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3 Jun 2023 15:56:3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交通运输部:2023年5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6584.html Thu, 15 Jun 2023 06: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616584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1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58.4万本、车辆运输证235.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3%、2.5%。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5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35亿单,环比上升4.2%。从本月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一、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享道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享道出行、如祺出行、万顺叫车、T3出行、携华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阳光出行、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曹操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首汽约车(-0.2%)、享道出行(-0.3%)、如祺出行(-4.6%)。

其中,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2.10亿单,环比上升6.8%。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滴滴出行、高德打车、花小猪出行、百度打车、美团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

二、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杭州,最低的是大连。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分别是杭州、厦门、深圳、广州、兰州、郑州、海口、福州、天津、宁波、南京、青岛、重庆、贵阳、长沙、济南、南昌、合肥、太原、西安、呼和浩特、武汉、长春、南宁、成都、西宁、银川、哈尔滨、上海、沈阳、石家庄、北京、昆明、大连。其中,杭州、厦门、深圳、广州、兰州、郑州、海口、福州、天津、宁波、南京、青岛、重庆、贵阳、长沙、济南等16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郑州、西安、宁波;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哈尔滨(-3.0%)、沈阳(-3.7%)、西宁(-5.1%)。

]]>
交通运输部:2022年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5496.html Thu, 13 Oct 2022 14:16:23 +0000 //www.otias-ub.com/?p=1505496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2930日,全国共有28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1.6万本、车辆运输证198.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2%2.5%。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9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5.54亿单,环比下降21.2%。从本月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一、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T3出行、首汽约车、万顺叫车、曹操出行、美团打车、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携华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美团打车(0.9%)、享道出行(0.8%)、如祺出行(0.2%)。

其中,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1.35亿单,环比下降19.2%。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携程用车、美团打车、百度打车、滴滴出行、高德打车、腾讯出行、花小猪出行。

二、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杭州,最低的是石家庄。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分别是杭州、广州、厦门、深圳、贵阳、重庆、合肥、兰州、青岛、宁波、海口、南京、福州、郑州、太原、南宁、呼和浩特、南昌、天津、长沙、成都、武汉、长春、西宁、西安、济南、银川、哈尔滨、沈阳、上海、大连、昆明、北京、石家庄。其中,杭州、广州、厦门、深圳、贵阳、重庆、合肥、兰州、青岛、宁波、海口、南京、福州、郑州、太原、南宁、呼和浩特、南昌等18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贵阳、重庆、石家庄;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厦门(-2.3%)、沈阳(-2.9%)、呼和浩特(-4.3%)。

]]>
交通运输部:2022年5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7459.html Thu, 09 Jun 2022 15:46:01 +0000 //www.otias-ub.com/?p=1447459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共有27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39.2万本、车辆运输证176.2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9%、0.5%。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5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52686.9万单,环比上升10.7%。

一、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携华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如祺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T3出行(0.2%)、享道出行(-0.5%)、首汽约车(-1.7%)。

二、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广州,最低的是石家庄。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分别是广州、杭州、厦门、郑州、深圳、海口、合肥、南京、南昌、长春、福州、兰州、呼和浩特、南宁、重庆、天津、青岛、太原、宁波、贵阳、上海、武汉、济南、西宁、长沙、西安、哈尔滨、成都、银川、沈阳、大连、昆明、北京、石家庄。其中,广州、杭州、厦门、郑州、深圳、海口、合肥、南京、南昌、长春、福州、兰州等12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海口、郑州、广州;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济南(-1.7%)、宁波(-2.0%)、西宁(-3.7%)。

]]>
韩国统计厅:截至2021年10月韩国外卖配送员数量上涨至42.8万人 同比增长9.7%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3415.html Thu, 21 Apr 2022 12:57:10 +0000 //www.otias-ub.com/?p=1423415

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韩国外卖配送员数量上涨至42.8万人,同比增长9.7%,为2013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韩国《亚洲日报》20日报道称,韩国2019年外卖员数量为34.9万人,2020年涨至39万人,增幅为11.8%。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10月,外卖员数量同比增幅仅为0.7%,形成鲜明对比。报道分析称,受防疫措施影响,人们户外活动受到制约,外卖和网购变得活跃。与此同时,和其他职业相比,外卖员从业门槛相对较低,但平均工资不低,因此不少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

报道援引韩国劳动社会研究所公布的数据称,韩国外卖员平均月收入为355.7万韩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高于上班族平均月薪(331万韩元)。在月收入高于300万韩元的外卖员中,26.7%的人月薪超过500万韩元,与韩国大企业平均月薪(529万韩元)基本持平。

《首尔新闻》提到,由于送货订单急剧增加,韩国近期接连发生外卖员过劳死和交通事故。韩国雇佣劳动部透露,该国去年快递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为18人,与2017年相比增加9倍。

自 环球时报

]]>
国家信息中心:2021年中国在线外卖收入占餐饮业收入总额21.4%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2179.html Tue, 19 Apr 2022 12:41:45 +0000 //www.otias-ub.com/?p=1422179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外卖代替堂食,更加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仍有一些商家不愿意入驻外卖平台,他们有的为了菜品质量选择专心经营线下门店,有的觉得平台佣金过高而选择用其他方式进行配送。有业内人士指出,订单量和配送质量这一核心问题仍待解决。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在线外卖收入占餐饮业收入总额21.4%。其中,某外卖平台交易金额为7021亿元,外卖交易量达144亿笔。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卖行业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不仅年轻群体会点外卖,中老年群体也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疫情管控形势之下,人们更多地选择外卖代替堂食,一度出现外卖小哥“供不应求”的情况。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仍有一些商家不愿入驻外卖平台,有的尝试平台外卖以后又选择退出。究其原因,平台佣金过高、配送过程不可控因素太多、需要大量资金维护等成为商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同时,新的配送模式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提升菜品质量、选择其他配送方式提高店铺口碑,以此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

高额佣金让商家望而却步

山东省青岛市王先生是一家烧烤店老板,他经营的店铺每月营业额都保持在25万元左右,店员曾多次提出上线外卖平台,都未被采纳。“上线平台得交20%的佣金,订单增多还需要增加人手,算来算去都不划算。”王先生说,一些商家都有这样的顾虑。

据了解,外卖平台对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执行15%~18%佣金,小型餐饮企业18%~23%。也就是说,一张100元的订单,外卖平台就要收取15~23元,餐厅只能获得80元左右。

青岛市某餐饮集团负责人表示,餐饮行业纯利润在20%~30%,商家自行支付骑手配送费用,再支付平台佣金,实际收益可能只有10%左右。“很多时候商家是通过跑量赚取利润,一旦订单量不足极有可能出现亏本。”该负责人介绍,一些专做外卖的商家面对平台的佣金和运营费用,会选择降低食材成本来提高利润。

王先生告诉记者,入驻外卖平台以后不仅要支付佣金,为了提高销量,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家店铺,还需要支付运营费。“一些商家会选择优先制作外卖订单,延长了堂食顾客的等候时间,店铺线下的评价也会降低。与其这样,不如专心做好线下。”

除了高额的佣金,配送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是商家不愿意入驻外卖平台的重要原因。青岛市某粤菜酒楼刚刚入驻平台,因为缺少经验,顾客下单以后酒店马上开始制作,却因为天气不好,没有骑手及时接单。“最后饭菜都凉了,外卖还在店里。”负责人沈先生无奈地说,外卖骑手送餐延迟、汤饮打翻等带来的差评会直接影响店铺口碑,所以一些想做品质的商家拒绝加入平台。

“外卖平台严苛的管理机制和后台服务的欠缺给一些商家造成了不便。”青岛市某日料店老板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后,外卖平台对于上线商家审核非常严格,如果没有网络经营许可证,就必须跟平台签订独家协议。不仅如此,平台方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很低,一些运营问题往往需要2~3天才能答复。

一些商家选择其他配送方式

据了解,外卖佣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和配送服务费。平台使用费类似于线下地租成本,外卖平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技术研发,保障商家和顾客交易平稳运行。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某外卖平台研发开支为70.7亿元,较2017年的36.5亿元增长近1倍。

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有平台对全国所有到店餐饮合作商户、生活服务类商户实行阶段性佣金免除政策;另有平台为商户提供减免佣金、年费延期等服务。

面对这样的举措,很多商家认为是杯水车薪,为了减少被动、保证配送质量,不少商家“躲着”外卖平台,选择其他配送方式。

记者走访发现,有商家选择上线平台,但自己完成配送环节,佣金为3%~10%,每月可以增加至少10%的利润;也有不少商家选择聘用专职外卖员工,月薪4000元加提成,并且可以兼顾店内堂食服务;部分商家为了缓解用餐高峰期,与平台签约,以自行配送为主,平台配送为辅。

专营海鲜外卖的宋先生表示,他们以与配送公司合作的方式送外卖,配送公司直接安排人手进行配送,这样既能保证店铺运作,又能确保配送速度和食物安全。

校园周边的商家则更加青睐“校园外卖”配送模式。他们为在校大学生在用餐高峰期提供取餐服务,可以一次集中配送多单,每单根据距离收费2~5元不等。不仅更加便捷高效,商家还无需支付配送费用。

订单量和配送质量问题仍待解决

针对商家普遍反映的佣金过高问题,有餐饮团体呼吁外卖平台实质性减少佣金。该餐饮团体还提出与腾讯微信和顺丰同城达成战略合作,协助餐饮品牌上线外卖小程序,增加私域流量订单,减少佣金费用支出。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此前也曾向省商务厅反馈,并与外卖平台协商,争取平台根据省内情况继续加大佣金减免幅度,保障商家正常利润。

目前,北京拟出台《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外卖制作、打包、配送将有全市统一标准,除了要求外卖质量不应与堂食“差别对待”之外,存放超2小时的外卖食品不再配送供餐,并且要使用“开启后无法复原”的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

日趋规范的行业标准和多元化的配送方式,正在倒逼传统外卖行业改善服务。某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行业不能单靠单纯的降低佣金,解决不好订单量和配送质量这个核心问题,再多的减免也只是暂时的。“平台应该通过强化线上运营、优化平台供给能力、严格配送服务标准等举措,帮助商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提高平台市场黏性和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该负责人说。

自 工人日报

]]>
美团财报:2021年美团营收1791.3亿元 同比增长56%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0188.html Mon, 28 Mar 2022 12:11:03 +0000 //www.otias-ub.com/?p=1410188

近日,美团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一年,美团营收1791.3亿元,同比增长56%;全年调整后净亏损156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1.2亿元,由盈转亏。再回亏损背后,有着加大新业务投入、研发支出增长,以及骑手成本上涨等多个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被视为美团能够提供各类服务和商品零售的基础。2021年美团全年研发投入创新高,达约167亿元,同比增长53.1%。

过去一年,美团通过自研等方式已经持续布局自动配送车、无人机、智能客服机器人、智慧微仓等Robotics相关赛道。这些,将有望构成美团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基石。

再回亏损

从营收上来看,美团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均保持了增长态势。

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495亿元,预估493.2亿元,同比增长30.6%;2021年全年,美团营收17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不过,由于连续四个季度的亏损,美团2021年全年也由盈转亏。

其第四季度经调整净亏损39.36亿元,上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14.37亿元;2021年全年调整后净亏损156亿元,上年同期经调整净利润31.2亿元。

新业务的投入是美团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全年,该公司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84.4%至503亿元。但与此同时,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也由2020年的109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384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扩大36.6个百分点。

不过新业务的亏损实则也是面向未来的投入,美团在零售业务上重走的是外卖的老路。主要是持续加大全国范围内包括仓配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背后的意图是用早期的苦和累种长期的果子。

亏损的另一个原因还是由于成本结构。

餐饮外卖业务在美团营收中占据大头,但为中小商户的佣金优惠,以及上涨的骑手成本,也让该业务负担着巨大的营收成本。

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为降低疫情反复给中小商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冲房租、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压力,美团于商家侧推出费率透明化政策,以更透明、更清晰的成本结构,惠及平台上的广大中小商家,2022年将力争实现全国覆盖。

同时,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美团外卖于3月1日正式发布六项具体帮扶举措,包括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困难中小商户佣金优惠、提升小商户线上运营能力、提供外卖智能硬件等,从降本和增收两方面为受疫情冲击、经营陷入困境的中小商户提供帮助,这一系列举措也得到了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正在各地加速推进之中。

除商家佣金收入外,美团外卖包括佣金、履约服务费、在线技术服务费等总营收为96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骑手配送成本。财报显示,同期内,美团外卖骑手配送成本为68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8.3%,占美团外卖总营收比例达71%。

此外,财报的各细分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从商家、用户处收取的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元,而全年骑手配送成本为682亿元,由此可见配送服务收入尚无法覆盖骑手成本。

追求高质量增长

王兴在电话会上坦言,从三月份开始,包括深圳和上海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出现奥密克戎病毒疫情,疫情防控措施收紧,很多居民小区和办公楼都被封控,商店暂停营业,交通停止,预计公司主营业务的表现在一季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总体而言,考虑到目前短期的不利因素,美团的工作目前主要聚焦于高质量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

具体而言,美团在新业务中的投入将更为谨慎,一方面将从长远角度评估新的市场机会,基于零售+科技战略,以及长期业务价值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将更为仔细地平衡现金储备和核心业务现金流等资源,也将更为灵活地调整新业务投资步伐。

王兴预计,今年新业务的运营亏损同比将收窄。

这在2021年第四季度已有所表现。2021年第四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率环比收窄至69.5%。

实际上,美团在新业务上的持续投入也是王兴长期主义理念的表现,而不单纯是所谓的“资本扩张”。

在2018年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王兴曾谈到了数字经济的中国创新机会。

他指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20多年后,正在跨入新阶段。过去我们衡量互联网发展,主要是以网民人数的增加、上网时间的增加为指标,很多创新是纯线上的;后来,商品电商发展起来,形成了网购浪潮;最近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创新更多地开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政府的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结合,数字经济因此进入了新阶段。

在数字经济的新阶段,最重要的机遇之一就在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在线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中就要发挥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帮助整个行业实现规模化的提升。

这个思路已经在餐饮行业得到了最大的体现。高峰时期餐厅通常需要排队,而美团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到店业务的预约、排队等功能,再加上不需要到店的外卖业务,为餐饮行业创造了新体验和新价值。

美团在零售等新业务上的投入也是这个逻辑。美团在做的只是挖掘存量里的不同切面,用不同业务去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追求质量的增长。

比如随着商品零售业务的增长,美团扩大了合作伙伴网络,从以城镇商户为主到乡村新农民。可以把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带到中国数以万计的农村地区。利用科技创新,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下个十年的新方向

成立于2011年的美团,已经来到了下一个十年的全新发展节点。

亚马逊在传统电商业务之外,开拓了AWS这个未来增长曲线。而美团,也需要找到自己身为科技公司的底气。

正如王兴强调的“零售+科技”战略,美团也正在加大面向未来的投入。财报显示,美团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创新高,达约167亿元,同比增长53.1%。

王兴表示,科技是美团能够提供各类服务和商品零售的基础。未来希望能通过各种新技术能力实现货物和服务与人的连接,帮助商家降本增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这其中也包括广义的Robotics(机器人)技术。

实际上,不仅投资,过去一年美团还通过自研等方式持续布局自动配送车、无人机、智能客服机器人、智慧微仓等Robotics相关赛道。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3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8个社区、1个商圈落地常态化外卖配送服务,覆盖8000多户居民,面向真实用户配送超过3.5万订单。美团无人机2021年不仅在深圳首飞成功,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并在深圳疫情防控中为深圳南山区隔离区居民配送紧急物资,成为了疫情期间城市物资运送 “空中通道”。

另外,美团自动配送车在核心产品研发上也取得标志性进展。基于美团配送业务场景需求,2021年4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自动配送车魔袋20发布,这是美团自动配送面向室外场景推出的低速即时配送的解决方案,标志着美团自动配送车初具量产能力,发展进入新阶段。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逐渐成熟,更多的新场景、新体验和新价值也将一一被创造。

]]>
饿了么:2021年共有114万外卖小哥在饿了么平台获得稳定收入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9236.html Tue, 15 Feb 2022 02:13:37 +0000 //www.otias-ub.com/?p=1389236

今天,饿了么发布《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从发展、保障、组织三个维度,介绍了饿了么外卖小哥的现状和保障发展,包括5万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114万外卖小哥在饿了么平台获得稳定收入,47%的高于上一份工作,31%持平,而上一份工作50%来自服务业,38%来自工业,5%来自农业,还有7%这是第一份工作。

同时,37%的外卖小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36%有其他零工收入,22%在其他外卖平台跑单。

对于未来,43%的在同时寻找其他工作机会,32%会继续送外卖,7%要回家乡工作,3%想去其他城市,还有15%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地域方面,饿了么外卖员TOP10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山东、四川、北京、安徽、湖南。

饿了么大约80%的外卖站长由普通外卖员晋升,2021年共有475位晋升为站长、队长,1402为成为储备站长、储备队长,合计1877位。

另外,8%的外卖员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

饿了么表示,每当听到蓝骑士买房了、升职了的消息,都特别高兴。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有幸能添砖加瓦。

饿了么还承诺,会积极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依法合规用工,坚决落实“算法取中”要求,同时努力提供更宽广的职业通道、更温暖的规则机制和更踏实的保险保障,在蓝骑士发展与保障上会投入最大决心,坚定长期投入。

自 快科技

]]>
交通运输部:2020年11月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6.6亿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4156.html Thu, 17 Dec 2020 09:02:33 +0000 //www.otias-ub.com/?p=1174156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21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71.9万本、车辆运输证111.1万本。各网约车平台11月份共新注册合规驾驶员34.6万人,新注册合规车辆20.3万辆。

2020年11月,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6.6亿单。其中,当月订单总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有8家,分别是享道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花小猪出行。

在上月公布的累计180天未传输数据的81家网约车平台中,E车电驴、T6出行、大众出行、腾飞出行、微巴出行等5家网约车平台已于11月份开始传输数据。新增3家已累计180天未传输数据的网约车平台,包括:格上出行服务有限公司(格上出行)、泰安市通帆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通帆出行)、济南云时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叫车)。

]]>
Trustdata:2020年Q2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6731.html Mon, 24 Aug 2020 09:05:45 +0000 //www.otias-ub.com/?p=1106731

]]>
Sensor Tower:2020年7月全球热门送餐应用下载量TOP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6591.html Mon, 24 Aug 2020 01:55:52 +0000 //www.otias-ub.com/?p=1106591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7月McDonald’s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获得超过810万次下载,位列送餐应用下载榜榜首。俄罗斯是该应用最大的市场,贡献了16.4%的下载量;其次是美国市场,占比为15%。全球热门送餐应用下载量Top10完整榜单请见上文图表。

Uber Eats以620万次下载排名第2。美国是该应用最大的市场,贡献22%的下载量;其次是巴西,占比为14%。

排行前五的另外三款应用为Domino’s,Foodpanda和KFC。

]]>
美团:1季度疫情改变餐饮供给侧 唤醒进军零售和生鲜意识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8104.html Sat, 30 May 2020 02:28:23 +0000 //www.otias-ub.com/?p=1058104 根据美团发布的1Q20财报,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67.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经营亏损为17.16亿元,同比增加31.6%;期内亏损为15.9亿元,同比增加10.2%;按非国际财务报告,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79.4%。

投资者对糟糕的营收数据早有预期,但在这方面糟糕的数据中,却不乏亮点。其实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外卖业务在单量下降18.2%的同时,单价却提升14.4%,体现了疫情对业务造成负面冲击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外卖业务供给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用户对更高单价外卖餐饮的接受,尽管这个数据受到了春节和学校未复工的影响,因为学生市场相对对外卖价格敏感。

因为受到疫情影响,1季度的各项数据偏离了业务正常运营的表现,这里就不再赘述。从各个业务看,到店业务受影响最大,外卖业务稍好,食杂零售业务利好,迎来爆发,这无疑也唤起了美团针对超市配送、买菜、生鲜等食杂零售业务的进军野心。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在平台模式下推出一个独立的品牌,名为「菜大全」,赋能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数字化运营,并为消费者提供生鲜食品。

其他财报和电话会议详情见:

美团点评:1Q20总收入167.54亿元 同比下降12.6%

美团点评:1Q20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没有计划在短期内增加变现率

 

]]>
Fastdata极数:2020年1-4月中国本地生活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6583.html Wed, 27 May 2020 18:00:31 +0000 //www.otias-ub.com/?p=1056583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上外卖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59.html Thu, 07 May 2020 18:46:00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59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8亿,占网民整体的44.0%;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亿,占手机网民的44.2%。

图 44 2015.12-2020.3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 45 2015.12-2020.3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019年,网上外卖行业从供需两端不断深耕发展,行业进入提质升级阶段。

从供给端看,外卖平台对上游服务支撑力度不断加大,并逐步传导至传统餐饮业供给。一是加速推动外卖行业供给侧数字化升级。2019年,外卖平台加大对商户服务支持,通过提供智能终端、智慧点餐系统、收银系统等提升商户运营效率,同时通过订单管理、集中采购、峰值预测等数字化支持强化商户供应链水平,在提升供给端效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餐饮业的数字化升级。二是促进外卖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外卖平台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无人配送等技术不断强化履约配送能力,外卖食品安全和配送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外卖商家品牌化、连锁化等趋势进一步凸显,品质化进一步升级。

从需求端看,外卖平台不断扩展服务边界,逐步形成下沉市场和细分场景新增长动力。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卖用户需求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由于用户习惯已经形成,随着疫情缓解和餐饮行业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外卖需求将进一步恢复。一是向下加速推进市场下沉。2019年,外卖平台加速向三线及以下市场渗透,截至2020年3月,三线及以下市场外卖用户占该地区网民的比例达39.8%,下沉市场正在成为外卖需求端的增量市场。二是外卖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细分场景催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外卖服务推动下,用餐需求从正餐向甜点饮品、下午茶、夜宵等细分场景纵向延伸,逐步形成以夜宵外卖为代表的“夜经济 ”消费。同时,外卖服务加快横向拓展,满足生鲜菜蔬、药品配送等即时配送服务需求,加快带动以社区生鲜、拼团买菜为代表的零售新模式发展,进一步丰富线上线下零售业态。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卖平台推出买菜、买药、闪购等到家服务,在培育更多线上消费习惯、补充传统商超等零售业的同时,也加速推动了平台生态的进一步构建。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QuestMobile:2020年到家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9058.html Wed, 01 Apr 2020 11:16:31 +0000 //www.otias-ub.com/?p=1029058 QuestMobile数据显示,生鲜到家在春节后的一个月MAU接近7000万,去年同期为4400万,同时,日人均使用次数、时长增幅均在20%以上。生鲜电商、超市到家、社区到家三种模式,也开始了正面PK,各自的典型玩家也已经拉开序列了。详情请看QuestMobile数据报告

 

 

 

 

 

 

 

]]>
SensorTower:2020年2月全球热门外卖应用下载量TOP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013.html Wed, 18 Mar 2020 05:00:56 +0000 //www.otias-ub.com/?p=1022013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2月Uber Eats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共获得670万次下载,位列外卖应用下载榜榜首。巴西是该应用最大的市场,贡献了20%的下载量;其次是美国市场,占比为19.3%。

Grab以300万次下载排名第2。印尼是该应用最大的市场,贡献37.6%的下载量;其次是越南,占比为15.6%。

排行前五的另外三款应用为Domino’s, iFood 和 Foodpanda。

另外,由于抗疫带来生活方式巨变,《盒马》和《叮咚买菜》分列全球iOS外卖应用下载榜第3和第5名。

]]>
Trustdata:2019年Q3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69608.html Thu, 21 Nov 2019 15:30:22 +0000 //www.otias-ub.com/?p=969608

]]>
Fastdata极数:2019年上半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39071.html Tue, 17 Sep 2019 18:14:42 +0000 //www.otias-ub.com/?p=939071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NNIC: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上外卖
//www.otias-ub.com/archives/930918.html Fri, 30 Aug 2019 11:36:36 +0000 //www.otias-ub.com/?p=930918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网上外卖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较2018年底增长1516万,占网民整体的49.3%;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7亿,较2018年底增长2037万,占手机网民的49.3%。

图32 2016.6-2019.6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33 2016.6-2019.6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当前,外卖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主要外卖平台已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商户基础和配送体系,重点在提高盈利水平和构建服务生态方面发力。

一是提升对商户的服务能力,提高平台盈利水平。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提高平台商户服务佣金比例,口碑网也正式开始收取商户服务费。一方面,平台提高服务佣金,有助于反向推动平台强化自身服务能力以保持商户黏性,如美团外卖、饿了么在上半年都先后宣布将投入巨资助力商户开展数字化升级,进而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商户为应对外卖佣金上涨,通过优化外卖、外带、堂食结构,加强精细化运营等方式提升效率,保持合理利润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运营不善的中小商户将被加速淘汰,品牌商户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二是扩大对用户的服务种类,构建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用户增速放缓背景下,外卖平台积极拓展服务入口,构建服务生态以扩大营收来源。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饿了么在社区生鲜领域加速布局。其中,美团上线“美团买菜”;饿了么建立全新生鲜开放平台,联手“叮咚买菜”探索社区生鲜。平台从外卖业务拓展到百货、鲜花、药品等全品类即时配送,再到社区生鲜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一方面反映出外卖市场竞争已不再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呈现更加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卖业务作为生活服务体系的基础,正在与新零售等相关业务深度融合,串联起更多生活服务场景,推动生态体系协同发展。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DCCI:2019年Q1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
//www.otias-ub.com/archives/886864.html Tue, 04 Jun 2019 04:08:33 +0000 //www.otias-ub.com/?p=886864 短短几年,网络外卖平台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网络外卖服务迅速普及的核心力量。对于网络外卖市场而言,马太效应显现,部分企业退出市场或转型,领先企业整合资源,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同时,随着网络外卖服务的普及,市场已经由相对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向全国市场发展。近日,DCCI发布《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Q1)》,通过对市场观察发现:

1、 网络外卖市场中一线城市用户价值较高

在各级城市中,一二线城市市场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三四线城市市场空间较大。根据调研数据,一线城市的网络外卖用户在高频次和高金额消费中占比较高,一线城市用户价值较高。

2、 美团外卖、饿了么在TOP100城市中用户使用率最高

调研数据显示,在TOP100城市中,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使用率最高。在北京市的网络外卖市场中,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依然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络外卖平台。

3、 不同城市用户订购品类差异化

在非餐品类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网络外卖用户中订购水果生鲜的占比最多,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中,订购饮料点心的网络外卖用户占比更多。同时,通过网络外卖平台订购药品的用户在一线城市中占比较多,可达18.8%。

]]>
App Annie:2019 年餐厅和外卖领域移动现状
//www.otias-ub.com/archives/870240.html Tue, 30 Apr 2019 16:57:51 +0000 //www.otias-ub.com/?p=870240 在去年一整年瑞幸咖啡疯狂开店的冲击下,星巴克中国也推出了外卖服务;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星巴克美国启动了全新的星享俱乐部计划,这个计划是全球最成功的客户移动端忠诚度计划之一,其成员占了星巴克日交易量的40%,星享俱乐部也是去年美国所有快餐 App 中月活跃用户数 (MAU)最高的App。上周除了推出新的分级兑换奖励方式,No Time No Line的功能也让用户可以在到达门店之前完成订单及付款,跳过在门店等待的时间。

快餐业最常利用的移动创新:忠诚计划

快餐业的优势在于服务速度快,而移动又可以提供提前下单的优势,有利于客户更快完成就餐。也就是说,移动对于食品行业的增值之处主要在于能够高效、便捷地维持客户忠诚度。

例如,唐恩都乐 (Dunkin’ Donuts)(2018 年 MAU 排名第 3)正在尝试升级 DD Perks 会员计划,无论客户使用哪种方式支付都能获得奖励(目前客户需要使用注册礼品卡或移动 App 才能参加)。该商家还改名为“唐恩”(Dunkin’),以包含所有菜单品类,而不只是甜甜圈,例如最近推出了改进版浓咖啡菜单。

竞争意识是任何市场策略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获取新客户和确保客户忠诚度方面。在今年的超级碗活动中,达美乐 (Domino’s) 别出心裁地推出了“For the Love of Pizza”忠诚计划,对食用任何种类披萨(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的披萨)的客户进行奖励。要参加活动,客户必须注册达美乐常客计划 (Piece of the Pie),并上传一张披萨照片,所获得的积分最终可用于免费兑换达美乐派。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周日超级碗活动中,Domino’sPizza USA App 在美国所有iPhone App 日下载量方面排名第 88 位,与上一周相比提高了 158 位。在超级碗活动过后 30 天,Dominos Pizza USA 仍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在所有 iPhone App 日下载量方面排名第 127 位,而相比之下前面 30 天排名仅为第 185 位。外卖 App 近一步拓展且重新定义了忠诚度,并改变了我们的用餐方式

与 2016 年相比,2018 年前 5 大热门外卖 App 的下载量增加了 115%。外卖 App 在实体店与数字渠道之间架设了一座无缝的桥梁,很好地迎合了我们日益流行的按需经济。移动送餐 App 提供了唾手可得的丰富选择。例如,Grubhub忠诚计划提供当日第二单优惠 10% 的活动,或者推送限时促销通知,鼓励客户提高订购频率。而在中国市场,饿了么、美团等领先的外卖App更是提供许多的现金抵用券,甚至建立高级会员制度,来奖励忠诚顾客的消费。

对于送餐服务和快餐业客户而言,轻松支付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与以往仅限现金支付的时代相比,送餐支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许多客户仍希望采用更加无缝的支付方式,无需手动输入信用卡信息。Uber Eats 最近宣布现在可接受 Apple Pay 支付,这就在原来的信用卡、借记卡、Paypal 和 Venmo 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项选择。

2019 年移动快餐和外卖App领域前景预测

随着快餐和外卖业务量的持续攀升,移动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吸引客户并为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提高客户忠诚度。2019 年,我们预计这个领域仍将继续发展并占据移动创新的前沿,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味蕾需求。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上外卖
//www.otias-ub.com/archives/839756.html Thu, 28 Feb 2019 16:19:35 +0000 //www.otias-ub.com/?p=839756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网上外卖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06亿,较2017年底增长18.2%,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亿,增长率为23.2%,使用比例达48.6%。

市场格局方面,外卖市场“两分天下”竞争格局已然清晰。美团点评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平台,并新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合并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外卖市场竞争已升级为生态构建能力和资源实力的比拼。随着行业格局进一步固化,可以预见,未来外卖市场较难再出现独角兽平台,中小平台需要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和垂直市场深挖机会。

行业趋势方面,在市场变化和平台战略调整背景下,新的行业趋势正在形成。一是外卖业务在本地生活服务生态体系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逐步成为各平台在生活服务领域竞争的胜败关键;二是行业生态进一步开放,协同实现多赢,如美团收购餐饮SaaS服务商,并与线下零售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大数据服务,饿了么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零售商提供即时配送服务。平台通过开展跨界合作、为B端企业赋能等方式增加变现渠道并丰富平台生态,将进一步提升外卖产业化程度和餐饮零售行业服务水平。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97186.html Sat, 17 Nov 2018 15:35:58 +0000 //www.otias-ub.com/?p=797186

11月3日,在“2018中国全零售大会”期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第三只眼看零售》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第三只眼看零售》创始人赵向阳就报告的核心数据进行解读。

“我们共计收到74个社区生鲜品牌的相关数据,涉及5368家门店,其中既有一二线城市企业,也有来自三四线市场的社区生鲜品牌;既有生鲜传奇、百果园、朴朴超市等热门企业,也有在业内不为人熟知的新面孔。从样本的选择上来说,兼顾到数据采集的全面性”,赵向阳表示。

这两年,社区生鲜被视为一条拥有万亿规模的赛道,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拥有互联网背景的资本大鳄,都瞄准了这块巨大的蛋糕。那么,我国当前的社区生鲜经营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呈现哪些特征?它的痛点和短板在哪里?这份《2018中国社区生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你参考。

给社区生鲜“画像”

面积314平方米、日商一万七、毛利率19.6%

《报告》针对74家样本企业的数据进行梳理、核实,将这些社区生鲜的核心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社区生鲜的“画像”。假设它是一个社区生鲜模型,那么这些数据勾勒出它的基本状况:

从门店数来看,它是一家拥有24家连锁店的社区生鲜品牌;单店面积为314平方米,日均销售额为17000元。该店的生鲜占比较高,达到了53%,生鲜品类毛利率为19.6%,客单价为23元。

这家社区店品牌也开通了线上业务,但线上销售占比只有9.6%。从成本构成来看,人力成本和租金分别占到销售额的8%和5.6%;与去年同期相比,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双双上涨,上涨幅度达到9%和4%。

“上述数据是我们通过计算平均值得到的一个行业综合水平,但由于我国市场差异大,不同生鲜业态的经营模式迥异,对应到具体的某个企业上面,个别数据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赵向阳表示。

“风口”逐渐停了

社区生鲜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社区生鲜的“风口”是怎么吹起来的?《报告》跟踪了57家社区生鲜品牌的创立时间,发现大部分样本企业是2015年之后创建的,特别是2017年,新诞生的社区生鲜品牌数量达到了高峰,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社区生鲜盲目扩张的“风口”逐渐缓下来了。赵向阳分析称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经过了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尝试,一些新入者觉得生鲜业态比较难做,下手比较谨慎了;二是今年二季度出现资本寒冬,融资遇到困难,大家没钱烧了。

《报告》认为,社区生鲜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5年之前,其特征是传统社区店向生鲜加强型超市转型;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开始,社区生鲜进入了全品类的生鲜专业店时代,代表事件是生鲜传奇的创立;第三个阶段是新零售的风口刮到了社区生鲜领域,代表事件是京东旗下的启承资本投资了钱大妈;最后一个阶段是“便利店+生鲜”的复合业态的兴起,代表案例有好邻居最新一代的“社区全渠道会员店”,以及超市发与罗森合作的“超-罗便利店”等。

多数企业门店数在10-100家之间

社区生鲜店“头部企业”正在形成中

社区生鲜是近两年在业界热门起来的业态,因此它还处在“初级阶段”。《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37%的社区生鲜品牌门店数是个位数;51%的社区生鲜品类门店数在10-100家之间;而门店数100家-300家之间的社区生鲜品牌占比为7%;门店数超过300家的企业只有5%。而这些门店数超过300家的品牌多为百果园、鲜丰水果等一些头部的水果连锁店。

社区生鲜三大特征

门店小型化、生鲜占比高、客单价低

《报告》显示,社区生鲜呈现三大特征。首先是门店小型化。62%的社区生鲜店的门店面积在300平方米以内。一些业内人士对于社区生鲜店的面积有一个共识:他们认为300平方米的门店是经营社区生鲜性价比最高的门店,面积小了则无法容纳足够品项的商品;面积太大则面积利用率不足,而300平方米的面积刚刚好。

其次是生鲜占比逐步提升。多数社区生鲜品牌的生鲜销售占比超过了40%,其中有29%的社区生鲜品牌生鲜销售占比超过了80%。这意味着,经营全品类生鲜、以生鲜品类为主的专业店越来越多。

最后是客单价低。由于社区生鲜品牌以解决消费者一日三餐为主要目的,它的经营面积与综合性卖场相比要小很多,这使得它的客单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社区生鲜店客单价在20元-30元之间,社区生鲜平均客单价为23元。

线上销售占比9.6%

第三方平台为主要实现工具

伴随着全渠道零售的深入人心,开通线上业务成为多数实体店的选择。《报告》显示,57%的社区生鲜品牌开通了线上业务。在开通线上业务的企业中,有48%的企业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来实现的;有31%的企业通过小程序来实现;还有21%的企业自建平台开展线上业务。

但总体而言,社区生鲜企业线上占比普遍不高。数据显示,一半的企业线上销售占比在10%以内,而线上销售占比超过20%的企业只有11%。综合统计下来,调研样本企业的平均线上销售占比为9.6%。

今年5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便利店企业的平均线上销售占比为8%。上述两个数据相互印证,说明我国实体店的线上销售占比还在很小的范围,有待提高。

人力成本上涨超过租金涨幅

一线城市日均租金可达9元每平方米

《报告》针对社区生鲜的租金水平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日均租金可达9元每平方米;二线城市这一数字为3.3元;而三四线城市日均租金为2元每平方米,租金差异较大。

对社区生鲜企业来说,比租金更加沉重的负担是人力成本。《报告》显示,人力成本占到了销售额8%,与去年相比增加了9%。为了应对人力成本不断增长带来的经营压力,有一半的社区生鲜门店采用了合伙人机制。

《报告》指出,国家出台了关于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这一政策或将继续推高零售企业的人工成本。

资本押注

前置仓带来社区生鲜新玩法

所谓前置仓,就是以仓为店,将仓库建立在社区周边三公里的范围内,商品由骑手从仓库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与传统电商相比,前置仓模式由于距离消费者更近,它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配送效率。

关于前置仓,业内值得关注的两大事件:一是最早在全国布局前置仓的每日优鲜最新获得4.5亿元融资;二是来自福州的朴朴超市在业界“走红”。

“若干年前,京东推出两小时达的配送服务,这在当时已经了不得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将配送时间压缩到了一个小时;而最近在业界火热的朴朴超市更是将送货时效提升到半小时。半小时是一个飞跃性的时间点,它意味着消费者真可以的坐等送货上门了”。福州一位商界人士表示。

《报告》指出:从商业模型分析,只要商品毛利额大于履单成本,便可以跑通模式。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多数前置仓依然处于靠促销吸引用户、培养消费者习惯阶段,这使得其毛利率远远低于实体零售店,从而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多数社区生鲜不盈利

但99%的受访者看好这条赛道

业界比较关心的是,社区生鲜真的赚钱吗?它到底是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来自《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3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企业是整体盈利的;另外38%的企业是亏本的;还有24%的企业是盈亏平衡的。

“这意味着,大部分社区生鲜店无法实现整体盈利。我们发放的问卷中还有很多受访者没有填写这一项。因此我们判断,社区生鲜实际盈利状况比统计的数据还要差一点。我们对经营者的预期做了一个调研,他们认为自己的门店达成预期和没有达成预期的各占一半,但99%的受访者表示看好社区生鲜。”《第三只眼看零售》创始人赵向阳表示。

加工品、半成品占比7.15%

生鲜标准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力点

《报告》针对社区生鲜的供应链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75%的社区生鲜品牌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但是生鲜的加工品、半成品销售只占到生鲜销售的7.15%。

“这说明中国的生鲜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社区生鲜未来的发力点,其中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赵向阳表示。

事实上,从一些企业的动作来看,它们已经瞄准了生鲜加工品这条赛道。永辉推出生鲜B2B项目,彩食鲜2017年的收入已经突破十亿元;中百集团的中央大厨房将其生产的鲜食配送到了江西;由海底捞食材采购部门独立出来的蜀海供应链公司已经悄悄“拿下”很多零售企业客户,比如7-11、超级物种,以及国内其他便利店企业等。

六大难题“难住”社区生鲜

人才瓶颈最突出

社区生鲜经营的难点在哪里?《报告》一共统计了六大难题,分别是:竞争过于激烈、资金短缺、盈利模式不清晰、网点获取难题、供应链瓶颈以及人才短缺。在上述难题中,最能引起业界共鸣,并且得票率最高的是人才瓶颈。

来自:第三只眼看零售

]]>
CNNIC: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上外卖
//www.otias-ub.com/archives/762959.html Fri, 31 Aug 2018 16:28:51 +0000 //www.otias-ub.com/?p=762959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64亿,相较2017年末增长6.0%,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增长率为6.6%,使用比例达到43.6%。

图31 2017.12-2018.6网上外卖/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政策环境方面,外卖行业相关监管政策趋于完善。上半年《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外卖餐饮实体店铺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均作出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平台主体及餐饮商家责任。监管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也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行业格局方面,上半年外卖餐饮市场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18年4月,饿了么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行业资源进一步汇聚。在政策收紧与资源聚集的双重作用下,预计下一阶段行业将维持当前格局,较难再出现大型外卖平台。

产业发展方面,外卖送餐物流系统不断完善,利用短距物流配送连接生活服务各个领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外卖物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市场主流外卖平台借助智能配送系统可将每单平均配送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在构建起高效配送体系后,外卖平台借助即时配送优势拓展业务半径,形成生活服务领域生态体系。如饿了么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撑;美团则推出线下零售门店“掌鱼生鲜”,与外卖、配送、餐饮等业务统筹布局零售生态。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
eMarketer:O2O测量对零售营销人员至关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724865.html Wed, 23 May 2018 16:40:00 +0000 //www.otias-ub.com/?p=724865         199IT原创编译

        O2O测量和营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无处不在的手机大大拓展了营销人员的机遇。借助更好的位置跟踪等,营销人员现在可以看到完整的消费旅程,并使用更好的工具来判断在线媒体的全面影响。

        这些新的O2O功能使广告商能够完善目标、改进创意,并在某些情况下重新考虑媒体组合。

        在过去24个月中,大多数行业对O2O测量的需求都有所增加。事实上,只有10.0%的美国零售销售额是网络贡献的。其余仍然存在于实体店中,这使得O2O测量对零售业以及其他许多行业都至关重要。

        eMarketer分析师Yory Wurmser表示:“数据访问已经变得更好,尽管位置数据充满了不准确性,并且GPS数据在拥挤的城市环境和室内空间中存在限制。大多数提供商正在使用信号组合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同时,消费数据是许多营销人员的最终目标,特别是消费品包装(CPG)和制药行业的营销人员。要将网络广告与离线购买相关联,营销人员需要等待实体店的消费数据,然后再与广告相连,这可能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这限制了数据优化网络广告。因此,更好的离线测量对营销行业至关重要。

        虽然对隐私的担忧给O2O提供商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欧洲,但这不可能破坏O2O测量的趋势。不过,这会给离线数据带来更多限制,并需要获得消费者更明确的同意。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和缓视频医生APP” 重磅发布 国内首个 7×24 小时视频咨询服务平台问世
//www.otias-ub.com/archives/675290.html Sun, 14 Jan 2018 11:50:54 +0000 //www.otias-ub.com/?p=675290 2018年1月14日,“和缓视频医生APP”正式发布,这是业内首个7×24小时全年不间断的全职医生视频服务体系。“和缓视频医生APP”的问世,标志着行业领先的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和缓医疗在打通全产业链、构建健康服务综合体上又进了一步。至此,和缓医疗B端、C端全覆盖的健康医疗服务系统全面建成。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基于国家分级诊疗的大趋势,和缓以“互联网+分级诊疗”作为切入点,创新智能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经过近三年的耕耘,在原有产品“和缓名医”的基础上,和缓研发出软硬件和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缓视频医生APP,建成了业界领先的医生协作网络。

7*24小时的“HH Medical Center”

和缓视频医生APP整合了三套服务系统:最顶尖的专科专家会诊;7*24小时视频的全科医生服务;终身免费咨询的就医助理。三套系统构成了和缓的“HH Medical Center”。

这款APP在交互设计上力求简洁:在用户端,采取和微信聊天一样的交互方式,即便是老人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用户遇到任何健康上的问题,点击页面上方的“呼叫键”,即可一键“见到”系统自动为您匹配的医生。

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和缓已经和多家顶尖三甲医院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和缓名医的基础上,此番发布的新产品和缓视频医生不仅进一步夯实了移动会诊(一对一)、多学科会诊(MDT)、影像会诊、病理会诊、远程查房、手术指导、专家出诊等基础业务,还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患者端。小病轻病常见病,可以随时呼全科医生,提高就医效率;一旦发生大病重病,马上会有专业助理帮助预约专家。为了解决目前在线问诊中存在的回复不及时、碎片化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不佳的问题,和缓视频医生承诺三个百分百服务标准。
(插图)

借力先进诊疗模式,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和缓创始人兼CEO李宇表示:“近年来,我们看到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看重,而医疗资源的短缺、特别是全科医生的缺乏,使得大家在就医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和缓名医到视频医生APP,我们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深化,希望能够打通产业链,构建全平台的服务体系,弥补全科医疗服务的空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推进互联网+分级诊疗的市场化应用。”

分级诊疗制度被认为是我国这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分级诊疗也被确立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不过,这一制度的推进并不容易。一个重要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医疗设备水平都相对薄弱,在重大疾病发生时无法全面、及时的提出诊疗方案,导致患者信任缺失。

对此,如何让优秀医疗资源下沉也成为关键性的议题。以和缓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公司利用先进的智能互联网技术,推动医生高效多点执业,帮助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

数据库:专业级别+终身免费存储+随时随地调阅

同时,和缓也看到了数据连通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用户医疗数据库,帮助患者及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提高就医效率。目前,和缓档案库的移动影像及病理阅览功能已达到专业级别、无失真,并全部免费开放给用户,用户可以终身免费存储病历。和缓档案库就像是手机上的移动病历本,在咨询完医生后,病历就会自动保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节省了整理和查找病历的时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缓基于移动应用及云平台技术,自主开发独有的移动化加密、传输和浏览软件,配套全生命周期的部署运维服务,整合搭建了智能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不仅推动着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也为医改助力,守护国人的健康生活。

]]>
O2O案例:Total Wine酒水全品类领导者
//www.otias-ub.com/archives/567379.html Thu, 23 Feb 2017 13:33:23 +0000 //www.otias-ub.com/?p=567379 1、历史及规模——美国酒水与卖零售龙头,2015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增长超过30%
Total Wine是美国最大的独立中高端酒水零售商,1991年成立,第一家庖2500平方英尺(约230平方米),位于达拉华州Clavmont,90年代稳步成长,从达拉华州逐渐扩张至美国东海岸,2005年进入佛罗里达州,2007年迕入加州及Arizona,并持续从其他零售商如Bloomingdales,家得宝,玩具反斗城等零售商吸纳管理层。
公司致力于提供每天最低价格的酒水,公司愿景之一是“我们致力亍成为市场上的低价领导者。”“通过巨大的采贩规模和与厂商、进口商与经销商的紧密关系,公司获得了可观的盈余,并传递给消费者”。2014年Total Wine销售收入超过15亿美元,2015年超过20亿美元,公司预计至2019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美金。
Total Wine门店前端
2、专业酒水零售商,销售全品类酒水,包括大量独家销售的小众产品
 Total Wine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酒水品类,标准店通常销售超过8000种葡萄酒,(价格在2美元-2000 美元),出自全球各个产区,其中2000个品种为公司独家销售。公司还销售2500种啤酒,包含美国各种畅销、小众及进口品牌,以及3000种各类风格及价格范围的烈酒。
葡萄酒占连锁店营业收入总额一半以上,其中美国本土葡萄酒,加州葡萄酒在大部分商店里占比85% 以上;第二大收入比例来自烈酒;啤酒、苦啤酒、玱璃杯和葡萄酒配件商店也有销售。
Total Wine定位为全品类与业酒水超市,零售近万种酒水品类
3、门店扩张+网络销售——全国直营连锁扩张,按照区域消费偏好调整商品品类
 至2015年11月,Total Wine在美国18个州拥有130家门店,在14个法律允许的州迕行网上酒水销售。
公司对酒充满热情,希望触及对酒有同样热情的消费者。
由于美国复杂的酒精法律,运营商的目标市场是商庖里可以有多个许可证的那些市场。每家商店里的选择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进入一个市场前,公司会进行广泛的研究以便了解当地销售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喜欢什么、他们寻找什么样的产品,以使门店的产品分类满足其需求。
Total Wine在官网www.totalwine.com提供网络销售,网贩配送范围不门店覆盖区域配送,附有全美所有门店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等信息,并提供门店自提等选项。
Total Wine的网络配送区域不门店扩张区域接近
4、竞争栺局——长期低价优势抢夺地方小型酒水零售份额,对上游厂商有较大话语权
低价领导者——Total Wine致力于成为市场上的长期低价领导者,因此消费者并不专注于折扣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西西海岸的一些主要零售商经常运用销售价格来建立新的业务。但并不是长期低价的销售模式。
对酒厂有较大话语权,‘生产商需要学习有效地与零售运营商合作’,因为葡萄酒的零售行业持续在发展——Total Wine令很多当地葡萄酒商店失去了业务或倒闭,令葡萄酒生产商表现出了担忧;同时自有品牌的家族酒厂往往没有发言权,因为“创新型的零售商会长期库存和进口自有品牌以及从他们喜欢的产区直接进口的品牌。这是一种策略,允许它们向消费者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不寻常的葡萄酒”。

]]>
酒水与酒业连锁O2O案例:1919公司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567195.html Thu, 23 Feb 2017 12:47:03 +0000 //www.otias-ub.com/?p=567195 从模式、需求的角度,探认了酒水O2O的可行性。从供给角度看,成本效率是检验商业模式是否有长久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
我们认为,一个长期有强大生命力、甚至有颠覆能力的零售模式,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成本效率+ 消费者体验”上,需要拥有领先行业的经营能力,以及不之匹配的经营成果。
比较营收规模和净利润,营收方面,2015年1919仅次于酒仙网,为11.96亿元,但同比增长96%,远高于酒仙网38.93%;净利润方面,酒仙网连续3年亏损在2-3亿元之间,1919则连续3年盈利。

不电商竞争对手比较,酒水O2O、1919具备成本效率优势


上述经营的差异,更主要由于商品品类的流通规律在起何用,其次才是公司运营能力的差异。
对于酒水品类而言,结合线下门店的O2O模式,较垂直电商,存在显著的成本效率优势。原因在于:
物流成本;获客流量成本;消费者体验。
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综合型电商,由于巨大的规模效率,其综合费用率远低于垂直电商,如前文所述,无疑是未来酒水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

零售核心要素:价栺、真品、品类丰富、便利

观察一家零售商能否成为“品类杀手”,我们认为,关键在于:
从零售终端出发,体现了:低价、真品、丰富度及便利,这四个最影响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
能做到上述四点,在当前阶段,要求零售体系必须兼具领先的信息技术和高效率的管理激励制度; 
最终,创始人和管理团队,需要具有变革行业、超越财务目标的愿景,和持续专注的精神。
一旦公司成为了行业内流通效率最高的渠道,规模优势的雪球将越滚越大,最终令公司成 为行业的颠覆者,并获得显著的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1919初步具备了成为酒水流通行业变革者的潜力,并在不同程度上,契合了上述“品类杀手”特征。



便利: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19分钟-1小时送达
1919领先地实践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融合信息系统,实现了线上订单门店配送、门店库存线上展示。
从品类流通规律看,在此前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酒水品类,不综合便利类食品相比,更适合O2O零售。
实际上,在早期的经营中,1919就实践了O2O。
1919早在2005年,即在成都地区,开始通过电话订单,实现门店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实际上可以视作传统的电话O2O。
2014年,开始B2C电商零售后,1919实现了门店配送第三方平台及官网的B2C电商订单,是基于B2C电商的O2O。
2015年12月,1919上线垂直APP“1919官方商城”,以及2016年5月升级的“快喝”,实现了官网移动端的垂直O2O。

同时,我们也在上文的行业研究中观察到,扎实的线下基础,是O2O的基石。缺少零售门店管理能力,O2O难以落地。因此,纵观行业各领域,国内零售商中,真正实现O2O全面融合的公司较为秲缺。
在2014年规模扩张前,1919在成都累积了近10年的酒水直营零售经验,门店末端的货品陈列、商品品类的选择不管理、服务细节癿,反映了1919在成都地区零售经验的累积。

O2O实现基础:信息技术体系+高效率的管理架构

信息技术体系持续升级,初步具备令O2O充分实现的技术体系
我们认为,不仅在酒水流通行业,放在国内各零售子行业横向比较,1919的信息技术体系,都是较为领先和全面的,也是O2O能够较彻底实现的技术基础: 包括门店终端POS系统,线上互联网产品系统,企业信息管理ERP系统,客户会员管理 CRM系统、供应链采购物流系统,管理后台支持系统。

管理组织架构:职能部门市场化,重视零售服务的系统化培训
2015下半年,公司变革组织架构,对各职能部门实行市场化定价交易的‘阿米巴结构’, 意在高效激励团队,降低体系内协作成本,是较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供应链体系的市场化;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佑系较完备。

2014下半年启劢投资加盟模式,加速跨区域扩张

2014下半年开始,公司引入合作者投资加盟,启劢直管店政策。利益分享模式为: 
门店前端所有毛利归合作者;
合作者每年向1919缴纳管理费;
合作者开店初期缴纳保证金,按照每平米价格收取,合同到期返还;
门店运营:商品库存、员工、设施完全由1919管理及拥有,合作者不需要参与运营。
2015年直管店开店数量达到353家,门店总数达到451家。
从销售收入看,2015年其他地区开始贡献份额较明显的销售收入。目前在四川省外,门店数最多、收入规模最大的区域是河南省。

]]>
eMarketer:O2O在中国快速发展给零售商带来压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527353.html Sun, 23 Oct 2016 16:48:14 +0000 //www.otias-ub.com/?p=527353         199IT原创编译

        O2O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所有线下和线上商务相结合的消费行为。在中国这种商务模式正在快速发展,这给那些试图通过移动营销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零售商带来更大的压力。

1        O2O对消费者行为最大的影响是促使他们在实体店购物时使用移动设备。根据2016年2月JDA和Centiro的调查,在18到64岁的中国消费者中,60%曾在实体店使用移动设备查询和比较价格,半数受访者使用手机阅读商品和服务的评价。

        O2O服务提高了消费者的期待,这意味着中国零售商将面对的是对错误忍耐力更差的消费者。JDA和Centiro的调查注意到,质量问题和货不对板是导致中国消费者不再光顾某个零售商的主要原因。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商认识到O2O、移动支付和移动购物等变化,很多零售商开始尝试提供“点击购买—提货”服务来吸引这些消费者,即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点击购买,然后到实体店取货。但是,消费者对这种服务还不适应,根据JDA 和 Centiro的调查,85%的消费者虽然知道这种服务,但是只有34%的消费者在过去12个月里使用过这种服务。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企鹅智酷:在线订餐和私厨会让厨房渐渐消失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489628.html Wed, 29 Jun 2016 10:17:02 +0000 //www.otias-ub.com/?p=489628 1467195328-9784-2088

分析师:冯辰

这份最新《真象》调查报告,将聚焦于如下五个问题:

随着外卖、私厨等美食app的普及,人们的下厨行为有什么改变?

厨房作为房屋的功能单位,在未来会消失吗?

不爱做饭这件事,会衍生出哪些新生意?

互联网出行+美食,有哪些潜在的趋势和机会?

互联网的发展在宏观上优化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微观上改变了许多个体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我们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应用优化了衣食住行的时间和金钱的分配。以食为例,如今的外卖餐饮服务实现了足不出户,把饭直接送到嘴边。这看似平常的行为是否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我们的观念?

在本期文章中,真象结合中国网民调研数据,为你解读在外卖餐饮服务盛行的如今,厨房会不会渐渐消失,以及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本期提要

1.外卖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已超过七成,而私厨和饭局分享的渗透率不足3%。

2.在线餐饮对于人们下厨意愿的削弱效果明显,但是厨房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3.餐饮O2O的升级,私厨分享的兴起,更多出行+餐饮消费场景,渐渐渗透的智能厨具和更加便捷的社区,则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

现状:关于吃,中国人的三大改变

A.外卖服务削弱下厨意愿?

在企鹅智酷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O2O的研究报告中,使用过网络订餐的网民占36%;这个比例在现在的调查中已经超过了75%。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外卖餐饮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翻番,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用餐方式。

1467195328-4714-2088

将饭“送到嘴边”的在线餐饮对于人们的下厨行为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在使用过外卖、私厨人群中,51.7%表示自己下厨的意愿降低,次数减少,32.7%的人下厨次数基本不变,15.6%的人则“更想自己好好做饭了”。外卖的便捷性让人们多少产生了对其的依赖性,同时消磨了五成多的人自己做饭的积极性。

B.越富裕越不愿意亲自下厨?

1467195328-9902-2088

当问及人们对于自己做饭的态度时,我们看到了不同收入群体显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认为“有外卖/外出就餐就够了,不需要学做饭”的比例基本呈现随收入增加而递增的趋势;而“喜欢做饭,考虑让做饭成为副业”的比例则随收入增加而明显递减。

互联网通过拓宽用餐选择降低了人们做饭的必要性。对于喜爱做饭的收入相对低/空闲时间更多的群体而言,让做饭成为副业是一种将兴趣转化为额外收入的方式;而亲自下厨对于高收入人群由于更高的机会成本而更加“不划算”。

C.下厨意愿再低也难以撼动厨房地位?

我们还问了网友们一个有点“激进”的问题:你是否会考虑买或者租一套没有厨房的房?

1467195336-7616-2088

尽管参与调查的网民中经常下厨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超过八成的人都表示不会买没有厨房的房。这显示了厨房作为家中功能单位的不可撼动性——即便他们中一些人甚至并不打算掌握做饭的技能。

会考虑买没有厨房的房的人平均不到7%;有34.9%的人可以接受租房没有厨房。58.2%的人表示无论买还是租都必须有厨房,这个比例在性别和收入维度上都显示出了明显差异:女性对厨房的需求更高,高收入群体也更希望配置厨房。厨房是一个“不一定使用频率高但是必须配备”的地方。

趋势:“吃”的变数引发五个新机会

A.餐饮O2O全面升级

1467195328-2953-2088

外出就餐/食堂用餐依旧是很多人的首选,有高达62.5%的人选择。选择吃外卖的达54.4%。“自己下厨”行为的减少会进一步推动餐饮外卖行业的细分与融合,以及渠道的扩展。消费者的就餐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就餐体验可以更加丰富。

餐饮实体店同时会提供外卖服务,有品牌餐饮有自己的在线订餐app同时也入驻各个综合性外卖平台,部分私厨也在走外卖路线,或者个人餐饮通过入住私厨平台来增加实体店流量和拓展品牌。外卖、私厨和餐饮实体店都在拓展各自的销售渠道,分界不再明显;同时,各个平台也在越来越红的海洋中绞尽脑汁实现差异化。

B.更多出行+餐饮消费场景

出行和美食向来密不可分。自己下厨频率的减少会导致外卖和外出就餐频率的增加。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出行应用Uber开始了美食配送生意,意图在生机勃勃的外卖送餐领域分一杯羹。UberEats(前身是UberFresh)主打的是“10分钟内将美食送到嘴边”。 “10分钟”的承诺十分吸引人,这同时也意味着Uber需要和餐厅紧密配合。

1467195328-1415-2088

在国内部分城市,优步中国研发的UberLife(优生活)则在开拓基于出行的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乘坐Uber途中仍然浏览app的乘客推荐城市中的餐厅折扣、文化演出等城市生活信息。无论是餐饮急速配送还是让客户在行程中了解周边的美食,出行+餐饮的消费场景还有很多,二者的协作更多,分界更模糊。

“外出觅食”也可以作为出行的细分领域,饥肠辘辘的食客乘坐“美食专线”到达餐厅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这需要对于消费者需求更精准的把控,以及将分散的需求有效发掘、引导和聚合。出行和餐饮行业对于实现相互引流,互利共赢; 而客户则可以在出行和用餐场景中无缝衔接,甚至可以在路上就把菜品点好,到达餐厅时无需等待,直接用餐。

出行和餐饮行业数据的打通,还可以为双方获取和预测更精确的用户画像带来有力支持,如通过消费者的出行规律来最大化餐饮收益,或根据餐饮区的客流来优化车辆的最佳匹配等。

C.分享经济风潮下的私厨分享

私厨、拼饭类服务作为消费者选择就餐的选择渗透率很低。一方面是因为私厨、拼饭类应用相对比较新兴,另一方面,私厨和外卖的定位有差异。外卖主要针对消费者高频的刚需,解决“饿”和“快”的痛点,如工作日的午餐;而私厨、饭局分享类应用则常常伴随着“个性化”带来的溢价,针对消费者低频的非刚需——吃一顿有特色的菜肴,或者通过饭局结实志同道合的人等。

调查显示,作为用餐者尝试过私厨、饭局分享的人不到3%,而“喜欢做饭,考虑让做饭成为第二职业”的平均比例达7.5%——意愿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实际的私厨供给端,有待进一步引导调动其积极性,如获得除金钱回报之外的非物质回报而最大化各方收益。

2015年上线的“我有饭”app除了私房菜和拼饭之外,还推出了大咖饭局,以投资人、行业专家的饭局为卖点,让社交价值和经验交流成为一餐的溢价。随着分享经济的渗透和信任机制的优化,私厨和饭局分享市场远未饱和,“餐饮+社交”也可以衍生出诸多机会。

D.拯救厨房,智能厨具的机会

看样子厨房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失了。那么它会怎样“进化”?扫地机器人、手机app控制的智能家居如空气净化器、冰箱等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更贴合人们的烹饪和用餐习惯、更加智能高效是厨房“进化”的不变方向。

从年龄维度来看,差异的显著性较低。90后对于智能厨具的感兴趣程度最高,达83%,比80后高近5个百分点;而80前群体超出了预期,达80.2%。

也许中年人对于“出去吃”的热衷程度比较低,相比年轻人的好好做饭需求更高,对于厨具的要求也相应更高;而年轻人对于智能用品的接受度天然更高,对于智能厨具更感兴趣的原因更多源于“让做饭更加便捷”,降低了做饭这件事的“门槛”。

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更注重智能厨具省时省力的特征,而女性更偏好智能厨具多功能合一的特点。

E.社区结构优化

随着人们下厨频率的降低以及在做饭上花费时间的减少,便利店也是解决一顿饭的可行选择。超过两成人在不做饭的时候会选择在超市/便利店购买简餐。

不过,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密度还远未饱和。日本平均约24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密度非常之高,;美国约21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几乎触手可及。

中国目前的便利店总数不超过3万家。随着中国人口的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便利店的需求会更高,社区结构会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

企鹅智酷真象栏目公众号: bizview

]]>
友盟+:2016年Q1 O2O移动应用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84883.html Thu, 16 Jun 2016 13:15:46 +0000 //www.otias-ub.com/?p=48488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6年Q1O2O移动应用发展报告】即可

报告要点

节后O2O领域用户活跃情况良好,饮食服务、生活服务节后活跃用户量增长明显;
活跃用户地域分布方面,仍以北上广江浙一带用户为主,但从类别使用密度方面来看,不同地域的用户针对O2O类应用的选择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用户对于O2O类服务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整体来看,女性用户更加偏向于优惠打折一类的服务,男性用户对于汽车买卖类服务使用较多;年轻的用户在饮食服务方面的使用量较为集中;
文娱票务方面的服务在上海地区的用户基础较好,所覆盖的用户具有一定的线上消费能力;
租车用车服务的主要使用用户群仍然集中在大型城市内,男性用户是租用车服务的主要受众。

O2O用户概况:活跃设备量
通过近半年O2O类APP的活跃设备量的趋势来看:
临近年底,整体活跃用户数并未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10月~11月有小幅下降,至第一季度末,春节节后活跃设备量增幅较为明显,其中三月份较二月份增长8.5%;

O2O用户概况:用户使用情况
通过将O2O领域子行业的活跃设备总量(活跃用户量)进行细分观测,我们了解到:
饮食服务行业受春节假期影响最大,在2月份饮食行业活跃用户较1月份相比下降26.0%,3月份受学生、日常工作人员的逐渐回归,用户量迅速回升,较2月相比增长33.7%;
节后受房地产市场影响,生活服务类APP的活跃用户量也有明显的攀升;
年末至年初期间,汽车买卖类APP的用户也有较为明显的攀升。

O2O用户概况:地域分布
Q1 O2O类应用地域分布方面:
与前几季情况类似,北京与广东用户分布较为集中,两地活跃用户占比均超过了10%;北京活跃用户占比有所降低,集中化现象有所缓解;
江浙沪、山东一带互联网基础服务建设较好的区域中,用户分布也较高;

O2O用户概况:地域分布
通过对不同地区目标群体指数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
天津,福建,广东等地对于交通出行类APP的需求量较高;
未受限购政策影响的区域如西藏,贵州,青海等地,汽车买卖类APP的用户群占比较高;
而生活服务类APP中,在青海、山东等地使用需求较高。

O2O用户概况:地域分布
通过对不同地区目标群体指数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
饮食服务方面,黑龙江、辽宁、吉林,即东北三省的用户需求量较高;
优惠打折方面,江浙,广东等地需求较高。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1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2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3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4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5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6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7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8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09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0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1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2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3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4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5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6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7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8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19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0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1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2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3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4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5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6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7 O2O移动应用2016年Q1发展报告_000028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6年Q1O2O移动应用发展报告】即可

]]>
一张图洞察O2O上门服务–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472677.html Tue, 17 May 2016 14:38:37 +0000 //www.otias-ub.com/?p=472677

1463495846-5593-051463495846-5298-051463495846-9757-05

1463495846-6595-051463495846-1168-051463495846-6935-051463495847-4009-051463495847-8867-051463495847-8654-051463495847-7242-051463495847-8467-051463495847-3632-051463495849-4166-051463495849-8652-051463495849-1662-051463495849-6263-051463495849-6577-051463495849-3711-051463495850-6744-051463495850-1332-051463495850-4274-05

本文出自 Tencent CDC

]]>
DT财经:2015年美甲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444242.html Fri, 04 Mar 2016 09:35:50 +0000 //www.otias-ub.com/?p=444242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为440亿元,已经被视为一个风口上的巨大市场,各路资本蜂拥而来。但你们可知道,2015年中国美甲行业的市场规模为760亿,比预估的2016年电影市场规模还多出来了100个亿!
中国那么大,美甲也是大生意

美甲行业在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是异常地迅猛。

美甲行业专业垂直社区的美甲帮2月发布了一份《2015年美甲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介绍,早在2014年中国美甲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580亿,2015年更是高达760亿,如果按照预计的将以每年30%的速度持续增长,那么到2017年美甲市场就将成为千亿级的市场。

1457084048-6621-6a7354ab471a234e9503b4a3a10b

目前,国内的美甲行业可以细分为三个市场:美甲服务、美甲产品、美甲培训。

而美甲行业的使用服务人群中,人均年消费次数为10.7次,对比美容行业的人均年消费次数5.7次,和美发行业的人均消费次数8.4次,属于最高频的女性美业项目。

由此可见,美甲行业是的潜力和前景是有多么的可观。

越有钱越爱美,一线城市平均有六千多家美甲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约有30万家美甲店。从美甲店的分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美的追求也更高。

1457084048-2273-f236ad2ee331b4754ff8025a5156

而美甲店数量前十五位的省份如下,北上广稳居前三。

1457084047-9275-1bae47c515f9e735cf1fdb61506d

读完中学没去处?美甲成就业新途径

随着美甲行业的极速扩张,到2015年美甲从业人员也已经超过200万,预计从业人员的增长将会保持每年20%的增速。

从业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看来80后是美甲行业的主力军。

1457084048-3393-94745f799124396b10e7652c782e

而且女生不是唯一,全国还有64万男性美甲从业者……

1457084048-9773-594bc496974ab2477285942b0a99

如果从学历来看的话,初中和高中学历者在这个行业占了统治地位:

1457084048-8745-b7a3804de66aefc50033fb6906a5

这个千亿级美甲市场,你贡献了多少?

如果从消费者来看,高学历人士似乎对于美甲兴趣更为浓厚。

1457084049-2498-702c1cb267d110d7185bd53b5c0d

当然,仍然是年轻美眉比较爱折腾。

1457084049-7815-1ea0802d62504d63c29a11bcfae3

是去实体店呢还是叫上门服务?

当然迫于市场的竞争环境,仅靠美甲服务已不足以支撑美甲店的开支,美甲店开始寻找其它增值服务项目。

目前,越来越多的美甲从业者和美甲店开始了手足护理、美睫、美妆等业务。

1457084049-8131-8365930e9a1d9a6ff117bb2df78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美甲行业和互联网也有了不少交集,主要分为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两类。

新美大是美甲O2O到店服务的最大平台,注册用户中有超过6万七千家美甲店,美甲店的覆盖率超过22%。

1457084051-5796-3344c9746207a8c4f343f38ca912

而在美甲上门服务市场,58到家是国内最大的,日订单量超过一万单。

另外,雕爷的河狸家目前服务也已经从美甲扩大到手足护理、美容、化妆等。目前河狸家日均订单量超过7000,加盟美甲师超过2000个。

1457084049-6629-c8bdde2988f1ca66a4ae02a9aa21

备注

本文图表均来自美甲帮发布的《2015年美甲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DT财经

]]>
CNNIC:“她”经济将成O2O消费重要推动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443829.html Thu, 03 Mar 2016 09:53:26 +0000 //www.otias-ub.com/?p=443829 女性消费者正在成为推动网购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CNN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网购群体规模达18100万,是2010年7303万的近2.5倍;同时,女性移动网购群体规模在2015年也突破15223万。女性网购、团购比例分别达62.7%和29.1%,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0%和26.2%。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行为特点加速推动网购市场的发展:女性网购群体不仅上网时长达4.17小时,远高于网民整体的3.74小时,而且她们的互联网应用更加活跃、种类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她们对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更高;另一方面,女性作为部分家庭的网购决策者(统计局调查显示,北京市家庭网购决策者中超过2/3是女性),更加突显了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

年轻“潮女”引领网络消费时尚

年轻女性消费意愿更强,对新消费形式、新消费品类更愿尝试,更注重交流分享;而她们的挑剔也将激励互联网消费模式创新与服务品质提升。CNNIC数据显示,2015年20-29岁年轻女性在整体女性网购群体中占比高达35.0%,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9.9%;不仅如此,女性网购消费群体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7%,达27.2%;此外,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就业比例也高于全国。

女性O2O 消费市场规模可观,即将迎来增长引爆点

CNN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网购消费者对O2O服务的使用非常活跃:按服务使用频次统计,最少为看电影在线购票选座,约为每半月一次,最多为网上叫外卖,每周超过一次,此外进行O2O餐饮美食消费的频次为每周0.7次、使用互联网约租车服务为每周0.9次;按服务使用率统计,女性网民多种O2O消费活动的比例均超过20%。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当创新扩散比例达10%~20%,扩散过程就会进入快速扩散阶段,可见,O2O市场新兴领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引爆点。

1456995264-4038-W020160303401189926951

图2015年年女性网民O2O服务使用率

注:

在线医疗:包括医疗保健信息查询、网上预约挂号或咨询问诊、网购药品/医疗器械/健康产品、运动健身管理、手机疾病记录、网上预约体检等。

在线教育: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教育形式。

]]>
友盟+:2015年O2O移动应用趋势盘点(二)—订送餐
//www.otias-ub.com/archives/439668.html Wed, 17 Feb 2016 11:15:09 +0000 //www.otias-ub.com/?p=439668 订送餐

2015年O2O移动应用趋势细分行业盘点(二)

9ce47ca53482e66904ea2230bb2086b8

根据“友盟+”数据统计,2015年12月数据对比1月,订送餐App的活跃设备量年度增幅约为400%。

可以看出,2015年是订送餐App爆发的一年,活跃设备量增长迅猛。但值得注意的是,月环比增长率在2015年底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降,如果订送餐App在2016年仍想继续高速发展,开拓新用户是首要任务。

206cf83dc5611cda422ef424a5beb69a

“友盟+”数据显示,在2015年期间订送餐App的活跃设备分布为:北京处于第一梯队,占比22.2%;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属于第二梯队,占比都在6%以上;山东、陕西属于第三梯队。其中北京占比相当于上海、广东、浙江之和,其地区发展优势一目了然。

ba756bf30fcc94abcc6ecd049900e4ae

“友盟+”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底,订送餐App活跃设备分布为:特级城市占比39%,一级城市占比31%,二级城市占比17%;对比1月份增幅分别为928%,952%,742%。很明显看出,订送餐行业由于强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基础设施以及服务建设较完备的城市中发展较快,创业企业的“首批用户”应酌情考虑在发达城市中获取。

41fb486aaef8f891b8dfa5a5e2b42cfc

“友盟+”数据显示,由于受订送餐应用补贴大战影响,人均启动次数、使用时长在3月至5月份期间呈爆炸式增长。3月份人均启动次数增长88%,使用时长增长69%。

6月至12月分期间,随着补贴力度降低,人均启动次数、使用时长在短暂回落后又逐步上升,此刻表明用户已慢慢被培养起新的订餐生活习惯。

a9fb3222910512174d0ccce084d612c3

“友盟+”数据显示,订送餐用户一般在午餐时间10点至13点、晚餐时间16点至20点较为活跃,其中11点期间达到当天活跃顶峰。同时,午餐期间峰值与晚餐期间峰值相比高出近70%。可以看出,用户订午饭的需求是最强烈的。

2464ee4326607edd6eeaede9c4a25abc

“友盟+”数据显示,订送餐类应用中男女用户比例接近2:1,男性占67%,女性占33%。通过观察男女用户使用时段发现,男女用户使用趋势基本一致。

]]>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435188.html Thu, 28 Jan 2016 07:26:54 +0000 //www.otias-ub.com/?p=435188 一、2015年12月-O2O应用潜力榜及榜单解读

2015年12月,O2O行业新兴应用中,“百度医生医生版”用户增速异军突起,增速达187.3%;“云猴全球购”、“余味”两款应用分别居第二、第三位,用户增速为118.5%与85.5%;上榜的O2O新兴应用的行业分布相对平均,其中旅游类5款,教育4款,社区3款,房产、零售和医疗各2款;12月受圣诞节、元旦假期的影响,旅游类应用受到用户欢迎。

12月,O2O成长应用中,“深圳航空”、“家长通”、“玩途自由行”三款应用的用户增速排名前三位。排名前二十的O2O成长应用中,旅游类应用最多,达5款;其次是教育类,有3款。受到各类假期促销的影响,麦乐购、蜜淘和寺库奢侈品三款应用用户覆盖量增长率较高。 

二、O2O应用潜力榜年终盘点

细分行业新兴应用盘点:O2O新兴应用增幅TOP20中,医疗O2O热度降低,旅游O2O热度提升;新兴应用反应市场吸引力程度:加入的新兴应用越多表明市场发展潜力越大、资本越热、吸引力越大。年中至今,显著的趋势是医疗O2O的热度在降低,而旅游O2O的热度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兴应用进入旅游O2O行业;

旅游O2O新兴应用盘点:年中到年末,旅游O2O新应用不断出现,比较典型的有玩途自由行和乘车易等

教育O2O新兴应用盘点:新兴应用增量明显受到开学季的影响,9、10月份分别有5、6款应用上榜

医疗O2O新兴应用盘点:年中医疗O2O新兴应用较多,到年末有所减少

细分行业成长应用盘点:O2O成长应用增幅TOP20中,各O2O行业受季节性影响;成长应用反应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上榜的应用越多,说明用户对该行业的需求越强,行业发展竞争越激烈。年中至今,显著的趋势是旅游O2O用户在暑期增长很快,教育O2O在开学季之后用户量开始上升,而零售O2O则在11月受到各类促销的刺激,用户量增幅明显。

旅游O2O成长应用盘点:8、9月份是旅游旺季,各应用用户增幅随之上涨,旅游应用众多,但霸榜应用较少,每个月都会有新应用上榜

教育O2O成长应用盘点:开学之后教育O2O类应用用户量增幅明显,可可英语连续三月在榜,乐词和考研帮也连续两月在榜,用户关注度很高

出行O2O成长应用盘点:出行O2O在年中是热点,但是热度逐渐下降,从九月份开始持续到年末没有应用上榜,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几乎成垄断趋势,其他应用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热度不再

发展较稳定应用盘点:盘点新兴榜进入成长榜的应用发现,教育、零售、医疗和旅游等都有发展较稳定的应用,用户量级直线上升,热度居高不下。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1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2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3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4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5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6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7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8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09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0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1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2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3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4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5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6 TalkingData-2015年12月 中国O2O应用潜力榜及年终榜单盘点_000017

]]>
IT桔子:10张图概览2015本地生活领域大公司布局
//www.otias-ub.com/archives/435124.html Thu, 28 Jan 2016 05:35:25 +0000 //www.otias-ub.com/?p=435124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幻灯片10

]]>
IT桔子:2015本地生活O2O创投数据盘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435116.html Thu, 28 Jan 2016 05:34:47 +0000 //www.otias-ub.com/?p=435116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幻灯片10 幻灯片11 幻灯片12

]]>
App Annie:2016年顶级应用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421324.html Sun, 27 Dec 2015 16:08:10 +0000 //www.otias-ub.com/?p=421324 199IT原创编译

2015年回顾

整个应用生态系统不断突破创新步伐,2015年发生了一些预期和没预料到的发展:

平台稳定性。去年我们看到两大领军平台iOS 和 Google Play应用下载和收入份额的巨大发展。但是2015年这两个平台都趋于稳定,Google Play在下载方面领先,而iOS则在收入方面领先。

货币化演进。应用内虚拟商品销售额仍然主宰货币化,订购收入后起之秀,未来还将看涨。视频流应用的发布,音乐流应用持续增长。像Tinder这样的约会应用需求也在引领这一趋势。最后iOS 9发布后Safari也支持广告拦截,这给移动网站货币化带来了挑战,预计将来会更倾向于应用,增加更多应用内广告。

新设备增加了开发者和发布方竞争资源。2015年平台不断扩张到不同类目,,特别是可穿戴设备和电视。开发资源已经覆盖移动系统,预计2016年开发者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

应用正在蚕食网站。应用越来越占据用户的时间和支出。应用已经成为改善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机制,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但是移动网站对广告发布商来说依然很重要,但是现实是应用比网站更能提供优越的用户体验。

 2016年十大应用趋势预测

Google的 Now on Tap:通过深层连接发现新鲜事物;

电子竞技:游戏发布方新兴收入资源;

通讯应用:文化因素导致信息沟的存在;

message

O2O服务:亚洲引领并购浪潮;

效率应用:新输入方式推动应用创新;

productivy

productivy2

金融服务:零售银行面临危机;

finance

电视系统:释放第二屏幕;

YouTube:催生独立长篇视频生产;

可穿戴:关注垂直行业和企业用户;

smartwatch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AR/VR):成为早期采用者主要内容播放平台,2016年会有更多炒作。

199IT.com原创编译自:App Anni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11142.html Sun, 29 Nov 2015 07:52:03 +0000 //www.otias-ub.com/?p=411142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1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2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3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4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5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6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7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8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09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0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1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2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3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4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5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6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7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8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19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0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1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2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3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4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5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6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7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8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29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30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31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32 TalkingData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_000033

]]>
YouGov:调查显示8/10的中国O2O买家因为网络宣传使用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398691.html Sun, 15 Nov 2015 17:32:54 +0000 //www.otias-ub.com/?p=398691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2015年8月的调查,中国城市地区个人移动支付已经很普遍了。网络广告和宣传而不是传统讯息推动了移动支付。

1

        CollabCentral Consulting 和 YouGov调查了中国一到三线城市O2O买家的移动O2O习惯。这些消费者经常使用手机进行网购,这其中既涉及典型的电子商务,也包括网络分期付款和提前购买电影票等。

        8/10的手机O2O买家表示使用手机进行O2O消费是因为看到相关宣传的网络讯息。大部分受访者并不总是在商店附近,但是使用手机购买商品和服务后自己去取或者快递上门。

        但是,有证据显示消费者有时会在店内使用移动支付,超过2/5的受访者表示曾扫描过QR码,23%的受访者曾扫描过包装上的条形码。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企鹅智库:中国短租行业“真相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82289.html Wed, 09 Sep 2015 10:03:14 +0000 //www.otias-ub.com/?p=382289

1、短租业务的玩法有三种:C2C信息撮合平台模式(Airbnb、HomeAway)、C2C重运营模式(国内大部分短租平台)和B2C全托管模式(途家)。

2、中国市场中之所以没能复制出一个Airbnb有它所面临的两大困境:供需两端均不成熟以及缺失的信用基础,这也是国内玩家纷纷向重运营模式转型的原因。

3、现阶段,短租业务的壁垒在于房源以及对房源的掌控力;长远来看,则是建立起一个基于“人”的生态圈;最终,这些资源积累和机制设置都将沉淀到品牌中去。

4、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秉持庄闲游戏app官网 、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本土化C2C平台是未来国内短租业务的方向。并且,围绕短租业务的纵向和横向资源整合也会持续发生。

一短租市场的可能性

1、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

在国外的旅游住宿市场中,酒店和短租几乎各占一半,而国内短租市场还远未达到这个渗透率。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在线旅游市场、酒店市场和度假市场的规模和增速中看到短租行业的发展空间。

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4年中国在线酒店预定市场的模达632.5亿元,同比增长28.0%,复合年增长率在近3年内均保持在20%到30%之间。而纵观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该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078亿元,同比增长38.9%,高于在线酒店预订市场规模。

再看在线旅游市场的结构,机票预订市场所占份额最大(60%左右),但已趋于稳定,正在迅速增长的是酒店和度假业务,其中度假业务在整体在线旅游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目前同比增速在40%以上。

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住宿、尤其是与度假相关的住宿在整个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比重将增大,后劲较强。而短租要切的就是这个市场。

不仅如此,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本身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根据全球旅游业研究机构PhoCusWright的统计,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在线旅游渗透率在接近40%后增速才相对放缓,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线渗透率的饱和水平可能在40%-50%左右。而与全球其他主要 24个国家相比,我国在线旅游的线上渗透率明显偏低,为15%左右,具备可期的增长空间。

除了国内市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09亿人次,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这使得国内针对出境游人群的短租服务也具备了牢固的市场基础。

2、向商旅市场拓展

不管是Airbnb,还是国内的途家、小猪短租、住百家等短租平台,大家都是从旅游和度假场景切入人们的短期住宿需求。然而,这个定位正在发生变化,商旅市场会是它们的下一块蛋糕。

Airbnb最先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2014年,Airbnb与差旅管理服务提供商Concur展开合作,让 Airbnb 可以与公司共享出差日期、地点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到公司内部的差旅管理系统里面去。另外,Airbnb上线了一个只提供商旅房源的新产品,有可能成为Airbnb的子品牌,足见其对商旅市场的重视。目前,Airbnb的1700万用户中商旅用户的比例已达到10%左右,这个比例还在增加。并且,企业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

当然,差旅用户对住宿的要求普遍会比旅游用户更高,要满足这类需求的话,短租的服务能力还需要加强。Airbnb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它为商旅用户提供的都是整套公寓,配有WiFi、熨衣板等基本设施,并且支持实时预订。但国内的短租平台中,大家都面临房屋和房东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供给端不够成熟,B2C模式的途家或是现阶段最容易向商旅市场扩张的。

差旅之外,过渡性短租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包括异地求职、看病等。这些用户通常对价格更为敏感,更倾向于选择小猪、蚂蚁等C2C短租平台,对于这些平台来说,多样化的短租场景所带来的市场空间更大。

3、房屋共享的能量

Uber让人们意识到了庄闲游戏app官网 的颠覆性能量:它改变了人们对物品所有权的概念,让信息和服务流动起来,并以“按需分配”的思路改变了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方式和效率。在房屋共享领域,这个能量同样存在。

124852635

在供给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久繁荣使得房屋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已成为一项盈余资产。通过共享盈余房屋资产来获取额外收益使得短租的商业模式比起酒店来说拥有明显的成本结构优势。并且,这将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而这对于酒店来说可能构成根本性的威胁。拥有多家酒店集团的Mark Carrier认为,酒店盈利能力的根本是“在旺季时候靠供给不足来提高价格”。但房屋共享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规模大大提升,旺季时大量需求有了被满足的可能,这将可能击溃酒店的利润之本。

在需求端,短租并不像出行一样是个高频刚需,人们看重的是它所能带来的兼顾多样化、个性化和性价比的住宿体验。事实上,“共享”本身就更适合于满足各种非刚需的长尾需求。相比出行,住宿的非标准化程度很高,并且带有更强的社交属性,因此供给两端都具备更强的“进化”能力,碰撞出在酒店无法得到的体验。

房屋共享的价值直接体现在了Airbnb的估值和交易额上。在最近一轮15亿美元融资完成后,Airbnb的估值已达255亿美元,超过希尔顿、喜达屋、万豪等高端酒店连锁集团的市值。并且,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的数据显示,2014年Airbnb的总交易额约为40亿美元,收入估测为4.23亿(Airbnb从未公布过其营收),并预计今年可达6.75亿美元。Airbnb在2014年的预定间夜数达到4000万,高于任何一家酒店。一些连锁酒店集团和资产管理公司也公开表示Airbnb将成为酒店行业的直接威胁。

有意思的是,虽然庄闲游戏app官网 的创新在不同国家一直在遭遇员工合同诉讼和政府监管困境,但一些政府却正在承认房屋共享的价值。据彭博社消息,Airbnb已成为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合作方,官方订票页面有 Airbnb 的预订链接。民宿成为奥运举办方指定住房,这在历史上是头一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里约官方可提供的酒店住宿房间无法满足到时候的住宿订单需求。这同样也在说明一件事:除了个性化体验带来的需求,目前未被满足的旅游住宿需求正是民宿短租最大的机会。

再看国内市场,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租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700万元迅速增长到了2014年的40.5亿元,并预计在2015年可以按160%的增速达到105亿。随着小猪短租完成C轮6000万美元融资,业界开始有声音:国内的房屋庄闲游戏app官网 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而Airbnb入华也将加速国内的市场教育速度。当然,仍然有一些槛要过,后文将详述。

二国内短租行业的发展脉络

整个住宿行业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酒店、传统房屋租赁(可理解为长租)和民宿短租。其中,短租是介于酒店和传统房屋租赁之间的一种房屋租赁业态,比酒店拥有更丰富的房屋类型和多样化住宿体验,比起长租则拥有更灵活的租期,且能赋予更多服务性体验。

短租业态早已存在于线下,有着比较成熟的业务链条。在这个链条中,扮演平台角色的是大量“职业二房东”,他们手上有少量的闲置个人房源,类似于小型中介。成立于2004年的HomeAway其实最初连接的就是这些职业二房东与用户,将它们的业务搬到了线上。2011年,HomeAway成功上市,也成为了至今唯一一家上市的短租平台。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HomeAway在190多个国家拥有100万套房源。

124852644

但是,HomeAway并不能算的上真正的创新。一方面,它的房源来自于线下已有的职业短租客,并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HomeAway采取的方式是不断收购产业链上的相关机构,包括小型中介和OTA等,它所整合的依然是已有的存量市场;另一方面,HomeAway的商业模式较为传统,与分类信息网站相似,向供应端收取信息展示费和广告费(提高展示效果的增值服务)。

2008年成立的Airbnb则带来了颠覆式的创新。它不仅未短租市场带来了真正增量,而且把“人”的因素引入了这个行业。C2C的模式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沟通,而基于此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和社区则是Airbnb的壁垒。有业内人士认为,Airbnb或将一步步蚕食HomeAway现有的市场。

2011年5月,Airbnb刚完成来自A16Z的1.12亿美元B轮融资,风头正劲,中国也迎来第一批短租平台的创业者。2011年4月,“爱日租”上线,这是国内第一家基于线上业务的短租平台。同时,一些位于住宿(包括酒店、长租)这条产业链上的平台型公司也开始进入短租市场:8月,赶集网旗下的“蚂蚁短租”上线;9月,搜房网旗下的短租业务 “游天下”发布。而目前国内短租行业内最大的玩家途家则是在2011年12月成立。

2012年是短租创业的高峰期。2月,58同城继赶集之后推出了“日短租”业务,随后有一大批创业公司出现,包括木鸟短租、米途、快乐租、程途、自由家、美租、租这儿等,不过,这其中大部分平台现在都已经宣告失败。被认为与Airbnb最相似的国内短租平台“小猪短租”也是在2012年8月上线,它当时依托的也是58同城的资源。

2013年,短租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上半年,短租行业迎来了第一轮融资潮:1月,蚂蚁短租和小猪短租同时宣布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2月,途家宣布完成 A、B 两轮共4亿人民币融资。但2013年7月10日,国内短租的鼻祖爱日租却因为资金链断裂宣告倒闭。两年烧掉千万美元,但却没找到一个能够持续增长的有效模式,最终资本撤离团队解散。从业者把这一事件视为中国在线短租行业遭遇困境的重要信号,国内短租创业也随即转入寒冬,此后人们对纯 Airbnb 模式的中国落地多抱以观望。

整个2014年,国内短租行业的洗牌开始,许多以模仿Airbnb的C2C模式平台都在寻求转型,找到更适合国内市场的运营模式,以避免爱日租的命运。率先开始做重线下运营的小猪短租在6月获得了1500万美元B轮,成为了C2C模式中的领跑者。而与Airbnb在模式上完全不同的途家在融资路上额一路高歌猛进,在4月再次获得2亿美元C轮融资。另外,关注出境游人群的住百家也在8月获得了数百万美元A轮,这是国内短租市场细分化和差异化的开始。

2015年,短租行业热度再现,行业格局初现。7月,木鸟短租和小猪短租分别获得6000万人民币A轮和6000万美元C轮;8月,途家获得3亿美元D及D+轮融资,成为国内短租行业内第一家独角兽级别的公司,做出境游市场的住百家也获得2亿人民币B轮。可以说,小猪、途家和住百家已经成为了国内短租市场的领跑者。同时,Airbnb在8月宣布正式入华,这一方面会加速国内的市场教育,另一方面则也可能破坏现有的行业格局。

三短租业务的玩法

1、C2C的信息撮合平台模式

Airbnb是该业务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的运营重心集中在线上,对线下的服务几乎不做运营和监管。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搭建一个能够实现有序管理的平台规则,并尽量通过这套规则来规范供给端的服务能力和用户的行为,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搭建一个线上评价体系,形成一个能连接实名信息的内部信用体系,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数据闭环,也就是让这些评分数据能够真正变得有用,不断自我优化,从而提升服务。

其二,生产优质的内容,让平台两端的用户都能够自发的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并且优化内容呈现,这其实也是Airbnb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它为房东拍摄精美的照片,并且总是让优质的房源呈现在最容易被用户注意到的位置。这也是Airbnb能迅速从Craigslist手中截取到流量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些精美的内容并非都符合房屋的真实情况。

其三,基于平台培育社交关系,通过论坛、社区等形式加强平台双方的粘性,尤其是供给端的粘性。例如,Airbnb就有一个向房东开放的论坛,让大家交流自己的经验和体验。

124852646

其四,搭建一个高效且具备学习能力的客服系统,尽量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障碍,如信息不清晰、支付不流畅等,并在运营过程中很对常见的问题不断优化客服流程,做到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

C2C纯平台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迅速扩大供需两端的规模,提高交易的潜在成功率。但它最大问题就在于无法对房源质量和房东的线下服务进行品控,所以复购率容易受到挑战。虽然有业内人士表示过Airbnb的服务品控存在较大问题,但国外的短租市场比较成熟,房源数量多且质量普遍比国内好,供给端和市场的成熟度仍可以保证Airbnb在业务和营收上的持续增长。

2、C2C的重运营模式

国内短租平台大部分也都是从C2C信息撮合平台模式起家的。最初,蚂蚁短租、小猪短租等平台将线下职业二房东和个人房东手中的房源搬到线上,实现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垂直于短租业务的58同城或赶集网。平台为双方提供信息撮合服务,不介入线下运营环节。就好像Airbnb最初分流的也是Craigslist上的需求。

但Airbnb式的纯平台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短租市场,单纯依靠平台规则对房东和用户形成自律比较困难,所以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2013年,爱日租倒闭后,小猪短租等C2C平台纷纷寻求转型,从纯平台走向重运营。而与Airbnb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住百家也摈弃前者的模式,以品牌思维做重线下运营。重运营模式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平台会靠自己的BD团队主动去发掘更优质的房源,若是自主提交的房源,平台也会有线下人员进行审核。例如,住百家就会按照房东普通话能力、对待华人是否友好,接待华人游客成功率、响应速度、房屋实际情况是否与网站显示照片相符、整洁程度、交通便利度等条件进行筛选,最后选择符合要求的房源上线。

其二,线下运营团队会帮助房东做房屋改善,一方面是打消房东关于安全性的顾虑,另一方面则是让房子变得更适合分享居住,如安装智能门锁实现PMS管理、为双方购买保险、提供软装方案优化房屋等。

其三,平台会对房东做基本的服务培训,将可标准化的服务环节进行规范,并鼓励房东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给用户。

其四,平台安排专门的线上客服提供全程对接服务。纯信息撮合平台的客服服务在交易完成后就结束了,但这类客服服务会贯穿用户从预订到入住结束的整个周期。

3、B2C的全托管模式

同样考虑到Airbnb模式在国内的落地问题,比起其它玩家相对温和的模式改良方式,途家则干脆推翻Airbnb,自己重建了一套运营模式。途家从一开始就没有借鉴Airbnb的模式与逻辑:首先,它瞄准的是度假与目的地旅游市场,与HomeAway的市场定位更接近;其次,它做的是B2C自营模式,与信息撮合平台是“一重一轻”的两个极端,如同京东与淘宝的区别。

在房源端,途家获取的都是开发商手中尚未出售的房子而非个人房源。这些开发商能为平台一次性提供批量的、标准化的新房房源,同时解决了供给端数量不足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从管理模式上来看,B2C模式更接近“分散式酒店”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批量式承租物业、标准化服务、和庞大的线下团队提供类酒店式的短租体验,途家会对房源实行全托管。一些从业者也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不成熟的短租市场中,途家模式是更适合本土化的模式。

与途家在模式上相似的还有安途。安途从开发商和个人业主两个渠道拿到质量较高的房源,再对其进行相当于四星级酒店的布草,做一些简单的个性化装修。虽然在房源获取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对房源、设施、服务标准的管控,并且依靠一套流程自动化工具将各个业务环节打通。

4、发展趋势

纵然玩法各不相同,但随着市场教育的推进和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秉持庄闲游戏app官网 、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本土化C2C平台是未来国内短租业务的方向。

国内的大部分C2C短租平台是从整合线下短租资源和业务开始的,并非真正的庄闲游戏app官网 ,但率先调头做真正个人房源的小猪短租是目前同类平台在资本市场中最被看好的。主导其B轮和C轮的投资人李潇也表示看重的就是小猪对庄闲游戏app官网 的认同和坚持,以及它们正在摸索的一套适合中国市场基础的C2C运营模式。

途家也开始着手从B2C走向包含C2C在内的混合业态。一方面,弥补开发商房源在多样性和个性化上的短板,并进一步实现供给端规模化;另一方面,搭建一个房东与用户可以建立社交关系、产生互动的平台,向Airbnb的理念靠拢。

现阶段,各短租平台仍会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沿着自己现有的模式继续走下去,在市场教育阶段把品牌根基扎牢。但未来,纯粹的“轻模式”和“重模式”会慢慢向中间状态靠拢,混业经营或成为趋势。

除此之外,围绕短租业务的纵向和横向资源整合也会持续发生。例如:在下游流量端,大部分短租平台都与OTA或分类信息网站深度合作;在上游供给端,对房源掌控能力较强的平台则会进一步加深合作深度,介入更上游的房产项目策划阶段;在布局海外市场时,与第三方合作获取房源,即为一些房屋供应商做分销渠道。未来,将更多旅游周边服务和本地生活服务整合到短租业务中也会是一个趋势。

四国内外短租市场的差异和竞争

1、中国式困境

纵然搭上庄闲游戏app官网 这阵东风,背靠规模巨大的旅游、商旅等市场,民宿短租在中国却没能迅速复制出一个Airbnb,这背后是短租行业面临的中国式困境。大部分Airbnb的模仿者必须向重运营模式转型基本也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

供需两端均不成熟

“住在别人家”在欧美的大部分地区是一种接受度较高的文化。1999年成立的CouchSurfing到2014年已经遍及20万个城市,拥有 1000万注册用户。Airbnb虽然在初期一度遭遇困境,但良好的市场成熟度下后劲强大。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美国选择酒店和民宿的用户比例甚至不相上下。

而国内的短租需求并不清晰,需求规模也远没有这么大,现有的需求也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全国性扩张困难。并且,在目前所表现出来的需求中,除了旅游之外,求职、求医、求学等需求比较明显,这与国外大部分需求集中在旅游度假和差旅上也存在差异。

供给端的成熟度差异则更为明显。在国内,乐于把自己的房屋共享出来的人明显少于国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房源相似度高,并没有呈现出 “丰富、多元、个性化”等庄闲游戏app官网 特性,这对需求端的培育也非常不利。这需要短租平台更主动的去做房源挖掘。

缺失的信用基础

C2C的供需体系需要建立在一套信用基础上。

欧美大部分地区不仅有完善的征信体系为各自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支持,而且人们有强烈的信用意识。利用这两点,Airbnb要求注册用户和房主都必须绑定自己的信用卡和实名社交网络账号(Facebook或LinkedIn)。信用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征信水平,而征信水平可以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交网络则是通过它的实名性和传播力来约束用户的行为。

但在国内,实名社交网络的缺失使得基于社交网络建立信用体系变得不可实现。同时,征信数据在各个平台相互割裂的现状也削弱了其约束力。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七成中国人不信任陌生人。不过,也有一些短租平台在寻找改善的方法,比如接入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机制、接入芝麻信用分等。

2、Airbnb的入华效应

8月19日,Airbnb宣布入华。面对国内外的市场差异,Airbnb会以怎样的姿势进入中国市场?又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争夺出境游用户

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来看的话,Airbnb首先要争夺的是用户,并且是出境游用户。

一方面,在未正式入华之前,Airbnb已经在用户端有了积累。其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透露,2014年预定Airbnb的中国出境游用户增长了700%。同时,Airbnb与穷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穷游成为其中国用户的重要流量入口。2015年 第一季度,Airbnb 通过穷游网页面总预定数量为 9634 单,总间夜数为 23389。

另一方面,Airbnb在全球超过150套房源的使用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北美部分城市中,Airbnb的房源使用率已经与酒店持平,而挖掘庞大的中国出境游用户或将给欧洲、亚太等地区的空置房源带去流量。

刺激国内玩家的差异化经营

虽然尚未开始在国内进行房源扩张,但不排除Airbnb未来会以收购的方式来布局供给端,就如同它在欧洲市场的扩张方式一样。但国内的部分玩家似乎并不满足于被收购的结局,双方的竞争势必难免。因此,已经有一定房源积累的途家、小猪短租等平台将针对Airbnb在线下服务控制的这块短板上继续下功夫,以重运营的方式做差异化经营。

并且,Airbnb争夺出境游人群的打法使得国内做跨境短租的住百家、一家民宿等短租平台将不得不率先面临直接竞争。这使得这类平台更需要为用户提供有差异化和特色的服务。一个可行的方向是做一家以住宿为核心的旅游服务提供商。以住百家为例,它就为用户提供 “旅游达人”服务:旅游达人是来自各国旅游爱好者,他们免费为住百家用户提供旅游线路规划、产品推荐等攻略。另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整合本地化服务,如家政、美业、按摩等等。

加速中国市场教育

当然,除了带来竞争,Airbnb也带来了强大的文化输入。虽然在境内出行的用户并非Airbnb现阶段的目标,但Airbnb的入华同样将加速对这部分用户的市场教育,从而加速国内短租平台的规模化。

124852648

品牌建设是Airbnb的强项,可以说它向用户充分的传递了“住在别人家”所能带来的奇妙体验与乐趣,甚至不少业内人士直言他们认为Airbnb本质上是一家媒体。入华后,Airbnb也会继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其中在招募的职位还包括“国家品牌市场经理”,向用户传播品牌定位。

同时,使用Airbnb的用户很有可能成为一名房东,反哺供给端。陈驰曾表示,小猪短租上不少房东曾是Airbnb的用户。因此可以推断,使用Airbnb服务的出境游人群增多,国内市场的供给端也能加速获得增量。

3、短租业务的壁垒

面对市场差异和跨地域市场的竞争,不同市场的不同玩家都在围绕自己的优势资源建立壁垒。那短租业务的壁垒在哪?

现阶段,最大的壁垒是房源以及对房源的掌控能力。

一方面,能快速在供给端形成规模的平台将建立起自己的第一道壁垒。这样的平台有机会通过供给端带动需求端,从而形成网络效应,甚至带来用户与房主之间的相互转化。

另一方面,不同的玩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供给端,但这并不代表房源就永远属于这个平台。资本市场对途家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途家找到了一套自己开发房源的方法,并且以托管的方式实现了对房源的深度掌控。

长远来看,房东与房客之间建立起的基于“人”的生态圈会成为一个平台的重要壁垒。

HomeAway与 Airbnb 之间的差异不光在于房源和管理模式,后者的估值能远远超过前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基于“人”的生态圈,这其中不仅包括一套信任体系,还包括良好的社区氛围。在平台上积累的评价使得双方对平台产生了黏性和依赖,如此一来房东离开 Airbnb 去到另一个平台将面临较高的迁移成本。

最终,这些资源积累和机制设定都会沉淀到品牌中去。若想通过品牌进一步制造壁垒,还需要回归到线下的服务环节中去。在成熟的市场中,平台可以信赖房东,任由他们去把控服务质量;而在不成熟的市场中,平台加重对线下环节的运营也将是必经之路。

分析师:张雨忻 

]]>
数据解读:校园O2O频频融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375969.html Sun, 16 Aug 2015 13:44:45 +0000 //www.otias-ub.com/?p=375969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显示,全国高校共2600所,全国大学生人数约5000万,覆盖年龄段18岁到25岁,巨大的市场延伸能力以及旺盛的购买力,促使校园O2O成为了创业玩家的必争之地。校园O2O电商平台“俺来也”获得了1.1亿元A轮融资;校园便利店O2O平台“59store”获得了3000万元A轮融资……平均十天就有一家企业融资成功,如此高频的资金注入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者追逐。本期投融界大数据将从市场现状、发展趋势、融资状况等多方面为您解读校园O2O。

北京烧钱最厉害

178347684
以上数据来源投融界 仅供参考

  作为创业领域的一颗新星,校园O2O一时间火遍了大江南北。据投融界大数据显示,北京、广东、江苏领跑全国,三地累计项目数占比接近总数的1/3。其中北京的项目数占全国项目总数的12%,广东省的项目数占全国项目总数的10%,江苏省超越上海,项目数占到全国项目总数的9%;但从资金需求角度看,北京的校园O2O项目资金缺口高达7亿元,广东省资金缺口将近4.5亿元,上海、四川虽项目数不及江苏、山东,但资金缺口却超越了后者。校园O2O链条的一端,是被补贴宠坏了的大学生们,补贴已经成为校园O2O烧钱大战的重要一环。

井喷式发展趋势

178347685

  据投融界大数据显示,校园O2O项目数呈现井喷式增长。2014年项目数量增长率高达744%,这一方面显示了投融界平台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揭示了行业的发展状况。投融界预测,2015年校园O2O项目数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但项目总数还将远超2014年。截至7月份,2015年投融界平台上校园O2O项目数已达到369个,超过2014年全年总数,资金需求也高达20亿元。校园O2O的用户特征明显,互联网原住民、居住集中、需求单一、对“懒”极致追求。满足这类用户,O2O存在巨大商机。

两大类项目占据2/3市场

178347686

  随着巨头的入局,不少企业将热衷于通过接地气的生活服务和社区化的运营发力校园市场,从招聘、驾校、餐饮、金融、便利店、旅游、社交、物流、生鲜、上门、众包等行业细分领域切入校园市场,市场将呈现集中化趋势。据投融界大数据显示,兼职培训类和物流配送类项目最多,分别占比33%。餐饮外卖类、便利商超类、生活服务类以及互联网金融类校园O2O项目总数占34%。由此可见,针对大学生兼职培训需求以及物流配送需求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校园兼职招聘平台兼职猫已完成300万美金A轮融资;口袋兼职获得2000万元A轮融资;还有解决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小麦公社,已经获得了红杉资本的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股权融资受到追捧

178347687

  当一些中小微企业在银行面前“嗷嗷待哺”,难解融资之渴的时候,新生互联网创业公司则干脆放弃传统的债权融资,直接选择股权融资。业内人士表示,股权融资对于种子期的创业企业和融资需求较大、较频繁的中小企业来讲,可以有效降低融资的成本。校园O2O无疑是融资需求较大、较频繁的行业,据投融界大数据显示,91%的创业企业选择了股权融资方式,融资需求约为30亿元。

项目多处创业初期

178347688

据投融界大数据显示,在校园O2O股权融资项目中,41%的项目属于初创期,39%的项目属于种子期,16%的项目属于成长期,4%的项目属于扩张期。由此可见,校园O2O市场远未到市场饱和状态,行业蓝海一片。校园作为细分领域的掘金点,正受到越来越多创业者的关注,且该领域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五花八门,有在校园内建立自提点,通过“众包”模式鼓励学生派件,以物流配送为入口做电商平台的;有通过会员卡形式向学生提供生活服务优惠的;有线上自营超市的同时引入其他商户,做校园生活服务商的……

随着市场竞争与日俱增,学校成为了抢占流量的前沿入口。由于白领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在线时间长、活跃度高、消费能力强、易变现,因此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面向白领一族。但白领市场获取用户成本高、用户忠诚度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大学生不久便将走入职场成为新一代白领,抢占大学生市场有利于培养潜在的白领客户群,这使得校园市场无疑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细分领域下一大亮点。对于校园O2O创业公司来说,注重的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逻辑,发展空间宽广。

 

]]>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67983.html Wed, 22 Jul 2015 05:04:42 +0000 //www.otias-ub.com/?p=367983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1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2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3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4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5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6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7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8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09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0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1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2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3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4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5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6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7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8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19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0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1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2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3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4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5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6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7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8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29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0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1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2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3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4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5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6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7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8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39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40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41 TalkingData-2015年出行O2O移动应用行业报告-0720_000042

]]>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366804.html Sat, 18 Jul 2015 17:28:39 +0000 //www.otias-ub.com/?p=366804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1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2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3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4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5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6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7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8 2015年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白皮书_000009

]]>
Trust Data:2015年1-5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生鲜和外卖应用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59940.html Mon, 29 Jun 2015 14:33:48 +0000 //www.otias-ub.com/?p=359940 244277f715766eaad36f5e9512448340

3d8eec4fac2deea629590d31ef9f819c

04c4be01f81510b182896cc9ba5cd300

745634e670f016fe6f3c4c6a6ebcf166

5b2d46b94ef208b27aff33e8608e114a

0bada704f93f3277600460fcc30cd874

38bb490c164c4eb1bb3faa8b24207373

664ff943ae32c9579eeee72c1c00e5ef

43a58352f1e0220b5f1b5fb1f0316f33

03ef5c250f3afa70b128abf45ad288f4

6c36bb515e1fa672040106b748bb5825

d0d875ea96834c4222470c3ce12e6bd0

d5bd86da7517842aa3add1a30e5f5208

d84e3fc6209bab2e2e78dd22b26b5776

b2bcde222d5322346fb13dd9f26b6acb

ddcb2b47f52b3555a67de2a42e40221d

d1847a0dbdcc065aadfef459a621d45c

c36a4ffccc9676c001a6cee4697e478e

ea909ea32c3f36296d41dba63156c0ae

cda76aeb40fed9efdf0d42ac5e31b13b

9cbe28a534db00daf37c0f1ae12d8b47

75a561b5c5dcd9d006ae70c05531979a

176af1727f4aa4ad7542d995c44efbf5

 

]]>
互联网+上门服务:这个刚需市场该如何玩?
//www.otias-ub.com/archives/357269.html Fri, 19 Jun 2015 08:28:48 +0000 //www.otias-ub.com/?p=357269

企鹅智酷|研究出品

研究结论:

1.平台级O2O公司更加看重流量品类,通常选择自营的方式控制入口类服务,同时通过第三方合作和投资拓宽服务品类;

2. 上门服务的难点在于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问题,而现阶段大部分平台面临的问题是供给不足;

3. 上门只是形式,上门经济的价值在于未来对传统服务业供应链的改造,以及对整个服务业的升级。

“上门经济”浪潮迭起

上门经济突然成为几大平台级O2O公司纷纷押注的新机会,最早切入这个领域的O2O平台是58同城,自去年推出58到家平台后,不断通过投资和合作布局整个上门经济领域。

今年,美团、大众点评也分别推出上门服务,并表明了开放和合作的态度。而电商平台京东,也在其O2O构建中,把上门服务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成立O2O独立子公司,又推出独立的到家服务app“京东到家”。

一 • 上门经济主要指哪些服务?

1.外卖、家政:

外卖和家政天生就是“上门”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前,用电话订餐、叫保洁已经是比较普及的生活方式。因此,外卖和家政也是上门经济大潮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两个品类。相对来说,外卖O2O和家政O2O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拓的都是存量市场。

2. 洗衣、美甲、按摩、美发美容:

第二波发展起来的上门服务,这些上门服务品类的爆发,也催生了“上门经济”和“懒人经济”这类新名词的诞生。其中,洗衣相对来说略有不同,上门洗衣更加侧重的对末梢物流的运营能力。而美甲、按摩、美业侧重的是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能力。

3. 车后市场,维修:

也有一部分以上门的形式出现,譬如上门洗车、上门保养。

4. 生鲜、杂货:

不同于送“人”(服务人员),生鲜杂货类主要是送货。由于品类的特殊性,生鲜、杂货对配送时间要求更高,在传统的干线物流体系下难以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化资源的利用,生鲜、杂货类上门配送服务的机会再次得到关注。

二 • 为什么平台级选手纷纷看好上门经济?

为什么58同城、京东、美团、大众点评这些拥有流量和用户的O2O平台纷纷看好上门经济,甚至将上门服务作为未来战略级方向?

1. 服务业市场规模巨大且线下业态不发达,标准化程度低。这是O2O或者说互联网+概念得到普及的大背景。市场大但不成熟,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用户需求,这是互联网切入整个传统服务业的机会所在。

2. 部分上门服务消费频次高,属于流量入口类的品类。平台级公司需要保持入口优势,通过对流量品类的控制衍生出其他盈利模式。因此可以看到,58、京东、美团这类公司选择的上门服务一般都是高频次的入口类服务,譬如外卖、家政、生鲜等。

而为了保持控制力,平台级公司也基本上以自营的方式运作流量品类,目前美团外卖日单量已经突破200万单。58到家选择自营家政,京东到家选择生鲜做自营,这几个品类基本是按照自身优势+流量入口的考量来选择的。

3. 拓宽服务品类,满足用户需求。在通过自营保持对流量品类的控制力之外,平台级公司也需要拓宽服务品类,一站式解决用户需求以提高粘性。通行的做法是开放,将大部分自营品类之外的服务品类交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尤其是低频次重服务的品类。目前58同城、京东和美团在合作和投资上的表现也日趋激进。

三 • 上门经济下有哪些难点?

上门只是形式,上门经济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核心,是重新组织和管理服务人员,改变服务人员收入结构,满足用户需求,并改造原有的供应体系。

1.供需的平衡问题:

不论是家政、美甲、按摩,所有牵扯到服务人员上门的品类,都面临供给和需求平衡的问题。

在大部分情况下,上门服务品类供给端都难以跟上用户需求,平台的扩张也依赖服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速度。以家政为例,通常业内一位阿姨日均接单量在2.5单左右,如果平台日单要达到万单以上,意味着至少需要4000名阿姨。

阿姨帮CEO万勇认为,8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产能比。如果高于这个比例说明产能不足,就是阿姨跟不上订单。如果低于这个比例,说明供给过小,没有那么多订单,阿姨都闲置了。

在现阶段,大部分上门服务平台面临的问题都是供给不足。

2.用户习惯问题:

除外卖、家政这类“天生”上门的服务品类,大部分上门服务都需要培育用户习惯,譬如上门美甲、上门按摩等,对服务人员和用户都有一个教育的过程。

根据点到按摩联合创始人何流的分享,用户在第一次下单时,有超过一半选择服务地点在公共场合,譬如办公室、咖啡馆等。在打破实体店的服务体系后,如何培育用户习惯也是上门经济下的普遍问题。

3.对供应链的改造:

上门服务的价值所在,除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提高从业者的收入水平,更大的机会所在是改变原有产业的供应链体系。

饿了么、美团外卖这类日单量200万单的外卖平台来说,能否改造商家的原材料供应体系,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改善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e袋洗、阿姨帮这类家庭服务平台,除了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之外,还能否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打造行业标准。这些才是未来上门经济,或整个O2O领域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最大的难点。

(本期分析师:陶然)

]]>
TrustData:2015年1-5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出行用车应用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37.html Tue, 26 May 2015 08:11:26 +0000 //www.otias-ub.com/?p=349837 didi1

 

didi2

 

didi3

 

didi4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image (7)

 

image (8)

image (9)

 

image (10)

image (11)

image (12)

image (14)

image (15)

image (16)

image (17)

image (18)

image (19)

image (20)

image (21)

image (22)

image (23)

 

image (24)

image (25)

image (26)

]]>
TalkingData:2015年社区O2O移动应用行业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0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07.html#comments Tue, 26 May 2015 04:32:43 +0000 //www.otias-ub.com/?p=349807 一、社区O2O移动应用行业概况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社区O2O用户基数庞大

顾名思义,社区O2O是基于社区发展起来的O2O,以社区的用户为基础,为社区的用户创造价值;2014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为7.5亿,占总人口比例的54.8%,社区O2O用户基数庞大

t1

但目前用户规模尚小,社区O2O在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为20%

移动社区O2O用户规模为2.3亿,在移动O2O中占比34%、在移动互联网中占比20%

t2

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火爆,但是各种隐忧并存

社区O2O以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受众,涉及到用户生活的各个环节,纵观近期的关于社区O2O的新闻,皆认为社区O2O虽然火爆,但是成本高、烧钱、水深等隐忧存在;社区O2O最核心的是服务,不过服务达到标准有困难

t3

家政类应用最多,其次是社区电商和综合服务

家政O2O各类应用款数占比中,家政类应用占比最多,其次是社区电商和综合服务类;在懒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社区O2O的切入点,家政有天然的优势

t4

社区O2O移动应用覆盖率58同城居首位;其次是赶集生活

社区O2O移动应用覆盖率58同城居首位;其次是赶集生活。58同城和赶集合并以后,稳居社区O2O的龙头位置。典型应用中实惠、爱鲜蜂、58到家和住这儿等几款应用覆盖率目前较小,但是增幅很高

t5

二、社区O2O移动应用行业图谱

社区O2O应用可分为购物、家务和综合三大部分

t6

社区O2O覆盖率相对较低

社区O2O移动应用用户覆盖率Top15中,58同城、赶集生活和百姓网这三大传统分类信息网站的覆盖率最高,其余的应用发展时间较短,覆盖率也较低

t7

社区O2O活跃率相对较低

社区O2O移动应用用户活跃率Top15中,58同城、赶集生活和百姓网这三大传统分类信息网站的活跃率最高,其余的应用发展时间较短,活跃率也较低

t8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考拉社区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考拉社区,其次是爱鲜蜂;整体来看,社区O2O中购物这个市场覆盖率在当前阶段依然很低,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t9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包括社区电商、生鲜外卖和宅配物流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社区电商、生鲜外卖和宅配物流;购物类社区O2O应用均是从用户购物的角度出发,帮助用户谋求方便,提高用户的社区生活便捷度,最终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购物体验

t10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58到家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58同城旗下的58到家,其次是荣昌洗衣的移动应用e袋洗;整体来看,社区O2O中家务这个市场已经引起很多公司的角逐,包括58同城和荣昌洗衣等

t11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包括家政和洗衣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家政和洗衣;家务类社区O2O应用为用户提供各种上门服务的家务服务;洗衣类则是专注于为用户洗衣服

t12

 

综合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58同城

同城类社区O2O应用中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是58同城,其次是赶集生活;整体来看,社区O2O中综合类这个市场覆盖率在当前阶段以同城服务为主,物业和综合服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t13

综合类社区O2O应用包括同城服务、物业和综合服务

综合类社区O2O应用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同城服务、物业和综合服务三类;同城服务类应用即分类信息应用,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信息;物业是整合了传统物业的各类功能;综合服务则涉及到社区生活的各方面

t14

三、社区O2O移动应用融资情况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仅一家获得B轮融资

购物类社区O2O应用中,社区电商两家获得A轮融资;生鲜外卖类的爱鲜蜂获得B轮融资;宅配物流两家获得A轮融资;从融资情况看,各类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15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有三家获得B轮融资

家务类社区O2O应用中,家政类五家获得A轮融资,其中阿姨帮和e家洁家政获得B轮;洗衣类两家获得A轮融资,其中泰迪洗涤已经完成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

t16

58同城和赶集合并,百姓网获一亿美元D轮融资

综合类社区O2O应用中,同城服务类市场已经发展成熟,58同城和赶集合并,百姓网拿到一亿美元的D轮融资,中三家同城服务公司均开始在O2O领域积极发力;物业类中小区管家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综合服务类应用均还停留在天使轮或A轮

t17四、社区O2O移动应用使用行为

E家洁家政以16次占据第一位

社区O2O移动应用平均活跃次数TOP15中,E家洁家政以16次占据第一位;排名前两位的均是家政类应用

t18

 

上午7点,中午11点,晚上8点,均出现小高峰

社区O2O移动应用整体活跃时段中,峰值在中午11:00;整体来看,凌晨用户较少使用社区O2O应用

t19

上午通过社区电商采购、晚上通过物业服务类应用呼叫服务

不同类型的社区O2O移动应用活跃时段中,社区电商类应用在上午七点比较活跃,洗衣类应用在下午比较活跃,物业类应用在晚上比较活跃

t20

TOP3关联应用类型是通讯社交、实用工具、电商

社区O2O移动应用的关联应用类型中,TOP3类型是通讯社交、实用工具、电商;生活娱乐类最多、其次是上网工具

t21

一线城市偏好社区O2O服务差异较大

一线城市社区O2O应用偏好中,北京用户喜欢社区电商、上海用户偏爱物业服务、广州用户偏好家政等、深圳用户也喜欢社区电商服务

t22

杭州用户偏爱综合服务、重庆和哈尔滨用户均偏爱社区电商、乌鲁木齐用户偏爱家政和宅配物流

典型城市社区O2O应用偏好中,杭州用户偏爱综合服务、重庆和哈尔滨用户均偏爱社区电商、乌鲁木齐用户偏爱家政和宅配物流

t23

五、社区O2O移动应用人群画像

女性用户为主

社区O2O整体以女性用户为主;男性用户相对偏好社区电商和宅配物流;而女性用户相对偏好综合服务和同城服务

t24

省份集中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

社区O2O移动应用用户多分布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广东排名第一,占比10.6%;TOP10省份占比达到58.3%,市场较为集中

t25

社区O2O逐渐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社区O2O整体城市分布中,一线城市占18.6%,二线城市占38%;不同类型社区O2O应用中,洗衣和家政的用户大部分分布在一线城市;同城服务、社区电商和综合服务类应用在二三线城市下沉较多

t26

设备网络以WiFi为主

社区O2O用户的设备网络以WiFi为主,不同类型社区O2O应用设备网络略有差异:社区电商对WiFi较为依赖;家政、宅配物流和洗衣则较多使用3G、4G

t27

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为主

社区O2O用户的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为主,不同类型社区O2O用户使用的运营商略有差异:家政类用户较多使用中国联通

t28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07.html/feed 4
Airbnb用户数一年内增长20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37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378.html#comments Sat, 23 May 2015 08:52:03 +0000 //www.otias-ub.com/?p=349378 image (2)

上周在都柏林举办的Phocuswright欧洲会议上,Airbnb的欧洲、中东和非洲执行董事Olivier Gremillon让所有参会嘉宾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过去一年里Airbnb的客户数翻了一倍,从2014年5月的1500万人增至3500万人。

Gremillon称该公司还有“很多机会”进行下一步扩张,包括在全球更多城市吸引更多屋主。

去年Airbnb推出了Neighborhoods项目,屋主除了提供房间或整套房屋之外,还能在租客的旅程中提供更多服务。

导游观光服务和景点门票似乎是Airbnb的下一个目标,不过Gremillon对此没有作出更多解释,只是暗示“在整个行程中还蕴含更多机会”。

新领域的增长与其核心业务上的巨大增长空间实际上是一致的。

Phocuswright研究副总裁Douglas Quinby在与Gremillon讨论时指出,70%的旅行者甚至从未考虑过“度假租赁”,因此Airbnb等网站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他们应该继续传播度假租赁的观念,而不是急于提供全面的服务。

旅行者更愿意选择酒店的主要原因是“全面服务”,人们会因为餐饮、前台和礼宾服务、客房服务和房内设施等因素选择酒店。

但这可能就是Airbnb现有库存可以提升的方面,新的房屋也可以进行参考。

提供服务更加全面的体验能够吸引屋主加入Airbnb,也许一开始他们认为自己的房屋并不适合Airbnb的定位。

或许经过一段时间之后,Airbnb能够吸引更多商务旅行者。

他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Airbnb的客户中约有10%为商务旅行者,部分原因可能是去年七月与Concur的合作使商务旅行者能够直接预订Airbnb的住宿。

连Travelport这样的GDS巨头也卷入了分享经济的潮流。

Gremillon表示Airbnb与HomeAway等网站仍有共存的空间。

传统的度假租赁网站通常是物业经理管理,而Airbnb的产品则大多是个人房源,或是屋主不适用的整套房屋。

显然,Airbnb也在不断拓展“二房东”业务,其网站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产品。

via:环球旅讯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378.html/feed 3
12张图详解O2O模式
//www.otias-ub.com/archives/348523.html Tue, 19 May 2015 13:44:42 +0000 //www.otias-ub.com/?p=348523 O2O的概念最早是TrialPay创始人兼CEO Alex Rampell在2011年8月提出的,他定义O2O将网上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促进了线上-线下商务的发展。随着这个概念的提出,大量标榜O2O模式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小编仅仅查询上下班拼车这样一个细分市场,就找到了50余家用车软件,在感受到O2O炙手可热,拥抱新模式的同时,也看到了市场中的浮躁与泡沫。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有一本专门研究社会从众心理的书,叫《乌合之众》,说的是个人在群体中往往会丧失理性,变得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从众,这个理论或许也能解释商业中的模式跟风扎堆的现象。所以小编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追本溯源,解读O2O双边市场中最本质的东西,冷静,再冷静一下。

2015-05-19_213529

什么是O2O

开篇小编提到Alex Rampell定义的O2O是将网上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促进了线上-线下商务的发展。尽管现在我们看到的O2O的概念已经脱离了Alex RamPell最原始的仅仅是“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的定义,增加了“线下-线上”(Offline to Online)、“线下-线上-线下”(Offline t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线上”(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三个新的方向,但O2O本身是面向生活消费领域的,实际上也是生活消费移动互联网化的过程,是不变的。 再者,O2O存在双边市场,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端与供给端两端,平台如何以较轻且高效的方式介入,将是O2O模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015-05-19_213601

O2O的发展阶段

我们最早看到的O2O是类似于大众点评的信息平台,致力于让网民便捷的获取生活服务的信息,所以小编称之为“众里寻他”。随后信息平台需要变现,并可以通过信息导流将触角近一步延伸到线下,于是我们看到了11-12年风靡一时的团购模式。将线上的顾客通过折扣优惠等手段,“顺水推舟”导流到线下实体店。近三年强势发展的是以“饿了吗”,“到家美食”等APP为代表,将实体餐厅做的饭菜,端到顾客家中。从到店服务转换为上门服务,将传递价值的链条逆向发展,从而赚一个“乾坤挪移”的钱。最近更为热门的O2O模式则为“无中生有”的模式,之所以称之为无中生有,是因为目前的类似于58到家,河狸家、功夫熊等模式不一定非得和线下实体店合作,从传递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将店铺拆掉,将手艺人解放,去规范服务的标准,用更彻底的方式改造服务业,使之真正的互联网化。

2015-05-19_213642

O2O市场现状

O2O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甚至不是一个商业模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服务移动化的方式。它可以涉及吃喝玩乐、居住用行、生老病死、结婚和教育丽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编以客单金额为纵坐标,交易频次为横坐标,图形面积大小为预估市场规模,可以看到O2O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后每个细分背后又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仅以外卖细分为例)。

2015-05-19_213719

 

2015-05-19_213758

O2O用户端

1、如何刺激需求:疯狂的补贴

在用户需求的刺激上,我们看到的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补贴”。现有的补贴模式我们可以分为三种。“加速型补贴“”流量型补贴“以及”生态型补贴“。加速型补贴是指通过“补贴”来获取客户,加速客户现有的习惯的改变,从而更快地达到经济规模,比如滴滴打车,百度外卖这类刚需高频的生活服务领域。“流量型补贴“是指降低决策成本,获取用户。利用零毛利甚至负毛利来卖“流量品类”商品,然后依靠交叉销售顺带卖高毛利的“毛利品类”商品,类似于淘宝打造“爆款”的方式,我们在O2O领域看到的案例就是通过保洁试图切入至月嫂,育儿嫂的细分市场;通过洗车切入至汽车后保养、维修市场等等。“生态型补贴”则是指补贴O2O“双边市场” 一端供给不足的问题,保护用户和商户体验,促使双端循环拉动。在滴滴打车刚刚起步阶段,为了让接入的出租车司机有单接,甚至不惜雇人打车,UBER在刚刚进入中国时,为了用户能及时有车接单,专门聘用全职司机保证车辆供应,我们称之为“生态型补贴”

2015-05-19_213857

2、如何满足需求:建立服务标准

非标服务标准化

这里说的服务标准不再是我们看到的线下的服务流程。我们在实体店走进一家美发店,可能会有一位叫TOM的老师接待,我们将流程精简为Tom say Hi——Tom洗头——Tom美发——Tom推销会员卡——Tom say Bye,这是流程的标准化。然而我们这里说的标准是指服务的标准化,以58到家为例,阿姨穿着统一的58到家的工服,携带58到家提供的工具上门,敲门以后说什么话,先扫哪儿,后扫哪儿,用什么工具做什么地方,都有标准。阿姨会携带9块抹布,每块抹布擦什么地方都有规定。每次服务完客户,阿姨要把抹布清洗干净,分区存放。 这是我们说的,建立服务标准。

重视评价体系

之前大量广泛的蓝领工作者是不太介意服务评价的,隶属于一个家政公司,一个美甲店,顺序被分配工作即可。然后C2C的自营模式让每个手艺人需要自己的信誉和品牌,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了要“好评”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发生就会有新的办法来解决,至少在评价与口碑上,互联网的透明评价体系让我们看到了又一层服务的进步。

2015-05-19_213945

3、如何让用户需求超出预期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用户端,小编最后想提一句,在刺激及满足了用户需求之后,用户体验是永无止境的。以外卖为例,小编经历过在一次外卖流程中从订单下单,支付、配送、配送完成将接到5次以上的短信通知,是否可能考虑缩短流程,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完成服务?所以说,所有跟用户接触的点都是用户体验。

2015-05-19_214024

O2O供应端

1、如何刺激供应需求:利益与成长

正所谓分田地比高大上更重要,将大量手艺人从传统的店面中释放出来除了告诉他们将获得工作的自由与尊重,收入的保证更为刚需。目前的O2O在刺激供给上,普遍采用了更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让努力的人获得高回报。同时完善蓝领人群的成长培训体系,让他们有赚头,有盼头。

2015-05-19_214112

2、如何优化供应需求:自由与规则

一谈到上门服务,往往都会关注到“飞单”的问题,比如用户个人与保洁阿姨私下建立联系,可以跳过平台完成服务流程。这里面就涉及到制度。一方面要让手艺人信任平台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客流和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建立“高压线”,一旦触碰“飞单”“抬价”等平台的规则制度,将不再派单。

 

2015-05-19_214148

 

3、如何优化项目基于运营数据驱劢,先把小范围走通

小编访谈过几家传统的线下家政、美甲店,除了简单的财务系统,几乎不大注重数据的挖掘与运营。这也是目前服务业互联网化的巨大优势。仍以外卖为例,平台可以建立数据与商业模型的关系,找到关键因子,再近一步寻找合理数据的优化路径,从而撬动单个订单成本或单个用户盈利等核心指标的增长。

2015-05-19_214258

 

未来的O2O

从开篇我们开始分析O2O是双边市场,用户端和供给端。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重心,小编认为现阶段的O2O的重心可以放在供给端。大部分的O2O业务,针对的都是线下已有的成熟需求,所以需求往往不是瓶颈所在,供给才是。我们不想看到像当年的团购,疯狂的用户补贴之后是大量企业的倒闭,而希望看到的是未来O2O能够颠覆非标准化的服务与意识,能够帮线下的商户及消费者更好的提高效率。通过优化供给,提升效率完善流程,在用户补贴逐渐退去之后,仍然能以低成本、高效率成为扩展市场的杀手锏。

2015-05-19_214357

风险投资的火热,创业的低门槛,传统服务体验的种种弊端让创业项目接踵而至,然后褪去浮躁之后,我们会发现数据只能发现运营问题,不能解决逻辑问题,钱只能解决时间问题,也不能解决逻辑问题,只有那些想清楚的O2O产品和服务,才是未来真正的O2O。

via:百度广告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