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7 Feb 2025 13:00:1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MusicWatch:2024年Q4 TikTok音乐用户市场份额下降至29% Meta平台升至3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923.html Thu, 27 Feb 2025 13: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742923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MusicWatch的最新研究,美国音乐用户流向正在发生变化:几乎各个年龄段的音乐用户,都正从TikTok流向Meta和Google旗下的社媒平台。曾经被TikTok牢牢占据的用户听音乐时长,正被这些美国竞争对手大幅挤压。

图片说明:MusicWatch最新研究显示,TikTok音乐用户流向Meta、Google

该研究调查了美国音乐用户使用社媒平台的时长。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TikTok在这一类别中的占比从34%下降至29%;Meta旗下的Instagram和Facebook的份额总和升至36%,甚至超过了TikTok此前的市场占比,Google旗下的YouTube也增长至26%。

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一变化尤为明显。TikTok的市场份额从51%骤降至 42%。这意味着,虽然TikTok仍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但该平台的核心用户正被Meta和Google收入囊中。

在45岁及以上的用户群体中,TikTok的市场份额也下降了4个百分点,其他社媒平台的份额则相应上升。

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TikTok美国禁令无疑是促使部分用户转向其他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用户出于对平台可能被封禁的担忧,纷纷选择了其他替代品,Meta旗下的相关平台自然成为了热门选择。随着竞争加剧,TikTok的优势正逐渐被削弱,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最初设想的那般强大。

TikTok市场份额下滑、年轻用户流失这一严峻形势,也让其竞争对手看到了抢占市场的契机。

 

图片说明:《信息报》报道,Instagram或将为其短视频功能Reels推出独立应用

据美国媒体《信息报》报道,Instagram负责人亚当·莫塞里本周向员工表示,Instagram考虑为其短视频功能Reels推出一款独立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将模仿TikTok,媒体形容为这是Instagram为利用TikTok在美国不确定处境而采取的最激进举措。

2020年8月,美国政府首次试图封禁TikTok时,Instagram立刻推出了Reels短视频功能。

一直以来,Instagram都在尝试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和创作者。今年1月,在TikTok“不卖就禁”法即将生效之际,Instagram果断出手,开始每月向创作者提供数万美元,鼓励他们只在Reels上发布内容,以抢夺优质内容资源。同时,Instagram还宣布推出一款新的视频编辑应用程序Edits,以与字节跳动旗下的同类型产品CapCut竞争。

上个月,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在与分析师交流时,特意强调了全球用户在Instagram上观看视频的时长增长。

自 凤凰网科技
]]>
Cloudflare Radar:TikTok美国流量暂降85%后已基本恢复 现仅低于关闭前水平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365.html Sun, 02 Feb 2025 11:29:45 +0000 //www.otias-ub.com/?p=1739365 据CNBC报道,Cloudflare Radar 的数据显示,TikTok 本月初暂时关闭后使用量下降了 85%,但目前其流量水平已几乎恢复。Cloudflare 数据洞察主管戴维·贝尔森 (David Belson) 在一份声明中告诉 CNBC:自服务恢复以来,TikTok 相关域名的 DNS 流量持续恢复,目前比关闭前的水平低约 10%。

据CNBC报道,Cloudflare Radar 的数据显示,TikTok 本月初暂时关闭后使用量下降了 85%,但目前其流量水平已几乎恢复。Cloudflare 数据洞察主管戴维·贝尔森 (David Belson) 在一份声明中告诉 CNBC:自服务恢复以来,TikTok 相关域名的 DNS 流量持续恢复,目前比关闭前的水平低约 10%。

DNS 是域名系统的缩写,它将网站名称转换为浏览器用来访问互联网资源的 IP 地址。

Cloudflare Radar 是连接云公司的中心,它 使用 DNS 显示互联网趋势和见解,以监控全球互联网流量。

在美国最高法院决定支持前总统乔·拜登4 月签署的一项法律后,TikTok 在美国短暂关闭。该立法要求总部位于中国的字节跳动要么剥离其对 TikTok 的所有权,要么该应用将于 1 月 19 日在美国面临有效禁令。因此,苹果和Google为了遵守法律, 已将 TikTok 从美国应用商店中移除。

在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推迟执行禁令后,该应用程序重新上线,并在其上任第一天签署行政命令,将该法律的截止日期延长 75 天至 4 月 5 日。

与此同时,从弗兰克·麦考特到吉米·唐纳森(绰号野兽先生)等美国投资者, 都 提出要达成交易 ,将 TikTok 的所有权带回美国。

Cloudflare 的数据显示,尽管 TikTok 下线约 14 个小时,且未在苹果或Google应用商店上线,但总体而言,它仍成功在美国保留了大部分用户和创作者。

至于其替代产品,Cloudflare 的数据显示,临时禁令实施当天流量激增,随后一周流量水平稳步上升。

贝尔森表示,替代产品的流量在预期关闭前一周就开始增长,这得益于RedNote(在中国称为小红书)的日益普及。

但他补充说,TikTok 替代品的流量在 1 月 19 日(即 TikTok 重新上线的那天)达到顶峰。

贝尔森说:关闭结束后,DNS 流量迅速下降,并在过去一周半内持续缓慢下降。

自 BiaNews鞭牛士

]]>
艾瑞咨询:2024年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101.html Sun, 10 Nov 2024 13:37:49 +0000 //www.otias-ub.com/?p=1726101 当下,短剧的主要受众人群,已经从年轻人快速转向到中老年人群体。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1%。这也就是说,**号称有500亿市场规模的短剧,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受众群为中老年人。**

土味短剧,正在变成老年人的“精神保健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下沉,对互联网世界一片懵懂的老年人,逐渐成为灰色群体的新目标。亟需陪伴的老年人试图在网络上寻找情绪价值,最终赔上了自己的养老金。

一些恶俗剧情的短剧一集只有几十秒到几分钟时长,但能轻松收割上千元。

再加上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专骗老年人直播间”,幕后操盘手的骗钱手段越发高明了。

谁来拯救孤独的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短剧来说,它们准确抓住了当下老年人婚姻失去激情、子女不在身边、严重缺乏情绪价值供给的弱点。

将情绪无限量放大,剧情主要以子女、家庭、婚姻为主,例如一些“闪婚老伴”、“保洁老妈”、“五十霸总”、“不孝子女”“公公婆媳”等一系列夺人眼球,错综复杂的情感大戏,几分钟一集,高潮迭起。

近几个月来,十部投流热度月度榜单里,至少有四到五部是中老年题材的作品。例如最近爆火的《闪婚五十岁》《五十岁保姆嫁豪门》《人到五十,闪婚霸总》《闪婚老伴是豪门》。其中《闪婚老伴是豪门》,抖音话题量超过26亿。

普通人眼中尬到抠脚的剧情,在缺少认知能力的老年人眼中却刚好合适。同时,比起越发“抠搜”的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钱“更好骗”。一些视频平台常用的“骗充值”的套路,用在老年人效果显著。

一开始先让老年人免费看几集,一到关键高潮剧情就立刻掐断,随后引流至小程序,诱导老人在不同的小程序付费充值解锁后续剧情,有的是单集1.5元到2元,有的是几集打包售价39.9-69.9元。

不仅如此,短剧平台之间还存在相互引流,不同平台收费形式多样。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手段,就要骗老年人的养老金。

《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 报告显示,抖音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3%,51岁以上用户占比也有18.9%,三成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

这也意味着老年人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钱有闲的,也缺乏对互联网付费模式的认知,最终被短剧掏空了养老金。

从直播间到短剧

收割老年人群体的短剧,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早两年就有短视频平台流行过深夜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拍摄“老年版豪门恩怨”。

和短剧里的“当司机的霸总爱上卖盒饭的阿姨”剧情相仿,老年人直播间的剧情也十分的粗俗和博眼球,什么“欠钱不还”“手撕小三”“儿女不孝”“抢夺遗产”“不伦之恋”轮番上演。

除了狗血剧情之外,还有一个担当“画外音”的主持人,一口一个“爸爸妈妈”一口一个“爹娘们”,通过极具情绪化语言符号不断进行仪式和话语的规训,引发老年人的情感共鸣,让其产生更加强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而背后的操盘手可不是乐于公益,花时间、人力成本为空巢老人带来快乐。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拍摄老年人爱看的剧情纯粹是为带货服务。

每每到了高潮阶段,刚刚还在撕逼的演员就迅速调整状态,变成专业的主播,喊着口号开始了带货。

而屏幕前的老年人们则被一幕幕狗血剧情感动,用带有错别字的文字消息、简单的表情包、浓重口音的简短语音,表示着对剧情角色的关心与支持,掏出自己的养老金,开始买下主播们小黄车里的商品。

不论是短剧,还是直播间,这些收割老年人的套路基本相同,都是夸张狗血的苦情戏码,再提供高浓度的情绪价值供给,让老年人沉浸其中。

因为短剧的收费模式更直接,老年人直播间里的原班人马开始转头换面去做短剧。

那为什么老年人如此痴迷短剧和直播间?宁愿去相信素不相识的演员,也不愿相信苦口婆心劝说的子女呢?

原因还是因为老年人贫瘠的情绪价值供给。

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一片荒芜,伴侣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磨损下视同陌路,子女不在身边一年也就只能见一两次,甚至几年才能见到一次;还有数以亿计的空巢老人、鳏寡老人靠着一台又一台老旧而闪烁着雪花的电视机,等待死亡。

在这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在 手机屏幕前突然出现一个填补内心空虚的情绪价值产物,甚至说老人在子女那里缺失的陪伴,在短剧里得到了满足。

网瘾银发族比例大幅提高

电视机,曾经是老年人最普及、最权威的信息获取来源,电视上播出的节目、电视剧、广告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情绪价值。

现在的电视机已经名存实亡,老年人的世界中心逐渐变成了手中的智能机屏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967亿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已达1.4亿,占网民群体的13%。

《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首次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好。报告显示,0.19%的老人在短视频App上的日在线时间超过10小时,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呈现出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全天候沉迷在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上。

之前有网瘾少年,现在有“网瘾老年人”。

在微博上,“网瘾老年”相关话题讨论度已经近亿,不少网友曝光自己的父母深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有的“茶饭不思”,千里追爱、野性追星被骗;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沉迷直播间大额打赏,甚至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

“网瘾老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无法逃避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一部智能手机确实能让情绪价值的获取变得快捷简单,互联网的普及带给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是很有价值的,但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灰色群体利用。

对子女来说,多和父母沟通,多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才能治标治本;

对平台来说,对互联网规则一片空白的老年人,需要平台规则的倾斜,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自 锌财经

]]>
QuestMobile:2024年3月红果免费短剧App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达1.38小时 超过多家传统视频平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387.html Sat, 24 Aug 2024 01:29:16 +0000 //www.otias-ub.com/?p=1715387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App ,居然能脚踩腾讯优酷、拳打爱奇艺,甚至努努力都快够着 B 站了。给哥几个看看,今年 3 月,在爱优腾一众老牌视频平台的围攻下,这家叫红果免费短剧的 App ,月活排在 Top6 不说,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居然能达到约 1.38 小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吊打了排在前面的几个平台。( QuestMobile 数据 )

反正看完这张图,世超就一个想法:我倒要看看,什么短剧App能这么吃香?

App 一打开,就是各种短剧视频流怼我脸上,粗略扒拉了一圈,还真是免费的。

像什么现代言情、虐恋、霸总、甜宠,短剧的种类覆盖得还挺齐全,就是大爆款比较少,像《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都已经是春节那阵火过一轮的短剧了。

而且除了短剧以外,还有电影、电视剧、小说和漫画好几个板块。上到古早家庭伦理剧,下到同人改编小说,就差拿个喇叭喊:免费免费,全场统统免费。

不过说实话,红果短剧主打的免费形式,在短剧圈子里其实并不是主流。

基本上都是,前面免费看几集,后面按单集收费,一部剧看下来要花个百来块。

因为拍短剧这事儿,成本就不低。

前阵子世超跟枫叶互动的副总裁南亚鹏聊了聊,他们家的 ReelShort 在短剧出海界,那基本属于是 Top 级别的存在,让老外也迷上了 “ 歪嘴龙王 ” 。

而他们拍一部短剧,成本没有20 万 -30 万美元都下不来。

国内虽说没那么高,但十几二十万往上也是很正常的,像去年咪蒙的那部《 黑莲花上位手册 》,业内就有传闻说制作成本达到了 200 万。

另外,可能有些差友还不太清楚,短剧非常依赖投流。

也就是版权方先在抖音、快手这些个流量平台,搞一堆短剧切片的投放,再把用户引到小程序、 App 里花钱。

但根据真故研究室的报道,一部短剧的投流成本,能占到总收入的 80%-90% 左右。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一部剧赚了 1000 万,但里面有 800-900 万进了流量平台的口袋。

之前也有短剧从业者告诉我们,投流这东西就跟玩老虎机一样,可能今天就能回本,但也有可能血本无归,而不少回了本的,又会因为觉得效果不错,又继续砸钱 “ 下注 ” 投流。

包括做短剧出海的 ReelShort ,他们前期也在市场投放上砸了不少真金白银。得从长线看,才能降低用户增长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利润率。

而且吧,短剧付费这种玩法已经被验证过了,那些个大大小小的短剧小程序,不管是单集收费也好,订阅制也罢,对版权方来说,管用户要钱就是赚元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所以这突然杀出来的红果短剧,才会看起来像个 “ 异类 ” 。

不过世超查了些资料发现,这两年搞免费短剧的,其实也成了一阵新潮流。而且他们这帮搞免费的,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在里面。

就拿红果短剧来说,它 App 里的所有的内容都免费,但有个条件,你得看广告。

不少时候,短剧一集也就一分钟多,结果广告就有 20 来秒。

这下还真说不清,到底是在剧里插广告,还是在广告里插短剧了。

而且,之前红果短剧还推出过看短剧赚金币的玩法,金币攒到一定数量就能提现。

这套路,我就问熟不熟悉?这玩法,基本上就是复刻了抖音极速版、番茄小说当年的路子。

你猜怎么着?这红果短剧 App ,其实就是字节他们家的。。

要流量有巨量引擎,要剧本有番茄小说,红果短剧背靠着字节这座大山,这么看,好像红果能跑出来也不是啥稀奇的事儿了。

不少版权方,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根据红果短剧 6 月的数据,单月总分账过亿,有两家版权方单月分账破了千万。

越来越多的分账,吸引更多版权方,优质内容再吸引用户,流量换来广告主,这不就闭环了嘛。

说白了,免费短剧走的就是接广告这么个路子,简单粗暴。但偏偏这种路子,它就是好使。

据世超所知,现在不光是红果短剧,字节旗下的皮皮虾出了个 “ 皮皮虾 lite 版 ” ,也是免费看短剧的 App 。其他的,像九州文化的星芽免费短剧,甚至是拼多多,都在试水免费短剧。

而且这帮版权方也精明得很,现在付费免费两头的钱一起赚

就比如一部刚出的新剧,先付费跑一轮赚波大的,等热度过了,再把短剧放到免费平台上,挣点广告分成。

世超之前在抖音上关注过一些短剧账号,就是做的付费和免费混合变现。

像麦芽短剧、好有本领和指间短剧,这种在抖音、快手上开设自家短剧账号,直接在平台上运营,不用跳转到第三方短剧小程序的,被业内人叫做端原生

这些账号积累了自己的粉丝基础,而且变现的门道也更多。

最直接的用户付费,用户在抖音上充值就能看。

还会放一些免费的短剧,进可帮甲方爸爸做品牌定制,退也可插播视频广告,坐等平台的广告分成。

主要这些账号,有钱还能带着平台一起赚,所以像抖音、快手都掏出了自个儿的激励计划,又是给现金又是送流量的。

总的来说,短剧已经开始从小程序那种相对原始的生态,慢慢往流量平台、独立 App 上迁移,变现的花样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再往后走,短剧对商业化的探索,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但最后世超还是想啰嗦一句,国内短剧能不能别老拍什么歪嘴龙王、霸总强制爱,整点新鲜玩意儿吧求求了。。

自 差评

]]>
Tech星球:2023年定制短剧占据所有品牌短剧的比例超过七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458.html Tue, 16 Jul 2024 12:54:35 +0000 //www.otias-ub.com/?p=1708458 2024年,头部主播集体瞄准了短剧赛道。

最新涌入的玩家是薇娅夫妇。618前夕,谦寻旗下谦萌文化发布了三部短剧的官宣海报,董海锋(薇娅丈夫)作为三部短剧出品人之一出现在海报中。海报显示,新剧于6月中下旬开机,成片将在抖音等平台上线。

谦寻薇娅进军短剧赛道之前,疯狂小杨哥、辛巴、头部MCN机构遥望、无忧,早已先后完成了短剧试水与布局。疯狂小杨哥的声量最大,4月份,“三只羊剧场”抖音官方账号正式启用,并曝光第一部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的幕后片段。6月初,该短剧正式上线,虽然上线不到一个月时间,首部短剧便被下架,但三只羊对短剧的投入并未因此中止。

辛巴旗下公司辛选,5月底上线了第一部短剧《她似珍珠璀璨》,该短剧为欧诗漫品牌定制剧。遥望、无忧更是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下场做短剧,据Tech星球了解,两家拍摄短剧分别达到了30部左右。

头部主播集体进军短剧赛道的意图不难理解。直播带货红利逐渐消失,今年“618”预售首日,天猫带货一哥李佳琦美妆专场直播GMV约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近50亿元下滑了46%。飞瓜数据显示,6月16日带货直播,抖音头部主播广东夫妇成交额为6114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跌86.4%,其他头部主播同样存在不同幅度的GMV缩水情况。

主播与机构需要新故事,业绩增长需要新的突破口,但直播带货与短剧属于两个不同的赛道,直播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刻到短剧行业吗?谁能吃到短剧红利?

头部主播踏入同一河流

谦寻布局短剧的决心,看起来挺大。

《替身男友》《我家来了男保姆》《别跟弟弟谈恋爱》三部短剧官宣开拍前,谦寻旗下账号蜜蜂惊喜社便已尝试了“直播+短剧”的玩法,以短剧形式,将直播专场的售卖机制、福利政策分享给用户。

5月份,蜜蜂惊喜社发布了几条带有短剧剧情的短视频《真假霸总的“一亿风云”》《拿捏霸总的“千金”》《争宠不如真宠》,出镜演员皆为蜜蜂惊喜社的常驻主播凯子、悟空、雪雪等人。一位谦寻员工表示,目前主要是将直播预告用短剧形式拍出来。

谦寻还在5月份成立了短剧出品公司谦萌文化,联合谦萌文化股东之一的萌扬文化一起出品制作短剧。值得一提的是,萌扬文化创始人兼董事长宗帅,曾任华谊兄弟经纪联席总经理,萌扬文化旗下签约多位明星艺人,包括江疏影、蔡文静、茅子俊、翟子路等。两家携手,或许有望发挥各自优势,在品牌定制剧上与其他家做出差异。

不同于小程序付费短剧,谦寻的短剧更像是直播业务的一种延伸。谦寻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外解释,不同于时下火热的以“爽点”为卖点的付费短剧,谦寻的短剧探索,核心是为消费者和品牌服务。

不过,从传播效果来看,谦寻短剧预告视频无论在淘宝还是抖音,点赞与评论量暂时与其他视频预告没有明显差异。短剧的可行性在谦寻尚有待验证。

谦寻短剧的进展也有待提速,此前报道称,三部短剧于6月中下旬开拍,但一位萌扬文化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短剧尚未开拍。

除了薇娅谦寻公司,辛巴公司辛选目前上线了一部短剧,但看起来他们并不准备在短剧上加大投入。接近辛选的知情人士称,目前为止,辛选内部没有成立专门的短剧业务部门,之前仅仅是探索了一下。未来是否有其他短剧拍摄规划,暂不可知。

从决心与投入力度来看,几家头部公司中,无忧、遥望两家头部MCN机构在短剧上走得更远。无忧去年入局短剧,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无忧今年上线了20多部短剧。

无忧短剧实行双轨路线:品牌定制剧+游戏互动剧。其中,品牌定制剧占比最高,游戏互动剧目前只有一部。一位参与无忧游戏互动剧的制作人透露,无忧首部互动短剧《恋爱单选题》,类似于此前爆火的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制作费用高达1000万左右。

此外,无忧还推出了“无忧剧场”,截至目前,该抖音账号粉丝数量为161万。

另一家MCN机构遥望,同样在去年进军短剧市场。遥望科技1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运营的短剧小程序已经于2023年12月上线。据统计,遥望短剧目前在数量上暂时领先,遥望短剧小程序平台“遥望剧划算”显示,该平台现有短剧35部,其中34部标有“男频”标签,一部为“女频”。

赚钱:品牌定制与付费会员

头部主播与头部机构的短剧,志不在爆款,或许意在品牌。

直播带货曾为主播和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资源。以谦寻、遥望为例,截至目前,谦寻服务的直播场次超过3.9万场,累计引导成交订单数9亿多单,超过8万个国内外优质品牌与谦寻建立了合作关系。遥望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总计服务直播场次2.5万多场,累计成交订单数超4000万单。

品牌的需求,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直播机构的业务走向。

2023年,随着短剧成为行业风口,品牌们将一部分营销预算转投到了短剧,部分品牌甚至通过短剧实现了销量增长神话。

国货美妆品牌韩束便是代表品牌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束在抖音销售额窜升至美妆品类第一,销售额为10亿-25亿元,环比增长29.87%,遥遥领先于欧莱雅、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国际大牌。韩束将自身惊人表现,归结于过去一年它的短剧投放策略。

受韩束影响,无数品牌开始将预算倾斜至短剧。头部主播及机构的短剧业务自然应运而生。本质上他们的短剧属于品牌广告,主要存在价值是品牌变现。辛选定制短剧《她似珍珠璀璨》,品牌方为欧诗漫。疯狂小杨哥某短剧,出品方为其经常合作的品牌娇润泉。无忧短剧《叫我大佬》《搞钱舅舅》背后则有三九胃泰、安慕希等品牌赞助。

数据显示,品牌投放短剧的主流方式大致为三种:植入短剧、定制短剧、与达人合作,其中定制短剧占据2023年所有品牌短剧的比例超过七成。

遥望短剧,主要有品牌定制剧与付费小程序剧两种。

目前遥望品牌定制剧比较少,遥望一员工透露,目前在拍的有三部品牌定制短剧,赞助的品牌分别是欧诗漫、花西子、绝色。遥望既有明星,也有达人,品牌如果找明星拍摄,价格可能会贵一点,在150万-200万之间,头部艺人价格更高。达人拍摄短剧价格在40-50万左右,集数与时长分别为6-12集,每集2-3分钟。

美妆品牌尤为青睐短剧营销。遥望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目前遥望三部品牌定制剧都是美妆品牌。其中绝色为白牌产品,在上海拥有一定知名度,地铁、机场等渠道都能看到他们的广告。

遥望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短剧业务流水约为8100万,目前看来,更多来自付费小程序短剧。

遥望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遥望上线的30多部小程序短剧,有三四部短剧达到了爆款标准,其中一部剧充值金额高达1000多万,投入成本30万;另一部短剧充值金额为600多万。

遥望短剧不仅通过付费会员变现,还通过二次版权转让增加收入。在“遥望剧划算”小程序上,可以“买短剧”,也可以“卖短剧”。购买遥望自制短剧,通常价格在1万元左右,买断价格则需要1.5万。

直播带货之外,短剧难扛起增长大旗

头部主播们入局短剧赛道,但眼下短剧对品牌方的吸引力已经大打折扣。

韩束虽然吃到了短剧营销红利,但现在已经在有意识地抽身而退。韩束创始人吕义雄不久前在朋友圈直言,“短剧增加了20倍的供应量,价格翻了一倍,而观众是衡量的,即短剧效果下滑了40倍,从去年8月进去做短剧的所有品牌都是去做韭菜的,无一成功案例,2023年11月之后,韩束基本上不做短剧了”。

珀莱雅管理层在近期的交流会上同样提到韩束短剧红利,称韩束通过短剧崛起,在传统淡季实现了4.8亿元的销售量,引起行业震动,珀莱雅一度想跟进韩束营销策略。

但仔细研究后,珀莱雅最终放弃了短剧营销策略。短剧流量下滑,达人姜十七的短剧热度明显下滑。珀莱雅管理层提到,姜十七前两部植入剧的单集点赞超200万,但如今的短剧直播中,点赞量能超10万就已经非常好。二来,成本在上升,宣传效果下降,品牌是不赚钱的。从盈利的角度上来看,不可持续。

短剧玩家增多,品牌营销价值大打折扣,品牌们开始对短剧营销祛魅。

反应到供应端,短剧制作公司,争夺品牌方变得不可避免,品牌定制剧难度越来越大。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市场越来越卷,品牌对短剧制作的要求、质量越来越高。去年,韩束成功案例让行业看到了一些机会,所以涌入尝试的人增多。不过品牌们通常会先选达人,确定好合作后,再结合品牌特性去开发剧本的内容。

但今年,顺序有所改变,市场越来越注重剧本质量。现在品牌定制剧,品牌通常要求先定剧本,再根据剧本去匹配相应的达人。制作方难度陡增,先给到品牌满意的短剧剧本,意味着过往短剧经验、达人资源优势被大大削弱。品牌认剧本,不认达人、爆款团队。

品牌预算有限,除了争夺品牌方,头部主播还在试图扩大其他短剧收入来源。

主播“疯狂小杨哥”背后的三只羊公司虽然首部短剧受挫,但并没就此放弃该赛道。三只羊合作公司负责人表示,三只羊正在拍摄加上正在筹备中的短剧,有10部左右。第一部短剧放了20天被下架,下架理由是扩大婆媳矛盾,但是也回了30-40万,基本上保本,要是不下架,盈利是没问题的。

三只羊公司还对外释放了短剧投资份额。三只羊合作公司负责人称,三只羊比较强势,不是每部剧都释放投资份额。目前对外招联合出品人的短剧项目,一般每部剧按40万100%份额计算,外部有一半的份额可以投,即20万。这样的好处在于,将风险分摊给了投资者。

对比来看,目前无忧在短剧业务上实现了盈利,遥望虽然短剧业务流水高达8000多万,但公司三年亏掉了20亿,营收越多,亏损越大。35部短剧中只有4部爆款的爆款率也不算特别理想。谦寻短剧刚刚起步,能否扛起公司增长大旗还很难判断。三只羊短剧,卖份额的模式容易被外界诟病为“割韭菜”。

直播带货之后,头部主播们寄希望于通过短剧实现业绩增长,或许难度系数比直播带货本身还要大。

自 站长之家

]]>
Pew: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习惯从TikTok获取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930.html Thu, 13 Jun 2024 13:13:36 +0000 //www.otias-ub.com/?p=1701930

一项针对美国人新闻习惯的最新调查显示,随着TikTok成为美国人更喜欢的新闻来源,年轻人越来越相信这个平台能让他们接触到在其他地方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三发布的这项调查研究了 Facebook、Instagram、TikTok 和 X 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在美国人的新闻阅读习惯中扮演的角色。调查显示,TikTok 是仅次于 X 的第二大新闻来源,尽管大多数 TikTok 用户并不把这个短视频应用程序当作新闻来源。

在 TikTok 用户中,只有 15% 的人表示了解新闻是他们使用该应用的主要原因。但仍有 3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在其他地方看到 TikTok 上的新闻。

与其他应用程序不同的是,用户在 TikTok 上看到的新闻既有可能来自有影响力的人或名人,也有可能来自记者,而且更有可能来自陌生人。(与此同时,大多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用户都表示,他们的推送中出现的新闻是由朋友、亲戚或其他认识的人发布的;而在 X 上,用户更有可能看到由媒体或记者发布的新闻)。

虽然大多数 TikTok 用户在使用该平台时主要考虑的不是新闻,但皮尤的调查表明,它作为新闻来源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上升,而美国国会对用户在该应用上看到的信息的担忧也在上升。

今年 4 月,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除非 TikTok 在中国的母公司在一年内撤资,否则将禁止TikTok在美国的经营。一些禁令的支持者(他们经常强调该法案并不是禁令,因为 字节跳动可以通过出售 TikTok 来阻止该法案)说,问题在于 TikTok 强大的算法以及中国政府在影响 1.7 亿美国用户所看到的信息(包括新闻)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广大大:2024年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洞察报告(附下载)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600.html Thu, 16 May 2024 10:26:05 +0000 //www.otias-ub.com/?p=1696600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4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即可下载

2023年,对于国内影视媒体行业而言,短剧是炙手可热的存在。 无论长短视频平台,还是影视公司和传媒机构都争相布局。年底 这股热潮也涌向了海外,Ree/lShort. DramaBox、 ShortTV等 多款短剧应用在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商城排名冲上前列, 热度一度碾压各路本土老牌流媒体应用。

每集不到2分钟的“土味 短剧,却具备跨越社会地位与阶层、国别的能力,短剧的魅力 毋庸置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外短剧赛道里出现了越来越多 的选手,市场也面临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将剖析短剧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海外热门短剧应用 的数据表现,结合赛道头部产品案例,帮助用户读者更好地把握 海外短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4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即可下载

]]>
Statista:截至2024年4月TikTok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 月活跃用户数达15.8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363.html Tue, 14 May 2024 12:42:56 +0000 //www.otias-ub.com/?p=1696363

根据Statista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4年4月,TikTok(抖音国际版)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15.82亿,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而且TikTok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7年时间,相较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WhatsApp等老牌社交平台,TikTok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在国内,TikTok的“兄弟”应用抖音也表现不俗,去年12月月活用户数约8亿,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首次超过9亿。

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广泛,尤其在美国市场,截至2024年1月,月活用户已超过1.7亿,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TikTok的电商业务TikTok Shop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覆盖东南亚六国及英国、美国等地区,并计划未来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开通服务。

今年,TikTok电商定下了500亿美金的GMV目标,比去年翻了一倍多,TikTok的成功为跨境电商公司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机会,同时,中国出海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利用TikTok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潜在客户。

自 快科技

]]>
Statista:截止2024年4月TikTok全球下载量超49.2亿次 月活用户超15.8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299.html Mon, 13 May 2024 13:05:52 +0000 //www.otias-ub.com/?p=1696299 近日消息,根据Statista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4年4月,TikTok(抖音国际版)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15.82亿,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

而且TikTok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7年时间,相较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WhatsApp等老牌社交平台,TikTok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在国内,TikTok的“兄弟”应用抖音也表现不俗,去年12月月活用户数约8亿,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首次超过9亿。

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广泛,尤其在美国市场,截至2024年1月,月活用户已超过1.7亿,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TikTok的电商业务TikTok Shop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覆盖东南亚六国及英国、美国等地区,并计划未来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开通服务。

今年,TikTok电商定下了500亿美金的GMV目标,比去年翻了一倍多,TikTok的成功为跨境电商公司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机会,同时,中国出海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利用TikTok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潜在客户。

自 快科技

]]>
2024年中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5292.html Wed, 17 Apr 2024 14:19:18 +0000 //www.otias-ub.com/?p=1685292 近日消息,《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高达98.3%,居所有互联网用户首位。

202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其中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87分钟。

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则达到151分钟,网络视听依然是大众消磨时光的主要选择。

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524.81亿元,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

全国共有约66万余家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的存续企业,其中约65.7%企业位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微型企业约有51.6万家,占比约为78.1%。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到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主要短视频平台的日均短视频更新量接近8000万条,每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这庞大的从业者规模和可观的市场规模,使得网络视听成为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自 快科技

]]>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2023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网民使用率98.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2098.html Wed, 27 Mar 2024 12:58:08 +0000 //www.otias-ub.com/?p=1682098 今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98.3%,网络视听“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表示,近两年,网络视听用户增量主要来自农村。

2022和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99亿人、3.20亿人,同比增长分别为12.6%、6.8%,增速远高于同期城镇用户。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

主要短视频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近8000万,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在赋能电商、文旅发展表现突出。

71.2%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购买过商品,40.3%的用户认同“短视频/直播已成为我的主要消费渠道”;44.4%的用户经常收看旅游/风景类短视频。

自 快科技

]]>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称近9成用户喜欢刷短视频 年龄越小兴趣越大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343.html Fri, 15 Mar 2024 13:52:32 +0000 //www.otias-ub.com/?p=1680343 近些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的兴起,已经让刷短视频成为了不少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甚至让一些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可以说让人有些不安。在这项针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7%的受访者喜欢刷短视频,在喜欢刷短视频的受访者中,34.6%的受访者非常喜欢。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喜欢刷短视频的比例越高。

具体来看,00后(91.8%)最喜欢刷短视频,之后依次是90后(89.5%)、80后(82.1%)、70后(73.1%)。此外,每天刷短视频累计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31.2%,在1小时以上的占58.8%,其中11.3%的受访者在3小时以上。

有部分受访者表示,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过度依赖短视频了,现在电视不喜欢看了,书也不怎么翻了,“有时断断续续能从早刷到晚,脑子昏昏沉沉的”。

调查中,69.4%的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现象严重,其中16.6%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具体来看,受访00后(73.7%)过度刷短视频现象更为严重,其次是90后(72.7%)。

有专家称,合理有度地刷短视频,最重要的还得用户自身有定力,长期沉浸其中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与家人的交流,学生会影响学习,职场人会耽误工作,甚至会让生活失去方向。

而作为未成年人的儿童和青少年,更需要合理规划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

也有专家建议,应该像对待未成年人玩游戏那样,建立与短视频相关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自 手机中国

]]>
越来越多的美国用户使用TikTok获取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327.html Fri, 15 Mar 2024 03:31:52 +0000 //www.otias-ub.com/?p=1680327 周三,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可能导致美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除非字节跳动在165天内出售其在该公司的股份。

美国立法者对该应用的数据和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总部位于中国境外的TikTok表示,中国政府从未要求其提供美国数据,并一直在积极努力保持距离。

这款短视频应用特别受到世界各地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喜爱。现在,近三分之一(32%)的18-29岁年轻人甚至表示,他们经常使用TikTok获取新闻。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 9%。

虽然比例仍然很低,但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表示经常在TikTok上获取新闻的美国成年人的总体比例增加了两倍多。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对8800多名成年人的调查,四年前只有3%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从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新闻,而在2023年9月25日至10月1日最后一次调查期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14%。

这张图表显示了按年龄组分列的定期从TikTok获取新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调查显示有60%以上国内用户刷短视频成瘾 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055.html Thu, 14 Mar 2024 14:43:35 +0000 //www.otias-ub.com/?p=1680055 你刷短视频吗,每天至少要多少时间?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短视频的全民使用已成一大趋势,但一不小心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也成为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有60%以上国内用户刷短视频成瘾,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具体来看,00后(91.8%)最喜欢刷短视频,之后依次是90后(89.5%)、80后(82.1%)、70后(73.1%)。

此外,每天刷短视频累计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31.2%,在1小时以上的占58.8%,其中11.3%的受访者在3小时以上。

有网友看完之后也是表示,如果不是特别无聊谁会刷,还有网友表示,从来不看短视频的路过,太降低智商了。

自 快科技

]]>
周鸿祎:中国可能有10亿人每天只刷短视频不看文字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7070.html Thu, 22 Feb 2024 12:29:39 +0000 //www.otias-ub.com/?p=1677070 近日消息,周鸿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最新发言称,现在人们很多人的头脑已经被短视频和直播格式化了,中国可能有10亿人每天只刷短视频,已经不看书,不看文字了。

“网红的尽头不是直播带货”,他还谈到,网红经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把网红经济狭义理解成直播带货。

“我反对这个观点,直播带货只是一种方式,比如哈尔滨并没有直播带货,但通过网络经济的形式让很多人来哈尔滨旅游,这也是一种新的旅游商业模式和网红经济的结合,所以作为企业家肯定要研究。”周鸿祎说道。

周鸿祎认为,年轻人也可以获得比传统老的领域里更多的发展机会,“年轻人研究网红经济、研究短视频和直播,不要只想着直播打赏,也不要什么直播带货,可以做更好的事情。”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表示说的对,现在的短视频不就是电子鸦片吗,也有网友表示,这是人家的喜好,不要强行要求什么,大家觉得呢?

自 快科技

]]>
工信部:2024年春节9天全国消耗674.5万TB流量 抖音App占比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622.html Tue, 20 Feb 2024 11:52:19 +0000 //www.otias-ub.com/?p=1676622 近日消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春节通信业网络运行安全稳定,通信服务平稳有序,移动数据流量、国际和港澳台漫游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春节期间,9天(2月9日0时至2月17日24时)累计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674.5万TB(1TB=1024GB),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21.7%,增速同比加快15.4个百分点。

其中,2月10日(大年初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峰值(78.1万TB),同比增长14.8%。

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大幅提升,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72.7%,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49.9%。

春节期间使用流量前五位的APP分别为抖音、微信、快手、腾讯视频和今日头条,在全部APP使用流量中的占比超过75%。

此外,春节期间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697.5亿分钟,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0.13%。

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318.5亿条,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2.5%。

其中,2月9日(除夕)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峰值(60亿条),同比增长18.8%。

自 快科技

]]>
抖音:2023年共884万作者通过抖音获得收入 GMV同比增长27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1846.html Mon, 15 Jan 2024 11:25:19 +0000 //www.otias-ub.com/?p=1671846 近日消息,抖音电商发布了2023年总结,商城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77%,共884万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带货取得了收入。

根据发布的内容,在2023年,抖音货架场景业务高速增长,商城GMV同比增长277%。

共有884万作者通过直播、短视频、橱窗、图文等形式带货取得了收入,其中累计GMV破10万元的作者数量超过了60万。

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电商共助销农特产达47.3亿单;电商农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83%,年销售额破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超2.4万个。

抖音还表示,全域兴趣电商发展空间很大,近一年平台GMV增幅超过了80%。

根据之前的报道,今年年初抖音电商也在淘宝和京东之后,推出发货后极速退款服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自 快科技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 普及率超9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011.html Sun, 24 Dec 2023 11:11:08 +0000 //www.otias-ub.com/?p=1668011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我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其中有90%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调查报告中还显示,2018-2022 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过去5年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

值得一提的是,61.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当前限制游戏时长的管理方式使得自己或同学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

此外,经常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至2022年的54.1%。

在这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专家储殷表示:短视频是“电子鸦片”,让人变得情绪化、碎片化、低智化。

AI 受到未成年人广泛关注,超过八成的未成年网民表示听说过人工智能技术。

自 快科技

]]>
data.ai:TikTok成为首个消费者支出达到100亿美元的非游戏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945.html Tue, 12 Dec 2023 12:04:08 +0000 //www.otias-ub.com/?p=1665945

TikTok 的短视频应用正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应用程序情报提供商data.ai的最新分析,这款在2021年达到10亿月活跃用户的应用程序现在已经成为第一款在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总共产生100亿美元消费支出的非游戏类移动应用程序。

其他实现这一目标的应用全部都是游戏,包括 King/Activision Blizzard 的《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Saga),该游戏的收入最高,超过 120 亿美元,此外还有腾讯的《王者荣耀》、XFLAG/Mixi 的《怪物攻城》和 Supercell 的《部落冲突》。

报告指出,进入 2023 年,TikTok 的消费支出已超过 62 亿美元,全年又增加了 38 亿美元,比年初增长了 61%。data.ai 表示,这一数字也比 2022 年的 33 亿美元总额高出 15%。作为参考,其报告仅包括 TikTok 在 iOS 和 Google Play 上的消费者支出,不包括中国的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这意味着 TikTok 的消费支出总额可能会更高。

这些消费来自 TikTok 的应用内购买”金币”–一种虚拟货币,用户可以用它为平台上的创作者购买礼物。这些礼物是对创作者内容的奖励,可以作为法定货币兑现,TikTok 保留 50% 的报酬。该应用最受欢迎的应用内购买是捆绑 1321 个金币,售价 19.99 美元,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TikTok 还通过广告和 TikTok 商店电子商务等方式在应用内购买之外创造收入,但这些收入并未计入 data.ai 的分析中。

Data.ai 称,美国消费者和中国 iOS 用户占了推动 TikTok 达到 100 亿美元里程碑的应用内消费的大部分,这两个市场各自带来了约 30% 的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的 60%。紧随其后的是沙特阿拉伯、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其他市场,这些市场合计占该应用内购收入的 13%。

虽然 TikTok 是唯一达到 100 亿美元的非游戏应用,但其他非游戏应用的收入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但它们远远落后于 TikTok。报告指出,TikTok 接下来的竞争对手是 Tinder 和 YouTube,但这两家公司都比 TikTok 少 20 到 30 亿美元。

“TikTok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移动应用–在2024年接近150亿美元的里程碑。”data.ai洞察主管莱克西-西多(Lexi Sydow)在一份关于新里程碑的公告中说:”消费者每天花费超过1100万美元为他们喜爱的内容创作者打赏,推动TikTok超越迄今为止全球最赚钱的移动游戏:令人上瘾和喜爱的《糖果粉碎传奇》。”她补充说:”到2024年底,TikTokers准备每月在该应用上花费40小时工作周,比2023年增长22%。”

该公司预测,2024 年 TikTok 的收入将再次增长,消费者支出将达到 150 亿美元。

自 cnBeta.COM

]]>
快手财报:2023年Q3快手营收279亿元 同比增长20.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1796.html Wed, 22 Nov 2023 12:06:38 +0000 //www.otias-ub.com/?p=1661796 快手交出2023年第三季度“成绩单”。财报显示,快手第三季度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20.8%;期内盈利21.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2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1.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6.6亿元。

快手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全口径盈利。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快手降本增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广告、直播、电商等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

本季度,快手广告、直播、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分别增长26.7%、8.6%、36.6%。其中,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30%至2902亿元,优于行业大盘的增长。

在财报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中国的电商产业还没到零和博弈阶段,天花板仍会持续提升,快手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商淡季不淡 GMV增长超30%

本季度,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20.8%至279.5亿元。其中,线上营销服务(广告)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6.7%;直播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6.6%,贡献了快手营收最高增速。

三季度是传统的电商淡季,但快手电商交易总额(GMV)仍同比增长30.4%达2902亿元,远超行业增长。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详细介绍了快手电商业务的增长逻辑和未来空间。

程一笑表示,在传统的电商淡季,快手电商仍然展现了独特的韧性和优势,主要是靠丰富的供给与精细化运营。

今年5月,快手电商明确了“低价好物”战略,并推出“川流计划”打通达人与商家底层生态,并充分利用快手半熟人社区的私域沉淀,以及泛货架场景的补充,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可持续复购的生态闭环。

在商家经营方面,第三季度,通过精细化的商家分级运营体系,快手月均动销的商家同比增长约50%。包含快品牌在内的品牌商品GMV占比同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知名品牌自播成绩亮眼,GMV同比增长超100%,增速也逐季提升。

在达人运营层面,快手更加关注腰部及长尾达人的成长,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快手腰部及以下达人占整体达人GMV比例从21年初的20%+逐步提升至本季度的近50%,生态健康度进一步提高。

针对外界普遍关注的泛货架场域进展,程一笑表示,三季度快手泛货架整体GMV占比近20%。与此同时,在泛货架场域中,搜索规模不断扩大,本季度有电商意图的日搜索用户峰值环比提升25%,突破1亿,搜索GMV同比提升约70%。

此外,今年双十一,快手开放了商城的一级流量入口。程一笑透露,活动期间,商城GMV高速增长,占大盘GMV约10%。未来,商城作为内容电商的补充场域,会主要面向有电商购物心智的用户,进一步提升购买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电商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快手内循环广告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全站经营理念被更多商家接受后,今年三季度,全站推广产品的营销客户消耗环比也提升了近5倍。

外循环广告方面,快手遵循的是精细化运营策略,针对金融、交通、房产、游戏等不同行业需求,定制不同方案。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快手的外循环原生推广素材投放消耗环比提升超30%。

“在第三季度,尽管宏观经济和广告主的信心恢复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深化行业精细化运营,快手外循环效果类广告保持恢复态势,收入同比增长率环比第二季度提升,特别是在传媒资讯、教育培训、医疗等行业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程一笑说到。

短剧表现亮眼 用户规模创新高

持续盈利之外,用户规模创新高是快手本季财报的另一个亮点。

财报显示,本季度,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6.4%达3.866亿,平均月活跃用户(MAU)同比增长9.4%达6.847亿,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MAU环比净增1170万。这意味着,在老对手抖音,以及视频号、小红书加速的竞争下,快手还有新流量。

快手在财报中表示,用户规模创新高得益于“高效的用户增长策略、丰富的优质内容供给和持续优化的算法”。

具体来看,快手Q3进一步加大了包括短剧在内的优质原生内容的渠道投放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用户留存。同时,通过夏日星愿派对等优质内容垂类的运营活动,在获取新用户的同时提升现有用户的活跃度。此外,积极探索新获客渠道,例如通过高校公益课程直播触达年轻用户群体。

在用户使用时长上,三季度,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29.9分钟,去年同期为129分钟,上个季度为117分钟,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从DAU/MAU的结果来看,用户粘性环比有所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档短剧和亚运会等内容,在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同时,也实现了让爆款内容和广告主的品牌营销诉求更好结合。例如,暑期上线的商业定制短剧《美颜成真》,就为冠名方天猫国际带来了10.9亿的曝光量。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星芒计划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超10倍,成为快手营收的一大“助攻”。

启动新AI战略 探索大模型场景化落地

今年以来,快手在AIGC领域动作频繁,就在上个月,快手正式内测“AI小快”账号,据悉这是快手在评论区场景落地的首款人格化应用。

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快手在今年年初启动了新AI战略,并指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确保在可能到来的技术突破中保持国内第一梯队,结合并赋能现有业务场景,力争通过自主颠覆式技术创新,带来业务领先优势。

据程一笑介绍,目前快手的语言大模型-快意130亿和660亿大模型已达到行业内同等规模领先水平,同时也已经开始超千亿规模语言大模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

此外,快手还推出了文生图大模型“可图”,可基于开放式文本生成风格多样、画质精美、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

谈及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程一笑指出,在内容消费侧,依托可图大模型,快手在短视频评论区推出了“AI玩评”功能,用户输入文字即可一键生成海量风格图片,从而更便捷地在评论区进行趣味互动。近期,快手开始内测“AI小快”账号,在短视频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互动问答、图片生成、攻略检索、文案修改等多种基于短视频应用场景的AIGC服务。

程一笑表示,目前,快手的各个技术和业务部门都在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浪潮,业务发展进展也符合预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大模型应用对外呈现。

自  TechWeb

]]>
CNNIC: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3971.html Mon, 28 Aug 2023 11:29:04 +0000 //www.otias-ub.com/?p=164397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8055块/32,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1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196万公里。在移动网络发展方面,截至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23亿GB,同比增长14.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在物联网发展方面,截至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1.23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2.79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为55.4%,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快速壮大,平台体系逐步完善。《报告》显示,全国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1个省(区、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我国基本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报告》显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一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截至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和95.2%。二是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等用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6月,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8.0%、7.3%和7.3%,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自  TechWeb

]]>
The Information: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25% 达到69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9478.html Sun, 13 Aug 2023 12:53:35 +0000 //www.otias-ub.com/?p=1639478

据美国科技媒体“信息网”(The Information)近日报道,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业务增速放缓,海外产品TikTok重要性愈发凸显。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25%,达到690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增长150%、2020年增长105%、2021年增长68%,增速逐年下滑。

受益于海外业务营收翻倍,字节跳动全球总营收仍实现38%的增长,达到了850亿美元。除TikTok外,字节跳动的海外业务还包括游戏、企业服务等,2022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60亿美元。

字节跳动目前是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最近在二级市场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知情人士称,自2019年以来,字节跳动的利润一直稳步增长,2022年其营业利润率达21%,与脸书母公司Meta的25%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26%相差不远。

行业人士仍对这家科技企业表示担忧:未来几年,字节跳动在中国的增长是否会趋于平缓、海外业务能否弥补国内业务的下滑?

目前字节跳动最大的营收来源仍是抖音。抖音已成长为中国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并持续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等新兴业务。但随着国内互联网市场进入红海,抖音的用户增长空间也出现瓶颈,字节跳动想要维持在国内的增长面临挑战。

字节跳动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仅仅在于增长。由于投资人大多数都是全球风险基金机构,他们一直在等待字节跳动上市。但鉴于在美国面临的严峻监管压力,字节跳动表示目前没有上市计划、也没有上市的时间表。

2020年以来,TikTok在海外赢得大量用户的喜爱,并实现快速增长。TikTok的突围让美国政界对这个有中国背景的应用充满了敌意。近年来,以TikTok“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美国两党议员不断呼吁封禁TikTok或威逼字节跳动将其出售给美国企业。

随着业务增速放缓,字节跳动需要TikTok在美国禁令的威胁下顽强生存、并迅速增加收入,以此提升公司的整体水平。

这或许可以解释其CEO周受资为何一直大刀阔斧对管理层进行改革。今年6月以来,TikTok首席运营官帕帕斯、美国电商主管桑迪·霍金斯相继离职,几位来自亚马逊等的电商老手成为新的高管。媒体分析TikTok正试图在美国打造电商业务,实现更全面的增长。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2-2023年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8238.html Fri, 26 May 2023 20:00:38 +0000 //www.otias-ub.com/?p=1608238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1992.34亿元。在市场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末,具有网络表演(直播)经营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有6263家。截至2022年6月,MCN机构数量(以企业营业执照数量计算)与2021年基本持平,超24000家。主播和用户方面,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内容创作者账号(指账号曾有过短视频内容创作发布行为)累计超10亿个。

报告指出,新阶段下,直播、短视频平台逐步向互联网基础应用过渡,通过深度赋能数实融合、就业创业、文旅推广、助农普惠等,服务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直播、短视频行业将进一步在平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发展所带来的数字红利将继续向地理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和人群拓展,多方参与、鼓励创新的共识不断形成。


]]>
快手财报:2023年Q1快手营收252.17亿元 同比增长19.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5133.html Tue, 23 May 2023 13:11:55 +0000 //www.otias-ub.com/?p=1605133 快手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在报告期内,快手营收252.17亿元,同比增长19.7%。市场预期为24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4200万元,这也是快手上市后首次实现集团层面整体盈利。数据显示,快手国内业务已连续四季度实现经营利润,一季度海外经营亏损环比收窄45.1%。

此外,快手的用户规模再创新高,平均DAU同比增长8.3%达3.74亿,平均MAU同比增长9.4%达6.54亿。截至一季度末,互相关注用户累计达到296亿对,同比增长57.6%。

据了解,2023年第一季度,线上营销服务仍为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一季度该板块收入达130.6亿元,同比增长15.1%,品牌广告收入连续两季度同比增长超20%,新型经营理念“全店ROI”,被更多客户认可,Q1广告主数据同比环比高速增长。

自 快科技

]]>
TikTok——除了美国,在这些国家也很受欢迎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8155.html Mon, 03 Apr 2023 09:28:59 +0000 //www.otias-ub.com/?p=1578155

2023年3月23日,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Shou Zi Chew)出现在美国国会,回答议员们提出的关于这款在美国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与中国的联系,以及收集的数据是否被提供给当局,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的问题。虽然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场听证会不过是个别代表们表达对TikTok的个人不满,但这款应用程序在美国的影响和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

正如DataReportal的一份报告所显示的,在所有被分析的国家中,美国拥有最大的成人可寻址广告受众,到2022年底,18岁或以上的广告用户约为1.13亿人。从各个地区的广告受众数量来看,东南亚以2.72亿用户位居榜首,其中仅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就有2亿用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字只反映了该应用程序的影响。它们不代表所有注册账户,因为13岁以上的人都可以使用TikTok,18岁及以上的广告受众可能小于使用该服务的成年人总数。

有趣的是,许多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都没有进入前8名,尽管中国和印度的缺席很容易解释。中国有一个名为抖音的国内版应用程序,这意味着中国居民不太可能安装该应用程序的国际版。后者在2020年夏天对包括抖音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应用程序下达了禁令。

在一些欧洲和美国议员看来,未来印度不会是唯一一个全面禁止这款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国家。美国已经禁止了一些州和许多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并

声称,如果TikTok不从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剥离出来,重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社交媒体供应商,将全面禁止TikTok。

这张图表显示了18岁以上TikTok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快手财报:2022年全年快手总营收942亿元 同比增长16.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7698.html Thu, 30 Mar 2023 12:33:00 +0000 //www.otias-ub.com/?p=1577698 快手发布2022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Q4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5.8%;Q4净亏损1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62亿元。2022年全年,快手总营收942亿元,同比2021年的811亿元增长16.2%;净亏损136.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净亏损780.8亿元大幅下降。

2022年,快手的收入仍然主要来源于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其他服务三大块,具体来看:

1、线上营销服务(广告)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全年收入达490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52.1%;

2、直播业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14.2%;

3、其他服务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31.4%。

2022年,短视频平台与电商的融合进一步加深。财报显示,快手2022年电商商品交易总额达到9012亿元,较2021年的6800亿元增长超过30%。

用户量方面,2022年快手平均月活跃用户突破6亿,达到6.13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为3.58亿,平均每位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29.2分钟。

2022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別达到3.66亿、6.4亿,均创下历史新高。

自 快科技

]]>
截至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7718.html Thu, 30 Mar 2023 12:31:29 +0000 //www.otias-ub.com/?p=1577718 被誉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风向标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 在成都发布。报告中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

报告指出,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用户黏性增长明显,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

报告还显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短视频成为舆论宣传主阵地,“视听 +”助力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新闻直播最受网民欢迎。报告提到,网络音频休闲和学习两不误,七成用户进行“深度阅读”。

附此次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视听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

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10.40 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 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 97.4%,同比增长 1.4 个百分点,保持了在高位的稳定增长。

二、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 7000 亿元,短视频、直播贡献主要增量

2022 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 7274.4 亿元,较 2021 年增长 4.4%。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 2928.3 亿,占比为 40.3%,是产业增量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网络直播领域,市场规模为 1249.6 亿,占比为 17.2%,成为拉动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力量。

三、用户规模达 10.12 亿,短视频成吸引网民“触网”首要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新入网的网民中,24.3% 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短视频应用,与其他应用拉开较大距离。截至 2022 年 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同比增长 7770 万,增长率为 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 94.8%。

四、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

2022 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 7.51 亿,成为仅次于短视频的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网络直播已经深入娱乐、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五、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网络视听使用率更高

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更多被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使用,这类网民更多使用网络视听类应用。

六、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

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68 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综合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20 分钟,自 2020 年底开始超越即时通信排在第二位。

七、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

《报告》显示,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用户收看短视频的重要原因。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八、直播带货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日常生活快消品营销重要渠道

有 42.7% 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与 2020 年相比提升 27.0 个百分点。居住在二线及以上城市、具有中高学历的中青年女性是网络视频 / 直播带货的最具潜力的目标人群。

九、微短剧受众规模大,19 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比最多

2021-2022 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最近半年内,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 3 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19 岁及以下年龄用户的收看比例为 57.9%。

十、网络音频休闲和学习两不误,七成用户进行“深度阅读”

用户收听网络音频节目的两大主要目的为娱乐休闲和学习知识,分别占比 47.9% 和 30.0%。33.2% 的网络音频用户“认真听完整期节目”,24.5% 的用户“能认真听一大半的内容”

自 IT之家

]]>
TikTok:美国TikTok月活跃用户超1.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563.html Tue, 21 Mar 2023 11:50:38 +0000 //www.otias-ub.com/?p=1572563 近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TikTok 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本周四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听证会前表示,这款应用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达到 1.5 亿,高于 2020 年公布的 1 亿。

消息显示,TikTok 在美国的受众主要集中于年轻人。根美国年轻人每天在 TikTok 上花费的平均时间已经超过 50 分钟左右,仅次于流媒体巨头 Netflix。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这一短视频平台正陷入数据安全问题之中。而 TikTok 表示,为了加强自身的数据保护,TikTok 已经在数据安全工作上投入了超 15 亿美元的资金。

自 IT之家

]]>
2023年2月有哪些影响力高的B站UP主脱颖而出?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9284.html Tue, 14 Mar 2023 05:00:27 +0000 //www.otias-ub.com/?p=1569284

B站拥有鲜明的二次元文化特征,另外,海量的弹幕、大量精通视频剪辑的UP主,以及大量年轻的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用户,都是B站的特色。

为了让广告主和投资人更充分地了解B站各垂类头部UP主各自的特点以及影响力,克劳锐推出了《B站UP主影响力榜》。

榜单共包括音乐、动漫、舞蹈、影视、游戏、娱乐、时尚、科技数码、幽默搞笑、知识科普、美食、汽车、美妆、教育、运动健身、摄影美图、萌宠、体育、国创、鬼畜二十大垂类。

各垂类头部UP主排名依据的是“B站指数”。B站指数是根据每位UP主的内容发布量、播放量、转发量、评论量、收藏量、点赞量、关注量共七个维度综合计算得出的,是客观反映UP主的影响力及营销价值的重要指标。我们来一起看看2月榜单吧!

来自:TopKlout克劳锐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5899.html Fri, 03 Mar 2023 12:13:30 +0000 //www.otias-ub.com/?p=156589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同时,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五年间短视频用户规模从6.48亿增长至10.12亿,你每天刷多久的短视频?

根据《报告》,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达3440万个,IPv6地址数量达67369块/32,较2021年12月增长6.8%;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7.28亿。

信息通信业方面,截至12月,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较2021年12月提高7个百分点。

物联网发展方面,截至12月,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8.45亿户。

自 快科技

]]>
快手:2023年快手小游戏日活跃用户峰值超过10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3942.html Thu, 23 Feb 2023 12:25:44 +0000 //www.otias-ub.com/?p=1563942 近日消息,据快手方面披露,2023年快手小游戏日活跃用户峰值超过1000万,快手原生小游戏的完播率比行业平均高2倍以上。

在短剧方面,2022年快手短剧日活跃用户达2.6亿,现在的付费用户数对比2022年4月增长超过480%。

招聘领域,2023年初,每天有超过50万份应聘简历通过快手投递给用人单位。

快手数据显示,2022年快手房产业务的总交易额超过100亿。

自 TechWeb

]]>
美国播客产业——不断增长的受众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8243.html Thu, 16 Feb 2023 06:08:26 +0000 //www.otias-ub.com/?p=1558243 早在2006年,美国只有22%的成年人知道播客。到202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79%。播客在美国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消遣方式,79%的受访者知道这种形式,而在2021年,有超过8200万人听播客。据估计,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到2024年将超过1亿听众。

2022年初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12岁或以上的美国消费者中有79%知道播客,比十年前增长了30%以上。几年来,播客越来越受欢迎,在教育、讲故事、采访、建立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2006年到2022年,美国了解播客的消费者比例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据估计,到2024年,美国的播客听众可能会超过1亿,而2020年为7590万。近年来,播客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将其用于娱乐和教育目的,以及品牌宣传和提高对社会关键问题的认识。

2017-2024年美国播客听众人数(百万)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不断增长的受众

随着意识和使用量的增加,消费频率也在增加。2022年初进行的一项研究的数据显示,38%的美国人在过去一个月听过播客,是十年前的三倍多。播客的受众越来越多样化。虽然女性和男性消费者都在消费这种形式,但男性听众的份额略高于女性听众,为53%。虽然老一辈人也会收听播客,但消费播客的主要群体是12岁至34岁的人群。

2022年,一项关于播客消费的调查显示,38%的美国成年人在过去一个月内听过播客,这一数字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两倍多。每周播客的消费也急剧增长,一些世界领先的播客出版商每月实现了数百万的独立流媒体和下载量。

在2008年到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听过音频播客的美国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根据最新的数据,在美国,53%的播客听众是男性,而在过去一个月里听过播客的人中,46%是女性。与老一辈人相比,播客在12-34岁年龄组的用户中更受欢迎,主要由白人消费。

2022年美国每月播客消费者的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根据2022年初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12岁至34岁的受访者中有50%的人在上个月听过播客,而55岁或以上的受访者中只有22%的人听过播客。后一个年龄段的成年人多年来一直在增加播客的收听量,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上个月听播客的人数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从2017年到2022年,按年龄段划分,美国每月听播客的人数占比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VS iHeartRadio

说到出版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是美国的领导者之一,通常每月吸引超过1800万听众。凭借其在美国大量粉丝的声誉和影响力,NPR还跻身全球顶级播客出版商之列,每月积累了数以亿计的独特流媒体和下载量。NPR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内容;它的一些播客,如NPR Politics Podcast、TED Radio Hour、Planet Money和Fresh Air为听众提供了娱乐和实用知识的结合,这些播客在听众中很受欢迎。然而,在2022年,最受欢迎的播客出版商是iHeartPodcasts,其次是Wondery。

2022年12月,iHeart Podcasts在美国拥有3043万观众。最受欢迎的播客出版商每月的独特受众排名显示,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以1825万排名第三。去年,Wondery超过了NPR,每月有2551万观众。

2022年12月美国领先的播客出版商,按每月独特观众数(百万)计算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2021年9月,根据独立播放量和下载量计算,全球领先的播客出版商是iHeartRadio,该月的播放量和下载量为2.8172亿次。第二名是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有1.607亿人。

2021年9月全球领先的播客出版商,按独特流量和下载量计算(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NPR与iHeartRadio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听众和下载量方面竞争榜首,近年来iHeartRadio已经建立了对NRP的稳固领先地位。播客可以成为媒体公司利润丰厚的收入来源,2018年申请破产的iHeartMedia就证明了这一点,凭借其数字和播客的努力,该公司在第二年年底获得了超过36.8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这种形式的日益流行和潜力促使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投资数亿美元进行播客相关收购,包括获奖公司Gimlet。就连零售巨头亚马逊也打算涉足这一行业,为市场的混乱和竞争铺平道路。

来自: Statista

]]>
TikTok:2023年全球流行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2640.html Mon, 26 Dec 2022 20:00:07 +0000 //www.otias-ub.com/?p=1542640 据报告,TikTok预测2023年趋势包括“可操作的娱乐”、“为快乐创造空间”和“社区构建的理想”。TikTok对2023年的三个预测趋势是基于2022年以来的整体用户活动。

对于“可操作的娱乐”Tiktok认为内容是根据社区认为有趣的内容来策划的,根据最近的TikTok营销科学全球娱乐广告研究(由MarketCast进行),五分之四的用户表示 TikTok 非常或非常有趣。Tiktok认为当广告信息像广告一样传递,但像娱乐一样受到喜爱时,品牌可以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业务成果。

美国化妆品品牌e.l.f. Cosmetics 利用可操作娱乐的力量,通过感觉有趣、引人入胜且原生于 TikTok 社区的动态广告吸引了社区的注意力。e.l.f Cosmetics 与他们的代理商和 TikTok 营销合作伙伴 Tinuiti 合作,有效地将每月支出翻了一番,并将添加到购物车策略的购置成本降低了 56%。

对于“为欢乐创造空间”,TikTok表示,他们注意到用户正在“公共卫生问题、工作倦怠和个人困难的无休止循环中寻求有意义的自我保健”。2022年MarketCast的一项关于用户购买习惯的研究发现,90% 的人表示该平台让他们快乐,永远不会感到无聊。这对于哪些希望与受众建立联系的品牌来说,这是关键。

创建 TikTok 内容,帮助人们为自己创造快乐,甚至是通过幽默、放松和相关的观点提供快乐,这可能是 2023 年品牌的不同之处。

对于“社区构建的理想”,TikTok表示,“TikTok不是市政厅会议。这是一个小型俱乐部的集合,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关于如何探索他们的激情和过他们的生活的新想法。”MarketCast对娱乐广告的研究发现,TikTok向人们介绍新话题的可能性是“传统社交媒体平台”的1.8倍。


]]>
中国社科院:研究发现看短视频频率影响未成年人价值取向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2700.html Mon, 26 Dec 2022 12:09:04 +0000 //www.otias-ub.com/?p=1542700 你身边的未成年人看短视频的多不多,对于当下的这种风潮,专家显然看不下去了,这就是一种毒害。

近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其中披露,频繁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与从不或很少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相比,重视财富成功、社会名气、形象出众的比例分别高出12.31、4.07、16.55个百分点。

据法制日报报道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文珺认为,短视频、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介,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上可能存在单一化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袁治杰认为,要注意不能出现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问题,算法推荐服务如果应用到未成年人身上,会形成极强的“信息茧房”效果,应该要让孩子看到多元的信息。

高文珺说,从结果看,玩网络游戏的频率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外在价值取向。就城乡对比来看,玩网络游戏可能对农村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大;就年龄阶段来看,玩网络游戏可能对高中生价值取向影响更大。

高文珺认为,短视频、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介,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上可能存在单一化问题,让未成年人更多去注重财富、名气和外表这些外在价值取向,而降低其对个人成长等内在价值的关注度,“因此,要关注如何让网络内容媒介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运慧看来,除了平台企业加强自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之外,还要依法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治理,实行他律。

王运慧建议,根据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规划,应该尽快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尽快出台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等,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规范体系,依法鼓励平台企业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算法支撑优质数字内容的推送、支撑多元价值观内容的推送。

自 快科技

]]>
TikTok营销数据调研:曝光量较低,但支出回报突出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5440.html Wed, 23 Nov 2022 05:30:03 +0000 //www.otias-ub.com/?p=1525440 TikTok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已是如日中天,据外媒报道,尽管TikTok 未披露广告数据,但其规模可能已经超过Twitter、Pinterest、Snapchat,且在一众社媒平台中增速最快。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研究如何借力TikTok达到促销宣传效果最大化、扩大品牌影响力。TikTok近来委托第三方合作伙伴发起了名为“TikTok Works”的调研,涉及不同的垂直领域,希望能为营销人员和广告商提供见解和说明。

TikTok不久前公布了“TikTok Works”计划的第一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TikTok在产品曝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实质上拔高了品牌的整体知名度。

首先是有关消费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CPG)的调研数据,尼尔森的分析数据显示,TikTok为CPG品牌带来了强大的广告支出回报和销售效率。

按照该模型的统计,美国付费媒体的ROAS高出所有数字媒体ROAS均值96%,是线下销售效率的将近3倍。其他地区,如中东、欧洲和东南亚也有看到类似的趋势。TikTok还与NCS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美容、个人护理、食品和饮料类别中,尽管曝光量较低,但TikTok广告每1000个曝光实际产生的回报与电视广告不相上下。

调研结果显示,当消费者回溯最先在哪个渠道了解到近期网购的产品时,15%选择了TikTok。就在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4%。谷歌方也承认,TikTok是许多年轻用户的首选搜索平台。

社媒平台使用习惯的演变决定了消费者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渠道。而根据KnoCommerce 2021年5月的调研结果,有81%选择TikTok作为选品的来源、网购的契机,说明TikTok的确有能力推动品牌以及产品获取更多的曝光。

TikTok与Kantar合作,对TikTok广告与电视广告在推动品牌以及产品知名度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Kantar Link AI的分析,超过3500个产品的TikTok广告在多个指标上优于其在其他数字平台的广告以及电视广告的表现,指标包括前期转化(即观众在观看广告后主动进一步了解品牌或产品)、观众的认同感、满意度。

来源:跨境爱T哥

]]>
快手:周杰伦快手独家线上“哥友会”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129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3946.html Sun, 20 Nov 2022 12:06:00 +0000 //www.otias-ub.com/?p=1523946 11月19日20:00,周杰伦快手独家线上“哥友会”开播,此次直播也是周杰伦时隔三年再度现场开唱。

根据快手官方数据,本次线上“哥友会”直播预约人数超2883万,当晚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129万,总点赞数达10.5亿。有网友表示:“论华语乐坛顶流,周杰伦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据了解, 此次“歌友会”以连线方文山对话作为开场,第一首歌曲为《还在流浪》,而在《半岛铁盒》开始后,直播同时在线人数瞬间突破1000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模拟演唱会的真实感,快手还为预约“哥友会”的网友安排了坐席,并派发了电子门票。

据悉,2020年5月,周杰伦在快手创建了首个中文社交账号“周同学”,并个性签名为“全网唯一,只在快手”,入驻快手不到一周,帐号粉丝量突破千万。

今年7月,周杰伦时隔6年推出全新数字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该专辑共收录12首歌曲,由周杰伦与方文山、黄俊郎共同完成。

自 快科技

]]>
猫眼研究院:2022年Q3季度短剧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3731.html Tue, 01 Nov 2022 08:29:33 +0000 //www.otias-ub.com/?p=1513731

]]>
TikTo增长放缓了?Meta正在用干掉Snap的方法干TikTok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3478.html Tue, 01 Nov 2022 02:11:48 +0000 //www.otias-ub.com/?p=1513478 Meta反攻TikTok,Reels正在抢夺短视频竞争对手的份额?

2022年3季度Meta的财报四面楚歌,但让扎哥聊以自慰的是,在历经两年的打磨后,Reels似乎可以抢别家短视频的饭碗了。

因此,扎哥在Meta的财报中说道:“ 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Reels每天有超过1400亿次的播放量,比6个月前增长50%。Reels增加了我们APP的使用时长,趋势看起来很不错,我们相信取得了TikTok等竞争对手的时长份额。”

那么Reels到底有没有在抢别人的份额呢?海外短视频的竞争最终将会如何走向呢?我们暂且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来回顾下一路走来,Meta是如何忽视竞争,然后又如何靠重金收购和平台嫁接建立防守和壁垒的

2012年买下了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构筑图片社交帝国

2012年10月,Facebook(现在改名为Meta)完成对Instagram收购时,智能手机互联网才刚兴起不久。当时智能手机的普及、摄镜头的改进带来了图片分享和移动社交浪潮。看到增长势头迅猛的Instagram,感到威胁的扎哥,果断以7.15亿美金的高价买下了发展初期的Instagram。

Meta对Instagram及其后的一系列大手笔收购都是成功了,这些被并购业务后来的发展也验证了扎哥花大价钱买的时候,都是真爱,而且也验证了其眼光不俗。

从Instagram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到,在Meta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战略有战略的支持下,Intagram迈入了10亿+活跃的殿堂级应用,其月度活跃用户数接近14亿(也有媒体报道说月活超过了20亿人)。


数据来源:data.ai估算数据

Instagram发展的早中期,扎哥也很好留住了创始团队,其两大创始人直至2018年才离职,而当时原创团队离职的原因多半和Instagram陷入增长困境,押注竖屏长视频IGTV战略失误,在扎哥看来已经跟不上时代不无关系。

2013-2016年:Snapchat崛起,Meta忙于打造移动消息应用帝国无暇顾及

就在Meta收购完Instagram不久后的2012年底,Snap旗下的Snapchat凭借着阅后即焚和AI滤镜的有趣玩法,获得了火箭式的增长,其快速增长趋势一直延续至2016年。


数据来源:data.ai估算数据

当时Snapchat用户增长极为迅猛,并且吸引了非常多的年轻人在使用,而且也早在2013年就拿到了腾讯的投资,被坊间称为Facebook杀手。但Meta在3-4年后2016年才开始重视并嫁接Snapchat的功能,其原因无非三点,看不见,看不清,忙其他。

当时扎哥和Meta确实在忙其他,那就是移动即时通信领域。那是手机互联网方兴未艾,并起了很多即时通信工具。Meta自家脱胎于Facebook的Messenger消息应用疲于应战,看起来要输掉很大一部分市场。

【尽管Messenger的前身Facebook Chat在2008年就推出,但只是内嵌在Facebook里面的私信服务,直到2011年才以独立移动应用的面目出现,并于2015年4月才将功能从Facebook这款应用中分离。】

当时一款名为Whatsapp的移动消息应用增长最为迅猛,深知打不过的扎哥再一次出手大方买了它。2014 年 2 月,Facebook 正式宣布收购 WhatsApp,收购金额高达 190 亿美金,这个金额在当时谁都无法拒绝。

迎娶了Whatsapp的扎哥向世界证明了其眼光和这又是一场真爱,今天Whatsapp的日活用户已经超过20亿人,而其原配FB Messenger日活用户也超过了10亿人。

2016-2019年,忙完移动消息应用战场后,开始全面Copy Stories,挤压Snapchat

时间来到2016年8月,此时距离Snap的快速增长已有3-4年,抽身出来的Meta开始高调地复制 Stories(快拍)这种玩法,扎哥打的旗号是AR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并搞出了一堆AR滤镜。

当时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这三大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因此Meta暴击Snap的战略是平台嫁接战略,AR+Stories的玩法先被搬到了Instagram上面,并于2017年推广至Facebook应用上

凭借着旗下三大社交平台的庞大用户基数,Stories在用户中的渗透非常迅速。3Q16在Ins上的日活就超过了1亿人,并于4Q16达到1.5亿。到2019年1季度时,使用Stories的人数已经占Facebook 和 Messenger, Instagram, WhatsApp平台一半以上。


数据来源:Meta财报

2017年时扎哥和Meta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再担心用户被Snap吸引走了,Snap的增势也受到了压制,Stories也开始贡献越来越多的广告库存和营收。

2018年初剑桥分析丑闻发酵,扎哥被国会请去喝茶,随后公司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在平台的内容审核、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在将近18个月的时间里面,没有咋搞新功能。直到2019年公司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新的产品和体验上。

2017年开始,字节跳动大力出奇迹下TikTok的强势崛起

全面Copy Stories的战略压缩了Snap的成长空间,但在搞这场战争同时,新竞争对手TikTok正在崛起,并在疫情期间成为Meta必须要下手的“敌人”。

【海外TT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4年上线的Musical.ly,该产品上线后火过一阵子,但因为缺乏资源并没有成为国民级的应用。2017年8月,TikTok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上线。2017年11月,字节也收购音乐视频分享和互动社交应用http://Musical.ly。2018年8月,Musical.lyAPP停止使用,其用户、数据等一切资源、资产并入TikTok。收购http://Musical.ly时,http://Musical.ly已经在海外运营6年,拥有海外用户2.3亿,月度活跃用户近7000万,而当时TikTok也才刚刚上线三个月】

下图可以看到TT海外的两个阶段,分界点大概在2017年收购时,收购前是猥琐发育缓慢潜行,收购后是火箭上升。这与字节大力出奇迹不无关系,在中国市场验证了成功模式后,字节凭借经验、技术、资源和人才等优势快速推动TT在海外的增长。2020年因为遭受印度的封禁,TT的用户略有波动,但挡不住其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数据来源:data.ai估算数据

浅尝辄止的lasso,全家桶上嫁接的Reels

TikTok受到了命运眷顾,当TT从2017年开始快速增长时,2018年Meta却正在焦头烂额地应对剑桥分析带来的危机,使得其直到2018年年底,才推出独立的短视频应用Lasso应战,但从这款应用的动作看,扎哥当时并没有调动公司的资源全力以赴,于是这款应用在2020年7月低调关闭。

随后是2020年年初,疫情在海外爆发,Meta也将注意力放在员工安全、居家办公和扶持平台广告主方面。疫情的爆发无疑拖累了Meta和TT打仗的部署,所以直到2020年8月份,Meta才正式在Instagram上面推出Reels这个沉浸式短视频功能,并于3季度正式推向全球50多个市场。

4Q20,Meta推出的平民版的VR头显Quest2大卖,兴奋过头的扎哥在2Q21年的财报上大吹大擂VR和元宇宙的美妙前景,并于2021年10月宣布公司从Facebook改名为Meta。

在对元宇宙前景感到莫名兴奋的同时,Meta对Reels的重视并没有减少。扎哥在2Q21的财报上表示:“视频占Facebook一半的使用时长,而Reels是Instagram互动量增加的最大因素”。当时Reels也已覆盖100个国家,公司开始不忌讳提到TikTok是其面临的最牛逼的竞争对手。

1Q22 Reels占到Instagram使用时长的20%,Facebook上一半的使用时间来自视频,Reels在Facebook上增长非常之快。

2Q22用户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使用Reel的时长增加了30%。在Instagram上,分享到消息里面的内容中,Reels占到了一半。Reels广告的年化收入也达到了10亿美元。

3Q22,扎哥在Meta的财报中说道:“ 每天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有超过1400亿次的播放量,比6个月前增长50%,Reel增加了我们APP的使用时长,趋势看起来很不错,我们相信取得了TikTok等竞争对手的时间份额。”

除了用户端的喜人数据外,Reels当季度贡献的广告年化收入为30亿美元,尽管因为发展Reels带来对季度收入的负面影响仍有5亿美元,公司认为将在12-18月中,商业化程度跟上Stories和Feeds。

问题来了:Reels真的压制了TikTok了吗?

我们从用户数看,进入2022年TikTok的用户数增速是有所放缓,已经没有了过去那般气势如虹的增长,估计跟字节在经济环境不好的背景后,主动调整节奏有关系,其中有多少是Meta推出Reels的压制带来的并不好说。另外顺便提一嘴,Google旗下的Youtube也在主APP上嫁接了短视频Shorts的功能,成为杀时间的新功能。


数据来源:data.ai估算数据,月度用户数

短视频是用户的时间黑洞,从使用时长看,TikTok的使用时间已经可以和Instagram媲美,当然最近的总时长增速也放缓下来。鉴于Ins的用户数比TT要多,可以看出TT的用户显然是更加沉醉于短视频本身。


数据来源:data.ai估算数据,月总使用时长

从数据上看,TT的用户和使用时长是放缓了,但无法推知的是这是暂时还是就这样被Meta的全家桶压制了。从Meta的短视频战略看,扎哥组织的针对TT的围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些策略包括:

平台嫁接策略:这个策略之前和Snapchat打仗时就用过,并且帮助Meta打赢了。目前Reels全面嫁接到了旗下三大社交平台上,凭借着社交的飞轮加持,Reels功能很快渗透到社交平台的用户中。Meta披露短视频贡献了主要的使用时长增长,这说明平台上还是有不少用户被吸引过去看短视频了,当这些用户的需求在这里被满足了,TikTok再去抢就比较难了。

社交还是内容?Meta不再摇摆:2017年-2018年Meta纠结于社交和内容何者重要,最终站队了社交,因为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社交连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消极地消费内容则不能,于是当时Meta的重点在于打造有意义的群组,一起看视频这类看起来可以构建连接的服务,并清理了平台上受用户欢迎,但不合社交的视频内容。当Meta回头神来打造Reels这个纯内容产品时,扎哥有没有感到跟当年的认知非常打脸呢?

【3Q17的扎哥:“But too often right now, watching a video is just a passive consumption experience.Time spent is not a goal by itself. We want the time people spend on Facebook to encourage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

2Q22的扎哥:“In Instagram, we see the Reels makes up more than half of content reshared into messages. So our strategy isn’t about public versus social content and interaction. It’s really about enabling a flywheel that compounds both.”】

也就是说Meta不再分什么是公开内容,什么是社交内容和互动了,而是将社交当作内容产品增长的飞轮来使用。用中国这边的话说这很类似视频号,公域+私域结合,双轮驱动增长。

沉浸式+AI:最近几个财报,Meta强调了对AI的投资,无疑是看到了AI在沉浸式短视频中发挥的威力,而这也是抖音和TikTok的制胜法宝,Meta是个好的徒弟。另外Reels上来就是全屏的沉浸式,这无疑也是Meta对自家社交应用的颠覆和重生,可以认为沉浸式+AI是短视频成为时间黑洞的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创作者:当然Meta也没有忘记创作者,包括工具、玩法、运营和商业化激励,一个都没有拉下。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看,Meta压制TikTok显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TT不是Snapchat,相比之前的Snapchat,TT最大的优势是通过闪电战建立了足够的规模用户。

闪电战之所以成功在TT这边来说是因为母公司字节打法娴熟而且有钱也敢砸。在短短的时间窗口里,TT野蛮成长的速度远超过当时的Snapchat,当Meta回头神来应战时,TT已经拥有了不小的规模,TT这些用户是Meta无法抢走的。考虑到海外互联网的发展程度,TT还是有新增用户可以去继续渗透的。另外TT作为独立的短视频应用,在建立用户认知和心智上具备独特的优势,这也使得其在竞争核心用户时拥有独特的优势。

Meta对短视频建立了自己的成功防护,但下一个威胁将来自何方?想来这是扎哥最关心的问题,是AR/VR元宇宙?Roblox?还是什么呢?

]]>
皮尤研究中心:约有10%的美国成年人经常从TikTok中获取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0284.html Tue, 25 Oct 2022 13:54:19 +0000 //www.otias-ub.com/?p=1510284

据The Verge报道,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新调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从TikTok获得新闻。自2020年以来,从TikTok获取新闻的人的比例增加了两倍;现在约有10%的美国成年人经常从该应用中获取新闻。对于30岁以下的成年人,这个数字跃升至26%。

已经使用TikTok的人也在改变他们使用该应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越来越多地将其作为一个新闻来源。三分之一的成年用户说他们在该平台上获取新闻,而2020年只有22%。TikTok越来越成为一个新闻应用,这与其他平台形成对比,皮尤发现这些平台的新闻消费停滞不前或呈下降趋势。例如,在Facebook上,54%的成年人说他们在2020年从那里获得新闻;现在,这个数字下降到44%。与此同时,YouTube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在该平台上获取新闻。

对于年轻人来说,TikTok可能取代或补充其他来源,成为寻找新闻的地方,这并不奇怪。上个月,《纽约时报》报道称Z世代正在使用TikTok作为搜索引擎。

TikTok很久以前就不再是孩子们的舞蹈应用了。但即使在去年,人们也看到TikTok上记录的重大新闻事件,观众被令人窒息的视频更新所吸引。当俄罗斯在2月入侵乌克兰时,乌克兰的战争影响者通过该算法浮出水面,记录了冲突的状况,而数百万人通过短片进行了收听。当约翰尼·德普与其前妻安柏·赫德“家暴诽谤案”发生时,德普的支持者在TikTok上发布实时审判更新,包括分析和阴谋论。随着创作者们通过支持德普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大展拳脚,他们的受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转向TikTok获取新闻,该平台一直在努力遏制与乌克兰战争、堕胎、选举和COVID-19等话题有关的错误信息。NewsGuard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TikTok搜索返回的视频中,有近20%的视频含有错误信息。

自 cnBeta.COM

]]>
Omdia:2021年人们花在TikTok上的平均时间从6.4分钟上升到18.1分钟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8104.html Wed, 19 Oct 2022 12:31:31 +0000 //www.otias-ub.com/?p=1508104

根据Omdia的研究,TikTok已经超过Netflix,成为美国35岁以下人群中第二大最受欢迎的视频服务。只有YouTube挡住了TikTok夺取榜首的道路。然而,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该应用跌至第六位,甚至BBC也在其前面。

在英国和法国,TikTok在35岁以下人群中排名第五,但在35岁以上人群中甚至没有出现在前十名。在评论TikTok在年轻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时,Omdia高级总监Maria Rua Aguete说。

“对于热衷于吸引年轻观众的广播公司、商业公司或其他公司来说,不应低估TikTok在接触和发展新观众方面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除了超越Netflix之外,人们使用TikTok应用程序的时间上也出现了大幅跃升。在2021年,花在该应用程序上的平均时间从6.4分钟上升到18.1分钟。2021年,Facebook在平均观看时间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接受调查的九个国家中平均记录了18.7分钟。Omdia表示,TikTok有可能在2022年超过Facebook,但后者同样有足够的反击能力。

Facebook于2022年2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Reels,它是出现在人们的Feeds中的短视频内容。它希望这些Reels能够阻止年轻用户的外流,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转到TikTok的内容。

自 cnBeta.COM

]]>
Sensor Tower :2022 年Q3移动 App支出减少约 5% TikTok创下连续四个季度营收纪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0933.html Fri, 30 Sep 2022 11:47:16 +0000 //www.otias-ub.com/?p=1500933

由 Sensor Tower 最新分享的报告可知:2022 年 3 季度,移动 App 支出减少约 5% 。与此同时,短视频社交巨头 TikTok 逆风上扬,创下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营收纪录。TikTok 全球业务(含 iOS 版抖音客户端)依然稳居苹果 App Store 和谷歌 Play 商店“非游戏类应用”的营收榜前列,当季消费者支出约 9.144 亿美元。

(来自:Sensor Tower)

Sensor Tower 指出,仅抖音一项,就贡献了约 4.335 亿美元的消费者支出,占总支出的 47% 。

在 App Store 上,TikTok 是营收最高的非游戏类 App 的第一名、而 Google Play 上则是第二(仅次于 Google One 存储订阅服务),当季营收刚超过 3.3 亿美元。

其次,截至目前,TikTok 和抖音已创造约 63 亿美元的总营收。但在更广泛的市场中,趋势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可知消费者在 App Store / Google Play 上的内购、订阅和付费下载支出,在 2022 Q3 同比下滑 4.8% 至 316 亿美元,同时应用下载量也小跌 1% 至 353 亿美元。

不过 App Store 仍是移动应用消费支出的主要贡献平台,达到了 Google Play 的两倍多。

即便前者当季营收 212 亿美元,较去年的 217 亿美元同比下滑 2.3% 。但后者的跌幅更大,同比下滑 9.6% —— 从 115 亿美元,降到了现在的 104 亿美元。

具体到游戏领域,消费者支出同比下滑 12.7% 至 193 亿美元。App Store 同比下滑 9.8% 至 119 亿美元,而 Google Play 下滑 16.9% 至 74 亿美元。

与此同时,应用安装了仅略有下降。

作为主要贡献平台的 Google Play,受季度下载量 -2.2%(至 270 亿次)影响而少了将近 1% 。即使 App Store 实际增长了 3.8%(至 82 亿次),但还是无法抵消更大体量的 Google Play 的颓势。

其中 TikTok 下载量再次霸榜(非游戏类应用),其在两大移动平台上的总安装量为 1.965 亿次。但若只看 Google Play,则是 Facebook 以 1.503 亿次跃居第一(取代了之前的 Instagram)。

自 cnBeta.COM

]]>
TikTok:2022年4-6月TikTok移除虚假账号3360万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0381.html Thu, 29 Sep 2022 13:50:08 +0000 //www.otias-ub.com/?p=1500381

字节跳动旗下 TikTok 近日公布了 4-6 月的最新季度社区准则执行报告,通过定期发布透明度报告,以便于公众了解社区准则的最新执行情况。 根据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间的最新季度报告,围绕着短视频和账户删除情况提供了各种详实的数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和虚假账号有关的数据。

TikTok 报告称,它在本季度删除了 3360 万个虚假账户,比上一季度删除的 2080 万个账户增加了 61%。相比较去年同期,TikTok 的虚假账户删除率在 12 个月内增长了 2000% 以上。

不同社交平台对虚假账户的定义也有差异,不过通常是指任何声称自己不是某人或某物的账户。这可能意味着名人、政治人物、品牌或其他具有邪恶意图的骗子。

这里可能最有趣的是,虽然它的虚假账户删除明显增加,但在注册阶段被阻止的垃圾邮件账户数量急剧下降,从第一季度的约 2.02 亿下降到约 7500 万。

TikTok 表示,这并非巧合,它表示已采取措施“对恶意行为者隐藏执法行动”,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深入了解 TikTok 的检测能力。简而言之,似乎 TikTok 允许更多垃圾邮件/虚假帐户进入平台,但一旦它们启动,最终就会删除更多。

在报告的其他地方,TikTok 表示其主动删除视频(在报告之前删除内容)从第一季度的 83.6% 上升到第二季度的 89.1%,而在 24 小时内(从收到报告时)删除的视频从 71.9 % 至 83.9%。

cnBeta.COM

]]>
trendpop: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TikTok百万粉丝量级的创作者降幅约在41%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5876.html Mon, 19 Sep 2022 12:13:56 +0000 //www.otias-ub.com/?p=1495876

“今年以来,我们好几个百万粉丝账号都已停更了。”TikTok资深从业者董子瑞告诉虎嗅。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在TikTok上发布内容的玩家之一,董子瑞以及他的团队曾靠大量搬运内容,收获许多粉丝。

像董子瑞一样决定退出的TikToker不在少数。据trendpop的一份数据显示,2021年7月,粉丝量达到百万的TikToker人数还在2000名左右,但到了2022年7月,已降至1200-1300人之间,流失近800人,百万粉丝量级的创作者降幅约在41%左右。

“平台初期缺乏内容,因此对原创性要求不高,这给了我们很大生存空间。”董子瑞说。但随着优质创作者增多,平台对内容的监管也日趋严格,搬运或二次剪辑的内容会被系统判定为抄袭,且难以获得流量的倾斜。董子瑞们在经营的账号,空间愈发被挤压。

当然,除了董子瑞这样的搬运类百万大号在退出,也有一部分博主因钱离开。

“TikTok的创作者奖励不如其他平台高,中小博主靠接品牌广告赚钱的机会也比国内抖音要少许多。”熟悉欧美KOL市场的资深人士林向峰告诉虎嗅。

摆在许多TikToker眼前的,除了优质内容的产出压力,还有算法改变之后流量推送的焦虑,付出与收获一旦不成正比,就会触碰到他们去还是留的神经。

搬运号开始退出舞台

据董子瑞告诉虎嗅,他们曾靠搬运、二次剪辑抖音上的内容到TikTok上,三个月内就积累了几十万的粉丝。那时国内抖音原创已经很卷,但TikTok流量巨大内容却不多,董子瑞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想前往TikTok先积累一些流量。

“那时的想法是有了流量,很多事自然而然就能成了。”董子瑞坦言道,但他很快发现,在海外,靠搬运和二次剪辑的内容变现,成了一件头疼的事。

据董子瑞描述,开通英国TikTok shop、建独立站等模式他都尝试过,但都因种种原因跳入坑中。比如,TikTok英国小店由于国人的内卷,价格战日益白热化,许多商家毫无利润并且亏钱补贴“薅羊毛”的英国人。而当试图引流到独立站时,由于其搬运内容较为杂乱,且与商品匹配度不够高,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在接广告这条路上,事情也并不如董子瑞想象得那样顺利。在国内的抖音,由于流量变现模式的成熟,每一个粉丝都可换算成透明的标价。但在欧美,网红经济与国内差异甚多,品牌们更期望与头部网红或明星合作,这也导致欧美的网红经济马太效应明显。

“即使品牌愿意与TikTok博主合作,我们的内容也不够有个人特色,且有违规风险。”董子瑞坦言道。虽然账号有一定粉丝量,但接广告这条路仍然走不通。

随着内容监管的严格,进入2022年之后,董子瑞的搬运账号被系统判定为抄袭的次数越来越多,且由于曝光度的增加,被原创者投诉的几率也日渐增大,他愈发感觉到,账号带来的风险和收益远远不成正比。

“光靠搬运和二次剪辑在TikTok上是难以走远的,平台的流量倾斜也越来越少。”董子瑞说。在他眼里,已到了转型的时候。

补贴留不住创作者?

搬运号在TikTok的路越来越难走之外,一些原创内容创作者也对TikTok上的收益有些微词。

许多原创TikToker认为平台的创作者奖励制度不合理。

2021年春季,TikTok启动了其创作者基金计划,投入的初始基金为2亿美元。但这2亿美元更像固定的资金池,参与的人越多,分到的钱就越少。

据数据显示,在 TikTok 上每获得 1000 次观看量,创作者可以获得的收益为 2 到 4 美分。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据 gobankingrates 的数据显示,在 YouTube 的广告联盟计划下,创作者每 1000 次观看可以获得的收入为 3~5 美元,远高于 TikTok。

“一个是返利思维,一个是中介思维。”林向峰在描述TikTok和YouTube的区别时,这样说道。在他看来,TikTok从广告商身上得到钱,再反哺给创作者,平台的控制权更大,创作者更弱势。而YouTube只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创作者直接参与广告投放的分成,内容质量决定了收益,创作者主动权更大。

对于TikTok的模式,一些博主感到不太公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博主告诉虎嗅,因其粉丝量较小,难以接到品牌广告,平台给创作者的激励成了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对比而言,YouTube上的收益远远高于TikTok,且YouTube上的粉丝数量还不如TikTok上多。

“时间一长,我在TikTok上的更新也变少了,创作者基金只能当零花钱,难以激励我坚持。”她说。

那么,TikToker们若想靠内容变现,出路在哪里呢?

在林向峰等业内人士眼里,2022年TikTok上的优质内容增长很快,但内卷程度还远不如国内抖音,在这个时期,创意和个人特色更易被放大。

比如28岁的澳大利亚博主Jakey Boehm,通过在TikTok上直播睡眠过程,在短短几个月就获得数万美元的收益。

关键之处就在于Boehm给再平常不过的睡觉增添了游戏互动性。他编写了一个脚本,该脚本可以从他的直播中读取聊天内容,在他收到“打赏礼物”时激活不同的物品来唤醒自己。比如一件礼物可以打开一盏霓虹灯,又比如另一件礼物可以打开音响播放响亮的声音,有时是模仿 FBI 特工敲门的声音,有时是鸭子的嘎嘎声。打赏礼物越贵,干扰就越大,且时间越长。 

粉丝们乐于看到自己的礼物能不能吵醒Boehm,在这一过程中,Boehm也获得了不菲的打赏金。第一周,Boehm就赚取了5000美元,此后连续几个月,他的收益都在3万美元以上。目前,Boehm有大约40万粉丝,每周工作49小时,每天晚上从11点直播到早上6点。

“TikTok上播放自己睡觉或打瞌睡的内容很多,但Boehm的创意满足了粉丝的互动感和恶趣味,因此可以流量变现。”林向峰说,他认为TikTok这一时期,内容同质化还并不严重,好创意也有足够的获利空间。

除独辟蹊径的创意之外,有个人特色的干货内容也更易帮助博主变现。

在TikTok上有110万粉丝的Lulu,发布了一个系列教人如何上镜、摆姿势和编辑图片。由于个人特色鲜明,虽然粉丝量远不如头部博主,她也能获得一些品牌投放。据Lulu说,最初她每篇合作内容收费大约在3000美元左右,每个月要完成7次合作,才能有2万美元左右的收益。但目前,她的报价可达到8000至10000美元左右,品牌方多是时尚和美妆领域。

“优质的干货内容在TikTok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竞争才刚刚开始。”林向峰说。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zhouyueming@huxiu.com。

中东市场社交直播发展旺盛,而直播电商的闭环路径仍在探索。如何细颗粒度的洞察当地用户特点和需求?社交的巨大流量如何有效转化?怎么打造契合本地用户心智的品牌,并长期经营?

虎嗅“502线上同行”出海潜望镜第三期,关注中东市场机会,为大家详解当下的直播热点和未来的电商与品牌潜力。立即报名,与300+出海同行人一起,先人一步摸清方法,“掘金”中东。

自 虎嗅网

]]>
CTR:2022年8月银行机构官方号短视频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2113.html Sat, 10 Sep 2022 18:08:38 +0000 //www.otias-ub.com/?p=1492113
榜单说明

CTR短视频商业决策系统监测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及作品数据,通过CTR短视频传播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计算评估,连续发布短视频账号月度榜单,以观察当前各大垂类内容市场的高效策略及打法。
2022年8月银行机构官方号榜单新鲜出炉,一起来看看吧~

]]>
CTR:2022年8月车企官方号短视频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2119.html Fri, 09 Sep 2022 18: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492119

榜单说明

CTR短视频商业决策系统监测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及作品数据,通过CTR短视频传播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计算评估,连续发布短视频账号月度榜单,以观察当前各大垂类内容市场的高效策略及打法。

20228月车企短视频官方号榜单新鲜出炉,一起来看看吧~

]]>
英国通信管理局:年轻人看电子屏幕的时间约老年人的七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9913.html Wed, 17 Aug 2022 12:01:24 +0000 //www.otias-ub.com/?p=1479913

英国通信管理局对人们观看电子屏幕的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年轻人的观看时间几乎达到老年人的七倍,大约五分之一的家庭在使用流媒体服务,并且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在观看短视频。

观看习惯代沟

据报告显示,16至24岁的人每天只花53分钟看电视,而65岁及以上的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将近6小时。同时,当代年轻人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几乎是65岁以上人群的七倍。

这种观看习惯的“代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差距的产生是由于流媒体服务和短视频等电视替代品的使用。英国通信管理局市场情报部门的总监表示:“流媒体革命正在扩大电子屏幕代沟,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观看习惯形成了明显的分歧。”

流媒体服务订阅

目前,有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家庭可以使用三种最大的流媒体服务——Netflix、Disney+和Amazon Prime,每个家庭每年的订阅花费约300英镑(约合人民币2464元)。

除此之外,至少订阅了一项流媒体服务的家庭相比2021年减少了35万户,这是由于订阅这些服务增加了生活成本。在对取消订阅的用户的调查中发现,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会在他们的家庭预算状况转好时续订。

在线短视频观看

2021年,有报告指出人们在所有设备上观看视频内容的时间达到了每天平均5小时40分钟,几乎占到了成年人清醒时间的三分之一。

同时,最新数据显示,英国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观看短视频(指长度不到10分钟的视频),其中65%的18至24岁的人每天都在观看。93%的15至17岁的人每天都在YouTube上观看短视频,90%在Instagram上观看,73%在TikTok上观看。

报告还调查了人们在网上观看的短视频类型,发现教程类视频,例如食谱或手工DIY,是观看次数最多的。另外,有3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观看有关视频游戏的视频,略超一半的受访成年人表示他们观看朋友和家人在网上发布的视频。

自 凤凰网科技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5.6%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3792.html Thu, 04 Aug 2022 14:17:49 +0000 //www.otias-ub.com/?p=1473792

暑假,是孩子们休闲娱乐的好时节。然而,有一些孩子,暑假期间沉迷于网游、短视频、卡牌等无法自拔,家长对此忧心忡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给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暑期环境,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近日启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各地执法司法部门也针对暑期特点多措并举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为推动暑期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探寻多元治理体系,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法治经纬版从今天起推出“关爱未成年·暑期防沉迷”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暑假,家住天津市河东区的马女士遇到件烦心事:“孩子作业不写,天天在家刷短视频,怎么说也不听。”为方便家校联系,马女士给即将上初一的孩子买了部新手机,并明确告诉孩子不能下载网络游戏,可没想到孩子对刷短视频上了瘾,一有空就抱着手机,有时连刷3个小时都不停手。

马女士对此十分焦虑:“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孩子又没什么分辨能力,这样下去学习成绩肯定要下降。但孩子似乎已经沉迷其中,怎么劝都不听,一说收手机就感觉要和我‘拼命’。”而更令马女士担心的事,一些主播常说的网言网语也被孩子学了去,有些听上去十分粗俗,有些干脆直接就是骂人的话。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虽然现在许多网游都纳入了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被压缩、限制,但这并没有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短视频成了很多孩子的暑期“新选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虽然各大平台出台了青少年模式,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破解密码、购买账号等绕过技术监管,对孩子们来说并非难事。

未成年人为何容易沉迷短视频?沉迷短视频有何危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线调查。

未成年人容易上瘾

危害大影响价值观

“给我点点关注,带你们解锁更多姿势不迷路。”

“叫我大哥,以后我在学校罩着你。”

“不是同一个时间,但是同一个‘撤硕’,来干了奥利给。来我考你们个问题,知道奥利给是什么吗,就是屎!”

……

这并非户外主播在拍段子,而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餐馆内见到的一幕:主角不是成年人,而是3个六七岁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就坐在孩子对面若无其事地玩着手机,似乎对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

面对询问,她告诉记者,平时偶尔给孩子玩下手机,暑期玩的时间多一些,孩子主要就是玩益智类游戏和看看短视频,从短视频中学到了一些网络热梗,“感觉没啥大问题,孩子还小,就是图个好玩,而且身边不少孩子也这样”。

记者采访北京、天津、山东、安徽等地多位家长了解到,由于当下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很容易接触到短视频,身边很多孩子沉迷其中。而随着暑期来临,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刷屏上瘾现象愈发受到人们关注。

为何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短视频?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张红告诉记者,她家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平时会主动找家长要手机上网搜索资料。“这些短视频直播平台刷多了,大数据推的都是其关注、喜欢的东西,内容丰富、轻松诙谐、时效性强,很多大人刷起短视频都停不下来,更别说小孩子了。”

7月18日,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组织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些网站平台的功能设计不够合理,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重要诱因;有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奖励反馈、礼品领取、签到打卡等功能设置,让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还有一点关键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特别是暑期生活过于单调。“在沉迷短视频的孩子当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比很高,由于生活中缺少陪伴,他们在短视频这个虚拟世界中寻找寄托。此外还有一些孩子是由于意志力不强沉迷于短视频。”

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危害之大显而易见。

“你看那些网红,他们没读过什么书,各个受人喜欢,挣的钱是大学毕业生的几十几百倍,我现在学着他们拍视频做直播,将来肯定要比读书强得多。”来自安徽省宿州市的中学生陈辰告诉记者,他说自己不少同学也是这么想的。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看来,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可以作为某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长期沉迷于刷短视频难免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短视频中的泛娱乐化倾向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一些网红主播的言论可能会误导青少年的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蔡海龙解释说,此外,当前短视频平台普遍使用的个性化推荐方式还有可能使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导致视野狭窄、偏执自负,滋生青少年社会问题,严重妨碍个人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此外,据公开报道,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中涉及暴力、低俗、软色情、诱导充值打赏等问题,也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青少年模式易规避

内容匮乏实用性弱

实际上,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很多短视频平台都内置有青少年模式。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无法开启和观看直播,没有充值、打赏等入口;在青少年模式外,开播必须实名,未成年人无法开启直播,同时,如系统检测到消费账号疑似未成年人,将立即对账号弹窗并要求实名认证,用户拒绝认证或认证为未成年人后,消费将被系统拦截,账号禁止在App内充值。

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沉迷,但现实中,想要绕过青少年模式的办法也不少。《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三成左右的未成年人认为多数短视频内容低俗和认为短视频采用的青少年模式用处不大。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需要家长主动开启,或主动在平台实名认证是未成年人,每次打开App才会进入该模式。假如在短视频平台只是观看视频、发布短视频、购物等,一般无须实名认证,除非是看直播、开直播、收益提现等功能才会强制实名认证。

对于山东省滨州市初二学生华莲来说,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对他来说形同虚设。

“我的身份信息都是网上买的,用它不仅能注册短视频App,还可以不受限制玩网游。有时候账号无法登录了,如果爷爷奶奶在家,我还可以‘借’他们的手机用验证码登录。除非真是家长一对一监管那种,否则都可以绕过限制玩网游和刷短视频。”华莲说。

记者在电商平台进行搜索,有很多教授如何解绑青少年模式、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网店。此外,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家长并不清楚青少年模式是什么,或是知道了也没有尝试使用。还有些未成年人会利用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以此规避未成年限制系统。

“我之前也试用过青少年模式,但App设置该模式后,我看到的内容都是非常低幼化的动画片,包括学习频道,都是小朋友看的内容,而我已经15岁了啊。”华莲说,在青少年模式之下,是不是该再细化些、实现年龄分层,并且内容更丰富些,让未成年人能用、想看。

有测评发现,不少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内容池并没有特定的年龄针对性,一个幼儿动画后紧接着就是一个高考知识点视频,这也可能导致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缺乏实用性。

今年5月9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中提出,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网站平台应在现有青少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模式和内容呈现方式,持续增加适合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供给。

当下,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作为:在适龄度上,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了不同的内容推荐,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可以自行设置年龄。比如将年龄设置为6岁,会刷到各种幼儿动画和居家安全儿歌等教育内容;将年龄设置为9岁后,会出现各种儿童影视,以及黏土教程、历史文物科普等学习内容,同时也有“遇到校园霸凌怎么办”的实用性视频;将年龄设置为16岁后,被推荐的视频内容就成了篮球实用教程、板绘技巧、美食教程等更适宜的内容。

运用技术区分用户

强制开启网络监管

如何才能让未成年人从短视频沉迷中抽身?

在蔡海龙看来,当前的短视频平台普遍采用“平台+家长”的监管制度,将开启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系统的权限完全交至家长手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防沉迷机制的实际效果。

“从根本上来说,对于青少年的网络保护是一种国家义务,应当通过监管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国家的监管责任。例如应当通过政策和立法,要求短视频平台实行普遍的实名认证机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将未成年人用户和普通用户群体区别开来,然后对所有的未成年人强制开启网络监管模式。”蔡海龙说。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靠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还远远不够。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说,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的大背景之下,学校、家庭、社会需要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和短视频、防沉迷的主体责任。这一工作是一以贯之的,防沉迷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使用技术和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

“但同时青少年模式下的各种短视频直播App需要给青少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开发更多的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课程和活动。社会组织和学校也需要给予家长更多的帮助,指导家长多与青少年交流,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家校合作。”周详说。

针对当前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漏洞,蔡海龙建议,企业应当积极承担起青少年保护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升级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防沉迷系统。

“企业应当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模式易用性,提醒家长适时开启青少年模式。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以游客身份浏览、第三方账号登录,或者采用卸载重装、账号切换等方式逃避监管。应当加强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从整体上来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时长。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自动为其切换为青少年模式。”蔡海龙说。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要想把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完全隔离在没手机或者短视频的‘真空’里是不可能的。”来自北京的家长张红说。她认为关注点应当放在如何去引导孩子,最重要的是看短视频要有节制,对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和内容有所把控。“家长下了班也应该少刷短视频,有很多孩子就是看家长刷他也刷,还有些家长图省事甚至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玩。”

来自安徽合肥的家长赵军认为,家长应当从小带孩子参加一定的户外、社交活动,培养他们乐意出去玩的性格。“我空余时间就会和孩子一起出去爬山、逛公园、游泳等,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孩子更多有益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你要真让她刷短视频她还觉得没意思呢。”

“如果一个孩子自主性充分发展,能够自律和自我约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事做,才不会沉迷于短视频。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引导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网络成为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助手。”储朝晖说。

自 法治日报

]]>
CTR:2022年6月银行机构官方号短视频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7267.html Wed, 20 Jul 2022 16:13:24 +0000 //www.otias-ub.com/?p=1467267

]]>
电视学院:2022年第74届艾美奖排名 Hulu拿到58项创纪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3493.html Wed, 13 Jul 2022 12:30:13 +0000 //www.otias-ub.com/?p=1463493

电视学院刚刚宣布了 2022 黄金时段艾美奖的提名,并且让我们再次见到了由各大流媒体平台主导的名单。其中 Hulu 创下了 58 项提名纪录,Apple TV 以 51 项紧随其后。与此同时,HBO Max 和 Netflix 之间的竞争也在持续 —— 前者的《继承之战》剧集拿到最多的 25 项提名,而后者的《鱿鱼游戏》也拿到了 14 项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鱿鱼游戏》也是首部在杰出戏剧类别中拿到艾美奖提名的非英语节目。

Apple TV+ 从去年的 35 项增加到了 51 项,Hulu 较去年的 26 项翻番至 58 项。

2018 年的时候,Hulu 拿到过该平台最高的 27 项提名。而四年后,有 14 年历史的该公司、终于又小胜了成立两年的 Apple TV+ 。

具体说来是,Hulu 凭借《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和《成瘾剂量》分别拿到了 17 / 14 项提名。

Apple TV+ 的《足球教练》(Ted Lasso)拿到了与去年持平的 20 项提名。

HBO Max 的《继承之战》(Succession)新剧,目前仅领先 5 个点。

此外 Apple TV+ 的科幻职场剧集《离职》(Severance),则拿到了 14 项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Ted Lasso》捧走了 2021 杰出喜剧奖,并且打破了《欢乐合唱团》的新剧提名数纪录。

同时苹果也乐于宣布,Apple TV+ 是首个在拿到资格第二年就捧走艾美奖的流媒体服务。

至于 HBO 与 Netflix 这两个老对手,它们的竞争已持续十年之久。

去年,HBO / HBO Max 获得了 130 项提名 —— 除了年度提名最多的《继承之战》剧集,还以 14 项表演类提名打破了当年艾美奖剧情类连续剧的提名数纪录。

今年 HBO / HBO Max 继续以 140 项提名领先,而 Netflix 则从去年的 129 项提名、减少到了今年的 105 项。

Netflix 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因为该平台近期流失了不少订阅用户。不过《鱿鱼游戏》和《怪奇物语》第四季的 13 项提名,也算是给该公司挽回了一些颜面。

最后,与其它流媒体相比,Disney+ 的跌幅最大 —— 从去年的 71 项、减少到了今年的 34 项。

另外亚马逊拿到了 30 项提名(较 2021 增加 10 项),Paramount+ 拿到了 11 项、Peakcock 更是只有 3 项。

自 cnBeta.COM

]]>
2022快手暑期流量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2112.html Sun, 10 Jul 2022 13:41:13 +0000 //www.otias-ub.com/?p=146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