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3 Dec 2024 14:43: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腾讯音乐娱乐财报:2024年Q3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收入达70.2亿元 同比增长6.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3642.html Mon, 23 Dec 2024 14:43:11 +0000 //www.otias-ub.com/?p=1733642 2024年余额已不足10天,还有8天就要迎来2025年。

每年到了年尾,互联网大厂们都会推出自家App的“年度报告”。

今日,QQ音乐年度听歌报告出炉,大家在QQ音乐App中搜索“年度报告”“听歌报告”即可查看。

报告提供了2024年多项听歌数据,包括年度听歌时长、红心歌手、年度专辑主打歌曲、年度歌手、年度最爱专辑、年度歌单等,可以查看今年你最爱的歌手是谁、年度前十歌曲播放次数等。

根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总收入达70.2亿元,同比增长6.8%,调整后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增长29.1%。

其中,在线音乐业务保持高质量增长,并驱动腾讯音乐长期可持续增长。

第三季度,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0.3%,达38.4亿元;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5.5%至1.19亿。

本季度,腾讯音乐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进一步提升至10.8元。

自 快科技

]]>
Omdia:预测2028年全球音乐销售额达到53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125.html Tue, 20 Aug 2024 07:55:40 +0000 //www.otias-ub.com/?p=1713125

Omdia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音乐零售额将持续增长,标志着连续增长的第十个年度。到预测期结束时,销售额增长年数将与21世纪初下降的总年数持平。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销售额将达到439亿美元,2027年将突破500亿美元,在2028年将达到534亿美元。 

Omdia的数据包括消费者在实体和数字音乐及服务上的支出额,以及来自广告、演出权和影音同步权的交易收入。来自Spotify、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等平台的订阅收入预计将对销售额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从2023年的243亿美元增至268亿美元,增幅达10.4%。订阅收入预计将在2028年超过344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2%。

在未来五年内,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实体销售(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7%和2%),但实体销售仍将是录制音乐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尽管销售额预计在未来五年间会保持增长,但年度增长率将放缓,到2028年仅为0.2%,届时实体销售额将达到73亿美元。今年,音视频广告的总收入预计将增长8.1%,从2023年的49亿美元增至53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65亿美元。

Omdia预计,由于中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显著高于欧洲两大主要市场(英国和德国),未来五年,中国在全球排名中将会上升。预计中国将在2026年超过德国,在2027年超过英国。尽管到2028年底,日本仍将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录制音乐市场,但预计最早将在2029年被中国超越。Omdia预测,中国的音乐零售额将在今年超过2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22.1%,从2023年的19.7亿美元增至24亿美元。预计销售额将在2026年达到30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40亿美元。

据Omdia高级首席分析师Simon Dyson称,“Omdia的最新数据应该会让音乐公司感到振奋。到2028年底,全球音乐零售额将连续14年增长。每年都会创下新纪录,而先前受盗版影响的国家如今也为录制音乐收入做出了贡献。” Dyson补充道:“中国市场值得我们关注,预计该国的销售额有望在短短五年内翻一番以上。”

]]>
环球音乐集团:苹果Apple Music用户已近乎停止增长 卡在6000万已有5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795.html Tue, 06 Aug 2024 14:08:11 +0000 //www.otias-ub.com/?p=1711795 环球音乐集团首席财务官Boyd Muir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苹果Apple Music自2019年用户数达到6000万后,似乎已陷入增长停滞,至今未能突破7000万大关。但这一现象并非Apple Music独有,Spotify、亚马逊等其他流媒体平台也面临用户增长放缓的问题。

环球音乐集团首席财务官Boyd Muir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苹果Apple Music自2019年用户数达到6000万后,似乎已陷入增长停滞,至今未能突破7000万大关。但这一现象并非Apple Music独有,Spotify、亚马逊等其他流媒体平台也面临用户增长放缓的问题。

Muir认为,流媒体服务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整个行业的用户增速都在放缓,一些公司甚至已经开始裁员以应对这一挑战。

今年3月,苹果公司副总裁Oliver Schusser在接受《Wallpaper》杂志采访时表示,苹果一直在为Apple Music推出新功能,如K歌模式、Classical应用、空间音频和动态歌词等。

Schusser还指出,当市场上的大多数公司都在从音乐转向播客和有声读物时,苹果依然专注于音乐领域,努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

自 快科技

]]>
Omdia: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达43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6808.html Mon, 08 Jul 2024 12:38:00 +0000 //www.otias-ub.com/?p=1706808

近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持续增长,其中订阅服务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Omdia预计,至2024年底,全球音乐零售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39亿美元,并有望在2027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至2028年更将进一步增长至534亿美元。

Omdia分析师表示,订阅服务,包括Spotify、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等平台,将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些平台的订阅收入预计将从2023年的24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8亿美元,增幅达10.4%。至2028年,订阅收入预计将超过3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2%。

同时,Omdia还称,在未来五年中,广告收入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实体销售,尽管实体销售仍将是第二大收入来源。广告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7%,而实体销售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2%。

对于中国市场,Omdia的预测尤为乐观。该机构预计,中国音乐市场销售额有望在五年内翻番,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音乐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音乐零售市场正迎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其中订阅服务和中国市场将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全球音乐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加蓬勃的发展。

自 环球科技

]]>
腾讯音乐财报:2023年Q3腾讯音乐营收为65.7亿元 同比下滑10.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0703.html Tue, 14 Nov 2023 12:14:34 +0000 //www.otias-ub.com/?p=1660703 近日消息,腾讯音乐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总营收为65.7亿元,同比下滑10.8%;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5.6%。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增长6.5%。

主要运营业绩如下:

在线音乐服务的MAU(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5.94亿人,与2022年同期的6.20亿人相比下滑4.2%;

社交娱乐服务的移动MAU为1.29亿人,与2022年同期的1.55亿人相比下降16.8%;

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人数为1.030亿人,与2022年同期的8530万人相比增长20.8%;

社交娱乐服务的付费用户人数为780万人,与2022年同期的740万人相比增长5.4%;

在线音乐服务的月度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为10.3元,与2022年同期的8.8元相比增长17.0%;

社交娱乐服务的月度ARPPU为86.2元,与2022年同期的177.3元相比下滑51.4%。

截至2023年9月30日,腾讯音乐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309.6亿元(约合42.4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305亿元。

公资料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是中国在线音乐娱乐服务开拓者,拥有目前国内市场知名的四大移动音乐产品: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总月活用户数超过8亿。

自 快科技

]]>
IMS:2022年全球电子音乐产业总收入达11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2775.html Sun, 25 Jun 2023 06:15:00 +0000 //www.otias-ub.com/?p=1612775 全球电子音乐产业经历了2020年的暴跌后,从2021年开始缓慢增长, 2022年开始猛步攀爬,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4月,国际音乐峰会(International Music Summit,简称IMS)发布了《2023年度IMS全球电子音乐产业报告》,报告中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音乐产业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总收入达113亿美元,比疫情前高出了16%。

在这之中,2022年现场演出的收入达到了4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65%,但是仍不及2019年的44亿美元,这说明了产业份额的下降。

从受众的层面来说,Tik Tok等的社交媒体成为电子音乐破圈的突破口。比如#ElectronicMusic这一标签在Tik Tok上获得了超59亿的全球浏览量。而据《2023年度IMS全球电子音乐产业报告》数据,电子音乐的粉丝增长主要发生在诸如Tik Tok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其增长速度比嘻哈要快10倍;但在其他的流媒体平台上,电子音乐的增长稍弱一些。

从电子音乐人的层面来说,只有20%的电子音乐人能够以电子音乐创作为生,45%的电子音乐人没有从电子音乐制作中获得收入。超八成的非专业电子音乐人认为玩电子音乐只是出于自己的热情。全球的音乐制作行业在2022年达到了66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有28亿美元是来自舞曲制作人和DJ。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些代表性机构和地区的发展管窥行业情况。

Beatport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音网站,从2004年创建至今,其一直为DJ和电音爱好者心中最好的电子音乐平台。在整个下载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Beatport仍然取得了强劲的年度表现。

《2023年度IMS全球电子音乐产业报告》显示,自2017年以来,Beatport的下载销售每年都增长5-10%。同时,Beatport的DJ流媒体服务也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订阅者增长强劲。

Ibiza作为“全球电音之岛”,是世界上DJ巡演最多的地方,在疫情后重新开放了,且效益在增长。据《2023年度IMS全球电子音乐产业报告》数据,2022年Ibiza Club的门票收入达到了1.24亿欧元,比2019年增加了55%,售出的门票总数也从2019年的200万张增加到了250万张。

]]>
腾讯音乐财报:2023年Q1腾讯音乐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88.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1116.html Tue, 16 May 2023 11:45:27 +0000 //www.otias-ub.com/?p=1601116 近日消息,腾讯音乐发布了截至 3 月 31 日的一季度财报。2023 年第一季度营收 7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4%;净利润为 11.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8.5%

腾讯音乐一季度的音乐订阅收入为 26.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4%;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33.8% 至 35 亿元;付费用户同比增长 17.7% 至 9440 万,在线音乐付费率达 15.9%

不过,腾讯音乐 2023 年第一季度在线音乐月活用户同比下降 6.9% 至 5.92 亿,社交娱乐方面的移动月活用户同比下降 16.0% 至 1.36 亿。

自 IT之家

]]>
腾讯音乐财报:2022年腾讯音乐调整后净利润47.5亿元 同比增长14.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541.html Tue, 21 Mar 2023 11:48:09 +0000 //www.otias-ub.com/?p=1572541 近日消息,今日腾讯音乐发布 2022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腾讯音乐整体业绩表现稳健超预期,第四季度总收入达 74.3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 14.4 亿元,全年盈利能力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第四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20.6% 至 23.5 亿元,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 8850 万再创新高。

2022 年全年,腾讯音乐总收入为 283.4 亿元,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18.6% 至人民币 87.0 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 36.8 亿元,同比增长 21.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 47.5 亿元,同比增长 14.4%。

此外腾讯音乐官宣与杰威尔音乐续约合作,双方将继续展开紧密的战略合作。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的合计余额为人民币 274 亿元(39.7 亿美元)。

腾讯音乐还称,未来将继续探索大语言模型(LLMs)在图文视频等形式以及音乐推荐和搜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满足对音乐相关内容的巨大需求。

自 IT之家

]]>
网易云音乐财报:2022年网易云音乐营收90亿元 同比增长28.5%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4059.html Fri, 24 Feb 2023 12:25:44 +0000 //www.otias-ub.com/?p=1564059 网易云音乐近日发布了 2022 年财报,2022 年营收为人民币 90 亿元,较 2021 年的人民币 70 亿元增长 28.5%

净亏损为人民币 2 亿元,较 2021 年的人民币 21 亿元收窄 89.2%。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 1 亿元,较 2021 年的人民币 10 亿元收窄 89.0%。

财报重点数据如下: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人民币 37 亿元,较 2021 年的人民币 33 亿元增长 12.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会员订阅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

  • 在线音乐服务的 MAU(月活跃用户)从 2021 年的 1.826 亿增长到 1.894 亿

  • 在线音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从 2021 年的 2890 万增加到 3830 万。

  • 在线音乐服务的每月 ARPPU(每位付费用户的平均收入)为 6.6 元人民币,而 2021 年为 6.7 元人民币。

  • 来自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的收入为人民币 53 亿元,较 2021 年的人民币 37 亿元增长 42.8%。

  • 社交娱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从 2021 年的 68.33 万人增至 133.23 万人。

  • 社交娱乐服务的每月 ARPPU 为人民币 326.0 元,而 2021 年为人民币 448.1 元。

自 IT之家

]]>
数字音频的收入增长中,主要靠这个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0105.html Thu, 16 Feb 2023 04:40:10 +0000 //www.otias-ub.com/?p=1560105

播客的兴起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与名人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媒体消费分配方式——正如“Statista Advertising & media Markets Insights”的新数据显示的,长期以来,在数字音频收入增长方面,广告支持的播客所占的比重一直超过其应有的份额。

在2018年至2027年的整个期间,播客的增长率(预测)更高,在这一衡量标准中,播客的表现超过了所有其他领域,而最大的收入仍然来自音乐流媒体。

如下面这张信息图表所示,数字音频的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音乐下载领域(图中无显示)的营收在整个时期都在萎缩,这并不令人意外,但从整体来看,它似乎已经达到了扩张的顶峰。

该图表显示了2018年至2027年全球数字音频收入按细分市场的预测增长。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2022年网易云音乐乐评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1142.html Thu, 22 Dec 2022 03:44:22 +0000 //www.otias-ub.com/?p=1541142


]]>
Midia Research: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全球流媒体音乐付费用户量已达到6.162 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8531.html Wed, 21 Dec 2022 06:00:20 +0000 //www.otias-ub.com/?p=1538531 来自国际知名音乐产业媒体《Music Business Worldwide》的报道,根据Midia Research的最新估算,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全球流媒体音乐付费用户量已达到6.162 亿,这相较2021年同期统计的5.239亿全球订户增长了17.6%,即9230万。

尽管对上一年(2020 年上半年至 2021 年上半年)1.095亿的同比增长幅度来说有所放缓,但在今年宏观经济压力更大的情况下,其减幅可能并没有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

针对2022年上半年,Midia强调的另外一个趋势是,Spotify仍然是迄今为止最大的DSP,但“自20年第四季度以来,其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下降”。

Midia补充道,Spotify 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流媒体音乐订阅份额(30.5%)低于 2018 年第二季度 33.2% 的高点。

Midia认为,Spotify市场份额的下降“与(其没有深度运营的)中国市场的增长有很大关系”。

“全球音乐用户市场正在接近一个关键点,成熟西方市场的放缓与其他地区更具活力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来自Midia的Mark Mulliga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

“即使该行业在其他方面仍保持韧性,全球经济衰退和全球付费用户市场的有机成熟将导致2023年的增长放缓的假设也将成为现实。”

他还补充道:“增长放缓应该是下一步发展需要的催化剂,特别是在发达市场——需要通过差异化释放增长空间。”

“西方DSP已经成功地通过基本无差别的产品主张实现增长。但音乐版权所有者应探索创造性的方式,为DSP合作伙伴们授权更具差异化的内容资产,让他们能够为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提供超级服务,从而实现额外增长。”

来自:道略音乐产业

]]>
快手:周杰伦快手独家线上“哥友会”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129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3946.html Sun, 20 Nov 2022 12:06:00 +0000 //www.otias-ub.com/?p=1523946 11月19日20:00,周杰伦快手独家线上“哥友会”开播,此次直播也是周杰伦时隔三年再度现场开唱。

根据快手官方数据,本次线上“哥友会”直播预约人数超2883万,当晚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129万,总点赞数达10.5亿。有网友表示:“论华语乐坛顶流,周杰伦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据了解, 此次“歌友会”以连线方文山对话作为开场,第一首歌曲为《还在流浪》,而在《半岛铁盒》开始后,直播同时在线人数瞬间突破1000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模拟演唱会的真实感,快手还为预约“哥友会”的网友安排了坐席,并派发了电子门票。

据悉,2020年5月,周杰伦在快手创建了首个中文社交账号“周同学”,并个性签名为“全网唯一,只在快手”,入驻快手不到一周,帐号粉丝量突破千万。

今年7月,周杰伦时隔6年推出全新数字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该专辑共收录12首歌曲,由周杰伦与方文山、黄俊郎共同完成。

自 快科技

]]>
QQ 音乐:Taylor Swift《午夜》新专辑发行首日在QQ音乐销量近20万张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9088.html Sun, 23 Oct 2022 12:13:17 +0000 //www.otias-ub.com/?p=1509088

在发行首日,包含了 13 首曲目的《Midnights》,就在腾讯 QQ 音乐平台上累积了近 20 万张的销量。与 Taylor Swift 个人线上商店上的 11.99 美元起价相比,RMB 35 元(合 4.83 美元)的定价还是相当吸引人的。此外从首发销量数据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正版在线音乐的付费意愿也在日益高涨。

之前外界总是对中国音乐市场抱有很大的成见,主要原因是线上和线下的盗版很是猖獗。

不过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家大业大的腾讯,还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吸引用户买单。

比如许多 QQ 音乐绿钻用户实际上已经注册了捆绑套餐,使之能够同时访问腾讯的其它附加产品与服务 —— 比如视频、漫画、以及商城会员。

此外订阅者可在 QQ 音乐平台上获得其它增值体验,比如高保真流媒体、访问线上音乐会、以及可个性化自定义的应用程序布局。

最后,抛开极具竞争力的 35 RMB《Midnights》专辑定价不谈,霉霉在国内粉丝群体的消费号召力也是相当强的。

毕竟这些年来可与霉霉一较高下的华语音乐人,也只有以周杰伦为代表的天王,才会让人心甘情愿的掏出同样多的金额。

【背景资料】

好消息是,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为腾讯音乐产品付费,只是渗透率仍不太高。

今年 2 季度,腾讯音乐娱乐(TME)集团旗下的三大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应用程序订阅者达到了 8270 万,同比增长 25% 。

但考虑到 5.93 亿的月活用户数,意味着只有 14% 的人买账。相比之下,在同期 4.33 亿 Spotify 用户中,有 1.88 亿(43%)订阅了高级会员。

自 cnBeta.COM

]]>
苹果:2022年10月Apple Music曲库的曲目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1220.html Wed, 05 Oct 2022 13:26:50 +0000 //www.otias-ub.com/?p=1501220

苹果公司刚刚宣布,它的Apple Music曲库的曲目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借此,该公司回顾了iTunes发明的21年,当时通过大容量iPod,人们的口袋里最多可以有1000首歌曲,而现在用户在Apple Music上可以拥有10万倍以上的歌曲。

在一份新闻稿中,苹果公司表示,它拥有的音乐比其他任何平台都多,这”比你一生或几生都能听的音乐还要多”:

一亿首歌曲是一个将继续增长并呈指数级增长的数字,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更重要的东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音乐制作和发行业务的构造性转变。

Apple Music于2015年首次亮相。随着曲库的不断增长,去年该公司推出了一个高品质音乐曲库,增加了无损和包含杜比全景声的歌曲。在2021年的最后六个月,该公司能够使其几乎所有的曲库都以无损音质提供,使Apple Music成为高保真音频爱好者的家园。

为了纪念这一成就,Apple Music的全球编辑主管Rachel Newman谈到了这个数字对公司的意义。她写道:

早在20世纪60年代,每年只有5000张新专辑被发行。今天,在世界任何地方,在Apple Music的167个国家和地区,任何类型的艺术家都可以创作和录制歌曲并在全球发行。每天,超过20000名歌手和作曲家向Apple Music提供新的歌曲–这些歌曲使我们的曲库永远比前一天要好。一亿首歌曲证明了一个更加民主的空间,任何人,甚至是在卧室里从事音乐的新艺术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天王天后。

cnBeta.COM

]]>
RIAA:2022年上半年美国录制音乐产业共创造76.9 亿美元的收入规模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8685.html Mon, 26 Sep 2022 03:04:21 +0000 //www.otias-ub.com/?p=1498685 近日,美国唱片业协会 (RIAA) 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美国录制音乐产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音乐产业共创造了76.9 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同比增长约 9.07%,高于2021年上半年的70亿美元。

这一数字反映了相对温和的增长趋势,但也体现出增速放缓的大趋势,美国唱片市场在2022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仅为2021年上半年的一半。而在2021年上半年,单看收入,美国的唱片收入同比增长14亿美元,达到70亿美元。

换句话说,与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速度相比,2022年上半年年中唱片收入同比增长减少了一半,而主要原因是音乐流媒体的增长放缓。

在音乐流媒体方面,录制音乐产业来自于音乐流媒体平台的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增长10%至65亿美元,不过,来自音乐流媒体的收入份额几乎是持平于 84%的比例。在2021年上半年,按收入计算,美国录制音乐行业上半年来自音乐流媒体收入同比增长12亿美元,达到59亿美元。

2022年上半年,付费订阅收入依然是行业从音乐流媒体平台获得收入的最大驱动力,行业来自平台付费订阅的流媒体音乐收入增长 10%至50亿美元,按价值计算占2022年上半年音乐流媒体收入的78%。

从付费订阅用户的增长来看,RIAA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音乐流媒体付费订阅用户达到9000万,比2021年上半年的8200万增加了10%,此数字将多用户共享的资源计算为单个订阅,不包括有限层服务。

2022年上半年,录制音乐产业来自广告支持的免费流媒体收入同比增长16%,达到8.71亿美元,这些流媒体服务包括YouTube、广告支持的spotify版本、Facebook和TikTok等平台。

RIAA数据显示,在实体方面,2021年较前一年受疫情影响较小,该类别触底反弹,实现了增长。与前一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停业停产相比,2021年出现了显著增长,黑胶唱片的销量在2022年上半年继续上涨。

其中,黑胶唱片的收入增长了22%,达到5.7亿美元,此外,黑胶唱片在实体市场的份额从68%增加到73%CD的收入下降了2%,下降到2亿美元,占实体收入的26%

]]>
网易云音乐财报:2022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净收入达到42.6亿元 同比增长达33.8%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0811.html Fri, 19 Aug 2022 13:09:05 +0000 //www.otias-ub.com/?p=1480811

网易云音乐正式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难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的信息,在2022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净收入达到了42.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3.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亏损2.17亿元,同比收窄。在上半年,网易云音乐的服务月活达到了1.819亿人,与去年的1.845亿人相比有明显增长。

随着人数的增长,上半年网易云音乐的在线音乐服务付费人数来到了3761.3万人,去年同期仅有2613.4万人;而社交娱乐服务月付费用户数为123.5万人,去年同期则仅有49.6万人。

付费人数的上涨,使得今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的会员付费比率达到了20.7%,相较去年的14.2%上涨明显。

之所以今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的付费用户数量增加明显,与其成功拿到韩国SM娱乐、时代少年团等版权方达成合作,大幅扩充了音乐库有密切关系。

自 网易科技

]]>
CMA:Spotify占据了英国约60%的音乐流媒体市场 亚马逊持有高达30%的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0254.html Wed, 27 Jul 2022 12:49:00 +0000 //www.otias-ub.com/?p=1470254

来自英国政府的一份新报告称,Spotify占据了该国约60%的音乐流媒体市场,亚马逊持有高达30%的市场份额,Apple Music位居第三,刚刚超过20%,也就是1/5大关。一项独立的研究最近声称,经济上的困难意味着100万英国用户取消了他们的流媒体音乐账户,但研究没有提到这一点,而是试图研究该国的整体音乐市场。

作为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对该行业的”研究和分析”,完整的报告是一个摘要,只有相当广泛的数字。

报告显示,英国的音乐流媒体市场主体包括:

Spotify 50%至60%

亚马逊 20%到30%

Apple Music 10%至20

SoundCloud 5%到10%

YouTube音乐、Deezer和Tidal各占0%至5%。

这些数据来自于CMA对音乐流媒体服务本身的数据的分析,选用的数据范围是2021年12月记录的英国月度活跃用户的百分比,尽管没有解释为什么它以如此大的范围呈现。

CMA也没有讨论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具体价格。总体而言,”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月度价格要么是免费的(广告资助的),要么是按实际价值计算正在下降”,因为价格没有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加。

报告显示了它所描述的英国音乐家”平均收入和平均版税率的上升趋势”。2021年,”英国艺术家平均从大公司的流媒体中获得2000英镑的收入,平均版税率为26%左右”。

CMA正在就目前的调查结果和是否应该继续进行咨询,答复时间为2022年8月19日。

然而,鉴于收入的上升,服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加上市场的竞争,CMA建议可以对这一行业不做进一步调查。

自 cnBeta.COM

]]>
预计周杰伦新专辑销售额已超1.5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5323.html Sun, 17 Jul 2022 14:58:32 +0000 //www.otias-ub.com/?p=1465323

杰威尔音乐发布公告,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数字专辑在音乐平台提前上线。截至7月15日17:00,四大音乐平台总销量突破500万张。根据各平台通知,该数字专辑售价为30元,不考虑专辑打折或已售单曲减免等情况,销售额已超1.5亿元。

在数据攀升的同时,在线音乐平台针对热门音乐作品的新玩法也浮出水面。

在QQ音乐平台,昨日晚间随着《最伟大的作品》数字专辑上线,“Jay Chou音乐空间”正式开业,购买专辑的歌迷可以在虚拟小屋品味多元艺术,并且和周杰伦虚拟手办进行互动,还可以去钢琴和圆形沙发合影打卡,并制作虚拟形象,打造专属个性化空间。

此外,腾讯在实体周边的布局继续持续,推出了“新专辑+周边”的组合购买模式,用户可选择专辑+周同学营业系列手边、专辑+潮流拼接手链等套餐组合。

而在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音乐,购买新专辑的用户则得以解锁一系列专属权益。包括所有歌曲均支持高品质“至臻音质(24bit)”与“臻3D音效”试听及下载,享受录音室母带级沉浸听感;获赠30天咪咕音乐白金会员;无限畅听4000万首正版歌曲等。此外,JAY迷专属勋章、专属咪咕音乐APP桌面图标等特权也仪式感满满。

酷狗音乐也开辟了全新的玩法。从7月5日新专辑预约至今,酷狗音乐为广大杰迷准备了“杰出新作酷狗音乐鉴赏巡礼”特别策划和诸多站内活动。其中包括,匹配专属的蝰蛇音效体验,即:多音轨功能、演唱会音效,可以让用户自由探索人声与伴奏、场景与场景之间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用户只需滑动手指就能控制音轨选择效果,获得全新的体验。同时,每一个场景内部均设有多个不同座位选择,而点选不同的场景或位置点,都能获得不同的听觉感受。

业内人士表示,在线音乐平台的这些新玩法的底层逻辑是立足于“听看唱玩”的音乐生态,展现了平台对于音乐内容价值的多元理解和盘活思路。音乐平台对版权内容正在进行全新的价值开发,并且试图打造全新的生态链,随着在线音乐市场迎来拐点,如何在行业竞争中独树一帜争取“铁粉”,成为各家平台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自 上海证券报

 

]]>
QQ音乐:周杰伦占据QQ音乐飙升榜前50 《最伟大的作品》先行MV不到半个小时全网播放量突破千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1114.html Thu, 07 Jul 2022 12:46:12 +0000 //www.otias-ub.com/?p=1461114

近日,周杰伦第十五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先行MV正式上线,不到半个小时全网播放量就突破千万,几乎席卷了整个国内音乐圈。今天,QQ音乐惯例更新了每日飙升榜,再次展现出了这支先行MV的威力。

在今天的QQ音乐飙升榜上,前50名被周杰伦的歌曲占据,除了部分合唱曲目外甚至看不到其他歌手的名字。

而即便是将范围扩展到整个榜单,在100首上榜歌曲中,也有整整96首是周杰伦的歌曲,影响力可见一斑。

之所以这支MV能够带来如此恐怖的连锁反应,周杰伦本身的影响力自然重要,但与作品本身的素质也有不浅的关系。

一方面,《最伟大的作品》作为周杰伦的第十五张个人专辑,距离上一张专辑的推出已经有6年之久,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之作”,自然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粉丝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本次放出的MV不仅歌曲质量出色,在场景设计与编排上也有不少致敬之处,深得听众喜爱的同时能够引发解析、科普等二次创作,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传播广度。

据悉,《最伟大的作品》将于7月8日正式开启预售,数字专辑于7月15日上架,实体专辑大陆内地版的发行日尚未确定。

自 快科技

]]>
周杰伦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先行曲MV发布 20分钟点击超千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0262.html Wed, 06 Jul 2022 12:17:33 +0000 //www.otias-ub.com/?p=1460262

近日,周杰伦时隔六年发布第15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先行曲MV,专辑将于7月15日正式上线。据媒体报道,先行曲MV 20分钟内全网播放量已超千万。截稿前,QQ音乐预约《最伟大的作品》专辑人数已达7052331人,十分受欢迎。

MV一经发布,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便引起大批量转发,其中又以90后转发最为“疯狂”。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行曲MV中,周杰伦邀请了钢琴家郎朗斗琴,有网友表示,周杰伦请郎朗是为了显瘦。话题#郎朗胖了#也因此登上微博热搜。

据介绍,周杰伦新专辑MV短片在巴黎剧院拍摄,剧情为周杰伦弹着钢琴穿越至1920年,与诸多艺术家相遇,曲风巧妙优雅地融合古典、嘻哈、饶舌与流行,MV则是融合绘画、文学、音乐、影像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当中呈现了许多周杰伦的狂想。

按照此前消息称,这张新专辑收录了12首新歌,除老搭档方文山外,与五月天等都有合作,并且12首歌曲的作曲都是周杰伦。

自 快科技

]]>
网易云音乐:2022年中文说唱音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9869.html Thu, 16 Jun 2022 03:45:01 +0000 //www.otias-ub.com/?p=1449869 自说唱音乐进入中文世界以来,它所带有的原生外来特征不时在公众间引发争议。人们称赞说唱音乐与生俱来的节奏感和真实性,也对裹挟而至的文化

冲突有所微词。在推崇和争议的纠缠中,说唱音乐也在经历一场内容与风格上的本土化改造运动并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主流音乐风格的一种。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中文说唱音乐开始出现在热门歌曲排行榜,当越来越多的中文说唱歌手开始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一个清晰的现实浮现了出来:中文

说唱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真正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音乐风格。

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输出方式更加合理,歌词内容不再低俗;内容表达的边界正在拓宽,说唱音乐人更乐于分享他们对世界的看法;音乐风格日 渐多样化,陷阱说唱播放量稳居高位的同时,旋律说唱、情绪说唱以及硬核、另类等多种说唱形式也受到年轻用户的追捧。在这个过程中,以“00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说唱音乐人逐渐崛起。他们拥有更多元的背景、更丰富的技能、更灵活的商业化手段,以及始终坚持表达自我的态度。

作为广受年轻用户青睐的音乐社区,网易云音乐对这一趋势保持了持续的关注。自2020年起,说唱已成为网易云音乐播放量第二的曲风(仅次于流行 音乐),也是热度最高的分众音乐类型。本报告力图基于网易云音乐平台数据,并依托歌词文本分析、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还原中文说唱音乐 一部分真实现况,给相关从业者以参考与启发。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苹果流媒体音乐和在线游戏收入将达8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9182.html Tue, 14 Jun 2022 12:45:18 +0000 //www.otias-ub.com/?p=1449182

摩根大通(J.P. Morgan)近期分析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的音乐Apple Music与游戏Apple Arcade服务相结合,到2025年,可能会为苹果带来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摩根大通认为,到2025年,Apple Music和Apple Arcade的收入预计将增长36% ,达到82亿美元。

Apple Music现在已经成微仅次于Spotify的第二大音乐流媒体服务。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到2025年,这两项服务的用户总数可能达到1.8亿,其中音乐用户达到1.1亿,游戏用户达到7000万,这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

摩根大通认为,到2025年,Apple Music将带来70亿美元的收入,而Apple Arcade估计将带来12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苹果财报中没有披露每项服务的收入,甚至没有披露它们拥有多少用户,但在上个季度,该公司公布的“服务类收入”为198.2亿美元,其中包括App Store、 Apple TV + 、 Apple Arcade 和Apple Music。

虽然Apple Arcade几乎每周都会推出新游戏,但Apple Music主要依靠iOS更新来获得新功能。过去的一年,该公司推出无损音质。去年收购Primephonic之后,苹果可能近期推出古典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Classic。不过在iOS16中,Apple Music只进行了一些小调整。

]]>
腾讯音乐:2021年华语乐坛平均每过27秒就会有一首新歌诞生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3301.html Wed, 11 May 2022 12:44:41 +0000 //www.otias-ub.com/?p=1433301

近日,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21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综合展示了去年全年华语乐坛的各类数据。根据《白皮书》给出的数据,在2021年,华语乐坛新歌总量达到114.5万,同比增长53.1%;这意味着,平均每过27秒,就会有一首新歌诞生。

在新歌数量井喷的同时,2021年的歌手数数量和创作者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去年全年,发行新歌的华语歌手数量达到了25.3万人,同比增长89.9%;词曲创作人数量成功突破10万,相较往年也有明显涨幅。

虽然音乐总量与创作者数量都出现了涨幅,但去年各大流派能够达到百万播放的新歌数量却出现了显著下滑。

其中,摇滚乐下滑最为明显,跌幅达71.2%,而下滑最少的电子乐也降低了13%。

此外,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专辑的占比在2021年出现了下跌,发行量仅占总量的7.3%,相比之下,单曲发行的比例达到了79.4%,创下新高。

总体来看,在2021年,虽然华语乐坛的新鲜血液与歌曲数量都呈增长态势,但在音乐质量上却出现了颓势,且专辑等传统发行模式,也受到了流媒体时代的剧烈冲击。

自 快科技

]]>
美国唱片业协会:2021年付费音乐流媒体订阅量达到8400万 同比增长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3768.html Fri, 22 Apr 2022 12:51:47 +0000 //www.otias-ub.com/?p=1423768

美国付费音乐订阅继续增长。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付费音乐流媒体服务订阅量比上年增加了850万,达到8400万,同比增长超过11%。付费流媒体音乐订阅的增长先于大流行,但显然在大流行初期得到了提振,从2019年的6040万增长至2020年的7550万。2021年的付费音乐订阅数量是2017年的2.4倍,当时的订阅数量为3530万。

流媒体占录制音乐收入80%的以上

去年,流媒体占美国所有录制音乐收入的83%,与2020年的总收入份额大致相当。实体(11%)、数字下载(4%)和同步版税(2%)合起来是录制音乐收入的剩余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RIAA调查,“流媒体包含多种格式,包括付费订阅、广告支持的音乐流媒体服务、数字和定制广播,以及 Facebook 和数字健身应用程序上的音乐许可。”该报告还首次包括了美国 TikTok 音乐收入。

所有这些流媒体资源去年合计创造了124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4%。付费订阅收入总计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

与此同时,广告支持的服务,如视频行业,正在快速增长。事实上,广告支持的点播流媒体收入去年增长47%,达到18亿美元,与2020年18%的增长相比显著加快。

数字下载收入继续下降

去年永久数字下载收入再次下降至5.87亿美元,较2020年的6.65亿美元下降12%。单曲销量下降速度(-16%)快于专辑销量(-12%),其中数字专辑销量收入(2.82亿美元)略高于单曲销售额(2.56亿美元)。2021年,数字下载占美国录制音乐总收入4%,。

2021年是CD和黑胶唱片收入25年来首次出现增长。黑胶唱片收入增长了61%,达到10亿美元,这是35年来首次达到这一目标。

自 199IT

]]>
Spotify:音乐流媒体王者转亏为盈之路还有多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6011.html Thu, 07 Apr 2022 15:39:34 +0000 //www.otias-ub.com/?p=1416011 引言

近期,巴萨官方宣布Spotify将成为俱乐部球衣赞助商,为期四年。据巴萨官网发布的消息,此前该俱乐部和Spotify公司谈妥的赞助协议,将通过4月3日举行的巴萨会员线上大会上确认。根据巴萨和Spotify公司的协议,Spotify将在未来12年内,为巴萨提供至少4.35亿欧元的赞助。此外,Spotify还冠名巴萨主场,球场将更名为Spotify坎诺普,这也是巴萨队首次。在Spotify构想的合作愿景里,音乐和足球将连接起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的社区,创建艺术家和球迷互动的新平台。

图: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与Spotify达成赞助协议

这个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似乎正在通过不断扩张商业版图来彰显其巨大的野心,但它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今年。Spotify(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POT)的股票迄今为止经历了坎球队坷的一年,它今年以234美元的价格进入,此后一直在下降,自1月份以来下跌了40%。

由于缺乏娱乐,很多人在封锁期间花了几个小时在流媒体服务上,而作为音乐流媒体界王者的Spotify在大流行期间因此拥有了巨大的人气和众多用户。

随之而来的是高级订阅的增加、顶线增长,但随着大流行的影响消退,人们逐渐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中去,SPOT股票开始跌跌撞撞。与其他几家公司一样,Spotify报告称每月活跃用户增长缓慢,这对该股的表现产生了影响。此外,其独家签约的播客主罗根也因为近期散播有关疫情消息的不实言论而将SPOT再次推向风暴中心。

在音乐流媒体领域雄霸一方的Spotify想靠大力发展播客来取得更多盈利,其野望可否实现?本文将回溯Spotify的成长故事,剖析其商业模式并试图分析其未来发展的利与弊。所以文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Spotify的成长故事:一个技术男的逆袭
  2. Spotify的业务模式:广告和付费订阅构成的两大盈利支柱
  3. Spotify的管理文化:自驱灵活,小而精悍
  4. Spotify未来发展一探:激活新要素后,用户与监管能否平衡?

目录

Spotify的成长故事

博弈刚刚开始 被迫兼容付费模式 

Spotify的业务模式

付费订阅与广告 | 精准定位用户 | 进军播客

Spotify的管理文化

自驱灵活 小而精悍

Spotify未来发展一探

播客野望 | 新支付体系 | 成也播客 败也播客

01 成长故事:技术男的逆袭

  • 博弈刚刚开始

Spotify的创始人丹尼尔·埃克(Daniel Ek)出生于1983年2月,瑞典人。瑞典在欧洲可以算一个神奇的国度,其拥有浓厚的音乐氛围,也拥有很好企业创业土壤,例如传统企业宜家IKEA,爱立信等,汽车沃尔沃等,高科技新型领域则有视频社交平台Skype等。Daneil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度,其从中学开始就接触电脑和编程,虽然他没有成为那个时代的最佳码农,但他总能基于电脑想出新主意,并拥有惊人的协作能力,激励他人一同完成项目。

Daniel是大学辍学生,起初他进入了在线营销行业,并成为一家叫Stardoll公司的CTO。2006年,Daneil将之前创业一家Advertigo公司以120万美元,卖给了Traderdoubler,获得第一桶金。而这家公司正是Spotify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Martin Lorentzon创立的公司,其通过此次IPO获得了1200万美元回报。2006年,Spotify的想法来源于当时瑞典知名的盗版文件分享平台 The Pirated Bay,其使用P2P技术实现文件实时传输。Daniel想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音视频领域,打造一个广告支持的免费流媒体服务。

但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Spotify一开始就以推行正版为己任,而这一策略毫无疑问在初始发展期给它带来很大的阻力,而这一阻力正是来源于音乐行业的几大唱片公司巨头(后文会提到SPOT和唱片公司的博弈之旅)。但也正是这种策略使得它能够可持续发展。2007年春天,Spotify拿到了试运行版权许可,并正式上线了beta版本。

2000-2010是音乐行业悲情10年,除了苹果的iTune实现部分正版单曲销售外,盗版音乐几乎将传统唱片公司以CD销售为核心商业模式瓦解。最初,Daniel觉得Spotify估计用6个月的时间能谈下版权,并将5%左右公司收入分成给唱片公司即可。结果证明,他实在是太天真了,关于版权的细节(比如线性和非线性版权),Daniel就学习了很久,而跟接近形成“联盟”的四大唱片公司(当时EMI还是独立的)谈判才是真正魔鬼阶段开始,谈判过程开始后,其便成为Daniel最核心的工作。

  • 被迫兼容付费模式

Spotify最初想法是做广告,用户免费使用所有功能,然后给唱片公司分成。然而,唱片公司想要的是按单次播放付费,以环球(UMG)为例,其要求每次播放0.5-1美分的播放费用。另外,唱片公司明确反对Spotify全免费的商业模式,为此Daniel不得不妥协增加了付费订阅模式。到2008年7月,与唱片公司谈判仍然处于艰难阶段,Daneil意识到统一拿下全球版权不现实,他选择退而求其次拿下了北欧以及几个欧洲国家的版权。随即,Spotify正式在瑞典、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上线,公司的业务正式起步。同年8月,Spotify赶在金融危机前完成了1200万美元融资,估值8600万美元。唱片公司得知此事后开始变卦,向Spotify要更苛刻的版权条款。

为啥唱片公司这么强势?因为三大巨头占了美国近70%市场份额。这就是Spotify一直被诟病的核心原因——上游太强势,发展空间受限。实际上,Spotify跟几大唱片公司的版权条款是非常不对等,虽然明面上看起来它有30%毛利(55%给唱片公司,15%给词曲发行公司),但实际上唱片公司有保底条款,版权金要提前支付,而且三大版权公司还分别要了当时17个点的股份。因此,成立最初几年,Spotify的毛利都是负的,后面随着规模效应增强才有所改善。

接下来,他们瞄准了另一个更大的市场—美国。美国市场是一个比欧洲难啃的多的市场,根基在欧洲的Spotify,完全不熟悉这一全新市场,两位创始人在欧洲以外籍籍无名,但幸好他们找来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领路人—Sean Parker,他曾经创办了著名盗版音乐软件Napster,但他更有名的身份是Facebook的投资人。

Sean Parker进入了Spotify的董事会,帮助他们打开美国市场,包括与Facebook进行合作。与当时飞速发展的Facebook的合作,让Spotify具备了社交的属性,通过社交的力量,这一当时在美国还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公司,已经俘获了第一批忠实的美国用户。

2011年,Ek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谈判的路上,他的旅行轨迹几乎在地球上画出一个三角形:欧洲,纽约和加利福尼亚。要彻底打入美国市场,意味着他要从一名程序员转变为布道者,扩大Spotify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唱片公司合约、艺人合约以及更多的第三方合作者的参与。

好在此时的Spotify,已经获得了欧洲以外更多国际资金的支持,这些资金来自香港富豪李嘉诚、Facebook早期投资人Sean Parker、硅谷知名投资人Peter Thiel。此外,硅谷一线风投,包括DST、Accel和KPCB纷纷参与进来,他们总共投入了1亿美元,让Sptify的估值来到了10亿美元。

为了拉拢更多的唱片公司合作,Ek与最大的音乐厂牌华纳、环球、EMI和索尼进行版权合作时,还出让了部分股权,毕竟在合作最初,厂牌占有绝对的谈判话语权。不过,获得这些音乐版权的代价高昂,Spotify在2021年向音乐版权方(词曲版权方和录音版权方)支付了共计70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的近25%。相比2020年的超50亿美元增加了约20亿美元。

02 商业模式:不给钱就听广告

  • 多种多样的付费订阅模式覆盖各类用户

Spotify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按需流式音频播放软件,即根据精细的算法为用户匹配更准确的音乐聆听选择,其业务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流媒体音频点播。

Spotify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免费增值(freemium)业务模式,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两个:付费订阅和广告。不过与大多数免费增值服务以广告为重点不同,付费订阅是 Spotify更主要的收入来源,付费用户将享受到无广告,更高码率(320 kbps)的音乐和下载缓存等服务。

图:Spotify的收入细分

Spotify提供的三种不同订阅类型是:

Spotify免费版:这是三种订阅中最基础的,免费版用户还是可以享受到Spotify曲库的所有音乐内容,但是他们不能享受到更高的音质,也不能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下载保存,同时还要被大量的广告干扰。

Spotify Premium:Spotify Premium是它主流的付费订阅服务,售价为每月9.99美元。用户可以按需播放任何类型的歌曲,搜索新音乐,搜索和收藏播放列表,分享音乐和播放列表,收听Spotify的广播功能选择的曲目,以及创建和编辑播放列表。用户还能享受到高码率(320 kbps)的音乐并且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下载缓存。当然,这个版本没有广告。

Spotify Family:Spotify Family是Premium的家庭版本,售价为每月14.99美元,于2014年10月推出,最初它可以让5个家庭成员共享Premium订阅,2016年5月,分享成员限制提升到6个。尽管是共享版本,每个家庭成员却都有自己的账户,并且能够拥有个人化的音乐库,包括播放列表、专辑和单曲。

除了以上两种付费订阅方式外,Spotify还在2014年3月推出了针对学生的Premium订阅,只要在美国的任何一所大学注册的学生都能以一半的价格享受完整的Premium订阅功能。这种优惠后来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

此外,Spotify的订阅价格因地区而异。Spotify会调整其付费订阅价格,以确保无论在何处运营,用户都能负担得起,从而极大提高用户的粘性。

图:Spotify在美国提供的付费订阅模式

例如,在美国,SPOT推出了个人账户、双人账户、家庭账户和学生账户四种订阅方案。直到今年,Spotify提高了在美的订阅价格,这是其自2011年在美国推出以来,首次上调订阅价格(欧洲最近也出现了价格上涨)。而相较于在发达国家提价,在孟加拉国等新兴市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以及购买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市场,Spotify甚至提出了每日(约12美分/天)或每周(约42美分/周)的付费方案。鉴于借记卡/信用卡在孟加拉国等市场的渗透率非常低(孟加拉国的百分比低于中个位数),Spotify已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允许其用户购买预付费Spotify premium订阅计划。

  • 抓住用户的需求与定位

不过说起来,Spotify的付费特权并不多,但其依然能保持超高的市占率和付费率。这与其定位相关。Spotify之前,iTunes占据了美国数字音乐69%的市场,用户要听歌需要支付99美分购买一首数字音乐歌曲并在iPod上收听。

Spotify创始人坚信免费音乐绝对比付费音乐更有吸引力。于是Spotify找唱片公司拿到授权,为用户提供免费的音乐库,只要用户可以接受收听广告,并支付每个月10美元成为付费用户,系统就会为用户推送他们喜欢的音乐,随意“畅听”。这对当时的许多用户来说非常划算。

而Spotify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除了其抓住免费听歌这一机会外,最重要的在于其歌曲推荐机制,让用户“欲罢不能”。从产品诞生之初,Spotify就有与用户连接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工具与朋友分享自己最近听的歌曲。而Spotify则通过技术,大数据识别什么是用户喜欢的,什么是用户不喜欢的;利用网络爬虫抓取相关的音乐文章和讨论内容,通过提取关键词作为音乐的标签,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音乐音频信号,分析数据形成每周的个性化推荐榜单,从而推荐更契合用户品味的歌曲。

根据用户对歌曲的喜爱程度发现用户的喜好,通过复杂的运算,为用户推荐没听过的音乐,让产品为用户带来惊喜,让用户找不到理由拒绝付费。某种程度上,这与抖音的算法类似。

图:Spotify“每周发现”的生成轨迹

  • 广告商的需求尽覆盖

再说说其营收的另一壁江山——广告。Spotify的广告主要可分为三大类:音频广告、视频广告和网页广告。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满足广告商不同的需求。

Spotify会向用户播放音频广告,它一般出现在歌曲与歌曲的间隔,约15分钟播放一次,时长30秒。这类广告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Spotify的视频广告分为两种,一种为“Sponsored Sessions”,它鼓励免费用户观看一段视频广告,之后他们能够享受30分钟的无广告播放时间(音频广告每隔15分钟播放一次)。另一种是“Video Takeover”,它类似于音频广告的形式,在用户播放歌曲的间隔进行播放和展示。

Spotify的网页广告有多种形式,像首页广告、播放器底部广告、音乐排行榜页面的广告、返回播放页时显示的广告都较为传统,也是其他音频、视频流媒体运营商常用的方法。

  • 大举进军播客领域

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音乐软件的体验同质化严重,而音乐内容的制作和发行方式,又决定了 Spotify 很难从“独占内容”突围。2019 年 2 月,经历长达 13 年的亏损,Spotify 终于首次实现了盈利。在收获了超过 1 亿付费订阅用户之后,Spotify 终于要开始挖自己的护城河了,而它雄心壮志的第一步,就是播客。

Daniel Ek还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20%的Spotify收听内容将是非音乐内容,我们也相信,这个机会将从播客开始。

相比音乐,播客内容产出效率要高出不止数十倍,听众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大部分艺术家可能两三年才会出一张时长一小时左右的专辑,但播客作者每年创作的内容可以轻松达到几十甚至数百小时,且更新频率稳定。大部分普通人每年可能会听来自几十个不同的艺术家的上百首歌,相对应的,大部分播客听众订阅并常听的播客节目不会超过 10 个。这给“独占”提供了土壤。

图:全世界播客用户增长趋势

03 自驱灵活的管理文化

敏捷性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而SPOT堪称大型敏捷公司的典范,它主要采取混合式管理法。它的管理一致仰赖“部落”(Tribe)、“小队”(Squad)、“分会”(Chapter)和“行会”(guild)等组织形式。

图:Spotify的管理模式

就像大部分成长型企业,Spotify 具备有力的愿景:“享受无处不在的音乐时光”,让个别部落和小队据此统合协调他们的活动。尤其是在科技驱动的企业,这么做可以在短时间里提升员工的卓越水准。

在 Spotify,员工以部落编制。一个部落有多达 100 名员工,负责共同的产品组合或顾客区隔,组织方式取决于相互依存性,并尽可能简单。所谓的小队在个别部落里形成,负责单一问题陈述。小队的行动自主,并自我组织。小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各人执行不同的工作。每个小队都有清楚的使命;在 Spotify 所谓的使命,可能是改良支付方式或搜寻功能,或是像“电台”的功能。小队自己建构自己的故事,并负责产品的上市。

此外,个别分会则确保技术层面的交流。由此形成各有技能的社群,同时通常由一位线上主管监督。行会构成的基础则是共同利益。举例来说,利益群体以一项技术或市场议题为中心而形成后,接着展开横跨部落的行动。例如,行会要处理的问题或许是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并讨论它在明日音乐世界的运用前景。

依靠这样层层有序的管理模式,SPOT便能尽可能通过激发员工自主性,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并且能避免形成容易走向僵化的等级制度,不断增强创新的活力。

04 播客红利下的监管平衡

  • 在播客领域一显身手

而如今拥有 1.3 亿付费用户,在流媒体音乐市场遥遥领先的Spotify,决定全力押注播客。它的商业扩张之路首先从其他提供播客的友商抢夺市场开始——挖走红人并购买独家内容。

2020年5 月 19 日,Spotify 与美国最火的播客主播 Joe Rogan 达成了一项合约,后者将在 Spotify 上独家发布自己的播客节目,主要包括一档在 YouTube 上有着近 850 万订阅量的热门播客——The Joe Regan Experience。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potify 将为这份合约付出超过 1 亿美元。而这仅仅只是 Spotify 播客版图扩张计划的一小步。

图:JRE成为Spotify首档火爆独家原创播客节目

Spotify 在播客领域的勃勃雄心,不只体现在购买独家内容上。

2019年,它还收购了一家播客剪辑制作软件 Anchor,试图控制播客从制作到发布的整个流程。更重要的是,Spotify 还掌握着旗下 1.3 亿用户的偏好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配合播客节目销售广告,或继续挖掘更多付费服务,这将是 Spotify 更大的野望。

图:Spotify曾经合作过的一些第三方制作软件

之后,Spotify又加大火力,宣布将把几位名人加入其播客阵容,包括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艾娃·杜威内和罗素兄弟。它还发布了奥巴马夫妇的Higher Ground Production公司的最新播客,并在大会上展示了其与DC漫画合作的首个播客。

苹果虽然早已进入播客领域多年,但它的做法非常保守,仅仅将播客当作一个软件产品而不是“业务”。Spotify 在这个领域的加速发展,可能会让苹果也开始对播客做更多思考。

由此,Spotify 正在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声音内容平台”。随着曲目数量指数级地不断增长,Spotify有机会利用其平台上的数据,演算出其独有的用户画像和推荐内容。这对其播客领域的竞争对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点。但它的任务不再只是做大用户规模,更在于如何拓展业务,建立起产品壁垒,提供更丰富、完善的体验,挖掘更大的用户价值。与 Joe Rogan 合作的消息放出后,Spotify 股价持续走高,在一周内上涨了 17%,已接近历史最高点。

播客以其亲密性和真实感,在疫情下的流媒体产业里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今互联网时代,播客似乎在抢占用户的屏幕时间上更能独自美丽——用户不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就能使用播客(同时还能兼顾其他事情),仿佛和过去打开收音机一样方便。随着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的陆续回归,播客要做的就是找准市场定位,抓住目标观众和客户,才能继续保有其独特的竞争力。

  1. 不再单一的支付体系

当地时间周三(3月23日),谷歌宣布,将允许Spotify在安卓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因为谷歌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将允许少数开发商在应用程序中提供除谷歌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支付方式,该计划首先从Spotify开始实施。

此次更新后,Spotify的App上将同时有两个支付选项,即谷歌应用内支付和Spotify自有支付。Spotify在公告中表示,“两个支付选项在App内同时存在,这将是第一次。”

对此谷歌表示:“这一试点项目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对于不同国家的用户以及不同规模和类别的开发者而言,用户选择何种支付方式适用于他们,并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

谷歌称,在Spotify自行处理的支付费用中,谷歌仍将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但并未说明具体抽成比例,仅仅透露它将以韩国推出的一项政策为基础。

韩国去年出台了一项竞争法,要谷歌和苹果在应用商店内开发第三方支付系统。作为回应,谷歌承诺,若用户选择其他支付系统,佣金费率将为11%。此前,谷歌通常向开发者抽取30%或15%的佣金费用。Spotify表示,该试点将推广到提供SpotifyPremium的所有市场,即全球184个市场。

第三方支付系统开启后,谷歌在支付体系中的抽成减少,SPOT的盈利有望增加,竞争优势大大增强。

  • 成也播客,败也播客

然而,买下独家内容也并未使SPOT一帆风顺,罗根给Spotify带来的不仅是流量和受众,还有巨大的争议和混乱。罗根那种无所不谈的播客风格,在美国社会日益对立和割裂的情况下,在虚假信息肆虐传播的大背景下,也给他惹来了麻烦。

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虚假信息在网上横行无忌,这种“观点自由市场”的立场就显得尤其不合时宜,尤其是罗根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头部网红。疫情爆发之后,罗根多次在节目上讨论新冠疫情,介绍过诸多他自己从网上获取的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

他说过年轻和健康人不需要接种疫苗,说过“疫苗护照”是在走向独裁;他自己感染新冠之后,用了网上的“民间偏方”驱虫药来治疗,还在节目中不断介绍。虽然他本人多次道歉收回言论,强调自己不是医疗专业人员,只是想讨论一些关心的话题,但造成的影响却是难以弥补的。

图:罗根在IG上澄清不当言论

回望过去几年时间,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因为虚假信息与阴谋论而承受着巨大压力,互联网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了政府立法的焦点话题。但在罗根事件爆发之前,播客平台上的各种争议言论并不是政府与舆论关注的焦点。

看起来,Spotify和2020年的Facebook一样,不愿意自己的平台成为“事实评判者”,不愿背负起审查内容的义务与代价,不愿意对平台上的争议言论采取措施,不愿自己背上“删帖封号”的标签。

但这样的一厢情愿能否贯彻到底,又会造成多少用户的损失?若SPOT不能直面这一问题,无限制地扩张版图带来的可能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结局。毕竟“罗根风波”已经招致社交媒体上一波反SPOT的呼声,甚至SPOT上一些知名音乐人以下架全部作品为条件威胁SPOT封掉罗根的账号。如果Spotify为了收入,只是象征性地制定一些审查和监管规则,一味地袒护传播错误信息的创作者。长此以往,势必会遭到平台用户和创作者的背离。

归根结底,从一成不变的流媒体音乐网站,转型成为内容创作的播客平台,同样是音频产品,Spotify却不一定有这样的基因。一方面,流媒体音乐平台的核心是音乐,而播客平台的核心是主播,管好产品不一定能管理好人;另一方面,各自为战的管理风格固然很诱人,但面对需要规范的播客平台,有强力创新的团队,不如有井然有序的制度;最后的最后,虽然选择用类短视频feed流来管理播客,但播客比短视频具有更高的专一度和专业性,短视频Feed流是否水土不服,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维持好其系统内部良好生态,将会是SPOT接下来要面对的巨大考验之一。

 

结语

自上市以来,Spotify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数年亏损后,据starvisionai.cn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Spotify将于2022年一季度起走出亏损坑,开始实现盈利),无论是此前专注于音乐流媒体还是如今转型到音频流媒体,其营收几乎都只靠付费订阅和广告。这样的营收模式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且过于依赖内容版权,难以控制成本支出。

但从Spotify最近这一系列动作来看,无论是向播客领域的大举进军还是app内竖屏短视频的测试,都是在营收模式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只不过这些在增收上的探索与音乐本身的关系已经不再密切,而是更广义上的音频行业。在音频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Spotify一开始就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但展望未来,流媒体音乐市场并未一统江山(还有诸多竞争对手),且Tiktok为代表短视频异军突起同样为这个行业带来变数(字节旗下流媒体音乐平台Resso主打更重社交)。

不过,Evercore ISI分析师Mark Mahaney发表研报,重申Spotify(SPOT.US)“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300美元。该分析师表示,自Spotify IPO以来,该公司股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对其商业模式的担忧,以及该公司是否有能力通过实现实质性的毛利率扩张。但该分析师预计,到2024年,预计Spotify毛利率将达到30%以上,这将比目前市场预期提前一年。如何要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流媒体领域拔得头筹,实现用户增长的同时获得盈利,Spotify未来的行动值得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MBI Deep Dives

本文编译:自由星人&执行星人

来自: RockFlow Universe

]]>
Spotify:2021年130位艺人通过Spotify收入超500万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9787.html Fri, 25 Mar 2022 12:42:52 +0000 //www.otias-ub.com/?p=1409787

Spotify去年向音乐版权持有者支付70亿美元,占了整个音乐产业总营收的25%。按照Spotify的说法,2021年有52600亿艺人通过Spotify赚得超过1万美元收入。其中有130位去年赚得的收入超过500万美元。

Screenshot-2022-03-23-at-19.16.48.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14.13.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20.38.webpScreenshot-2022-03-23-at-19.20.20.webp

Spotify没有透露艺人的名字,不过去年最热的应该是Bad Bunny、泰勒·斯威夫特、防弹少年团、Drake和贾斯汀·比伯;最热歌曲应该是Olivia Rodrigo带来的《Drivers License》。

但Spotify可能只告诉我们部分事实,并非全部。例如,艺人如果从Spotify赚得版税1万美元,他真正拿到的可能只有2000美元,其余被唱片公司和出版商瓜分。如果是防弹少年团,2000美元还要分给7个人。词曲作家和临时音乐人的收入可能更少。

让我们再看看具体数据可能会有更深了解:收入介于10000-49999美元,共36100位;收入介于50000-99999,共7000位;收入介于100000-499999,共7330位;收入介于500000-999999,共1130位;收入介于1000000-1999999,共590位;收入介于2000000-4999999,共320位;500万美元及以上,共130位。

page-1-6.webppage-2-6.webp

当然,艺人们的收入不只来自Spotify,还有竞争流音乐网站和CD销售。

向Spotify平台上传歌曲的艺人约有800万,每天上传新歌约6万首。99.3%的艺人年收入不到1万美元。在800万艺人中,约有一半上传歌曲不到10首。2021年整个音乐产业的营收增长18.5%,达到259亿美元。

]]>
Insider Intelligence:Amazon Music拥有订阅用户 5260 万 预计将同比增长5.3%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5189.html Sun, 27 Feb 2022 08:14:58 +0000 //www.otias-ub.com/?p=1395189

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之前为eMarketer)的估计,Amazon Music今年有望超过Pandora,成为美国用户数量第二多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包括这些服务的付费和广告支持计划的用户。

因此,虽然 Apple Music 估计有 3820 万订阅用户,与Amazon Music的 5260 万或 Pandora 的 4910 万相比,Apple Music 的订阅用户中没有一个是免费的、有广告支持的计划(尽管他们当然可以免费试用)。

Insider Intelligence预测称,Amazon Music预计将同比增长5.3%,而Pandora自2017年以来持续流失用户–SiriusXM公司旗下的音乐流媒体服务的用户群预计在2022年将下降6.7%。Pandora的一位代表拒绝对新报告发表评论,但表示Pandora是美国领先的广告支持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根据其最新报告,Pandora目前有5230万用户,低于前一年的5890万。

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去年的估计,当涉及到付费用户时,Pandora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

Spotify仍然是美国第一大流媒体音乐服务商,在全球拥有1.8亿 premium订阅用户,付费和免费计划的月活跃用户达4.06亿。根据Spotify自己的报告,其在北美有大约9338万活跃用户,包括2880万付费用户。由于Spotify的数字没有按国家缩小用户数量,所以很难直接比较Pandora的听众规模和Spotify的听众规模,但Pandora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Pandora去年的毛利润仍为7.43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30%。

随着Amazon Music的不断发展,其产品本身也有了一些明显的改进。Amazon Music和Apple Music去年都为所有用户推出了无损音频流服务,这是Spotify还没有的功能,而且它无法解释其延迟的原因。亚马逊也试图加强其播客产品,为选定的播客增加同步转录。但Spotify的播客收听率继续快速增长,尽管该平台的内容决策存在争议。随着播客行业的收购越来越多,很明显,Spotify不想放松对流媒体行业的控制。

自 cnBeta.COM

 

]]>
网易云音乐:2022年华语乐坛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0019.html Thu, 17 Feb 2022 03:16:44 +0000 //www.otias-ub.com/?p=1390019 2022年2月17日,国内在线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首次对外发布《华语乐坛趋势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从音乐创作、音乐风格、音乐消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提出华语乐坛已经正式从精英化时代进入平民化时代。

通过定量数据处理、乐评文本分析、资深从业者一对一访谈,这份报告提出了华语乐坛的十大趋势。

报告开篇提出,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华语乐坛持续从精英化时代走向平民化时代。华语乐坛的音乐创作模式、音乐作品内容、音乐消费习惯全面平民化。

音乐创作模式层面,从单纯的少量唱片公司专家团队制作宣发,发展到大量原创音乐人自主创作,独立在互联网上低门槛推广。音乐作品内容层面,内容类型广泛拓展,从流行情歌、影视BGM为主,走向分众音乐类型百花齐放;而随着创作者和消费者群体都更加大众,流行音乐内容也呈现出“下沉”趋势。音乐消费习惯层面,用户分众化的日趋明显,听歌品味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大众化现象级作品与分众化宝藏歌曲共同生长。 

报告指出,音乐作品内容“下沉”并不等于“口水”。当前的华语乐坛有了更多三四线的烟火,和县城小镇的生活。例如蛙池《孔雀》对厂妹生活的真实刻画,刘森《县城》的“没有县城万万不能”……反映出的是这个时代音乐人在关注着更为广阔的真实生活。而本土化音乐的生命,也就在这广阔的生活中孕育。

流量艺人“褪色” 新生代原创音乐人商业价值提升 

音乐创作层面,报告从新生代原创音乐人、老牌歌手和幕后音乐创作者三大群体入手,考察创作者群体的变化趋势。

报告发现,新生代原创音乐人的商业价值正在提升。女子民谣组合房东的猫近3年作品在云村每年平均播放量超 10亿次,姜云升2021年在云村涨粉超 200万。随着音乐平台的深度助推、音乐综艺的持续发力,线下演出的逐步恢复等,新生代音乐人的商业价值将进一步被更多人认可。 

2021年是年轻“顶流”翻车、“偶像”塌房的一年;也是大量老牌实力歌手作品频出、持续焕发生机的一年。这一年,53岁的窦唯在云村共上传94首音乐作品,堪称年度劳模音乐人。张学友、孙燕姿、陈奕迅、莫文蔚、蔡健雅等众多实力歌手,都相继发布新歌。流量艺人“褪色”,老牌歌手重焕生机、音乐生命周期延长,将是华语乐坛未来长期的重要趋势。 

报告还首次聚焦幕后音乐创作者群体,认为随着华语乐坛生态的改善,B端服务的深化等,幕后音乐创作者受到更多关注和扶持。2021年,网易云音乐平台幕后创作者数量较 2020 年翻番 。从词曲作者、编曲、制作人的开放入驻;到词曲创作营等技能培训机会;再到Beat交易、乐谱等平台功能提供,平台对幕后创作者的扶持正在持续加码。2021年9月,云村创制人体系上线后,《孤勇者》词作者唐恬的粉丝从个位数飙涨至7万。 

红歌广受年轻人喜欢 中国风说唱电音等加速出海

在这份报告的音乐风格章节,红歌、说唱电音及传统戏曲被重点展现。

红歌广受年轻人喜欢的趋势越来越凸显。2021年5月和10月,网易云音乐平台红色歌曲相关歌单总播放量是20年同期的2倍多。2021年10月1日,超50万人在云村聆听《我和我的祖国》。年轻音乐人创作的优秀正能量歌曲,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五四特别版错位时空》乐评过万,《红色》乐评超6万。

报告还发现,中国音乐的出海正在加速。数据显示,2020年初-2021年上半年,电子音乐《烟袋斜街》、说唱歌曲《囍》等多首中国音乐作品在海外平台播放量均破10亿次。作为最便捷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文化传播作用将会愈发彰显。此外,报告提到传统戏曲魅力不减,秦腔、川剧、南音、昆曲等众多类型戏曲的播放量持续上升。秦腔和川剧播放量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均超500%。

露营+音乐成新风尚 Z世代创造乐评许愿

音乐消费习惯的变化亦能体现行业风向。报告从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听歌习惯、新型听歌场景与乐评行为等视角,洞察当下在线音乐用户的行为模式,以期考察华语乐坛未来的方向。

报告指出,不同年龄用户的曲风喜好日益差异化。90后00后播放量Top3的曲风是流行、说唱和电音;00后对环境音的偏好程度超出平均水平;而80后偏爱儿童音乐,宝宝巴士成为众多云村80后听歌报告中的“年度歌手”。

关于听歌场景的拓展趋势,报告指出,露营或将成为下一个有较大上升空间的新音乐场景。“露营+听歌”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2021年10月,网易云音乐上露营歌单播放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36%。

网易云音乐的社区UGC内容也出现新变化。报告发现,Z世代正在创造全新的“乐评许愿”等音乐消费习惯。2021年,网易云音乐热度前一万的乐评中,“希望”被提及399次,高居第一。“听歌许愿”,本质上体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福。网易云音乐用户的许愿,既包含对自己、家人、恋人和朋友的真诚祝愿,也包含对陌生人的善意祝福。

作为广受年轻用户青睐的音乐社区,网易云音乐始终致力推动音乐行业创新。本报告力图研究华语乐坛新现象、新趋势,给予音乐从业者参考与启发,以期更好地共同助推华语音乐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市场的平民化,从来都是不可阻挡的大潮。而如何引领华语音乐市场潮流、品质的风向标,则是时代赋予每位有担当的从业者之全新命题。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Midia Research:Apple Music现在已是全球第二大音乐流媒体服务 份额为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1610.html Thu, 20 Jan 2022 12:53:34 +0000 //www.otias-ub.com/?p=1381610

根据新的市场调查,Apple Music是全球第二大最受欢迎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但在继续寻求流媒体主导地位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Spotify。根据Midia Research的一份新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Apple Music的用户占全球市场所有流媒体服务听众的15%,远远地排在Spotify之后。

Spotify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以31%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据了超过一倍的份额,尽管这比2020年的33%略有下降。亚马逊音乐和腾讯音乐都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而YouTube音乐占全球订阅量的8%。

Spotify仍然是市场份额最高的DSP(31%),但这比2020年第二季度的33%和2019年第二季度的34%有所下降。由于Apple Music以15%的市场份额屈居第二,而且Spotify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的12个月内增加的用户比其他任何一个DSP都多,因此Spotify没有很快失去领先地位的风险 – 但苹果对其份额的侵蚀是稳定和持续的。

根据报告,亚马逊音乐在增长方面再次超过了Spotify(分别为25%和20%),然而YouTube音乐连续第二年表现突出,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的12个月内增长超过50%。

报告称,YouTube音乐是这一时期唯一增加其全球市场份额的服务,这要归功于它在Z世代和年轻千禧一代中的受欢迎程度。

Google曾经是这个领域的落伍者,但YouTube音乐的推出改变了它的命运,在2021年第二季度前的12个月里增长了50%以上。YouTube音乐是这一时期唯一增加全球市场份额的西方DSP。YouTube音乐在Z世代和年轻的千禧一代中特别有共鸣,这应该给Spotify敲响警钟,因为他们在西方的2010年代的核心千禧用户群现在开始老化。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在2021年继续加强其音乐流媒体服务,增加了对空间音频和无损音频的支持,且没有给用户增加任何费用。该公司还推出了一个新的订阅计划,名为Apple Music Voice,完全依靠Siri进行音乐播放和用户互动。

报告指出,到2021年第二季度末,全球流媒体音乐市场增长了1.095亿(同比增长约26%),用户总数达到近5.24亿听众。

自 cnbeta

]]>
苹果:“2021年度播放量最多歌曲”榜单 大陆周杰伦歌曲占比过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1982.html Wed, 01 Dec 2021 12:30:35 +0000 //www.otias-ub.com/?p=1351982

苹果刚刚发布了一份新的播放列表,其中包含了本年度 Apple Music 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流媒体曲目。大家熟悉的 BTS、贾斯汀·比伯、以及 The Weeknd 等艺术家,均有作品入围。苹果在描述中写道:“在全球大部分人口被困家中一年之后,2021 年终于有机会将一只脚伸向户外”。

(来自:Apple Music 官网)

据悉,苹果 Top100 金曲榜单汇集了 48 个市场区域的数据。而 2021 榜单汇集了从 2020 年 10 月 16 日、到 2021 年 10 月 15 日期间,全球 Apple Music 平台上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

今年摘得榜首位置的,是来自韩流组合 BTS 的《Dynamite》。虽然苹果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播放次数数据,YouTube 上的 MV 播放量已经给出过惊人的答案 —— 超过 13 亿次!

《The Box》曾以 4.55 亿+ 播放量登顶 Apple Music 2020 金曲榜单

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奥利维亚·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的《Drive’s License》,以及阿丽亚娜·格兰德(Ariana Grande)的《Positions》,此外 Drake、Doja Cat 和 Justin Bieber 也都出现在了这份名单上。

早些时候,苹果还颁布了 2021 年度的年度金奖,The Weeknd 获评顶级艺术家、HER 获评年度作曲家,且 Olivia Rodrigo 获评年度突破艺人。

]]>
RIAA:2021上半年音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9274.html Wed, 27 Oct 2021 20:30:05 +0000 //www.otias-ub.com/?p=1329274 流媒体

流媒体音乐收入在2021年上半年增长了26%,达到59亿美元。流媒体音乐包括多种形式,如付费订阅服务、广告支持服务、数字和定制广播以及Facebook和数字健身应用上的音乐许可证。流媒体业务占同期总收入的84%,与2020年上半年的水平大致相同。

付费订阅占美国唱片收入的最大份额,同比增长26%,2021年上半年总计4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近2/3,占流媒体收入的78%。

这一总额包括来自“有限级别”付费订阅的4.52亿美元收入(受移动访问、目录可用性、按需限制或设备限制等因素限制的服务)。这些类型的服务占音乐订阅收入的10%,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略有增加。

广告支持的点播流媒体音乐收入在2021年上半年大幅反弹,增长54%,达到7.41亿美元。

2020年上半年,数字和定制无线电服务的音乐收入增长3%,达到5.85亿美元。

数字下载

永久音乐下载的绝对收入和占总收入的份额都有所下降。2021年上半年,数字音乐下载收入下降6%,降至3.1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数字下载曲目和专辑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2%和4%。

实物产品

黑胶唱片在2021年上半年继续明显复苏。来自黑胶唱片的收入增长了94%,达到4.67亿美元。音乐CD收入增长44%,达到2.05亿美元,但仍比2019年上半年缩减19%。CD仅占音乐实体收入的30%,而黑胶唱片占音乐实体收入的2/3以上。

]]>
RIAA:2021年上半年美国音乐产业营收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1530.html Thu, 07 Oct 2021 15:48:37 +0000 //www.otias-ub.com/?p=1321530 近日,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发布了 2021 年年中美国音乐产业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录制音乐市场在2021年前六个月迎来了飞速发展,总收入在2021 年上半年达到71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

2021年上半年的录制音乐市场的增长主要受音乐流媒体的推动,包括付费订阅服务、广告支持服务、数字和定制广播,以及Facebook音乐和数字健身应用程序的许可。其中,音乐流媒体的收入增长了26%达到59亿美元,占美国音乐产业全部收入的84%,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依旧是流媒体音乐仍然是音乐产业最大的现金牛。

△美国音乐产业2021上半年收入占比(来源:RIAA)

在流媒体细分领域中,付费订阅延续了多年强劲增长的趋势,在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6%,产生46亿美元的收入。付费订阅带来的收入不仅占流媒体的78%,还占了总收入的将近2/3。自2019年同期以来,付费订阅的总收入总共增长了40%。

从订阅数量来看,2021年上半年付费订阅的数量同比增长了26%,首次超过8000万,达到了8200 万的记录,同比增长达13%。

△美国实体音乐收入趋势

数字下载曾经是一个主要的收入渠道,不过今年,数字下载的收入下降了6%,营收只有3.1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数字下载的歌曲和专辑的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2%和4%。

值得一提的是,黑胶唱片在2021年上半年继续显著复苏,收入增长了94%,达到4.67亿美元,占实体音乐总收入的2/3以上。当然,考虑到去年疫情对实体音乐销售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类别的收入增长也是意料之中。

除此之外,今年到目前为止,CD的销售增长了44%,达到2.05亿美元,占实体收入的30%,但这一数额比2019年同期低19%。

来自:音乐财经

]]>
YouTube:音乐内容占据了用户25%的观看时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1527.html Thu, 07 Oct 2021 15:45:12 +0000 //www.otias-ub.com/?p=1321527

近日,YouTube首席商务官Robert Kyncl在英国皇家电视协会剑桥大会期间,分享了有关该视频流媒体平台的一些统计数据。

Kyncl指出:“YouTube平台上目前占观众观看时长25%的内容为音乐视频,另外25%来自媒体公司,其余50%来自YouTube创作者生成的内容。”

根据谷歌高层Philipp Schindler的声明,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用户每天在YouTube观看视频的时长超过10亿小时,其中超过2.5亿小时都在欣赏音乐。”

尽管YouTube上存在大量UGC和专业媒体内容,但其他证据同样表明音乐是该平台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例如“song”仍然是用户在该平台最常搜索的词条。

在谈到包括收入在内的财务趋势时,Kyncl表示:“我们的收入与Netflix大致相当,但实际上我们规模稍大,增长速度更快。”

据财报显示,YouTube今年第二季度的广告收入为70亿美元,同比增长83%,而第一季度为60亿美元,同比增长49%。这组数据中并不包括YouTube Music和YouTube Premium产生的订阅收入,而YouTube Music的付费和试用订阅用户超过5000万。

对比来看,Netflix第二季度录得收入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而第一季度收入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Kyncl还提到,YouTube的合作伙伴计划覆盖了大约200万创作者,该公司在过去三年中向他们支付了300亿美元。所以 “YouTube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全球最大的内容许可方之一。”

在Spotify、Apple Music和Amazon Music等专用的音乐流媒体平台用户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YouTube用户对于音乐内容的需求仍然只增不减,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也是另一个有效的作品宣发和曝光渠道。

来自:音乐财经

]]>
RIAA:2021上半年美国音乐类营收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1909.html Tue, 14 Sep 2021 13:02:32 +0000 //www.otias-ub.com/?p=1311909

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近日发布了 2021 年中报告,今年上半年美国唱片音乐收入为 71 亿美元(按零售价格计算),相比较去年同期(56 亿美元)增长了 27%。 流媒体音乐仍然是音乐产业最大的现金牛,在 2021 年上半年占美国音乐产业全部收入的 84%。

在流媒体子集中,付费订阅以巨大的优势领先。上半年,付费订阅产生了 46 亿美元的收入。这几乎是音乐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同比增长了 26%。订阅的数量也在增加,在上半年达到了 8200 万的记录。与 2020 年上半年的 7300 万订阅量相比,增长了 13%。

数字下载曾经是一个主要的收入渠道,不过今年的营收只有 3.19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5%。实体音乐销售继续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黑胶唱片。在 2021 年上半年,黑胶唱片的收入增长了 94%,达到 4.67 亿美元。当然,考虑到去年 Covid-19 疫情对实体音乐销售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类别的比较有点不公平。

今年到目前为止,CD 的销售增长了 44%,但仍比大流行之前的 2019 年低 19%。

自 cnbeta

]]>
BVMI:2021上半年德国音乐产业收入达到1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6154.html Thu, 02 Sep 2021 14:59:46 +0000 //www.otias-ub.com/?p=1306154 根据联邦音乐产业协会BVMI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德国音乐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2.4%,达到10.6亿美元(9.038 亿欧元)。作为参考,在疫情大流行开始之际,2020年H1德国的音乐产业收入约为9.1826亿美元(7.837亿欧元)的音乐产业收入,较前一年同比增长4.8%。

根据BVMI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德国音乐行业10.6亿美元左右的收入中有78.6%来自数字形式,其中近7.5亿美元收入来源于音乐流媒体,占总收入的70.6%。其余8%的数字收入来自下载(3.3%)和其他数字形式,包括视频流媒体(4.7%)。

音乐流媒体能够为德国音乐行业带来超过70%的收入,主要因为欧洲国家对“虚假流量”运营和流媒体翻录平台采取了严厉的法律行动。

2021年上半年,德国的实体音乐收入占比达21.4%(2.2666亿美元),其中CD收入占比为14.5%,同比下降了16.4%,音乐DVD和蓝光占0.6%。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黑胶唱片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继续增长,其销售额增长了49.5%,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4.5%提高到了5.9%。

作为对比,黑胶唱片的销量在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音乐市场,已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MRC Data的2021年半年报告指出,黑胶唱片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08.2%,达到1920万,是自MRC Data 1991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BVMI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lorian Drücke表示:“2021年上半年,该行业的营业额和数字收入份额上升到了新的高峰。黑胶唱片销量增长了约50%,也体现了德国音乐市场的特殊性。”

德意志留声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k Briegmann表示:“当音乐行业首当其冲地受到疫情影响的时候,这种共同的成功使我们能够有信心为知名音乐人和新人投入更多资金,这也是整个行业未来成功的关键。”

]]>
Billboard:《Donda》播放量达6000万次 创美区Apple Music新纪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4163.html Tue, 31 Aug 2021 13:07:34 +0000 //www.otias-ub.com/?p=1304163

在经历了 8 月 6 日和 8 月 22 日的两次跳票后,Kanye West 终于在上周末(8 月 29 日)正式发布了第十张录音室专辑。与此同时,《Donda》也凭借超过 6000 万次的播放量,创下了美区 Apple Music 的新纪录。Billboard 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发行 24 小时后,《Donda》便登上了该流媒体平台专辑排行榜的第三位。

回顾 Apple Music 流媒体平台的历史,J. Cole 率先于 2018 年凭借《KOD》在 24 小时内获得的 6450 万播放量而登上了榜首。紧随其后的是 Drake 的《Views》,其成绩为 6350 万。

除了美国,《Donda》还在 24 小时内登上了 150+ 市场的专辑排行榜。此外在每日全球 Top100 榜单中,Kanye West 也是前 20 名中排行第 19 的艺术家。

自 cnbeta

]]>
首份《睡眠音乐研究白皮书》发布,57%的失眠人群选择音乐助眠!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3488.html Tue, 10 Aug 2021 08:24:01 +0000 //www.otias-ub.com/?p=1293488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们生活工作都十分重要,但各项研究报告都显示,大量人群面临睡眠障碍,也越来越多人群选择音乐助眠。近日,HIFIVE(嗨翻屋)联合蜻蜓FM、锦江酒店(中国)联合发布《睡眠音乐研究白皮书(2021)》(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市面上首份“睡眠音乐”主题的研究,该白皮书通过平台运营及调研数据分析,展现国人的睡眠现状及音乐助眠情况。

我们都是特困生!

《白皮书》显示,拥有完全健康睡眠人群占比只有26.8%,近3/4的人群都面临着睡眠时间不足、入睡时间过长、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情况,《白皮书》显示迈入“社畜”阶段的95后秉承“越夜越精彩”的信仰,凌晨入睡的比例更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熬夜至凌晨的比例迅速降低。在睡眠时长上,睡眠不足8小时成为都市人群常态,76.5%的受访人群表示“躺平”太难!

而对于不同性别而言,27%的男性选择“凌晨以后”才进入梦乡,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这也促使了男性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比例更高,这也是导致“秃头”等睡眠缺失“隐患”。

57%的失眠人群选择音乐助眠

在现代人群的失眠原因中,除了沉迷短视频的视觉刺激这一共同原因之外,不同的年龄群体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相较于00后的学业压力、90后的情感压力,80后失眠的原因则更现实:完不成的KPI(占比16.3%)、还不完的“花呗”(占比14.6%)成为了阻碍中年人们入睡的障碍。

面临失眠问题时,收听音乐助眠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占比56.6%)。除此之外,00后更喜欢借助于睡前冥想(占比45.4%)让自己入眠,90后则悄然加入了泡脚养生助眠的阶段(占比22.%),而80后们则进阶为“养生2.0”阶段,更多的选择夜跑等适量运动改善睡眠质量(占比28.9%)。

助眠音乐没选好,小心长“耳虫”!

关于音乐助眠,众多研究显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效果,《白皮书》中的调研也显示,8成用户反馈睡眠音乐对于睡眠提升有明显帮助。

但《白皮书》同时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做助眠音乐。因为日常“欣赏性音乐”主要表现的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而且往往在旋律或节奏上有较强的记忆性,多次收听后容易在脑海中重复这首音乐作品(或旋律),这类情况即耳虫现象,有可能会影响睡眠。

助眠音乐是为了缓解睡眠问题,提升睡眠质量创作的,在创作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在音乐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平稳性”特点,即表达的情绪、旋律、节奏等都相对平稳,不易形成“洗脑”的记忆,更有助于睡眠。

同时,《白皮书》显示目前市面上主要作为助眠音乐的音乐类型有八音盒、自然音、轻音乐、古典乐、白噪音等类型。其中轻音乐是主要的收听的类型,较为小众的白噪音在一些助眠APP的教育下,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度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偏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睡眠问题的日益关注,睡眠行业的市场也呈现较快发展,据相关研究显示,2020年睡眠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亿,2030年将突破万亿万。“助眠音乐作为缓解睡眠障碍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也在不少智能硬件、音频应用中有使用,”HIFIVE的市场负责人说,“通过与合作伙伴发布的这份《睡眠音乐白皮书》,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助眠音乐,正确的选择音乐改善睡眠问题。”

《睡眠音乐白皮书》(2021)报告全文:

]]>
火花音悦:2021大学生毕业设计音乐版权使用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0297.html Mon, 28 Jun 2021 18:06:58 +0000 //www.otias-ub.com/?p=1270297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Shazam月活突破1亿人 识别超过500亿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4435.html Fri, 18 Jun 2021 13:57:29 +0000 //www.otias-ub.com/?p=1264435

苹果旗下广受欢迎的音乐发现应用和服务 Shazam 今天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月活跃用户数量突破 1 亿人,自应用发布以来识别数量超过 500 亿次。负责 Apple Music 和 Beats 业务的苹果副总裁 Oliver Schusser 表示:“Shazam 是魔法的代名词。无论是对歌迷来说,还是对被发现的艺术家来说,都能几乎立即获得歌曲识别”。

他继续说道:“Shazam每月有10亿次识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应用程序之一。今天的里程碑不仅显示了人们对Shazam的喜爱,也显示了全世界对音乐发现的不断增长的需求”。Shazam 于 2002 年作为短信服务推出,但在2008年App Store推出时开始看到显著增长,Shazam应用程序也随之推出。

Shazam 在 10 周年时创下了第一个 10 亿个标签,但现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Shazam 已经成功地将 500 多亿个标签与 5100 万首歌曲相匹配。Shazam 的第一个结果是 T.Rex 的 “Jeepster”,而这个结果是通过短信传递的。

第 500 亿次里程碑识别的歌曲是王艷薇的《框不住的愛 (不插電版)》,而 Tone and I 的《Dance Monkey》仍然是有史以来被 Shazam 识别最多的歌曲。

Shazam被内置在苹果设备中,所以你可以让Siri识别歌曲,或者你可以通过iPhone和iPad的控制中心访问音乐识别功能。还有一个Shazam应用程序可以在App Store上找到。

自 cnbeta

]]>
英国卫报:游戏已经取代音乐成为年轻人文化主流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3718.html Mon, 10 May 2021 13:31:30 +0000 //www.otias-ub.com/?p=1243718

英国老牌媒体卫报发表文章称,全球电子游戏产业收入已经超越体育和电影产业,取代音乐成为年轻人文化的主流。报道中说,在全球疫情的驱使下,许多文娱活动包括音乐节都被迫取消,但是像是《动物森友会》这样的游戏却没有停下脚步,成为了隔离中许多人的社交选择。游戏文化早已进入主流十年以上,甚至许多外国政客想要通过游戏来拉选票。

(美国纽约民主党代表玩《Among Us》)

2019年,外国游戏视频制作者PewDiePie和勒布朗·詹姆斯在外国年轻人中具有相同的知名度,并享有较高的好感度登上了新闻头条。2020年春季,外国媒体报道游戏行业每年收入为1390亿美元,超出了NFL(美国橄榄球联盟)、NBA、MLB(美国棒球联盟)以及NHL(北美曲棍球联盟)年收入的总和;而到了2020年全球游戏产业收入将达到1800亿美元,收入增长20%,超过所有体育和电影行业。

同时,游戏主机也成为了2020年讨论度最高的产品。还记得曾经iPhone发布后人们的期待,排着长长的队伍,却一货难求吗?现在同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在任天堂Switch和PS5上了。

音乐和时尚行业也对应的做出改变,开始生产收电子游戏启发的文化产品。例如巴黎世家用游戏的方式发布它们2021年夏季的新产品。

而在音乐行业,也有像是Travis Scott一样在《堡垒之夜》中开展演唱会。演出吸引了1200万观众,是2020年MTV音乐录像大奖赛的两倍。

如此高的关注度也有它的劣势。比如备受关注的《赛博朋克2077》,请来了基努李维斯以及一众知名音乐人,游戏的开发成本高达3.17亿美金;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2009年的《阿凡达》制作成本为4.78亿美金,游戏大作的成本已在好莱坞最大制作电影的预算范畴之内。伴随这高调宣发游戏发售,却因为游戏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发了许多消费者强烈的不满。但即使如此,游戏依然卖出了1300万份。

据统计,在外国的年轻人中,68%认为游戏是他们身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91%表示他们经常玩游戏,74%的人认为游戏帮助他们和朋友更好的沟通。

自3dmgame

]]>
腾讯音乐:2020年总营收291.5亿元 付费用户达56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0859.html Tue, 23 Mar 2021 04:47:29 +0000 //www.otias-ub.com/?p=1220859

2021年3月23日,腾讯音乐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2020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4.6%至291.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0.9%至49.5亿元。

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14.3%至83.4亿元。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29.0%,高于2020年第三季度的25.9%;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1.9%至15.8亿元,广告服务在2020年第四季度获得了超100%的同比增长。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13.5亿元。

用户数据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5600万,同比增长40.4%;环比净增长430万,付费率达9%,高于第三季度的8%和2019年同期的6.2%。长音频用户渗透率提升至近15%,远高于上年同期的6%。

继公司2020年与环球音乐集团(UMG)续签了长达数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之后,2021年1月,公司参与的由腾讯控股牵头的财团在UMG的股权增加至20%;2021年3月,公司与华纳音乐提前续签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还将以合资音乐厂牌或其他形式展开更多深度合作并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范围,其中包括华纳音乐的授权将涵盖公司旗下所有音乐娱乐平台,以及双方将共同开发商用音乐解决方案,携手开拓商用音乐在智能终端等多领域的市场空间。

长音频方面,在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音乐长音频专辑数量同比增长370%,长音频MAU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5.5%增长至14.8%,长音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持续增长。2021年1月,公司与深圳市懒人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懒人听书)的全部股东达成最终协议,收购懒人听书100%股权。

via 上海证券网

]]>
《音效行业白皮书》:音效品牌发展正当时,蝰蛇音效快速布局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3745.html Tue, 19 Jan 2021 06:50:49 +0000 //www.otias-ub.com/?p=1193745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音效行业白皮书】即可

短视频、直播等“视觉经济”仍在风口上飞舞,而长音频市场如播客、有声听书等消费的流行,让“耳朵经济”也迎来自己的风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常碎片化的时代,占用更少注意力和流量消耗的音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经济价值也越发凸显。

“耳朵经济”的崛起,包含三大维度的关键要素。内容层面上,日益细分化、场景化的互联网内容生态和用户年轻化让过去小众的音频行业成为新的大众流行;硬件层面上,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正让音频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场景;音频技术层面,用户们对音质、音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内容生态的建设和硬件产品的创新仍是“耳朵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注的焦点,而音效技术这一关键维度受到的重视仍旧缺位,用户对音效的付费意愿提升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近日,酷狗音乐发布了《音效行业白皮书》,该报告委托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执行,首次将音效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公诸于世。白皮书从音效的市场价值、国内音效品牌现状、发展前景、音效品牌口碑、音效商业模式及产业链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读,得出了多个核心结论。

音效从年轻群体走向大众,未来市场价值巨大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的极大丰富性释放了娱乐性的需求。电子音响产品消费极速增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音响消费国之一。而电子音响的发展,又为音效市场奠定了广阔坚实的基础,听音乐已成为C端消费者生活的重要部分。不仅每日听歌平均市场已超过2.6小时,对高音质的追求,让他们开始以各种音效增强听歌体验。据该报告显示,89%的用户在听音乐时会使用音效,拓展音乐消费场景的趣味性。在当前,国内音效市场仍以年轻人为主体,呈现出娱乐化、参与感强的特点。随着技术和资本的不断进入,音频产品成为热门领域,音效市场将逐步走向大众,用户会把对音效的追求扩展到音频设备及更多场景之中,比如耳机、影音设备、汽车、智能家电等,在应用场景上更加立体化。

国内音效方兴未艾,新锐品牌端倪初现

白皮书指出,由于国内音效市场起步较晚,早期音效市场以to B的商业模式为主,消费者对音效品牌的认知并不强。《音效行业白皮书》还调查了不同音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国外音效品牌虽然高端、专业,但用户在移动场景应用的感知并不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互联网思维被引入音效市场,更多用户参与其中,且更看重后段的声音修饰,呈现出参与度高、可玩性强和场景多元化的特点。由此国内一批携带移动端、场景化优势音效品牌强势崛起,蝰蛇音效成为其中具有差异化优势和品牌认知度的品牌,且在消费者心中是选择多、听感提升、不断更新、平台开放、方便使用且好挺好玩的音效品牌。

多元音效应用场景,蝰蛇音效迎来“黄金时代”

国内音效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载体多样化、音效模式多元化等特点,用户们由于音乐审美偏好存在差异,且在歌曲种类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消费者们更希望有更丰富的特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的音效偏好需求。依托于酷狗的技术加持和4亿用户基数带来的用户数据分析成为现实,蝰蛇音效在音效设计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程度较高。从消费者大数据及行为习惯出发进行深度挖掘,蝰蛇音效已形成一个国内庞大的UGC音效生态,有超过1500位活跃调音师,超过3000款专业调试的UGC音效可供听众选择使用,通过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音效和音乐体验,形成一个圆满的闭环。从2018年起,蝰蛇音效就开放了调音师认证和自家的技术平台,连续三年举办了“金蝰蛇年度调音师评选大赛”。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8日,2020年度金蝰蛇调音师大赛正火热进行,千万用户通过投票评选出“真·百万调音师”,还将在1月29日举行颁奖典礼。经过7年的技术、生态、用户积累和五次升级迭代,无论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当人们谈起音效时,蝰蛇音效是较多被提及的品牌(第一品牌提及率16%),也成为酷狗因为除了“歌多”之外的另一大特色。

蝰蛇音效成为越来越多C端消费者和B端厂商的选择

通过大量的调研反馈,蝰蛇音效在C端市场拥有良好的口碑。在品牌体验上,蝰蛇音效是体验较多的移动端音效品牌;也是消费者喜欢、推荐的品牌,消费者认为蝰蛇音效具有场景多、音效多、有趣玩法多、满足个性需求、更能适配国内音乐等突出优势。

在C端的带动之下,蝰蛇音效也正成为越来越多B端厂商的选择。酷狗蝰蛇音效凭借丰富的音效选择和潮流的UI视觉优化突围而出,获得了用户们的青睐。蝰蛇可以满足他们年轻化、多元化、移动化的需求,B端厂商也希望通过和蝰蛇的深度合作,有望吸引到更多年轻客群。

抓住5G风口,蝰蛇音效破圈成国货之光

在白皮书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希望蝰蛇音效能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和设备厂商、音乐APP深度合作推出专属定制装备,并且进一步拓宽合作平台,音频相关的全领域合作。顺应消费者的强烈需求,蝰蛇通过技术授权、品牌认证、定制服务等方式,与万魔(1more)等耳机厂商合作推出了多达6万款耳机音效,适配了比亚迪等142个汽车品牌,与海信、长虹等家电品牌也有深度合作,还与当贝等家庭影音品牌合作,正在走出手机,深入更多用户的客厅、车内。

《音效行业白皮书》清晰地展现了“耳朵经济”背后的巨大想象空间和市场潜力。以蝰蛇音效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音效品牌正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成为C端和B端齐头并进的先行者。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音效行业白皮书】即可

]]>
HIFIVE旗下曲多多(AGM):2020年商用数字音乐使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0150.html Wed, 13 Jan 2021 09:22:15 +0000 //www.otias-ub.com/?p=1190150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音乐的使用场景十分广泛,除了个人用户用于欣赏学习外,还广泛的应用于广告、影视、游戏、短视频、直播等场景中。
  • 对于音乐人,特别是音乐制作人而言,其音乐作品除了用于普通用户的个人欣赏外,商用场景是其作品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 但目前对于音乐的观察分析都主要集中在个人收听欣赏的流行音乐上,对于商用音乐关注较少。
  • 偶有关于商用音乐的研究报告,也主要集中于商用音乐的市场行业分析等宏观维度,对于目前商用音乐具体使用情况,缺乏进一步了解。
  • 因此,基于HIFIVE及旗下曲多多(AGM)在商用音乐领域丰富的版权内容和大量的授权数据,对于商用音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音乐人的创作以及音乐需求方的使用,以及对行业有进一步了解需求的人士,都提供一定的参考。
  • 同时,商用音乐的使用,与大众的版权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此报告中,也将基于相关数据简单介绍目前关于商用音乐的正版使用情况,以期提升大家对于音乐版权关注和使用正版音乐的意识。

          二.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 与个人欣赏学习不同,商用音乐的使用方式主要在于”商用“,需要根据其商用项目获得音乐版权方的商用授权
  • 但因音乐的授权群体和使用场景十分广泛,而不同的使用场景,授权方式差异极大,如线下公共播放环境与视频制作中使用音乐,可能就存在授权方式的差异。
  • 为了规范研究使用的维度,本文研究对象及数据,主要以HIFIVE旗下线上版权音乐交易平台—曲多多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
  • 因此虽然也有覆盖部分线下使用场景,但可能不一定全面准确,在阅读本报告时需要注意。商用音乐正版化使用

          一.音乐版权意识

  • 与个人欣赏学习不同,商用音乐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于使用音乐需要获得相关授权。
  • 随着国家的政策的加强,音乐版权授权在行业内形成共识。
  • 但行业的持续发展,除了国家政策、行业共识外,还依赖于社会的版权意识。但从相关搜索大数据显示,仍需长期的宣传和渗透。
]]>
Fastdata:2020中国在线音乐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5934.html Wed, 18 Nov 2020 19:16:44 +0000 //www.otias-ub.com/?p=1155934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腾讯音乐:3Q20营收75.8亿元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517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1662.html Thu, 12 Nov 2020 10:42:44 +0000 //www.otias-ub.com/?p=1151662

2020年11月11日,今日凌晨公布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腾讯音乐Q3营收为7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4%。其中,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55%;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为52.5亿元,同比增长12.7%。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10%。每股收益为0.34元,去年同期为0.31元。每ADS基本收益为0.68元,去年同期0.63元。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9%。

三季度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5170万,同比增长46%,环比净增长达460万,为2016年以来单季最大净增长。

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率历史性达到8.0%,去年同期为5.4%。

来源:财报截图

报告期内,移动端线上音乐月活数为6.46亿,同比下降2.3%;移动端社交娱乐服务月活数为2.35亿,同比下降2.9%。

三季度在线音乐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ARPPU)9.40元,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5.6%。三季度社交娱乐ARPPU 166.70元,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31%。

今年上半年,腾讯音乐所属的流媒体音乐市场迎来了爆发期。

在美国音乐市场上,2020年上半年,流媒体收入已经占美国录制音乐收入的85%。而在2015和2016年上半年,流媒体音乐分别仅占美国音乐行业收入的32%和47%;另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音乐流媒体订阅量将超过4.5亿,将同比增长25%以上。

近期,Insider Monkey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腾讯音乐的股票已被30只对冲基金纳入到投资组合中,相比第一季度增加了20%。

其中,截至9月底,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持有的TME股票市值达到了1.649亿美元,SoMa Equity Partners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1.077亿美元。

与此同时,Tiger Pacific Capital、Millennium Management、Tudor Investment Corp、Chiron Investment Management、Segantii Capital,以及Kingstown Capital Management等机构投资者也将其纳入到了投资组合中。

via 富途牛牛

]]>
网易云音乐:2020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8297.html Sat, 07 Nov 2020 03:48:47 +0000 //www.otias-ub.com/?p=1148297 《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取得重大发展,已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音乐人生存现状有较明显改善,同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中,网易云音乐入驻音乐人超20万,较4年前增长10倍。音乐人群体迅速壮大给原创音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力军,也给整个华语音乐产业带来全新机遇与命题。

2016年,国内首份关注音乐人群体状况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由网易云音乐发布。近年来,原创音乐发展突飞猛进,出现很多新变化、新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网易云音乐基于11857份音乐人问卷及平台后台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发布这份全新《报告》,从多维度全景展现了当下中国音乐人群体的共同面貌。

中国音乐人总数破20万 原创音乐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

《报告》显示,中国原创音乐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音乐人数量爆发式增长,音乐人总数进入20万+时代,爆款原创歌曲频出,大量分众音乐走红,2019年平台原创音乐人作品播放量超2730亿,4年前入驻平台的音乐人粉丝量平均增长1800%。音乐市场进入百花齐放时代,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同时,音乐人群体特征发生新变化:95后00后音乐人占比71%,Z世代成为绝对主力。女性力量崛起,女性音乐人总数超5万,占比从2016年的14%增长至26%。三线及以下城市地区音乐人占比近半,“小镇音乐人”比例明显上升。这展现出互联网正在打破年龄、性别、地域等限制,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有了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机会。

《报告》数据显示,和2016年相比,音乐人生存现状有较明显改善,四成音乐人收入增长较明显;音乐人收入渠道单一的情况得到较好扭转。目前,在一次性的版权采买收入之外,单音乐人在网易云音乐平台的累计线上收入最高者已超千万元。今年前10个月,仅参加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扶持计划“云梯计划”的音乐人获得的线上扶持收入就已超1亿元。我国原创音乐市场整体起步较晚,未来原创音乐还大有可为,音乐人生存状况还会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今年,新冠疫情对音乐人短期收入影响明显,超过3/4的受访音乐人表示收入受到影响。音乐人纷纷尝试新的生存模式。其中音乐人拥抱直播,直接催生了今年的线上音乐演出热潮。这对音乐人作品传播及收入方式的影响可能都是长期的。

曝光与收益始终最受关注 创作层面扶持需求值得重视

《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2020)》也对音乐人当前面临的问题与需求进行了详细调研。数据显示,曝光宣传与作品收益仍然是音乐人最关注的问题。其中“云圈”“Mlog”等粉丝互动功能很受欢迎,过半音乐人希望平台提供更多相关功能,说明音乐社区对原创音乐的促进作用受到充分认可。

而随着缺少从业经验的年轻音乐人大量涌入,提升专业技能成为迫切需求,7成音乐人认为自己需提升专业技能。结合过半音乐人在线上学习技能的信息来看,如何做好音乐技能的教育培训特别是线上教培服务,值得关注。当前,互联网平台对音乐人的扶持更多集中在传播和收入方面;未来,对音乐创作方面的助力也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网易音乐人服务全面升级 赋能更广泛的音乐人群体

据了解,针对原创音乐发展现状及音乐人实际需求,网易云音乐也宣布旗下原创音乐品牌“网易音乐人”服务全新升级,致力从创作、传播、收益等全方位赋能音乐人。

其中,网易音乐人“创作者中心”全新升级,以更专业的服务功能助力音乐人轻松发布、管理作品,并快速获得曝光扶持。网易音乐人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从唱作人延伸至词曲作者、幕后制作人等,目前平台已全新上线“词曲管家”一站式词曲服务,帮助词曲创作者获得专业服务和专属收益。今年,平台也全新推出“音乐人课程”“大师精品课”“AI智能创作”等专业课程及创作工具,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更系统的专业创作扶持。

整体来看,中国音乐人群体已不在少数,面向行业人群的深度服务还需要全面拓展。如何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工业化,打造更多优质原创歌曲,成为行业重要命题。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网易云音乐入驻音乐人超2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8008.html Fri, 06 Nov 2020 00:04:03 +0000 //www.otias-ub.com/?p=1148008 11月6日,网易云音乐发布《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2020)》。《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取得重大发展,已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音乐人生存现状有较明显改善,同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中,网易云音乐入驻音乐人超20万,较4年前增长10倍。音乐人群体迅速壮大给原创音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力军,也给整个华语音乐产业带来全新机遇与命题。

2016年,国内首份关注音乐人群体状况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由网易云音乐发布。近年来,原创音乐发展突飞猛进,出现很多新变化、新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网易云音乐基于11857份音乐人问卷及平台后台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发布这份全新《报告》,从多维度全景展现了当下中国音乐人群体的共同面貌。

中国音乐人总数破20万 原创音乐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

《报告》显示,中国原创音乐渐与主流商业音乐并驾齐驱:音乐人数量爆发式增长,音乐人总数进入20万+时代,爆款原创歌曲频出,大量分众音乐走红,2019年平台原创音乐人作品播放量超2730亿,4年前入驻平台的音乐人粉丝量平均增长1800%。音乐市场进入百花齐放时代,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同时,音乐人群体特征发生新变化:95后00后音乐人占比71%,Z世代成为绝对主力。女性力量崛起,女性音乐人总数超5万,占比从2016年的14%增长至26%。三线及以下城市地区音乐人占比近半,“小镇音乐人”比例明显上升。这展现出互联网正在打破年龄、性别、地域等限制,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有了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机会。

《报告》数据显示,和2016年相比,音乐人生存现状有较明显改善,四成音乐人收入增长较明显;音乐人收入渠道单一的情况得到较好扭转。目前,在一次性的版权采买收入之外,单音乐人在网易云音乐平台的累计线上收入最高者已超千万元。今年前10个月,仅参加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扶持计划“云梯计划”的音乐人获得的线上扶持收入就已超1亿元。我国原创音乐市场整体起步较晚,未来原创音乐还大有可为,音乐人生存状况还会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今年,新冠疫情对音乐人短期收入影响明显,超过3/4的受访音乐人表示收入受到影响。音乐人纷纷尝试新的生存模式。其中音乐人拥抱直播,直接催生了今年的线上音乐演出热潮。这对音乐人作品传播及收入方式的影响可能都是长期的。

曝光与收益始终最受关注 创作层面扶持需求值得重视

《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2020)》也对音乐人当前面临的问题与需求进行了详细调研。数据显示,曝光宣传与作品收益仍然是音乐人最关注的问题。其中“云圈”“Mlog”等粉丝互动功能很受欢迎,过半音乐人希望平台提供更多相关功能,说明音乐社区对原创音乐的促进作用受到充分认可。

而随着缺少从业经验的年轻音乐人大量涌入,提升专业技能成为迫切需求,7成音乐人认为自己需提升专业技能。结合过半音乐人在线上学习技能的信息来看,如何做好音乐技能的教育培训特别是线上教培服务,值得关注。当前,互联网平台对音乐人的扶持更多集中在传播和收入方面;未来,对音乐创作方面的助力也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网易音乐人服务全面升级 赋能更广泛的音乐人群体

据了解,针对原创音乐发展现状及音乐人实际需求,网易云音乐也宣布旗下原创音乐品牌“网易音乐人”服务全新升级,致力从创作、传播、收益等全方位赋能音乐人。

其中,网易音乐人“创作者中心”全新升级,以更专业的服务功能助力音乐人轻松发布、管理作品,并快速获得曝光扶持。网易音乐人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从唱作人延伸至词曲作者、幕后制作人等,目前平台已全新上线“词曲管家”一站式词曲服务,帮助词曲创作者获得专业服务和专属收益。今年,平台也全新推出“音乐人课程”“大师精品课”“AI智能创作”等专业课程及创作工具,为原创音乐人提供更系统的专业创作扶持。

整体来看,中国音乐人群体已不在少数,面向行业人群的深度服务还需要全面拓展。如何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工业化,打造更多优质原创歌曲,成为行业重要命题。

]]>
Counterpoint: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在线音乐流媒体收入为 67 亿美元 同比下降2%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0368.html Wed, 07 Oct 2020 13:51:05 +0000 //www.otias-ub.com/?p=1130368

全球在线音乐流媒体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了 2%,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3%,为 67 亿美元。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报告,在线音乐流的付费订阅同比增长了 29%,而上一季度增长了 35%。研究分析师 Abhilash Kumar 表示:“第二季度增长放缓,收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在月活跃用户总数方面,腾讯音乐及其子公司 QQ 音乐,酷我和酷狗在 2020 年第二季度以 26%的份额位居榜首,其次是 Spotify 和 YouTube 音乐,分别占 12%和 10%的份额。但是,Spotify 领先付费订阅人数,市场份额为 34%,其次是 Apple Music,份额为 21%,Amazon Music 份额为 15%。

虽然各个国家,经济体和行业都面临着新冠病毒流行和随后封锁的影响,但在线流媒体市场仍然不受影响。相反,在此期间,随着人们更多地呆在室内,该行业在付费订户和整体用户群中都看到了发展。虽然,这种激增已经开始逐季度下降,并有望在 2020 年第四季度达到新冠之前的水平。

]]>
流媒体拯救了一个备受打击的音乐产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5857.html Fri, 25 Sep 2020 03:56:44 +0000 //www.otias-ub.com/?p=1125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