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6 Feb 2025 14:19:1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Ampere:2025年流媒体平台将在体育转播权上支出12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345.html Wed, 26 Feb 2025 18:00:58 +0000 //www.otias-ub.com/?p=1742345 根据Ampere的数据,流媒体平台将在2025年占全球体育赛事转播权支出的1/5。今年,它们在体育赛事转播权上的总支出将达到125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Netflix和亚马逊不断扩大的体育预算,体育流媒体平台DAZN将保持其全球体育赛事转播权支出第一的位置。

主要发现

流媒体服务将占2025年全球640亿美元体育赛事转播权支出的20%,高于2024年的18%。

流媒体平台今年已经承诺在体育赛事转播权上花费125亿美元。

DAZN将保持其在体育赛事转播权支出上的领先地位。该平台将占2025年流媒体体育支出的1/3,得益于其10亿美元购买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转播权的交易。一旦完成对澳大利亚Foxtel的收购,DAZN在全球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份额将更高。

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主流娱乐流媒体平台正在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体育媒体转播权投资者的地位。亚马逊是第二大流媒体支出者,其份额将从18%增长到23%,原因是其从2025-26赛季开始收购了NBA的转播权。亚马逊持有的其他主要转播权包括NFL周四夜赛和欧洲冠军联赛。

YouTube TV 仍然位居第三,原因是其与NFL签订的周日票务转播权交易,据报道每赛季价值20亿美元。

Netflix 现在是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第四大流媒体投资者,得益于其为期三年的圣诞节NFL比赛转播协议以及从2025年开始的每年5亿美元与WWE的交易。

体育作为订阅动力

随着市场趋于饱和,体育成为流媒体平台宝贵的订阅动力。广告层级的引入为流媒体平台提供了进一步获取直播体育赛事的动力。

Ampere的SVoD经济数据显示了直播体育在推动订阅方面的近期影响:

Netflix在保罗/泰森拳击比赛后在美国获得了约150万注册用户,其中80%在一个月后仍然活跃。该流媒体平台为其NFL圣诞节比赛签下了近70万订阅用户。

Peacock在2024年其独家NFL季后赛比赛的周末获得了200万订阅用户。

Paramount+在2024年超级碗报道当天增加了240万订阅用户。

]]>
Ampere:2025年视频点播服务支出将增长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0965.html Wed, 12 Feb 2025 18:00:38 +0000 //www.otias-ub.com/?p=1740965 预计2025年,全球内容支出将同比增长0.4%,达到2480亿美元。在此之前,2024年的内容投资增长了2%,与Ampere的预期一致,这是由美国总统选举、夏季奥运会和2023年好莱坞罢工决议的广告支出增加所推动的。

预计2025年,视频点播服务的支出将增长6%,达到950亿美元,使这些公司首次超过商业广播公司,成为全球内容格局的主要贡献者。由于密码共享限制和新获得的关键体育赛事转播权,流媒体在2024年成功实现了用户增长,这使他们今年能够在内容上大举投资。总体而言,2025年,广告资助和订阅服务将占全球总支出的39%。

相比之下,美国商业广播公司在总统大选和夏季奥运会推动下增加投资,一年之后正在缩减支出。但除了这些一次性事件之外,内容支出的下降反映了过去5年的一个更广泛趋势,因为广播公司面临着与收视率下降相关的持续广告收入挑战。在美国以外,商业广播公司继续表现出更大的弹性,在整个2025年保持其内容投资。但总体而言,低迷的广告市场将使商业广播公司在全球广告支出中的总体份额从2024年的39%降至37%。

视频点播支出的持续增长,加上传统广播公司的前景更加谨慎,突显出随着观众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数字平台和流媒体,传统电视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
Cloudflare Radar:TikTok美国流量暂降85%后已基本恢复 现仅低于关闭前水平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365.html Sun, 02 Feb 2025 11:29:45 +0000 //www.otias-ub.com/?p=1739365 据CNBC报道,Cloudflare Radar 的数据显示,TikTok 本月初暂时关闭后使用量下降了 85%,但目前其流量水平已几乎恢复。Cloudflare 数据洞察主管戴维·贝尔森 (David Belson) 在一份声明中告诉 CNBC:自服务恢复以来,TikTok 相关域名的 DNS 流量持续恢复,目前比关闭前的水平低约 10%。

据CNBC报道,Cloudflare Radar 的数据显示,TikTok 本月初暂时关闭后使用量下降了 85%,但目前其流量水平已几乎恢复。Cloudflare 数据洞察主管戴维·贝尔森 (David Belson) 在一份声明中告诉 CNBC:自服务恢复以来,TikTok 相关域名的 DNS 流量持续恢复,目前比关闭前的水平低约 10%。

DNS 是域名系统的缩写,它将网站名称转换为浏览器用来访问互联网资源的 IP 地址。

Cloudflare Radar 是连接云公司的中心,它 使用 DNS 显示互联网趋势和见解,以监控全球互联网流量。

在美国最高法院决定支持前总统乔·拜登4 月签署的一项法律后,TikTok 在美国短暂关闭。该立法要求总部位于中国的字节跳动要么剥离其对 TikTok 的所有权,要么该应用将于 1 月 19 日在美国面临有效禁令。因此,苹果和Google为了遵守法律, 已将 TikTok 从美国应用商店中移除。

在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推迟执行禁令后,该应用程序重新上线,并在其上任第一天签署行政命令,将该法律的截止日期延长 75 天至 4 月 5 日。

与此同时,从弗兰克·麦考特到吉米·唐纳森(绰号野兽先生)等美国投资者, 都 提出要达成交易 ,将 TikTok 的所有权带回美国。

Cloudflare 的数据显示,尽管 TikTok 下线约 14 个小时,且未在苹果或Google应用商店上线,但总体而言,它仍成功在美国保留了大部分用户和创作者。

至于其替代产品,Cloudflare 的数据显示,临时禁令实施当天流量激增,随后一周流量水平稳步上升。

贝尔森表示,替代产品的流量在预期关闭前一周就开始增长,这得益于RedNote(在中国称为小红书)的日益普及。

但他补充说,TikTok 替代品的流量在 1 月 19 日(即 TikTok 重新上线的那天)达到顶峰。

贝尔森说:关闭结束后,DNS 流量迅速下降,并在过去一周半内持续缓慢下降。

自 BiaNews鞭牛士

]]>
Ampere:预计2029年视频流媒体市场收入将达到190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038.html Sun, 29 Dec 2024 18: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734038 Ampere的最新分析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视频流媒体市场每年将从20亿个付费订阅中产生1900亿美元的收入。关键的战略发展,如Netflix的账户共享打击,以及竞争对手Disney+和Max积极的捆绑销售方式,正在推动饱和的流媒体市场的收入增长。

目前,付费流媒体订阅总数为18亿个。Ampere分析预测,未来5年,全球付费流媒体订阅数量将超过20亿个。全球流媒体订阅量在COVID-19大流行高峰期超过10亿个。居家订单仅在2020年就创造了2.82亿流媒体新注册用户的历史峰值。

与2019年至2024年全球订阅量翻了一番的五年相比,目前的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流媒体将不得不努力在不太饱和的市场中重新获得增长,投资于营销和本地相关内容。

随着更发达的美国市场日益饱和,未来5年亚太地区将成为用户增长的重要地区。例如,印度是Netflix在2024年的第二大用户增长市场,而该公司在印度的增长潜力才刚刚触及表面。

订阅流媒体很快将成为对全球电视经济贡献最大的部分,预计2029年,订阅流媒体每年将从付费订阅中获得近1700亿美元的收入。由此,Netflix将占29%的市场份额。随着传统的无广告流媒体服务转向有广告的流媒体服务,订阅流媒体预计将在2029年从广告销售中产生额外220亿美元的收入,这将使全球订阅流媒体市场的年收入超过1900亿美元。

]]>
尼尔森:2024年11月份流媒体占电视观看时间41.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933.html Mon, 23 Dec 2024 18:00:34 +0000 //www.otias-ub.com/?p=1732933 根据尼尔森最新发布的《收视率》(The Gauge)报告,11 月份的电视收视时间创下了 9 个月以来的新高,收视率与 10 月份相比增长了 5%,创下了自 2 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收视纪录。11 月间的电视收视率主要受到体育、总统大选和直播流媒体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本月的不同周推动了电视收视类别的收视份额达到峰值。此外,由于本区间于 11 月 24 日结束,感恩节假期典型的电视收视高峰将被纳入 12 月份的《测评》报告中。

11 月份的广播收视率增长了 3%,占电视收视时间的 23.7%。11月的第一周是广播节目收视率最高的一周,因为在这一周,除了一如既往的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和大学橄榄球比赛之外,福克斯电视台还播出了MLB世界系列赛的第3、4和5场比赛。最后三场世界大赛的总收视时长超过 100 亿分钟,道奇队在第五场比赛中战胜洋基队,吸引了 1820 万观众,成为本周收视率第六高的转播节目。本月第一周,广播体育赛事更加集中,使这一类别的电视收视份额达到 24.9% 的峰值,并使广播体育收视率比 10 月份提高了 34%。

总统大选报道推动了本月第二周收视率的增长,尤其是有线电视。虽然有线电视在 11 月份的收视份额最终为 25.0%,但在大选当周,其收视份额跃升至 26.5%,其中大部分增长归功于有线电视新闻。有趣的是,有线电视新闻的月度收视率仅增长了 1%,但在第一周和第二周之间,收视时长从 360 亿分钟攀升至 480 亿分钟(+32%),从而提升了收视份额。

流媒体收视率在 11 月间增长了 7.6%,电视份额达到 41.6%(+1.1 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的部分原因是观众从许多传统电视网所报道的非典型、助长选举的新闻周期中寻求慰藉,流媒体类节目在间隔期第三周达到 42.6% 的电视收视份额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Netflix 在第三周的收视率也达到了峰值,占电视收视率的 8.5%(而其整体月收视份额为 7.7%)。Netflix的这一收视高峰恰逢直播杰克-保罗对迈克-泰森的拳击赛,其原创剧集《林肯律师》(The Lincoln Lawyer)的收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剧以39亿分钟的收视时长成为该时段收视率最高的流媒体节目。

11 月份还有三家流媒体服务创下了平台最佳电视份额,包括 Roku Channel(电视份额增长 12%,达到 1.9%)、Prime Video(电视份额增长 10%,达到 3.7%)和 YouTube(电视份额达到 10.8%,创下新的类别纪录)。孔雀虽然没有达到奥运会平台的纪录,但仍以 1.5% 的电视份额(+0.2 个百分点)成为月度增幅最大的流媒体。孔雀平台的大幅增长部分归功于《卑鄙的我 4》,该剧带动了 15 亿分钟的观看时长,并使该平台的儿童观看时长增长了 58%。

]]>
TikTok:2024年全球短剧月均用户将达2-3亿 市场规模预计10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3181.html Fri, 20 Dec 2024 11:30:22 +0000 //www.otias-ub.com/?p=1733181 在上周参加的两场千人短剧大会上,“出海”成了所有短剧从业者、所有寻求机会的“外行”人共同关注的命题。热闹的会场里,我们能看见欧美、东南亚、日韩、澳新各个国家的短剧承制公司,他们都是中国面孔。唯有几个外国面孔,却是常驻中国来找活的外籍演员,又是和人合影,又说要送人咖啡,迎来送往地很像在义乌熏陶过。

这个海,好像出了,好像又没出。

但模模糊糊的梦想,才是最性感的。

WETRUE预测,2025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621亿,比今年500亿增长24.2%,增速放缓。相比下,海外市场的增速值得注意,根据TikTok for Business《2024 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未来海外月均短剧用户规模预计将达2-3亿,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仍有高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TikTok for Business《2024 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

扬帆出海的可能性催生出热闹的市场变化与灵活的市场反应。

关于短剧出海的关键词在不断拓展:从“欧美”到“日本”“东南亚”市场,从坚持“本土化”到大量输出“译制剧”,从“IAP”为主转向“IAAP”混合变现模式。

如何在高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又如何在变化中找到跑通的逻辑?娱乐资本论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与多位短剧从业者聊了聊,试图拆解正当火热的短剧出海。

欧美饱和、日韩崛起、东南亚正在兴起

短剧的“掘金热”正蔓延到全球更多市场。

“我目前是在韩国做短剧制作,用韩国的制作团队帮一家头部海外短剧平台拍欧美短剧。”短剧从业者小方告诉小娱,“这个链路我自己都觉得长。”

小方表示,原因在于韩国人更能保证拍摄质量,“尤其是甜宠剧、言情剧,现在头部平台的自制剧都不满足于原来的质量了。大家都‘卷’起来了,要想做出爆款就得另辟蹊径。”

除了已经在挣钱的固有市场,大家开始扎堆找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蓝海”。出海玩家向日韩、东南亚市场的进发,就证明这片“蓝海”的确存在。

放眼如火如荼的短剧全球市场,美国是最先被验证的,也是目前最“卷”的。从2022年枫叶互动旗下的Reelshorts进入美国开始,欧美是头部平台出海选择的第一目的地。

这得益于美国消费者有较好的付费习惯,短剧自习室《2024年短剧出海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8月—2024年6月,美国短剧市场收入规模约1.42亿美元,累计下载量超过3011万次,RPD(每次下载收入)约4.7美元。

根据Google的数据,3.45亿美国人至少订阅了一种付费流媒体,视频流服务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250美元,数值接近日本的4倍,而日本已经是亚洲付费习惯最好的市场。

欧美市场的问题在于更“烧钱”。海外短剧平台需要固定频率上新“本土剧”的能力,要制作“本土剧”就需要当地的演员,而欧美的人力成本远高于国内。

承制方拿到原本的剧本之后,往往要根据本土文化再加工,这样一来时间、人力成本都在增长。

制片人石小莫曾向小娱分享过“再加工”的方法:“其实也是中国的短剧剧本,加上了本土文化,比如短剧《My billinaire husbands double life》用了替嫁灰姑娘梗、扮猪吃老虎梗,用美国演员演,美国制作工业拍,观众愿意买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短剧在北美的制作成本通常在15万-20万美元的范围内。

其次,欧美市场获客成本更高,“国内是小程序,海外是APP,下载成本就会贵很多。美国一个下载用户大概需要15美元。”一位海外短剧头部平台的负责人告诉小娱。

“欧美是烧钱的游戏,比的就是谁的资本更多,本土剧的上新频率、爆款率更高。”小方说道。

目前在欧美站住脚的Reelshorts(枫叶互动)、ShortMax(九州文化)、DramaBox(点众科技)、MoboReels(畅读科技)背后都是国内的头部短剧、网文平台。

面对门槛更高的欧美,中腰部公司的选择是成本较低,利润空间大的亚洲市场。小方今年10月才进入海外短剧市场,“像我们这样的后来者,日韩、东南亚是更好的选择。”

日本市场正在崛起。日本消费者在内容产品上的付费能力强劲,从2022年到2023年,日本排名前列的长/短视频应用IAP收入增长43%,达到448万美元。

“他们对短剧的消费需求是要消耗通勤文化下的碎片时间。”Google业务负责人Jackie在首届短剧出海高峰论坛上分享道。其次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下,以“爽”为主的短剧很适合日本观众的情绪需求。

在日本跑得最好的依然是“豪门霸总”题材,部分在国内不被接受的“第三者”等不伦题材也有一定市场。今年ShortMax的《保洁员竟是女总裁》《大富豪のバツイチ孫娘》成为日本爆款,在后者助推下,ShortMax登上了日本Google Play&App Store免费榜第一。

东南亚市场是另一块掘金之地——印尼人口基数大,新马泰对中国文化接受度高,人力成本低。在易漾光橙总经理杨柳看来,整个东南亚市场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东南亚国家人口结构年轻化,Z世代超过总消费人口50%,未来三年可能会增加到70%。而这部分受众可以被称之为“TikTok的一代”

二是付费习惯较弱,用户留存率以及消费时长可观,通过看广告解锁剧集的付费意愿较强,下载量数据看,东南亚市场一直稳居第一或第二。

“在东南亚IAA模式比IAP更适用。”杨柳为海外多家视频网站做国内短剧的版权发行,“我们在内地与短剧版权方谈好买断模式,并要求翻译权,由国际平台方完成本土化译制。海外本土人才的产能还是没法与国内相比,最开始还想说3个月稳扎稳打一部剧,我就直接告诉他们这样的产能相比国内落后太多了。”

目前东南亚市场还是以国内译制剧为主,甜宠题材更受欢迎,“像校园题材、灵异题材这样国内跑不通的短剧在那边也有很大市场。”

本土剧制作上,东南亚仍在起步阶段。“除了泰国,其他国家并没有完整的娱乐经纪体系,找演员蛮困难的。但演员价格比国内低不少,试错空间比国内市场更大。”

译制剧在版权操作上也有难点。国外公司对版权要求更为严格,而国内大部分短剧还处在版权混乱的阶段——国内短剧通常有平台、制作方、编剧方等多个主体参与,还有版权交叉发行的状况。

往往一部剧的工程文件的介质并不统一在某家公司,“和版权方查验可提供介质的时候,有的工程文件在后期公司会被擦除,甚至后期公司都解散了。而且国内短剧没有规范的音乐版权意识,很多剧直接使用影视剧ost……这些都会让版权筛选过程变得反复。海外流媒体平台都需要YouTube开白,版权不清晰导致YouTube上CID冲突、YouTube的盗版也成为短剧版权国际发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年初选片子100部剧可能有15部剧符合要求;到下半年,这个情况稍微好点,但很多看好的片子还是会因为介质不符合规范而放弃。”谈起这个比例,杨柳有些无奈。

但无论如何,与杨柳一样更了解海外市场逻辑的传统影视人,正在弥补国内市场与海外需求的信息差,帮助短剧在海外市场得到更大价值回收。

90%份额的译制剧,正在形成自己的产业链

当市场在扩张时,短剧出海的成本还在压缩。

今年3月,娱乐资本论和多位从业者聊起短剧出海,大家仍将目光聚集在本地化制作上。但当下,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译制剧上。比起本土剧,译制剧制作成本更低,产能更大,撑出了一个极大的可盈利空间。

目前,在出海的短剧内容中,译制剧占到80%~90%,本土剧只有10%~20%的份额。

“国内每个月有1000部以上的短剧在产出,这些短剧中很大一部分完全可以分发到全球,光靠本土自制,远远撑不住短剧平台的上新频率。”小方告诉娱乐资本论,“平台要跑起来不可能只做高成本的东西,译制剧能帮平台控制成本,有时还会撞出一个爆款来。”

有从业人士向娱乐资本论透露,很多短剧公司会打包出售自己的海外短剧版权,一部短剧的保底价格有时低至几千元。这样的成本下,哪怕到海外市场跑不通,其损失也可控,在20部中只要有1部爆款,都能轻松收回成本。

另一部分成本来自字幕翻译。AI工具的介入极大地降低了这部分成本。“现在我们的AI模型可以做到,每部剧1个语种的翻译成本在2-300元区间,10个语种其实成本也就是2-3000元,而这2-3000元的十个语种版本可以分发到很多市场了。”小影科技业务VP张航告诉小娱。

张航表示,现在小影科技每个月需求量最大的甲方需要他们翻译50部剧,每个月的译制(中文原片总)产量可以达到4、50000集,其中首发剧占比只有10%~15%,多轮剧占据绝大部分。

除AI译制外,许多公司还提供替换无版权背景音乐、字幕校准等业务,这样一体化服务的成本在1300-1500元/部,比起此前3000元/部,降幅超50%。

数量越来越多的状态下,短剧译制的产业链正变得越来越完善。部分平台的译制剧仍采用“配音+字幕”的模式,由此催生出短剧的外语配音这一环。

市面上AI配音产品可以模拟声纹,但无法准确表达情绪,反而会降低短剧质感。目前平台还是会选择真人配音的方式。

不同语种的配音有着不同价格,一家做译制短剧配音的公司负责人告诉小娱,东南亚人力成本低,只要100-200元/min。其他地区语种越小单价越高,欧洲国家通常在200-300元/min。

译制剧里,文化差异带来的误差始终是要规避的风险。“国内的剧拿来配音之前,我们会让翻译重新梳理一次,有时像是在重新编剧。”上述负责人笑言,“因为我们能理解的一些内容,直译过来不符合外国人的认知。”

在杨柳看来,在东南亚,本土化配音远远没有字幕翻译性价比高。“东南亚的文化和华语文化有很多同源之处,他们习惯接受华语原声配上当地语言字幕,如果配音,还需要增加平台质检周期,会拖延上线时间。”

不同渠道获客,IAAP复合变现

灵活的短剧出海生态中,新的获客方式也在产生。

以往,海外短剧获客渠道主要是Meta的社交平台、Tiktok和Google的产品,这部分的市场份额能占到98%。据不完全统计,Meta渠道投放占比超过65%。其他获客渠道还包含应用商店投放,这部分份额较小。

不同渠道优势不同,“TikTok起量速度很快,Facebook的持续性很好,Google的下载转化率高,新增的量级大。”嘉书冰甜创始人王小书曾向小娱分享过。

平台获客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信息流广告为主的传统投流模式。海外投流获客成本通常在2~20美元一个下载用户的区间中波动。成本越低,越容易获取低价值用户,成本越高,越容易获取高价值用户。东南亚的付费率就较低,RPD只有0.7美元,远低于整体平均水平(2.0美元)。

现在,“降本增效”是短剧玩家们的新逻辑。免费获客方式在变多,越来越多的短剧平台开始建立Youtube、tiktok、X、Facebook官方账号,上传10~20分钟的短剧内容,在详情信息上导流到app。

DramaBox在Youtube 的官方账号就有846万订阅者,是所有海外短剧平台中订阅量top1。

获客降本外,出海短剧玩家逐渐摸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变现模式,在全球市场尝试IAP(应用内购买)+IAA(应用内广告)混合变现,不同市场两者所占比重有所不同。

例如在美国,低价值用户相比付费对广告的接受度较高,高价值用户更愿意重复付费,因此IAP比重或许会更大。在用户对广告接受度很高的德国日本,以及付费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东南亚,可以更多用IAA模式。

“在国内的影视这一块,你看不到另一个赛道还有这么高的增长空间。”杨柳说道,这也是她选择投入短剧出海的理由,“国外企业会寻求更长期的增长,会等一个模式跑三年,被验证成功之后才进入,现在短剧经过三年验证期,国内也有更多正规的影视、娱乐公司入局,海外企业现在进入还不晚。”

总之,短剧出海进入了新的阶段,“卷”上了成本控制、高效变现与最大的盈利空间。这个100亿美元的市场里从不缺乏聪明且有胆量的玩家,未来能“卷”到什么新高度,玩出什么新模式,由这些玩家决定。

自 娱乐资本论

]]>
Ampere:2029年全球流媒体收入将超过190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561.html Thu, 19 Dec 2024 18:00:58 +0000 //www.otias-ub.com/?p=1732561 Ampere的最新分析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视频流媒体市场每年将从20亿付费订阅中产生1900亿美元的收入。关键的战略发展,如Netflix的账户共享打击和更便宜的广告,以及竞争对手Disney+和Max积极的捆绑销售方式,正在推动饱和的流媒体市场的收入增长。

目前,付费流媒体订阅总数为18亿个,未来5年,全球付费流媒体订阅数量将超过20亿个。全球流媒体订阅量在COVID-19大流行高峰期超过10亿。居家订单仅在2020年就创造了2.82亿流媒体新注册用户的历史峰值。

与2019年至2024年全球订阅量翻了一番的前五年相比,目前的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流媒体将不得不努力在不太饱和的市场中重新获得增长,投资于营销和本地相关内容。

随着更发达的美国市场日益饱和,未来5年亚太地区将成为用户增长的重要地区。例如,印度是Netflix在2024年的第二大用户增长市场,而该公司在印度的增长潜力才刚刚触及表面。

订阅流媒体很快将成为对全球电视经济贡献最大的部分,预计2029年,订阅流媒体每年将从付费订阅中获得近1700亿美元的收入。由此,Netflix将占29%的市场份额。随着传统的无广告流媒体服务转向有广告的流媒体服务,订阅流媒体预计将在2029年从广告销售中产生额外220亿美元的收入,这将使全球订阅流媒体市场的年收入超过1900亿美元。

]]>
TiVo:2024年第二季度北美视频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915.html Wed, 27 Nov 2024 21:00:06 +0000 //www.otias-ub.com/?p=1726915 消费者使用的视频服务数量一度呈不可阻挡的增长趋势。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结束了:TiVo最新的视频趋势报告发现,观众使用的视频资源的平均数量逐年大幅下降。

报告显示,消费者平均使用9.1个视频源,与去年同期的10.9个和2022年第二季度的9.9个相比大幅下降。虽然付费服务的平均数量有所下降(从去年的6.9个和前年的6.7个下降到5.7个),但非付费服务的平均数量也有所下降,从去年的4个下降到今年的3.4个。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随着SVOD渗透率的下降,FASTs一直在支撑着市场。

这似乎是一种趋势,而不是孤立的现象。之前的一份TiVo报告也发现,消费者使用的视频源的平均数量似乎已经开始下降。这是第一个发现非付费服务平均数量下降的研究。

此外,这项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对质量的看法已经大幅下降,这使得这种趋势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逆转。事实上,在观看各种服务的受访者中,广告支持的SVOD(60.8%,低于2023年第二季度的74.2%)和免费AVOD/FAST(53.1%,低于60.4%)等服务的质量评级为中等至非常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付费电视用户和有线电视用户之间的消费差距正在缩小。视频服务的平均总支出下降了(从170.86美元降至140.06美元),付费电视用户今年的平均支出比去年减少了30美元(从208.54美元降至178.06美元)。与此同时,纯宽带用户的付费金额继续小幅上升,尽管仍远低于付费电视用户。

在一个消费者计划削减家庭娱乐支出的经济中,这些意图的结果似乎开始在调查研究中显现出来。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Luminate:2024年流媒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058.html Tue, 19 Nov 2024 21:30:05 +0000 //www.otias-ub.com/?p=1721058 流媒体大战已经结束的最明显迹象是,Netflix决定从2025年开始停止报告季度订阅总数。争夺订户的竞赛已经结束;SVOD用户群的规模现在只在它能带来收入和用户粘性的程度上起作用。

Netflix的竞争对手现在正在为生存而战,努力将流媒体转变为一项长期盈利的业务,以取代传统电视。迪士尼和派拉蒙在2024年第二季度都公布了积极的季度DTC业绩,但现在很明显,流媒体利润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线性资产的萎缩,这可能会延长媒体行业目前的痛苦。

即使有些盈利了,也不可能每个SVOD都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生存下来。随着娱乐公司寻求进一步的并购行动,捆绑销售倾向的增加可能预示着该领域的萎缩。

所谓的重新捆绑是SVOD市场上一个关键的后流媒体战争趋势。虽然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有线电视的真正第二春来临,但传统媒体公司已经表现出了与合资流媒体企业合作的新意愿。

7月推出的迪士尼+- Hulu-Max捆绑服务标志着流媒体时代的新前沿:主要SVOD竞争对手首次直接捆绑合作。更有可能的是:派拉蒙在出售之前正在寻找流媒体合作伙伴,并可能从与Peacock这样的合作伙伴捆绑销售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

重要的是,潜在的捆绑商必须权衡战略选择的附加特性,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订户的蚕食。例如,将Hulu的内容整合到迪士尼+中,极大地扩展了后者面向成人的通用节目,从而大大提高了迪士尼的“Duo Bundle”订阅量。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安永:43%的家庭愿意接受广告支持的流媒体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150.html Tue, 12 Nov 2024 18:00:06 +0000 //www.otias-ub.com/?p=1726150 根据安永最新的数字家庭解码研究,家庭热衷于“数字排毒”,40%的受访者担心他们的家庭成员在网上花费的时间。

26%的家庭受访者表示,尽管正在进行网络升级,但家庭互联网仍然不稳定。流媒体平台继续向新的内容类型扩展,品牌信任(41%)在平台选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定价焦虑确实存在,但溢价偏好也同样存在

35%的家庭受访者愿意使用更便宜的宽带。43%的人愿意接受广告支持的流媒体服务,以节省每月的订阅费用,但其他人正在考虑付费服务。在所有市场中,以高价聚合内容的需求从去年的40%上升至44%。

38%的家庭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为宽带支付更多费用。

在所有市场中,认为他们从流媒体平台上获得物有所值的服务的家庭比例下降了5个百分点,从55%降至50%,这表明在过去10年,月租率翻了一番,一些平台去年的价格上涨了40%以上。

今年,29%的受访者平均已经取消或计划取消至少一项流媒体订阅服务,而去年这一比例为33%。

数字需求的缺点

消费者对花在网上的时间的担忧在研究结果中清晰地体现出来(40%)。有害内容带来的挑战也在增加,47%的人非常担心,高于去年的44%。超过一半的家庭(56%)非常担心人工智能会使内容不那么可靠,更高比例的家庭(62%)担心“坏人”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有害内容。家庭认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减轻人工智能的潜在负面影响(55%)。

不断变化的价值主张

捆绑销售对消费者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44%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危机使他们专注于从单一供应商购买连接和内容,高于去年的40%。35%的家庭受访者质疑从同一家供应商购买电视和宽带的优势,强调捆绑收益仍有待审查。35%的家庭受访者愿意放弃固定宽带,转而选择价格和性能都有吸引力的移动宽带。

重新审视客户体验

在数字家庭市场实现差异化对连接提供商来说是一个挑战,44%的家庭受访者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异很小。4/10的受访者仍然倾向于首先去实体店购买,51%的人倾向于通过呼叫中心获得客户支持。

调查重点:捆绑销售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人们认为捆绑服务的好处包括节省成本(61%)、单笔账单的便利性(60%)和客户服务单一联系点的便利性(59%)。

]]>
艾瑞咨询:2024年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101.html Sun, 10 Nov 2024 13:37:49 +0000 //www.otias-ub.com/?p=1726101 当下,短剧的主要受众人群,已经从年轻人快速转向到中老年人群体。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1%。这也就是说,**号称有500亿市场规模的短剧,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受众群为中老年人。**

土味短剧,正在变成老年人的“精神保健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下沉,对互联网世界一片懵懂的老年人,逐渐成为灰色群体的新目标。亟需陪伴的老年人试图在网络上寻找情绪价值,最终赔上了自己的养老金。

一些恶俗剧情的短剧一集只有几十秒到几分钟时长,但能轻松收割上千元。

再加上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专骗老年人直播间”,幕后操盘手的骗钱手段越发高明了。

谁来拯救孤独的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短剧来说,它们准确抓住了当下老年人婚姻失去激情、子女不在身边、严重缺乏情绪价值供给的弱点。

将情绪无限量放大,剧情主要以子女、家庭、婚姻为主,例如一些“闪婚老伴”、“保洁老妈”、“五十霸总”、“不孝子女”“公公婆媳”等一系列夺人眼球,错综复杂的情感大戏,几分钟一集,高潮迭起。

近几个月来,十部投流热度月度榜单里,至少有四到五部是中老年题材的作品。例如最近爆火的《闪婚五十岁》《五十岁保姆嫁豪门》《人到五十,闪婚霸总》《闪婚老伴是豪门》。其中《闪婚老伴是豪门》,抖音话题量超过26亿。

普通人眼中尬到抠脚的剧情,在缺少认知能力的老年人眼中却刚好合适。同时,比起越发“抠搜”的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钱“更好骗”。一些视频平台常用的“骗充值”的套路,用在老年人效果显著。

一开始先让老年人免费看几集,一到关键高潮剧情就立刻掐断,随后引流至小程序,诱导老人在不同的小程序付费充值解锁后续剧情,有的是单集1.5元到2元,有的是几集打包售价39.9-69.9元。

不仅如此,短剧平台之间还存在相互引流,不同平台收费形式多样。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手段,就要骗老年人的养老金。

《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 报告显示,抖音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3%,51岁以上用户占比也有18.9%,三成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

这也意味着老年人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钱有闲的,也缺乏对互联网付费模式的认知,最终被短剧掏空了养老金。

从直播间到短剧

收割老年人群体的短剧,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早两年就有短视频平台流行过深夜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拍摄“老年版豪门恩怨”。

和短剧里的“当司机的霸总爱上卖盒饭的阿姨”剧情相仿,老年人直播间的剧情也十分的粗俗和博眼球,什么“欠钱不还”“手撕小三”“儿女不孝”“抢夺遗产”“不伦之恋”轮番上演。

除了狗血剧情之外,还有一个担当“画外音”的主持人,一口一个“爸爸妈妈”一口一个“爹娘们”,通过极具情绪化语言符号不断进行仪式和话语的规训,引发老年人的情感共鸣,让其产生更加强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而背后的操盘手可不是乐于公益,花时间、人力成本为空巢老人带来快乐。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拍摄老年人爱看的剧情纯粹是为带货服务。

每每到了高潮阶段,刚刚还在撕逼的演员就迅速调整状态,变成专业的主播,喊着口号开始了带货。

而屏幕前的老年人们则被一幕幕狗血剧情感动,用带有错别字的文字消息、简单的表情包、浓重口音的简短语音,表示着对剧情角色的关心与支持,掏出自己的养老金,开始买下主播们小黄车里的商品。

不论是短剧,还是直播间,这些收割老年人的套路基本相同,都是夸张狗血的苦情戏码,再提供高浓度的情绪价值供给,让老年人沉浸其中。

因为短剧的收费模式更直接,老年人直播间里的原班人马开始转头换面去做短剧。

那为什么老年人如此痴迷短剧和直播间?宁愿去相信素不相识的演员,也不愿相信苦口婆心劝说的子女呢?

原因还是因为老年人贫瘠的情绪价值供给。

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一片荒芜,伴侣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磨损下视同陌路,子女不在身边一年也就只能见一两次,甚至几年才能见到一次;还有数以亿计的空巢老人、鳏寡老人靠着一台又一台老旧而闪烁着雪花的电视机,等待死亡。

在这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在 手机屏幕前突然出现一个填补内心空虚的情绪价值产物,甚至说老人在子女那里缺失的陪伴,在短剧里得到了满足。

网瘾银发族比例大幅提高

电视机,曾经是老年人最普及、最权威的信息获取来源,电视上播出的节目、电视剧、广告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情绪价值。

现在的电视机已经名存实亡,老年人的世界中心逐渐变成了手中的智能机屏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967亿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已达1.4亿,占网民群体的13%。

《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首次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好。报告显示,0.19%的老人在短视频App上的日在线时间超过10小时,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呈现出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全天候沉迷在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上。

之前有网瘾少年,现在有“网瘾老年人”。

在微博上,“网瘾老年”相关话题讨论度已经近亿,不少网友曝光自己的父母深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有的“茶饭不思”,千里追爱、野性追星被骗;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沉迷直播间大额打赏,甚至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

“网瘾老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无法逃避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一部智能手机确实能让情绪价值的获取变得快捷简单,互联网的普及带给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是很有价值的,但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灰色群体利用。

对子女来说,多和父母沟通,多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才能治标治本;

对平台来说,对互联网规则一片空白的老年人,需要平台规则的倾斜,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自 锌财经

]]>
QuestMobile:2024年3月红果免费短剧App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达1.38小时 超过多家传统视频平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387.html Sat, 24 Aug 2024 01:29:16 +0000 //www.otias-ub.com/?p=1715387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App ,居然能脚踩腾讯优酷、拳打爱奇艺,甚至努努力都快够着 B 站了。给哥几个看看,今年 3 月,在爱优腾一众老牌视频平台的围攻下,这家叫红果免费短剧的 App ,月活排在 Top6 不说,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居然能达到约 1.38 小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吊打了排在前面的几个平台。( QuestMobile 数据 )

反正看完这张图,世超就一个想法:我倒要看看,什么短剧App能这么吃香?

App 一打开,就是各种短剧视频流怼我脸上,粗略扒拉了一圈,还真是免费的。

像什么现代言情、虐恋、霸总、甜宠,短剧的种类覆盖得还挺齐全,就是大爆款比较少,像《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都已经是春节那阵火过一轮的短剧了。

而且除了短剧以外,还有电影、电视剧、小说和漫画好几个板块。上到古早家庭伦理剧,下到同人改编小说,就差拿个喇叭喊:免费免费,全场统统免费。

不过说实话,红果短剧主打的免费形式,在短剧圈子里其实并不是主流。

基本上都是,前面免费看几集,后面按单集收费,一部剧看下来要花个百来块。

因为拍短剧这事儿,成本就不低。

前阵子世超跟枫叶互动的副总裁南亚鹏聊了聊,他们家的 ReelShort 在短剧出海界,那基本属于是 Top 级别的存在,让老外也迷上了 “ 歪嘴龙王 ” 。

而他们拍一部短剧,成本没有20 万 -30 万美元都下不来。

国内虽说没那么高,但十几二十万往上也是很正常的,像去年咪蒙的那部《 黑莲花上位手册 》,业内就有传闻说制作成本达到了 200 万。

另外,可能有些差友还不太清楚,短剧非常依赖投流。

也就是版权方先在抖音、快手这些个流量平台,搞一堆短剧切片的投放,再把用户引到小程序、 App 里花钱。

但根据真故研究室的报道,一部短剧的投流成本,能占到总收入的 80%-90% 左右。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一部剧赚了 1000 万,但里面有 800-900 万进了流量平台的口袋。

之前也有短剧从业者告诉我们,投流这东西就跟玩老虎机一样,可能今天就能回本,但也有可能血本无归,而不少回了本的,又会因为觉得效果不错,又继续砸钱 “ 下注 ” 投流。

包括做短剧出海的 ReelShort ,他们前期也在市场投放上砸了不少真金白银。得从长线看,才能降低用户增长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利润率。

而且吧,短剧付费这种玩法已经被验证过了,那些个大大小小的短剧小程序,不管是单集收费也好,订阅制也罢,对版权方来说,管用户要钱就是赚元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所以这突然杀出来的红果短剧,才会看起来像个 “ 异类 ” 。

不过世超查了些资料发现,这两年搞免费短剧的,其实也成了一阵新潮流。而且他们这帮搞免费的,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在里面。

就拿红果短剧来说,它 App 里的所有的内容都免费,但有个条件,你得看广告。

不少时候,短剧一集也就一分钟多,结果广告就有 20 来秒。

这下还真说不清,到底是在剧里插广告,还是在广告里插短剧了。

而且,之前红果短剧还推出过看短剧赚金币的玩法,金币攒到一定数量就能提现。

这套路,我就问熟不熟悉?这玩法,基本上就是复刻了抖音极速版、番茄小说当年的路子。

你猜怎么着?这红果短剧 App ,其实就是字节他们家的。。

要流量有巨量引擎,要剧本有番茄小说,红果短剧背靠着字节这座大山,这么看,好像红果能跑出来也不是啥稀奇的事儿了。

不少版权方,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根据红果短剧 6 月的数据,单月总分账过亿,有两家版权方单月分账破了千万。

越来越多的分账,吸引更多版权方,优质内容再吸引用户,流量换来广告主,这不就闭环了嘛。

说白了,免费短剧走的就是接广告这么个路子,简单粗暴。但偏偏这种路子,它就是好使。

据世超所知,现在不光是红果短剧,字节旗下的皮皮虾出了个 “ 皮皮虾 lite 版 ” ,也是免费看短剧的 App 。其他的,像九州文化的星芽免费短剧,甚至是拼多多,都在试水免费短剧。

而且这帮版权方也精明得很,现在付费免费两头的钱一起赚

就比如一部刚出的新剧,先付费跑一轮赚波大的,等热度过了,再把短剧放到免费平台上,挣点广告分成。

世超之前在抖音上关注过一些短剧账号,就是做的付费和免费混合变现。

像麦芽短剧、好有本领和指间短剧,这种在抖音、快手上开设自家短剧账号,直接在平台上运营,不用跳转到第三方短剧小程序的,被业内人叫做端原生

这些账号积累了自己的粉丝基础,而且变现的门道也更多。

最直接的用户付费,用户在抖音上充值就能看。

还会放一些免费的短剧,进可帮甲方爸爸做品牌定制,退也可插播视频广告,坐等平台的广告分成。

主要这些账号,有钱还能带着平台一起赚,所以像抖音、快手都掏出了自个儿的激励计划,又是给现金又是送流量的。

总的来说,短剧已经开始从小程序那种相对原始的生态,慢慢往流量平台、独立 App 上迁移,变现的花样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再往后走,短剧对商业化的探索,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但最后世超还是想啰嗦一句,国内短剧能不能别老拍什么歪嘴龙王、霸总强制爱,整点新鲜玩意儿吧求求了。。

自 差评

]]>
Tech星球:2023年定制短剧占据所有品牌短剧的比例超过七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458.html Tue, 16 Jul 2024 12:54:35 +0000 //www.otias-ub.com/?p=1708458 2024年,头部主播集体瞄准了短剧赛道。

最新涌入的玩家是薇娅夫妇。618前夕,谦寻旗下谦萌文化发布了三部短剧的官宣海报,董海锋(薇娅丈夫)作为三部短剧出品人之一出现在海报中。海报显示,新剧于6月中下旬开机,成片将在抖音等平台上线。

谦寻薇娅进军短剧赛道之前,疯狂小杨哥、辛巴、头部MCN机构遥望、无忧,早已先后完成了短剧试水与布局。疯狂小杨哥的声量最大,4月份,“三只羊剧场”抖音官方账号正式启用,并曝光第一部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的幕后片段。6月初,该短剧正式上线,虽然上线不到一个月时间,首部短剧便被下架,但三只羊对短剧的投入并未因此中止。

辛巴旗下公司辛选,5月底上线了第一部短剧《她似珍珠璀璨》,该短剧为欧诗漫品牌定制剧。遥望、无忧更是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下场做短剧,据Tech星球了解,两家拍摄短剧分别达到了30部左右。

头部主播集体进军短剧赛道的意图不难理解。直播带货红利逐渐消失,今年“618”预售首日,天猫带货一哥李佳琦美妆专场直播GMV约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近50亿元下滑了46%。飞瓜数据显示,6月16日带货直播,抖音头部主播广东夫妇成交额为6114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跌86.4%,其他头部主播同样存在不同幅度的GMV缩水情况。

主播与机构需要新故事,业绩增长需要新的突破口,但直播带货与短剧属于两个不同的赛道,直播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刻到短剧行业吗?谁能吃到短剧红利?

头部主播踏入同一河流

谦寻布局短剧的决心,看起来挺大。

《替身男友》《我家来了男保姆》《别跟弟弟谈恋爱》三部短剧官宣开拍前,谦寻旗下账号蜜蜂惊喜社便已尝试了“直播+短剧”的玩法,以短剧形式,将直播专场的售卖机制、福利政策分享给用户。

5月份,蜜蜂惊喜社发布了几条带有短剧剧情的短视频《真假霸总的“一亿风云”》《拿捏霸总的“千金”》《争宠不如真宠》,出镜演员皆为蜜蜂惊喜社的常驻主播凯子、悟空、雪雪等人。一位谦寻员工表示,目前主要是将直播预告用短剧形式拍出来。

谦寻还在5月份成立了短剧出品公司谦萌文化,联合谦萌文化股东之一的萌扬文化一起出品制作短剧。值得一提的是,萌扬文化创始人兼董事长宗帅,曾任华谊兄弟经纪联席总经理,萌扬文化旗下签约多位明星艺人,包括江疏影、蔡文静、茅子俊、翟子路等。两家携手,或许有望发挥各自优势,在品牌定制剧上与其他家做出差异。

不同于小程序付费短剧,谦寻的短剧更像是直播业务的一种延伸。谦寻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外解释,不同于时下火热的以“爽点”为卖点的付费短剧,谦寻的短剧探索,核心是为消费者和品牌服务。

不过,从传播效果来看,谦寻短剧预告视频无论在淘宝还是抖音,点赞与评论量暂时与其他视频预告没有明显差异。短剧的可行性在谦寻尚有待验证。

谦寻短剧的进展也有待提速,此前报道称,三部短剧于6月中下旬开拍,但一位萌扬文化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短剧尚未开拍。

除了薇娅谦寻公司,辛巴公司辛选目前上线了一部短剧,但看起来他们并不准备在短剧上加大投入。接近辛选的知情人士称,目前为止,辛选内部没有成立专门的短剧业务部门,之前仅仅是探索了一下。未来是否有其他短剧拍摄规划,暂不可知。

从决心与投入力度来看,几家头部公司中,无忧、遥望两家头部MCN机构在短剧上走得更远。无忧去年入局短剧,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无忧今年上线了20多部短剧。

无忧短剧实行双轨路线:品牌定制剧+游戏互动剧。其中,品牌定制剧占比最高,游戏互动剧目前只有一部。一位参与无忧游戏互动剧的制作人透露,无忧首部互动短剧《恋爱单选题》,类似于此前爆火的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制作费用高达1000万左右。

此外,无忧还推出了“无忧剧场”,截至目前,该抖音账号粉丝数量为161万。

另一家MCN机构遥望,同样在去年进军短剧市场。遥望科技1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运营的短剧小程序已经于2023年12月上线。据统计,遥望短剧目前在数量上暂时领先,遥望短剧小程序平台“遥望剧划算”显示,该平台现有短剧35部,其中34部标有“男频”标签,一部为“女频”。

赚钱:品牌定制与付费会员

头部主播与头部机构的短剧,志不在爆款,或许意在品牌。

直播带货曾为主播和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资源。以谦寻、遥望为例,截至目前,谦寻服务的直播场次超过3.9万场,累计引导成交订单数9亿多单,超过8万个国内外优质品牌与谦寻建立了合作关系。遥望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总计服务直播场次2.5万多场,累计成交订单数超4000万单。

品牌的需求,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直播机构的业务走向。

2023年,随着短剧成为行业风口,品牌们将一部分营销预算转投到了短剧,部分品牌甚至通过短剧实现了销量增长神话。

国货美妆品牌韩束便是代表品牌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韩束在抖音销售额窜升至美妆品类第一,销售额为10亿-25亿元,环比增长29.87%,遥遥领先于欧莱雅、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国际大牌。韩束将自身惊人表现,归结于过去一年它的短剧投放策略。

受韩束影响,无数品牌开始将预算倾斜至短剧。头部主播及机构的短剧业务自然应运而生。本质上他们的短剧属于品牌广告,主要存在价值是品牌变现。辛选定制短剧《她似珍珠璀璨》,品牌方为欧诗漫。疯狂小杨哥某短剧,出品方为其经常合作的品牌娇润泉。无忧短剧《叫我大佬》《搞钱舅舅》背后则有三九胃泰、安慕希等品牌赞助。

数据显示,品牌投放短剧的主流方式大致为三种:植入短剧、定制短剧、与达人合作,其中定制短剧占据2023年所有品牌短剧的比例超过七成。

遥望短剧,主要有品牌定制剧与付费小程序剧两种。

目前遥望品牌定制剧比较少,遥望一员工透露,目前在拍的有三部品牌定制短剧,赞助的品牌分别是欧诗漫、花西子、绝色。遥望既有明星,也有达人,品牌如果找明星拍摄,价格可能会贵一点,在150万-200万之间,头部艺人价格更高。达人拍摄短剧价格在40-50万左右,集数与时长分别为6-12集,每集2-3分钟。

美妆品牌尤为青睐短剧营销。遥望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目前遥望三部品牌定制剧都是美妆品牌。其中绝色为白牌产品,在上海拥有一定知名度,地铁、机场等渠道都能看到他们的广告。

遥望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短剧业务流水约为8100万,目前看来,更多来自付费小程序短剧。

遥望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遥望上线的30多部小程序短剧,有三四部短剧达到了爆款标准,其中一部剧充值金额高达1000多万,投入成本30万;另一部短剧充值金额为600多万。

遥望短剧不仅通过付费会员变现,还通过二次版权转让增加收入。在“遥望剧划算”小程序上,可以“买短剧”,也可以“卖短剧”。购买遥望自制短剧,通常价格在1万元左右,买断价格则需要1.5万。

直播带货之外,短剧难扛起增长大旗

头部主播们入局短剧赛道,但眼下短剧对品牌方的吸引力已经大打折扣。

韩束虽然吃到了短剧营销红利,但现在已经在有意识地抽身而退。韩束创始人吕义雄不久前在朋友圈直言,“短剧增加了20倍的供应量,价格翻了一倍,而观众是衡量的,即短剧效果下滑了40倍,从去年8月进去做短剧的所有品牌都是去做韭菜的,无一成功案例,2023年11月之后,韩束基本上不做短剧了”。

珀莱雅管理层在近期的交流会上同样提到韩束短剧红利,称韩束通过短剧崛起,在传统淡季实现了4.8亿元的销售量,引起行业震动,珀莱雅一度想跟进韩束营销策略。

但仔细研究后,珀莱雅最终放弃了短剧营销策略。短剧流量下滑,达人姜十七的短剧热度明显下滑。珀莱雅管理层提到,姜十七前两部植入剧的单集点赞超200万,但如今的短剧直播中,点赞量能超10万就已经非常好。二来,成本在上升,宣传效果下降,品牌是不赚钱的。从盈利的角度上来看,不可持续。

短剧玩家增多,品牌营销价值大打折扣,品牌们开始对短剧营销祛魅。

反应到供应端,短剧制作公司,争夺品牌方变得不可避免,品牌定制剧难度越来越大。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市场越来越卷,品牌对短剧制作的要求、质量越来越高。去年,韩束成功案例让行业看到了一些机会,所以涌入尝试的人增多。不过品牌们通常会先选达人,确定好合作后,再结合品牌特性去开发剧本的内容。

但今年,顺序有所改变,市场越来越注重剧本质量。现在品牌定制剧,品牌通常要求先定剧本,再根据剧本去匹配相应的达人。制作方难度陡增,先给到品牌满意的短剧剧本,意味着过往短剧经验、达人资源优势被大大削弱。品牌认剧本,不认达人、爆款团队。

品牌预算有限,除了争夺品牌方,头部主播还在试图扩大其他短剧收入来源。

主播“疯狂小杨哥”背后的三只羊公司虽然首部短剧受挫,但并没就此放弃该赛道。三只羊合作公司负责人表示,三只羊正在拍摄加上正在筹备中的短剧,有10部左右。第一部短剧放了20天被下架,下架理由是扩大婆媳矛盾,但是也回了30-40万,基本上保本,要是不下架,盈利是没问题的。

三只羊公司还对外释放了短剧投资份额。三只羊合作公司负责人称,三只羊比较强势,不是每部剧都释放投资份额。目前对外招联合出品人的短剧项目,一般每部剧按40万100%份额计算,外部有一半的份额可以投,即20万。这样的好处在于,将风险分摊给了投资者。

对比来看,目前无忧在短剧业务上实现了盈利,遥望虽然短剧业务流水高达8000多万,但公司三年亏掉了20亿,营收越多,亏损越大。35部短剧中只有4部爆款的爆款率也不算特别理想。谦寻短剧刚刚起步,能否扛起公司增长大旗还很难判断。三只羊短剧,卖份额的模式容易被外界诟病为“割韭菜”。

直播带货之后,头部主播们寄希望于通过短剧实现业绩增长,或许难度系数比直播带货本身还要大。

自 站长之家

]]>
Pew: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习惯从TikTok获取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930.html Thu, 13 Jun 2024 13:13:36 +0000 //www.otias-ub.com/?p=1701930

一项针对美国人新闻习惯的最新调查显示,随着TikTok成为美国人更喜欢的新闻来源,年轻人越来越相信这个平台能让他们接触到在其他地方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三发布的这项调查研究了 Facebook、Instagram、TikTok 和 X 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在美国人的新闻阅读习惯中扮演的角色。调查显示,TikTok 是仅次于 X 的第二大新闻来源,尽管大多数 TikTok 用户并不把这个短视频应用程序当作新闻来源。

在 TikTok 用户中,只有 15% 的人表示了解新闻是他们使用该应用的主要原因。但仍有 3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在其他地方看到 TikTok 上的新闻。

与其他应用程序不同的是,用户在 TikTok 上看到的新闻既有可能来自有影响力的人或名人,也有可能来自记者,而且更有可能来自陌生人。(与此同时,大多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用户都表示,他们的推送中出现的新闻是由朋友、亲戚或其他认识的人发布的;而在 X 上,用户更有可能看到由媒体或记者发布的新闻)。

虽然大多数 TikTok 用户在使用该平台时主要考虑的不是新闻,但皮尤的调查表明,它作为新闻来源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上升,而美国国会对用户在该应用上看到的信息的担忧也在上升。

今年 4 月,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除非 TikTok 在中国的母公司在一年内撤资,否则将禁止TikTok在美国的经营。一些禁令的支持者(他们经常强调该法案并不是禁令,因为 字节跳动可以通过出售 TikTok 来阻止该法案)说,问题在于 TikTok 强大的算法以及中国政府在影响 1.7 亿美国用户所看到的信息(包括新闻)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Omdia:2024 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流媒体视频收入将超过 12 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1259.html Thu, 13 Jun 2024 05:07:05 +0000 //www.otias-ub.com/?p=1701259 2023 年,OTT 市场的显著增长凸显了该地区对数字娱乐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收入将超过 10 亿美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捆绑产品是这一成功的关键,提高了可访问性和内容多样性。Omdia 预测,2024 年的收入将达到 12 亿美元,并将继续取得积极成果。

全年的内容制作缓解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季节性订阅波动,从而提高了订阅率,减少了斋月后的流失。尽管如此,斋月仍然是电视剧的高峰期,ADTV 和 Watch IT 等平台因满足地区需求而大受欢迎。

Omdia 的研究表明,MBC 旗下的 Shahid 以 22% 的市场份额领跑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流媒体视频市场,到 2023 年底,订阅用户将达到 360 万。Shahid 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阿拉伯语本地内容,尤其是在斋月期间,深受地区观众的喜爱。

StarzPlay 紧随其后,拥有 18% 的市场份额和 300 万用户。StarzPlay 发现并填补了该地区在内容方面的空白,从而加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 AVOD 推出: 2023 年 11 月试运行,2024 年 2 月全面推出。
  • 独家内容: 备受期待的剧集,如《行尸走肉:死城》将于 2024 年 3 月首播。
  • 体育内容: 亚洲板球杯(2023 年 9 月)、板球世界杯(2023 年 10 月)、IPL(2024 年 5 月)、橄榄球世界杯(2023 年 10 月)、Six Nations(2024 年 3 月)和 UFC(2024 年 3 月)等大型体育赛事的独家版权。

在迪拜举行的 CABSAT 2024 上,Omdia 高级研究总监 Maria Rua Aguete 说道:“中东和北非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长地区。前三大运营商–Shahid、StarzPlay 和 Netflix–都拥有独特的战略和互补的产品。在广告领域,FAST(免费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目前在该地区还很有限,但随着三星等全球企业进入该市场,我们预计未来四年该领域将出现大幅增长。”

在线视频广告带来了最重要的增长机会,而中东和北非地区付费电视的扩张则展示了捆绑销售如何打击盗版。2023 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 FAST 频道收入将达到 720 万美元,并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中东和北非地区流媒体视频服务的前景非常广阔,Shahid 和 StarzPlay 处于创新和增长的前沿。预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提供更广泛的本地化内容,以迎合中东观众不断变化的喜好。

]]>
广大大:2024年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洞察报告(附下载)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600.html Thu, 16 May 2024 10:26:05 +0000 //www.otias-ub.com/?p=1696600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4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即可下载

2023年,对于国内影视媒体行业而言,短剧是炙手可热的存在。 无论长短视频平台,还是影视公司和传媒机构都争相布局。年底 这股热潮也涌向了海外,Ree/lShort. DramaBox、 ShortTV等 多款短剧应用在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商城排名冲上前列, 热度一度碾压各路本土老牌流媒体应用。

每集不到2分钟的“土味 短剧,却具备跨越社会地位与阶层、国别的能力,短剧的魅力 毋庸置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外短剧赛道里出现了越来越多 的选手,市场也面临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将剖析短剧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海外热门短剧应用 的数据表现,结合赛道头部产品案例,帮助用户读者更好地把握 海外短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4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即可下载

]]>
Statista:截至2024年4月TikTok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 月活跃用户数达15.8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363.html Tue, 14 May 2024 12:42:56 +0000 //www.otias-ub.com/?p=1696363

根据Statista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4年4月,TikTok(抖音国际版)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15.82亿,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而且TikTok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7年时间,相较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WhatsApp等老牌社交平台,TikTok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在国内,TikTok的“兄弟”应用抖音也表现不俗,去年12月月活用户数约8亿,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首次超过9亿。

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广泛,尤其在美国市场,截至2024年1月,月活用户已超过1.7亿,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TikTok的电商业务TikTok Shop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覆盖东南亚六国及英国、美国等地区,并计划未来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开通服务。

今年,TikTok电商定下了500亿美金的GMV目标,比去年翻了一倍多,TikTok的成功为跨境电商公司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机会,同时,中国出海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利用TikTok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潜在客户。

自 快科技

]]>
Statista:截止2024年4月TikTok全球下载量超49.2亿次 月活用户超15.8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6299.html Mon, 13 May 2024 13:05:52 +0000 //www.otias-ub.com/?p=1696299 近日消息,根据Statista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4年4月,TikTok(抖音国际版)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49.2亿次,月度活跃用户数突破15.82亿,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

而且TikTok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7年时间,相较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WhatsApp等老牌社交平台,TikTok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在国内,TikTok的“兄弟”应用抖音也表现不俗,去年12月月活用户数约8亿,春节期间日均活跃用户首次超过9亿。

TikTok的全球用户基础广泛,尤其在美国市场,截至2024年1月,月活用户已超过1.7亿,占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TikTok的电商业务TikTok Shop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覆盖东南亚六国及英国、美国等地区,并计划未来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开通服务。

今年,TikTok电商定下了500亿美金的GMV目标,比去年翻了一倍多,TikTok的成功为跨境电商公司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机会,同时,中国出海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利用TikTok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潜在客户。

自 快科技

]]>
Luminate:外语节目越来越受美国流媒体受众欢迎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5059.html Wed, 24 Apr 2024 18:00:42 +0000 //www.otias-ub.com/?p=1685059 Luminate报告称,自《Shōgun》发布以来,其流媒体播放时间已超过16亿分钟。作为一个以外语为主的节目,它的成功和广泛的吸引力充分说明了美国观众不断变化的品味。

在音乐方面,拉丁音乐和世界音乐在2023年飙升,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音乐类型。自2021年,英语音乐在美国播放次数最多的前10万首歌曲中的份额下降了3.8个百分点。美国听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喜欢非英语音乐。而且这种趋势似乎还会持续下去,千禧一代(57%)和Z世代(59%)的听众更倾向于听其他国家的歌。

在电视和电影行业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寄生虫》在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影片奖,这表明美国观众对外语内容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不久之后,《Squid Game》便获得了自《权力的游戏》以来从未有过的单一文化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转变进一步发展,Luminate发现39%的电视/电影观众目前正在通过这些流媒体观看有字幕的外语内容。奥斯卡再次强调了这一趋势,因为不是一部而是三部带有字幕的电影在争夺奥斯卡的最高奖项。

在小屏幕上,Netflix和亚马逊Prime Video等全球平台引领了这类内容的涌入和稳步增长。在流媒体方面,过去的五年里外语类是唯一一个首播节目数量逐年增加的一个子类,2023年外语类首次在累计首播节目数量上超过其他所有类别。这种转变也延伸到了电影行业,在2023年,外语片的首映量增长了22%。

无论是音乐、电视还是电影,外国内容的兴起和对外国内容的日益适应似乎反映了一种对新体验的集体拥抱和渴望。

199IT.com原创编译自:Luminat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24年中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5292.html Wed, 17 Apr 2024 14:19:18 +0000 //www.otias-ub.com/?p=1685292 近日消息,《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高达98.3%,居所有互联网用户首位。

202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其中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87分钟。

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则达到151分钟,网络视听依然是大众消磨时光的主要选择。

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524.81亿元,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

全国共有约66万余家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的存续企业,其中约65.7%企业位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微型企业约有51.6万家,占比约为78.1%。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到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主要短视频平台的日均短视频更新量接近8000万条,每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这庞大的从业者规模和可观的市场规模,使得网络视听成为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自 快科技

]]>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2023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网民使用率98.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2098.html Wed, 27 Mar 2024 12:58:08 +0000 //www.otias-ub.com/?p=1682098 今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98.3%,网络视听“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表示,近两年,网络视听用户增量主要来自农村。

2022和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99亿人、3.20亿人,同比增长分别为12.6%、6.8%,增速远高于同期城镇用户。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

主要短视频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近8000万,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在赋能电商、文旅发展表现突出。

71.2%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购买过商品,40.3%的用户认同“短视频/直播已成为我的主要消费渠道”;44.4%的用户经常收看旅游/风景类短视频。

自 快科技

]]>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称近9成用户喜欢刷短视频 年龄越小兴趣越大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343.html Fri, 15 Mar 2024 13:52:32 +0000 //www.otias-ub.com/?p=1680343 近些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的兴起,已经让刷短视频成为了不少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甚至让一些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可以说让人有些不安。在这项针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7%的受访者喜欢刷短视频,在喜欢刷短视频的受访者中,34.6%的受访者非常喜欢。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喜欢刷短视频的比例越高。

具体来看,00后(91.8%)最喜欢刷短视频,之后依次是90后(89.5%)、80后(82.1%)、70后(73.1%)。此外,每天刷短视频累计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31.2%,在1小时以上的占58.8%,其中11.3%的受访者在3小时以上。

有部分受访者表示,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过度依赖短视频了,现在电视不喜欢看了,书也不怎么翻了,“有时断断续续能从早刷到晚,脑子昏昏沉沉的”。

调查中,69.4%的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现象严重,其中16.6%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具体来看,受访00后(73.7%)过度刷短视频现象更为严重,其次是90后(72.7%)。

有专家称,合理有度地刷短视频,最重要的还得用户自身有定力,长期沉浸其中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与家人的交流,学生会影响学习,职场人会耽误工作,甚至会让生活失去方向。

而作为未成年人的儿童和青少年,更需要合理规划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

也有专家建议,应该像对待未成年人玩游戏那样,建立与短视频相关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自 手机中国

]]>
越来越多的美国用户使用TikTok获取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327.html Fri, 15 Mar 2024 03:31:52 +0000 //www.otias-ub.com/?p=1680327 周三,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可能导致美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除非字节跳动在165天内出售其在该公司的股份。

美国立法者对该应用的数据和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总部位于中国境外的TikTok表示,中国政府从未要求其提供美国数据,并一直在积极努力保持距离。

这款短视频应用特别受到世界各地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喜爱。现在,近三分之一(32%)的18-29岁年轻人甚至表示,他们经常使用TikTok获取新闻。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 9%。

虽然比例仍然很低,但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表示经常在TikTok上获取新闻的美国成年人的总体比例增加了两倍多。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对8800多名成年人的调查,四年前只有3%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从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新闻,而在2023年9月25日至10月1日最后一次调查期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14%。

这张图表显示了按年龄组分列的定期从TikTok获取新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调查显示有60%以上国内用户刷短视频成瘾 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0055.html Thu, 14 Mar 2024 14:43:35 +0000 //www.otias-ub.com/?p=1680055 你刷短视频吗,每天至少要多少时间?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短视频的全民使用已成一大趋势,但一不小心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也成为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有60%以上国内用户刷短视频成瘾,每天至少花费1小时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具体来看,00后(91.8%)最喜欢刷短视频,之后依次是90后(89.5%)、80后(82.1%)、70后(73.1%)。

此外,每天刷短视频累计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31.2%,在1小时以上的占58.8%,其中11.3%的受访者在3小时以上。

有网友看完之后也是表示,如果不是特别无聊谁会刷,还有网友表示,从来不看短视频的路过,太降低智商了。

自 快科技

]]>
周鸿祎:中国可能有10亿人每天只刷短视频不看文字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7070.html Thu, 22 Feb 2024 12:29:39 +0000 //www.otias-ub.com/?p=1677070 近日消息,周鸿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最新发言称,现在人们很多人的头脑已经被短视频和直播格式化了,中国可能有10亿人每天只刷短视频,已经不看书,不看文字了。

“网红的尽头不是直播带货”,他还谈到,网红经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把网红经济狭义理解成直播带货。

“我反对这个观点,直播带货只是一种方式,比如哈尔滨并没有直播带货,但通过网络经济的形式让很多人来哈尔滨旅游,这也是一种新的旅游商业模式和网红经济的结合,所以作为企业家肯定要研究。”周鸿祎说道。

周鸿祎认为,年轻人也可以获得比传统老的领域里更多的发展机会,“年轻人研究网红经济、研究短视频和直播,不要只想着直播打赏,也不要什么直播带货,可以做更好的事情。”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表示说的对,现在的短视频不就是电子鸦片吗,也有网友表示,这是人家的喜好,不要强行要求什么,大家觉得呢?

自 快科技

]]>
尼尔森:2024年1月美国流媒体服务收视率 YouTube再次登顶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797.html Wed, 21 Feb 2024 12:07:11 +0000 //www.otias-ub.com/?p=1676797

尼尔森(Nielsen)近日发布了一月份线性电视和流媒体的收视率报告,报告显示 YouTube 再次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流媒体服务,在电视屏幕上的收视率为 8.6%。而 Netflix 的电视使用率为 7.9%。新数据表明,YouTube 在电视流媒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标志着该平台连续 12 个月位居榜首。

在一篇庆祝这一成就的博文中,Google旗下的流媒体服务宣布,观众现在平均每天在电视上观看超过 10 亿小时的 YouTube 内容,这可能表明美国消费者更喜欢用户生成的视频,而不是传统的电视节目。61%的 Z 世代表示,与其他内容形式相比,他们更喜欢用户生成的内容。

此外,创作者们还看到了来自电视的收视率增长。据该公司称,在电视上获得最多观看时间的顶级 YouTubers 的数量激增了 400% 以上。对于必须与TikTok争夺儿童注意力的家庭友好型服务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2023 年全球 4 到 18 岁的儿童平均每天在 TikTok 上花费112 分钟。

尽管 YouTube 可能在客厅中占据优势,但 TikTok 仍在移动设备上占据主导地位。这款短视频应用最近开始测试TikTokers 上传 30 分钟长视频的能力,这可能会对 YouTube 造成冲击。TikTok还更早地进入了空间现实领域,在苹果 Vision Pro 上推出了原生应用,但与此同时,YouTube决定先不为该设备开发专用应用程序。

最近几个月,YouTube 还达到了其他几个里程碑,包括 YouTube Music 和 YouTube Premium 的付费用户达到 1 亿。此外,YouTubeTV现在拥有 800 多万订阅者,YouTube Shorts 的日浏览量最近超过了 700 亿次。

自 cnBeta.COM

]]>
工信部:2024年春节9天全国消耗674.5万TB流量 抖音App占比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622.html Tue, 20 Feb 2024 11:52:19 +0000 //www.otias-ub.com/?p=1676622 近日消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春节通信业网络运行安全稳定,通信服务平稳有序,移动数据流量、国际和港澳台漫游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春节期间,9天(2月9日0时至2月17日24时)累计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674.5万TB(1TB=1024GB),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21.7%,增速同比加快15.4个百分点。

其中,2月10日(大年初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峰值(78.1万TB),同比增长14.8%。

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大幅提升,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72.7%,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49.9%。

春节期间使用流量前五位的APP分别为抖音、微信、快手、腾讯视频和今日头条,在全部APP使用流量中的占比超过75%。

此外,春节期间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697.5亿分钟,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0.13%。

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318.5亿条,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2.5%。

其中,2月9日(除夕)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峰值(60亿条),同比增长18.8%。

自 快科技

]]>
Ondeck:奈飞以人均创收249万美元排名全球科技公司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4137.html Fri, 26 Jan 2024 19:01:04 +0000 //www.otias-ub.com/?p=1674137 近日消息,近日市场调查机构Ondeck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人均创收最多的全球科技公司中,苹果公司以234.8万美元(约合1680万元人民币)排名第二,接近微软94万美元的2.5倍。

该报告通过福布斯全球2000强排行榜,分析了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员工人数和年收入情况,并根据最近一个财年每位员工的平均创收对公司进行排名。

报告显示,奈飞以人均创收249万美元(约合1787万元人民币)排名第一;苹果公司则以234.8万美元排名第二;位居第三的是Meta,人均创收163万美元(约合1170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员工总人数是Meta的两倍多,但总收入却是Meta的三倍。

随后分别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148.7万美元)、Uber(103.2万美元)、英伟达(103万美元)、微软(94万美元)、特斯拉(67.2万美元)、Adobe(61.4万美元)以及Salesforce(43.5万美元)。

自 快科技

]]>
抖音:2023年共884万作者通过抖音获得收入 GMV同比增长27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1846.html Mon, 15 Jan 2024 11:25:19 +0000 //www.otias-ub.com/?p=1671846 近日消息,抖音电商发布了2023年总结,商城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77%,共884万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带货取得了收入。

根据发布的内容,在2023年,抖音货架场景业务高速增长,商城GMV同比增长277%。

共有884万作者通过直播、短视频、橱窗、图文等形式带货取得了收入,其中累计GMV破10万元的作者数量超过了60万。

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电商共助销农特产达47.3亿单;电商农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83%,年销售额破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超2.4万个。

抖音还表示,全域兴趣电商发展空间很大,近一年平台GMV增幅超过了80%。

根据之前的报道,今年年初抖音电商也在淘宝和京东之后,推出发货后极速退款服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自 快科技

]]>
What ‘s On Netflix:2023年下半年奈飞发布的电视剧减少了约60部 降幅约为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0563.html Mon, 08 Jan 2024 12:32:07 +0000 //www.otias-ub.com/?p=1670563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大型传媒公司大幅裁员的消息不断:迪士尼(DIS.US)解雇了数千名员工,并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华纳兄弟探索频道(WBD.US)也同样在裁员,尽管规模较小。这种裁员在很多方面始于奈飞(NFLX.US),该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流失了客户。但是,当传媒公司谈论它们将削减多少节目时,奈飞却没有。奈飞削减了一些员工,停止了预算的增长,但它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大清洗”。但现在,即使是坚不可摧的奈飞也开始变得窘迫了。

奈飞砍掉了100多部剧集

随着美国各地的两次罢工导致制作停工,奈飞公司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减少了剧集的发布。报道这家流媒体巨头的网站What ‘s On Netflix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3年发布的原创节目比前一年减少了约130个,降幅为16%。

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新的原创节目数量有所增加,但去年每个季度的产出都在下降。在每个主要的编程类别中都是如此。奈飞发布的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单口喜剧特别节目都减少了。在2023年的最后三个月,奈飞发布了五年来最清淡的新作品系列。

这种下降有一个明显的原因。虽然该公司表示,编剧和演员的罢工对其档期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今年下半年的产量降幅比上半年要大一些。What ‘s On Netflix的数据显示,奈飞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电视剧减少了约60部,降幅约为25%。

罢工的后果将继续影响奈飞的发布计划至少几年。流媒体服务已经完成了许多计划于2023年上映的电视剧的制作,但它们刚刚开始制作许多定于2024年和2025年上映的电视剧。其中许多项目被推迟(或取消)。

整个好莱坞都是如此。2024年的电影名单看起来有点稀疏,因为一些大片被推迟到了2025年。但这也不仅仅是暂时的下滑。奈飞计划未来制作更少的节目。电影总监Scott Stuber概述了制作更少(但希望更好)项目的策略。虽然罢工可能减少了新脚本节目的产量,但该流媒体服务商发布的新纪录片和单口相声特别节目也减少了——这两种类型基本上没有受到罢工的影响。

我们在喜剧中看到过这种情况。奈飞以喜剧特辑充斥市场,成为单口喜剧的发源地,然后缩减了制作规模。它仍然是单口喜剧特辑的最大出资人,但它的出资额不像2017年和2018年那么多。

在过去的十年里,奈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了原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规模,以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它从2013年发布的几部原创作品发展到几十部,甚至数百部。它还想弥补其他工作室授权游戏的损失。奈飞现在是世界上领先的电视网络,其他电影公司也恢复了对该公司的授权。

好消息是产量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奈飞的业务。该公司在2023年的9个月里增加了1600多万客户,并表示将在最后一个季度增加数百万客户。用户取消服务的速度远低于其他同行。奈飞的产量仍然如此之高,以至于不清楚客户是否会注意到节目减少的情况。毕竟,奈飞制作的脚本节目仍然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然而,编剧和制片人将会注意到工作岗位减少的变化。

管理层得出的结论是,至少目前可以维持目前的支出,减少产量,同时仍能增加销售。奈飞已经从打击密码共享和引入更便宜的广告支持层中获益。

竞争对手较弱

奈飞竞争对手的媒体公司处于较弱的地位,这是有帮助的。迪士尼、派拉蒙环球(PARA.US)、华纳兄弟探索频道和NBC环球的有线电视网络每天都在流失观众,而它们规模相对较小的流媒体服务则面临着更高的用户流失。来自股东的压力迫使他们削减了节目开支,取消了许多节目,包括正在开发的项目(例如,亚马逊取消了计划中的电视剧Magnificent Seven)。

但光靠削减支出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新的收入来源,这促使他们重新选择奈飞。华纳兄弟公司已经向奈飞公司出售了几部热门剧集,其中包括12月份美国最受欢迎的流媒体剧:《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剧《小谢尔顿》。

奈飞于11月24日开始播放这部剧。在奈飞上播出的第一周,收视率飙升,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又翻了一番。奈飞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如此壮举,推出了《金装律师》(环球)、《六英尺下》(HBO)、《太平洋战争》(HBO)和《反恐特警组》(索尼/CBS)等来自其他公司的剧集。奈飞最初是利用其他公司的节目来吸引观众的,现在它又一次利用这些节目来取悦观众。

自 智通财经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 普及率超9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011.html Sun, 24 Dec 2023 11:11:08 +0000 //www.otias-ub.com/?p=1668011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我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其中有90%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调查报告中还显示,2018-2022 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过去5年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

值得一提的是,61.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当前限制游戏时长的管理方式使得自己或同学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

此外,经常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至2022年的54.1%。

在这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专家储殷表示:短视频是“电子鸦片”,让人变得情绪化、碎片化、低智化。

AI 受到未成年人广泛关注,超过八成的未成年网民表示听说过人工智能技术。

自 快科技

]]>
哔哩哔哩:2023年B站年度弹幕出炉 “啊” 一年发送超 1320 万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6824.html Fri, 15 Dec 2023 12:52:40 +0000 //www.otias-ub.com/?p=1666824 近日消息,弹幕是直播网站的看点之一,这是一种即时性互动方式,由此也衍生了弹幕文化。

哔哩哔哩(B 站)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发布 2023 年度弹幕:“啊?”,B 站用户今年共发送“啊?”超 1320 万次。

B 站表示,2023 年度弹幕“啊?”,是指当所见所闻刷新自身认知,当代年轻人往往会用“啊?”来抒发惊叹。

比如看到 UP 主展示绝活时、发现宝藏内容时、见证重大科技突破。

据了解,B 站 UP 主“墨欣-”的《一笔写<蜀道难>》是今年获“啊?”弹幕最多的视频。

另外,今年 8 月,我国宣布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人造太阳”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相关视频成为了用户发送“啊?”弹幕最多的科技发现类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年度弹幕也已正式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民俗展厅”,记录并见证当代年轻人语言表达方式的不断发展。

自 快科技

]]>
data.ai:TikTok成为首个消费者支出达到100亿美元的非游戏应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945.html Tue, 12 Dec 2023 12:04:08 +0000 //www.otias-ub.com/?p=1665945

TikTok 的短视频应用正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应用程序情报提供商data.ai的最新分析,这款在2021年达到10亿月活跃用户的应用程序现在已经成为第一款在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总共产生100亿美元消费支出的非游戏类移动应用程序。

其他实现这一目标的应用全部都是游戏,包括 King/Activision Blizzard 的《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Saga),该游戏的收入最高,超过 120 亿美元,此外还有腾讯的《王者荣耀》、XFLAG/Mixi 的《怪物攻城》和 Supercell 的《部落冲突》。

报告指出,进入 2023 年,TikTok 的消费支出已超过 62 亿美元,全年又增加了 38 亿美元,比年初增长了 61%。data.ai 表示,这一数字也比 2022 年的 33 亿美元总额高出 15%。作为参考,其报告仅包括 TikTok 在 iOS 和 Google Play 上的消费者支出,不包括中国的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这意味着 TikTok 的消费支出总额可能会更高。

这些消费来自 TikTok 的应用内购买”金币”–一种虚拟货币,用户可以用它为平台上的创作者购买礼物。这些礼物是对创作者内容的奖励,可以作为法定货币兑现,TikTok 保留 50% 的报酬。该应用最受欢迎的应用内购买是捆绑 1321 个金币,售价 19.99 美元,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TikTok 还通过广告和 TikTok 商店电子商务等方式在应用内购买之外创造收入,但这些收入并未计入 data.ai 的分析中。

Data.ai 称,美国消费者和中国 iOS 用户占了推动 TikTok 达到 100 亿美元里程碑的应用内消费的大部分,这两个市场各自带来了约 30% 的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的 60%。紧随其后的是沙特阿拉伯、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其他市场,这些市场合计占该应用内购收入的 13%。

虽然 TikTok 是唯一达到 100 亿美元的非游戏应用,但其他非游戏应用的收入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但它们远远落后于 TikTok。报告指出,TikTok 接下来的竞争对手是 Tinder 和 YouTube,但这两家公司都比 TikTok 少 20 到 30 亿美元。

“TikTok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移动应用–在2024年接近150亿美元的里程碑。”data.ai洞察主管莱克西-西多(Lexi Sydow)在一份关于新里程碑的公告中说:”消费者每天花费超过1100万美元为他们喜爱的内容创作者打赏,推动TikTok超越迄今为止全球最赚钱的移动游戏:令人上瘾和喜爱的《糖果粉碎传奇》。”她补充说:”到2024年底,TikTokers准备每月在该应用上花费40小时工作周,比2023年增长22%。”

该公司预测,2024 年 TikTok 的收入将再次增长,消费者支出将达到 150 亿美元。

自 cnBeta.COM

]]>
B站财报:2023年Q3 B站总营收达58.1亿元人民币 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1%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3497.html Wed, 29 Nov 2023 12:11:03 +0000 //www.otias-ub.com/?p=1663497 近日消息,B站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B站日均活跃用户突破一亿里程碑,总营收达58.1亿元人民币。同时,毛利率实现连续五个季度增长,调整后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1%。

本季度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4%达1.03亿,月均活跃用户也再创新高至3.41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首次超过100分钟,创历史新高。

第三季度,B站日均视频播放量达47亿,同比增长26%,月均互动数高达170亿,同比增长18%。

截至第三季度末,B站通过考试的“正式会员”数达2.24亿,同比增长23%,正式会员的第12个月留存率始终稳定在80%左右。

财报还显示,本季度有168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同比增长34%。其中,通过视频及直播带货获得收入的UP主数量同比增长超160%。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45亿元人民币(20亿美金)。

B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未来,我们有信心持续推动用户增长和社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商业化能力和经营效率,为用户、创作者、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自 快科技

]]>
快手财报:2023年Q3快手营收279亿元 同比增长20.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1796.html Wed, 22 Nov 2023 12:06:38 +0000 //www.otias-ub.com/?p=1661796 快手交出2023年第三季度“成绩单”。财报显示,快手第三季度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20.8%;期内盈利21.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2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1.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6.6亿元。

快手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全口径盈利。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快手降本增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广告、直播、电商等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

本季度,快手广告、直播、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分别增长26.7%、8.6%、36.6%。其中,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30%至2902亿元,优于行业大盘的增长。

在财报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中国的电商产业还没到零和博弈阶段,天花板仍会持续提升,快手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商淡季不淡 GMV增长超30%

本季度,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20.8%至279.5亿元。其中,线上营销服务(广告)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6.7%;直播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6.6%,贡献了快手营收最高增速。

三季度是传统的电商淡季,但快手电商交易总额(GMV)仍同比增长30.4%达2902亿元,远超行业增长。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详细介绍了快手电商业务的增长逻辑和未来空间。

程一笑表示,在传统的电商淡季,快手电商仍然展现了独特的韧性和优势,主要是靠丰富的供给与精细化运营。

今年5月,快手电商明确了“低价好物”战略,并推出“川流计划”打通达人与商家底层生态,并充分利用快手半熟人社区的私域沉淀,以及泛货架场景的补充,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可持续复购的生态闭环。

在商家经营方面,第三季度,通过精细化的商家分级运营体系,快手月均动销的商家同比增长约50%。包含快品牌在内的品牌商品GMV占比同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知名品牌自播成绩亮眼,GMV同比增长超100%,增速也逐季提升。

在达人运营层面,快手更加关注腰部及长尾达人的成长,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快手腰部及以下达人占整体达人GMV比例从21年初的20%+逐步提升至本季度的近50%,生态健康度进一步提高。

针对外界普遍关注的泛货架场域进展,程一笑表示,三季度快手泛货架整体GMV占比近20%。与此同时,在泛货架场域中,搜索规模不断扩大,本季度有电商意图的日搜索用户峰值环比提升25%,突破1亿,搜索GMV同比提升约70%。

此外,今年双十一,快手开放了商城的一级流量入口。程一笑透露,活动期间,商城GMV高速增长,占大盘GMV约10%。未来,商城作为内容电商的补充场域,会主要面向有电商购物心智的用户,进一步提升购买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电商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快手内循环广告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全站经营理念被更多商家接受后,今年三季度,全站推广产品的营销客户消耗环比也提升了近5倍。

外循环广告方面,快手遵循的是精细化运营策略,针对金融、交通、房产、游戏等不同行业需求,定制不同方案。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快手的外循环原生推广素材投放消耗环比提升超30%。

“在第三季度,尽管宏观经济和广告主的信心恢复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深化行业精细化运营,快手外循环效果类广告保持恢复态势,收入同比增长率环比第二季度提升,特别是在传媒资讯、教育培训、医疗等行业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程一笑说到。

短剧表现亮眼 用户规模创新高

持续盈利之外,用户规模创新高是快手本季财报的另一个亮点。

财报显示,本季度,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6.4%达3.866亿,平均月活跃用户(MAU)同比增长9.4%达6.847亿,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MAU环比净增1170万。这意味着,在老对手抖音,以及视频号、小红书加速的竞争下,快手还有新流量。

快手在财报中表示,用户规模创新高得益于“高效的用户增长策略、丰富的优质内容供给和持续优化的算法”。

具体来看,快手Q3进一步加大了包括短剧在内的优质原生内容的渠道投放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用户留存。同时,通过夏日星愿派对等优质内容垂类的运营活动,在获取新用户的同时提升现有用户的活跃度。此外,积极探索新获客渠道,例如通过高校公益课程直播触达年轻用户群体。

在用户使用时长上,三季度,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29.9分钟,去年同期为129分钟,上个季度为117分钟,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从DAU/MAU的结果来看,用户粘性环比有所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档短剧和亚运会等内容,在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同时,也实现了让爆款内容和广告主的品牌营销诉求更好结合。例如,暑期上线的商业定制短剧《美颜成真》,就为冠名方天猫国际带来了10.9亿的曝光量。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星芒计划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超10倍,成为快手营收的一大“助攻”。

启动新AI战略 探索大模型场景化落地

今年以来,快手在AIGC领域动作频繁,就在上个月,快手正式内测“AI小快”账号,据悉这是快手在评论区场景落地的首款人格化应用。

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快手在今年年初启动了新AI战略,并指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确保在可能到来的技术突破中保持国内第一梯队,结合并赋能现有业务场景,力争通过自主颠覆式技术创新,带来业务领先优势。

据程一笑介绍,目前快手的语言大模型-快意130亿和660亿大模型已达到行业内同等规模领先水平,同时也已经开始超千亿规模语言大模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

此外,快手还推出了文生图大模型“可图”,可基于开放式文本生成风格多样、画质精美、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

谈及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程一笑指出,在内容消费侧,依托可图大模型,快手在短视频评论区推出了“AI玩评”功能,用户输入文字即可一键生成海量风格图片,从而更便捷地在评论区进行趣味互动。近期,快手开始内测“AI小快”账号,在短视频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互动问答、图片生成、攻略检索、文案修改等多种基于短视频应用场景的AIGC服务。

程一笑表示,目前,快手的各个技术和业务部门都在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浪潮,业务发展进展也符合预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大模型应用对外呈现。

自  TechWeb

]]>
流媒体在西班牙:付费共享才是王道?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7487.html Thu, 09 Nov 2023 07:56:44 +0000 //www.otias-ub.com/?p=1657487

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在过去十年中,西班牙喜欢以传统方式观看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用户数量有所下降,而流媒体内容却越来越受欢迎。到2022年,近60%的西班牙家庭可以使用ott(over-the-top)付费视频服务,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约5个百分点。随着视频服务的平均支出预计将增加,订阅视频点播(SVOD)成为该国最受欢迎的在线视频平台类型也就不足为奇了。

苹果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iPhone收入(百万美元)。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本地平台的崛起

2022年,在西班牙的SVOD服务中,Netflix的用户数量最多,约为650万。在国内提供的其他国际订阅流媒体服务包括HBO Max、亚马逊Prime Video和迪士尼+,每家都积累了超过200万的用户。最近重新启动的本地平台Moviestar Plus+由电信公司Telefónica拥有,只有32万用户。然而,在西班牙,国内制作的内容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而且在全球其他市场也很受欢迎。例如,犯罪电视节目《纸钞屋》(Money Heist)几乎可以在每个国家观看,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Money Heist》是Netflix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非英语剧集,并获得了多个奖项。此外,2023年将推出约80部新的西班牙语剧本电视节目,在未来几年,西班牙语内容的制作数量和需求可能会继续增长。

截至2023年4月,Netflix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非英语电视节目,按观看小时数(以百万计)。数据来源:Statista.com

观众正在重新评估他们的流媒体选择

尽管订阅式观看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流媒体选择,但西班牙的SVOD市场正在苦苦挣扎,这一趋势在许多其他国家也可以观察到。订阅价格正在上涨,在2023年的一项关于流媒体服务付费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西班牙互联网用户表示,他们只愿意每月支付不到3欧元的费用,或者根本不愿意付费。此外,密码共享在西班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做法——在另一项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使用了别人的Netflix或Disney+账号。因此,西班牙是Netflix在2023年初在全球首批推出付费共享功能的市场之。消费者迅速做出反应,这家流媒体巨头失去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截至2023年5月,西班牙互联网用户愿意为联网电视流媒体服务支付的金额。数据来源:Statista.com
 
从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西班牙新订阅和广告支持视频点播用户的份额(按平台划分)。数据来源:Statista.com

观众还试图通过从付费流媒体转向广告支持的选项来逃避高昂的订阅费。为了保持盈利并避免流失,Netflix、Disney+和HBO Max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已经推出了成本更低的广告计划。根据2023年初的一项调查,这一措施似乎取得了成效,因为大多数西班牙消费者更喜欢以较低的订阅费观看一些广告。

从2023年1月起,在西班牙观看广告以换取免费或减价观看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感受。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Parks Associates:视频服务需求的变化揭示了增长战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6133.html Wed, 13 Sep 2023 07:48:44 +0000 //www.otias-ub.com/?p=1646133 研究机构Parks Associates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消费者为了节省开支正在削减流媒体服务,流媒体视频服务的平均年化用户流失率为 47%。

这份名为《视频服务:不断变化的需求》的研究基于对1万个美国互联网家庭的调查,调查了传统付费电视、流媒体电视和OTT服务的动态,剖析了订阅、基于广告和交易的商业模式。它探讨的是消费者在娱乐服务中最看重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有效留住他们,研究了付费电视和 OTT 服务的采用率、满意度和流失率的历史数据,揭示了留住用户和提高收入的策略。

数据显示,取消服务的主要原因是想省钱。29% 的上网家庭表示,他们会为了省钱取消某项服务。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某个喜欢的节目已经看完了。

Parks指出,观众行为的快速变化,加上美国编剧协会(WGA)正在进行的罢工,突显了当今视频服务市场的内容难题。它补充说,稳定的脚本内容流对观众的参与度至关重要,但成本高昂且容易受到干扰。

Parks 在一份行动呼吁书中说,视频服务提供商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调整内容战略,并更加重视财务回报,这也是最近免费广告支持电视(FAST)和基于广告的视频点播(AVOD)服务兴起的原因。这位分析师强调说,迪斯尼最近宣布提高Disney+ 和 Hulu 订阅服务的价格,同时以极大折扣水平提供广告支持的捆绑服务。

“消费者对价格和内容的关注凸显了价值在消费者决策中的关键作用,”Parks Associates 研究分析师莎拉·李(Sarah Lee)说。”如果缺乏高质量的内容,用户流失就不可避免,因此,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内容多样性也是盈利增长的基石。”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Ampere:美国视频点播广告支持的用户订阅量超过1亿大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8951.html Thu, 07 Sep 2023 06:39:53 +0000 //www.otias-ub.com/?p=1638951 Ampere Analysis 公司的研究表明,随着 Hulu、Peacock和 Paramount+提供大量广告,以及 Netflix 等播放器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广告支持的视频层级在美国不断增长,到2027年将产生超过10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

根据分析师的数据,目前有超过100万个美国 Netflix 账户使用广告支持,占整个用户群的近2%,而约有80万个Disney+账户使用广告支持,约占其用户群的2%。此外,在2023年5月23日推出Max之前,Discovery+有大约1000万个广告支持账户,HBO Max有大约100万个。

Ampere 还预计,90% 以上的 Hulu 用户使用广告支持,约为 4500 万用户。Hulu 于 2010 年推出一项广告支持的订阅服务,2015 年推出无广告服务。

在美国所有新的 OTT(Over-the-Top)服务中,Peacock拥有最多的广告支持订阅用户,大约3000多万。Paramount+ 服务也不甘落后,其在美国的广告支持用户超过 2500万。

在评估有广告支持的视频服务的未来前景时,Ampere认为,混合服务构成了流媒体服务盈利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元素,而混合服务的每笔订阅收入往往高于无广告服务。这位分析师表示,这是Netflix开始在其许多市场取消新用户使用无广告基本服务的一个关键原因。该公司补充说,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分级服务也是消费者保持更广泛订阅的一种方式。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CNNIC: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3971.html Mon, 28 Aug 2023 11:29:04 +0000 //www.otias-ub.com/?p=164397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8055块/32,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1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196万公里。在移动网络发展方面,截至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23亿GB,同比增长14.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在物联网发展方面,截至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1.23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2.79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为55.4%,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快速壮大,平台体系逐步完善。《报告》显示,全国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1个省(区、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我国基本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报告》显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一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截至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和95.2%。二是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等用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6月,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8.0%、7.3%和7.3%,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自  TechWeb

]]>
Ampere Analysis:近半数流媒体用户关闭了广播电视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4190.html Wed, 23 Aug 2023 07:13:29 +0000 //www.otias-ub.com/?p=1634190 根据安培分析公司(Ampere Analysis)的调查结果,在短短两年内,自称每天很少或根本不看有线电视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增长了22%,达到近一半(45%)。

基于对全球 28 个市场 5.4万名 18-64 岁成年人进行的专有消费者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年轻群体对广播电视最不感兴趣,但在声称不看线性电视的人群中,35% 的人年龄在 45 岁以上,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 28% 有所上升。安培认为,尽管广播公司的传统观众正在流失,但通过现场直播和活动内容的组合,以及通过加强广播公司的流媒体服务,仍然有机会留住观众。

主要发现:

  • 2021 年第一季度,37% 的互联网用户声称在平常的日子里很少或根本不看线性电视。2023 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上升到 45%,增长了 22%
  • 在同样的两年时间内,高线性电视观众(即每天观看至少4小时电视节目的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9%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15%
  • 相比之下,表示每天观看四小时以上视频点播(VoD)内容的互联网用户比例从 2021 年第一季度的 58% 上升到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62%
  • 现在就否定线性电视还为时过早。低水平收视率(每天少于两小时)的稳定性表明,许多互联网用户仍在收看体育赛事、大型真人秀节目和独家电视剧等重要直播活动。这些内容支柱仍应是线性广播公司收购和委托战略的关键部分
  • 此外,尽管消费者正在远离线性广播电视,但广播公司在自己的VOD服务上的投资确保了他们仍然可以吸引那些更喜欢通过流媒体观看节目的观众
  • 事实上,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些由广播为主导的视频服务的参与度增加了26%

“乍一看,线性电视收视率的下降似乎是广播公司面临的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因为他们的传统观众开始逐渐流失。”安培分析公司(Ampere Analysis)研究总监米纳尔·莫德哈(Minal Modha)指出,“然而,正如对广播主导的视频服务的参与度增加所显示的那样,如果线性频道能够继续适应并为从固定电视频道切换过来的观众提供强大的 OTT 产品,他们就有机会留住观众,尽管是在不同的媒介上。”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Aluma Insights: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 SVOD 用户准备减少服务支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4196.html Mon, 14 Aug 2023 08:16:54 +0000 //www.otias-ub.com/?p=1634196

来自Aluma Insights的一项令人担忧的新研究发现,多达35%的美国订阅视频点播(SVOD)客户认为他们在服务上花费过多,并希望削减开支,这一比例比2022年增长了40%,是2019年的三倍。

这项研究的关键发现是,消费者对每月不断增加的流媒体费用越来越感到沮丧,而且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只有5%的人对在SVOD服务上的更多支出感兴趣,较2022年下降了38%。

Aluma指出,在大多数SVOD提供商仍在流失现金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订阅量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无法通过提高价格、裁员和减少内容支出等措施来优化收入。它补充说,考虑到正在进行的作家和演员罢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价格上涨,内容质量也会下降。。

从积极的方面看,该研究显示,跨网络SVOD捆绑服务结合了竞争对手运营商的服务,并向用户提供低于独立定价的折扣,终于吸引了他们应得的兴趣。尽管如此,Aluma 还是注意到,像迪斯尼的Disney+、Hulu 和 ESPN+ 套餐这样的网内捆绑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将被更接近付费电视服务的“超级捆绑包”所取代。这些现在被定义为MVPDs本身,但应用程序捆绑包借用了该模型的几个关键元素。

该报告计算出,尽管SVOD提供商仍有机会获得宽带服务,但超过90%的美国家庭可以使用宽带,只剩下10%,即大约1400万个家庭可以使用宽带。此外,虽然联邦政府对无服务地区的扩建补贴可能有助于让其中许多人上线,但Aluma认为,部署完成还需要数年时间,而且不能保证那些没有宽带服务的人会成为流媒体视频服务的大买家。

“只有二十分之一的SVOD买家愿意增加新的订阅服务,这是美国对这类服务的需求基本耗尽的最新迹象。这并不意味着成熟的SVOD提供商不会增加用户,只是增加的用户会更少,需要更大的折扣,并且是零和购买,也就是说,每增加一项新服务,就必须取消另一项服务,”Aluma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迈克尔•格里森(Michael Greeson)说。

“长期以来相互竞争的内容所有者将与竞争对手进行战略捆绑。这对流媒体行业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SVOD运营商的战略需要,就像50多年前大型无线广播公司加入有线电视捆绑服务一样。这关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The Information: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25% 达到69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9478.html Sun, 13 Aug 2023 12:53:35 +0000 //www.otias-ub.com/?p=1639478

据美国科技媒体“信息网”(The Information)近日报道,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业务增速放缓,海外产品TikTok重要性愈发凸显。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字节跳动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25%,达到690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增长150%、2020年增长105%、2021年增长68%,增速逐年下滑。

受益于海外业务营收翻倍,字节跳动全球总营收仍实现38%的增长,达到了850亿美元。除TikTok外,字节跳动的海外业务还包括游戏、企业服务等,2022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60亿美元。

字节跳动目前是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最近在二级市场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知情人士称,自2019年以来,字节跳动的利润一直稳步增长,2022年其营业利润率达21%,与脸书母公司Meta的25%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26%相差不远。

行业人士仍对这家科技企业表示担忧:未来几年,字节跳动在中国的增长是否会趋于平缓、海外业务能否弥补国内业务的下滑?

目前字节跳动最大的营收来源仍是抖音。抖音已成长为中国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并持续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等新兴业务。但随着国内互联网市场进入红海,抖音的用户增长空间也出现瓶颈,字节跳动想要维持在国内的增长面临挑战。

字节跳动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仅仅在于增长。由于投资人大多数都是全球风险基金机构,他们一直在等待字节跳动上市。但鉴于在美国面临的严峻监管压力,字节跳动表示目前没有上市计划、也没有上市的时间表。

2020年以来,TikTok在海外赢得大量用户的喜爱,并实现快速增长。TikTok的突围让美国政界对这个有中国背景的应用充满了敌意。近年来,以TikTok“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美国两党议员不断呼吁封禁TikTok或威逼字节跳动将其出售给美国企业。

随着业务增速放缓,字节跳动需要TikTok在美国禁令的威胁下顽强生存、并迅速增加收入,以此提升公司的整体水平。

这或许可以解释其CEO周受资为何一直大刀阔斧对管理层进行改革。今年6月以来,TikTok首席运营官帕帕斯、美国电商主管桑迪·霍金斯相继离职,几位来自亚马逊等的电商老手成为新的高管。媒体分析TikTok正试图在美国打造电商业务,实现更全面的增长。

]]>
Vidyard:2023年视频商业基准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1086.html Thu, 27 Jul 2023 22: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631086 Vidyard发布了“2023年视频商业基准报告”。公司正在制作更多的视频。2022年,Vidyard共创建或上传了177万个视频,比2021年增长了29%。

大多数视频都是用户生成的。72%的视频是用户使用Vidyard的视频创作工具生成的;剩下的28%是在别处创作的,然后上传到Vidyard的平台上。

金融服务公司制作的视频最多,平均每家公司制作了934个视频,比去年增长了83%。房地产行业的视频创作率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比去年增长了132%。

高科技公司创作了最多的用户生成视频。用户生成视频是由个人使用他们的设备屏幕或网络摄像头创建的。高科技行业中平均每家公司创造了684个用户生成的视频。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用户生成视频比去年增加了155%;金融服务行业的用户生成视频比去年增长了87%。

产品演示是视频中最常见的类型。视频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视频团队录制和编辑。47%的公司投资了产品演示视频,比任何其他类型的视频都要多。

在客户成功代表中,产品或解决方案演示视频是最受欢迎的,占65%。

所有视频的平均长度为15分31秒。2到4分钟长度的视频增长最快,这一长度的视频增长了53%。4到10分钟的时段也增长了25%。

不管视频的长度如何,平均有53%的观众会一直看到最后一帧。66%的观众会看完1分钟以内的视频,这是所有长度组中比例最高的。相反,只有22%的观众会看完超过20分钟的视频。


]]>
Google:每月有20亿登录用户观看YouTube Shorts短视频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0604.html Wed, 26 Jul 2023 11:22:31 +0000 //www.otias-ub.com/?p=1630604

Google近日表示,每月有超过 20 亿登录用户观看 YouTube Shorts短片,使其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Reels 等竞争对手面前更具优势。这一数字高于去年公布的 15 亿 YouTube 短片月登录用户。

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中,Google还表示,YouTube 通过广告带来了 76.7 亿美元的收入,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同比增长 4%。该公司还将为其优质广告产品 YouTube Select 带来 30 秒的不可跳过广告。

除广告外,该公司还专注于通过 YouTube 提供多种服务。今年 4 月,该公司开始预售将于秋季推出的 NFL Sunday Ticket 订阅服务。YouTube 还与华纳兄弟探索公司达成协议,在 YouTube TV 上提供 Max-NFL Sunday Ticket 捆绑服务。

Google表示,它在美国的”互联电视”屏幕覆盖了 1.5 亿人,并有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的迹象。去年,该公司宣布其 YouTube Premium 和音乐付费用户已达 8000 万,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没有提供最新数字。上周,YouTube 在美国将个人付费套餐的价格提高了 2 美元,将音乐计划的价格提高了 1 美元。

Google在广告和云计算收入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季度业绩增长。截至 6 月底的这一季度,该公司的收入为 746 亿美元,高于 2022 年第二季度的 697 亿美元。Alphabet 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近 7%。

此外,Alphabet 还将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从首席财务官提升为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此次升职后,波拉特将负责监管Aplabet的其他部门,如自动驾驶公司Waymo、专注于健康领域的Verily和Google光纤(Google Fiber)。

]]>
2023年下半年长视频潜力内容推荐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515.html Wed, 26 Jul 2023 07:35:02 +0000 //www.otias-ub.com/?p=1627515

2023年是重新出发的一年,随着疫情管控政策发生改变,国内大环境有所回暖,线下场景回归。广电总局对长视频内容的监管整体态势平稳,消费者在内容的偏好整体趋势有所延续,平台也继续探索新的内容变现模式。本周的媒介直通车将为您推荐2023年下半年优质剧综资源,把握风向、踩准节奏,帮助提高投资效率和效果。

主要核心观点:

长视频内容市场监管步入常态化,主流价值导向延续。

电影市场:随着政策调整,消费者去线下观看电影场景回归,剧情、认知口碑仍是选择重点,后续可重点关注经典IP的续作或开发内容。

剧目市场:

  • 网剧因切割细分人群优势而占比有所上升,热门赛道地位稳固。
  • 消费者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认可逐年加深,优质内容叠加开年春节假期居家场景帮助打造爆款。
  • 我国剧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内容类型,短剧得到大力扶持,微短剧则受到一体化内容监管。

综艺市场:

  • 网综供应数目缩减,台网两端次头部的热门题材类型有所差异。
  • 热门题材新综艺具有流量优势,借助平台合作与衍生内容探索商业化变现方式。

品牌在进行合作的时候,除去进行内容适配性的筛选、观众与消费者画像的匹配,也需要对不同商业化模式进行甄别与效果评估。

长视频内容市场监管步入常态化,主流价值导向延续

继2022年下半年中共20大召开后,2023年恰逢改革开放45周年,国家对与长视频相关内容的监管与要求规范倡导健康的价值观以及审美导向,对于部分有所越界的内容形式进行修剪与整顿,防止其对公众产生基本价值观的误导。

随着政策调整,消费者去线下观看电影场景回归,剧情、认知口碑仍是选择重点,后续可重点关注经典IP的续作或开发内容

2023年年初,在防疫政策优化的大背景下,线下流动性逐渐增强,消费者走出家门,观影行为得到一定的恢复。作为放开之后的第一个重要档期,2023年春节电影票房(68亿)较上年表现较好,且票房总数高于2019年疫前水平(59亿)。同时,其马太效应依然明显,头部电影牢牢占据票房和舆论焦点:《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票房共占据春节档超七成,共提微博热搜23次。高口碑或高知名度的经典IP系列电影占据消费者认知,因此更容易被消费者所选择,如《流浪地球》系列、《熊出没》系列在我国国产片影史中都在系列电影票房前五占有位置,其续作分别位列春节档第2以及第3。而在高票房与舆论热度的背后,观众对于系列内容的质量依然抱有较高期待,相比前作,即使是硬核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系列,对于剧作的关注度提升超过了制作,系列电影的剧情发展受到观众的高度在意。

从内容分布看,喜剧类电影具有较好的路人缘与较为稳定的表现。春节档的合家欢氛围下,喜剧几乎成为历年标配,而今年五一假期虽然整体恢复不及预期,但首次实现了首次喜剧类电影登顶五一票房冠军,且突破地域分布限制,在华中、华东等地票房占比基本持平。其他题材的分布则进一步呈现多元化趋势。2023春节档票房贡献超过30%的题材中,与过去五年相比共包含2~5个题材相比,包含了喜剧、剧情、悬疑、科幻、冒险、灾难共6个题材,体现档期电影内容进一步多元化的趋势。五一档期票房前十名影片中也包含了剧情、犯罪、喜剧、动画、青春、爱情、奇幻等等多个题材,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后续到来的暑期档中,其作为全年内容供应最丰富的档期之一,国产与进口大片同台角逐的场面复现。今年5月以来,《银河护卫队3》、《速度与激情10》等系列电影的进口片陆续在国内上映,虽然整体不达回暖预期,但暑期档作为年度重要档期,同为IP系列电影的《巨齿鲨2:深渊》、《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等进口片在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累计已超过百万,观众期待值较高。国产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八角笼中》以及《长安三万里》,其想看人员中过去分别购买过《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以及《铃芽之旅》、《哪吒之魔童降世》,体现观众偏好题材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另外还有经典神话传说改编的《封神》第一部,前作拥有票房号召力的香港缉毒题材电影《扫黑3:人在天涯》等多个不同题材的电影受到许多消费者的讨论。

以上相当一部分影片都是系列电影,由于经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验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领程度更高,因此在电影市场上也更容易成为观众和片方的双向奔赴。

剧目大盘中,网剧因切割细分人群优势而占比有所上升,热门赛道地位稳固

从剧目类型看,相比去年同期,2023年上半年的网剧与央卫视剧的分布有所变化,网剧由于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目前各大长视频平台工作室模式和外部合作下的自制剧更多深入垂类内容赛道,从而更容易从小颗粒度切割细分人群,因此数量占比有所上升。

分题材类型看,2023年上半年高流量依旧集中在都市、悬疑、古装(玄幻、武侠)等相关题材。其中悬疑题材整体占比与流量较高,由多部剧集贡献而成,呈现小而精的格局;都市爱情也属于多数量高流量的题材,除去具体背景不同以外,其中最高流量占比的剧目多数包含流量明星,但由于时代背景贴合以及场景的多样化,为营销植入提供了更合适的条 件,因此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谍战与涉案类型的剧目由于主旋律价值观及其剧情波折带来的观看体验,因而存在安全且较好的优质内容产出能力;玄幻与武侠类型热门剧则依靠演员自身号召力与IP改编吸引不同圈层的观众,但上半年存在部分剧目临时下架的情况,投资时依然需要注意内容风险。

消费者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认可逐年加深,优质内容叠加开年春节假期居家场景帮助打造爆款

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由于其天然贴近生活细节、关联社会痛点的特征使观众便于理解,因此更能够通过剧中人物所表现的精神在观众脑海中得到一定的映射,从而引起观众共鸣。自2021年的《觉醒年代》,到2022年的《人世间》,再到2023年的《狂飙》,现实主义题材都拥有了良好口碑,叠加它们播出期间都涵盖春节假期,其亲友团聚的传统导致居家场景的属性更为明显,消费者相比平时也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这些外部因素都为优质剧目内容进化为爆款剧目提供了条件。且从流量角度看,三个剧目的流量及其占比连年上涨,体现消费者对于该类题材的认知与喜好度不断加深。

我国剧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内容类型:短剧在生产、传播以及评论端受到政策扶持,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微短剧加强垃圾题材内容查处,并纳入网络视听一体化管理

2022年底,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短剧的定义为“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并提出以下多点后续发展方向的要求,囊括了从内容来源到宣发以及后续评论与管理主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流程,尤其强调了在题材上和传播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与对短剧的大力提倡不同,对于微短剧的管控更加趋向严厉,《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聚焦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并对网络微短剧创作传播的各主体、各环节,遵循网络视听管理一致性原则,实行一体化管理。

结合以上,品牌可抓住短剧传播途径扩大或优化的机会,多触点进行相关媒介的投资营销,谨慎甄别内容。

综艺市场中网综供应数目缩减,台网两端次头部的热门题材类型有所差异

综艺市场整体供应有所缩减,分综艺类型看,2023上半年台综输出较为稳定,但网综供应数目同比减少较为明显。从两者的题材流量分布看也有所不同,体验与旅行类占绝对大流,从Top2-Top4的题材看,受制作端影响,相对而言台综偏向传统审美的户外竞技与音乐,而网综则更擅长于贴近生活的婚恋交友与访谈&脱口秀。

热门题材新综艺具有流量优势,借助平台合作与衍生内容进一步探索商业化变现方式

与剧目拥有明确的故事线以及情节起伏不同,观众更加注重综艺的现场反应、人员互动等因素,因此真实性在其中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故而通过特定的场景,综艺的价值观输出更为自然且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上半年虽然综N代依然占据大部分的流量,但台综和网综中已完结的流量最高的节目都来自新综艺,分别是《我们的客栈》与《种地吧》。二者都属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体验类题材,并且都包含了自然、生活、农场等元素,对观众释放治愈因素。在线下开放与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大背景下,他们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都市消费者的解压需求。叠加多年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同类型综艺对消费者的教育,以及抛开了观众对于综N代的预设“包袱”,热门题材的新综艺具有一定的流量优势。

在表现形式上,《我们的客栈》由经典电视剧《武林外传》作为加持,以其中主演及其他高国民度明星为主要嘉宾,以情怀自带部分原始流量,同时配合三平台播出与其相应的宣发从而帮助收获观众。《种地吧》则通过“长视频+短视频+沉浸式直播+直播带货”四个维度,创新工厂探班植入玩法,内容上除了衍生Vlog还增加了线下音乐节,在进一步延展了商业化空间的同时增加了观众互动与参与感。目前来看,综艺衍生出的直播带货受到了一些质疑,同时由于自身题材因素可能对带货品类有所限制,因此在这条变现道路上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品牌可在后续对类似合作形式进行关注。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长视频赛道作为成熟的媒介,在观众与市场的不断筛选过程中热门题材也不断稳固,从中延申出的不同内容也为品牌合作提供了相比以往更细分的人群以及更多的场景,同时由于平台局限性以及媒体之间的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长视频平台也在向更加全链路的商业化方向进行探索。品牌在进行合作的时候,除去进行内容适配性的筛选、观众与消费者画像的匹配,也需要对不同商业化模式进行甄别与效果评估。

结合群邑智库长视频内容评估体系,为您提前锁定优质资源

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公开资料整理,猫眼电影,Data Story,群邑剧目数据库。

来自: 群邑智库

]]>
预测 2027年韩国的多重播放服务收入为66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766.html Wed, 26 Jul 2023 06:01:23 +0000 //www.otias-ub.com/?p=1629766 在整个预测期内,韩国的多重播放服务收入预计将经历一段稳步持续的增长。预计它将从2022年的61亿美元(55亿欧元)攀升至2027年的6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1.7%。根据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这种增长将由越来越多的多重播放家庭和这些家庭的平均月支出的增长来维持。

GlobalData的《韩国多重播放服务预测(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在预测期内,韩国多重播放服务家庭的数量将以1.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这得益于固定运营商扩展光纤网络,提供围绕高速互联网服务的捆绑计划。例如,SK电信提供包括IPTV和基于光纤的宽带服务在内的多重播放捆绑计划。

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用成本相对较高的四重播放服务和服务捆绑包,包括IPTV服务和增值OTT服务,预计多重播放家庭的月平均支出将从2022年的估计27.12美元增加到2027年的27.69美元。

GlobalData的电信业分析师哈伦德拉·夏尔马(Harendra Sharma)评论说:在预测期内,双人游戏服务计划将占韩国多重播放家庭的大多数,但其在多重播放家庭总数中的份额将从2022年的45%逐渐下降到2027年的42%。三重播放在总的多重播放家庭中的份额也将从2022年的36%下降到2027年的35%。与此同时,四重播放服务在多重播放家庭总数中的份额将在同一时期从19%增长到23%。三大运营商,KT公司,SK电信和LG集团正在为固定宽带和多重播放计划提供折扣,目的是减少流失和增加创收单位(RGU)。到2027年,KT公司将继续在三重播放和四重播放领域的用户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来源:Advanced Television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Ampere:2022年中国OTT订阅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778.html Sun, 16 Jul 2023 18:00:32 +0000 //www.otias-ub.com/?p=1624778 北美在全球OTT订阅服务订阅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降至50%以下,这是自Netflix于2007年推出流媒体服务以来,该地区首次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OTT订阅收入约为1000亿美元,到2023年将轻松超过这一数字。

北美收入份额的下降是由于北美OTT家庭达到饱和,增长放缓所致。除此之外,西欧的快速增长也是一个因素。到2025年,西欧地区将占全球OTT订阅收入的20%左右。西欧将在2023年超过亚太地区的OTT订阅收入。在此之前的五年多时间里,亚太地区一直是订阅收入第二大的OTT市场。亚太地区的OTT订阅收入主要由中国推动,中国在2022年的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但收入增长正在放缓,主要是由于腾讯视频用户的减少。

]]>
Hub:美国的视频堆栈缩减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1135.html Wed, 05 Jul 2023 04:59:22 +0000 //www.otias-ub.com/?p=1621135 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对经济状况和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表示严重担忧,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将减少视频订阅作为一种省钱的手段。

Hub的年度Best Bundle调查显示,2023年,观众称他们所使用的视频资源数量首次同比下降,分析师表示这并不奇怪,对于那些从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视频订阅中获益的视频提供商来说,目前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调查显示,虽然过去几年MVPD掐线行为有增无减,但媒体公司仍然可以依靠SVOD的增长来抵消线性电视收视率的部分下降。然而,Hub强调,在2023年,掐线的趋势仍然存在,并很快伴随着SVOD订阅量的下降。

该研究发现,自去年以来,五大SVOD供应商(Netflix、Amazon Prime、Hulu、Disney+和HBO Max)用户下降。与2022年相比,不仅这五个平台中的任何一个的总体使用量都有所下降,而且选择堆叠三个或更多平台的家庭也减少了。Hub补充说,尽管媒体公司可能很容易预期消费者会重新增加订阅量,但这种乐观情绪可能是错误的。观众在决定保留哪些SVOD时,始终将价值摆在价格之上。

尽管如此,Hub还表示,视频生态系统的一个亮点仍然是FAST。在2021年和2022年消费急剧增加之后,这些免费视频替代品的使用在2023年仍然强劲。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切断有线电视,FASTs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让他们可以一起浏览一系列的线性流媒体频道。

“如果正在进行的编剧罢工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严重扰乱内容管道,那么大多数服务的价值主张就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用户在短期内回流。”Hub的高级顾问马克·拉芙尼(Mark Loughney)评论道,“可能需要两年或更长时间才能确定第一季度的下滑是SVOD生态系统增长的短暂停顿,还是永久重置。”

来源:Rapid TV News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B站财报:2023年Q1B站广告业务收入12.7亿元 同比增长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0951.html Thu, 01 Jun 2023 13:35:16 +0000 //www.otias-ub.com/?p=1610951 近日消息,B站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务状况持续改善,用户量稳定增长。

当季,B站取得收入50.7亿元人民币,其中广告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2%,同时毛利润同比增长37%,毛利率从16%提升至22%,减亏成果显著,净亏损同比收窄72%。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21.6亿元,广告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2%,游戏业务收入11.3亿元,未来几个季度将发布8款新游戏,包括《闪耀!优俊少女》、B站首款自研女性向游戏《摇光录:乱世公主》、二次元卡牌游戏《依露希尔:星晓》。

B站日均活跃用户数达9370万,同比增长18%;月均活跃用户数3.15亿。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96分钟,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9%。月均互动数142亿次,同比增长15%。

日均视频播放量41亿次,同比增长37%,其中Story-Mode竖屏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82%。

UP主“宋浩老师官方”的《高等数学》教学视频,是B站上播放时长最长的视频,当前累计播放量已超过1亿次。

截至一季度末,通过100道社区考试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达到2.05亿人,同比增长29%,正式会员第12个月的留存率稳定在80%。

同期,大会员数达到2020万,其中80%以上是年度大会员或自动续订用户。

B站日均活跃UP主同比增长42%,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48%。月均投稿量达2250万,同比增长79%。

一季度内,超过150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通过创作激励计划之外的渠道获得收入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超55%。

截止一季度末,B站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194亿元,2023年全年收入预期240-260亿元。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2023年将继续用户提供高质量内容,为创作者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更多创作者获得收入,同时加速商业化,提高利润率,向盈亏平衡目标稳步前进。

自 快科技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2-2023年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8238.html Fri, 26 May 2023 20:00:38 +0000 //www.otias-ub.com/?p=1608238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1992.34亿元。在市场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末,具有网络表演(直播)经营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有6263家。截至2022年6月,MCN机构数量(以企业营业执照数量计算)与2021年基本持平,超24000家。主播和用户方面,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内容创作者账号(指账号曾有过短视频内容创作发布行为)累计超10亿个。

报告指出,新阶段下,直播、短视频平台逐步向互联网基础应用过渡,通过深度赋能数实融合、就业创业、文旅推广、助农普惠等,服务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直播、短视频行业将进一步在平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发展所带来的数字红利将继续向地理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和人群拓展,多方参与、鼓励创新的共识不断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