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视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1 Oct 2024 15:34:4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QuestMobile:截至2024年8月份拥有超过千万月活跃用户的APP数量已经达到了319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0887.html Fri, 11 Oct 2024 15:34:44 +0000 //www.otias-ub.com/?p=1720887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拥有超过千万月活跃用户的APP数量已经达到了319个。在众多热门应用中,在线视频平台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月活跃用户规模排名前五的在线视频APP分别是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哔哩哔哩和优酷视频。

在过去,人们常常用“爱优腾”来指代三大主流在线视频平台,即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目前,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月活跃用户均稳定在3.9亿左右,显示出它们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相比之下,优酷的表现则显得有些逊色,其月活跃用户仅为1.99亿,只有前两者的一半左右。

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对于在线视频平台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对于在线视频平台来说,如何在保持现有用户的同时吸引更多新用户,将是它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自 快科技

]]>
广大大:2024Q1海外热门短剧应用趋势洞察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5658.html Fri, 10 May 2024 06:40:30 +0000 //www.otias-ub.com/?p=1695658 2023年,对于国内影视媒体行业而言,短剧是炙手可热的存在。 无论长短视频平台,还是影视公司和传媒机构都争相布局。年底 ,这股热潮也涌向了海外,ReelShort、DramaBox、ShortTV等 多款短剧应用在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商城排名冲上前列, 热度一度碾压各路本土老牌流媒体应用。每集不到2分钟的“土味 ”短剧,却具备跨越社会地位与阶层、国别的能力,短剧的魅力 毋庸置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外短剧赛道里出现了越来越多 的选手,市场也面临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将剖析短剧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海外热门短剧应用 的数据表现,结合赛道头部产品案例,帮助用户读者更好地把握 海外短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报告全文:

]]>
保利威:2021金融营销直播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7617.html Thu, 04 Nov 2021 10:34:21 +0000 //www.otias-ub.com/?p=1337617 随着业务发展需要,直播正在不断拓展到金融行业各个场景,衍生出“金融+文创、金融+扶贫、投顾服务,除此之外还有路演、科普、峰会、新品发布会”等不同直播场景。

但由于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往往是无形的,而且与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加之在使用价值上也与其他行业的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使得金融行业的营销一直存在以下四大痛点:产品展示难度大、客户信任难度大、触达年轻客群难度大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难度大。

基于以上四大痛点,金融产品营销未来将出现四化趋势,即营销渠道向直播间转移–直播化,营销信息即内容–内容化,数字化提高营销效率–数字化,公域私域多场景整合营销–生态化四大趋势。

而直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从企业端看,在信息交互上具备了实时性、互动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同时,也具备了内容化、场景化和数字化等能力;从用户端看,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在消费者过去接触过的内容营销形式中,直播仅次于短视频,占比高达47.0%。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直播能够很好地解决金融产品在营销上面临的以上四大痛点,已经逐渐成为金融行业进行产品营销、企业宣传等动作的标配。

尤其是随着消费者的全面线上化,潜在客户从接触,到感兴趣,再到通过直播咨询一步步成为客户,全链路的金融服务都能在线上完成,直播直接加速了金融服务链路的数字化。在这样的趋势和浪潮之下,粗略式、无体系的直播打法将成为过去式,而精细化的直播内容运营、直播平台升级、营销模式的创新,将开启行业专业化的下半场。

]]>
中移智库:5G泛视频重点业务产业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8720.html Thu, 15 Jul 2021 20:30:56 +0000 //www.otias-ub.com/?p=1278720 泛视频是指以视频作为信息展现和交互形式的业务,主要分为传统视频业务、新兴视频业务和衍生视频业务三类。

在产业链研究的基础上,对长/短/直播(超高清视频)、云游戏、云VR的发展阶段、产业制约因素和各环节产业链地位进行研判。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B站:前浪后浪我都要了 1季度用户、社区和营收均高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2270.html Tue, 19 May 2020 16:06:53 +0000 //www.otias-ub.com/?p=1052270 根据B站发布的1Q20财报,1季度B站继续快速扩大用户盘子。MAU同比增长70%至1.72亿人,移动MAU同比增长77%至1.56亿人,用户互动达到新高,DAU同比增长69%至5100万。平台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比4Q高10分钟至87分钟,为有史以来最高。

用户快速增长的成绩来自不断丰富的内容,友好和高粘性的社区以及不断提升的品牌认知。得益于B站新年晚会的成功,因疫情导致的超长假期,加快了B站获取新用户的步伐。

随着更多优质内容和服务的推出,B站的商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月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34%至1340万人,付费率提升至7.8%,相对两年前翻倍。营收达到23亿元新高,比指引上限超出1亿元。

在长假期间,B站成为内容创作者的首选平台,活跃内容创作者和视频提交量有明显增加。1季度共有180万内容创作者提交了490万个视频内容,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38%。1季度除平台ACG外,热门的内容频道还有生活,游戏,娱乐,动漫,科技和知识。

假期期间,人们在家期间寻找自娱自乐的方法,B站积极推广美食、在线健身、Vlog。同样,游戏品类也成为越来越多游戏爱好者的选择。随着最近与腾讯和索尼音乐的合作,音乐内容流量也不断增加。另外B站扩充了科技和教育内容以满足用户学习新技能的需求。

OGV内容方面,动漫、纪录片等高质量原创内容不断丰富。新近播出的《仙王的日常生活》这部高质量的动漫不到30天的播放量破亿,创下B站OGV内容的纪录。OGV内容库的构建也推动了付费会员的增长,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090万。

社区方面,用户指标创下纪录。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11亿的新高,年比年增长113%。用户产生的月总互动量共计49亿次,同比2019年三位数增长。

官方会员数增速加快,截止到1季度底,共有8200万用户完成了100道题的考试,同比增长66%,12个月的留存率仍然保持在80%的高位。

商业化方面,游戏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至11.5亿元,占总营收的50%,FGO仍然表现强劲,其他诸如Azur lane和Furious yama也继续流行。

4月份推出的Princess Connect! 吸引了数百万的玩家,在发布一周内进入中国ios下载和畅销头部榜单。B站将进一步丰富游戏内容种类,目前有30部高质量的游戏储备,8部获得版号。

增值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2%至7.94亿元,增长主要得益于付费会员,直播和其他增值业务。付费会员数突破1000万人,达到1090万,同比增长127%。

广告业务方面,快速增长的社区使得B站成为广告主的首选平台。尽管受到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广告业务营收仍然同比增长90%至2.14亿元,领先的三大品牌广告行业为电商、游戏和3C产品,效果广告的前3个行业则为游戏、教育和电商。

1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69%至23亿元,游戏和非游戏游戏各占一半,收入日趋多元。

付费用户转化率进一步提高,月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34%至1340万人。

成本同比增长51%至18亿元,其中内容分成成本为8.89亿元,同比增长61%。毛利同比增长180%至5.3亿元,得益于利润率更高的业务以及付费用户的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至23%。

总运营费用增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7%,销售和市场支出为6.06亿元,同比增长234%,主要是APP推广和品牌支出,以及公司手机游戏支出和市场和销售人员费用。管理费用为1.71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费用为2.97亿元,同比增长60%。

净亏损为5.39亿元,去年同期为1.96亿元。每股亏损为-1.62元。截止到季度末,公司共有现金和短期投资79亿元。

其他信息:

1季度用户增长解读:优质内容和友好的社区生态 品牌认知提升和积极的用户获取策略是用户增长的根本。B站越来越成为不仅是年轻人的首选娱乐平台,以上和疫情无关的因素才是用户增长的核心驱动。延长的假期只是起到加速的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随着用户复工复学,用户增长会放缓,但预期2Q、3Q仍然会有不错的用户增长。新用户画像仍以年轻人为主,以20岁左右,超过50%是三线以及以下城市。B站的增长不仅关注数量,还关心质量,dau,留存和使用、付费用户率都保持甚至有提升。

关于用户增长空间,理论上所有的视频用户都是PUGV的用户,没有人会拒绝优质内容。目前视频行业用户规模为8.6亿,未来肯定超过10亿。

新年晚会和后浪都是品牌广告的尝试,也会积极得输出Vlog和学习社区,让人们认知B站上有这些垂直内容。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16-35岁用户对B站的品牌认知度。未来会持续对优质内容做推出,教育用户B站的内容和品类能力。

商业化:公司认为未来2-3年增值业务未来会保持高位增长(超过100%),商业化的过程本来是用更高质量的内容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

疫情对B站游戏的收入不明显,对游戏业务有信心,有30款游戏储备,8款拿到版号,游戏构成是非常健康的。游戏《公主连接》的成功是B站二次元游戏发布能力的又一次证明,是一部高口碑的游戏,公司相信是个高达三年以上长生命周期的游戏。

]]>
Netflix:4Q19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预计一季度新增700万付费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2364.html Mon, 27 Jan 2020 02:24:12 +0000 //www.otias-ub.com/?p=1002364 Netflix((NFLX.US)周三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务报表。财报显示,Netflix第四季度总营收为5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6%;归属Netflix的净利润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38.1%。

财报发布后,Netflix首席执行官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斯宾塞·诺依曼(Spencer Neumann)、首席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Ted Sarandos)、首席产品官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以及投资者关系及企业发展副总裁斯宾塞·王(Spencer Wang)出席财报视频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古根海姆证券公司分析师Michael Morris(迈克·莫里斯)的提问。

以下为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分析师:在我们深入探讨你们发布的这一季度财报的具体内容之前,我想先聊一聊你们对于新的一年、新的十年战略上的想法。首先,你们认为,你们在2019年战略上取得的最大的成果是什么?那么,在未来,你们又想要取得怎样的成果呢?

里德·哈斯廷斯:可能大家也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年,我们都秉持相同的战略,即“取悦我们的用户,并借用户的一臂之力来帮我们来完成增长”。当然,我们采取过各种方法。最开始的时候,是以邮寄DVD的形式,然后变成各种方式的组合。如果,大家有关注我们在投资电影方面所做的努力,以使其成为Netflix相当强劲的一块,我们是取得了持续不断的进展的。但是,即使是采取同样的策略,我们也还是在学习,如何取悦用户,不论是产品方面、营销方面还是内容方面。而在未来的十年,我们预测一切还将照旧。我们将运用现有的强大的资源,甚至将做得比之前还要更好。

分析师: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财报的几个关键内容。第一个当然是关于,针对未来的这一季度的展望。在过去这一季度,相对于当时的展望来说,表现是相当强劲的。第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稍微没那么强劲,你们有提到在第一、二季度存在时间点的问题。但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未来这一整年的表现将是怎样的?2019年和2018年相比较,是非常相似的,在第四季度表现都非常地好。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2020年也会是相同的情况呢?

斯宾塞·诺依曼: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长远的机遇还是相当大的,也是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的,这一点得先明确。我们不会提供未来一整年的展望,但是,大家可以看一看第一季度的展望。一如既往地,这也将是有史以来表现最佳的第一季度,我们预计将取得700万的新付费用户。所以,700万这个数字还算是一个相当长足的增长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季度新增付费用户的数量超过700万的,也就只发生过四次。数字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首先,它反映出我们在美国面临的一些情况,我们在财报中有提到,这归因于竞争和价格带来的用户流失。去年第四季度,这种竞争并没有持续整个季度,而我们预期第一季度会在整个季度面临竞争,而且,在未来这种竞争会在未来一整年席卷全球。因此,我们想谨慎地将这些因素对业务的影响都考虑进去。另外,我们也有提到,第一、二季度季节性的问题。也就是今年上半年,我们认为将会更加平衡一些,考虑到2019年第二季度价格方面的措施,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会和2018年以及2019年的情况类似。

分析师:关于竞争,你提到了客户流失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不可以谈一谈竞争对于用户增长以及用户参与度这两方面的冲击?尤其是用户参与度这一块,我知道谈这个还早,但是迪士尼的相关产品很明显更关注儿童和家庭市场,你们是否发现用户在这类产品的参与度有什么变化?

斯宾塞·诺依曼:首先,可喜的是,我们在第四季度还是增长的,甚至是在美国市场,即使是受到竞争对手发布新品的冲击。所以,我们另辟蹊径,我们将发展业务的重点放在提高用户满意度以及观看量。大家可以看到,第四季度,全球、甚至是在美国市场,单位用户观看量都有提升。只要我们能持续进步,会越来越好的。

里德·哈斯廷斯:迪士尼产品(Disney+)有很多产品,比如《曼达洛人The Mandalorian》。他们首先会抢走有线电视的生意,当然,他们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们未来的增长还是会来自于有线电视流失的那些观众的。

分析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最后再讨论一下美国市场以外和美国市场内部的比较。显然,美国市场更加成熟一些,这也是迪士尼在第四季度发布新内容的时候重点投放的一个市场。当然,他们也在世界范围内也进一步发布了这些内容,比如在第一季度,他们将范围拓宽到了欧洲市场。可不可以谈谈你们的想法,任何想法都可以?

里德·哈斯廷斯:迪士尼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升级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全球性的竞争对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和YouTube竞争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竞争,包括观看量。斯宾塞有提到,我们的单位用户观看量增长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容更高品质了,我们的服务也变得更优质了。

分析师:针对我们上一季度谈到的定价的问题,你们有提到,这些竞争对手的加入,不会对你们的定价产生任何影响。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这一问题,有什么最新的进展和规划么?

格雷格·彼得斯: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话,我们的美国市场的第四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了23%,所以增长还是非常显著的。我们不认为有什么情况会从根本上导致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出现任何变化。我们的模式是,如果我们不断投入资金并做得好的话,那么,我们的用户就会不断地付给我们会员费,这源于超棒的故事,舒服的产品体验,以及给用户创造的价值。然后,我们时不时会向用户多收一些钱,以维持这种正向循环不断运行。到目前为止,很多方面都在证明这一模式是可行的。

分析师:我们再深入聊一下这个话题,从历史角度来看,你们有过几次从百分比上来看相当大幅度的几次提价。你们是否考虑,在一些较为成熟的市场,进行一年一度的提价?比如,有些人他们对固定的有线电视的费用其实是已经相当熟悉的了。

格雷格·彼得斯:我们目前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什么一定正确的模式,我们主要是倾听我们的用户,当然,也是通过他们的参与度体现出来的。我们其实就是将其作为我们的指导方针,这也给我们传达何时可以提价的信号。我们确实是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的。

泰德·萨兰多斯: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观看量、参与度、用户量的增长看到提价的合适时机。如果我们越常能看到这些信号,我们就能越频繁地涨价。我们所构建的这一模式,其实造成的结果是,我们每个月都要向用户证明我们自己,这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极高。

分析师:最后一个这方面的问题是高级会员和普通会员的比较。普通会员朝高级会员迁徙的趋势是怎样的?是否存在某种进一步激励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即使是价格提升了,但同时也收获更优质的产品呢?

格雷格·彼得斯:我们一直在评估价格与功能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很强的迁徙关系。我们的各种不同的会员类型,其实订阅率都是相当不错的,这是一个非常喜人的信号。我们目前提供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价格档位,用户们进而选择适合他们的价格、服务包。我们希望能在这一块更加创新,给我们的所有的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但是,目前来看,一切进展都非常有序。

斯宾塞·王:我来补充一下。我们发现有极少量的用户朝更高价格的会员迁徙,但是,变化趋势极为平缓。因此,不存在断崖式地变化。此类平缓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智能电视和高清电视。(编辑:刘瑞)

]]>
OpenSignal:2019年全球移动视频体验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74451.html Sun, 22 Dec 2019 20:00:48 +0000 //www.otias-ub.com/?p=974451 59%的移动视频体验有显著改善

22个国家的用户的移动视频体验非常好,包括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等主要市场。同样,今年有21个国家进入良好类别,包括巴西、智利、墨西哥、俄罗斯和越南。法国是唯一一个跳过两级的国家,在短短一年内从“一般”上升到“非常好”。59个国家/地区的视频体验有改善。

移动下载速度排名靠前的国家在视频体验方面远远谈不上领先

在OpenSignal的移动状态报告中,韩国的移动下载速度排名第一,但在移动视频体验方面的排名为21,加拿大的移动下载速度在全球排名第三,但在移动视频体验方面仅排在第22位。

移动视频消费的真实增长需要真实的视频分析

OpenSignal独特的移动视频体验测量源自一种基于ITU的方法,用于确定感知的视频质量。在其他输入中,我们的方法将图片质量、视频加载时间和失速率考虑在内,在0-100的范围内创建一个分数,反映用户感知的移动视频质量。

由于运营商面临频谱紧缩,美国在移动视频方面落后

虽然美国人的视频体验有所改善,得分从46.7分增加到53.8分,但这还不足以让美国进入最佳类别。

六个国家的移动视频质量被评为优秀

在分析的100个国家中,只有挪威、捷克共和国、奥地利、丹麦、匈牙利和荷兰的移动用户享受到了顶级的移动视频体验。总体来说,37%的国家的用户享受到了非常好或极好的体验。

28%的国家/地区在移动视频体验方面排名适中

9%的国家的移动视频体验很差,这意味着移动视频几乎无法观看。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eMarketer:2023年全球手机视频观众将超过27.2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955332.html Tue, 29 Oct 2019 20:00:48 +0000 //www.otias-ub.com/?p=955332 很多人主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视频,eMarketer调查了手机视频的使用模式。

eMarketer的预测显示,到2023年全球将有27.2亿人在手机上观看视频。2019年全球有21.6亿人在手机上看视频,这相当于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于同期全球网络视频观众CAGR(4.5%)。

亚太地区在手机视频收视方面占主导地位,2019年该地区将占全球手机视频观众的56.8%,到2023年将增长到60.2%。拉丁美洲排在第二位,目前的份额为11.3%;其次是北美(9.7%)。除亚太地区外,所有地区的份额在预测期内都将下降,这是由于亚太地区比世界其他地区增长速度更快。

手机视频观众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各地区的差异很大,本质上是富裕程度的衡量标准,美国、韩国、北欧国家、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加拿大是比例最高的国家。

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视频观众将从2019年的16.8亿人增长到22.2亿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2%。

在人口众多且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增长将最为明显,特别是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增长率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北美和西欧等较为成熟的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将会放缓。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图解抖音推荐算法 //www.otias-ub.com/archives/954402.html Tue, 22 Oct 2019 12:53:38 +0000 //www.otias-ub.com/?p=954402 抖音推荐算法究竟如何是做抖音短视频运营的同学非常关心的问题,抖音官方并没有披露正式的算法,但凭借着民间的智慧和官方披露的部分信息中,网友已经总结出抖音推荐算法的秘密。这里整理资料如下:

首先看短视频发布后抖音一般会进行的一系列推荐流程

第0步:双重审核

在抖音,每天有数量庞大的新作品上传,纯靠机器审核容易被钻空子,纯靠人工审核又不太现实。因此,双重审核成为抖音算法筛选视频内容的第一道门槛。

机器审核:一般是通过提前设置好的人工智能模型来识别你的视频画面和关键词,它主要有两个关键作用:其一,审核作品、文案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果疑似存在,就会被机器拦截,通过飘黄、标红等提示人工注意;其二,通过抽取视频中的画面、关键帧,与抖音大数据库中已存在的海量作品进行匹配消重,内容重复的作品进行低流量推荐,或者降权推荐(仅粉丝可见、仅自己可见)。

人工审核:主要集中在3块:视频标题、封面截图和视频关键帧。针对机器审核筛选出疑似违规作品,以及容易出现违规领域的作品,抖音审核人员进行逐个细致审核。如果确定违规,将根据违规账号进行删除视频、降权通告、封禁账号等处罚。

第一步:冷启动

抖音的推荐算法机制是著名的信息流漏斗算法,也是今日头条的核心算法。通过审核后,第一步叫冷启动流量池曝光,比如你今天上传一个视频,通过双重审核的作品,系统将会分配给你一个初始流量池:200-300在线用户(也可能有上千个曝光)。不论你是不是大号,只要你有能力产出优质内容,就有机会跟大号竞争。

 

第二步:数据加权

抖音会根据这1000次曝光所产出的数据,结合你账号分值来分析是否给你加权,比如完播率、点赞、关注、评论、转发、转粉、游览深度等。

以上这些都会对你的短视频数据造成影响,以及对你的短视频作出是否要加权的判断,然后会挑选前10%的视频,再增加1万次曝光。

第三步:加大推荐

这一步会给数据好的短视频进行更大的加权,并且会在第三步强化人群标签分发,让内容分发的更加精准,这类似猜你喜欢的打标,视频是有标签的,用户也是有标签的,两者之间会做标签匹配。

第四步:进入精品推荐池

进入精品推荐池,大规模曝光,一旦进入精品推荐后,人群标签就被弱化了,就像当年温婉的视频,几乎每个抖音用户都会刷到温婉的视频。

其他概念和现象

延后“引爆”

不少抖音运营者会发现,有些内容发布的当天、一周甚至一个月内都数据平平,但突然有一天就火了,为什么?两种原因:

第一种,被很多老司机戏称为“挖坟”。它是指抖音会重新挖掘数据库里的“优质老内容”,并给它更多的曝光。这些老作品之所以能被“引爆”,首当其冲是它的内容够好,其次,是你的账号已经发布了很多足够垂直的内容,标签变得更清晰,系统能够匹配给你更精准的用户。优质内容+精准用户,老作品重新火爆起来就不意外了。

第二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爆款效应”,它是指,你的某一个作品在获得大量曝光(几百万,甚至千万级)时,会带来巨量用户进入你的个人主页,去翻看你之前的作品。如果你的某一个作品,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关注(转评赞),系统将会把这些视频重新放入推荐池。很多垂直内容的创作者,往往都是因为某一个视频的“火爆”,直接把其他几个优质视频“点燃”,形成多点开花,全盘爆炸引流的盛况。

流量触顶

抖音作品经过双重审核、初始推荐、叠加推荐层层引爆之后,通常会给账号带来大量的曝光、互动和粉丝。而这种高推荐曝光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之后,爆款视频乃至整个账号会迅速冷却下来,甚至后续之后发布的一些作品也很难有较高的推荐量。为什么?

抖音每天的日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总的推荐量是基本固定的:一方面,跟你内容相关标签的人群基本完成推荐,其他非精准标签人群反馈效果差,所以停止推荐;另一方面,抖音也不希望某个账号迅速火起来,而是通过一轮轮考验,考验你的内容再创新能力,考验你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

]]>
Netflix:Q3营收52.4亿美元净利6.7亿 付费用户达1.58亿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952629.html Sat, 19 Oct 2019 01:18:47 +0000 //www.otias-ub.com/?p=952629 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流媒体巨头Netflix发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Netflix第三季度营收为5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略低于预期的52.5亿美元;归属Netflix的净利润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每股收益达1.47美元,大大高于预期的1.05美元。财报发布后,Netflix股价盘后飙升了逾8%。

以下为Netflix第三季度财报要点:

——第三季度营收为52.4亿美元,而预期为52.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亿美元;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47美元,预期为1.05美元,去年同期为0.89美元;

——第三季度美国流媒体付费用户增加51.7万人,而预期增长为80万人,去年同期为150万人;

——第三季度国际流媒体付费用户增加626万人,而预期为620万人,去年同期为730万人。

Netflix表示,由于在内容方面花费巨大,该公司正在采取措施遏制自由现金流出。在第三季度,Netflix自由现金流总计为负5.5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负8.59亿美元。该公司重申了其全年自由现金流约负35亿美元的预期,并预计2020年自由现金流将比本财年有所改善。

然而在第四季度,Netflix在各方面的预期似乎都很保守。预计今年最后三个月,其全球用户总数将增加760万人,远低于目前分析师平均预计的923万人;第四季度预计每股收益0.51美元,低于0.82美元的市场预期;第四季度营收预期为54.4亿美元,比分析师普遍预期低7000万美元。

下个月,面向消费者的流媒体服务领域将变得更加拥挤。迪士尼将于11月12日推出其流媒体服务Disney+,月费7.99美元。苹果的流媒体平台将于11月1日推出,月费仅为4.99美元。与它们相比,Netflix的标准服务目前每月收费12.99美元。

对于这些新推出的流媒体服务,Netflix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竭力想要降低它们的影响。该公司在声明中称:“这些新服务的推出将是嘈杂的,我们的短期增长可能会受到些影响。不过,从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鉴于我们的实力和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上个季度,Netflix的新用户增长未达到预期,该公司将原因归咎于内容疲软,而不是竞争加剧。Netflix周三表示:“许多人专注于‘流媒体战争’,但我们已经与其他流媒体服务以及线性电视竞争了十多年。即将推出的新服务加剧了竞争,但与线性电视相比,我们依然都很弱小。”

尽管如此,许多分析师认为,市场可以支持多个流媒体玩家,而Netflix将在短期内保持其主导地位,因为不太成熟的玩家会帮助它们增加受众和内容。具体地说,在第三季度,Netflix得益于所谓的“原创内容顺风”,更多的原创节目帮助提振了其业绩。

此外,Netflix在本土制作的原创内容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助推动了国际付费订户的增长。自2014年以来,Netflix每年增加的国际用户都多于美国用户。

虽然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Netflix的股价飙升了8%以上。但自上次财报发布以来,该股始终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当时,Netflix报告了自2011年以来美国付费用户首次出现流失的趋势。自7月至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收盘为止,该公司股价下跌了2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变化不大。(小小)

via:网易科技

]]>
德勤咨询:电视和视频的未来2023 //www.otias-ub.com/archives/812674.html Sun, 09 Jun 2019 16:56:48 +0000 //www.otias-ub.com/?p=812674 德勤发布了新报告“电视和视频的未来2023”。消费者的期望和使用习惯正在迅速改变,市场参与者需要做好准备。

VoD和数字平台是颠覆者

传统媒体概念已成为过去,整个行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媒体服务不再仅仅是电影和电视节目消费的平台,现在他们正在投资全球成功的内容制作,并与传统的电视和视频行业展开直接竞争。与此同时,广播和媒体公司正在推出自己的按需产品,全球内容制作商正在建立自己的流媒体服务。

此外,点播视频已经彻底改变了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越来越期望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电视和视频内容。

电视和视频行业的未来

所有这些因素已经对市场产生影响,未来几年电视和视频会是什么样子? Netflix、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全球平台巨头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吗?或者电视和视频行业是否会发展成为一个由合作形成的多元化生态系统,传统供应商也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

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和持续的多元化使得未来很难预测。这就是为什么德勤对电视和视频行业采用一种成体的研究方法。

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容生产流程和发布。全IP正在成为电视和视频的新标准,快速光纤网络和5G正推动更灵活的移动媒体内容消费。基于人工智能推荐功能帮助观众更快速地发现喜欢的内容。

视频点播正在广泛的前沿,但传统的线性电视继续发挥其作用 – 特别是在体育和重大活动等流行的现场内容领域。

电视和视频广告正在适应新的形式,并越来越依赖于广告内容个性化。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优化广告和内容,提高潜在客户质量,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交出数据。

媒体行业的市场监管将比现在更加温和。特别是对在线和移动服务领域,这将减少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压力,尤其是传统媒体公司。网络中立性仍然存在。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eMarketer:美国网民视频收视情况汇总 //www.otias-ub.com/archives/803732.html Sun, 09 Dec 2018 16:32:16 +0000 //www.otias-ub.com/?p=803732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美国青少年不大可能有智能手机或经常访问社交媒体,但是视频是其重要的网络活动。今年将有2420万少年(11岁或更小)收看网络视频,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至2570万人。从平台来看,YouTube和Netflix是青少年最常用的网络娱乐平台。

        今年,2330万美国青少年(12-17岁)收看网络视频,这个数字在2019年也保持稳定。此外,今年有2250万青少年收看传统电视。

        千禧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熟的一代人,今年6480万千禧一代每个月收看网络视频,这个数字在2022年将达到6680万人。像青少年一样,千禧一代正在从传统电视转向网络渠道,他们也更可能在YouTube和Netflix上收看电视节目,而不是看直播。今年还有5900万千禧一代收看传统电视,但是到2020年都将保持下降趋势。

        今年,5180万美国X世代观众收看网络视频,占X世代人口的3/4。这个数字一直到2020年都将保持增长趋势。和年轻人不同,X世代依然保持着传统电视收看习惯。去年,6020万X世代在电视上收看直播或录播视频,今年还有5880万X世代这么做,明年将降至5780万人。

        婴儿潮一代并不像年轻人那样喜欢收看网络视频,但是今年3770万婴儿潮一代更可能使用PC和视频流服务,而不是智能手机。eMarketer预测今年51.5%的美国婴儿潮一代每月收看网络视频。到2022年3680万婴儿潮一代收看网络视频,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群体数量下降。从普及率来看,届时52.4%的婴儿潮一代收看网络视频。

]]>
OpenSignal:2018年移动视频体验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779903.html Sun, 14 Oct 2018 16:38:56 +0000 //www.otias-ub.com/?p=779903         OpenSignal发布了2018年移动视频数据。在分析的69个国家中,11个国家的视频体验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这意味着移动视频加载速度很快,即使在高分辨率下也很少停滞。另一方面,这些精英国家也有改善的空间,没有国家过的最高评级,最快的国家无法提供最佳的移动视频质量。

        韩国是移动视频加载最快的国家,但其他15个国家的视频体验排名更高,捷克共和国的移动视频体验最好。

        在移动视频体验方面,欧洲国家的表现超过其他国家。不仅欧盟国家名列榜首,而且在11个获得最好成绩的国家中有9个国家来自欧洲。

        OpenSignal的分析表明,在速度相对较慢的国家,视频体验和连接速度是相互关联的,但是一旦一个国家的平均总体下载速度超过15 Mbps,连接的速度对流视频质量几乎没有影响。

        整体视频体验评价

        整体下载速度

        比较整体移动视频体验和下载速度

        OpenSignal将移动视频体验分为5个档:

  •          75-100 最佳
  •          65-75 非常好
  •          55-65 好
  •          40-55 良
  •          0-40 糟糕

        即使是拥有最先进LTE网络的国家,移动视频体验评分也只有“非常好”,许多4G国家甚至没有进入排行榜。捷克共和国的整体视频体验得分为68.5,只有10个国家的移动视频体验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其中大部分位于欧洲中部和北部,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新加坡则代表了中东和亚洲。这些国家的用户很少会发现他们收看的视频质量有问题,因为好的分数通常意味着快速加载并且只是偶尔停滞。

        在追踪的69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分数在40到65之间,即获得“良”或“好”的评价。这意味着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移动视频体验都有待改进。视频加载时间缓慢,中途可能停滞,以及连接通常无法加载高分辨率的视频。总的来说,欧洲国家的排名往往高于美洲,而亚洲和中东国家则分散在整个排名中。

        OpenSignal还检查了69个国家/地区的总体下载速度,不同国家的总体速度得分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国家超过了40 Mbps,一些则低于10 Mbps。值得注意的是,下载速度与视频体验排名大不相同,尤其是图表的顶端。例如,科威特的平均下载速度只有14.7 Mbps,但视频体验几乎与韩国达到同等水平。拥有最佳视频体验的捷克共和国甚至没有进入下载列表的前十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penSignal 非授权请勿转载

]]>
领先数据:爱奇艺2018年二季度付费会会员增速速何? //www.otias-ub.com/archives/751099.html Fri, 20 Jul 2018 03:07:28 +0000 //www.otias-ub.com/?p=751099 爱奇艺二季度付费会员增速何?对于视频网站而言,最重要的一个数字指标是付费用户数。

全球行业老大奈飞(NASDAQ:NFLX),就是因为本周公布的二季度数据中新增付费用户数不及预期,差点跌下神坛。

对于同样面临季考的爱奇艺(NASDAQ:IQ)而言,付费会员数量自然格外受到关注。

根据日前采集的公开数据并经计算,我们预计爱奇艺的付费会员在今年二季度可能会在6850万到7150万范围内,同比增长67%至74%(去年二季度为4100万),环比增长11.7%至16.6%(今年一季度为6130万)。

怎么估算的?

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呢?下面讲讲方法论。

基于商业模式而言,我们都清楚,与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数量关联最直接的因子便是内容。

而在衡量“内容”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四个关键元素,包括:

  • 有多少活跃浏览的内容
  • 有多少新增活跃浏览的内容
  • 有多少活跃浏览的自制内容
  • 有多少新增活跃浏览的自制内容

根据过往的数据统计,我们分别计算该4个元素与付费会员数量的关联性,大致如下:

通过这样的研究也能证实,内容与付费会员数量的关联性(Correlation)非常之高,达到0.99以上。

正是基于内容与付费会员数量之间的这种函数关系,我们在公开渠道内,对爱奇艺、腾讯视频以及优酷三家视频网站的相关内容数据进行了统计计算,并据此对爱奇艺二季度的付费会员数作出了相关的预估。

点击增量最高

根据我们收集的公开数据显示,二季度里,三家视频网站平台的内容总数稳定。6月活跃浏览的内容同比增长3.9%,至54,375部。

 

同时,三家平台上,6月的新增观看次数(点击增量)合计为2780亿次,从去年同期的2270亿增长22.4%。

通过统计计算可以发现,在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视频网站平台上,新增观看次数(点击增量)增长主要来自爱奇艺。

增量剧目最受欢迎

根据我们收集的公开数据显示,三家视频网站6月新增活跃浏览的内容为12,380部,同比增长8.4%。

6月新增内容(增量剧目)的浏览次数,也从去年同期的1740亿增长到2320亿,增长幅度达33.1%。增长也主要来自于爱奇艺。

自制剧贡献最大

三家视频网站平台6月自制剧活跃浏览的内容总量,从2017年6月的788部同比增长81.2%至1,428部。

在6月,这些内容带来的新增观看数量为140亿,同比从2017年6月的80亿增长74.9%。爱奇艺新增观看数的约50%,是由自制剧活跃观看内容贡献的。

经过我们的统计计算发现,6月影视剧的浏览次数超过了电影。

来源:领先科技

]]>
Camia:亚应用&游戏Q1 TOP100下载榜之印尼 //www.otias-ub.com/archives/729189.html Sun, 27 May 2018 14:48:10 +0000 //www.otias-ub.com/?p=729189 本期CAMIA采集3月31日印尼GP前300应用&游戏2018年第一季度相关数据,并总结出TOP100下载榜单,情况如下:

Part 1

——应用

TOP 5应用类别依次为工具类、视频播放和编辑类、通讯类、摄影类&购物类和社交类,几大类别在榜单中的占比分别为13%、12%、11%、9%、9%和8%。

其中绝大部分应用都是于2017年以前在该市场推出,仅有7%的应用于2017年之后推出。在这7%的应用中包括了4款视频播放和编辑类应用,其中就有火山小视频的国际版《Vigo Video》和抖音海外版《Tik Tok》。

TOP 100下载榜中中国玩家旗下应用占31%,其中将近一半排在榜单TOP50。在占比最高的工具类中,超过一半的应用为中国发行商旗下应用,其中包括了传输工具《茄子快传SHAREit》,《wifi万能钥匙WiFi Master Key 》和GOMO旗下输入法《GO Keyboard 》。

在占比第二的12个视频播放和编辑应用中有一半为中国玩家旗下产品,而在这6个应用中就有5个为国内各大短视频应用的国际版本:抖音《Tik Tok》,小影《VivaVideo 》,火山《Vigo Video 》,快手《Kwai Go 》和乐秀《VideoShow》。

榜单四款输入法全为中国玩家旗下产品:猎豹移动的《Cheetah Keyboard》,搜狐旗下《Typany Keyboard 》,GOMO旗下《GO Keyboard 》和Kika科技旗下《Kika Keyboard 》。

以下是完整榜单:

(印尼应用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应用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应用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应用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应用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Part 2

——游戏

游戏TOP 100下载榜单占幅最大五类游戏依次为动作类、休闲类、体育类、赛车类和街机类游戏。其中动作类占20%,休闲类占16%,其余三类各占11%。

其中中国游戏发行商旗下游戏占15%。在占比最大的动作类游戏中,中国玩家旗下游戏占比超过1/4,前五大最高下载量动作游戏中有3款游戏为中国玩家旗下游戏,其中包括了2016年下半年在该市场推出的海外版王者荣耀《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和2018年3月份推出的腾讯吃鸡手游《荒野行动》国际版《PUBG MOBILE》。

榜单前五十的中国游戏共有九款,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款之外还有网易吃鸡手游国际版《RULES OF SURVIVAL》,IGG旗下大乱战游戏《BarbarQ野蛮人大作战》,猎豹移动的《Piano Tiles 2™钢琴块2》,等等。

以下是完整榜单:

(印尼游戏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游戏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游戏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游戏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印尼游戏Q1 TOP100下载榜,注:应用类别依据商店类别进行分组)

来源:CAMIA

]]>
Oath:美国千禧一代视频喜好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6886.html Tue, 22 May 2018 16:59:21 +0000 //www.otias-ub.com/?p=726886         美国千禧一代通常会在电视上观看喜剧、动作/冒险和戏剧,但在数字设备上更倾向于新闻。 Oath的新调查研究了美国人,尤其是千禧一代对视频内容的偏好,较短的内容在小屏幕上更受欢迎。

        至少有一半的受访者在电视上观看过以下类型的电视节目:

  •         喜剧(67%);
  •         行动/冒险(62%);
  •         戏剧(61%);
  •         体育(57%);
  •         新闻(56%);
  •         神秘/惊悚/恐怖(53%)。

        其中几种类型的节目时间较长,例如戏剧和动作/冒险节目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不足为奇的是,在小屏幕上这类内容并没有那么吸引人。

        新闻在智能手机上引领潮流,41%的千禧一代上个月在手机上观看过一些新闻内容。其次是音乐/音乐会节目(38%)、教学/教育/自我改进内容(31%)和戏剧(31%)。

        新闻和音乐/音乐会也是PC和平板电脑上的顶级类型,更可能是剪辑内容。教学/教育/自我改进内容和喜剧在数字设备上的排名也很高。

        千禧一代更可能在智能手机上看视频。实际上,他们在所有15种视频类型中都超过平均水平,这可能是他们更容易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观看视频。

        千禧一代最喜欢在智能手机上观看的包括喜剧、动作/冒险、浪漫、动画和神秘/惊悚/恐怖。

        值得注意的是,千禧一代也在电视上观看这类节目也超过平均指数。这说明千禧一代只是喜欢这类节目,不管使用什么设备。

        有趣的是,尽管新闻是千禧一代在数字设备上观看次数最多的节目,但在电视上观看新闻的人低于任何其他类型的节目。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Penthera:移动视频缓冲慢让半数观众放弃观看 //www.otias-ub.com/archives/706011.html Thu, 05 Apr 2018 16:40:01 +0000 //www.otias-ub.com/?p=706011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Penthera对美国移动视频观众的调查,收看视频流的时候最让人烦躁的是不断缓冲。

        60%的受访者表示半数移动视频收视体验让他们感到沮丧,其中,53.5%的观众会放弃观看,稍后再尝试。更重要的是,大约有1/4的观众会完全停止使用服务。

        网络视频缓冲仍然是一个灾难,特别是广告和视频一起投放。发布商希望在视频中投放更多广告以提高收入;广告客户希望将更多测量像素嵌入到视频中,以便更好地跟踪关键性能指标(KPI);技术供应商则尝试将其标签保留在发布商的网页上。

        广告本身陷入了糟糕的网页设计以及投放问题。与展示广告不同,视频广告通常只有在点击播放按钮之后才会调用,而播放之前还会提示缓冲循环。

        视频播放器广告服务接口定义(VPAID)代码也存在一些问题,广告客户在发布商的网页上安装太多广告测量代码,从而延长了加载时间。

        除了广告的问题之外,由于在高峰观看期间对流式传输的需求更高,OTT视频平台也占用带宽以满足其需求。

        Penthera调查的结果与2017年4月Mux对数字视频观众的调查相似,其中85%的受访者会放弃耗时过长的视频。去年12月Adobe调查美国成年人发现,80%会停止观看或切换到其他设备,如果内容加载时间过长。

        eMarketer预测,今年美国网络视频广告支出将达到170亿美元,到2020年将增长到240亿美元。减少缓冲并让用户在其网站上花更长时间的发布商将能够更好地从增长中获利。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iVo:2017年Q4网络视频和付费电视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5452.html Sun, 01 Apr 2018 16:59:56 +0000 //www.otias-ub.com/?p=705452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TiVo的“2017年第四季度网络视频和付费电视趋势报告”,超过2/3的美国和加拿大成年人(68.2%)至少订阅一个视频点播服务(SVOD)。

有趣的是,SVOD订阅在付费电视用户中的比例略高于非付费电视用户。2017年第四季度约63.8%的退订付费电视用户表示,他们至少订阅了一个SVOD,略高于第三季度的比例(60.6%)。而在付费电视用户中,69.5%至少订阅了一个SVOD,和前一季度(64.7%)比也有所增长。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非付费电视用户并不那么喜爱视频内容。

事实上,非付费电视用户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收看视频,如天线(34.9%)、智能电视收看Netflix和Hulu(30.6%)、使用流媒体设备(23.9%)或机顶盒(10.3%)等。

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有线或卫星服务,只有1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电视。

无论是付费电视用户还是非用户,人们的流媒体服务偏好大体相似。Netflix作为领先的流媒体服务,在非付费电视用户中的普及率(83.3%)略高于付费电视用户(79.4%)。Amazon Prime在付费电视用户中的比例(38.1%)则高于非付费电视用户(34.1%)。Hulu排在第三位,分别有27.4%的非付费电视用户和23.8%的电视用户订阅。

在第四季度的报告中,TiVo首次测量了YouTube TV的普及情况。它在流媒体服务中排在第四位,10.2%的非付费电视用户和12.9%电视用户订阅。

HBO NOW、Starz和Showtime相对小众,在付费电视用户中的普及率均高于非付费电视用户。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从“直播 VS 短视频”到“直播+短视频” :移动视频娱乐的下半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650963.html Mon, 06 Nov 2017 15:18:59 +0000 //www.otias-ub.com/?p=65096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移动视频娱乐的下半场】即可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移动视频娱乐的下半场】即可

]]>
Ooyala:2017年Q2全球视频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41664.html Tue, 17 Oct 2017 16:56:39 +0000 //www.otias-ub.com/?p=641664         199IT原创编译

        Ooyala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视频指数”,从整体来看,移动视频收视量增长停滞不前,增长不到1%。

        经过22个季度的快速增长(两位数增长率),2017年第二季度,移动视频仅增长0.4%,占视频收视量的56.7%。智能手机视频收视量稍有下降,平板电脑的份额则增长至历史最高(10.6%)。

        在北美,移动视频站视频收视量份额不到50%;但是在亚太地区则达到历史新高,72%的收视是移动设备贡献的。EMEA(57.7%)和拉丁美洲(56%)移动视频收视不断增长。

        随着新iPhone和Galaxy设备的发布,Ooyala预计,到今年年底,移动视频播放份额将达到60%。

        第二季度视频指数还显示了人们对长篇视频内容(20分钟以上)的喜爱。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和联网电视的长视频观看时间都超过50%。长视频占智能手机和PC视频收视时间的53%,占平板电脑视频收视时间的82%,几乎所有的电视收视都是长视频(96%)。

        平板电脑、PC和智能手机上平均收看的最长的长视频是44分钟,大约是一集电视剧的长度。按设备细分,智能手机上收看的最长视频是38.5分钟,而PC上收看的最长视频是25.3分。

        同时,短视频(0-5分钟)在PC(35%)和智能手机(36%)上收视份额基本持平,尽管去年短视频占智能手机收视份额(55%)更高。

        OTT内容需求快速增长。Netflix和Amazon继续投资内容制作,今年Netflix发布了126个视频内容。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极光大数据:中国移动视频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26915.html Fri, 25 Aug 2017 10:37:25 +0000 //www.otias-ub.com/?p=626915 从电视发明并普及以来,视频节目一直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从电视到PC再到移动端,内容载体的变化也让移动视频app顺利地接过了流量入口的重任。巨大的用户基础使得移动视频app行业的整体覆盖率在所有移动应用垂直行业中一直居于前列,其所带来的流量与想象空间也使得这个行业成为互联网巨头与投资机构的必争之地。报告详细分析中国移动视频app行业的渗透率、增长速度、用户忠诚度、活跃度、用户使用习惯等数据。

观点 :

  • 这是流量主战场之一,7月份移动视频app用户规模为6.42亿,近一年维持较为稳定状态
  • 两强相争胜负难分,腾讯视频、爱奇艺市场渗透率均在40%左右,而多数移动视频app市场渗透率在10%以下
  • 腾讯视频app过去半年DAU均值破亿
  • 移动视频app用户忠诚度低,多数移动视频app独占率在20%以下
  • 广东省是移动视频app用户集中地,广州、深圳、东莞进入移动视频app渗透率top 10城市
  • 爱奇艺女性用户占比更高,腾讯与优酷用户则男女比例相近

来源:界面

]]>
大数据解读短视频风口:草根青年和小城主妇是主流人群 //www.otias-ub.com/archives/607794.html Fri, 30 Jun 2017 09:03:17 +0000 //www.otias-ub.com/?p=607794 研究背景

互联网上的内容从文字、图片到视频不断迭代。2017年,短视频成为内容领域最疾速的风口之一,也是资本界争相抛出橄榄枝的对象。这个行业新贵辈出,BAT也相继入场,个推大数据研究中心依托庞大的数据体系与深度学习技术,用大数据解读短视频的行业规模、用户画像以及未来趋势,带你看懂行业喧嚣背后的真相。

研究方法

基于个推大数据,结合短视频用户的线上、线下行为,研究短视频的行业规模及用户的基本属性、生活形态以及行为特征。

数据来源

1、 个推大数据中心、个推大数据联盟及合作伙伴等多种不同渠道复合而成

2、公开资料收集及整理

3、时间范围: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

备受资本青睐,短视频成为最火爆的风口之一

作为当下最火爆的风口之一,短视频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从兴起到爆发的转变。根据媒体此前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显示,仅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方面融资事件已超过30起,融资金额规模高达53.7亿元。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使用趋势的延伸,以及多媒体内容消费习惯的深化,未来短视频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短视频竞争进入白热化:新贵辈出,BAT入局

资本的争相进入让短视频领域的竞争迅速进入白热化。快手、秒拍、美拍等老牌短视频APP还在争夺市场,梨视频、FaceU等新贵已经相继横空出世。和其他竞争激烈的新兴行业一样,短视频领域里也清晰可见BAT的影子:阿里巴巴旗下的土豆网全面转型短视频平台,百度视频参与了人人视频的B轮融资,腾讯则领投了快手获得的第五轮3.5亿美元融资。此外,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也加入战局。新浪微博宣布1亿美金支持短视频领域,今日头条拿出10亿人民币补贴短视频创作者,还内部孵化了西瓜、火山小视频、抖音三个不同方向的短视频产品。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短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充满更多变数。

行业存量增速加剧,日活数据高歌猛进

个推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短视频行业进入集中爆发期,行业存量增速急速加剧,截至2017年5月1日,行业存量超过2.5亿;日活数据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同样截至今年5月1日,行业整体日活超过5000万。

每5人中就有1人安装短视频APP,三四线城市更普及

个推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短视频行业渗透率达到了23.4%,相当于平均每5人中至少就有1人安装短视频类APP。就城市分布来说,短视频在三四线城市更普及,即使在覆盖最多的前十大城市里,也仅有上海属于一线城市,其他九个城市分别是兰州、海口、天津、郑州、柳州、石家庄、济南、平顶山和开封。

草根青年和小城主妇是短视频主流人群

个推大数据针对主流短视频APP,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对主流用户人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短视频的主流用户分为草根青年、小城主妇、时尚玩咖、小资中产以及高知女性五大类。其中,草根青年和小城主妇占据了短视频整体用户的半壁江山,占比分别达到了31.7%和22.47%。

男性用户显著增加,低龄化趋势明显

从用户性别属性来看,短视频男性用户占比明显增加。相比去年同期,今年5月男性用户的占比从50.23%上升到68.65%,男女比例从相对平衡转变为近7:3。

此外,短视频行业用户的年龄分布也从相对集中转变为相对分散,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17年5月,0-17岁用户占比从7.68%上升为14.77%,18-24岁用户占比从14.71%上升到35.57%,25-34岁用户占比则从69.86%下降到29.75%,35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从7.75%上升到17.9%。

“单身狗”和“加班狗”增加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单身狗”和“加班狗”两类人群增速明显。单身人群的占比从去年6月的36.64%上升到63.59%;加班人群的占比从32.69%上升到41.08%。

短视频人群爱好特征:拍照美图、社交和唱歌

短视频整体用户的兴趣爱好也有十分明显的特征。个推大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排名前十的兴趣爱好特征分别是爱好拍摄和美图,热衷网络社交,喜欢唱歌,单身人群热衷交友,喜欢搞笑信息,喜欢汽车,爱点外卖,关注美容美妆,喜欢音乐,喜欢旅行。这些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兴趣偏好显示,短视频用户相对更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属于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前沿人群。

短视频的商业变现

虽然短视频行业风头正盛,但内容创作者的商业变现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传统的内容创业模式相比,短视频具有更加丰富多元的营销模式。目前,内容创作者的收入主要依靠各类平台方的政策补贴和广告植入两大方式。未来,打通内容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壁垒,将视频内容与电商相结合的方式会成为短视频商业变现的主攻方向。随着短视频领域在各个垂直细分层面对用户价值的深入挖掘,短视频的商业变现也将更有想象力。

短视频的未来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5G网络的逐渐铺开,未来一段时间内短视频行业的用户规模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大量短视频作者的涌入,也会将短视频的内容推向专业化、垂直化和精细化。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进一步扩大,积累了品牌、资源和制作能力的明星内容创作者也将进一步走到台前。最终,明星内容创作者的IP化还将反哺电影、电视剧等内容创作,推动短视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eMarketer: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视频用户规模达到4.3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591090.html Fri, 12 May 2017 16:48:19 +0000 //www.otias-ub.com/?p=591090         199IT原创编译

        中国移动视频市场快速扩张,移动视频内容和服务需求似乎无法获得满足。

        eMarketer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视频观众人数将超过4.35亿。这个巨大的市场加剧了顶级视频应用之间的竞争,因为这些应用都在争取更多的独家内容、用户和流收入。

        根据3月27日至4月2日Cheetah Lab对中国Android顶级移动视频应用的研究,一些知名企业主宰了中国移动视频领域。

        市场领先者腾讯视讯的移动应用程序在Android用户中占有率达到15%以上。而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刚开始与Netflix达成合作伙伴,目前排名第二,占有率达到14%以上。

        Cheetah的分析集中于提供长篇视频的应用程序,不包括提供视频短片内容的应用。

        2016年12月QuestMobile调查了中国顶级移动视频应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月活跃用户(MAU)数量名列前茅。腾讯视讯的移动应用拥有超过3.88亿月活跃用户;爱奇艺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接近3.69亿。

        移动视频应用之间激烈竞争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用户,而是为了确保视频服务未来收入来源,包括广告、增值服务等。

        虽然根据iResearch的数据,2011年订阅仅占网络视频收入的3.4%,预计这个比例将在2017年增长至1/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爱奇艺4年亏了70亿,视频业务并不容易 //www.otias-ub.com/archives/585216.html Sun, 23 Apr 2017 23:50:13 +0000 //www.otias-ub.com/?p=585216

2010年4月,爱奇艺正式上线,到今年4月,爱奇艺已经过完7周年。回顾中国网络视频的这些年,爱奇艺坚持到今天真是来之不易。一路走来,中国视频网站的格局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今天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三足鼎立之势的同时,乐视,芒果,PPTV,搜狐视频艰难前行的局面。

公司 上线时间 近况
爱奇艺 2010年4月 根据易观,3月份MAU排名第一,为2.5亿人
土豆 2005年4月 2012年8月与优酷合并,2017年转型为短视频
优酷 2006年12月 2016年4月成为阿里子公司
酷6 2006年7月 2009年被盛大收购,自从逐渐沉寂
迅雷看看 2012年9月 2012年9月独立品牌运作,2015年被响巢收购
PPTV 2005年5月 2017年1月21日,聚力视频(原PPTV)将改名为“苏宁体育”
搜狐视频 2004年底 根据易观,3月份MAU为4509万人
腾讯视频 2011年4月 根据易观,3月份MAU为2.47亿人
乐视 2004年11月 尽管获得融创融资,但仍遭遇资金问题
风行网 2005年9月 与SMG百视通联姻进入台网运营的阶段
PPS 2006年6月 2013年5月7日,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
暴风影音 2003年 2015年03月24上市

由于视频网站较高的流量和内容成本,加上巨头的争夺,视频网站普遍亏损严重。可以说为了让网民看上好看的电影和剧集,视频网站们可是操碎了心。以爱奇艺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到2016年,爱奇艺一共亏损了70亿元,亏损额从2013年的7.43亿元扩大至2016年27.7亿元。

爱奇艺敢于这么亏损下去,一方面是视频网站业务未来的前景本身是客观的,如果你参考迪士尼,Netflix,你就会相信爱奇艺终有一天可以盈利;另一方面也给百度愿意支持不可分,百度作为爱奇艺的大股东,显然非常力挺爱奇艺,不然市场上几乎没有投资机构可以支持如此大的亏损业务。如果说百度还做了哪些好,这个可算得上是百度的好了,掏钱让你看影视。

好消息是尽管爱奇艺的亏损每年扩大,但营收确实比亏损增长更快,亏损比例也在下降,运营情况有所好转。营收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会员,直播,游戏联运等非广告收入在快速增长。根据爱奇艺2016年6月的数据,爱奇艺的会员突破了2000万人。

优酷土豆自合并给阿里巴巴后就没有披露财务数据,腾讯视频也没有,但我们估计这两家视频网站的亏损情况同样并不乐观。

]]>
2016年我国网络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584487.html Thu, 20 Apr 2017 10:42:07 +0000 //www.otias-ub.com/?p=584487 现如今,网络电视剧、网络综艺等在线视频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网络视听产业已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活力最丰沛的领域之一。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把付费内容的设置提上日程,网络视频俨然也已不再是“免费的午餐”。据统计,2016年我国网络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网络视频付费的演变过程可能看似波澜不惊,但期间的几个关键词却与你我紧密相关。

网络视频:发展中探索盈利模式

估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一个朋友:坐车或走路时经常会低头看手机视频、吃饭或下班回家后更是第一时间打开电脑“追剧”——如果觉得这其实也是你自己的真实写照,那也不必觉得诧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5.45亿,较2015年底增加4064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4.5%,较2015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收看网络视频的用户群体正在逐日剧增,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主要的网络娱乐类应用相比,集视听于一体的网络视频也是唯一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的产品形态。

在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大步向前迈进的同时,自2010年开始,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尝试推出付费服务,主要涉及在线点播和会员付费,其中尤以会员付费收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各大视频网站通过大剧排播模式创新、VIP会员内容的有效开拓,积极拓展相关增值服务在网民中的渗透。

广告:不断试探忍耐的底线

在网上看视频的时候,最恼人的恐怕是视频开始前的那些广告了,而在不知不觉间,广告播放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很多视频网站甚至把广告穿插在视频当中。广告为何越来越多?理由很简单——虽然网络视频行业广告收入增长有所疲软,但在营收中,广告收入仍然牢牢占据着网络视听收入的主体份额。随着传统媒体的广告预算持续向新媒体转移、网络广告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线视频广告市场也迎来稳定的发展。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用户在遇到广告时会选择先在网上看点其他内容,或许这也成为视频网站选择在视频播放期间强行插播广告的重要原因,正所谓让人“防不胜防”。而对于看广告的用户而言,能忍受的广告时长也是有限度的,71.5%的受访者表示能忍受60秒以内的广告,其中16.9%的人对广告的忍受度是30秒,12.8%的人对广告的忍受度是15秒

付费用户:掏钱可能“实非我愿”

近年来,主流视频网站联合各方力量,大力打击盗版;同时,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给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付费体验,使得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养成;此外,随着视频网站用户增值服务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也考虑付费换取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用户付费在网络视频行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网络视频付费的商业模式已基本确立。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上半年,约35%的网络视频用户有过付费看视频的经历,这一比例实现了近几年内最为快速的增长。付费用户呈现偏男性化、年轻化(主要为20至29岁)、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促使他们付费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收看会员独播内容或去掉广告;“等免费以后再看”、“可以找到免费资源”则是非付费用户不愿付费的主要原因。

移动端:网络视频的下一个关键词

从2012年开始,网络视频用户开始大规模向手机端转移,历经4年多的时间,这一转移已基本完成。目前手机已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最主要设备,有近95%的网络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看视频。另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已接近5亿,增长率达23.4%;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71.9%,相比2015年底增长6.5个百分点。

除了载体的变化,近几年网络视频的内容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电影、电视剧、综艺是网络视频用户最爱看的节目类型;下一步,演唱会直播、少儿节目、短视频等则可能成为网络视频收费的“新增长点”。网络视频的未来还将发生哪些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
视频网站Netflix付费用户规模过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584185.html Thu, 20 Apr 2017 01:02:10 +0000 //www.otias-ub.com/?p=584185

凭借着独家优质付费影视内容,Netflix全球扩张的步伐继续延伸,根据最新的数据,Netflix的付费订阅用户数在2017年1季度已经达到9436万人,预计4月份达到1亿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个付费用户数是国内视频网站爱奇艺2千万的5倍。

Netflix在付费会员和付费营收上保持高速增长与其多年以来一直投入优质内容购买和原创内容打造,以为付费会员提供优质影视服务的努力分不开。与YouTube这种免费提供内容,与广告赞助的模式相比,Netflix无疑是闯出了一篇天地。Netflix的成功实践也让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收入加入到付费视频内容分发的竞争中来,包括亚马逊,hulu,youtube等。而诸如HBO等传统的付费内容生产者也在通过网络渠道积极培养订阅用户,毫无疑问付费影视内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然而对于投资者的担心,Netflix团队认为影视市场空间仍然很大,现有的竞争对手加入这个领域,相当于往大海中降落几滴小雨点,并不会对Netflix形成冲击。

Netflix上亿规模的付费用户与其国际扩张取得成效不可分割。截止到2017年1季度,Netflix海外付费用户规模达到4499万户,几乎逼近美国4938万订阅用户。从付费会员的增长速度来看,海外付费用户的增速显著高于美国本土用户的增长。

根据eMarketer,2017年美国网络视频用户约为2.218亿人,意味着Netflix一家的付费渗透率为22.3%;根据爱奇艺去年披露的数据,其付费用户为2千万人,假定2017年1季度,爱奇艺付费会员数达到3千万人,而CNNIC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为5.45亿人,按此比例推算,其付费率为5.5%,按这个比例粗略估计,显然中国网民对视频的付费率大约为美国的1/4的,随着老百姓意识的觉醒,视频网站做出更好的作品,相信会员付费率仍有较大的提升。

从人均ARPU来看,Netflix美国付费用户人均支出为3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06.4元),而爱奇艺的季度会员费用为58元,绝对值上比美国要低,当然从收入的相对水平来看,国内视频网站的包月费用已经不低了。

近期Netflix在海外市场的进展也相当之好,真是娱乐无国界,正如好莱坞大片能够冲击中国市场一样,Netflix的剧集同样在全球也是所向披靡。当然Netflix也在加强国际市场的本地化,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了本地语言和文化的原创剧集内容,这也使得海外市场的订阅用户数不断攀升。更难得的是Netflix在海外市场已经实现运营利润为正,证明了其国际化策略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199IT原创

]]>
实力传播:2016年移动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在线视频平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499305.html Mon, 25 Jul 2016 09:23:18 +0000 //www.otias-ub.com/?p=499305 1469438469-8054-img-home-big-lead-inset

2016在线视频预测报告指出,今年移动设备将超越“固定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在线观影平台。

全世界观众平均每日花费19.7分钟在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上观看在线视频,相比之下,花费在固定设备(台式电脑和智能电视)上的时间仅为16分钟。对移动设备而言,这一观影时长较去年的14.2分钟增加了39%。今年,固定视频消费将维持不变,智能电视上观影时长的增加弥补了台式电脑流失的视频消费量。

该报告是Zenith年度在线视频预测报告的第二版,包含了历史数据以及对于在线视频消费和广告的预测。此外,还有本地专家对于个别市场发展的评论。今年的版本收录的市场数量由去年的40个增至57个。

移动视频消费的增长主要受到移动设备普及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低价设备的普及、优质移动显示器的发展以及4G等高速数据连接的普及。Zenith预测,2017年移动视频消费将增加33%,2018年将增加27%,达到每日33.4分钟。2018年,移动设备将占据在线视频消费64%的份额。固定视频消费方面,2017年将增加13%,2018年将增加3%,达到18.7分钟。智能电视观影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2015年,广告商在在线视频广告上的花费从2014年的134亿美元增至175亿美元,Zenith预测,在线视频广告投入将以平均19.8%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达到301亿美元。届时,在线视频将占据数字屏幕广告投放31.3%的份额,2015年仅为26.7%。

尽管大多数在线视频消费来自移动终端,但目前大多数在线视频广告仍投放在固定设备上。这一状况将持续到2017年。据Zenith估计,今年固定视频广告将占据所有在线视频广告的68%,较去年的75%有所下降。直到2018年,移动端广告才可能与固定端广告投放持平。由于视频广告在大屏幕上投放效果更好,因此广告商将继续为固定视频广告支付大笔费用。

在许多国家的市场中,品牌都将在线视频视作传统电视的一种补充,而不是竞争者。在线视频可以扩大电视推广活动的覆盖率,尤其是对于年轻观众,他们是在线视频的重度用户。在较小的市场中,广告商常常重复投放电视广告,但这并不是使用在线视频最有效的方法。在线视频广告通常在短于30秒时最为有效。Zenith广告支出预测报告指出,电视和在线视频在全球显示器广告中所占的份额在持续增加。2015年,电视和在线视频占据全球显示器广告48.5%的份额,2010年仅为43.8%,而到2018年该份额有望达到49.6%。

]]>
Ooyala:宽带基础设施是亚太地区OTT发展的主要障碍 //www.otias-ub.com/archives/477865.html Tue, 19 Jul 2016 17:07:32 +0000 //www.otias-ub.com/?p=477865         199IT原创编译

1        亚太地区OTT市场正处于临界点,未来两年将是市场增长和普及至关重要的两年,新调查预测到2019年亚太地区OTT都将保持快速增长,澳大利亚OTT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将达到4000万美元,泰国将达到5400万美元。

        但是仍然存在挑战,Ooyala 和Vindicia的报告“亚太地区OTT展望”分析的挑战包括:

        宽带基础设施——行业高管认为宽带基础设施的挑战和负担得起的固定宽带服务的限制将严重阻碍增长。在澳大利亚,平均网速8.2 Mbps,近是美国和英国网速的一半。泰国平均网速9.2 Mbps,但是普及率只有9%。在印度尼西亚,宽带普及率只有1%,网速只有3.9 Mbps。看起来亚太地区是一个以手机为主的市场。

        内容本土化——尽管网络内容很有吸引力,但是受访者认为本地语言对优质OTT服务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网络内容还面临着当地付费电视供应商的竞争。

        Netflix的因素——虽然Netflix将推动OTT市场的发展,但是消费者需要适应Netflix通用模式。因此,消费者是选择Netflix,还是本地内容提供商还不确定,本地内容提供商的多平台和捆绑式套餐也许更有吸引力。

        Ooyala亚太地区副总裁兼总经理Keith Budge表示“OTT竞争激烈和主要市场的整合即是机遇和是挑战。亚太地区OTT提供商必须通过数据了解受众的行为和喜好以建设丰富的、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并提供独特的内容和有竞争力的价格。”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oyal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trategy Analytics:2021年全球移动视频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492801.html Thu, 07 Jul 2016 16:07:48 +0000 //www.otias-ub.com/?p=492801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报告《2010年-2021年全球移动视频预测》指出,全球移动视频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250亿美元;届时,广告投入将驱动三分之二的移动视频总市值——广告商旨在靠日益增多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视频用户来吸金。报告还提到,截至2021年底,移动视频的预测用户数量将翻两倍有多,达到20亿,等同于全球移动用户36%的渗透率。 

2010年-2021年全球移动视频用户渗透率(按区域)

image009

来源: Strategy Analytics, 2016

该报告评估了2010年-2021年期间全球主要区域的移动视频用户数和手机及平板电脑视频收益规模。移动视频收益按商业模式划分,包括销售、租赁、订阅和广告费赞助。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媒体战略分析师石伟表示,“移动视频收益最大的增长将来自广告赞助内容,这是由于用户与日俱增的视频消费为广告商提供了机遇。未来五年移动视频的广告收益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

拥有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比如Facebook、Twitter、微信和其它平台希望用视频提高用户参与率并减少用户流失,这为未来提供了潜在盈利机会。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媒体战略研究总监Nitesh Patel补充道,“尽管用户的移动视频消耗正在增加,但广告商在移动视频上的投入尚未赶上用户收看移动视频的增长速度。此外,移动视频服务的新模式 —— 比如像Periscope和Facebook Live这样的视频直播平台在盈利前正在着手吸引更多用户。当前,社交媒体利用在线视频直播形式提高用户参与度,同时延长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消耗的时间,但我们预计收益将会随之而来。”

]]>
Ooyala:2021年亚太地区OTT电视和视频收入将达到18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477868.html Tue, 31 May 2016 17:09:39 +0000 //www.otias-ub.com/?p=477868         199IT原创编译images

        到2021年亚太地区17个国家OTT电视和视频收入将增长两倍,从2015年的57亿美元增长至184亿美元,中国仍然是该地区的市场领袖。

        支持视频点播(AVOD)的广告预计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赢家,2021年将达到88亿美元,和2015年的27亿美元相比增幅达到225%。今年年底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到2021年将贡献49亿美元,日本贡献15亿美元。

        手机是主要的动力,比固定宽带分布更广,也更重要。

        Digital TV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师Simon Murray表示:“智能手机用户将继续推动OTT电视和视频增长。在亚太地区和固定宽带相比智能手机是更重要的OTT电视接收方式,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点播视频是亚太地区OTT收入的最大来源,订阅视频服务(SVOD)则是增长最快速的。DTVR预计到2021年SVOD收入将达到64亿美元,和2015年的18亿美元比增幅达250%。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SVOD收入将增长18亿美元。

        2021年亚太地区电视回看(TVOD)服务收入预计将达到19亿美元。仅日本就贡献6.92亿美元,超过当前亚太地区电视回看服务收入总和(6.91亿美元)。而且,2021年亚太地区OTT视频租赁市场预计将达到13亿美元。

        亚太地区很多服务得益于地区收费,如广受欢迎的韩国电视剧,是主要支柱,在其中增加本土内容越来越重要。

        另一个策略是独立的OTT播放平台需要和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将给OTT服务带来稳定的受众群体。

        正如Murray在调查中注意到的,Netflix 一月高调发布刺激了东南亚OTT活动,特别是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二线和三线市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oyal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移动直播:浮沫之下,真金何在? //www.otias-ub.com/archives/465206.html Sat, 23 Apr 2016 02:36:34 +0000 //www.otias-ub.com/?p=465206 640移动直播:浮沫之下,真金何在?
  • 移动直播带来百亿级新增市场
    我们估计,直播行业2015年整体营收规模为人民币92亿,2017年将增长至247亿人民币,其中移动直播将从2015年几乎为零的规模增长至80亿人民币。
  • 移动直播市场格局将呈分散趋势
    传统秀场YY一家独大且盈利能力较强,游戏直播多头并存且盈利能力存疑,移动直播未来预计虽然盈利可期但市场格局较分散。
  • 移动直播抢了传统秀场的奶酪
    移动直播将对传统秀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但并不会颠覆现有的视频网站和社交体系,以直播技术切入有上游内容的产业难,而以上游内容切入直播技术易。
  • 移动直播将从创业市场转向巨头厮杀
    移动直播目前暂时映客领先,但在今年下半年很快会演变成巨头之间的战争,YY,微博和腾讯将在这个领域和映客展开厮杀。
  • YY和映客将展开正面对决
    YY的业务模式和映客最相似,且受到的威胁最大,预计会成为和映客正面对决的主力。微博在明星直播预计将发力,将会带动微博流量和用户粘性新一轮增长。由于市场规模,政策风险和核心业务并没受到严重威胁,腾讯是否将大力发力直播业务仍有待观察。

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JGlSzoKh2ia1sM9F05ye87Q
投资要点

行业看点

  • 移动直播带来百亿级新增市场:我们估计,直播行业2015年整体营收规模为人民币92亿,2017年将增长至247亿人民币,其中移动直播将从2015年几乎为零的规模增长至80亿人民币。
  • 移动直播市场格局将呈分散趋势:传统秀场YY一家独大且盈利能力较强,游戏直播多头并存且盈利能力存疑,移动直播未来预计虽然盈利可期但市场格局较分散。
  • 移动直播抢了传统秀场的奶酪:移动直播将对传统秀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但并不会颠覆现有的视频网站和社交体系,以直播技术切入有上游内容的产业难,而以上游内容切入直播技术易。
  • 移动直播将从创业市场转向巨头厮杀:移动直播目前暂时映客领先,但在今年下半年很快会演变成巨头之间的战争,YY,微博和腾讯将在这个领域和映客展开厮杀。

公司看点

  • 在所有相关概念的公司中,我们建议优先关注:
    YY(YY US, NR)– YY的立足之根娱乐秀场业务正受到以映客为代表的移动直播平台的严重威胁,接下来YY是否能占领移动直播市场将是关系其生死存亡的一役。YY的优势在于成熟的运营经验,丰富的主播,公会和用户资源,但是YY目前动作迟缓,也面临集团资源分配问题。
    微博(WB US, NR)– 筹备中的明星直播对微博用户活跃度和粘性将有新的刺激作用,投资秒拍和小咖秀拥有了宝贵的流量入口和工具,虽然明星直播不会是未来直播的主流市场,但能带来短线操作机会。
    映客(Private, NR)– 新兴的直播平台,营收和流量都远远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虽然在未来的几个月将面临巨头的围剿,但已经确立的优势使其仍能够成为移动直播中举足轻重的势力。
  • 继续观察的企业包括:
    腾讯(SEHK:700, BUY, TP HK$187) – 因为行业规模和政策风险,腾讯是否将大力投入移动直播存疑。社交直播将有助于成为腾讯社交体系的一部分,但和移动秀场直播是两码事
    乐视(SZ:300104, BUY, TP RMB78)– 拥有大量体育版权和章鱼TV直播入口,在版权为王的体育直播预计将占一席之地,但体育直播版权投入巨大,成本不菲。
  • 我们认为如下模式或公司存在风险:
    所有游戏类直播企业,包括斗鱼,熊猫,虎牙,龙珠,战旗等。
    移动直播平台中其他规模较小的其他平台,如花椒,一起秀,我拍,触手TV等。

行业总体分类及规模:高速增长,移动增量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第三方行业数据,以及行业访谈,我们估算,在线直播行业2015-2017年整体营收规模为92,166以及247亿人民币,年增长率分别为80%以及49%。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41ulJB7jqK2Z3HWEDuXKew

所有在线直播网站/APP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传统秀场2015-2017年复合增长率24.5%,包括YY,天鸽互动(HK:1980, NR),六间房,酷狗繁星,网易(NTES US, HOLD, TP US $156)BoBo等。
  • 游戏直播类2015-2017年复合增长率42.5%,包括斗鱼,熊猫,虎牙,龙珠,战旗等。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N7NM6BTScNjkjMgq6ODzNQ
  • 移动直播类在2015年市场基本是空白,但预计两年之内就能成长到80亿左右的规模,包括映客,花椒等。
  • 视频/社交类网站自带直播,包括爱奇艺直播,优酷直播,陌陌(MOMO US, NR)直播,Bilibili直播等。
  • 其他,如体育直播(直播吧,风云直播,章鱼TV),移动游戏直播(触手TV)等

流量和盈利情况:起量迅猛,盈利两分

游戏和移动直播起量非常之快

另外,同样根据上市公司公报,第三方行业数据,以及行业访谈,我们发现,虽然所有视频网站的流量增长遇到瓶颈,但游戏直播和移动直播起量非常迅猛。我们对直播类平台的流量情况估算如下:

  • 2016年2月所有直播平台的月活跃人数总和约为2.8亿人(PC+移动,包含重复计算,下同),占视频类网站总体累计月活跃人数之和的17.6%左右。
  • 所有直播平台的累计月活跃人数之和同比增长约18.4%,相比所有视频类网站的同比增长(6.4%)要快不少。
  • 所有直播平台中,传统秀场类增长已经遇到瓶颈,2016年2月累计月活跃人数之和同比增长约8.1%,游戏直播增长迅猛,约72.5%,移动直播基本都是新增量故不予列出。

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dOHd2o4bjZP40g8HGHUXFg秀场盈利模式成熟,游戏直播内容成本仍偏高

传统秀场能够通过打赏,联运等途径盈利,2015年YY(YY US, NR)净利15.9亿,天鸽互动(HK:1980, NR) 1.52亿,六间房1.62亿,净利率约在20%左右。

游戏直播到目前主要平台还普遍处于亏损之中。比如,虎牙直播2015年全年营收约3.58亿元,全年投入按照官方口径约7亿元。而进入今年之后,直播平台的亏损状态还在普遍持续,带宽成本虽然稳定,但主播成本仍在不断攀升,尤其是新进场的熊猫TV又一次抬高了行业内容成本。

移动直播刚刚起步,目前除了头部的平台,如映客以外,基本处于亏损状态。预计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移动直播平台由于早期对运营成本的投入,大部分将呈现亏损的状态。

直播内容:头部稀缺,长尾过剩

总体来说,直播平台的内容和中国其他内容产业一样,存在头部内容稀缺,长尾内容过剩的问题。

直播平台内容现在大概划分为秀场,游戏,户外,事件几类。直播内容价值的考量维度大致包括:频次,粘性,兴奋点,制作成本,可复制性, 潜在受众群体,可传播性,商业化潜力,用户需求等。

以这些指标来考察现有的直播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秀场直播门槛越来越低,可复制性越来越高,用户对单个主播的粘性越来越低,商业化模式日益成熟。受制于YY式公会的发展,美妆美颜等技术的发展,颜值作为内容的壁垒已经基本不存在,主播的辨识度越来越低。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Jz4RTLgNmWaM2ogx67lVGQ

游戏直播中,头部内容具有稀缺性:游戏本身和秀场不同,具有一目了然的技术高低。具有高超游戏技巧的前职业选手,或是已经在视频时代积累了大量人气的电竞明星,且主持技巧高超,这样的主播具有很强的稀缺性。而中小主播则不存在很强的壁垒。

户外直播主播很难把控兴奋点出现的节奏,秀场主播能自主把控何时唱歌跳舞,游戏主播也能大概预测到在某个分钟段内会爆发团战。此外,户外直播主要是满足用户探索的欲望。如果户外直播的兴奋点陷入了日常的,重复发生的过程,直播内容的价值开始下降。所以,户外直播不适合单独做APP,而更适合做成直播平台的导流工具。户外直播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带来大量流量,但一旦用户新鲜感丧失,很容易失去粘性。

事件直播短时间能带来大量流量,但制作成本较高,进入门槛不易。比如明星直播商业活动,这种前端资源本身就非常缺乏。再比如新闻事件直播,获取新闻的能力本身对传统媒体是优势,对纯直播平台是劣势。

移动直播是播放场景/技术的划分而不是对内容的划分。现在的移动直播内容本质还是大部分秀场和少部分户外的结合,只是在观看载体上做到了移动化。因此,用户流量基本是新进量,内容端则类似PC秀场早期——重个人而轻公会,内容高度同质化,基本没有头部内容出现。

游戏直播更像视频网站,移动直播更像传统秀场

目前而言,因为传统秀场直播的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市场更关心的是游戏直播平台和移动直播平台的前景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两个成熟市场的行业格局提供了参照:传统秀场和视频行业,这两个行业在竞争格局和盈利状况上有非常大的差异。

传统秀场直播的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即YY的一家独大,加上若干家规模较小的平台,在内容,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有一定差异。各家虽然盈利状况有起伏,但总体而言,行业还是可以盈利。视频网站则是另一种形态:若干家实力相当的平台共存,平台之间的竞争使得对内容争夺的烧钱大战暂时还看不到尽头,这也导致行业的普遍有流量无盈利的现状。

传统秀场和视频网站在行业格局和盈利状况出现如此大的差别,最主要原因在用户,内容,社区和商业模式几点上。

  • YY靠语音起家,先靠独有的前端工具笼络了高粘性的用户群体,再导量到秀场直播上。而各大视频网站的用户都是跟着内容走。
  • 秀场主播不具备强稀缺性。而视频网站需要不断对内容投入大量成本来保证独家内容对用户的吸引。
  • 秀场的公会模式增加了用户的粘性,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挖角行为成本变高。而视频网站对内容的把控基本只能通过增加投入完成。
  • 打赏作为秀场的主要变现模式,虽然经历了众多质疑,但显示了其强有力的生命力。而视频网站由于盗版和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广告和会员收入始终赶不上内容的支出。

由此观之,我们认为游戏直播平台未来将更接近于视频网站的竞争格局,即多平台,盈利前景不明晰。核心原因在于:

  • 游戏直播内容两极分化严重。头部内容稀缺,游戏技巧本身是有等级评判标准的,游戏技巧和主持技巧的结合使得顶级主播稀缺,这是游戏直播平台一次又一次挖角大战的根源。
  • 用户跟着内容走的趋势明显。熊猫TV通过在短时间通过扩张主播资源,能够做到行业第二,正说明了游戏直播用户对主播的粘性更大。
  • 无法掌握最核心的变现模式。游戏直播最核心的变现手段自然是通过游戏本身变现,而大部分的游戏上游产品都把控在厂商手中,所以这倒逼直播平台转向打赏和电商这种相对联系较弱的变现模式,故而收入水平一直滞后于内容投入成本。

移动直播从内容来看,更应该被视为和传统秀场直播类似。我们认为,移动直播未来将呈现多平台,但前端平台盈利前景较为良性的格局。核心原因在于:

  • 目前的移动直播平台都缺乏类似当年YY语音的导量工具。
  • 秀场一般很难产生类似游戏直播的头部主播,底部主播可复制性强,对内容的争夺预计投入较少。
  • 移动APP推荐位有限,使得每个APP承载的流量有限。
  • 移动直播大多是秀场直播,少部分是户外直播。而秀场直播的变现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打赏也更符合秀场直播的特点。

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W06gxgVlfPTv905HnL1vRA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j0x5MLsC2Dj8mNWbMx9O0Q移动直播:映客一骑绝尘,巨头摩拳擦掌

虽然我们预测移动直播平台整体是有一定前景的,也是能够盈利的,但考察具体的移动直播平台价值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移动直播的行业整体潜在规模是多少?可以看到,传统PC秀场直播大概是一个百亿左右的市场,按照手机用户约为PC用户2-3倍计算,大约存在两百亿左右的增量市场。
  • 现在的移动直播平台的发展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加之资本的看好,低进入壁垒,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会涌现大量的同质化产品。
  • 由于现在移动直播还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流量获取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有能力通过大量融资,从而快速获取大量流量的移动直播平台预计会暂时有优势。不过长远来看,由于缺乏独特的门槛,很难说任何一家有完全的优势。
  • 目前来看,映客的数据表现远远超过其他移动直播平台。根据我们行业调研所知,映客的2016年月营收已经过亿,峰值甚至超过了2亿,日新增在30万左右,营收规模是其他移动直播平台的至少10倍以上。虽然映客在前期广告投入很大,但这一营收规模和迅速崛起的速度远远超过行业想象。
  • 虽然映客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但嗅觉灵敏的巨头预计在今后的几个月内会马上进场,2016年下半年移动直播领域将迅速演变为巨头之间的战争,这其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对手包括YY的传统秀场转移动直播,微博的新闻/明星直播,腾讯的视频直播。

移动直播平台会颠覆谁吗?

我们的观点是:移动直播平台会对传统秀场产生冲击,但对视频网站以及现有社交体系预计冲击较小。原因在于,以直播去切有明显上游内容的领域难,而有上游内容的领域反过头来切直播容易。未来,大量的视频/社区/新闻等已有市场都会将直播作为标准的交互形式进行配置,就好像弹幕最早是AB站出现,但后来弹幕成为一种视频观看的标准配置。

虽然移动直播平台目前大部分都是增量,但由于内容形式的重叠,预计肯定会和传统秀场构成竞争关系,无论是主播还是用户,都会持续对传统秀场构成威胁。以YY为首的传统秀场将在接下来两年面临生死存亡的考研,是否能成功转型将关系到各家成败。

移动直播平台和游戏直播平台用户需求不同,PC游戏前端内容在手机上观看一定程度上影响体验,而纯粹的手游直播观赏性不够。

直播和现有视频网站的区别比较明显,基本可以视为UGC和PGC的区别,好比前者是闲逛式的逛街,而后者是直奔商店而去,有明确目的观看。

直播能不能做PGC?可以,但是那就和视频网站没有差异。直播本身就是轻便便捷的沟通方式,如果是PGC类的直播,如实时真人秀等,那视频网站和视频内容制作公司等相反更有优势。

新闻,明星,体育,社交,音乐,电商这六大领域将会是直播有可能成为标配的行业,但纯粹的直播平台介入每一个领域都会遇见在本领域的强有力的对手。

新闻直播成为独立平台的机会不大

新闻资讯等事件成为独立移动直播平台的机会不大,将融入现有的新闻/视频平台

新闻社会时间等具有偶发性,并不具备长久吸引用户的能力,故这类内容没法成为独立平台,这类内容往往将融入现有的新闻/视频等媒体平台。这类事件的直播将仍以PGC为主,UGC为补充。PGC主要考验新闻平台的对热点事件的捕捉能力,运营能力;UGC则仅是事件提供更多视觉的补充。

微博将是新闻资讯时间传播和发酵的重要场所,这使得微博在新闻事件,热点事件的视频直播方面具有天然的渠道和传播优势。在主流新闻媒体没法即时把握的直播场景,微博的UGC直播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可以为微博带来不菲的眼球和流量。

突发新闻事件往往较难实现商业变现,但运营得当是新闻/视频媒体网站很好的引流手段,有助于平台获取客户,内容运营优异的媒体将收益。

明星直播更适用于引流造势,微博有优势

明星直播供给比较有限,微博有天然优势,明星将会成为移动直播平台争夺的引流手段

我们将会看到微博会复制以往的策略,增加直播功能这种新的表达方式,通过明星运营获得更好的用户互动。明星直播内容将会以演艺直播和生活直播,用于拉近明星跟粉丝的距离,可以继续增强微博平台的粘性和活跃度。

微博运营明星移动直播能引来了无数围观,但明星直播对微博营收并不能产生实质性贡献。明星的直播内容供给质量虽高,但比较有限,明星是通过优质影视作品的内容IP不断打磨而成为常青树的。网络主播虽然整体营收上可以跟福布斯排行榜头部100号明星媲美,但这是靠无数主播前赴后继,一代新人换旧人得到的。

明星主播是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有限的供给,多维度的高质量内容来形成品牌和情感效应从而达到持续吸引粉丝的。下表是我们对明星,名人和网络主播从事的直播业务的差异的总结。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RwOLlUQWdqYQazMqJpkEYw

我们可以从明星刘涛在直播平台上直播两小时收到网友打赏20万来估算,假定刘涛每两个月做1次直播,平均每次均能收取到20万,那么一年的流水是120万。根据福布斯排行榜,2015年刘涛在传统影视,赞助等渠道上的收入大概是1900万,前100名人营收为38.2亿元,照此推估这100位明星,若按这样的频率和类比于传统变现的开直播,一年就是一个2.4亿的收入市场。显然与网络主播的吸金能力相比,明星日常生活直播并不具备很强的吸金能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未来3-5年VR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后,明星线上演唱会等演艺直播将会具有较强的吸金能力。

微博做明星直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微博的视频牌照问题尚未解决,只能通过类似秒拍和小咖秀这样的外部平台联合来做。二是微博面临着斗鱼,映客这样原生直播平台的竞争。三是明星直播较维护微博而言,成本更高,明星直播的意愿是否充足。四是前期需要大量成本以及运营投入。

体育直播则无法承受版权和IP成本之重

体育直播类似游戏直播,是个重版权资产,重直播人才的生意,头部内容版权,头部主播均是稀缺资源,这将导致平台在版权和人才争夺上支出过大。能够通过股权合作方式绑定游戏,体育等内容版权的平台生存的概率更高。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没有一家能够垄断全部的版权,这将使得体育直播也和游戏直播一样,陷入视频网站的竞争怪圈。

除了这些垂直的直播平台外,在影视内容领域争夺不可开交的视频网站,也将加入体育直播的争夺,如乐视体育对章鱼TV的收购,鉴于乐视拥有大部分体育版权,乐视对体育直播市场走向的影响力显然非常之大。

社交直播更契合腾讯气质

生活日常等社交直播,腾讯等社交平台具备更大的潜力。虽然我们认为腾讯百分之百将进入直播领域,但对腾讯是否能抢占与其地位相当的市场地位持观望态度。

腾讯当年为什么没有吃掉以YY为代表的传统秀场: 1)YY为代表的秀场模式难免带有软色情“擦边球”的意味,腾讯要顾及政策风险;2)市场体量有限;3)作为腾讯主营业务的网络游戏,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前景,都远远大过秀场;4)秀场模式虽然带有一定社交因素,但不是完全的社交产品,对腾讯核心业务威胁有限。总而言之,虽然腾讯也开发了QT等产品,但一直没有真正下决心大举进入。

在游戏直播上,腾讯虽然坐拥上游游戏产品的优势,也一直没有下决心大举进军这个领域,而只是通过战略投资方式占股了龙珠和斗鱼,可以说这种投资实际是一种防御性的策略。

所以看到,腾讯在传统秀场和游戏直播领域,虽然都有所涉足,但并没有All in。目前来看,腾讯进入移动直播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腾讯内部已经有若干团队正在制作移动直播产品。但我们预计也会和前两次一样,虽然有各种进入方式,但限于市场规模和政策风险,并不会将移动直播列为优先级产品。

就社交产品的结合而言,腾讯进军移动直播的方式,一个是发挥QQ群/微信群的力量,挖掘群视频直播的潜力;第二个是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的社交信息流,拓展人人皆可直播的社交产品形态;第三个是推出独立的移动直播APP,如主打秀场的花样直播。

QQ群视频去年年底开启了群主分成模式,目的在于利用现有群的能量,让群主去组织直播,目前年化收入已经接近两亿。鉴于公会的力量对直播市场影响甚大,QQ群在会员管理上面的优势,腾讯的直播产品如果与群结合好了,对第三方秀场直播平台的冲击无疑是非常大的。

当然腾讯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至少目前来看,腾讯的群视频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随机打开QQ群视频直播来看,QQ群直播的人数并不高,约为YY的1/10,但QQ群的好处是具有无限细分,精准组织的可能,其直播群的数量上可能无法与YY语音相比,但中长尾的数量将会是惊人的。

跟文字,图片类似,移动视频直播是用户的一种社交表达方式,腾讯需要做的就是跟Facebook(FB US, NR)一样在社交平台上增加移动直播功能。在现有的手Q/空间/微信上增加直播功能。以QQ空间/朋友圈进入直播的话,人人皆可直播的话,这类场景直播内容相信多以用户的日常为主,商业价值或许很难成为气候,但跟微视频分享一样将会是用户的互动方式之一。Facebook已对此给出了他们的直播解决方案,腾讯在社交软件中增加视频直播功能并没有悬念

gyhZMDDUC2veTRuSB4PoKUUvGrGUMGJqyqQq0nkJG3YmicricUtw0VFQ再来看腾讯独立的移动秀场APP花样直播,截至到2016年4月16号,应用宝上的下载量是82万,而映客直播是614万,二者依然存在很大差异,但腾讯手机QQ用户画像跟移动秀场直播受众的画像倒是蛮为吻合,花样直播也在内部也有不小的关注度,但腾讯能够做好公会和主播运营,通过流量碾压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吗?这仍然需要继续观察。

视频社交和社交视频两回事。前者将真正触动腾讯的核心。YY一直想做点对点的视频社交,但点对点的社交更讲究便捷,迅速,消息能够留存,视频并不具备以上特征,所以YY一直没有做出过类似QQ和微信的产品。另一个例子是陌生人视频社交的国外软件Chatroulette (轮盘聊天),虽然火过一阵,但后续由于缺乏监管,充斥着大量垃圾内容,最终用户粘性急剧下降。映客的崛起,目前看来更是社交视频的兴起,更多动的是YY的奶酪而不是腾讯的,所以吹响反攻号角的更应该是YY而不是腾讯,后者更像是一个搅局者。

音乐/K歌平台直播,移动时代的酷狗繁星?

音乐表演几乎是网络主播们不可或缺的才艺表演之一,音乐平台的流量,人群的匹配性这也给了音乐平台进入秀场直播的机会。酷狗繁星直播就是酷我音乐推出的典型秀场直播产品。从人气来看,虽然整体与YY语音有2-3倍的差异,但热门主播的人气并不比YY语音差多少。

音乐平台,K歌平台一直受困于变现难题,会员收入变现一直不高,音频媒体广告创收也比较困难,进入二三线明星,网络主播的秀场直播不失为一条创造收入的机会。

电商直播:利好大平台和品牌企业

虽然现在已经有独立的APP,如咸蛋家,开始尝试电商直播,但我们认为电商直播最后仍将成为现有电商平台的增量工具。类似阿里巴巴(BABA US, BUY, TP$84),聚美优品(JMEI US, HOLD, TP US$7)都开始筹备电商直播,将其作为导购的工具,预计电商直播的流量和所产生的营收都会导向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以及部分品牌企业。

电商直播可以被视为网红经济的一种延伸。网红经济是社交电商里C2C的社交媒体分支,其规模小于社交网络电商分支,未来的规模可能也小于品牌投放在社交网络和媒体的CPS广告。对于电商平台而言,网红更像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过程,而相对于网红而言,我们对品牌企业利用社交网络和媒体达到传播的目的抱有更大的希望。(参见《网红经济火了谁》)

监管风险:长期存在,波浪式演进

移动直播平台存在监管风险吗?当然,我们预测游戏直播平台和移动直播平台的监管风险比YY的传统秀场时代要大,原因在于:

  • YY时代平台少,优秀主播多;而游戏直播和移动直播时代平台多,优秀主播少。在平台强势时期,监管措施很容易贯彻,而现在是平台追着主播走,主播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
  • 游戏直播和移动直播中公会缺失。原本YY有“四大家族”之称,通过公会/娱乐经纪公司,更易于控制主播。而游戏直播和移动直播中公会力量较为弱势,个人直播占主导,这使得平台对主播的控制力度也有所下降。
  • 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不正当竞争手段时有使用,这其中就包括向监管机构的举报。

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监管的力度会呈现波浪状演变的趋势,游戏和娱乐直播还是存在能解决就业,发展互联网新兴经济的正面作用。平台方最近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势,采用行业自律的方式配合监管机构,这无疑对行业发展有正面作用。

作者:杨子潇、彭胜君

]]>
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显示印度大约130万OTT付费视频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445753.html Tue, 08 Mar 2016 09:38:53 +0000 //www.otias-ub.com/?p=445753 1457429858-4014-Videos-Online

来自Research and Markets的调研结果显示。

这些提供商包括广播公司、门户网站、初创企业,以及像Netflix这样的国际视频网站。

研究公司表示,印度大约有6600万个独立连接的视频观众,和大约130万OTT付费视频用户。

随着印度智能终端使用率的增长,内容所有者和集成者正采用非电视(non-TV)平台来提高收视率,并通过订阅和广告收入来产生收入。

实际上,替代媒体的收视率正由Star TV Network和Zee Entertainment这样的公司驱动,而非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提供商。

]]>
Vuclip:智能手机推动中东和东南亚视频分享活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396828.html Tue, 01 Mar 2016 15:51:07 +0000 //www.otias-ub.com/?p=396828         199IT原创编译

        Vuclip调查了印度、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5000名用户,显示了移动用户视频分享的新趋势。

        主要洞察

        使用社交网络和即时消息平台分享移动视频有所增长:

  •         38%的受访者表示每个月至少分享一次视频;
  •         36%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用Facebook分享视频,Twitter 和 Whatsapp各占27%;
  •         阿联酋国家消费者更喜欢在Twitter上分享视频;
  •         移动视频分享取决于质量;
  •         阿联酋消费者表示分享视频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高质量视频(57%)、优质内容(28%)、视频中包含有吸引力的名人(26%)。

        专业创作内容方面 音乐视频是分享最多的:

  •         音乐视频是分享最频繁的,紧随其后的是电影预告和搞笑短片。

        智能手机推动视频分享活动:

  •         48%的受访者使用Android设备;
  •         25%的受访者使用iOS设备;
  •         9%的受访者使用BlackBerry设备。

        其他发现:

  •         在菲律宾(70%)、印度尼西亚(66)和泰国(61%),Facebook是最受欢迎的视频分享媒体;
  •         在印度和马来西亚(46%),Whatsapp是经常使用的视频分享媒体;
  •         在印度尼西亚,Twitter是第二受欢迎的移动视频分享媒体;
  •         在菲律宾,G+ 和 Instagram是比较受欢迎的移动视频分享媒体,超过了Whatsapp 和 Twitter。

        199IT.com原创编译自:Vuclip 非授权请勿转载

]]>
超75%中国人用智能手机观看在线视频 比PC端用户多出22.5% //www.otias-ub.com/archives/431854.html Wed, 20 Jan 2016 09:58:07 +0000 //www.otias-ub.com/?p=431854 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5年有超过75%的中国视频用户选择用智能手机观看在线视频,比PC端用户多出22.5%。

1453277724150

超75%的中国人用智能手机观看在线视频 整体教育水平偏低

76.7%的中国视频用户选择在智能手机上观看在线视频,相比2014年增长4.8%。2014年,智能手机端与PC端用户占比基本持平,而在2015年,这两者出现较明显的差距。

1453277773844

CNNIC数据显示,在2015年,在使用智能手机观看在线视频的用户中,有57.8%为女性。智能手机在线视频用户大多是年轻人,有40%以上年龄区间为20到29岁,超过60%的用户小于30岁。

1453277783136

从收入水平来看,超过一半的智能手机在线视频用户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或更多),月收入3000至5000元的用户占绝大多数,只有11.1%的用户没有收入。

1453277800682

从教育背景来看,只有15.4%的智能手机视频用户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66.5%拥有高中学历,这说明现今智能手机视频用户整体的教育水平偏低。

1453277814937

来源:techweb

]]>
Ooyala:2015年Q3 全球视频收视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417181.html Sun, 27 Dec 2015 16:08:35 +0000 //www.otias-ub.com/?p=417181         199IT原创编译

        平板和智能手机视频收视趋势

1

        移动视频收视自2012年第三季度增长616%,目前占全球视频收视的45%,某些地区甚至 超过半数。

        第三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移动视频收视份额增长50%。

        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占移动视频收视的88%,平板仅占12%。

        参与模式

2

        虽然移动渠道快速增长,消费者仍然更愿意使用大屏幕收看长篇内容。过去的9个月,超过10分钟的视频方面,联网电视收看的时间份额从43%增长至71%。

3

        那些10分钟以内的视频,移动仍然占据大部分江山(69%)。超过30分钟的长视频,联网电视的收视时长更有优势(占61%),和第一季度比翻一番。

        平板收视时长排在第二位,占35%,和第一季度的40%相比稍有下降。但是平板主宰10分到30分视频内容收视,占总时长的20%。

        聚焦欧洲

4

        英国和爱尔兰是全球移动收视的领先国家,手机和平板占网络视频播放的2/3;相比之下全球平均份额是45%。

5

        联网电视是最受欢迎的长篇视频收视平台,占10分钟以上视频收视时间的79%,是平板收看长视频份额(38%)的两倍。

6

7

        竞技视频

8

9

        竞技视频3天窗口期参与度最高。

10        程序化购买视频广告

11

        观察前两个季度,程序化购买视频广告将成为一种常态。

        买家和卖家对程序化购买的信息仍然在增长,交易量和展现量季度增幅都超过100%,而且实时竞价交易量增长超过200%。

        视频广告趋势

12

        平板和智能手机占展现量的46%,PC则从第一季度的54%下降至40%。

        对提供商来说,平板(32%)和智能手机(24%)广告展现量远超过PC,和第一季度相比PC展现量下降22%。

        对媒体来说,平板上广告能播放完整的占92%,比智能手机(89%)和PC(82%)的完成率要好。

1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oyal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企鹅智酷:原创自制剧捧红美国视频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410857.html Fri, 27 Nov 2015 10:06:01 +0000 //www.otias-ub.com/?p=410857

分析师:王鑫

1.Netflix、亚马逊视频和Hulu是美国三家最大的以版权剧为内容核心的视频网站,它们对自制剧内容的投入正不断加大。2.挑战依然有。电视剧播出量年年攀升,进入电视剧制作和播出市场的视频网站,需要依靠优秀的独家和自制内容,形成品牌可识别度。3.真正的趋势是:视频网站对视频广告收入依赖度降低、用户付费和版权费收入比重不断增大的未来,已经开启。

序自制剧为王

在中国,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可以让寂静无闻的男明星迅速走红;在美国,成功电视剧正在捧红的,却是闯入美国电视圈的三家视频网站: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和Hulu。

用原创自制电视剧吸引用户、形成更清晰的品牌形象,这个方法已经让视频网站尝到了甜头。

人们因为《纸牌屋》记住了Netflix,通过《透明家庭》知晓亚马逊的视频产品。如今,差点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Hulu也在因为《随性所欲》这部自制剧证明自身的改变。

2015年是美国视频网站自制剧生产和推广最为凶猛的一年。按照Netflix首席内容官的总结:2013年试水,2014年开始发展,2015年则代表自制剧探索之路已经走过了一半,成效初现。

在这个“自制剧为王”的探索之路上,三大视频网站完成的转变和经验积累,暗藏着新内容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的建立。

一三大视频网站引领新格局

美国以电视剧、电影等版权内容在线播放为核心业务的视频网站主要为三家: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亚马逊旗下视频网站)、Hulu。各家业务基础和模式虽有差异,但在选择原创自制剧作为核心战略方面却一致。若想在争夺用户注意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说服用户的仍是内容:独家的、原创的自制内容。

128433648

Netflix:自制剧内容最多、类型最丰富

《纸牌屋》的成功第一次敲醒了整个行业,这坚定了Netflix做原创电视剧的决心。从2013年《纸牌屋》开始播放,Netflix现在达到了每年播放20部原创自制电视剧的规模,其内容丰富度远超其它视频网站。

在自制剧的投入成本上,Netflix也出手阔气。有分析机构预估,Netflix在2015年将花费4.5亿美元用于自制剧,相比2014年的2.43亿美元上涨了88%。

高投入也带来了高回报,仅提供付费观看模式的Netflix拥有了最多的付费用户,截止到2015年9月,其美国付费用户4320万,居三大网站之首。Netflix将用户增长主要原因之一归功于自制剧内容的成功。数据证明,90%的付费用户都观看了Netflix的自制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自制剧内容让Netflix提升了自身的差异化和可识别度。

如今,Netflix也领先于其它网站,率先在自制电影领域行动,已经上映的由其投资制作的《无境之兽》获得了好口碑,除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和电影院同步上映的网站播放量十天内超过300万。下一步,高层寄希望此片冲击奥斯卡。

亚马逊:视频和电商业务双联动

亚马逊在线视频业务是亚马逊Prime付费会员可享用的服务之一。当用户每年花99美元成为亚马逊付费会员后,就可无限观看在线电影和电视剧。

对亚马逊而言,通过自制剧吸引来的用户有望转化成活跃的电商客户。当然,这种影响并非单向。调查显示,亚马逊付费会员服务里最吸引用户的还是两日快递送达免邮费,其次是视频在线观看。

在会员服务之外,亚马逊也提供了单次播放收费模式。今年9月,亚马逊还推出了离线下载观看模式,这也是一个Netflix并不具备的功能。

Hulu:从基于广告的免费观看模式转型用户付费

背靠三大传统电视媒体(Comcast、21世纪福克斯和迪士尼)资金支持的Hulu在今年实现了最大转变。

受Netflix原创自制剧成功的启发,早在2011年就开始推行自制节目的Hulu终于在今年下定决心投入大笔资源用于自制电视剧,并大力推广会员付费观看业务。

此前基于广告免费观看的内容比率不断压缩、并将所有收费业务统一为Hulu而取缔Hulu Plus。

在今年9月推出11.99美元的免广告付费观看服务,成为Hulu全面向Netflix看齐的标志。

二视频网站自制剧改变了什么?

1.商业影响:用户为独家、自制内容付费

Netflix不断增长的付费用户数证明了,用户已经开始为更多、更优质的内容付费,尤其当这些内容在其它平台上无法获取时。

在一项“你是否愿意为观看网站的原创自制内容多付费5美元”的调查中,38%的Netflix用户选择“是”,而Hulu和亚马逊用户选择“是”的比率为28%和27%。

Hulu的转型也证明,视频网站对视频广告收入依赖度降低、用户付费和版权费收入比重不断增大的趋势已经到来。

2.内容影响:瞄准低成本类短喜剧内容

相比于传统电视台擅长制作高成本的剧情类电视剧,视频网站在初期选择制作的内容方面呈现出差异化,亚马逊的《透明家庭》、Hulu的《随性所欲》都是成本较低、内容题材偏向刻画细分人群矛盾和现代生活白描类的短剧。

面对电视剧产量不断增大的市场现状,视频网站的加入开始拓宽电视剧市场的空间,将那些被传统电视台所忽视的电视剧类型和题材,以及细分用户的观看偏好作为市场目标。

3.业务影响:增强品牌可识别度

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时代给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这里有更多类型的电视内容、更自由的观看方式、同样也有更多的播放平台。

市场上每年上映的原创电视剧始终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据FX Network研究室的数据,2015年将会有超过400部电视剧播出。

128433916

用户在面对如此之多的选择时,他们的选择依据将更加建立于各家所传递的品牌可识别度。由于独家、自制类内容最易快速形成品牌感,视频网站的投入也不得不随之加大。

来源:企鹅智酷

]]>
Ooyala:2015年Q2 全球网络视频指数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91579.html Tue, 27 Oct 2015 16:47:15 +0000 //www.otias-ub.com/?p=391579 199IT原创编译

平板和智能手机视频趋势

1

年轻消费者继续推动移动视频普及,移动视频已经成为年轻人视频娱乐的核心。

而且这个趋势是全球性的,第二季度近半数视频是在移动设备上收看的。

智能手机仍然是首选,在智能手机上播放的视频是在平板上播放的8倍。

第二季度移动视频播放超过播放视频总量的44%,年增长74%;和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844%。到2015年底,预计移动视频将超过所有播放视频总量的50%。

2

不同设备的参与模式

3

消费者会根据视频内容选择收看的设备,这个趋势在过去几个季度越见清晰。

4

手机在收看1到3分钟视频短片方面仍然最受欢迎(32%),尽管PC在这个指标上和手机同样受欢迎(32%)。

视频长片收视

超过10分钟的视频长片方面,平板电脑(57%)和联网电视(53%)的收看比例稍高,紧随其后的是PC(40%)和手机(33%)。

超过30分钟的视频长片方面,联网电视是最佳选择(52%),紧随其后的是平板(36%)、手机(23%)和PC(22%)。

程序化购买

5

优质视频发行商和广播公司对程序化购买的信心继续增长。

视频广告趋势

6

在电视生态系统中,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在内的移动设备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无处不在很显然是移动设备视频广告的最大优势。

在欧洲和亚洲,移动广告展现量增长超过PC。

发行商移动设备广告展现量超过广播公司,展现量占50%,增长超过11%。

供应比率:

7

广告完成率:

8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oyal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2015年中国网络视频观众达4.56亿 使用手机的观众占7/10 //www.otias-ub.com/archives/367785.html Tue, 21 Jul 2015 16:35:13 +0000 //www.otias-ub.com/?p=367785         199IT原创编译

        eMarketer预测2015年中国有超过4.56亿人每个月使用联网设备收看网络视频,占总人口的1/3。这些网络视频观众中超过7/10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约3.324亿人。

193164

         根据腾讯Penguin Intelligence最近的调查,在互动视频收看方面移动设备远比PC受欢迎。

        在2015年5月Penguin Intelligence调查了网民最喜欢网络视频的互动方式,近3/10的中国网民表示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功能,21.2%的受访者会“评价视频”。只有3.4%的受访者表示最喜欢“消费”,3.1%的受访者选择“点击广告”。

        与视频互动的最大阻碍是如果想要互动就需要登录收视平台。近50%的中国网络视频观众对这一点很不满,相比之下,13.4%的观众互动会干扰视频收视。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Ooyala:2015年 Q1手机在网络视频收视中所占份额年增幅达到126.7% //www.otias-ub.com/archives/361111.html Mon, 06 Jul 2015 17:55:31 +0000 //www.otias-ub.com/?p=361111         199IT原创编译

        手机在移动视频流量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而且它推动了移动视频在网络视频收视中所占比例的增长。

192018

        2015年第一季度,Ooyala监测了其网络上的活动,发现第一度手机占全球网络视频收视的34%,平板只占7%。手机在网络视频收视中所占份额年增幅达到126.7%,这推动移动占网络视频份额年增长95.2%,从21%增长至41%。

        短视频仍然是手机上最受欢迎的视频收视类型,2015年第一季度,手机收看视频时间中一半是在收看3分钟以下的视频。相比之下,平板收看视频时间中近60%收看的是10分钟以上的视频,比其他设备的比例都高。

192019

        2015年5月On Device Research 为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 (IAB)实施的调查中,询问了全球智能手机视频观众收看长视频和短视频的频率,57%的受访者表示每天收看5分钟一下视频,相比之下,35%的受访者表示每天收看长视频。

        智能手机视频观众看每个视频只花几分钟,但是他们还是会等广告播放完毕再收看视频来节省费用。IAB发现78%的受访者宁愿收看有广告的免费移动视频,只有15%的受访者愿意付费订购没有广告的移动视频,还有8%的受访者愿意为每个没有广告的视频付费。

        FreeWheel发现广告商正在跟随移动视频观众的眼球。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视频广告收视中17%是智能手机提供的,8%是平板提供的。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UK OFCOM:50%的4G用户会用手机收看更多视频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62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625.html#comments Thu, 25 Jun 2015 18:03:01 +0000 //www.otias-ub.com/?p=320625         199IT原创编译

        2014年9月451 Research预测美国4G手机联网量将增长近30%,从2014年的1.523亿增长至2015年的1.974亿,到2018年,联网量将达到2.724亿。

183392-10

        根据2014年10月英国通信办公室(UK’s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移动视频流将从4G使用量增长中获益。在受访的美国网民中,50%的受访者使用4G流或下载移动视频。相比之下,只有32%的非4G用户会这么做。这个趋势在调查的其他国家也如此,特别是中国和澳大利亚。

        2014年7月Deloitte调查了美国用户显示自从成为4G用户后使用移动网络更频繁了,33%的受访者表示会看更多视频。

183725-10

        虽然和2013年31%的比例相比增长较小,但是研究注意到在平均每个月1.38GB的数据量中视频占大部分,这说明即使视频增长较小也能给月流量带来巨大推动。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625.html/feed 1
FreeWheel:2015年Q1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56448.html Mon, 15 Jun 2015 10:40:23 +0000 //www.otias-ub.com/?p=356448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1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2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3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4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5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6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7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8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09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0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1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2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3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4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5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6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7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8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19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0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1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2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3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4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5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6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7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8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29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30 FreeWheel 2015第一季度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_Final_20150611_031via:报告中文版出自FreeWheel北京研发中心

]]>
Juniper Research:预测2014-2019年间智能手机上视频流量将增加近八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15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153.html#comments Thu, 21 May 2015 17:28:06 +0000 //www.otias-ub.com/?p=349153 998d59fd-2746-43b0-ba75-e2e72880a275_16x9_600x338

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预测,到2019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生成的移动数据流量将接近197000千兆,相当于逾100亿蓝光电影的数据量。

然而研究表明,到2019年,这些生成的数据中仅有40%在蜂窝网络上传输,大部分将由Wi-Fi网络承担。

未来四年中,智能手机及平板用户平均每月生成的数据量将翻倍。受4G和高清视频的推动,移动用户每日的媒体消费将持续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视频消费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庞大的网络流量。据Juniper Research预测,2014到2019年间,智能手机上的视频流量将增加近八倍。目前,视频约占据全球IP流量的60%。未来两到三年间,在某些成熟市场该比例很可能超过70%。

此外,2014年,远东及中国地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数据流量首次超过了北美地区。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153.html/feed 1
Adobe Digital Index:调查显示iPhone 6提振美国用户对移动视频消费 //www.otias-ub.com/archives/332535.html Thu, 12 Mar 2015 12:21:09 +0000 //www.otias-ub.com/?p=332535 iphone6

Adobe Digital Index于2月份进行了这一调查。调查主要关注用户如何通过iOS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去观看不同形式的视频。此外,Adobe还公布了iOS设备在视频消费市场的份额,并谈到了该公司对AppleWatch等可穿戴计算设备,以及多种物联网设备的看法。

关于苹果,Adobe的结论包括以下几点。

数字视频正在快速兴起,并将继续发展。这并不出人意料。Adobe发现,在iPhone 6和iPhone6 Plus开售之后,智能手机上的数字视频观看量同比接近翻番。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售出了7450万部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此外Adobe还指出,iPad是最主要的电视内容流媒体设备。第四季度,iPad在此类视频的消费中所占份额为29%。而Roku则是最热门的娱乐内容流媒体设备。

与此同时,Adobe的数据显示,Apple TV和类似的互联电视产品影响了iOS设备在视频观看量中所占的份额。尽管过去一年游戏和其他平台的视频观看量上升了50%,但iOS设备所占份额下降至21%。

这是由于,观众更青睐大尺寸屏幕。将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与去年进行对比,Adobe发现,整体而言,无论什么品牌,智能手机用户观看视频的时长平均增长了24%。

对于大屏幕设备,尽管Mac只占整个桌面市场的13%,但苹果平台占桌面视频观看量的40%。

以下是Adobe报告中其他值得关注之处。

目前业内人士都在关注苹果的智能手表。苹果这款产品尚未开售,但在这项调查中,有27%尚未拥有智能手表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智能手表,而其中又有67%的受访者表示,有可能购买AppleWatch。

Adobe Digital Index首席分析师、报告作者塔玛拉·加夫尼(Tamara Gaffney)表示:“我们认为,Apple Watch的发展可能会比外界预期中更好。”

他指出:“Apple Watch的一些应用场景将带来帮助。其中之一在于,当手机屏幕变大之后,如果总是需要拿出手机,那么并不方便。Apple Watch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方式,帮助我在手腕上查看电子邮件、文字消息、IM消息、FacebookMessenger信息,以及一些社交媒体内容。”

他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可穿戴计算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智能手机。”

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推动更多用户完整观看移动视频。尺寸更大、速度更快、更新的iPhone带来了令人更愉悦的视频观看体验。因此Adobe的数据显示,尽管观看移动视频的用户数同比仅增长7%,但智能手机用户每次访问观看视频的时长提升了24%。

新款大屏幕iPhone的推出加剧了移动市场的竞争。因此,Adobe的数据显示,平板电脑的份额从9.1%下降至8.6%。其中,基于iPad的网站访问量滑坡更明显,份额从7.2%下降至6.6%。加夫尼表示:“平板手机的发展使平板电脑逐渐趋于小众。”

不过,iPad在平板电脑市场仍表现良好。尽管平板电脑受大屏幕iPhone的冲击很明显,但在Adobe跟踪的40个国家中的超过一半,iPad在所有平板电脑浏览量中份额仍超过70%,在美国和中国的比例分别高达77%和81%。

那么,Android的情况又是如何?同样很乐观。Adobe发现,今年,Android设备上体育内容的观看量从11%上升至21%。不仅如此,Android用户观看视频内容的频率增长速度也快于其他移动平台,达到37%。

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市场,家用电器占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与之互动的前三大类物联网设备分别为家用电子产品,冰箱、微波炉和恒温器等家用电器,以及汽车。

移动钱包目前非常成功。近一半受访者已开始,或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使用移动钱包服务。

Adobe的报告中还提供了更多与行业相关的数据,其中的信息来自Adobe近期在美国的调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研究。

]]>
eMarketer:2015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将超过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comments Mon, 22 Dec 2014 00:30:31 +0000 //www.otias-ub.com/?p=315427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 eMarketer新报告“US Digital Video Audience Profile: Who’s Watching, How They’re Watching and What Screens They’re Watching.”,2015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将超过2亿,占全部人口的近三分之二。这是一个庞大的受群体,但是数字也已经达到饱和。eMarketer估计未来几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增长率将维持在一位数。

177098-20

        数字视频收视最普遍的设备是PC或手提电脑。许多数字视频受众都使用多屏幕,但是P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

        HUB Research对美国网民的调查发现2014年视频收视移动设备使用量有所增长,但是大部分受访者仍然使用PC看数字视频。

        TNS的数据也显示了相似的模式,手提电脑是收看流视频最常用的设备。TNS的调查显示PC和其他设备在视频收看方面的差距更小。

179069-20

        Adobe收集的服务数据显示,数字视频收视更倾向于使用PC。2014年第一季度,近四分之三的美国数字视频是在PC上收看的,只有四分之一是在移动设备上播放的。

        在小屏幕受众方面,eMarketer 预测2014年美国将有8970万智能手机视频观众,占数字视频观众的一半。

179978-20

        虽然平板用户比智能手机用户更少,但是美国使用平板收看视频的受众和使用智能手机的差不多,这反映了平板更适合在休闲时间使用。

        还有联网电视受众。eMarketer预测,今年约46%的美国家庭会拥有联网电视,明年,拥有联网电视的家庭将占56%。

        移动受众仍然很重要,受众数量呈增长趋势。因此,在计划和执行广告战略时,在移动设备和PC之间取得平衡很重要。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feed 10
BI Intelligence:预计2018年美国移动视频广告营收破4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87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879.html#comments Sun, 30 Nov 2014 10:01:25 +0000 //www.otias-ub.com/?p=297879 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移动广告增长速度超过了所有其它各种数字广告媒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移动视频广告正在吸引着大量广告客户的眼球。

BI Intelligence最新一份有关移动广告业务的报告预测认为,到2018年时,美国市场上的移动视频广告营收将突破44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73%。与此同时,业界还认为,移动视频广告业务增长速度将比台式媒介广告快5倍:相比较而言,预计到2018年时,台式视频广告营收的5年复合年增长率将只有15%左右。

美国各类移动视频广告增长预测

另外,业界还有预测认为,包括各种媒体广告在内的显示广告业务也将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台式广告逐步向移动广告迁移,而移动媒介现已成为用户普遍使用的设备,这也是导致台式广告客户不断向移动广告业务迁移的主要原因。

BI Intelligence的上述报告涵盖了显示广告、视频广告、社交广告和搜索广告等多个方面,该报告还对客户投资各种形式广告的开支增长速度及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并阐述了移动广告的整体表现。另外,这份报告还阐述了包括实时竞购在内的广告购买工具在重塑移动广告方面如何起着重要作用等。

以下就是BI Intelligence报告的部分重要节选内容:

1、显示和视频广告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广告格式,主要是由于数字广告方面的开支快速从台式广告向移动广告迁移,以及相关广告产品的提升。数据表明,从2013年到2018年,美国移动显示广告和移动视频广告营收平均复合年度增长率将分别高达96%和73%。

2、从2013年到2018年,搜索和社交媒体广告仍在美国移动广告营收中占有最大的份额。搜索广告将是移动广告方面的强有力的格式之一,主要是由于这种广告能够与本地化的移动目标相整合。

3、到2018年时,移动系统广告营收(包括通过实时竞购出售的广告在内)将在美国移动显示相关广告业务的总营收中占有43%的份额,大大超过2013年的6%。但是,这种系统广告因缺乏基于cookie的移动定位广告强有力的支撑而遭受较大的限制。

4、应用内移动广告表现将比移动网页广告好得多,而与此相关的广告开支将可能取决于广告本身的表现和使用量。Medialets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应用内广告点击率平均为0.56%,而同期移动网页广告点击率只有0.23%。

]]>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879.html/feed 1
MarketingProfs:从网络视频的四个生命特征谈网络视频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280736.html Tue, 14 Oct 2014 02:00:24 +0000 //www.otias-ub.com/?p=280736 10年前,热剧《老友记》最终季上演,观众超过5200万人。那时,让观众通过移动设备或笔记本在线观看整个一季的节目或上网观看一小片段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那时以来,Netflix、Hulu、Amazon和其他出版商还没有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却已经开始在他们的平台上制作优秀的原创内容。

数字视频领域正在发展,但是从视频投资里获利的能力一直都道不明。

很明显,网络视频的需求是火爆的。根据Cisco的Visual Networking Index,到2018年,视频流量将占所有消费者网络流量的79%,并且视频点播流量将会翻倍。

随着网络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营销者和品牌经理还在纠结于这个问题:如何货币化这项投资?

首先,营销者必须为网络内容设定清晰的业务目标。不能是“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它是服务于实现你的业务目标——并且最重要的是,它对你的观众有意义。

在你上传网络内容之前需要问的关键问题如下:

  • 你想增加会员吗?
  • 你想要改善客户互动吗?
  • 你试图提高知名度吗?
  • 你想要吸引新的观众吗?

只有一条能作为你的目标,其他的只能是配角。

你的目标选择将用于测量数字投资的效果——通过看指标和执行测试来测量、诊断问题和评估投资。

网络视频的4个生命特征

评估网络视频内容投资的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是定期比较健康评价,比如每年核查。

当你去就诊时,医生会记录4个生命特征: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根据这些测量值,你会收到关于自己的可行动信息,或许会要求后续或持续的监测。此外,这些特征在测量目标的成功上非常重要,如减肥,或降低胆固醇或血压。

下面所讲述的网络视频的4个生命特征是诊断你投资健康度的关键测量值。

1. 消费

消费你的网络视频的人的数量是你需要记录的首个指标。这是测量网络视频投入是健康或“存在风险”的一个简单的指标。

有多少人看过视频?观众数量是高?是低还是中等?看一看他们是在哪里消费的这些内容,并且这些可能说明的问题。同样,是不是存在特定的群体消费的内容偏多或者偏少?

尽管观看内容的数量是很关键的,但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它都不是唯一测量成功的指标。

2. 分享

测量你的视频的病毒特性将会告诉你:你的内容的价值。用户分享视频能够唤起情感——幽默、同情、震惊等等。了解你的视频是否和为什么被分享将帮助你了解你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关注视频观看数量固然好,但内容被分享的次数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帮助你发展和精炼内容方面。

3. Churn

Churn在这里指的是有多少观众开始观看你的网络视频内容,但是在播放完之前就关掉了。

用户关掉视频的比率通常表明了一个客户接触的真正问题,或者表明了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Chrun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如果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它可能会对你的网络投资非常不利。

如果你有churn问题,仔细看一下哪些细分客户是极易churn你的,通过调研和投票来与他们对话,这样你可以识别出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4. 移动浏览

在推动网络视频变革上,移动的角色不能被夸大。根据今年初的Business Insider report,2014年,YouTube的流量40%是来自移动,相比2013年是25%,2012年仅为6%。

如果你的浏览量大部分是来自于PC端,那么这可能是你在智能手机或平板上的内容的用户体验上不令人满意。同样的,如果你注意到在智能手机或平板上的chum要高于PC端,那么可能是你需要优化移动端的网站或应用。

持续记录的重要性

为什么跟踪消费、分享、churn和移动流量等指标这么重要呢?因为这些指标能够测量绩效;他们能够定期检查什么在起作用,指针是否移动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让我们实时可看到哪些是无用功。

仔细观察这些指标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客户体验的宝贵见解,来让品牌经理更好的作出决策,并及时的调整内容和体验,来确保投资的成功。

当在进行视频内容的检查时,或检查指标时,重要的是看总指标,这些是在定义期间(周、月)计算出来的。在定义期间关键活动是什么?他们与你的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里有一个示例,指标能够告诉你关于总体目标的内容:

持续检查,按需对待

分析指标、定期报告或者检查不会自己停掉。通过积极的跟进和分析方法,你能够实现改进和潜在的学习那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新东西。

在你的报告中进行一次完全分析并询问趋势的深层次问题,你的品牌将能够更快的货币化它的视频资产。

 

199IT原创编译

]]>
Ooyala :2014年Q2全球手机观看视频比例超25% //www.otias-ub.com/archives/278777.html Mon, 13 Oct 2014 01:15:00 +0000 //www.otias-ub.com/?p=278777 根据Ooyala最新的报告,目前手机占网络视频比例的四分之一强。虽然它可能由时间较短的视频组成,给智能手机观众提供快餐化的内容。然而,全球数据表明移动手机的视频观看的份额相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并将持续快速增长。Ooyala预测到2016年初,它将超过多数门槛。

Ooyala-Mobile-Share-of-Online-Video-Views-Sept2014-300x160

关于数据:Ooyala匿名调查了来自239个地区和国家的观众的观看习惯,从阿根廷到津巴布韦。

 

]]>
MOLLY WOOD:TV应用迅速流行起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059.html Tue, 19 Aug 2014 00:55:03 +0000 //www.otias-ub.com/?p=239059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看网络视频,而还有许多人并不想拔掉有线电视。根据Adobe的数字视频收视情况的最新行业报告,人们正在通过他们的智能手机观看在线广播电视。

根据Adobe旗下营销和研究公司Adobe Digital Index的报告,网络视频已经打破记录。移动视频收视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7%,并且网络视频总首施两端增长43%,也就是超过350亿收视量。

在这份报告中,更有趣的发现是TV Everywhere——定义:从你在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网络上订阅的频道中认证观看的广播节目——正在趋于主流,并且增长速度要快于其他网络视频资源,如YouTube、Hulu或者Daily Motion。

然而,Adobe的统计对象不包括Netflix——拥有全球4800万的订阅用户,所以拔掉有线电视或许并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TV Everywhere应用包括非常流行的HBO Go,独立渠道应用如Watch ESPN、Cartoon Network、CNBC、Syfy和其他类似的产品。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供应商也会提供他们自有的应用,如Comcast的Xfinity TV HBO Go,Time Warner Cable的TWC TV和Dish Anywhere。大多数这些应用是最近2-3年发布的,但是已经稳定获得更多内容的版权,并在刚过去的一年进行了大量营销宣传。

认证TV更倾向于内容提供商而不是服务,如Netflix,因为它鼓励人们持续订阅富广告有线电视,并对已经订购过的用户给与在线电视的优惠。事实上,评论家指责TV Everywhere与有线电视公司和版权所有者的勾结不相上下。

然而,随着线电视发展到了移动设备上,人们表现出异常的热爱。

去年,TV Everywhere收视量增长246%,主要是受体育节目的驱动。(注意:这些数字不包括索契奥运会的流量,Adobe分析师表示,这会使数字变得面目全非)

“超过1/5的家庭会观看TV Everywhere内容,”Adobe的数字指标分析师Tamara Gaffney说道:“这个数字超过了早期采用者的数量。”

当然,另一件是,推动TV Everywhere增长是这些应用事实上得到了一些频道。Ms. Gaffney说道,在过去6个月,TV Everywhere增加了30个频道。

人们观看TV Everywhere内容最常用的方式是iOS应用。事实上,Adobe表示,iOS应用是观看在线TV最受欢迎的渠道。浏览器排名第二,Android应用排名第三。

另一方面,Adobe表示在所有平台中游戏机和OTT(over the top)设备增长比例最高——去年增长超过123%。然而,在这些设备上看电视的人还是非常少的:他们只占TV Everywhere流媒体市场的6%,而去年这个数字仅为1%。

1

Adobe Ditital Index报告指出去年游戏机和其他设备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Gaffney说虽然大部分的增长都来自于游戏机,但这个类别里还包括像Apple TV、Roku和Chromecast这样的设备。Adobe表示,这个数字太小以至于不能单独成一类别,我好奇的是如果他们持续增长,那么又将有多少数字是由附加设备贡献的呢?

TV Everywhere还没有达到随处可见,即使是行业本身也承认,并且收看节目的认证流程真不是一般的烦人。

但是,随着他们不断的改善,有线运营商扩大了设备的认证,如Apple TV和Roku——或许拔掉有限电视的最好方法是留着它。。。

]]>
TalkingData:美拍-移动短视频分享应用的崛起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558.html Tue, 15 Jul 2014 08:51:03 +0000 //www.otias-ub.com/?p=255558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1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2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3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4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5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6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7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8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09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10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11 TalkingData-美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崛起-F_012

]]>
MobileMarketing:社交媒体、定位信息促进移动广告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204553.html Fri, 23 May 2014 01:50:01 +0000 //www.otias-ub.com/?p=204553 mm

对于向Facebook这样的公司来说,app内置的广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印钱机。如今,Yahoo也加入了这一行动,推出自己的版本。根据Millennial Media,移动广告的流行促进了下载量,2013年,34%的公司的移动app曾被下载过。

去年,下载是广告中,用户点击后最流行的转化方式,紧随其后的是选择搜索登广告的网站(29%)。后者是一个特别受汽车品牌欢迎的移动广告,在三个季度中都进行了相关广告投入。但是活动的份额倾向于app下载,而网站搜索与2012年持平。

社交媒体、商店定位/地图信息、或订阅上的广告变化最大。点击后的转化活动社交媒体从8%增长至18%,商店位置定位从12%增长至23%,订阅服务从8%跃升至18%。

零售商最喜欢在广告中使用商店定位功能(29%),CPG公司更倾向于社交媒体回复(19%)作为吸引用户的策略。金融服务公司偏好通过广告进行注册登录(27%)。

2013年,根据花费排名,娱乐再次成为Millennial广告网中垂直行业的冠军,其次是零售、电信金融和日用消费品。而增长最为迅速的是体育业,增长489%。该公司并没有披露各个类别的相关花费,所以我们没法看到体育业在2012年的花费情况。

去年,我们还看到了其他垂直行业的强劲增长,包括招聘(增长209%),能源与动力(196%),非盈利机构(170%),制药(139%)和日用消费品(134%)。

再来看移动操作系统,2013年,Android移动广告的份额超过Ios,由48%增长至54%,而iOS由38%下滑至32%。BlackBerry由16%下滑至7%。设备的份额结构去年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智能手机由72%增长至75%,平板由20%增长至24%。功能手机从5%萎缩至4%。

有趣的是,今年智能手机和平板是否还能保持75%/25%的份额不变,这意味着平板经过几年强劲的增长后趋于平稳。根据IDC预测,今年全球平板销量将由52%下滑至19%。

Stifel Nicolaus分析师Jordan Rohan本周末发布的一项研究文章指出,除了常规的移动横幅广告外,Millennial Media打算增加销售原生、视频和富媒体广告。并且,通过去年收购Jumptap和AooNexus,它还将交叉销售移动和PC广告。

Goolge已经占据移动广告的主导地位,Facebook也准备推出其第三方广告网络,对于Millennial移动广告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该公司的股票在周五以7.35美元收盘,低于2012年IPO的每股13美元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