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9 Mar 2025 14:18: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商务部:2024年9至12月中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置换138万辆 日均置换1.1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5939.html Wed, 19 Mar 2025 14:18:39 +0000 //www.otias-ub.com/?p=1745939 据商务部发布,自2025年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共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204.4万辆,带动新车销售56.1亿元。数据显示,2024年9至12月,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置换138万辆,日均置换1.1万辆。2025年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日均置换2.7万辆

其中,2025年1月置换15.6万辆2月置换86.3万辆3月1日至18日,已置换102.5万辆

从消费端看,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0万名消费者享受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申请补贴超12亿元,人均610元。

从销售端看,今年以来共有超过5万家销售门店参加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其中绝大多数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单店平均带动销售10.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9月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启动以来,全国累计通过以旧换新方式交售旧车超342万辆,其中超过九成新车采用铅酸蓄电池驱动。

自 快科技

]]>
IEA:2024年全球氢评价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401.html Mon, 06 Jan 2025 22:00:43 +0000 //www.otias-ub.com/?p=1721401 IEA发布了“2024年全球氢评价”,跟踪了全球氢气生产和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发展、贸易、政策、法规、投资和创新等关键领域的进展。

更多的项目和更多的最终投资决策,但挫折依然存在

2023年全球氢需求达到9700万吨,比2022年增长2.5%。需求仍然集中在炼油和化工部门,主要由未减氢的化石燃料生产的氢来满足。与前几年一样,低排放的氢气只发挥了边际作用,2023年的产量不到100万吨。

中国和电解槽——太阳能光伏和电池的续集?

已宣布的达到FID的电解槽产能目前在全球达到20吉瓦,其中仅在过去12个月就达到了6.5吉瓦。中国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在清洁能源技术大规模生产方面的优势:中国拥有全球60%的电解槽制造能力。

技术创新正在取得进展,有迹象表明近期将加速进展

自2016年以来,政府对氢技术研发的投资一直在增长,这一努力开始取得成果。迄今为止,进步主要发生在供应方面,许多技术要么已经商业化,要么接近商业化。最终用途技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工业和发电领域的一些应用已达到示范阶段,在运输领域,特别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短期内,低排放的氢气仍将是昂贵的,但预计成本将大幅下降

低排放氢是一个新兴行业,因此成本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更先进项目的最新数据,今天的电解槽成本已在本报告中向上修正。未来的成本演变将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技术发展,特别是部署的水平和速度。

在创造对低排放氢的需求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但这仍需要扩大规模

随着各国政府开始实施关键政策,刺激对低排放氢需求的努力正在获得动力。这些措施也引发了行业方面的行动,签署了越来越多的承购协议,并启动了购买低排放氢气的项目。这些努力的总体规模仍然不足以使氢为实现气候目标做出贡献。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国际能源署: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将达87.7亿吨创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3179.html Fri, 20 Dec 2024 11:30:10 +0000 //www.otias-ub.com/?p=1733179 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发现,即使电力需求激增,可再生能源的强劲部署仍将抑制煤炭使用量的增长,而中国–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仍将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今天发布的国际能源署(IEA)报告,全球煤炭需求在2024年达到新高后,将在未来几年趋于平稳,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激增有助于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发现,即使电力需求激增,可再生能源的强劲部署仍将抑制煤炭使用量的增长,而中国–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仍将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今天发布的国际能源署(IEA)报告,全球煤炭需求在2024年达到新高后,将在未来几年趋于平稳,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激增有助于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煤炭2024–国际能源署年度煤炭市场报告的新版本分析了最新趋势并更新了中期预测–显示全球煤炭使用量在大流行病高峰期急剧下降后强劲反弹。 到 2024 年,全球煤炭用量将增至 87.7 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称,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及中国煤炭消费趋于平稳,2027 年的需求量将接近这一水平。

中国的电力行业对全球煤炭市场尤为重要,全球每消耗三吨煤炭就有一吨是由中国的发电厂燃烧的。 2024 年,中国继续推进电力行业多元化,推进核电站建设,并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能力的大幅扩张。 报告称,这将有助于在 2027 年之前限制煤炭消耗量的增长,但报告在分析中也强调了一些关键的不确定性。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电力使用量正以强劲的速度增长,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运输和供暖等服务的电气化、制冷需求的增长以及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消费量的增加。 此外,天气模式也会在短期内推动煤炭消费的波动。 报告称,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天气有关的变化,到 2027 年,中国的煤炭需求可能比预测高出或低出 1.4 亿吨。

“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重塑全球电力行业,而这一行业占全球煤炭使用量的三分之二。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总监贞森圭介(Keisuke Sadamori)说:”因此,我们的模型显示,即使电力消费急剧增长,全球煤炭需求到2027年也将趋于平稳。然而,天气因素–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将对煤炭需求的短期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期内,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将非常重要。”

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煤炭需求已经达到顶峰,预计到 2027 年将持续下降。 下降的速度将继续取决于强有力政策的颁布,如欧盟实施的政策,以及替代能源的可用性,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廉价的天然气。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对煤炭的需求仍在增加,这些国家的电力需求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而急剧上升,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在新兴经济体中,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电力部门,尽管工业用量也在增加。

目前的煤炭价格仍比 2017 年至 2019 年的平均价格高出 50%。 煤炭产量在 2024 年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结构性变化的显现,预计到 2027 年增长将趋于平缓。

国际煤炭贸易量也将在 2024 年达到创纪录的 15.5 亿吨。 然而,展望未来,全球贸易量将出现萎缩,其中动力煤的降幅最大。 报告指出,亚洲仍然是国际煤炭贸易的中心,该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越南,最大的出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波士顿咨询:提高海上风电盈利能力的七大手段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0321.html Mon, 16 Dec 2024 20:00:46 +0000 //www.otias-ub.com/?p=1710321 海上风电行业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完美风暴,影响着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利润率,导致高管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管道上,而不是在不断增长的运营船队上。我们不应该忽视在操作和维护阶段中可观的价值创造潜力。海上风电场的运营绩效在此类项目的净现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有效的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许多国家,海上风能正从一种补充的绿色能源转变为一种主要的能源。随着新的核心角色的出现,对提供可靠和负担得起的能源的强大运维实践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为了提高海上风电的盈利能力,BCG确定了关注运维改进的四个原因:

海上风电的资本支出比运营成本下降得更快,项目的预期寿命也比以前长得多。这意味着业务业绩在这些项目的净现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从历史上看,海上风电开发商优先考虑的是扩建管道和按时交付项目,将运营效率置于次要地位。随着竞争压力的持续增加,开发人员需要关注运营团队中尚未开发的重要价值,即使是最大的、最有经验的开发人员。

今天仍然遵循的许多运维实践是在许多年前引入的,当时的风力涡轮机和项目要小得多,预期寿命也短得多。数字化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尚未充分发挥其价值潜力。

随着海上风电开发越来越多地转向卖方市场,再加上该市场人才日益短缺,开发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运营和管理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一种优势。这不仅使业主能够提供引人注目的商业案例并获得有吸引力的回报,而且还有助于从运营现场获取关键技术数据。

因此,今天的海上风电开发商不能忽视改进其运维实践的重要性。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IEA: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2072.html Tue, 05 Nov 2024 22:00:26 +0000 //www.otias-ub.com/?p=1722072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超过当前政府的目标。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预计将增长2.7倍,比各国目前的目标高出近25%,但仍未达到增长两倍的目标。

考虑到现有的政策和市场条件,203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5500千兆瓦(GW)。

两个主要驱动因素:太阳能光伏和中国

中国将巩固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产能的60%。

欧盟和美国预计将在2024年至2030年间将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度提高一倍,而印度的增长速度在大型经济体中最快。

到本世纪末,从现在到2030年新增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80%。

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改善政策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近1.1万吉瓦。

如果政策改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可以实现。

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需要更多的政策关注

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一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份额将翻一番,达到30%。

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制造业的竞争仍在继续,但动态正在发生变化

由于供应过剩加剧和价格创历史新低,太阳能光伏制造商正在缩减投资计划。

相比之下,风力涡轮机制造业需要更多投资,才能在2030年前避免供应链瓶颈。

可再生电力的迅速扩张推动了工业、交通和建筑的脱碳

交通、工业和建筑领域的可再生电力使用占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预测总体增长的3/4以上。

2030年,交通、工业和建筑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将比2017年至2023年翻一番。

可再生燃料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但增长滞后

2030年,可再生燃料在总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将保持在6%以下。

2030年,生物能源几乎占可再生燃料增长的全部。

道路生物燃料仍占主导地位,但航空和海运的消费正在加速。

2030年,现代固体生物能源仍将占可再生燃料增长和使用的大部分。

以美国和欧盟为首,对沼气的需求增长了30%。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美国能源信息署:2024年上半年AI电力需求激增 美国新增发电容量创21年来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4708.html Tue, 20 Aug 2024 12:25:47 +0000 //www.otias-ub.com/?p=1714708

近日消息,今年上半年,美国电力开发商大幅增加了发电容量,以应对由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力需求增长,这是二十多年来的最大增幅。美国能源信息署周一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电力开发商为满足由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推动的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显著增加了发电容量,增加了20.2吉瓦(1吉瓦为10亿瓦或100万千瓦)。

这是自2003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多的一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新增发电量飙升了21%,预计到年底总增长将达到42.6吉瓦。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太阳能发电将在年度新增装机规划中占据核心地位,预计其占比将接近60%。仅今年,新的太阳能项目将推动发电量增长至37吉瓦。

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激增和向电气化的转变增加了对更多发电量的迫切需求。国家能源信息署预计,大部分新增供应将来自包括太阳能和电池储能在内的无碳电源。

但是,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已导致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厂的退役进程放缓。据美国能源信息署表示,2024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些发电厂的退役量减少了45%。

]]>
IEA:2024年年中电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088.html Wed, 31 Jul 2024 22: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711088 IEA发布了“2024年年中电力报告”。2024年和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疫情后反弹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受强劲的经济增长、强烈的热浪和全球持续电气化的推动,全球电力消费预计将以近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24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将增长6.5%,与2016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相似。

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预计2024年的用电量将增长8%,与2023年的快速增长相当。

美国的电力需求将在2024年大幅反弹,同比增长3%。

随着经济困难的缓解,欧盟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1.7%,但增长速度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使得更好的盘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热浪继续给世界各地的电力系统造成压力

2024年上半年,许多地区都遭遇了强烈的热浪,导致电力需求增加,电网紧张。

2025年,清洁能源将创下新纪录

尽管用电量急剧上升,但预计到2025年,仅太阳能光伏发电就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一半左右。

预计202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量将超过水力发电。

在欧盟,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2024年超过化石燃料的发电量。

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新高,超过此前在2021年创下的纪录。

电力行业的排放量趋于稳定,2024年略有增加,2025年下降

由于强劲的电力需求增长,燃煤发电量将在2024年保持弹性,阻碍全球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

2025年,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据预测,美国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4年上升,然后在2025年下降。

负电价频率的上升表明迫切需要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2024年,在许多电力市场中,负批发价格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南加州负电价时段的比例超过20%,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欧盟统计局:2023年欧盟天然气供应量下降7.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6256.html Mon, 08 Jul 2024 18: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706256 根据初步数据,2023年欧盟的天然气供应量下降至1280万太焦耳(TJ),与2022年相比下降7.4%,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最低值。

煤炭下降幅度更大:褐煤供应下降24.2%,达到228.4亿吨;硬煤供应下降20.4%,达到134.37亿吨。这两个数字都是自该数据系列开始编制以来的最低记录。

在石油和石油产品方面,供应总量为52686.2万吨,与2022年相比下降1.5%。

可再生能源供应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4.4%,2023年约为1090万TJ。

可再生能源占欧盟电力生产的44.7%

2023年,可再生能源是欧盟的主要电力来源,占所有电力生产的44.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21万千兆瓦时(GWh),与2022年相比增长12.4%。

相反,化石燃料发电量比前一年下降19.7%,贡献88万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2.5%。

核电站的发电量为62万千瓦时,占欧盟能源产量的22.8%,反映出2023年的产量增长了1.2%。

]]>
Mercom:2024年Q1太阳能行业投资额达81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875.html Sun, 23 Jun 2024 18:00:24 +0000 //www.otias-ub.com/?p=1702875 2024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的企业完成41笔投资交易,投资额达到81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42笔交易和84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但与2023年第四季度37笔交易和55亿美元相比增长显著。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风险投资交易为13笔,总额为4.06亿美元,同比下降81%;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18笔交易获得了21亿美元。与2023年第四季度19笔交易和13亿美元投资相比,投资环比下降了68%。

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风险投资最多的公司是:ENVIRIA获得2亿美元;索利获得3200万美元;HDM Solar获得1300万美元;Ecofy获得1100万美元;Hohm Energy获得800万美元。

2024年第一季度,13笔交易获得4.06亿美元风投资,其中70%流向了太阳能下游公司,10笔交易获得了2.83亿美元投资。2023年第四季度,太阳能下游公司完成14笔交易,获得了9.14亿美元(占风险投资总额的72%)。相比之下,太阳能下游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占风投资的63%,10笔交易获得了13亿美元投资。

2024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的公开市场完成6笔交易,获得14亿美元投资,同比下降39%;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7笔交易,获得了23亿美元。与2023年第四季度的3笔交易获得的1.95亿美元相比,投资额季度环比增长了627%。

2024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宣布的22笔债务获得总额为62亿美元投资,比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59%,当时17笔债务获得投资39亿美元。

2024年第一季度共记录了21笔太阳能并购交易,与2023年第四季度相同,但与2023年第一季度(27笔)相比减少了约22%。

太阳能下游公司以18笔交易引领并购活动。

投资公司和基金是2024年第一季度最活跃的太阳能收购者,收购了超过4.4吉瓦的项目。紧随其后的是项目开发商和独立电力生产商,它们获得了3.5吉瓦的项目。

]]>
赛力斯:2024年问界系智驾里程达2.65亿公里 近期日增235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3267.html Thu, 20 Jun 2024 11:46:45 +0000 //www.otias-ub.com/?p=1703267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举行,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张兴海表示,赛力斯坚持软件定义汽车,在八年前高起点探索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三年前与华为进行产业跨界融合,联合设计与联合业务,为用户带来了市场认可用户喜爱的AITO问界 M5、M7、M9三款汽车。

同时,软件定义汽车也重构了汽车产业链,尤其是供应链集成化,以前300家一级供应商现在已集成到100家,其中20家是世界级供应链

张兴海同时称,赛力斯为用户累计推送并完成140万次OTA升级,更新5天迭代一次,截至目前,问界系总智驾里程累计2.65 亿公里,近期每天新增约235 万公里,目前,赛力斯生产的AITO问界汽车有2/3具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辅助驾驶功能占1/3。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50%,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也会迅速提升起来。”张兴海总结道。

赛力斯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当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34130辆,同比增长298.62%,本年累计156823辆,累计同比增长342.35%,鸿蒙智行5月全系交付新车30578辆,其中旗舰SUV车型M9交付15875辆

自 快科技

]]>
欧盟统计局:2023年欧盟天然气需求下降7.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9126.html Sun, 02 Jun 2024 18:00:02 +0000 //www.otias-ub.com/?p=1699126 欧盟对天然气的需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在2022年下降13.3%之后,2023年的需求又下降了7.4%,2023年的总需求为1272万兆焦耳。这也标志着自2008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最低需求。

需求下降受到理事会条例(EU) 2022/1369中关于协调天然气需求减少措施的影响,该措施是REPowerEU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结束欧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持续的能源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

大多数欧盟国家在2023年继续减少其天然气需求

2023年,欧盟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减少了对天然气的需求。德国的需求为296万兆焦耳,与2022年相比下降3.8%;意大利为235万兆焦耳,下降10.0%;法国为136万兆焦耳,下降11.7%。

从所有欧盟国家来看,27个国家中有21个国家的需求下降,其中芬兰(+25.6%)、瑞典(+11.1%)、波兰(+5.3%)、马耳他(+4.5%)、丹麦(+1.1%)和克罗地亚(+0.8%)的需求有所增长。

]]>
中国充电联盟:截止2024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902.3万台 同比增加63.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701.html Mon, 11 Mar 2024 11:43:02 +0000 //www.otias-ub.com/?p=1679701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了《2024年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902.3万台,同比增加63.7%。2024年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53万台,同比上升6.17%。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5.6万台,同比上升5.72%,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41.6万台,同比上升7.09%。

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2.5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1.9。中国充电联盟发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四川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0.7%。

自 快科技

]]>
天然气联盟:全球天然气之声——探索脱碳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6753.html Thu, 01 Feb 2024 22:00:46 +0000 //www.otias-ub.com/?p=1656753 全球天然气联盟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天然气之声——探索脱碳”。报告首先分析了各地区能源新进展:

北非:意大利指望该地区取代失去的俄罗斯供应,而摩洛哥则求助于进口液化天然气,以色列正准备增加对埃及的供应。

东非:埃尼集团正着眼于莫桑比克的第二个FLNG项目,肯尼亚将建设一条通往坦桑尼亚的天然气管道。

西非: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尼日利亚-摩洛哥天然气管道项目,埃尼公司已经开始在象牙海岸附近的Baleine油田生产,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就UTM FLNG项目签署了初步协议。

欧洲对液化天然气的高需求继续影响着亚洲。

尽管去年有所下降,但液化天然气价格相对于历史水平仍处于高位,且波动较大。

尽管中国的液化天然气需求仍然低迷,但中国正在扩大其进口组合,以满足长期需求。

日本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正在迅速下降,而更多核电站的重启将进一步抑制需求。

价格上涨和核电的增加也拖累了韩国的天然气消费。

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关键政策,包括天然气设施的定向减排。

尽管天然气储量很高,但潜在的寒冬风险和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进一步减少意味着市场波动性仍然很高。

受去年高油价的影响,消费仍然很低。今年签署的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有所减少。有迹象表明,欧盟委员会联合采购机制的影响并不大。

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扩张实际上消除了对液化天然气进口的物理限制,而沼气和生物甲烷生产的前景看起来很有希望。

影响欧洲能源市场的立法和监管活动依然存在。


]]>
长江电力:2023年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超27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3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3472.html Wed, 24 Jan 2024 11:55:51 +0000 //www.otias-ub.com/?p=1673472 近日消息,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发布公告,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3年发电量超2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4%。

这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亿吨,可满足超2.9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276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也超过湖北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2706.4亿千瓦时)。

据了解,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电站共同构成。

安装有110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的装机容量。

除电力供应外,这条走廊还形成了深水库区航道,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自 快科技

]]>
乘联会:2023年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93万个 利润率依然不足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3345.html Tue, 23 Jan 2024 12:33:50 +0000 //www.otias-ub.com/?p=1673345 近日消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3年全年,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93万个,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达到了51%;

私有充电桩较2022年年底新增245.7万个,私有充电桩保有量同比增长69%。

其中,2023年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新增18万个,排名全国第一,浙江去年新增公桩数量达到9.7万个,江苏去年新增8.8万个。这也意味着当地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足够庞大。

从各地公共充电站的运行情况来看发达地市的充电站规模较大,像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的充电站建设较好。

但是,崔东树还提到,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随着规模不断提升,调整难度小,提升潜力大。

此外,充电桩适度超前发展的结果就是利用率不足,充电设施运营必然总体亏损。

未来,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求。

自 快科技

]]>
企查查:2023年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92.68万家 一年暴增30万家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9535.html Wed, 03 Jan 2024 13:00:31 +0000 //www.otias-ub.com/?p=1669535 2024年伊始,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3年度热门产业盘点”,其中就包括近几年大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92.68万家。近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20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分别新增8.18万家、17.75万家、24.69万家,同比增长73.93%、116.99%、39.12%。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首突破30万大关,同比增长25.26%。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区域来看,山东现存9.85万家新能源相关企业,位居第一。广东、江苏分别现存9.08万家、6.92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海南、浙江、河南等地。

自 快科技

]]>
国际能源署:2023年拉丁美洲能源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343.html Mon, 01 Jan 2024 21:30:13 +0000 //www.otias-ub.com/?p=1662343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的一份特别报告称“2023年拉丁美洲能源展望”,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在清洁能源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使得该地区在全球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已经拥有世界上最清洁的电力行业之一,为未来的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以水电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占该地区电力的60%,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等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该地区广泛使用生物能源,是生物燃料的主要出口国。

与此同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拥有全球约15%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该地区在矿物生产方面非常重要,而这些矿物是当今许多快速发展的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锂储量约占全球的一半,铜和银储量占全球的1/3以上。该地区的清洁电力供应为这些材料的可持续开采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但是调查发现,在政策执行方面存在重大差距。

相比之下,该报告发现,如果各国宣布的承诺得以实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在本十年内看到可再生能源满足所有新能源需求。到2030年,这将使石油出口量每天增加近200万桶,从而使全球供应多样化并增加收入。

报告确定了减少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四项关键行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采用,推进工业和运输电气化,提高能源效率以减缓需求增长,以及促进清洁烹饪解决方案的普及。

该地区的投资也必须大幅增长。为了兑现承诺,清洁能源项目的融资需要在2030年之前翻一番,达到1500亿美元,到2050年需要增加5倍。

除了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外,该地区的主要生产商还可以以低成本将油气作业中的甲烷排放量减少近80%,在不产生净成本的情况下减少约40%,从而支持大多数国家签署的全球甲烷承诺。


]]>
IEA:电网和安全能源转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5613.html Wed, 13 Dec 2023 21:30:31 +0000 //www.otias-ub.com/?p=1655613 IEA发布了新报告“电网和安全能源转型”,加强有弹性、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电力系统基础设施。

现代、智能和扩展的电网对于成功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的进展,作为当今电力系统支柱的电网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们目前受到的关注太少。

为了实现各国的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未来十年世界用电量的增长速度需要比上一个十年快20%。

实现国家目标还意味着到2040年增加或翻新总计超过8000万公里的电网,相当于全球现有的整个电网。

现代和数字化电网对于保障清洁能源转型期间的电力安全至关重要。

电网有可能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薄弱环节

至少有3000千兆瓦(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等待并网,其中1500千兆瓦处于后期阶段,相当于2022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新增容量的五倍。

电网投资和改革的延迟将大幅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缓能源转型,使1.5°C的目标无法实现。

在天然气市场脆弱、人们对天然气供应安全感到担忧之际,未能建设电网增加了各国对天然气的依赖。

今天的行动可以保障未来的电网

监管需要进行审查和更新,不仅要支持部署新的电网,还要支持改善资产的使用。

输配电电网的规划需要进一步与政府广泛的长期规划过程保持一致和整合。

为了实现国家气候目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停滞之后,2030年电网投资需要增加近一倍,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以上,重点是配电网的数字化和现代化。

建设电网需要安全的供应链和熟练的劳动力。

电网发展的最大障碍因地区而异。


]]>
LG新能源财报:2023年Q3 LG新能源营收8.22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7.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5262.html Wed, 25 Oct 2023 11:50:58 +0000 //www.otias-ub.com/?p=1655262 据外媒报道,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池这一关键部件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也就给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三星SDI等电池厂商,带来发展机遇,并在推升他们的业绩。

LG新能源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他们这一季度的营收同比有增加,营业利润则是同比环比双双大增。财报显示,LG新能源在三季度营收8.2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5%,但不及上一季度,环比下滑了6.3%。利润方面,财报显示他们这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为7312亿韩元,同比增长40.1%,环比增长58.7%。

随着产能的提升、产品线的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LG新能源的业绩,预计也会持续向好。

LG新能源的CEO权暎寿在财报中就表示,为了应对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他们将在从高端到主流的各个领域确保差异化的竞争力,这将成为他们中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自 TechWeb

]]>
IEA:2023年全球氢评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2147.html Wed, 11 Oct 2023 22:00:51 +0000 //www.otias-ub.com/?p=1652147 IEA发布了“2023年全球氢评估报告”。人们对新氢项目的兴趣依然浓厚,但充满挑战的经济背景意味着需要及时推出政策支持来实现投资。

尽管财政激励措施推出缓慢,且顽固的成本压力可能导致项目推迟,但低排放氢的发展势头仍在继续增长。如果所有宣布的项目都能实现,并在鼓励吸收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到2030年,生产水平仍可以大幅提高。

已宣布的低排放氢项目数量继续迅速增加。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氢战略。但是,由于开发商在投资前需要等待政府的支持,装机容量和销量仍然很低。因此,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一期的报告,低排放氢仍占氢生产和使用总量的不到1%。

尽管经济形势不利,但电解槽的部署开始加速。到2022年底,电解氢产能达到近700兆瓦。根据已达成最终投资决策或正在建设的项目,到2023年底总容量可能增加两倍以上,达到2GW,其中中国占一半。如果所有宣布的项目都能实现,到2030年将达到420GW,比IEA 2022年的评估增长75%。

除了制造商和开发商面临的挑战外,报告还发现,刺激低排放氢需求的努力落后于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努力。2022年,全球氢使用量达到9500万吨,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近3%。除欧洲以外,所有主要消费地区的需求都强劲增长。由于天然气价格急剧上涨,欧洲的工业活动受到了打击。但是,对低排放氢的吸收仍然非常有限,仅占氢总需求的0.6%。因此,2022年氢气的生产和使用向大气中释放了约9亿吨二氧化碳。


]]>
国际能源署:2023和2024年电力市场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2544.html Tue, 29 Aug 2023 22:00:51 +0000 //www.otias-ub.com/?p=1642544 国际能源署发布了“2023和2024年电力市场展望”。发达经济体用电量的下降拖累了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放缓,然后在2024年加速。预计2023年的需求增长率将略低于2%,低于2022年的2.3%和2015-2019年期间2.4%的平均年增长率。

欧盟的电力需求将在2023年连续第二年下降,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欧洲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尚未从去年的产量下滑中恢复过来,2023年上半年欧盟总电力需求同比下降了6%,证明了这一点。

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大幅下降,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化石燃料发电减少

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的加速增长表明,如果天气条件有利,可再生能源发电最早可能在2024年超过煤炭。预计燃煤发电将在2022年增长1.5%后,在2023年和2024年略有下降,当时高天然气价格推动了对替代能源的需求。2023年和2024年亚洲燃煤发电量的增长将被美国和欧洲的大幅下降所抵消。

可再生能源将在2023年和2024年满足所有额外需求。

到2024年,化石燃料发电预计将在六年内下降四倍。

到2024年,发电排放将略有下降

中国和印度发电排放的增加预计将被其他地区排放量的减少所抵消。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不包括中国和印度),仅欧盟就占发电排放总下降量的40%。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正在强劲增长,天然气正在逐渐取代燃煤供应。

批发电价表明对灵活性需求的增长

尽管存在地区差异,许多国家的批发电价大幅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天气对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日益增长的制冷需求使全球电力系统不堪重负。

水电的可用性需要更多的关注。


]]>
国家能源局:2023年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0657.html Fri, 18 Aug 2023 11:59:11 +0000 //www.otias-ub.com/?p=1640657 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第二产业用电量5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用电量1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19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4亿千瓦,同比增长11.5%。其中,火电依然占据半壁江山,装机容量13.6亿千瓦,同比增长4%。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4.3%。水电装机容量约为4.2亿千瓦,同比增长4.1%。

自 快科技

]]>
宁德时代财报: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总营收同比增长67.52% 达到1892.46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0927.html Thu, 27 Jul 2023 11:58:20 +0000 //www.otias-ub.com/?p=1630927 论赚钱,还得是“宁王”。

上半年,宁德时代的总营收同比增长67.52%,达到1892.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更是迅猛,同比增长153.64%,达到了207.17亿元。

通过这几组数字,很容易算出一个数学题:前半年,“宁王”平均每天净进账1.1个亿。

第二季度,宁德时代净利润为108.95亿元,较一季度98.22亿元,环比增长11%,这也是继2022年第四季度后历史第二次单季度净利超百亿。

为了继续激励员工,“宁王”还制定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1259.5589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865%,按照当前的价格,价值将近30亿。

而定的KPI则是,今年营收不低于3800亿元,现在上半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今年目标的约一半。

赚钱能力更强,海外业务迅猛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突变,不少新能源车企黯然退场,不变且坚挺的只有“宁王”。

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892.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1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5.53亿元,同比增加148.93%。

第二季度来看,营收达到1002.08亿元,同比增长55.86%,这是宁德时代继去年第四季度之后再次实现超千亿营收,同时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08.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22%。

一二季度的毛利率没有较大差别,分别为21.27%和21.95%,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1.63%,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为18.68%。

上半年动力电池毛利率20.35%,同比增长了5.31%。从一块电池占纯电车40%的成本来看,宁德时代如果要拿走20%的毛利,大概要拿走整车8%的毛利。

这么来算的话,一台50万的电车,宁德时代大概要拿走4万,似乎主机厂与供应链之间的收益关系被打破。

净利润的提升,也和碳酸锂价格的回落有很大关系,自碳酸锂一度飙升至60万元/吨后,从今年开始有价格回落的现象,4月份低至18万元/吨,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原材料价格下降,也让其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虽然盈利能力大涨,但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为44%。上半年整体份额下降至43.40%,较去年同期47.67%,下降了4.27个百分点。

或是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上半年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也是烈火烹油。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电池业务营收达到656.84亿元,同比暴增195.15%。

而且根据SNE Research数据,今年 1-5 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6.3%,比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而海外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达27.3%,比去年同期提升6.9个百分点。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宁德时代加大了研发创新,在2023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达到98.50亿元,同比增长70.77%。

公司的研发人员也在扩大,达到17998名。截至目前,宁德时代拥有6812项境内专利及1415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达到13803项。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在主要产品和服务营收方面都有所增加。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为1394.18亿元,同比增加76.16%;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79.8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19.73%;电池材料及回收营业收入126.82亿元,同比增加6.41%;电池矿产资源营业收入28.52亿元,同比增加62.83%。

储能业务毛利率指标也提升了14.89个百分点至21.32%。

怎么继续增长?

不得不说,处在产业链中游的“宁王”很能赚钱。

作为对比,同为新能源巨头的比亚迪(弗迪电池)也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比亚迪预计上半年盈利105亿至117亿元。

这么来看,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几乎是比亚迪的两倍。

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年4月中旬,国内碳酸锂现货价格一度达到18万元/吨的谷底,较最高点60万元/吨下跌接近七成。而原材料价格骤降,明显修复了电池厂商盈利水平,宁德时代则是碳酸锂价格回落的受益者。

另外,半年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年中,宁德时代存货为489.1亿元,这一水平较去年年底的766.69亿元,大幅降低36.21%,并且一季度期末存货降低至640.38亿元,宁德时代二季度单季存货降低了151.28亿元,去库存力度明显高于一季度。

参考过往经验,主动去库存期间,盈利结构向中下游倾斜,上游行业利润占比转弱,并带动中下游利润占比改善。

此外,为了寻找利润增长点,宁德时代也在主动出击。

在新技术方面,宁德时代无热扩散技术电池产品批量应用,麒麟电池也已经实现量产装车,钠电池宣布首发车型,推进M3P电池产业化,以及发布了凝聚态电池、零辅源光储直流耦合解决方案等新技术。

在储能方面,宁德时代的EnerOne、EnerC 产品持续大批量出货,升级产品 EnerOne Plus 较上一代产品能量密度与充放电效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除此之外,海外业务也被寄予厚望。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境外总收入已经达到了671.6亿元,占营业收入35.49%,去年同期还不到20%,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展,成为上半年最大的收入增量。

上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比如德国工厂去年投产,目前产能爬坡,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匈牙利项目也在推进。

由于许多中国企业也在海外投资上游材料,目前欧洲供应链未实现本地化,近一两年供应链还是以中国为主,尽管成本要比国内高,但欧洲愿意为了本土化付溢价,宁德在海外进展可以算是顺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还有消息称,继2月借“锂矿返利”计划要求供应商调低价格后,又向正极材料厂“开刀”,以进一步保证盈利能力。

财联社报道称,宁德时代要求正极材料厂以市价的9-9.5折与其结算碳酸锂价格或选择客供,所谓“客供”,就是宁德时代提供碳酸锂,正极材料厂负责加工,赚取加工费。

此外,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也带来不小的惊喜,数据显示,储能电池业务营收为279.85亿元,毛利率为21.32%,相比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储能业务占到总营收的14.79%。

开始搞飞机了

其实抛开半年报,最近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有个更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宁王准备“上天”了。

天眼查显示,商飞时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飞时代)成立,共有三家合资公司,其中一家就是宁德时代。

商飞时代的成立,让宁德时代开始进入民航领域,角色也非常清晰,那就是提供电池。

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公布了凝聚态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该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

要知道,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也就255Wh/kg,凝聚态电池的性能,足足提升一倍。

这种凝聚态电池的核心是实现超流态,超导态更加稳定,而且传导性更加优越。这也意味着,凝聚态可以使电池更加稳定,容量更大,传导效率更快。

从字面意思来看,凝聚态电池有点像蜂巢此前发布的“果冻电池”,采用新型果冻状电解液。这种电池具有自愈合、阻燃等特点。从结构上来看,果冻电池相较于液态电解质更加稳定,遭遇挤压碰撞也不会变形。

依靠这种技术,让宁德时代又重新开辟了一条新的事业线。

不过国产大飞机才刚进入市场,目前宁德时代开搞飞机,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事。

期待宁德时代飞机入场的那一天。

自 猎云网

]]>
福布斯:截至2023年6月全球独角兽的总数量达到1637家 中国独角兽增量最多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554.html Sun, 23 Jul 2023 11:03:17 +0000 //www.otias-ub.com/?p=1629554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战略官晏格文(Graham Earnshaw)近日在2023长江独角兽峰会上发布了“全球独角兽趋势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独角兽的总数量达到1637家。美国仍然是目前独角兽最多的经济体,其次是中国、欧洲和印度,分别为768家、394家、269家、87家。上述四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独角兽数量占到了全球九成的比例。

从增量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和美国新增独角兽数量再次占到了全球新增总数的90%。

其中今年上半年美国独角兽总量增速环比下跌60%,从57家跌至22家,欧洲下跌40%,印度增长独角兽新增数量归零。

相比之下,中国是2023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数量增速跌幅最缓的经济体,期间增加了24家独角兽。2023年上半年中国独角兽增量最多。

因此报告认为,时隔三年,中国独角兽公司数量增速再次超越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还提到,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独角兽中,最大的7笔融资总额达到了500亿人民币,其中6笔来自中国,只有一笔来自美国。这7笔最大的融资中只有2家为终端,更多的资源投在了电动车产业链上游。到了今年上半年,更多服务于电动车的软件公司或者是车联网公司成为了独角兽。

自  TechWeb

]]>
欧盟委员会:2022年Q4欧洲电力市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3573.html Thu, 20 Jul 2023 22:00:52 +0000 //www.otias-ub.com/?p=1613573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欧洲电力市场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的特点是电力消耗减少,原因是暖冬推迟了欧盟供暖季节的开始,导致需求减少。

2022年,欧洲市场的批发电价屡创新高,8月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2022年,欧洲电力基准平均为230欧元/兆瓦时,比2021年高出121%。

由于天然气市场基本面改善,2022年第四季度批发电价低于上一季度。欧洲电力基准在2022年第四季度平均为187欧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

受能源危机的影响,加上暖冬的影响,欧盟2022年第四季度的用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此外,受高电价和工业需求减少的影响,2022年整个欧盟的用电量比2021年下降了3%。

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从2021年的38%增加到2022年的39%,而化石燃料的份额从2021年的36%上升到38%。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增长26%(+41太瓦时),陆上风电增长10%(+33太瓦时),海上风电增长4%(+2太瓦时),反映了这些技术的新产能发展水平。2022年,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的发电量增加了14%(+76太瓦时)。但是,受干旱影响,欧洲的年度水力发电量下降了17%(-61太瓦时)。

在核能和水力发电减少的情况下,2022年化石燃料发电量增长3%(+24太瓦时)。总的来说,燃煤发电增长了6%(+24太瓦时),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天然气发电增长不到1%(+1太瓦时)。

2022年,欧盟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下新纪录,新增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达57吉瓦,年均增长16%。

2022年的碳价格为80欧元/吨二氧化碳,比2021年的价格上涨了50%。

2023年2月,欧盟首都城市家用零售电价同比上涨了17%。由于批发价格下降,2月份零售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2022年第四季度,欧盟新注册电动汽车超过69.5万辆,同比增长了30%。


]]>
IEA:2023和2024年可再生能源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3392.html Tue, 18 Jul 2023 22: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623392 IEA发布了“2023和2024年可再生能源展望”。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政策的推动下,以太阳能光伏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正在飙升

到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飙升107吉瓦,达到440吉瓦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绝对增幅。

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包括大型公用事业规模和小型分布式系统,预计占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长的2/3。

在连续两年下降之后,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在2023年反弹70%,达到107吉瓦,创历史新高。

可再生能源处于欧洲应对能源危机的前沿

在过去的18个月里,欧洲国家出台了更多的政策和监管改革来放宽审批,比过去整个十年都要多。

由于新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容量,欧盟电力消费者将在2021-2023年期间节省约1000亿欧元。

到2023年和2024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对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贡献预计将在2023年和2024年增加,巩固其作为全球部署领导者的地位。

美国在经历了艰难的2022年之后,今年的产能增加将出现反弹。

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政策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预计到2024年,新建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将下降,但在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市场,发电成本可能仍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10-15%。

2022年,政策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导致1/6的可再生能源拍卖量未分配。

生物燃料在最近的危机中支持了能源安全,但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

到2022年,生物燃料避免了每天200万桶油当量的消耗,相当于全球运输部门石油需求的4%。

生物燃料价格将在2023年和2024年下降。


]]>
SNE Research:2023年1月-5月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占份额达到36.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3508.html Wed, 05 Jul 2023 13:12:46 +0000 //www.otias-ub.com/?p=1623508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动力电池行业报告,该报告数据基于2023年1月-5月的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报告显示,宁德时代全球市占份额达到了36.3%,装机量高达86.2GWh,仍为全球第一大电池供应商。

报告还指出,宁德时代之所以取得此番成绩,归因于其电池被海内外多款热门车型广泛采用(如特斯拉Model 3/Y、广汽埃安Y、蔚来ET5、上汽名爵Mulan以及部分商用车),有效推动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宁德时代不仅位居第一,而且面对第二、第三名依旧保持巨大优势。比亚迪份额现居第二,来到16.1%,韩国本土厂商LG能源则以13.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被比亚迪反超。

报告认为,比亚迪电池在价格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且旗下Atto3(元PLUS海外版)车型在欧洲、亚太地区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使比亚迪电池份额获得“爆炸性增长”。

不过,比亚迪市占份额也正快速追赶宁德时代“大魔王”,并且二者所不同的是,宁德时代电池为外供,而比亚迪则普遍为配套自家车型。

此外,韩国电池企业LG、三星和SKOn,三家厂商的综合市场份额为23.3%,同比下降了2.5%,不过他们各自市场份额都有所提升。

自 快科技

]]>
IEA:2023年清洁能源技术制造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1807.html Sun, 18 Jun 2023 22:00:00 +0000 //www.otias-ub.com/?p=1611807 在支持性政策、雄心勃勃的企业战略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清洁能源技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张。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供应链多样化。这份能源技术展望(ETP)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该领域的战略见解,重点关注五项关键技术:太阳能光伏(PV)、风能、电池、电解槽和热泵。

新的制造项目每天都在宣布。自国际能源署(IEA)在《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23)中对清洁技术制造业进行分析以来的短时间内,已宣布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到2030年的预计产量增长了60%,电池项目增长约1/4,电解槽项目增长约20%。

并不是只有公告公布了强劲的增长率。2022年底的最新数据显示,电池(72%)、太阳能光伏(39%)、电解槽(26%)和热泵(13%)的装机容量同比增长强劲。风能制造能力的增长要温和得多,约为2%。

如果所有已宣布的项目都能实现,太阳能光伏制造能力将在2030年轻松超过国际能源署2050年净零排放(NZE)情景的部署需求。即使只有一半的新产能被利用,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的平均利用率略高于40%,产能仍足以达到NZE情景中的需求水平(2030年约650吉瓦/年)。

宣布的电池制造能力项目几乎可以满足2030年NZE情景的所有全球部署需求。风电、电解槽(略高于60%)和热泵(略高于40%)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现有产能和已宣布项目的预计吞吐量相当于NZE情景部署水平的不到30%。


]]>
IEA:2023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1775.html Tue, 06 Jun 2023 22: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611775 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新报告称,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引发的可负担性和安全担忧加强了支持更可持续选择的势头,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远远超过化石燃料支出。

到2023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达到约2.8万亿美元,其中超过1.7万亿美元预计将用于清洁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核电、电网、储能、低排放燃料、效率改进和热泵。剩下的略多于1万亿美元将用于煤炭、天然气和石油。

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推动下,2021年至2023年期间,清洁能源年度投资预计将增长24%,而同期化石燃料投资增长15%。但其中超过90%的增长来自发达经济体和中国。

以太阳能为主导的低排放电力技术预计将占发电投资的近90%。消费者也在投资更多的电气化终端用途。自2021年以来,全球热泵销量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电动汽车销量在2022年已经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将增长1/3。

预计2023年上游油气支出将增长7%,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投资超过新冠疫情前的少数几家石油公司大多是中东地区的大型国有石油公司。

全球煤炭需求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的煤炭投资有望达到2030年净零情景所设想水平的近六倍。

2022年,油气行业在清洁电力、清洁燃料和碳捕集技术等低排放替代品上的资本支出不到其上游支出的5%。


]]>
Mercom Capital:2023年Q1太阳能行业企业融资总额8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5299.html Sun, 14 May 2023 18: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595299 2023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的企业融资总额(包括风险资本融资、公共市场融资和债务融资)达到了84亿美元,共有42笔交易,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融资(44笔交易,54亿美元)增长了55%。与2022年第一季度(49笔交易,75亿美元)的融资相比增长11%。

2023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完成18笔交易,获得21亿美元投资;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15亿美元投资(18笔交易)增长了40%。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投资同比增长75%。

2023年第一季度太阳能行业宣布的债务融资总额为39亿美元,比2022年第四季度(37亿美元)增长了6%。与去年同期相比,债务融资增长了3%,2022年第一季度获得了38亿美元投资(19笔交易)。

2023年第一季度共有27笔太阳能并购交易,而2022年第四季度为38笔,2022年第一季度为29笔。

2023年第一季度获得了近12吉瓦的太阳能项目,而2022年第四季度为14吉瓦。

]]>
比亚迪财报:2023年Q1比亚迪营收1201.7亿元 同比增长79.8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5033.html Fri, 28 Apr 2023 14:25:09 +0000 //www.otias-ub.com/?p=1595033 比亚迪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营收1201.7亿元,同比增长79.83%;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410.89%;基本每股收益1.42元。比亚迪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所致。该公司此前发布的3月份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20.7万辆,本年累计销量55.2万辆,同比增长92.81%。2023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33万辆。

比亚迪年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8.38亿元,同比增长115.13%。

2022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68543辆,同比增长达到152.5%,再次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亦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今年3月底,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定了今年的目标,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自 快科技

]]>
三星SDI财报:2023年Q1三星SDI营收5.35万亿韩元 环比下滑10.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4635.html Thu, 27 Apr 2023 13:31:36 +0000 //www.otias-ub.com/?p=1594635 近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 LG 新能源发布一季度的财报之后,韩国另一大电池制造商三星 SDI 也发布了财报,在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大增的推动下,他们的营收和利润同比也均有明显增加

财报显示,三星 SDI 在一季度营收 5.35 万亿韩元(当前约 277.13 亿元人民币),高于上一季度的 4.05 万亿,同比增长 32.2%;但不及上一季度的 5.966 万亿,环比下滑 10.2%。

在一季度,三星 SDI 的营业利润为 3754 亿韩元(当前约 19.4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6.5%,但环比下滑 23.5%,他们在去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为 3223 亿韩元,上一季度则是 4908 亿韩元。

同营收和营业利润一样,三星 SDI 一季度的净利润也是同比增长,环比下滑。4645 亿韩元(当前约 24.06 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 28.1%,但较上一季度的 6292 亿韩元下滑明显。

虽然三星 SDI 的营收已连续 3 个季度超过 5 万亿韩元(当前约 259 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净利润在一季度同比也有明显增加,但与 LG 新能源一季度的业绩相比,他们还是有差距。

LG 新能源周三发布的财报显示,他们在今年一季度营收 8.747 万亿韩元(当前约 453.0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1.4%,环比也增长 2.5%,并未下滑;营业利润 6330 亿韩元(当前约 32.7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4.6%,环比增长 166.7%。

自 TechWeb

]]>
宁德时代:2023年Q1宁德时代电池系统销量超70GWh 储能占比约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0887.html Fri, 21 Apr 2023 12:36:04 +0000 //www.otias-ub.com/?p=1590887 近日消息,根据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宁德时代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一季度电池系统销量超过 70GWh,其中储能占比约 20%。在价格联动机制下,电池系统价格略有下降。

宁德时代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90.38 亿元,同比增长 82.91%;净利润 98.22 亿元,同比增长 557.97%。此外,宁德时代 Q1 研发费用 46.52 亿元,同比增长 81.16%。

宁德时代表示,锂矿共享计划属于公司的一系列商业策略之一,公司正在积极同客户合作方协商多种共赢的商业方案。此外,江西锂云母矿的进展总体较为顺利,预计年中会陆续投产。此外,宁德时代重申不追求成为洛钼的控股股东。

宁德时代近期宣布其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宁德时代还在 2023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发布了新一代前沿电池技术 — 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 500Wh/kg,目前成本相对较高,在乘用车领域更适合高端车型,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根据乘联会 & 科瑞咨询联合发布的 2023 年 2 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2 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 18.4GWh,同比增长 66%。宁德时代占据 49.1%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总装机量 8092MWh

自 IT之家

]]>
IEA:2023年第一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0552.html Mon, 20 Mar 2023 22:00:26 +0000 //www.otias-ub.com/?p=1570552 IEA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创纪录的高油价和波动性对 2022 年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天然气枢纽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在开放、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上进行天然气交易。产品通常包括短期合约到交付期限提前几年的产品。短期合同通常以实物交割义务为基础,对短期实物平衡至关重要。交付期限较长的产品在帮助中游公用事业优化其投资组合和管理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枢纽流动性确保市场参与者的需求以时间和成本效益的方式与供应相匹配,而不会导致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更大的流动性提高了分配效率和供应安全。用于评估流动性的一个指标是流失率,它表示单位天然气在交付给最终消费者之前已经交换了多少次。流失率高于 10 的市场通常被认为具有流动性。

在美国,Henry Hub 的天然气交易量在 2022 年下降了 5%。下降集中在下半年,当时的交易量与 2021 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5% 以上。流失率同比下降近 10%,仅为 40,这是自 201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欧盟和英国,天然气贸易量在 2022 年暴跌近 20%,降至 2017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急剧下降(-13%)以及追加保证金的迅速增加对交易造成压力。总体而言,欧盟和英国的天然气市场的流失率同比下降 7% ,降至11.5,这是自 2018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天然气交易量在第三季度下降最为明显,当时天然气价格飙升至最高水平且交易量同比下降 2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洲最大、液化程度最高的天然气枢纽荷兰产权转让,仅此一项就占天然气贸易总减少量的近 90%。因此,其在欧洲天然气贸易总量中的份额从 2021 年的近 80% 下降到 2022 年的 75% 以下。通过交易所进行的天然气交易仍然更具弹性(-10%),而场外交易(OTC)大约下降1/3。 因此,在交易所交易的份额在 2022 年上升到 55% 以上。


]]>
TrendForce: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增长53.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4180.html Fri, 03 Mar 2023 18:00:31 +0000 //www.otias-ub.com/?p=1564180 TrendForce最新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研究显示,2021-2022年期间出现的部分未满足需求已延续至2023年。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 351GW,年增长率为 53.4%。然而,也有一些潜在因素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据TrendForce分析,2023年亚太地区的安装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欧洲、美洲、中东和非洲的合并地区。 目前预计 2023 年亚太地区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02.5GW,同比增长率为55.4%。亚太地区预计将实现 40% 以上高增长率的国家包括中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欧洲方面,预计2023 年该地区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同比增长 39.7%,达到 68.6GW 左右。德国、西班牙和荷兰是主要的需求来源。为解决电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欧洲多国政府提供补贴和税收抵免,以促进光伏系统的部署。

从整个美洲来看,预计 2023 年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约为 64.6GW。这一数字意味着同比增长率为 65.2%。在美洲,光伏需求高度集中在美国、巴西、智利等少数国家。哥伦比亚和加拿大今年将见证新光伏项目的电网连接激增。

最后,中东和非洲地区呈现稳定增长。2023 年,这两个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量 14.9GW,同比增长约 49.5%。TrendForce指出,中东和非洲国家的装机增长高度依赖可再生能源招标,涉及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项目占大部分需求。 这两个地区的主要增长贡献者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南非和以色列。 目前,两个地区在建或在建招标项目总量已超过9GW。

]]>
CMR:2022年印度电动两轮车市场增长300%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4161.html Sat, 25 Feb 2023 18: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564161 根据 CMR发布的 2022 财年印度电动两轮车(E2W)报告,2022年印度电动两轮车(E2W) 市场同比增长超过 300%。

E2W 技术亮点

2022财年期间,对高速 E2W 车辆的需求增长,份额达90%以上。互联两轮车(C2W)的份额同比增长超过 20%。

两轮车触摸屏技术市场约占整个两轮车市场的 1%。 通过 Ather 450x、Hero Vida、Ola S1 Pro 和 TVS iQube ST 电动滑板车,触摸屏技术在高端 E2W 细分市场(大于 10万印度卢比的价格细分市场)得到了扩展,平均屏幕尺寸为7英寸。

Ola Electric在2022财年以约 18% 的份额领先印度 E2W 市场,其次是 Okinawa Autotech(17%)和 Hero Electric(16%)。

2022财年:主要 E2W 市场亮点

Ola Electric 于 2021 年 12 月推出了其智能电动滑板车。从那时起,Ola Electric 在 2022 财年成功占领并引领了不断增长的 E2W 市场,市场份额约为 18%。Ola S1 pro 是 2022 年最受欢迎的 E2W 踏板车,具有智能连接功能。

Okinawa Scooters 凭借其高速和低速踏板车产品组合在 2022 财年稳步增长,同比增长 239%。最受欢迎的电动滑板车包括高速型号以及低速型号。

Hero Electric 在 2022 财年期间增长了约 109%。Optima CX 是 Hero Electric 最受欢迎的型号。

Ampere Energy 同比增长约 538%。

Ather Energy 在 2022 财年同比增长 222%。Ather 450X 电动滑板车具有智能连接功能。

未来市场展望

在 2023 年及以后,CMR 看好印度的 E2W 增长,尤其是互联 E2W 的贡献。 到 2023 年,CMR 预计 C2W 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到 2025 年,E2W 和 C2W 的份额都将增长,分别超过 50% 的门槛。

]]>
IEA:2023年能源科技远景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3389.html Thu, 09 Feb 2023 22: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553389 IEA发布了“2023年能源科技远景”。分析显示,如果世界各国全面履行其能源和气候承诺,到 2030 年全球关键大规模生产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价值将达到每年 6500 亿美元左右,是目前的三倍多。到 2030 年,相关的清洁能源制造业工作岗位将从目前的 600 万个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近 1400 万个。

当前清洁能源技术的供应链存在风险,表现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以及技术制造的高度地理集中。对于太阳能电池板、风能、电动汽车电池、电解槽和热泵等技术,三个最大的生产国至少占每项技术制造能力的 70%,中国在所有这些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重要矿产的大量开采也集中在少数国家。 例如,刚果生产世界上 70% 以上的钴,仅澳大利亚、智利和中国这三个国家就占全球锂产量的 90% 以上。

世界已经看到供应链紧张的风险,这些风险近年来推高了清洁能源技术的价格,使各国的清洁能源转型更加困难和昂贵。 钴、锂和镍的价格上涨导致电动汽车电池价格上涨,2022 年全球价格上涨近 10%。中国以外的风力涡轮机成本在多年下降后也一直在上升,太阳能光伏也有类似的趋势。

在全球已宣布的太阳能光伏制造项目中,只有 25% 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始建设。电动汽车电池的这一数字约为 35%,而电解槽则不到 10%。政府政策和市场发展会对其余这些项目的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在扩大制造业规模的区域雄心方面,报告强调了国际贸易在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它表明,全球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中有近 60% 是跨境交易的。尽管体积庞大,但贸易对电动汽车电池和风力涡轮机部件也很重要,目前中国是主要的净出口国。


]]>
乘联会:2023年1月乘用车销量129.3万辆 同比下降37.9%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7780.html Wed, 08 Feb 2023 12:37:23 +0000 //www.otias-ub.com/?p=1557780 近日消息,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

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渗透率为25.7%。

1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车企共有7家,其中,比亚迪汽车150,164辆、特斯拉中国66,051辆、长安汽车24,960辆、上汽乘用车18,178辆、理想汽车15,141辆、吉利汽车11,032辆、广汽埃安10,206辆。

自 TechWeb

]]>
CINNO: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超9万亿人民币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7220.html Tue, 07 Feb 2023 04:56:52 +0000 //www.otias-ub.com/?p=1557220

随着我国工业化体系走向完善,在完整工业产业链构成下,能源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在“双碳”战略下,避免过渡利用传统化石能源,采用具有低污染、清洁、方便以及可再生的新能源,可以有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新能源目前最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属于非常规能源,狭义的新能源主要指新能源开发和应用,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均是新能源的范畴。广义上新能源行业可能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又可衍生出电池、充电、换电、氢燃料等)、储能、综合能源等。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9.2万亿人民币(含台湾),新能源产业已经成新兴科技产业的重点投资领域。

 

数据来源:CINNO Research月度中国五大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调查报告

新能源行业内部资金细分流向

2022年中国(含台湾)新能源行业内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金额约为3.4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36.9%;储能投资总额2.7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9.3%。锂电池储能投资总金额2.2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3.6%;氢能投资总额超6,800亿人民币,占比约为7.4%。

新能源行业的三驾马车

风电光伏、储能与锂电池为2022年新能源行业的三驾马车。2022年中国(含台湾)光伏投资资金主要流向硅片硅棒项目,而风电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运营项目。储能投资资金主要流向抽水蓄能,从地域分布来看,投资资金分布区域主要在湖北、浙江与湖南为主,三个地区总体占比约为25.6%。而锂电池投资则主要集中湖北、四川与江西为主,三个地区总体占比约为38.5%。

在全球气候变化、工业革命4.0等大背景下,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新能源方向都是大趋势,也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趋势产业。总体来看,目前整体新能源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未来3-5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
清洁能源的未来报告:氢专利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3421.html Fri, 03 Feb 2023 22:00:50 +0000 //www.otias-ub.com/?p=1553421 根据欧洲专利局(EPO) 和国际能源署(IEA) 的一项专利联合研究“清洁能源的未来——氢专利”,氢技术的发展正在转向电解等低排放解决方案。

该研究根据国际专利族(IPF)衡量了 2011 年至 2020 年氢技术的主要趋势,每项专利都代表一项高价值发明,包括已在全球两个或多个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报告发现,全球氢专利申请以欧盟和日本为首,分别占这一时期申请的所有 IPF 的 28% 和 24%,在过去十年增长显著。 欧洲的主要国家是德国(占全球总量的 11%)、法国(6%)和荷兰(3%)。

美国拥有所有氢相关专利的 20%,是过去十年国际氢专利申请唯一主要创新中心。在韩国和中国,氢技术的国际专利申请活动仍然不大,但正在增加。除了这五个主要创新中心外,其他产生大量氢专利的国家包括英国、瑞士和加拿大。

在2011-2020 年期间,制氢技术在氢专利中的数量最多。 虽然全球氢生产目前几乎完全基于化石,但专利数据显示,低排放创新在氢价值链所有环节产生的国际专利数量是成熟技术的两倍多。

2020年,受气候问题驱动的技术占与制氢相关的所有专利的近 80%,其增长主要是由电解创新的急剧增加推动的。 最具创新性的地区现在正在竞相举办第一个工业推广阶段,数据表明欧洲作为投资新电解槽制造能力的区域正在获得优势。

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在 2011-2020 年产生了所有与氢相关的国际专利的 13.5%,以法国和韩国为首,重点是电解等低排放制氢方法。

研究发现,2011-2020 年对氢能公司的 100 亿美元风险资本投资中有一半以上流向了拥有专利的初创企业,尽管它们在初创企业中所占比例不到1/3。持有专利是初创企业是否会继续吸引资金的一个很好的指标:2011-2020 年,超过 80% 的氢初创企业后期投资流向了已经在以下领域提交专利申请的公司:电解、燃料电池或从气体中生产氢气的低排放方法。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战胜欧洲的能源危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6067.html Wed, 01 Feb 2023 17:32:21 +0000 //www.otias-ub.com/?p=1556067

欧盟需要一场重大交易,以减少需求、增加供应并保持能源市场的开放。

欧洲的能源体系正面临着一场空前危机。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对欧洲的供暖、工业加工和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但今年其供应量已减少了80%以上。自2021年初以来,电力和天然气的批发价格飙升了15倍,这对家庭和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个问题很可能会继续恶化。欧洲可能即将经历第一个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冬天,其面临着价格上涨、天然气短缺和严重衰退的风险。

欧洲各国政府已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应对措施。其中的一类政策旨在减轻成本上升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设定零售价上限,关税监管,对能源密集型企业的支持计划,对能源企业提供流动性或资本支持(甚至包括国有化)等。另一类措施旨在稳定并降低批发价格,保障能源安全。相关政策包括鼓励节能和增加供应,以及限制能源成本(特别是批发天然气价格)。

这些措施不能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原因有二。首先,这些措施的目标相互冲突:补贴或价格上限可能会增加需求,从而使相关问题变得更糟。其次,这将产生跨境溢出效应:补贴能源消耗可能使一国消费者受益,但这也会增加消费,导致整个欧盟的批发价格上涨,损害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利益。

对现有政策选项开展评估,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能最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是政府协调开展工作,减少能源需求,增加能源供应,同时保持内部能源市场开放,并为弱势消费者提供保护。

高企且波动的价格

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供应的减少。液化天然气(LNG)是主要的替代选项。自俄乌冲突以来,液化天然气的成本已经上升了一倍多。

批发电价的上涨源于天然气价格的飙升和核电、水电的短缺,其不得不由更昂贵的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来弥补。因此,现在满足大多数欧洲电力市场需求的最昂贵能源是天然气。这意味着大多数低成本发电企业正在获得极高的利润(除非他们通过远期销售锁定了较低的价格)。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煤电和天然气发电有所增加,也不足以满足需求。结果是,电价攀升得如此之高,以至于一些用户完全停止了电力消费,这种现象被称为“需求破坏”。欧洲能源市场已经收紧到了一定程度,哪怕是供给出现微小变化,也会对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批发能源价格在上升至高位之外,还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波动。

这种情况将最终鼓励各方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更有效地利用电力。一种方法可能是:向企业和家庭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什么都不做,直到价格回落。但这么做的成本十分高昂。如果政府要完全覆盖所预计的能源成本的上升,那么这将很容易达到1万亿欧元,约占欧盟年GDP的6%。政府的大规模支持可能会延迟向新均衡价格的调整,产生对更多支持的需求。由于通胀加速,危机可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可能迫使欧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此外,能源部门也将面临流动性紧缩和破产。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其核心问题,降低欧洲批发市场能源价格,减少其波动性。但究竟应采取何种措施?

批发价格上限

价格上限的提议包括两部分:限制天然气的进口价格,以及限制欧盟内部的批发价格。

对所有的天然气进口价格进行监管将适得其反,因为欧盟将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天然气,并导致价格进一步上升。若仅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设定上限,以便削减该国天然气的利润并降低欧洲的成本,则可能更有意义——尽管这种方法并非没有风险:俄罗斯无法轻易地将其天然气供应给其他地区,因此从商业利益看,其将继续向欧洲供气——即使是按照较低的价格。但俄罗斯已经违背了自身商业利益,将对欧洲的供气量削减了80%。如果其实施报复、停止剩余的20%供气量,情况将变得更糟。

2022年6月,西班牙和葡萄牙采用了后来被称为“伊比利亚例外”的做法,限制了用于发电的天然气价格。这种做法有效限制了电力成本,因为燃气发电企业通常决定了边际价格。该政策有效地控制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批发电力成本,但也激励了伊比利亚发电企业通过燃烧更多的天然气发电。如果欧盟广泛推行伊比利亚的方法,则可能会推高天然气价格,损害天然气的直接消费者。电力密集型和天然气密集型产业在整个欧盟的分布并不均匀,因此该机制也将在成员国之间产生分配影响。

第三个选项是限制欧洲天然气枢纽、场外交易和交易所的所有交易。这种限制将适用于许多与天然气枢纽价格挂钩的较长期合同——包括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合同。为了确保这种上限不会损害欧洲吸引液化天然气的能力,可以采用一种“差价合约机制”,向进口商支付国际价格与欧洲价格之间的差额。这些资金可能来自欧盟预算。这将导致天然气和电力的批发价格下降。纳税人将不得不承担起这笔费用,但他们也将因较低的价格和补贴而得到补偿。

问题在于很难对所有的交易实施上限。对相关枢纽设置上限可能会让交易枯竭,因为卖家可以通过场外交易、以更高价格出售天然气。更重要的是,如果价格大幅受限,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将会增加。外国卖家(尤其是俄罗斯)也可能会抵制上限,减少甚至停止供应。外国买家也可能补贴液化天然气进口以保护其消费者,这将使来自欧盟以外的竞争加剧。届时,需求将超过供应,需要实施配给来重新平衡市场。

一场重大交易

价格上限的一种替代方案是增加供应、鼓励节能。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保护消费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扰动——这种扰动是经济低效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考虑每个国家的政策对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影响基础上,如何做到这一点。

第一个问题(关于消费者保护和经济效率的)的答案,可能在于将不依赖能源消耗的支持性支付与减少能源使用的补贴结合起来,同时保留价格信号来降低需求。可以将补贴额设定为与近期的能源消耗成正比。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德国“电价刹车”机制背后的设计原则。其首先会计算一个节俭家庭的能源需求——该家庭做出了合理的努力来节约能源。然后,该计划将为该水平以下的用电提供电力零售价格补贴,超过该水平的部分则不会获得补贴。因此,额外的用电成本将大大高于平均成本,这将鼓励家庭尽可能少地使用额外的电能。

第二个问题(关于协调政策)的答案是需要达成一场重大交易,其中,欧盟国家都同意采取基本可比的做法来减少需求、增加供应。而这带来的搭便车问题(即每个国家都不愿做出这样的努力,或是宁可忽视其对邻国的溢出效应)则必须通过监管工作,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解决。获得欧盟资金等财政激励措施是可能的。

欧盟已朝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7月,欧盟成员国政府承诺,将把冬季的天然气需求降低15%。9月,欧盟成员国通过了一项法规,承诺将采取四类政策措施:减少电力需求,对受益于高电价的低成本发电企业(煤电企业除外)设定收入上限,对化石燃料企业(包括煤炭生产企业)征收“团结贡献税”,以及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低成本发电企业将把超过收入上限的利润返还给各国政府,而后者又将利用这些资金为消费者提供支持。

这些行动是重要的第一步,这特别是因为它们强调了协调降低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但他们忽略了供应方面。有两类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综合经济体,其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购买力。欧盟可以作为单一买家与天然气供应商进行谈判。这有可能实现双赢:欧盟需要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天然气,而供应商需要长期合同来更好管理投资计划。要摆脱俄罗斯的天然气,就需要取代俄罗斯每年向欧洲出口的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欧盟有机会汇集这一巨大需求并就长期交易开展谈判,这将为供应商提供可预见的收入,同时确保欧洲天然气的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其次,欧盟需要在短期内尽可能提高内部的能源供应。这需要荷兰等国在提高天然气产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德国也需要在继续运营原计划关闭的核电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这些措施在政治上存在一定困难,但在互惠基础上则是可行的。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欧盟联合基金,例如,其可为荷兰公民因天然气产量增加而上升的地震风险提供补偿。

显然,这场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一场任何欧洲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的巨大挑战。天然气价格上限等紧急干预措施可能会使情况恶化——如果各国不经协调、各自为政地推出价格上限政策,则将尤其如此。欧盟需要达成一场重大交易,充分发挥自身经济集团的实力,并在欧盟层面为能源政策设定方向。今天欧盟如何管理有限的供应选择,将塑造欧洲能源系统的未来。深度推进一体化并加快投资,可以使欧洲克服这场危机,并推动向更清洁、可再生和更可负担的能源转型。

来自: 联合国贸易网络
]]>
Womble Bond Dickinson:2023年能源转型展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0778.html Mon, 16 Jan 2023 22:00:19 +0000 //www.otias-ub.com/?p=1550778 Womble Bond Dickinson (WBD)发布了“2023年能源转型展望报告”,展现了其全球能源和自然资源团队的持续努力,深入分析了国际零排放经济的进展以及影响能源转型步伐的因素。今年的报告为该行业的高管和投资者如何在前所未有的混乱时期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过去的一年,至少 70% 的能源高管和投资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转型战略。

能源高管加深了他们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三个关键领域的兴趣:

1、能源效率

2、智能建筑、能效技术和交通等领域的电气化

3、开发和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生物质的选择。

尽管对氢和地热投资的兴趣依然浓厚,但大多数投资者预计绿色氢或地热至少需要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核电作为投资或增长机会的吸引力有所提高;但是许多投资者仍然担心公众会反对这项技术,一些高管也有同样的担忧。

在 ESG 方面,近3/4的能源高管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 ESG 政策,尽管投资者似乎不太重视它。

主要发现

能源领导者通过加速采用更清洁的燃料来源来应对困难的市场和地缘政治环境。

至少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IIJA将在电池存储、氢枢纽和输电网等领域发挥作用。

当被问及消费者电动汽车(EV)采用的障碍时,人们对汽车定价、缺乏基础设施和电池供应的看法大致相同。

公用事业高管普遍认为该行业面临着很大挑战。


]]>
TrendForce:2022年前8个月美国光伏装机总量同比下降1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6237.html Fri, 16 Dec 2022 18: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536237 近期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同期太阳能进口仍将主要来自东南亚。

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美国光伏装机总量约为14.96GW,同比下降16%。最近获得关税豁免,从东南亚到美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将稳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展望未来,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的光伏安装需求将大幅攀升。需求势头的推动因素包括众多延期项目、能源价格上涨以及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TrendForce预测,2023年整个美国太阳能市场的装机需求总量将在35-40GW左右。

在光伏产品的制造方面,美国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在光伏组件生产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因此,本地项目开发商更依赖国外进口。如果反规避调查继续进行并导致进一步限制进口的行动,那么整个美国的光伏安装成本将会上升。此外,由于美国已经经历了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该国自己的太阳能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削减制造成本的可能性很小。下届美国总统大选将于 2024 年举行;由于该国的政治气候,本届拜登政府或新总统领导下的下一届政府是否会继续致力于促进可再生能源补贴和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鉴于这些因素,只要美国国内太阳能企业在产能和成本方面的整体竞争力尚待提升,美国仍将依赖进口光伏组件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装机需求。

综上所述,TrendForce认为,至少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美国政府将继续对从中国和其他国家工厂进口的光伏产品持“开放态度”。

]]>
TrendForce: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45%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6581.html Wed, 05 Oct 2022 00: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496581 在全球净零排放目标的推动下,道路交通向电动化转型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车(NEV)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激增。到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有望从GWh级增长到TWh,到2030年超过3TWh,其中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占全球的45%左右。

为应对电动汽车(EV)行业迫在眉睫的TWh级市场需求,全球主流动力电池制造商正在加速扩大产能。再加上电化学储能广阔的市场空间,电池厂商产能扩张的速度和规模远超前期。据TrendForce统计,包括宁德时代、LG Energy Solutions、比亚迪、CALB、三星SDI、松下等在内的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厂商,他们计划到2025年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达到4.2TWh。厂商占比约3.1TWh,电池扩容速度和规模全球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和储能电池蓬勃发展是由于电动汽车和电化学储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上游新能源电池关键原材料的供需失衡,尤其是关键前驱资源,如锂、钴和镍。

TrendForce认为,动力电池行业TWh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产业链上锂、钴、镍等上游资源的供给增速提出了巨大挑战,也考验设备厂商能否快速响应客户不断扩大产能和大规模制造需求,同时提高设备能效,降低成本。目前,以碳酸锂、氢氧化锂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受动力电池产业链前端的矿产资源扩张周期影响,短期内难以大幅下滑。

]]>
IGU:2022年世界液化天然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5494.html Tue, 27 Sep 2022 22:00:52 +0000 //www.otias-ub.com/?p=1495494 液化天然气(LNG)对于全球能源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报告分析了液化天然气行业现状。

  • 液化天然气贸易。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从2020年到2021年增长了4.5%,达到了372.3吨的历史新高。尽管4.5%的年增长率与2019年新冠之前13%的水平相去甚远,但大流行后的强劲复苏导致液化天然气进口激增。
  • 价格趋势。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在2021年经历了多事之秋,市场从供应超过新冠锁定需求的情况过渡到市场条件迅速收紧的时期,需求回升率超过供应增加。
  • LNG工厂。2021年约690万吨/年(6.9MTPA)的液化能力投产,到年底将全球液化能力提高到459.9MTPA。2021年全球平均利用率为80.4%,而2020年为74.6%。2022年前4个月新增12.5MTPA 液化产能上线。截至2022年4月,全球液化总产能达到472.4MTPA .
  • 液化天然气运输。截至2022年4月底,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共有641艘在役船舶,2021年交付57艘船舶,2022年前4个月交付船舶7艘,其中包括45艘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 FSRU)和5个浮动存储单元(FSU)。这意味着从2020年到2021年,船队规模增长了10%,随着贸易从新冠引起的需求减少中恢复过来,与液化天然气航行次数增长12%。
  • LNG 接收站。截至2022年4月,全球40个市场的再气化能力为每年901.9MTPA。2021年,再气化能力增加了49.8MTPA,5个新的进口终端投产并完成了现有终端的5个扩建项目,其中科威特 Al Zour 液化天然气进口设施增加了11MTPA。
  • LNG 加油船和码头。随着在地方和国际层面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立法以减少排放,越来越多的船舶正在考虑使用更清洁的替代船用燃料来实现合规。自2020年1月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燃料油的硫含量实施了0.5%的新全球限值。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NationalGridESO:未来能源情景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1072.html Wed, 14 Sep 2022 22: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491072 NationalGridESO发布了新报告“未来能源情景”,概述从现在到 2050 年未来能源的四种不同的、可靠的途径。

政策和交付

显著加速向脱碳能源系统的过渡有助于在实现净零里程碑的同时解决安全性和可负担性问题。

在2047年实现净零排放,引领潮流。

到2035年,先锋的总体最终消费者需求将减少40%以上。

2035年后,先锋的天然气发电能力没有丝毫减弱。

对于2025年投产的项目,风能和太阳能的平准化成本远低于未减少的天然气发电成本。

消费者和数字化

消费者行为对脱碳至关重要,我们如何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以及采用智能技术,对于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

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气候变化,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担心”。

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为在家中节约能源付出了很多或相当多的想法。

在我们的情景中,2035年消费者对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的参与度从43%到92%不等。

截至2022年3月,只有45%的已安装电能表是智能的并在智能模式下运行。

市场和灵活性

改革能源市场以改善价格信号将有助于释放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所需的灵活解决方案。

目前,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英国能源供应的43%,到2030年,这一比例至少会上升到66%。

年度输电约束成本已从2010年的1.7亿英镑增加到2022年的13亿英镑,并且预计将继续上升。

在“先锋”中,需求侧的灵活性到2035年将未管理的高峰需求减少了40%以上。

消费者转型和先锋在2035年拥有超过115 GWh的电力存储,而今天的电力存储不到30 GWh。

基础设施和整个能源系统

迫切需要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战略投资,以跟上净零的雄心并加强能源安全。

到2030年至少有31GW的海上风电并网,其中51GW处于领先地位。

到2030年,在净零情景中至少减少15 TWh的电力。

40GW联网电解槽在2050年实现系统转型。

到2050年,系统转型需要56 TWh的储氢。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SDI财报:2022年Q2 SDI营收为4.74万亿韩元 较去年同期大涨4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1827.html Sun, 31 Jul 2022 13:31:34 +0000 //www.otias-ub.com/?p=1471827

近日,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Samsung SDI)表示,得益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强劲销量,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三星SDI的营收为4.7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大涨42.2%;营业利润为4,290亿韩元(约合3.304亿美元),同比涨幅为45.3%,并且高出韩联社旗下金融数据公司Yonhap Infomax调研的平均预期水平。

此外,该公司的净利润也同比上涨42%至4,092亿韩元。

就业务板块来看,该公司的能源和其它板块(Energy and Others)的营收为4.07万亿韩元,同比上涨50.1%;营业利润上涨45.2%至2,449亿韩元。该系统板块包括电池和能源存储系统(ESS)。

另一个业务板块为电子材料(electronics materials)板块,产品包括半导体和显示部件。该板块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7.5%至6,692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841亿韩元,同比涨幅为45.5%。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市场需求旺盛,包括Gen.5在内的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了汽车电池销量的增长。此外,由于储能需求的增长,ESS电池的销量也随之增长。”

三星SDI预测称,在高油价和全球绿色能源热潮的影响下,电动汽车中、大型电池以及ESS需求稳定,下半年也会有稳定的增长。

自 盖世汽车网

]]>
IRENA:2021年三分之二的新可再生能源比煤炭更便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5273.html Sun, 17 Jul 2022 14:59:13 +0000 //www.otias-ub.com/?p=1465273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在2021年,163GW–近三分之二新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比二十国集团(G20)最便宜的燃煤电厂还要便宜。IRENA的报告《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指出,与2020年相比,陆上风力发电成本下降了15%,海上风力发电下降了13%,太阳能发电下降了13%。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推动了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而欧洲的高天然气价格意味着天然气将变得越来越不经济。

正如Electrek周二所报道的那样,欧洲将少量煤厂置于临时待命状态的计划,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它们以最高水平运行,每年也只会增加欧盟1.3%的排放量。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说:

可再生能源是迄今为止最便宜的电力形式。

2022年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说明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经济上变得多么可行。可再生能源使各经济体摆脱了化石燃料价格和进口的波动,抑制了能源成本,并增强了市场的复原力–如果今天的能源紧缩继续下去,情况会更加严重。

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的危机反应可能是必要的,但软化气候目标的借口在中长期内不会成立。今天的情况是一个毁灭性的提醒,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是未来的趋势。

联合国气候变化(UNCC)报告:

正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成本数据所强调的那样,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在2022年将继续带来巨大的红利。在非经合组织国家,2021年新增的109 GW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低于最便宜的新化石燃料燃烧方案,在未来25-30年内每年至少减少57亿美元的成本。

2021年和2022年的煤炭和化石天然气的高价格也将严重削弱化石燃料的竞争力,并使太阳能和风能更有吸引力。例如,随着欧洲化石气价格的空前飙升,欧洲新的化石气发电在其生命周期内将越来越不经济,增加搁浅资产的风险。

自 cnBeta.COM

]]>
欧盟:俄罗斯断供将使天然气库存的填充率降至75%以下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5676.html Tue, 28 Jun 2022 11:23:25 +0000 //www.otias-ub.com/?p=1455676

俄罗斯供应减少对欧盟在应对俄乌冲突方面的团结性构成考验之际,欧盟正在寻找降低天然气需求的方法,以避免能源市场各自为政。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增加促使各成员国加强了为冬季做准备的工作,寻求补充已被耗尽的库存。

在周一于卢森堡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敦促实施更多节能措施和提高效率来降低实施天然气配给制的可能性。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警告称该国可能出现天然气短缺,并呼吁欧洲团结一致。

“我们正在努力避免或尽量减少潜在的削减,计划于7月推出的准备方案将提出预防性减少需求的措施,”Simson在部长级会议后告诉记者。

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保有足够的储备来应对冬季取暖和电力需求高峰。充足的储备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让天然气能够在欧盟内部跨国输送,以确保所有成员国都供应充足。如果危机升级,各国可以互相帮助。

“欧洲未来面临的潜在关键风险是,在俄罗斯供应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其能源市场各自为政,”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研究员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

欧盟委员会已经呼吁成员国更新其应急计划。根据Simson,加大节能力度须成当务之急,因为如果普京选择切断全部供应,全球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可以完全取代俄罗斯的供应。下个月有关协调削减需求的计划将为各国政府提供指引,以确定削减哪些部门的供应会在欧盟内部产生跨境影响或者甚至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

“存在对天然气实施配给制的可能性,”Habeck在会前表示。“一个成员国的供应危机将导致另一个成员国的经济危机。我们都有义务并需依靠团结。”

欧盟委员会的预测显示,虽然按照目前的情况,天然气库存的填充率有望在11月1日达到90%,但俄罗斯断供将使这一水平降至75%以下。

“为了实现补库存目标,需要加大干预力度,”Tagliapietra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欧盟国家可能会启动紧急计划,以进一步减少需求并在国与国之间分配可用天然气。”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TrendForce: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72.4%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4262.html Sat, 25 Jun 2022 18:00:38 +0000 //www.otias-ub.com/?p=1454262 受碳中和目标的约束,在系统成本下降的背景下,全球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在过去五年中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据TrendForce统计,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约为3064GW(吉瓦),年均增长率约为8-10%。

2021年,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29.6GWh,同比增长72.4%。预计未来5-1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新增装机容量约362GWh。

从目前各国储能市场的增速来看,中国即将赶超欧美,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发电。TrendForce认为,中国新能源储能将朝着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形成以发电为主、政策驱动、储能强制、电网侧(输配电)、消费侧为补充的储能格局。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有望突破100GWh。

在美国,由于目前新安装的抽水蓄能容量停滞不前,未来的增长将集中在电化学储能上。预计2025年美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36GWh。在欧洲,现已制定了 2030 年新能源装机目标,这将刺激对储能的需求,预计 2025 年新装机容量将达到 54GWh。

储能电池和储能转换器是核心市场,产业链高度集中

整体来看,全球储能产业链竞争格局按集中度排列为:储能电池、功率调节系统(PCS)、系统集成。随着中国储能电池厂商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加速布局,储能系统成本优势凸显,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技​​术方面,中国储能电池厂商主要使用磷酸铁锂,而海外厂商主要使用三元锂电池。但由于近几年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市场普遍接受度低于磷酸铁锂电池。

大多数储能PCS来自太阳能逆变器制造商,预计未来PCS将保持太阳能逆变器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