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3 Feb 2025 11:52: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IRP:iPhone用户换机周期缩短 36%用户两年内更换设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233.html Thu, 13 Feb 2025 11:52:05 +0000 //www.otias-ub.com/?p=1741233 多年来,iPhone 用户持有设备的时间一直较长,但新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正在发生转变,至少现在是这样。消费者情报研究伙伴公司(CIRP)的一份报告称,与 2023 年相比,2024 年 12 月季度有更多的 iPhone 用户在更年轻的时候就退役了他们的设备。

多年来,iPhone 用户持有设备的时间一直较长,但新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正在发生转变,至少现在是这样。消费者情报研究伙伴公司(CIRP)的一份报告称,与 2023 年相比,2024 年 12 月季度有更多的 iPhone 用户在更年轻的时候就退役了他们的设备。

具体来说,36% 的购买者拥有前一部 iPhone 的时间为两年或更短,高于 2023 年底的 31%。

同时,持有 手机三年或更长时间的用户减少了。 目前还不清楚 CIRP 的报告是针对全球的 iPhone 购买者,还是只针对美国的 iPhone 购买者。

由于 CIRP 通常关注的是美国市场,因此这些数据可能无法显示其他国家的升级趋势,因为这些国家的运营商交易和定价不同。

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最近的变化。 运营商以旧换新优惠和分期付款计划继续鼓励用户在两年左右进行升级。

条形图显示了 2020 年至 2024 年的用户使用年限分布,分为:1 年以下、1-2 年、2-3 年、3 年或以上。 每个 12 月季度 iPhone 用户保留上一代设备的时间。 图片来源:CIRP

此外, 苹果的销售放缓可能表明,最忠实的用户在最近的购买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那些倾向于延长 iPhone 保有时间的用户可能会暂缓购买,直到有必备功能或诱人优惠说服他们升级。

多年来,该公司一直面临着一个挑战–大多数 iPhone 都能使用四到五年,从而降低了升级的迫切性。 为此,该公司推出了各种功能,从相机创新到人工智能功能,营造出一种”FOMO”的感觉。

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提前升级,这可能表明苹果让新 iPhone 感觉必不可少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这种新模式是否会继续下去,取决于该公司能否通过新功能和促销活动拉动需求。

就目前而言,这些数据表明,虽然许多用户仍然喜欢持有他们的设备,但对于越来越多的 iPhone 买家来说,升级周期可能正在缩短。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微信团队:微信报告春节蓝包首秀 书籍类送礼单量环比增长超千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793.html Wed, 05 Feb 2025 14:58:13 +0000 //www.otias-ub.com/?p=1739793 微信团队发布2025春节数据报告《微信里的赛博年味儿》,基于除夕至初五的多项数据,展开了一幅年味儿十足的线上画轴。

微信红包拜年已蔚然成风,成为线上庆祝新年的标志性习俗,而本年度推出的个性化红包封面创作功能更是激发了广大用户的热情参与。

据统计,春节期间,微信平台上涌现了超过1亿款由用户亲手设计的红包封面,这些独具特色的红包被3.9亿人次温馨传递,增添了节日的无限乐趣。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微信蓝包在今年春节首次亮相便大放异彩,其玩法在节前不断推陈出新,备受瞩目。据相关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微信中“送礼物”给亲朋好友的需求空前高涨。

在这一波送礼热潮中,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的用户凭借其强大的“收礼”实力,稳居收礼省份排行榜前三甲。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遥远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地,也有用户收到了满载祝福的蓝包,展现了微信连接天南海北情谊的广泛影响力。

在礼物选择上,“礼轻情意重”的理念深入人心。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以及毛绒/布艺等单价亲民却充满节日氛围的商品,成为订单量激增的热门之选。

与此同时,书籍作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异军突起,成为众多送礼者的心头好。经典著作、育儿百科等多个书籍品类,其送礼订单量环比激增超过10000%,彰显了阅读文化在节日送礼中的独特魅力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自 快科技

]]>
Reviews.org:2024年美国人日均查看手机205次 同比增长42.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5306.html Fri, 03 Jan 2025 12:36:35 +0000 //www.otias-ub.com/?p=1735306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reviews.org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每天平均拿起手机的次数达205次,相当于每7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与2023年的144次相比,这一数字大幅增加了42.3%。

那么每天拿起手机的205次都在做什么呢,大致如下:

80.6%的人在起床的10分钟内查看手机

65.7%的人在上厕所时使用手机

53.7%的人曾使用手机给同一房间的某人发信息

38.1%的人在约会时使用手机或看手机

27% 的人在开车时使用或查看手机

其中千禧一代(29至44岁)是使用手机最频繁的群体,他们平均每天查看手机324次(不知道是不是回复工作消息),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6小时2分钟。

而Z世代(13至28岁)查看手机的次数略低,但黏着手机的时间最长,每天花费6小时18分钟玩手机,几乎占据了一天时间的四分之一。

此外76%的人在收到手机通知后5分钟内会立刻查看,难以抵挡不看的诱惑。

为了降低手机成瘾症,报告中提供了一项建议,即将手机屏幕调整为黑白模式,避免使用彩色,因为黑白界面可能会降低观看手机的欲望。

自 快科技

]]>
GSMA:202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覆盖率达96% 用户增速连续两年降至1.6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8070.html Thu, 21 Nov 2024 14:08:37 +0000 //www.otias-ub.com/?p=1728070 2012 年,当 Facebook 的用户数量达到 10 亿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要想再获得 10 亿用户,”最重要的显然是移动”。 在当时的一次采访中,扎克伯格对布鲁姆伯格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变成智能手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显然,他是正确的。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情报部门(GSMA)是总部设在英国的一家代表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组织,其研究部门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目前有 46 亿人连接到移动互联网,约占全球人口的 57%;

然而到了现在,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从 2015 年到 2021 年,调查发现全球每年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一直超过 2 亿。 但在过去两年中,这一数字已降至 1.6 亿。 世界其他地区对该数据的分析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正趋于稳定。 这表明,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国家,最容易上网的人群已经登录,而让其他人群使用移动互联网仍将是一项挑战。 GSMA 通过对每个国家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然后将结果与类似研究进行关联。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移动促进发展项目负责人马克斯-奎维利耶-贾科梅利(Max Cuvellier Giacomelli)说,世界上仍有大量人口无法使用移动互联网,主要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 虽然近年来数据成本大幅下降,但专注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联合国机构–国际电信联盟指出,地区间巨大的差异依然存在。 例如,非洲的数据成本是美洲的两倍多,而美洲是数据成本第二高的地区。

“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一开始会出现采用高峰。 买得起的人肯定能看到它的价值。 他说:”他们知道互联网是什么,突然之间,你的口袋里就有了互联网。”

在中国、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比例很高,分别为 80%、81% 和 93%。 因此,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放缓并不奇怪。

但在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新增用户的速度也有所放缓,这些国家目前分别只有 37%、34% 和 24% 的人口使用移动互联网。

覆盖率仍然是一个挑战,尽管数据显示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较快的改善。 全球仅有3.5亿人仍生活在移动宽带网络未覆盖的地区,占全球人口的4%。 根据GSMA的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覆盖率差距最大的地区。 但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该地区的移动网络覆盖率将从 83% 扩大到 87%。

此外,卫星技术的最新进展有可能将移动互联网网络带到缺乏移动基础设施的农村或偏远地区,从而缩小这一覆盖差距。 例如,SpaceX 的 Starlink 目前已覆盖 100 多个国家,并提供漫游计划。

尽管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率相对稳定,但它也凸显了独特的产品是如何推动移动互联网访问量突然激增的。 例如,2016 年,印度电信巨头Reliance Jio推出了一个欢迎套餐,其中包括每天为客户提供 4 千兆字节的免费数据。 2015 年至 2016 年间,印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了近 58%。 GSMA 的 Giacomelli 将这一增长直接归功于 Reliance Jio 的计划。 该电信公司在 2017 年初继续提供免费移动互联网,不断吸引新用户。

贾科梅利说:”在印度看到的只是这种加速增长,否则这种增长可能会在两倍的时间内趋于平缓。但是,一旦抓住了有能力负担的人口,就会突然发现增长又开始变得缓慢了。”

尽管印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在 2010 年代末激增,但在过去几年中,其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截至 2024 年 10 月,印度仍有近一半(46%)的人口没有接入移动互联网。

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仍有少数人无法使用移动互联网。 例如,在中国,80% 的人口可以使用移动互联网。 但剩下的 2.8 亿人口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正在放缓。 最近在卫星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可以为中国的新用户,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用户带来移动互联网。 今年 8 月,中国开始发射一个卫星互联网网络,其目标是与 SpaceX 的 Starlink 相媲美,努力让每个人 都能上网。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中国企业家协会: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名 传音营收超62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7330.html Wed, 11 Sep 2024 13:33:51 +0000 //www.otias-ub.com/?p=171733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23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国产手机隐藏大佬的传音控股上榜,排名第388位。据悉,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为473.81亿元,较上年提高3.83亿元,而传音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22.95亿元,同比增长33.69%。

据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3年,传音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8.1%,排名第五。

根据传音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传音在2023年累计卖出了9400多万台智能手机。

2023年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一。

今年传音势头依然很猛,连续多个季度稳坐全球手机厂商前五,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5.58亿元,同比增长38.07%,预计今年的全年营收将超过去年。

传音之所以能够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市场遥遥领先,最核心的原因是传音对当地用户需求的把握。

比如针对非洲局部地区经常停电、早晚温差大、使用者手部汗液多等问题,传音研制了快充技术、超长待机、环境温度检测的电流控制技术和防汗液USB端口等,切中了当地消费者的痛点,因而销量不俗。

自 快科技

]]>
QuestMobile: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活跃用户数达到12.35亿 同比增长1.8%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0913.html Tue, 30 Jul 2024 13:46:33 +0000 //www.otias-ub.com/?p=1710913 QuestMobile日前公布了《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根据该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活跃用户数达到12.35亿,同比增长1.8%。报告还公布了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的TOP50榜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用过哪些吧。在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是“腾讯手机充值”,月活用户高达7.4亿,这是腾讯出品的一款小程序,可以用来充值话费、流量等业务。

“生活缴费”和“美团”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月活分别高达4.9亿和近3.5亿。

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旗下的10086+小程序也表现不俗,月活近3.3亿,排名第六。

此外,排名前十的微信小程序还包括滴滴出行、京东、饿了么、同城旅行、微邮付、美团优选等。

自 快科技

]]>
CIRP:iPhone用户换机周期越来越长 71%用户用超2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7457.html Thu, 11 Jul 2024 13:52:35 +0000 //www.otias-ub.com/?p=1707457 调研机构CIRP近日给出的最新报告显示,随着换机周期的放缓,苹果用户持有设备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长。报告中称,在最近12个月中,至少71%的iPhone用户和68%的Mac用户称其旧设备使用时间已超过两年。

调研机构CIRP今天给出的最新报告显示,随着换机周期的放缓,苹果用户持有设备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长。报告中称,在最近12个月中,至少71%的 iPhone用户和68%的Mac用户称其旧设备使用时间已超过两年。

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新冠疫情的暴发影响了消费者的行为,例如早期阶段对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的需求激增,再加上后续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大量消费者在换机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他们更愿意继续使用现有设备而不是购买新设备。

此外,新机“挤牙膏”、设备耐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用户需求的变化,这些都拉长了换机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机构TechInsights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继续拉长到历史最长的51个月,中国消费者换得更勤一些,但也超过40个月。

用户换机速度降下来,这就会让原本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而苹果热销背后,也说明了大家消费观念的转变,需要一部可以用的久一点的手机,而不是可以换的更快的手机。

专家也是直言,人们本来就是奔着要用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预期去买手机,所以会更看重手机是不是足够好用、耐用,并愿意为此承受更高的价钱,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首选苹果而不是 安卓(更新太快,降价太快等)

在一个逐渐饱和的市场里,手机厂商同样在尽可能将产品造得更好、卖得更贵,以获得更多利润。

消费者和厂商 “双向奔赴” 的结果,是消费者更加找不到换机理由,换机周期继续拉长。

自 快科技

]]>
抖音:《2024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 抖音上名著经典相关视频总时长增长4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8992.html Tue, 23 Apr 2024 12:12:19 +0000 //www.otias-ub.com/?p=1688992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抖音发布《2024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记录了一年来抖音与阅读的那些数字记忆。经典名著在抖音再次翻红并频受关注,抖音上名著经典相关视频总时长增长48%。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人们走近名著经典的钥匙。在抖音,你可以跟随图书作者的系列动画解读、实地探访背后故事等图书全新打开方式,深入体会书中内容的不同切面。

根据名著经典书评类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排序,抖音上最受欢迎的名著经典TOP10如下:

《我与地坛》《活着》《西游记》《额尔古纳河右岸》《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史记》《水浒传》《三体》《孙子兵法》。

让人意外的是,史铁生成抖音最受欢迎的作家,相关视频累计18.6万个,增长192%,总时长增长415%,总分享量增加51%。

00后、90后、80后是偏好观看史铁生的年龄段TOP3。

据了解,这与多人在抖音力荐史铁生息息相关。余华感叹“铁生不在了”等作家们的友谊内容被网友频频二创,在抖音累计获1410万次点赞。

董宇辉也在直播中用28分钟推荐《我与地坛》,该书卖出25.2万本,相关视频播放超717万次。

此外,因读者的书评抖音上衍生出“子弹文学”,网友在1.5亿次话题播放中领略史铁生的文笔。

自 快科技

]]>
2024年中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5292.html Wed, 17 Apr 2024 14:19:18 +0000 //www.otias-ub.com/?p=1685292 近日消息,《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高达98.3%,居所有互联网用户首位。

202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其中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87分钟。

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则达到151分钟,网络视听依然是大众消磨时光的主要选择。

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524.81亿元,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

全国共有约66万余家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的存续企业,其中约65.7%企业位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微型企业约有51.6万家,占比约为78.1%。

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到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主要短视频平台的日均短视频更新量接近8000万条,每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这庞大的从业者规模和可观的市场规模,使得网络视听成为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自 快科技

]]>
国际电联:全球三分之一的人仍处于离线状态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769.html Mon, 11 Mar 2024 13:27:21 +0000 //www.otias-ub.com/?p=1679769 国际电信联盟 (ITU) 负责人今天表示,对于全球约 26 亿仍在等待互联网连接的人来说,尖端技术带来的好处仍然遥不可及。她同时概述了该机构为弥合数字鸿沟制定的计划。

多琳·博格丹-马丁(Doreen Bogdan-Martin)介绍了国际电联一份内容广泛的简报,并强调该机构在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方面的关键作用。

国际电联成立于 1865 年,当时是一家国际电报协会,如今该机构致力于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普遍连接和可持续数字转型。

作为第一位担任国际电联秘书长的女性,博格丹-马丁强调了影响妇女和边缘化社区的巨大的数字鸿沟。在离线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仍然过高,比男性多出约 20%。

女性错失上网机会

她补充说,在最不发达国家,只有 30% 的女性能够上网。

这次记者会正值国际妇女节,博格丹-马丁说,“我见过一些买不起智能手机的女性,她们生活在那些入门级手机可能超过月平均家庭收入 70% 的国家里”。

在谈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时,这位秘书长强调,它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在联合国大家庭的机构中,正是国际电联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她指出,人工智能有可能减少 10% 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实现 17 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她同时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保持警惕,包括网络攻击,以及虚假和错误信息造成的信任侵蚀。

多重威胁

她说,“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技术可以用来削弱人们对我们的选举、对我们机构的信任,它可以威胁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隐私,我认为也威胁到我们的未来”。她表示,每年都会发生 2200 多起网络攻击。与此同时,国际电联的一项研究表明,攻击数量每年增加约 80%。

尽管面临挑战,博格丹-马丁仍表现出乐观态度,她列举了私营部门和多边机构最近承诺为可负担的网络连接投入总计 460 亿美元的资金,而且到 2026 年总投资将达到 1000 亿美元。

此外,在某些地区也观察到了一些积极的趋势。 国际电联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世界 57 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使用的增长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 6.7%,在2014 年至 2023 年间每年增长 8.4%。

国际电联秘书长表示,适当的投资,加上人工智能造福全球峰会和世界电信标准化大会等国际电联会议制定的举措和决策,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

]]>
工信部:2024年春节9天全国消耗674.5万TB流量 抖音App占比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622.html Tue, 20 Feb 2024 11:52:19 +0000 //www.otias-ub.com/?p=1676622 近日消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春节通信业网络运行安全稳定,通信服务平稳有序,移动数据流量、国际和港澳台漫游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春节期间,9天(2月9日0时至2月17日24时)累计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674.5万TB(1TB=1024GB),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21.7%,增速同比加快15.4个百分点。

其中,2月10日(大年初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峰值(78.1万TB),同比增长14.8%。

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大幅提升,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增长72.7%,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49.9%。

春节期间使用流量前五位的APP分别为抖音、微信、快手、腾讯视频和今日头条,在全部APP使用流量中的占比超过75%。

此外,春节期间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697.5亿分钟,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0.13%。

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318.5亿条,按可比口径较2023年春节下降2.5%。

其中,2月9日(除夕)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峰值(60亿条),同比增长18.8%。

自 快科技

]]>
TechInsights: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率可能会跌至23.5%最低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201.html Mon, 25 Dec 2023 12:57:50 +0000 //www.otias-ub.com/?p=1668201

市场分析机构TechInsights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率,可能会跌至23.5%的最低点。该机构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部分市场的补贴减少、低收入预付费用户的增加以及智能手机质量的提高,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率一直在下降。

由于通货膨胀、利率上调、经济前景不明朗等,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换机率可能会跌至23.5%(换机周期为51个月)的最低点。

不过从2024年开始,由于经济复苏和5G迁移,换机率将会缓慢反弹。

该机构还表示,2023年,亚太、西欧和北美地区的换机率将创下历史最低水平,但北美地区的换机周期仍将短于其他地区。

由于近些年渠道转移、预付费和低收入用户比例较高,中拉丁美洲和中东非洲的换机率持续下降,但在未来几年,5G网络建设等更好的设施将推动换机率提升。

亚太则是一个呈现碎片化的地区,2024年至2028年,所有国家都有上升趋势,但韩国、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的5G市场上升将不如新兴市场。

自 快科技

]]>
汉阳大学:研究发现青少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与心理健康风险有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704.html Sun, 10 Dec 2023 11:31:15 +0000 //www.otias-ub.com/?p=1665704

韩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四小时的青少年患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汉阳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全国54809名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找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与压力、抑郁、自杀、药物使用和智能手机过度依赖等不良后果之间的相关性。他们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开展的2017年和2020年韩国青少年风险行为网络调查。

结果发现,智能手机使用时间与不良健康结果之间的曲线关系在每天使用四小时后明显。虽然每天使用智能手机2至4小时的青少年有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迹象,但与不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相比,他们并没有显示出更多的不良健康后果。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少于四小时与压力感、自杀理想化和倾向得分匹配后的药物使用显著相关。这项研究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帮助考虑可能与结果、性别、年龄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相关的其他因素。”

与四小时或四小时以下组相比,四小时或四小时以上组的压力感知倾向高出 16%,对睡眠不满意度高出 17%,抑郁症状高出 22%,自杀想法高出 22%,自杀计划高出 17%,自杀未遂高出 20%,酗酒问题高出 66%,吸烟高出 90%。他们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的几率要高出两倍多,患肥胖症的几率要高出 9%。

但是,与完全不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相比,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一到两小时的青少年受到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实际上更小。

调查发现,与2017年相比,2020年青少年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有所上升,2020年有85.7%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两小时,而2017年这一比例为64.3%。使用智能手机时间少于两小时的比例在 2017 年为 35.7%,但在 2020 年骤降至 14.4%。

“我们的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与不良健康后果之间存在曲线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青少年制定智能手机使用指南,”研究人员写道。

这项研究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

自 cnBeta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至2022年12月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 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1464.html Tue, 26 Sep 2023 11:43:04 +0000 //www.otias-ub.com/?p=16514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整体比例快速上升,截至2022年12月,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刷短视频、交友婚恋、网络购物、在直播间打榜应援……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放飞自我,有的甚至“茶饭不思”,深陷其中,成为“银发低头族”。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发出了类似惊叹:“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

有专家表示,对于平台而言,要管理好内容,对含有误导、欺诈等内容和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设置便捷的投诉机制,方便网民发现不当内容及时举报。有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着重打击对特殊群体进行不当引导消费的主体,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此外,社会各界要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到老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工作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可持续的社交模式。

自 快科技

]]>
Wavemaker蔚迈:中国数字儿童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6473.html Mon, 07 Aug 2023 02:18:00 +0000 //www.otias-ub.com/?p=163647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 中国数字儿童白皮书】即可下载

WAVEMAKER发布《数字时代的中国孩童》白皮书,探索如何将隐形的力量化为可见的增长。

作为品牌主,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必须要了解数字时代的中国孩童?

1、他们即将成为万众瞩目的新一代:他们在3-10年后即将步入社会(高中毕业),“正式”进入被重点关注的受众格局,这对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

他们是具有时代独特性的一代: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他们受社会发展以及八零后父母的深度影响: 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泛80后父母矛盾的“科学”育儿观是如何影响他们的?

他们体现出的空前早熟、多维思辨与见多识广,注定会成为未来难以赢取的新新人群,若不从现在开始关注他们,未来难以抢占先机建立品牌优势。

2、他们已意义非凡

他们是“财务自由”的小大人: 拥有自己的小金库;

他们的“隐形”影响力: 受泛80后父母的育儿观影响,购物也是培养他们独立决策力的一种方式。他们已经对不同品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涉猎和影响,并使用父母的设备或账号来参与购物的过程;

“非儿童”品类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与儿童直接相关品类之外(比如零食),“间接”品类早已变得不再间接,比如时尚、电子产品、护肤、旅游等。

同时也要了解,孩童群体接触的渠道、内容与形式数字渠道的意义与挑战: 在中国,孩童是一个庞大的隐形互联网民群体,他们的数字设备接触度有目共睹;然而,因为他们中有较大比例没有专属的数字ID或身份,因而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如机器学习)更精准识别儿童用户是未来需要考虑的方向;

户外媒体的角色和数字媒体同等重要: 无论是哪个学级,孩童群体的户外生活都非常丰富精彩,对户外媒体有非常高的接触频率。户外媒体的重要性不亚于数字媒介,需要和数字媒介精密组合来优化营销效果;

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 当下的孩童群体对内容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早熟趋势,随着年级的提升,他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消费成熟的内容,接触的内容形式也愈加多样。

品牌建设变得更加紧迫,需要打造具有启发性和好感度的品牌,以吸引这群未来的消费者。

中国孩童出生在选择过剩的时代,从小就接触更广阔的信息,也更国际视野。他们相对客观地对待不同国家的品牌和商品,对中国本土品牌充满信心。

这对于所有企业和品牌而言,无论是生存和增长都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国际品牌或进口商品,在“国际”光环将逐渐减弱的未来,如何增强自身的品牌力和竞争力是未来的重要议题。

]]>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发现86.1%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刷手机 沉迷短视频、热搜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985.html Fri, 14 Jul 2023 12:52:52 +0000 //www.otias-ub.com/?p=1624985 近日消息,如今人们对于手机越来越依赖,通过手机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衣食住行问题,还能带来娱乐、工作属性。

不过,很多人都会出现漫无目的刷手机现象,很多时候并不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是拿起手机各种刷,甚至沉浸在短视频中。

据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的调查。

结果显示:86.1%的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37.3%的受访者经常会。

其中,短视频分享平台(73.6%)、即时通讯应用(55.6%)、社交媒体(46.8%)占用受访者的时间最多。

主要表现为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过量浏览娱乐信息是普遍的不良媒介使用习惯。

尤其是如今短视频平台算法非常“刁钻”,会一个劲的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而且结合各种大数据,推送的内容非常精准,让很多人无法自拔不停的刷,从漫无目的到沉迷其中。

长此以往,会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干扰,尤其是睡前刷手机,很容易就会导致失眠,进而长期影响状态。

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选择卸载某个极容易消耗时间的软件,刻意的进行控制,增加户外互动,改善沉迷手机的情况。

自 快科技

]]>
小米公司:截至2023年5月MIUI全球月活用户(手机+平板)突破6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6072.html Thu, 25 May 2023 14:52:58 +0000 //www.otias-ub.com/?p=1606072 小米公司官微正式发文宣布:MIUI全球月活用户(手机+平板)突破6亿。官方称表示,从最初的100个梦想赞助商到现在,用户数量稳步增长,感谢全球每一位米粉的支持。

据了解,MIUI于2010年8月16日诞生,推出了首个为中国人深度定制的Android ROM,支持机型为HTC Nexus ONE,MIUI第一次内测开始时只有100个用户。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采访中将这100个用户称为“梦想的赞助商”,为了向他们致敬,小米在2013年还拍了一部微电影,名字就叫《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由此,小米和MIUI也开启了飞速向上的发展,达到了如今的6亿月活。

MIUI发展里程碑:

2015年8月19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亿;

2018年6月6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了2亿;

2019年10月28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3亿;

2021年1月17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4亿;

2021年11月22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5亿;

2023年5月24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6亿。

自 快科技

]]>
Bitkom:调查显示人们智能手机平均安装31个应用 年龄越小应用越多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0057.html Mon, 15 May 2023 12:26:27 +0000 //www.otias-ub.com/?p=1600057 近日消息,在当今的世界,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国信息技术协会(Bitkom)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揭示了人们平均使用多少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调查显示,人们平均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相当多,尤其是在年轻用户中。

根据调查,受访者年龄越小,使用的应用数量越多。只有一小部分(8%)的用户是极简主义者,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只使用不到 10 个应用。另有 17% 的受访者只使用 10-20 个应用来应对日常生活。然而,人们平均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相当高,达到 31 个。16 至 29 岁的用户平均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了 42 个应用程序,而这个数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种趋势可以归因于年轻人更擅长使用技术,也更容易接受新技术。

调查还发现,最受欢迎的应用程序是社交媒体应用,其他受欢迎的应用程序包括消息应用、电子邮件应用和导航应用。

自 IT之家

]]>
截至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7718.html Thu, 30 Mar 2023 12:31:29 +0000 //www.otias-ub.com/?p=1577718 被誉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风向标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 在成都发布。报告中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

报告指出,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用户黏性增长明显,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

报告还显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短视频成为舆论宣传主阵地,“视听 +”助力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新闻直播最受网民欢迎。报告提到,网络音频休闲和学习两不误,七成用户进行“深度阅读”。

附此次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视听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

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10.40 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 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 97.4%,同比增长 1.4 个百分点,保持了在高位的稳定增长。

二、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 7000 亿元,短视频、直播贡献主要增量

2022 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 7274.4 亿元,较 2021 年增长 4.4%。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 2928.3 亿,占比为 40.3%,是产业增量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网络直播领域,市场规模为 1249.6 亿,占比为 17.2%,成为拉动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力量。

三、用户规模达 10.12 亿,短视频成吸引网民“触网”首要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新入网的网民中,24.3% 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短视频应用,与其他应用拉开较大距离。截至 2022 年 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同比增长 7770 万,增长率为 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 94.8%。

四、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

2022 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 7.51 亿,成为仅次于短视频的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网络直播已经深入娱乐、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五、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网络视听使用率更高

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更多被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使用,这类网民更多使用网络视听类应用。

六、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

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68 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综合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120 分钟,自 2020 年底开始超越即时通信排在第二位。

七、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

《报告》显示,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用户收看短视频的重要原因。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八、直播带货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日常生活快消品营销重要渠道

有 42.7% 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与 2020 年相比提升 27.0 个百分点。居住在二线及以上城市、具有中高学历的中青年女性是网络视频 / 直播带货的最具潜力的目标人群。

九、微短剧受众规模大,19 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比最多

2021-2022 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最近半年内,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 3 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19 岁及以下年龄用户的收看比例为 57.9%。

十、网络音频休闲和学习两不误,七成用户进行“深度阅读”

用户收听网络音频节目的两大主要目的为娱乐休闲和学习知识,分别占比 47.9% 和 30.0%。33.2% 的网络音频用户“认真听完整期节目”,24.5% 的用户“能认真听一大半的内容”

自 IT之家

]]>
CNNIC: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3644.html Fri, 24 Mar 2023 12:27:53 +0000 //www.otias-ub.com/?p=157364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较2021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较2021年12月净增87万个。

其中,5G基站总数达231.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较2021年12月提高7个百分点,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

在上网设备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8%,这个占比数据极为恐怖。

而PC方面的数据对比下来则是有明显的差距,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4.2%、32.8%。

上网时长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7个小时,较2021年12月下降1.8个小时。

自 快科技

]]>
金融时报:调查显示Z世代用户中有34%使用iPhone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3932.html Thu, 23 Feb 2023 12:20:49 +0000 //www.otias-ub.com/?p=1563932 《金融时报》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揭示了1996年至2012年出生的美国年轻人(也称为Z世代)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趋势。

根据该报告,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多元化和包容性最强的一代人的Z世代用户中,有34%使用iPhone,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因为销售全球Android智能手机最多的三星品牌仅占此群体销售额的10%。

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是可耻的。

该报告表明,许多年轻消费者担心因没有iPhone而被排斥在外。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这种担忧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许多接受采访的iPhone用户表示,iMessage是他们使用iPhone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消息服务通过将Android用户的消息显示为绿色气泡而歧视Android用户,这可能对某些用户来说相当尴尬。

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iPhone而不是Android设备,以避免与“绿色气泡”相关的社会压力。此外,谷歌已经启动了多项运动,敦促苹果将iMessage与第三方消息协议(如RCS标准)兼容。但是,苹果尚未解决这个问题。

有趣的是,该报告还表明,iPhone用户更有可能购买其他苹果设备,例如MacBook、Apple Watch和AirPods。

全球每销售100部iPhone,苹果销售26部iPad、17部Apple Watch和35对AirPods。相比之下,三星每销售100部Galaxy手机,仅销售11部Galaxy Tab、6部Galaxy Watch和6对Galaxy Buds。

这一趋势并不仅限于美国。专门进行市场分析的咨询公司Canalys发现,在欧洲年龄在25岁以下的iPhone用户中,有83%的人计划继续使用苹果智能手机。相比之下,不到一半的安卓用户计划继续使用安卓设备。

该报告强调了苹果操作系统对年轻人的惊人影响,这些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代。由于担心没有iPhone会被排斥在外,许多年轻人选择苹果设备而不是安卓设备。这一趋势不仅限于美国,在欧洲也很普遍。此外,该报告表明,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生态系统正在推动其他苹果设备的销售,例如MacBook、Apple Watch和AirPods。

比起安卓,Z世代更偏爱iPhone。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hone和安卓用户之间的争论仍在继续。然而,对于被称为Z世代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iPhone而不是安卓,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根据Piper Sandler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88%的美国青少年目前拥有iPhone,仅有10%的人拥有安卓设备。这一数据相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当时有85%的青少年拥有iPhone。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也有所体现。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大多数青少年拥有的是iPhone。

那么,为什么Z世代更喜欢iPhone而不是安卓设备呢?以下是一些原因:

品牌忠诚度:苹果已成功地在其用户中建立了品牌忠诚度,特别是在年轻观众中。iPhone不仅仅是一个设备,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苹果已经在其产品周围建立了一种文化,使得拥有iPhone变得时尚和酷。

生态系统集成:苹果的生态系统包括iCloud、iMessage和AirDrop,可以在设备之间实现无缝集成。这种集成使得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在所有设备之间分享和访问文件。此外,App Store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只能在iOS上使用。

安全性:iPhone以其安全功能而闻名,使它们不容易遭受黑客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对于经常意识到互联网危险的Z世代来说,拥有一种优先考虑他们安全的设备是必要的。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Z世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社交媒体影响者和名人使用iPhone,这使得许多人渴望拥有。此外,像TikTok和Snapchat这样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通常是针对iOS进行优化的,为iPhone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美学吸引力:iPhone的设计和美学通常被视为时尚、精致和现代,吸引了Z世代对时尚和潮流技术的渴望。

虽然这些原因不是专为Z世代设计的,但对于这个年龄组来说,它们更为明显。苹果在创造吸引年轻一代的品牌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对iPhone而不是安卓设备的偏爱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虽然很难对一个整个世代的偏好做出笼统的说法,但其他一些调查也表明,与Android设备相比,Z世代确实更喜欢iPhone。

例如,Business Insider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3%的Z世代受访者报告拥有iPhone,而只有29%拥有Android设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调查可能不代表所有Z世代人的看法。个人的偏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此外,收入、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等因素可能在形成技术偏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iPhone比Android设备更受Z世代欢迎不仅仅是个人偏好的问题,而是品牌忠诚度、生态系统集成、安全性、社交媒体和审美吸引力的综合体现。

自 中关村在线

]]>
工信微报:2023 年春节假期 7 天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441.1万TB 同比增长6.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5520.html Tue, 31 Jan 2023 11:45:31 +0000 //www.otias-ub.com/?p=1555520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春节期间,通信业认真落实各项通信保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确保通信网络运行安全稳定,积极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促进消费升级的活动,为春节数字消费营造良好环境。

2023 年春节假期 7 天,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 441.1 万 TB(1TB=1024GB),与 2022 年春节 7 天相比增长 6.3%。其中,1 月 21 日除夕和 1 月 22 日大年初一两天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为 62.9 万和 68 万 TB,同比增长 13.1% 和 6.3%。

在 5G 用户规模扩大叠加超高清视频、VR / AR 等新应用推广的拉动下,春节假期 7 天 5G 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增势突出,与 2022 年春节 7 天相比增长 103%,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超四成。

移动互联网流量业务对通话、短信持续替代的同时,短信在提醒提示、验证认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有所显现。春节假期 7 天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 526.3 亿分钟,与上年春节 7 天相比下滑 1%;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 271.5 亿条,与上年春节 7 天相比下降 6.7%,其中 1 月 21 日除夕的移动短信发送量为 50.5 亿条,同比增长 4.1%。

自 IT之家

]]>
2022年中国人平均每天用机时长接近5小时创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4880.html Thu, 29 Dec 2022 12:24:48 +0000 //www.otias-ub.com/?p=1544880 你每天使用手机的市场是多久,如果超过5小时,恭喜你达标了。

临近年底,《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也进行了更新,相比之前来说,中国人每天用手机的时长又进一步增加了。

据《2022 年移动状态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用机时长接近5小时,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能轻松挤进全球前十。

作为对比,今年年初的时候,这个报告中的时间还只是3.3小时,排名全球17名。

报告中还指出,大部分中国用户玩手机主要是在刷视频上,同时还有相当多一部分用户用来玩手游,而使用频率高的App,微信、抖音都在前几名。

自 快科技

]]>
《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杂志》:研究发现智能手机成瘾与较差的认知、自控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7740.html Mon, 28 Nov 2022 12: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527740 发表在《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杂志》上的研究人员发现,有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与低自尊以及负面的认知结果有关。生活在工业化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有智能手机。对没有智能手机的恐惧被称为”nomophobia”,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表明,有智能手机成瘾的人往往会报告更多的孤独感和经历自我调节的缺陷。

此外,有智能手机成瘾的人在智能手机使用受到限制时,很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研究人员Rosa Fabio、Alessia Stracuzzi和Riccardo Lo Faro对调查智能手机使用与行为和认知自我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感兴趣。

Fabio及其同事招募了111名参与者,年龄从18到65岁不等。28%的参与者是大学生,78%是工人。每个参与者的手机数据都是通过”SocialStatsApp”检索的,它提供了关于使用TikTok、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的信息。

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短版(SAS-SV)被用来确定每个参与者的智能手机成瘾风险和严重程度。参与者还回答了短版的心理健康指数、错失恐惧症和拖延症量表的项目。

这项研究包括三个阶段:测试前阶段、实验阶段和测试后阶段。在测试前阶段,Fabio及其同事通过SocialStatsApp评估了每个参与者对其智能手机的基线使用情况。在实验阶段,参与者被要求将他们的智能手机使用限制在每天一小时,连续三天。在测试后阶段,参与者被允许在连续七天内随意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

在实验阶段的前一天和之后,参与者被评估了工作记忆、注意力、执行控制、听觉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抑制运动反应的能力和行为抑制。

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成瘾程度较高的参与者有较高的不遵从比例。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较高的参与者在所有三个阶段都花了更多时间使用手机,即使他们在实验阶段被指示限制使用智能手机。

结果还显示,与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较低的参与者相比,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较高的参与者往往在工作记忆、视觉反应时间、听觉反应时间、抑制运动反应的能力和行为抑制方面表现更差。

在测试前阶段和测试后阶段,每个参与者在这些措施上的表现都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智能手机成瘾程度较高的参与者在心理学总体幸福指数上得分较低,在害怕错过的量表和拖延量表上得分较高。

Fabio及其同事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手机成瘾程度高的人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差可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如认知任务的缺陷和反应时间变慢。研究人员还说,考虑到这些参与者表现出较少的拖延行为和对被排斥的恐惧,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较低的人对他们的总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更好的感知。

这项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一些最初的参与者在发现他们必须连续三天将智能手机的使用限制在每天一小时时离开了研究,因此缺少可能具有非常高的智能手机成瘾水平的人的数据。Fabio及其同事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具有高度智能手机成瘾性的人及其戒断效应。

这项研究的题目是:”有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导致行为和认知上的自我控制缺陷”。

自 cnBeta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22年我国19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1.86 亿人 占全体网民总数的17.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4462.html Tue, 22 Nov 2022 11:53:20 +0000 //www.otias-ub.com/?p=1524462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本月共同发布了《2022 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 (2022)》(简称蓝皮书),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最新情况进行了汇总。

报告研究显示:

  • 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 3 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

  • 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极大幅度减少。

  • 近三成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减少。

  • 游戏企业防沉迷系统覆盖九成以上未成年游戏用户。

  • 超 85% 家长允许孩子在监护下适度游戏。

  • 现存未成年游戏用户的家长中,35% 以上允许孩子用自己身份证注册账号。

  •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多方协同,注重未成年人健康网络习惯的培养。

据介绍,我国 2022 年 19 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 1.86 亿人,占全体网民总数的 17.6%,其中 9 岁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机持有率达到了 97.6%。

在 2021 年游戏防沉迷新规落实后的一年中,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都有极大幅度减少,而且未成年人的娱乐行为从游戏向其他活动转移。

每周游戏时间在 3 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包含已不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长至 75% 以上。根据用户调研,当前仍具备游戏习惯的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往往会将时间投入到短视频与网络视频。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已近饱和,看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络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青少年蓝皮书主编季为民称,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 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 (73%),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介绍,看视频已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络使用,但短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很多内容追求噱头,缺乏深度,对没有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是个巨大的挑战,其算法机制也较容易令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深刻影响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

蓝皮书还指出,未成年人网络模仿行为较为普遍多样,网络职业已进入未成年人职业选择范围。

调查发现,对网络文化进行模仿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学唱网上的流行歌曲、模仿网络说话的方式、模仿穿衣打扮占比较高,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现实表征。

蓝皮书同时提醒,网络消费主义文化也进入未成年人模仿领域,这提示未成年人各关系主体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高度重视并加以引导约束,避免未成年人由于认知不足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报告显示,2022 年出现未成年人私自充值现象的家庭占比降至 15.43%,较 2021 年有了明显下降。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联系游戏下载渠道或联系投诉平台以追回未成年用户充值的钱款。

除此之外,近七成接受调研的家长表示对防沉迷新规较为了解,其中超六成家长表示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有明显下降,超五成家长认为孩子将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近四成家长表示孩子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课外阅读、课程学习、户外运动等事项中。

此外,超过 85% 的家长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监护下进行适度游戏,同时在新规作用下,认为孩子的游戏行为不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家长占比已上升至 72%。不过,也有超 35% 家长允许孩子用自己身份注册游戏账号。

在企业防护方面,游戏防沉迷主要围绕实名认证展开,同时结合人脸识别、适龄提示、家长监管平台等多项举措,来帮助未成年人规避游戏沉迷现象。现阶段,除具备高门槛的人脸识别功能外,头部游戏企业均已落实实名认证和游戏适龄提示工作。

报告显示,有超过九成未成年人在游戏过程中被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这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冒用身份信息的行为。超过 76% 的未成年游戏用户遇到过人脸识别验证,当前用户行为分析与人脸识别功能的运用已取得切实成效。

自 IT之家

]]>
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智能机有助提升用户记忆力 而不是导致“数字痴呆”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1094.html Tue, 04 Oct 2022 03:53:46 +0000 //www.otias-ub.com/?p=1501094

在近期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指出 —— 使用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实际上可能有益于个人的记忆能力、而不是让用户变得懒惰或健忘。此前曾有神经科学家担心技术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人类认知能力的下降,也就是所谓的“数字痴呆”。

来自《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然而这项新研究表明,利用数字设备作为外部存储器,不仅适用于个人回忆相关知识、还可帮助用户记住其它不太重要的事情。

为了证实这一观点,UCL 团队设计了一款可在触屏平板电脑或电脑上玩的记忆游戏,然后邀请 158 名从 18~71 岁不等的人参加实验。

该游戏在参与者的设备屏幕上显示最多 12 个编号的圆圈,并要求玩家记住其中哪些是向左或向右拖动的。

有趣的是,其中一侧被设置成“高价值”、得分会是“低价值”侧的 10 倍。

期间,参与者被要求凭借纯脑力记住其中半数试验,并允许他们在数字设备上为另一半尝试设置提醒。

然后根据参与者记住正确拖到某一侧的圆圈数量(总计 16 轮),研究团队对他们的记忆力进行了打分。

结果表明,参与者可借数字设备,达成更好的高价值记忆表现 —— 当他们这么做时,参与者对这些圆圈的记忆力提升了 18% 。

与此同时,他们对低价值圆圈的记忆力也提升了 27% —— 即使参与者从未给这部分圆圈设置任何提醒也是如此。

此外这项研究也揭示了使用提醒的潜在成本。在被取走时,参与者对低价值圆圈的记性要好于高价值圆圈 —— 意味着参与者更依赖于他们的设备来记住高价值圆圈,所以忘性才会如此之大。

研究资深作者、UCL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 Sam Gilbert 博士指出表示:

我们想探索在数字设备中存储信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记忆能力的。研究发现,当人们被允许借助外力时,设备可帮助其记忆存储于其中的信息。

这点其实不足为奇,但我们还发现,设备也能够提升人们对未保存信息的记忆能力。这是因为设备的使用,切实地改变了人们记忆轻重优先级信息的方式。

当不得不自力更生时,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记忆能力来记住最重要的信息。但当可以借助设备时,人们又倾向于将更重要的信息保存到设备上、并用人脑来记忆不那么重要的信息。

终上所述,UCL 团队不仅证明了外部存储工具的有效性、还驳斥了有关电子设备依赖可能导致“数字痴呆”的观点,因为合理使用甚至有助于人们记住未存储于设备上的信息。

不过鉴于记忆工具很容易出现故障,研究人员还是建议大家小心备份重要信息,不然到时候就是捡芝麻丢西瓜了。

自 cnBeta.COM

]]>
每日互动大数据:华为与三星领跑了折叠屏市场 市占有率分别达到48.5%和达3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6046.html Tue, 20 Sep 2022 12:36:53 +0000 //www.otias-ub.com/?p=1496046

近日消息,据每日互动大数据日前发布的折叠屏手机报告显示,目前这一细分领域表现出两大特点,北方人更偏好使用折叠屏手机,华为、三星领跑了折叠屏市场,市占有率分别达到48.5%和达31.5%

比起南方用户,北方用户更青睐折叠屏手机。每日互动大数据根据各城市折叠屏手机用户占比偏好值(TGI)进行排名发现,北京、太原、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北方城市的用户对折叠屏手机偏好更甚。

从市占率分布来看,华为和三星两大品牌的市占率大幅领先,是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引领者。根据国内市场折叠屏手机品牌市占率排行显示,华为以48.5%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其中华为P50 Pocket这一机型就占21.5%;三星市占率排名第二,达31.5%;OPPO、小米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荣耀和vivo排名第五和第六。

自 凤凰网科技

]]>
Adobe:2022年表情符号报告 73%的受访者认为使用Emoji表情符号更讨人喜欢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3135.html Wed, 14 Sep 2022 13:11:57 +0000 //www.otias-ub.com/?p=1493135

Adobe公司发布了2022年表情符号报告,显示表情符号在交流中的普及和接受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项研究调查了来自美国的5000多名表情符号用户,试图揭示美国人如何使用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

结果发现,73%的受访者认为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比不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更友好、更有趣、更酷。91%的受访者认为表情符号使他们更容易表达自己–60%的人报告说,表情符号有能力促进整体心理健康。

美国人也有自己喜欢的表情符号。也许最不令人惊讶的是,“喜极而泣的脸”表情符号仍然是美国人最喜欢的表情符号。“喜极而泣的脸”(有时也被称为“笑哭”)也是2021年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

“竖起大拇指”、“红心”和在“笑得在地上打滚”分别占据了第二、第三和第四位。第五位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是“哭泣的脸”表情符号。

虽然许多受访者认为表情符号让人更容易表达自己,但50%的受访者指出,他们使用表情符号的方式与它们的本意不同。

研究发现,“牛仔帽脸”表情符号在美国被误解的程度最高,而“樱桃”和“倒着的笑脸”分别占第二和第三位。

调查还发现,五分之二的美国人没有看到他们的身份反映在当前的表情符号选项中。此外,美国的表情符号用户希望看到年龄、种族/族裔、文化和残疾类别的扩展,以使其更具包容性。

Unicode即将发布的15.0版本将于9月的某个时候推出。一些新的表情符号将出现在设备上,包括一个粉红色的心,一个水母,和一个颤抖的脸。

自 cnBeta.COM

]]>
Chnbrand:2022年中国顾客手机满意排行榜 苹果得分排名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4717.html Sun, 07 Aug 2022 08:32:14 +0000 //www.otias-ub.com/?p=1474717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年的时间可以创造很多可能,但也可能一成不变。时光就像洪流,不进则退。对于某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当中的手机厂商更是如此。近日,中国领先的品牌评级与品牌顾问机构Chnbrand发布2022年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手机满意排行榜。手机中国发现,用户对国内手机厂商的满意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这只是两年间的变化…

2022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22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显示,上榜的前九个手机品牌分别为苹果、华为、小米、OPPO、荣耀、iQOO、红米、vivo以及三星。

苹果、华为、小米是顾客最满意的三个品牌,2022年C-CSI得分分别为86.2分、85.5分以及83.1分,排名和2021年相比没变化,口碑相对比较稳定。

2022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但第4-9名的排名变化就大了。OPPO直接上升了4个名次排名第四;荣耀下降1个名次排名第五;iQOO、红米新上榜,分别排名第六名、第七名;vivo、三星则分别下降3、2个名次,排在第八、九名。

C-CSI分数是基于“客户忠诚度”“总体满意度”以及“要素满意度”三个维度来评判的。在苹果、华为和小米的较量中,苹果的客户忠诚度高达86.8分,远远高于华为的81.0分。不过在其他两个方面,苹果得分分别为87.4分、84.6分,均低于华为的88.0分、85.3分。所以和苹果相比,华为不及的地方只是用户忠诚度。

2022年手机满意度排名细分指标

排名第三的小米用户忠诚度更差一些,得分为76.3分,其他两项分数得分分别为86.6分、83.9分。可见,大家对小米手机总体还是很满意的。

除了小米外,OPPO的用户忠诚度也超过了70分,具体为72.2分。此外总体满意度也达到了82.2分,将上榜的其他手机厂商甩在了身后。

近3年手机满意度排行变化

作为参考,2021年手机满意度排名前九的品牌分别是:苹果、华为、小米、荣耀、vivo、一加、三星、OPPO以及魅族。

2020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前九分别为:华为、苹果、OPPO、三星、vivo、小米、魅族、荣耀、联想。

2021 & 2020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21年可以说是小米和荣耀的“崛起”之年。和2020年相比,小米、荣耀2021年在满意度排行榜分别上升了3、4个名次。

其中,小米和2020年相比,2021年客户忠诚度上升了约9分,总体满意度上升了5分左右,要素满意度上升了5.5分;和2020年相比,荣耀客户忠诚度上升了7分多,总体满意度上升了15分左右,要素满意度上升了约9分。一年时间,荣耀的提升巨大。

vivo排名没有变化,仍为第5名。一加首次上榜便拿下了第6的好名次,三星、OPPO、魅族则分别下降了3、5、2个名次,排在第7、8、9位。其中OPPO下降得最厉害,和2020年相比,OPPO 2021年客户忠诚度下降了约8分,总体满意度下降了10分多,要素满意度下降了6分左右。

总结下来就是,近三年时间苹果和华为一直在第1、2的位置徘徊,用户满意度很高且很稳定。小米近两年稳居前三。OPPO起起伏伏,但实力仍在;荣耀“逆袭”,近两年好评率已经冲进前五;三星、魅族则一年不如一年。

8年间手机厂商的沉浮

手机厂商发展到2022年格局几乎已经稳定,苹果、华为、小米OV,现在还有荣耀,无论在销量上还是口碑上都是“主流手机厂商”。不过,在更早一点(大概2018年、2019年)的时候,手机厂商们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那时候没那么多子品牌,上榜的手机厂商也能达到二十几家。

从2015年到2022年8年时间,手机厂商们确确实实经历了从“几家主流厂商掌控大局”到“百花齐放”再到“主流厂商重掌大局”的局面。

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替换为主的低速增长阶段。国内主流消费群智能机渗透率趋向饱和,智能机人口红利消失;国际品牌向中低端渗透,国产品牌抢攻中高端市场;千元以下市场增速放缓,中端市场成为主阵地;同时电商带货方式崛起,小米引领的线上宣传提升品牌、线下销售形成规模的销售方式受到热宠。

2015年,Chnbrand手机满意度排名前6的手机品牌分别是:苹果、小米、三星、诺基亚、华为和联想。当时,苹果的客户忠诚度、总体满意度、要素满意度分别得分84.8分、74.7分及70.0分;小米三个方面分别得分77.2分、70.2分、61.6分;华为当时的得分依次为68.4分、62.2分及54.2分,均未达到行业均值。

 

 

 

 

 

 

 

2015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不过2016年华为就开始逆袭了,同时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是百花齐放的四年。

2016年,共有18个品牌进入顾客满意度排行榜单。分别为:苹果、华为、三星、小米、LG、vivo、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OPPO、魅族、联想、金立、中兴、天语、宏达、海尔及酷派。面对激烈的竞争,虽然诺基亚、联想分数比前一年高,但排名却在下降。

2016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17年更夸张,共有24个机型上榜。依次为:华为、苹果、vivo、三星、荣耀、乐视、OPPO、小米、魅族、LG、中兴、金立、索尼、诺基亚、联想、摩托罗拉、TCL、朵唯、海尔、天语、长虹、宏达、酷派和飞利浦。

2017年蹦出了不少新品牌,荣耀、乐视首次上榜就获得了不俗的成绩;vivo、OPPO、中兴排名持续上升;小米、LG、索尼、诺基亚等排名则持续下降。

2017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18年手机厂商们也一直起起伏伏。排名分别为:苹果、华为、OPPO、三星、联想、金立、小米、vivo、飞利浦、荣耀、索尼、天语、LG、魅族、海尔、诺基亚、摩托罗拉、宏达、TCL、中兴、长虹及酷派。

OPPO、联想、金立、飞利浦等品牌上升明显,vivo、荣耀、LG、魅族、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中兴排名下降。

2018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19年,vivo、荣耀、摩托罗拉、诺基亚、中兴等品牌发力,排名纷纷上升。1-10名分别为:华为、苹果、vivo、OPPO、荣耀、三星、小米、联想、索尼、飞利浦等,基本上是耳熟能详的品牌。

2019年手机满意度排行榜

2020年,魅族发力进入前10。排名1-9的手机厂商分别为:华为、苹果、OPPO、三星、vivo、小米、魅族、荣耀和联想。

2021年,荣耀、小米持续发力,一跃成为第3、4名。到2022年,榜单上基本见不到那些跨界品牌了。甚至大厂的子品牌iQOO、红米等开始进入榜单。

总结

从2015年到2022年,手机市场逐渐趋于稳定,而且“强者恒强”,大厂们推出的子品牌也开始初见成效,在市场上收获口碑。

不过这种局面会持续很久吗?还不一定,毕竟不少汽车厂商开始下场造手机了,未来手机市场的格局会不会被吉利手机、蔚来手机和特斯拉手机改写,现在也说不准。

自 中关村在线

]]>
data.ai:调查发现移动用户现每天花在应用上的时间为4-5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3788.html Thu, 04 Aug 2022 14:17:58 +0000 //www.otias-ub.com/?p=1473788

尽管由大面积锁屏推动的移动应用热潮早已过去,但消费者的移动应用仍在增长。根据应用情报公司data.ai今日发布的新数据,全球十几个市场的消费者现在每天在应用中花费四到五个小时。

虽然每天花在应用上的时间因国家而异,但现在有13个市场的用户每天使用应用的时间超过4小时。这些市场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美国和英国。而且在其中三个市场–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巴西–移动用户每天在应用程序中花费的时间超过5小时。

 

虽然应用使用量的增长比2020年第二季度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是COVID锁定的高峰期,随着用户工作、购物、银行和游戏及在家学习和参加会议、学校和活动,推动了所有类别的应用使用率激增。

不过数据显示,大流行可能导致了对应用使用的更持久的影响。尽管2022年所谓的“恢复正常”,但在大流行期间采用新应用和行为的移动消费者似乎仍在继续使用。

说明这一点的是,一些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应用的使用有了明显的增长。在2020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用户在应用中花费4.1小时。报告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7小时。在澳大利亚,从2020年第二季度到2022年第二季度,用户从3.6小时增加到4.9小时。 两者都代表了花费时间上升了40%。

其他市场增长较慢,包括印度尼西亚(+10%)、印度(+5%)、日本(+5%)、加拿大(+20%)、俄罗斯(+10%)、美国(+5%)、英国(+5%)、中国(+5%)和德国(+10%)。少数市场没有增长或有点放缓,如墨西哥(0%)、土耳其和阿根廷(均为-5%)–但同样,与COVID峰值时间框架的比较表明,趋势只是正常化到COVID之前的水平。

该公司的报告还包括第二季度排名靠前的应用和游戏,就非游戏应用而言,Instagram按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一,TikTok按消费者支出排名第一。按月度活跃用户计算,Facebook仍排名第一,领先于WhatsApp、Instagram、Messenger、TikTok、Telegram、Amazon、Twitter、Spotify和Netflix。

本季度值得注意的变化包括印度电子商务应用Meesho,按下载量计算,它跃居第8位;多人聚会淘汰赛游戏《Stumble Guys》,排名上升23位;超休闲游戏《Fill The Fridge》,排名上升84位。同时,由于6月1日在6月初的口袋妖怪节(Pokémon GO Fest)前推出的新赛季,《口袋妖怪Go》的使用率有所提升。

自 cnBeta.COM

]]>
CAF:研究显示79%的被访者支持《开放应用市场法案》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7459.html Fri, 01 Jul 2022 13:18:52 +0000 //www.otias-ub.com/?p=1457459

应用公平联盟委托进行的一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希望应用商店竞争和反垄断立法。由Epic Games、Spotify和其他公司于2020年成立的应用公平联盟(CAF)是一个专门为反对苹果应用商店政策而创建的游说团体。它一直在呼吁苹果公司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替代支付系统和较少的限制性条款。

周四,CAF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声称79%的被访者支持《开放应用市场法案》,该法案将迫使苹果和其他公司允许第三方支付系统,并制定旨在增加竞争的额外限制。

CAF在文件中写道:”OnMessage Public Strategies和Lake Research Partners最近进行的研究发现,潜在支持两党的选民都支持立法解决应用商店守门人的反竞争行为,”。

根据该调查,68%的受访者认为大科技公司权力过大,79%的受访者支持立法开放移动应用生态系统。CAF说,调查显示,有”明确、压倒性和两党支持”立法者通过反托拉斯立法。

当被问及苹果拥有多少权力时,59%的受访者表示权力过大,而28%的受访者表示权力适中。

民意调查中的一些问题似乎具有引导性,其中一个问题直接告诉参与者,”苹果和Google对其应用商店允许哪些应用程序以及消费者如何下载这些应用程序具有垄断控制”。

Epic Games因其对苹果应用商店政策的大声批评而闻名。早在2020年,该公司违反苹果公司的指导方针,将一个替代的支付系统偷偷放入流行的游戏中,诱使苹果公司将《堡垒之夜》从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

《堡垒之夜》被删除后,该游戏工作室立即对苹果公司发起了一场有预谋的诉讼和公关活动。经过2021年的漫长审判,美国地方法院的一名法官作出了对苹果基本有利的裁决,裁定该公司并非垄断企业。

尽管裁决有利,但此举意义深远,令苹果和其他科技巨头在美国和国外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垄断审查。苹果公司方面则始终认为,目前的反垄断立法将削弱其iOS平台的隐私和安全。

这些调查向1600名可能的选民提出问题,在2022年6月6日至6月10日期间通过电话进行。

自 cnBeta.COM

]]>
Ofcom:仅有六分之一英国青少年和年轻人报告在网上遇到的有害内容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5758.html Tue, 28 Jun 2022 11:22:57 +0000 //www.otias-ub.com/?p=1455758

英国的数字监管机构Ofcom透露,只有六分之一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报告他们在网上遇到的有害内容。监管机构正在发起一项运动,鼓励年轻人报告这类内容,以便其他人在未来不必看到这些内容。

人们不报告内容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在遇到这种情形下没有必要做任何事情,另一大块受访者表示,他们不相信他们的报告会带来改变,还有大约12%的想举报的受访者说他们不知道如何举报。

年轻人在网上遇到的主要有害内容呈如下均匀分布:

攻击性语言(28%)

错误信息(23%)

诈骗、欺诈和网络钓鱼(22%)

不受欢迎的朋友或关注请求(21%)

嘲弄(17%)

欺凌、滥用行为和威胁(14%)

在TikTok影响者Lewis Leigh的帮助下,英国通信管理机构Ofcom的活动今天启动。该活动将试图鼓励年轻人在发现有问题的内容时进行报告,而不是仅仅鼠标一滚或者屏幕一划。该活动将试图说服他们,他们的报告确实使互联网成为更好的地方。

自 cnBeta.COM

]]>
Gallup:调查显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美国成年人比例升至58%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2848.html Wed, 22 Jun 2022 12:42:13 +0000 //www.otias-ub.com/?p=1452848

盖洛普(Gallup)本周发布的一份新民调显示,近年来,说自己“过度 ”使用智能手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明显增加,从盖洛普上次在2015年询问时的39%上升到今天的58%。

这种情绪在2015年与年龄密切相关,现在也是如此;但是,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更有可能表达这种担忧。此外,这种想法不仅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普遍存在;30至49岁的智能手机用户(74%)几乎与18至29岁的用户(81%)一样可能说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太长。这与50至64岁的人的47%和65岁及以上的人的30%形成对比。

与2015年一样,在成年人是否认为他们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方面,性别差异不大,现在有60%的女性和56%的男性这样认为。

最新的调查结果来自于今年1月和2月对超过3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自我管理网络调查,该调查采用了基于概率的Gallup Panel。几乎所有参加调查的成年人——97%,都说他们有一部智能手机,比2015年调查的81%要高。

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说智能手机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即使美国人认为他们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他们的智能手机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21%的人说智能手机使他们的生活“好很多”,44% 的人说智能手机使他们的生活“稍微”好一点。与2015年72%的人认为有净收益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下降。

只有12%的人说智能手机在任何程度上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糟,尽管这一比例是2015年的两倍。

美国人与智能手机的个人联系的其他指标自2015年以来没有变化。

  • 半数美国人同意“我无法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这一说法,与七年前的47%基本没有变化。
  • 表示如果他们失去手机一天就会感到焦虑的百分比–这是智能手机成瘾的一个潜在标志–目前稳定在44%,而2015年为42%。
  •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超过8人(83%)表示他们在清醒的时候几乎一直将智能手机放在身边,这与2015年的比例(82%)相似。

报告他们在晚上睡觉时将智能手机放在身边的比例略有增加,从63%增加到72%。此外,今年的一个新问题是,64%的人说他们在早上一醒来就会查看他们的智能手机。

与认为自己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的情况一样,美国人关于他们对手机的依恋与年龄高度相关。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比50岁以上的人更有可能说他们24小时都带着手机,一觉醒来就看手机,并说如果他们失去手机一天,他们会很焦虑。在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方面,各年龄组之间的分歧较小。只有不到一半的老年人这样说,而30至49岁的人中有53%,18至29岁的人中有64%。

同一项民意调查要求智能手机用户说,他们是否主要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来完成一些常规动作–比如浏览互联网和使用社交媒体–或者他们是否同样使用这些工具。

自2015年以来,美国人更有可能报告说他们主要用智能手机而不是用电脑完成这些任务。

  • 最大的变化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物,从2015年的11%说他们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比花在电脑上的时间多,上升到今天的42%,上升了31个百分点。
  • 美国人依赖智能手机浏览互联网,在网上比较价格或浏览产品,以及管理自己的财务,都有23%到25%的增长。
  • 依靠智能手机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与管理个人投资的14个百分点的增长相似。

主要使用智能手机查看电子邮件的比例变化不大,只上升了6个百分点,从39%上升到45%。

如果根据每项任务依赖智能手机的2022年百分比进行排名,检查社交媒体和浏览互联网位居榜首,大多数美国人更倾向于依赖智能手机,依赖电脑的人相对较少。虽然不是大多数,但更多的人依靠智能手机而不是电脑进行网上购物和收发电子邮件。相比之下,选择智能手机的人数与选择电脑进行网上购物、管理财务和网上投资的人数相当。

尽管计算机不是美国人进行在线任务的首选平台,但如果包括那些说他们利用两种技术的百分比,大多数成年人认为它们对许多这些活动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过度使用他们的设备。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觉得需要抵制手机的魅力,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智能手机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此外,智能手机正日益成为人们执行基本任务的首选方法,使设备本身更加重要。

如果智能手机提高了人们高效运作和与他人保持联系的能力,这些发现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沉迷于智能手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构成风险,年轻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经历这些不良后果。

同时,所有类型的企业必须不断适应美国人越来越依赖无处不在的手机小屏幕,而不是电脑,来进行橱窗购物,采购,阅读新闻,进行银行和投资,以及许多其他事情。

自 cnBeta.COM

]]>
2021年贵州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8669.html Tue, 14 Jun 2022 20:30:42 +0000 //www.otias-ub.com/?p=1448669 截至 2021年12月贵州省网民规模达2741.8万人 ,全年增加网 民3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71.1%,增加4.5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12月,贵州省手机网民规模达2738. 8万人 ,比2020年同期增加约 348.4万人占全省网民总数的 99.9%,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 (99.6% )。

截至 2021年12月底,贵州省 城镇网民规模为 765.7万人 ,占全省网民总数的64.4%  :农村网民规模为976.1万人,占全省网民总数的35.6%,农村网民占比比全国高6.2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12月底,贵州省100M及以上宽带速率接入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达到1117.1万户,同比增长 21.8%,占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比重的 94 .1% 。1000M以上宽带速率接入用户数量达到32万户,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0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1年江西省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8599.html Mon, 13 Jun 2022 21:00:24 +0000 //www.otias-ub.com/?p=1448599 2021 年 1-9 月,江西省互联网行业实现业务收入达 311.7 亿 元,在全国排名第 17 位,在中部六省位居第 5 位;同比增长达 16.0%, 增速在全国排名第 10 位,在中部六省位居第 1 位。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省网民规模达 3160.2 万,较 2020 年 底新增网民 79.5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69.9%,较 2020 年底提升 1.7 个百分点。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省手机网民规模为 3147.6 万,较 2020 年底新增手机网民 76.1 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6%。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省农村网民规模为 929.1 万,占网民 整体的 29.4%,较 2020 年底减少 35.2 万;城镇网民规模为 2231.1 万,占网民整体的 70.6%,较 2020 年底增长 114.7 万。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省男性网民规模为 1618 万,较 2020 年底增长 46.9 万;女性网民规模为 1542.2 万,较 2020 年底增长 32.7 万。全省网民男女比例为 51.2:48.8,男性网民与整体人口 中男性比例持平(51.2%)。

来自:江西省通信管理局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手机中国:调查显示仅有16.42%的网友认为手机屏幕是否支持高刷新率并不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5853.html Tue, 07 Jun 2022 12:18:39 +0000 //www.otias-ub.com/?p=1445853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刷新率屏幕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从一开始的60Hz到120Hz,再到部分手机的144Hz,手机屏幕刷新率迅速增长。但是屏幕刷新率真的越高越受用户喜欢吗?近日,外国媒体针对消费者心目中的完美智能手机显示屏进行了民意调查,该调查主要针对手机刷新率等问题展开。

据手机中国了解,在去年的一项相关民意调查中,外国网友就认为高刷新率的手机屏幕是极其重要的。而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与去年的情况基本大同小异。

数据显示,仅有16.42%的网友认为手机屏幕是否支持高刷新率并不重要;支持120Hz刷新率的手机屏幕受到了超49%的网友认可,这或许与各大手机厂商着重宣传120Hz高刷新率屏幕有关;25.39%的网友认为,自己更加倾向支持90Hz刷新率的屏幕,仅有8.62%的网友更加支持144Hz高刷新率的屏幕。


关于“屏幕刷新率喜爱程度”调查情况

可见,屏幕刷新率并不是越高越受用户欢迎。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支持144Hz刷新率的屏幕实装产品并不多,用户对其不了解导致上述情况出现。


关于“直屏和曲面屏喜爱程度”调查情况

在曲面屏和直屏的选择上,70.52%的网友更加倾向于直屏,20.87%的网友更加中意曲面屏,有8.6%的网友对屏幕类型并无过多要求。曲面屏虽然在颜值和辨识度上略胜直屏一筹,但是从维修和使用体验等情况来看,总体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因此,出现上述的投票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

自 快科技

]]>
Strategy Analytics: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3429.html Fri, 01 Apr 2022 11:12:12 +0000 //www.otias-ub.com/?p=1413429

近日,一则00后4年没换手机的报道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报道称,年轻人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有着“换机焦虑”了。多位消费者坦承,自己的手机已经用了四年,说到不换手机的原因,一个是手机卖得越来越贵,一个是手机没有变革式创新,只是在功能上做些小调整,这激发不了他们的购物欲。

不久前,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31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则称,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对此,有网友表示,没钱是第一;第二现在手机都长得一个样,没特色;第三,价格不符合价值,高堆料迎合不了低需要。

还有网友认为,现在手机性能很强了,产品形态上也没什么突破,换手机的边际效应很小。

消费者对手机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反映在了出货量上。

CINNO Research日前发布的研报显示,近期,由于受到宏观环境影响,手机厂商开始降低市场预期和着手削减手机供应链订单,并对手机产品进行降低规格和降低配置操作。同时,高端机型需求疲弱与疫情反复,导致国内手机市场发展节奏放缓。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滑了20.5%,环比下滑24.0%,同比环比双双出现收缩。

CINNO Research认为,春节后国内多地疫情出现反复,为国内手机厂商复工复产带来较多不利影响,是2月手机整体表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 快科技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排名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8103.html Fri, 11 Feb 2022 13:19:43 +0000 //www.otias-ub.com/?p=1388103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出人意料的是,中国排在第一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对全球24个国家近3.4万人在2014至2020年期间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论文发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

中国、沙特和马来西亚在智能手机成瘾榜单上位居前三

研究显示,中国、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是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最严重的3个国家,德国、法国排名垫底。论文称,“我们对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行为进行了meta分析,主要研究对象是青壮年。2014至2020年期间,全球范围内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日趋严重,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下去。”研究团队参考了此前发表的81篇有关青少年、青壮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论文,这些论文均基于智能手机成瘾量表。

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和使用时间都在增长,但智能手机成瘾量化问题几乎没有受到关注

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被广泛用于衡量智能手机成瘾情况,包括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能控制地使用手机、戒除智能手机瘾相关的维度。

研究对象年龄介于15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8岁,大多数研究对象为女性(占比为60%)。

研究人员计算出每个国家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得分,分值介于10至60之间。中国以36分排在第一位。加拿大排名也相当高,排在第七位,远高于美国。

研究人员猜测,不同国家得分不同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与通过智能手机保持联系的积极性相关的社会规范和文化预期。

智能手机成瘾得分最低的国家是德国和法国,奉行“个人主义、从文化角度看比较松散”,因此它们可能不信奉这样的规范。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这会产生“心理方面的后果”。

研究人员称,“其他研究追踪智能手机拥有量、使用时间等客观指标,但研究主观指标和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的心理后果也很重要。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全球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能量化、预测成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

研究团队最近还推出一个网站,公众可以评估自己与全球其他地区的人相比的智能手机成瘾情况,并向有意减少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用户推荐其他活动。

自 凤凰科技

]]>
App Annie:2021年中国人均每天用手机3.3小时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8132.html Sun, 16 Jan 2022 12:27:41 +0000 //www.otias-ub.com/?p=1378132

近日,移动数据和分析公司App Annie发布《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移动设备使用量为3.8万亿小时,创历史新高。使用时长排名前10位的移动市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4.8小时,中国用户使用手机时常全球排名第17,平均每天使用3.3小时。

另外,2021年,移动应用的用户支出达到1700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9%,下载量以同比5%的速度继续增长,达到2300亿次。

App Annie的首席执行官Theodore Krantz表示,在几乎所有的数据类别中,移动设备都在持续打破纪录,包括使用时长、下载量和收入等,而大型屏幕正在慢慢消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去年四月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时长为11.4分钟,2020年人均每天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长为9.73分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从原先的功能机一步步演变为功能繁多的智能机,在各种旗舰芯片的加持下,手机早已不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

吃饭刷抖音,走路逛淘宝,睡觉前再来一局《王者荣耀》似乎成了目前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自 快科技

]]>
CNNIC: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1943.html Tue, 20 Jul 2021 13:03:47 +0000 //www.otias-ub.com/?p=1281943

7月20日消息,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在京联合举办“网络保护·守护成长”主题研讨会,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比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数字时代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

在使用设备方面,大部分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手机是未成年网民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达到92.2%。未成年网民拥有属于自己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82.9%,其中,拥有手机的超过六成(65.0%),其次为平板电脑(26.0%)。约四分之一使用智能手表(含电话手表)上网。随着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相关产业日趋成熟,以及5G网络逐渐铺开,智能手表等新型智能设备在未成年人中普及迅速,拓展了未成年人的上网环境。

此外,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基本拉平,但在具体网络应用上存在差异。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连续两年下降,由2018年的5.4个百分点下降至2019年的3.6个百分点,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0.3个百分点。网络应用方面,城镇未成年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站、新闻、购物等社会属性较强的应用比例均高于农村6个百分点以上,而农村未成年网民使用短视频、动画或漫画等休闲娱乐的比例则高于城镇。

自 凤凰科技

]]>
2020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7915.html Mon, 07 Jun 2021 13:07:00 +0000 //www.otias-ub.com/?p=1257915 截至2020年12月浙江省网民规模达到5321.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2.4%,手机网民规模占浙江省网民总数的99.7%。

2020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7019.9亿元,同比增长13%

2020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达2.2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移动支付活跃用户普及率达到75%;

2020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02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46.8%,总量居全国第四。

]]>
Sensor Tower:2020年美国手游玩家占全球市场的28%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2674.html Thu, 27 May 2021 12:58:09 +0000 //www.otias-ub.com/?p=1252674

统计网站Sensor Tower发布了《2021年手机游戏现状》的报告,该报告显示,截止至2020年,美国手游消费者指出占全球市场的28%。自2017年以来,美国手游消费者在支出方面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长,并于2019年超过了日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0年在手游消费方面,日本占市场总份额的22%,而中国则占21%。要注意的是,关于中国的统计数据不包括谷歌play商店(该数据网站也无法统计国内其它支付方式,所以应该是仅统计了苹果商店数据)。

而就下载量来说,印度在市场占比中领先,下载量高达97亿,占总份额的12%。该公司还特意提到,印度是唯一一个自2017年起手游下载量占比超过10%的国家,第二名美国和第三名巴西在2020年统计中分别占比7%和6%。

Sensor Tower指出,只有四个市场-美国,日本,中国,韩国-总和在仅占下载量的32%情况下,年度手机游戏收入占比高达77%。

该统计还预测,到2023年,东南亚地区的手游市场收入将增长88%,将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全球手游市场在苹果和谷歌商店的玩家消费量总额将高达1170亿美元。

自 3dmgame

]]>
Piper Sandler:调查显示88% 的美国青少年拥有 iPhone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7816.html Thu, 08 Apr 2021 13:22:02 +0000 //www.otias-ub.com/?p=1227816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Piper Sandler 对美国 7000 多名青少年的最新调查结果,美国青少年真的非常喜欢 iPhone。调查显示,苹果旗舰消费级产品在美国青少年中有非常高的品牌忠诚度,88% 的青少年拥有 iPhone,而且 90% 的青少年希望下一台手机依然是 iPhone。

美国不少青少年不仅将 iPhone 视为备受追捧的对象,更是将其视为一种象征和奢侈品。一项单独的品牌忠诚度调查也发现,人们对苹果和iPhone的忠诚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对安卓系统的感情却在不断下滑。

报告中还显示,在青少年喜欢的支付方式,Apple Pay 仅次于现金。其他在报告中表现良好的科技公司和产品还包括Netflix、YouTube、Snapchat、TikTok和亚马逊。此外,该调查还涵盖了从工作、经济到喜爱的名人等话题。

苹果产品通常在年轻人中表现非常好。iPhone的高拥有率(或自我报告的拥有率)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例如一项研究认为2019年拥有iPhone的青少年比例为83%。苹果产品也经常在礼物愿望清单上排名靠前。

SellCell 在今年 3 月进行的调查发现,苹果iPhone的品牌忠诚度提高了,而Android用户对其设备制造商的忠诚度降低了,更愿意转投其他品牌。这项调查由SellCell在2021年3月初进行,涉及5000多名智能手机用户,他们拥有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的各种型号。

自 cnbeta

]]>
CNNIC:2019年度天津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5032.html Wed, 09 Sep 2020 09:32:59 +0000 //www.otias-ub.com/?p=1115032 近日,《2019年度天津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津发布(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产业与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六个方面,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19年及2020年初天津市互联网发展状况。

网民规模、结构、素质稳步提升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天津市网民规模为1175万,较2018年底新增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2%,较2018年底提升4.6个百分点,较全国互联网普及率(64.5%)高10.7个百分点。从网民属性来看,天津市网民40岁以上占比接近四成,达到39.3%;大学专科及以上网民占比达36.5%;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达到35.7%,呈现出年龄更均衡、受教育水平更高、收入水平更高等特点。从接入环境来看,手机作为天津市网民的首要上网设备,使用比例达98.7%;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34.6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4小时。

网络惠民、利民、便民红利充分释放

在互联网使用情况方面,天津市网约车、网上外卖、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3月,天津市网约车使用率达到51.0%,较全国平均水平(40.1%)高出10.9个百分点;网上外卖使用率达到53.0%,较全国平均水平(44.0%)高出9.0个百分点。此外,天津市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达40.6%,较2018年底(27.0%)增加13.6个百分点;网络支付用户使用率达86.2%,较2018年底(73.6%)提升12.6个百分点;网络直播用户使用率达60.1%,较2018年底(50.9%)增加9.2个百分点。

天津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报告》通过大量详实数据展现出天津互联网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强劲势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市互联网协会会长董苏敏表示。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建设,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相关领域发展势头向上向好。注重网络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鲲鹏生态体系、超脑联合实验室、城市数字大脑联合实验室的市场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大数据发展应用,以数据产业、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三方面需求为牵引,实施政务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深化数据资源治理等重点任务,推动数据融通、治理、应用实现新突破,促进大数据产业生态繁荣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天津连续四年举办世界智能大会,加快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实现了高端资源要素快速聚集,技术创新硕果累累,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非网民规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92.html Tue, 12 May 2020 17:20:41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92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40.2%,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9.8%,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龄因素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因为不懂电脑/网络技能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51.6%;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9.5%;因为年龄太大/太小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4.0%;因为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3.4%;因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缺乏上网时间等原因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均低于10%。

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数据显示,促进非网民上网的首要因素是方便与家人亲属沟通联系,占比为29.7%;其次是提供免费上网培训指导,占比为28.3%;再次是提供可以无障碍使用的上网设备,占比为27.4%。

非网民上网促进因素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城乡网民规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81.html Sun, 10 May 2020 18:13:31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81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底增长4200万。

网民城乡结构

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5.9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3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6.5%,较2018年底提升1.9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

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APUS研究院: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大数据行为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5522.html Sat, 09 May 2020 03:47:50 +0000 //www.otias-ub.com/?p=1045522

当市场收益随着经济向好逐渐增加时股市就会上涨同时人们会根据现有的趋势抱有对未来更好的预期继续增加投资热情,随着经济周期的高涨过程投资热情同样高涨,任何东西,只要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上涨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股票价价格在经济复苏和上行过程中高于市场收益所得到的理性价格。

纵观2019年全球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对互联网边界的拓展持续扩大,更多新兴国家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了互联网,而以视频、游戏、网购为代表的移动应用成为用户云端时间的「头号杀手」。以下是APUS研究院的一些主要发现,希望能够为行业提供一些新的洞察和思考。

01、用户持续增长,智能手机成为触网「神器」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全球已经有45.4亿人接入了互联网,占据全球总人口的近60%。

尽管互联网的利用率逐年提升,但“数字”鸿沟仍然存在,全球还有超过30亿人未能联网。一方面,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远超新兴经济体,韩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95%。另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相比2018全年下滑2%至13.7亿部。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使用的智能设备同样存在明显差异,三星蝉联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总体上,高清分辨率产品成趋势,发达国家中1080*1920屏幕分辨率设备比例达到42.35%,720*1280屏幕分辨率设备全球存量最高。

性别不影响互联网的普及率,但在某些国家因性别造成的差异十分显著。印度男性(34%)比女性(15%)更有可能拥有智能手机。

全球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智能手机5.4小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明显差异。泰国用户成为最痴迷上网的民族,每日联网时长达到了6.66小时。

02、爱社交,爱游戏,也爱刷视频
得益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进步,视频和游戏类应用在2019年成为了用户时间的「头号杀手」,但社交通讯型应用仍旧占据了用户联网的大部分时间。

从全球网民的联网习惯上看,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用户每日互联网指数没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周末联网人数最多,周二联网人数最少,V字分布趋势明显。发达国家用户夜生活更丰富,在0:00-05:00期间日活跃总数远高于新兴经济体。

从APP安装数量和安装类型分布上来看,韩国蝉联全球APP安装最多的国家,人均安装APP超过78个。游戏类APP最受欢迎,在用户安装的所有软件中的占有率超过了15%。

游戏领域,全球用户日均使用游戏APP时长95.6min,日均打开18.3频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法国、泰国6个国家用户平均每天打游戏超过2个小时。另一方面,动作类游戏仍旧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日均使用时长84.87min;卡牌类游戏用户粘性最高,日均使用频次13.36次以上。

电商领域,全球用户每天花费16.52min用于购物,购物类应用日均打开 5.6次。日本用户更喜欢买买买,日均花费超过24分钟进行网络购物。

视频领域,全球用户日均花费超过90min浏览视频,东南亚区域使用时间相对更长,泰国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52.5min。

社交领域,社交类应用成为用户黏性最强的产品,全球用户日均打开 29.4频次,在社交软件上日均花费85.6min。

03、2000款安卓APP数据活性即时监测
为了让中国企业对全球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主要国家互联网应用流行趋势有更直观的判断,APUS研究院自2018年始推出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一站式查询平台 — APUS海外互联网指数。依托 APUS全球14亿的海量用户资源以及大数据BI技术,APUS海外互联网指数可以以月度为单位、实现对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款安卓APP数据活性的即时监测,客观反映某款移动应用的活性和受欢迎程度。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1493.html Tue, 28 Apr 2020 01:37:35 +0000 //www.otias-ub.com/?p=1041493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
  • 截至2020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
  • 截至2020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底增长4200万。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32.0%;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笔记本电脑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2.7%35.1%29.0%
  • 截至2019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50877/32,较2018年底增长15.7%
  • 截至201912月,我国域名总数为5094万个。其中,“.CN”域名数量为2243万个,较2018年底增长5.6%,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4.0%
  • 截至20203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6亿,较2018年底增长1.04亿,占网民整体的99.2%;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0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亿,占手机网民的99.2%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较2018年底增长5598万,占网民整体的80.9%;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较2018年底增长7356万,占手机网民的81.0%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较2018年底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78.6%;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07亿,较2018年底增长1.16亿,占手机网民的78.9%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较2018年底增长1.68亿,占网民整体的85.0%;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较2018年底增长1.82亿,占手机网民的85.3%
  • 截至2020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
  • 截至20203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占网民整体的76.8%

基础资源状况持续优化,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截至2019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50877/32,较2018年底增长15.7%,稳居世界前列;域名总数为5094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2243万个,较2018年底增长5.6%,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4.0%;网站数量为497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量为341万个,占网站总数的68.6%20196月,首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成功举办,基于共治链的共治根新型域名解析系统架构”“2019中国基础资源大会全联网标识与解析共识等成果发布。2019年,我国先后引入FILJK根镜像服务器,使域名系统抗攻击能力、域名根服务器访问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降低了国际链路故障对我国网络安全的影响。

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5.9个百分点。在《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的要求下,网络覆盖工程深化拓展,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数字鸿沟不断缩小。随着我国村村通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两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

网络零售持续稳健发展,成为消费增长重要动力

截至2020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较2018年底增长16.4%,占网民整体的78.6%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6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2020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网络消费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方面正在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网络娱乐内容品质提升,用户规模迅速增长

2019年,网络娱乐类应用内容品质不断提升,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截至20203月,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8.50亿、6.35亿和5.32亿,使用率分别为94.1%70.3%58.9%。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已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类型。短视频平台在努力扩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显著,尤其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上作用明显。

用户需求充分释放,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0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面对巨大的在线学习需求,在线教育企业通过发布免费课程、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积极应对,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以上。

数字政府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截至20203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占整体网民的76.8%2019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其中浙江、广东、山东等多个省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与之相关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政府的发展目标和标准体系,为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依据。201911月,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上线试运行,推动了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1912月,平台个人注册用户数量达2.39亿,较2018年底增加7300万。

上市企业市值普遍增长,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

截至2019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1.12万亿人民币,较2018年底增长40.8%,创历史新高。2019年底在全球市值排名前30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占据18个,我国占据9个,其中阿里巴巴和腾讯稳居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十强。截至201912月,我国网信独角兽企业总数为187家,较2018年底增加74家,面向B端市场提供服务的网信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明显。从网信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企业服务类占比最高,达15.5%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加速推进

2019年,我国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基础资源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加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特别强调,要把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被政府、企业与各类社会组织作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5G领域,5G商用环境持续完善,标准技术取得新突破,应用孵化进入全面启动期,产业总体发展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引领各行业数字化变革;在大数据领域,产业布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百度App用户战疫实录发布 日均超过10亿人次搜索、浏览新冠肺炎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9729.html Thu, 20 Feb 2020 08:12:34 +0000 //www.otias-ub.com/?p=1009729 百度健康“问医生”单日咨询人次超过85万

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持续超过1个月,在这场战“疫”中,一线工作者用坚守与担当为人民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而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20日,《百度App用户战疫实录》(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从疫情时期,网友对权威信息和知识、服务的需求出发,展现了百度用户如何用知识和信息作为“武器”与力量,投入全民抗疫的第二战场。值得关注的是,用户通过百度搜索、浏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信息日均超10亿人次,每天超过5000万人查看“抗击肺炎”频道反映全民严肃看待、谨慎防疫,而百度健康“问医生”单日咨询量超过85万,也体现了在线问诊服务在疫情之下的高度需求。

报告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大量权威专业知识和信息成为了用户的刚需,作为日活用户超过2亿的App,百度App每天使用人数依然较春节前增长超过10%。而在百度App首页上线的“抗击肺炎”频道,最受关注的版块为疫情地图、周边疫情、疫情辟谣

信息井喷的时代,各路消息真假难辨,为此百度也为用户构建起了一道拒绝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信息壁垒。截至220日,百度产出的辟谣内容累计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其中8090后年龄段人群对辟谣信息尤其关注,占比近50%;湖北、山东、广东等为最关注辟谣的省份。

除了主动获取疫情信息,广大网民进一步学习防疫知识的意愿也极其强烈。有超过1亿人次观看百度健康推出的“战疫直播间”,百度健康医典推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词条累计满足用户搜索需求超2亿。

特殊时刻,大数据也成了网民做好自身防护的有力工具。在疫情地图版块,已有超过32亿人次浏览查询疫情动态。百度发布的4份新冠病毒搜索大数据报告也已被全国权威媒体累计引用超2千次,每天的读者观众达上千万。

疫情之下,出门难看病更难对此,百度App开通“问医生”免费服务通道,10万公立医院医生7*24小时在线,全国用户提供全科室免费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已有超2.6亿人次访问页面,超670万人次进行了相关免费咨询。

面对停课不停学的需求,百度文库为全国中小学及高校师生免费开放了超2亿份教材资源,每天超过2万师生领取。

除了为用户科普肺炎相关知识,百度App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上线了患者同乘查询工具、新型肺炎智能自测工具、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一键查询工具、新型肺炎防护手册、公益小程序等多种服务,成为了广大用户科学抗疫的重要“武器”,其中新型肺炎防护手册辐射到3亿人群。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必然是一次全民性质的行动,不仅仅一线人员,后方的人们通过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以及服务做好自我防护亦是重中之重。《百度App用户战疫实录》客观展露了疫情期间人们通过百度这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的战疫举措,也可见得,信息、大数据等在这波战疫之下成为了一股巨大的助力。

]]>
免费游戏中的行为经济学:1点小改变带来10倍付费转化的定价策略 //www.otias-ub.com/archives/984655.html Sat, 21 Dec 2019 03:14:37 +0000 //www.otias-ub.com/?p=984655
行为经济学是行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它针对影响购买决策的认知、社交和情感因素进行研究。作为免费游戏工作室 Gazeus Games 的 CMO,笔者对行为经济学非常着迷,这也是笔者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

许多销售技巧来自该领域的研究,且已经广泛应用在免费游戏(Free to Play)策略中。在本文的一些相关实验和案例中,通过一些简单的定价或展示策略的变化,就有可能收获 10 倍的付费转化。

所以,我认为在免费游戏中收集一些实践中的、行为经济学技巧的最佳案例,并分享笔者在探索这个课题时发现的一些有趣信息,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诱饵定价策略

添加类似但吸引力相对较小的选项来让首选购买项发生改变——诱饵定价是指使用具有较低吸引力的报价来鼓励玩家进行几次小额付费或大笔交易。

在《炉石传说》中,7 件装的卡包价格不是很诱人(9.99 美金),因此,玩家会更倾向于选择价值 2.99 美金的 2 件装卡包或者价值19.99 美金的 15 件装卡包,这与作为诱饵的 7 件装卡包相比,看上去更具性价比。

另一个诱饵定价的知名案例是 Dan Ariely 在他的著作《Predictably Irrational》(可预见的非理性)中所述,在免费游戏领域之外得到了强调。

上图是《The Economist》提供的订阅报价,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印刷版订阅和印刷及网络订阅的价格是一样的,这不是很奇怪吗?

Ariely 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 84% 的人选择了“打印和网络订阅”,16% 的人选择了第一个选项,而没有任何人选择中间选项。那么为什么要设置中间这个选项呢?当你删掉它,只面对第一和第三两个选择时,68% 的人会选择第一项 59 美金的订阅,也就是说,作为诱饵定价,第二个选项的设置将订阅用户从 59 美金的购买价格吸引到了 125 美金的选项上。

锚定和启动效应

(Anchoring and Priming)

这是一种认知偏见,描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锚定自己”接受到的部分信息的趋势,换句话说,它表明人们想要拉开自己与第一印象的距离有多么难(priming)。

价格通常是根据一般关联(如高价货低价等)锚定在我们记忆中的,很少被记住为确切的价格。当记住不同产品的“锚定”价格时,我们可以将它作为参考,将它们与相对价值进行比较。我们为这种“锚定”做准备,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保持一致性,以避免认知失调。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被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体现,它是指人们由于之前受到某种刺激,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在无意识和非有意的状态下变得更容易的心理现象。

锚定价格通常是不合理的,在一项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人们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的社会保险号码;然后他们又被要求估算几件商品的价格(这些商品此前并未被实验参与者锚定价格,诸如锻炼、健身房或者自行车等)。

结果始终是相同的,社会保险号的后两位数字较高的人(如 99 或者 98),估价高于其他社会保险号尾数较低的人,也就是说,此前在一张纸上写了更大的数字这一简单的事实,就足以使人民对物品价格作出更高的估计。这项实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方式重复过,结果大同小异。

上图是该实验在美国进行时的结果,这显示了参与实验者社会保险号码与其估价的联系。

有许多广泛使用的锚定和启动效应策略,以下是一些示例:

1)亚马逊:将高价商品和低价商品同时展示;

2)提高老产品的价格以便顾客在相比之下,让新产品看上去更便宜;

3)商店可以很容易看到某种商品卖出了多少(注:从众效应,原文为 Social Validatio,社会验证或社会认可),并且把更大的数目放在这个价格附近。

Humble Bundle 的网站上显示了作为锚定或者从众效应的同捆包的销售数量。

定价策略

购买决定通常是非理性的,但是在这种非理性中可以观察到可预测的模式。当我们真正需要在免费游戏中出售某些东西时,有必要减少消费者的障碍,并减少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负担。任何障碍都可能导致潜在买家放弃购买,相关的一些策略如下:

1、将小数点左侧的数字减少一个单位

将小数点左侧数字减少会对转化产生明显影响,因为人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到右,并且“锚定”4.99 中的 4,而不是 5。

2、减少价格发音的音节数量

这是很神奇的一点,价格数字的发音音节越多,价格的认知负担和处理时间就越长,这仅仅是因为在脑海中说出价格花费的时间更长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分隔的逗号。

3、强调日花费

以订阅为例,在显示价格时无需提及订阅的总价格,而是明确需要支付的每日消费,不是每个月 14.99 美金,而是每天 0.49 美金,如果将价格与“日常消费”(如咖啡或者口香糖的价格)相比,效果通常会更好。

4、删除对金钱的提及

删除如 $ 等货币符号可以减少与购买相关的障碍,做到这一点的另一种办法是使用虚拟货币而不是实际货币作为标价。

上图显示的游戏,明确避免了货币符号在定价中的使用,当然,这里也需要讨论用户体验等相关问题,但这绝对是基于心理学制定价格策略的一个示例。

禀赋效应

行为经济学认为,当一件物品属于我们时,那么我们对其价值的评价要远大于拥有它之前。

博彩游戏《Slotomania》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存钱罐机制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效应——玩家的存钱罐会随着游戏的进行与玩家的努力而填满。用户会感觉自己拥有其中的东西,并有权使用它们,这就增加了用户付款打碎存钱罐并取走“他们应得的东西”的几率。

分析瘫痪(Analysis Paralysis)

当人们面临许多选择时,决策往往会变得更加复杂,有时会导致认知超负荷。因此,如果给用户太多选择,那我们可能会失去一部分收入/转化。

在 Dan Ariely 所著《Predictably Irrational》(可遇见的非理性)一书中,有一项实验,经济学家们整理了 24 种不同类型的果酱展示,观察有多少人被展示吸引并最终完成购买。然后,他们使用同一品牌的仅 6 种果酱进行相同的实验,发现购买数量增加了 10 倍。尽管有更多的人被 24 种果酱展示吸引,但较少可选择项的展示,显然带来了更多转化,对于展示品种较少的柜台来说,最终的绝对购买数量更高。

也就是说,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有时是抑制分析瘫痪的最佳方法。

如上图所示,King 旗下的《Diamond Digger Saga》和 Zynga 旗下的《Farmville 2》仅展示了 3 种最受欢迎的商品,并在“所有商品”按钮后面隐藏了更多可能的选择(Show all packages 以及 All Offers)。通过使用这种策略,他们减轻了玩家在决策过程中的人支付单,但同时也保证了向寻求其他选择的玩家提供更多选择。

许多游戏产品还可以根据玩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如过去 90 天)花费的资金来讲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群组,通过使用玩家以前的偏好,他们可以向玩家展示数量更好但针对性更强的选项,增加付费转化的机会。

互惠(Reciprocity)

当某人收到某物时,会感到有义务进行回馈,从聚会和婚礼的邀请函一直到商业关系均是如此。

一定游戏中最好的互惠案例是在玩家之间赠送礼物的概念,收到礼物的人会觉得应该回馈。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收到礼物界面上看到“回赠”选项的原因。这创造了一种病毒式的循环。

上图是《Candy Crush Saga》中使用互惠的最好案例——“你不想回赠给 Anita 一个生命吗?”

在一些民间行为经济学爱好者的实验中,他们试图在餐厅中引起互惠。假设服务员随账单赠送了礼物的话,那么顾客会觉得有义务提供更高额度的消费,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当服务员在账单中赠送 1 颗糖果时,小费金额增加了 3%;当服务员赠送 2 颗糖果时,消费增加了 14%;而当服务员拿出 1 颗糖果并称赞顾客,接着再给他们另外一种糖果的时候(例如“你们真的很酷,这是另一种糖果”),消费金额增加了 23%。

社会验证

(Social Validation,类似从众效应)

当一个人不知道在给定情况下的预期行为时,那么他会着眼于其他人并尝试进行模仿,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思想——他人的意见会对我们的决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一些例子:

在餐厅排队等候时,一个餐厅完全是空的,另外一个却有人在排队等位,你可能选择哪个餐厅用餐?

产品评论,《Buraco Jogatina》在 Google Play 中获得 4.4 的评分,超过 20 万条评论,而其他类似游戏平均得分为 4 分,且评论不足 2 万条,那么你会下载哪个呢?

如上图,Google Play 中的《Buraco Jogatina》评分为 4.4,拥有超过 20 万条评论,下载次数超过 500 万,这是最好的社会验证(从众效应)案例。

在 Redbox 最近进行的一项全球调研中,“朋友和家人推荐”在用户下载应用时影响最大因素中排名第三位。

物以稀为贵(Scarcity)

如果某种东西非常稀缺,那么我们就会希望得到更多,我们担心会丢失某种东西或者错过理想情况。

稀缺性会让用户在购买决策时产生紧迫感,因为它会产生“错过机会”或者“被排斥”的恐惧。稀缺商品比供应充足的商品变得更有可取性,下面是使用该策略的一些常见示例,如限时优惠和限量版产品等等。

如上图所示,Booking.com 的弹窗显示有数十人正在观看同一家酒店的广告,不久前还有人进行了预订,这将迫使网站用户更快地完成交易,以确保不会有其他人抢占了其需要的预订机会。

免费游戏《辐射:避难所》使用了稀有卡片的概念,玩家在购买卡包时可以保证获得稀有卡或者更高品质的卡,这会提高卡包的购买转化。

来源:原文发布于 mobilemasterminds,作者 Paula Neves,Gazeus Games公司 CMO,本文由量江湖编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