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7 Oct 2024 13:01:5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工信部:2024年前1-8月我国软件业经济运行收入8.5万亿 同比增长1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0280.html Mon, 07 Oct 2024 13:01:57 +0000 //www.otias-ub.com/?p=1720280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24年1—8月份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软件业表现良好,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增速有所放缓,软件业务出口持续向好。

总体情况

1、软件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前8个月,全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5492亿元,同比增长11.2%,与前7个月的增速持平。

2、利润增速放缓:软件业利润总额为10226亿元,同比增长9.8%。

3、软件出口增长加速:软件业务出口额达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3.8%。

分领域表现:

1、软件产品收入:前8个月软件产品收入为19115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行业收入的22.4%。其中,工业软件收入为1811亿元,增长8.2%;基础软件收入为1182亿元,增长11.6%。

2、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57790亿元,同比增长12.5%,占行业总收入的67.6%。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8834亿元,同比增长11.8%;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393亿元,增长13.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7803亿元,增长9.3%。

3、信息安全收入:前8个月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长7.0%。

4、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7314亿元,同比增长9.7%。

自 快科技

]]>
Omdia:2022年全球中压电机市场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5.6亿美元 同比增长 7.2%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8308.html Thu, 21 Sep 2023 07:53:19 +0000 //www.otias-ub.com/?p=1648308
要点

Omdia 最新发布了2023年《中压电机报告》。该报告主要针对全球中压电机市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包括按区域,行业,效率标准,应用场景等多维度的市场分析与预测,以及竞争环境分析。以下是报告节选的关键洞见。

全球中压电机市场2022年市场回顾

  • 2022年,全球中压电机市场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5.6亿美元,与2021年同比增长 7.2%. 市场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来源积压订单的交付、下游行业投资持续,以及电机产品平均价格激增的贡献。
  • 2022 年,欧元、日元以及韩元等当地货币大幅贬值,导致欧洲和其他亚洲地区以美元结算的销售收入和平均销售价格(ASP)大幅下降,压低了其区域市场实际增长表现。从出货量角度分析,2022年亚洲中压电机市场引领增长势头,以美国为主导的美洲市场紧随其后。
  • 2022 年,全球中压电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位居全球前五中压电机供应商有国际品牌 ABB、西门子、WEG ,以及中国本土品牌卧龙电驱、上海电气。2022年中国中压电机销售收入约占全球中压电机市场份额的40 %以上, 其中卧龙电驱,上海电气,佳木斯电机,湘电等本土品牌占据中国中压电机市场榜首。中压电机供应商体现出以行业为导向的特点,他们往往有自己知名的专业产品或专注的下游行业,而公司当年的业绩表现则更多的受到其所在下游行业需求的影响。

Omdia认为2023 年值得关注的行业

  • 基础设施:欧洲能源安全重点的转移和为实现长期环境目标所做的努力正在推动基础设施投资。
  • 采矿业:对主要矿产的需求激增是支撑该行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国政府还将努力提高国内产量以确保关键矿产的安全性,减轻资源民族主义和出口国提高税收所带来的压力。
  • 石油天然气:绿色能源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地位,因此石油和天然气在预测期内仍将获得持续投资,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下游行业(尤其是石化行业)的需求。
  • 电力: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氢能的发展。2022 年,更多工业规模的氢能项目获得投资,表明能源行业对氢能项目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国和欧洲地区计划于 2023 年至 2025 年启动的更多的项目以推动氢能发展。
]]>
截至2022年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已达15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3182.html Mon, 31 Jul 2023 11:52:56 +0000 //www.otias-ub.com/?p=1633182 近日,韩媒发布关于量子信息技术的文章,并在标题中指出,中国横扫全球量子技术一半的专利。此外,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规模也是世界第一。

当前中国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科学和系统研发力量正快速成长,并成为与美欧并驾齐驱的竞争者。

文章认为,实现如此跨越,离不开巨大投入。数据显示,中国对量子信息技术的投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建造了世界最大的量子实验室。截至2022年,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已达153亿美元,远超欧洲的84亿美元和美国的37亿美元。

文章在提到中国推行“弯道超车”战略时,将电动汽车作为例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企才正式进入商用汽车产业,并模仿追随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然而,随着以最快速度感知汽车电动化趋势并进行大胆推动,中国成功进入全球电动汽车的先头集团。

文章指出,如果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美欧展开了并不落后的竞争,在作为未来技术的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同样与美欧展开平等竞赛。

从全球关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凭借庞大的投资,中国正走在全球前列。中国申请的专利占到52.3%,占据绝对优势。

其后依次为日本(13.8%)、欧盟(13.8%)、美国(10%)、韩国(3.6%)。细分来看,中国在量子计算机专利(全球占比52.8%)、量子通信(全球占比43.2%)、量子传感(全球占比56.6%)方面均占据绝对优势,特别是在量子密码通信方面技术突出。

自 手机中国

]]>
​第二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重磅来袭共话信创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8464.html Mon, 15 Aug 2022 00:51:30 +0000 //www.otias-ub.com/?p=1478464 2022年是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同期第二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也将于8月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

信创产业作为国内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迎来国家层面支持,信创政策持续落地。2021年末和2022年初,基础软硬件国产化的要求更是密集出现在多项重大政策中,政策颁布节奏明显加快。

一方面政策密集落地,另一方面,信创成果也非常喜人。国产操作系统商业模式逐步完善,由定向模式向定向、产品、方案三种模式共同发展,销售渠道向多元化销售渠道扩展,市场推广速度加快。芯片领域热流涌动,国产芯片早已迈过28nm量产,14nm量产已经近在咫尺。7nm的产业规划也在路上。而基础硬件、存储、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办公软件、数据库、云服务、创新应用等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顺应产业热点,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属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第二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将信创产业发展及成果作为重头戏,邀请产业各方共赴盛会。

创新主题聚焦信创热点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我国IT产业发展升级采取的长久之计。信创建设从芯片、操作系统、基础硬件、应用软件、中间件等实现全IT全产业链实力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研究机构估算,得益于中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2021年中国信创产业规模达13758.8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37011.3亿元,中国信创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2019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来源国,5G、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信息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年增长9%以上,软件业务收入保持年增长13%以上。战略性技术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信创产业和数字化的融合,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门趋势。信创是数十万亿规模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而数字经济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以及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的主题设定为“信创助力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旨在推动国产化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聚焦国产化基础设施、基础软件、信息安全、应用软件和云服务等领域新动态、新成果和新经验,系列研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未来技术、市场方向和商业模式。

信创生态巨头云集

近年来,信创产业各环节技术的明显提升,使得各方面衔接紧密的产业进入良性循环,信创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当前,我国信创生态已初步建立,后续本土主流软硬件厂商还将在研发、技术等维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创生态建设,保障从芯片、服务器等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云平台的国产化、自主可控、整体安全,实现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和安全保障,帮助政府机关和企业用户数字化建设达到新高度。

信创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生态链里产业各方。本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更是信创生态巨头云集。

操作系统在IT国产化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上层软件生态和底层硬件资源。此次大会,麒麟、统信将展示国产操作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CPU是信创产业的数字底座

芯片领域厂商飞腾、申威、龙芯、紫光恒越、英伟达、安谋、智芯微等将悉数到场。同时,GPU厂商景嘉威、芯动也将亮相。

硬件是信创产业的基础

中国长城、神州数码、宝德、百信、瓴海科技、超越科技、广州五舟将共赴盛会。

网络安全是信创产业明珠

奇安信、深信服、数字认证、中孚、麒麟信安、科盾量子一众厂商将展示网络安全坚实力量。

应用场景加速融合

此外,集成厂商浪潮、华为;办公软件厂商金山办公、永中软件;存储厂商紫晶存储、江波龙、迈存、航天706所、星辰天合、铨兴;数据库厂商人大金仓、万里数据、映云科技;云服务厂商华云数据、易捷思达;创新应用厂商航天宏图(导航)、盈世(邮件)、中电盐城(产业园)将一一登场,为此次盛会增光添彩。

产业各方共话信创未来

与前几年信创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政策和战略方向布局不同,近两年,信创已经深入细分行业,深耕行业应用,并取得不少的成绩。行业信创也已具腾飞之势。

据中信证券预测,行业信创有望以2022H2为起点逐步进入爆发期。在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的行业领域,信创产业有望继续从品类拓宽和行业拓展两方面发展,以“八大关键行业”(金融、电信、石油、电力、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等)为代表的行业信创有望逐步进入爆发期。

未来国内IT厂商将进一步在技术和产品上发力,确保本土主流IT产品的自主可控、兼容性和安全性达到最佳。

除各厂商的精彩亮相外,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还为观众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创产业嘉宾主题演讲。

8月17日,深圳会展中心6层茉莉厅中国电子领导、深圳市工信局领导现场致辞将活动拉开帷幕。

来自中国长城科技集团、飞腾、金山办公、麒麟软件、人大金仓、深信服、映云科技、盈世、中孚、华诚金锐、亿欧EqualOcean、北京数字认证股份、紫光恒越、芯动科技、创客贴、中电信创(盐城)产业园等各位嘉宾将一一登台,贡献自己的产业见解,既是思维的激荡也是观点碰撞,极具行业价值。

对于中国信创产业未来判断,前瞻研究院指出,信创产业未来将是关键领域的全面安全,实现软硬件的全部替换,并逐步实现政务云的国产化。以目前的信创产业为契机,全面实现以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为核心的国产自主安全平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大数据等应用,持续促进底层能力的提升,上层业务不断拓展,产业边际不断拓宽。

任重而道远,作为中国信创产业的支持者,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也希冀中国信创产业能够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正如艾瑞咨询在《2021年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里所言,信创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信创建设前期以政策激励为主要驱动力,为国产IT厂商提供发展的沃土。在全社会各方因素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融合应用、技术创新、人才涌动的特点,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政策驱动的市场机会下,上下游全产业链厂商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基础软硬件的崛起,重构基于我国自主IT标准的产业生态。后期将进一步面向市场,走向国际,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和发展。

本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为中国信创产业各方搭建展示的舞台,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基础硬件到软件应用、从数据库到中间件、从信息安全到云服务,各方联动呈现中国信创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描绘未来发展蓝图。众多行业人士倾情参与,值得期待!

]]>
蚂蚁集团:可信密态计算(TECC)是全新的隐私计算模式 中国比欧美尝试更深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3135.html Wed, 03 Aug 2022 06:35:09 +0000 //www.otias-ub.com/?p=1473135 隐私计算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蚂蚁集团已成为全球隐私计算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199IT 作者:Ralf神藏

刚结束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蚂蚁集团首创推进的可信密态计算(TECC)入选“十大硬核科技”。同台竞技的,包括华为、中兴、京东方、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联通、南方电网、中国电子、航天云网等电信、科技、能源巨头。评委包括多位院士和数十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专业评审组经过三轮讨论。

蚂蚁集团可信密态计算(TECC)之所以能够从489项成果中脱颖而出,靠的是实打实的过硬技术实力。官方给出的获奖评语是:将可信计算技术与密码学深入融合,形成安全高效的新型隐私计算技术,是数据密态时代的有力支撑。


(图: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博士 )

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博士现场接受了“十大硬核科技”颁奖,199IT与韦韬博士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隐私计算的尝试中国比欧美国家迈入更深阶段

隐私计算并不是一个突然爆发的技术,在行业内已经存在多年。20世纪80年代姚期智院士提出了百万富翁设想,并在一篇论文中用密码学理论给出了解答,这便是当前隐私计算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多方安全计算(MPC)的理论来源。在中国,隐私计算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2016年前后,以蚂蚁集团为例的科技公司开始布局隐私计算,也出现了一批隐私计算技术创业公司。随着数据要素流通和安全合规需求的加持,近两年隐私计算已在各地各领域逐步展开规模应用,包括金融、政务、医疗等领域。

与欧美国家相比,在隐私计算领域,中国已经比欧美国家迈入更深的尝试阶段。这是中国的后发先至的优势。明确的法律法规、庞大的市场和更大更快的应用需求,也让中国市场脱颖而出。

2021年,Gartner发布的隐私计算技术成熟度曲线,预测到2024年,隐私驱动的数据保护和合规技术支出将在全球突破150亿美元以上。 甲子光年智库测算,到2025年隐私计算市场将超过200亿,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3.4%。

与市场高速发展同步的,还有隐私计算技术的突破,这次获得“十大硬核科技”的可信密态计算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当前实现隐私计算的技术路径很多,包括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全同态等等,但这些单一技术路线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在此背景之下,蚂蚁集团于2021年起推动发展新一代隐私计算技术“可信密态计算”(Trusted-Environment-based Cryptographic Computing,TECC),创新性地将密码技术(MPC、FL)和全栈可信计算技术(TEE、TPM)融合在一起,突破了使用单一技术的局限,获得了更高的综合能力。可信密态计算(TECC)解决了海量数据规模、高数据安全性、复杂计算逻辑、多数据参与方的复杂难题,进一步拓宽隐私计算的数据规模量级和计算能力,不仅满足联合营销、联合风控、数据共建等经典隐私计算场景,还突破性地支持大数据和跨地域隐私计算场景。

以东数西算为例,东数西算的数据使用场景和数据规模巨大,传统隐私计算的跨网计算模式难以发挥出西部算力优势。而TECC计算集群不用将数据明文在东西部之间传输,可以在西部算力节点只需存储密态数据,而且数分钟内可以完成亿级密态数据的类SQL分析,1小时内完成亿级密态样本的XGB模型训练。TECC还支持用户在底层算子上自定义计算逻辑,对排序、乱序、数学函数等都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支撑东数西算场景的计算能力需求。

以TECC为基础的数据中心方案,通过密态计算和可信执行环境融合,运维人员也难以窃取数据,非常适合有高安全需求的数据,并且TECC的计算方和数据提供方是分离的,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西部能源和算力优势。

谈到此次可信密态计算(TECC)获奖的意义,韦韬博士坦言,获奖一方面是对蚂蚁集团隐私计算技术的认可,也是对整个隐私计算行业的认可。特别是全面到来的数据密态时代,隐私计算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非常关键的位置。更重要的其实是对隐私计算这项技术发展的鞭策和期待,隐私计算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关乎数据这项国家战略资源的价值释放,也关乎数据要素流通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图:蚂蚁集团首创推进的可信密态计算(TECC)入选“十大硬核科技”)

对于行业来说,隐私计算本质是要把数据要素的流转融合,从明文变成密文,整个数据流通行业即将迈入密态时代,这个变动是极其巨大的。数据是各行各业数字化应用的血液,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这些变化是需要各行各业一起来努力实现的。在这方面,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专家们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共同制定行业白皮书,举行座谈会,制定行业标准等。蚂蚁也积极参与到了行业生态建设的队伍中,除了上述的工作,蚂蚁还开源了多个隐私计算产品,包括2019年开源的TEE 操作系统Occlum,今年7月开源的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可信密态计算(TECC)作为隐语的关键构件,也将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开源。如何跟同行共同推进,如何和主管机构、行业协会来协同工作,也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蚂蚁集团隐私计算专利全球第一 前十名越来越多中国公司身影

三年前,隐私计算领域专利基本为国外巨头公司如微软、IBM等所有。“当时的感受是国际巨头在隐私计算领域专利非常厉害,专利数量多。”韦韬博士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表示,而彼时,蚂蚁集团在隐私计算的专利已经排入全球第三名。

仅仅三年,这一格局已被打破。目前,蚂蚁集团已经成为隐私计算领域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更可喜的变化是,全球前十名的企业里,中国公司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包括了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华为、国家电网等公司。

回顾这三年的发展,韦韬博士表示,蚂蚁集团在隐私计算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非常看重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蚂蚁几乎已经探索了所有能探索的隐私计算技术,这一点在蚂蚁7月份开源的可信隐私计算框架“隐语”中也能得到体现。“隐语”用一套通用框架支撑了当前几乎所有的主流隐私计算技术,包括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技术,也可支持可信密态计算(TECC)这样新兴的隐私计算技术。隐私计算领域与之前的互联网、通信领域都有很大区别。与DVD编解码、3G时代核心技术都被国外巨头所垄断不同,在隐私计算领域,通过中国公司的不断努力,不会再被国外公司“卡脖子”。

国内很多公司达成的共识是,隐私计算对后续互联网科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信密态计算是对隐私计算标准的重大创新

可信密态计算是隐私计算领域蚂蚁集团首创推进的一个全新模式。此前在隐私计算里,中国公司更多的是跟随策略。

这种全新的隐私计算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多维度数据密态作为数据时代的需求,中国的企业和机构能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在此基础上能够支撑未来更多的数据要素的创新机会。

据介绍,可信密态计算(TECC)基于全栈可信与密态分片的全密文高速计算能力,在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比传统跨网隐私计算有显著提升。TECC能在1小时内完成亿级样本XGB建模;适用于任意多方参与,任意数据划分,支持99.99%~99.999%基础设施级可靠性要求;比明文分布式计算增加不超过一个数量级的实用成本,也是首个可以满足数据密态时代多维度基础设施级要求的隐私计算技术。

199IT与韦韬博士探讨行业标准的问题时,韦韬博士表示,以往的隐私计算标准都是单个的技术标准。如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FL)、可信执行环境(TEE)等等,很难去横向比较单个的安全性。在7月底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可信隐私计算研究报告(2022年)》中也提到,隐私计算产品安全边界的界定需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和不同技术的差别,也需要平衡计算准确性和计算效率的要求。因此,如何评价和验证系统的安全性亟需明确。对此蚂蚁集团结合多年深耕隐私计算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对隐私计算实现的安全性进行了通用的五类安全分级,希望推动隐私计算实现的安全性落到实处。

韦韬博士强调,隐私计算行业的变革非常巨大,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也非常巨大。但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经过三至五年的过程。其中,安全是立身之本,要保障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需要稳定可靠的发展。

由于近年来隐私计算需求非常急迫,“安全和需求之间需要均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一起更好地推进。未来来看也不是仅仅是中国的事情,一定是全球化的事情。数据要素流程一定是未来国际竞争非常核心的环节,特别需要国内国外的更好的协同,生态更好地构建,这些至关重要。”

从技术、研发、专利、应用等多维度,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隐私计算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自研、硬核、创新、突破成为中国隐私计算领域的强大底色。在引领这一全球未来趋势的核心技术里,蚂蚁集团与中国其他科技公司一道,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重要力量。如韦韬博士的判断,三至五年内,中国隐私计算技术将迎来更为突飞猛进的发展。

]]>
永福股份:智慧能源是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2152.html Mon, 01 Aug 2022 06:48:31 +0000 //www.otias-ub.com/?p=1472152 7月22日-7月26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盛大召开。同期,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也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馆。

馆区分为数字宜居、数字宜学、数字宜行、数字宜乐、数字宜养、数字技术及防疫等7个数字化场景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化代表企业、互联网科技电信巨头、各行业领军企业济济一堂,共同展示中国数字化产品和技术的优秀成果。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馆区,199IT和DOIT谢老师一道,与电力能源综合服务领军企业永福股份一起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永福股份副总工程师黄肇敏、永福智慧能源部黄儆醒进行了专访。

(图: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永福股份展台 199IT摄)

据介绍,永福股份深耕电力能源行业,具备领先的发电、电网、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储能等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能力、配套产品和应用服务能力。公司深度融合工程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打造数字能源、数字储能、智能电网、城市智慧能源网等领域综合智慧解决方案和相关软硬件产品。永福股份也是此次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赞助商之一,并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

福瓴四大核心平台深度融合

此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永福股份携全新品牌福瓴数字能源平台首次亮相。包括数字孪生、电力物联、能源监控、大数据云四大核心平台。

四大平台有哪些内在的技术逻辑和关联性。黄肇敏揭示了四大平台的相互关系。福瓴的技术路线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数化。永福股份作为设计企业,有设计单位源头的数据优势。可以把以往交付的图纸变成交付数据,产品实现数字化升级。

第二个步骤是连接。从传统能源到分布式新能源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未来需要将不同地域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传输到监控中心,依靠电力物联网来实现。

第三个步骤是互动。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里,有新能源、电网、储能等,这些不同的元素需要协调控制。这需要依靠能源监控平台这个大脑来实现。

第四个步骤是智慧。永福股份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汇集起来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利用,达到比人脑、经验处理更好更优化的结果。

这是四个平台串联起来的技术路线。

电力行业客户数字化的痛点在于技术融合

永福股份服务的客户中,包含很多的大型央企和民营企业,他们都陆续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这些数字化转型战略都有共同点,就是要实现数字能源和智慧能源。

传统电力系统的痛点是各个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信息孤岛。数据之间相对割裂,数据共享差。传统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和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很难、很少去融合。

永福股份将自己的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发挥永福股份的技术优势。应用新的技术实现能源数字化,也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永福股份深耕电力行业二十数载,不仅在设计方面拥有行业最高的资质等级,也拥有非常丰富的大型工程案例,包括大型火电、特高压电网、海上风电等项目。在这过程中,永福股份不断创新,将智慧能源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为客户提升价值。

几年前在意识到数字化能源时代到来之后,永福股份一直在做战略布局,在数字化技术研发上不断发力。通过应用新的技术、结合业务的熟练能力,发现行业痛点,帮助客户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中国特高压技术远超其他国家

在不久之前,永福股份确认中标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线路可研及勘察设计包8,中标总金额为人民币3157万元,这是永福股份中标的第12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

特高压技术发源于国外,勃兴于中国。已成为中国的“大国重器”。在电力行业重要参与者永福股份的角度,怎样看到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永福智慧能源部黄儆醒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黄儆醒表示,近几年,特高压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不止是设计方面,在工程技术、设备制造等方面都有全面的进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特高压工程最多的国家,远超其他国家。依托工程的积累,中国特高压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永福股份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一个缩影,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从设计出发,到多年工程积累。在几年前数字能源方兴未艾之时敏锐抓住行业机遇,不断在创新技术研发上发力。将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解决客户在数字化时代的痛点,赢得行业的认可。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已完美落幕,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勇立潮头的精神令人回味,让人尊敬。

]]>
2022全球企业开源现状:红帽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9995.html Thu, 16 Jun 2022 07:10:00 +0000 //www.otias-ub.com/?p=1449995 经历了两年疫情后,世界各地的组织正在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新冠疫情迫使许多 公司学会了远程工作。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满足即时客户需求,同时提高敏捷性, 以适应仍充满未知的未来。其实,开源社区早在25年前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工作 方式了。这些社区,以及加入这些社区的公司率先开始了分布式协作。而源自这 种创新的开源解决方案现已成为了市场中广受认可的发展之道。

在进行第4年“企业级开源现状:红帽调查报告”调查时,我们发现,开源开发 模式不仅没有出现放缓迹象,在疫情期间甚至出现了加速增长。更多公司开始基于开源项目向市场推出 产品,而Operate First、Fedora和Kubernetes等社区也在蓬勃发展。

我们的这份报告旨在探寻为何企业领导者纷纷开始选择开源开发模式和基于此模式构建的技术,结果发 现,92%的受访IT决策者认为,企业级开源解决方案非常有助于解决他们面临的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挑 战。*对此,我毫不惊讶,因为早在疫情开始之前,我就发现有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向开放混合云过渡。 无论是有意的架构选择,还是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被迫为之,使用开源开发模式,以及开源代码构 建的云计算和不间断服务对几乎所有行业的企业来说,都越来越重要。

开放混合云支持创新,其提供的框架能将在本地运行(因为传统架构所限或有意设计)的应用和出色的 云提供商(私有或公共)联合起来,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开源。这一点在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排除疫情带 来的挑战,95%的受访者表示,企业级开源对于他们组织的整体企业基础架构非常重要。

究其原因,开源开发模式可以推动并支持实现创新和敏捷IT。有些技术可以持续使用几十年甚至更久, 如今IT决策者们做出的决定将会长远地影响其公司之后的敏捷性和市场响应能力,无论是两年后,还是20年之后。在构建新的基础架构时,您也无法直接抛弃现有的系统和工具。您需要与它们配套的产品和 服务。这就是开源的价值所在。在第一年的报告中,我们指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您的企业是否应 该采用开源技术;而是何时以及如何采用。”

这份报告包含了许多内容,但我希望大家了解,尽管开源开发模式几十年前就开始成为开发者、黑客和 有远见的人们各显身手的试炼场,但我们现在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点。它现在不仅是商业软件开发的主 流途径之一,从服务器机房到公共云,再到边缘甚至更大范围,也在为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澎湃动力。

Paul Cormier

红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集微网:中国企业遭遇诺基亚诉讼背后 一场专利垄断的畸形狂欢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7728.html Fri, 10 Jun 2022 13:01:35 +0000 //www.otias-ub.com/?p=1447728

日前,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中国在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首位。无独有偶,今年4月,欧洲专利局发布的2021专利指数报告中,中国在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以较大优势领先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仅前十大申请者就有华为、OPPO、中兴、vivo共4家中国企业入列,远超其他国家。

这些数据无不反映了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5G领域,获得的成绩。然而,与专利和技术层面的突破不相称的是中国企业在通信专利领域的话语权。当然,这需要过程,而中国企业也在努力。与此同时,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强势专利权人则在通过诉讼等激烈方式维持自己的高额不对称利益。仅去年6月以来,诺基亚已先后对OPPO、vivo等公司发起了全球专利诉讼,诉讼规模惊人,未决诉讼超40起,诉讼地遍及全球8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且在每一起诉讼中都申请了禁令。

而这甚至可能只是开始。诺基亚如此“大动干戈”的目的是利用其在通信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固定其5G时代不合理的畸高专利费。由此出发,仅打击OPPO、vivo两家公司显然是不够的,华为、荣耀、传音等其他中国厂商又如何能够幸免?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说,领先的5G专利布局,并不天然意味着对等的话语权,如果不能创建更公平透明的行业环境制止诺基亚滥用其垄断地位的不当行为,到头来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诺基亚的进击与垄断的暴利收益

2021年,随着新的谈判周期到来,加上5G专利许可的诸多复杂问题,诺基亚与中国企业爆发了大规模诉讼战。2021年7月起,诺基亚在全球多国针对OPPO提起了几十起诉讼,并全部要求禁令。

2022年3月起,诺基亚又利用标准专利在德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起诉vivo专利侵权,并要求法院判决vivo停止在当地的手机销售。

预计争议焦点还是诺基亚的5G收费是否符合FRAND原则,诺基亚是否滥用其垄断地位,牟取不合理的高价许可费用。诺基亚主张的5G收费是3欧元/设备,理论上只要这一费用标准与其专利份额相匹配便是合理收费。据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中心2022年4月公布的5G专利排行,诺基亚的5G专利族占比为7.6%。以此计算,每台设备的5G专利成本约40欧元(约合人民币283元)。

图示:2017-2021年安卓手机平均售价(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IDC数据,2021年安卓手机的平均售价为261美元(约合人民币1683.8元)。也就是说,如果诺基亚的费率是合理的,那么仅5G专利许可成本就将达到安卓手机售价的17%。注意,这只是5G专利许可费,如果进一步加上2G/3G/4G许可费,那么专利成本成为第一大物料成本不是梦。

如果成本对比不够清晰的话,不妨从手机企业的利润角度做一简单分析。按照Unwired Planet诉华为案中披露的信息,华为每部设备的利润为6-19美元(约合38.7-122.6元人民币)。即使假设所有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都能达到华为的水平,由诺基亚5G费率推出的5G总许可成本也已超过手机厂商们利润的2-7倍了。诺基亚5G专利收费之高昂由此可见一斑。

图示:LTE标准必要专利排行(来源:Article One Partners《LTE 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 Now and in the Future》数据截至2011年9月30日)

事实上,近年来诺基亚创新步伐趋缓,5G时代专利份额已远不及2G、3G乃至4G时期。4G元年前后,全球最大的专利研究社区Article One Partners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诺基亚LTE标准必要专利排名第二,份额约为12.7%。这份数据与诺基亚10年后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中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诺基亚的许可策略则日趋激进。前述大规模诉讼就是其激进策略的表现,目的在于利用其长期在通信领域的垄断地位,通过诉讼及禁令固定其5G时代不合理的收费。

如今距离诺基亚与中国企业5G专利战开始已近一年,如果诉讼走向对OPPO、vivo不利,两家公司可能将陆续在德国、印尼、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遭遇销售禁令。更重要的是,华为、荣耀、传音等其他中国厂商后续也将遭遇OPPO和vivo同样的困境。

中国企业的5G专利实力与话语权

中国企业的情况则恰与诺基亚相反。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特别是5G专利布局,领先全球。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中国占比40%,全球排名第一。IPlytics 2021年11月发布的5G专利排行与这一数据基本一致,Top30 5G专利族声明者中有9个来自中国大陆,总份额超过40%。

图示:数字通信技术专利申请排行(申请人排行及领先的申请国及同比变动。来源:欧洲专利局)

欧洲专利局发布的2021专利指数报告也显示,中国申请者在欧洲申请了4462项数字通信专利,排名第一,且增速在Top10国家中仅次于芬兰。具体到申请者方面,华为以1840项申请高居榜首,OPPO超过诺基亚排名第五,中兴和vivo也在前十申请者中有一席之地。前十申请者中,中国企业独占4席,瑞典、美国、韩国、芬兰各1席,日本企业占2席,不过排名较靠后。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5G技术领域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作为5G技术的重要贡献者,中国厂商理应在5G时代有更大的话语权,创建更好的行业环境。但实际上中国企业仍尚未取得与专利实力匹配的话语权。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都是净支付方,即使是华为,在终端业务遭遇重创之前许可支出都比收入多得太多。中国企业的专利很难在许可谈判中获得合理对价。

而话语权不自己争取是不会自然取得的。尽管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在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比如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反诉诺基亚基站侵权的OPPO,但这注定是艰难而漫长的。对中国企业更不利的是,在多个司法体系下,专利实施者往往天然处于弱势。比如说,在今年2月-5月,欧盟就标准必要专利政策框架问题征集评论,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回复者认为欧盟现行法律框架没能在专利权人的“专利劫持”行为中提供充分保护。

图示:欧盟现行法律框架对防止“专利劫持”的作用调查(来源:欧盟委员会)

图示:欧盟现行法律框架对防止“专利反劫持”的作用调查(来源:欧盟委员会)

作为老牌通信企业的诺基亚,希望在新的时代,继续利用其垄断地位,攫取不公平的高价许可费用回报,无疑是一场针对中国企业预谋已久的劫掠,也是一场畸形的狂欢。

自 集微网

]]>
台积电:4Q20营收达126.8亿美元 同比增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1600.html Sat, 16 Jan 2021 13:47:13 +0000 //www.otias-ub.com/?p=1191600

2020年1月14日,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今天公布2020年第四季财报,台积电第四季营收达126.8亿美元,环比增4.4%,同比增22%;毛利率高达54%,超过优于财测预期的51.5-53.5%的上限,再创新高。

台积电2020全年营收达455.1亿美元,同比增31.4%(新台币下同比增25.2%,美元近期贬值比较厉害),毛利率53.1%,同比增加7.1个百分点,ROE高达29.8%,同比增加8.9个百分点。

以制程来分,台积电第四季5nm制程出货占晶圆销售金额20%,7nm29%,16nm13%,5nm营收快速放量,20Q3营收占比只有8%,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

从各大平台应用来看,台积电第四季成长动能主要来自车用电子、消费性电子及智能手机平台,营收分别成长27%、29%及13%,而高效运算、物联网营收则衰退超过1成。

21Q1淡季不淡,汽车芯片全面复苏

据台积电公布的第一季财测数字,营收估达127-130亿美元,环比增0.16-2.5%,中位数约1.3%,站稳高档。

台积电CFO黄仁昭指出,2021年第一季毛利率将较去年第四季下滑,产能利用率下降与新台币强势都是因素之一,不过产能利用率仍将处于高档水平。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第一季在高效能运算需求强劲、车用需求回温下,及智能型手机季节性影响略为和缓等因素,带动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档;虽然客户库存维持高于季节性水位,但也观察到由于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供应链为确保供应顺畅,预估客户目前的库存水平,将会持续维持一段时间。

魏哲家并说,车用半导体需求去年第四季起开始复苏,且近期车用芯片缺货情况严重,将持续与客户密切合作,以期纾解车用芯片缺货情况。

资本支出远超预期,预计2021年同比增长高达60%

台积电公布今年资本支出将达250-280亿美元,远高于外资原先预期的220亿美元,相当于年增45-62%,其中80%将用于先进制程。

台积电去年资本支出共172亿美元,外资看好,台积电今、明年资本支出均将维持高档,今年资本支出最高金额上看220亿美元,明年可望上看250亿美元,不过,2021年就已超过此水平。

台积电CFO黄仁昭表示,为因应先进制程与特殊制程技术发展,并因应客户需求成长,上调今年资本支出,当中也包括美国亚利桑纳州新厂资本支出;其中80%将用于3nm、5nm及7nm等先进制程,10%用于先进封装技术量产需求,10%用于特殊制程。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指出,过去几年业绩由手机驱动,去年起高效能运算需求也加入,加上智能型手机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和缓,且客户及应用多元,5nm需求强劲,优于3个月前的预期,因此大幅上调今年资本支出。

via 富途牛牛

 

]]>
中芯国际:2Q20电话会实录 全年营收目标仍增长15-20% 毛利率高于去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8462.html Fri, 07 Aug 2020 04:29:02 +0000 //www.otias-ub.com/?p=1098462

2020年8月6日中芯国际公布的财报显示,中芯国际Q2实现收入约9.39亿美元,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18.7%;毛利约为2.49亿美元,环比增长6.4%,同比增长64.5%;毛利率为26.5%,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归属于公司的应占利润为1.38亿美元,创单季新高,环比增长115%,同比增长644.2%;每股普通股股份基本盈利0.03美元。公告称,收入和毛利增长主要由于晶圆付运量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动。

按地区划分,2020年二季度,中芯国际来自国内收入占比明显提升。具体来看,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收入占66.1%,环比及同比分别上升4.5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来自美国的收入占21.6%,环比及同比分别下降3.9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来自欧亚大陆的收入占12.3%,同比和环比均下降。

7日上午,中芯国际高管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半导体行业和亚洲半导体行业越来越强,中国本地设备、配件、材料一直努力发展,但现在规模比较小,公司很高兴看到主要的公司都已上市,都在做研发,公司对以后是看好的,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中芯国际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起跟行业做创新,来尝试使用,但中芯国际是国际公司,没有太大的倾向性。

成熟产能紧张,资本开支增加至67亿美元

今日盘前,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56.63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募集资金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成熟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表示,在诸多新业务的驱动下,集成电路代工行业长期需求强劲。公司会有节奏地规划资本支出和产能建设,把募集资金用好,以持续的创新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中芯国际还表示,先进产能的建设目标是到今年底一万五千片。成熟产能目前确实非常紧张,需要的资金也很多。年底前8寸月产能增加3万,12寸2万片,疫情延误一些设备进展,绝大多数问题已解决,按期达产,满载,继续改进成熟节点。

财报显示,公司今年Q2付运8寸晶圆产能利用率为98.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5个百分点。

继Q1财报上调资本开支,中芯国际Q2财报进一步大幅增加资本开支计划。2020年计划的资本开支由43亿美元增加至67亿美元。对此,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表示,上调资本开支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的需求。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在回复提问时表示,今年折旧增加对毛利率影响大概有五个百分点。毛利率对净利润带来的压力是有的,但公司也在想办法缓解。公司预计Q3营收继续环比增长1%-3%,但下调毛利率至19%-21%。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补充道,公司全年营收目标仍是15-20%增长,毛利率高于去年,全年EBITDA18亿美元。

以下为业绩会问答实录:

Q:资本开支?北京JV的时间?

A:新增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先进工艺产能建设和成熟工艺扩产,中芯南方在建设期,中芯北京、中芯北方12寸、天津8寸都在扩张期。筹划北京新项目在筹划阶段,公司还没设立,还没有具体的资本开支计划。设备都按照需求正常采购,不会提前采购。

Q:资本开支在未来1-2年能增加多少产能?之前有预期毛利率下滑,资本开支对应的折旧?

A:今年底成熟工艺增加8寸增加3万片,12寸增加2万片。中芯南方产能布局中,折旧增加对毛利率影响,从6月开始中芯南方开始折旧,今年折旧增加对毛利率影响5个百分点,后续大额资本开支会对毛利率产生影响,会从各方面想办法来缓解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压力。

Q:12/14nmFinFET的产品认证和量产的数量?

A:超过20个,包括NPW。5个产品量产。

Q:深圳产能二季度波动的原因?

A:4.5万片,1万片功率MOSFET。目前有扩张计划,新增1万片产能。

Q:先进制程14与28nm的拆分?

A:不再分拆。

Q:8寸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单价是否有提升空间?

A:0.18/0.15因为5G PMIC的需求,从2-3颗到6-8颗,指纹识别、CIS都需要0.18制程。有创新的产品,客户盈利很好,所以ASP会上涨,中芯努力做产品组合优化,支持客户有创新的产品。

Q:14nm的趋势、机会?飞腾CPU在中芯投产,HPC的贡献?能够继续支持海思?

A:12/14nm机会大,4G开始延伸到射频收发芯片,wifi6的手机芯片,商机很大。各方面的商机都准备好了,有信心填满产能,产能不是很大,营收每季都增长。不针对单一客户评论,遵守国家规则,有其它客户想拿产能,影响可控。

12/14nm在HPC是比较低端的,在尝试思考。

Q:供应商国产化?设备采用的技术和成本?rawwafer的大量运用?

A:中国和亚洲半导体行业越来越强,生态系统的就近支持是个趋势。中国过去规模较小,现在上市后都在大力研发,对后续前景看好,但需要时间,一起与行业创新。

中芯是个国际公司,对供应商没有指向性,但也欢迎在地生产,有利于供应链。产业不是一天就能替代领导者,欢迎海外龙头本地建厂。

Q:大客户限制对先进制程的影响?

A:先进制程开发需要伙伴客户,确实有些影响,也会找其他替代的方案,一个完整技术分为很多段,不同客户做不同的环节,可以克服这个挑战,对先进制程的需求表示乐观。

Q:北京建厂的想法?28nm需求和盈利一般,投入10万片产能?

A:成熟工艺需求巨大,亦庄南区不仅仅是28nm,也包括45和55nm,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做的,有客户的需求。一个是客户群有了很大的基础,没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28nm,是全方位的,从28nm到0.13um等,是客制化的。在北京把多节点、多平台运营起来,不会做单节点的工厂。

集成电路制造是历史积累,北京老厂做了10多年才盈利,北京有三个大基地了,三个厂带一个厂会比较轻松,不会像以前那么困难。

Q:67亿资本开支多少用于先进制程?

A:增加的资本开主要用于先进制程,8寸扩3万,12寸扩2万。资本开支从31到67亿美元,一直在增加,所以新增的主要用于成熟制程。

折旧周期方面,不管是否先进制程,会计政策是一致的,新设备7年,旧设备6年。

Q:新增产能什么时候能够缓解折旧压力?

A:按照计划。

via 富途牛牛

]]>
中芯国际跌幅扩大至8% 公司称折旧增加将对净利润带来压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8446.html Fri, 07 Aug 2020 03:39:13 +0000 //www.otias-ub.com/?p=1098446

中期财报公布后,中芯国际8月7日走低,截至目前跌逾8%。

2020年8月6日公布的财报显示,中芯国际Q2实现收入约9.39亿美元,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18.7%;毛利约为2.49亿美元,环比增长6.4%,同比增长64.5%;毛利率为26.5%,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归属于公司的应占利润为1.38亿美元,创单季新高,环比增长115%,同比增长644.2%;每股普通股股份基本盈利0.03美元。公告称,收入和毛利增长主要由于晶圆付运量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动。

按地区划分,2020年二季度,中芯国际来自国内收入占比明显提升。具体来看,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收入占66.1%,环比及同比分别上升4.5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来自美国的收入占21.6%,环比及同比分别下降3.9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来自欧亚大陆的收入占12.3%,同比和环比均下降。

7日上午,中芯国际高管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半导体行业和亚洲半导体行业越来越强,中国本地设备、配件、材料一直努力发展,但现在规模比较小,公司很高兴看到主要的公司都已上市,都在做研发,公司对以后是看好的,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中芯国际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起跟行业做创新,来尝试使用,但中芯国际是国际公司,没有太大的倾向性。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表示,在诸多新业务的驱动下,集成电路代工行业长期需求强劲。公司会有节奏地规划资本支出和产能建设,把募集资金用好,以持续的创新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今日盘前,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56.63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募集资金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成熟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继Q1财报上调资本开支,中芯国际Q2财报进一步大幅增加资本开支计划。2020年计划的资本开支由43亿美元增加至67亿美元。对此,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表示,上调资本开支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的需求。

中芯国际还表示,先进产能的建设目标是到今年底一万五千片。成熟产能目前确实非常紧张,需要的资金也很多。财报显示,公司今年Q2付运晶圆产能利用率为98.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在回复提问时表示,今年折旧增加对毛利率影响大概有五个百分点。毛利率对净利润带来的压力是有的,但公司也在想办法缓解。

via 富途牛牛

]]>
中芯国际:2Q20营收9.385亿美元 净利润1.3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8410.html Fri, 07 Aug 2020 02:43:35 +0000 //www.otias-ub.com/?p=1098410

2020年8月6日,中芯国际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第二季度业绩:

第二季度营收9.385亿美元,市场预估9.448亿美元;

净利润1.38亿美元,市场预期9519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854万美元;

毛利为2.49亿美元,环比增长6.4%,同比增长64.5%;毛利率26.5%,市场预估26.2%;

每股盈利0.02美元,市场预期盈利0.02美元,去年同期为0美元。

此外,中芯国际表示,二季度成熟技术应用平台需求旺盛,消费电子类收入增长显着,先进工艺业务稳步推进。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扩充产能将逐步释放,预计三季度营收持续成长。

在第三季度指引方面,中芯国际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1%-3%;毛利率介于19%至21%的范围内;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营开支将介于2.2亿美元至2.35亿美元之间;由非控制性权益承担的损失将介于零美元至1千万美元之间。

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评论财报:“尽管宏观环境仍在变化,但芯片需求依然强劲。二季度公司再创佳绩:营收达9.38亿美元,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19%;归属于公司的应占利润为1.38亿美元,创单季新高。

二季度成熟技术应用平台需求旺盛,消费电子类收入增长显著,先进工艺业务稳步推进。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扩充产能将逐步释放,预计三季度营收持续成长。公司致力于创新和发展,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为更多海内外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司不断成长。”

第二季度经营业绩概要

via 富途牛牛

]]>
AWS张侠:TensorFlow全球85%负载都在AWS平台上 开发成本可降低54%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8701.html Wed, 13 May 2020 09:08:25 +0000 //www.otias-ub.com/?p=1048701 199IT讯 随着5月12日AWS宣布Amazon SageMake 在宁夏区和北京区正式上线,中国机器学习产业链迎来重要一极。

其重要程度如果要用数据来衡量,AWS首席云计算企业战略顾问张侠博士披露的一个数据足以让同行不可小觑。张侠博士表示,全球使用最主流TensorFlow框架做机器学习,大概85%的负载都在AWS平台上。

(图:AWS首席云计算企业战略顾问张侠博士)

作为全球机器学习最主流框架,TensorFlow由谷歌人工智能团队谷歌大脑(Google Brain)开发和维护,自2015年11月9日起,TensorFlow依据阿帕奇授权协议(Apache 2.0 open source license)开放源代码。据2019年9月TensorFlow 产品总监Kemal El Moujahid 披露的数据,TensorFlow在全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 4000 万次。

同样让人惊艳的数据是,在AWS平台上有一个使用SageMaker+TensorFlow的具体案例,可以把效率从65%提高到90%,训练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4分钟。另一个角度,从全球目前看到的统计数字,整套Amazon SageMaker把总体拥有成本降低54%,开发效率提升10倍。而在中国AWS也在评估一些类似的数据。

为什么选择AWS的机器学习呢?张侠博士认为,AWS提供了非常广泛、深入的机器学习服务,其中它的一个重要产品就是Amazon SageMaker。它使得企业能够加速对机器学习的整个学习、建模、发展、实验的整个过程。AWS云平台其他所有的手段,包括数据存储、数据仓库,物联网和机器学习一起形成所谓的AIoT,智能的物联网。再包括使用一些容器的方法,快速的来部署,把机器学习的应用做成一个容器化的服务,在容器里可以快速部署。所以云计算和机器学习在一体化之后,AWS可以提供最广泛、最深入的解决方案。

而大宇无限机器学习技术总监苏映滨则认为性能、成本、算法、丰富度、便捷性都是企业决定使用Amazon SageMaker的考量范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点是服务能力,或者说用户体验,就是可用率以及能够提供支持包括额外提供一些AI的支持。

十分重视中国市场  将改变企业服务、金融、教育、健康、卫生等创新场景

从2019年12月re:Invent上发布的Amazon SageMaker Studio等六大主要的功能开始,不到5个月时间,AWS在中国发布Amazon SageMake,包括SageMakerStudio等最新的功能。北京区、宁夏区作为AWS全球24个大区的第五个区和第六个区对产品的上线,表明了AWS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张侠博士表示,“我们非常清醒地意识到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个市场无疑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而对于Amazon SageMaker的落地场景,张侠博士认为,中国是一个接受创新非常快的地方,如使用的人脸识别、使用汽车的牌照识别进入停车场等等类似的大量场景,不光开始的快,并把它落实变成一个真正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很多还是处在非常领先的地位的。因为中国的文化现在是非常开放,也非常愿意去接受这些创新的东西的阶段。

“场景其实也是非常多方面的。比如说客户服务,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场景,这个场景里面现在很多进展,包括Amazon Connect的Contact Lens,在客服里面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语义的理解,去强化这方面的内容。在金融里面,比如说交易里面越来越自动化,包括最近一些新的客户投资的产品,智能投顾,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券商、投资公司都在这方面去做一些事情。这个方面如果要建一些模型,然后再推荐一些股票、基金什么的,可能可以摆脱一些人为的因素,相对有一些比较独立的效果。从教育、健康、卫生等场景非常多。几乎想象力就是边界,我们在很多地方随着时间都能够往前推进。”

AWS机器学习方案包括SageMaker在内的三层服务堆栈

实际上,Amazon SageMaker只是AWS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的一个层面。AWS提供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是一个包括三层的服务堆栈。如下图所示,Amazon SageMaker是其中间层。在这一层,主要通过Amazon SageMaker这一完全托管的服务,完全消除了机器学习过程中的繁重工作,让开发高质量模型变得更加轻松。

AWS也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提供了全面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三层服务堆栈的底层,为想要自己构建算法或开发新框架的客户提供灵活选择,客户可以选择使用TensorFlow、PyTorch、Apache MXNet、Chainer、Gluon、Horovod 和 Keras等机器学习框架和基础架构。在这一层,AWS 专注于性能、灵活性,降低成本,以便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最新的基础设施,对多种框架进行试验。借助AWS,客户可以访问针对机器学习的、最强大的 GPU 实例,应对最苛刻的应用场景。

在三层服务堆栈的顶层,AWS提供了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解决与人类认知相关的典型问题。例如,计算机视觉方面的服务,可以识别图像或视频中的对象、人员、文本、场景、活动和不安全或不适宜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服务可以从库存中向消费者推荐多种产品和服务。客户可以直接在其应用中调用AWS提供的这些人工智能服务,而无需关注服务背后的机器学习模型。

开源产品随时推出 融合全球主流开源内容

AWS对开源比较重视,早在2019年1月25日,亚马逊AWS发布开源服务Amazon SageMaker Neo,它可以帮助使用者在多个操作环境中运行机器学习训练模型。

Amazon SageMaker Neo 让客户只需训练一次模型,即可以高达 2 倍的性能在任意场景运行。在连接的端点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对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尤其敏感。它们需要低延迟决策,通常部署在多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上。Amazon SageMaker Neo 针对特定硬件平台编译模型,自动优化模型性能,使它们能够以高达两倍的性能运行,而又确保精确性丝毫不打折扣。因此,开发者不再需要花费时间,根据每一个硬件平台手动调整他们已经训练过的模型(节约时间和成本)。SageMaker Neo 支持英伟达、英特尔、Xilinx、Cadence 和 Arm 硬件平台以及一些主流框架,如 Tensorflow、Apache MXNet 和 PyTorch。

对于未来AWS在开源方面的考量,张侠博士回答199IT提问时表示“实际上我们在整个Amazon SageMaker人工智能平台里面,多个方位、多个角度,从框架到算法,都经常会融进一些开源的内容。两周之前,在PyTorch方面,我们刚宣布了一个Torch Serve的开源模型,是PyTorch框架下的,所以开源产品是随时都会推出的。”

中国各行业如何Amazon SageMaker应用机器学习

据张侠博士了解,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在使用Amazon SageMaker,一些大的传统企业,比如做家用电器的企业,智能冰箱是可以用语音对话的。

创新类的,比如在线教育、做自动驾驶的公司,还有一些新创的公司,集中在一些新的领域,像叽里呱啦、流利说,还有其他很多的教育相关的应用,比如判卷子、判分等等,所以在线教育有很多案例。

在医疗卫生行业,从基因到一些智能的新的应用技术,比如说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读一些脑部供血的状况、癌症发展的状况,有很多公司在做类似的内容,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

张侠博士强调,“企业可以说从大到小,几乎各种各样行业都会有一些突破。他们真正的共同点是这些企业都处在一个创新的很好的状态,是一个在走上坡、积极努力进取状态,去找一些新的市场、新的服务和突破点,更好的提供更新的价值,我觉得这是他们真正的共同点。”

对数据分析行业和数字化的影响

Amazon SageMaker对未来数据分析行业有何影响,张侠博士认为,SageMaker对数据分析行业影响较大,云时代更多的海量的实时的数据,需要的不是像以前传统批量的分析,而更多是前瞻性的、预测性的、实时的分析。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这些方法做数据分析,无疑是一个大数据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趋势。在这里如果能够使用SageMaker来加速数据分析模型、建模的过程,是能够很有效的推进这个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看到确实是这么个情况,比如今天我在准备一些材料,跟我们客户要分享,这个材料里面其中就有关于零售类客户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怎么样通过SageMaker做一些机器学习类的分析,能更好的进行预测的内容。所以这个事情是真实发生的。”

随着疫情的过去,很多企业准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重新大显身手,通过这次疫情,整个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因为在疫情当中好的数字化的原生企业,在疫情过程中表现都非常优秀。张侠博士坦言道:“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包括很多方面,从客户体验、整个运营、决策、创新、竞争多个方面都是下一步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这里面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说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的支撑点。一个企业如果抓好这些,可以更好的准备好,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Ralf)

 

]]>
Zoom全面转用甲骨文Oracle云服务?AWS称Zoom仍继续大量使用AWS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334.html Wed, 29 Apr 2020 04:20:16 +0000 //www.otias-ub.com/?p=1042334 199IT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CNBC报道,知名网络视频会议平台Zoom今天宣布,他们已经和甲骨文公司合作,转用甲骨文Oracle云服务。此举绕过主要的云领导者亚马逊AWS、Alphabet的谷歌云平台和微软的Azure平台。

甲骨文中国公司公关发给媒体公关稿件标题称,Zoom选择Oracle云基础设施支撑其核心在线会议服务。但并未公布双方的合作量级,据CNBC报道Zoom已经在甲骨文云服务平台处理数以百万计的会议用户,并且每天向甲骨文服务器转移约700万GB的数据。

稿件称,随着日用户峰值突破三亿,Zoom迫切需要云上扩容来应对飞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凭借在性能、弹性、可靠性和安全上的优势,Oracle云赢得了Zoom的青睐。在部署的几个小时之内,Oracle云基础设施就支撑起数十万用户同时参加Zoom会议。在实现全面运转后,现已支持数百万用户同时参会。Oracle第二代云基础设施将帮助Zoom继续为其客户提供至臻服务,适应快速演变的需求,并领跑视频通讯行业。

稿件还引用Zoom首席执行官袁征观点,这段时间我们的业务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关键的增长,这也考验着我们的服务能力。在探索了多个平台后,我们认为Oracle云基础设施在帮助我们快速扩容和满足新用户需求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Zoom首席执行官袁征表示,“我们选择Oracle云是因为它具有行业领先的安全性,出色的性能和无与伦比的客户支持。”

AWS中国公关方面回应称,媒体报道Zoom全面转投甲骨文云服务并不准确,容易引起误会。实际上,Zoom还在继续用AWS,有相当大的用量。截止到4月27日,AWS今年在中国区域发布新服务新功能的次数达到100次,呈现出加速势头。2018年全年125次,2019年全年181次,2020年头四个月就有100次。

AWS方面反馈称:Zoom发言人表示,公司将继续用AWS和Microsoft Azure,也选择了Oracle提供增加的容量。她补充说,就像跟AWS和Microsoft一样,跟Oracle合作是一项常规的业务合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像Zoom这样大体量公司,不可能All in 一家云计算服务商,但会有主用云和备用云之分。混合多云是大势所趋。此次Zoom选择甲骨文Oracle也是情理之中。 但并不意味着Zoom已经全面转向甲骨文Oracle云服务。

从此次Zoom和甲骨文Oracle合作看,Zoom无疑是最大赢家,业务高速发展,云计算服务供应商选择多元化,同时有可能相应成本也有所下降。

]]>
京东方:2019营收1161亿元 同比增长19.5% 1Q20实现净利5.7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1490.html Tue, 28 Apr 2020 02:07:46 +0000 //www.otias-ub.com/?p=1041490 2019年度京东方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8,643,871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68,556,446元,扣除年末发行在外的永续债累计利息56,109,589元,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1,493,977,836 元。
公司董事会拟定2019年度以每10股派0.2元人民币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
以下为公告原文节选:

2019 年年度报告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2019年,京东方继续坚持物联网转型战略,不断强化转型发展能力建设,挖掘物联网应用场景需求,打造专业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持续强化营销、技术和系统能力,深入推进端口器件(D)、智慧物联(S)、智慧医工(H)三大事业板块快速发展:
(1) 端口器件(D)
端口器件事业板块包括显示与传感器件、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两大事业群。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群为B2B器件整合设计制造模式,其中显示器件业务致力于提供TFT-LCD、AMOLED、Microdisplay等领域的智慧端口器件,为客户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电子标牌、拼接、工控、穿戴、VR/AR、电子标签、白电、医疗、移动支付、交互白板等产品使用的显示器件产品,传感器件业务聚焦医院检测、家用检测、通讯与交通、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传感器件的整合设计制造服务;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群为B2B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整合模式,为医疗影像、生物检测、智慧视窗、微波通信、指纹识别、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传感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括X-ray平板探测器、数字微流控芯片、调光玻璃、指纹识别系统等。
(2) 智慧物联(S)
智慧物联事业板块包括智造服务、IoT解决方案和数字艺术三大事业群。智造服务事业群为B2B整机整合设计制造模式, 为全球伙伴提供最具竞争力的电视、显示器、电子黑板、电子标牌、商用显示、电子标签、自服及移动终端等整机智能制造服务;IoT解决方案事业群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支撑技术,聚焦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智慧金融、数字医院、商务办公、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政教、智慧能源等物联网细分领域整体解决方案,为行业赋能;数字艺术事业群为物联网平台模式,依托纸质显示、数字艺术云平台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成果,通过与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为用户提供艺术赏析、艺术百科普及、绘本阅读、照片分享、艺术品商城、视觉美学欣赏等多种内容产品与服务。
(3) 智慧医工(H)
智慧医工事业板块包括移动健康、健康服务两大事业群。移动健康事业群为医疗健康物联网平台模式,业务涵盖生物芯片、移动检测设备及解决方案、App产品及服务、生态链产品等领域,以人为中心,聚焦家庭、社区和医院场景,提供移动健康终端产品和服务,打造“三端协同联动”的医疗健康物联网平台;健康服务事业群为B2C专业服务模式,业务涵盖数字医院、数字人体、再生医学、健康园区等领域,以数字医疗服务为核心,智慧康养、健康社区整体解决方案、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等服务为延伸,为客户提供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专业健康医疗服务。
 三、营业收入构成
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19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处于产业发展史下行时间最长、下探幅度最深的低谷期,供过于求情况加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经贸摩擦此起彼伏,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动荡等不稳定因素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较大下行压力。在严峻市场环境下,京东方积极化市场低谷为企业成长机会,在行业市场规模总体萎缩大环境下,实现营收持续稳定增长,公司实现营收约1,160.60亿元,同比增长约19.51%。
1、D、S、H三大事业板块齐发展端口器件(D)
显示器件市场地位仍实现了稳步提升,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6%,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五大主流产品销量市占率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群新产线建设顺利推进,柔性AMOLED事业实现突破,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实现满产;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武汉第10.5代TFT-LCD 生产线实现量产,重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完成桩基;创新应用销量同比增长近50%,市占率快速提升。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业务快速成长,医疗影像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0%;生物检测Flowcell产品核心客户端单月占比超50%。
智慧物联(S)
智造服务经营质量提升,无边框全面屏系列产品在品牌客户全面导入量产,电视整机内销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80%,成为多家战略客户首选供应商;商显、电子桌牌、智能收银机、智能手表等新应用均实现量产出货。IoT解决方案承接国庆表演、大兴国际机场等示范性项目;智慧金融为超1,000个金融网点提供了智能化升级服务;智慧零售海外区引入战略投资并强化战略合作,中国区中标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数字艺术显示系统获批ITU国际标准,明确了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的国际性技术规范;平台专业作品突破3万幅,用户上传内容突破150万幅;获文旅部授权建立国家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中心。
智慧医工(H)
移动健康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10余款京东方品牌产品及50余款生态链产品实现上市销售;获取全渠道医疗器械经营销售资质,完善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建设,全年硬件销量实现新高;生物芯片一体化检测系统获得北京市科委专项支持,完成DEMO产品开发;加快呼吸慢病管理、心血管疾病管理、糖尿病管理、智慧急救、智慧康养社区、智慧公卫体检等解决方案落地应用。
健康服务明德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20%;合肥京东方医院自3月开诊以来实现门诊量近10万人次,全面开展各类四级手术,救治疑难杂症上百例,获取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资质;再生医学心脏膜片完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检测,完成小动物实验和大动物预实验;健康园区拓展稳步推进,各地生命科技产业园相继落地。
2、创新细分与应用市场拓展取得进展
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群智慧视窗业务全球首发高铁智能窗产品,成功实现在“京雄”高铁列车上的应用;IoT解决方案事业群落地5G全息教室方案、智能会议、智能家居等多个产品与解决方案;数字艺术事业群Funbook、画屏S3等新品成功上市;移动健康事业群实现母乳分析仪、睡眠仪2.0等自研产品上市销售,移动健康App 4.0发布上线;健康服务事业群实现新生儿脐带干细胞商业存储产品上市销售,数字人体发布App 2.0;光影艺术解决方案亮相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联欢活动。

3、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9年新增专利申请超9,600件,其中海外专利超3,600件,柔性AM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要领域专利申请超4,000件;新增专利授权超5,000件,其中海外专利授权超2,000件;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医工融合等转型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名列中国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第6位,图像超分、手势识别及目标检测算法在国际顶级赛事夺冠;主持制修订外部技术标准29项,其中新增13项,自主研制的数字艺术显示系统ITU国际标准获得批准,抢占数字文化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和制高点,2项超高清远程医疗国际标准获ITU立项。
2020 年第一季度报告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via CINNO
]]>
网易游戏选择AWS全球基础设施加速海外市场开拓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7802.html Mon, 30 Mar 2020 02:35:04 +0000 //www.otias-ub.com/?p=1027802 领先游戏服务商选择AWS海外区域搭建全球化游戏服务、提升游戏玩家体验、节省成本 

[2020330日,北京] 亚马逊旗下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 (AWS) 今天宣布,全球游戏收入排名前10*的网易游戏选择了AWS加速全球市场开拓。作为中国数款知名PC及移动游戏的开发运营商,网易游戏依托AWS全球十多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在AWS服务基础上构建了游戏动态伸缩技术,监控应用程序,自动调节容量,实现海外游戏业务的快速增长,节省成本,而且为全球各地玩家带来极致的游戏体验。

2015年,网易移动游戏开始在海外发行,也在那时开始使用AWS服务。目前,在AWS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区域使用着数千个Amazon EC2云服务实例。在AWS上,网易游戏搭建了几百套服务集群,分别运行网易游戏在各个地区发行的不同游戏后端服务,以及公用的游戏用户平台、数据库中间件平台等。通过使用AWS全球骨干网,网易游戏的玩家可以享受到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尤其在一些边远地区,网络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网易游戏还基于AWS服务建立了优良的伸缩架构,一方面支撑游戏玩家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玩家访问低谷时节省成本,节约成本最高可达53%。此外,通过升级到基于Nitro技术的Amazon EC2新一代实例和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Amazon EC2 A1实例,网易游戏获得了强劲的性能提升和成本节省。例如,《荒野行动》是网易游戏开发的一款战术竞技游戏,在日本创造了3500万的下载量,2019年5月和6月多次登上日本地区iOS畅销榜第一名。通过将新一代Amazon EC2 M5实例用于游戏《荒野行动》,替换Amazon EC2 M4实例,网易游戏实现了40%的成本节省。通过Amazon VPC,网易游戏将IT基础设施划分成数百个相互隔离的、安全的虚拟网络,而Amazon VPC支持的网关 (Gateway) 非常丰富,包括Internet Gateway (IGW)、NAT Gateway、Peering Gateway, Virtual Private Gateway、Transit Gateway等等,方便网易游戏灵活设计大规模VPC网络互联架构,简化了配置和管理。

网易游戏运维与基础架构部高级总监谭健荣表示,“非常高兴选择了AWS。AWS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开创者,在云基础设施、服务种类、运营经验、全球网络覆盖等方面的领先性得到业界公认。网易游戏致力于为玩家打造值得热爱的高品质游戏,带给玩家顶级的游戏体验。选择AWS作为基础设施平台,为网易游戏的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发展业务。”

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非常高兴看到网易游戏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AWS在中国的使命之一,就是利用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全球的资源,帮助中国的公司深入利用云计算,加速转型与创新,在全球市场竞争。网易的成功,为中国企业出海树立了又一个典型范例。”

*数据来源:游戏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报告https://newzoo.com/insights/rankings/top-25-companies-game-revenues/

 关于网易游戏

网易游戏是网易公司 (NASDAQ: NTES) 旗下的在线游戏业务部门,其在中国和日本等市场开发和运营的PC客户端和手机游戏,广受欢迎。作为中国领先的游戏开发公司,网易游戏一直处于网络游戏自主研发领域的前端,并已跻身全球七大游戏公司之一。网易游戏致力于支持全球创新工作室的成长,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网易游戏还与暴雪娱乐、微软旗下的Mojang AB,以及其它全球游戏开发的行业领袖合作,在中国运营一些备受欢迎的国际化精品游戏。 关于AWS

13年以来,Amazon Web Services(AWS)一直是世界上服务丰富、应用广泛的云服务平台。AWS提供超过165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分析、机器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遍及22 个地理区域的69个可用区(AZ),并已公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南非和西班牙建立4个AWS区域、13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AWS,通过AWS的服务强化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欲了解AW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aws.amazon.com

]]>
Amazon Athena在AWS中国(宁夏)区域正式上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5194.html Tue, 24 Mar 2020 04:56:41 +0000 //www.otias-ub.com/?p=1025194 全新的即用即付交互式查询服务,可以使用标准SQL语言、方便地分析Amazon S3中的数据,让AWS中国区域客户可以在几秒钟内获得查询结果

[20203月24日,北京] 亚马逊旗下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 (AWS) 今天宣布,Amazon Athena在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中国 (宁夏) 区域正式上线。Amazon Athena是一种交互式查询服务,它让客户可以使用标准SQL语言、轻松分析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 中的数据。由于Athena是一种无服务器服务,因此客户不需要管理基础设施,而且只为他们运行的查询付费。Athena可以自动扩展,并行执行查询,所以即便是大型数据集和复杂的查询,也能很快获得查询结果。

AWS提供了诸如Amazon Redshift和Amazon Elastic MapReduce (Amazon EMR) 等分析服务,让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可以实现PB级数据的分析。通过Amazon Redshift,客户可以对大规模的结构化数据执行复杂的查询,并获得超高速的性能。对于非结构化数据,Amazon EMR使用流行的分布式框架,例如Apache Spark、Presto、Hive和Pig,横跨多个可动态伸缩的集群,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快速又经济。虽然这些服务是可伸缩的,而且足够强大到可以处理大且复杂的大数据应用,但是,许多客户也希望能够很快地查询Amazon S3上的数据,例如web日志、点击流、原始日志文件等,而无需开启、配置和管理Hadoop集群或数据仓库。现在,使用Athena分析Amazon S3中的数据就像编写SQL查询一样简单。Athena使用完整支持标准SQL的Presto,可以处理各种标准数据格式,包括CSV、JSON、ORC和Parquet。因为Athena使用多个可用区的计算资源执行查询,而且使用Amazon S3作为底层数据存储,所以它具有高可用性和持久性,数据冗余存储在多处基础设施中,并且是每处基础设施上的多个设备上。

“客户经常问我们,是否可以让他们方便地对Amazon S3数据湖中的数据执行查询,而不用关心配置和管理服务器、集群这些事情。”AWS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现在,我们很高兴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中国(宁夏)区域推出Amazon Athena,以响应AWS中国客户的需求。Amazon Athena完全不需要管理基础设施,任何能够编写SQL查询的人都能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快速分析他们在Amazon S3中的数据。”

茄子快传数据运营负责人何诚表示,“茄子快传作为一家全球化互联网科技公司,全球累计有18亿用户,我们搭建了一个数字内容连接入口,帮助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获取优质数字内容。茄子快传的数据量大,分析维度多,业务也非常复杂,所以经常需要多维度多颗粒度的高并发分析,AWS的分析工具很好地满足了我们日常的数据提取和分析需求。使用Amazon Athena,我们可以轻松地运行交互式查询,分析数据,不必构建和部署额外的集群。同时,我们运行新数据分析所需的时间缩短了30%,大幅减少了成本与运维方面的风险。”

大宇无限是一家专门从事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的公司,主要为中东、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提供移动短视频服务。“每个月,我们的业务运营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分析全球十亿用户的海量数据。“大宇无限平台技术负责人李睿表示,”使用Amazon Athena交互式查询服务之后,我们可以用SQL语言直接在 Amazon S3 中轻松查询、分析用戶数据,节省了成本,减轻了运营压力,普通的工程师与业务部门人员都可以方便地自助查询各类业务数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了茄子快传和大宇无限外,Amazon Athena因其快速、易用、经济和灵活的特性还备受像汇量科技、壳木软件等诸多中国客户的信赖。

 

 

]]>
2019全球服务器市场遇冷 新基建助推市场向好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839.html Thu, 19 Mar 2020 07:35:25 +0000 //www.otias-ub.com/?p=1022839 近日,全球知名调研机构IDC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调查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为1174万台和873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同比下降0.9%和1.7%。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的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呈现增长态势,销售额和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7.5%和14.0%,抵消了前三个季度的部分下滑态势。

看完了总体态势,再来看看各个厂商的具体排名。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为戴尔、HPE、浪潮、IBM、联想。与2018年同期相比,戴尔销售额下降6.9%,HPE销售额下降8.4%,浪潮销售额增长18.1%,IBM销售额下降11%,联想销售额下降10.4%。从排名数据上很容易地看出,在全球服务器厂商下滑的情况下,浪潮逆势增长,并且市场份额达到了7%,是市场中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大厂。

相比于前三季度的同比下降,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增长迅速。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到传统企业,用户对AI、混合云等新兴应用的采购需求更加旺盛。在这一背景下,机架式服务器领跑第四季度增长,销售额和出货量分别增长14.3%和22.9%。以逆势而上的浪潮为例,其机架式服务器业务在2019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9.1%,全年同比增长高达27.9%,机架式服务器业务的高速增长成为浪潮在20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主因。

虽然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处于下滑态势,但笔者认为2020年全球服务器市场依然整体向好。首先是在2020年的3月初,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助推新引擎。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这其中,与服务器直接有关的领域就有四个,将会使未来几年的服务器需求大幅增长。

数据中心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这是首次在基建投资领域被提到,这说明数据中心将在中国经济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震认为:“数据中心是计算力的存在方式,国家的新基建政策将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和发展,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设备以及云计算软件等平台软件的投入有望加大,对于整个产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根据IDC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企业和政府用于云基础架构的投资正式超过传统非云IT基础架构的支出。过去几年全球IT基础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应用,传统的IT基础设施没有增长,甚至是出现了萎缩。国家的新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这一特点,主要用于云服务器等创新产品的采购,加快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市场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受到5G发展的助推,边缘计算会获得更快的发展。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预计到2022年,50%以上的企业数据会在数据中心或者云之外产生或处理。边缘计算同样会使边缘服务器需求大增。

此外,AI目前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AI产业化正加速向产业化AI迈进。浪潮与IDC联合发布的《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互联网、智慧城市、金融行业产业AI化已经走在了前面,未来五年智造、零售等行业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

综上所言,对于AI服务器的需求在2020年也会强势增长。在IDC公布的《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调查报告》中浪潮AI服务器连续三年市占率超50%。有了强大的AI服务器,协同生态伙伴才能形成良性的AI产业链,产业链繁荣后又能反哺AI服务器厂商,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在2020年开年疫情肆虐全球。但在疫情冲击之下,不少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在线教育、在线远程办公、制造业、AI产业等获得了数倍增长。这些行业有个共同的目标,都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撑。以在线教育猿辅导为例,春节期间浪潮计算力支持的猿题库APP日活量同比增长了89.7%,新增用户181.9%。钉钉、腾讯会议等远程办公服务也进行了紧急扩容服务器,满足企业用户需求。

最后,笔者想说,疫情无情,但人们总能在危机之中找到新的机会。同时,在新基建的助推下,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只会比2019年更加旺盛。尤其是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合力助推下,2020年的服务器市场值得期待。(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
新基建时代5G再加速 2020年这些行业可能爆发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831.html Thu, 19 Mar 2020 07:19:57 +0000 //www.otias-ub.com/?p=1022831 在2019年5G陆续商用之后,5G无疑是2020年的绝对主角。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生活节奏。

3月4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新基建”明确要加快5G建设。可以预期的是,疫情之后中国的5G建设和应用会加速发展,而与5G相关的新科技行业将迎来爆发。

01 科技赋能 5G+助力疫情防控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网络以及融合应用大显身手,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助力。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抗击疫情以及随后的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移动5G机器人服务在方舱医院

虽然这场“疫情黑天鹅”事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中国各大行业发展方向及前景将会有所改变,甚至是深刻改变。

02 好风凭借力 5G+引爆行业机遇

2020年是我国5G网络建设的关键年份。截至今年2月初,三大运营商共在全国开通5G基站约15.6万个,预计将有55万个5G基站在年底建成。

5G网络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信息通信领域向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垂直行业延伸,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1、5G+云视频

2020年,云计算和5G的配合将让视频会议跨越地域限制的便捷性愈加凸显。疫情期间,中国移动云视讯系统就曾助力钟南山院士为云南玉溪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

5G技术可以在视频采集回传、视频素材云端制作以及超高清视频播出等环节全方位赋能高清视频产业。在5G时代下,高清视频产业不仅仅可以用于远程视频会议,还可以与更多行业融合发展,为用户实现高效办公与便捷生活。

2、5G+智慧医疗

5G的发展能够提供超大带宽高速传输网络,为智慧医疗高清视频及影像传输提供业务保障。疫情期间,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系统就全力支持全国医院开通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门诊等服务,为战“疫”一线保驾护航。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紧缺和供给不均,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互联网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而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推动医疗健康向“精准、优质、远程、高效”的方向前进,推动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

3、5G+VR/AR

AR作为新的互动形式,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5G时代的到来将大大刺激AR/VR用户体验上的完善,让虚拟现实技术真正进入大众的生活。

在5G+VR/AR加速向生产与生活领域渗透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新应用与新业态,例如基于5G的VR/AR可以实现远程协同手术、高清沉浸式手术直播、构建异地多人的全息教学场景等。

4、5G+智慧教育

疫情期间,线下教育机构及中小学不得不转向线上授课,客观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

疫情之后,在线教育在5G+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实现跨时跨地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远程课堂中感受真实的师生互动,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5、5G+无人机

2020年,5G将为无人机应用打开新的空间。基于5G技术为网联无人机赋予的实时超高清图传、远程低时延控制,以及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无人机的应用形式将变得更加丰富。

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喊话、消杀、送货、测量体温等防疫工作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显现。未来,5G+无人机将在抢险、科研、教育、城市规划、勘察、巡检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6、5G+工业互联网

随着5G时代到来,传统工业也将发生巨大变革。未来在工厂内可以实现全生产要素、全流程互联互通,即设备互联、人员互联、物料互联、产品互联等,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实时数据跟踪。

5G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助力企业生产施工的降本增效,从而极大提升自动化工厂的运营效率。

7、5G+车联网

近年来,基于5G的车联网应用不断出现,如在多个园区、景区建成了5G应用示范区,还出现了无人驾驶等。但总体来看,5G车联网应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5G时代的全面到来,5G支持构建“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互连环境,实现车路协同控制、远程遥控操作、自动驾驶等业务,最终支撑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8、5G+智慧城市

2020年一场疫情展现了中国城市的管理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分析疫情、监控城市疫情发展、辅助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之后5G全面落地,将从智慧城管、城市安防等多方面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5G将带动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VR/AR监控仪器、智能巡防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在安防领域开展协同应用,构成城市数据传输、分析和利用的重要枢纽,全面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

未来在新基建的战略部署下,5G将引爆这些行业机遇,它们很可能会顺着这个机遇成为未来几年发展最强劲的产业,甚至改变社会。

寒冬已过,春暖花开。你做好拥抱变化的准备了吗?

本文来源 和玛大数据

]]>
Gartner副总裁及高管合伙人龚培元:解析“新基建”五大关键领域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822.html Thu, 19 Mar 2020 07:03:40 +0000 //www.otias-ub.com/?p=1022822 本文来源 通讯世界 作者刘婷宜

近日,国家要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铁公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源表示,发力“新基建”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促消费、稳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

在此背景下,Gartner公司副总裁及高管合伙人龚培元对其中五大关键领域,为首席信息官及IT领导者提出见解及建议。

1

5G技术:充分评估

5G是新一代蜂窝技术,将使移动服务交付模式从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为以业务和消费者为中心。当前,5G技术正处于“过高期望的峰值”,5G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国际标准机构正在与监管流程、频谱分配和电信运营商的部署同步发展。

龚培元认为,电信运营商作为授权频谱的当前使用者和持有者,是5G发展阶段企业的主要移动服务供应商。同时,LTE技术将继续存在并为5G的初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龚培元认为应通过思考蜂窝网络服务和用例需求来制定采用5G的计划。在启动计划时,首先要不再将蜂窝网络视为仅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也不要仅仅是针对移动基础设施开发应用程序。其次,要了解RF、网络软件和切片技术的组合如何影响所需的架构变化,从用例入手,建立起5G连接服务。再次,不要盲目采用5G,了解影响5G的各个层面上的依存关系的技术,来制定切合实际的期望。最后,评估5G在初期是否能作为SD-WAN和LTE或物联网类型应用服务的一种延续。同时要与电信运营商积极沟通,了解这些服务是如何与以业务为中心的5G服务相整合的。

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新机遇

龚培元认为,为住宅和社区停放车辆提供的充电系统不需要新的技术,现有系统只需提供合适的价格。

对此,龚培元指出,为了在不断发展的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和服务市场获得市场份额,可以将现有技术用于住宅和社区应用,从而获得产品上市时间优势。

同时,锁定地方政府部门作为早期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的客户群,加入行业团体和标准制定机构,为行业标准的到来做好准备。

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2020年应做的初步工作

要如何维护和优化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龚培元认为,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来管理、改造和改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在规划未来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需制定涵盖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和数据中心设计的基础设施愿景。

在数据中心新兴技术方面,可实施具有以下特点的智能基础设施策略:软件定义、可组合、敏捷、可编程、可扩展、具有弹性、具有响应性并能适应变化。

数据中心在混合环境中的作用下,能够平衡传统数据中心的运营与无服务器技术、数据中心,托管服务供应商、云和边缘计算的影响。

4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2020年预测

众所周知,由于技能、技术和基础设施整合方面的挑战,用于AI项目试点的AI基础设施策略将不易扩展到生产中。AI推理引擎将被部署在各个位置,包括边缘、传统数据中心和公有云,这将促进对全平台部署解决方案的需求。

针对生产AI管道相关的技术债务和基础设施复杂性将成为大多数企业中的IT领导者的工作难点。龚培元表示,对实时响应的需求正在推动将分析置于数据采集点附近以及边缘系统或端点设备中的需求。

对此,龚培元建议从AI概念验证扩展到生产并实现产量增长的IT领导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设计串流数据分析基础设施自定义参考架构的原型并展示,从而加快AI在生产中的应用。二是使用容器封装机器学习模型并简化模型管理,从而创建推理引擎部署流程,同时将AI应用于生产。三是通过战略性地使用具有可扩展AI基础设施功能的云服务和供应商来加速AI的实现。四是通过量化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以及通信带宽、延迟和可用性的影响来确定进行深度神经网络分析的最佳位置。

5

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机会分析

2018年,工业物联网(IIoT)软件平台首次实现了盈利,但此后能否盈利仍充满挑战。龚培元认为,与其他物联网堆栈相比,工业物联网应用具有相对更稳定的增长率和利润率,这主要是由于购买中心和物联网相关购买要求的不断变化。

但工业物联网服务的增长和利润仍然受到以下2个因素的限制,供应商专注于狭隘的专业领域;以及供应商无法为重复收入型产品创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目录。龚培元坦言,连接性和硬件(HW)是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基础要素,并且分别是工业物联网最重要的利润和收入来源。

为创建创新的工业物联网产品,龚培元为技术总经理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通过开发具有特定行业特征和功能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扩展客户环境,从而维持增长。二是开发独立于平台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并实现此类应用的差异化,这些应用能够将行业专业知识和商业智慧“转化为产品”,用于目标行业的基础用例并产生收益。三是通过创建基于资产的托管服务组合确保每年的重复性收入。此类服务能够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和物联网资产的运营和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方法。四是通过锁定创建联网工业产品和服务(在销售点需要嵌入或捆绑硬件和联网功能)的工业企业来提高增长率,同时降低销售成本。

]]>
大数据文摘:细数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七大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902066.html Thu, 04 Jul 2019 02:54:35 +0000 //www.otias-ub.com/?p=902066 本文来源:大数据文摘出品    编译:刘兆娜

机器学习是市场的新趋势,新油田,新黄金!从概念价值的角度来看,把机器学习与任何创新相比都不为过。但是它在金融领域如何发挥呢,应用的现状又到了什么阶段呢?

我们都知道,银行存储了全部的信息,包括客户的交易记录,与客户的沟通信息,内部信息,这些信息占用的存储空间已经达到了Tera级,有些甚至到了PB级。现在,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像这样的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问题:数据量越大,就越能够探查到客户的需求和行为模式。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利用相关软件学习客户的行为并做出自主决策。

是不是感觉很厉害?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看看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能够为金融带来什么样的力量。

机器学习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案例

确定银行最佳选址

信息是21世纪的黄金,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利用信息来呈现客户的重要信息。在融资方面,收集每个客户的信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最常见的例子是在ATM上进行的常规操作。银行通过采集并处理客户的所有操作信息来预测客户的行为,在下次访问时,客户无需再进行搜索和输入号码,点击一个按钮就能够立即进行常规操作。

使用大数据获得的信息可用于创建和操作引擎,从而用来确定开办实体银行的最佳位置。金融机构收集一个城市中客流量最大的一些区域,访问这些区域的时间,客户所在的商店,最大和最小客户数量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预测,选择获益最大的位置来开办实体银行(顺便说一句,不只是银行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址)。选址对企业或商户的收益如此重要,你肯定也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通过机器人投资顾问为客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机器人投资顾问就像没有自我意识的虚拟助手。机器人投资顾问本质上是在考虑客户盈利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为客户选定和调整金融投资组合的一系列算法。

以下是机器人投资顾问如何运作的一个示例:客户输入其目标(例如,在60岁时退休,节省300,000.00美元),年龄,收入和当前金融资产情况。机器人投资顾问为了实现客户的目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在不同的资产类别和金融工具之间进行投资的配比。

目前,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有:Betterment、Schwab Intelligent Portfolios。

将算法交易转变为智能交易

算法交易是这样一种交易,它可以利用软件根据预先设定的交易标准(如时间,价格,交易量等),下达交易订单。算法交易允许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了一套新的多样化工具,使算法交易不仅仅能够自动化执行。在机器学习(ML)的情况下,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算法(即规则)的目标,并基于数据实现目标,例如最小化预测误差。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能够通过分析历史市场行为,确定最佳市场策略,使交易预测更准确。

目前,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有:Renaissance Technologies、Walnut Algorithms。

风险管理和反欺诈

风险管理和反欺诈是目前银行最热门的2个主题,这类项目首先应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来解决。银行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计算所有可能的风险和欺诈者,并在第一次怀疑时丢弃它们。

机器学习驱动的欺诈检测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它不只是遵循风险因素清单 – 还能够积极地学习和校准新的潜在(或真实的)安全威胁。

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系统可以检测特殊或异常的行为,并为安全团队标记它们。欺诈检测系统面临的挑战是避免误报, 被标记为“风险”的风险不是真正的风险。

目前,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有:Kount、APEX Analytics。

延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依赖

除了访问用户经济活动数据之外,银行还通过获取外部数据,如来自社交网站的数据或客户在线行为的分析,并将这些信息添加到客户的行为体系中。通过这些大数据信息的分析,银行能够挖掘大量新的机会。例如,如果客户在评论中讨论到可能购买新车,银行就可以提供客户想要的贷款优惠策略,并立即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他。

决定与客户的最佳沟通方式

不同客户偏好使用的沟通方式是不同的,例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或即时消息。银行必须选择与不同客户沟通的最佳方式,并通过客户偏好的方式发送提醒,新的产品推送以及联系客户。这样,不光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到银行的消息, 银行也能减少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客户的费用。

客户流失预警

通过分析关于客户的内外部数据,可以预测客户是否有流失风险。例如,如果客户长时间没有访问银行的分支机构,不登录网站,也没有订阅社交网站中银行的其他更新,则可以预测客户可能会流失。这种情况下,银行通过推荐客户想要的产品或优惠来留住客户是非常重要的。

]]>
Indeed发布了AI 人才就业报告:机器学习工程师年薪 98 万,但 AI 就业增幅正在下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902061.html Thu, 04 Jul 2019 02:46:14 +0000 //www.otias-ub.com/?p=902061 来源:CSDN  作者 | 唐小引

人工智能这股技术热潮风起两年,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AI First」,随处可见百万年薪、人才巨大缺口,无论国内外,AI 人才招聘需求都可以用「疯涨」来形容。据猎聘此前统计,「2017 年 AI 技术类工程师的招聘量是 2014 年的 8.8 倍,数据类工程师的招聘量则是 2014 年的 5.9 倍,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在技术人才招聘中的总比例从 10.83% 涨到 27.45%,是技术岗位中增幅最大的领域。」

到了 2019 年,人工智能人才就业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际知名招聘平台 Indeed 于日前发布了 AI 人才就业报告,显著地指出了从 2018 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 AI 类就业情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人工智能就业增长放缓,就业兴趣下降

截止目前,人工智能的工作岗位依然在增加,相比去年,AI 类岗位增长了 29.1%。不过,这一增幅却大大低于了前两年: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期间,人工智能的工作岗位上升了 57.9%;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期间,上升高达 136.3%。与此同时,对于 AI 类岗位,求职者的兴趣也有所下降,据 Indeed 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搜索量减少了 14.5%。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搜索量增长 49.1%;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搜索量增加了 32%。

AI 工作热榜:机器学习工程师稳居第一!

同时,Indeed 还分析了过去一年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比例最高的相关职位,结果显示,机器学习工程师以 75% 稳居第一,深度学习工程师 60.9% 紧随其后,第三名则被资深数据科学家以 58.1% 拿下。

尽管机器学习工程师毫无疑义地居于第一,但和去年相比却也是大幅下降,在 2018 年,机器学习工程师占比高达 94.2%,也直接对应了前文所说的「人工智能就业增长放缓」现状。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深度学习工程师是第一次出现在第二的位置,Indeed 如此说道:「深度学习工程师开发可以模拟大脑功能的编程系统以及其他任务,这些工程师是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和机器人这三项正在快速发展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研究显示,全球面部识别市场将有望从 2019 年的 32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70 亿美元。」

哪类 AI 工作最赚钱?机器学习工程师高居榜首!

薪资可以说是程序员最关注的话题,而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实现奇货可居很大程度上也是高薪资使然。

据 Indeed 数据显示,机器学习工程师不仅是所有 AI 类招聘中数量最多的,还是薪资最高的,以 142,858.57 美元(约合人民币 98 万)高居榜首。并且,与去年相比,机器学习的平均年薪还增长了 8409 美元(约合人民币 5.7 万元)。

 

平均年薪同样上涨了的还有算法工程师,以 109,313.51 美元(约合人民币 75 万元)居于第 5,比去年增长了 5201 美元(3.5 万元人民币)。

AI 威胁论:AI 能创造出比它取代的更多的工作机会吗?

从人工智能风起开始,关于它的威胁论便一直不绝于耳。AI 是否能够创造出比它取代的更多的工作?Indeed 对这个问题予以了肯定的回答。

同时,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0 年,人工智能将减少 180 万个岗位,但将创造出 230 个新的工作岗位,而据邓白氏(Dun&Bradstreet)报告,40% 的组织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只有 8% 的组织因为新技术而裁员。

Indeed 报告:

http://blog.indeed.com/2019/06/28/top-10-ai-jobs-salaries-cities/

]]>
绿湾科技全民卫士(掌上110)亮相京交会 大数据AI助推互联网+政务成效显著
//www.otias-ub.com/archives/883954.html Wed, 29 May 2019 03:25:27 +0000 //www.otias-ub.com/?p=883954 遇到紧急情况,只需一键即可互联网报警;行政窗口办事,忘带身份证,只需动态人脸识别完成本人本证核验即可办理业务;车子占道,又没有对方电话,只需输入车牌即可一键通知车主挪车;遇到陌生人上门服务,通过“姓名+身份证号+人脸识别”校验,即可知道对方是否使用伪造身份。这些便民服务目前都已落地实现。

5月2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的2019京交会上,由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参展的绿湾科技带来了其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平台产品。

本届京交会以“开放、创新、智慧、融合”为主题,紧密围绕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突出数字化、新经济、新服务业态等内容,聚焦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健康服务、商务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在中关村AI空间站展区,领导、观众现场互动体验了基于绿湾科技全民卫士(掌上110)平台技术支撑的阿拉警察、互联网报警等产品。从体验效果看,产品功能简洁,操作十分便捷,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同时,产品背后融合了绿湾科技的大数据AI技术。

(图:绿湾科技副总裁冯海利在展台接待海淀区委于书记等领导)

据介绍,绿湾科技专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全民卫士(掌上110)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平台,支撑公安机关、政府部门便民服务、智慧城市等核心工作。目前基于全民卫士平台开发的便民服务产品包括掌上110、阿拉警察、互联网报警平台等,涵盖互联网报警、证照电子化、一键挪车、身份验证等187项便民功能,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加以推进。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如何将大数据AI技术与高质量服务群众相结合,绿湾科技从2014年成立开始就不断探索。在近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绿湾科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和公安机关、政府部门各方需求,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在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指导下,完成了掌上110、阿拉警察、互联网报警平台等项目落地。

据绿湾科技负责人介绍,全民卫士(掌上110)是依托于公安大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研发推出的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遵循“惠民利警”双赢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警方声音集中发布、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做到“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阿拉警察是宁波公安基于“一盘棋”的建设思路、“一网通”的数据流转、“一站式”的集成服务,“一步先”的创新原则,依托全民卫士(掌上110)平台构建的公安便民服务移动互联网统一入口。绿湾科技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放管服”改革深化赋能,提供了187项便民功能。

互联网报警平台是绿湾科技顺应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的特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务实改革,创新报警方式而研发的综合服务平台。

互联网报警接警端融入绿湾科技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及机器学习技术,通过重复报警判断、警情信息流转辅助、警情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辅助接警处警工作,并通过对报警数据的挖掘,为警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实时视频为主的互联网报警平台逐渐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为群众进一步拓宽报警求助渠道。互联网报警平台的建设,不仅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社会治理的能力,也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警务效能、助力公安警务改革。

大数据AI技术蓬勃发展,助推互联网+政务,成效显著。特别是近一两年,浙江宁波等地区群众办事省时、省心、省力。公安机关、政府部门向科技要效率,节约政务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全民卫士(掌上110)平台及落地项目成为连接公安机关、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大幅提升群众对办事效率的满意度。历经五载发展,始终坚持初心,绿湾科技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用大数据AI技术助力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美好的社会。

 

 

 

]]>
奥维睿沃发布全球商显产业研究报告:全球商显面板Q1出货130.6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876008.html Wed, 15 May 2019 13:22:08 +0000 //www.otias-ub.com/?p=876008 5月15日,由奥维睿沃(AVC Revo)、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公共信息显示分会、深圳市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支持的“2019中国商用显示产业研究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发布会上,奥维睿沃(AVC Revo)发布了《全球商显产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全球商显面板出货130.6万片,韩系面板厂商在拼接和IWB市场领先,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广告机市场占优。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在发布会上致辞。他指出,随着需求疲软,显示在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中的应用增速开始放缓,部分显示应用产品市场已经在下滑。与此同时,商用显示产业却在蓬勃发展。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显示,2018年商显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45亿元,同比增长32.2%。随着国家信息化、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开展,加上商显产品创新、技术更替,未来商显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奥维睿沃(AVC Revo)高级分析师郭红波表示,国家对新型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5G、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各行各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商用显示作为终端应用的载体,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从2017年爆发期开始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5%,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特别是户外商显,目前户外商显规模较小,且仅有少部分终端可以使用4G网络进行流媒体播放。5G商业化可提升区域内终端接入数量,同时保证百倍于4G的网速与1/10的延迟。这使户外流媒体商显可实时播放更高码率更高分辨率的超高清视频的同时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将成为商显新蓝海。

Q1中国大陆商显市场136亿元

中国商用显示市场具体产品包括电子白板、激光投影、商用电视、平板拼接、广告机、小间距LED、DLP拼接、单屏显示器等。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商显市场136亿元。

其中商用电视第一季度销量规模82.6万台,同比下降6.6%,主要由于政府采购类项目明细缩减。但是商用电视市场尺寸升级趋势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50英寸以上商用电视销量与销额的占比出现双增。

教育电子白板第一季度出货量17.5万台。教行业属于政策引导型产业,尤其教育信息化2.0推广,中国大陆教育电子白板设备渗透率不断提高,2018年教育电子白板出货量接近125万台。未来几年,液晶白板仍旧会超越投影式教育白板,这是一个趋势。

会议电子白板第一季度出货量4.3万台。会议平板以企业会议室应用为主,非国有企业需求占据首位,比重46.7%。中国大陆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国家鼓励创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创客空间不断增加,将继续拉动企业会议电子白板需求。

2018电梯传媒行业竞争激烈,带动广告机销量大幅上涨,2019年第一季度属于传统淡季,加之梯媒订单量减少,出货量为31.2万台。随着2019年广告机市场趋于理性,预计全年同比有所下降,但是随着传媒资源布局扩张,以及新零售场景的开拓应用,2020年广告机出货有望回归增长。

大屏幕拼接市场第一季度销售额达32.7亿元。在经历2017年超过30%的高速增长以后,大屏幕拼接市场增幅略微放缓,2018年规模143.2亿元,同比增长26.4%。2019年国家智能+、5G、新基建、超高清、减税降费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大屏幕系统终端设备的新增和改造升级需求可期,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32.7亿元。其中小间距LED市场第一季度超预期增长,份额持续上升。

激光投影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教育、工程、家用、商务、影院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激光电视、家庭影音市场大幅增长,整体家用市场份额接近50%。

演讲嘉宾精彩观点锦集

在发布会上,京东数科智慧媒体业务总经理黄来响、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投影事业部总经理李锬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aker SBU 企划平台负责人李国刚 、恒鑫晶品总经理王晓欢分别进行主题演讲。

京东数科智慧媒体业务总经理黄来响表示,从2016年开始,线上的获客成本就超过了线下,在线下获得一个更精准、真实的客户成本更低。线上红利消失,基于线下媒体的场景化营销顺势崛起。MOOS是专为商业场景深度定制,基于Android改良的智能操作系统。它是商显的神经中枢,提供管理硬件与外设,链接云平台,助力应用,智慧服务,让屏幕终端设备更智能化、更营销化。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投影事业部总经理李锬指出,近些年来,LED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利亚德致力于Micro-LED及四合一封装技术的研究,并且在Micro-LED晶元颗粒的批量转移技术上实现实质性突破。2019年1月,应用四合一封装技术的135英寸LED会议一体机正式发布。2019年7月利亚德将正式发布Micro LED最新进展,同期将正式发布全系列智能会议一体机系列,尺寸包括75寸、86寸、100寸、120寸、135寸、162寸、216寸各种超大尺寸应用。除此之外,利亚德在超大尺寸可视化人工智能电视以及超高清LED电视屏幕方面均有布局。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aker SBU 企划平台负责人李国刚认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aker SBU 企划平台负责人李国刚认为,京东方除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主流应用占据领先优势之外,还在积极开拓创新应用。京东方目前已布局数字标牌、拼接屏、电子白板、车载、穿戴、移动支付、VR/AR、工控、白电、医疗、人工智能、电子标签系统这十二大细分市场,未来将寻求更多的创新应用。他预计,2022年十二大创新细分市场的显示模组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商显市场的显示模组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整机系统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恒鑫晶品总经理王晓欢表示,恒鑫晶品现已成功开发出新产品“智能互动透明显示玻璃”,并获得专利,该产品可用于银行智能AR柜台、车用智能驾驶舱玻璃系统、办公空间展示交互透明隔断、动态文化背景墙等。

 

]]>
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召开 阎力大称企业业务2018年达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0%
//www.otias-ub.com/archives/849069.html Thu, 21 Mar 2019 07:14:21 +0000 //www.otias-ub.com/?p=849069 北京时间3月21日,华为在福州召开“因聚而生 智能进化”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 逾2万位伙伴、客户、开发者、行业联盟、业界顶尖专家、媒体嘉宾,在60余场生态、行业和技术论坛上探讨交流。
华为公司董事、企业 BG 总裁阎力大表示,华为企业业务已经实现100亿美元销售里程碑,2018年收入规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华为目前已经有两家年收入过百亿元,一百家过一亿元的合作伙伴。未来,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做大蛋糕,提供更大的舞台,支撑更多伙伴站在世界数字化的舞台;提供更好的支持,从方案孵化和智能营销、方案复制、伙伴激励方面加大投入。
阎力大在开场致辞中提到,“站在智能时代的入口,在坚持‘被集成’的基础上,华为企业业务的新定位是‘Huawei Inside’,通过‘无所不在的联接+数字平台+无所不及的智能’,致力于打造数字中国的底座、成为数字世界的内核。华为的数字平台以云为基础,整合各种新 ICT 技术,融合数据,向上支持应用快速开发,使能业务敏捷创新。”
“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做大蛋糕,共同朝向更高的追求,定义产业标准;提供更大的舞台,支撑更多伙伴站在世界数字化的舞台;提供更好的支持,从方案孵化和智能营销、方案复制、伙伴激励方面加大投入。华为将以数字化底座为支点,以开放共赢的生态为杠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撬动智能时代,帮助客户取得商业成功。”
]]>
流浪地球莫斯叛逃: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叛变”?
//www.otias-ub.com/archives/837593.html Mon, 25 Feb 2019 02:54:02 +0000 //www.otias-ub.com/?p=837593 在OFweek主办的高科技大会论坛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凌晓峰院士曾说过一句话:“随着AI的发展,AI会不可避免的取代人们的工作,不仅将来蓝领工人会被工业机器人替代,将来白领工人,包括各种各样的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法庭的秘书等等都会被替代。”

而这句话,在《流浪地球》中所表现出来。在剧情中,莫斯能第一时间了解人类所说的每一句话,并能及时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数据及信息,而这些在以往的工作中,必须由相应的人员去完成并统计成数据,再汇报给相应的负责人。

单从平时的工作上来看,莫斯并没有任何违反人类意志和想法的行为,但镜头画面一转,从发动机出现故障开始,莫斯的行为被刘培强认定为“叛逃”,不再是昔日可靠的“助手”。

AI能否管理人类?

凌晓峰院士在接受OFweek编辑采访时说过:“未来的AI在结合机器人之后,或许会成为新一代的管理者,而人类则将成为管理对象。”

在电影中,莫斯就是这样这样一个角色!

其作为AI助手,它不仅可以关闭全地球的通讯设施,还多次干扰刘培强联系联合国政府,并在执行了紧急备案后,要求全体宇航员立刻进入休眠,当看到刘培强没有进入休眠舱时,更是多次循循善诱甚至是强制他进入休眠。

可以说,莫斯作为人工智能系统,在本剧中一直担任着一个“参谋”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直接影响人类对当前事件的各种看法及想法,称其“间接”统治人类并不为过。

但不可忽略的是,莫斯在对事情的判断上确实是最为正确。例如点燃木星上的氢气,莫斯通过运算,发现这种方法并不会成功,而通过实践证明,该行为确实不成功,但其忽略了一个问题——人类在遇到某些特殊事件时,会用死亡这种极端的方法来解决,理性思考,并不是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所拥有的情感。

从中不难看出,在常规性的事件中,人工智能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AI是否会“背叛”

AI能及时有效的管理人类,而他们拥有管理权后,是否会做出“背叛”这种举动?

在电影中,莫斯决定放弃地球,带着30万精英重新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看似莫斯“背叛”,但随后的情节告诉观众,这一切是联合国的决定,并把“火种计划”设置为最高权限。

简单点说,是联合国授权莫斯,当地球无法挽救时,将执行“火种计划”。而这一切,只是莫斯内部的一条执行程序,而不是其独立思考的结果。

流浪地球莫斯叛逃: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叛变”?

未来的AI应该是什么样?

从莫斯的行为来看,其并没有达到人类理想中的智能化,未来的AI应该具备哪些智能?其又能帮助人们做什么?AI的最终形态又该是什么样?

而这一切只是对未来的幻想,还需要当前企业不断的摸索和思考,而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础!如何下好人工智能这一步棋,并不是一家企业或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大家集思广议、共同探讨,方能了解人工智能的下步走向!

在此环境下,由中国高科技行业OFweek维科网和高科会主办,OFweek人工智能网承办,以“智慧科技·能创未来”为主题的“2019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将在2019年8月9日-11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次大会展览展览积约11500平方米,展期3天,预计将吸引500家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行业内50000名专业观众。

于此,主办方对本届展会进行专业的展区规划及分区,展区包括“核心技术展区”、“智能终端展区”、“智能机器人展区”、“智慧生活展区”、“智能制造展区”、“智慧教育展区”、“智慧医疗展区”、“智能汽车展区”以及“智慧城市(物联网)展区”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及相关应用领域前沿新品。

本次展览会在高效对接展商及观众、整合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同时,将同全球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向前发展,为世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创建了一个技术交流、贸易合作、提?企业品牌的平台!

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s://aiexpo.ofweek.com/查看。

]]>
澎思科技获IDG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推出AI安防全场景软硬件解决方案
//www.otias-ub.com/archives/818472.html Tue, 08 Jan 2019 01:55:55 +0000 //www.otias-ub.com/?p=818472 北京时间1月8日,人工智能安防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高捷资本、上古资本、洪泰基金跟投。澎思科技表示,此轮融资会更多用来“修炼内功”,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能力。

据澎思科技介绍,目前公司聚焦在AI+安防赛道上,已经完成从端到端、软硬件到算法的全系列自研产品体系搭建,针对公共安全领域各类业务场景推出成熟、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在部分城市开始落地,形成商业化闭环。

IDG资本副总裁邵辉表示,“以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闭环为导向的AI产业化阶段已经到来,尤其在AI+安防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典型客户的认同。在接下来的市场落地和扩张阶段,能够真正深入行业,善于把握客户需求,有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团队会获得最好的成长。澎思科技创始人马原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研发和落地服务经验。马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人脸识别研究项目的团队成员,多年来扎根安防行业,是个难得的技术出身又兼具行业思考和洞察的复合型CEO。”

“澎思科技成熟的工业界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积累和强大的交付能力,使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了全系列自研的人脸识别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澎思科技对外介绍称,其软件系统包括动静态人脸识别、人像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多维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和商业智能化管理平台等;硬件产品包括面向公安各实战场景的人像专用设备,以及面向行业及商用领域的双屏人证机、智能门禁、立式广告机、人脸识别闸机等。

在全自研技术和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基础上,澎思科技针对公共安全领域多场景复杂人群人员管控的业务需求,推出了覆盖全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

首先,针对公安系统的实战应用需求,澎思科技推出了公安智能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人脸识别核心技术,集多种智能信息采集硬件终端产品和动静态人脸识别应用于一身,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人像的识别和比对、大数据的研判分析以及多维大数据的碰撞关联,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各领域的人脸比对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

除了在公安系统已经形成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完整解决方案外,澎思科技还逐步向检察院、法院等其他政府机构业务场景拓展,解决了检察院和法院在来访人员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等多个情景下的问题,针对政府场景提出了一整套覆盖“公检法”的智能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

其次,澎思科技还积极拓展商用市场,依托在公安场景下积累的丰富经验,针对各类社区、办公楼宇、学校、医院、零售商超、工厂等场景,推出了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和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一方面解决社区和园区的区域人员安全管控问题,保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结合场景需求,创造附加商业价值,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推进社区和园区进入智能时代。

据悉,目前澎思科技客户覆盖国内20余个省市直辖市,在全国多地部署动态人脸识别点位,累计抓获在逃人员近两千名,并担任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落地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未来,整个安防行业将向信息化、智能化快速转型,而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成为衡量一家AI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AI技术开启了安防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革命,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行业需求,未来五到十年AI+安防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浪潮。在AI产业化发展阶段,澎思科技将更多地关注AI技术的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能力,用工业级的思维提供符合安防行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表示,安防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客户需要具备长期服务、整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公司。澎思科技作为以安防为主航道的人工智能公司,为客户持续提供细致的、全方位的服务是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的发展理念。澎思科技在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将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让产品和服务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保证落地效果并持续创新发展,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关于澎思科技

澎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提供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以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突破口,深耕安防等垂直行业,致力于提供优秀的 AI+IoT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推动AI产业化落地进程。

澎思科技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落地服务经验。创始人兼CEO马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2012年开始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从事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随后,马原在无锡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导多个智能视觉物联网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工作,26岁就承担省级研发课题《海量视频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被江苏省科技厅/公安厅作为物联网优秀案例选送,获2013年度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决赛奖。2015年,马原加入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公司负责AI+安防工作,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AI行业落地。2016年,由其承担的人脸识别研究项目被公安部列入该年度全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也成为公安行业第一个人脸识别全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此外,澎思的研发、技术团队有着行业领先的产品化和服务能力,拥有软件全栈开发能力和多个行业平台研发经验,软件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日本富士通工业级研发团队,负责人拥有18年行业从业经历和逾百人规模软件团队的管理经验。

自成立以来,澎思科技也多次获得AI业界和安防行业的认可,先后荣登“2018年优秀AI应用案例TOP20榜单”,荣获2018中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荐品牌和2018年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等。

]]>
钉钉大肆抢夺TO B数字化办公市场 企业微信、金蝶、石墨文档、脉脉等危矣?
//www.otias-ub.com/archives/806386.html Mon, 10 Dec 2018 02:45:32 +0000 //www.otias-ub.com/?p=806386 来势汹汹。12月9日晚,钉钉在北京751D-Park举行了盛大的冬季发布会。

钉钉CEO无招公布钉钉基于“人、财、物、事”等办公场景的全面数字化解决方案。

其中“物”是指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数字化办公室,包括数字化智能网络中心、数字化智能前前台以及数字化智能会议室。

“事”是指数字化智能文档中心,实现文件云端在线编辑,智能协同。钉钉选择与金山WPS合作。竞争直指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在线文档产品。

“财”是指数字化企业支付,钉钉与支付宝绑定联合推出企业财务特别是支付、报销、收款等场景方案。既针对传统的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又针对微信的AA收款。

“人”是指数字化商务人脉,包括数字化名片,直指名片类APP,脉脉等。

据钉钉提供的数据,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使用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

其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是政务领域,半年时间比去年增长了200%。在钉钉大本营浙江,浙江省正在让全省110万公职人员全部通过钉钉实现数字化办公,实现数字化政府。不得不说,浙江对于数字化办公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整场发布会下来,钉钉目前针对的竞争对手包括企业微信、微信支付、人脸识别类公司(人工智能企业办公场景应用)石墨文档、微信文档、金蝶、用友、SAP、名片王、脉脉、以及传统的办公硬件厂商如门禁、上网路由、视频会议、打印等领域。

钉钉想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结合的解决方案通吃数字化办公市场。钉钉以及自身的生态合作伙伴如支付宝、金山等,意欲结成数字化办公领域里的超级航母。

据钉钉官方数据,目前中国4300万企业组织中,700多万已经成为钉钉的用户。钉钉4多年的时间专注于研究、开发办公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经搭建了一套简单操作、降低成本、以人为本、个性化办公的商业基础设施。

同时,钉钉的打法也非常凌厉。钉钉CEO无招宣布钉钉智能硬件30天免费使用。目前钉钉已经推出三大系列14款硬件,涵盖门禁人脸识别、访客接待、无线上网、会议投屏、远程视频会议、云打印等办公场景。全部套件价值近14000元。

当然,理想是美好的。最大的阻碍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在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如何能让中国4300万企业接受新的数字化办公场景并愿意付费,这是一个道阻且长的事情。钉钉迈出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重要一步,相信未来会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提供更细化、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安防初创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洪泰基金领投
//www.otias-ub.com/archives/792779.html Tue, 06 Nov 2018 03:24:48 +0000 //www.otias-ub.com/?p=792779 北京时间11月6日,人工智能安防初创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已经于今年9月完成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产品研发及团队扩张等方面。

另据悉,前资深媒体人、知名移动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公关负责人王刚已履新澎思科技,负责澎思科技市场公关等工作。

澎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提供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以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突破口,深耕安防等垂直行业,致力于提供优秀的 AI+IoT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

在洪泰基金副总裁宋楠看来,人工智能行业经过前两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由单纯讲算法、讲技术的学术化阶段进入到商业化落地为主导的产业化阶段。而澎思科技正是一家关注场景与技术相结合的AI创业公司,团队既拥有顶尖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力,又对安防行业有着深厚的积累和认知,并且还具备出色的项目落地和产品化能力。

据了解,澎思科技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落地服务经验。创始人兼CEO马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2012年开始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从事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而CBSR的负责人正是“国内计算机视觉泰斗”李子青。随后,马原在无锡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导多个智能视觉物联网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工作,26岁就承担省级研发课题《海量视频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被江苏省科技厅/公安厅作为物联网优秀案例选送,获2013年度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决赛奖。2015年,马原加入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公司负责AI+安防工作,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AI行业落地。2016年,由其承担的人脸识别研究项目被公安部列入该年度全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也成为公安行业第一个人脸识别全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据澎思科技介绍,其研发、技术团队有着行业领先的产品化和服务能力,拥有软件全栈开发能力和多个行业平台研发经验,软件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日本富士通工业级研发团队,负责人拥有18年行业从业经历和逾百人规模软件团队的管理经验。

 澎思科技CEO马原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界的推动,而到了商业落地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工业界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澎思科技致力于推动AI产业化落地进程,未来将不断夯实安防行业主航线,持续打造算法、软件、硬件、云服务的工业级团队,不断加深行业认知,针对用户需求深挖场景,重视产品、服务落地,吹响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发展号角。

 

]]>
以数据创未来 T11 2018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之道
//www.otias-ub.com/archives/770604.html Tue, 11 Sep 2018 10:59:10 +0000 //www.otias-ub.com/?p=770604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融合下,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全新阶段应运而生。新型智慧城市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显著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T11 2018暨TalkingData数据智能峰会之“数创未来”智慧城市峰会,于2018年9月11日在北京举办。峰会围绕新型智慧城市与数据治理理念,汇聚大数据产业以及智慧城市设计、建设、管理、使用等各领域的学者与专家,分享前沿观点、权威报告与实践成果,共话数据治理与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之道。

数据治理不仅是大数据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深刻影响着以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的顺利构建。本次峰会上,由TalkingData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国富资本、中移物联、京东云等多家机构和企业联合发起的“数据治理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并举行了成立仪式。数据治理委员会将重点关注数据的开放、共享,组织专家制定相关规则和标准,并对成员单位进行合规性审计,旨在保护国家、个人和法人的数据安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也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对国家数联网示范工程进行了发布和解读,并介绍了数联网将采用数据治理委员会加全数通联再加合作组织的模式进行数据治理。

随后,以“数据安全与智慧城市”主题的圆桌讨论邀请6位重磅嘉宾,对如何保护数据安全以及如何以数据驱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高峰对话。圆桌讨论由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先生主持,红杉中国专家合伙人车品觉、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京东集团副总裁刘子豪、清源创投管理合伙人Eric Rosenblum、中移物联副总经理何瑞、世格电讯董事李豪,都从自身视野和丰富经验出发,针对数据安全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如何平衡隐私保护与开放共享等问题分享了独到见解。

由来自京东云、掌游智慧、北京城市象限科技等演讲嘉宾,针对全球智慧城市发展、云计算推动智慧城市转型、大数据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智能化规划、智慧旅游等热点主题带来了趋势、经验、案例的探讨和分享,与参会嘉宾一起洞察大数据赋能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

在峰会上,TalkingData合伙人蒋奇先生就大数据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享,秉承着TalkingData“用数据改进企业决策,用数据改善人类生活“的初心,继通过用大数据助力支持金融、零售、餐饮等行业的领先企业成功增加销售收入、改善营销成果、提高服务效率之后,TalkingData将通过顶层设计与规划作为切入点,以数联网为数据治理手段,为政府机构提供大数据发展的规划、定位与战略咨询服务,并依托TalkingData在人本数据资源、先进算法平台以及全球布局的数据科学家团队,持续为政府发展智慧城市提供大数据之助力与支撑。

此外,国家统计局&TalkingData联合成立的“人口统计大数据实验室”也在此次峰会上进行了成果发布,解读了以准确、动态、及时、多维度为优势的移动大数据为传统人口统计工作带来了怎样的新气象。

T11暨TalkingData数据智能峰会,是TalkingData每年主办的业界盛会。本次大会以“突破”为主题,着力探讨数据赋能社会转型升级的突破性思路,分享数据驱动各行业成效提升的突破性案例。

 

关于TalkingData

TalkingData 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数据智能服务商。借助以SmartDP为核心的数据智能应用生态为企业赋能,帮助企业逐步实现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数字化转型。

]]>
以突破诠释数据的力量,2018年T11数据智能峰会即将举办
//www.otias-ub.com/archives/765280.html Mon, 27 Aug 2018 06:46:31 +0000 //www.otias-ub.com/?p=765280 据悉,在大数据领域颇具声誉的T11 2018暨TalkingData数据智能峰会将于2018年9月11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将着力探讨数据赋能社会转型升级的突破性思路,分享数据驱动各行业成效提升的突破性案例,旨在打破传统商业模式、打造开放连接生态,用突破诠释数据的力量。

大数据、云计算、AI、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一次次技术突破,为世界带来无限价值与机遇。所谓不破不立,T11 2018将“突破”作为大会主题,希望带领大数据行业一起突破、跨越,用数据洞察引领智慧突破,用突破跨越发展困境,探索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新世界。

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和移动互联网浪潮的驱动下,数字化转型趋势已深入各行各业,影响也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否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问题,如何用数据智能带来效率与效益的实际提升,打通从数据到成效的闭环,才是数据驱动转型的关键所在。TalkingData认为,数据与智能的关系就像血液与大脑,而大脑才是创造智慧的主体。当下,数据只是起点,更关键的是从数据中形成智能,用智能来提升企业决策的质量与效率。

T11 2017上,TalkingData提出了“成效合作”创新模式,致力于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用数据驱动企业实现可量化的成效提升。2018年6月,TalkingData举办首次战略发布会,公布以“开放、连接、安全、智能”为核心的全新战略,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构建整合数据产业链各方资源的平台生态。本届T11大会上,也将总结这一年来TalkingData探索大数据领域发展新路径的实践成果。

T11暨TalkingData数据智能峰会创立于2015年,由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服务商TalkingData主办,每年吸引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数据科学家、分析师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领军人物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大数据与各行业相结合后的技术、场景、应用与案例。

自2011年成立以来,TalkingData一直秉承“数据改变企业决策,数据改善人类生活”的愿景,以数据智能应用生态为企业赋能,帮助企业逐步实现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举办T11,在前瞻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了分享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经验的平台,集产业之力加速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让数据产生的智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大会更多详情请参考:https://lnk0.com/AhYJ1c

微信公众号 ID:Talkingdata

]]>
世界机器人大会: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1810.html Sun, 19 Aug 2018 16:13:41 +0000 //www.otias-ub.com/?p=761810 2018年8月16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于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报告为工信部2016-2018年专项《建立我国机器人团体标准体系与产业信息资源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编制。

以下为发布PPT:

]]>
不止步于云计算全球一哥:AWS正加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普及化平台步伐
//www.otias-ub.com/archives/760600.html Wed, 15 Aug 2018 06:14:18 +0000 //www.otias-ub.com/?p=760600 199IT讯 自2006年业务上线,12年来AWS一骑绝尘,甩开微软和谷歌,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行当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哥。同时在云存储、组网、计算、数据库等方面,AWS也已成为行业领导者。

据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容永康给出的数据,AWS 2018年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已经增加到61亿美金,同比增长49%,年化收入预计超过240亿美元。数百万活跃客户大部分都是企业客户,分布全球190多个国家。

(图: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容永康 来源:199IT)

也许在旁人看来,AWS的确可以高枕无忧了。自有亚马逊的电商业务,视频行业Netflix和Prime视频等标杆客户已经让AWS极具想象空间。当然,AWS并不想止步于此。

无人机物流配送、Amazon Go 无人商店、智能音箱Echo等等这些新奇好玩的商业创新背后,AWS功劳居功至伟。

(图:亚马逊首席技术执行官沃纳·威格尔(erner Vogels) 来源:199IT)

亚马逊首席技术执行官沃纳·威格尔(Werner Vogels) 称,大概12年之前,AWS深知云将给软件开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需要全新的工具。而AWS希望与软件开发者密切合作,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软件开发框架。因此,AWS不会给开发者一个预制好的房子,而是给开发者一个巨大的工具箱,在里面开发者可以挑选需要的工具,从而开发自己的软件。

时过境迁,在人工智能时代,AWS同样延续这一发展思路。AWS希望将机器学习的能力交付给每一位开发人员与数据科学家。

沃纳·威格尔(Werner Vogels)非常自豪于AWS上过去一年机器学习的使用井喷,达到250%的增长率,“而且在全球AWS平台之上,可以说全球这种机器学习的工作负载十个就有八个是在AWS平台之上运行的。如果要推动机器学习的普及化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做一些改进。因为机器学习需要全新的堆栈。”

目前,AWS上有框架、TensorFlow、Caffe等等,在此之上,AWS打造了一个叫SageMaker的平台,让每一位开发人员都能够通过算法获得机器学习的能力,如果只是用预制的模型,AWS提供有各种各样的服务。

沃纳·威格尔(Werner Vogels) 介绍称:“我们再来看一下机器学习的流程,首先要选择数据、挑选算法,然后做培训。培训就是要调整算法的参数,直到你获得的输出能够达到足够的准确度,就是达到你设定的门槛值。然后你把这个输出的模型进行部署,把它部署在多个可用区上,让模型可用。所有的这些组件我认为都是属于一些繁杂的工作。其实和机器学习本身并没有太多关系,80%的你做的工作都是一些所谓的没有差分性的苦活、累活。所以我们想把这个转过来,80%你们的工作应该是机器学习本身,而一点点只是那些繁杂的工作。SageMaker能够帮助你解决那些繁重的苦活累活。而你来选择任何你想用的算法,我们做一键式培训,你来选择要做算法测试的参数以及准确门槛值,输出的是模型,我们提供一键式模型部署,然后把它在多个AZ部署,这就是Amazon SageMaker的绝对革命式的机器学习普及化的平台服务。”

在过去6个月时间,AWS已经开发了机器学习方面100多个新的功能和新服务。就整体而言,2017年AWS推出的新的服务、新的功能,达到1400多项。单单在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推了大概400多个。

“AWS有数以万计的客户,在平台之上使用机器学习。比如在中国,我们有一家客户是开发无人车驾驶的,他们开发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是用的Apache开源的框架来开发的,就是在AWS平台之上进行的技术开发。”据了解,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Monmenta等都在使用AWS的服务。

对于自动驾驶领域,虽然去年《华尔街日报》有传出亚马逊已经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以帮助零售业在交通运输的变革中占据先机。

(图:AWS全球技术与开发者布道师团队负责人Ian Massingham 伊恩·马幸哈姆 来源:199IT)

但AWS全球技术与开发者布道师团队负责人Ian Massingham (伊恩·马幸哈姆)对199IT表示,“对于亚马逊或者AWS自身来说,我们绝对不会说自己来参与开发具体的自动驾驶的系统。因为我们是不会有非常可视性的所谓个人方面驾驶的数据的收集,我们也拿不到。但是我们有很多客户,比如图森,它在美国已经完成了250万英里的自动驾驶卡车的路测。同时我们和宝马等公司,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来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针对类似于像自动驾驶这样一些系统开发的需求来说,AWS提供一个大量数据输入、视频捕获、视频流传输的服务。“我们把它称之为Amazon Kinesis Video的服务,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大量的视频流捕获,然后把它帮你们进行传输,并且把它打上时间码,你以后可以用注释应用来对它进行注释。同时还有一个Snowball的服务,它是可以以百态字节的体量,来帮助你传输大量的数据。其实不光是自动驾驶的开发,对于油气行业,对于很多其他的比如安全监控方面,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数据传输的服务。”Ian Massingham (伊恩·马幸哈姆)介绍到。

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甚至自动驾驶方面,AWS延续此前一贯思路,通过给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库,通过自有的算法模型以及开源的算法模型,AWS正在抢占AI时代的战略高地,提供普及化的平台服务。

在全球化越来越热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掘金浪潮之路上,AWS想做那个通盘赢家——卖水者。

 

 

 

]]>
投资界原创:创投“国家队”大军集结基金化运作,10家试点央企执掌950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756027.html Wed, 01 Aug 2018 08:40:49 +0000 //www.otias-ub.com/?p=756027 本文来源:投资界

作者:刘全

创投“国家队”要大规模登上历史舞台了。

7月30日晚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功能定位、组建方式、授权机制、治理结构、运行模式、监督与约束机制等内容,意在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

迄今为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央企共10家,管理基金总额约9500亿元,重点投向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和国企改革。《意见》称,“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这意味着,“国有资本”系基金有望遍地开花。

国资走向市场化:

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等方式

在功能定位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均为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

《意见》指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主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政府确定的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优化要求,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目标,以财务性持股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在组建方式,按照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布局领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采取改组和新设两种方式设立。根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具体定位和发展需要,通过无偿划转或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相关国有资本。

划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产,为现有企业整体股权(资产)或部分股权。股权划入后,按现行政策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和业务等。股权划入涉及上市公司的,应符合证券监管相关规定。

备受关注的一点在于,之前很多地方的做法,并没有明确区分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而如今,《意见》明确界定了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的概念,即投资公司强调产业运作和布局,运营公司以财务投资为主。

试点案例:

国风投已投超300亿元,捕获旷视科技等“独角兽”

事实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来,国资委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探索。

2014年7月,国资委选择中粮集团、国投公司开展投资公司试点工作。2016年,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增点扩面,新增了神华集团中国五矿、宝武集 团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则在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合计已达10家。

其中,2014年开始进行试点的中粮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而诚通集团和国新公司则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与主打战略性投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不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于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功能,主要致力于整合运营、改制重组、进入退出等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

这里,可以通过国风投基金一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作全貌。

资料显示,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批准,中国国新作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国有风险投资基金(简称“国风投基金”),首期规模1020亿元,未来总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据了解,该基金重点服务于央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致力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创新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并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辐射和带动作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带动社会投资,打造资本与产业技术高度融合、运转高效、专业敬意、风控严密、回报良好的基金群。

在筛选投资项目上,国风投基金将不断加强在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的布局,围绕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发展规划》提出的七大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全面推进项目前期研究、储备、开发和投资等工作。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截至2017年8月底,国风投基金已决策终审9个直投项目和6个子基金项目,涉及投资额约340亿元,已支出投资额137.26亿元,其中,中央企业投资项目占比80.14%。

另外,在一些“独角兽”企业背后也可以看到国风投基金的身影。2017年10月底,旷视科技宣布完成C轮4.6亿美金融资,该轮融资正是由国风投领投。

国资改革大潮:

基金化运作,终身问责!

总结下来,目前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均较为青睐基金化运作方式。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副研究员周丽莎曾这样解释:

“因为基金的决策方式非常灵活,完全市场化决策,不需要行政层层审批,相当于实现放权让利。此外,基金的组成方式更加灵活,管理层的GP团队可以参与项目投资,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持股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央企层面,包括地方国企在内的很多大的平台在做产业基金”。

但为保证服务国家战略的基本方向,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基金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基金开展工作,该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督促落实国家战略,帮助协调有关事宜,运作方式是定期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并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一些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成立的基金各具特色,大不一样。

微信公众号“国资智库”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广东恒建控股公司牵头组建了广东国有企业重组发展基金,筹集资金约100亿元,母基金规模15亿元,采取“母基金+子基金”形式运作

而更普遍的是与社会资本组建产业基金。2015年,山东国投联合国内大型产业集团、金融资本共同设立产业基金,依托基金市场化运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山东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无论哪一种形式,最后都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参与国资改革大潮。这股国资改革大潮,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目前,参与推进国企混改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涉及最深入的领域。

这是一场硬仗,不容有失。在《意见》出台的同时,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了《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对违反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有关人员,实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

]]>
8月30日AI领域要爆发重大事件,行外人千万不要来上海
//www.otias-ub.com/archives/755977.html Wed, 01 Aug 2018 02:59:46 +0000 //www.otias-ub.com/?p=755977 人工智能的火爆程度已不必言说:从苹果、谷歌、微软纷纷将重心转向AI技术研发,到百度孤注一掷力推阿波罗计划,再到全国各地人工智能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就连普通人也陷入自己的工作将要被AI代替的焦虑中。

人类社会正走向智能化,这一点无可置疑。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是噱头还是风口?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最新进展如何?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落地应用的产品?人工智能企业是否形成了稳定的营销模式?如何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建立生态体系?

面对这一系列疑问,OFweek 人工智能网将于2018年8月30日-9月1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搞一场大事情,重磅推出“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这绝不是一场普通的展会,这是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涉及行业最广泛、展出产品最全面、挖掘产业链最深入的专业展览会,踏踏实实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搭建一个技术交流、品牌展示、贸易合作的平台。

告诉你,展会有什么特别

七大展区 覆盖全产业链

8月30日AI领域要爆发重大事件,行外人千万不要来上海

五大同期活动 打造行业风向标

1.  OFweek(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与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深度探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深度学习平台、AI算法、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热点及人工智能在智能硬件、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落地实践案例。

2.  AI+主题分论坛

届时将有1000+行业精英咖参会、100+大咖及CEO、50+演讲干货、10+专业分论坛,重点聚焦智能汽车、AI+机器人、AI+医疗论坛、AI+智能硬件、AI+教育等应用领域。在此次大会中,您将聆听到行业领袖的干货分享,掌握AI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未来大市场,并建立业内人脉关系网。

3.OFweek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峰会

人工智能领域知名投资机构专家、资深产业分析师将带来最有价值的技术趋势和投资分析。会议将邀请优秀人工智能项目创企和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成功投资案例的投资机构及高科技产业园区、创投孵化器等运营代表参加,帮助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一个投融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实现项目与资本的双赢!

4. OFweek 2018“维科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本次评选是2018年度唯一一项由权威行业门户举办的重大赛事,全程免费,活动费用由评选组委会承担,企业无须支付任何参评或奖项费用;评委团由各大投资机构、协会、院校、孵化平台以及著名投资人组成,严格把关;奖项覆盖全人工智能产业链,设立4大奖项让所有人工智能企业都有机会竞逐奖项。

5.智能机器人采购对接会

本次采购对接会与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同期举办,届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包括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伴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企业将在采购对接会现场展现其最新的核心技术与优秀产品,给生产企业与智能机器人采购商、供应商、分销商等提供无缝对接的良机。

8月30日AI领域要爆发重大事件,行外人千万不要来上海

N家业界评说

确认过,你就是那个内行人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人员、产品设计经理、行业终端采购、行业大咖、企业CEO、设备租赁公司、工程商、市政科研机构、银行/酒店/医院/商超/航空/安防/物联网等行业技术人员、采购商。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产品销售渠道商、智能产品发烧友、智能产品发布报价平台、大众消费者、关注人工智能的企业。

如果你是主流投资机构代表,包括VC、PE、产业基金、战略投资负责人;政府、产业园区管理人员与行业协会学会高层;国内外行业内资深专家与学者、分析师、各科研机构代表。

如果你是Pre-A、A轮至IPO阶段的融资项目方;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高层代表;科技类、财经类媒体以及主流媒体代表。

如果你是以上四类人员之一,恭喜你,你就是我们要找的内行人,2018年8月30日-9月1日在上海的这场盛宴就是为你而制作!

心动不如行动,点击链接报名吧!

http://www.ofweek.com/seminar/2018/ciai/gz_register.html#wrapper

]]>
凌动智行董事长史文勇:私人空间构建品智出行生态
//www.otias-ub.com/archives/753982.html Fri, 27 Jul 2018 08:41:10 +0000 //www.otias-ub.com/?p=753982 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凌动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受邀出席2018高德举办的“未来交通2035”峰会,同时出席大会的还有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通用汽车中国豪华车首席工程师马特温格、Arrivo联合创始人Dr. Knut Sauer携程大交通事业部副总裁盛强等出行行业的全球顶尖企业和领导者。

作为出行行业新生力量,凌动智行在多年汽车领域研发技术积累基础上,于2018年初开始品牌战略升级和出行业务国内落地。会上,史文勇做了《私人空间构建品智出行生态》为题的演讲。史文勇提出,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第三空间,移动的智能空间运用科技智能化设计,带给人们美好的品智出行体验。

众所周知,手机是基础的通讯工具,车是基础的交通或者出行工具,而发动机是传统车里面非常高的门槛和核心壁垒,随着电动车的出现让车的制造门槛降低,这使得智能汽车有了新的定义——可移动的私人智能空间,这实际上是汽车行业的创新重心和创新驱动,也让智能汽车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操作空间,有了更多的扩展能力。

车是除家和办公室两大空间之外的第三个“私人空间”。在移动化、智能化浪潮之下,消费者希望通过数字功能和服务,获得直观、自动化和个性化的移动体验,使出行更高效、更安全。传统的车辆过多强调车辆本身驾驶、操控性能,从司机的角度来打造车辆。而出行行业已转变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其重点在于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车内移动体验,而不是实体车辆本身。这种移动体验必然需要由乘客为中心的车内空间体验来完成。

史文勇在演讲中提到,乘客在车上通常20-40分钟的非常态时间。手机是按分钟算的,王者荣耀5分钟打一盘。在车上的移动时间长度介于手机和电脑之间,既不是碎片时间、也不是整块时间,可利用的场景很多,比如新零售场景,上车下单,途经最近的超市,路过商店取货,拿上继续行程,再比如每开过一个地方,小吃,景点……可以自动识别乘客是这个地方的新用户还是老用户,自动匹配推荐景点信息及介绍,这样把旅程变为场景,把车变为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入口。我们不把用户和司机绑在一起,我们把用户和个性化空间绑在一起。当计算由“结果可携带”变为“环境可携带时”,场景体验也可以变得“无缝”。“

私人移动智能空间是硬件、软件、服务三位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凌动智行通过定制智能汽车、独立自主研发车内硬件和应用平台以及自雇司机自建运力提供品智出行服务,如娱乐主机、娱乐大屏、娱乐手柄、头枕音响等,配备移动天眼系统,总体实现了人车不分离管控、随时随地WIFI链接,并对智能空间、硬件设计、出行运输三大平台全部开放,形成品智出行生态。

随着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和普适计算的发展,万物互联正在升级移动互联网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汽车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电脑、手表连接,通过这些移动设备监控汽车的状态,并通过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城市。出行服务模式也将由5A级服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提供任何服务)过渡到5R级服务(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用合适方式、向合适人提供合适服务。以往的信息过载问题将通过智能化设备过滤掉,通过图像、视频、文档等不同的推送方式,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用户,让用户在舒适的环境、合适的时间和接受的内容来呈现。

作为高德开放平台的重要一员,凌动智行在车内智能空间的定制和体验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凌动智行既有的“车脑平台”就是集中在由硬件、技术、平台统一后将衍生出的一系列车内服务体验,而这正式目前市场上所缺失的,旨在帮助传统车企实现产品的快速落地以及量产等问题,并在业界受到极大关注。在2017年底,凌动智行将车机进一步升级为车脑平台,引入AI和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以实现智能汽车、共享汽车、品智出行等产品及服务。正如史文勇所说:“公司将致力于通过品智出行服务来重新定义车辆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
凌动智行受邀参加2018高德峰会 签约易行平台与高德达成战略合作
//www.otias-ub.com/archives/753636.html Thu, 26 Jul 2018 09:22:03 +0000 //www.otias-ub.com/?p=753636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 品智出行服务运营商凌动智行今日受高德邀请参加2018高德未来交通峰会。凌动智行与高德达成战略合作,签约高德旗下出行平台易行,成为易行平台2.0新成员之一。

(图:凌动智行董事长史文勇出席易行平台2.0启动仪式)

凌动智行董事长史文勇代表凌动智行与高德总裁刘振飞以及易行合作伙伴等一同出席高德易行平台2.0启动仪式,成为易行平台成员之一。双方将在未来出行领域展开更深度合作。同时,史文勇在峰会上做了《私人空间构建品智出行生态》的主题演讲。

(图:凌动智行董事长史文勇主题演讲)

据凌动智行此前公告,根据建立战略关系的已签署协议条款,高德将在凌动智行运营的区域引导用户直接通过其地图应用程序接入凌动智行品智出行服务。 此外,凌动智行还将在其品智出行服务运营端使用高德领先的地图、导航解决方案和服务。

高德易行平台2017年7月上线,此前接入滴滴快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主流网约车服务商,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聚合叫车服务。而易行平台2.0主要给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立体化的信息服务,以及全域化的出行服务,就是希望帮助用户做更好的出行决策,提供更好的目的地体验,从而带来更美好的全周期出行体验。

作为出行行业新生力量,凌动智行在多年汽车领域研发技术积累基础上,于2018年初开始品牌战略升级和推进品智出行业务国内落地。此次与高德易行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是凌动智行首次参与国内出行行业主流生态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以此为契机,凌动智行加速其品智出行生态构建进程。

主流出行生态再添新兵 凌动智行力造“私人空间”

2017年高德峰会上,高德推出了旗下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易行,掀起了出行行业革命性浪潮。在此之前,出行行业由滴滴等几家头部网约车平台各自主导。高德易行平台迅速打破行业旧有秩序,通过一站式服务,接入包括滴滴快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等国内主流出行服务商。

2018年出行行业的趋势是由单一的网约车服务向垂直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包括滴滴推出礼橙专车、宝贝专车等。高德地图作为出行行业超级APP,其易行平台也是国内出行服务多样化浪潮的综合体。高德副总裁董振宁认为,未来新的出行模式将层出不穷,移动空间生活化、用户出行调度化是行业趋势。

凌动智行是易行平台特别的一员。在网约车平台关注如何将用户从A点运送到B点的时候,凌动智行更多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人在车里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解决人在车里的什么需求,乘客如何在车内体验到全新的智能化服务?

在凌动智行团队看来,车是除家和办公室两大空间之外的第三个“私人空间”。在移动化、智能化浪潮之下,用户更希望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功能和服务,获得直观、自动化和个性化的移动体验,让出行更高效、更安全。

传统的车辆过多强调车辆本身驾驶、操控性能,从司机的角度来打造车辆。而出行行业已转变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其重点在于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车内移动体验,而不是实体车辆本身。这种移动体验必然需要由乘客为中心的车内空间体验来完成。

在凌动智行的构想中,私人移动智能空间是硬件、软件、服务三位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凌动智行通过定制智能汽车、独立自主研发车内硬件和应用平台以及自雇司机自建运力提供品智出行服务。

(图:凌动智行成为高德易行平台2.0出行合作伙伴之一

品智出行赋能行业 车空间成新场景新消费入口

知名机构德勤认为,传统的网约车平台的价值在于推动以汽车为中心的泛汽车行业转变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消费者从拥有车辆本身到成为出行消费角色转变。但这并不仅仅是出行行业的全部。

车内乘坐体验将日渐成为未来移动出行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德勤断言,未来汽车可以知道乘坐人员是谁,为他们作出决策,甚至可以成为可信的伙伴。内容供应商、车内服务供应商、 数据和分析公司、广告公司、娱乐设备供应商和社交媒体公司将会争相打造大众期望的乘坐体验: 放松、高效或愉悦。

凌动智行创始人、董事长史文勇认为,出行行业发展趋势是需要将用户和个性化空间绑定在一起,而不是当下把司机和用户绑定在一起。车内空间将成为新场景、新消费入口。当计算由“结果可携带”变为“环境可携带时”,场景体验也可以变得“无缝”。

在未来的出行场景可以是,消费者无须等待即有车接送,系统提前知道消费者偏好与需求,系统在消费者回家路上为其提供贴心娱乐服务,快捷地送达家门口。这一过程中可以加入用户身份识别、消费喜好识别和推荐、新零售场景车内再现等。

在新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境可以无缝地化为现实,顺畅运作。这需要新的思维、 技能和协调,硬件、软件、服务三者不可或缺。凌动智行正在努力构建这一系统性智能化能力。

作为未来出行更为长远的规划,凌动智行将会把自身的系统性智能化能力全部开放。包括将智能空间开放给应用开发者 、第三方内容提供商、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将硬件设计开放给汽车代工厂、 零部件供应商;将出行运输开放给运力提供商、能源供应商。

此次与高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有着长远的合作基础。凌动智行作为主流出行生态中的一员,将用品智出行、私人空间构建出行生态,在出行行业多样性、垂直化方向开启探索,并承诺用自身系统性智能化能力赋能出行行业,通过技术和服务的积累赢得自己在全球移动智能出行领域的一席之地。

]]>
凌动智行宣布获China AI Capital Limited战略投资 迟睿及李宇成董事会成员
//www.otias-ub.com/archives/751157.html Fri, 20 Jul 2018 02:43:27 +0000 //www.otias-ub.com/?p=751157 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凌动智行昨晚公告获China AI Capital Limited(简称China AI Capital)战略投资,同时宣布由此带来的董事会成员变更情况。

China AI Capital同意向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购买70,175,439股B类普通股(B类股票),每股股价0.285美元,或该等股票数量相当于14035,088份美国存托凭证(ADS),每ADS代表五(5)股A类普通股,每ADS价格为1.425美元。该价格较2018年7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每ADS收盘价溢价25%。在签订购买B类股票的认购协议时,China AI Capital支付了购买总对价2000万美元中的1000万美元作为初始投资。购买总对价中剩余的1000万美元将在满足常见的交割条件后,于2018年9月19日或此前支付。每股B类股票,与交易前公司已发行的其他5035万股B类普通股相同,有10票投票权,据此我们的新股东获得了有效控股的地位,这也使得我们的新股东更有驱动力及决策力与我们携手迈向成功。

获得China AI Capital投资的同时,凌动智行今天还宣布了董事会成员的调整。 自今日起,凌动智行已任命迟睿及李宇为其董事会新成员。此外,丁纯因个人原因已辞去公司独立董事一职。

迟睿是知名的资深银行家,拥有超过2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 迟睿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包括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和招商银行。 他毕业于南开大学。

迟睿表示:“我很高兴能在这个激动人心的转折点加入凌动智行董事会,我相信凌动智行在品智出行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未来将其定位在重要的增长领域。我期待帮助凌动智行在互联网和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更多可能的机会。”

李宇目前是和缓医疗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集团旨在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他在商业运营和战略投资方面拥有10余年的从业经验。 李宇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网秦移动有限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他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并获得计算机专业工程学士学位。

李宇表示:“我相信凌动智行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可期,我很高兴有机会重新加入这家公司,非常期待能够帮助公司在未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首先,我要感谢丁纯对董事会的贡献和付出。同时,我们欢迎China AI Capital成为重要的新战略股东。”凌动智行公司董事长史文勇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迟睿和李宇加入我们的董事会。我们期待与他们及各位同仁共同携手努力,专注于执行我们的品智出行和智能汽车业务。”

 

关于凌动智行

凌动智行(NYSE: LKM)是领先的品智出行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提供智能汽车技术解决方案和生态系统建设,同时提供面向消费者的其他相关的移动安全、高效的应用服务。关于凌动智行的更多信息,请浏览凌动智行官网http://www.lkmotion.com

]]>
大会倒计时!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7月26日开幕 完整日程公布
//www.otias-ub.com/archives/750907.html Thu, 19 Jul 2018 09:26:32 +0000 //www.otias-ub.com/?p=750907 7月26日,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暨产业园区展览会将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盛大开幕。

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暨产业园区展览会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高科会主办,OFweek产业园、产园帮承办,展会旨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更加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行业展望,了解各地产业园区入驻的诸多优惠政策,搭建一站式的选址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选址服务,提高社会各界对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关注度,为全国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贡献强势的助推力。大会同期更将举办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等活动,带领企业全面浏览中国产业园区的建设成果,争取一站式选址落户机会。

展会日程抢先看:

大会倒计时!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7月26日开幕,完整日程公布!

大会倒计时!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7月26日开幕,完整日程公布

大会即将启幕,四大看点不容错过:

亮点1:100+产业园区参展参会,一站式选址落户更轻松

展会现场将邀请到百余家产业园区参展参会,其中包括星河产业集团、华夏幸福、广东中天集团、武汉当代电子硅谷、中集集团、天安数码城集团、浙江平湖开发区等,地域覆盖全国,线上可对接5000多个产业园区,全面展示中国产业园区的建设成果,让高科技企业一站对接多家知名园区,选址落户更轻松。

大会倒计时!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7月26日开幕,完整日程公布!

(图:部分参会知名园区)

亮点2:嘉宾阵容强大,权威专家现场分享

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作为中国产业园区领域覆盖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聚集了30多位高科技行业及产业园区领域权威专家,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振民,德勤中国工业产品及建筑行业合伙人董伟龙,新松公司智慧工厂BG副总裁张双林,安徽省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索利洋,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应用事业部总经理张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吉利汽车新能源战略规划部总监刘景林,比亚迪商用车事业群公关总监肖海平,扬子江汽车总工程师雷洪钧等,他们将通过精彩路演、重磅演讲和高端对话的形式,分析高科技行业形势,展望2018年产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找到几何式倍增的发展模式。

亮点3:规模宏大,1000+高科技企业代表参会

本届大会吸引超过1000余高科技企业代表参会,真正成为产业园区行业一大盛宴。展会设立多个会场,同期将举办产业园区展览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等活动,期间安排园区路演、大咖演讲、圆桌会议等20余个环节,行业精英荟萃,风云际会,是企业选址、交流、学习、展示和宣传的最佳平台。

亮点4:全面解读国家政策红利,详解优秀园区入驻政策

大会将全新解读各地政府扶持政策、园区入驻优惠补贴方案、退税申报、产业引导基金申请策略等,让高科技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获得科学选址指导,享受免费的园区对接服务。

2018中国科技产业园区路演大会暨产业园区展览会期待您的参与!

目前本届产业园展招商招展已进入最后阶段,尚余少量展位,欢迎各地知名园区、高科技企业代表以及意向合作商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参展参会事宜,共享产业转移新机遇。

合作事宜请致电400-996-2228或0755-86309644-1012

官方网站报名:http://www.ofweek.com/seminar/2018/park/?tgfrom=102

]]>
2018中国视觉技术和应用创新国际峰会9月即将盛大开幕
//www.otias-ub.com/archives/746335.html Mon, 09 Jul 2018 01:27:00 +0000 //www.otias-ub.com/?p=746335 由上海希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ECV International)主办的2018视觉技术与应用创新峰会将于9月11-12日在上海举行,届时将汇集大约150位来自全球的视觉技术行业的专家和领先企业高管,共同讨论视觉技术行业的硬件软件创新,未来的应用发展。

视觉技术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技术之一。人们感知外界信息的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图像包含的信息量是较巨大的。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视觉技术已越来越重要。

如今,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自动化工业,智慧安防以及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进步。视觉技术的发展为这项技术所能应用的领域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潜力与机会。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逐渐成熟,除了安防、视频广告、泛金融、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娱乐领域,医疗影像、工业制造、批发零售等创新领域将逐步解锁,预计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122.4亿元,增长率为198.6%。202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25亿元。

不仅如此,marketsandmarkets也指出,整体机器视觉市场将在2022年达到144.3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增长,都表明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在未来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重要性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ECV International诚邀各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并分享贵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经验、想法,2018视觉技术与应用创新峰会将给与嘉宾提供一个理想的产业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每一位参会嘉宾都将会得到全球市场的最新更新发展趋势,获得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信息,促进自己产品和品牌的提升,发现新的客户,找到理想中的合作伙伴,增强国际合作,从而促进生物识别行业发展。

峰会精彩亮点

  • 视觉技术整体市场分析与展望
  • 优化计算机视觉软件,提高识别率
  • 深度学习技术在机器视觉领域的应用
  • 基于GPU的实时视觉技术
  • 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自动驾驶发展的支持
  • 机器视觉技术增强工业检测侧效率与准确率
  • 机器视觉在智慧交通系统发展中的作用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商推荐技术
  • 基于视觉技术的人工智能,赋予安防智慧“意识”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脸识别技术提升与发展

行业板块

  • 计算机视觉
  • 机器人技术和机器视觉
  • 生物识别技术
  • 大数据
  • 零售
  • 深度学习
  • 汽车
  • 5G
  • 人工智能
  • 安全和监视
  • 精准农业
  • 工业自动化
  • 机械
  • 医疗
  • 物流

峰会拟邀嘉宾

  • 董事/总经理
  • 总裁/副总裁
  • 销售总监/国际销售经理
  • 市场营销研究人员和顾问
  • 业务发展总监
  • 技术专家
  • 人工智能研究员
  • 咨询顾问

 

联系人:Elsie Li

电话:+86 21 8026 0707 Ext. 808

邮箱:elsiel@ecvinternational.com

网站: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Vi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InnovationSummit

 

其他推荐会议:

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峰会,9月13-14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EnterpriseDigitalTransformation

2018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安全国际峰会,10月11-12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The2ndChinaIoTSecuritySummit2018

2018第二届中国人机交互国际峰会,10月15-16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HMI

 

关于上海希为

 

上海希为(ECV International)是亚洲领先的国际高端商业峰会及活动的主办和承办机构。公司拥有近200位专业行业研究及活动专家团队,每年在全球举办约40场高端国际峰会,涉及汽车、零售、纺织、鞋业、物联网、新科技等行业。我们为超过半数的财富2,000强企业提供专业的商业会议及咨询服务。每年有超过2,000位来自戴姆勒、通用电气、阿迪达斯、可口可乐、阿里巴巴、ABB等世界领先企业的高管参加我们举办的各类活动。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行业格局,引领行业未来。

 

China Vis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Summit 2018 (VTAIS 2018) will open in June.

 

[keyword] vis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computer vision, Internet computer AI, visual AI, international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Biometric technology.

 

China Vis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Summit 2018 (VTAIS 2018) will be held in Shanghai in September 11-12 organized by ECV International. The summit will gather about 150 experts and senior executives from the world leading companies from vision industry, the discussion will refer to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novation, the futur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Visual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echnolog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80% of the perception of external information is acquired through the eye, and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image is huge. With the advent of the 4 era of industry, visu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adays,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computer vision and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automation industry, intelligent secur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technology has also brought more potential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ield that this technology can ap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mature, security, video ads, and Internet finance, pan entertainment, medical imaging,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wholesale and so on will gradually unlock the computer vision China. It is expected that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market size, reached 12 billion 240 million , a growth rate of 198.6% in 2018. In 2020, the market size of Chinese computer vision industry will reach 72 billion 500 million.

 

On the other hand, marketsandmarket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overall machine vision market will reach $14 billion 430 million in 2022. The growth of such a large scale shows that computer vision and machine vision are expanding in the future application field,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vision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In this context, ECV International invites all relevant leaders to attend this forum and share your experience and ideas in the field of AI. The summit will provide guests with an ideal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the latest trend of the global market, the latest product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hey can improve their products and brands, find new customers, find the ideal partners, 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trics industry.

 

Highlights

Overall Vison Technology Market Analyze and Outlook

Optimize Computer Vision Software, Increase Recognition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s Utilization in Machine Vision

GPU Based Real-time Vision Technology

Computer Vision’s Support to Autonomous Driv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Enhances Industrial Inspection

Machine Vision System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E-commerce Reminder System’s Innovation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Vision-Based AI Brings Awareness to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Optimize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Sectors

Big data

Cloud

Electronic components

Deep learning

Finance

Automotive

5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Agriculture

Industry

Medical

Logistica

Biometrics

 

Attendees

Chairman

CEO

Vice President

Head of the large area

Vice president of sales

Engineering vice president

Sales leader

Technical leader

Head of marketing

Researcher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sultant

 

 

Contact: Elsie Li

TEL: +86 21 8026 0707-808

Email: elsiel@ecvinternational.com

Website: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Vi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InnovationSummit

 

More upcoming events:

 

China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ummit 2018, Sept 13-14, 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EnterpriseDigitalTransformation

 

The 2nd China IoT Security Summit 2018, Oct 11-12,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The2ndChinaIoTSecuritySummit2018

 

The 2nd China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Summit 2018, Oct 15-16, 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HMI

 

 

]]>
2018第二届中国人机交互国际峰会即将举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744797.html Tue, 03 Jul 2018 03:30:04 +0000 //www.otias-ub.com/?p=744797  

 

 

 

10月15-16日,由上海希为(ECV International)举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人机交互国际峰会即将在上海隆重开幕。

在智能潮流翻涌的今天,科技促使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机器」,这些机器能够为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机器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人也创造了各种和机器「沟通」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机交互」,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重要场景。

随着近十年来半导体技术的不断突破,人机交互的概念逐渐从狭义走向广义,由一开始的HCI(Human-Computer-Interface)悄然转变成了HMI(Human-Machine-Interface)。显然,依赖单一的键盘等输入方式已无法适用愈发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更高效率的传感技术迎来了市场需求的春天,这从2017年智能音箱市场的全面爆发中可见一斑。

基于此,本次2018 年第二届中国人机交互国际峰会将汇集150+位人机交互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和高管,共同探讨人机交互界面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工业、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不同领域人机界面创新设计和实践,以及体感控制、生物识别、AR&VR 技术等热门话题进行探讨。本次峰会旨在为人机交互领域专家们提供交流意见、寻求合作机会的专业化、国际化平台。

热点话题:

  • 人机交互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数字化时代,云的应用促进交互智能化个性化
  • 最新显示技术促进用户体验升级
  • 新型传感器实现空间多维精准感知与监测
  • AI开辟人机交互新纪元
  • 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家居、语音AI
  • 体感控制、生物识别、AR&VR 技术、3D计算机视觉

行业分布:

  • 咨询机构
  • 工业制造业
  • 整车
  • 汽车零部件
  • 家居行业
  • 消费电子业
  • 一级材料供应商
  • 二级材料供应商
  • 互联网公司
  • 传感器制造商
  • 语音识别
  • 生物识别
  • 显示设备制造商
  • 设计公司
  • 硬件商
  • 软件商

 

拟邀嘉宾:

  • 埃森哲
  • 亚马逊
  • 科大讯飞
  • LG Display
  • 西门子
  • ABB
  • 三星
  • 谷歌
  • TCL
  • 美的
  • PSA
  • Byton
  • Leap Motion
  • Facebook
  • 中控智慧

 

参会嘉宾:

  • 总裁
  • 副总裁
  • 首席技术官
  • 首席信息官
  • 首席运营官
  • 董事/总经理
  • 销售总监/国际销售经理
  • 区域总监/经理
  • 业务总监/经理
  • 战略总监/经理
  • 市场总监/经理
  • 研发总监/经理
  • 技术总监/经理
  • 信息总监/经理

 

推荐会议:

2018视觉技术和应用创新峰会,9月11-12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Vi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InnovationSummit

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峰会,9月13-14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EnterpriseDigitalTransformation

2018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安全国际峰会,10月11-12日,上海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The2ndChinaIoTSecuritySummit2018

 

联系方式

联系人:Elsie Li

电话:+86 21 8026 0707 Ext. 808

邮箱:elsiel@ecvinternational.com

网站: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cn/HMI

 

关于上海希为

上海希为(ECVInternational)是亚洲领先的国际高端商业峰会及活动的主办和承办机构。公司拥有近200位行业研究及活动专家,每年在全球举办约40场高端国际峰会,涉及汽车、零售、纺织、鞋业、物联网、新科技等行业。我们为超过半数的财富2,000强企业提供专业的商业会议及咨询服务,每年有超过6,000位来自戴姆勒、通用电气、阿迪达斯、可口可乐、阿里巴巴、ABB等跨国公司、专业机构及创新企业的决策人参加我们的会议和活动。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行业格局,引领行业未来。

 

 

The 2nd China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Summit 2018 will be held in October

 

Interaction / Interface, User experience/ UX, AI, Cloud computing, Display technology, Voice AI, Deep learning/ self-learning, automotive/ car, smart hom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actory, AR&VR

 

Today, with the flow of intelligenc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machines” in people’s lives because of technology. These machines can solv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order to serve people better, people have created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machines,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e often say.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sce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I.

 

With the continuous breakthrough of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concep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narrow sense to the broad sense, which has changed from the first HCI (Human-Computer-Interface) to the HMI (Human-Machine-Interface). Obviously, relying on a single keyboard and other input methods has not been able to apply the more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scene, more efficient sensing technology ushered in the spring of market demand,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overall outbreak of the smart phone market in 2017.

 

The 2nd China HMI Summit 2018 will gather 150+ influential experts and executives in HMI area to discuss the hot topic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HMI, HMI innovative design and practice in many different industries, as well as many hot technologies like body sensation control, biometric recognition, AR & VR. This summit aims to provide a profess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experts in HMI field to exchange their views and seek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Highlights

  •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Machine Interface
  • In the Digital Age, Cloud Promotes Intelligent and Individualized Interaction
  • Latest Display Technology Promotes User Experience Upgrade
  • New Sensor Enhances Multi-dimensional Accurate Perception and Monitoring
  • AI Opens up HMI New Era
  • Cloud computing, AI, industry, new energy smart car, smart home, voice AI
  • body sensation control, biometric recognition, AR & VR
  • 150+ influential experts and executives in HMI area to discuss the hot topics
  • a profess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experts in HMI field to exchange their views and seek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Sectors

  • Consultant Agencies
  • Factories
  • Automakers
  • Smart home industry
  • Electronics industry
  • Tier 1
  • Tier 2
  • Sensor manufacturer
  • Voice recognition
  • Biometric recognition
  • Display manufacturer
  • Design company
  • Hardware
  • Software

 

Speakers

  • Accenture
  • Amazon
  • IFLYTEK
  • LG Display
  • Siemens
  • ABB
  • Samsung
  • Google
  • TCL
  • Midea
  • PSA
  • Byton
  • Leap Motion
  • Facebook
  • ZKTeco

 

Attendees

  • President / CEO
  • Vice president
  • CTO
  • CIO
  • COO
  • General Manager
  • Regional Director / Manager
  • Sales Director / Manager
  • Business Director / Manager
  • Strategic Director / Manager
  • Marketing Director / Manager
  • R & D Director / Manager
  • Technical Supervisor / Manager
  • IT Director / Manager

 

More upcoming events:

Vis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Summit 2018, Sept 11-12, 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Vi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InnovationSummit

 

China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ummit 2018, Sept 13-14, 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EnterpriseDigitalTransformation

 

The 2nd China IoT Security Summit 2018, Oct 11-12,Shanghai China

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The2ndChinaIoTSecuritySummit2018

 

 

Contact: Elsie Li

TEL: +86 21 8026 0707-808

Email: elsiel@ecvinternational.com

Websitehttp://www.ecvinternational.com/event/en/HMI

 

 

ECV International

ECV International is a leading organizer and contractor of high-e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vents in Asia, with nearly 200 professionals in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event planning & execution. Every year, we hold around 40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summits involved in the fields of vehicle, retail, textile, footwear, IoT, New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etc.

]]>
“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火热报名中
//www.otias-ub.com/archives/737116.html Wed, 13 Jun 2018 02:57:13 +0000 //www.otias-ub.com/?p=737116 一、大赛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根据《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营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氛围,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

本次大赛旨在大力发展新兴科技,用科技创新和产业模式的革新来促进行业领域的产业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文化艺术、科技+社会公益等前沿新兴科技与互联网+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大赛激发大学生、科技人才、科研团队、中小微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就业质量,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传递社会公益新力量。

本次大赛还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公益新模式,利用大赛所融合的社会资源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二、大赛主题

科创天下 • 青年兴国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汇新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深圳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

四、五大赛道

(一)企业组赛道

1、新兴科技成果专项赛

2、互联网产业模式专项赛

3、科技+文化艺术专项赛

4、科技+社会公益专项赛

(二)团队、个人赛道

青年创客专项赛

 

五、参赛项目范围

1、新兴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数据、云计算、TMT、新材料、新能源、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

2、互联网产业模式领域: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庄闲游戏app官网 、电子商务、金融、企业服务、广告营销、消费升级、工具软件、本地生活、新零售、未来服务、现代化供应链、公共服务等领域;

   3、科技+文化艺术领域:以科学技术为主题,围绕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美术呈现与展览、物质或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等的项目;

4、科技+社会公益领域:以新兴科技为主题,围绕教育、卫生、体育、生态环境、扶贫济困、社区发展、公益金融、社会支持等社会价值领域的项目;

5、以新兴科技或互联网为主题的其他参赛项目。

 

六、参赛团队组别设置与要求

(一)参赛团队组别设置

1、筹备计划阶段(青年创客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参赛团队在2018年7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2、已注册公司

(1)初创企业组:参赛团队在相关政府部门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7月31日后注册);

(2)成长企业组:参赛团队在相关政府部门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5年7月31日前注册)。

(二)其他

1、企业/团队2017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2、参赛申报人须为公司高层/团队负责人,且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归属参赛团队或其所属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七、赛事规则

新兴科技成果专项赛和互联网产业模式专项赛分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分赛区开展,采用区域初赛、区域决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科技+文化艺术专项赛和科技+社会公益专项赛由大赛组委会牵头拟定在深圳/北京举办,采用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青年创客专项赛由大赛组委会和承办单位牵头拟定在深圳举办,采用网络初审、半决赛、决赛三级赛制。

所有区域赛区根据自身情况,在向大赛组委会报备后,可在组委会发布的《参赛项目评审规则和晋级办法》的基础上做一定调整,但所有赛区须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区域决赛的评比工作,同时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各区域赛区的配额,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大赛组委会参考)。

八、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4月上旬—7月

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成汇”(www.chuangcheng.org.cn/23)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区域赛区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7月31日。

2、区域初赛:7月-8月上旬

评审委员会根据各赛区的参赛项目报名情况,按照《参赛项目评审规则和晋级办法》中区域初赛的相关规则,遴选出各区域赛区晋级区域决赛的项目。

区域初赛截止时间不得晚于2018年8月10日。

3、区域决赛:8月

各区域赛区根据《参赛项目评审规则和晋级办法》,组织区域决赛的开展工作,并向组委会提交评比的排名结果,作为大赛组委会遴选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项目的依据。区域决赛截止时间不得晚于2018年8月31日。

4、全国总决赛:9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项目进行线下会评,择优选拔项目进入全国现场总决赛,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等若干奖项。

 

九、评比规则与赛事形式

本次大赛将引入PK对决、导师帮讲、复活网投、现场众投等多种创新形式,同时,评审规则多维度展开,充分体现参赛项目的创新创业能力。

详情请登录“全国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成汇”(www.chuangcheng.org.cn/23)查看。

 

  • 奖励与权益

 

(一)奖项及奖金设置

序号 奖 项 数量(个) 现金奖励(/个) 技术支持代金券奖励(/个)
1 金奖 3 20万元 20万元
2 银奖 6 10万元 10万元
3 铜奖 11 5万元 5万元
4 优胜奖 18 2万元 2万元
5 优秀创新项目奖 4 3万元 3万元
6 优秀创业项目奖 10 1万元 1万元
7 优秀公益创业奖 10 1万元 1万元
8 优秀导师奖 10 2万元

说明:技术支持代金券由平台服务商赞助,将根据不同使用功能,拆分为多张。具体奖励规则详见大赛官网(www.chuangcheng.org.cn/23)赛事公告。

 

(二)相关扶持奖励

1、股权投资优先支持:优秀项目将推荐给大赛合作机构,有机会优先获得创投机构提供的股权投资支持;

2、入驻创客空间:优秀参赛团队可向大赛合作单位申请免费入驻创客空间;

3、政府政策支持:优秀参赛团队入驻深圳市龙华区,可获得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在场地、人才、技术成果等方面的补贴支持。

 

(三)参赛基础权益

1、创业培训: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业培训;

2、企业服务:参赛选手可在大赛官网免费申请价值500-10000元不等的企业服务资源包;

3、品牌宣传:可申请在大赛官网及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终端进行宣传推广。

 

十一、联系信息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 熊贤明

座机电话:0755-29888865

移动电话:1382311730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huixinbei@huixinyun.cn

通讯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布龙路1010号智慧谷创新园二楼

邮政编码:5181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王川

联系电话:010-68200610

电子邮箱:liukeqiao@miit-icdc.org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

邮政编码:100089

 

参赛网址:www.chuangcheng.org.cn/23

 

十二、其他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本次大赛组委会拥有“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最终解释权。

“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组委会

二〇一八年六月

]]>
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公司实现净利润3946.20亿元 同比增长21.8%
//www.otias-ub.com/archives/723775.html Mon, 14 May 2018 02:45:28 +0000 //www.otias-ub.com/?p=723775 证监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除*ST华泽等9家公司外,沪深两市3522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报。2017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持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继续集聚成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容乐观,上市公司经营压力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经营活动现金流趋紧,上市公司流动性压力有所升高。

整体来看,2017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保持增长态势,亏损面缩小,各板块增速有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0%,增速加快10.12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10%,增速上升11.65个百分点。同时,亏损面较2016年下降0.62个百分点,主板净利润同比增长20.46%,中小板净利润同比增长19.88%。受温氏股份及乐视网两大权重公司影响,创业板净利润同比下降17.98%,增速大幅下滑57.56个百分点,剔除两家公司后,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长3.19%。

服务实体经济是资本市场的根本原则。从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来看,实体经济业绩整体向好。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1万亿元,净利润1.70万亿元,增速均超过20%,好态势进一步夯实。从盈利能力看,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9.49%,同比上升约1.4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过剩产能实现有序化解。2017年,煤炭、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5.75%和6.37%,延续2016年的下降趋势,新增产能继续压缩。截至2017年末,煤炭、钢铁行业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占总资产比重为49.10%和53.84%,较2016年末下降2.71个和3.68个百分点,存量产能持续消化。

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效果显著。201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待售库存占总资产比重由2016年的34.46%下降至31.23%,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实体经济“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

支持新经济新动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2017年,新经济新动能持续集聚,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3946.20亿元,同比增长21.80%,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17035.html Fri, 27 Apr 2018 16:56:57 +0000 //www.otias-ub.com/?p=71703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显示,从资金、论文、人才等多方面看,美国科技实力依然全球领先,而中国科技实力正迅速提升。

首先,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中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8%,而这期间,美国研发投入年均仅增长4%。报告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基数较小,增速相对较快,但中国的表现依然“不同寻常”。

风险投资是科技资金的重要来源。报告说,全球在2016年支持新兴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吸引了约700亿美元,略微超过半数,还有26%的资本则流向中国。2013年至2016年,中国吸引的风险投资从大约30亿美元猛增至340亿美元,增幅全球领先。

第二,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论文和专利等。这份报告说,2003年以来,中国科学和工程专业论文数量大幅提升,该报告所统计的中国2016年论文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如果只看高引用率论文的数量,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仍然领先,但中国论文在国际上被引用的次数正越来越多,高引用率论文数量也位居全球前列。

从研究领域看,美国、欧盟、日本论文的一个重点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和印度论文的一个重点是工程学领域。

这份报告还分析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的专利数量,结果显示来自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专利仍占主流,来自中国的专利数量还较少,但处于增长之中。从专利领域看,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发明专利多在化学和健康领域,日本专注于半导体、光学等领域,中国和韩国则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十分活跃。

第三,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报告显示,美国是全球颁发科学和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俄罗斯、德国、英国和印度。

但在颁发科学和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的数量上,美国相对落后。2014年,全球颁发超过750万个科学和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其中印度占25%,中国占22%,美国仅占10%。报告指出,2000年到2014年间,中国科学和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予量大幅上升。

这份报告说,全球科技发展充满活力,各国在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各有所长、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文章来自:新华社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河北:集中培植7个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链
//www.otias-ub.com/archives/713682.html Fri, 20 Apr 2018 03:45:12 +0000 //www.otias-ub.com/?p=713682 集中培植7个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链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②

近日,位于清河县的河北昊天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近年来,清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创新做“加法”,围绕落后产能做“减法”,加快传统汽配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赵永辉摄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优势产业,瞄准世界前沿,延伸产业链条,实施重点突破,集中培植7个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链。

高端装备产业——

打造50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智能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通用航空装备、先进工程与专用装备。突破一批关键工艺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开发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整机产品和装备,推进一批重大装备产业化,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京冀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推进廊保数控机床、唐山和廊坊香河机器人、光启新型转子发动机、沧州运河激光、保定长城汽车、沧州现代汽车、张家口领克汽车、石家庄通用航空和固安航空航天等基地园区建设,打造50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5%左右。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形成现代通信和网络设备、新型显示两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产业集群

以链条化、智能化、终端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通信产品与网络设备、大数据与云计算、高端软件、新型消费类电子等信息技术产业。依托比较优势,围绕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开展专题招商引资,深化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加强关键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高端软件研发和产业化,着力突破消费类电子整机产品发展短板,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努力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后发优势。加快推进廊坊新型显示、石家庄国家半导体照明、正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石家庄卫星通信导航、张承廊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基地园区和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现代通信和网络设备、新型显示两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

推进原料药向绿色化、特色化、专利化发展

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重大药物产业化,创新发展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加快生物技术创新药、化学创新药、中药创新药和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临床需求量大的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开发,支持发展一批独家品种,推进原料药向绿色化、特色化、专利化发展;提升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新产品,不断促进产品、技术和质量升级,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推进石家庄生物医药基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

新材料产业——

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以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面向重点应用领域未来发展需求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前沿新材料原始创新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推进电子信息、新型功能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航天乐凯新材料、中船重工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特种气体(肥乡)产业园、衡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承德泰航玄武岩纤维、唐山石墨烯、保定光启超材料等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先进节能环保产业——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以高效、循环、绿色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新型绿色建材。加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业化与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化、网络化,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和再制造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建材绿色化、部品化、原料标准化,加强新型绿色建材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承德环保产业园、奥润顺达建筑节能技术国际门窗城、徐水水漆涂料、沙河玻璃、大城河间保温耐火建材等基地园区建设。

新能源产业——

打造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较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以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发展高效光伏设备、高端风电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积极推进核能氢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利用。加强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提升光伏发电技术及装备水平,推动风力发电装备大型化、智能化,输变电装备智能化、集成化,加快发展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推进储能装备产业化及前沿技术布局,打造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较完整新能源产业链。加快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邢台太阳能光伏、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邯郸氢能应用、哈电集团核岛设备等基地园区建设。

未来产业——

加快构建以雄安新区为引领、多点支撑的未来产业发展布局

以技术引领、链式发展、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为主攻方向,超前布局、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和通信、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紧跟全球技术变革和庄闲游戏在哪 发展趋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引进一批国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创新应用,统筹推进战略性前沿领域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打造我省未来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构建以雄安新区为引领,中国·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冬奥智慧崇礼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多点支撑的未来产业发展布局。(米彦泽)

解读关键词

智能装备

加快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金属切削、特种加工、精密成型加工等高档数控机床,推进功能部件、数控装置的研发与产业化,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加强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焊接、喷涂、装配、洁净等工业机器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发展消防救援、空间作业、海洋、管道等特种机器人及无人机等智能运载工具,鼓励柔性机器人、网络机器人、共融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加强增材制造高性能材料研发与制备、产品设计优化、高质量高稳定性增材制造装备、高效复合增材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增材制造所需的建模、设计、仿真等软件工具的研发,建设增材制造平台,实施“3D打印+”计划,推动增材制造在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家电、模具、医疗、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应用。(米彦泽)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继续巩固SUV、皮卡自主品牌整车优势地位,推动先进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研发,突破汽车轻量化、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先进电子电器等关键技术。重点推动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钛酸锂动力电池、石墨烯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新型锂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域。推动车载智能终端、高端传感器、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车辆协同控制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京冀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设。(米彦泽)

新一代人工智能

加快感知识别、知识计算、机器学习、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和服务平台,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以及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图像识别、知识处理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应用。(米彦泽)

]]>
山西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
//www.otias-ub.com/archives/713676.html Fri, 20 Apr 2018 02:57:55 +0000 //www.otias-ub.com/?p=713676 近日,山西省经信委正式印发了《山西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将着力培育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产业集群,引导和推动重点项目在产业集群落地。新认定一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建设30个示范效应显著、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以实施大数据战略为牵引,以信息安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为重点,推动以太原为中心,覆盖晋中、阳泉、吕梁、长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以及光伏、LED两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建设省级政务云平台、阳泉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吕梁华为山西大数据中心、山西北斗数据中心、中电科创新产业园等项目。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能源装备、重型机械、通用航空等为重点,着力推动太原、大同、运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晋中、晋东、晋北三大煤机装备制造基地,太原、长治电子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为重点,着力推动太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制基地、太原和运城两大铝镁合金材料及钕铁硼永磁材料基地、阳泉和吕梁两大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基地、太原和大同两大新型纤维材料基地、忻州煤系高岭土材料基地、晋城纳米材料基地、大同新成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以扩大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布局推进整车设计组装、高储能电池、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重点项目,打造太原、晋中、长治、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推动太原、运城等高效节能机电产品制造集群,太原、忻州等高效节能锅炉生产集群,太原、晋中、忻州等环保装备研制基地,以及朔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等集群和基地建设。

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以打造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化工基地为目标,推进稷山县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环经济示范区、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现代化工产业园、襄垣县王桥新型煤化工园区、北留周村循环经济工业园、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区、忻州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孝义市梧桐焦化工业园区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建设。

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围绕创新化学药、振兴中药产业、突破生物药、培育药用包材和特色健康产业目标,推动晋北原料药及制剂、晋中中成药、晋南新特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

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以煤—电—铝(镁)—材、煤—焦—化(钢)等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推动钢铁、有色、焦炭、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以乘用车、全铝汽车应用为突破口,实现铝镁材料链条向高端延伸。重点推进运城、吕梁两个百万吨铝镁合金基地建设。推进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酒类)、山西老陈醋生产基地(清徐经济开发区)、晋北小杂粮基地等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祁县和闻喜两大全国日用玻璃基地,朔州、晋城和阳泉陶瓷基地,平遥、新绛、稷山传统漆器等轻工产业集群建设。

《计划》提出,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的原则,明确集群功能定位,将发展主导产业以及产业链配套产业摆在推动集群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引导集群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推动集群重大项目建设,遵循“项目建设带动集群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成功汽车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二期工程、太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制基地、华翔增材制造项目、中铁磁浮轨道交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以及新落地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据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
湖北着力建设“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www.otias-ub.com/archives/712603.html Wed, 18 Apr 2018 07:39:01 +0000 //www.otias-ub.com/?p=712603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海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下午,海南党政代表团第九团在湖北省考察时,特别注重汲取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集聚创新要素、发展高新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于建设‘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其实质是不断提升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在支持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在省级层面牵头成立了创新驱动专题组,重点围绕整合资源、政策创新、成果转换、科技金融、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正在光谷创业咖啡畅谈创业项目的青年人都说,这几年不断出台的“新黄金十条”等利好政策,对他们而言极具吸引力。

以2015年出台的“科技创业十条”为例,其中有一条明确: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省级以上孵化器内的初创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注册年限,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额的100%至300%出资,支持其新设创业投资基金。这项政策,无疑能为初创企业一解燃眉之急。

又以2017年出台的“新黄金十条”为例,其中有一条明确:在社会重大应用型研发上,武汉光谷将借鉴美国公共行业的做法,以“科技悬赏”的方式面向全球企业和团队展开研发招标。也就是说,一个重大项目将交给多个团队同时预研,最后选出决胜者。此类项目的研发经费补贴,单笔最高可达2000万元,力度史无前例。这项探索,无疑将刺激光谷企业以及有实力的研发团队,积极参与重大应用型研究攻关,用市场倒逼研发创新。

这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政策框架体系。大刀阔斧、不断优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北省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允许研发团队与本单位联合申报专利共同权利人,允许高校、科研机构正职领导获得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奖励。同时,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相继推出放宽外国留学人员在自贸区工作许可条件、实施外籍人才口岸签证政策、签发外国留学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创业居留许可证等一系列具有湖北特色的改革举措。截至目前,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聚集3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中外院士、41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好人才用好政策,好政策谋得好发展。当前,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初显——挂牌一年来,武汉片区共引进光电子信息重大项目50多个,总投资额达2000多亿元,已完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布局,正在打造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襄阳片区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创新新能源汽车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已具备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正在着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宜昌片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区内人福药业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以零缺陷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现场质量核查,华强科技丁基胶囊项目入选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运用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实际和产业特色,围绕‘放管服’改革、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国际人才集聚和特色产业集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探索,集中力量精准突破,率先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湖北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进一步强化各领域支持政策、改革试验任务的统筹研究和系统集成,避免制度创新成果碎片化,发挥好“改革试验田、压力测试区、开放新高地”的作用,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性成果。(本报武汉4月17日电)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

]]>
微星科技匠心打造极致用户体验 推出W25 台式机工作站与全系列移动工作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711576.html Mon, 16 Apr 2018 09:45:11 +0000 //www.otias-ub.com/?p=711576 全系列工作站搭载最新英特尔处理器和 NVIDIA Quadro系列专业显卡

199it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全球IT行业领导品牌微星科技今日在北京举办2018微星移动与台式机工作站系列新品发布会,以创新思维引领市场推出仅有2.5公升精巧外形,搭载全新NVIDIA QUADRO P5200显卡的”泰斗”系列 W25台式机工作站,以及“职人”系列WE63/73移动工作站、”工匠”系列WS63移动工作站、”宗师”系列 WT75移动工作站等4款产品,全方位体现了微星科技累积多年的扎实工艺, 助力提升人工智能, 即时仿真, 设计等行业效率与创造力。微星全系列产品将为行业专业人士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时尚轻薄却又性能强悍,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

微星台式机工作站与移动工作站历来是业内专业人士的钟爱,它集合了各领域行业设计师, 工程师最关心的创新技术与专业工作性能, 秉承“匠心极致 创享未来”的主轴, 坚持为专注于创造未来的行业领导者,带来更有效率的实现其设计理念的杀手锏。微星了解行业领导者们对于便携性和高效的需求,此次发布的微星全系列产品标配第八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最新NVIDIA® Quadro®显卡, 提升整体运算效能, 从而提升文件处理速度和效率,以稳定的高端品质与轻薄简敛的时尚外观完美契合行业专家所追求的效率与专业形象。无论是台式机工作站或移动工作站, 微星投入极大心力将机身设计的更加轻薄便捷, 让行业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随时随地挥洒创意, 并且不受办公空间的限制。

本次发布会亦邀请到微星合作伙伴NVIDIA专业可视化业务高级总监 Sandeep Gupte 致词演讲,分享行业趋势与专业可视觉化的前沿应用, Sandeep Gupte表示:“微星科技累积了多年的工艺技术, 扎实的打造一系列轻薄高效、性能强大的移动与台式机工作站, 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意与革新,为用户创造价值,给行业注入新活力。”另一位嘉宾, 欧特克技术工程师周束鑫道出了汽车行业领先的设计范例与应用, 并现场使用WT75 移动工作站与VRED软件演绎汽车行业VR虚拟应用的强大效能与特色。

此次发布会最受瞩目的无疑就是W25轻巧台式机工作站以及轻薄有型的WS63移动工作站等4款微星移动与台式机工作站系列产品,作为全新的产品系列它究竟有哪些亮点呢?

化繁为简的匠心巨作——泰斗系列-W25台式机工作站

微星科技一直将台式机工作站看做重中之重,这次历时多年所推出的第一台 W25 台式机工作站,简单洗炼的外型,将NVIDIA Quadro P5200 专业显卡的强大效能凝聚在2.5公升的微型机身,不仅解决过往台式机佔据庞大工作空间的痛点,性能更大幅提升40%,同时配备的最新英特尔第八代六核处理器, 也较前一代提升30%的性能,让W25成为处理高端三维和虚拟现实任务的最佳选择。

微星W25 台式机工作站的轻巧机身可以轻松的放在任何一个办公室, 搭配Vesa标准 ,设计师与工程师可将机身悬挂在萤幕后方实现一体式规划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办公空间,而精心设计的快拆功能, 不需任何工具即可拆除机壳, 增加自行升级硬盘与内存的效率。机身上一抹绿色的线条,让机身质感倍增。

入门级移动工作站诚意之作——职人系列 – WE 63/73移动工作站

作为初入机械设计、影像渲染领域的学子与深入专业技能的职场白领,一台性能良好的移动工作站让你的工作效率和乐趣加倍。职人系列-WE 63/73移动工作站,简约时尚的外表下,搭载英特尔第八代处理器或至强处理器,以及NVIDIA Quadro P1000 至 P3200专业显卡,为设计师与工程师带来更加突出的效能表现和流畅使用体验,是迈向专业职人的最佳选择。

纤薄与性能的完美结合,办公优选——工匠系列 – WS63移动工作站

干练的线条和不规则的切线设计,让WS63移动工作站体现低调稳重之馀更富有科技感,1.7公分的厚度与1.8公斤的重量,突出地体现了“移动便捷”的特点,同时轻薄并没有让功能打折扣,小小的机身蕴含 英特尔第八代处理器和NVIDIA Quadro P4200高效显卡,性能可提升达40%。微星科技具备独家散热工艺,WS63配备重新设计的散热技术,气流效率可提升20%,让你的机器不“发烧”使用更稳定MSI。轻薄高效的机身设计, WS63无疑是一款集颜值与才华与一身的移动工作站, 更是专业人士专注于创造未来的最好选择。

移动便携的性能猛兽——宗师系列 – WT75移动工作站

生活中我们总被性能和移动性所限制,不知如何对台式机和移动机做出选择,现在好了,MSI要给你一个移动的台式机——WT75工作站,它拥有出色的运算效能和长时稳定运行的能力,同时以移动工作站的机身融合前所未见的台式机等级P5200显卡和具备台式级同等的长时稳定运行能力,是个实力雄厚的大咖。此外, WT75搭配的英特尔第八代至强处理器更可将性能大幅提升50%, 除了性能提升, 微星也将微软Hello指纹辨识, 智能读卡机英特尔® 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等安全功能导入WT75, 实现更强悍的个人身份保护。

微星科技作为硬件行业的专家, 秉持”匠心极致”的精神,今年推出的这4款新品的意义可以说是跨入一个新标竿,它们在千磨百炼的外表下,散发着更为强劲的性能魅力,同时,做到了针对不同行业与段位的精确细分。让你领先别人一步,开创属于自己的达人之路, 微星台式机工作站与移动工作站将是一同前行的最佳伙伴。

关于微星工作站

微星工作站秉持质量优先的战略,因为我们了解对于建筑师,制造工程师,汽车设计师,影视后期等专业人士而言,工作站是专业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因此微星工作站追求表现出众的运算效能,令人安心的长时运行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散热工艺,打造一系列轻薄高效的台式机工作站与移动工作站,成为客户的最佳伙伴。

]]>
发改委频频调研 瞄准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施“连环策”
//www.otias-ub.com/archives/709430.html Tue, 10 Apr 2018 04:41:05 +0000 //www.otias-ub.com/?p=709430 据悉,发改委将加快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并且,将以更有力举措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流通、消费模式深刻变革。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正步入新时代,发改委也在为之不断加油鼓劲,并且酝酿储备了“连环策”。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仍在频频调研,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

一月末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带队赴福建省宁德市开展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同期,发改委综合司调研组分赴广东、浙江开展专题调研,其中重要一项调研内容也是“新旧动能转换情况”。再者,2018年国家发改委的首场新闻发布会,给智能汽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释放了诸多利好……种种迹象表明,2018年发改委工作的重点内之一即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

发改委专家表示,围绕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的发展,发改委将给出“连环策”如“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等,力求中国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发展再上一层楼。

例如,林念修在企业调研和座谈时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改委将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而在1月初,发改委还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目标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

对此,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曾向媒体表示,要聚焦重点,整合各方面资源,实施重大工程,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基因和生物合成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

记者从权威渠道还了解到,为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发改委将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制定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纲要,组织实施“互联网+”数字经济试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引导庄闲游戏app官网 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创新中心,设立国家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发展基金,全面实施集成电路、生物产业倍增等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重大工程等等。

另外,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年度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还包括“农业农村”。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或将意味着我国第一产业发展会有更多机遇。

对此,农业部方面也表示,预计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将为农业投资提供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开辟农业投资新空间,第一产业投资总量将持续扩大,投资领域将向优质农产品生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倾斜。

]]>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关键材料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www.otias-ub.com/archives/709134.html Mon, 09 Apr 2018 11:31:47 +0000 //www.otias-ub.com/?p=709134 近日,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关键材料研究”在长春通过了由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悉,中科院在2012年启动了“面向战略庄闲游戏在哪 关键材料研究”重点部署项目,重点开展“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核一级关键结构与功能材料”“重要人工组织材料的研究”“光电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攻关及其系统集成”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牵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等共同承担。

该项目科研人员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研制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I-690合金管材和镍基焊材以及核用润滑材料、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材料、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成果突破了新一代全合成基础油的制备技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技术;I-690合金超纯净熔炼及管材组织均匀化、镍基焊材拉拔与缺陷控制、核用润滑材料复配与制备技术;新一代胆红素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骨植入体表面复合硅酸钙陶瓷涂层制备技术;染料敏化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稳定性电解液、瞬时热固化封装技术等新材料关键技术。

项目负责人透露,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千吨级/年高性能聚乙烯油示范工艺包设计;建成了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千吨级试验线,并稳定生产300余吨多元醇;研制的I-690合金传热管得到应用;建设了染料敏化电池兆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发电、储能及节能负载模块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培养了一批高分子材料、核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光伏发电及储能材料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人才。(中国科技报沈春蕾 于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