的社交媒体表现提升就可以为BuzzFeed带来每个月1500万的新访客,对于一家新闻聚合网站来说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那么BuzzFeed打算如何运用Pound呢?我们有幸一睹为快:

1.我们推送的在线内容除了吸引你,是不是还能够吸引你的朋友和粉丝?

2.我们能否用Pound的数据来支持A/B测试?我们是否可以借此改进我们的网站和APP,不单单吸引网站的读者,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朋友从而扩大网站的影响力?

3.把BuzzFeed和所有下游的分享和流量都算上的话,特定推广的效果到底有多强?

4.我们是否可以预测在线内容的传播能有多广?

5.我们是否可以过滤掉主流网站和名人推广的作用,单单看普通用户对于在线内容的喜好,从而做出每个人都喜欢的内容?

对于行业和品牌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在BuzzFeed的博客上,官方很明确地给出了这样的假设:赞助商内容和编辑内容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为了证明这个观点,BuzzFeed使用了零售商Target的一篇赞助内容作为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个观点对于BuzzFeed乃至整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BuzzFeed可以凭着 Pound 技术售卖赞助内容,销售人员在和广告商谈判时可以大胆豪言:没有其他网站比我们更懂在线内容的传播方式,我们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为你的品牌创作出病毒内容。而广告商们也不得掏出支票来买账。

毫无疑问,BuzzFeed考虑最多的还是 Pound 技术在赞助内容方面的应用,毕竟这可代表着真金白银的流入。而BuzzFeed也坦承,目前正在寻找测试阶段的合作伙伴,思考如何使Pound更好地同时服务于广告商和受众,基于这项技术创作数据驱动型内容。

enhanced-30019-1429912277-24

当然了,除了赞助内容以外,BuzzFeed还有其他的生财之道,那就是像软件一样,售卖Pound技术的使用权。如果Pound真正符合舆论的期待,众多出版商一定会乐于购买。也许BuzzFeed对于交出自己的秘方有些不甘,但是如果价格合适,又何乐而不为呢?

观点:

BuzzFeed的突破在SocialBeta看来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与不少零售业巨头动辄花费几百万来购买数据处理软件相比,传媒领域的数据技术应用尚在少数。可以说,BuzzFeed已经凭着Pound这个“蝙蝠侠战车”在业界领先了几个身位了。相信随着数据驱动型内容日益成熟,BuzzFeed能找到广告主和受众需求的平衡点时,其未来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参考链接:

http://contently.com/strategist/2015/04/29/buzzfeed-just-cracked-the-code-on-how-social-content-spreads-and-its-a-big-deal/

via:socialbeta

]]>
当被“多屏幕”绑架,企业传播如何有效“跨屏”? //www.otias-ub.com/archives/354017.html Mon, 08 Jun 2015 10:14:57 +0000 //www.otias-ub.com/?p=354017

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移动化”和“分散化”了。手机、电脑、户外以及电视等等的多重屏幕正在疯狂绑架着消费者的注意力,这让企业营销随之呈现出日益艰难的局面。因为营销的本质就是抢占消费者注意力,而现在,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严重“跨屏”,并且是没有固定时间的“重合”状态。

有调查表明,“跨屏”用户已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1.8%以上。其中,人们交替使用“电脑+手机”是注意力跨屏最常见搭配,总占比达到57.3%。此外,有50.1%的用户交替使用“电视+智能手机”,24.0%的用户交替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12.1%的用户交替使用“电脑+平板电脑”,只有6.5%的用户交替使用“手机+平板电脑”。

那么,在消费者注意力严重跨屏的环境下,企业又该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跨屏”传播呢?整合消费者接触点、协同并精准匹配传播媒介是关键。

1、跨屏营销: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立体组合

事实上,当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多个媒介之间不断转移时,为企业营销所带来的机遇要大于挑战。在如今这个多屏媒介日益融合的时期,选择混合推广的营销模式,可以使内容触达率更高且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大幅提高营销效果。

调查显示,如果把同样的费用预算进行分配,电视推广投入80%、互联网投入10%、楼宇电视投入10%,这种“811”组合的方式,内容触达率能从纯电视投放的62%增长到73%;同样,如果是“622”组合,触达率能增加到77%;“433”组合的触达率能增加到83%。

但企业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跨屏营销并不意味着相同内容的多渠道投放,而是一种需要实现媒介立体组合效果的营销策略。具体来说,跨屏营销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即在多个平台上识别出同一用户、控制全局内容的投放频次以及能够做到效果的跨平台评估。

可以说,真正有效的跨屏营销是需要兼顾活跃时间、目标人群、市场环境以及地域差异等因素,基于大数据技术将不同维度的消费者进行精准洞察,再将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进行评估匹配,通过数据运算来实现在不同渠道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与个性化的推广内容,最终实现“1+1>2”的营销效果。

2、有效跨屏:

扎根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匹配

就目前的营销市场环境来看,企业想要实现真正有效的跨屏营销仍然面临可操作性差的困难,其瓶颈就出现在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打通环节上,即通过数据关联来匹配同一个用户在不同屏幕上的身份ID,实现对于跨平台的同一用户的识别。也正是基于此,“用数据驱动营销”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的一个趋势和核心策略了。

所谓的用数据驱动,指的是在用户默认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属性和行为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和分析,建立用户画像,从而精确地识别出分散于多接触点的同一用户ID并分析出其对于多屏幕使用的不同活跃度时间,以便于企业实现定向、精准的内容推送,提升用户体验与营销效果。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通过数据关联对用户进行标签分组,做到初步的人群属性和媒介匹配;

二是对目标用户进一步细致画像,包括兴趣、消费偏好、平台使用时间段以及社交关系网络等,从而去掉注意力重合部分,以减少广告曝光浪费现象;

三是整合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媒介资源,并为用户匹配出效果最佳的媒介资源组合,通过定制化内容实现精准投放,最终实现高投资回报率的跨屏营销。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跨屏生态中。清晨醒来,习惯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白天上班,用电脑办公并偶尔使用手机;晚上回家,打开电视观看节目,也许同时玩玩平板电脑。因此可以说,当消费者的注意力分散于多屏幕中,用数据技术驱动跨屏营销也必将会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流模式之一。

来源:时趣Social Touch

作者:云中鹤

]]>
Smart Insights:2015年内容营销的变化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339350.html Sun, 12 Apr 2015 14:41:22 +0000 //www.otias-ub.com/?p=339350 what-is-content-marketing

当我们说到互联网营销时,或许没有哪一个领域的发展或变化要比内容更快或更频繁的了。从你写了什么以及你在哪里发布,一直到你如何传播此内容并与读者交流,对于何为有效何为无效,这背后的观念一直在不断变化——通常是往更好的方向变化。2015年,你在内容营销上的成功将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紧跟趋势的变迁。

深挖数字

市场调查公司Smart Insights对600名读者进行了民意测试,结果显示29.6%的受访者认为内容将是他们今年的头号数字营销工具。有意思的是,内容营销排在了大数据、营销自动化和移动营销的前面。它还大幅领先于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优化(SEO)、付费广告和一众其它营销活动。

内容是如此有价值的一个工具,原因在于它的广泛用途和覆盖范围。根据内容营销学会(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收集的调查数据,在谈到为他们的客户制作和传播内容时,内容营销人员为2015年设定了8大目标:客户关系/忠诚度、互动、品牌知名度、销售额、客户福音传播、导引性销售、潜在需求培养和向上/交叉销售。

没人质疑未来几个月里内容的重要性——它将继续为各类规模的企业和各行各业带来良好的回报。然而,大多数人好奇的是内容营销在未来将会如何变化。

内容营销正在经历的7种变化

你可能会指出2015年内容营销发生变化的几十种情况,但这些并不会全部变成现实(或甚至对你的企业产生什么重要影响)。让我们分析一下今年内容营销7种最明显和最重要的变化,以及你如何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取得最佳结果,而不是去关注泛泛的想法和理论。

1. 内容创作方面的开支增加。很明显的是,数字营销已成为大多数B2C和B2B私营企业的支柱。在内容营销成为大多数此类企业首要任务的情况下,花在高质量内容创作上的开支将随着数字营销预算水涨船高,这并不让人意外。实际上,有篇报道指出,平均而言,各企业品牌计划将其营销预算中高达15%的部分拨给内容创作。不愿相应调整预算的公司可能会发现,在一个已经充斥大量内容的市场中很难开展竞争。

2. 更加注重个性化。更加注重内容个性化有两个主要原因:(1)社交网站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营销人员提供了极为完备的数据和深刻的洞见,(2)网页上的内容已如此饱和,企业被迫寻找出路以便让自己和竞争对手有所区分。Hand Wrist Doc的约翰·奈特(John Knight)博士表示:“我们通过第一手信息发现,在我们网站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非前几年那种泛泛的网文后,我们病人对内容的响应程度大幅提高。”不同行业中的众多其他企业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重申这一观点。

3. 更好地利用视觉内容。你需要做的就是看看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以便了解内容的未来在哪里。过去几年来,互联网用户对图像、视频和图形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一趋势看起来是永久性的。视觉内容比静态文本更受欢迎,内容营销领域将被迫迎合这类需求。这一趋势还伴随着这样一种变化:内容成为讲述故事的载体。视觉内容在讲述品牌故事时比文字更加形象,这意味着今年视频和信息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4. 更多的评估工具。分析行业的从业者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未来几个月的到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内容营销人员爱上了评估和测试工具。具体说,就是内容营销人员对A/B测试的喜好。好消息是A/B测试相当容易——而得出的结果非常精细。市面上有几十种经济实惠的选择,全都易于掌握。

5. 内容将趋于本地化。谷歌相当直白地表达过他们要迎合移动用户的愿望,2015年将是一个主要的转折点。内容将不再是仅仅针对移动用户而进行调整,而是在创作时就考虑到移动用户。内容营销人员将把很大一部分预算用于将内容推送给本地用户,当他们外出购物、乘坐公交车或吃午餐的时候。最终结果就是内容将更为个性化,更为独特。

6. 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之间的界线将模糊。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已彼此紧密交织,以至于要将两者区分开很有难度,但2015年内容营销与社交媒体间的这些界线将变得模糊并消失。精明的市场营销人员知道,社交媒体给内生增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并将投入重金发展品牌的忠实粉丝,他们分享、点‘赞’并与内容互动。我通过我最近创立的公司Due,对此予以了大量关注。由于近来社交媒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你的企业在网上取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7. 合作营销势头重燃。第7点也是内容营销未来几个月将要经历的最后一个重大变化,与合作营销有关。虽然2014年很多品牌不再推行客座文章这种方式,但有些品牌今年重拾对合作营销的信心,并计划重新投入资金和精力,与其他社交媒体用户、博客、网站和行业出版物建立双向关系。这一变化值得关注,因为谷歌将继续打击指向垃圾信息的链接,但该变化对维系了良好感情纽带的企业和品牌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内容:数字营销中一个不断变化的方面

传播内容的新软件、技术和媒体层出不穷,内容营销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试图放慢脚步或稍事休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紧跟变化的脚步,学会顺应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将让你事半功倍。当你在2015年向前进发的时候,请记住这七大变化,以便最大程度实现内容营销的效果。

译 陈岳林

来源:福布斯中文

]]>
Signal:全球只有6%的营销人员实现了消费者跨设备独立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336978.html Thu, 02 Apr 2015 17:15:43 +0000 //www.otias-ub.com/?p=336978         199IT原创编译

        营销人员仍致力于整合消费者数据,2015年3月Signal的调查显示,全球只有6%的营销人员表示对所有消费者有跨设备单独洞察,1/3的受访者对此束手无策。

187342

        大部分受访者正在使用细分、不完全和复杂方法来建立独立洞察。1/3的营销人员使用内部解决方案,1/3的受访者利用内部和外部混合方案。只有16%的受访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技术方法。

        糟糕的工具和技术是阻碍形成独立洞察的重要原因。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有完整有效的技术系统,同时7/10的受访者表示所使用的工具能力和效果有差距,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解决方案的功能和效果方面有重大差距。

187344

        由于不完善的结局方案,整合碎片化数据(57%)和跨渠道收集数据(55%)成为建立独立消费者洞察的绊脚石。同时,这意味着大部分营销人员没有完整的跨渠道洞察。只有15%的营销人员表示跨全部所需渠道、收集足够多的数据,相比之下,3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覆盖足够多的渠道,但是尽可能地收集数据;25%的受访者表示能够覆盖全部渠道,但是数据收集有障碍。

        如果能有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帮助营销人员解决所有问题就好了,Signal注意到单独洞察技术仍然各自为政,营销人员必须整合各种工具,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解决方案。

        2014年12月Winterberry Group的调查也支持了这一结论。近61%的北美营销人员表示既有工具的整合能够更好的利用数据技术,还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改善工具间分享数据的过程也有利于更好的利用数据。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CSISC:2014年度电视机品牌口碑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335670.html Fri, 27 Mar 2015 05:49:15 +0000 //www.otias-ub.com/?p=335670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CSISC)联合中国质量新闻网近日发布《2014年度电视机品牌网络口碑报告》,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北京媒体独家授权发布。

该《报告》是根据声量筛选出35个市场表现比较活跃的品牌作为监测研究对象而产生的。其口碑指数主要由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互动度、质量认可度、企业美誉度、产品好评度、品牌健康度六个指标组成。

8b1fb2408aefb8d83d358bedceadc41b

根据据分析:2014年度电视机行业网络口碑体上看,海信电视良好,网络口碑数获得第一;康佳、创维分列第二、第三。本判期35个电视机品牌的口碑指现阶,海信、康佳、创维为第一梯,三星、虹、索尼、TCL、索尼第二梯;其他品牌中以乐视、夏普成第三梯;各口碑指差距小,未都有彼此超越的空

5de95d594937eafd9fe271e0ce3a7577

《报告》显示:在品牌知名度方面,海信电视机获得较高指数,在该维度上位列第一。三星和康佳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整体来看,品牌之间的知名度指数差距不大,彼此超越的可能性较大。

7fa5d9770fda6e07a41d7a173113f683

《报告》显示:在消费者互动度方面,海信继续保持优势,获得榜首席位。三星紧随其后获得第二位。创维和康佳位居第三和第四。在消费者互动度指数中,除去前二位领先其他品牌之外,各个品牌之间的互动度指数表现差距不大。

a9452ca66441ba796533da8058ebebe3

《报告》显示:在质量认可度方面,索尼电视机品牌指数最高,三星紧随其后,创维位列第三。而在榜单前十名中,虽然国外品牌表现优异占据了前两个席位,但创维、长虹和海信等国产品牌却占据前十位的半壁江山,说明国产电视机的质量逐步受到消费者认可。

42301abcb2515c7696c185da8b970fb6

《报告》显示:在企业美誉度方面,长虹、乐视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慈善、捐赠比较重视,分列榜单冠亚军;酷开位列第三,之后的其他品牌差距较小。说明电视机品牌企业对社会公益以及正面民情事件都有一定的关注,彼此之间差距不大。

417b258a8a0c0cce25fc22a3892be86c

《报告》显示:在产品好评度方面,康佳、索尼和TCL占据前三。三者在电商平台上都获得了消费者较多的好评,其中又以康佳为首;索尼在本年度获得第二。在知名度和互动度中表现较好的海信位居第八位。

7ebe549d071e234045a5ee776e765b56

《报告》显示:在品牌健康度方面,惠科以优异成绩位列榜首,欧宝丽紧随其后,恒晨位列第三。从整体上来看,虽然榜单中各品牌的健康度指数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绝对量对各自的品牌网络口碑指数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2014电视机行品牌网络口碑TOP 10成解析

2014年电视机行业品牌网络口碑分析中,主要品牌的网络口碑构成优势各不相同,本报告对TOP10品牌网络口碑构成进行了解析,结果如下:

04e121b875ddcf1b5bd853046e567714

网络口碑指数构成上,靠前的几个品牌,如海信、康佳、创维等品牌的网络口碑指数构成比较均衡;而有些品牌,如夏普、乐视等品牌则是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前者有较高的产品好评度,后者则是企业美誉度拉高了总分值,而这样的品牌口碑指数构成相对前面比较均匀的品牌口碑构成要不稳定,上下浮动可能性较大。下图是几个品牌的构成明细图:

70ed41876b047f49abf02f45f28807a1

 

]]>
MarketingProfs:2015年B2C内容营销趋势与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285834.html Thu, 23 Oct 2014 14:33:44 +0000 //www.otias-ub.com/?p=285834 B2C内容营销越来越重要。2015年,B2C内容营销的主要渠道是哪些?B2C内容营销效果如何?B2C企业内容营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一、B2C内容营销渠道策略

据 MarketingProfs及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 的最新调查报告,2015年B2C内容营销渠道选择如下:

1)社会化媒体内容(非博客类):93%;

2)电子通迅:80%;

3)网站上的文章:78%

4)插图/照片:75%

5)视频:74%

6)面对面事件:69%

7)博客:67%

8)品牌内容工具:47%。

无论如何,社会化媒体应该得到B2C企业的足够重视。如果有精力,其他渠道也不应该忽视。

  二、B2C内容营销跟踪滞后

据上述统计报告,仅有23%的B2C企业说其对内容营销程序的ROI的跟踪是成功的。其中,非常成功的占6%,比较成功的占17%。

跟踪B2C内容营销的ROI效果一般的占24%,不太成功的是23%,完全不成功的占9%,不跟踪的占21%。

看来,B2C内容营销的ROI跟踪的确在多数企业里是个不小的问题。那么,哪些是B2C企业跟踪内容营销ROI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呢?请继续看下面的分析。

  三、B2C内容营销面临的挑战

根据上述报告的分析,B2C营销人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1)测量内容的有效性:51%;

2)产生可融入的内容:50%;

3)预算的缺乏:46%;

4)持续地产生内容:44%;

5)产生大量的内容:40%;

6)内部团队知识与技能的缺乏:38%;

7)跨营销平台整合的缺乏:34%;

8)寻找训练有素的内容营销专业人士:32%;

9)技术相关的挑战:29%;

10)缺乏社会重要人士的认同:28%。

值得注意的是,“测量内容的有效性”达51%排第一,比去年36%高出不少。这说明,许多营销人已经明白,内容不是天天在发就完整了,一定要重视内容传递给受众的价值,否则就是无效的内容。

总之,内容是营销的核心,对于B2C企业而言,内容营销采取哪些渠道组合值得研究,面临哪些挑战更需要认清,并想方设法迎接挑战,破解难题。

作者:陈永东

]]>
Forbes Insights:实现个性化过程中只有24%的企业使用集成数据系统 //www.otias-ub.com/archives/276703.html Mon, 29 Sep 2014 00:25:58 +0000 //www.otias-ub.com/?p=276703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2014年7月Forbes Insights 和Sitecore的调查,营销商都清楚个性化很重要,但是分散的数据系统成为阻止个性化实施的重要因素。

179713

        受访的北美高管表示企业平均使用36个不同的数据集成系统和供应商,一些企业甚至使用超过100个。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的数据收集系统是和他们的企业相连或集成的。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的系统是部分集成的,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逐步向更精简的未来努力了。

        高管们首先强调的是整合工作是如何重要。62%的人表示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单一的、中心客户营销数据库,59%的人表示建立跨数字渠道单一系统传递消费者体验是首要事项。

179699

        2014年5月Conversant委托Forrester Consulting实施的研究回应了这些感觉。35%的美国B2C营销专业人士表示给每个消费者建立一个跨渠道综合视图对实现个性化是个重要问题,30%的人表示这是主要问题。同时,61%的受访者认为识别、审核和集成技术、提供个性化通信供应商是主要问题。

        Forrester注意到采用更新个性化技术能够集成数据资源和类型,因此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单个消费者视图。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Econsultancy:只有10%的营销商整合跨渠道信息发送、执行和交付策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27204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72048.html#comments Wed, 10 Sep 2014 00:50:19 +0000 //www.otias-ub.com/?p=272048         199IT原创编译

        现在消费者每天都在不同设备之间转换,营销人员力图找出跨设备追踪消费者的方法。因此,2014年5月Econsultancy和Oracle Marketing Cloud合作研究发现跨渠道营销成为全世界客户端营销商最想要了解的。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同意整合跨渠道营销是最主要的目标。

178787

        但是,受访者也提出了跨渠道的其他功能,这表明这只是因为跨渠道是优先事项,并不意味着他们正在从事这件事。例如,43%的人表示他们能够理解消费者的行程,并按照其改变营销组合,但是也有30%的营销商已经有团队在实施整合营销。不足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能够测量跨渠道营销对收入的影响和留住消费者的能力。

178788        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组织准备实施跨渠道营销,但是35%的人表示还没准备好。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跨渠道信息传递、执行和交付战略,只有10%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当然了,手机在跨渠道营销上起重要作用,今年更多的营销商将把这一渠道整合进营销策略中:76%(2013年60%)。但是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23%的营销商整合了手机信息发送,16%整合了推送通知。

        2014年6月Ascend2的调查发现全球大部分营销专家不把整合视为手机成功的障碍。在受访者中,有26%的人表示跨渠道整合是移动市场成功的最大挑战;38%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内部知识,36%人认为预算限制排在第二位。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72048.html/feed 2
如何用内容营销来提高盈利 //www.otias-ub.com/archives/271412.html Tue, 02 Sep 2014 16:56:05 +0000 //www.otias-ub.com/?p=271412 1409501307

大数据目前在市场上仍然是一个流行词汇,研究表明25%的高层领导仍依靠大数据来分析市场。同样地,没有一个市场研究人员愿意自己比别人落后。另外,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分析工具中也是一个趋势。

实话说,在一大堆信息中能够找到为己所用的资源需要经过规划和训练。Forrester Research市场调研和分析公司最近有一份报告,其中涉及耐克和Mini USA等公司的案例,讲述他们利用非传统广告营销来提高消费者与产品的参与度,实时与单个客户服务。

我们来看看Forrester的这份报告

市场总监一定要牢记一点,内容营销比传统的广告更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价值交换。报告指出,内容营销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出发,能够帮助制定出新的营销策略。内容营销指的是每一次消费者在消费一件产品时,能接收到其他相关产品信息和服务。 这个营销方法通常和传统营销不同,但是有迹可循,比如说“营销自动化”。 “内容营销创造了一个高消费者参与度的环境,它所能得到的数据是任何一种传统营销方法或者任何一个第三方所不能及的。” Forrester的一位研究人员说,“因此,这些数据最后转化为更高的消费者参与度,提高盈利,实现更好的客户体验。”

报告中还详细提到了一些如何创造内容营销的方法,下面是最重要的四点:

1. 重新思考你的主要营销渠道

过时的营销渠道需要更新,可以通过加强市场部门和消费者体验部分的合作来实现。在消费者消费后,把营销重心放在“后消费”时代,同时,也要保持两部门的信息沟通。

2. 每日都要更新消费者数据

市场研究人员要懂得预测性和实时性的数据分析。比如说,当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网站上抱怨一个产品时,你应该分析出如何更好的和消费者互动,满足他的需求。

3. 善于观察

市场研究人员应该通过公司发展部门团队那里获取灵感,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利用数据,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营销活动后期分析效果,更重要的是当下,了解消费者的任何改变,并实现实时互动。可以说,篇幅短小精悍并具时效性的产品新闻比需要花很长时间的网站改版要来的有效果。

4. 充分利用现有工具

在盲目购买新的市场科技平台时,市场研究人员应该从现有的开始。对于B2B和B2C来说,市场自动化软件和网页数据分析软件都能够满足内容营销的需求。

编译:宋莎莎

]]>
做好内容营销需要的10个基础步骤 //www.otias-ub.com/archives/27086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70865.html#comments Sun, 31 Aug 2014 18:04:00 +0000 //www.otias-ub.com/?p=270865  现时互联网营销中,很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如何把内容更好地传递给我们的受众。从内容中将我们的产品、品牌、核心价值传递出去。这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优质内容。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内容营销需要走的10个基础步骤。

做好内容营销的10个基础步骤!,互联网的一些事

  1、专攻特定人群

  为什么我要提到要专攻特定人群呢?理论上,任何一个生意下的受众可以是非常宽的(比如化妆品同样可以卖给男人),但是你的资源和受众了解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上来一定要圈定你的重点价值客户群,或许你的产品可以卖给A、B、C,但是真正最合适的却是D人群。对于ABCD 4种人群来讲,你要真正去挖掘或是圈定的是D人群,而不是分散给4个人群,因为核心受众的销售价值最大。

  第二点,尽可能缩小投入范围。就刚才讲到,同样的推广工作资金和人力是有限的。当你选定了D人群后,你要根据D人群的特性去部署你的推广策略,比如D 人群是老年人,不用搜索引擎,打不来拼音,他们可能只是看电视采购节目打电话订购。那时候你就知道他们用的是这个信息获取渠道,你要缩小除了这个之外的渠道投入,从而把精力投到这个渠道上,这样你的推广力度和准确性会更好。

  第三点,知透他们的购物路径。不同人的购物路径会发生一些变化的,总体来讲他们在某些路径上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方式不同。比如说一上来是未知你品牌的人;接下来就是通过你的投放广告了解到你了,知道X品牌在卖一个这样的东西;如果产品或是服务符合他当时的需求点就可能会产生对应的兴趣; 有兴趣了代表有意向那就会产生动力去比比价,看看你的口碑好不好;最后会落地成为一个销售机会。这是我们一个传统的购物行为路径,所以你的ABCD人群在不同路径上的特性是什么区别在哪里,你一定要知透他们,才会知道他们的原始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到底在乎的是些什么。

  2、使用专业的编辑人员

  在工作上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写内容的小伙伴基本都不是专业的,他可能平时管一些其他事情,当要内容更新的时候,大家轮流更新。可想而知这样的内容营销是填鸭式的,不可能给企业在这块方式上提升效益。所以如果企业需要真正开展内容营销必须要使用专业的编辑人员。这些人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质:

  一流的协作和编辑能力,因为互联网内容不是写小说。一个人自己编就好了,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在做产品时各个方面的信息汇总。协作能力就非常重要,编辑能力一般看他工作和学习的背景吧。写作文好的朋友一般是有潜质的。他有写东西的基因和feel(感知)在里面,我们一直讲术业有专攻嘛,虽然很多正看我内容的人所在的公司么有那么多额外预算做这个事情,但事实排在面前,没有专人做专事都是耍流氓。

  强劲的项目管理能力,这个爆老师在以往课件中一直强调的。因为有项目管理能力的人,不能说他一定是个专家,但他至少知道怎么把握项目进程,该和谁沟通什么事情,怎么去沟通,这些能力说实话在任何一个项目制的岗位上都是一把利器,吃得开。

  理解seo的原理,这里不需要编辑会做seo项目,只要懂得其中一些原理就可以了。因为编辑要和内容文字打交道,那就意为着要和关键词做早晚伴侣,对吧?而一个有seo理念的编辑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形式去把这个元素给体现出来,从而在搜索引擎和读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意识很重要,操作好坏只是做项目数量的问题。

  社媒参与者,我感觉一个好的编辑不是一个不爱玩或是不社交的人。他应该是赶潮流,知道虚拟世界的样子和活法的。因为当前内容营销最怕的就是内容生硬、无趣,如果你懂得各种社交工具也参与在其中,那他就不out。写出来的东西可以更好的展现趣味性又可以很好的被身边人接受。所以当你招聘一个专业编辑人员时,不妨加他社交账号看看究竟。

  数据分析控,光是写没有结果分析也是不行的。大炮轰苍蝇的事情不能干,所以专业编辑人员需要有自我纠正和提升的思想,而这个需要通过发表出去的内容数据来看。他要知道他写的内容传播度、回应度甚至于转化率。这些数据虽然不是他的特长,但如果带着这样的视角去看自己的作品,那他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编辑人员。他懂得营销的核心是定位,定位的源头是对数据的解读。

  3、寻找全体效应的媒介

  如果你做了以上两步了,恭喜你已经很努力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去布局的内容渠道了。原则上来说,好内容不代表好传播,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知道你,没有人宣传你,再自以为好的东西也是无用功。所以内容营销有肉也要有卖肉的吆喝,你需要在项目规划前就去寻找你的吆喝源。这包括freelancer(自由撰稿人)、合作伙伴的各种推广渠道、签约或是合作的行业意见领袖、你的忠实粉丝和订阅者。如果一开始你就发现没有这些媒介来助力你,那内容营销在一定意义上很难做的风生水起,不太容易出效果。

  4、制造点睛之作

  听起来有点难度,但这不就是内容营销的核心之处吗?每一篇内容不论形式都应该有一定的销售价值(或是品牌上的),内容本来就是模拟与客户对话,拉近与他们的之间的购物行为。所以在这一步上你要注意几个方面:

  优化关键词,好看和能看到是两个概念。所以能被搜索得到的内容才有机会发挥他的营销价值,关键词在文章中的突显是有意识的,不是让你堆砌,而是当一个读者看完你的内容后能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出来,那你就成功了。

  显示你的价值,你要传递的东西或许很多但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你的(公司)价值是什么,因为不出意外大部分小公司在国内都不是垄断型的,大家都卖的是同质产品,相似的价格,雷同的渠道,所以既然做内容营销就应该在此时把你的价值清楚的展现。

  体现品牌精神,作为一个创始人我自己的风格会影响品牌的风格。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公司,有着自己的作风,那就应该在内容里突显出来。这个时代,做中庸做土鳖的品牌是未来90-00后客户不会买账的。

  特别了解客户的痛处,有时候再说100句自己好,还不如说1句客户的烦恼。人嘛,都会将心比心的,谁懂客户想什么就能得到客户的信赖。因此在内容中,从客户角度出发写内容,贴切关心他们比自己唱台要好很多。

  5、反复使用和包装你的内容

  我不相信有很多一举成名的营销案例,那都是包装或是马后炮出来的。很多时候好的内容也需要机遇,如果你可以适当的在不同时间上反复使用、微创、包装你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的读者不是24小时时刻准备等待你内容的到来,说不定你的内容发布之时,他正在飞机上无法及时看到,而恰恰这个人真会买你的东西。所以你需要打个回笼信息以便让他下次能及时看到。这叫什么呢?好内容也有生不逢时的时候咯。因此,适当的时候反复使用内容是可以的。

  6、转化入口要一呼及应

  每一篇优质内容都需要有一个让用户行动的入口,这包括一键加友,微信扫一扫,直接购买按钮,了解更多按钮,收藏转发等等。这个大家都明白的,当机立断下的转化率才是最好的,时间是杯忘情水,读者走开了再回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每一个行动都预示着用户对内容有点好感,因此需要有行动按钮来承接这个用户行为。内容营销发布渠道很多,每个渠道都要自我打量一下是否可以有这些入口或是功能,如果没有的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二维码或是导向链接。

  7、多渠道功放你的内容

  第七步开始就是推广部分了,刚才也讲到过媒介(帮助你的人)的重要性,传播渠道一定是多样的。信息碎片化无法让你在一个渠道里获得成功,基本上不太可能(小企业),所以只能是多点开花,多点结果。你需要全身心投入渠道传播的规划,这包括:

  行业KOL、合作伙伴的市场同步推广、短期活动植入、付费频道插播、关系营销介入、短信电邮电话、月刊、社媒活动等等。我感觉如果你没有至少3项可以功放你的内容,那你的营销会比较无力。

  8、培养内容营销习惯

  前面都在说内容营销怎么一步步去做,但这真的代表你的公司拥有了内容营销的基因了吗?我猜想不是吧,因为成熟的公司流程制度一定是沉淀下来的而不是一时兴起的,所以有习惯才有持续做的可能。因此内容营销原本就是中长期的策略,需要你的坚持不懈才算是你步入这个领域。如果只是1-2次的兴起做做,只能是随便玩玩试试水而已。培养内容营销习惯你可以从每天的博客贴开始,陆续加入每月的视频录制和回放,将你的优质内容变成动态的;再从每季度的在线分享、电子书或是实用性报告开始做你的内容散播。这些你公司都在定期做了,那才真是在做内容营销。

  9、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制作方法

  从第八步中,你一定会发现最合适自己的做法。有些人觉得出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些人觉得拍视频可以展现营销的乐趣,有些人觉得演讲能体现个人魅力,又有些人觉得写博文才是执行力最高的,没关系的,只要你的内容能被受众接受那这个做法就是个好方法,不管它的形式是什么。所以嘛,爆老师觉得拍视频能体现帅气的一面,所以我就干了~

  10、追踪衡量内容效果

  最后一条就是追踪了,这个大家都明白的。需要指定几个主要的指标,这可以包括:

  内容制作的效率:原来需要2周做完一个内容,现在只要2天,Awesome,你的团队在提高!

  内容传播的广度:之前只是微信好友和同事在点赞,这次有更多人参与评论和转发到其他平台了!

  内容展现的次数:曝光次数说明触达的深度。用数据来看效果是增是减。

  转化量和网站表现:用唯一码(universal code)来区分销售的来源,是不是看到内容后下的订单;网站上的流量是否增加了,搜索的词和直接流量登陆页是不是和内容营销相关?

来源:咨道学堂

]]>
//www.otias-ub.com/archives/270865.html/feed 3
MediaPost:代理公司、营销人员从程序化购买的上的收益不尽相同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39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399.html#comments Fri, 22 Aug 2014 01:55:05 +0000 //www.otias-ub.com/?p=241399 programmatic-tablet-graphs-hed-2014

即使代理公司和营销人员都处在购买端时,他们对于程序化产品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

代理公司相比较营销人员更追求自动化的有效性(46% vs. 36%),而营销人员相对代理公司来说更追求在无过多浪费的基础上达成目标(35% vs. 24%)。

数据来自一家原名叫做TechMedia Network的内容和贸易平台Purch最近发布的研究。该研究由一家媒体研究公司Advertiser Perceptions执行的。

尽管程序化购买可实现自动化,但一般情况下在实施程序化营销时,广告主还是喜欢和出版商直接联系。大部分买家(36%)喜欢将出版商作为他们程序化营销的合作方,而公开市场操作台(23%)和DSPs(21%)分别是他们第二和第三喜欢的合作方。

该研究还发现,缺乏高溢价库存是限制未来“程序化直接购买”的首要因素。

周五下午的RTB内部高级会议上再次提到了“缺少库存”这一障碍,Rubicon Project的卖方负责人表示,虽然在程序化直接购买周围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而它还没有收到公平对待。然而,Smith表示,出版商正在测试,并变得越来越适应将高质量库存转化成半自动化的想法。

该研究是在2014年第一季度在“高端美国营销人员和代理广告决策者(数字广告花费大于100万美元)”之间进行的调查。该研究的主题包括程序化购买和原生广告。

199IT原创编译

]]>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399.html/feed 4
eMarketer:中小型企业(SMB)增加对社交媒体预算和时间上的投入 //www.otias-ub.com/archives/240163.html Fri, 22 Aug 2014 00:55:20 +0000 //www.otias-ub.com/?p=240163 超过4/5的SMB已经将社交媒体整合进了传统营销活动中

中小型企业(SMB)已经在社交媒体方面获得了成功,如今他们增加了对该渠道预算和时间的投入。根据Social Media Marketing University在2014年4月份的研究,大多数(54.4%)美国SMB营销人员表示今年他们增加了对社交媒体的投入。仅有7.7%被访者减少了对于该渠道的投入,并且有37.9%的人的预算保持不变。

1

社交媒体的投入不仅仅体现在更多的营销预算上:绝大多数SMB营销人员还增加了时间的投入。将近3/4的被访者表示与上一年相比,他们增加了在社交媒体上时间的投入,相比之下,14.0%的人表示他们对时间的投入没有变化。仅有8.1%的人减少了时间的投入。

2

随着使用率的增长,社交媒体营销正在建立自己在整体营销组合当中的地位。Social Media Examiner在2014年5月发布的数据指出,将社交媒体整合进传统营销活动当中的全球SMB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大。

尽管那些“认同”他们已经将社交媒体和传统营销进行整合的人数在2013-2014年之间有所下降,那些不认同的人数也是如此。事实上,那些“非常认同”他们已经整合了社交媒体和传统营销活动的全球SMB的人数在增长。总之,81%的被访者已经将社交媒体整合进传统营销活动中了。

]]>
财富中文网:数字媒体广告软文到底行不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257748.html Mon, 21 Jul 2014 13:51:35 +0000 //www.otias-ub.com/?p=257748 20140721124758_15041

近年来在出版和广告行业中,关于“赞助内容”或曰“原生广告”、“软广告”的争论甚嚣尘上。顾名思义,“赞助内容”指的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像网友的热心评论,实质上却是由广告主直接付钱打造的广告。

现在,这种广告模式不仅被BuzzFeed等新兴的网络公司所采用,就连《福布斯》(Forbes )和《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等老牌媒体也打上了软广告的主意。业内人士在观察之余不免议论纷纷:软广告是不是骗人的?是不是不道德?还有,它究竟有没有效果?

不管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广告的方法眼下已经悄然时兴起来。《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等大牌报刊也会隔三岔五发几篇软文。【《财富》(Fortune )也决定不再置身事外。】去年广告主们花在软广告上的金额达到了24亿美元,比2012年跃升了77%。同年,《华盛顿邮报》的研究总监将软广告誉为“一场心灵的旅程”。(这是真的。)

根据Contently公司近日发表的一篇调查显示,软广告虽然受到了出版商的欢迎,但消费者却对它很不感冒。作为一家创业公司,Contently的主要业务就是给品牌和软文写手牵线搭桥,因此这篇调查的结果可以说简直与Contently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一旦他们意识到一篇文章或一段视频是由某个品牌赞助的,他们会觉得受到了欺骗。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相信软广告,不管它是关于什么的。59%的受访者认为,一个新闻网站如果登载了软广告便会失去公信力——不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觉得软广告的可信度好歹要比《福克斯新闻》(than Fox News)强上那么一丁点。

软广告是否会造成误解以及损害公信力?出版商和广告主们对这个问题经常用同一句话回答:“它已经标明是‘赞助内容’了!”以读者们聪明的智商是应该能看出来的,批评人士似乎也有点矫枉过正了。

也就是像新闻平台True/Slant的创始人刘易斯•德沃金所说的一样,它们都“打了标签”。在德沃金的领导下,《福布斯》的供稿人网络获得了极大的拓展,而且德沃金还负责了《福布斯》赞助的“品牌之声”(BrandVoice)项目。《纽约时报》出版人小亚瑟•苏兹伯格也表示,报刊网站上的软广告都清楚地打了标签,以便确保读者明白“什么是《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什么是广告”。

但Contently公司这份基于542人的调查却给两人的观点泼了一瓢冷水。据这份调查显示,读者一般并不明白“赞助”二字的含义,当他们看见“赞助内容”的标签时,一半人心中想的是,赞助商花钱买来写手吹捧自己,而且肯定影响了这篇文章。有五分之一的读者认为,这篇软文的内容是由一支编辑团队打造的,但是“有了赞助商的钱才有了它。”18%的读者认为,赞助商只是花钱买下了文章旁边的冠名权。还有13%的读者认为文章干脆就是赞助商自己写的。就连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the U.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对软广告也是一知半解。去年,它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开会讨论软广告,但是这次会议“提出的问题比解答的问题还多”。

更糟糕的是,等到读者真正明白了“赞助”的含义,他们就会感到受到了欺骗。有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宁可自己喜欢的新闻网站打出横幅式广告,也不愿意看到广告软文。(讽刺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软广告是一种非常能得到消费者共鸣的创新,足以“杀死”低端的横幅广告。)只有18.7%的受访者表示喜欢软广告,因为他们觉得软广告更有意思。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太可能点击一篇由某个品牌赞助的文章。从读者的角度看,软广告貌似根本就不是什么“心灵的旅程”。

平心而论,人们很少承认他们喜欢广告或是他们会受广告影响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每隔几年都会冒出来一篇调查,声称社交媒体广告(尤其是Facebook上的)不管用。这或许也是实情,但若果真如此,我真不知道各大品牌为何还会每年狂洒几十亿美元在社交媒体上打广告(今年是83亿美元)。

不容否认,读者对软广告的反应是负面的,而且非常强烈。就在Contently的调查发布之前不久,网络分析公司Chartbeat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只有24%的读者有耐心看完一篇软文,而71%的读者会看完一篇正常编辑内容。

大家可能会问,以上所说的这些对于Contently这样的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只有软广告在营销市场上大有作为,Contently的业务才可能有钱赚。在调查报告的结尾处,Contently还是给传媒界打了一针强心剂,称各大品牌和传媒最终还是会在彻底惹怒读者之前,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Contently举了《纽约时报》、Mashable和BuzzFeed等例。据《纽约时报》负责赞助内容的高管表示,《纽约时报》的读者阅读赞助内容和其它编辑内容的时间一样长。Mashable的内容编辑也表示,Mashable的读者对赞助内容也并不反感。至于软广告的“鼻祖”BuzzFeed,更是有数不清的案例能说明它的广告软文发挥了多么好的作用。

目前软广告仍然有继续发展的希望。但传媒界仍然需小心:虽然愿意看软广告的读者可能会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肯定喜欢自己看到的东西。

]]>
如何用内容塑造品牌 看可口可乐们是怎么做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72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723.html#comments Tue, 15 Jul 2014 17:30:18 +0000 //www.otias-ub.com/?p=255723 内容营销不仅能够促进销售,而且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B2B营销者运用内容带动需求,引领潮流。IBM正是凭借在“智慧星球”内容和管理层报告方面做的大量努力来进行内容营销的。一部分品牌正在拓展思路,考虑如何运用内容交流品牌和商业活动。除了“媒体演播室”,品牌还利用新兴的社交媒体,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讲述故事和制作多媒体。很长时间以来,“思科新闻工作室”一度被认为是企业媒体网站的典范。这种深远的影响力保持至今。除此之外,可口可乐、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Basecamp,这三个品牌也做了很多有趣的工作,值得我们研究。

可口可乐旅程(Coca-Cola Journeys)

Ashley Brown及其团队已经成功为企业品牌创建了一个名为“可口可乐旅程”的故事讲述平台。通过精巧的编辑,你将会发现这些故事在“大图滚动栏”中循环放映:

· 如何准备一顿简单的母亲节早中餐——一个简单的流程就能切实帮助到我们这些想要报答母亲,却又对如何下厨房一无所知的人。

· 1886年5月8日:一个新主意的诞生日 ——回顾可口可乐从最初在雅各布的化学实验室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

· 完美的镜头: 可口可乐的快乐标杆——这一雄心勃勃的艺术项目是由巴西和阿根廷艺术家设计的,汇集了成千上万的剪贴画拼合而成的海报艺术。

“旅程”关注的重点非常清晰:公司新闻资讯的最新动态,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的女性,水资源议题,以及当前2014年世界杯的冠名赞助。内容也涵盖了饮食和音乐。这些都反映了一种向更为生活化的内容的转变——这也是他们从实践中学到的重点。品牌主页简单汇集了比如你在芬达的社交媒体渠道所找到的内容。

“旅程”中有大量的内容。你还可以通过Unbotteled Blog了解幕后的传播团队,阅读网站推荐的精选文章。

“Contently”是一个讲故事的平台(内容营销分享平台), 作为可口可乐的合作者,在其品牌战略中提供了极为有用的视角。

据“旅程”的联合主编Jay Moye透露,2013年,“旅程”总共发表了1200篇文章,共吸引了131,000,000名网民参与,平均每位网民花费4分40秒的时间在每篇文章的阅读上,这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通过JourneyOn(交流方会议),可口可乐全球团队试着将运营秘籍传递给已经各自上线“旅程”以及那些在未来几个月将会启动“旅程”的八个国家,包括英国,爱尔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尼日利亚和肯尼亚。

团队

可口可乐的“旅程”团队由Ashley Brown——这位年仅35岁的数字传播和社交媒体总监负责。正是Ashley Brown将可口可乐从广告时代带入数字时代的。“旅程”由Moye和前电视记者Ashley Callahan共同管理。团队的工作人员还包括社会化媒体编辑、平面设计师和分析师等人。来自亚特兰大的视频组负责录制“旅程”的影像。团队依靠自由职业者,比如作家,摄影师等人,为非可乐产品本身方面的内容服务,比如通过Contently(内容营销分享平台)来展现可口可乐公司的招聘和管理机制。

简洁明了

看看团队在内容中是如何体现新股东会议的。与照搬财务报告或记无聊的会议流水账不同,文章被简化为:“关于可口可乐的年度股东会议的10项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富国银行的“故事”(Wells Fargo Stories)

比可口可乐的“旅程”更为简明,美国富国银行用清晰简洁的设计传达了三项宗旨:

·帮助我们的客户迈向成功

·协助我们的团队茁壮成长

·每一天都实现个人价值

这个博客确实设计精美,远远超越了富国银行的官方新闻博客(持续更新公司商业新闻的博客集锦)。 在“Stories”中,富国银行报道了一系列客户的成功故事,例如:他们与Urban Outfitters(美国品牌)公司的合作。他们分享的内容包括在凤凰城的长期志愿者工作和对圣路易斯食品银行作出的贡献,以此传递公司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

艰巨的挑战

不同博客之间的内容容易混淆,不过富国银行的内容做得相当不错。毫无疑问的是,博客”Guided by History” 在联系顾客与品牌长期资产方面的优势,就如同“beyond today blog”在提供关于退休的有用资讯方面的优势一样。但内容方面,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领域,所有一切的核心在于两种类型的内容,1.有用的内容就意味着对利益相关者有帮助的信息(比如退休指南);2.另一种是品牌内容,这类内容阐述公司的特点(比如公司员工志愿者服务)。当需要选择金融合作伙伴时,所有这些内容都会帮助客户和投资者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富国银行?”

我期盼富国银行能够将这些出色的故事资源联接起来,并走得更远;也盼望Stories能够以一种更现代的方式为内容服务。不过,我也对富国银行能否从他们核心客户的网站中精炼内容表示怀疑。虽然网站将商业和服务置于首要的地位,但是出色的故事却是客户选择品牌的有力依据。因此,这些故事应该在富国银行的主站中被特别强调。

Basecamp, “距离”(Basecamp, The Distance)

Basecamp(37signals公司旗下一款流行的云服务项目管理软件),与上述的两个案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值得我们一探究竟。37Signals专注于软件制作15年,他们为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而感到自豪。创始人Jason Fried一直致力于通过公司杂志分享经营公司的个人经验。

虽然Basecamp早就有博客了,最近他们又上线了一个名为“距离”的新网站。与可口可乐不同,“距离”中的内容并非频繁更新的故事连载,也非典型的社交媒体掘金合集。他们花一个月时间编辑一个故事。“距离”做长篇叙事,关注25年甚至更长历史的企业,故事的字数保持在2500字以上。他们的第一个故事简要介绍了霍尔文皮革有限公司(the Horween Leather Company)——芝加哥最后一个优质皮革及皮革制品(包括威尔逊足球)制造商。

Jason在博客上解释道,“很多人都会说开始创业很难。 的确如此,但是经营好一个公司更是难上加难。至少,起初所有的公司都是行业新手,不过真正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为之甚少。我们想要为那些已经找到做生意最艰难的部分,而且知道怎样才不会在商战中出局的企业庆祝一番。

简单的联系

在配图和讲述不同皮革差异的视频的点缀下,霍尔文公司的故事展现得不错。 Basecamp 显得比较低调,你甚至找不到“距离”与Basecamp 网站的任何联系。如果没有关注Basecamp 博客,你恐怕不会知道“距离”是Basecamp主办的。不过,这恰好符合我们对于Basecamp/37Signals的期待。因为用户会自发地形成口碑传播。最终37Signals将会因为作为一个15年历史的公司,还花时间研究历史久远的公司的生存与经营之道,而获得很高的赞誉。

这三个不同的品牌都通过讲故事和内容营销来支撑品牌背后的承诺。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公司的形象对他们的商业活动和选择产品的客户来说至关重要。

译者后记: 本文通过国际知名大品牌的案例讲述如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应对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挑战。内容营销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如何做好内容营销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首先,内容为王,我们该选择怎样的内容才具有冲击力。其次才是营销方式。我们该如何营销才能更好的在潜移默化中打动我们的受众和客户。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这两方面给予读者启示,最后为你所用。

消息源:SocialBeta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723.html/feed 1
eMarketer:自动化将成为电邮营销发展的下一步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6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66.html#comments Thu, 10 Jul 2014 00:55:56 +0000 //www.otias-ub.com/?p=253566         199IT原创编译 自动化是电邮营销发展的下一步

        电子邮件是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所有平台都建立了电子邮件系统,而且电子邮件也是许多B2B计划的基础。根据eMarketer新报告“B2B电邮营销:2014年的标准和最佳实践”,电子邮件这种媒介已经成熟,尽管经济衰退时期它的效率确实为一些B2B带来了收益,但近几年电子邮件广告支出却基本持平。

图片1

        尽管新的数字营销和广告平台、形式和渠道吸引企业关注和预算,但是电子邮件仍然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说比以往更受B2B营销商的重视。它的核心功能基本没变,但是有新的发展和营销人员必须解决的挑战:手机,内容营销和自动化。

        对使用电子邮件的B2B营销商来说,个性化信息和整合渠道很重要,而且自动化对于执行这些策略必不可少。

        有了电子邮件和手机对内容营销的支持,使B2B在适合的时间以正确的信息传达给适当的人就变得很重要了,没有自动化就不可能有个性化的电邮营销。

        B2B营销商知道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价值,但是许多人却迟迟没有将技术整合进销售和营销工作。BtoB Magazine在2013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只有26%的美国B2B营销商在2013年底完成了销售和营销活动自动化集成。但是,超过半数的营销商(52%)希望今年全面实现营销自动化。

图片2

        自动化解决方案通常很广泛,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得到应用,但对大多数营销商来说,电邮自动化至关重要。Regalix在2014年3月对B2B营销商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营销自动化功能中,电邮自动化是最重要的。Regalix的数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营销商表示他们需要的电邮技术不是自动化和管理电邮的简单机制,他们需要的是复杂的系统来管理跨渠道营销活动,给消费者传递个性化体验。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566.html/feed 1
内容营销需要知道的7件事 //www.otias-ub.com/archives/250323.html Mon, 30 Jun 2014 17:32:08 +0000 //www.otias-ub.com/?p=250323 Content-Marketing

 人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指的是当我们回看每件事,我们希望当时知道哪里能做得更好。这里列出了七个最重要的问题,那些是很多年前,当人们第一次开始内容营销时就希望知道的问题。希望能帮助你获得成功。

1、建立客户模型

        虚构一个理想的客户。你可以基于理想客户的共同特点、需求或者问题,创建不同角色。制定客户模型不仅是你营销策略最基础的一块,同时也在你企业的每一个功能中起作用。

        他们是关键的,因为你可以根据每个角色的具体目标、需求、和忌讳,制定你的内容策略,转化率,社交职务等。

        根据你的客户模型制定内容,可以有助于寻找到正确的受众,提高参与度,并且有助于建立一个忠实的受众模型,那个你正试图去吸引的精准受众。如果没有明确的客户模型,你将继续在原始的黑暗中误打误撞。

2、把它当成一项投资

        内容营销(就像很多业务)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它不会在一夜间成功的,而是根据时间的推移慢慢积聚能量,就像一个雪球从山上滚下来,越滚越大。当一些付费媒体满足于一时的成果,那会变得非常可怕。

        为了在开始集中精力,需要不断的提醒你自己,你的内容营销“资产”和业务中的每个博客和每个内容都是一项投资。虽然它通常需要6-9个月才开始真正有效果,这只是在长期成功营销计划中,时间相对较短的投资。

3、使用企业倡导

        内容营销的成功关键点之一就是有完整的企业,从上到下,到购买,形成一项“内容文化”。那意味着企业中的每个成员不仅会对你的营销团队精神感到兴奋,也能参与到内容制作和推广。

        最关键的是,对比较大的企业来说,可能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营销队伍。建议从高层开始,让所有C级以上的高管参与到内容文化的创造中。从此,你可以按照这个意见推动整个企业的内容文化。

4、内容不必写出来

        当我们看到“内容营销”,马上想到的是书面文字,但是,要牢牢记住,这仅仅是一个媒体格式。如果文案不是你的强项,试着在你的策略中结合视频或者音频内容。

        最终你挑选的媒体格式,能让你的团队做出最好的成果,给到你的受众。这包括了多媒体格式。一旦你找到了正确的平衡点,你创造的内容更容易影响受众。

5、质量比数量重要

        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写一堆基础文章和一些精彩的文字,那个更好?评判底线就是每个内容板块都应该提供给读者有效的价值,让他们读后感到愉悦。然而,始终频繁的发布内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需要一个平衡,基于资源,行业和受众,每个企业略有不同。

        通常情况下,建议最少每周发布3个高品质,700字左右的博客。虽然在一开始,这可能看起来很多,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办法,会很快速的帮助你在内容营销中建立吸引(通常4-6个月)。如果你可以每周写三篇以上博客,这是很棒的,但至少是三篇。

6、写作只是成功了一半

        写作是费时的,也许它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推广内容,驱使人们去读它。很多时候这经常被营销人员忽视,因为他们仅仅为完成内容而高兴。

        你要确保创建一个行动计划去推广你的博客内容,请奉献25%到33%的时间去写推广新博客的文章。这是得到最佳内容营销策略的关键。

7、合理安排

        一个伟大的有技巧的内容营销专家,知道如何通过不同方式安排内容。他们的大脑能看到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现有内容,让这些内容的价值最大化。

        例如:让我们假设你或你的企业创建一个贸易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很容易的重新定位成许多不同的形式,提供巨大的内容价值。

        活动结束后,再利用内容做一个网络研讨会。然后把网络研讨会录成文本,提炼每个重要观点融入博客。然后把最热门的博客做成一本电子书。

        虽然根据不同企业,每个内容营销策略也有些区别,这篇文章的观点适用于任何情况。

]]>
eMarketer:美国媒体和娱乐行业的数字广告花费增长迅速 //www.otias-ub.com/archives/232795.html Fri, 30 May 2014 00:44:55 +0000 //www.otias-ub.com/?p=232795 视频和富媒体是驱动增长的核心因素

据eMarketer,美国媒体和娱乐行业的数字广告花费预期的增长迅速,并超过其他美国行业。而驱动增长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大量视频和富媒体广告的投入——两个增长最快的广告形式,这主要来自营销人员在新闻媒体、电影、电视节目、游戏和音乐上的投放。考虑到媒体和娱乐消费转向平板和智能手机,所以这些营销人员对移动广告也进行了大量投入,以上根据eMarketer新的报告《2014年美国媒体和娱乐行业:数字广告花费预测与趋势》(《2014年数字广告花费行业标杆》系列报告的一部分)。

1

媒体和娱乐业的广告目标就如同他们行业自身一样复杂。有时候,营销人员试图得到特定的结果——对新的发布商来说是数字订阅量,对电影首映式或巡回演出来说是上座率。其他时候媒体和娱乐公司通过广告来建立他们的品牌。这些类型的广告可能包括主页购买和赞助。

2

总之,美国媒体偏向于直复营销,直复营销和品牌营销大概为6:4。而娱乐业的广告花费却相反,直复营销广告占36.5%,品牌营销广告占63.5%。

将这两个广告目标放一起来看的话,美国媒体和娱乐业大约5/5开,这与电脑产品、电信、健康和制药一样,而其他的行业的直复营销的花费都低于50%。

然而,这些行业的广告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媒体公司偏重于低漏斗型目标,比如让客户订阅数字内容。因此,美国媒体在直复营销和品牌营销目标上的花费为6:4,这与汽车和金融服务业很相似。

另一方面,美国娱乐业在直复营销和品牌营销上的广告花费分别为36%和64%,这与大众消费品行业相似。这可能是由于娱乐公司偏重于使用视频、社交媒体和品牌的/定制的程序化方法这些高漏斗的目标,如在大型视频游戏发布前,提高人们对这款游戏的认知度。

“事实上,每一个广告主都有建立品牌和进行低漏斗营销的双重需求,”Yahoo北美区域的销售副总裁Mark Ellis说道,“一些超高端品牌广告主永远不会在网络上销售,一些直销人员指关注推动销售。所以每个人都要双管齐下。”

]]>
胜三:2014年中国营销行业趋势研究结果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973.html Tue, 13 May 2014 10:31:26 +0000 //www.otias-ub.com/?p=224973 调查研究,中国广告主日趋成熟,“目前,越来越多的广告合作关系基于年费及奖励机制。” 胜三中国区总经理李佳说到。

中国广告主的业务趋向集中于少数代理商。“通过对超过944个广告代理关系的深入分析得出,目前情况下每家公司正平均使用8家代理商来处理他们的营销业务,与2012年的14家相比,整体数量有所下降。“她补充到。

本次调研中,胜三与中国地区400余位资深营销决策人士进行深入的面对面访问,了解他们与其代理商的合作流程、代理商看法以及市场表现。这是第五次在中国地区进行此项调研,调研对象涵盖了250家跨国及本土代理商。

合作关系更加持久,项目付费制有所下降

调查报告显示,广告主与广告代理在创意、媒介、互动及营销服务方面的平均业务合作增长了15%,平均合作期限为3.2年。“基于项目或佣金付费的广告主数量整体下降了28%,因此代理商可以根据品牌建设及策略提供更适当的资源支持。”李女士说到。

即便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广告合作期限最短的国家。英国与巴西的代理商任期平均高达6.1年与6.6年,“广告主与代理商的压力都很大,所以更换代理商有时也在意料之中。”她补充到。

采购部门与媒介审计的认可度逐渐提升

采购部门的角色在代理商选择过程中变得愈发重要,其中有64%的公司会邀请采购部门参加谈判,这一趋势较2010年及2012年均有所增长。更加重要的是,广告主已经认识到与采购部门合作解决广告代理付费问题的必要性,并有46%广告主已经将其付诸实践,较之过去呈猛增态势。“采购部门对广告合作的谈判来说意义重大,代理商正在帮助培养并努力与其合作以实现共赢。“李女士表示。

同样的,曾经的新生事物媒介审计和财务审计,在中国市场上也已得到广泛应用。报告中的一个独立单元就此针对30名采购部门领导进行了访问,93%的采购人员提及持续进行媒介审计的必要性, 63%的人员表示将会实施财务审计这项工作。“ 政府倡导的公正透明和开源节流也正在影响着营销行业 —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雇佣第三方审核机构,来帮助验证其营销绩效。”李女士补充到。

互动媒体占市场营销预算的18%

市场成熟的另一个表现是互动营销的兴起,现在已经占到整体营销预算的 18%,与两年前相比,涨幅达35%。“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与移动平台的爆棚发展,广告主大量投资于付费媒体、自有媒体和赢得媒体。”她补充到,“近两年来,很多广告主都开始聘请专业机构来评估审核其互动营销程序及效果。

可口可乐,加多宝,耐克的营销案例领先同行票选

根据所有受访广告主票选,饮料行业巨头可口可乐及加多宝分别获得中国地区最佳营销方案及最受尊敬的广告主,紧随其后的是耐克、宝马及箭牌。“可口可乐正全力争取成为互动及整合营销领域的领导者,相信其他广告主也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点。”李女士补充道,“并且,加多宝通过赞助中国好声音进行品牌重建的案例已经成为中国营销案例的典范。”

传统广告代理商挑选标准

媒介代理商挑选标准

最受尊重的广告主

代理商付费机制


代理商与广告主的关系
]]>
GoPro和特斯拉如何改变数字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206.html Mon, 12 May 2014 10:18:56 +0000 //www.otias-ub.com/?p=224206 数字营销的关键在于口碑。点击、分享、定位、转发,这些行为目前都变成了现代人的交流方式。不过,即便我们身处新闻聚合和病毒式传播这样一个时代,许多品牌商仍然愿意采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方式。然而,有些公司却不愿意墨守成规,他们更喜欢尝试新的营销形式,这些公司中也不乏已获得巨大成功的公司。

有两家公司采用了非传统的数字营销渠道:GoPro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如果你登录YouTube,会发现上面都是使用GoPro高清运动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在一部视频中,拍摄者带着GoPro摄像头从滑雪场俯冲而下,惊险的一幕吸引了超过4亿点击量。特斯拉也在一个七人营销团队的领导下运行自己的直销网站。他们有什么秘诀吗?我们知道,特斯拉是一款极具现代设计感的汽车,公司允许消费者直接从在线设计工作室上进行预约,然后把汽车快递到买家手上。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两家公司是如何改变数字营销的。

GoPro摄像机: 一个世界的窗口

20140512092109_8665

一般而言,一个相机就是一个镜头,一个世界的窗口。GoPro不是你观看滑雪、冲浪、极限跳伞等运动的视频时看到的摄像机,它是你看到海洋、山脉、天空在旋转晃动时所用的摄像机。在GoPro视频中,虽然画面几乎难以分辨,但是用于拍摄的摄像机,以及GoPro的品牌形象已经深深扎入进了消费者内心深处。没错,GoPro希望传达的,正是一种冒险精神。

在YouTube上还有一段使用GoPro拍摄的视频,该视频的名字叫“消防员救小猫”。一方面,它体现出了暖暖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它得到了病毒式的传播。在YouTube的GoPro频道下,订阅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万人,其中包括运动迷、寻求刺激的人、摄影爱好者等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社交媒体帐号,会随时随地分享内容。以“消防员救小猫”为例,这段视频的浏览量超过3000万次,评论数超过2.7万条。

GoPro数字营销战略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显然与上述这些数据是分不开的。通过定期发布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GoPro已经向用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为它能够吸引用户订阅自己的营销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查看用户在YouTube上的评论,GoPro还可以系统性的回答产品遇到的任何问题。GoPro已经把YouTube当作一个用户参与度极高的内容营销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推送视频内容的网站。GoPro自信,当你看到他们拍摄的视频以后,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然后情不自禁的点击视频下方的“订阅”按键。

特斯拉:一个没有经销商的汽车制造商

20140512092305_9602

想要打进美国的汽车市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在工厂上投入很多资金,还要在电视台上投放广告,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过经销商这一关。在美国,通常不允许汽车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汽车,也就是说汽车必须要经过经销商才能上市销售。不过,身为亿万富翁的Elon Musk打破了这种规定。Musk人称现实版“钢铁侠”,创立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和SpaceX火箭公司。

美国市场上之前也有电动汽车,比如雪佛兰的Chevy Volt,但特斯拉完全不一样,它不依靠经销商网络,也没有投放过任何传统广告。特斯拉公司没有首席营销官,他们只有一个七人组成的营销小团队。

美国少数州仍然禁止通过传统渠道销售特斯拉汽车,比如得克萨斯州和维吉尼亚州。但是,这根本无法阻止这款电动汽车出现在全美范围内的公路上。即便德州禁止销售特斯拉汽车,但在该州奥斯汀市举办的音乐节上,人们发现了大街上涌入了数百辆特斯拉汽车。

在美国、亚洲以及欧洲,特斯拉公司已经开设了35家高科技直销店。就像苹果零售店Apple Store一样,特斯拉直销店的选址都在高档商场,以及地段位置最好的城市大道上。好奇的路人经过时,无不驻足观看,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

当然,还有一帮人在帮特斯拉免费做“广告”,那就是记者们。最近特斯拉的新闻不断,因为其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全球销量还不到1万辆,股票也在下跌。于是记者们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就喜欢给公司“找茬”,挖掘一些公司创始人的“幕后故事”,记者此举反而是间接给特斯拉打了“广告”。

抛开八卦不谈,特斯拉数字营销显然做的还算不错。由于美国各地州政府无权禁止在线销售,因此许多特斯拉迷可以在网上购买,只需预先支付车款,等待90天后即可拿到新车。

“免费”广告的力量

虽说特斯拉和GoPro这两款产品的价格差距很大,一辆特斯拉售价7万美元,而一部GoPro运动摄像机仅为400美元,但两者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比如,他们都开发了一款卓越的产品,并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他们都认为应该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面前,避免较高的广告成本。这两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且非常吸引人,数字营销的魅力就在于此。

你的邻居很有可能会为了记录激流漂流而去购买一部GoPro摄像机。他们可能现在还不会购买一辆特斯拉汽车,但对于特斯拉公司而言,这根本没关系,因为Musk希望你做的,就是在经过特斯拉汽车销售展厅的时候能停下来,拍张照片发到微博上就行啦。

via:广告人杂志

]]>
eMarketer:2014年零售商希望能够合并线下和线上购物 //www.otias-ub.com/archives/222160.html Fri, 09 May 2014 01:31:51 +0000 //www.otias-ub.com/?p=222160 今年,美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将跃升15.5%

2014年美国零售电子商务将持续高速增长,销售预计将增长15.5%,达到3041亿美元。根据eMarketer的最新报告《美国零售电子商务:2014趋势和预测》,尽管今年预计电子商务销售将仅占全美零售的6.4%,达到4.73万亿美元,但他们真正的影响还将更大。

1

销售并不能体现整个全美零售电子商务。消费者可能并不是每次都在网上购物,但他们会经常通过数字渠道进行购买。在美国2.194亿年龄在14岁以上的网民中间,1.966亿人也就是89.6%的网民预计今年将会在网上购物,相比,有1.632亿的人会全部在网上购物。

随着这些数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数字购物并不总能够引起立即转换。零售商高管表示,这个转换会影响整个购买路径。

2

而影响是双向的。根据咨询公司Accenture201311月对美国数字购物者的调查显示,87%的被访者表示在去商店购物前会去“网络展厅”或进行网络研究。同时,商店体验最终能导致购物。Accenture研究发现,72%的被访者在商店里看过产品之后会查看“网络商店”或在数字渠道购买。消费者已经把线上线下购买融为一体。

在融合线下和线上购物体验方面,零售商往往滞后于消费者,但他们正在努力提高。“大部分商家正在学习如何进行网络(销售),”NPD集团的首席工业分析师Marshal Cohen说道。“然而,一旦他们明白这个事实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通过线上和线下来增强购物体验。”

Google的零售领域总监Sott Falzone指出,特别是多渠道零售商,“他们在数字领域的兴趣是越来越重视驱动消费者和购物者进入他们的商店,以及持续提高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曝光率。”

Low的顾客界面副总裁Gihad Jawhar,举例说道:“我真的不关心顾客最终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进行的购物。”

]]>
MarketingPost:移动、社交驱动36%的店内销售 //www.otias-ub.com/archives/217875.html Thu, 08 May 2014 01:29:26 +0000 //www.otias-ub.com/?p=217875 readingreviewsonsmartphone

看起来就好像零售商来自火星,而消费者来自金星。并没有擦出很多火花。Deloitte Digital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商店向移动电子商务投入大量资金,但并没有吸引来顾客。消费者仍然徘徊在实体店,并不看好他们的数字渠道。

顾客的数字活动包括他们使用手机、平板和PC来访问网站、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渠道,现在影响了实体零售店消费每一美元的36美分,或1.1万亿美元。今年年底,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增长,Deloitte Consulting的零售实践总监和报告的联合作者Jeff Simpson说道,这预计将会攀升50%,或销售额1.5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对于零售商,顽固的注重转换率“是不对的”,他对Marketing Daily说道。移动电子商务销售仅占400亿美元,同时,移动所促进的销售达5930亿美元。“零售商需要从整体来看的顾客生命周期,”他说道。“移动不仅仅是移动电子商务或转换率。而是如何来全面促进整个数字。”

商店吸引顾客的方式有很多种,他说道。“比如,网站和移动网站,将包括上千的库存,但当消费者进店后,可能只有30-40%是有货的,所以消费者会感到失望。超级市场创建了拥有成百上千产品的移动网站,但远远没有做好移动体验。

商店并没有完全理解不同渠道的影响。“社交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道。“社交媒体作为购物后的渠道,人们回到家中会在上面分享他们刚刚买了上面,所以社交媒体在最后一个步骤当中是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也会引起其他人的兴趣去购买同款商品。所以尽管他们会去其他地方开始研究和搜索优惠券,但这个想法是来自社交媒体的。这是一个循环。”约75%的被访者(共2000个成年人)表示,来自社交渠道的信息会影响购物行为和忠诚度。

研究发现84%的数字购物者所使用的设备是购物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合适的“陈列”会给商店带来很大的优势:使用设备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意义在于转化成销售的比例高出40%。并且22%的人由于使用数字渠道而花费的更多。

该研究表面,购物车放弃率并不代表着失败,“但会展现出消费者开始在网络上列出心愿单,但选择实体店来购买。如果是这样,数字沟通或许能够将销售引向实体店。整体来看,这种跨渠道的影响要比单一渠道要高的多。”

数字习惯在拥有较多分类的专卖店里的影响最大。电子产品和家电最高,设备会影响58%的店内销售,其次是家具(56%),体育用品(50%)。影响最小的是日用品、百货公司和仓储会员店,占23%。

]]>
eMarketer:零售商拖了消费者全渠道愿望的后腿 //www.otias-ub.com/archives/180541.html Wed, 16 Apr 2014 01:19:22 +0000 //www.otias-ub.com/?p=180541 美梦将会成真

“全渠道零售”毋庸置疑成为了零售业的流行词。新技术和更好的数据使跨渠道购物体验的长期梦想触手可及。根据eMarketer一个新的报告《全渠道零售状况:零售商正在追赶消费者》,实际上,大多数零售商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一远景。

几乎所有的零售商都渴望创造一个全渠道顾客体验。2013年6月,Retail Systems Research(RSR)做的一项调查,84%的全球零售商表示建立一个统一的跨渠道顾客体验非常重要,剩余的16%认为这是有点重要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零售商发现全渠道战略的大多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1

但当到实施的时候,几乎没有零售商完成。在调查中,RSR询问不同领域的零售商他们同步全渠道战略的程度。在13个领域,低于1/5的被访者表示全部同步。在任何领域,他们表示已经进行了超过一半的全同步或正在全同步的进行中。最为显著的是,仅有1/3的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或表示他们会很快进行全渠道的完整同步顾客体验。

它的核心关键是,全渠道是沟通线上和线下体验的桥梁。2013年4月对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专业人士做的调查,IBM Tealeaf和Econsultancy发现在这个领域零售商拖了后腿。63%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在线上内容提供线下商店信息,包括位置、营业时间和联系人,但几乎没有更高级的移动与店内购物体验的直接联系方式。略超过1/4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曾经使用二维码和移动优惠券,但很少有人使用其他技术。

2

是什么能够使得零售商的全渠道进展更快一些?有一部分是因为缺乏紧迫感。店内销售仍占整体零售的主导地位,这可能会导致全渠道工作的推迟。综合来看,这个实现需要一系列困难的步骤,包括库存、数据整合和调整业务运营。没有紧迫感和充足的顾客智能来指导他们,很多零售商可能会犹豫做出承诺,来提供一个全渠道体验的必要改变。

]]>
eMarketer:随着智能设备的使用 多屏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8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86.html#comments Tue, 01 Apr 2014 01:24:06 +0000 //www.otias-ub.com/?p=174286 广告主预测在未来几年多屏活动将占据其预算的很大一块

为了保持广告宣传处于观众面前,消费者对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已经有效的迫使广告宣传延伸至多个屏幕上。而且广告主似乎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些。根据Nielsen和美国广告协会在2013年8月份对美国广告主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到2016年被访者将他们对多屏活动的预算由今年的20%提高到了50%。

无论哪一个设备,保持信息的前端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花费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这项调查发现,95%的被访者相信多屏活动至少有点重要,而48%的被访者认为多屏活动“非常重要”。88%的广告主预测到2016年多屏活动会变得“非常重要”。

1

广告主对未来移动设备屏幕的到达率非常看好。86%的被访者认为手机是目前重要的宣传渠道,98%的人认为在未来三年手机都会很重要。在广告主眼中,平板电脑的答复增长会令人瞠目结舌,81%的被访者认为平板电脑现在很重要,99%的人认为2016年平板电脑将会很重要。在广告主看来,网络电视的重要程度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2

在美国,多屏设备重要性的增长与移动智能设备的增长息息相关。eMarketer预测,在美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由2013年的44%将增长为2016年的60%,同时这一时期内,平板电脑的渗透率将由41%攀升至49%。广告主在其长期的宣传策略中应考虑到这种增长。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86.html/feed 2
Qubit:向零售业学习-旅游业应如何提高转化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266.html Sun, 30 Mar 2014 17:08:25 +0000 //www.otias-ub.com/?p=206266 Qubit公司的网站优化师们对零售业和旅游业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旅游业者找到了吸引和保留客户的最佳方法。

报告中详述了零售业与旅游业间存在的行为差异,对想要优化自身在线和移动端业绩的旅游公司来说,这真是一场及时雨。

很明显,与旅游业相比,零售业的转化率较高、客单价较低、购买流程要更简单。Qubit把两者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对比:

• 零售业转化率为5.9%,而旅游业仅为0.75%
• 旅游业客单价是零售业的10倍
• 零售业的购买流程需要6.5天,而旅游业需要13.2天以及平均9.4个页面才能完成一次交易

报告表示,如果能够了解影响不同平台转化率的因素,旅游公司就可以做得更好,并通过跨平台优化产品来获得更多利润。

  行为模式 vs 最后点击模式

旅游业公司可以首先从移动端上较低的转化率入手,与零售业相比的话,旅游业在转化率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旅游业的流量来源也同样值得注意,尤其是不同流量来源的平均转化率。无论是零售业还是旅游业,联盟合作网站带来的转化率最高,但转化率的差距在旅游业尤为显著,联盟网站比转化率第二高的流量来源高5倍。

旅游业很多流量来源缺乏影响力,尤其是与零售业相比,这为旅游业带来了挑战。SEM、SEO和展示广告对旅游业的转化率不太好,这也是旅游公司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增加联盟合作网站的数量的原因,合作伙伴数量惊人的Expedia联盟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尽管如此,合作网站带来的流量只是凤毛麟角,SEO和SEM在网页上抓住用户的眼球方面非常有效,并引导客户进入购买流程,一直到完成购买。另外,用户往往需要在旅游网站上进行多次点击才能完成预订,也就是所谓的最后点击模式,而零售业不存在这种烦恼。

报告指出,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追踪系统来了解每个流量来源是如何进行转化的,进行再多的SEO和SEM也是无济于事。报告中,Qubit还介绍了自己的追踪方式作为参考。

如果没有精密的归因模型,旅游公司就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比如,大家都知道SEO和展示广告在引导用户完成旅游在线预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其他营销渠道和零售行业,它们的价值还是被低估了。

不要小看搜索功能

请见下图:在线旅游预订过程中,搜索页面的浏览次数最多。

Qubit的内部统计数据显示,旅游网站99%的访问者会使用搜索功能,这一信息非常有价值。

当然,网站的类型不同,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些网站提供世界各地的库存供用户自行选择,而有些提供的是精选产品和服务,不需要用户进行过多的搜索。

旅游业放弃购买率居高不下 重复购买者居多

放弃购买率对在线零售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想要发展业务,就得有本事把流失的业务给找回来。

报告提醒旅游网站,有相当一部分的访问者会花时间浏览购物车信息,或许是查看总价格。旅游产品的单价不低,总价格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为什么旅游业的放弃购买率是零售业的两倍的原因。

旅游业客单价较高,可能会将客人吓跑,但这方面也同样是有可能改善的。报告中以Lastminute.com为例:该网站使用了一款防止放弃购买的工具,瞄准特定交易,提升实际转化率。

虽然放弃购买率居高不下,但研究表明,旅游业的重复购买率通常比零售业高。

via:traveldaily

]]>
6步创建高效的内容营销 //www.otias-ub.com/archives/204834.html Wed, 26 Mar 2014 13:48:41 +0000 //www.otias-ub.com/?p=204834 Content-Marketing

1.      了解你的内容信息

你品牌具有哪些信息?这些内外部关于你品牌的信息你都应该了解。你可以先尝试问自己很多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愚蠢的问题,然后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再为你的内容营销受众制定相应的内容信息,这与我主张webpower中国区客户在开展邮件营销中一直强调的内容个性化非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技巧还要注意,如不要直接对受众说“买我的商品吧!”,而可以换一种更加好的说法,如“我的产品有这些价值”,“我的产品比较竞争对手的优势在哪里”。

2.      让内容变得有价值

当我们已经对内容信息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并想去使用它,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希望这些内容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看到。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如首先看看自己竞争对手在谈些什么,如何去传播内容的,然后通过调研、面访、座谈、街头访问等方法,获得受众与品牌之间的一些信息和数据。这些都能帮助你获取的信息更为客观和有价值。

3.      重视内容交付

一旦你已经确定你的受众群体和针对这些受众的正确内容信息,那么,你就需要开始思考,你希望受众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即你希望内容信息对受众的作用。如果你希望提升在受众中的品牌认知度,你就提供品牌介绍故事、产品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或者你想通过内容营销促进转化,那么提供促进受众转化的关键内容,并附以高效的联系方式则非常重要;或者你只是单独的希望增加品牌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那么增加一些有趣和高互动性的内容及信息形式则必不可少,所有的内容信息在发布及交付到受众前,都需要认真地考虑不同的内容策略及表现形式。

4.      选择合适的内容发布平台

接着,就需要你决定在哪里发布这些内容了。如果你试图让你的内容在信息的海洋中脱颖而出,那么将内容投入一个本身容量不足的峡谷就不是一个明智的做好。这也是为什么了解消费者的习惯是如此的重要。首先,你要了解你的内容及目标受众在哪些渠道聚集活跃,然后集中精力在这些渠道曝光你的内容;然后,通过客观数据、技术及经验跟踪这些内容发布的效果,因为你认为的目标受众聚集的平台,也许并不一定事实如此。如我在webpower中国区针对多渠道客户开展营销时,就建议客户根据自身每位受众的多个渠道的历史行为,如邮件、短信、微信、APP、微博等渠道的行为数据,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渠道,把受众最需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那么继续寻找,如果找到了,那么持续跟踪,并根据自身设定的效果标准,进行优劣淘汰。

5.      进一步助推

为受众提供了定制化的正确内容信息,并确保受众有益之后,你是不是依然不满足于此,想实现更多的边际效益?如果是,那么首先,请问你有没有使用有效的关键字?而主题标签(hashtags“#”)设置的如何?微信平台是否互动性友好?之后,找到并使用合适的关键字,并确保这些关键字确实都是受众喜欢的;对于发布到社交媒体的内容,你还可以多设置几个主题标签,提高曝光机会;而增强微信平台的功能拓展性,增加内容在微信上的传播及互动性等,都可以延伸你的内容营销效果,但是前提是这样做有必要且有价值。

6.      优化成果

你已在正确的平台上发布了内容信息,受众也预期般发现了这些信息,并有效地采用了。那么你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其实未必,你的工作依然远未结束。内容营销也是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需要持续运作,并针对成果进行持续优化。

via:webpowerchina

]]>
麦当劳怎样用Snapchat做营销–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37.html Fri, 21 Mar 2014 15:58:28 +0000 //www.otias-ub.com/?p=203337 用Snapchat营销的势头正猛,代理机构和品牌从2013年夏开始便持续为这一营销趋势加温。而这一次,麦当劳也加入到这一趋势中,与Taco Bell齐头并进。同时,奥迪、本田、GrubHub、Karmaloop和其他许多品牌都成为这一趋势的弄潮儿。

信息图_麦当劳怎样用Snapchat做营销

]]>
内容营销如何影响搜索排名–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681.html Sat, 15 Mar 2014 14:21:36 +0000 //www.otias-ub.com/?p=197681 搜索引擎算法变得更好地识别和排名适当的内容,这让企业从事内容营销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61%的消费者对开设博客的公司有好感。50%的消费者表示好的内容对其购买有积极的影响。开设博客的网站平均会多获得434%的被索引页面。长尾搜索自2004年以来增长68%。

]]>
Lionsgate目标瞄向商场购物者,这将促进移动票务销售 //www.otias-ub.com/archives/201292.html Thu, 13 Mar 2014 00:11:28 +0000 //www.otias-ub.com/?p=201292 1

围绕即将上映的《分歧者》,Lionsgate正在实施的第四季营销活动,通过蓝牙和Wi-Fi将目标锁定在商场购物者身上。

移动内容将包括一个为《分歧者》定制的服务,还有一个功能日历,该日历将能够让消费者通过选择,在电影首映当天提醒消费者进行购票。这个活动反映出在新电影上映时,定位对于Lionsgate的重要作用。

“通过商场中他们使用的静态和数字室外广告(包括营销组合),工作室早已经识别出商场购物者就是他们的目标群体,”纽约Mobiquity Networks的联名CEO Michael Trepeta说道。

“外围调查显示,商场购物者去电影院的几率是平均水平的5倍,而观看过宣传片的人去电影院的几率是平均水平的3倍,”他说:“一个选择性的数字/移动营销活动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Lionsgate与Mobiquity共同实施的活动。

商场快讯

Lionsgate将利用商场蓝牙和Wi-Fi将信息推送给购物者。

消费者将能够看到移动《分歧者》定制信息,还能设置一个动态的日历提醒。当电影在剧院上映的时候,他们还将能够收到购票提醒。

在商场中,活动会利用到Mobiquity的互动区域,如入口附近、主力店铺和自动扶梯。

根据Mr. Trepeta,Mobiquity为Lionsgate活动利用蓝牙和Wi-Fi,因为它们在这里是普遍的技术。

“蓝牙和Wi-Fi是两个盛行的技术,在如今的是市场里,他们几乎存在于每部手机里,”他说:“他们似的移动手机和功能手机在没有app的情况下就可以连接起来。”

2

移动电影

Lionsgate一直长期通过移动设备来向主要受众宣传它的电影。

比如,2012年,它在Moviefone的iPhone应用中植入满版的移动广告来宣传《饥饿游戏》。

2009年,Lionsgate甚至向《怒火攻心2》的蓝光光碟拥有者发送移动内容资料,让他们可以下载电影相关的铃声和移动墙纸。

2010年,Lionsgate在一个整合移动营销活动中,还曾尝试2D条形码来宣传它的新电影《有色女孩》,让消费者能够和电影里的角色相连接。

Lionsgate对移动的投资,使得他获得了大多数的媒体,并在新的方式下与消费者建立了联系。

“总之,对大部分品牌来说,移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渠道,”Mr. Trepeta说。

“如今,客户意识到了移动手机无可厚非是最私人和最亲密的设备,人们想要一个高质量的营销活动,主要如果他们想要参加,就可以与品牌建立联系。而不是一个在他们想要用手机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强加于他们的活动。”他说道。

“在所有相关形式的媒体来看,在可选择的基础上,能够传递独家内容的定位移动营销成为了整合营销活动的另一个接触点。它是破坏性的、效果显著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

]]>
Wise:内容营销必须遵循的三十条军规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48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483.html#comments Tue, 04 Mar 2014 10:49:23 +0000 //www.otias-ub.com/?p=199483 content-marketing-model

根据Content Wise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市场营销者在内容发展上的总体消费增加了45%。另据调研,目前已经有上千亿美元投入到内容营销,占整个营销预算的25%,超过一半的企业将内容营销外包出去。不仅如此,2013年4月来自全球新闻网站Mail Online的调研,70%的品牌和77%的广告代理2012年有从事内容营销相关的广告活动。

多种来源的数据表明,内容营销正呈现出爆发性的趋势,它适合于家居建材、快消品、耐消品、工业品、服饰鞋帽、城市景区等几乎所有的行业。

内容营销显然已经发展为企业营销的单独战略模块,创意、文笔与实效属于驱动它的三驾马车,任何想实现更卓越营销效果的企业,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并且制定内容营销战略。

而在内容营销这个版图上,如果要做出实效,有必要认真思考已经浮出水面的三十条军规,无论你是否承认,它们总在发挥影响。

1、了解你的受众和消费者,提供符合他们喜好的内容,比如要装修的业主,提供材料选择、装修监工、风格设计等信息;如果是女人,告诉她有什么样的好化妆品、如何美容等信息。

2、准备充足的内容素材,比如企业资料、产品资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案例、人物、历史、文化素材等。

3、拟订一份阶段性的内容营销选题,争取每一篇作品都拥有响亮的标题,即使一时灵感受阻,也要对标题细细斟酌与提升,使得受众看到标题后,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依靠客群和媒体数据分析获得的洞察是内容创意的助燃剂,所以,我们在创意创作时,不能只盯住时尚与潮流,必须同时与消费者需求密切关联,使得内容切合消费需求的变化。

5、熟练掌握各种内容营销工具:新闻;社交话题;视频;论坛帖;案例研究;电子书;IM内容;博客;微博;信息图表;调查报告;电子杂志;电子邮件等等。

6、内容营销有必要走持续、悬念、推进的路线,也即,有些好内容可以有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甚至更多的精彩故事,在每一季之间会形成一些递进和悬念的关系,使得受众有兴趣继续阅读,当然,这样的内容所产生的受众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7、最好的灵感来源于不同的、非常广泛丰富的素材。多听多看多思考,学会提取素材中那些动人的闪光之处。

8、针对一条即将创作的内容,请先问问自己想通过这篇内容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形式与结构去解决,它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如何突破。

9、内容里要适当安排关键词,比如品牌关键词、产品关键词、密切关联的网友搜索关键词等,不宜太多。

10、借势热点事件和热门词汇、影视剧、人物、网络现象等,制造话题,比如神十飞天、爸爸去哪儿、中国大妈、、北京爱情故事等。

11、在内容中,学会使用图表、漫画等生动创新形式搭配,更为丰富地表现内容。

12、读图时代,可以用一幅高大上的美图表达所有的内容,也即把内容整理成一幅精美的图,能够瞬间抓住用户的注意,而且会引发很广泛的传播。

13、在多数人处于情感焦灼的年代,温暖的内容会提升品牌好感,比如在内容中向受众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建议等;选择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北漂关怀、蚁族励志等角度,永远都能够打动一些人。

14、内容可以美化与修饰,但所引用材料要真实可信,经得起推敲,有感染力,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受众。

15、可以大量采用讲故事的营销内容,故事往往比一些专业分析型的内容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也更能吸引人阅读。

16、在内容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体现出品牌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充满实用性和教育性,这样的内容会提升品牌的可信度。

17、一定要记住,给读者带来有价值信息的内容,受众会更喜欢阅读和记忆、分享,用户粘性自然增加;当然,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同你要影响的受众匹配。

18、根据受众和业界关心的现象,展开深入调研,获得意见领袖和消费者的观点,为内容提供第三方依据。

19、对需要影响的人群角色进行细分,包括专家、引导者、分享者、组织者等,对每一个角色制定契合的内容。

20、内容要充分展现产品的功能,可能是非常深入细致的展示某一项功能,挖掘某个功能卖点,也可以是生动化展示全部功能。

21、制定内容构思、创意、写作、审查和发布流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22、在内容中使用同品牌、产品相关联的知识,会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背景。

23、让数据帮你说话,针对每一种论点争取找到有依据的数据佐证,加入内容中,它们非常有效。

24、有说服力的内容会围绕价值观展开,也即让内容所传递的信息符合目标受众的价值观。

25、掌握尽可能多的内容营销角度,比如营销与事件、消费者故事、品牌历史、第三方的内容;动态等,角度越多,内容产出量越大,越新颖,越充分展示优势。

26、多平台内容战略,也即面向PC、手机与平板电脑,提供针对性的内容。

27、非常值得重视的是,移动阅读习惯成熟,企业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移动终端内容创作上,确保内容在所有互联网设备上容易浏览,并且享有非常流畅清晰的阅读体验。

28、多管齐下、多方送达才是王道,利用所有的沟通渠道进行辐射和放大,超明建议,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比如新闻可以投向门户网站,也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而且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发送。

29、发布后要跟进效果,比如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包括社会化分享数、到达率、互动频次和粉丝增长数等,不断根据效果变化而丰富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确保内容得以最大化地扩散。

30、社交和搜索必须加入内容营销战略,包括搜索可见,社交讨论活跃度等,这些都决定了你的内容会是否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483.html/feed 2
万卓环球:2014年亚太地区内容营销影响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534.html Wed, 12 Feb 2014 12:14:05 +0000 //www.otias-ub.com/?p=194534 整合公关传播机构万卓环球 (WE – Waggener Edstrom Communications) 今天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独家研究报告《内容为王:2014年线上品牌叙事的影响力》,分析了数字化内容和线上品牌叙事对亚太地区品牌的影响力。

 The Impact of Brand Storytelling Online – Brand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

这份新的地区报告涵盖十个亚洲市场的六大业务领域,揭示了线上品牌叙事与主要消费者行为如品牌拥护、品牌消费和品牌互动之间的关系。

报告调查了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和越南介于15到60岁之间的2200多位消费者,并分享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调查结果。

万卓环球分析洞察亚太区领导 Stephen Tracy 说道:“亚洲的传播从业者发现要证明数字化内容投资回报率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最新研究显示线上品牌叙事与消费者消费、推荐和互动的增加存在明显联系。”他继续说:“简单来说,消费者与品牌内容互动得越多,他们在这些品牌上的消费也就越多。

万卓环球 Studio D 亚太区数字化传播副总裁 Zaheer Nooruddin 补充道:“对我们来说,真正的信息是品牌所有者必须在2014年集中精力为受众打造出丰富多彩且吸人眼球的相关叙事。如果品牌通过在亚洲市场的高品质内容营销成功引起消费者参与互动,那么投资回报率自然会有所上升。”

我们向调查对象询问了一系列有关他们如何与不同业务领域的品牌互动的问题,这些业务包括观光旅游、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和家电(除移动设备)、食物和饮料、个人护理以及医疗保健。

一些研究发现包括:

亚太地区

  • 移动设备品牌在亚太地区拥有最多的数字粉丝和关注者;72%的亚洲消费者会关注数字领域的一款移动设备品牌
  • 78%的亚洲数字化消费者会在社交网络上获取产品和服务信息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线上关注个人护理品牌的消费者每周在该产品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11%
  • 澳大利亚线上关注观光旅游品牌的消费者每年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51%

中国大陆

  • 中国大陆线上关注食品饮料品牌的消费者每周在该产品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60%
  • 86%的中国大陆数字化消费者会主动阅读网上软文内容或点击数字广告

香港

  • 香港线上关注移动设备品牌的消费者向朋友、家人或同事推荐移动设备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33%
  • 88%的香港数字化消费者会在社交网络上参与品牌竞赛和抽奖活动

印度

  • 91%的印度线上消费者频繁或非常频繁地使用 Facebook
  • 印度关注观光旅游品牌的消费者每年在该产品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87%

印度尼西亚

  • 95%的印度尼西亚线上消费者会在社交网络上获取产品和服务信息
  • 87%的印度尼西亚线上消费者会在社交网络上搜寻最新的优惠和促销信息

日本

  • 日本线上关注消费类电子和家电品牌的消费者在该产品上的每单消费比其他人多12%
  • 60%的日本数字化消费者会主动阅读网上软文内容或点击数字广告

韩国

  • 32%的韩国数字化消费者频繁或非常频繁地使用 Cyworld
  • 韩国线上关注食品饮料品牌的消费者每周在该产品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67%

菲律宾

  • 菲律宾线上关注观光旅游品牌的消费者每年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60%
  • 菲律宾线上关注医疗保健品牌的消费者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每单消费比其他人多257%

新加坡

  • 新加坡关注食品饮料品牌的消费者每周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08%
  • 新加坡线上关注医疗保健品牌的消费者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每单消费比其他人多172%

越南

  • 越南线上关注个人护理品牌的消费者每周在该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比其他人多156%
  • 越南线上关注医疗保健品牌的消费者向朋友、家人或同事推荐该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57%
]]>
CMI:成功使用内容营销的3个方法 //www.otias-ub.com/archives/192752.html Sat, 08 Feb 2014 07:59:23 +0000 //www.otias-ub.com/?p=192752 content_marketing_01

内容是营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贯穿始终。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我们不断创造、分享内容,并试图让受众能接收这些信息。

最近CMI和 MarketingProfs关于B2B内容营销的一项研究显示,66%的B2B营销人员正在创建用户档案,并细化内容策略,而86%的公司已经拥有内容营销总监。

这些数字表明了内容营销正在得到重视。无论你是刚接触内容营销,希望通过学习来实现内容营销,还是早已拥有一份卓有成效的内容营销方案,都不妨来看看以下三个方法,说不定它能使你的内容营销更加闪亮:

1、三思而后行。在制定内容方案前,请先以受众的价值导向来作为核心策略,然后试着自我评估:你是在谈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还是在谈论服务的可实施性,以及它能够给客户带来的成效?我相信地球人都知道客户想看什么!请记住:客户应始终是你内容创意的核心。不妨细数一下你的公司和/或产品出现在相关材料中的次数,这足以检验你是否是个真正的地球人。

2、成为实用信息之源。把自己视为垂直领域的领军者,相信自己能够也应该做到。作为领军者,你应该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信息,诸如:怎样彻底解决问题、怎样成功完成一次营销。列举3-5个你能够给予的核心利益,以此填充内容资产,然后通过客户调查和反馈来检验、精炼你的策略。

3、内容其实来源于你本身。每家企业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用户数据、研究结论和销售数据,这些都是内容营销的宝贵素材。无论什么时候,它们都能帮助你加工出特定的内容信息,因为它们早已在实践中百炼成钢。此外,团队也是你的宝贵财富,定期举行头脑风暴将帮助你价值最大化。

]]>
eMarketer:各行业在直复营销和品牌营销方面支出了多少?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510.html Sun, 05 Jan 2014 22:44:07 +0000 //www.otias-ub.com/?p=184510 2017年,网络和移动付费媒体的投入将达到628.3亿美元

美国数字广告花费以一个健康的速度继续增长。2012到2017年之间,网络和移动付费媒体投入将由368亿美元增长至62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1.3%,根据eMarketer报告《2013年各行业数字广告花费:预测和关键趋势》。广告主利用许多垂直行业来证明了数字广告策略,同时提高对新形式的投入,如数字视频、实时和本地广告。

当投入全线飙升,但每个行业因为都会遇到自己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所以他们都以自己的步调来投入数字营销。一些行业如零售业和金融服务业——是较早采用数字策略作为其整合营销的一部分。其他——如保健和制药都是较慢采用的。

1

2013年,eMarketer同样对数字广告花费进行了输入研究,以确定每个行业有多少营销人员在其投资策略中首要考虑销售(如直复营销)或注重品牌建设的。在一些垂直行业——包括旅游和零售——更多大量侧重于直复营销。而其他——如大众消费品——更多注重于品牌建设。

可以预期,每个垂直行业的媒体组合都与行业动态、市场状况和广告目标息息相关。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