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07 Apr 2024 15:05:5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GSMA:2024年全球移动支付行业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3330.html Sun, 07 Apr 2024 22:00:49 +0000 //www.otias-ub.com/?p=1683330 根据GSMA发布的“2024年移动支付行业状况报告”,移动支付服务呈指数级增长,注册账户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特别是在西非。2023年,全球支付交易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270万美元。

移动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23%,达到每年850亿美元。2013-2022年,拥有移动支付服务的国家的GDP比没有移动支付服务的国家高出6000亿美元,相当于移动支付使GDP增加了约1.5%。

移动支付正在提升社会经济影响

移动支付促进了金融普惠和数字接入,有助于实现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5项,比2019年的13项有所增加。信贷是移动支付提供商(MMPs)最受欢迎的金融服务,信贷产品数量同比增长73%。

跟踪分类数据的MMPs发现,2022年9月-2023年6月,通过移动支付储蓄的独特女性客户累计数量增长了98%。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移动支付,每个用户平均收入从2022年9月的2.2美元增长到2023年6月的3.2美元,增幅超过40%。

移动支付账户正在增加

2023年,全球注册移动支付账户达到17.5亿个,比2022年增长12%。尽管注册移动支付账户的年增长率正在放缓(从2022年的15%和2021年的19%),但这反映了该行业开始走向成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增长明显,注册账户的份额连续两年增长,到2023年达到47%,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全球注册账户增长总量的70%以上,南亚地区占1/5。

西非成为移动支付的发源地

2013-2023年,西非,特别是尼日利亚、加纳和塞内加尔的注册账户增长了100%,成为移动支付采用的领导者。

重大障碍依然存在

使用移动支付的障碍包括较低的手机普及率、感知相关性、数字技能、社会规范和信任水平。缺乏手机用户仍然是最大的障碍;尽管已注册的移动支付账户总数为17.5亿个,但仍然存在巨大的性别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拥有手机的可能性比男性低7%,除肯尼亚外,所有调查国家都存在这种手机拥有率差距。


]]>
国际清算银行:突破跨境零售CBDC支付新路径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9351.html Sun, 24 Mar 2024 21:00:16 +0000 //www.otias-ub.com/?p=1589351 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新报告“突破跨境零售CBDC支付新路径”。尽管近年来国内支付在许多司法管辖区有了显著改善,但跨境支付仍面临成本高、速度慢、准入受限和透明度不足等挑战。 G20 已将加强跨境支付列为优先事项,为响应这一行动呼吁,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正在协调有关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验。

许多中央银行正在探索零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rCBDC)。其中一些项目处于概念验证(PoC) 阶段,而其他项目则处于试点试验阶段,少数项目已达到更成熟阶段。互连这些rCBDC 系统以支持跨境支付的要求应该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启用跨境支付。

Icebreaker 项目探索了一种将 rCBDC 系统(中心辐射型解决方案)与多个附加功能互连的特定方法,这些功能可以轻松扩展 Icebreaker 模型。

结算风险和速度。在 Icebreaker 模型中,一笔跨境交易被分解为两笔国内支付,每个国内系统各支付一笔。 因此,rCBDC 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国内系统。这是因为外汇供应商在一个系统中购买一种货币并在另一个系统中出售另一种货币。

竞争和透明度。在大多数现有的跨境支付系统中,最终用户绑定到其支付服务提供商(PSP) 以获得外汇服务。在 Icebreaker 模型中,外汇服务和定价与 rCBDC 支付服务是分离的。外汇提供商向 Icebreaker 中心提交外汇汇率,Icebreaker 中心会为每个付款请求选择最佳汇率并呈现给付款人。这使付款人能够独立于 PSP 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外汇汇率,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支持数字 rCBDC 的钱包。

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Icebreaker 模型采用的中心辐射式方法将 rCBDC 系统之间的连接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其中心仅发送支付消息,并不对其采取行动。它所依据的唯一信息是来自外汇提供商的数据,这些数据用于为付款人识别和选择最佳外汇汇率。


]]>
IDC:通过支付为新的业务创新赋能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2783.html Sun, 28 Jan 2024 01: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672783 199IT原创编译

2023年标志着互联支付时代的到来,其特征是创新的支付类型、尖端的支付基础设施和源于互联支付生态系统的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报告基于对10位行业领导者的深度访谈的见解,这些行业领导者代表着全球大型跨国公司和快速增长的科技公司。这些访谈深入探讨了互联支付时代的观点,以及企业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支付环境中应对挑战。

2023年,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支付的战略意义,并将其提升为其整体业务战略和长期计划的关键支柱。支付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交易功能,而是一种重要的收入加速器和降低成本的机会。

大型和快速增长的企业需要其支付堆栈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这通常是通过使用多个支付提供商来实现的,允许企业在其运营的不同地区和细分市场访问一流的解决方案。

新支付方式的迅速出现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IDC的访谈显示,激活新的支付渠道,如BNPL(先买后付),每月的收入增长可达32%。

创新企业将支付视为整体客户体验的关键要素,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功能。他们不断寻求优化支付体验的方法,以增加收入,减少费用和欺诈造成的损失。

尽管支付技术不断进步,但在支付领域创造收入和节约成本的重大机会仍然存在。具有进步心态的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利用技术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DC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lobalData:2023年全球实时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5075.html Wed, 06 Sep 2023 22:00:51 +0000 //www.otias-ub.com/?p=1645075 GlobalData发布了“2023年全球实时支付报告”,实时支付增长的下一阶段已经到来,政府干预和增值用例推动全球采用。

实时支付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随着许多国家成功推出覆盖或请求支付服务,消费者的接受度正在上升,将实时流量增长推向历史新高,其中印度、巴西和巴林领先。成功的实时服务正变得无处不在,并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付和接收付款以及处理金融事务的方式。

其他国家正在注意到这些成功的故事。政府和监管机构可能会继续施加压力,要求采用实时支付,在许多市场和地区,他们正在采取措施,推动更多地采用实时支付,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条途径。报告显示,政府授权和激励措施是支付生态系统成功转型的关键。

有针对性的用例推动了消费者的采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和企业都渴望更便宜、更快速、更有效的支付方式。商家对实时支付的采用和接受程度正在上升,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实时支付可以提高效率。

实时支付是现代金融机构数字化主张的一部分,它们确保了竞争力,增加了客户粘性。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最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实时轨道,以避免落后于任何采用实时支付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收益。


]]>
IDC FutureScape:2023年全球支付科技十大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1857.html Tue, 21 Mar 2023 05:59:14 +0000 //www.otias-ub.com/?p=1571857

IDC FutureScape: 全球支付科技2023年十大预测(Doc #US49829822)的具体预测内容如下:

预测一:支付即服务(PaaS)

在技术复杂性和支付渠道数量不断增加的推动下,2028年50%的全球银行将采用支付即服务的方式进行部分或全部支付处理。

在金融服务的演变中,新的支付网络、技术、商业模式及客户期望推动支付从辅助服务转变为一种差异化战略,这使得银行传统的支付基础设施亟需转型为具有新部署模式的、现代的、灵活的平台。支付即服务(PaaS)已成为全面维护内部资源的一个重要替代方案。PaaS供应商承担了整合新支付轨道、管理消息格式、跟上网络规则及开发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大部分工作。虽然传统模式不会就此消失,但PaaS将成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愈发重要的一环。

预测二:实时对公支付(Real-time B2B)

到2027年,通过实时网络的集成,企业B2B的支付成本将会降低5%。

除了支付速度外,实时支付的成本优势也是客户采用新支付系统的重要原因。全天候的实时支付使得企业能精确控制支付时间以优化现金流管理,其蕴含的丰富信息也可支持额外分析以帮助企业提高交易吞吐量、减少错误。在获得这些成本优势前,支付网络还需要实现更多功能,包括银行、供应商和卖家的整个价值链都需要参与其中,应收和应付系统、支付与后台系统也需要重新整合,企业业务流程也需要重新设计。

预测三:C2B先买后付(C2B BNPL)

通过移动钱包,先买后付应用程序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分期付款方式将在2026年达到在线购买交易的7%。

先买后付(BNPL)市场在过去两三年内经历了指数型增长。移动应用程序是BNPL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帮助商户提高曝光度,将BNPL选项加入电子钱包中还能让消费者在未与BNPL供应商合作的商户处使用延期支付功能。尽管BNPL的发展面临种种阻力限制BNPL整体渗透率、客户违约、新监管要求可能出台、利率上升等挑战,但对消费者而言BNPL仍可能作为传统贷款有力的代替方案并保持其增长趋势。

预测四:人工智能反诈 (AI For Fraud)

因为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即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欺诈活动将会在2028年降低约10%。

对于客户和金融机构来说,身份欺诈是一个值得重视问题,每年会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欺诈者会从信用卡身份欺诈、政府文件身份欺诈和其他身份欺诈类别中获取大量数据信息。新冠疫情使得更多业务通过网络开展,远程工作环境也为欺诈者提供了更多机会,身份验证是远程接收或传输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金融技术供应商最终将开始通过AI/ML等更复杂的技术和算法来检测和识别身份欺诈,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是其中重要的驱动力。

预测五:请求支付 (Request to Pay)

到2024年,基于请求支付、电子发票和实时支付业务的兴起,30%的对公银行将提供对账即服务的业务,这也将会成为新型收入来源。

全渠道互动的激增和多种支付方式的兴起让支付相关流程,特别是对账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且亟需更为便捷的处理流程和更为迅捷的处理速度。目前已有97%的银行投资于数据治理以提高对账效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对账流程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银行业也通过支持富数据的报文标准如SWIFT ISO 20022和支付请求等服务来达到简化对账过程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单纯的数据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在可扩展性、准确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方面,数据管理也至关重要。

预测六:零售业支付选择(Retail)

随着消费者对支付选项多样性需求的增加,到2024年,70%的零售商将添加至少两种新的支付选项,例如二维码、非接触式或其他替代付款方式。

 购物者正在寻求的支付选项包括非接触式支付、二维码支付、加密支付、链接支付及BNPL选项。据IDC 2022年7月的消费者sentiment survey显示,若零售商提供的支付选项有限,16%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地方购物;若零售商的融资选项有限,22%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地方购物。全球购物者都偏好非接触式支付,并将非接触式支付列为改善购物体验的头号服务,超过1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不会在不提供非接触式支付的零售商处购物。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零售商尚未提供非接触式支付,超过一半尚未提供如BNPL和二维码的新支付选项。不提供更多样化支付选项的零售商可能面临失去销售机会和客户的风险。

预测七:B2B先买后付 (B2B BNPL)

到2026年全球B2B BNPL将达到5000亿美元,金融科技和BNPL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为中小企业提供营运资金贷款。

 金融科技公司和B2B BNPL平台借鉴B2C的做法,借助大数据(商业指标分析)、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欺诈检测和风险管理)等技术和移动平台,能更快评估企业信用和未来信贷需求,向中小企业提供更灵活、快捷、便利的数字化贷款服务,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富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呈现出指数型增长趋势,B2B BNPL有可能成为数字借贷的重要方式。

预测八:信用发放(Credit Issuing)

利用先进的信贷发行人处理平台,到2025年,非银行品牌卡及类卡账户将占据3%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信贷发行人处理平台除传统平台供应商外,出现了一批可将支付账户发行嵌入到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的新平台。这些新平台有些建立在预付发行平台的基础上,另一些则是从零开始专门建造的,受到了与传统发行人处理供应商没有过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欢迎,前瞻性的银行也已产生了与这些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甚至非金融品牌合作的想法。非银行品牌卡专注于品牌并由相对小众的用例驱动,不太可能成为信贷发行的主导力量。但对于发行卡片的银行和品牌来说,它代表了一个创造新收入来源和更好服务客户的机会。

预测九:跨境支付( Cross Border)

到2026年,15%的跨境支付将会通过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驱动的消息处理及结算来进行。

加密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有可能颠覆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和复杂度等方面的挑战。借此,一个国家的付款人可将其法定货币转换为加密货币,并将其转移给收款人,后者又可将其转换为当地货币,且该过程基本可以是即时的。但在实际的实践中,加密货币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所带来问题的解决方案直到最近才大量出现,包括可以降低风险和增强信心的稳定币、世界各地央行对传统监管规则的协调更新、考虑支付和管理的加密货币技术等。

预测十:分布式金融 (DeFi)

到2026年,全球一半以上的头部银行将会就DeFi及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需求进行落地实践。

分布式金融(DeFi)在产品设计、透明度和全球实时可用性方面所带来的好处被其在规模、频率上来自交易所、钱包漏洞、智能合约操纵的风险所削弱。为此,监管机构要求DeFi技术参与者明确其采用的技术和算法,确保大批量交易处理的有效性、对网络攻击和操纵的弹性及跟踪、监控和打击基础设施上犯罪交易的有效策略。IDC认为,DeFi要想持续发展,将依赖于更多监管和与银行机构更深入的交织。各地银行机构正通过连接银行账户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来减少时间、成本和风险,通过简化访问提高生态系统总参与率、交易量和货币实时转换效率。

]]>
埃森哲:支付变得个性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8143.html Sat, 18 Mar 2023 20:00:55 +0000 //www.otias-ub.com/?p=1548143 埃森哲发布了新报告“支付变得个性化”。对于那些迟迟不提供下一代支付选项的银行来说,未来三年高达 890 亿美元(4.6%)的收入可能面临风险。

这份报告基于对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 13 个国家的 16000 多名消费者的调查。

北美有 340 亿美元的支付收入受到威胁,拉丁美洲有超过 250 亿美元受到威胁,亚太地区有超过 240 亿美元受到威胁。在欧洲,超过 55% 的消费者不经常使用信用卡,超过 40 亿美元的支付收入面临风险。

尽管传统支付方式仍然主导着消费者支付领域,但下一代产品正在迅速获得关注。调查发现传统支付方式的使用率很高,例如现金(66% 的调查受访者使用)、借记卡(64%) 和信用卡(48%)。 但是,超过一半的受访消费者(56%)使用数字钱包,10% 使用账户对账户(A2A)支付应用程序。

生物识别支付(对视网膜、手掌/指纹和面部等物理特征的验证)预计会带来更多颠覆。超过4/10的受访者(42%) 认为到 2025 年生物识别技术可能会得到广泛使用,9% 的受访者愿意在 2025 年之前将生物识别支付作为主要的面对面支付方式。

研究还发现,包括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在内的外部宏观经济因素正在影响消费者的支付选择,因为他们希望降低债务利息。近1/3的信用卡用户(31%)正在考虑改用其他支付工具进行面对面购物,其中略多于一半(54%) 的人计划使用借记卡等不收取利息的支付方式。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22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8748.html Tue, 20 Dec 2022 20: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538748 调查显示,95.8%的用户表示经常使用二维码,41.6%的用户经常使用闪付,35.6%的用户使用第三方客户端支付;同时,超过八成用户每天都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报告指出,90%的单笔支付金额区间集中在500元以下。各类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进一步提高,餐饮食品类场景、交通出行类场景、民生服务类场景的渗透率分别为96.9%、76.3%和68.5%。医疗健康类成为主流使用场景之一。

在支付资金来源方面,超过六成用户绑定3张以上银行卡,以满足不同交易场景下的支付、账务管理等需求。银行卡仍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用的资金来源,储蓄卡(79.1%)和信用卡(69.2%)占比最高,支付账户余额(46.8%)、货币市场基金(19.1%)和消费信贷产品(19.3%)占比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15.7个、9.6个和17.1个百分点。

由于小额支付较为高频,免密支付功能在移动支付用户中接受度较广。报告显示,近六成的用户开通过免密支付,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快速完成交易,节约时间。在免密支付功能的使用场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乘坐交通工具。

在个人收款码方面,近七成调研用户使用过个人收款码。用户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的最主要场景是零星转账收款,有79.1%的用户选择了该场景。五成用户了解过个人经营收款码,并且希望获得更易懂的产品说明、更简单的使用手册和更丰富的服务功能。

适老化改造方面,超过七成用户帮助过父母或其他年龄较大的亲友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在老年人群体渗透率逐渐加深,适老化改造初见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隐患仍然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其次是商户受理的广泛程度。实际遭遇过安全问题的用户占13.7%,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但与上年相比,用户对移动支付各类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大幅降低,说明移动支付的安全水平切实提高并得到用户的认可。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忧下降12.6个百分点,对伪假条码的担忧下降24.3个百分点,对账户资金被盗用的担忧下降31个百分点。基于此,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措施是及时进行支付风险提示,占比为83%。


]]>
PayLease报告:实现100%数字租金支付的5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2600.html Thu, 15 Dec 2022 21:00:43 +0000 //www.otias-ub.com/?p=1502600 对数字支付解决方案的新需求

全国各地的房地产管理者都在争先恐后地维持运营,让居民开心,让房地产安全卫生。

随着“数字化”成为每个人的首要想法,越来越多的居民期待着非接触式租金支付方式。

根据美国国家房东协会(NLA)2020年的报告,自2019年以来未付租金已翻了一番多,从1.9%增至4.5%。但是,在线支付的未付租金比所有交易方式的平均值低20倍。此外,数字租金支付占及时支付的比例(92%)远高于平均水平(55%)。

但仅仅提供在线支付门户是不够的。NLA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数字支付的百分比为17%,这个数字在2020年第四季上升到33%。

为什么67%的租金仍然是通过支票、现金或汇票支付的?房地产领导者需要一个全面的计划,帮助他们实现增加在线按时付款的目标,从而节省员工时间并改善现金流。

有效的数字租金支付最佳实践

管理公司正在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实现特定的业务目标或成果(100%采用数字支付),并提供推动这一目标所需的工具和支持。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多户家庭行业中数字支付的平均百分比约为30%,这意味着其他70%的支付由纸面支票、现金和汇票组成。

此外,排名前25%的客户的数字支付采用率达到65%以上,并且还在不断攀升。而且,通过一些创新策略科技积极推动数字支付:

  1. 现场员工变更管理和培训
  2. 改善住户支付方法
  3. 调整居民激励措施
  4. 提供多种支付方式
  5. 提高参与度并建立社群


]]>
亚洲在移动支付领域遥遥领先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7301.html Fri, 02 Sep 2022 09:06:32 +0000 //www.otias-ub.com/?p=1487301 在线移动支付在疫情期间兴起,因为消费者被困在家里,不能再去实体店,而转向了电子商务。然而,正如Statista的下图表所示,2021年,移动钱包在全球市场的应用并不统一。

FISWorldPay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正如下图表所示,在销售点(POS)进行的交易中,即在商店或亲自进行的交易中,有44%是通过手机进行的,而不是借记卡/信用卡或现金,而且69%的在线商店支付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非洲的POS移动支付份额第二高,为12%,而欧洲只有8%POS交易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

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移动支付的领跑者。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称,东南亚已经成为数字钱包优先的地区。他们解释说:“移动支付钱包已经成为东南亚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数百万以前被排除在外的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消费激增,电子钱包新注册用户激增。在该地区的新兴市场,这种方便的技术的应用速度远远超过信用卡,从而振兴了支付生态系统。

显然,移动支付不仅支持先买后付”(BNPL)的生活方式,而且是游戏或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理想选择。除了使用方便、能够接触到大量用户之外,移动钱包支付还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了机会——成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

来自: Statista

]]>
报告:消费者账单支付方式之期望与现实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3797.html Wed, 15 Jun 2022 20:00:32 +0000 //www.otias-ub.com/?p=1273797 创新正在改变美国消费者的支付方式。消费者正在采用新的支付方式来更快地完成支付,例如使用 Venmo 和 PayPal 等点对点支付应用程序与家人和朋友进行转账,并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数字钱包进行无缝交易。

PayNearMe的报告揭示了支付创新如何推动消费者对账单支付的期望。

调查发现,消费者需要一种与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相匹配的账单支付体验。简而言之,他们想让这个过程更轻松,压力更小。

支付行业的创新正在改变消费者对账单支付的期望。消费者希望在使用 P2P 支付平台或通过支付创新进行电子商务购买时获得同样快速、方便和无缝的支付体验。

由于 COVID-19,非接触式支付呈上升趋势,二维码支付正在成为账单支付的流行方式。如果有机会,33% 的消费者可能或非常可能通过扫描移动设备上的二维码来支付账单。

29% 的成年人表示支付账单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焦虑。记住登录信息是造成这种不安的主要原因 (52%)。

消费者希望有更多的移动支付选项来支付账单。30% 的成年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有 Venmo 和 PayPal 等选项,按时支付账单会更容易。

近一半的美国消费者 (48%) 在支付账单时感到混乱,导致延迟和错过付款。在过去 12 个月内,超过一半的成年人 (51%) 至少迟付了一张账单。

新的移动渠道也有需求。如果有机会,41% 的受访者可能或非常可能使用他们的数字钱包存储、查看和支付账单

消费者欢迎更多的交流。近一半的受访成年人 (45%) 表示,如果他们收到短信或电子邮件提醒,那么按时支付账单会更容易。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Power On:Apple Pay每年的服务费收入超过1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1700.html Mon, 09 May 2022 12:36:57 +0000 //www.otias-ub.com/?p=1431700

苹果公司因为没有向第三方支付服务开放iPhone的“点击支付”(tap-to-pay)功能被欧盟起诉垄断。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周日在其最新一期《Power On》栏目中称,苹果把点击支付功能保留给自家Apple Pay服务是为了保护它的收入。

按照苹果目前的政策,第三方支付服务PayPal、Square以及大通、花旗和美国运通等金融机构不能推出具有自己功能和界面的点击支付iPhone应用。这也意味着,如果他们想要接触到iPhone用户群,他们必须为每笔Apple Pay信用卡交易支付高达0.15%的费用。

古尔曼称,苹果之所以不愿向第三方应用开放点击支付功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收入。现在,Apple Pay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销售额只占苹果服务业务的一小部分。他估计,Apple Pay每年的服务费收入超过10亿美元。相比之下,苹果目前每季度从整体服务中获得的收入接近200亿美元。虽然每年10亿美元对苹果来说似乎很小,但这可能决定了服务部门能否实现年度增长目标。

而且,苹果更大的担忧是未来的收入。Visa在今年早些时候称,其在美国的交易有20%是非接触式的。想象一下3年、5年或10年后这个比例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苹果今天允许第三方应用使用点击支付,目前的影响可能只是几亿美元计。但在未来呢?可能是数十亿美元计。

]]>
FIS:2022全球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5916.html Wed, 27 Apr 2022 18:00:44 +0000 //www.otias-ub.com/?p=1425916 2022版报告分析了全球41个特定的国家/地区现有和未来的支付趋势。全球趋势复刻了中国的支付格局,即数字钱包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数字钱包在中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占比近83%,仅自2020年以来,这一份额就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

另外,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范围内的现金支付份额持续走低。和中国一样,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在向无现金化未来迈进,预计至2025年,在全球销售点总交易额中的现金支付份额将低于10%

中国电子商务支付趋势方面,报告显示:

  • 数字钱包在2021年占全球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近一半(49%),预计至2025年将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53%
  • 数字钱包是中国消费者最重要的支付方式,在2021年的电子商务总交易额中的占比近83%。在中国,数字钱包的增长将延续上升趋势,预计至2025年将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86%
  • 2021年,亚太地区92%的数字钱包交易额来自于中国。
  •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将增长55%,达到3.2万亿美元——全球规模最大。

中国销售点(POS)支付趋势方面,报告显示:

  • 预计至2025年在全球销售点总交易额中现金支付的份额将自2021年的18%降到10%以下。
  • 在中国,现金支付份额将持续下滑,预计至2025年在销售点总交易额中的份额将自2021年的10%降到3%
  • 在中国,移动钱包的增速正超过销售点其他全部支付方式的整体增速,在2021年占销售点总交易额的54%
  • 在中国,先买后付(BNPL)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支付方式,正开始在销售点支付方式中占据一席之地,预计至2025年占销售点总交易额的1%,规模达到2800亿美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Morning Consult:2022年第一季度个人银行与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3090.html Wed, 09 Mar 2022 22: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393090 Morning Consult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个人银行与支付报告”。即使在当前的大流行中,消费者也对他们的金融服务提供商表示满意,很少有人改变这些关系。但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是财务状况不佳和支付习惯的转变。

Morning Consult追踪了个人银行和支付行业不断变化的趋势,并评估了态度变化对每个行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报告调查了50000多名来自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成年人,深入了解消费者与其主要银行和支付提供商的关系,以及他们用来满足其需求的其他金融服务。

报告还仔细研究了千禧一代的财务状况和银行习惯、加密货币,以及消费者对嵌入式金融的采用情况。

关键要点

消费者信任和满意的背后是未满足的银行需求

美国人对他们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感到满意和信任,但他们继续转向诸如发薪日贷款和“先买后付”(BNPL)等替代品,以减轻大流行引发的财务压力。

千禧一代的财务状况仍然很糟

由于经济衰退、持续的流行病破坏了主要工资收入,千禧一代已经筋疲力尽,他们对近期和长期财务的前景都不乐观。

为2022年的加密货币热潮做准备

加密货币所有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提振了加密相关品牌。但加密货币所有者并没有放弃与传统提供商的关系。相反,他们正在与更多人合作。

嵌入式金融威胁传统服务提供商

随着消费者发现支付、贷款和保险无缝集成到品牌体验中,传统提供商需要重新考虑他们如何参与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以保持相关性。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BitPay:2021年BTC使用率暴跌至65%左右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8985.html Mon, 17 Jan 2022 12:38:08 +0000 //www.otias-ub.com/?p=1378985

据世界上最大的加密支付处理公司之一BitPay Inc.称,消费者和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比特币以外的数字代币进行购买。BitPay的数据显示,去年使用比特币支付的商家使用比特币支付的比例从2020年的92%降至65%左右。

此外以太币支付量占总购买量的15%,稳定币占13%,BitPay在2021年新增的加密货币——狗狗币、柴犬币和莱特币占3%。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稳定币的使用量在激增,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跨境支付中使用稳定币。当加密货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也倾向于转向稳定币(其价值应该保持稳定),而自11月初以来,稳定币的价格一直在下跌。像狗狗币这样的货币去年也引起了轰动,这要归功于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其CEO马斯克曾表示,狗狗币可以用来购买该公司的商品。

尽管去年第四季度出现波动,但比特币的价格在2021年仍上涨了60%,许多投资者可能也选择了持有这种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而不是将其花掉。

当投资者使用加密货币时,很多人会购选择买珠宝、手表、汽车、船只等奢侈品,甚至会用于购买黄金,据BitPay称,被吹捧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有望取代黄金。该公司首席执行长Stephen Pair说,该公司处理的与奢侈品相关的交易量从 2020 年的 9% 飙升至去年的 31%。。该公司2021年的支付总额同比增长57%。

BitPay的年交易额为10亿美元,帮助微软(MSFT.US)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T.US)等公司接受加密货币支付。

它还可以作为行业晴雨表。Pair表示,至少到目前为止,最近市场的低迷对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消费习惯的影响还没有2018年冬季那么大。他说,虽然奢侈品消费受到了冲击,但总体降幅要小得多,这或许是一个信心的信号,表明当前的低迷可能是短暂的,或者加密货币拥有更广泛的用户基础。

“我们的生意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加密货币价格的起伏而起伏,当价格下跌时,人们往往会减少消费,”Pair说。“在最近的这次回调中,我们的交易量没有经历这么大的下降。这可能只是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将其作为支付工具。”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接受加密支付。去年,BitPay开始与VeriFone合作,在不同商店的终端接受数字货币。

包括PayPal(PYPL.US)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涉足加密支付,这显示出加密货币支付市场的增长潜力。

“PayPal进入这一领域对我们的业务非常有利,因为它导致部分公司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接受加密支付,”Pair说。

该公司已经从Index Ventures和Founders Fund等公司筹集了7200万美元。Pair称,该公司预计近期内不会上市,也不会再进行新一轮融资,也不会进行出售,不过公司内部一直在讨论IPO。

“我们真的很喜欢我们的战略地位,”Pair说。“这个领域还很年轻。这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时机的看法有关。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非常可观的增长。”

自 智通财经

]]>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4865.html Tue, 07 Dec 2021 20:30:42 +0000 //www.otias-ub.com/?p=1354865 2021年第三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小幅上升,非现金支付业务量稳步增长,支付系统业务金额快速增加。

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33.81亿户,环比增长1.99%,增速较上季度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197.28亿笔,金额1109.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6%和6.32%。

2021年第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710.14亿笔,金额737.15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268.32亿笔,金额587.2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7%和6.45%;移动支付业务390.77亿笔,金额126.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8%和8.62%;电话支付业务0.77亿笔,同比增长5.83%,金额3.25万亿元,同比下降20.93%。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1年10月1-7日中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4017.html Mon, 11 Oct 2021 18:04:55 +0000 //www.otias-ub.com/?p=1324017 2021年国庆假期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我国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有力支撑我国消费扩容提质和假日经济活力激发,助力老百姓在购物、出行、文娱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综合主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数据测算,2021101日至7日,全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24.1%,两年平均增长32.8%38.4%。其中,消费场景下非现金支付笔数和金额两年平均增长7.8%1.4%,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旅游消费支付逐步恢复,假日出行呈现高品质短途游特点。旅游服务平台商户支付笔数较去年同期增长0.5%,金额下降2.5%,表明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旅游消费仍处于恢复阶段。从出行特点看,交通出行类商户平均每笔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42.8%,而酒店住宿类商户平均每笔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1.3%,表明在就地过节倡议下,本地游、周边游附加高品质住宿成为假日出行新趋势。

餐饮零售消费支付持续增长,健康文娱消费支付表现亮眼。餐饮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8%31.1%,零售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0%2.2%,表明依然是多数消费者假期生活的主旋律。此外,文化娱乐相关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6%16.9%,表明文娱消费热情进一步增长。医疗保健相关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8%7.4%,健康消费理念备受推崇。

夜间经济不断升温,乡村消费支付受到热捧。从支付时间段看,夜间消费(晚6点至次日早6点)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占消费支付总量的36.3%33.1%,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4.20.8个百分点,夜间消费逐步成为刺激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从消费地点看,县域及以下地区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占全国消费支付总量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63.4个百分点,乡村游成为假期出游的新选择。

消费支付场景呈现线上化、移动化发展趋势。从支付渠道看,线上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2%3.9%,线下实体商户支付笔数和金额分别下降2.9%4.7%,表明在线上经济加速发展叠加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消费场景加速由线下向线上转移。从支付方式看,移动支付笔数占比达到69.2%,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表明移动支付全面融入各类消费场景,成为老百姓消费支付的主要方式。

]]>
美国银行:2021年医疗保健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7525.html Fri, 01 Oct 2021 20:00:55 +0000 //www.otias-ub.com/?p=1277525 美国银行发布了“2021 年医疗保健支付报告”,2020年新冠大流行对消费者到医院、诊所、急救中心和医生办公室就诊的付款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发现:

  • 虚拟医疗和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占主导地位:2020年,近2/3的消费者通过远程医疗或与电话咨询获得医疗服务;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喜欢更安全、更清洁的支付方式,即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移动钱包和在线门户。
  • 数字支付越来越受欢迎,但仍有改进的余地:28%的患者通过在线门户支付账单,超过一半的患者通过邮件收到账单。
  • 患者希望有更多的数字选项来支付账单:37%的患者希望通过门户网站支付,32%的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支付。
  • 许多人发现支付账单很困难: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医疗行业是最难支付的行业,尽管近70%的人认为医疗行业在支付创新和提供创新支付方式方面与其他行业保持同步。
  • 消费者担心其数据的安全性。
  • 医疗负担是一个挑战:根据AccessOne最近的一项调查,66%的美国人担心今年买不起医疗保险,75%的美国人对通过一次性付款或付款计划支付账单的折扣感兴趣。

超过95%的消费者有某种类型的健康保险,100%的人在过去6个月内支付了医疗费用,所有人在过去6个月内都去过医院、诊所、急诊室或医生办公室。

其他结果:

  • 64%的受访者在2020年预约过远程医疗,68%的人赞成在可行的情况下扩大远程医疗的范围。76%的消费者对触摸支付设备有些或极为担忧。
  • 在过去12个月内,44%的患者在医生办公室支付了医疗费用,28%的患者通过在线门户支付,23%通过移动应用支付。但是,超过32%的人通过邮件支付,21%的人打电话来付账单。
  • 近一半的患者希望通过非接触式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医疗费用;近60%的患者表示,提供非接触式选项将改善他们对医疗提供者的看法。
  • 28%的患者希望医疗保健机构在支付类型和支付方式上更像银行业。
  • 37%的患者认为100-500美元的医疗费用太高,近一半的受访者对去年医疗费用过高感到惊讶。在那些无法立即支付高额费用的人中有38%选择定期付款,26%使用信用卡。

]]>
J.D. Power:Apple Card成为信用卡行业中的亮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9020.html Sat, 21 Aug 2021 02:46:40 +0000 //www.otias-ub.com/?p=1299020

高盛和苹果公司的Apple Card在J.D. Power公司对被称为中型信用卡市场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在这一年里,大多数信用卡发卡方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对用户的支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Apple Card却是一个”亮点”。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来自”中型发卡机构”的信用卡被赋予了一个总体分数。

所有卡片能得到的最高分是1000分,Apple Card击败了所有其他的卡,被标记为864分,苹果和高盛之间的合作在所有类别中排名最高,包括奖励、条款和福利。

“在2019年推出Apple Card仅两年后,首次被纳入这项研究,就获得了J.D. Power的认可,这让人很兴奋,”苹果公司Apple Pay副总裁珍妮弗-贝利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设计Apple Card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客户过上更健康的金融生活,所以看到我们的客户重视这一点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年被确认为该类别的领导者是一种荣誉。”

“没有什么比我们正在提供一个简单、透明的产品,提供价值并得到客户的喜爱这一肯定更让我们振奋,”高盛消费者业务主席Harit Talwar在同一声明中说。”与苹果公司一起创造这种体验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致力于继续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苹果公司的贝利还提到了Apple Card的未来扩展计划,尽管目前它仍然只在美国境内提供,期待着随着Apple Card扩展到全美越来越多的客户,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更深入地提供这种产品、服务和支持。

自 cnbeta

]]>
Pulse:2020年美国Apple Pay已占移动钱包借记交易92%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7450.html Tue, 17 Aug 2021 13:41:04 +0000 //www.otias-ub.com/?p=1297450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基于智能机等移动设备的非接触式交易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为 4400 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电子资金转账企业、兼 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 子公司的 Pulse 指出:截止 2020 年,苹果 Apple Pay 支付服务已在移动钱包借记交易中占据高达 92% 的主导地位。

Pulse 委托 Oliver Wyman 完成的 2021 年度借记卡发行商研究报告显示 —— 2020 年,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 的移动钱包借记卡交易,达到了大约 20 亿次的规模。

研究称,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 51%,但其中 Apple Pay 受益最大,且在各个指标上都超越了另外两个主要竞争对手。

Pulse 指出,Apple Pay 的交易份额高达 92%,而 Samsung Pay 与 Google Pay 分别仅占移动钱包借记交易的 5% 和 3% 。

深入研究数据后,我们发现平均支付金额从 2019 年的 15 美元、增长到了 2020 年的 23 美元,增幅高达 55% 。

这一势头与支付行业总体增长保持一致,从 2019 年的 40.50 美元、增至 2020 年的 44.80 美元。

此外尽管消费者的购买量有所减少,但交易量却迎来了增长,COVID-19 大流行期间的这一变化很是明显。

当然,Apple Pay 在 2020 年取得的成功,也离不开零售业的广泛支持和采用。

Pulse 指出,在全美前 100 家商户中,已有 74 家接受 Apple Pay,且泉沟 65% 的零售点也已支持这项支付服务。

与 Apple Pay 发展早期相比,这些数字意味着巨大的改善,当时仅有少数区域性商家和更少的独立零售门店有提供集成的 Apple Pay 支付方案。

【回顾历史】苹果于 2014 年在内率先推出了 Apple Pay 移动支付服务,伺候扩展到了全球多个市场区域。

该平台允许用户轻松添加借记卡或信用卡,并提供安全的非接触式支付、以及应用内购买体验。

自 cnbeta

]]>
美国公共利益研究组织:2021年数字钱包投诉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5247.html Mon, 09 Aug 2021 21:30:09 +0000 //www.otias-ub.com/?p=1275247 美国公共利益研究组织(U.S.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放弃使用现金,消费者对数字钱包和移动支付应用的投诉数量激增。根据调查,约4/5的美国人使用移动支付应用(79%)。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在2017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共收到9277份与“手机或数码钱包”有关的投诉。第一年仅收到了 1000 多次投诉,到了截至2021 年4月的一年共收到了 5200 多次。仅今年4月,和数码钱包有关的投诉数量就达970份,几乎是2020年7月投诉高峰时的两倍。

报告分析的投诉集中在公司的数字钱包产品或访问银行账户的第三方数字钱包上。绝大多数投诉仅针对少数几个平台,其中2/3的投诉仅针对三家公司,包括Paypal(旗下的Venmo)、Square(旗下Cash App手机钱包)和Coinbase。

由于Paypal拥有广泛的用户群,2017年4月-2021年4月,Paypal收到的数字钱包投诉是最多的,达4431份。其中大部分投诉与管理、开设或关闭移动钱包账户有关。

Twitter首席执行官Jackdorsey创建的Square排名第二,有1200多份投诉,其中未经授权的交易是首要问题。

Coinbase位列第三,作为一种用于买卖加密货币的数字钱包服务,其收到的投诉数量值得关注。它收到755次与数码钱包有关的投诉,其中最常见的投诉涉及开设、关闭或管理手机钱包账户。据报道,Coinbase在产品类别“虚拟货币”下收到了2182次投诉,是所有公司中投诉最多的。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ReBound:近80%的英国人愿意选择可持续的交付方式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5002.html Mon, 09 Aug 2021 18: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205002 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网络购物已成为英国消费者购买零售商品的主要途径,这要归功于社交限制措施,这导致零售实体店长期关闭。因此,交付选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大流行还促使可持续性成为消费者的热门话题,零售商也必须追赶这样的潮流。

eMarketer预测,购物者将寻求更多本地化、环保的选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退货管理平台ReBound在2020年11月的研究,在过去12个月内退货的英国数字买家中有79.1%表示,如果提供的话,他们可能或非常有可能选择更可持续的交付方式。

研究还发现,大约75%的受访者打算与零售商和品牌一起购物,这使得他们的交货和退货流程更加可持续。

不过,就像通常的情况一样,消费者的意图和行为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在英国,尽管使用具有可持续发展资格证书的零售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支持这些资格证书的意愿(即通过额外支付费用)却远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根据Nepa于2020年第二季度的民意测验,英国只有24%的网购买家愿意为更环保的交付渠道支付额外的费用。德国位居榜首,42%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额外费用。

当ReBound询问是否愿意为可持续的交付支付额外费用时,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支付超过2.00英镑(2.55美元),28.8%的人不愿意支付更多。绝大多数(近80%)希望支付少于0.50英镑(0.64美元)。

来自英国的消费者传达的信息似乎很明确:他们越来越期望零售商采取可持续的做法,但他们不想为此付出代价。

]]>
eMarketer:2021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占美国近场支付用户的7成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0128.html Thu, 05 Aug 2021 18:00:52 +0000 //www.otias-ub.com/?p=1260128 是什么推动了近场移动支付使用的增长?

移动支付在大流行期间证明了其价值,它降低了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风险。据eMarketer的估计,去年美国智能手机的使用量从大流行前的154分钟增加到了平均182分钟,移动支付的使用量也有所增长。

供应商响应消费者的新趋势,这提高了移动支付的竞争地位。在大流行前,移动支付的普及一直在稳步增长,提供商争相提高市场份额。但是,2020年发生了转变,激进的增长促使供应商开发了许多新功能。

供应商建立自己的服务套件,以改善用户体验、并利用大流行消费者行为改变提高忠诚度,预计移动支付的增长将持续到大流行后。

近场移动支付用户

2020年用户激增之后,近场移动支付用户增长率将略有放缓。随着行业日趋成熟,2025年增长将降至4%。

大流行对近场移动支付的影响

2020年的数据显示,在大流行前,1/5尚未采用近场移动支付的美国成年人对这项技术感兴趣。人们在支付过程中希望限制身体接触,这被认为是近场支付技术应用受阻的主要原因。据Forrester的调查,约19%的消费者在2020年5月首次在商店使用移动支付,随着疫情的蔓延这种趋势继续存在。

扩大数字支付访问

越来越多的品牌积极推广非接触式支付,新玩家也开始步入正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PayPal,该公司于2020年5月启用了二维码支付,目前已经有3.05亿用户使用该技术。

据eMarketer估计,2021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目前占近场移动支付用户的大部分(68.9%),到2025年将达到71.4%。

]]>
2021年主要国家近场移动支付用户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6764.html Wed, 28 Jul 2021 08:16:55 +0000 //www.otias-ub.com/?p=1286764

]]>
Sensor Tower:2021年欧洲支付应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4765.html Wed, 14 Jul 2021 21:30:25 +0000 //www.otias-ub.com/?p=1274765 Sensor Tower发布了“2021年欧洲支付应用报告”,深入研究了数字支付和转账移动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其顶级发布商和市场的分析。

2021年第一季度,顶级支付应用程序安装量超过3000万次

欧洲排名前50的支付应用程序安装量在2020年同比增长31%,达到1.02亿次。今年以来表现依然强劲,2021 年第一季度欧洲应用程序商店的顶级支付应用程序安装量激增,同比增长 32%,从去年同期的约 2300 万次增至超过 3000 万次。

PayPal和Google Pay

自2018年以来,PayPal 和 Google Pay一直是欧洲下载量最大的支付应用程序,这一趋势延续至第一季度。但是,他们的用户在整个地区的分布并不均匀。PayPal主宰西欧和南部,消费者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但是,中欧和东欧消费者更青睐Google Pay,它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支付应用程序。

这两个支付应用程序的受众在地理上的细分显示,2020年PayPal向东推进。去年,PayPal在东欧市场的普及率大幅增长,罗马尼亚的PayPal用户增长了191%,达到365000人;乌克兰增长156%,达到近60万用户。新冠大流行的爆发也推动了PayPal 在该地区的安装量,而 Google Pay 则出现了下降趋势。

PayPal 在欧洲应用商店的月度安装量从 1 月份的 150 万次增长到4 月的 190 万次,增幅27%;而 Google Pay 同期则下降了 38%,从 160 万次降到 100 万次。

Western Union保持其欧洲最顶级的转账应用程序的领先地位

尽管其他的转账应用都有所增长,如Wise,但Western Union仍然是该市场的领头羊。2020年该应用程序的安装在欧洲增长了51%,达到430万次,占据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在英国,Western Union和Wise之间的差距要小得多。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Boku Inc.:东南亚是全球移动钱包增长最快的地区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6237.html Sun, 11 Jul 2021 12:12:35 +0000 //www.otias-ub.com/?p=1276237

总部位于伦敦的金融科技公司Boku Inc.的研究显示,东南亚是全球移动钱包增长最快的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及中东地区。根据周四与Juniper Research Ltd.合作发布的全球行业研究报告,到2025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使用的移动钱包数量将比2020年增长311%,达到近4.4亿个,反映了电子商务的繁荣。

同一时期,拉丁美洲的使用量将扩大166%,而非洲和中东的使用量将增长147%。

根据该报告,移动钱包在2019年超过了信用卡,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支付类型,在大流行期间这种非接触式的支付手段采用速度更是加快。2020年底,有超过28亿个移动钱包在使用,预计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增加74%,达到48亿。

该研究发现,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移动钱包。一种是基于卡片的移动钱包,如苹果支付和Google支付,这在发达地区市场更受欢迎。另一种是储值型移动钱包,如中国的支付宝和Grab Holding Inc.的GrabPay,在信用卡使用率较低的新兴市场很受欢迎。

2020年,有55个储值型移动钱包每年处理的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巴基斯坦的SadaPay预计将成为2025年之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移动钱包,其次是巴西的Mercado Pago和PicPay。

研究报告称,中国的电子支付钱包在其本土市场之外的影响可能有限。尽管蚂蚁金服集团的支付宝入股了包括移动支付平台bKash Ltd.在内的国际公司,而且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微信支付在2020年获准在印度尼西亚使用。”他们似乎不太可能像许多人曾经认为的那样征服亚洲新兴市场,”该报告说,并补充说他们在海外的使用也主要限于中国游客。

自 cnbeta

]]>
SensorTower:2021年支付应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5223.html Wed, 16 Jun 2021 21:35:19 +0000 //www.otias-ub.com/?p=1255223 SensorTower发布了“2021年支付应用报告”,持续的新冠大流行导致去年支付和转账应用程序在美国的普及率达到创纪录水平。2021年初,这一领域仍在不断增长。报告深入探讨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顶级支付应用。

第一季度支付和转账应用下载量达到3400万次

美国排名前25的支付和转账应用程序在2020年的安装量创新纪录,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3%,达到3500多万次。尽管普及率增长在去年年底有所放缓,但这两个类别的应用下载量仍出现了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3400万次,比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2%。

自2018年以来,Cash在数字支付和转账应用中一直高居榜首,今年第一季度,它在美国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继续领跑这一类别。

转账应用普及率

目前的新冠大流行导致了广泛的财政困难,消费者寻求资金收发解决方案时,转账应用程序就成了一个受欢迎的选择。Western Union的应用是美国转账应用的领头羊,其安装量在2020年4月同比增长49%,达到48.5万次。该子类别的安装量今年仍在上升,2021年1月同比增长44%。

尽管在新冠大流行初期转账应用程序的安装速度超过了数字支付,但后者在2020年假期前后出现了峰值,并经历了持续的提升。

Klarna继续主宰支付解决方案

此前的研究发现,排名靠前的先买后付(BNPL)应用2020年在美国的安装量和月活跃用户数都有所上升。支付解决方案应用Klarna仍然是该类应用的领头羊。去年在美国排名靠前BNPL应用中,Klarna的安装量占38%,2021年第一季度占34%。

尽管Klarna仍然是下载量最大的支付解决方案应用,但竞争对手Afterpay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今年第一季度,这款应用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约25%增长到26%。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PayPal:2021年Q1总支付量同比增长46%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5353.html Mon, 14 Jun 2021 01: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245353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PayPal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按固定汇率计算,其总支付量(TPV)同比增长46%,达到2850亿美元。最近的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当时TPV年环比增长19%。这家支付巨头在此期间新增了1450万个净活跃账户(NNA),使其总账户数增至3.92亿个。相比之下,PayPal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加了2020万个NNA。

PayPal的加密货币业务和BNPL解决方案帮助其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

  • 由于加密服务,PayPal的参与度更高。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CEO Dan Schulman指出,几乎所有加密用户每天都会打开PayPal应用程序。这项服务允许客户在PayPal钱包中购买、出售、持有和使用加密货币。过去几个月这一直是该公司关注的焦点。
  • BNPL解决方案在商家和客户中越来越受欢迎。Schulman透露,自Pay in 4去年8月底推出以来,已有超过50万个商家加入了这个解决方案。此外,50%的新客户在3个月内再次使用了该服务。自推出以来,PayPal的BNPL解决方案产生了20亿美元的第三方价值,其中一部分为第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做出了贡献。该产品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澳大利亚和整个欧洲地区推出。届时,PayPal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增长,尤其是随着BNPL的人气飙升。

这家支付巨头还计划在第三季度推出一款超级应用程序,这有可能使PayPal从一款好用的应用程序变成一款必不可少的应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ayPal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lobalData:2021年实时数字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3026.html Thu, 13 May 2021 22:00:29 +0000 //www.otias-ub.com/?p=1243026 GlobalData发布了“第二版实时数字支付”报告,继续深入探讨了塑造数字支付的最大趋势,并帮助金融机构规划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就在两年前,实时支付基础设施在许多市场还被视为奢侈品。这一切都在2020年发生了变化,因为新冠大流行大大加快了原先存在但进展缓慢的趋势。

在遏制这一流行病的经济影响方面,拥有健全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国家比没有的国家表现的更好。实时支付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服务于传统银行卡无法满足的需求。实时支付使各国政府能够与其金融机构合作,加速向公民支付急需的资金和经济刺激。它们还为企业提供了实时流动性。

大流行对现有支付基础设施的关注强调了数字支付系统的重要性。全球交易量大幅上升,将需要十年完成的创新缩短为一年,并改变了人类的行为。这些变化不会随着我们走出危机而逆转。移动钱包的加速采用,尤其是在美国等发达市场,改变了现金流动的方式。

银行、交易方、收单机构和支付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要求它们迅速实现支付系统的现代化,以应对这一变化。这意味着要迁移到现代数据标准,启动新的实时系统和新的增值服务。一旦基础设施到位,下一个当务之急就是商家通过实时方式获得更多新的支付服务。

从今年的研究和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变化的速度并没有放缓。即使对历史上低迷的市场来说,2020年也是一个催化剂。金融机构必须跟上新的数量、服务和需求。在满足客户现有需求的同时,管理快速创新的需求,这需要一种敏捷的现代化支付方法。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eMarketer:2025年美国移动支付市场将超过2.5万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2111.html Sun, 25 Apr 2021 18:00:04 +0000 //www.otias-ub.com/?p=1232111 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和移动购物越来越感兴趣。麦肯锡(McKinsey)于2020年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30%和28%的美国消费者对这两项技术表示了兴趣,比2020年3月的类似调查分别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随着亚马逊Go等数字优先零售体验的不断发展,业界预计未来无接触商店将大量涌现。

今年9月,亚马逊还推出了One Handprint(手印)扫描技术,可以在进入商店时识别顾客。亚马逊希望将这些技术授权给其他实体零售商,这将极大地扩大其业务范围并加速普及。

亚马逊的账户和支付系统与店内技术(如计算机视觉系统和智能货架)的集成是其非接触式商店魅力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的无收银商店都依赖计算机视觉技术。Shekel Brainweight开发了一种自主零售商店模式,具有支持AI的智能货架系统,通过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称重来计算库存。

据Shekel Brainweigh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Guy Moshe介绍,这项技术与日立的光探测和测距(Lidar)系统同时运行以追踪购物者,而不是利用面部识别。Groupe Casino目前正在法国测试这种形式。这些商店可以放在任何有蜂窝网络的地方,尤其是5G。但Moshe预计,与支持计算机视觉的商店相比,它们的成本更低,所需的计算能力也更低。

移动支付

利用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和其他库存管理和客户识别技术的购物体验应该变得更加普遍。eMarketer预测,美国移动支付将从2019年的7052.8亿美元上升至2025年的2.541万亿美元,涵盖移动电子商务、近场支付和P2P支付。简而言之,移动设备正成为向零售商支付的核心。

]]>
eMarketer:预计2025年美国超一半智能手机用户将使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6361.html Tue, 06 Apr 2021 12:53:54 +0000 //www.otias-ub.com/?p=1226361

在COVID-19大流行加速的其他技术趋势中,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使用在2020年蓬勃发展。根据分析公司eMarketer最近的一份报告,去年美国店内移动支付的使用量增长了29%,因为大流行促使消费者在销售点将现金和信用卡换成了可能更安全的移动支付选项。

去年,有9230万名14岁或以上的美国消费者在2020年的6个月内至少使用过一次基于近距离的移动支付–eMarketer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012亿。而据eMarketer预测,到2025年,美国超一半的智能手机用户将使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

去年采用率最高的是年轻消费者,包括Z世代和千禧一代。eMarketer预计从2021年到2025年,前者将在每年650万新增移动钱包用户总数中占400多万。同时,千禧一代将继续占到10个移动钱包用户中的4个左右。

多份行业报告已经注意到了移动钱包行业总体上受到的影响,金融和投资公司Finaria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估计,该行业将比去年增长24%,在2021年达到2.4万亿美元。该公司曾表示,虽然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在移动支付的应用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零售店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推广缓慢,美国早些时候一直处于困境。但现在,美国已经成长为第二大市场,移动支付交易额达4651亿美元,2023年将增长至6980亿美元。

疫情推动了落后的零售商终于加入到移动支付的行列。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和Forrester在2020年发布的年中调查发现,69%的零售商的无接触支付已经增加,67%的零售商现在接受某种形式的非接触支付,包括移动支付和非接触卡。

由于行业的变化,eMarketer报告说,不仅移动钱包的使用量增加了,每个用户的平均年支出也在增加。该公司预测,这一数字将从2020年的约1973.70美元增长23.6%,至2021年的2439.68美元,到2023年将超过3000美元。

在美国,Apple Pay仍然是移动支付的头号玩家,2021年预计拥有4390万用户,2020年至2025年预计将增长1440万,超过其竞争对手。星巴克仍将是第二大玩家,拥有3120万用户,其次是谷歌支付,将在该时间段内预计增加1020万用户。与此同时,Samsung Pay的增长停滞不前,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仅增加200万用户。

 

]]>
yStats:2025年即时支付将占中国交易总额的8%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7695.html Fri, 05 Mar 2021 18:00:41 +0000 //www.otias-ub.com/?p=1207695 COVID-19危机进一步强化了欧美实时支付的趋势

COVID-19危机期间,实时支付方案受到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特别关注。美国企业决策者指出,使用这种支付处理方式的主要原因是提供高了现金流管理的准确性。根据Juniper Research在2020年9月的预测,2025年即时支付占中国交易总额的份额将达到8%。在欧洲,实时支付交易价值预计将占全球总额的38%。欧洲央行已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21年底将所有支付提供商纳入整个欧元区的实时支付系统。此外,2020年,包括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大多数欧洲市场的实时资金转移都出现了显著增长。根据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2020年5月的数据,北欧国家已经制定了一项行动计划,从2021年年中开始,在P27(新的银行项目)计划的框架内引入实时支付。

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际,亚洲的实时支付速度加快

自COVID-19爆发以来,亚洲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通过其本地RTGS系统支付的金额和数量都有所上升。日本的核心时间系统(Core Time System)在2020年3月经历了一个显著的高峰,而这个数字在那之后逐渐稳定下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在2020年11月援引BSP的说法,菲律宾InstaPay在2020年5月移动支付交易量增长57%,达到460万笔,创下了历史最高值。随着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一些经济体到2024年实时支付普及率大幅增长,这种积极的发展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下去。

据预测,到2024年韩国的实时交易量将达到77亿次,较2019年的55亿次增长6.9%。

]]>
欧洲中央银行:欧元区消费者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6878.html Sun, 31 Jan 2021 22: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196878 欧洲中央银行发布了“欧元区消费者支付报告”,主要研究结果显示:

  • 消费者主要使用现金进行销售点(POS)和个人对个人支付(P2P):73%的POS和P2P交易使用现金,27%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 按价值计算,现金交易占所有交易的48%,而信用卡交易占41%;
  • 信用卡是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24%);
  • 38%的卡交易使用非接触式技术;
  • 欧元区公民平均每天进行1.6笔POS和P2P交易,平均交易额为25.6欧元;
  • 48%的POS和P2P交易是在当地商店进行的日常零售购买,19%的POS和P2P交易是在餐馆、酒吧、咖啡馆和酒店进行的。

4%的在线交易是用现金支付的

德国没有关于远程支付的可比数据,但是除德国外96%的在线交易使用非现金工具,包括信用卡(49%的在线交易)、电子支付解决方案(27%)和信用转账(10%);4%的在线交易使用现金(例如,货到付款);

现金对55%的消费者来说很重要

49%的受访者更喜欢使用信用卡或其他无现金支付工具(2016年这一比例为43%);27%的受访者更喜欢现金,低于2016年的32%,其余24%的受访者无观点。当被问及现金的重要性时,5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仍然可以选择用现金支付是很重要或非常重要的。

34%的消费者使用现金作为存储手段

由于34%的受访者将现金储存在家里或安全的地方,现金也被认为是用作预防动机的替代储蓄方式。

40%的消费者在大流行期间使用的现金较少

根据2020年7月代表欧洲央行在所有欧元区国家进行的另一项关于疫情对现金趋势影响的调查,40%的受访者自疫情开始以来减少了现金使用量,其中近90%的受访者在疫情结束后将继续减少现金支付(肯定为46%,可能为41%)。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0762.html Thu, 14 Jan 2021 12:50:11 +0000 //www.otias-ub.com/?p=1190762 2020年,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频率逐步增长,较2019年提高4.4个百分点;用户单笔金额100元以下的移动支付较2019年提高23.3个百分点,移动支付小额特征日渐显著,在地铁、公交日常出行及其他小额便民领域场景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借记卡账户和第三方支付账户仍是用户移动支付首选的账户类型,信用卡账户支付占比较2019年提高14.5个百分点,使用信用支付产品(蚂蚁花呗等)和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等)支付的占比较2019年有所减少,分别下降8.2和3.9个百分点,移动支付资金来源回归银行账户趋势明显。

以下为报告全文:

]]>
CFCA:2020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0087.html Fri, 11 Dec 2020 21:45:28 +0000 //www.otias-ub.com/?p=1170087 2020年个人网上银行用户比例达59%,较2019年增长3个百分点,增速持续放缓。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20年增幅达到8%,用户比例达到71%,同比增长12%。

2020年企业网上银行渗透率为83%,相比2019年上升2个百分点;企业微信金融服务的渗透率为45%,上升8个百分点;企业手机银行渗透率为42%,相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手机银行渗透率最高,达到55%,小微企业手机银行渗透率达到40%。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手机银行APP单机月均有26.3分钟,增长18.4%;增长率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

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超过1600亿笔,交易金额超过1600万亿元;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超过1200亿笔,交易金额超过330万亿元,行业离柜率超过90%。

202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技术总投入预计将达到1980多亿元。

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为3.5亿户,环比增长6.1%。而截至2019年末,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8.2亿户和7.1亿户,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6.4%。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标普:2020年印度移动支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5238.html Mon, 09 Nov 2020 21:45:06 +0000 //www.otias-ub.com/?p=1135238 印度在2019年加速推进无现金支付。2019年,绕过信用卡的移动支付增长了163%,达到2860亿美元。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完成的交易(包括在线和应用内交易)增长了24%,达到2040亿美元。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估计,信用卡和移动支付仅占2019年实体店零售额(7810亿美元)的21%。

印度流行的移动支付服务覆盖在统一支付接口(Unified Payments Interface)上,这是一项由银行业赞助的协议,允许人们通过支付应用程序将他们的银行账户与他们的电话号码联系起来。根据对五大经济体即时支付的调查,印度在2019年处理了最多的实时交易。但中国2019年的人均实时交易量为10笔,是最低的。

谷歌(Google)和沃尔玛(Walmart)旗下的PhonePe提供的消费者应用程序收紧了对UPI支付的控制,但阿里巴巴支持的Paytm在建立类似银行的平台方面取得了更大进展。

不断增长的亏损使Paytm和PhonePe依赖于投资者的支持。他们的竞争对手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财力雄厚,可以补贴亏损。Facebook的WhatsApp也进入了该市场,印度支付市场正准备迎接更激烈的竞争。

金融技术公司已经获得了对支付关系的控制权。由于银行将减少对信用卡和个人贷款的敞口,金融技术公司可能会加倍押注金融服务。

印度在2019年加速推进无现金支付。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季度,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占GDP的比例从2018年同期的13%上升到20%。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eMarketer:2023年西欧移动支付用户将超过7000万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2416.html Fri, 30 Oct 2020 18:00:46 +0000 //www.otias-ub.com/?p=1142416 移动支付在西欧的普及一直很缓慢,但这场流行病可能会成为增长的催化剂。

西欧一直有着强大的现金文化,对安全的担忧阻碍了移动支付在该地区的采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无现金支付来遏制冠状病毒的传播,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今年,西欧将有5930万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18.7%。eMarketer预计到2023年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7060万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推动移动支付普及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欧洲银行管理局在3月份建议人们使用无现金支付。许多国家随后将非接触式支付限额提高到欧盟法定最高限额,即每笔交易50欧元(相当于$55.98美元)。

在疫情爆发之初,Mastercard报告称,欧洲各地的非接触式支付使用量呈上升趋势。eMarketer高级预测分析师Cindy Liu表示:“虽然这一增长的大部分可能是由于非接触卡使用的增加,但可能也会对移动支付服务产生新的兴趣和需求。”

贝宝(PayPal)也在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宣布将在欧洲和北美的26个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推出二维码支付。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贝宝在2021年之前免除了二维码支付的卖家交易费。

]]>
Sankar:苹果支付业务在2020年将达到1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3871.html Mon, 19 Oct 2020 18:24:30 +0000 //www.otias-ub.com/?p=1133871  

Sankar在本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Apple Pay,Apple Card和Apple Cash这三个业务近年来的年增长率超过了100%。随着新冠肺炎的流行,其数字支付产品的使用和普及速度只会进一步加快。”

Sankar更进一步表示,该公司的支付收入将在2020年达到10亿美元,2022年达到20亿美元。

Apple Pay仍将是其支付平台战略的基石,因为数字钱包在美国零售商中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预计,到2023财年,Apple Pay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8%。

Apple Card是苹果最新的支付业务,但它可能是该部门最大的收入来源。到2023财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9%,达到12亿美元。

这项新的收入预测假设是基于网络占全球零售支出的2-3%的保守估计,并假设收取1%的交易费。从长远来看,Apple Card比Apple Pay和Apple Cash更有利可图。

Apple Cash为终端用户提供了一种高需求的功能,即P2P现金转账,这项业务是对Apple Card的补充。

预计Apple Cash收入将会增长,但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在1亿美元以下。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anka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18Q1-2020Q1中国银行处理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及增长率(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3532.html Tue, 13 Oct 2020 08:11:32 +0000 //www.otias-ub.com/?p=1133532

]]>
daVinci:美国支付的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2674.html Thu, 20 Aug 2020 22: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102674 daVinci发布了新报告“美国支付的未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人们在新冠肺炎期间如何支付和结算的,以及这些变化将在2020年假日购物季和未来12个月内产生的影响。

daVinci特别研究了每种支付方式的不同用途,重点关注谁使用了多少支付方式进行多少消费,以更好地了解个人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

1.与几个月前相比,在线支付在所有支付中所占的份额要大得多。

2.移动支付和APP在所有在线支付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3.信用卡支付仍然一如既往地流行,但正在演变为新的形式因素。

4.新的支付技术被所有收款方广泛使用。

5.人们的支付方式决定了他们希望如何获得报酬。

调查结果说明了美国人的支付习惯在当前的消费格局中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将持续到未来,并产生更大的影响:

  • 71%的受访者预计2020年假日购物的50%以上将在网上进行。
  • 65%的受访者目前一半以上的购物是在网上完成的。
  • 57%的网购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 43%的购物计划将在2020年假日购物季通过在线购物完成。
  • 新冠肺炎的封锁期间,36%的购物是在线进行的,是2019年的2倍多。
  • 38%的在线支付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的。

除了这些关键发现外,daVinci还研究了人们在未来一年打算使用的多种支付方式,以及支付特点:收款人的最大价值、原因和他们现在的支付方式,以及他们如何付款和存入银行。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支付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24.html Wed, 29 Apr 2020 18:21:40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24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较2018年底增长1.68亿,占网民整体的85.0%;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较2018年底增长1.82亿,占手机网民的85.3%。

2019年,网络支付覆盖领域日趋广泛,加速向垂直化应用场景渗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网络支付业务稳步增长,有力拉动消费升级。一是网络支付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数据显示 ,2019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7199.98亿笔,处理业务金额249.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和20.1%,实现较快增长。二是移动支付有力拉动消费增长。非现金支付工具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不仅重塑了居民个人的消费行为,变革了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各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三是移动支付优化大众家庭消费结构。研究 表明,移动支付可促进我国家庭消费增长16.0%,使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比)降低1.7%,同时带动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型消费实现大幅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食品、衣着、居住等生存性消费。

网络支付正成为境内企业走出国门、境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活跃领域。一是网络支付业务走出国门、境外业务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国民出境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发展需求日渐强烈,越来越多的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跨境业务。例如,2019年2月,支付宝全资收购英国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First)后,在全球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数目已超过250家;5月,网易支付上线跨境收款平台“收结汇”业务,旨在助力境内卖家实现资金的收款与结汇,支持自有电商业务出海。二是支付行业逐渐成为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先行者。在国家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后,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贝宝(PayPal)收购国付宝70%的股权,标志着首家外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境内市场;11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Visa、Mastercard等五大国际卡组织与腾讯开展合作,使境外开立的国际信用卡能够绑定微信支付,目前已支持电商购物、旅行预订等国内消费场景。

网络支付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推动行业效能提升。物联网、近场通讯等新技术在垂直领域加速渗透,不断催生并变革着相关支付方式与形态。例如,在交通出行领域,基于感应识别、数据联网交换等技术的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全国ETC客户累积达1.85亿,2019年全年新增1.05亿,全国高速公路出入口客车ETC平均使用率达到70.0% 。此外,随着技术与支付的融合加深,支付企业竞争焦点正逐渐转向技术。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为代表的人机交互技术和以防攻击、防诈骗等为代表的风险控制技术在网络支付领域应用日趋广泛。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中国银联: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3931.html Sat, 11 Apr 2020 09:18:10 +0000 //www.otias-ub.com/?p=1033931

中国银联发布《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与您共同探寻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支付领域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新风险,作为一名普通金融消费者又该如何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根据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分析,2019年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二是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伴随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获得县乡居民,小微业主青睐;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与安全,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共同守护安全;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

日均使用逾3次 便民支付场景建设惠及日常生活

调查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继续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从人群看,自主创业者、私营业主、个体户、网店店主等小微业主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过5次。同时,移动支付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民、工人等群体,在公共缴费、超商便利、菜场生鲜等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占比过半。从场景看,交通出行成为2019年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场景,全国32城地铁、逾1600城公交受理银联移动支付,全国200多城的逾10000家停车场开通银联无感支付,移动支付与我们“行”影不离。

金融科技成就支付安全新体验 与密码验证共同守护安全

支付产品中身份验证、风险提示、账户安全管控功能、转账信息核验、赔付保证等安全措施持续优化,获得消费者的感知与认可。受访消费者普遍认为,生物识别验证、转账账户信息核验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60、70后等群体希望在支付及交易过程中多一些安全提示。

传统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率下降 受损人群占比下降

随着金融知识普及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深入推进,与2018年相比受访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2019年网络诈骗情况出现好转迹象,数据显示51%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相比2018年下降了16%,发生损失的人群占比为23%,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在非法平台泄露个人信息致损概率高 参与网络博彩损失金额大

受访消费者存在不良使用习惯的比例与2018年持平。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大使用不良习惯仍然为:更换新手机时,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23%);带有优惠信息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描(20%)。同时,在非法的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也是导致消费者发生损失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存在不良行为的受访人群的损失比较习惯良好的受访人群损失比高出了2.7倍之多。在所有不良行为习惯中,有参与网络赌博行为的消费者受诈骗的比例最高。同时,遭受大额损失的比例也最高,为所有不良习惯中受损人群比例、受损金额之首。此外,在未婚男性、大专及以下、工人、学生、私营业主/个体户等群体中有参与网络赌博行为的人群占比也相对较高。

移动支付安全意识普遍提升 重点人群仍需关注

2019年,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普遍提升,损失化解渠道更为多元。主动向银行挂失、拨打110已是主要挽损方式,同时保险赔偿也成为弥补欺诈损失的重要来源。值得关注的是,女性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达到近1/4,较男性高出5个百分点。家庭主妇、退休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也高于平均水平。

本次调查由中国银联与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8家支付机构联合开展,筛选有效问卷约6.2万份,约七成被访者集中在25岁至45岁。样本覆盖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高度还原移动支付人群现状,力求准确、真实反映中国移动支付人群的支付行为及安全意识,为持卡人与相关产业各方带来支付安全领域的趋势指引。

]]>
eMarketer:2019年中国最受关注的五大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990160.html Sun, 08 Mar 2020 17:00:02 +0000 //www.otias-ub.com/?p=990160 199IT原创编译

中国是数字创新的温床,世界各地的营销人员都在观察来自这个国家的最新趋势,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市场中。

eMarketer分析了2019年在中国兴起的一些趋势,2020年应该会继续受到营销人员的关注。

抖音

2019年抖音用户数量增长27.8%,达到4.426亿。此外,Trustdata的研究显示,2019年9月,用户每天花在抖音上的时间增长到27分钟,而2018年同期为17分钟。

关键意见领袖(KOL)在社交电子商务中发挥影响力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数据,2019年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额增长了110.0%,达到1.317万亿元人民币(1990.4亿美元)。

二三线城市推动电商消费

品牌和营销人员正在关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零售额快速增长,消费者信心更高。最重要的是,城市家庭的债务水平正在上升,这促使电商企业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智能音箱销售火爆

根据GFK在10月份的数据,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的销量达到1900万台,而2018年的销量为1130万台。

面部识别支付的采用正在普及

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中国面部识别支付用户增长了94.0%,达到1.18亿人,预计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

根据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60%到70%的受访消费者承认面部识别技术提供了便利,但由于缺乏安全性,80%的消费者仍担心数据泄露。此外,83%的受访者希望有一种方式来访问或删除被收集的数据。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YouGov:6/10的美国人知道纯移动银行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1715.html Thu, 23 Jan 2020 21:33:30 +0000 //www.otias-ub.com/?p=1001715 我们正在迈向一个未来,每个大型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银行,并希望消费者使用。一旦苹果和谷歌启动“智能支票账户”,苹果和谷歌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这一举动突显了谷歌对不断增长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的关注。

YouGov的最新调查发现,纯移动银行在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力方面表现出色:至少6/10的美国人(62%)知道至少一个主要的纯移动银行平台。而且,至少有1/9的消费者(13%)将在2020年使用纯移动银行服务。

纯移动银行业务的现状

纯限移动银行是传统的实体银行的替代或补充,其进入金融领域已有数年之久,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移动便利的需求。

他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很少或不收取费用,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银行服务,还有一些预算帮助以及每个应用程序的特殊待遇。

根据《福布斯》的调查,约62%的消费者知道至少有一家顶级纯移动银行,而近1/5的消费者(22%)曾使用过。另有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极有可能在明年使用纯移动银行。

隐私是纯移动银行的焦点,但对于用户而言,隐私问题不严重。纯移动银行服务在公众中赢得了相当多的信任:1/4的用户(25%)认为使用纯移动银行应用或服务没有缺点。

但是,隐私问题仍然是纯移动银行的三大障碍之一。从未使用或听说过纯移动银行的消费者中有1/4(25%)认为隐私问题是一个弊端。

其他主要障碍包括安全性问题(27%)、传统银行优先于替代银行(22%)和缺乏服务知识(19%)。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2019移动支付用户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97191.html Mon, 13 Jan 2020 17:41:18 +0000 //www.otias-ub.com/?p=997191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发布《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据了解,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收到15395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本科及以下学历和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用户仍是移动支付的主力用户;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区域占比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地区。

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用户使用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对用户移动支付选择的影响日益重要;支持商户和营销活动少也是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条码支付是用户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闪付类产品使用比例较上年明显提升,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已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移动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各类场景,生活消费、公共出行和水电燃气缴费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公交地铁和医院仍是最需要加强应用的场景。扫二维码和手机NFC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支付的首择方式,高速付费通行中用户更偏好选择ETC支付。

安全性和应用场景仍然是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仍是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的措施;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相关账户是用户遇到资金或信息安全问题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为全面、深入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现状,准确把握个人用户年龄、收入、学历等基本属性以及使用习惯变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收到153950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

一、移动支付用户特征分析

(一)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保持一致

2019年,男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62.1%,女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比例为37.9%。与2018年相比,移动支付的男女用户占比基本保持一致。

(二)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

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中31-40岁用户群体人数最多,占比为30.8%;其次是21-30岁以下用户,占比为27.4%;41-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占比分别为22.6%及11.3%,61岁以上和20岁以下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和2.4%。与2018年相比,各年龄段移动支付用户分布差异缩小。这说明随着移动支付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安全性的提高,各年龄段人群都能更好的体验移动支付带给生活的方便与快捷。

  

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中拥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一,占比51.5%;学历为大学本科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二,为42.1%;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分别占比为5.6%和0.7%。与2018年相比,专科及以下学历用户的占比有所上升,仍是移动支付的主要使用群体,硕士研究生用户有略微上涨。

(四)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的移动支付用户较多

2019年,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35.3%;月收入在3000-5000元区间的移动用户排名第二,占比为33.3%;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和3000元以下的用户分别占比为16.3%和15.1%。与2018年相比,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区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其他收入区间的用户比例与去年持平。

(五)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

2019年,地级市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33.0%;省会城市排名第二,占比为28.0%;直辖市排名第三,占比为17.7%;县域地区排名第四,占比为14.4%;乡镇和农村地区占比分别为4.1%和2.8%。与2018年比较可以发现,因城市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完善程度较好和当地居民收入较高等原因,城市地区移动支付用户比例进一步提升。

(六)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区域占比稳定

据调查,2019年华东华北地区所在的移动支付用户居多,分别占比27.4%和25.5%;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18.0%,相比2018年下降2%;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比为10.3%和7.0%;接下来是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占比均为5.7%;排名最后的为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地区,所在用户仍不足1%。说明国内移动支付用户仍多数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区。

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一)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多数用户每天使用

2019年,有69.6%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每周使用3次以上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9.7%;有6.8%的用户每周使用1-3次移动支付;半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7%;一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3%;半年及以上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不足1%。这说明移动支付已成为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二)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

2019年,有15.1%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33.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35.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6.3%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与2018年比较可以发现,单笔支付金额100元以下的用户减少了28个百分点,500-1000元的用户占比提升了近22个百分点,说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任提升,愿意使用移动支付作为更大金额的支付工具。

(三)用户选择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

2019年,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如支付宝余额账户、微信零钱等)是移动支付用户较常使用的账户,分别占比73.9%和70.9%,与去年持平;使用信用支付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和贷记卡的用户比例基本相同,分别为55.4%和55%;使用货币市场基金(如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等)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41.8%;使用Ⅱ类、Ⅲ类银行账户的用户比例为15.8%;另有4.5%的用户选择其他账户进行移动支付。与2018年相比,各类资金来源的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使用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作为资金来源的用户较去年分别提升近13个和6个百分点。说明因先消费后还款、折扣力度大特点,移动支付用户对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的使用度进一步提升。

(四)操作简单和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影响日益重要

2019年,用户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首要原因是操作简单、方便,占比为92.4%;选择无需带现金和银行卡的用户占比为80.3%,排名第二;其次是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64.4%;商户支持该方式和安全性高基本相同,分别占比40.0%和33.2%。除此之外,有4.1%的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原因为其他。与2018年的调查结果比较可以发现,操作简单、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已成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共识,较多的促销活动和更广泛的商户支持对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影响日益重要。

(五)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

2019年,存在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分别占比为65.0%和61.9%;排名第三位的是手机网速慢,占比为55.2%;排名第四位的是支付环节操作复杂,占比为34.0%;付费失败和开通繁琐的占比分别为23.6%和20.2%;担心限额低的用户占比为19.3%;用户比较不担心的问题是上网流量费用高和其他,占比分别为15.7%和4.4%。这说明经过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的持续宣传引导和用户的自主学习,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经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通讯服务提供商等机构的不断建设和努力,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和受理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用户的移动支付需求进一步被激发,并养成移动支付使用习惯,对商户支持形成刚性需求。

(六)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仍是用户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

2019年,用户认为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排名第一位是个人信息被泄露,占比为80.3%;排名第二位是账户资金被盗用,占比为67.2%;排名第三位是手机扫描到伪假条码,占比为66.4%;第四位是付款码发送给他人占比为40.8%,最后是其他占比为9.3%。与2018年相比,担心手机扫描到伪假条码的用户比例增长近4个百分点,担心其他问题的用户比例与去年持平。说明移动支付用户在关注账户资金安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市场主体应将客户信息保护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客户信息保护制度、机制、流程,加强敏感信息的保护,构建覆盖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体系。

(七)支持商户和营销活动少是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9年,支持商户少和营销活动少是用户使用银行客户端进行支付时存在最多的问题,分别占比59.8%和54.6%;其次是操作麻烦、体验不好和宣传少、不了解银行支付产品,分别占比37.5%和30.7%;最后是功能少和不知道周围朋友都在用哪家银行的APP,分别是23.6%和18.8%。与2018年相比支持商户少和营销活动少的问题占比有所增长,银行需要加强受理环境建设,丰富客户端营销活动,增加用户粘性,满足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刚性需求,提升移动支付用户对银行客户端的需求水平。

(八)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的措施

2019年,及时进行支付风险提示和畅通客户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得保的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权益措施,分别占比为80.0%和62.8%;其次是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增加交易验证环节(如支付过程中输入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分别占比为57.7%和57.2%;最后是采取交易限额管理和其他问题,占比分别为42.5%和6.2%。与2018年的调研情况比较可以发现,用户在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权益保护方面的需求有所提升,市场主体应进一步保障用户知情权,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电话、在线客服、邮箱等客户投诉渠道,不断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提升客户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

(九)安全性和应用场景仍然是用户认为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2019年,用户认为未来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中,安全性排名第一,占比为78.5%;排名第二位的是应用场景范围,占比为69.9%,以上两项均与2018年持平;便捷性排名第三,占比为56.3%;服务质量排名第四,占比为51.0%,较2018年有所上升;支付额度及其他问题分别占33.3%和5.6%。这说明用户希望能够安全、方便的随时随地使用移动支付,同时希望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服务质量。

三、移动支付用户属性与行为偏好分析

(一)移动支付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深度融合,购买生活品、缴纳公共事业费和公共出行支付的占比最高

2019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购买生活所需品,如吃穿用等)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公共出行类(乘坐地铁、共交等)和缴纳公共事业费(水费、煤气费、数字电视费等),占比均为78%;投资理财类(购买基金、保险等)占比为59.2%,票务类(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和商旅类(预定酒店、购买机票等)占比分别为53.4%和52.2%;最后,使用移动支付在娱乐类业务下载(购买会员服务、游戏下载等)场景支付的用户占比32.7%。上述数据说明移动支付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为消费者所接受,尤其是在生活所需品的购买、公共事业缴费和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已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二)扫码支付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闪付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比例显著提升

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表示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是使用客户端扫码或出示二维码完成支付,占比92.6%,与去年持平;在终端设备上使用闪付(例如:银行卡,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等手机闪付)完成支付排名第二,占比49.9%;在商户客户端跳转第三方客户端进行支付排名第三,占比29.6%;还有9.7%的用户经常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手机网页支付、回复短信支付、拨打热线支付等)进行支付。上述四种支付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8年均有所增长,其中在终端上使用闪付的用户比例增幅最大,较去年提升近23个百分点。说明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因受理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补贴等原因,闪付的提高程度最为显著。

2019年,有90.1%的用户能够接受使用条码支付,有9.9%的用户选择了不接受,较2018年接受度略有上涨。说明经过市场主体的持续深耕市场和客户培育,条码支付的使用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产品是支付宝、微信和银联云闪付(含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等手机闪付产品),占比分别为90.7%、87.3%和79.7%;使用银联云闪付的比例显著提升,较去年提升近50个百分点;使用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等客户端的占比为23.1%,与2018年基本持平;还有5.0%的用户使用其他移动支付产品。

(三)条码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公交领域应用显著增长

2019年,用户最常使用条码支付的场景为超市,占比88.3%;其次是便利店或连锁店,占比为69.2%;餐饮店场景排名第三,占比为62.0%;公交、自动售卖机以及电影院场景使用的占比分别为48.4%、33.7%和28.1%;不使用条码支付的用户占比为6.3%。说明条码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购物、餐饮和休闲等日常消费场景,其中公交出行场景的条码支付使用比例增长明显。

(四)扫二维码和手机NFC支付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时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

2019年,用户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时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是扫二维码,占比为49.1%,较2018年增长9.6%;其次是刷手机(NFC)支付,占比为35.4%,与2018年持平;使用公交卡或银行卡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三,占比为13.35%,较2018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公交行业受理环境的改善,移动支付正逐步取代公交卡等传统支付方式成为用户的新首选。

(五)ETC支付是用户在高速付费通行场景最愿意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

2019年,ETC支付是高速付费通行场景中移动支付用户最愿意使用的支付方式,占比为61.0%,较2018年增长9.1%;其次是车牌识别支付,占比为29.0%,较2018年下降2.9%;使用停车扫码支付和现金支付的用户占比分别为6.3%、3.7%,较2018年均有所下降。说明移动支付用户在通过高速收费站时,更倾向于使用减少排队时间、通行效率高、无需人工找零的无感支付模式。

(六)公交地铁和医院是用户认为市场主体最应加强移动支付应用的场景,用户对便利店、菜市场和水电煤气缴费场景的支付需求增强

2019年,用户认为应加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排名第一的仍是公交地铁,占比为63.8%,与2018年持平;排名第二的是医院,占比为60.3%,较去年下降4.6%;排名第三的场景是便利店,占比为58.4%,较2018年增长14.6%;排名第四的场景是菜市场,占比为57.8%,较2018年增长13.3%;排名第五的是水电煤气等缴费,占比为54.4%,较2018年增长9%;最后是停车场和高速公路占比分别为45.8%和45.3%,较2018年均有所下降。上述数据显示,随着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用户在公交地铁、医院、便利店、菜市场和水电煤缴费等场景对移动支付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七)用户遇到资金或信息安全问题时最常用的措施是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相关账户、获取其支持和投诉举报

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发现或发生资金损失、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时,最常采取的措施是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占比79.6%;咨询银行或支付机构寻求处理方法和向有关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投诉、举报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占比61.0%和60.7%;不了解处理措施及办法的用户占比18.9%;

 

四、移动支付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认知程度及关注点

(一)指纹和人脸识别是用户最了解的生物识别技术

2019年,指纹识别是用户了解最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占比为91.4%;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为88.8%;对虹膜和声波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占比为21.7%和21.0%;对静脉识别技术了解程度最低,占比为5.0%;除此之外,有3.4%的用户表示对各项生物识别技术均不了解。与2018年相比,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用户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与指纹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持平,这得益于该项技术在支付交易、用户身份验证方面的广泛探索试用,虹膜、声波和静脉识别技术有待进一步应该用推广。

(二)大部分用户愿意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

2019年,有84.4%的用户能够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有15.6%的用户选择了不接受,与2018年持平。这说明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已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趋于稳定。

(三)用户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时担心的首要问题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

与2018年调查结果一致,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首要担心的问题仍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占比分别为76.9%和71.3%;除此之外,支付失败、支付环节操作复杂等问题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占比分别为26.5%和29.5%;但认为商户不支持、开通繁琐的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占比分别为38.6和23.1%。与2018年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在应用于移动支付可能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和安全隐患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相关方应加强对客户敏感信息的保护,防范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97157.html Sun, 12 Jan 2020 13:23:50 +0000 //www.otias-ub.com/?p=997157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单位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收到153950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显示:

2019年,移动支付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占比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移动支付用户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与其他年龄段用户占比差距缩小;本科及以下学历和月收入在3000-10000元用户仍是移动支付的主力用户;移动支付用户以城市为主,城乡比例与上年持平;区域占比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地区。

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单笔支付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500元以上占比显著提升;用户使用借记卡和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的较多,贷记卡和信用支付产品使用占比提升。促销活动和商户支持对用户移动支付选择的影响日益重要;支持商户和营销活动少也是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条码支付是用户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闪付类产品使用比例较上年明显提升,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已为大部分用户所接受。移动支付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各类场景,生活消费、公共出行和水电燃气缴费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公交地铁和医院仍是最需要加强应用的场景。扫二维码和手机NFC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支付的首择方式,高速付费通行中用户更偏好选择ETC支付。

安全性和应用场景仍然是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仍是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是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采取的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的措施;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相关账户是用户遇到资金或信息安全问题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
eMarketer:14%的美国信用卡用户有非接触式银行卡 //www.otias-ub.com/archives/990168.html Thu, 02 Jan 2020 19:00:10 +0000 //www.otias-ub.com/?p=990168 非接触式银行卡是有近场通信(NFC)芯片的信用卡或借记卡,只需轻按阅读器即可完成交易。美国推出非接触式银行卡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大多数销售点(POS)系统都具有NFC功能,可以读取这些卡,因此非接触式银行卡已经开始在美国普及。根据CreditCards.com和YouGov 2019年7月的一项研究,在接受调查的美国信用卡用户中,14%拥有非接触式银行卡并曾使用它进行支付。

在很早就推出非接触银行卡的加拿大、法国和英国,其普及反而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接触式银行卡出现在苹果支付(Apple Pay)和三星支付(Samsung Pay)等移动支付之前。消费者不太倾向于转向另一个更新的系统。

非接触式银行卡已促使大多数主要零售商更新其支付系统,包括NFC读卡器。它还促使公交系统(例如纽约的地铁系统)开始测试非接触式付款。来自交通系统的数字显示,80%的收入来自移动钱包。

在英国,这些变化导致大规模转向使用非接触式信用卡;而在美国,这些变化是在移动支付平台已经引入之后进行的。其结果是,虽然缺乏兼容的POS系统,但是采用移动支付不再是一个问题。在非接触式信用卡和移动支付系统之间,这是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零售商和消费者对这些系统的接受程度更高,推动了最近移动支付的增长。eMarketer预测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将占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30.6%,相当于近7000万人。

这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字,但随着非接触式交通和购物选项的增加,eMarketer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及以后将继续呈现健康增长。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美国运通:2019年数字支付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79509.html Tue, 17 Dec 2019 21:43:12 +0000 //www.otias-ub.com/?p=979509 美国运通(AXP)发布了“2019年数字支付调查报告”,超过2/3的美国商家(69%)表示,公司将大量时间和费用专门用于处理支付欺诈行为。

欺诈呈上升趋势

接受调查的美国商家估计,他们的在线年销售额平均有27%是欺诈性交易,较2018年的18%有显著增长。与去年相比,同意其业务易受多种渠道支付欺诈影响的商家明显增多,包括移动交易(82%,2018年为73%)、网站(79%,2018年为74%)和销售点支付(为66%,2018年为55%)。

在调查中,近一半(42%)的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或其他支付信息时经历过欺诈,超过一半(5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担心自己的支付账户或信用卡信息在网上购物时会受到损害。

因此,许多商家在支付数据安全方面进行了更多投资。受访商家今年平均将IT预算的33%用于支付数据安全,高于去年的27%。

消费者期望快速、简单和安全的结账选择

消费者已经开始期望所有支付渠道都能获得快速、无缝的结账体验,这意味着等待时间和支付体验的简易性有可能影响销售。例如,62%的受访顾客在排队等待付款太久后没有购物就离开了商店,而85%的顾客把商品留在购物车里没有完成在线交易。

谈到数字支付,55%的商家受访者目前存储客户档案和支付信息,还有22%的商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这样做。但是,76%的受访者宁愿不保留这些数据,以减轻成本和安全方面的顾虑。

除了在线结账外,消费者还期望在店内获得无缝结账体验,超过八成接受调查的商家认为,Contacless为面对面支付提供了更快的选项(83%),并且比信用卡或现金支付(84%)更方便。非接触式也是一种新兴的消费者支付方式。1/4的消费者(26%)在过去六个月内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接触式支付。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eMarketer:2019年近40%的美国近场移动支付用户使用Apple Pay //www.otias-ub.com/archives/959439.html Thu, 14 Nov 2019 18:00:06 +0000 //www.otias-ub.com/?p=959439 通用移动支付应用首次比星巴克(Starbucks)移动应用更受欢迎,尽管只针对一家零售商,但星巴克移动应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Apple Pay去年成为市场领先者,当时有2770万美国人使用该应用进行支付。

自2018年5月以来,Apple Pay的使用增长速度超过了预期。到2019年底,Apple Pay在美国将有3030万用户,占近场移动支付用户的47.3%。紧随其后的是,星巴克应用(2520万用户),占近场移动支付用户的39.4%。

近场移动支付技术正在获得吸引力,特别是在杂货店等经常使用的零售商中。根据Digital Trends的数据,预计到2019年底,70%的美国零售商将支持Apple Pay。强劲的增长促使eMarketer向上修正了预测。虽然星巴克应用几年来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40%),但它只能在星巴克门店使用,其增长潜力有限。

今年美国通过近场移动支付的总支出将接近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用户使用近场移动支付花费1545美元,比去年增长了24%以上。

总体而言,今年美国使用近场移动支付的总人数将增长9.1%,达到6400万人,占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近30%。

尽管近场移动支付的使用在所有年龄组中都在增长,但就绝对规模和普及率而言,25-34岁的成年人是最大的人群,有2120万用户,占该年龄组智能手机用户的近50%。增长最快的则是55-64岁之间的美国人,但基数很小。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2019年美国近场移动支付总额将超过98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60736.html Mon, 11 Nov 2019 19:00:29 +0000 //www.otias-ub.com/?p=960736 根据eMarketer最新的预测,Apple Pay的主导地位以及零售商越来越多地采用近场移动支付技术,其在美国的使用量正在增长。

eMarketer估计,2019年美国近场移动支付交易总额将达到988.8亿美元,明年将增长31.8%,达到1303.6亿美元。到2021年,总交易额将达到1614.1亿美元。

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Apple Pay,它目前占美国近场移动支付市场的最大份额。eMarketer估计2019年将有3030万Apple Pay用户,占美国近场移动支付用户的47.3%和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13.7%。

相比之下,谷歌支付(Google Pay)和三星支付(Samsung Pay)分别占近场移动支付用户的19%和16.8%,占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5.5%和4.9%。

许多美国商店支持Apple Pay,而不是其他近场移动支付平台,这可以解释其主导地位。主要零售商Target、沃尔玛(Walmart)和Costco目前已经支持Apple Pay,但更多的零售商也开始接受谷歌支付和其他平台。

eMarketer高级分析师Jasmine Enberg表示:“近场移动支付的使用取决于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也取决于零售商对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苹果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其用户可能会在苹果生态系统中尝试新服务。这似乎与美国零售商产生了共鸣,尽管Apple Pay在消费智能手机市场上落后于Android,但其在商店内的接受度要比其他主要的移动支付提供商更为广泛。”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埃森哲:2019年全球支付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43633.html Sat, 26 Oct 2019 22:05:12 +0000 //www.otias-ub.com/?p=943633 埃森哲(Accenture)的一份新报告显示,随着支付变得更加即时、无形和免费,银行业15%的全球支付收入(2800亿美元)可能会被数字支付增长和非银行竞争所取代。

全球支付收入会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从2019年的1.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2万亿美元以上。但是,只有那些改变业务模式、采用最新技术并专注于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银行才能在50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中获益。

未来六年,银行信用卡交易和费用收入也将面临压力。免费支付将缩减8%的支付收入。此外,非银行在无形支付领域的竞争将使银行收入减少3.9%。即时支付导致的资金实时结算和转移对银行来说几乎没有获得利息,这预计将导致额外2.7%的支付收入面临风险。

当前信用卡交易和费用收入已经在下降,监管触发了费用压缩,技术取代了银行在支付中的作用。2015-2018年间,商业客户信用卡交易收入下降了33%,消费者借记卡交易收入下降了近15%,消费者信用卡收入下降了近12%。

研究发现,银行业已经意识到了新技术在支付方面带来的挑战。超过2/3的受访银行高管(71%)知道付款正在变得免费;近3/4的受访者(73%)认为大多数付款已经不可见或将在未来12个月内变为无形;甚至更多银行高管(78%)表示付款已经是即时的或将在未来12个月内成为即时的。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近4/5的受访者(18%)表示,银行的主要优先事项是在零售支付交易中构建安全性。近1/4的受访者(22%)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和创新支付中心是他们调整核心系统以适应高速和连续支付流所需的关键平台技术。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埃森哲 非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