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2 Mar 2025 14:13: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乘联会:2025年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38.2万辆 同比增长2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5068.html Wed, 12 Mar 2025 14:13:35 +0000 //www.otias-ub.com/?p=1745068 近日消息,乘联会公布了2月汽车零售销量榜单。

数据显示,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38.2万辆,同比增长25.6%,但环比下降26.4%。

1-2月累计销量为317.6万辆,同比增长1.1%。

其中,2月厂商批发销量排名的一的依旧是比亚迪,销量318223台,同比增长161.4%,断崖式领先第二名。

除了2月厂商批发销量外,比亚迪还获得了2月厂商零售销量第一、2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第一(205711台)。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2月较低的销量基数,使得本月零售量同比大幅增长,出现“节后开门红”。

乘联会表示,今年的市场基调是“整治内卷式竞争,提振汽车消费”,在“双新政策”支持下,车企主动稳定价格体系,消费者购车心态较为平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5年2月汽车销量创当月历史新高 每卖出10辆就有7辆国产车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731.html Tue, 11 Mar 2025 12:18:50 +0000 //www.otias-ub.com/?p=1744731 近日消息,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厂商批发量达到176.7万辆,创下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8%。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自主品牌车企表现尤为突出。2月,自主车企批发量高达12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0%,环比下降13%,显示出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劲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比已超过70%,这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就有7辆是国产车,彰显了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主流合资车企2月批发量为36万辆,同比增长8%,但环比下降19%,表现出一定的压力。而豪华车市场则遭遇下滑,2月批发量仅为16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26%,显示出高端市场的竞争加剧。

在乘用车主力厂商方面,总体批发表现呈现分化态势。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同、环比表现均较为强劲,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此外,在万辆以上批发量的33家乘用车厂商中,环比正增长的有10家,其中环比增长10%以上的有5家,包括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等厂商。

自 快科技
]]>
本田汽车:2025年2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为33866辆 同比下降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472.html Sun, 09 Mar 2025 10:57:27 +0000 //www.otias-ub.com/?p=1744472 本田发布2025年2月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33866辆;2025年1-2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2756辆。查询数据可知,2024年2月,本田中国销量为45498辆,简单计算可知今年同比下降25%;去年1-2月累计销量146458辆‌,今年同比下降29%。

和自己对比虽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然放到行业里横向对比后更能彰显形势紧迫感。

数据显示,2月份比亚迪汽车卖出32万辆、吉利汽车20.49万辆、奇瑞汽车18.1万,销量均数倍于本田中国。

即便不和老牌车企比,单说新势力,小鹏卖出3.05万辆,已经逼近南北本田,均价超30万的理想卖出2.62万辆,这些面对本田时同样不落下风。

销量严重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转型太慢,目前本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什么支柱车型。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田似乎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昨晚上市的东风本田S7,起步价25.99万,顶配更是卖到了30.99万,价格放出来后,就连有些铁杆粉丝都觉得无力支持。

毕竟在25-30万价位区间有太多优秀的纯电动SUV可选,比如特斯拉Model Y、智界R7、极氪7X,以及将于今年6月上市的小米YU7,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本田S7是个大问题。

自 快科技

]]>
五菱汽车财报:2024年五菱汽车净利润约1.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425.html Fri, 07 Mar 2025 12:57:41 +0000 //www.otias-ub.com/?p=1744425 五菱汽车在港交所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净利润约1.04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的6945.6万元增长约50%;

同时,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预计约为4200万元,较上一年度的2347.7万元增长约79%。

此前,上汽通用五菱2月全球总销量达到112772辆,同比增长22.9%。

截至今年1月31日,五菱宏光MINIEV销量已突破150万辆,稳居全球微型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平均每90秒就有一位新车主诞生。

2024年,上汽通用五菱总销量达154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达80万辆,占比超50%,同比增长63%,海外出口量达22.5万台/套,刷新历史记录。

自 快科技

]]>
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2025年2月特斯拉在德国仅售出1429辆新车 同比暴跌7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137.html Fri, 07 Mar 2025 00:4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44137 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全球多国市场正经历显著波动,欧洲核心市场结构性调整尤为突出。

根据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统计,特斯拉2月在德国仅售出1429辆新车,同比暴跌76%,与该国整体电动车市场30.8%的同比增长形成强烈反差(总注册量35,949辆)。

这一颓势蔓延至北欧市场,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同期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法国作为欧盟第二大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前两月累计销量缩水44%。

英国成唯一亮点但难掩欧洲整体疲态英国市场的逆势增长成为特斯拉在欧洲的孤例。

受益于2月集中交付,特斯拉前两月在英注册量同比提升11%,助力英国以全年电动车销量超越德国的地位。

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1月特斯拉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英国市场总注册量仅9,945辆,较去年同期18,161辆锐减45.2%,显示其欧洲基本盘正遭遇系统性挑战。

澳洲市场同步承压 多重因素致需求萎缩南半球市场同样不容乐观。

特斯拉2月在澳大利亚销量同比骤降71.9%,主力车型Model 3销量更暴跌81%,前两月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6%。

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协会指出,当地消费者对马斯克近期政治言论的抵触情绪,叠加充电基础设施扩建滞后,或共同导致需求收缩。

行业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当前困境折射出两大深层挑战:其一,欧洲本土品牌电动车矩阵完善带来的竞争压力;其二,马斯克的公共言论对品牌形象产生的溢出效应。

自 快科技

]]>
SMMT:2025年2月特斯拉销量同比增长20.7% 市场份额提高4.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167.html Fri, 07 Mar 2025 00:39:04 +0000 //www.otias-ub.com/?p=1744167 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份在英国的销量增长了逾五分之一,尽管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自成为特朗普政府关键人物以来的争议性和分裂性行为引发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导致特斯拉在其他欧洲国家的销量持续暴跌。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新车登记数据,今年2月,特斯拉在英国的销量接近4000辆,其中Model3和Model Y是第二和第三畅销车型,仅次于Mini Cooper。

特斯拉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0.7%,使该公司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75%提高到4.6%,这表明马斯克的行动尚未损害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英国的业绩。

上个月英国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下降了1%,为84054辆。

SMMT表示,2月份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近42%,占所有新注册量的四分之一,因为买家正在寻求避开4月份生效的对昂贵汽车征收的新税,这将首次影响到许多电动汽车。

自  金融界

]]>
乘联会:2025年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30688辆 环比下滑约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032.html Thu, 06 Mar 2025 00:50:08 +0000 //www.otias-ub.com/?p=1744032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2月份批发销量30688辆,而1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约63238辆,环比下滑约50%。与此同时,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其中瑞典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中特斯拉品牌同比减少42%,至613辆;挪威减少48%,至917辆;丹麦也减少48%,至509辆。

值得注意的是,挪威新注册登记机动车几乎均为纯电动汽车,但特斯拉在机动车销售量中的占比已跌至8.8%,在2024年,特斯拉全年处于领跑地位,占比为18.9%,2023年更是达到20%。

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在欧洲销量下跌与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有一定关系,马斯克在美国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本人似乎成为了特斯拉品牌最大的敌人。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面临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数据显示,比亚迪2月份销量是322846辆,同比增长164%,其中乘用车海外销售67025辆,同比增长187.8%,稳坐销冠宝座。

并且比亚迪在2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从售价百万的仰望U8到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均配备智驾功能。对比来看,比亚迪等本土品牌通过成本优化与本土化适配,在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特斯拉面临的压力持续增大。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5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39.7万辆 同比增加2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035.html Thu, 06 Mar 2025 00:49:58 +0000 //www.otias-ub.com/?p=1744035 乘联分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39.7万辆。同比增加26%,但环比上月下降22%,今年累计零售量为319.1万辆,同比增长1%。

在批发量方面,2月份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为178.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5%,环比下降15%,累计批发量为388.2万辆,同比增长13%。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2月1日至28日市场零售量达到7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85%,环比上月下降3%,累计零售量为146.5万辆,同比增长38%。

2月份新能源车批发量为84.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82%,环比下降5%,累计批发量为173.2万辆,同比增长49%。

乘联会预测,基于2024年的政策延续和新标准的测算,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量预计为2340万辆,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为1330万辆,增长20%,渗透率预计为57%。

乘联分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长12%,其中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超过50%。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我国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自 快科技

]]>
吉利:2025年2月吉利博越系列汽车销量同比激增84% 全球用户数量已超过2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045.html Thu, 06 Mar 2025 00:49:32 +0000 //www.otias-ub.com/?p=1744045 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博越系列汽车全球用户数量已超过200万。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博越系列累计销量达40,542辆。

2月27日,吉利汽车宣布博越系列第2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该系列的重要里程碑。

销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月销量同比上涨84%,达到204,910辆,连续六个月销量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8,043辆,同比增长194%,新能源渗透率为48%。

具体到品牌,吉利品牌销量为173,633辆,领克为17,238辆,极氪为14,039辆,海外出口为24,920辆。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 同比增长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685.html Wed, 05 Mar 2025 01:00:24 +0000 //www.otias-ub.com/?p=1743685 乘联分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长12%,其中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超过50%。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我国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然而,自去年8月渗透率达到53.9%的峰值后,已连续5个月下降,去年12月降至49.4%,今年1月进一步降至41.5%,尽管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量为7.4万辆,增长10.5%,增速稳定。

春节前后是购车高峰期,新购需求大,燃油车占比较高,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低属季节性规律。

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份额自去年8月低点逐步回升,今年1月已接近六成。

乘联会认为,中国汽车出口潜力巨大,需保持燃油车产销规模,稳定产业链,实现油电共强,确保出口优势和可持续性,燃油车仍重要。

对此,乘联会建议,应减少燃油车歧视政策,推动油电同强。

自 快科技

]]>
乘联分会:预估2025年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4万辆 同比增长8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688.html Wed, 05 Mar 2025 01:00:16 +0000 //www.otias-ub.com/?p=1743688 乘联分会预估,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82%。“乘联分会”微信号发布2025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乘联分会表示,近期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好于预期,消费者消费心态相对良好,因此今年2月车市强于2024年春节后的低迷走势。由于2024年2月销量低,因此部分厂商春节后发力,实现2025年2月的春节后开门红。

根据乘联数据,在全国乘用车市场2025年1月,新能源批发万辆以上的厂商销量,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当月销量的91.8%。根据2月初步汇总数据,这些1月新能源销量万辆以上厂商企业的2月销量为77万辆,按照上月结构占比测算,2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84万辆。

因此,根据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82%,环比下降5%;今年1-2月累计批发173万辆,同比增长49%。

乘联分会分析,节前受春节长途出行及气温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的续航补能更为敏感,新能源渗透率出现显著的季节性回落。由于消费者对价格预期仍较强烈,近期部分主力厂商插混车型的促销幅度增加较大,同时结合“两新”补贴政策开展较强的促销宣传。而DeepSeek的成功撼动了依赖算力堆砌的传统AI发展模式,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使得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增强了智能座舱和智驾等概念的消费引导,增量效果较好。随着节后复工,消费者的偏好发生明显转变,新能源渗透率逐周快速提升,成为节后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自 中新经纬

]]>
理想汽车:2025年3月中国新势力品牌新一周上险量榜单 小米再夺第二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697.html Wed, 05 Mar 2025 00:59:34 +0000 //www.otias-ub.com/?p=1743697 理想汽车公布了中国新势力品牌新一周(2.24-3.2日)上险量榜单,本周变化较大。理想重回榜单第一名,单周0.73万辆,目前理想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已经开启预热,不过上市交付要等到7月份,目前依旧靠L系SUV走量。

小米汽车单周0.68万辆在此来到第二名,要知道目前小米在售的仅有一款SU7,如果按照这个势头,本月交付逼近3万辆也是有可能的,一个字就是强。

小鹏汽车单周0.67万辆排在第三名,从上上周的第一名跌落了一些,不过多款重磅新车如新款G6、全新G7以及新款G9等均已蓄势待发,有望持续引领新势力。

零跑汽车稳扎稳打,单周0.59万辆排第四名,接下来上市的B系列首车B10将承担着更为走量的任务,凭借着高性价比,可吸引不少人购买。

深蓝单周0.4万台排第五辆,排名提升了3个名次,问界汽车0.38万辆排第六,销量和上周基本持平。

第七至第十名分别为极氪(0.36万辆)、蔚来(0.31万辆)、智界(0.25万辆)和腾势(0.25万辆)。

自 快科技

]]>
易车网:2025年2月汽车销量榜 比亚迪超32万辆继续领跑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574.html Tue, 04 Mar 2025 00:49:02 +0000 //www.otias-ub.com/?p=1743574 2025年2月,多家车企销量公布销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比亚迪以322,846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同比增长164%,其中乘用车海外销量达到67,025辆,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表现尤为亮眼,小鹏2月交付30,453辆,同比增长570%,连续第四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零跑汽车交付25,287辆,同比增长285%,创下历史新高。理想汽车和极氪科技集团也表现不俗,理想2月交付26,263辆,同比增长29.7%,历史累计交付量突破119万辆;极氪品牌销量14,039辆,同比增长86.9%。

蔚来2月交付13,192辆,同比增长62.2%,其中乐道品牌交付4,049辆,显示出新品牌的潜力。长城汽车2月销售77,883辆,同比增长9.65%,新能源车型销量15,121辆,同比增长23.24%,海外市场销售31,068辆,同比增长1.57%。岚图汽车2月销量8,013辆,同比增长152%,今年累计销量突破1.6万辆。小米汽车SU7车型连续5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累计交付量超过18万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

深蓝汽车、广汽埃安和鸿蒙智行也实现了稳步增长。深蓝汽车2月全球交付18,738辆,同比增长87%;广汽埃安全球销量20,863辆,同比增长25%;鸿蒙智行2月全系交付新车21,517辆,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TOP 1。

自 易车网

]]>
Brand Finance:2025年汽车行业品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600.html Sun, 02 Mar 2025 21:00:20 +0000 //www.otias-ub.com/?p=1742600 全球前100大汽车品牌的品牌总价值为6171亿美元,较去年下降1%。德国继续主导榜单,其7个品牌占总品牌价值的30%。日本紧随其后,13个品牌贡献了23%的总价值;美国排名第三,20个品牌占总品牌价值的19%。

今年榜单的头部发生了变化,丰田(品牌价值增长23%,达到647亿美元)自2022年以来首次重新夺回全球最有价值汽车品牌的头衔。与此同时,奔驰(-11%,达到530亿美元)和特斯拉(-26%,达到430亿美元)均失去了之前的领先地位。

奔驰在过去一年面临了挑战,未能实现收入目标并实施了成本削减措施。该品牌在2024年两次修订了利润率目标,称中国市场放缓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回应,奔驰加强了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的力度。尽管品牌价值有所下降,该品牌仍保持了极高的品牌强度指数(BSI)得分,达到91.6分(满分100分),彰显了其全球声誉和韧性。

特斯拉在2023年位居榜首后,今年跌至第三位。特斯拉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未能达到收入预期以及电动汽车(EV)行业的竞争加剧,迫使其在关键市场(尤其是中国)降价。此外,其最新的自动驾驶软件更新未能引发预期的市场兴奋,短期收入潜力有限。

宝马(增长4%,达到425亿美元)上升一位至第四名,得益于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尽管面临更广泛的市场挑战,宝马凭借强劲的纯电动汽车(BEV)销售增长和扩展的产品线保持了上升势头。

保时捷(下降5%,达到414亿美元)跌至第五位,其品牌价值下降主要受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尽管该品牌在欧洲实现了强劲的销售增长,并在北美表现稳定,但其在亚洲最大市场的低迷影响了整体表现。

今年前十名的后半部分保持不变,除大众汽车外,所有品牌均实现了品牌价值增长。大众汽车(-7%,达到314亿美元)保持第六位,本田(+9%,283亿美元)紧随其后排名第七。现代(+15%,264亿美元)和福特(+10%,229亿美元)分别位列第八和第九。奥迪以16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十,增长了17%。

在前十名之外,法拉利表现突出,从第14位上升至第11位,成为今年汽车行业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其品牌价值增长了36%,达到144亿美元。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奇瑞集团:2024年2月奇瑞集团销量18.1万辆 新能源销量暴涨278.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483.html Sun, 02 Mar 2025 12:51:20 +0000 //www.otias-ub.com/?p=1743483 近日消息,奇瑞集团发布了最新的销量数据。2025年2月,奇瑞集团总销量达180,932辆,同比增长26.4%。

其中,奇瑞品牌销量为171,085辆,同比增长31%。

集团新能源车销售量达到44,375辆,同比增长278.3%。

从各品牌的表现来看,奇瑞五大主力乘用车品牌的销量如下:

奇瑞品牌销量为106,312辆;星途品牌售出6,706辆;捷途品牌销售了42,257辆;iCAR品牌销量为5,806辆;智界品牌销量为10,004辆。

根据此前的数据,2025年1月,奇瑞集团整体销量为224,323辆,同比增长10.3%。

2024年,奇瑞集团全年累计销量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38.4%。

根据集团规划,2025年目标是实现销量增长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10%至20%。

自 快科技
]]>
吉利汽车:2025年2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204,910辆 同比增长约8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486.html Sun, 02 Mar 2025 12:51:13 +0000 //www.otias-ub.com/?p=1743486 近日消息,吉利汽车公布了2025年2月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月销量达到204,910辆,同比增长约84%,连续六个月月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吉利品牌2月销量为173,633辆,同比增长超过91%。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尤为突出,2月销量达98,433辆,同比增长约194%,占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8%。

此外,中国星·高端系列2月销量为44,702辆,同比增长约83%。

整体来看,吉利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均取得了显著增长。

自 快科技
]]>
蔚来:2025年2月蔚来交付新车13,192台 同比增长6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489.html Sun, 02 Mar 2025 12:51:07 +0000 //www.otias-ub.com/?p=1743489 近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蔚来公司交付新车13192台,同比增长62.2%。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9143台,同比增长12.4%;乐道品牌交付新车4049台。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698619台,其中,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新车667897台;乐道品牌累计交付新车30722台

按照计划,蔚来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轿车ET9已经进入交付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将于3月下旬开启用户试驾和交付

而乐道第二款车型——面向家用的三排座大SUV L90同样已经开启预热,预计该车将于上半年正式亮相。

此外,蔚来专注于行车安全能力,“自动紧急避让AES”功能上线50天,帮助用户化险为夷539次,广受好评。

补能方面,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建成3142座换电站,累计换电6.7亿次,并建成25535根充电桩,接入120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自 快科技
]]>
岚图汽车:2025年2月岚图汽车交付8013辆 同比增长15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492.html Sun, 02 Mar 2025 12:50:51 +0000 //www.otias-ub.com/?p=1743492 近日消息,岚图汽车公布了上月销量数据,2月整体销量达8013辆,同比增长152%。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开年以来,岚图汽车订单一直在快速增长,为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全力冲刺开门忙,开门好,开门红。2025年,岚图汽车将All in智能化,真正实现智驾的‘超级+普及’,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将继续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为2025年全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月19日,岚图梦想家新增四驱卓越乾崑版、四驱尊贵乾崑版两款全新车型,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和华为鸿蒙座舱。

同时,全新岚图梦想家发布全新车色“宸星灰”,并升级云瞰功能,帮助用户彻底解决“找车难”“安全忧”等问题。

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岚图梦想家上市5个月累计大定突破65000台。在国内35万元以上MPV市场,平均每卖出3台高端MPV,就有1台岚图梦想家。

2月份岚图知音AI大模型逍遥座舱也迎来重磅升级,2月14日正式开启OTA 2.0推送,升级了百度地图V20视觉车道级导航,覆盖全国360个城市、2800多个区县、38000多个乡镇。

此外还升级融合了DeepSeek能力,重构人车交互优化微场景自定义座舱,让用户“按需精装”,以超1000项功能优化和多项行业首创,重新定义了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标准。

渠道方面,作为首个建立直营模式的汽车央企,岚图汽车凭借“自营+生态”体系,实现产品、渠道与生态的全面直连。目前已在国内开设370家渠道,在海外开设60家,覆盖全球186座城市,平均每3天建成1家店。

2025年,岚图汽车计划渠道网点达成超500个,覆盖超200个城市,同时岚图智慧超充站已拓展至14城。

自 快科技
]]>
小鹏汽车:2025年2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30,453台 同比增长57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497.html Sun, 02 Mar 2025 12:50:12 +0000 //www.otias-ub.com/?p=1743497 近日消息,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2025年2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0,453台,同比增长570%。至此,小鹏汽车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其中,小鹏MONA M03连续3个月交付超15,000台,小鹏P7+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30,000台,打破同级最快交付纪录。据了解,在2月份,小鹏MONA M03交付量超15,000台,连续3个月交付超15,000台,上市以来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量超10,000台,持续刷新新势力纯电交付纪录。

另外,2月小鹏汽车首款右舵车型小鹏G6在英国正式开启预售,预计3月开始交付。

此外,在当月,小鹏X9首批300台车正式登船发运海外。

值得关注的是,在2月28日,2025款小鹏G6惊艳首秀。

拥有智能强、续航长、里程实、充电快、超安全、空间大等六大实力的六项全能纯电轿跑SUV——2025款小鹏G6焕新而来

相信有了2月打下的扎实基础,小鹏汽车在3月一定会满载而归!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5年1月中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376万个 环比增长18万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368.html Fri, 28 Feb 2025 12:25:05 +0000 //www.otias-ub.com/?p=1743368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分会整理的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5年1月公共充电桩总量达376万个,较上月增加18万个。1月公桩单桩月均充电量提升至1596度,同比增长约5.27%(去年1月为1517度)。在地区分布上,广东以68万个公共充电桩领跑全国,1月新增12万个,市场份额超18%。

浙江和江苏紧随其后,公共充电桩总量均约30万个,分列第二、三位。

这三个省份的公共充电桩总量合计达128万个,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4%)。

此外,在公共充电桩数量前十的省份中,上海有22万个,山东21万个,河南、安徽、湖北各17万个,四川16万个,北京则拥有14万个公共充电桩。

自 快科技
]]>
英国阿斯顿·马丁: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暴跌4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906.html Thu, 27 Feb 2025 13:01:21 +0000 //www.otias-ub.com/?p=1742906 近日消息,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英国豪华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宣布裁员5%,预计将节省约2500万英镑。销量方面,公司去年批发销量下降9%,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暴跌49%,同时,债务总额达到11.6亿英镑,同比增长43%。

在与比亚迪、特斯拉、小鹏、蔚来等电动汽车领先企业的激烈竞争中,阿斯顿·马丁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尽管电动化转型起步较晚,阿斯顿·马丁再次推迟了首款纯电动车型的上市时间。

此前,阿斯顿·马丁已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Motors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借助其先进技术为未来的电动跑车提供支持。

阿斯顿·马丁成为最新一家因电动汽车竞争滞后而宣布裁员的豪华汽车制造商。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45.9万辆 市占率达68.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728.html Wed, 26 Feb 2025 13:32:11 +0000 //www.otias-ub.com/?p=1742728 近日消息,2025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亮眼,共销售145.9万辆,虽然环比下降了29.3%,但同比实现了14.1%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8.4%,相比上年同期提升了8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1月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5.1万辆和213.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了28.4%和31.6%,同比分别增长了3.3%和0.8%。

在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产销均呈现两位数下降;

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和SUV产量小幅增长、销量微降,MPV产销两位数增长。

这一成绩不仅显示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的强劲动力,也反映了市场对国产汽车品牌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自 快科技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024年1月特斯拉欧洲销量同比下降45%至9945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641.html Tue, 25 Feb 2025 12:07:04 +0000 //www.otias-ub.com/?p=1742641 在欧洲电动 汽车 车需求激增之际,特斯拉1月份在欧洲的销量却出现断崖式暴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份特斯拉汽车注册量仅为9945辆,较去年同期的18161辆大降45%。而欧洲整体电动汽车销量激增37%,德国和英国增长最快。

 

特斯拉目前正忙于改造其最畅销车型Model Y SUV的生产线,同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对欧洲的政治立场也引发争议。在去年美国大选成为特朗普的主要捐助者后,马斯克将目光投向欧洲,支持极右翼政党并抨击现任政府。除了炮轰德国和英国领导人外,马斯克还与特朗普一道贬低泽连斯基,并质疑这位乌克兰总统的民调支持率。

特斯拉上个月在德国的新车销量仅为1277辆,创下2021年7月以来单月最低。法国销量暴跌63%,创下2022年8月以来最差表现。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杰兰路: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调研 小米以92.23分居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405.html Mon, 24 Feb 2025 11:51:24 +0000 //www.otias-ub.com/?p=1742405 近日消息,汽车市场数据调研机构杰兰路发布了2024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售后服务能力研究报告。此次调研覆盖了26个新能源品牌,以回店服务体验、技术质量感知、服务产品满意度、官方渠道认可度四大维度来综合评估各品牌的售后服务能力。

榜单显示,小米汽车售后服务指数以92.23的高分,超过蔚来、奔驰等豪华品牌,位列榜单第一。

报告指出,小米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门店不放假、24小时免费道路救援、500元打车补贴、车辆送往指定城市”等服务举措,可以直观看出小米汽车对提升售后口碑的高度重视与实际投入。

蔚来作为国内高端纯电豪华品牌,向来以用户服务著称,榜单中排名第二,能力指数为88.45,领先奔驰、奥迪、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

至于第三至第七名,分别为奔驰、理想、特斯拉、奥迪、宝马等品牌,也是榜单售后服务能力Top 25%的阵营梯队。

而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售后服务能力指数为82.53,排名第二,与比亚迪的81.98接近。

第十、第十一位分别为小鹏和长城旗下的坦克品牌,能力指数均在80以上。行业均值为79.61。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破1565万台 同比增长2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406.html Mon, 24 Feb 2025 11:46:15 +0000 //www.otias-ub.com/?p=1742406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发文披露,该团队于2月中旬对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预测进行了微调。据预测,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343万台,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565万台,同比增长28%。

这一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占比将高达66.8%,换言之,每售出3辆车中,就有2辆是新能源汽车。

乘联会进一步分析指出,2024年全国乘用车厂家销量为1223万台。新能源车价格的下降,叠加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以及对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高出0.5万元的补贴政策,共同促成了对燃油车的替代效果超出预期。

对于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预测,乘联会在1月时维持在1563万台的水平,而在2月进行了上调至1565万台,较1月增加了2万台。

自 快科技
]]>
2024年欧洲49%超快充支持800伏 德国13000座居首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407.html Mon, 24 Feb 2025 11:46:09 +0000 //www.otias-ub.com/?p=1742407 宝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800伏新能源汽车,向用户承诺提高效率并将充电速度提高30%。前提是用户能找到合适的充电桩。对于宝马以及Lucid、现代汽车和奥迪等推出此类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对手来说,困难在于只有一部分超快充充电桩(功率100kW以上)能够提供800伏电压。许多驾驶者将使用更广泛使用的400伏充电桩,这种充电桩能满足绝大多数采用较低电压电池架构的汽车。据估计,欧洲有近49%的超快充充电桩可以提供800伏电压,美国为33%。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德国领先,拥有13000座兼容充电桩,法国紧随其后,拥有逾11000座。

车企在现有的800伏充电桩部署中占据很大份额,因为它们希望支持最新快充技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

特斯拉和Ionity(一家由车企支持的合资企业)就在欧洲800伏充电桩中占到20%的份额。美国的情况也类似,特斯拉和Electrify America(大众汽车的充电网络)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分析,Electrify America在2024年将其网络中800伏充电桩的数量增加了60%。

对于车企而言,车辆后向兼容充电速度较慢的400伏充电桩仍然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增配一个高压增压器,将充电桩的400伏电源转换为800伏,或者使用高压开关将800伏电池包分成多个低压单元,以便在400伏电压下有效充电。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抵消转向高压系统所带来的部分效率和减重。

这一切都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及在汽车设计和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竞争。对于宝马基于其Neue Klasse平台打造的下一代汽车而言,足够数量的800伏充电桩对于驾驶者充分利用其汽车的新技术必不可少。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易车榜:2025年1月比亚迪为广东省1月份的销冠品牌 共售出汽车22915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300.html Sun, 23 Feb 2025 11:53:34 +0000 //www.otias-ub.com/?p=1742300 易车榜公布了1月份汽车销冠省份广东的汽车品牌和车型销量榜。在汽车品牌销量Top20榜单中,比亚迪为广东省1月份的销冠品牌,共售出汽车22915辆。

因为广东广州是广汽丰田和本田大本营,日系车中的丰田和本田包揽了榜单的亚季军。

其中,丰田1月份在广东售出22576辆,与比亚迪较为接近,两者只有300余辆的差距。

本田也是广东人的心头好,1月份销售14289辆。不过,与比亚迪、丰田相比,本田落后一个大段位。

第四至第十名分别为吉利、埃安、奔驰、鸿蒙智行、大众、宝马、小鹏等品牌。

而在车辆销量榜中,日产轩逸凭借着日系车的良好口碑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以4209辆的销售成绩,成为广东省1月份销冠车型。

广汽埃安AION S紧随其后,1月销量为4008辆,排名第二,与轩逸只有201辆的差距。

第三名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1月共售出3458辆,为广东省的新能源销冠车型。

至于第四至第十名,则分别为小鹏Mona M03、小米SU7、本田雅阁、特斯拉Model Y、本田型格、丰田汉兰达、埃安AION Y等车型。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问界M9登上中国纯电车型保值率TOP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323.html Sun, 23 Feb 2025 11:52:38 +0000 //www.otias-ub.com/?p=1742323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问界M9登上中国纯电车型保值率TOP1!据赛力斯官方数据显示,问界M9系列在2025年1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交付量高达12483辆。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其持续热销的延续。在过去的连续10个月里,问界M9始终稳坐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品牌自2021年底正式发布至今,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已经积累了超过50万的忠实用户。其销量更是如同火箭般不断攀升,一次次刷新着市场纪录。

在2024年,问界位列国产品牌单车成交均价第一,成为均价超过40万元的唯一国产品牌。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消费者对问界品牌的高度认可。

作为国内豪华车的标杆车型,问界M9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汽车行业的范畴。在今年央视春晚上,780辆问界M9化身为灵动的“舞者”,与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携手合作,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艺术、体育与科技跨界融合的精彩表演。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第7周鸿蒙智行全系车型销量达43,813辆 位居新势力品牌累计销量TOP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621.html Thu, 20 Feb 2025 00:54:27 +0000 //www.otias-ub.com/?p=1741621 截至2025年第7周(2月10日-2月16日),鸿蒙智行开年至今全系车型销量达43,813辆,位居新势力品牌累计销量TOP1。其中,问界M9在2月10日-2月16日期间售出1458台,位列50万以上豪华车型销量榜榜首;智界R7售出1183台,居中国市场25万以上纯电SUV销量榜第二;享界S9售出165台,列中国市场4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第一。

此前,智界R7于2月14日官宣累计大定突破7万台(含纯电版及增程版),并连续3个月交付破万。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智界的爆发还在后面。

此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零售销量数据显示,鸿蒙智行厂商销量排名已超过特斯拉。

自 快科技

]]>
Brand Finance:2025全球汽车品牌百强 24个中国品牌成功入选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525.html Mon, 17 Feb 2025 13:53:09 +0000 //www.otias-ub.com/?p=1741525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5年汽车行业报告》,揭晓了“2025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汽车品牌”榜单。比亚迪、吉利、理想等24个中国品牌成功上榜,其中比亚迪排名第12位,位列中国品牌价值第一。

其中,丰田以64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超越奔驰和特斯拉,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

报告指出,丰田对混合动力技术的重视契合了消费者需求,并在优化生产和维持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即使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通过AI驱动的供应链管理和强大的产品组合实现了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品牌价值下跌26%,降至430亿美元,排名滑落至第三位。

这一下滑主要由于其未能达到收入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在中国等主要市场价格下调。

奔驰的品牌价值也下降11%,至530亿美元,主要由于2024年两次未能达到收入目标,且中国市场放缓影响了整体财务表现。

相比之下,法拉利品牌价值增长36%,达到144亿美元,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牌,其成功得益于高调的F1赞助、高端生活方式合作以及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关注。

同时通过控制中国市场曝光度,避免了奢侈品消费波动的影响。

自 快科技

]]>
德勤:2025年全球汽车消费者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873.html Sun, 16 Feb 2025 21:00:35 +0000 //www.otias-ub.com/?p=1740873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人们对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兴趣上升,大多数市场对纯电动汽车(BEV)的兴趣仍然不大。

随着消费者寻求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在不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降低燃料成本和降低排放,消费者对全混合动力和增程技术的兴趣在全球几个市场上越来越大。

在全球许多市场,汽车品牌叛逃正在上升。

在多个市场中,打算在下次购车时更换品牌的消费者比例同比均有所上升,这表明需要建立牢固的客户关系,尤其是在首次购车者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市场。

自动驾驶汽车正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消费者的担忧依然存在。

在一些市场,管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监管环境的不断演变,可能会让自动驾驶车队在消费者和商业应用领域的部署变得更容易,但在印度、英国和美国,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仍然担心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话虽如此,将人工智能(AI)集成到汽车系统中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益的,特别是在亚太市场。

在许多市场中,汽车的使用频率仍然相对较高,但接受调查的许多年轻消费者对“移动即服务”(MaaS)的兴趣大于对所有权的兴趣。

在印度、东南亚和美国,有一半的受访消费者每天都开车。在接受调查的18-34岁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至少有兴趣放弃传统的汽车所有权,转而采用自动驾驶汽车服务(aMaaS)解决方案。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德勤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日产汽车:2025年1月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45418台 同比下滑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215.html Thu, 13 Feb 2025 11:58:36 +0000 //www.otias-ub.com/?p=1741215 近日消息,日产汽车公司公布2025年1月中国区业绩,同比下滑30%。

公告中显示,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1月销量为45418台(包含英菲尼迪进口车型)上年同期为65,553台。

2025年1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43,623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1,795台。

相比丰田和本田来说,日产的日子更难过,其不但在中国市场表现萎靡,全球市场更是差劲。

业绩数据显示,日产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公司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大跌90.2%至329.08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

为应对此种情况,日产汽车曾宣布将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产能,还将向联盟伙伴出售三菱汽车的最多10%的股份。

在跟本田谈崩后,日产也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是按照日产内部的说法,希望从科技界中找到伙伴,最好是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10.1万辆 新能源车同比增27.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133.html Wed, 12 Feb 2025 12:21:41 +0000 //www.otias-ub.com/?p=1741133 近日消息,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0.1万辆,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31.6%。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8.9万辆,同比增长27.1%,环比下降41.2%。

在1月的乘用车市场中,批发销量超过两万辆的车型共有22款。其中,比亚迪宋以83824辆的优异成绩继续稳居榜首。

紧随其后的同样是比亚迪旗下的海鸥,1月批发销量达到41212辆。长安CS75则以37881辆的销量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常常位列前茅的特斯拉Model Y,在本次统计中跌出了前三的位置,以32233辆的销量排名第四。这一成绩与排名第五的特斯拉Model 3(31005辆)相差无几。

除了上述车型外,进入前10名的还有吉利星越、大众速腾、日产轩逸、吉利星愿以及奇瑞瑞虎8等车型。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12月中国车市全球份额升至41%创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714.html Tue, 11 Feb 2025 13:41:45 +0000 //www.otias-ub.com/?p=1740714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车市逐步回归常态,且出口表现颇为强劲的有力推动下,中国汽车销量份额持续上扬。

具体来看,2024年3-4月,中国汽车市场热度逐渐回升。进入5-6月,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比达到33%,与历年水平持平。而自8月以来,车市一路高歌猛进。

2024年12月,中国车市销量份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1%,成功站上世界份额的历史高位,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大焦点。

从全球视野审视,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恢复力度堪称强劲。在众多车企中,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以及长安汽车等中国车企的回升效果尤为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世界前10车企的排名中,仅有两家中国车企实现份额上升。

其中,比亚迪表现格外耀眼,在第四季度一举跃升至世界第4位;吉利汽车则位居第9位,为中国车企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自 快科技

]]>
本田中国:2025年1月本田中国销量68890辆 同比下跌31.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145.html Mon, 10 Feb 2025 12:06:18 +0000 //www.otias-ub.com/?p=1740145 近日消息,本田中国公布了1月销量公告,数据显示,在2025年1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68,890辆。

值得关注的是,本田中国1月的销量与其他同行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具体来说:据本田汽车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在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为68,890辆,与2024年1月同期相比,跌幅达到了31.8%

这一跌幅在本田的主要竞争对手中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分别达到了约30.05万辆26.67万辆的销量亮眼成绩。

此外回顾2024年,本田中国在1月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00,960辆,同比增长显著,达到了157.3%的增幅。

其中,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1月终端累计销量为54,081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1月终端累计销量为46,879辆

鉴于此,本田中国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出现明显的下跌,不仅反映了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困境,也凸显了其在产品布局、技术革新、电动化转型以及应对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Honda中国是本田在中国地区的业务代表或运营实体,与本田存在直接的关联和从属关系。

本田(Honda)是一家日本的跨国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在中国,本田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开展汽车和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业务。这些合资企业包括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等,它们负责本田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制造和销售。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市场:2025年1月特斯拉销量同比下降11.5% 比亚迪增长4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187.html Mon, 10 Feb 2025 12:03:12 +0000 //www.otias-ub.com/?p=1740187

受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特斯拉公司1月份在华车辆销售大幅下降。数据显示,特斯拉1月份在中国市场总共售出63238辆电动汽车,比去年1月份的71447辆同比下降11.5%。

其在华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交付量环比下降32.6%。

与此同时,中国竞争对手比亚迪1月份共售出296446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增长47%。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广汽集团:2025年1月份广汽集团共计销售98437辆 同比下滑25.4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955.html Sun, 09 Feb 2025 13:59:56 +0000 //www.otias-ub.com/?p=1739955 广汽集团发布了2025年1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广汽集团1月份共计销售98437辆,与去年同期131970辆相比,同比下滑25.41%。

分品牌来看,广汽本田的下滑幅度最大,1月份销量为15123辆,同比大跌57.14%,1月销量已超腰斩。

广汽丰田的销量最为坚挺,1月份销量为57000辆,上涨11.7%,也是广汽集团旗下唯一销量未下滑的品牌。

广汽自主品牌广汽传祺,1月份销量为18327辆,同比下滑45.87%,销量情况与广汽本田同样严峻。

至于广汽集团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1月销售7965辆,同比下滑27.62%。

对于广汽集团而言,坐拥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品牌,而今单月销量已跌进10万辆以内,与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产自主品牌相比,已明显掉队。

此外,在今年春节之后,各车企又摆出了开打新一轮价格战的态势,且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广汽集团能否重回第一梯队,还需市场给出答案。

自 快科技

]]>
吉利控股集团公:2025年1月吉利汽车销量达到330,782辆 同比增长14.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982.html Sun, 09 Feb 2025 13:57:53 +0000 //www.otias-ub.com/?p=1739982 吉利控股集团公布了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显示该月总销量达到330,782辆,同比增长14.8%。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销量达到152,315辆,同比大幅增长59.5%,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达到46%。

具体到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总销量为266,737辆,同比增长约25%,其中新能源销量为121,071辆,同比增长约84%,海外出口销量为26,793辆,同比增长超过2%。

吉利品牌销量为224,718辆,同比增长超过30%,吉利银河系列销量达到93,545辆,同比增长超过134%。

领克品牌销量为30,077辆,同比增长约7%,新能源车型占比约52%。

极氪品牌交付量为11,942辆,全球累计交付量突破43万辆。

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为50,820辆,新能源销量为22,398辆,同比增长约17%。其他品牌车型销量为13,225辆。

自 快科技

]]>
广汽丰田:2025年1月广汽丰田销量达到63,453台 双擎车型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44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77.html Fri, 07 Feb 2025 14:35:21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77 广汽丰田宣布,2025年1月的销量达到63,453台,双擎车型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44万台。1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亿至12亿元,同比减少72.91%到81.9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33亿至负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到231.56%。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5年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了90万辆 实现31%的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91.html Fri, 07 Feb 2025 14:33:30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91 乘联会依据月度初步数据进行了综合预估,结果显示,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了9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1%的增长,展现出了新能源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各大车企的具体表现方面,竞争格局颇为引人注目。比亚迪依旧保持着领先优势,以29.64万辆的销量成绩稳居榜首。

吉利汽车表现突出,成功夺得第二名的位置,1月销量达到了12.11万辆。长安汽车紧随其后,位居第三,当月销量为6.59万辆。特斯拉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1月销量为6.32万辆,排在第四位。

除了上述车企外,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和长城汽车也成功跻身前十名。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预估销量达到了2万辆,排名第11位。据悉,雷军已经明确表示要提高产量,并且今年的目标是实现30万辆的销售规模。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小米汽车在未来几个月内杀入前十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另外,赛力斯(主要是问界)1月销量为17906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小米史上首次超越问界,这一事件也为新能源市场增添了新的话题。

未来,随着各车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市场格局也可能会随之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自 快科技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34.html Thu, 06 Feb 2025 13:30:12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3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创新高的数据背后,汽车产业变革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并实现了全方位跃升: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超过50%,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2024年上半年就已超过55%,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5%。

三个重要市场占有率指标悉数超过50%,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升级突破,也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站上以“电”为主、以“智”推进、自主品牌竞争力领跑的新起跑线。

迈向“油电平分”关键节点

中汽协数据显示,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202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产销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之一。

“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至新高。几年前,渗透率仅在限牌的大城市较高,如今,不论限牌与否、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渗透率都走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与2023年同期相比,各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增长了十几个百分点。”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说。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说:“纯电先发引领,插混紧跟放大,增程异军突起。三种技术路线相继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挑战新的高度。”

当新能源汽车经过三四年的超高速增长,即将走到“油电平分”的关键节点时,产业逐步迈入成熟期,这一阶段,高速增长还会持续吗?业内人士的答案是,增速可能稍稍放缓,但内涵质量更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2025年内需+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650万辆左右,增速约30%,其中国内市场15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5%左右,进入相对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从新能源汽车车型结构来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有望进入快速爬坡期,成为未来的新增长点。从电动化技术创新角度看,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将加速量产。

目前,国内全链条、多主体布局固态电池,其中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完成小批量上车。电动化将迎来技术的迭代升级,释放更大价值。

“AI+”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以电动化渗透率50%为界,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并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孵化出更多未来赛道。

张永伟说,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5%,预计2025年将达到65%。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更是超过70%,预计2025年将达到76%。基础智能化2025年将进入全面覆盖阶段。

高阶智能化也呈现快速增长,国内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11%,预计2025年达到20%。

“202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焦点肯定是智能化,大模型、城市NOA、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将快速产业化,未能进入智能化门槛的车企面临被淘汰风险。”岚图汽车CEO卢放说。

智能化渗透率过半,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同时,“软件定义汽车”正逐渐演变为“AI定义汽车”。

基于强大的AI能力,特斯拉此前发布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并宣布将在部分已有车型上实现无人监管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风向标企业的动作进一步加快了汽车的AI进化速度。

“AI在研发端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并显著提高研发效率。AI在整车与产业链条上将加速端到端的应用,进一步赋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说。

在张永伟看来,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汽车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未来必须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模式,实现战略迁移。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全部”,称理想未来100%会做人形机器人。

吉利汽车刚刚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吉利称,智能汽车是当前深度融合AI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未来智能汽车将不仅仅是移动工具,还将具备自我意识,成为有智慧、有温度、有情感的“出行智慧生命体”。

“AI+”也让汽车产业外溢出第二增长曲线。张永伟说,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从特斯拉到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主流车企纷纷投身飞行汽车、具身智能,计划投入资金多达千亿元,通过布局这些与汽车产业有极高相关性的未来赛道,赢得未来市场。

“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计划进入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也许相当于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或者2012年的新能源。”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

 合资品牌开打份额保卫战

电动化和智能化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65.2%,较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

“2025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望突破70%。”在吉利汽车开年的销量目标会议上,吉利高层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确实出现了结构性变化,由过去合资品牌主导的格局变成了自主品牌为主、跨国企业为辅的结构。中国市场的变化超出了很多跨国企业的预期。

巩旻表示,全球车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开始逐步下滑,2024年,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加速下滑。中国本土品牌的产能利用率过去几年从65%爬升到了84%。同一时间,外资品牌产能利用率从73%跌到了56%。过去10年,平均每年合资车企在中国赚取了约200亿美元。但在过去两年,2023年降了大约1/3,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跌了近一半,200亿美元利润池正在不断缩减。

跨国车企如何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态势,打好份额保卫战?

专家认为,外资品牌必须做出重大改变才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有所作为,按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和智能方面的资源。

巩旻说,全球品牌在中国需要重新调整策略,改变组织架构以及重新“定位”中国。“中国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全球最大市场,而是汽车最新技术的全球研发中心,跨国车企应更多利用这些资源,转变中国在其全球版图中的角色。”

郑赟对记者表示,众多合资品牌已经开始以“换将”为突破,打响份额保卫战。以大众为代表的转型者正设立更多在华有研发自主权的实体,将车型开发从德国总部转移至中国,确保在中国直接决策并加速本土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张永伟说,过去跨国车企在中国做的是技术、供应链“两头在外”的本土化,新的本土化则是“在中国,为世界”,需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技术向外,利用中国技术赋能全球;二是市场供应链向外,带着中国供应链实现全球布局。

]]>
比亚迪:2025年1月比亚迪销售30万台 同比增长47.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37.html Thu, 06 Feb 2025 13:27:30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37 近日,比亚迪公布的1月销量数据成为了汽车行业热议的焦点,比亚迪凭借300538辆的销量成绩,延续市场领先态势,再次稳坐中国品牌汽车市场销冠宝座。

在1月的销售数据中,比亚迪王朝丨海洋系列无疑是销量的中流砥柱,共售出278221辆,同比增长50.3%。

比亚迪王朝系列涵盖了秦、汉、唐、宋、元、夏等众多经典车型,每一款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表现出色。秦系列凭借低油耗、高续航以及亲民的价格,深受城市通勤一族的喜爱,1月销量达36882辆;汉系列作为中大型轿车,以其高性能、长续航和豪华的配置,成为了商务和家庭用户的优质选择,1月销量为17329辆;唐系列作为中型SUV,满足了消费者对大空间和多功能的需求,1月销量为6590辆;宋系列更是成绩斐然,1月销售32483辆,其中宋LDM-i搭载的第五代超级混动系统,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月销量稳定在一两万辆左右;元系列凭借小巧灵活的车身和经济实惠的特点,在小型SUV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月销量26743辆;刚上市不久的夏,1月热销10003辆。

比亚迪海洋系列同样表现不俗,宋PLUS以51341辆的惊人销量成为了1月比亚迪销量的最大功臣。无论是宋PLUS EV还是宋PLUS DM-i,都凭借出色的性能、时尚的外观以及丰富的配置,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紧随其后的海鸥,以其小巧灵活的车身、经济实惠的价格以及不错的续航能力,在小型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1月卖出41212辆。海豹家族凭借“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极致的运动感和丰富的续航版本选择,1月销售27196辆;海狮家族和海豚等车型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除了王朝丨海洋系列,比亚迪旗下的其他子品牌也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放异彩。方程豹汽车1月销售6219辆,旗下的豹5、豹8两款车型凭借硬派的越野风格和出色的性能,吸引了众多越野爱好者的关注。腾势汽车1月共计销售11720辆,腾势D9继连续两年获得MPV全市场年度销量冠军后,1月销量高达10026辆,再度强势登顶2025年1月MPV全市场销量榜首。全新25款腾势D9通过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架构,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智驾体验,稳居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前列。仰望汽车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凭借其高端的定位和先进的技术,在豪华汽车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成为出口增速最快的中国汽车品牌!1月比亚迪乘用车海外销售66336辆,同比大涨83.4%,成为了比亚迪集团增速最为强势的板块。随着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比亚迪在2025年新的销量增长点。

比亚迪能够在1月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其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产品布局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深耕细作。在技术研发上,比亚迪拥有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产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产品布局上,比亚迪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豪华、从轿车到SUV再到MPV的全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品牌建设上,比亚迪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2025年,比亚迪将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出行选择。

自 深圳新闻网

]]>
福特汽车财报:2024年福特汽车收入1850亿美元 收入下降3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48.html Thu, 06 Feb 2025 13:27:09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48 福特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整体业绩保持平稳,收入达1850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102亿美元。然而,电动汽车和软件业务亏损达51亿美元,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9%和35%,主要由于定价压力。

展望2025年,福特预计利润可能下降超过20亿美元,电动车和软件业务亏损预计在50亿至55亿美元之间。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透露,未来将推出涵盖纯电、插混、增程式等多种动力系统的车型,其中增程式电动车续航可达700英里(约1126.54公里)。

此外,福特还将开发适配多能源系统的模块化平台,实现非承载式与承载式车身的灵活组合。

法利曾表示,福特希望成为越野车界的保时捷,专注于跨界车、SUV、卡车和高性能汽车。

尽管中国市场面临挑战,福特2024年在中国市场仍获得约6亿美元利润,包括从中国出口的车型。

自 快科技

]]>
易车:2024年车企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超越通用、福特 夺得全球第五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775.html Wed, 05 Feb 2025 14:58:50 +0000 //www.otias-ub.com/?p=1739775 根据各大车企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及媒体报道,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超越福特、通用等车企,以427万辆位列全球第五,较去年跃升4位。

据GlobalData数据,2023年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以超过302万的销量排名第九位。

2024年比亚迪年销量攀升至427万辆,同比增长41%。相当于一年时间,比亚迪销量增长了125万辆,增长势头强劲。

此外,除位列全球十大车企排行榜第五之外,2024年比亚迪还是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以及新能源客车出口销量冠军。

并且,2024年,易车公布的全球汽车品牌销量TOP20榜单中,比亚迪在8月、11月,均斩获了第2名的战绩。

比亚迪当前已是中国的车企销冠,同时,比亚迪也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实现新的业绩增长。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已覆盖全球六大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

在海外建厂方面,比亚迪目前已在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巴西等国家设有乘用车工厂。

在“国车自运”方面,比亚迪已经建设自己的滚装船队,并先后投放“开拓者一号”、“常州号”、“合肥号”、“深圳号”,品牌出海能力提升迅猛。

自 快科技

]]>
起亚汽车财报:2024年起亚汽车营业利润为12.6671万亿韩元 创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8933.html Sat, 25 Jan 2025 15:08:38 +0000 //www.otias-ub.com/?p=1738933 日前,起亚汽车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核实2024年营业利润为12.667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41.08亿元),创历史新高。此外销售额为107.4488万亿韩元,公司成立以来首破100万亿大关。

此外,起亚还称去年营业利润和销售额双双创下2010年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来的新高,也刷新2023年创下的最佳纪录,同比分增7.7%和9.1%。

同期,营业利润率为11.8%,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2024年全年销售量以308.93万辆创历史最高纪录。

此前,悦达起亚还公布最新销量数据。2024年悦达起亚12月份销量达24,058辆,同比增长28.1%;

全年累计销售248,259台,同比增长49.2%,销量增幅稳居国内合资品牌第一。

自 快科技

]]>
众泰汽车财报:预计2024年众泰汽车营收在4.5亿至6.7亿元之间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8816.html Thu, 23 Jan 2025 15:24:15 +0000 //www.otias-ub.com/?p=1738816 众泰汽车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营收在4.5亿至6.7亿元之间。

相比上年同期的7.34亿元有所下降,净亏损预计在8.26亿至12.38亿元之间,同比亏损减少11.81%至增加亏损32.18%,上年同期净亏损为9.37亿元。

众泰汽车方面指出,公司整车板块业务在2024年尚未恢复,与2023年相比,非整车板块业务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去年8月28日,众泰汽车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87亿元,同比下降32.95%,净亏损2.53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39亿元。

众泰汽车的整车板块业务恢复情况和业绩表现受到市场关注。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4年中国汽车进口仅70万台 同比下降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8321.html Wed, 22 Jan 2025 13:34:55 +0000 //www.otias-ub.com/?p=1738321 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汽车进口量仅为70万台,与上一年相比,出现了12%的同比下降。这一数据令人瞩目,因为它标志着自2010年中国汽车进口首次突破80万辆大关以来,进口数量首次跌破80万辆,创下了近15年来的新低。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去年进口车辆的主要来源国分别是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向中国市场分别输送了22.8万、19.3万和10.9万辆汽车。

然而,即便这些传统汽车制造强国也在努力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整体进口车的下滑趋势却未能逆转。

事实上,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国际品牌在华本土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中国汽车进口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负增长,持续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的需求支撑,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进口车中的主力进口豪华车占比大幅增长。

接下来就看国产车能不能把豪华车市场也拿下来了。

自 快科技

]]>
蔚来汽车:2025年1月第三周蔚来汽车销量超4700台 同比增长145.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8324.html Wed, 22 Jan 2025 13:34:41 +0000 //www.otias-ub.com/?p=1738324 据相关渠道消息,蔚来汽车1月第三周销量超4700台,同比增长145.7%,前三周累计销量近1.34万台,同比实现翻番。其中,蔚来品牌1月第三周销量为2836台,同比增长46.7%;乐道品牌销量为1913台,整体销量达4749台。

尽管蔚来工厂1月进行了短时间升级调整,影响了部分产能,但调整结束后产能已完全恢复。

进入2025年后,乐道品牌推出了0息0首付购车和补贴兜底政策,并在春运期间(即日起至2月12日)为用户提供“春节乐道用户高速免费充换电服务”。

该服务覆盖全国高速路段的蔚来公共充电桩和乐道可用换电站,用户可通过乐道汽车App扫码享受免费服务。

自 快科技

]]>
易车:2024年特斯拉Model Y三地销量领先 北京破2万辆创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795.html Sun, 19 Jan 2025 13:00:44 +0000 //www.otias-ub.com/?p=1737795

根据易车最新公布的2024年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的车型销量数据,特斯拉Model Y无疑成为了最大赢家。在北京市场,特斯拉Model Y以20631辆的销量成绩荣登榜首,成为唯一一款销量突破两万辆的车型。而在上海,特斯拉Model Y更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销售奇迹。全年狂卖30491辆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稳居销量第一。

这一数字背后,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强大产能支持,以及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信任与支持。

广州市场上,特斯拉Model Y同样表现出色,以18239辆的销量紧随其后,与排名第一的AION S销量相差无几。

三地热销,体现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龙头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Model Y依然能够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自 快科技

]]>
雷克萨斯:2024年中国市场雷克萨斯销量超18万辆 蝉联进口品牌销冠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298.html Fri, 17 Jan 2025 14:50:41 +0000 //www.otias-ub.com/?p=1737298

近日,丰田旗下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炉,累计超过18万辆。凭借该成绩,雷克萨斯成为了唯一成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还蝉联了中国汽车市场进口品牌销冠,在该领域将德系豪华全部踩到了脚下。

在18多万辆的销量中,雷克萨斯ES贡献了非常大的功劳,据易车之前整理的数据可知,去年1-9月,该车销量达到了8.1万台,同比增加了15.13%,月均9000多台,在进口豪车里表现尤为突出。

那么为何素有精装丰田之称的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如此受欢迎呢?其实是多方共同的原因。

首先,雷克萨斯是唯一一个涵盖燃油、HEV、PHEV、BEV多元化技术路线的豪华品牌,产品品类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价格不再坚挺,从此前的加价不菲到如今优惠不少,比如雷克萨斯ES200的终端折扣超过了7万元,LS优惠超过10万、RX官方指导价更是降低12.9万,这些都成为了销量提升的有力推手。

最后,雷克萨斯有统一的全球标准,加上服务确实非常到位,强调有温度的豪华,比较容易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基本盘非常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消息称,雷克萨斯将效仿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且预计这座工厂将在2027年左右投入运营,用来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这也是雷克萨斯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表现。

自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