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苹果比上年减少2成,市场份额排第三,与华为形成鲜明对比,其自身未能推出创新产品,开拓新兴市场也未达预期。
Canalys数据显示,苹果2024年在中国出货量降17%,降至4290万部,而华为增加37%至4600万部。苹果整体营收虽增长,但大中华区仅增14%,占比从25%降至17%。
苹果CEO库克2024年多次访华,11月下旬访问北京,目的是洽谈生成式AI服务。日媒表示,因中国未批准海外企业开展生成式AI业务,苹果自身的“Apple Intelligence”无法在华提供服务,正探讨搭载当地企业如字节跳动的AI。
步入新年,苹果罕见在官网对最新款iPhone 16系列降价促销,最高降500元。日媒分析称,苹果难以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一方面新兴市场开拓受阻,iPhone单价高影响销量;另一方面,苹果未推出继iPhone后的创新产品,手表、眼镜终端未热销,还退出了纯电动汽车开发。
当前,全球智能手机技术主战场已转至中国,中国企业纷纷推新技术和潮流,产品开发周期短。哈佛大学教授认为库克需积极参与竞争以免掉队。“韩国三星电子以外的智能手机企业主要在中国开展业务。库克认为必须在其他企业也孤注一掷的主战场参与竞争,以免掉队”。
自 手机中国
三星紧随其后,出货量同样下降1%至2.229亿部,小米稳居第三,成为2024年行业出货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Canalys表示,受中国大陆市场的强劲势头以及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战略扩张推动,小米出货量增长15%,达到1.686亿部。
有“非洲手机之王”之称的传音首次跻身第四,OPPO(包括一加)位列第五,分别增长15%和3%至1.067亿部和1.036亿部。
Canalys分析师表示:“在旗舰机高需求的推动下,苹果和三星依然保持韧性,反映出市场持续高端化的趋势。在高端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旗舰系列中的高端版本,这得益于厂商在旗舰系列中提供更清晰的产品区分,同时这一市场本身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以苹果为例,2024年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出货量比2023年的iPhone 15 Pro和Pro Max高出11%,达到5500万部以上。
Pro机型强劲表现成为iPhone 16系列超越iPhone 15系列首发年表现的关键因素。
自 快科技
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2024年,中国智能 手机市场迎来了小幅增长,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部分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成功,但整体市场表现并不均衡,年初和年末的销量相对疲软,不及上年同期。
不过,从第5周到第36周,销量普遍好于去年同期。
在品牌表现方面,华为以36%的同比增长率强势领跑市场。
这一成绩得益于华为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创新,如折叠屏技术、鸿蒙操作系统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换机需求。
此外,小米和vivo也分别实现了10%和6%的同比增长。
相比之下,苹果、OPPO和荣耀的销量则出现了下滑,分别下降了13%、9%和3%。
国内政府已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纳入国家消费补贴范围,将推动2025年手机销量的进一步增长。
自 快科技
就在苹果公司公布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最佳季度业绩后几个小时,最新的一组数据揭示了 2024 年全球智能 手机的收入份额。 正如您所猜测的那样,这家科技巨头获得了 46% 的收入份额,位居第一,同时还创造了该年度最高的年度平均销售价格。 然而,它的霸主地位正受到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威胁,每家制造商都在拼尽全力确保这些利润。
总体而言,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消费者情绪的改善,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收入份额同比增长 5%,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滑趋势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收入份额呈现积极态势,平均销售价格指标在连续两年下滑后跃升至 356 美元。 高级分析师 Shilpi Jain 就这些变化发表了如下评论。
“根据 Counterpoint 市场监测服务的最新研究,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 5%,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而全球平均售价则攀升至 356 美元的历史新高。 此外,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在时隔两年后出现增长,原因是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和消费者情绪有所改善,从而带动了5G应用以及更好的摄像头和更快的处理器等功能的升级。”
如上所述,苹果公司在这一类别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全球收入份额从 38% 增长到 46%,而三星公司则从 17% 降至 15%,位居第二。 苹果公司的平均销售价格也从 724 美元跃升至 903 美元,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 另一方面,三星可能保住了第二的位置,但其平均售价为 299 美元,很明显,两个对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然而,苹果公司的院子里并不只有阳光和彩虹,因为竞争仍在继续白热化。
2024 年,在所有公司中,vivo 的收入份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 20%;在所有原始设备制造商中,小米的出货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 16%。 令人惊讶的是,华为没有在任何对话中被提及,这可能是因为华为的主导地位仅限于中国这一单一市场。 新数据还显示,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望成为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其中,苹果iPhone 16系列表现强势,包揽前三名中的两席,而华为nova 13则成功跻身前五,成为榜单中的一大亮点。
从榜单来看,苹果iPhone 16 Pro Max和iPhone 16 Pro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延续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
紧随其后的是OPPO A3x,这款主打性价比的机型凭借出色的续航和流畅的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中端用户。
华为nova 13以第五名的成绩成为榜单中的一匹黑马。作为华为nova系列的最新力作,nova 13延续了该系列时尚设计与强大影像能力的传统,其出色的综合体验和亲民的价格,使其在中高端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门机型。
此外,vivo和荣耀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vivo Y37和Y200i分别位列第六和第八。
荣耀X60和畅玩50则分别位列第七和第九,凭借高性价比和稳定的性能表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Mate 70和OPPO Reno 13也成功上榜,分别位列第十二和第十。
华为Mate 70作为华为旗舰系列的最新成员,是目前热度最高的国产旗舰手机。
而OPPO Reno 13则凭借其出色的影像能力和时尚设计,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Redmi作为小米旗下的子品牌,也有两款机型上榜。Redmi 14 R和Redmi K80分别位列第十四和第十五,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和稳定的性能表现,继续在入门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自 快科技
XR设备大致可以分为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设备,以及AR(增强现实)设备。
2024年,VR和MR设备的出货量为652.8万台,占全球整体市场的89.3%;而AR设备的出货量为78.2万台,占比10.7%。
尽管AR设备的市场增速不如2023年,但AI智能眼镜作为AR衍生产品,成为新的资本与行业焦点,为整个智能眼镜和AR品类带来了热度续航。
尽管市场整体出货量有所下降,但XR产品在交互方式友好性、佩戴使用舒适性等用户体验方面仍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AR眼镜作为具有天然优势的AI载体,与AI的全面融合,正在成为当前全球市场发展的新的重要主线。
自 快科技
小米以57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二。
三星以54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三。
OPPO(不包括一加)和苹果分列前五,出货量分别为420万部和400万部。
在积极促销和节日需求旺盛的推动下,苹果首次夺得第五名。
在疫情更新周期和5G升级的推动下,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5%,出货量达到1.559亿部。厂商在前三季度积极推出新设备,其中一些采用产品组合策略,专注于更高的价格区间。但是,在节日期间,由于大众市场需求疲软,各品牌面临库存积压。这促使各大品牌提供大幅折扣,并扩大渠道利润率,以清理库存,并以更好的库存状况结束2024年。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苹果公司首次跻身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并继续专注于推动升级和加强其生态系统。2024年,随着Android厂商积极推出新产品,超高端市场的竞争加剧。因此,苹果在渠道驱动的促销活动中一直很自信,尤其是在竞争对手的旗舰产品发布期间,在iPhone发布和节日季节之前。除了即时现金返还和折扣外,‘回购计划’和‘iPhone终身计划’(提供免息EMI计划)等计划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推动了手机升级。商家认为苹果强大的品牌吸引力是一个关键动力,他们愿意承担运行这些零利率项目的成本。展望未来,苹果将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在本地生产价格调整后,推动现有客户升级Pro系列,向低线城市扩张,在iPhone的高价值背景下吸引新的iOS用户,并推动整个市场的生态系统需求。”
根据图表数据显示,iPhone 16系列在2024年12月的销量分布中,标准版iPhone 16占比达到21%,较iPhone 15标准版在2023年同期的15%有明显提升,成为销量增长的主力。
同时,iPhone 16 Pro Max占比23%,略低于上一代的26%,而iPhone 16 Plus和16 Pro的销量占比分别为8%和16%,与iPhone 15系列相对持平。
此次苹果为所有iPhone 16机型配备了A18系列芯片和8GB内存,这一策略不仅让用户体验到Apple Intelligence的强大功能,还缩小了标准版与Pro版之间的性能差距。
尽管Pro版拥有钛合金边框、高刷新率屏幕、三摄系统和更大的电池,但标准版iPhone 16凭借799美元的亲民售价,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自 快科技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原始设备制造商越来越关注高端产品,以加强品牌资产,展示技术能力并提高盈利能力。苹果和三星等品牌通过在高端和超高端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选择,引领了这一转变。
受本地制造和近期iPhone系列降价的推动,苹果预计其Pro机型将受到强劲需求的推动。与此同时,三星以价值为中心的战略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尤其是其旗舰产品S系列。一加推出旗舰手机一加13,旨在增加其在超高端市场的份额。
在3万至4.5万印度卢比的平价高端手机类别中,vivo、OPPO和一加等品牌通过提供先进的相机系统和精致的CMF设计吸引了消费者。通过与蔡司的合作,vivo的V系列和OPPO的Reno系列在各渠道表现强劲。与此同时,一加正在通过解决印度零售商对显示器和主板的担忧而卷土重来,这些担忧已经对其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该公司计划投资600亿印度卢比(约7.2亿美元)用于当地市场扩张,预计将加速其复苏和增长。2025年,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20%。
向高端化的转变也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线下商店的推动,在那里他们可以在购买之前亲身体验高端智能手机。人们对人工智能功能的兴趣日益浓厚,这进一步促使消费者寻求动手演示,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创新,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洛图科技认为,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硬件的强烈的、刚性的、紧迫的需求是学习平板市场长期保持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品牌销量上,作业帮、学而思和小猿为线上市场销量前三名。
作业帮凭借P20等产品,全年电商销量同比增长超300%,成为增速最高的品牌。
价格方面,从2024全年来看,低价区间依然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位置,但份额比2023年正在减少。
如1000-1999元价格段在线上市场占比为25.1%,比2023年下降6.0个百分点,1000元以下的线上市场份额为9.7%,比2023年减少1.1个百分点。
2024年,中高价位学习平板的份额提升最为明显,3000-3999元产品的线上市场占比上涨9.2个百分点,达到23.7%。
此外,2000-2999元的线上市场份额也增加5.9个百分点,来到16.6%。
高端学习平板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洛图科技将高端学习平板以价格定义为在6000元以上的产品,其一般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AI功能。
2024年,高端产品线上市场份额12%,较2023年增加5.4个百分点。
自 快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2023年的首次衰退之后,中国市场规模再次回到了600万台以上的水平。
从价格分布来看,2024年呈现出更加亲民化的趋势:1000元以下价格段的销量占比达到了54.0%,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4.3个百分点。
同时,高端市场也不乏活力,万元以上产品的销量开始攀升,显示出部分消费者仍然愿意为新技术、趋势性产品以及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支付溢价。
智能化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投影产品的智能化率已超过90%,相比之下,海外市场的这一比例尚不足25%。
鉴于海外庞大的未开发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国内主流厂商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自 快科技
数据显示,OPPO在中国300美元以上中高端产品市场的占比逐年攀升,2022年为36.6%,2023年升至39.6%,2024年进一步达到44.9%。
特别是在300-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94元-2925元)的价位段,OPPO凭借Reno 12以及13系列等产品的推动,市场份额从2022年和2023年的第二名跃升至2024年的第一名。
此外,OPPO的新一代旗舰产品Find X8系列在首销季度出货量同比上一代增长66%,首销月出货量超100万,首销季度出货量同比上一代产品增长49%,成为2024年各厂商新一代旗舰产品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产品。
同时,OPPO在第四季度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自 快科技
在2023年第四季度,iPhone还是中国最畅销的手机,但一年后,苹果却把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华为。在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排名下滑至第三位,落后于华为和小米,仅占据了大约六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份额的大幅丢失,导致iPhone去年第四季度在全球销量同比下滑了5%,在全球市场的市场份额下跌1个百分点至19%。
iPhone16后劲不足
苹果iPhone销量遇冷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最新一代手机iPhone 16的首发表现不如人意。
去年第四季度,苹果iPhone 16在中国市场上市时,最初表现强劲——在上市前三周内销量一度同比大增20%。但后来,中国消费者的热情却快速冷却——这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其AI功能的缺失有关。
苹果最新一代iPhone的最大卖点就是增加了人工智能升级功能——但在中国,大多数新AI功能至今仍然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正寻找本土厂商来解决设备和云上的AI基础设施问题,并据传正与百度、腾讯等公司进行谈判,但尚未达成协议。
竞争压力巨大
除了iPhone16本身表现不佳,中国本土手机品牌也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去年11月,华为推出Mate 70系列手机,搭载最新原生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和国产芯片,重新夺回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
“这是自美国禁令以来,华为第一次重新夺回领导地位,”Counterpoint分析师张萌萌表示,“由于中端Nova 13系列和高端Mate 70系列的推出,华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5%。”
同时,小米推出的小米15系列手机需求强劲,同时其电动汽车业务的成功提升了其品牌形象,有助于支撑其智能手机的销售。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增速远低于中国整体市场:中国智能手机整体销量当季较上年同期下降 3.2%。
Counterpoint大中华区副总监Ethan Qi表示,这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唯一一个出现同比下滑的季度,表明消费者支出行为更加谨慎。
展望2025年,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师对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实现1%-5%左右的同比增幅。
IDC全球客户端设备高级研究总监Nabila Popal表示:“2024年的强劲增长证明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弹性,尽管宏观挑战挥之不去,新兴市场的外汇担忧,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需求不冷不热。厂商成功地调整了策略,通过专注于促销、推出多种价位的设备、无息融资计划和积极的以旧换新来推动增长,推动了高端化和低端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和新兴市场。虽然我们对2025年的持续增长持乐观态度,但美国新政府征收新关税和提高关税的威胁增加了整个行业的不确定性,促使一些参与者寻求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但是到目前为止,影响很小。”
虽然苹果和三星在第四季度和全年都保持了前两名的位置,但两家公司都出现了同比下滑,而且由于中国供应商今年的超级激进增长,它们的股价也出现了缩水。中国供应商通过专注于低端设备、在中国的快速扩张和发展,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除苹果和三星外,小米在本季度和全年排名第三,在前5名玩家中同比增长率最高。传音排名第四,但由于这三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传音在本季度与vivo并列,全年与OPPO并列。
IDC的EMEA客户端设备副总裁Francisco Jeronimo表示:“对于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来说,上个季度尤为引人注目:小米、Oppo、Vivo、荣耀、华为、联想、realme、传音、TCL和中兴。他们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因为他们在一个季度的总出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占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6%。虽然这些品牌的核心市场仍然是中国和亚洲,但在中低端设备强劲表现的推动下,它们正在迅速扩大在欧洲和非洲的足迹。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与众不同,其大部分出货量来自高端市场,突显了其在中国独特的市场定位。”
从数据上看,这是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从2022年开始进入下跌趋势后,首次回归正增长,也让国内的手机厂商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2025年的手机国补政策上线,估计会进一步推动手机出货量的上涨。
华为领衔增长,苹果持续暴跌
在Canalys给出的数据里,华为以37%的年增长率领衔整个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也是份额前五的品牌中唯一年增长率超过15%的品牌。除了极高的增长率外,华为的市场份额也跃居至第二位,以4600万台手机出货量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
不过,2024年表现最好的手机品牌则是vivo,虽然在年增长率上的表现不如华为,但是11%的数据仍然表现优异,也是排名前五的品牌中除华为外唯一的正增长品牌,同时以493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
而在vivo和华为之外,同样上榜的苹果、OPPO以及荣耀就没那么幸运了,苹果虽然出货量仍然高居第三,但是出货量却下跌了17%,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华为越过自己登上第二的位置。
实话说,今年的苹果表现确实不佳,在第一,二、三季度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在出货量榜单里一度跌出前五。即使是被寄予厚望的第四季度,iPhone 16系列的发布也没有为苹果的市场表现带来太大的利好,反而是因为一众Android旗舰和华为Mate 70系列的提前发布,导致iPhone在中国市场的第四季度出货量暴跌25%。
作为对比,华为的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24%,Mate 70系列的多数型号至今仍然处于缺货状态,仅有标准版的部分颜色有现货,Pro及以上的版本,少数支持预购,会在7—30天内陆续发货。而iPhone 16系列普遍降价1000元,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等渠道,标准版更是已经直降1300元,入手仅需4699元。
说实话,并非小雷故意唱衰苹果,而是苹果今年的市场表现属实让人为其捏一把汗。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已经连续两年超越三星成为出货量最高的 手机品牌,但是从数据上来看,2024年的苹果市场份额同比降低了1%,仍然是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即使如此,苹果的中国市场出货量仍占15%。
除了苹果外,OPPO和荣耀的出货量均降低了3%,而且两者的出货量甚至都非常接近,OPPO为4270万台,荣耀则是4220万台,出货量占比均为15%,与苹果一样,现在看来,三个品牌也算是组成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中坚势力,占据了45%的份额。
以华为的增速来看,在2025年超越vivo成为出货量第一是有可能的,华为的回归显然给其他品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华为的用户群体交叉严重的苹果则是最严重的。目前来看,苹果最有希望的翻盘点就是即将在今年发布的iPhone 16E了,传闻中将大改iPhone 17系列,或许也能带来新的惊喜。
小米掉出国产手机市场前五?
看完整个榜单,最让人意外的估计是小米居然不在榜单上,毕竟苹果的出货量暴跌是有历史铺垫的,在2024年的四个季度里,多家机构的报告都显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好。
但是小米却不同,在查询了过去四个季度的报告后,小米在多数时候都处于前五位置,并且有显著的增长,考虑到数字旗舰系列热销,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对劲?实际上,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春秋笔法”,因为不同的机构在统计数据时,会根据需求对统计个体进行修改。
比如在统计 手机出货量时,一般会以品牌为个体,部分机构会将主副品牌合并计算,而部分机构则会分开计算,此外还有根据系统进行区分的统计方式。以OPPO和一加为例,两个品牌的手机均为ColorOS,所以会被合并计算,而realme虽然也与OPPO有一定关系,但是因为其使用realme UI,所以就会被排除在OPPO的市场份额外。
所以,每当类似的报告发布时,你或许会发现不同的机构之间数据上会有不小的差异,实际上就是统计个体有区别导致的。那么在Canalys的榜单中,小米和红米很大概率是被分开计算了,考虑到两者的销量占比均不低,被稀释为两个个体的小米系自然就退出了前五的排名。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全部原因,小米系愈发泾渭分明的产品线,也让小米与红米有了明显的用户群体区分。而且小米和红米如今都倾向于走精品路线,简单来说就是以少量机型来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价位段,以2024年为例,小米实际上只发布了五个不同系列的手机产品:小米14 Ultra、小米Civi 4 Pro、小米MIX Fold 4、小米MIX Flip和小米15系列。
其中,主打中端市场的Civi系列更是仅推出了Pro版,标准版已然是不见踪影,小米已经是完全放弃了2500元及以下的市场,将其全部让给了红米。众所周知,虽然最近两年以来,手机销售均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但是2000元及以下的市场仍然占有大量的份额,并且在出货量上的表现非常明显。
如果说无法做到苹果那种强横的生态统治力,小米光凭自己确实很难坐上前五的饭桌,毕竟不管是OPPO还是vivo,2024年都以机海战术贯彻始终。虽然也导致产品配置和价格过于重叠,但是对于线下消费者来说,更吸引人的外观和一些功能上的侧重点不同,就足以影响他们的选购决定。
想要做好线下市场,除了更多的门店外,能否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价位和更多类型的产品,并且通过不时地新品发布来吸引用户注意,都是十分关键的玩法。而在这一方面,小米显然还有不少东西要向OPPO和vivo学习。
2025年中国 手机市场洗牌加速
在我看来,2025年的手机市场将会远比2024年精彩,华为在2024年完成了旗下所有在售手机系列的产品更新,并且全部均换为麒麟芯片。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在华为重新整理产品线的过程中,已经用销量证明了用户仍然对华为的品牌及生态有着足够的依赖与支持。
而在确定了自己的基本盘状态后,华为在2025年的产品线变动和更新,可能会比2024年要更加激进和频繁。对于其他品牌而言,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与竞争,特别是在中端和入门价位段,华为的竞争力正在与日俱增,曾经让许多厂商头疼的Nova系列已经再次回到了消费者的视线之中。
至于高端市场的占比,从另一份统计报告来看华为的优势则更大。在全球范围内,如果只计算600美元以上的手机销量,那么华为以8%的占比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如果细分到中国大陆市场,那么华为的占比则高达33%,第一则是苹果,份额高达52%。
虽然苹果在600美元以上的市场占比仍然过半,但是同比来看份额已经降低了5%,而华为则是增长了34%,考虑到华为的市场份额基数本就很高,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仍然是让人感到惊讶。作为对比,占比排名第三和第四的荣耀与小米,只拿下了5%和3%的市场份额,远低于苹果和华为的占比。
对于其他品牌而言,华为所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并不是仅限于某个市场或价位段,这也让其他品牌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华为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更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细分化的产品线,或许就是不错的选择,用差异化来对用户进行精准切割,提升用户的体验。
与此同时,苹果和三星等海外厂商或许也会有所动作,不管是iPhone 16E还是iPhone 17,以及即将发布的三星S25系列,都会带来新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挑动各个厂商“敏感”的神经。
2025年, 手机市场绝对会非常热闹,让我们拭目以待。
自 雷科技
近日,苹果(AAPL.US)股价下跌超4%,创下自去年8月5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一表现与多篇关于苹果iPhone在中国销售疲软的报道密切相关。截至目前,苹果股价已较去年12月的近期高点下跌近12%,成为2025年迄今表现最差的七大科技股之一。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在2024年中国智能 手机市场的销量排名已滑落至第三位,不及本土厂商vivo和华为。
根据该报告,苹果去年在中国销售了15%的智能手机,总量为2.84亿部,同比下降了17%。与之相比,vivo和华为的销量则实现了强劲增长。
作为苹果的重要供应商,台积电(TSMC.US)周四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销售预测,预计环比下降近6%。台积电为苹果设备生产核心芯片,并将此次下滑归因于季节性因素。此外,台积电表示,其第四季度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 AI芯片,而非以往占据最大份额的智能手机业务。
知名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本周一表示,他预计2025年上半年iPhone出货量将同比下降6%,其中第二季度的降幅最大。他指出,苹果的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国推出,这未能刺激iPhone的需求增长。
郭明錤在报告中写道:“没有证据表明‘Apple Intelligence’能够促进硬件更换周期或服务业务增长。”
苹果计划于1月30日发布其2024年第四季度(截至12月的季度)财报。随着市场对iPhone销量和供应链表现的担忧加剧,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份财报,以评估苹果未来的业绩趋势。
自 智通财经APP
Canalys 报告称,2024 年是中国智能 手机市场复苏的一年。 共出货 2.85 亿部,同比增长 4%。vivo 以 4930 万部的出货量成为新的市场领军者,而回暖的华为也以 37% 的同比增长超越了苹果(总出货量为 4600 万部)。
2023 年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现已跌至第三位,Oppo 和荣耀紧随其后。
这些是 2024 年全年的数据。 苹果公司最出色的季度通常是第四季度–也就是新款 iPhone 发布的时候–这通常会把苹果公司推向该季度的榜首。 今年也是如此,但也仅仅是如此。
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出货量为 1310 万部,比 2023 年同期减少了 25%。 随着 vivo 和华为的增长(分别增长 14% 和 24%),这两家公司在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 1290 万部,紧随苹果之后。
分析师预计,2025 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超过 2.9 亿部。 “产品体验的进一步升级,如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轻薄的设计、创新的外形和增强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体验,将使所有价格段的消费者受益并吸引他们,”Canalys 研究分析师 Lucas Zhong 评论道。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现在的你换机预算是多少标准呢,如果没有1000美元+那还真是落后了。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给出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连续两年年度下滑后,于2024年恢复增长。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在欧洲、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带动下,几乎所有市场都出现了增长。),原因是宏观经济改善后消费者情绪好于往年。 2023年的智能手机销量为十年来最低。
从过去1年智能手机的市场发展趋势看,大家对于超高端手机的需求激增。
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售价超过1000美元(约合7300元+左右)的超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长最快,因为消费者倾向于在下一部智能手机上花费更多。
这个情况在苹果身上体现最为明显。去年iPhone的销售量有所下降,但消费者正在转向苹果的超高端产品,这有助于抵消部分下降。在中国等市场,我们看到Pro系列设备的销售份额急剧上升。
自 快科技
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暴跌 25%,iPhone 制造商在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面临着华为复苏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 Canalys 周四发布的数据,苹果在此期间在中国的出货量为 1310 万台,以 17% 的份额勉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华为占据了 17% 的市场份额,出货量为 1290 万台,与苹果并列市场领先地位。
华为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了 24%,自 2023 年 8 月凭借本土制造的芯片组重返高端市场以来,它已成为一个特别强劲的挑战者。
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苹果采取罕见的折扣措施来刺激销售。该公司于 1 月 4 日至 7 日在中国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促销活动,通过官方渠道对 iPhone 16 机型进行最高 500 元人民币(68.5 美元)的降价。
中国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效仿,推出了各自的促销活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宣布,iPhone 15 系列设备最高可享受 1,000 元人民币(137 美元)的折扣。
Canalys 分析师 Amber Liu 表示:“虽然苹果及其 iPhone 15 系列在第四季度保持了领先地位,但面临着来自国产旗舰设备越来越大的压力。”
除了季节性促销之外,苹果还通过改善零售体验、以旧换新计划和扩大免息分期付款计划来增强其在中国高端市场的竞争地位和用户保留率。”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至2.85亿部。
苹果自iOS 18.1开始,为iPhone添加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不过这项 AI技术并未引发iPhone的换机热潮。根据海外的报告指出,苹果用户对Apple Intelligence的使用反应也显得有些冷淡,有超过60%的用户表示,对Apple Intelligence的兴趣不高,认为手机的其他功能对日常的使用体验更重要。
另外,报告也给出了iPhone用户为何对Apple Intelligence无感的原因。
数据显示,未升级到最新iOS系统版本是主要原因,占比超过5成,这意味用户不会因为Apple Intelligence而积极升级系统。
此外,部分用户认为实用性不足,或对AI的准确性抱持怀疑态度。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泼了Apple Intelligence冷水。
他指出,至今尚无证据显示Apple Intelligence能贡献苹果的 硬件换机潮与服务营收,推测苹果在2025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pple Intelligence只在英语系国家上线,其他语言包括中文、韩文、日文和韩文等,最快于4月陆续扩增,这或许有助带动Apple Intelligence的新一波热度。
自 快科技
2024年移动应用广告主竞争减缓,月均广告主数量同比2023年下降约8.9%;月均素材量增长较为明显,主要是头部购物、短剧类应用的强势加码,2024年平均月均素材量达到159条,同比增长约28.7%。
欧洲地区广告主数最高,南亚最低、中东地区仅次于北美,成为广告主平均素材第二高地区。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微信公众号【i199it】,回复关键词【2024年度全球移动应用营销白皮书】即可下载
其中,苹果、三星和小米继续占据市场前三的位置,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苹果在本季度表现尤为突出,以23%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这得益于其在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东南亚的增长。
三星紧随其后,占据16%的市场份额,但本季度出货量有所下降。
小米则以1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三位,是前三名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这主要归功于其在国内市场的强势表现和全球化战略的成功。
传音和vivo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受益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复苏。
2024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长7%。苹果连续第二年超越三星,稳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Apple通过扩大亚太地区的渠道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并利用积极的营销和品牌战略,抓住了增长机会。”
自 快科技
这些信息来自 Gravy Analytics 的黑客文件,这是一家位置数据公司,其子公司 Venntel 曾向美国执法机构出售全球位置数据。 Wired 报道了这一信息,并与 404 Media 合作制作了这篇报道。
数据泄露事件暴露了一个庞大的应用程序网络,从 Candy Crush 等流行游戏到 Tinder 和 Grindr 等约会应用程序,不一而足。 其中还包括怀孕跟踪和宗教祈祷应用程序等敏感类别。
网络安全公司 Silent Push 的高级威胁分析师 Zach Edwards 告诉 404 Media:”我们似乎首次公开证明,向商业和政府客户销售数据的最大数据经纪商之一似乎是从在线广告’竞价流’中获取数据,而不是将代码嵌入应用程序本身。”
这一消息揭示了实时竞价(RTB)的世界,即公司通过竞价在应用程序中投放广告的过程。 然而,这一系统有一个危险的副作用:数据经纪人可以拦截这一过程,获取手机用户的位置数据。
爱德华兹将此描述为”隐私保护的噩梦”,并补充说:”有一些公司就像全球的蜜獾一样,对每一条数据为所欲为”。
数据收集的规模令人震惊。 被黑客攻击的 Gravy 数据包括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设备的数千万手机坐标。 受影响应用程序的列表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交网络、健身追踪器、电子邮件客户端等多个类别,甚至包括用户为保护隐私而下载的 VPN 应用程序。
尽管数据泄露事件似乎涉及 Gravy Analytics,但目前仍不清楚 Gravy 是自己收集这些位置数据,还是从其他来源获得这些数据。 该数据集的日期可追溯到 2024 年,是位置数据行业不透明世界中难得的一瞥。
Gravy Analytics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汇总各种来源的手机定位数据,并通过其子公司 Venntel 出售给商业实体或政府机构。 此前的调查显示,Venntel 的客户包括多个美国政府机构,如移民与海关执法局 (ICE)、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CBP)、国税局 (IRS)、联邦调查局 (FBI) 和缉毒局 (DEA)。
这种数据收集影响深远,引发了严重的隐私问题,并凸显出这些数据可能会被用于用户从未打算或同意的用途。 例如,媒体曾展示过一个名为”Locate X”的工具如何利用 Venntel 的数据监控州外堕胎诊所的访客。
名单上的大多数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公司都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不过,Flightradar24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从未听说过 Gravy,但承认显示广告是为了”帮助 Flightradar24 保持免费”。
Tinder 否认与 Gravy Analytics 有任何关系,而 Muslim Pro(受影响的祈祷应用程序之一)则声称它没有授权广告网络收集其用户的位置数据。
发现这些数据似乎来源于实时竞价,意义尤为重大。 它将责任转嫁给了广告行业的不法行为者和为其提供便利的科技巨头。 这也表明,许多大型应用程序发布商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用户数据被窃取,因此很难采取预防措施。
数字取证公司 Adalytics 的创始人 Krzysztof Franaszek 审查了泄露的数据,并指出”这些数据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来自与广告相关的实时竞价”。 他指出,有证据表明,Google的广告平台正在提供一些广告,使外部公司(包括潜在的政府承包商)能够进行这种跟踪。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最近也对类似行为采取了行动。 12 月,该机构禁止定位数据公司 Mobilewalla”出于参与在线广告拍卖以外的目的”收集消费者数据。 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命令 Venntel 和 Gravy Analytics 删除历史位置数据,并禁止它们出售与敏感地区(如医疗诊所和宗教场所)相关的数据,但在有限的情况下除外。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智能手表在2025年将继续引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凭借在AI、健康监测和连接性方面的创新,苹果、三星和佳明等领先品牌不断拓展腕戴技术的边界。
生成式AI技术的融入,为可穿戴设备带来了健康评分、个性化推荐和对话式虚拟助手等高级功能,使其从单纯的数据追踪工具转变为全面的健康和健身教练,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时,健康和健身传感器的升级,如ECG、血压、血糖监测等,正在革新可穿戴设备的健康追踪功能。这些功能的普及覆盖了不同价格区间,使可穿戴设备成为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智能眼镜和智能戒指等新兴设备也将在2025年获得发展,凭借轻巧的设计和创新的健康追踪功能,重塑消费者对可穿戴技术的期望。
此外,尽管销量趋于稳定,但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设备的平均销售价格上升,推动了其收入的增长,苹果的Vision Pro和下一代设备为沉浸式体验的增长铺平了道路。
自 快科技
趋势1:增长速度放缓
中国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快速增长,但目前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2024年,中国的可折叠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910万部,同比增长2%,与前几年三位数的同比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促进更广泛的采用,创新和更引人注目的用例将是必不可少的。
趋势二:书本型折叠式手机优于翻盖式手机
在可折叠智能手机类别中,书本式可折叠手机的表现优于翻盖式可折叠手机,主要是因为书本式可折叠手机提供了更广泛的用例。为了应对这一趋势,OPPO和vivo今年已经停产了翻盖手机。但是,小米逆潮流而动,于7月推出了首款翻盖手机Mix Flip,市场反响热烈。
趋势三:华为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华为在中国可折叠手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占可折叠手机总出货量的一半左右。华为的最新产品,包括X6和突破性的三屏手机,将进一步推动其出货量并巩固其市场地位。这款三折手机在设计和功能上都迈出了大胆的一步,突破了可折叠技术的极限。
尽管中国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放缓,但在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可折叠市场仍然是一个亮点。
苹果新机激活量1241.17万台,市场份额17.11%,同比大幅下滑17.3%。
整体来看,本季度主要是新旗舰大战,小米推出了小米15系列、REDMI K80系列,而华为也有Mate 70系列登场。
其中,小米在11-12月数据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新机销量猛增。
小米15系列开售不到10天,销量超过100万台;K80系列也是仅用10天时间销量便突破了100万台,刷新了K系列最快达到百万销量的纪录。
华为也凭借着Mate 70系列领跑,机构预测其生命周期内出货量可轻松超过1000万台。
全年来看(W1-W52),国产厂商包揽前三,华为、小米凭借高速增长,拿下第二、第三。
苹果跌出前三,位列第四。
自 快科技
最初,该政策覆盖八大类家电,但后来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扩大了补贴产品的覆盖范围。
国补在2024年9月和10月分别带动大盘增长29.2%和34.5%。以电视为例,9月至11月期间,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0%,零售额更是大幅增长了33.1%。这表明国家补贴政策在提振消费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不过,对于一年上亿套销量、200亿销额的耳机品类,似乎并没有从中大幅度受益。根据洛图科技(RUNTO)监测数据,2024年的10月到11月(双11促销季),中国耳机市场在线上传统电商的销量为23.1百万副,同比2023年还下降了14.9%。
在线上传统电商平台,带国补相关描述的耳机销售额仅为1.5亿元,占10-11月总销额的3%。
分析认为,耳机没有获得国补政策宠爱的原因主要有四大方面:
首先,耳机市场参与国补相对较晚,是从10月才开始,热度和流量不够。
其次,参与地区不多,普遍性不足,先期只有深圳等几个地方。
第三,参与的品牌和产品整体数量有限,部分企业准备亦不充分,仅在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有一定国补产品型号在售。
最后,市场中低端品牌份额大,产品均价太低,折扣力度不显著,可以享受的价格优惠对用户刺激不够。
自 快科技
9to5mac的团队认为,2024年苹果最佳产品非Vision Pro头戴装置莫属,这款产品以其前所未有的“未来世界”体验脱颖而出,通过眼球和手势操控,流畅的画面呈现几乎无延迟,为用户带来了XR市场中最卓越的使用体验。
然而在9to5mac超过万名网友的票选中,M4 mac mini却获得了2024年苹果最佳产品的冠军,获得了37.3%的支持率。
M4 mac mini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体积大幅瘦身,尺寸缩小了一半,却仍然具备M4芯片的强大效能,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便携性,也满足了用户对高性能的需求。
紧随其后的是M4 iPad Pro,获得了13.7%的网友支持。而iPhone 16 Pro系列则以11.5%的支持率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Vision Pro虽然在记者评选中表现突出,但在网友票选中仅位居第四,获得了10.2%的支持率。
自 快科技
调查显示:
认知:在2.5万受访者中有32%主要通过聊天机器人和搜索引擎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在知情用户中有73%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过Gen AI,这突显了该设备在提高认知度和盈利机会方面的关键作用。
主要优势:69%的用户看重Gen AI节省时间的能力。
购买意向:59%的人愿意在2025年9月之前改用新一代AI智能手机,其中美国人引领了这一趋势。
支付意愿:超过2/3的受访者愿意为支持人工智能的智能手机支付额外费用。
Counterpoint研究总监Tarun Pathak在评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和用例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由于其在个人、专业和教育应用中的可访问性和多功能性而迅速获得了关注。日常任务,如写作辅助、文档编辑和研究都变得更加简单,这证明了它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无价的工具。由于其广泛可用性、易用性和可验证的输出,写作辅助已成为最主要的用例。其他流行的应用程序,如图像生成和语音助手,也看到了大量的采用。“
在消费者对多功能设备的需求和制造商在旗舰机型上的创新的推动下,将反向无线充电集成到智能手机的趋势正在急剧上升。反向无线充电在无线充电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95.6%增长到2026年的近100%。从2023年到2025年,反向无线充电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以1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主要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稳步在其旗舰机型中采用反向无线充电。苹果目前在反向无线充电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在所有iPhone 12及以后的机型上都支持反向无线充电。但是苹果还没有完全释放反向无线充电功能的潜力,因为它目前只局限于为MagSafe电池组充电。
由于整个iPhone系列都支持这一功能,苹果有望利用其主导地位,保持适度但稳定的增长。三星和华为、小米等中国OEM厂商越来越多的采用刺激了市场扩张,逐渐侵蚀了苹果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和OPPO这两家历来占有较小份额的公司,最近开始将该功能集成到其旗舰机型中,并准备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中端市场。
2024年第三季度,Meta以65%的市场份额保持了其在全球VR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消费者在等待价格更低的Meta Quest 3S的上市,Meta Quest 3的销量减少,其市场占有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
苹果Vision Pro在中国、欧洲和亚太地区上市后,出货量环比翻了一番。然而,苹果的复苏预计将是短暂的,随着最初的国际市场炒作减弱,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将出现连续下滑。Counterpoint预计,2024年下半年,国际销量将占苹果总出货量的近90%。
Pico的出货量同比下降2%,但环比增长6%,这主要得益于Pico 4 Ultra在中国和欧洲的推出,以及中国大空间VR旅游和娱乐项目对其企业头显的需求增强。索尼的出货量同比下降29%,但由于其PC适配器的推出以及在北美和欧洲的促销活动,其出货量环比增长了一倍多。在企业市场需求强劲的支撑下,DPVR实现了67%的同比增长和14%的环比增长。
配备彩色VST (MR功能)的VR头显的份额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6%飙升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80%。随着Meta Quest 3S的推出,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90%以上。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但VR行业仍然面临着技术挑战,包括实现具有卓越显示性能、更长的电池寿命以及游戏以外的广泛内容库的轻量级头显,并且价格合理。
据报道,苹果正在测试在传统玻璃基板上制造的OLED显示屏,用于其低成本的Vision耳机。这种显示技术可能比Vision Pro中使用的微型OLED显示器更具成本效益。然而,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平衡成本、显示尺寸和分辨率仍然是苹果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预计未来几年全球VR市场的停滞将持续下去,主要OEM厂商推出的新产品偶尔会出现波动。
尽管2024年第三季度XR市场表现平平,但这一时期标志着关键的行业进步。Meta的Orion增强现实眼镜和Snap的Spectacles 24增强现实眼镜的首次亮相展示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未来潜力。这些产品凸显了业界将先进功能与用户友好设计相结合的努力,为真正的AR娱乐铺平了道路。
另一个蓬勃发展的是AR+AI智能眼镜市场,预计从2024年底到2025年将获得动力。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硬件巨头、AR/VR OEM和互联网公司正在将重点转向AR+AI智能眼镜的开发。Rokid和INMO等公司已经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了集成大型语言模型的AR+AI眼镜,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来自不同OEM的产品。此外,Android XR操作系统的推出也有望推动AR+AI智能眼镜市场的增长。
虽然全球VR市场在未来几年可能只会略有增长,但Counterpoint预计全球AR智能眼镜市场将大幅扩张。
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同比增长率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促进该类设备更广泛地普及,开发创新且富有吸引力的新应用场景变得尤为关键。
通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使用体验,制造商可以激发潜在用户的兴趣,从而推动销量增长。
在中国市场上,华为是折叠屏手机领域的领导者,占据了大约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最近发布的新产品——包括X6系列以及一款具有突破性设计的三折叠机型——有望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出货量,还将巩固华为在该细分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自 快科技
在前五名中,Meta以70.8%的市场份额领跑,由于Quest 2开始逐步淘汰,该公司在第三季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2.7%。虽然花了几个季度的时间,但由于更广泛的内容选择和Prime Day等促销活动的推动,Quest 3终于开始站稳脚跟。索尼的PSVR2排名第二(市场份额6.7%),这是因为该公司获得了PC游戏玩家的关注,并受益于促销活动。苹果、字节跳动和XREAL跻身前五。
尽管这五家公司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其中一些公司的前景仍存在疑问。
像Quest 3这样的混合现实耳机的多功能性已经使这一类别的产品脱颖而出,甚至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取代增强现实耳机。因此,IDC预测,混合现实耳机在2025年将增长21.7%,出货量将达到770万台,并将继续成为未来最大的类别。除了混合现实之外,提供简单平视显示或内容镜像的扩展现实设备预计将成为下一个最大的类别,预计未来18个月竞争将加剧。
Android XR以及Meta等众多初创公司和老牌企业将帮助扩展现实头盔的规模在2025年增加一倍以上,并在2028年底之前实现85.7%的复合年增长率。这类头显仍将是第二大类别,并将主要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计算设备相连。最后,真正的增强现实头显,如Meta的Orion,需要时间才能获得关注,因为这些头显需要高水平的复杂性,以及尚未扩展的电池和显示技术。因此,IDC预测这一类别仍然是利基市场,从2024年的59000台增长到2028年的377000台。
智能手表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预计2024年将下降4.5%,成为第二大市场印度面临着来自大量廉价选项的挑战,导致库存水平上升,并引发了人们对平均销售价格(ASP)的恶性竞争能否持续的质疑。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也预计将出现下滑,因为消费者仍在使用疫情期间购买的设备。不过,预计2025年将出现复苏,因为随着消费者开始更换旧设备,智能手表出货量将恢复1.7%的增长。
IDC移动和消费者设备追踪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表示:“最近几个季度,智能手表的技术创新速度以及消费者的兴趣显然有所放缓,这使得供应商转而在各个价位进行创新。提供上下定价阶梯的选择可能是许多供应商向前发展的关键策略,同时可能放松付费功能,以吸引升级或新用户。”
与此同时,最大的可穿戴设备类别——可听设备——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10.3%,并在未来几年随着新兴市场和更新周期的开始保持这一增长轨迹。虽然该类别已经成熟,但最近的创新,如开放式设计以及不断降低的ASP,仍在继续推动该类别的发展。
Ubrani补充道:“未来几个季度,无显示屏的智能戒指和眼镜将成为最有趣的产品类别,因为新进入者和新用例将帮助这些产品超越其他可穿戴设备。随着智能手表的增长放缓,一些供应商开始将戒指作为健康追踪器的替代或补充。与此同时,Meta与雷朋的成功吸引了许多快速追随者的目光,尤其是在中国,Meta的缺席为本土品牌提供了机会。”
他表示,小米手机业务持续成长,2024全球出货量增加2350万台(全年预估),连续17个季度手机销量全球前三,2024年11月新机激活量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机2023年全球出货量为1.464亿台,加上增加的2350万台,预计今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7亿台,比去年提升了16%。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高端化再突破,小米全球高端手机销量同比提升43%(全年预估),小米15 Pro销量首销较上代增加17%。
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W44-W48),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新机激活量达530.4万台,市场份额19.7%,位居第一。这次小米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两大系列新机上市:小米15系列、REDMI K80系列。
其中,小米15系列在10月31日正式开售,不到10天销量即超过100万台。
以下为小米手机历年销量:
2011年:只有27万台,这是小米第一年做手机,经历过严重的产能考验。
2012年:719万台。
2013年:1869万台,小米首次实现了千万级出货量。
2014年:6107万台,这是小米销量增长最快的一年。
2015年:6655万台,增速下滑明显。
2016年:5542万台,这是小米首次下滑,小米供应链当时遇到难题。
2017年:9141万台,雷军那时候接管了供应链管理,小米重回涨势。
2018年:11866万台,首次超过1亿。
2019年:1.246亿台,稳定超过1亿,不过这两年手机市场下滑。
2020年,1.46亿台,创下新高。
2021年:1.9亿台,再创历史新高。
2022年,1.5亿台,保持全球第三。
2023年,1.464亿台,稳居国产手机全球第一。
2024年,预估1.7亿台。
自 快科技
在Android Authority近期的年度最佳手机票选中,三星Galaxy S24 Ultra经过两轮激烈竞争后脱颖而出,被网友们选为年度最佳手机。今年OnePlus 12将iPhone 16挤出了前四,打破了苹果iPhone连续四年至少进入前四名的传统,iPhone 16 Pro Max位列第五。
在首轮投票中,Android Authority列出了35款手机供网友选择,最终Google Pixel 9 Pro、Galaxy S24 Ultra、Google Pixel 9 Pro XL和OnePlus 12获得了前四名。
在第二轮投票中,Galaxy S24 Ultra以超过42.69%的得票率成为网友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手机。
不过Android Authority也注意到,如果Google Pixel 9 Pro系列两款机型的票数合并,其总得票率将超过Galaxy S24 Ultra,显示出Pixel 9 Pro系列的声势并不低。
YouTuber MKBHD 表达了对Galaxy S24 Ultra的支持,将其列为自己2024年度最佳手机榜单的首位。
他认为,尽管Galaxy S24 Ultra可能相对无趣,但各方面表现卓越,没有明显缺点。
与此同时,Android Authority编辑团队评选的年度最佳手机第一名则是Pixel 9 Pro,称其机身小巧、相机系统强大且灵活的,以及Android系统中最长的更新承诺。
自 快科技
2030年,菲律宾的移动用户数量预计将增长到人口的78%(2023年为73%)。2030年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口将上升92% (从2023年的86%),作为移动运营商拓展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在菲律宾和智能设备变得更容易。2030年,预计超过51%的移动连接将超过5G技术,而2023年仅占连接的3%。
GSMA的研究显示,在菲律宾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29%曾是身份盗窃和安全漏洞等金融犯罪的受害者。同样,报告强调了菲律宾的深度假冒案件增长率最高(4500%)。深度造假涉及使用这种超现实的假视频、图像和音频来欺骗观众,并有可能侵蚀对数字内容的信任。这对媒体、艺术、学术界、安全和司法等部门具有重大影响。
政府、行业参与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必须关注五项关键措施,以保持数字信任。这些是:
推动投资的政策环境
整个政府的方法来简化数字化转型工作
私营部门承诺应对网络风险
国际合作应对跨境威胁
建立应对机制,以安抚和支持在线受害者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尽管支出有所增长,但应用程序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却出现了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 与 2023 年相比,今年全球应用程序下载量下降了 2.3%,达到近 1100 亿次。 数据显示,两个应用商店都出现了这种下降趋势。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应用生态系统的大规模增长可能最终开始趋于平缓的迹象。 随着应用经济的成熟,近期的重点是通过持续订阅从消费者已在使用的应用中获取收入,而不是促使他们下载新应用或付费应用。
Appfigures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球只有5%的应用提供订阅服务,但它们却占了两个应用商店应用收入的48%。 此外,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应用程序创造了13.7%的消费支出,比2023年的12.5%增长了1.2%。
与此同时,当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 人工智能领域,而苹果在过去几年评选年度最佳应用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趋势,该奖项分别于 2024 年和 2023 年授予视频应用 Kino 和远足应用 AllTrails。
同时,应用程序下载量的下降也是两个应用程序市场的一个趋势。
在 2024 年的 1100 亿次下载总量中,iOS 的下载量为 283 亿次,同比下降 1.1%。 Google Play 上的Android应用下载量为 814 亿次,同比下降 2.6%。 另一份报告发现,去年的应用下载量基本持平。
在一定程度上,下载量的下降也与苹果和 Google Play 在 2024 年管理其应用商店的方式有关。
尤其是Google,去年严厉打击了垃圾应用和其他低质量应用,导致 Google Play 上发布的新应用大幅减少了 60%。 这可能是由于对开发者在应用测试和应用审查方面的要求提高所致。
美国的 iOS 下载量下降了 5.3%,降至 61 亿次;美国 Google Play 应用下载量下降了 0.7%,降至 44 亿次。 全年美国应用程序下载量共下降了 3.4%,约为 106 亿次。
Instagram 而不是 TikTok 是 2024 年下载量最大的应用程序,安装量接近 6.4 亿次。 除了 Instagram 之外,Snapchat、Facebook 和 TikTok 等其他顶级社交应用在 2024 年的搜索量也超过了 X。
不过,Appfigures 发现,Temu 是美国下载量最大的应用,安装量达 4800 万次。 苹果公司最近也证实,Temu 是其 App Store 上下载量最高的美国应用程序。
2024 年,墨西哥的应用程序下载量增幅最大,安装量比 2023 年增加了 2.25 亿次。
就收入而言,应用经济仍在为开发者和应用商店赚钱,至少在苹果应用商店是这样。
2024 年全球消费者总支出为 1270 亿美元,其中 916 亿美元来自 App Store,同比增长 24%。 Google Play 的全球消费者支出同比下降 1.5%,达到 357 亿美元。
美国用户的消费支出达 4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在整个蛋糕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苹果应用商店在美国的收入为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而Google Play在美国的收入下降了4.7%,到2024年将达到132亿美元)。
按消费者支出计算,全球收入最高的应用程序是TikTok,在iOS和Android上的收入约为2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中国的应用程序商店。 TikTok 也是美国的顶级应用,吸引了近 13 亿美元。
巴西是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比增长 73%。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随着Mate 70系列的走量,华为 手机的整体销量也在不断攀升。有博主曝光了2024年W49周中国市场手机激活量份额排名,其中华为以25%的份额高居第一,小米和vivo(含iQOO)进入前三。如果看2024年四季度的累计份额情况,苹果的排名可以上升到第三位,不及小米和华为,但三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小。
从供应链给出的情况看,Mate 70系列目前的销量,相比上代有明显增长,如果按照华为以往Mate系列销量表现看,其应该有着不错的后劲,能够支撑起超过千万台的销量。
具体排名、激活量份额等数据如下:
1、华为,份额25.00%,同比+59%(与2023年同周份额对比,下同)
2、小米,份额16.70%,同比+3%
3、vivo+iQOO,份额15.10%,同比+4%
4、荣耀,份额12.90%,同比-18%
5、苹果,份额12.20%,同比-23%
6、OPPO+一加,份额11.80%,同比-10%
7、vivo,份额11.00%,同比-6%
8、OPPO,份额11.00%,同比-7%
9、iQOO,份额4.10%,同比+42%
10、真我,份额0.80%,同比-29%
11、一加,份额0.80%,同比-40%
自 快科技
尽管三星预计在2024年仍将以40%的市场份额领跑折叠屏智能手机面板采购市场,但这一比例较2023年的52%有所下滑。整体来看,三星的折叠屏面板采购量预计将下降超过20%,降至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华为在2024年下半年的折叠屏面板采购也面临挑战,其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30%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3%。
这主要是由于Mate X6和Pocket 3的发布时间晚于前代产品,以及Mate XT的面板采购量低于预期,导致面板出货延迟。
尽管如此,华为在2024年的折叠屏面板采购量仍有望实现超过90%的增长,市场份额也将从18%提升至33%。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品牌能够与华为和三星形成有效竞争。这两大巨头在2023年和2024年的面板采购市场中合计占据了70%的份额。
自 快科技
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增长9.8%,超过个人电脑0.8%的增幅。预计2025年将是个人电脑复苏的一年,受Windows 10到Windows 11的商业升级推动,预计增长4.3%。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AI)的话题占据了科技新闻的主导地位,最近的焦点都集中在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功能上。由于整体宏观环境,许多公司的预算受到限制,公司仍在继续评估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的需求,这通常需要更高的成本。
IDC全球移动设备追踪公司的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表示:“随着个人电脑和平台制造商准备将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作为下一件大事,供需之间似乎存在很大脱节,但缺乏明确的用例和平均售价的飙升,让买家质疑人工智能的实用性。现在要靠微软、苹果和谷歌来证明本地处理人工智能的必要性,以避免硬件制造商和最终用户的反弹。”
除了人工智能,近期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市场也有一些利好因素,最明显的是Windows 10不再支持。这一点,再加上全球经济的改善,正在帮助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前景变得光明起来。因此,商用部分预计将成为个人计算设备类别中的亮点,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5.1%。
IDC设备研究副总裁Bryan Ma表示:“最近,商用Windows PC在日本的替换尤为明显,未来几个季度还将继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平板电脑的崛起,他们已经找到了300美元以下的优质产品的甜蜜点,这应该会继续推动中国和亚洲许多地区的市场。”
博世为满足主机厂客户在不同整车架构下对雷达目标和点云信号的需求,提供 CAN-FD,CAN-SiC 及以太网高效通讯接口,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1000Mbit/s,能够输出丰富的点云和目标数据,全面支持SAE L0至L3 级自动驾驶场景。
自 快科技
其他厂商方面:
苹果激活量434.7万台,其中单周最高为W44,激活量105.3万台;
vivo(包含iQOO)激活量为409.4万台,其中单周最高为W44,激活量91.7万台;
OPPO(包含一加和realme真我)激活量367.3万台,其中单周最高为W44,激活量为93.3万台;
荣耀激活量为362.7万台,其中单周最高为W45,激活量为85万台;
中兴、星纪魅族、三星等其他品牌激活量为146.4万台。
此外,2024年11月,在4000元以上的市场上,苹果市场份额为39%,华为市场份额为21.68%,小米市场份额为16.69%。
自 快科技
受小米手环9和红米Watch 5系列的强劲需求推动,红米实现了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的可穿戴手环出货量。小米扩大了这些产品阵容,以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包括提供多种选择,如Pro、NFC和Active版本的手环,以及红米Watch 5系列的Lite和Active版本,具有多种颜色和材料。Canalys研究分析师Jack Leathem表示:“这些多样化的产品使小米能够瞄准多个价格区间,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对入门级产品的重视导致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达到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小米向高端化的努力也取得了进展,Watch S系列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0%。要在对平价设备的依赖与打造高端品牌的愿望之间取得平衡,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地区差异决定了可穿戴手环市场,新兴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而北美市场却在苦苦挣扎。新兴市场为供应商提供了通过低成本设备进行扩张的机会,小米的Band系列和三星的Galaxy Fit3在推动拉丁美洲和EMEA的增长方面取得了成功。相反,由于对苹果传统机型的需求减少和Fitbit份额的萎缩,北美市场面临需求下降,因为成熟市场缺乏推动升级的引人注目的功能,导致业绩持续低迷。”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和Canalys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热销手机TOP 10排行榜,我们可以一窥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销机型。在Counterpoint的榜单中,苹果iPhone 15系列表现强劲,iPhone 15、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分别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
由于iPhone 16系列在9月下旬才上市,因此未能进入本次榜单。
安卓阵营中,三星A15 4G和A15 5G成为最畅销的Android手机,均进入了前五名,小米的Redmi 13C也进入榜单。
三星S24成为该季度最受欢迎的Android旗舰机型,而S24 Ultra则首次跌出榜单。
Canalys的榜单中,全球销量冠军同样是苹果的iPhone 15,不过,iPhone 16系列共有三款机型入榜,包括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和iPhone 16,其中iPhone 16 Pro更是冲进了前三名。
销量最高的Android手机是三星A15 4G,排名第二,此外,三星上榜的全为中端系列,包括A15 4G、A15 5G和A55 5G,没有旗舰机型名列其中。
自 快科技
首先,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出货量达到3.07亿部,这是自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在第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0%,平均售价增长7%。收入和平均售价均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市场上,销售额前六的手机厂商分别为:vivo、华为、小米、荣耀、OPPO和苹果;
印度市场上,销售额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为:三星、苹果、OPPO、vivo、小米;
印度尼西亚市场上,销售额前六的手机厂商分别为:小米、OPPO、vivo、三星、realme真我、传音Infinix;
欧洲市场上,销售额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为:三星、苹果、小米、realme真我、荣耀;
美国市场上,销售额前四的手机厂商分别为:苹果、三星、联想、HMD;
中东非智能手机市场因上一季度库存积压而出现11%的同比下降,realme成功跻身前五,三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销售额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三星、华为、荣耀、摩托罗拉和小米。
自 手机中国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反弹。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2.2亿台,同比上升6%。其中,高端手机市场需求保持旺盛。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600美元(约合4356元人民币)以上价位段,苹果以63%的份额居于高端市场榜首,其次是三星(21%)、华为(8%)、谷歌(2%)、荣耀(2%)。
中国大陆市场方面,苹果同样以52%的份额位居第一,但同比下滑了5%。华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来到了33%,同比增长34%。
荣耀以5%的份额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0%;小米份额3%占据第四,同比大增88%。三星跻身前五,份额3%。
从上述数据也不难看出,苹果、华为对中国大陆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形成了“垄断”之势,其它品牌与二者差距很大。
以下为具体数据:
自 快科技
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2%,出货量达到3.07亿部。
其中,三星在出货量方面继续领跑市场,占据19%的销量份额,苹果在营收方面领先,并创下了其历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收入和平均售价的最高记录。
小米位居第三,收入增长超过出货量增长比例,而OPPO则位居第四,vivo在前五大手机品牌厂商中同比增长最快。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这是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在第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三星和苹果在该季度的销量与去年相比持平,但得益于iPhone 16的提前发布,苹果在9月成为销量第一的品牌。
Counterpoint提到,在前五名之外,摩托罗拉和华为引领了市场的增长步伐,销量增长了近30%,摩托罗拉和谷歌录得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销量。
据悉,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有望实现五年来的首次年增长。
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再夺第一,其次是华为和小米,分别占据16.4%和15.6%的市场份额。
自 快科技
到2030年,全球5G用户将达到63亿人左右,占移动用户总数的67%。
预计到2030年底,5G将承载总移动数据流量的80%。
预计到2030年,5G SA用户将达到36亿人左右。
继5G SA和5G Advanced推出之后,6G预计将在2030年到来。
到2024年底,中国大陆以外的5G中频人口覆盖率预计将达到40%。
2024年第三季度,5G用户增加了约1.6亿人,总数达到21亿人。
GenAI正在引领智能手机的未来
智能手机的销量正在增加,在经历了三年的下滑之后,预计将出现同比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正在推动高端领域的增长,由于有吸引力的模型,预计低端领域将出现新的增长。
在印度,5G用户渗透率预计将在2024年翻一番,到今年年底达到23%的渗透率。
在中国大陆,5G Advanced的商用部署已经开始。最初的功能包括减少功能(RedCap)和高阶载波聚合,以支持即将到来的用例,包括5G和人工智能、无人机和XR。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据悉,这次统计的设备包括手环、基础款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类,上述三类产品的出货量均恢复了增长势头,其中手环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长了7%,出货量为1040万台。
这得益于小米最近推出的小米手环9和三星推出的Galaxy Fit 3产品,在印度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基础款手表细分市场已开始趋于平稳,同比增长3%至2390万台,智能手表出货量小幅增长0.1%至1850万只,因为华为和三星的增长抵消了苹果的下滑。
具体到各家品牌表现上,苹果、小米在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是850万台,市场占有率均为16.1%,两大品牌并列第一名。
其次是华为、三星、印度品牌Noise,出货量分别是710万台、480万台、250万台,市占率分别是13.5%、9.1%、4.7%。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可穿戴腕带类设备存在区域差异,新兴市场显示出强有力的增长潜力,而北美市场举步维艰。新兴市场让厂商们有机会通过具备经济效益的设备扩大规模,小米手环系列和三星的Galaxy Fit 3成功推动了拉美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增长。
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对苹果传统机型的需求下降以及Fitbit的市场份额出现缩水,北美市场面临需求下滑,此外成熟市场缺乏推动升级所需的功能亮点,从而导致市场表现持续疲软。
值得注意的是,AMOLED和先进的追踪功能焕发了基础手表的市场活力,入门级产品得到持续扩张,尤其是新兴市场上希望以较低价格买到高端功能的消费者。
高端科技的下放和普及提高了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期望值,但同时也导致竞争越发激烈,造成利润率下滑、厂商的创新压力增大,为保持竞争力,厂商们必须继续在软件和硬件上大力投入。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