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1 Aug 2024 12:51:4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尼尔森:2024年7月年奥运会让转播各类电视服务商成为大赢家 电视收视率较6月份增长2.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189.html Wed, 21 Aug 2024 12:51:46 +0000 //www.otias-ub.com/?p=1715189 奥运会不仅有利于流媒体的发展,也提高了传统电视的收视率。尽管在尼尔森 2024 年 7 月的报告中,巴黎奥运会只占了三天的时间,但与 6 月份相比,整体电视收视率增长了 2.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5%。

奥运会不仅有利于流媒体的发展,也提高了传统电视的收视率。尽管在尼尔森 2024 年 7 月的报告中,巴黎奥运会只占了三天的时间,但与 6 月份相比,整体电视收视率增长了 2.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5%。

本月,广播电视收视率占总收视率的 20.3%,比上月略有上升。当奥运会在七月最后一周开幕时,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也超过了 22%。正如《好莱坞报道》所指出的,传统电视收视率在 7 月份出现增长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这通常是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最清淡的月份之一。

流媒体同样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占当月电视总收视率的 41.4%。根据尼尔森的数据,这使得流媒体在电视中的份额增加了一个多百分点,打破了 6 月份创下的纪录。在美国,NBC旗下的Peacock独家播放了奥运会,收视率猛增 33%,这是尼尔森自 2020 年开始发布流媒体报告以来的最大增幅。

尽管如此,YouTube 仍然是表现最好的流媒体平台,并成为首个占据所有电视收视率 10% 以上的服务。Max、Disney Plus和Prime Video的收视率也因House of the Dragon、Bluey和The Boys等剧集而显著提升。

如果有线电视和流媒体在奥运的短短三天内就有如此大的增长,那么当尼尔森发布 8 月份的报告时,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更大的增长。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Omdia:2023年全球可运营智能电视的数量接近13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095.html Mon, 12 Aug 2024 06:33:38 +0000 //www.otias-ub.com/?p=1713095

在全球每年出货的基本盘中,具备从开放互联网获取流媒体内容的所谓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到2023年末已经超过93%,算上可运营的存量智能电视数量。到2023年末,全球可运营智能电视的数量接近13亿台。相对全球在线视频广告营收2000亿美金而言,智能电视广告营收规模为329亿美金,占比16%。其中,免费流媒体服务频道(FAST)收入为62亿美金。如果以2023年作为参考基准,平均每台智能电视创造的广告收入达每年26美金(如下)。

2023 Online Video-Ads Revenue ($200B), $US Billions

来源:Omdia

特别地,在全球智能电视广告收入区域分布上,北美收入高达246亿美金,占比接近75%。北美也因此成为智能电视运营的主战场,流媒体内容,操作系统OS,品牌和渠道之间也发展成了不同形式的商业联盟,随着以沃尔玛并购Vizio CastOS案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盟关系未来还将持续演进。

相对于处于成长通道的智能电视广告收入而言,传统直播电视广告收入则在全球主要区域面临巨大的压力。尽管直播电视广告收入在2020年COVID-19疫情后有所反弹,但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主要品牌支出出现下滑。这导致预算重新分配至更容易获得回报的流媒体终端设备。大多数传统广播公司已经开始动作提供更多的数字流媒体服务来留住他们的广告客户。

同时,带广告支持的免费流媒体电视频道(FAST)的成功激发了消费者对直播电视的持续需求,这也为频道所有者提供了进入不断增长的在线视频广告市场的新途径。Omdia预计高端在线视频领域将在2024年占据美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的25%。预计在2024年之后,高端广告支持的在线视频增长将加速,因为Netflix和Disney+扩大其广告业务,同时引领其他广播公司,尤其是西欧和拉丁美洲地区,转向类似战略。

纯粹从消费者视角而言,根据Omdia在全球主要市场超过4万名消费者调查结果来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重点考虑的因素中,智能电视功能,即操作系统(OS),在我们所调研的几个区域和国家市场中,整体上排名在第一位(如下图)。而更为有趣的是,电视品牌在重要性上下滑到第五位,落后于4K高清和能效这两个因素,这对相当多的电视硬件品牌厂商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由于生态相对较为封闭,各家品牌厂商在智能电视OS上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策略,有的完全采用自有OS为主(Tizen,WebOS,VIDAA等),有的采用全球开放的第三方OS(Google TV,Android,Roku,FireTV等),有的采用区域性OS(Xumo,TIVO等)),有的兼而有之。无论采用那种策略,电视OS几乎无法在零售店里充分展示,尤其是在线上销售渠道;即使在BestBuy,他们也没有准备为OS进行面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演示或对比。这给了其他流媒体设备(如Roku或FireTV电视棒)一定的优势,可以在购买电视之前以低廉的价格尝试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时,SMD还提供了一种方式:让消费者保留品牌厂商提供的硬件,但放弃品牌厂商内置的操作系统,但坏处是,品牌厂商失去了通过内建的OS获取后期内容运营的机会。

来源:Omdia

从消费者调查可以观察到,消费者对于硬件的关注度,似乎只剩下大尺寸话,以及能效的持续成长的机会,其他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基本上都被弱化。特别地,在100英寸级别的市场,在以中国和美国为主的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
What ‘s On Netflix:2023年下半年奈飞发布的电视剧减少了约60部 降幅约为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0563.html Mon, 08 Jan 2024 12:32:07 +0000 //www.otias-ub.com/?p=1670563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大型传媒公司大幅裁员的消息不断:迪士尼(DIS.US)解雇了数千名员工,并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华纳兄弟探索频道(WBD.US)也同样在裁员,尽管规模较小。这种裁员在很多方面始于奈飞(NFLX.US),该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流失了客户。但是,当传媒公司谈论它们将削减多少节目时,奈飞却没有。奈飞削减了一些员工,停止了预算的增长,但它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大清洗”。但现在,即使是坚不可摧的奈飞也开始变得窘迫了。

奈飞砍掉了100多部剧集

随着美国各地的两次罢工导致制作停工,奈飞公司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减少了剧集的发布。报道这家流媒体巨头的网站What ‘s On Netflix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3年发布的原创节目比前一年减少了约130个,降幅为16%。

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新的原创节目数量有所增加,但去年每个季度的产出都在下降。在每个主要的编程类别中都是如此。奈飞发布的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单口喜剧特别节目都减少了。在2023年的最后三个月,奈飞发布了五年来最清淡的新作品系列。

这种下降有一个明显的原因。虽然该公司表示,编剧和演员的罢工对其档期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今年下半年的产量降幅比上半年要大一些。What ‘s On Netflix的数据显示,奈飞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电视剧减少了约60部,降幅约为25%。

罢工的后果将继续影响奈飞的发布计划至少几年。流媒体服务已经完成了许多计划于2023年上映的电视剧的制作,但它们刚刚开始制作许多定于2024年和2025年上映的电视剧。其中许多项目被推迟(或取消)。

整个好莱坞都是如此。2024年的电影名单看起来有点稀疏,因为一些大片被推迟到了2025年。但这也不仅仅是暂时的下滑。奈飞计划未来制作更少的节目。电影总监Scott Stuber概述了制作更少(但希望更好)项目的策略。虽然罢工可能减少了新脚本节目的产量,但该流媒体服务商发布的新纪录片和单口相声特别节目也减少了——这两种类型基本上没有受到罢工的影响。

我们在喜剧中看到过这种情况。奈飞以喜剧特辑充斥市场,成为单口喜剧的发源地,然后缩减了制作规模。它仍然是单口喜剧特辑的最大出资人,但它的出资额不像2017年和2018年那么多。

在过去的十年里,奈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了原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规模,以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它从2013年发布的几部原创作品发展到几十部,甚至数百部。它还想弥补其他工作室授权游戏的损失。奈飞现在是世界上领先的电视网络,其他电影公司也恢复了对该公司的授权。

好消息是产量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奈飞的业务。该公司在2023年的9个月里增加了1600多万客户,并表示将在最后一个季度增加数百万客户。用户取消服务的速度远低于其他同行。奈飞的产量仍然如此之高,以至于不清楚客户是否会注意到节目减少的情况。毕竟,奈飞制作的脚本节目仍然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然而,编剧和制片人将会注意到工作岗位减少的变化。

管理层得出的结论是,至少目前可以维持目前的支出,减少产量,同时仍能增加销售。奈飞已经从打击密码共享和引入更便宜的广告支持层中获益。

竞争对手较弱

奈飞竞争对手的媒体公司处于较弱的地位,这是有帮助的。迪士尼、派拉蒙环球(PARA.US)、华纳兄弟探索频道和NBC环球的有线电视网络每天都在流失观众,而它们规模相对较小的流媒体服务则面临着更高的用户流失。来自股东的压力迫使他们削减了节目开支,取消了许多节目,包括正在开发的项目(例如,亚马逊取消了计划中的电视剧Magnificent Seven)。

但光靠削减支出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新的收入来源,这促使他们重新选择奈飞。华纳兄弟公司已经向奈飞公司出售了几部热门剧集,其中包括12月份美国最受欢迎的流媒体剧:《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剧《小谢尔顿》。

奈飞于11月24日开始播放这部剧。在奈飞上播出的第一周,收视率飙升,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又翻了一番。奈飞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如此壮举,推出了《金装律师》(环球)、《六英尺下》(HBO)、《太平洋战争》(HBO)和《反恐特警组》(索尼/CBS)等来自其他公司的剧集。奈飞最初是利用其他公司的节目来吸引观众的,现在它又一次利用这些节目来取悦观众。

自 智通财经

]]>
LG电子财报:2023年Q3 LG电子出货203.68万台 占全球OLED电视市场份额高达5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664.html Sun, 26 Nov 2023 12:47:53 +0000 //www.otias-ub.com/?p=1662664 据外媒报道,得益于LG显示在电视等所需的大尺寸OLED显示屏上的优势,LG电子在全球OLED电视市场也优势明显,出货量长期高于其他厂商。

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三季度,LG电子在全球OLED电视市场就占据主导地位,出货203.68万台,在这一季度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中的份额高达55%。研究机构的报告还显示,得益于北美和欧洲超大尺寸高端电视需求的稳定增长,LG电子在75英寸及以上OLED电视出货量中的份额达到了60%。

外媒在报道中也提到,LG电子8月份在超大尺寸高端OLED电视需求稳定增长的北美和欧洲市场,推出了多款无线OLED电视,尺寸涵盖77英寸、83英寸和97英寸,包括支持4K和120Hz刷新率的电视,针对的就是大尺寸和高端电视市场。

在OLED电视出货量占据全球超半数份额的推动下,LG电子三季度在全球电视市场也占有相当的份额。

研究机构的报告就显示,三季度LG电子电视销售额在全球的份额为16.4%,仅次于三星电子的29.9%,是第二大厂商。

自  TechWeb.

]]>
Edison Research:2023年6.9%的音频收听时间是联网电视贡献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9045.html Mon, 13 Nov 2023 18: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659045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通过原生设计或智能设备的加入而变得“智能”,我们正处于另一场变革之中。智能电视和电视设备(如Rokus或游戏机)只是允许互联网连接,哪里有互联网连接,哪里就有音频可供收听。

智能电视和电视设备为听众提供了许多寻找音频的途径。听众可以通过Spotify、Amazon music或Audible等应用流媒体播放音乐或语音内容。他们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激活自己喜欢的语音助手,比如亚马逊Echo或谷歌Home,然后收听播客、音乐或其他音频内容。不管他们看不看视频,都可以打开YouTube听音乐。他们可以通过电台网站或任何流媒体应用程序收听自己喜欢的AM/FM电台。他们可以将手机与智能电视配对,然后收听自己选择的音频。

通过连网的电视,音频的可用性越来越高,这可以从用户每天使用这些设备的总音频时间的提高中看出来。

2016年,13岁以上的美国人2%的音频时间是在联网电视或联网电视设备上。Edison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13岁以上的人群中,6.9%的日常音频时间是联网电视或电视设备贡献的。在过去的几年里,增长速度开始加快,自202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随着这些音频设备在家庭中越来越普遍,并且过去几年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这些数字继续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
2023年8月IPTV数据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7416.html Wed, 08 Nov 2023 06:38:20 +0000 //www.otias-ub.com/?p=1657416
“IPTV数据排行榜”由参与“看中国”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IPTV提供用户收视数据,每月围绕电影、连续剧、综艺、纪录片、少儿节目,分别从节目点播次数、点播用户数、点播时长、节目引导订购四大维度整理出榜单Top20,现公布8月份数据榜单。

电影榜   

01.8月电影榜排名前三影片的热度指数分别为90.0、75.1、73.4,远高于7月电影榜前三影片的热度指数。

02.8月电影TOP20排行榜院线电影数量占比高,高热度高流量电影吸引用户眼球。

2023年8月IPTV电影排行榜

热度指数TOP20

 连续剧榜   

01.情感剧《我的人间烟火》,连续两个月占据连续剧榜榜首,热度指数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02.军旅剧《冰雪尖刀连》在TOP20排行榜中用户指数最高,说明观看用户多受用户喜爱。

2023年8月IPTV连续剧排行榜

热度指数TOP20

   综艺榜   

01.《密室大逃脱 第五季》连续两个月霸占综艺榜榜首,热度指数高达118.1。

02.真人秀节目《你好,星期六 2023》热度暴增,热度指数由7月的77.0增长至8月的111.7。

2023年8月IPTV综艺排行榜

热度指数TOP20

   纪录片榜   

01.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连续三个月霸占纪录片榜榜首,作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热度不减深受喜爱。

02.8月纪录片榜前三名与7月排名保持一致,说明大型史诗级专题纪录片经久不衰。

2023年8月IPTV纪录片排行榜

热度指数TOP20

   少儿榜   

01.《小猪佩奇第九季 续集》霸占8月少儿榜首,用户指数在TOP20排行榜中最高达到49。
02.《小猪佩奇》系列动画片在少儿榜单前三名中占据两席,成为暑期系列动画片热度榜首。

2023年8月IPTV少儿排行榜

热度指数TOP20

文章来源:河北IPTV

]]>
勾正科技:2023年8月智能电视大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7398.html Tue, 07 Nov 2023 06:36:38 +0000 //www.otias-ub.com/?p=1657398

基于家庭智能大屏来看,根据勾正科技(Gozen)显示,8月:

开机:月活率95%,月活终端3.06亿台,非视频App场景月活率28%,直播场景月活率40%,点播场景月活率79%。

点播媒体:8月点播媒体综合排行榜整体月活呈上升趋势。

直播剧(首播):近代军旅剧《冰雪尖刀莲》,日活规模达1,119万户。

直播综艺(首播):总台七夕特别节目《2023央视七夕晚会》,日活规模达到1,480万户。

直点播剧:年代剧《父辈的荣耀》,日活规模达到1,225万户。

直点播综艺:

总台七夕特别节目《2023央视七夕晚会》,日活规模达到838万户。

点播剧:

古装神话剧《长相思》,日活规模达到1,116万户。

点播综艺:

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7季》,日活规模达到327万户。

点播剧分平台:

云试听极光的古装神话剧《长相思》,日活规模达到1,116万户。

点播综艺分平台:

银河奇异果的原创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第3季》,日活规模达到314万户。

以下是报告正文:

]]>
2023年暑期全国重点城市OTT互动收视观察:人均收视时长139分钟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7435.html Mon, 06 Nov 2023 16:41:27 +0000 //www.otias-ub.com/?p=1657435

来源:收视中国

]]>
奈飞财报:2023年Q3奈飞营收85.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4599.html Thu, 19 Oct 2023 12:07:15 +0000 //www.otias-ub.com/?p=1654599

近日,流媒体巨头奈飞公布了三季度业绩。业绩公布后,财报发布后,奈飞股价由收盘时的跌2.68%转为暴涨12.43%,最新报389.23美元/股。

业绩超预期

具体来看,三季度,奈飞营收85.42亿美元,同比增长 7.8%,基本符合预期;

营业利润1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超出预期的19亿美元;

营业利润率22.4%,超出奈飞指引的22.2%;

每股盈利为3.73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1美元增长20%,高于市场预期的3.49美元。

展望四季度,奈飞预计,营收86.92亿美元,同比增长 10.7%,市场预期为87.6亿美元;营业利润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每股盈利为2.15美元,市场预估为2.17美元。

奈飞预计,全年营业利润率将达到20%,此前预测为18%-20%。

订阅用户大幅超预期

最大的亮点在于奈飞订阅用户大增,全球净新增订阅用户大涨了876万,上年同期为241万,远超华尔街预期的620万,并创下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净新增纪录。

今年前三个月,奈飞新增订阅用户超1600万,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增加的890万订户。

经过三季度的用户大增后,奈飞的全球订阅用户约2.47亿订户,远高于分析师预测的2.438亿订户。

奈飞预计,四季度的订阅用户增长量将与三季度差不多。

用户大增的同时,奈飞同时宣布在美英法等最大市场提价。据悉,Netflix上一次提价是在2022年3月。

以美国地区为例,奈飞将把其最贵的订阅服务价格提高2美元至22.99美元,将其价格最低的订阅服务价格提高2美元到11.99美元,最受欢迎的订阅服务价格保持15.49美元不变,含广告订阅服务也保持在每月6.99美元不变。

奈飞在季报中表示:“我们的起价与其他流媒体相比极具竞争力,例如,在美国每月6.99美元,远低于一张电影票的平均价格。”

在英国,奈飞将订阅服务价格提高了1英镑,达到7.99英镑。在法国,订阅服务价格上涨了2欧元,达到10.99欧元。

开放广告业务

此外,奈飞向商业广告开放其订阅服务,推出了一种含广告的订阅服务。

奈飞联合CEO GregPeters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Netflix已经在与广告合作伙伴微软合作,以更准确地定位其广告。

Harding Loevner的分析师Uday Cheruvu认为,奈飞的广告潜力被低估了,平台的观众对视频广告的参与度可能是社交媒体平台的数倍。

三季度,网飞表示,大约30%的新用户选择了6.99美元含广告的订阅服务,这一增长可能会吸引广告商的更多投入。同时,此次涨价之后,奈飞的现有用户可能会更多地转向含广告的订阅服务。

毕马威的美国媒体负责人Scott Purdy表示:“‘流胀’时代即将到来,消费者应该会受到价格上涨、密码共享限制的打击,并被含广告的选项所吸引。”

受罢工影响支出减少

受好莱坞编剧和演员罢工影响,奈飞的支出减少。三季度,奈飞的自由现金流为18.9亿美元,高于普遍预期的12.7亿美元。

同时,奈飞将其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导从之前的50亿美元上调至65亿美元,理由是好莱坞罢工的影响。

奈飞表示:“鉴于美国编剧和演员联合罢工,过去六个月对我们的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我们已经与编剧们达成协议,但与演员们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我们致力于尽快解决遗留问题,以便每个人都能重返工作岗位,制作观众喜爱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如果演员罢工“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奈飞预计,今年将在内容上花费约130亿美元,明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70亿美元。

PP Foresight的分析师Paolo Pescatore表示,奈飞三季度的增长证明了其在密码打击,以及在进入广告领域时未来增长的机会。“奈飞正在全力以赴,最近的努力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
Visible Alpha:预计2023年Q3奈飞广告套餐营收1.881亿美元 新增订户28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4165.html Wed, 18 Oct 2023 11:55:42 +0000 //www.otias-ub.com/?p=1654165

奈飞(NFLX.US)打击密码共享行为的举措可能使其在第三季度增加约600万用户,为涨价奠定基础。作为唯一一家盈利的大型流媒体公司,奈飞今年拒绝加入迪士尼(DIS.US)等竞争对手提高无广告订阅套餐价格的行列,而是限制家庭以外的密码共享,以吸引超过1亿不订阅服务的观众。

伯恩斯坦分析师表示:“奈飞现在在许多市场上与公用事业公司非常相似。”“被贴上公用事业公司标签的挑战在于,一家成熟的公司如何继续寻求增长。”

10月初有媒体报道称,在好莱坞演员罢工结束后,奈飞可能会提高订阅套餐的价格。

5个月前,美国编剧协会(WGA)号召罢工,导致好莱坞陷入混乱。上周,该协会批准了与各大电影公司签订的一份新合同。

然而,奈飞凭借其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强大的内容产品,安然度过了这次罢工。

去年推出的广告计划起步缓慢,但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奈飞将在未来几个月提高其无广告订阅套餐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用户选择含广告的订阅套餐。

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在打击密码共享行为之后,大多数奈飞的观众都选择了无广告订阅套餐。奈飞含广告的标准套餐每月收费6.99美元,而无广告套餐的起价为15.49美元。

“利用这些策略,奈飞明年广告订阅套餐的客户可能会翻一番,”Insider Intelligence分析师Ross Benes表示。他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奈飞将向用户展示更多广告,赶上竞争对手。

Visible Alpha估计,截至9月的第三季度,广告订阅套餐预计将带来约1.881亿美元营收,新增订户280万。

根据LSEG的数据,总体而言,华尔街预计这家流媒体公司将发布今年最强劲的季度用户增长。

打击密码共享行为提振订户增长

据了解,奈飞将于10月18日(周三)美股盘后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市场预计奈飞的营收将同比增长7.7%,至85.4亿美元;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12.8%,达到3.50美元。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预计到2023年年底全国电视整体压减收费包40%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1633.html Thu, 28 Sep 2023 11:31:31 +0000 //www.otias-ub.com/?p=1651633 据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杨国瑞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最近我们已经开始了电视“套娃”收费第一阶段的治理工作。

指导推动相关企业制定压减、合并收费包,增加订购管理页面,优化免费专区具体实施方案,预计到今年10月底,试点单位收费包将压减40%以上,11-12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整体压减收费包40%,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得到显著改观。

据此前报道,对于电视“套娃”式收费问题,国家广电总局目前已经对覆盖全国的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展开调研,选取北京歌华有线、上海移动IPTV等7个试点单位,通过试点治理,压减影视收费包,实现消费透明化,增加优质免费内容供给,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本轮试点计划今年10月底结束,之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电视整体压减收费包40%以上。

据了解,电视“套娃”收费是指用户除了购买电视机或者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时支付的基础服务费外,在购买付费频道、点播服务或其他增值服务时,还面临收费项目多、收费花样层出不穷等问题。

自 快科技

]]>
2023上半年跨屏同源科学分析:直点播剧综TOP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9433.html Wed, 27 Sep 2023 08:45:49 +0000 //www.otias-ub.com/?p=1649433

近年来,在市场宏观环境的急速变化下,台网联动播出成为常态:直播剧综、点播网络剧综不再泾渭分明。越来越多的优质作品,呈现网台同步、先网后台和先台后网三种播出形式。

因此,在家庭智能大屏上,观众对同一部作品,既可以选择在央视、卫视频道上收看,也可以在视频平台上观看。那么,在台网联动这一模式的广泛实施下,家庭智能大屏端,直播节目与点播节目整体播出情况是怎样的?如何将两者全部纳入分析范围,以进行更全面、科学的数据分析,受到央卫视、视频平台和广告主的高度关注。

对于央卫视和视频平台而言,台网整体播出效果能帮助自己发掘平台间的优势和差异,以及人群覆盖重叠的分析;对于广告主而言,则可以影响投放决策。

但长期以来,市场对于台网联动的节目统计遇到了挑战。核心痛点在于,观众在切换直播、点播节目时,是在不同信号源下进行的。前者是通过数字有线或IPTV信号源收看,后者是通过智能电视或盒子收看。信源之间难以打通,无法进行整体分析和去重。

面对这一痛点,勾正科技深耕大数据技术,拥有行业领先的跨屏同源测量能力,自研产品URS-Uni Reach System,能够实现TV、OTT及MB多屏以人为本的效果测量。基于该能力,勾正科技对2023上半年直点播剧综进行了科学分析,呈现如下:

据勾正数据显示,在2023上半年直点播电视剧整体播出情况中,爱奇艺和央视联动效果颇丰——《我们日子》以1579万日活规模登顶,该剧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同步播出;《龙城》以1557万日活规模位居第二,该剧在央视八套、爱奇艺同步播出;成功出圈的《狂飙》以702万日活规模收割第三席位,这部剧也是在央视八套和爱奇艺同步播出。

在直点播综艺整体播出情况中,前三名均是总台自制并独播的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其中,《2023中国诗词大会》凭借1107万日活规模斩获第一名;《典籍里的中国第2季》以869万日活规模紧随其后;《中国书法大会》以801万日活规模跻身第三名。

结语:

过去半年,收视规模领先的电视剧,均为台网联动播出。台网联动,不仅能够将双方优势充分发挥,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助力作品迅速破圈,同时延长播出期,让更多观众,能够共享更多优秀作品。而在综艺榜单中,登榜的节目还是以央视独播为主。

随着中国智能大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家庭的渗透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观众通过家里的智能大屏任意切换直播剧、点播剧的使用行为非常普遍。这也为台网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及为行业调整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自:勾正科技

]]>
勾正科技:2023年7月智能电视大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764.html Thu, 14 Sep 2023 07:42:58 +0000 //www.otias-ub.com/?p=1647764

基于家庭智能大屏来看,根据勾正科技(Gozen)显示,7月:

开机:月活率91%,月活终端2.93亿台,非视频App场景月活率22%,直播场景月活率39%,点播场景月活率75%。

点播媒体:7月点播媒体综合排行榜整体月活呈上升趋势。

直播剧(首播):青春励志人生剧《追光的日子》,日活规模达961万户。

直播综艺(首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音乐会》,日活规模达到1,428万户。

直点播剧:时代洞察话题剧《不完美受害人》,日活规模达到1,033万户。

直点播综艺:

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七季》,日活规模达到844万户。

点播剧:

古装神话剧《长相思》,日活规模达到772万户。

点播综艺:

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7季》,日活规模达到729万户。

点播剧分平台:

云试听极光的古装神话剧《长相思》,日活规模达到772万户。

点播综艺分平台:

银河奇异果的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7季》,日活规模达到332万户。

]]>
Hub Entertainment:智能电视用户加快了非电视功能的使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6126.html Thu, 14 Sep 2023 06:46:28 +0000 //www.otias-ub.com/?p=1646126 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 公司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电视不再仅仅是用来看电视的,四分之三的智能电视用户使用过七种特定“非电视”功能中的一种,比2020年的研究浪潮有所增加,当时这一比例为三分之二。

《2023年电视机的演变》研究指出,智能电视在过去十年中的普及,以及在过去五年中的加速应用,与智能手机的应用周期有一些相似之处。

研究发现,在 16-34 岁的人群中,有 90% 的人使用过非电视功能,而在 55-74 岁的人群中,只有55%的人使用过。虽然自 2020 年以来,非电视功能的总体使用率有所上升,但这种总体情况掩盖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差异。

每种“非电视”功能都有超过 80% 的用户表示,他们对该功能的表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因此,虽然有些功能的使用率高于其他功能,但所有这些非电视功能在用户得分都很高。最受欢迎的非电视功能是使用智能电视收听流媒体音乐或音频服务;从2020年到2023年,这一比例几乎翻了一番。第二受欢迎的功能是将其他设备的屏幕镜像或投射到智能电视上,在此期间的使用量几乎增加了两倍。

Hub 还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智能电视机的非电视用途,那些已经这样做的消费者已经很满意了。这表明,让智能电视成为家庭技术(媒体、智能家居或其他技术)的“枢纽”并非痴人说梦。OEM有机会在内容类别(甚至超越娱乐本身)方面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并在人们日常管理技术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就像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越了打电话和发短信的主要任务一样,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智能电视可能会承担更多的非视频功能,为消费者创造新的利益,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应用程序开发商和营销者创造新的机会。”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的高级顾问大卫·提斯(David Tice)表示。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Digital TV Research:预计到2029年非洲增加10亿 SVOD 客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6123.html Wed, 06 Sep 2023 10:46:16 +0000 //www.otias-ub.com/?p=1646123 数字电视研究公司(Digital TV Research)的一项研究称,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的趋势相反,非洲的订阅视频点播(SVOD)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出现“大量”增长,到2029年,付费用户将达到1800万。

《非洲OTT电视和视频预测报告》显示,这将比2023年底预计的800万有显著增长。然而,尽管增长迅速,但该地区SVOD普及率仍然很低,到2029年,只有7.7%的非洲电视家庭订阅了一次以上的服务。

数字电视研究公司补充说,非洲SVOD市场将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个人和语言特征。报告指出,非洲英语国家的SVOD行业正在演变成Netflix和当地玩家Showmax之间的战争。分析师认为后者拥有丰富的本地内容和体育转播权,而且现在可以访问NBC环球、索尼影业和HBO的内容。

总的来说,该调查预计,到2029年,Netflix将拥有755万用户;比2023年底增加340万。排名第二的Showmax到2029年将拥有440万付费用户;比2023年增加近300万。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Ofcom:英国广播电视收视率直线下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4234.html Mon, 04 Sep 2023 06:19:38 +0000 //www.otias-ub.com/?p=1644234 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的一份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广播电视的每周观众数量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大幅度的年度下降,而老年观众的日收视率则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

《2023年媒体国家报告》从根本上发现,英国观众和听众的媒体习惯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尽管自 2014 年以来,收视率超过 400 万的电视节目数量减少了一半,但公共服务广播公司仍然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中占据主导地位。收视率超过 600 万的广播节目数量下降幅度更大(82%),从 2014 年的 1172 个下降到 2022 年的 213 个。

“我们的传统广播公司看到,预定直播节目收视率正急剧下降,包括忠实的老年观众,肥皂剧和新闻节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广大观众具有吸引力。”Ofcom战略与研究部主管Yih-Choung Teh在评论调查结果时说,“但尽管如此,公共服务广播公司在重要的文化和体育时刻将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的能力仍然是非常强大的,而它们的点播业务也在积极增长,因为它们将自己的服务数字化,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尽管拥有大量观众的节目数量在所有类型中都有所下降,但这些下降反映了观看主要早间和晚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数减少,以及三部最受欢迎的肥皂剧《加冕街》、《伦敦东区》和《爱默戴尔》的收视率持续下降。自2014年以来,吸引超过400万观众的新闻节目从537个节目减少到148个节目,下降了72%,而大众肥皂剧节目从754个节目减少到438个节目,下降了42%。

Ofcom发现,随着争夺国民观众注意力的竞争愈演愈烈,每周收看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比例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年度下降,从83%(2021年)降至79%(2022年)。这是指在电视机上 28 天的综合收视率,包括在节目播出时(现场收视)以及通过录制和在线广播公司视频点播(BVOD)服务(如 BBC iPlayer、ITVX 和 Sky Go/Sky TV On Demand)在首次播放后 28 天内的收视率。

每周收视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16-24岁的人群(从 2017 年的 82% 下降到 2022 年的 54%,去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和4-15 岁的儿童。4-15岁儿童的收视率从2017年的87%下降到2022年的60%,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BBC One仍然是唯一每周收视率超过半数的频道。尽管 BBC One 的每周收视率仍然是所有电视频道中最高的(58%),但比 2017 年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

观众每天收看广播电视的平均时间也出现类似的下降,从2小时59分钟(2021年)下降到的2小时38分钟(2022年),下降12%。Ofcom注意到,首次有证据表明,核心老年观众(65岁以上)的平均每日广播电视收视率显著下降,同比下降8%,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下降了6%。在疫情之前,64岁以上年龄组的广播电视收视率总体稳定。

尽管传统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持续下降,但 BBC One(20%)和 ITV1(13%)仍然是观众打开电视时的两大首选,Netflix排名第三(6%)。此外,观看广播公司的内容,无论是直播、录制回放还是流媒体点播,仍然占每天观看电视和视频总时间的最大比例,达到 60%,即每人每天 2 小时 41 分钟。

Ofcom还发现,老年观众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流媒体服务,尽管这些服务的家庭使用率总体上似乎趋于平稳。事实上,2023 年第一季度有66%的英国家庭表示使用订阅视频点播服务,低于2022年第一季度最高值68%。例如,64岁以上的人订阅Disney+的比例从2022年的7%上升到2023年的12%。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全球智能电视新生态:硬件演进趋缓,内容运营成为下个十年的关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3679.html Fri, 01 Sep 2023 06:06:36 +0000 //www.otias-ub.com/?p=1633679

如果说彩电业十年前经历最大的变化是从CRT到平板电视的演进,那么现在影响产业的是智能化,而且这种智能化带给业者最大的机会不是简单的硬件智能化,而是消费习惯正在养成,智能电视所能提供的影音,社交,娱乐,购物,甚至是学习和工作属性,正在成为消费者实际的需求,进而演变成产业链厂商可以运营的商业机会。而这种商业机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不仅仅是当期硬件销售的数量,而且包括市场存量。

根据Omdia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22年末,全世界智能电视出货的渗透率已经接近95%。除日本之外,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近100%。仅有亚太,大洋洲,以及中东非地区和日本市场智能电视渗透率仍低于80%(如下图):

以上是当期出货的状况,但如果看存量的话,其规模在10倍以上:截止到2022年末,全世界彩电的存量规模在28.4亿台,其中智能电视为11.7亿台。这无疑给可能参与市场运营的业者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这些可能的参与者不仅仅包括电视的品牌厂商,也包括平台OS运营商,传统的广播业者,渠道,以及数量和规模庞大的内容提供商等。

庞大的智能电视保有量,大大拓宽了参与者的进行内容运营的机会。全球来看,2023年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为2000亿美金,基本与传统的PayTV/TVOD(付费电视和视频点播 )市场规模相当,并且二者正在形成剪刀叉(下图)。20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为全球平面电视销售金额的2倍,在线视频订阅用户5倍,FAST(免费在线流媒体频道)市场规模的40倍。

来自: Omdia

 

]]>
Runto:2023年8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预测及波动追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1534.html Mon, 28 Aug 2023 04:36:48 +0000 //www.otias-ub.com/?p=1631534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美元

2023年8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趋势

7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没有意外地继续大幅普涨。85寸均价上涨20美元,65和75寸分别上涨8和10美元,50和55寸上涨6-8美元,32和43寸分别上涨2和3美元。

核心观点

电视面板作为核心工业品,7月的市场交易中没有发生高强度的博弈。受面板厂强势报价和市场唱多情绪的影响,买家继续处于下风,波澜不惊地在高位下单和结算

预测

根据面板厂的经营和控盘逻辑,8月面板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各尺寸在年中已经站在盈亏平衡线之上。按照“算好的账”,后市还有9月最后一涨。然而,阳谋之下,9月是否能按这样的脚本展开剧情,尚需观察,毕竟市场情绪正在发酵,终端也没有起量。

终端市场

根据《2023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总结与展望》,中国电视市场表现尚可,品牌整机出货量为1711.5万台,微降0.5%。海外诸多新兴市场则因外汇储备不足,虽有购买需求,但无法完成交易,导致华南工厂小尺寸接单生产之后存在爆仓风险。

产能

7月,面板大厂G10.5和G8.5/8.6稼动率已经悉数在85%-95%之间。彩虹光电CHOT、群创、夏普满产运行中。预计进入Q4,稼动率将下调至75%左右。

32寸/43寸

7月分别上涨2和3美元,至39和65美元,小客户价格达到40和67美元;预计8月仍有1和3美元的涨幅,至此,32寸产品已达到目标价40美元

50寸/55寸

7月均价分别上涨6和8美元,至107和128美元。50寸价格相对宽幅,贵达114美元,低至100+美元。55寸因LGD减产,以及厂内IT业务抬头抢占TV产能,相对紧缺,部分客户结算至134美元。预计8月,两尺寸将维持5美元的涨幅。55寸的未来目标价为140美元

65寸/75寸

7月增长8和10美元,分别达到176美元和238美元;预计8月上涨6和8美元,挑战182和246美元,涨幅亦有大概率收敛。

85寸

7月均价实现20美元的增长至326美元,预计8月将再涨15美元至341美元。面板厂目标价为360美元

98寸

5-9月价格未有变化,保持在600美元上下。

电视整机厂商之前的心态是:不能接受持续推高,却又买不到低价,对未来价格趋势心里没底,报给面板厂商的三个月Forecast 还不能减。而如今,已经开始谨慎地小幅下修采购计划。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面板价格长期单边上涨,且穿越盈亏平衡线,应力积累之下,市场随时可能转向。临界点在即,不恰当的就好比“面如平湖,胸有惊雷”

相比电视面板何时停涨,市场更为关注的焦点,是一则未经证实的传言:“北美市场可能在Q4对原产地在中国的整机半成品或面板加征关税”。洛图科技(RUNTO)认为,当下不可能,也不至于。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美元

备注:红色竖线所示意的最高或最低点指的是面板价格在过去连续12个月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
2023半年全球电视ODM工厂出货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1529.html Wed, 23 Aug 2023 06:34:04 +0000 //www.otias-ub.com/?p=1631529

]]>
爱奇艺财报:2023年Q2爱奇艺总营收78.02亿元 同比增长1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2067.html Tue, 22 Aug 2023 12:18:54 +0000 //www.otias-ub.com/?p=1642067 近日消息,爱奇艺发布截至6月30日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总营收78.02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3.6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14亿元。

该季度日均总订阅会员数为1.112亿,而2022年第二季度为9830万及2023年第一季度为1.289亿。

这意味着爱奇艺VIP会员同比增加了1000多万,但环比减少1700多万的情况下,业绩反而在增长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不过视频会员套娃式收费的问题已经被监管部门盯上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单位,在京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

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前,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大力改善用户开机看电视的体验,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

自 快科技

]]>
AVC: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出货共89.2M 同比下降1.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8192.html Wed, 16 Aug 2023 07:59:48 +0000 //www.otias-ub.com/?p=1638192

2023年上半年全球TV市场仍然持续受到海外高通胀带来的购买力下降与疫情疤痕效应下引发的消费动能不足的影响,奥维睿沃(AVC Revo)《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出货共89.2M,同比下降1.7%;出货面积65.8M㎡,同比增长3.3%;平均尺寸49.7”,同比增长1.2”;发达市场持续高通胀与其他高端产品分流影响下,上半年OLED TV出货量2.2M,同比下降21.3%

21Q1-23Q2全球TV分季度出货量及同比

Data SourceAVC Revo unit:百万台,%

由于终端需求的低迷,一季度国内、海外TV出货同比下降,五一促销与618促销备货拉动下,4月中国区出货短暂拉升,但零售的低迷及渠道的高库存使得增长不能持续,二季度国内出货仅增长0.7%;由于去年同期战争原因导致的低基数以及面板涨价海外订单提前释放因素影响下,二季度海外出货增长3.8%

2022.01-2023.06全球TV分内销分月度出货量同比

Data SourceAVC Revo unit%

区域表现:中国市场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信心不足,上半年与TV等家电需求强相关的房地产业各项指标均未转正,同时今年以来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引发TV涨价,618促销结果不佳,渠道库存偏高,品牌厂出货动力不足,上半年出货下降3.6%

区域表现:海外市场

北美TV零售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保持小幅增长,海信与北美渠道品牌拉涨作用明显,零售市场逐渐恢复的反向驱动下,上半年北美出货增长0.2%;基于经济的恢复,新兴市场中亚太、拉美、中东非上半年TV出货分别增长4.1%11.4%2.7%,新兴市场对价格敏感,面板持续涨价不利下半年新兴市场的需求复苏;欧洲市场高通胀持续,消费电子需求仍未恢复,上半年出货下降13.9%

2023H1全球TV区域出货量同比

Data SourceAVC Revo unit:百万台,%

品牌表现:从全球TV品牌出货表现来看,韩国、日本等海外品牌规模衰退趋势明显,中国头部品牌出货规模持续扩大。

2023H1全球TV TOP10品牌出货规模

Data SourceAVC Revo unit:百万台

解读:上半年企业别出货表现剖析三星

全球出货17.4M,同比下降9.6%。上半年三星在新兴市场出货规模相对稳定,但在美、欧市场出货大幅下降。大陆面板厂强势涨价、中高端产品策略、欧美市场的失利、中国品牌的崛起等因素下,三星电子出货规模持续收缩,盈利优先策略下,三星电子期望通过扩大大尺寸、QD-OLEDLifestyle等高端产品的销售来改善盈利情况。

海信(含东芝)

出货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球出货12.4M,同比增长22.3%。国内出货增长11.2%,海外出货增长28.1%,海外多个区域出货高速增长。海信策略积极,未来三年,期望全球出货做到第一。

TCL

全球出货11.8M,同比增长16.2%TCL持续推进全球化科技化发展策略,上半年国内出货增长16.2%,国内持续推进大尺寸升级,期望75″能够做到国内第一;上半年海外出货增长16.3%,其中新兴市场出货同比增长22.6%,北美出货增长12.9%

LGE

全球出货9.9M,同比下降9.9%,上半年新兴市场亚太、拉美出货增长。发达市场高端TV需求减少,以及QD-OLEDMini LED等其他高端产品竞争之下,上半年出货1.2M,同比下降31.8%

小米

全球出货规模5.6M,东欧出货保持增长。在全球TV需求不振,供应链动荡的产业环境下,小米传统的竞争优势受到了考验,小米的经营策略也经历了从规模到利润再到规模的变更,期望保持中国第一。

预测:预计全年下降1.8%

从全球大环境来看,经济仍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美元多轮加息之后,美国通胀已恢复至正常水位,消费需求有望复苏;欧洲市场战争与高通胀持续,社会消费需求低迷;中国经济虽在恢复,但消费的复苏更多集中在日常消费上,大宗商品消费意愿不足;面板涨价不可避免的带来整机涨价,会削弱对价格敏感的新兴市场的TV需求。

因面板持续涨价影响,部分海外订单在二季度提前释放,以及世界杯赛事拉动下去年下半年TV出货基数较高,今年下半年全球TV出货动能略显不足,增长乏力。

奥维睿沃(AVC Revo)预测2023年全球TV出货量199M,同比下降1.8%

]]>
传统付费电视剪线再创新低:第二季度下降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8948.html Wed, 16 Aug 2023 06:37:48 +0000 //www.otias-ub.com/?p=1638948 根据古根海姆证券公司(Guggenheim Securities)称,传统付费电视视频“剪线”(有线电视、卫星和电信服务)已连续两个季度创下 9% 的新低,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虽然新兴的虚拟付费电视服务(如领先的 YouTube TV)在不断攀升,但总体降幅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季度降幅为 5%

虚拟付费电视业务目前预计占8.4%的市场份额,高于第一季度的 8.1%

YouTube 是虚拟付费电视业务的领头羊,目前拥有 600 多万用户,而其他虚拟付费电视服务市场则在继续下滑。

Hulu+Live TV 第一季度减少了 10 万用户,Sling TV 减少了 20 万,FuboTV 减少了 16 万。

古根海姆称,2023年第二季度,从分销商那里减少的视频用户为81.3万人,约占付费电视公司的71%,约占付费电视总用户的44%

12个月的时间里,分销商减少了320万。

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 Corp. )和查尔特通信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是两家主要的付费电视提供商,它们的第二季度净亏损分别为 54.3 万(12.6%)和 20 万(5.1%)。

尚未公布第二季度付费电视业绩的公司包括Altice USADish Network/Sling TVFuboTVHuluCable OneWideOpenWest

来源:Media Post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勾正科技:2023年6月IPTV数据月度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8208.html Wed, 16 Aug 2023 06:05:06 +0000 //www.otias-ub.com/?p=1638208

用户数量:

6月全国IPTV总用户数达3.92亿户,月度新增用户152万户。

使用情况:

本月IPTV用户日活率50%,与上月持平;

本月直播、点播、其他场景平均收视时长分别上涨2分钟、9分钟、6分钟;

6月不同省份到达率和平均收视时长有较大差异;

直播场景中,青海等省份时长占比上涨;

点播场景中,福建、江西、吉林、甘肃、西藏等省份有上涨。

内容价值:

全天时段中,CCTV-7军事农业、CCTV-14少儿在线率分别上涨1.3%1.9%

晚间时段中,CCTV-7军事农业频道在线率上涨2.9%

全天时段中,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在线率分别上涨5.2%3.2%

晚间时段中,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在线率分别上涨11.8%1.8%

6月体育类节目日活率上涨2.12%

电视剧方面,湖南卫视《白色城堡》、东方卫视《后浪》有较不错的收视表现;

综艺方面,浙江卫视《奔跑吧第七季》有较不错的收视表现。

]]>
Parks Associates:超过一半的联网电视设备用户使用T-commerce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4206.html Tue, 15 Aug 2023 07:43:44 +0000 //www.otias-ub.com/?p=1634206 Parks Associates的一项研究发现,联网电视(CTV)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平台,约4400万个家庭中,51%的CTV设备用户目前正在电视上从进行商业相关的活动。

一项针对一万个互联网家庭的研究,《T-Commerce:通过电视购买》报告探讨了T-Commerce的潜力,即通过电视购买商品和服务,为视频服务提供商创造额外收入。

研究发现,在所有平台上,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使用都在增长,其中移动购物处于领先地位。近四分之一的家庭现在观看流媒体电视/在线付费电视,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对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提供的T-Commerce功能更感兴趣。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在网上购物,在美国互联网家庭中,88% 的消费者每月至少通过电脑或手机网购一次。经常网购的家庭,通常也是有孩子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也是对T-Commerce最感兴趣的消费者。

最常见的购买行为是与视频相关的数字购买,这些购买利用存储的支付凭证或将引导消费者通过移动链接来完成购买。

“电视上的数字购物在今天很普遍,也是未来电子商务体验的基础。” Parks Associates研究副总裁詹妮弗·肯特(Jennifer Kent)表示,“这项新研究有助于量化和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购买意向、支付偏好和抑制因素。”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Hub Entertainment:研究显示智能电视将成为家庭娱乐中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4202.html Thu, 10 Aug 2023 09:27:56 +0000 //www.otias-ub.com/?p=1634202 根据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发布的第五期年度电视研究报告,美国观众的观看习惯随着他们看电视的次数而不断变化。不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智能电视的内置连接来观看视频,而且有一半的智能电视用户表示,他们使用智能电视观看流媒体音乐或其他音频内容。

智能电视是人们观看电视的家庭基础:“智能”现在几乎是所有电视机的标准,因此智能电视的拥有率继续攀升:四分之三(74%)的电视家庭表示拥有智能电视,高于2020年的61%。

在所有电视家庭中,约有三分之二(64%)的家庭表示使用智能电视流媒体视频,而在 2020 年,这一比例还不到一半(47%)。

智能电视的拥有量和观看使用量的双重增长,清楚地表明了智能电视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取代Roku或Fire TV棒或盒子等单独的流媒体设备。

语音控制正在占据主导地位:一半的受访者(52%)表示,他们最常使用的电视机有一个带语音控制功能的遥控器,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38%。

在拥有智能电视的家庭中,三分之一(30%)的受访者将智能电视与智能扬声器连接起来,以实现语音控制,而2020年这一比例为25%。

智能电视正在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智能电视的一个“智能”之处在于,除了看电视,它们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今年,每四位智能电视用户中就有三位(77%)表示,除了看电视或电影外,他们还使用电视机做其他事情(高于2020年的63%)。

智能电视上最受欢迎的非电视功能是流媒体音乐或其他音频内容:49%的人表示,他们使用智能电视来播放音乐或其他音频内容,这一比例自202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

使用率第二高的功能是在智能电视上投屏或镜像其他设备的屏幕。超过三分之一(38%)的智能电视用户表示他们在 2023 年使用过这一功能,与 2020 年相比几乎增加了两倍。

Hub的高级顾问、该研究的合著者大卫·泰斯(David Tice)指出:“电视机的发展为观众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功能,包括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流媒体、应用程序还是语音控制。这也意味着电视生态系统中的现有公司面临挑战,因为替代内容提供商、广告销售商和看门人通过智能电视的增长大幅增加了他们的存在。”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Amper:可寻址电视产业价值56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0113.html Mon, 07 Aug 2023 04:40:30 +0000 //www.otias-ub.com/?p=1630113

安培分析(Ampere Analysis)与GroupM Nexus的可寻址电视解决方案Finecast与微软广告(Microsoft Advertising)合作发布的一份关于可寻址电视市场的报告发现,全球可寻址电视行业现在价值560亿美元(513亿欧元)。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50%以上,达到870亿美元。

该报告通过对广告商、流媒体和代理机构的100多次采访,并在广泛的自下而上的市场模型和定量消费者研究的支持下,发现:

  • 目前,平均有六分之一的广告商视频广告预算被用于可寻址电视服务提供商。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这一比例高达五分之一,所有主要行业的电视广告客户都有可寻址广告。
  • B2B和B2C营销者都在使用可寻址电视来支持绩效营销和品牌建设目标,瞄准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地理位置。
  • 品牌正在利用可寻址电视将活动覆盖面扩大到广播电视之外。这对年轻群体非常关键,在发达市场,可寻址电视服务的总覆盖率比每月广播电视的总覆盖率增加了近25%。
  • 虽然小品牌和大品牌都在使用可寻址电视,但较小的广告商在可寻址电视上投入的营销预算较少。可寻址电视服务提供商需要努力消除使用该技术的非成本障碍,简化购买和规划过程以支持采用。
  • 可寻址电视通常要求更高的价格,这对服务提供商很有吸引力,但服务提供商也有动机部署可寻址电视,以支持观众满意度和留存率。那些认为自己的电视服务提供了相关广告的观众在用户满意度方面给他们的流媒体服务打了更高的分,Net Promoter的平均得分比那些认为自己没有收到相关广告的观众高出16分。

“可定位电视广告市场的指数级扩张清楚地表明,服务提供商和品牌正面临着巨大的前景。”Finecast创新与战略管理合伙人克里斯蒂安•克拉克斯顿(Kristian Claxton)建议道, “这项研究说明了可寻址电视的内在潜力,它是与以前难以触及的受众群体进行定向沟通的有力工具。这种能力与广播电视中固有的讲故事的可能性和品牌保护机制的无缝整合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消除误解是扩大采用的关键

尽管可寻址电视市场增长迅速,但采访揭示了一系列态度和观点,如果行业不加以反击,这些态度和观点可能会阻碍未来的增长。

在新兴市场,可寻址电视的功能还不够清晰。一些品牌没有意识到电视平台在他们所在地区提供的定位能力,导致他们在其他媒体上花钱。

即使在可寻址电视技术更加成熟的发达市场,一些营销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可寻址电视服务的覆盖范围,认为与广播媒体相比,它仍然是有限的。

报告还发现,在那些尚未购买可寻址电视的广告商中,人们普遍认为可寻址电视服务价格昂贵。这与已经通过可寻址电视进行购买的品牌看法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认为可寻址电视与其他格式一样具有成本效益。

“包括小型公司和B2B品牌在内的非传统电视广告商现在使用可寻播电视广告的程度说明了媒体如何支持电视服务提供商超越传统广播电视预算,并开辟全新的收入来源。” 安培分析公司执行董事理查德·布劳顿(Richard Broughton)指出,“但很明显,在挑战根深蒂固的观点和消除常见误解方面,该行业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技术和新应用将推动市场增长

报告预测,随着案例研究向更广泛的市场渗透,那些仍然对该技术持谨慎态度的广告商将开始他们的可寻址电视之旅,促使该行业到2027年增长到870亿美元的规模。

但研究也预计,即使是那些已经将可寻址电视纳入媒体组合的媒体买家,也会有大量新兴技术和屏幕来支持未来的活动。

采访显示,在一些市场,联网汽车已经作为一个可寻址的电视频道首次亮相,一些品牌利用地理定位机会向乘客发送信息。一些机构和品牌正在考虑基于二维码的目标格式如何支持一定程度的后续跟进和销售归因。

报告还指出,在未来几年内,生成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能开始支持创意过程,帮助解决与开发动态或可寻址创意活动所需的多种创意有关的实际挑战。

“可寻址的创意已经允许媒体买家根据受众群体和事件来调整信息,保持商业信息的新鲜度和相关性,” 微软广告公司销售部总经理戴夫·奥斯本(Dave Osborn)说。”然而,可寻址电视市场中许多最令人兴奋的发展还没有被品牌商充分发掘。由于许多广告商现在将可寻址电视视为其媒体组合的核心部分,他们的重点将转移到充分利用可寻址电视的能力和创新上去,比如生成性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中国视听大数据:2023年收视季报·第2期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2656.html Tue, 01 Aug 2023 08:17:38 +0000 //www.otias-ub.com/?p=1632656
]]>
Innovid: CTV占全球零售视频广告展示量的一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769.html Wed, 26 Jul 2023 06:04:54 +0000 //www.otias-ub.com/?p=1629769 在零售广告商中,联网电视(CTV)在2022年占全球视频展示份额的一半(50%),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近52%。这是独立广告平台Innovid发布的一份零售业垂直基准报告得出的结论。 

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加上日益分散的媒体环境,促使零售商重新思考他们的广告策略,以便在饱和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Innovid首席商务官戴夫·海姆里奇(Dave Helmreich)表示,毫无疑问,CTV在零售广告商的媒体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有能力通过细分目标来推动受众。通过使用先进的创意技术,如可购物广告,再加上可定制的个性化格式(日期、时间、地点、天气等),零售广告商可以在其个人旅程的每一步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提供更具规模的个性化广告体验,最终推动业务成果。

该报告分析了2022年在Innovid平台上的零售广告主在各种设备(CTV、移动和桌面)上投放的230亿次全球视频广告印象,以全面了解零售广告主如何利用视频广告并调整媒体和创意策略。

Innovid平台的主要发现包括:

CTV在零售媒体组合中保持主导地位:在过去的两年里,CTV一直保持着视频广告印象总量的大部分,但移动设备占第二大份额,为32%,其次是台式机,2022年为18%

动态视频起飞:与2021年相比,零售商在2022年开展的动态视频活动增加了39%,根据日期、时间、地点、天气定位、连续信息传递或出版商/第三方定位,优化了个性化的创意,提高了相关性。

互动式CTV推动了参与度:在零售商中,互动式CTV的增长幅度不大,与2021年相比,2022年采用这种形式的广告商增加了7.7%。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互动式CTV是明显的绩效赢家,与标准视频和其他高级创意格式相比,其参与率最高(1.9%)。

对于零售广告的参与度来说,越短越好,但VCR有所不同:对于零售广告商来说,10秒以下的广告获得的参与度最多,比第二高的广告(15秒)高出20%。但是,尽管广告为75秒或更长,所有长度都有稳定的视频竞争率(VCRs——平均约为86%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报告:释放可寻址电视的潜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0074.html Wed, 26 Jul 2023 03: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630074 对于不同的行业从业者来说,可寻址电视具有不同的含义,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向电视观众定向投放广告的一系列技术和服务。为了更好理解和形成标准,报告将可寻址电视定义为Any TV service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serving different commercials to distinct sub-groups within its audience base,直译过来就是任何能够同时向其观众群体中的不同子群提供不同广告的电视服务,核心在于定向投放。

具备这些功能的电视服务包括:

广告支持的视频点播(AVoD)和FAST服务,如PlutoTubiViuVoot;

基于联网电视的流媒体平台,如Samsung TV+Roku;

广播公司主导的流媒体服务(BVoD),如澳大利亚的9Now7Plus;

混合订阅/广告资助产品,如HuluDisney+ HotstarZee5Netflix的广告支持计划;

– YouTube–在内容方面处于“电视”定义的边缘,但越来越多地提供各种专业和长篇视频;

少数付费电视运营商提供的线性可寻址电视产品,主要在成熟的电视市场,允许广告商通过广告插播或替代机制接触到线性广播受众的子群体。

重大发现

可寻址电视已经增长成为一个价值560亿美元的产业

可寻址电视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快速增长的媒体支出领域。世界各地的营销人员将大约六分之一的视频广告预算用于可寻址电视。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平均每五分之一的视频广告花费是在可寻址电视平台上的。

增量覆盖是可寻址电视的一个关键用例

许多营销人员将可寻址电视视为向传统广播电视难以触达的用户群体提供高质量创意广告的关键。事实上,可寻址电视平台在年轻观众中提供了更大的覆盖范围。一些专注于这些群体的营销人员首先在可寻址电视服务上投入预算,其次才考虑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

营销人员一旦开始使用,就会认为其更具成本效益

“可寻址电视很贵”这句话通常是从不使用可寻址电视的营销人员那里听到的。而对于那些已经开始使用可寻址电视,并且投放活动能获得可观ROI 的营销人员来说,CPM并没有那么“可怕”,尽管寻址电视的价格昂贵,但其成本效益与其他形式不相上下。

动态(或可寻址) 创意允许向目标受众快速定制信息

可寻址电视的新兴用例之一与创意优化有关,可以向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不同的创意版本,从而评估创意效果,或根据人口、地理或其他观众特征定制信息。

市场教育对于消除常见误解很重要

我们需要努力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可寻址电视的潜力。在调查中,许多营销人员并不知道可寻址电视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地理定位。即使在许多发达市场,一些品牌仍认为可寻址电视的覆盖率太低,无法用于品牌营销活动,尽管该技术的每月受众覆盖率与广播电视不相上下。如果要吸引这些群体的预算,教育行业利益相关者必须成为可寻址电视行业的关键目标。

CPM并不是平台和代理合作伙伴应该考虑的唯一成本

理论上讲,可寻址电视通过销售特定的受众群体,消除了小品牌的进入壁垒,但小型营销者仍不太可能使用可寻址电视。中小型公司通常对策划和执行寻址电视活动的时间成本非常敏感。针对不同用户群生成和调整创意的成本也是这些营销人员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服务提供商和代理公司而言,提供简化和减少非库存开销的解决方案对于确保更多小型广告主的购买非常重要。

可寻址电视扩大了广告池,但也带来了额外的数据匹配要求

提供可寻址电视的一个关键优势:它可以吸引从事品牌营销和效果营销的营销人员,增加潜在广告客户的数量,并为服务提供商提供市场机会。但这是双向的,因为以效果营销为中心的买家也希望获得对应形式的数据。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许多可寻址电视买家都有搜索和社交媒体方面的基础这导致了对更多、更好的数据的需求。虽然通用测量解决方案仍在研究中,但可寻址电视平台需要确保其在数据匹配和数据合作解决方面更上一层楼,为媒体购买者提供更精细的目标受众定位工具,并追踪广告活动对行为的影响。


]]>
2023年中国4K、8K超高清电视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178.html Fri, 21 Jul 2023 08:23:41 +0000 //www.otias-ub.com/?p=1627178

4K、8K 超高清电视机定义

超高清电视 ( Ultra High-Definition TV,简称 UHDTV ) 是国际电信联盟 ( ITU ) 于 2012 年 8 月发布的现阶段数字电视视频系统的最高技术标准,包括 4K 和 8K 两种系统标准。4K 超高清电视技术的每一祯像素为 3840 × 2160,而 8K 超高清电视技术的每一祯像素数为 7680 × 4320。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4K 超高清电视机指的是电视机的显示屏分辨率为 3840 × 2160 及以上的超高清电视,其分辨率是高清的 8 倍、全高清的 4 倍。

与 4K 超高清电视机相比,8K 超高清电视机拥有 7680 × 4320 的分辨率、HDR 高动态范围、BT.2020 标准的色域范围、12bit 的量化深度、120fps 的频率以及 22.2 声道的环绕立体声技术,在视听呈现能力上较普通高清电视有了巨大飞跃,画面的清晰度、真实感和表现力均有了极大提升,成为现行电视行业技术的最高标准。

中国 4K、8K 超高清电视机新兴品牌势力强大

目前国内具备生产 4K、8K 超高清电视机的企业主要是 TCL、海信、海尔、长虹、康佳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除此之外,华为、荣耀、小米等正在逐步进入市场,形成新兴品牌势力。

中国 4K 超高清电视机生产商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 4K、8K 超高清电视机行业整体上市企业较少。从 4K、8K 超高清电视机行业上市企业营收竞争格局来看,2022 年,海尔智家营收最高,为 2435 亿元。排名第二的是 TCL,其营收为 1665 亿元。

中国 4K 超高清电视机渗透率超过 70%

从 4K/8K 超高清电视机产品格局来看,根据对 4/8K 超高清电视出货量规模对比可知,当前电视机出货主要以 4K 电视机为主,8K 电视机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销量较低,处于起步阶段。前瞻根据奥维云网与 RUNTO 数据初步统计,2022 年 4K 超高清电视规模占比超过 70%,但 8K 超高清电视规模占比不足 0.05%。

4K/8K 超高清电视机市场集中度较高

受益于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国内有上千家开展 4K、8K 超高清电视机业务的企业,行业龙头地位显著。根据 Omdia 数据测算,2022 年全球超高清电视机行业 CR5 为 61%, CR10 约为 75%,市场集中度较高。

来自:智能电视大数据

]]>
2023年1-3月江苏省彩色电视机产量统计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185.html Thu, 20 Jul 2023 08:28:03 +0000 //www.otias-ub.com/?p=162718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3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彩色电视机产量同比增长了28.0%,达67.7万台,增速较2022年同期高95.8个百分点,增速较同期全国高26.8个百分点,约占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彩色电视机产量1869.0018万台的比重为3.6%。

图1:江苏省彩色电视机产量分月(当月值)统计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1-3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彩色电视机产量同比下降了0.3%,达146.1万台,增速较2022年同期高48.7个百分点,增速较同期全国高0.6个百分点,约占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彩色电视机产量4363.1937万台的比重为3.3%。

图2:江苏省彩色电视机产量分月(累计值)统计

]]>
勾正数据:2023年5月IPTV数据月度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288.html Tue, 11 Jul 2023 06:33:09 +0000 //www.otias-ub.com/?p=1624288 用户数量:

4月全国IPTV总用户数达3.89亿户,月度新增用户166万户。

使用情况:

本月IPTV用户日活率50%,与上月持平;

本月点播、其他平均收视时长分别上涨3分钟、4分钟,直播场景小幅下降1分钟;

5月不同省份到达率和平均收视时长有较大差异;

直播场景中,新疆、安徽等省份时长占比有小幅下降

点播场景中,福建、西藏、吉林、江西、甘肃等省份有上涨

内容价值:

全天时段中,CCTV-8电视剧、CCTV-5体育频道在线率上涨3.4%16.8%

晚间时段中,CCTV-8电视剧、CCTV-5体育频道在线率上涨8.4%11.9%

全天时段中,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四川卫视在线率分别上涨15.4%2.9%5.8%

晚间时段中,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四川卫视在线率上涨6.9%10.4%9.2%

5月各节目类型均有小幅下降;

电视剧方面,湖南卫视《薄冰》、《温暖的甜蜜的》、《白色城堡》有较不错的收视表现;

综艺方面,浙江卫视《奔跑吧第七季》有较不错的收视表现。

]]>
2023 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厂商的面板采购计划会继续增长,而韩国仍呈现疲软状态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3937.html Mon, 10 Jul 2023 06:39:49 +0000 //www.otias-ub.com/?p=1623937

要点

三星和 LG 电子(LGE) 下调了2023年电视出货量预测;其面板采购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仍然处于保守状态, 第三季度面板采购虽然会增加但增幅不如预期。

中国电视厂商的采购计划将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继续增长。

中国电视厂商正将部分2023 年下半年的面板需求拉前至 2023 年上半年,因为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面板价格持续增长,同時中国电视厂商想要增加电视出货量,从而获得市场份额。先前的市场预测为如果 2023 年第二季度电视销售没有达到预期且 2023 年下半年主要市场的业务订单低于计划的话,面板厂商可能面临着一些风险,因为中国电视厂商的面板需求可能会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出现疲软状态。然而,2023 年 6 月下半月,由于面板厂商计划在 2023 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提升面板价格,预计一线中国电视厂商会继续为 2023 年第三季度积极补货。

同时,2023 年 6 月 18 日中国近期促销活动的早期销售结果似乎符合市场预期,也就是说对大型和超大型电视的强劲需求将推动面板面积和平均尺寸增长,而较高的 ASP(平均售价)将促进营收增长,虽然总体电视单位出货量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韩国电视整机品牌的采购量预计将从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始回升,但回升趋势将低于预测水平,因为三星和 LGE 都面临着压力而调低了 2023 年电视出货量。

三星和 LGE 下调了2023年出货量预测;其面板采购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仍然保守,第三季度面板采购虽然会增加但增幅不如预期。

近几月,顶级电视整机品牌(如三星、LGE 和索尼)已决定下调 2023 年出货量目标,并专注于销售更大尺寸的高端产品系列,从而更好地实现盈利。

例如,三星最近将其 2023 年液晶电视出货量目标下调至 3,600 万台,与先前预测的 3,970 万台相比下调了 9%,同时 LGE 将其2023 年液晶电视和 OLED 电视出货量预测相较于先前预测分别下调了 3% 和 25%。这表明韩国电视厂商在 2023 年对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量降低。

未来几年,三星液晶电视的预计出货量目标甚至会更低。因此从 2023 年开始,三星对于电视面板的采购数量将不如以往庞大(如 2020-21 年的 48-49 千万台)。三星面对液晶电视显示面板行业已成为由少数强大的中国面板品牌商所主导的少数寡头行业情况,三星认为有必要重新规划其面板采购策略。三星將降低从中国面板公司采购的数量,并转而通过台湾和日本面板公司满足其面板采购需求。     

2023 年第二季度,韩国电视整机品牌的面板采购依旧处于保守状态。如图 1 所示,他们将部分采购量转移至了 2023 年第三季度,因为其仍在担忧 2023 年上半年的全球电视销售业绩和需求前景,这些数据都低于预期。这导致了近几个月电视机库存数量在其主要市场(如北美洲和欧洲)仍高出两周(销售周)左右。低迷的销量表现可归因于不利的宏观经济因素,导致功能丰富但价格较高端的电视销售放缓。

三星等韩国电视整机品牌是否会在 2023 年三季度大幅增加面板采购量仍有变数。尽管其 2023 年第三季度的采购计划比先前预测略有增加(因为 2023 年第二季度的最新采购量计划较先前预测更低),但与前几年的采购模式相比,数量仍然较低。

图 1:三星和 LGE 电视面板采购,2020–23 (F),2023 年 5 月更新

中国电视厂商的采购计划将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继续增长

一线中国电视厂商的面板采购在 2022 年第四季度达到历史新高,且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补货数量也高于之前水平。如图 2 所示,他们仍计划增加 2023 年第二季度和 2023 年第三季度的采购计划数量,原因有两个:

第一,由于中国市场重新开放,为捕捉商机,中国电视厂商在2022 年第四季度、2023 年第一季度和 2023年第二 季度制定了积极的电视机生产计划,特别是针对北美洲市场和新兴市场。这些计划也将近期在中国进行的 2023 年 6 月 18 日(618)的促销活动纳入了考虑范围。

第二,中国电视厂商在 2022 年第三季度和 2022 年 第四季度以极低价格或历史最低价格采购了大量面板。自 2023 年第一季度中以来,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已呈现出上升趋势。尽管第一季度是传统淡季,但一线中国电视厂商增加了 2023年第一季度的电视机生产量。2023 年 1 季度电视生产量为 2,250 万台,创下历史新高,与之前四年此季度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长了 17%。2023 年第二季度的生产计划更为积极,季度环比 (QoQ) 增长 8%,虽然这比此前预测低了 4%。2023 年第三季度的面板采购和电视生产计划更加激进,季度环比增长 4–5%。在 2023 年第一季度采购较多面板之后,中国电视厂商,特别是海信,在 2023 年 第二季度继续增加了面板采购数量,而且计划在 2023 年第三季度仍如法炮制。

电视整机品牌的竞争格局将继续发生变化。海信的表现大大超过了同行业其他品牌,且近年来出货量增长速度惊人,在 2022 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液晶电视品牌。最近,海信将 2023 年液晶电视出货量目标上调到至少 2,840 万台,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16%。虽然在过去五年中大多数全球一线电视整机品牌的出货量均出现下滑,但是海信是唯一实现出货量连续五年增长的品牌。如今,海信将以在下一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液晶电视品牌为目标。

图 2:一线中国厂商的电视面板采购,2020–23 (F),2023 年 5 月更新

来自: Omdia

]]>
RUNTO:2023年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简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5645.html Tue, 20 Jun 2023 06:09:28 +0000 //www.otias-ub.com/?p=1615645
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306万台,同比下降7.0%,环比增长9.1%。
连续13个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走势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万台,%

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的终端零售持续处于低迷期,叠加618促销季备货已经提前,库存处在高位,进入5月份,头部电视品牌纷纷转向保守。继续考虑到感情难以接受的面板价格,和并不乐观的大促情绪,部分品牌更是出现严重的下滑,最终导致整体市场出货的同比变化由正转负。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5月,中国电视市场前7大传统主力品牌,即小米、海信、TCL、创维、长虹、海尔、康佳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278.6万台,同比下降3.6%,环比增长7.8%,合并市占率稳定在90%以上。

分阵营来看,第一阵营(年出货500万台以上规模)的TOP4品牌出货总量达到245万台,合并市占率进一步上升并首次突破80%,达到80.1%。这已经是本年度的连续第5个月市占增长。

此外,该阵营的合并销量同比上涨2.1%,增幅略有收窄,但仍然是连续第4个月上涨。与第二阵营的持续下滑形成对比。寡头效应与品牌分化已然成为中国市场品牌格局发展的趋势。

小米(含红米)5月份出货70余万台,同比微增1%。其赶在618大促之前,推出了高刷新品S系列55寸和85寸。短期的未来,小米电视将只存在三个系列,大师系列代表高端,S系列代表主推产品,A系列代表入门。

海信、TCL、创维三大品牌(含子品牌)5月共出货172万台,同比连续3个月大涨后,当月增速放缓至2.4%,合并市占率56.2%。特别是,海信和TCL在近两年的市场内卷中,相互学习,产品结构和市场份额的表现脱颖而出,堪称“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海信含子品牌Vidda当月出货超过60万台,保持在相对高位。旗下东芝电视在5月推出了旗舰MiniLED电视产品,拥有75英寸、85英寸两个版本。

TCL是今年以来主力品牌中唯一保持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的品牌。TCL当月发布旗舰Mini LED电视新品Q10H,全系共有65、75、85和98英寸四个尺寸,价格分布在8000-26000元。

第二阵营的长虹、康佳、海尔三个品牌在5月的合并出货总量不足40万台,今年以来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本月降幅高达31.4%,环比亦小幅下降2.6%,合并市占率降至15%以内。

华为5月出货同比下降近50%,出货量约10余万台。在5月,华为发布了新品Vision智慧屏3,主推AI超感摄像头。

外资四大品牌索尼、三星、飞利浦、夏普5月出货总量不到15万台,已长期在底部,合计份额不到5%,同比亦是两位数负增长。

此时,中国市场上半年最大的促销季已经拉开序幕。根据洛图科技(RUNTO)初步统计,618开门红28小时(5月31日20:00-6月1日24:00)电视市场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GMV同比增长15%以上,零售量微增。品牌表现进一步分化,第一阵营增长显著,多数品牌销量下滑。

618市场大盘的开门红,对于整个促销季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然而,考虑到今年在疫情过后,大尺寸高价高利润产品成为促销和需求的主流,因此,大促全周期的表现最终是额涨量跌,还是量额双涨,尚需等待和观望。洛图科技(RUNTO)判断,整体线上市场的销量将呈现个位数增长或者持平。

整体来看,中国电视品牌商的经营难度并没有因为疫情的消失而降低。

]]>
勾正科技:2023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7072.html Mon, 19 Jun 2023 05:56:12 +0000 //www.otias-ub.com/?p=1617072

基于家庭智能大屏来看,根据勾正科技(Gozen)显示,5月:

开机:月活率88%,月活终端2.82亿台,非视频App场景月活率24%,直播场景月活率42%,点播场景月活率77%

点播媒体:5月点播媒体综合排行榜整体月活呈上升趋势

直播剧(首播):当代援藏题材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日活规模达964万户。

直播综艺(首播):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2023五一国家劳动节特别节目》,日活规模达到1,513万户。

直点播剧:当代都市剧《熟年》,日活规模达到1,095万户。

直点播综艺: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2023五一国家劳动节特别节目》,日活规模达到862万户。

点播剧:江湖奇谋剧《云襄传》,日活规模达到813万户。

点播综艺: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7季》,日活规模达到512万户。

点播剧分平台:银河奇异果的江湖奇谋剧《云襄传》,日活规模达到588万户。

点播综艺分平台:云视听极光的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第7季》,日活规模达到251万户。

以下是报告正文:

]]>
Omdia:预计2028年中欧和东欧(CEE)市场的免费广告支持流媒体电视(FAST)收入有望达到420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5642.html Mon, 19 Jun 2023 05:06:56 +0000 //www.otias-ub.com/?p=1615642 根据Omdia的最新研究,到2028年,中欧和东欧(CEE)市场的免费广告支持流媒体电视(FAST)收入有望达到4200万美元(3930万欧元)。中东欧加入了目前由美国主导的活跃市场,预计未来四年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市场将迅速扩张。

“尽管中东欧国家参与了FAST竞赛,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增长将受到限制。”Omdia高级总监玛丽亚·鲁亚·阿古特(Maria Rua Aguete)在杜布罗夫尼克举行的2023年新欧洲市场(NEM)上对代表们说,“传统的线性电视和社交视频通常推动了中东欧的视频广告收入,分别产生了56亿美元和11亿美元。付费电视在这个市场上仍在增长,同时还有强大的传统免费观看模式。与西欧同行相比,该地区的在线广告市场发展程度要低得多,目前还没有能够提供优质广告支持的广告视频点播(AVoD)和快速服务的生态系统或市场。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消费者对FAST的兴趣下降。”

Rakuten和Plex是中东欧仅有的FAST平台。鲁亚·阿古特指出,虽然波兰的卡巴莱特电视台(Kabaret TV)等少数本土公司已经存在,但总体而言,中东欧地区的FAST市场才刚刚起步。

鉴于中东欧地区目前的市场规模较小,国际FAST频道运营商尚未在该地区推出其频道。ITV Studios表示,配音成本是尚未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推出FAST的原因,这意味着拥有多语言的中东欧市场将更为落后。

“其中几个因素强调了FAST在整个中东欧市场取得成功所需的低成本和最小投资。人工智能是频道运营商DAZN正在研究的一项技术,作为提供成本效益的配音手段。未来几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三星智能电视领跑除亚太之外的所有地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6594.html Fri, 16 Jun 2023 06:00:00 +0000 //www.otias-ub.com/?p=1616594

TechInsights 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除亚太地区,三星智能电视领跑其它所有地区,在西欧、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的市场占有率接近或超过30%。LG在大多数地区仍位居第二,但在北美已被TCL超越。TCL目前在北美和亚太地区排名第二,在西欧排名第三。海信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三,在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排名第四,目前在北美和西欧排名前五。小米凭借其在中国本土市场和印度市场的实力,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最突出的区域品牌:Vizio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13%,排名第四;飞利浦在西欧的市场份额接近10%。亚太地区是最分散的市场,小型厂商的长尾占智能电视出货量的近一半。总的来说,这些小型厂商在新兴市场的份额往往更大,如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东欧(与西欧相比)以及亚洲。

除北美地区外,各地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前三名的排名都是一样的:安卓/谷歌电视,紧随其后的是Tizen和Web OS。Roku是北美领先的电视操作系统,拥有近30%的市场份额。Tizen在北美排名第二,但安卓/谷歌仅排名第五,排在LG的WebOS和Vizio的SmartCast之后。亚马逊的Fire TV目前仅在北美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虽然TechInsights预计今年Fire TV将在西欧和亚洲的市场份额翻一番,但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基数。海信的VIDAA OS在西欧和中东地区排名第四,在拉丁美洲排名第五,与其智能电视品牌份额一致。

较小的操作系统供应商在北美几乎不存在,但在大多数其他地区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到目前为止,亚太地区是最分散的地区,拥有自己智能操作系统的中国本土品牌占了很大一部分,但长尾市场占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出货量的近60%。

来自: TechInsights

]]>
RUNTO:2023年4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195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9527.html Mon, 05 Jun 2023 07:17:57 +0000 //www.otias-ub.com/?p=1609527

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出货月度追踪》,2023年4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19.5M片,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3.9%;出货面积为13.7M平方米,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8%。

出货面积维度的表现优于出货量,主要原因在于平均尺寸的向上升级。至今年4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已达48.5英寸,比3月增加0.5英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英寸。

连续13个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月度出货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千片,%

2023年4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特点

电视面板业时下正处在明确的卖家市场。面板厂的经营思路不再是“唯满产”、“份额竞争”,而是“要价格”、“自救共识”。其通过调整稼动率和出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今年以来的电视终端市场并不景气,因此,在第一季度面板出货量大幅度降低16.5%之后,4月继续下滑。

当月,中国大陆电视面板厂出货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在70%,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4个百分点,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业的话语权彻底地、全面地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厂商。

BOE(京东方)当月出货量超500万片,排名第一,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6.2%。32寸、43寸和65寸三大主力尺寸市场上,BOE继续保持领先;超大尺寸产品85寸和86寸两个产品合并出货量接近100K,当月超过AUO(友达);98寸产品环比翻倍增长;4月起100寸产品BOE已开始量产出货。

CSOT(华星光电)当月出货量近400万片,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1.8%。优势产品55寸和98寸今年以来持续第一,其中55寸年累计出货的市占率达到37.8%,领先第二名11.5个百分点;98寸产品环比翻倍增长,当月出货量超过20K;广州T9项目50寸产品线仍处于爬坡阶段,本月出货超过150K。

HKC(惠科)本月出货量约340万片,同比增长12.8%,环比下降6.5%。尽管32和43寸截至4月仍然是HKC的出货主力尺寸,但大尺寸化已经相当显著,今年以来55寸及以上产品的内部占比逐月上升,4月达到24.7%,较去年同期增长8.3个百分点。85寸产品当月出货再次超越AUO夺得第一,市占率达到34.1%,已连续两个月出货超过90K。超大尺寸100寸产品出货目前已经占到整体市场的80%以上。

台系面板厂Innolux(群创)和AUO(友达)的合并市占为20.4%。Innolux坚守中小尺寸产品路线,50寸及以下尺寸产品的内部占比稳定在99%。AUO当月环比出货增长最高,达到17%,从32到75寸出货环比均有增长。

日韩系面板厂合并市占今年以来均在10%以下,当月为9.5%。Sharp(夏普)的市场占有率逐月增加,本月达到6.5%。LGD在停产和减产影响下,本月出货量同环比均有超30%的大幅下降。

2023年4月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厂出货排名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千片

电视面板价格2月以来持续上涨。依此趋势,5月结束后价格将回到成本线之上,6月面板大厂的当月利润将转正。

稼动率方面,5月,群创、CHOT等满产运行,BOE、CSOT等大厂G10.5产线稼动率约90%,G8.5/8.6稼动率在80-85%之间。根据《6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预测及波动追踪》,从面板厂的经营状况和控盘逻辑来看,6月面板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在中国大陆618大促销售不容乐观的预判之下,面板厂的稼动率将开启下调通道。

文章来源:Runto洛图科技观研

]]>
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2023年5月20日-5月26日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2139.html Fri, 02 Jun 2023 17:06:54 +0000 //www.otias-ub.com/?p=1612139

]]>
阿里影业财报:2023财年阿里影业营收人民币35.20亿元 盈利人民币2.95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1418.html Fri, 02 Jun 2023 11:25:19 +0000 //www.otias-ub.com/?p=1611418 近日消息,阿里影业发布2022/23财年业绩,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营收人民币35.20亿元,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

业绩公告显示,受疫情对电影行业及消费市场的冲击,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内容业务收入人民币17.09亿元,同比有所降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2.68亿元,较往期持平;IP衍生及商业化收入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增幅23%。

在内容业务领域,阿里影业不断提高电影、剧集等多品类的内容生产能力。电影方面,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参与了26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覆盖喜剧、爱情、剧情、动画等多个品类。其中,春节档票房亚军《流浪地球2》、暑期档票房冠军《独行月球》、暑期档票房亚军《人生大事》、2023年第一季度上映的《保你平安》和《铃芽之旅》等12部影片进入了同期票房前20。剧集方面,《炽道》《点燃我,温暖你》《重生之门》《她们的名字》等多部剧集播出,自制剧《手术直播间》、《飞驰人生》、《第五名发家》、《亦舞之城》等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在科技业务领域,阿里影业加大长期有核心价值的科技投入,完善基础布局,持续巩固其泛文娱产业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报告期内,“淘麦VIP”会员体系持续增长,截止3月31日,会员规模已突破1500万。

在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其旗下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将自有IP “月白”、“果冻 -喜剧人”、“YOKUKU”与《独行月球》、《沉香如屑》、《冰雨火》、《甄嬛传》、《这!就是街舞五》等影剧综结合,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

自 TechWeb

]]>
Sigmaintell:2023年OLED电视趋势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8448.html Fri, 02 Jun 2023 07:56:40 +0000 //www.otias-ub.com/?p=1608448 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出货5717万片,同比下降15.9%,环比下降13.1%;预计二季度出货增加至6190万片,同比下降1.5%,环比增加8.3%。

具体到尺寸上,大尺寸化趋势依然在继续。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平均尺寸环比增加0.7英寸,预计二季度持续恢复,全年出货平均尺寸将达49.1英寸,同比增长1.6英寸。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OLED TV面板走势,2023年进入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三星电子今年强势导入OLED电视市场,给这个市场带来了看点;但另一方面,OLED电视面板市场表现短期弱于预期,欧美及发达亚洲等区域高端产品需求低迷,且相较液晶电视并无成本竞争优势,今年LG电子(LGE)及索尼(Sony)等头部品牌纷纷下调出货预期,面板需求陷入谷底。

在OLED电视整体走势不是很乐观的局面下,OLED TV面板的“幕后盟主”LGD(LG显示)在G8.5 WOLED面板产线稼动率维持低位,并承受巨额运营亏损压力。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OLED TV面板出货约100万片,同比下降43.5%,走势有点萎靡。

虽然眼下OLED形式不乐观,但群智咨询依然坚信,OLED技术仍是国际品牌战略规划的重点方向,三星电子入局有望推动OLED规模恢复增长,同时推动 OLED面板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并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从今年下半年随着三星电子采购等推进,OLED TV面板出货有望恢复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OLED TV面板出货数量将达973万片,同比增长32.9%。

一位行业专家表示,从OLED TV面板的整体趋向来看,今年将是OLED电视发展极为“关键年”,如果三星的导入能起到“鲶鱼效应”,从提升和刺激到更多的品牌加入,并让OLED电视起势,这将是十分理想的期待。

但是,一旦三星在今年OLED电视市场还撑不起销量和规模,这意味未来OLED电视的走向更加的“迷离”。为此,2023年对于OLED电视来说将是一个“分水岭”年,而市场向上和向下的走势的变量这则极有可能是“三星”。

]]>
2022年广东、云南、江西三省IPTV收入分别为11.13亿、1.6亿、1.91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8406.html Wed, 31 May 2023 08:50:38 +0000 //www.otias-ub.com/?p=1608406 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近日

广东、云南、江西分别发布了

2022年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以下是IPTV相关数据

广东2022

IPTV用户数2049.05万户

IPTV收入11.13亿元

IPTV用户381.48万户

IPTV收入1.6亿元

江西2022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06.39万户

IPTV收入1.91亿元

以下是具体数据

2022年广东省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01、节目制作播出情况

2022年我省公共广播节目制作时间59.81万小时,同比下降7.70%。其中:制作新闻资讯类节目时间10.77万小时,同比下降0.15%;制作专题服务类节目时间13.41万小时,同比下降5.82%;制作综艺益智类节目时间7.74万小时,同比下降8.06%;制作广播剧类节目时间1.37万小时,同比增长3.36%;制作广告类节目时间4.45万小时,同比下降16.92%;制作其它类节目时间22.07万小时,同比下降10.56%

2022年我省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84.67万小时,同比增长2.18%。其中:播出新闻资讯类节目时间15.57万小时,同比增长9.01%;播出专题服务类节目时间14.40万小时,同比下降1.00%;播出综艺益智类节目时间11.42万小时,同比增长1.87%;播出广播剧类节目时间2.69万小时,同比增长8.88%;播出广告类节目时间8.10万小时,同比下降3.77%;播出其它类节目时间32.48万小时,同比增加1.72%

2022年我省公共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4.20万小时,同比下降29.67%。其中:制作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时间5.99万小时,同比增长1.34%;制作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时间3.68万小时,同比增长1.58%;制作综艺益智类节目时间1.68万小时,同比下降11.67%;制作影视剧类电视节目时间3003小时,同比下降31.64%;制作广告类节目时间1.20万小时,同比增长3.57%;制作其它类节目时间1.36万小时,同比下降81.06%

2022年我省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3.71万小时,同比下降2.53%。其中:播出新闻资讯类节目时间13.82万小时,同比增长4.18%;播出专题服务类节目时间11.52万小时,同比下降2.45%;播出综艺益智类节目时间2.82万小时,同比增长7.73%;播出影视剧类节目时间30.62万小时,同比下降7.87%;播出广告类节目时间10.51万小时,同比下降3.74%;播出其它类节目时间14.40万小时,同比增长2.74%

02、传输覆盖情况

2022年我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与2021年持平,均为99.98%

2022年我省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1535.92万户,同比下降10.17%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1476.91万户,同比下降10.05%;有线双向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750.90万户,同比增长1.79%;高清实际用户数469.25万户,同比下降11.04%;超高清实际用户数423.51万户,同比增长13.26%

2022年,我省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有效用户数2049.05万户,同比增长0.71%;互联网电视(OTT)累计用户数4.76亿户,同比增长25.63%

03、收入情况

2022年我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421.87亿元,同比增长32.69%其中:实际创收收入1329.24亿元,占我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93.49%;其它非实际创收收入92.63亿元,占我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6.51%。 

2022年我省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168.35亿元,同比下降12.74%。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22.14亿元,同比下降26.97%;网络媒体广告137.81万元,同比下降4.36%;其他广告收入8.39亿元,同比下降54.68%

2022年我省有线电视网络收入86.54亿元,同比下降1.92%其中: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落地费、有线电视机顶盒广告、付费数字电视频道等传统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43.15亿元,同比下降3.83%;增值业务收入20.79亿元,同比增长1.57%。集团客户业务等其它收入22.60亿元,同比下降1.30%

2022年我省新媒体业务收入920.94亿元,同比增长91.96%。其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2.49%;互联网电视(OTT)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3.34%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收入653.98亿元,同比增长92.90%;其他新媒体业务收入253.91亿元,同比增长98.37%

2022年我省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12.26亿元,同比下降7.26%。付费数字电视内容与播控、节目制作相关服务、电视购物频道等指标收入17.44亿元,同比下降10.44%

04、机构和从业人员情况

2022年我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79703人,同比下降0.23%,其中,女职工32472人,占比40.74%。从岗位上看:管理人员14765人,占比18.53%;专业技术人员39086人(含播音员、主持人2040人,编辑、记者9212人,艺术人员2979人,工程技术人员12339人),占比49.04%;其他人员25852人,占比32.44%;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981人,占比6.25%;本科及大专学历64719人,占比81.20%;高中及以下学历10003人,占比12.55%;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人员41100人,占比51.57%36岁至50岁人员29393人,占比36.88%51岁及以上人员9210人,占比11.56%

2022年云南省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01、节目制作出情况

2022年全省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7.95万小时,同比下降6.54%;播出时间45.35万小时,同比增长1.65%。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0.27万小时,同比下降5.85%;播出时间95.21万小时,同比增长1.19%

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新闻资讯类广播电视节目。2022年全省新闻资讯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3.93万小时,同比下降13.84%;播出时间11.23万小时,同比增长2.27%。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5.09万小时,同比增长4.17%;播出时间14.50万小时,同比增长0.61%

深入实施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引导创作优秀理论节目。专题服务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6.03万小时,同比下降11.21%;播出时间10.14万小时,同比增长0.57%。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21万小时,同比下降8.45%;播出时间10.7万小时,同比下降4.08%。理论节目《自信中国说》入选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领航新时代重点节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公益广告传递正能量。广播公益广告制作5.68万条,同比增长45.83%;播出时间1.87万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占播出广播广告节目时间的45.72%。电视公益广告制作1.7万条,同比下降27.99%;播出时间9.52万小时,同比增长5.84%,占播出电视广告节目时间的72.50%。《云岭楷模 张桂梅》实现我省公益广告一类精品零突破,《唱支山歌给党听》入选广电总局建党百年优秀作品库推荐全国展播,《微光》、《奔跑吧追梦少年》分获黄河奖银奖和铜奖。

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讴歌乡村振兴伟大成就。对农广播节目制作时间3.72万小时,同比下降11.22%,占广播节目制作总时长的20.71%;播出时间7.72万小时,同比下降6.88%,占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总时长的17.03%。对农电视节目制作时间5.45万小时,同比下降3.02%,占电视节目制作总时长的53.06%;播出时间15.23万小时,同比下降8.53%,占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总时长的16%

02、传输覆盖情况

持续推进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稳步提升。截止到2022年底,全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7%,均比2021年(广播99.60%,电视99.63%)提高了0.04个百分点。广播节目无线覆盖率97.96%、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率97.87%,分别比2021年(广播98.20%、电视98.32%)下降了0.240.45个百分点。农村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8%,分别比2021年(广播99.45%、电视99.52%)增加了0.10.06个百分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118.55万户,同比下降4.79%2022年,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推行十有服务标准,上线基层广电公共服务运维信息化系统,已在69个县设立8180个便民服务网点和627个市场维修网点。

积极推动电视频道高清化建设和频率频道精简优化。完成全省州(市)级以上47个电视频道高清化建设,是全国实现完整高清化建设任务的6个省份之一。新闻资讯类、专题服务类、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高清制作比例分别达到32.7%7.57%1.8%。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建设一体化加快发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数共769.58万户,同比增长1.67%其中,数字电视覆盖用户数738.08万户,双向电视覆盖用户数373.99万户,分别比2021年增长1.91个百分点、2.8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392.79万户,比2021年减少了16.5万户,较上年小幅下降。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369.03万户,比2021年减少了15.44万户,降幅4.02%;高清和超高清实际用户数156.31万户,比2021年增加45.22万户,增幅40.71%。高清和超高清点播用户数57.93万户,比2021年增加了6.94万户,增幅13.61%全省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381.48万户,比2021年增加了22.09万户,增幅为6.15%。互联网电视(OTT)用户791.09万户,比2021年增加了173.5万户,增幅28.10%广电5G网络正式开通运营,广电5G用户达到11.75万户。

03、收入情况

2022年全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78.84亿元,同比增长13.85%。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46.38亿元,同比增长23.7%;财政补助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9.59%

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下降,新媒体广告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广告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8.46亿元,同比下降17.46%;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互联网取得的新媒体广告收入2.39亿元,较上年0.08亿元大幅增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开展报刊广告、楼宇广告、户外广告、品牌推广等其他广告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22.43%

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持续下降。有线电视网络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17.34%。其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25.87%;落地费收入0.4亿元,同比下降33.33%

电视购物频道收入下滑明显,节目制作相关服务收入大幅增长。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0.77亿元,同比下降1.9%;电视购物频道收入0.03亿元,同比下降72.73%;节目制作相关服务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51.81%

广播电视机构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在实际创收收入中,广播电视机构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6.07%。主要收入构成包括: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下降52.61%;有线电视网络宽带、集团客户等增值业务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3.58%IPTV平台分成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61.9%

04、机构和从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全省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共652家。其中,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137家,持证及备案的网络视听机构151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364家。全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2.3万人,同比增长1.77%,其中女职工0.92万人,占比40%。从岗位上看,管理人员0.31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48万人(含播音员、主持人0.08万人,编辑、记者0.63万人),其他人员0.51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63.92%。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0.09万人,本科及大专学历1.96万人,高中及以下学历0.25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9.13%。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人员0.86万人,36岁至50岁人员1.11万人,51岁及以上人员0.33万人。35岁以下人员占比37.4%

2022年江西省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01、节目制作播出情况

2022年全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时间总体平稳,供给结构优化。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7.02万小时,同比下降5.52%;播出时间37.85万小时,同比下降3.30%。电视节目制作时间8.05万小时,同比增长0.56%;播出时间65.57万小时,同比增长0.04%

新闻资讯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4.01万小时,同比增长2.00%;播出时间8.74万小时,同比增长2.00%。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3.07万小时,同比增长2.68%;播出时间9.16万小时,同比增长0.65%

农村广播节目制作时间0.83万小时,同比下降0.62%,占广播节目制作总时长的4.88%;播出时间7.81万小时,同比下降4.60%,占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总时长的20.63%。农村电视节目制作时间0.90万小时,同比下降0.47%,占电视节目制作总时长的11.18%;播出时间6.38万小时,同比下降11.51%,占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总时长的9.73%

专题服务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3.64万小时,同比下降11.81%;播出时间6.64万小时,同比下降11.27%。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83万小时,同比下降0.51%;播出时间6.63万小时,同比增长5.69%。少儿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06万小时,同比下降8.90%;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2.42万小时,同比增长3.01%。广播剧类节目制作时间0.58万小时,同比增长4.16%;播出时间2.94万小时,同比下降6.42%

广播广告节目制作时间1.32万小时,同比下降17.13%;播出时间

24万小时,同比下降10.56%。电视广告节目制作时间0.88万小时,同比下降11.48%;播出时间6.79万小时,同比增长0.19%。其中,广播公益广告节目制作时间0.21万小时,同比增长7.54%,占广播广告节目制作时间的15.91%;播出时间1.35万小时,同比增长7.21%,占广播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41.67%。电视公益广告节目制作时间0.11万小时,同比增长50.70%,占电视广告节目制作时间的12.50%;播出时间3.44万小时,同比增长12.78%,占电视广告节目播出时间的50.66%

电视剧播出7015部,同比下降1.27%;影视剧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30.78万小时,同比下降1.27%。制作纪录片0.17万小时,同比增长44.04%;播出时间2.50万小时,同比增长23.15%。电视动画片播出时间1.57万小时,同比增长2.91%

综艺益智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4.65万小时,同比增长1.78%;播出时间8.22万小时,同比下降0.12%。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0.57万小时,同比下降5.12%;播出时间2.85万小时,同比下降3.10%

其它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2.82万小时,同比下降12.84%;播出时间8.07万小时,同比下降0.32%。其它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0.82万小时,同比增长13.73%;播出时间9.35万小时,同比增长0.90%

互联网音视频节目增量9337小时,其中网络剧48144.5小时、网络动画片6417.5小时、网络纪录片3823263小时。

02、传输覆盖情况

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惠民提升工程,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5%,同比分别提高0.240.12个百分点。

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536.31万户,同比增长2.05%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506.39万户,同比增长1.12%,占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比例为94.42%。有线电视智能终端用户92.24万户,同比增长18.71%

2022年农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5%,农村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0%,同比分别提高0.160.16个百分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292.64万户,同比增长16.23%

03、收入情况

2022年全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94.31亿元(注:指广播电视服务业收入,下同),同比增长27.60%。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49.02亿元,同比增长29.66%

新媒体业务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353.95%。其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23.02%;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收入438.95万元,同比增长432.00%;其他新媒体业务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006.33%

广播电视行业广告业务收入12.88亿元,同比增长21.07%。其中: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8.64亿元,同比下降9.24%;网络媒体广告收入0.38亿元,同比减少3.99%;其他广告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463.11%

有线电视网络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5.27亿元,同比下降4.88%;付费数字电视收入0.17亿元,同比下降24.13%;落地费收入0.32亿元,同比下降12.94%;有线电视机顶盒广告收入38.68万元,同比下降79.40%;增值业务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5.91%;集团客户业务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68.94%;其它网络收入2.13亿元,同比减少54.87%

广播电视传统机构融合发展业务实际创收收入为11.71亿元,比2021年增长50.32%。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广告收入为0.37亿元,比2021年减少13.33%;增值业务、集客业务等有线电视融合业务收入为8.47亿元,比2021年增长59.81%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收入为1.91亿元,比2021年增长23.23%;新媒体业务收入0.95亿元,比2021年增长86.27%

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5.45%。节目制作相关服务收入0.39亿元,同比增长7.45%

电视购物频道收入1.62亿元,同比下降37.49%

其他创收收入5.90亿元,同比增长24.95%

04、机构和从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全省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有704家,其中,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96家,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63座,卫星地球上行站1座,网络视听机构125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319家。

全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21223人,同比增长2.18%,其中,女职工8101人,占比38.17%。从岗位上看,管理人员4982人,专业技术人员9424人(含播音员、主持人765人,编辑、记者3477人,艺术人员278人,工程技术人员2279人),其他人员6817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44.40%,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60人,本科及大专学历15723人,高中及以下学历474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7.67%,同比增加1.73个百分点。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人员7020人,36岁至50岁人员10206人,51岁及以上人员3997人;35岁以下人员占比33.08%,同比增加0.96个百分点。

来自:智能电视大数据

]]>
AudienceXpress:2023年欧洲联网电视观众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6347.html Tue, 30 May 2023 18:00:34 +0000 //www.otias-ub.com/?p=1596347 电视广告行业越来越关注传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深度融合趋势。

AudienceXpress与在线消费者研究专家happydemic合作进行了第三次流媒体视频研究。

这项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欧盟6国)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显示,欧洲各地的观众继续被新兴频道和平台所吸引。那么,当前的观众趋势是什么?欧洲主要的电视收视习惯和行为是什么?

通过多平台连接内容

智能电视在欧洲的普及率正在迅速上升,65%的欧洲观众现在通过智能电视收看内容,自2022年以来增长了5%。法国是个例外,因为在法国,电视通常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机顶盒连接到网络的。

在使用联网电视时,超过一半的观众主要选择订阅式视频点播(SVOD),紧随其后的是传统频道(48%)和回放电视(22%)。

深入到某些地区的具体情况,广播电视点播(BVOD)在英国特别受欢迎(20%),而荷兰的CTV观众明显更喜欢免费点播服务(15%)。

此外,在拥有CTV并观看免费点播流媒体平台的观众中有超过一半(51%)观看免费点播流媒体的次数多于观看传统电视,年龄在15岁至34岁之间的受访者最有可能有这一习惯。在视频收视方面,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区分因素。

在使用免费点播流媒体平台的欧洲联网电视观众中有43%每天都会收看这些平台;超过一半的观众表示在传统电视上没有他们喜欢的内容时就会转向这些平台。

追赶电视的价值依然强劲,因为BVOD是首选的免费点播平台。

打造引人注目的广告体验

平均而言,26%的欧洲CTV观众喜欢上下文定向;24%的人喜欢地理定向广告;21%的人喜欢与他们个人兴趣相关的广告。

]]>
Nielsen:2023年4月份美国电视总使用量又下降了1.9%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4229.html Thu, 25 May 2023 07:20:55 +0000 //www.otias-ub.com/?p=1604229 4月份的电视总使用量又下降了1.9%,这是天气开始转暖时的典型情况。然而,尽管总使用量下降,活跃的新闻周期促成了有线电视第二个月的份额增长,其份额增加了0.4个百分点,占电视使用量的31.5%。这一增长代表了自2021年5月推出TheGaugeTM以来,有线电视首次连续增长。

从使用角度看,新闻周期的力量帮助有线电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因为有线电视收视率比3月仅下降0.6%。事实上,新闻是唯一没有出现使用量下降的有线电视类型。新闻收视率上升了4.3%,占4月份有线电视使用率的19%。前总统特朗普4月4日在纽约出庭,使CNN、FOX新闻和MSNBC的每日使用量分别飙升了93%、44%和39%。从同比的角度来看,有线电视内容的收视率下降了12%(5.3个份额点)。 

4月份,广播节目的使用率下降了2.7%,失去了0.2个份额,占电视总使用量的23.1%。NCAA篮球赛和高尔夫大师赛是收视率最高的广播节目,但体育节目的收视率总体上下滑了17.1%,仅占该类别的9.6%。在《海军陆战队》、蓝血人》和《芝加哥火焰》等节目的推动下,电视剧的收视率增长了2.1%。从同比的角度来看,广播节目的收视率下降了3.7%(1.6个份额)。 

在流媒体领域,竞争正在导致使用份额的变化,而季节性因素导致整个类别的收视率下降了2.1%。例如,Netflix的收视率下降了7%,转化为0.4个份额的损失,尽管从收视率的角度来看,有两个顶级节目:夜行者》和《爱是盲目的》。相比较而言,在The Gauge中,两个最新的免费的、有广告支持的选项的使用量有所增加:Tubi TV的使用率增长6%,Pluto TV的使用率增长3.9%。其他亮点:

虽然迪斯尼+的收视率下降了1.7%,但《曼陀罗》是4月份流传最广的第三部作品。

不包括YouTube电视,YouTube仍然是使用最多的平台,使用量增加了1.5%,帮助该平台占据了8.1%的电视使用量。 

4月,”其他流媒体 “的收视率增加了0.1个份额点,多个平台正在向1%的门槛迈进,需要单独报告。

]]>
Digital TV Research:预测 2028年将增加4亿SVoD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2617.html Thu, 25 May 2023 06:04:17 +0000 //www.otias-ub.com/?p=1602617 根据Digital TV Research的全球SVOD预测报告,2022至2028年间,全球SVOD订阅量将增加4亿,达到17.6亿,这表明SVOD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到2028年,24个国家/地区的SVOD订阅量将超过1000万。

到2028年,6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平台将拥有9.72亿SVOD订户(占全球总数的55%),高于2022年的7.11亿。这种快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于完成全球布局的年轻平台。

“尽管Disney+在2022年至2028年间增加了5700万用户,但Netflix仍将是最大的平台。Netflix将增加4600万用户。”数字电视研究公司首席分析师西蒙·默里(Simon Murray)建议道。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电视晶片市场趋势与领导电视品牌采用动态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769.html Wed, 24 May 2023 04:56:36 +0000 //www.otias-ub.com/?p=1593769

要点

2022年前三大电视晶片业者,共占有整体市场高达86% 的市场占有率,Omdia预计2023年将持续攀升至88%。全球领导电视品牌业者亦随着环境的变动,动态调整TV SoC的供应伙伴关系,取决关键在于单一供应来源的隐忧、不同电视目标区域市场、智能电视作业系统(OS)的选定等关键因素。

电视品牌调整TV SoC 的关键因素2021-2022

IC 短缺议题: 于2021年面临此议题, 电视品牌采取探询更多家电视晶片供应

单一供应商隐忧: 若电视晶片仅有一家时,电视品牌欲降低风险、提高议价空间,将采取更多家电视晶片供应

不同区域市场的分配:电视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将需要更多客制化的服务,例如日本或欧洲等区域(数位电视讯号解码及规范不同)

电视晶片新功能及电视产品的规划方向:当电视品牌调整其电视产品组合及功能时,会选定具备有相关经验值的厂商,例如Roku OS、Fire OS及 Wi-Fi 6等

2023电视晶片关键趋势

  • 中美贸易战的趋势,可能将持续影响中系的电视晶片供应商

  • 前三大电视晶片供应商之市场占有率将更为集中,预计2023年将达88%

  • 韩系领导电视品牌将降低其自家(in-house)的电视晶片的趋势

前三大电视晶片市占率将持续攀升

前三大电视晶片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于2022年提升至86%,相较2021年的82%,成长4%,预计2023年将持续成长至88% (图一)。联发科(Mediatek)持续做为电视晶片的龙头,引领电视晶片市场,受惠于多元化的电视品牌客户,主要客户包含海信(Hisense)、索尼(Sony)、乐金(LG),以及新客户三星(Samsung)。三星由于2021年面临IC短缺的市场状况,开始寻求新的电视晶片伙伴。联咏(Novatek)的主力客户为Samsung,而Hisense成为2022年第二大客户,第三大客户则为飞利浦(Phililps)。瑞昱(Realtek)的主力客户为LG, 接续两大客户分别为TCL 及 Sony。

迎向2023年,则由于全球消费力道仍偏弱,预计消费者倾向购买中低阶电视机种,且领导品牌积极规划更多自有智能电视平台的电视产品,能预见Top2及Top3业者的出货市占将微幅增加,但龙头业者仍维持将近60%的领导地位。

图一、前三大电视晶片出货及市占率趋势  (000s)

Source: TV Cost & Price Forecast Model 4Q22 Analysis – April 2023, Omdia 

领导电视品牌持续动态调整电视晶片采用比率

IC短缺议题、单一供应来源的担忧、不同的区域所采用的电视讯号、电视晶片提供的新特点及电视品牌对于整体年度产品规划的策略组合,将是影响选择及采用不同电视晶片的原因。电视晶片就像是电视产品的心脏般,将影响电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可以让智能电视使用更顺畅。

Samsung电视品牌于2022年可见其TV SoC的分配状况(图二),Mediatek自2022年9月开始出货,2022年占有约2%的比率,目前预计2023年将提升至18%,可预期Novatek及Samsung (in-house) 将减少在Samsung的TV出货占有率。

LG电视品牌于2022年可见其TV SoC的分配状况(图二),主力TV SoC供应商为Realtek ,其2022年占有率达51%,而Mediatek约占其30%的TV SoC占有率,其自家的LXS-LG (in-house) 主要专注于高阶机种,由于面临2023年的全球较弱的消费力道,预期占有率也将下修至16%。

Sony电视品牌于2022年可见其TV SoC的分配状况(图二),主力TV SoC供应商为Mediatek,双方已长期合作多年,其占有率高达91%,由于Sony 2023年电视机种将持续定位于高阶机种居多,故预计Mediatek将持续在Sony电视晶片的供应占有相当高的一席之地。

图二: 领导电视品牌采用电视晶片动态2022-2023 (share %)

Source: TV Cost & Price Forecast Model 4Q22 Analysis – April 2023, Omdia

来自: Omdia

]]>
研究表明游戏玩家比CTV用户更喜欢观看FAST和SVoD节目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819.html Wed, 24 May 2023 04:16:50 +0000 //www.otias-ub.com/?p=1593819

LG广告解决方案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联网电视(CTV)和跨屏广告的公司。近期它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游戏玩家比所有CTV用户更有可能观看免费的、有广告支持的流媒体(FAST),近三分之二的游戏玩家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通过FAST观看流媒体。

此外,游戏玩家订阅了大多数订阅流媒体服务,其订阅率高于CTV用户,在Discovery+、Apple TV+、Peacock和Paramount+上的指数很高。就他们消费内容的方式而言,只有约23%的人通过他们的游戏机观看,而大多数人(55%)通过他们的智能电视应用程序进行流媒体传输。

LG广告解决方案在2023年3月调查了700多名拥有联网电视和玩主机游戏的消费者,以探索美国游戏玩家中与CTV消费有关的趋势和行为。这项名为 “联网玩家 “的研究还发现:

  • 通过电视屏幕可以轻松接触到LG Gamer:78%的LG电视用户每周玩一次视频游戏,每天有五分之一的用户都在玩。93%的LG游戏玩家使用FAST应用程序,其中67%的人实际上更喜欢它们。49%的LG游戏玩家通过电视/流媒体了解新游戏。
  • 游戏中的女性:在任何联网电视或设备上玩视频游戏的女性中,五分之一的人每天都在玩,67%的人每周花4小时以上的时间玩游戏。在流媒体习惯方面,61%的女性游戏玩家更喜欢带有广告的流媒体免费视频内容,与有线/卫星电视上的广告相比,45%的女性玩家更关注流媒体广告而非有线/卫星电视上的广告。在发现新游戏方面,39%的女性玩家是通过电视/流媒体找到新游戏的。
  • 发现新游戏:42%的游戏玩家认为流媒体广告是他们发现新游戏的一种方式。
  • 大多数CTV用户玩视频游戏:68%的联网电视用户玩视频游戏,其中71%通过移动设备玩,64%使用游戏主机。25%的人每天都玩,平均游戏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平均而言,30%的玩家每周玩4-7小时的游戏。
  • 第二个屏幕机会:与普通的CTV用户相比,游戏玩家在看电视时更有可能同时进行多项任务,53%的玩家会在看电视时玩游戏,50%的玩家会在看电视时购物。
  • 游戏是一种社交活动:40%有孩子的游戏玩家每周与孩子一起玩1至3次游戏,五分之二的玩家经常或总是在同一房间的同一台主机上玩本地合作游戏。
  • 游戏玩家需要个性化和相关性:80%的游戏玩家更喜欢看到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广告,而所有CTV用户的这一比例为73%。同样,与普通CTV用户(63%)相比,他们更更喜欢观看与流媒体内容相关的广告(76%)。
  • 游戏不仅仅只包括青壮年玩家:拥有最多主机玩家的年龄段是30-44岁(79%),其次是18-29岁(74%)和45-60岁(63%)。老一辈人也喜欢游戏,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32%的人玩主机游戏。

“游戏现在是消费者的一个文化支柱,我们的最新数据显示,CTV是广告商想要接触到这个庞大、多样化、高度参与的受众的必要渠道。”LG广告解决方案的首席营销官托尼·马洛(Tony Marlow)说。“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每天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游戏上,而且在广告支持的流媒体上的时间花了大量时间。游戏玩家有很强的购买倾向,对相关的流媒体广告有敏锐的认识,因此品牌在与这一受众联系时,有机会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创意策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群智咨询:2023 年Q1全球电视出货量达 4862 万台 环比减少 5.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5142.html Tue, 23 May 2023 13:11:39 +0000 //www.otias-ub.com/?p=1605142 据 digitime 报道,TCL 和海信创纪录的电视出货量带动了中国电视市场占有率增长。分析师预计最快在今年第 2 季度,以索尼、LG 和三星为首的海外电视阵营将历史上首次被中国电视品牌超越,电视市场格局将迎来分水岭。

群智咨询分析师指出,2023 年第 1 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达 4862 万台,环比减少 5.5%,全球电视出货量连续 7 个季度下滑。分析师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在 TCL 及海信创纪录的出货量,以及子品牌 Vidda 和雷鸟的激进扩展。二者第 1 季度合计出货量 1144 万台,分列 2、3 位,带动了中国前 7 大电视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从 31% 提升到第 1 季度的 36%,第 2 季度有望更进一步,突破 40% 市场占有率大关。

而海外前 8 大电视品牌市场占有率则从 45% 下降到第 1 季度的 40%,预计第 2 季或将继续下滑到 38% 左右。这也意味着海外电视品牌市场占有率将历史首次被中国电视品牌超越。分析师认为,主要原因是韩系电视品牌销量陷入低迷

先前曾报道,三星事业支持小组要求电视与家电部门改善业绩,此前已被索尼和 LG 超越。据介绍,三星第一季度出货量 920 万台、同比减少 15.6%;而 LG 电子第 1 季度出货量 526 万台,同比减少 14.2%,排名跌至第四,其已将主力产品 OLED 电视全年出货目标从 400 万台以上,下调至约 300 万台的水准。索尼境况同样不容乐观,仍未从主力电视工厂上海索广去年的停工打击中完全恢复,第一季度仅售出 110 万台电视,同比减少 31.2%。

分析师指出,海外电视品牌面临中高端产品需求疲弱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电视品牌虽然以量取胜,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但在高端电视市场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自 IT之家

]]>
勾正科技:2023年4月OTT点播节目总结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2755.html Tue, 23 May 2023 06:56:42 +0000 //www.otias-ub.com/?p=1602755

4月,悬疑、近代革命、年代等多类型题材电视剧全面开花,凸显多元化,且收视表现强劲亮眼,揽获了市场高关注度。整个综艺市场也势头迅猛,经典综N代、“她综艺”、文化主题节目、音乐综艺等多品类节目接连定档,综艺市场也爆发了蓬勃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下面就跟随勾正科技的脚步来看看4月1日-4月30日OTT点播节目的播出情况吧!

1、点播电视剧日活情况

据勾正科技数据显示,在银河奇异果播出的家庭伦理话题剧《龙城》日活规模达804万户,在点播电视剧整体及分平台电视剧情况中均位列第一,双时空探案悬疑剧《尘封十三载》和年代情感剧《人生之路》以日活规模613万户及478万户紧随其后。

2、点播综艺日活情况
点播综艺情况中,《哈哈哈哈哈第3季》、《萌探探探案第3季》和《奔跑吧第7季》跻身前三。其中,《哈哈哈哈哈第3季》以日活规模464万户及324万户名列点播综艺整体及分平台播出情况榜首。

]]>
202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再次下降,中国厂商夺取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2545.html Tue, 23 May 2023 06:38:43 +0000 //www.otias-ub.com/?p=1602545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智能电视的拥有率已经超过了50%。智能电视功能正迅速成为大多数新电视型号的标准功能,它们现在也成为极具竞争力的视频流平台,具有稳定、流畅的用户界面,定期更新的操作系统,并支持广泛的最流行的流媒体视频服务。长期以来,消费者在访问电视屏幕上的流媒体视频方面有广泛的选择,许多人选择使用外挂媒体流媒体盒/棒,如苹果电视、Roku播放器和亚马逊的Fire电视流媒体设备。然而,智能电视本身现在正日益成为首选的接入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代第一和第三方电视流媒体平台的出现带来的用户界面和性能的改进。

然而,TechInsights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就全球出货量而言,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地缘政治冲突、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能源危机导致的生活成本紧缩,仍然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对包括平板电视在内的高价电子产品的需求减少。东欧的地区冲突导致该地区2022年的需求崩溃,也导致到2023年为止全球电视销售疲软。因此,TechInsights将2023年平板电视总出货量预测从之前预测的2.289亿台(同比增长3.6%)进一步下调至2.173亿台(同比下降0.03%);智能电视出货量从之前预测的2.022亿台(同比增长6.8%)下调至1.924亿台(同比增长2.9%)。然而,主要区域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亚太地区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在2022年下降了3.3%,而北美的出货量下降了超过8%,西欧去年的出货量下降了10%。

TechInsights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三星以近20%的全球出货量份额成为明显的市场领导者,其次是TCL (12.1%), TCL在2022年首次超过LG(11%)。海信是第四个拥有两位数市场份额(10.4%)的供应商,在几个关键地区确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并发展了其零售分销合作伙伴网络,着眼于未来几年的进一步增长。TCL和海信这两个领先的中国品牌也进一步进军欧洲,并夺取了近年来欧洲所有主要供应商的份额,包括三星、LG和排名第三的飞利浦(预计将在2023年被TCL超越)。

在电视操作系统方面,三星的Tizen自2015年以来一直排名第一,但在2022年输给了谷歌的安卓电视/谷歌电视,至少比我们的预期早了一年。安卓电视已经被包括TCL、海信、索尼等主要厂商在内的大量电视OEM厂商采用。除了海信之外,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电视OEM厂商也在使用海信拥有的Vidaa平台,该平台的份额也在增加,到2022年达到近8%的份额。最后,Roku的电视操作系统正在稳步进军英国市场,并通过与Metz和TCL的合作,在德国推出了首批电视机型。

来自: TechInsigh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