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门户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7 Jul 2024 15:45: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路透社:AI和未来的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110.html Wed, 17 Jul 2024 22:00:33 +0000 //www.otias-ub.com/?p=1704110 路透社和牛津大学发布了新报告“AI和未来的新闻”。路透社在6个国家(阿根廷、丹麦、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旨在了解人们是否以及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他们对AI在新闻和其他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应用的看法。

ChatGPT是迄今为止被广泛认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接受调查的6个国家中约有50%的网民听说过它。ChatGPT也是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但是,经常使用ChatGPT的人很少,在日本只有1%的人每天使用它,在法国和英国上升到2%,在美国上升到7%。许多自称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只偶尔使用过一两次,它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互联网使用的一部分。

更详细地说,调查发现:

虽然总体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广泛的认识,但相当一部分受访者(20%至30%)没有听说过任何最流行的人工智能工具。

在使用方面,ChatGPT是迄今为止被调查的6个国家中使用最广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比第二广泛使用的产品Google Gemini和Microsoft Copilot的普及率高2-3倍。

年轻人更有可能定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所有6个国家,平均而言,56%的18 – 24岁的人至少使用过一次ChatGPT,而55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16%。

在6个国家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获取信息(24%)和创建各种媒体(包括文本、音频、代码、图像和视频)(28%)的比例大致相同。

在被调查的6个国家中,只有5%的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获取最新新闻。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2023新闻业现状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1182.html Wed, 24 May 2023 06:23:35 +0000 //www.otias-ub.com/?p=1601182

CEO们正在成为越来越不可信的消息来源

报告中最令人惊讶的发现之一是,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为CEO不再是可信的消息来源。与2021年报告相比,74%的新闻工作者认为CEO是可信的消息来源,而今年的比例为62%,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公共关系团队需要将重点放在拓展更广泛的信息来源上,例如学术专家被认为是最可信的信息来源(80%)。

该研究还指出,除了学术型中小企业和CEO之外,大约一半的记者(49%)认为公司公关专业人员是他们报道的可靠来源。为此,公司公关专业人士被认为比代理机构公关专业人士更可信,只有大约1/3的受访者(35%)提到了机构公关专业人士。

至于社交媒体名人/意见领袖,只有 19% 的受访记者认为他们足够可信,可以成为值得信赖的报道来源。名星代言人(15%) 和博主(14%) 紧随其后。

经济不确定性

对新闻工作者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新闻也不例外。报告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了约三分之二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这一发现对公共关系专业人士在制定媒体宣传策略时需要考虑。超过80%的受访者报告称他们是全职新闻工作者,绝大多数(71%)的工作者年收入不到10万美元。自由撰稿人的稿费平均不到300美元。

记者们计划在

YouTube、LinkedIn和TikTok上花费更多时间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视频内容和社交媒体平台在媒体推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开始将重心转向在线平台,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用户。报告显示,新闻工作者计划在YouTube、LinkedIn和TikTok上花费更多时间。

YouTube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平台。许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在YouTube上开设频道,发布新闻报道、解说视频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用户。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YouTube的广告分成模式获得收益,进一步增加其收入来源。

LinkedIn是一个专业社交平台,主要面向商业和职业领域。许多新闻工作者使用LinkedIn来分享其专业知识和见解,建立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在LinkedIn上发布具有专业性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和职业用户,为新闻工作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TikTok是一个短视频分享平台,许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开始在TikTok上发布短视频,以吸引更年轻的观众和用户。在TikTok上发布短视频需要一定的创意和技巧,但是如果做得好,可以获得大量的关注和流量。

虚假信息和缺乏资金

是记者们最担心的两个问题

近年来虚假信息成为记者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这一发现表明,开发可信、准确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与可靠的信息来源合作变得非常重要。对记者同样重要的是,对潜在的经济问题要敏感,无论是关于媒体机构的最新财经新闻,还是听说了另一家机构的裁员情况。

大多数记者从在线报纸获取新闻

其次是Twitter

该报告强调了报纸的持续重要性,因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从在线报纸获取新闻,其次是Twitter。几乎所有新闻工作者使用Twitter,并对自2022年埃隆·马斯克收购平台以来是否离开该平台存在分歧(50%表示考虑放弃Twitter)。大多数人使用Twitter来关注新闻、推广自己的工作、寻找线索并与其他新闻工作者和他们的读者们建立联系。很明显,Twitter仍然是与媒体互动的重要平台。

几乎近一半的记者

认为短视频将在2023越来越受欢迎

近年来,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根据最近的调查,几乎近一半的记者认为短视频将在2023年越来越受欢迎。

而且,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开始关注短视频的制作,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记者们需要关注短视频的新闻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能和水平,才能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来自:腾讯媒体研究院

 

]]>
中国记协:2022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6135.html Mon, 16 May 2022 14:31:05 +0000 //www.otias-ub.com/?p=143613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这是中国记协自2014年以来发布的第六份有关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
报告重点关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介绍媒体平台技术、数字化传输技术、高新视频技术、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驱动下的媒体变革与创新发展,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百万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结构等方面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
Nic Newman:2022年新闻、媒体和科技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0211.html Thu, 20 Jan 2022 22:00:19 +0000 //www.otias-ub.com/?p=1380211 Nic Newman发布了“2022年新闻、媒体和科技趋势报告”,调查了新闻媒体领导者如何看待未来一年。

  • 59%的受访者的收入在去年有所增加, 54%的受访者报告页面浏览量保持不变或下降。
  • 在受访的编辑、CEO 和数字领导者中有75%对公司2022年的前景充满信心,但对新闻业的未来持相同看法的人更少(60%)。
  • 79%的受访者认为订阅或会员战略将是最重要的收入优先事项之一,领先于展示广告等。
  • 出版商表示,今年平均有3-4种不同的收入来源很重要或非常重要。29%的受访者希望从技术平台获得可观的内容许可或创新收入,其中15%希望通过慈善基金和基金会获得可观的收入。
  • 人们对政府改善新闻业前景的预期不一。41%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干预可能会有所帮助,但34%的人认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25%的媒体人认为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 出版商今年将减少对Facebook(-8净得分)和Twitter(-5)的关注,转而将更多精力放在Instagram(+54)、TikTok(+44)和YouTube(+43)上,这些是年轻人喜爱的网络。
  • 67%的受访者将花费大部分时间迭代和改进现有产品,使它们更快、更有效。32%的受访者优先考虑推出新产品和品牌扩展。
  • 具体而言,出版商将在播客和数字音频(80%)以及电子邮件通讯(70%)中投入更多资源。相比之下,14%的受访者将投资语音,8%将为VR和AR等虚拟世界创建新的应用程序。
  • 超过8/10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更好的内容推荐(85%)和新闻编辑室自动化(81%)非常重要。69%的人认为AI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客户。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65328.html Sun, 26 Dec 2021 21:00:18 +0000 //www.otias-ub.com/?p=1365328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严重冲击,新闻出版产业规模有所下滑,但发展基本面仍保持稳定。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776.3亿元,较2019年降低11.2%;利润总额1024.8亿元,降低19.2%;拥有资产总额22578.7亿元,降低6.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425.4亿元,降低6.0%。

2020年全国图书品种新版较2019年降低5.0%,重印降低2.1%;全国图书总印数降低2.1%;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963.6亿元,降低2.6%。52种一般图书达到或超过100万册,减少30种。报刊出版总印数分别降低9.0%和7.0%,实现营业收入分别降低6.4%和2.8%,降幅较上一年均有所加大。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降低13.1%,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降低7.6%。

2020年新闻出版单位面对疫情冲击,积极开拓线上业务,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收入11781.7亿元,增长19.2%。新华书店与出版社网上出版物销售数量增长40.6%,金额增长62.5%。全国数字出版物出口金额增长11.5%。新媒体上市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7%;拥有资产总额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34.1%。

2020年108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1.0亿元,占全国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主营业务收入的80.5%,提高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41.2亿元,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74.2%,提高1.2个百分点。9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百亿,“三百亿”阵营增加1家。表现出出版传媒集团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全国共输出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3895项,较2019年降低6.2%;引进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4185项,降低11.2%;贸易逆差290项,降低75.0%。其中,向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或地区输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介绍中国建设成就经验图书版权140多项,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图书版权400多项,涉及英语、日语、俄语、印地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1年六大传统新闻媒体战略锁定「新闻简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5976.html Wed, 08 Dec 2021 16:52:03 +0000 //www.otias-ub.com/?p=1355976 《纽约时报》的晨间简报自20205月推出以来,在20211月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简报邮件打开数达10亿封;8月,《Quartz》发现,75%付费用户主要通过邮件的方式获取信息内容,继而其宣布将公司战略焦点重新锁定新闻简报。

除此之外,对于《Reach》等依赖于广告收入的新闻媒体而言,新闻简报在搜集第一方数据上战果颇丰;而对于《金融时报》等以订阅为主的媒体来说,新闻简报中的独家内容则是体现其付费订阅价值的重要方式。

5G消息即将商用之际,我国传媒业也面临着新一轮融合发展,新闻简报对于重构媒体私域服务场景有着不可比拟的沟通价值。《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每日电讯报》《大西洋月刊》《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的做法,或可提供新的启发。

01、《纽约时报》19种简报服务  开启新闻简报新时代

作为一家以订阅驱动为主的头部新闻媒体,《纽约时报》在今年夏天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宣布向付费订阅用户提供19种新闻简报服务,包括“Jamelle Bouie”“Paul Krugman”等知名内容品牌。

过去,《纽约时报》拥有800多万的付费订阅用户,新闻简报功不可没。过去三五年里,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在订阅收入上,这正是《纽约时报》开启新闻简报新时代的原因。该报投资组合业务的监管者Adam Pasick表示,我们拥有庞大的、世界级的广告销售业务,而新闻简报确实是培养受众阅读习惯、吸引受众成为付费用户的最佳途径之一。

注:每6个人中就有1人(约17%)每周会通过新闻简报获取信息(来源:2020年路透社《数字新闻报告》)

一方面,新闻简报有助于将读者引流到《纽约时报》。比如大获成功的简报The Morning(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主要向读者介绍《纽约时报》,促使受众养成每天浏览该报的习惯。

另一方面,仅面向付费用户的简报以热点话题为主,发布专家的深度分析。这类简报旨在吸引已经习惯阅读《纽约时报》的读者,通过传递专业、新奇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声音,稳固用户留存”Pasick表示。

疫情期间,《纽约时报》新闻简报的付费订阅数量已经飙升到了1500。数据显示,1500万读者每周至少会阅读该报推送的60份新闻简报中的1份。该公司在简报上的巨大投资也得到了回报。我们真心将最好的记者投入到新闻简报上,火力全开,因为我们将其视为吸引受众和实现商业目的的绝佳机会

02、《华盛顿邮报》3分钟头条早报

培养读者阅读习惯

和众多媒体一样,《华盛顿邮报》也试图凭借新闻简报在早间新闻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媒体公司于202197日推出了名为“The 7”的每日新闻简报,重点介绍当天7个头条新闻,用户阅读或收听平均只需耗费3分钟时间。

“The 7”于每天早上7点准时推出,以多样化方式触达用户。简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投递到用户的邮箱中,用户也可以通过《华盛顿邮报》首页访问文本和音频。《华盛顿邮报》App用户还会在新闻简报推出时收到相应的手机推送。 

“The 7”的独特之处在于篇幅短小——第一栏只有大约400字,而《纽约时报》的The Morning则有1700字左右。《华盛顿邮报》多媒体编辑Tess Homan“The 7”的呈现进行了精细安排,每个标题后面都跟着几个包含重要细节的要点,同时附上了《华盛顿邮报》的文章链接,以便读者进行深度阅读。

“The 7”便于访问和易于理解的形式意味着读者能够更快捷、方便地浏览《华盛顿邮报》的新闻。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我们希望现有读者能养成更深入的习惯,也不忘追踪可能不会每天都光顾《华盛顿邮报》的新读者,帮助他们获悉新闻,把握生活。《华盛顿邮报》移动策略主管Coleen O’Lear表示。

03、 Quartz》将新闻简报视为  对周刊现代化的诠释

202181日,《Quartz》将已有三年历史的订阅策略矛头转向新闻简报。该媒体在早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5%的付费用户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访问《Quartz》的内容,这说明即使针对付费用户,主动地推送服务也是非常必要的。

Quartz》旗下的11个新闻简报品牌收获了130万订阅用户,每周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的平均邮件打开率高达35%。而根据电子邮件营销公司MailChimp的调查数据,媒体行业标准的邮件打开率仅为22.15%

注:媒体行业平均邮件打开率为22.15%(来源:MailChimp)

Quartz》现有的11个新闻简报栏目中,5个是会员专属内容。其中新设的4个会员专属栏目,分别为:周一更新的“The Forecast”,着眼于新型行业、技术和发展趋势;周四更新的“The Company”,重点关注业务运作模式发生改变的公司;周五更新的“How To”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工作方法;周六更新的“The Weekend Brief”,分享本周最火爆的新闻热点。

Quartz》主编Bell将新闻简报视为对周刊现代化的诠释,认为新闻简报的目的在于新闻信息简洁明了、颇有见地,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一观念与《洛杉矶时报》首席营销官Joshua Brandau的观点不谋而合。Brandau认为新闻简报可以帮你管理不小心错过的信息。新闻简报可以利用热点话题来策划内容,帮助读者从纷繁的阅读和观看中抓住重点信息。

除此之外,新闻简报在减少用户流失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Brandau表示,如果用户在注册后的前14天没有打开邮件或重返网站,很可能之后也不会参与,最终导致用户流失。Bell认为新闻简报是公司用户留存策略的一部分。一旦受众养成查看新闻简报的习惯,媒体就能与受众建立长期的直接联系,从而有助于减少用户流失。

04、《大西洋月刊》

招募简报撰稿人,收割其原有订阅用户

在新闻媒体公司开拓自己的新闻简报品牌时候,《大西洋月刊》另辟蹊径,希望将已有一定读者基础的新闻简报撰稿人纳入《大西洋月刊》麾下,允许他们以半独立的身份进行创作。

这一举措与许多公司的重大区别在于,《大西洋月刊》招募的是已经实现付费订阅的撰稿人,该报希望将这些撰稿人的订阅用户转变为自己的订阅用户。

《大西洋月刊》并不雇佣这些知名撰稿人作全职员工,而是向其支付基本报酬,当其达到特定的订阅目标,就能拿到绩效抽成,这一收入模式相较撰稿人单打独斗的运营模式而言较为稳定可靠。

05、Reach从新用户转向忠实用户

英国最大商业出版集团Reach,主要依赖数字广告盈利。新闻简报起初是该公司吸引新用户的有效途径。

虽然新闻简报一直是《Reach》产品矩阵的一部分,但今年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2021年我们将投资重点转向新闻简报,这是Reach前所未有的变化。今年的工作目标是维持我们与受众之间的良性关系,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闻简报来实现预期。”Reach受众转化总监Martin Little表示。 

该公司新闻简报策略的核心是,找出什么内容受铁杆粉丝16天内累计会有8天回访该网的受众)青睐。拥有大量受众确实是好事,但你更希望受众的活跃度很高。”Little认为,所有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新闻简报的媒体都应密切关注活跃用户的阅读习惯。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增加对受众的了解是Reach用户价值策略的支柱。今年年初以来,Reach的总浏览量已经翻了1倍,从1月份的2220万增加到5000万,这要归功于新闻简报用户的高速增长,并且使其能够与活跃用户的需求保持一致。

Little建议,首先,要关注忠实粉丝浏览最多的内容,这些热门内容能够给新闻简报提供新的选题方向;其次,要建立读者的邮件名单;最后,瞄准忠实受众,留意这批人常常访问网站的哪些板块、哪些页面,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从而吸引更多受众注册。

06、《每日电讯报》精简新闻简报  注重转化和留存

英国媒体公司《每日电讯报》认为,向读者提高更精简、更集中的新闻简报有助于增加订阅数量。

截至今年10月,《每日电讯报》的付费数字用户达到50万,自年初增长了30%。虽然截至目前,该报仍然拥有40多份新闻简报,但该报的电子邮件和新闻编辑室创意总监Dan Silver表示,该报已经根据参与度的指标淘汰了大约6份新闻简报,因表现欠佳为由整合了诸多简报品牌。

新闻简报是有保质期的。取消已有的订阅,然后订阅另一个简报,这没问题。”Silver表示,新闻简报很容易发布出去,在读者中测试新鲜的概念。

《每日电讯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衡量其新闻简报的成功与否——Newscent-STARS。这个标准基于三个关键指标:订阅用户转化率、网站留存率(促使读者访问网站或内容的因素)和邮件参与度(读者打开新闻简报的次数)。Silver表示,这些数据会通过特定的加权方式计算,每个新闻简报都会得出一个总分,以评估其表现。

这一评价体系暗示,《每日电讯报》将新闻简报视为用户转化的利器。Silver表示,已经注册新闻简报的人比其他渠道注册的人更有可能转化为付费用户。与普通用户相比,付费订阅新闻简报的用户在前三个月内的留存率要高出30%12个月内留存率高出50%截至202110月,该报新闻简报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比2020年增长了29%

 

注:排名前10%媒体的用户参与度几乎是排名后10%媒体的2.5倍(来源:Lenfest新闻研究所)

《每日电讯报》正在对新闻简报进行重组,主要分三个板块布局:一部分新闻简报负责将读者引流到网站或App上,一部分简报用于引导读者直接点开邮件浏览,另一部分是独家订阅的新闻简报。今年5月,该报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每周发送三次个性化的垂直邮件,最初集中在文化领域,接着推出了新闻、政治和足球三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还将推出商务、金融、观点和旅行四个垂类的内容。

结语

The 7的发布标志着“这是一个让人们在品牌上花更多时间的明智策略。人们在品牌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华盛顿邮报就越能了解用户是谁,并且可以与用户建立直接的一对一关系。“电子邮件营销中平台LiveIntent的CMO Kerel Cooper说。他说,新闻简报增加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媒体根据简报浏览情况日后可以创建受众细分,便于策划内容并将据此为广告商提供基于第一方数据的营销服务。

简报的历史比报纸更悠久,电子邮件比互联网的普及还要早几十年。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带来传媒业的巨大震荡。新闻简报,这项复古又创新的举措,或在5G时代以富媒体、多样化的方式与读者产生直接而长久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优质内容,培养读者阅读习惯,继而实现深度的媒体经营转化。

来自:德外5号

]]>
Wikipedia:2020年阅读最多的50篇文章 //www.otias-ub.com/archives/1185441.html Sat, 22 May 2021 18: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185441 根据2020年阅读得最多的Wikipedia文章,COVID-19大流行和美国总统选举是2020年的重大事件。有关COVID-19大流行的文章被点击了大约8400万次,几乎是2019年点击次数的两倍。去年有关Marvel电影《复仇者联盟:残局》的文章是阅读人数最多的。

即使“ 2020年死亡”听起来像是另一种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文章,但实际上是Wikipedia阅读最多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介绍了当年过世的名人。哀悼最深切的名人之一是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他的文章排名第7位。查德威克·波塞曼(Chadwick Boseman)的Wikipedia条目在该年度阅读量排名第20位,因自杀而去世的宝莱坞明星苏珊特·辛格·拉杰普特(Sushant Singh Rajput)名列第18位。

由于大流行对电影院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通常排在前十名的主要电影已经被挤出前十之列。排名最高的是韩国电影,其最佳图片获胜者Parasite名列第21位。因为Netflix的剧集“王冠”,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升至第9名,因为电视节目是著名人物出现在Wikipedia名单上的常见原因。玛格丽特公主也以这种方式进入了第23位,领先戴安娜王妃(第28位)。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今年在迪斯尼 +上放映,这使许多互联网用户都想阅读《创建者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排名2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Wikipedi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owen:预计2023年Apple News+订阅户数可能达到19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7373.html Wed, 07 Apr 2021 13:56:06 +0000 //www.otias-ub.com/?p=1227373

投资银行Cowen认为,Apple News+是苹果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柱,并预测到2023年,Apple News+的付费用户可能达到1900万。在一份给投资者的说明中,Cowen首席分析师Krish Sankar预测,到2023年,苹果News+的收入可能会增长到2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1%。

“我们相信苹果的新闻应用和News+付费订阅服务(新闻平台)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可以从增量用户的增加中获益,还可以从广告收入的加速增长中获益,”Sankar写道。

他认为,苹果News+可以通过改善广告平台和在发布应用追踪透明化后,摆脱移动设备上使用的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s追踪标签这两方面得到支持。Sankar补充说,这项隐私功能可能是一个 “颠覆性事件”,为iOS生态系统中的广告网络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该分析师补充说,由于App Store上苹果搜索广告(ASA)的成熟,苹果的广告事业可能会走上令人鼓舞的轨道。苹果利用ASA和最近对IDFA的改变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加速苹果新闻的广告收入。

Cowen目前模拟未来三年苹果新闻广告收入增长36%,高于前三年的30%。

]]>
搜狐:4Q20营收2.53亿美元 2020年营收7.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5007.html Thu, 18 Feb 2021 04:09:58 +0000 //www.otias-ub.com/?p=1205007

2021年2月7日,搜狐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搜狐第四季度营收2.53亿美元,同比增长34%。

整个2020年,搜狐总营收为7.5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1%。净亏损为5500万美元。扣除畅游2020年第二季度预提所得税影响后,净利润为3300万美元,而2019年净亏损为1.57亿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扣除上述畅游预提所得税影响后,净利润为5100万美元,而2019年净亏损为1.28亿美元。

品牌广告收入为4200万美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持平,较上一季度增长2%;网络游戏营收为1.96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9% ,较上一季度增长94%;

搜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朝阳对此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和宏观经济的疲软为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如此,我们通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商业化效率并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在本季度实现盈利5300万美元,远超此前预期。对于2020全年,在扣除畅游2020年第二季度预提所得税影响后,我们也实现了全年盈利5100万美元。搜狐媒体和搜狐视频方面,我们持续致力于生产和分发实时可靠的新闻及优质内容,巩固搜狐作为主流媒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及公信力。我们对视频直播不断迭代,将其整合到搜狐矩阵中,并广泛应用于多种内容营销活动,进一步驱动了搜狐媒体门户和视频的媒体价值升级。得益于我们的持续努力,第四季度品牌广告收入达到了此前预期的上限。畅游方面,由于本季度推出的天龙八部端游怀旧服表现稳健,在线游戏业务表现良好,收入超过此前预期上限。”

via 富途牛牛

]]>
Nic Newman:2021年新闻、媒体和科技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2684.html Mon, 18 Jan 2021 22:00:13 +0000 //www.otias-ub.com/?p=1192684 Nic Newman发布了“2021年新闻、媒体和科技趋势报告”,调查了媒体领袖如何看待未来一年:

  • 76%的编辑、首席执行官和网络媒体领袖表示,新冠肺炎已经加快了他们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 76%的受访者认为推动数字订阅是一个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收入源,领先于展示广告和原生广告。
  • 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73%)对自己公司未来一年的前景充满信心,但对新闻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较少(53%)。
  • 出版商似乎比去年这个时候对政府的支持更有信心了。36%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干预可能会有所帮助。47%的受访者认为干预不会有什么不同,另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 大约一半(48%)的受访者认为只有一小部分“高质量”的新闻机构应该拿到钱,32%的受访者更喜欢基于使用量的系统。发布商还认为科技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支持新闻业。
  • 根据调查,受众和数据洞察力(74%)、多学科团队(68%)以及向其他媒体公司学习(48%)被认为是产生新想法的最佳方式,而最高领导层的这一比例仅为26%。
  • 93%的受访者表示产品经理在协调和塑造数字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不到一半(43%)的人表示他们的公司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点。
  • 69%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对新闻业产生最大影响,领先于5G(18%)和新设备(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牛津大学路透学院: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9926.html Fri, 09 Oct 2020 22:00:07 +0000 //www.otias-ub.com/?p=1129926 牛津大学路透学院发布了“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强调了新闻业的一些新趋势,以及如何平衡广告和直接读者收入。

广泛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两年,所有新闻机构的网络战略都从针对广泛受众的广告转向通过订阅、会员资格、获取优质文章、捐款或小额支付的形式与读者建立直接关系。欧洲和美国的网民更愿意为在线新闻付费。

归根结底,这意味着忠诚度正变得至关重要,除了犯罪、法院和交通等典型的重点领域之外,报纸还要提供额外的“增值”项。这对Facebook和谷歌等平台公司来说是有影响的,这些公司已经将自己确立为新闻发现和流量的关键渠道。

后续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的出现加速了这些趋势。报纸代表仍然乐观,尽管编辑部的典型职能发生了剧变,但在纸质和网络广告收入下降后转向付费是一个合理的战略。

与读者建立牢固的关系,并拥有宝贵的第一方数据,如果经济最终开始复苏,地方新闻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更有可能成为高质量、高关注度广告的目的地。在此之前的任务将是满足令人不安的时候人们对当地信息的需求。

这份报告呼应了世界各地国内和国际报纸正在发生的更深层次的转变,伦敦《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等报纸都在寻求直接关系战略。这项新的研究反驳了一些人的担忧,即订阅是一场整合游戏,尽管在这些变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omScore:新冠病毒推动新闻网站访问量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0134.html Mon, 14 Sep 2020 18:00:04 +0000 //www.otias-ub.com/?p=1030134 随着全球新的冠状病毒危机的发展,消费者跨平台与内容和广告互动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数字受众

人们关注国家疾控中心(CD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世界卫生组织网站(WHO)(移动和桌面),这些网站的访问量看到了惊人的增长。3月9日-15日比1月6日-12日的访问量增长了425%,3月9日-15日比前一周增长了79%。从移动网络来看,3月9日-15日比1月6日-12日的访问量增长了671%,比前一周增长了112%。

 

在总共大约40个精选的新闻网站中,3月9日-15日是新闻访问量最高的一周,远远超过第二高的一周(3月2日至8日),新闻访问量增加了1亿多次。3月9日-15日的访问量比前一周增长了23.4%,与1月6日-12日相比增长了30.9%。

在零售网站的总访问量方面, 3月9日-15日的访问量为7.79亿次,是2020年迄今为止访问量最高的一周。与前一周相比增长3.8%,是今年增长率第二高的一周(最高的是2月24日至3月1日,增长率4.7%)。

comScore还分析了包括航空公司、聚合器、酒店等在内的20个顶级旅游网站的流量,2月24日-3月1日旅游访问量下降了7.3%,3月2日-8日再次下降了4.8%。但是,3月9日-15日增长了9.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omScor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rustdata::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资讯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3689.html Wed, 10 Jun 2020 04:03:52 +0000 //www.otias-ub.com/?p=106368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71.html Wed, 29 Apr 2020 08:06:20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71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较2018年底增加5598万,占网民整体的80.9%;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较2018年底增加7356万,占手机网民的81.0%。

2019年,网络新闻行业紧跟时事热点,不断打造吸引力强的内容产品,合力建设优质内容生态。

新闻媒体坚持“内容为王”,信息平台探索融合发展。一是传统媒体加强与平台企业的合作。2019年,传统媒体愈发重视新闻传播途径,主动加强与信息聚合及娱乐内容平台的合作,加速融入网络内容生态体系。例如,2019年8月,《新闻联播》正式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入驻当天粉丝数超千万。二是新闻资讯聚合平台更加注重整合优质资源。2019年,新闻资讯平台企业不断拓展与新闻内容合作边界,从而使内容实现跨平台流动。例如,腾讯看点依托QQ和微信两个社交平台,利用自身在视频、综艺、游戏、体育等领域的版权优势,实现社交与内容的结合;头条则通过布局搜索业务继续拓展内容分发渠道,以更好服务于用户。

新闻媒体保持技术敏感,推进媒体生态不断进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依托新技术深度融合,推进媒体生态不断进化。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应用“5G+4K +AI”新技术,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华为公司合作建设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并在2019年春晚、两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及北京世园会报道中实现了“5G+4K”、“5G+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全流程、全要素制播,未来有望在传媒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新浪新闻利用AI技术整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内容进行内容聚合分发,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实时疫情动态,同时对用户防疫科普、谣言甄别等潜在需求进行预判,向用户展现科普和辟谣信息。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Ofcom:2019年英国新闻消费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18832.html Sat, 23 Nov 2019 22:03:56 +0000 //www.otias-ub.com/?p=918832 Ofcom发布了“2019年英国新闻消费报告”,研究了英国成年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如何通过电视、广播、印刷品、社交媒体、其他互联网来源和杂志访问新闻内容。

调查发现,尽管电视仍然是人们获取新闻的最受欢迎的方式,但自去年以来,电视的使用量有所下降,成年人的比例从79%下降到75%。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新闻使用量从44%上升到49%。

其他调查结果包括:

继电视之后,互联网是2019年第二个最受欢迎的新闻平台,66%的成年人访问,其次是广播(43%)。超过1/3的成年人(38%)阅读传统纸质报纸获取新闻。但如果将纸质报纸与报纸网站和应用相结合时,这一比例增加到49%。

BBC One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新闻来源,尽管自去年以来使用量有所下降,从62%降至58%。

在BBC One之后,ITV(40%)和Facebook(35%)是最常用的新闻来源。

虽然Facebook的新闻使用量保持稳定,但更多的人在使用Twitter(从去年的14%上升到16%)、WhatsApp(从10%上升到14%)和Instagram(从9%上升到13%)。

杂志在质量、准确性、可信度和公正性方面比任何其他新闻来源都得到更好的评价。

在这些措施上,社交媒体平台往往被评为最不受欢迎的平台。例如,只有37%的使用社交媒体的新闻读者认为它是公正的,相比之下,杂志用户为78%,电视用户为62%,广播用户为61%和印刷报纸用户为58%。

每10个12-15岁的孩子中就有6个对新闻感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中有3/4每周至少阅读、观看或听一次新闻。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欧洲晴雨表报告:假新闻和虚假网络消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943720.html Thu, 14 Nov 2019 21:35:18 +0000 //www.otias-ub.com/?p=943720 欧盟发布了最新报告“欧洲晴雨表——假新闻和虚假网络消息”。

与传统来源相比,受访者更不信任在线新闻和信息

大多数受访者完全相信或倾向于相信他们通过广播(70%)、电视(66%)和印刷媒体(63%)接收到的新闻和信息。但是,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7%)相信在线报纸和杂志,相信视频网站和播客(27%)以及社交媒体和消息应用(26%)的人更少。这在所有欧盟国家都是一致的,传统媒体来源比在线来源更受信任。

大多数受访者每周至少会遇到一次假新闻

超过1/3的受访者(37%)每天或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假新闻;另有31%的受访者表示,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发生一次。

7/10的受访者(71%)完全或在某种程度上相信他们能够识别歪曲事实或假新闻; 26%的受访者对此不自信。

每个国家的受访者都对自己识别假新闻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丹麦的87%到西班牙的55%不等。

经常使用在线社交网络的受访者,以及经常遇到假新闻的受访者,对自己识别这些新闻的能力更有信心。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假新闻在他们的国家是一个问题

超过8/10的受访者(85%)认为假新闻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问题。

这些观点在各成员国都是一致的,每个国家至少有70%的受访者认为假新闻是本国的问题。

各种机构和媒体被认为有责任阻止假新闻的传播

受访者最有可能认为记者应该采取行动阻止假新闻的传播(45%),其次是政府当局(39%)、新闻和广播管理者(36%)、公民自己(32%)、在线社交网络(26%)、欧盟机构(21%)和非政府组织(15%)。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哈佛大学舒仁斯坦中心:数字支付计量手册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32904.html Sat, 02 Nov 2019 22:22:25 +0000 //www.otias-ub.com/?p=932904 哈佛大学舒仁斯坦中心和伦费斯特研究所发布了“数字支付计量手册”。

研究表明,从基于广告的模式向数字订阅的转变使新闻机构能够提供更多与读者相关的内容。验证可提供更稳定业务绩效的运营模式,并释放资源以规划对内容和新闻质量的长期投资。

1.是时候变得更加成熟了。这是数字订阅时代的“开端”。在所研究的出版物中,新闻出版商,尤其是报纸,在这十年中采用了基本的数字订阅模式。

2.行业基准对于更复杂的策略至关重要。在接受调查的组织中,数字出版商正在逐步制定订阅成功的标准,其中许多在本文中进行了审查并分享,对于理解这些标准至关重要。可以使用市场普及率,受众参与度、计量表或付费墙、转换率和保留率来衡量出版物数字订阅业务的健康状况,并有助于确定特定关键领域。

3.智能访问规则使发布者能够微调并提高其地位。付费墙没有“硬性和快速”的规则。相反,“智能访问”会持续评估数据,以便为不同的行为创建不同的访问控制规则。

4.如果希望提高转换率,必须非常关注读者。用户收到付款消息后,发布商可以根据用户在网站上的历史记录投放有针对性的营销消息,并提供简化的购买流程以提高转化率。在所研究的新闻机构中,收到发布者电子邮件的读者订阅的可能性可提高5到10倍。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出版商品牌的网民订阅的可能性提高4-6倍。

5.定价变化、流失分析和参与度测试是发布商保持订阅者参与的关键工具。研究强调,通过试验价格、了解客户流失的原因,以及定位订阅者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发布商可以提高订阅用户的保留率。

6.参与事宜,出版商必须继续创新以获得关注。研究发现用户参与度与保留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这表明,高质量新闻本身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产生大量的内容,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关注领域。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YouGov:32%的女性认为媒体应该更关注性侵犯事件 //www.otias-ub.com/archives/952487.html Sat, 26 Oct 2019 17:55:35 +0000 //www.otias-ub.com/?p=952487 YouGov的新数据发现,66%的美国人在新闻中听说过“今日秀”前主持人马特·劳尔(Matt Lauer)被控性侵的事,65%的受访者认为强奸和性侵犯在媒体公司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近4/10的美国成年人(37%)表示,强奸和性骚扰在媒体公司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28%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有点严重”的问题。

对于媒体如何报道名人被控性侵的故事,美国人则存在分歧。1/3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这个话题给予了适当的关注,26%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这些故事给予了太多的关注。另有28%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名人被控强奸的故事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女性(32%)比男性(23%)更有可能认为媒体对这些故事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大约6/10的受访者(63%)认为不愿意报告受侵犯的人数更多。1/5的美国人则(20%)认为虚假报告的受害者人数更多。

总体而言,4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有性骚扰文化。另有30%的美国人认为没有。

在这个问题上,39%的男性受访者认为美国确实有骚扰文化;38%认为没有。大约一半(51%)的女性认为美国有这种文化。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Advancement of Science:Facebook 假新闻传播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395.html Wed, 31 Jul 2019 16:56:53 +0000 //www.otias-ub.com/?p=826395 Andrew Guess、Jonathan Nagler和Joshua Tucker在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上发布的新调查发现,从假新闻中分享故事比分享链接更稀少。根据调查,超过90%的美国人从来没有从假新闻中分享过故事。从对假新闻内容的测量来看,8.5%的受访者向朋友分享过假新闻的文章。

研究人员进一步调查了假新闻分享行为的差异。共和党人和将自己描述为独立人士的美国人更愿意分享假新闻中的故事。

平均来看,保守的受访者分享0.75个假新闻故事,非常保守的受访者则分享了1.0个。

调查还发现,那些喜欢分享内容的美国人反而不大可能向朋友分享假新闻的文章。这说明假新闻分享并不简单,受访者也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会分享。这符合假设:那些分享很多链接的人往往熟悉他们所看到的内容,并且善于区分假新闻和真新闻。

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Facebook上假新闻分享和年龄有很大关系。那些超过65岁的受访者平均分享了0.75条假新闻文章,是下一个更年轻的年龄段的两倍。排除教育等其他变量的影响,最老的人群分享假新闻的可能性是最年轻群体的7倍。此外,老年人也更有可能分享假新闻链接,可能性是最年轻群体的3-4倍。

结论

从整体来看,分享假新闻故事是十分罕见的。但是,年长的美国人更有可能这么做,即使考虑了教育、党派、意识形态和整体分享活动的前提下,这种趋势仍然存在。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Onclusive:2019年Q1专业记者比例下降到15% //www.otias-ub.com/archives/895396.html Mon, 15 Jul 2019 16:52:04 +0000 //www.otias-ub.com/?p=895396 新闻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由于网络媒体革命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创建和分发各种形式的内容。这导致了一批独立的、网络化的媒体人。他们要么与各种媒体联系,要么仅仅发布他们自己的个人品牌。其结果是:新闻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新闻表达的实践已经民主化。

为了充分了解新闻界正在经历的变革,Onclusive分析了2018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期间的21亿条编辑内容。这些内容讲述了作者生态系统的故事,这个生态系统广泛分布在出版层、编辑主题和内容格式中。

2019年第一季度,为一级出版商工作的“专业记者”数量有所下降到了15%。去年同期,26%的记者为一级出版商工作。同时,为三级出版商工作的作者占41%,和去年同期(25%)比增长显著。一级出版商是指规模最大、最成熟的媒体。三级出版商则代表了不断增长的独立的、利基内容网站和博客。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就业调查,2008-2017年,美国新闻编辑部的就业人数下降了23%,预计到2026年记者和新闻记者将再下降10%,有薪职位的数量预计将再下降10%。

现在的作者撰写大量的主体,商业、体育、政治和娱乐等仍然是热门话题。但有关环境、宗教和信息技术的文章也是热门。

调查发现,平均每位受访作者发布的文章数量增长了78%。这可能反映了记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因为媒体公司缩减了工作人员数量。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omscore:2019年新闻内容发布行业前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7217.html Mon, 13 May 2019 16:59:05 +0000 //www.otias-ub.com/?p=867217 过去的十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媒体和快速变化的发布业务模式的爆炸性增长,发布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omscore研究了不同世代消费者,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新闻组织和发布商未来的影响。

我们是受众而不是传播者

虽然人们仍在消费新闻,但他不大可能分享新闻,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短信、电子邮件。越来越多的各世代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想分享新闻。

在美国,只有16%的Z世代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新闻,25%的千禧一代这么做。

新闻发现发生了变化

人们越来越忠诚于平台而不是发布机构。发布商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媒体生态环境,尤其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社交媒体和内置新闻应用作为发现新闻的主要来源。

和年长者相比,Z世代更不大可能花时间寻找新闻。平均而言,Z世代阅读新闻的时间不到X世代的一半。在美国,X世代一年访问53.6个移动新闻平台,而Z世代只访问20.8个。

本土仍然很重要

尽管在缺少本地新闻方面仍有争论,各时代受访者都表示,和国家及全球新闻相比,他们更经常查看本地新闻。

52%的美国X世代会每天查看当地新闻,19%的Z世代这么做。

人们不会为内容付费

虽然发布商在付费内容中增加了实用性和独家性,很多人仍然不愿意为内容买单。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的成功证明发布商可以不只依赖广告,并扩大新的收入来源。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德克萨斯大学:新闻机构建立信任实验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844392.html Sun, 17 Mar 2019 16:12:09 +0000 //www.otias-ub.com/?p=844392 人们对新闻的信任正从历史的低谷中恢复过来,媒体参与中心(Center for Media Engagement)的一项新研究为促进读者对新闻报道的信任提供了希望。研究人员发现,在新闻中添加采访过程能够显著提高11个不同属性的信任度。研究覆盖12个属性,包括更透明、信息量更大、更准确、更公平、更可靠、更公正、更有信誉等。

《USA Today》(今日美国)和《Tennessean》分别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两篇文章以测试读者对解释性内容的态度。每个媒体随机发布一个实验性解释的链接和一个没有解释的新闻的链接。《USA Today》提供的故事讨论了亚马逊的总部搜索,而《Tennessean》的文章则检查了一篇受欢迎的Facebook帖子,该帖子讲了一位退伍军人被医疗服务拒绝的虚假信息。

研究发现,在12个属性中有11个属性涉及到新闻信任度的不同方面,解释性内容提高了人们对每个故事的信任程度。与未收到解释性内容的受访者相比,解释性内容特别有助于加强对“讲述整个故事”和“透明度”属性的信任。唯一没有受到解释性内容影响的属性是“没有议程设置”因素。

主要发现:

增加一个解释新闻过程的内容框可以改善新闻机构的认知度。

增加新闻采访内容框是对编辑室来说既容易实现,也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在文章中增加关于相反观点的内容对新闻的信任和参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德克萨斯大学 非授权请勿转载

]]>
YouGov:46%的美国人认为广告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商品 //www.otias-ub.com/archives/813398.html Thu, 10 Jan 2019 16:32:37 +0000 //www.otias-ub.com/?p=813398 根据YouGov的最新数据,随着媒体领域不断从印刷品转向数字化,近3/4的美国人(73%)受到广告的轰炸。与此同时,更多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广告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商品(46%)而不是反对这一说法(39%)。对于品牌、营销商和出版商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仔细观察数据后发现,旨在吸引个人消费者或特定群体的定向广告比一般消费广告更有可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媒体机构可能很高兴知道,过去30天内有60%的消费者在网上阅读杂志,包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PC。这些消费者更有可能与量身定制的广告进行互动。在线报纸读者也更有可能参与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广告(56%)。

总体而言,52%的美国成年人更有可能参与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广告,34%的受访者不会这样做。

虽然杂志和报纸可以从量身定制的广告中受益,但数据表明他们应该对量身定制的内容保持谨慎。

总体而言,60%的网络杂志读者和56%的在线报纸读者担心漏掉新闻故事,因为网站根据他们的兴趣定制内容。只有48%的美国成年人表现出同样的不安。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PamCo:63%的英国人使用手机阅读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810359.html Thu, 03 Jan 2019 16:32:36 +0000 //www.otias-ub.com/?p=810359         根据PamCo的调查, 93%的英国成年人每月都会阅读该国的报纸和杂志。大多数读者在数字设备上读新闻,而不是印刷出版物。63%的英国人使用手机查看来自主要出版商的新闻,相比之下,55%的读者看印刷品。

        此外,37%的英国人在PC上浏览新闻品牌的网站,19%的读者使用平板电脑。这意味着各种设备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但移动技术引领潮流。

        数字设备正在改变出版业的游戏规则。

        从全国性报纸来看,《The Sun》是领先的品牌,每月读者数量达到2950万人,其中近2100万人通过手机阅读。其次是《The Daily Mail》,拥有1700万移动用户,总读者数量2680万人。

        《卫报》则在质量方面领先,每月读者2350万人,只有370万人阅读印刷报纸,这反映了其提供免费网络访问的结果。《每日电讯报》紧随其后,每月读者数量达2250万。《泰晤士报》是全国日报中唯一一份印刷读者高于移动读者数量的报纸。

        2018年英国新闻品牌平面广告收入增长1.0%,达到1.53亿英镑。其中印刷展示广告收入增长2.8%。


]]>
Nic Newman:2018年新闻、媒体和新闻技术趋势及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714527.html Tue, 16 Oct 2018 16:59:49 +0000 //www.otias-ub.com/?p=714527 Nic Newman发布了新报告“2018年新闻、媒体和新闻技术趋势及预测”。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今年将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它们正面临着对其对社会和新闻行业影响的严厉批评。平台将越来越警惕新闻带来的声誉损害,而许多发行商将试图打破他们对平台的依赖。 2018年也将更关注数据,包括收集、处理和有效使用数据的能力媒体公司积极地将客户从“匿名”转向“已知”,以便建立更加忠诚的关系,并为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做好准备。

调查显示:

近半数发行商表示他们比一年前更担心平台的力量和影响了(44%)。只有7%的受访者不那么担心了。发行商对Facebook和Snapchat的看法比对Twitter和Google的更负面。

尽管如此,发行商也为自己持续的困难而自责。他们认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平台,而是内部因素(36%),如抗拒变革和无法创新等。

几乎一半的发行商(44%)认为订阅是2018年非常重要的数字收入来源。超过网络展示广告(38%)及品牌和赞助内容(39%)。

预计2018年会有更多音频,58%的发行商表示他们将专注于播客,还有差不多的发行商十分关注智能音箱。

近3/4的发行商(72%)计划积极尝试人工智能(AI)以支持更好的内容推广并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机器人新闻”等。

技术革命并没有放缓的迹象,人工智能时代将为创造力和效率带来新的机遇,但是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信息操纵。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NNIC: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762938.html Sun, 26 Aug 2018 16:16:53 +0000 //www.otias-ub.com/?p=762938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63亿,半年增长率为2.5%,网民使用比例为82.7%。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6.31亿,占手机网民的80.1%,半年增长率为1.9%。

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在上半年积极加强网络新闻资讯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随着网络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沉浸于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对内容质量的管理,导致虚假、低俗、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充斥网络。国家主管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内容建设,做强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引导正确价值取向,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其次,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的融合更为深入,共同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有价值、更全面的新闻资讯。上半年百度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在内容分发、人工智能、搜索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内容+渠道+搜索+大数据”的全新媒体运营模式。依托百度的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技术,以快速、直接的方式将优质、原创新闻内容推荐给更多受众。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一方面为传统新闻媒体扩展了内容受众,有利于传播更多主旋律、正能量的新闻资讯;另一方面也为网络新闻媒体输送了高质量的内容。

最后,网络新闻自媒体从个体单位发展为新型媒介组织,进一步拓展商业化道路。为稳定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多数头部网络新闻自媒体加大从传统媒体引进人才的力度,逐步搭建专业、完整的运营团队,朝公司化、机构化方向发展。自媒体盈利的方式更加多元,继广告、会员费、打赏等传统商业模式后,进一步挖掘社群价值和渠道价值,基于社群兴趣、爱好等特性,采用线上与线下联动等方式开展商品、服务和信息的IP化运营 。

注释:

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运营指根据作品的类型,特点和用户属性,不断尝试更多的运营手段。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CNNIC42】即可!

]]>
德勤咨询:预计2020年出版商新闻订阅和广告收入将持平 //www.otias-ub.com/archives/749205.html Wed, 08 Aug 2018 16:35:26 +0000 //www.otias-ub.com/?p=749205         今年5月,“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声明,总收入增加,而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主要归功于网络用户持续增长(25.5%),推动其网络订阅总数达到280万。

        就规模而言,“纽约时报”可以作为网络订阅成功的典型代表,但它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在付费订阅领域取得成功的玩家。越来越多的发布商报告说,他们的订阅收入受到网络增长的推动,已经取代了广告,成为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德勤估计,到2018年底新闻和杂志媒体将拥有超过2000万网络用户。更重要的是,到2020年底出版商订阅与广告收入的比例将达到50:50。在2012年,这个比值还是10:90。

        重要见解

        1) 出版商正在增加对付费内容的投资

        近年来大量的假新闻和数据隐私泄露事件让消费者对可信新闻来源和高质量内容的兴趣大增。再加上出版商通过付费订阅模式获得明显成功,正在推动出版商重新获得信心,他们在团队、技术和内容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即时的成功秘诀。“纽约时报”在2011年推出了网络订阅服务,但是过去几年里才看到双曲线增长。建立网络订阅基础需要多年的持续投资来改进内容,开发分析能力,并理解让读者忠诚度转换为付费订阅的杠杆。

        2) Paywall模型变得更加动态和复杂

        除了开发上述功能外,有证据表明成功与将更多内容置于Paywall(网上付费专区)以及使用数据来提高受众理解度密切相关。

        3) 当地市场对成功至关重要

        付费内容策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布商所经营的市场。从广义上讲,我们已经观察到三类市场:

        i)完善的订阅市场

        在这些市场中,付费内容最为发达,消费者愿意为内容付费。这包括美国、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法国。

        ii)新兴的订阅市场

        德国、荷兰、瑞士和意大利等欧洲市场属于这一类。尽管在这些市场中支付网络订阅的概念尚未完全确立,但有成功的例子。

        iii)羽翼未丰的订阅市场

        在这些市场中,支付新闻的文化尚未根深蒂固,只有少数参与者,包括俄罗斯、波兰、西班牙和奥地利、阿根廷和巴西等。

        4) 社区的重要性

        在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纸享受了所谓的特朗普冲击波,在特朗普当选后网络订阅激增。他有争议的行动带来了一连串的重大新闻,动态付费专区的成功部署使得报纸成功转换了这些读者。

]]>
Verto:新闻聚合器的粘性远高于传统和在线新闻品牌 //www.otias-ub.com/archives/749193.html Fri, 27 Jul 2018 16:46:38 +0000 //www.otias-ub.com/?p=749193         199IT原创编译

        Verto发布了美国成年人(18岁及以上)最喜爱的新闻品牌(包括应用和网站)。

        十大最受欢迎新闻品牌

        最受欢迎的新闻品牌榜基于每月独立用户的数量。其中7个顶级新闻品牌最初是传统印刷媒体或有线新闻企业。最古老的新闻品牌是纽约时报(成立于1851年),也被誉为数字化转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它也是最受美国人喜爱的新闻品牌,每月有5530万独立用户。CNN是美国第一个提供24小时内容的有线新闻频道,排在第二名,每月独立用户数达到5370万。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新闻品牌分别以其对外保守和进步的态度而闻名于世,即福克斯新闻(每月4670万独立用户)和华盛顿邮报(每月4530万独立用户)。榜上最年轻的新闻品牌Business Insider成立于2009年,已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络新闻品牌之一,每月独立用户达4380万。

        最具吸引力的新闻品牌

        从粘性来看,SmartNews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新闻品牌,这是一个新闻聚合器,每月只有240万独立用户,但粘性为51%;相比之下,纽约时报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粘性只有8%。更重要的是,用户平均每月花费6小时39分钟使用SmartNews。

        Drudge Report的读者人数同样很少,每月独立用户仅为250万,但粘性为40%,其用户每月花近4.5小时阅读其报道。

        SmartNews并不是唯一能获得高粘性评级的新闻聚合器。Flipboard的两个产品每月也有超过2000万独立用户,粘性都在25%左右。

        移动受众和原生应用(Native Apps)的强大功能

        不出所料,为两大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设计的原生新闻应用程序也是移动新闻消费的最受欢迎的方式。News for iOS是领先的移动新闻品牌,每月有近2000万独立用户,覆盖超过9%的美国成年网民。Briefing和Flipboard三星原生应用每月独立用户近1600万,占美国成年网民的7%,并且粘性等级非常高(25%)。尽管Google Play Newsstand每月仅吸引了720万用户,但这些读者喜欢深入了解新闻,平均每月花费超过41分钟访问应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Verto 非授权请勿转载

]]>
YouGov:美国老年人和年轻人容易被假新闻欺骗 //www.otias-ub.com/archives/742831.html Wed, 04 Jul 2018 16:36:08 +0000 //www.otias-ub.com/?p=742831 199IT原创编译

美国人以几种方式区分彼此,例如,女性与男性、共和党与民主党人。当然喜欢电视和以来互联网也是区分的一种方式。

YouGov Profiles根据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将消费者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同意“互联网是我的主要信息来源”声明,并且不同意“我依靠电视了解信息”的美国人,以及相反。

当被问及新闻机构是否根据所有人或投资人倾向于只提供一方面的故事时,数据显示,依靠互联网保持消息灵通的美国成年人中有74%同意这一说法。与此同时,66%的依靠电视获取消息的受访者也这么认为。总体而言,70%的公众认为新闻机构并没有提供完整的事实。

不出所料,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受众更倾向于年轻人(18-34岁),而那些向电视寻求新闻的人更有可能是老年人(65岁以上)。

与此同时,18-34岁和65岁以上的美国人最有可能同意新闻机构通常只提供故事的一个方面(71%),而35-49岁的公众中有67%,50-64岁的美国人中有69%这么认为。

当被问及被虚假新闻欺骗的可能性时,依靠电视获取信息的公众中有43%承认偶尔会。33%的依靠互联网的公众有时认为假新闻是真的,后来才发现不对。

最年轻(41%)和最老的(65%)美国成年人最有可能承认有时认为虚假新闻是真的。相比之下,35-49岁的美国成年人中有37%这么表示,这个指数在50-64岁年龄段是38%。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网易:1Q18营收同比增长3.9%,游戏业务同比下降18.4% //www.otias-ub.com/archives/726121.html Sun, 20 May 2018 08:07:33 +0000 //www.otias-ub.com/?p=726121 根据网易发布的1Q18财报,2018年1季度网易营收同比增长3.9%至141.7亿元,其中网络游戏营收同比下降18.4%,环比上升9.5%至87.61亿元。电子商务营收同比增长100.9%至46.54亿元。广告营收同比增长3.8%至7.37亿元。电子邮件和其他业务同比增长102%至12.17亿元。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0.4%,运营利润同比下降74.7%,净利润同比下降80.8%至7.52亿元。

公司营收疲软,利润等指标表现低迷主要受2018年网游表现不佳有关,同时电商业务的投入也进一步拖累公司的表现。

网络游戏:

网易2018年第一季度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为87.6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45%。其中手游收入62.9亿元,占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的71.8%,同比降低18.4%,同时受《楚留香》《第五人格》等新游戏上线的影响,数据环比上涨3.8%;端游方面,网易2018Q1收入24.7亿元,与去年同期收入28.5亿相比有所下滑。

Q1季度,网易的手游业务迎来新老交替,《阴阳师》《倩女幽魂》等手游收入下降,而Q1发行的新品手游《楚留香》《第五人格》表现抢眼。《楚留香》是目前中国MMO手游市场上的领跑者,DAU突破280万;《第五人格》发布首周活跃用户超千万,累计注册用户以及突破5000万,并且有望拉伸网易第二季度以及全年的业绩。

公司将在520号的网易游戏大会披露更多的游戏新作信息。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营收为37.33亿元,同比增长101%,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网易电子商务毛利率从上季度的7.4%上升至本季度的9.5%。毛利率同比上升主要是因为4季度是电商促销旺季,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为了加快网易严选和考拉的增长,给消费者更多的促销折扣。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广告营收为4.62亿元,同比去年微增。毛利率从去年的57%上升至59%。

电子邮件及其他业务:

电子邮件和其他业务营收为12.17亿元,同比翻倍,毛利率为负-10%。邮箱及其他业务毛损率的同比和环比增加主要由于网易某些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平台业务收入下降,以及本季度确认了较高的版权费用所致。

更多详细数据见财报新闻稿://www.otias-ub.com/archives/724821.html

]]>
DeviceAtlas:2017新闻网站移动端优化情况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01422.html Sun, 21 Jan 2018 16:50:20 +0000 //www.otias-ub.com/?p=601422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DeviceAtlas发布的最新研究,领先的新闻网站在移动平台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世界上最受欢迎的50家新闻网站平均加载时间是10.5,超过大多数网民等待时间的3倍以上。最慢的新闻网站需要19-22秒才能显示。

DeviceAtlas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新闻网站都超过3秒钟的门槛(根据Google的研究,移动网站加载时间超过3秒,53%的访问量将被放弃)。例如,华尔街日报网站(wsj.com)在手机上的加载时间超过19秒。延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高的跳出率。

数据显示,印度新闻网站加载时间最短,平均为7.7秒;相反,西方国家新闻网站加载速度更慢,例如,意大利新闻网站平均加载时间为12.2秒,西班牙为12.8秒。

报告覆盖了18个国家50家最受欢迎的报纸的网站,并测试了他们在手机上的性能。测试条件是在1.5 Mb / s网络下,在Nexus 5X上访问这些网站。

  • 平均加载时间:10.5秒;
  • 平均页面重量:1.35MB;
  • 使用移动URL重定向:30%;
  • 网站加载时间最慢:19-22秒;
  • 页面最重:2.7-5.3MB。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三季度搜狐门户继续下滑,搜索业务受监管影响表现不振 //www.otias-ub.com/archives/529123.html Tue, 25 Oct 2016 01:32:48 +0000 //www.otias-ub.com/?p=529123

传统四大门户中,搜狐无疑是比较坎坷的。腾讯是多业务运营,带头老大,风光自不必说;新浪因为有了微博可以继续傲视群雄;网易在游戏领域找到了一片天地。而搜狐尽管较早在视频,搜索等新业务和产品上有布局,但表现却不免平淡。

三季度营收低于市场预期,利润较市场预期好

搜狐(NASDAQ:SOHU)的财报显示,搜狐第三季营收为4.11亿美元,同比下滑21%,不及分析师预期。归属搜狐的Non-GAAP净亏损为6500万美元,稀释后的每股净亏损为1.68美元,而上年同期归属搜狐Non-GAAP净利润为4900万美元。每股ADS摊薄净亏损1.68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

门户业务持续下滑

营收上看,搜狐门户+视频业务营收在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一直下滑。三季度,搜狐门户广告达到4850万美元,同比下滑5%;视频业务被腰斩,同比下滑40%。

图:搜狐门户和视频营收比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199IT制图

由于移动新闻客户端竞争激烈,视频网站烧钱做内容,搜狐门户业务想要突破已经显得非常艰难。

搜索广告遭受当头棒喝

搜狗曾被寄予厚望,但万年老二想要赶超确实非常之难。搜狗曾经设想通过其他产品带动搜索的策略来颠覆百度,但今天看来并不凑效。在移动端,百度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3季度受到广告监管的影响,以及医疗广告主的投放缩减,搜索及相关业务营收增长放缓至同比增长2%,而1,2季度,搜索及相关业务的同比增速为27%和18%。

当然按人民币计算,搜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跟百度糟糕的三季度收入预估相比,属于行业增速第一。但搜索业务的毛利有所下降,反映出不断增高的移动端流量获取成本。

数据来源:财报,199IT制图

公司亏损扩大

随着营收的下降,成本的攀升,费用占比提高致使公司整体亏损进一步扩大至7481万美元。

图:搜狐三季度业绩同比

来源:财报,199IT制图

面对糟糕的竞争环境和业绩表现,公司将提升新闻内容质量和优化移动新闻客户端,重新投入视频原创内容,改善成本结构;而搜狗则持续在垂直搜索领域打造差异化的体验。

]]>
Reuters:2016年全球网络新闻状况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485548.html Tue, 21 Jun 2016 22:04:34 +0000 //www.otias-ub.com/?p=485548         199IT原创编译

        路透社调查了全球26个国家网络新闻状况,主要发现:

        51%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源,约1/10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是主要的新闻源,Facebook是发现、阅读和分享新闻的最重要网络;      2 1        社交媒体对女性更加重要,因为女性不大愿意直接访问新闻网站或应用,年轻人也如此,18到24岁受访者中超过1/4表示社交媒体是主要新闻源(28%),首次超过电视(24%);3

        通过社交媒体、门户和移动应用访问新闻的增长意味着原始新闻品牌的关注度下降,在英国和加拿大原始媒体品牌访问时间不足新闻访问时间的一半,在日本和韩国聚合新闻已经很普遍,原始新闻品牌访问时长占比只有1/4;5

        电视新闻对老年受访者仍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整体使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年轻人中使用量下降更明显。设备方面智能手机阅读新闻快速增长,半数受访者使用智能手机看新闻(53%),PC使用量下降和平板电脑增长都持平;7        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不愿意为普通网络新闻付费,特别是竞争激烈的英语世界,只有9%的受访者愿意付费阅读新闻,但是在一些小国家,受语言保护,人们更愿意付费读新闻,是愿意付费读英语新闻受访者比例的两倍;

        广告拦截的崛起让发布商面临着更严重的营收问题,各国使用广告拦截的比例在10%(日本)到38%(波兰)之间,但是35岁以下网民中广告拦截使用率更高,而这部分网民也是新闻的主要受众;

        约8%的智能手机用户当前使用广告拦截,但是约1/3的受访者表示计划明年安装广告拦截;

        尽管发布商和技术平台推送网络新闻视频而不是广告,但是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很抵抗,3/4的受访者表示仍然最依赖文本新闻(78%),人们不收看视频新闻的原因是阅读新闻更快速、更方便(41%),用户对视频新闻的片头广告也很反感(35%);

        对新闻最信任的是芬兰(65%),最低的是希腊(20%),从整体上来看新闻机构的信任度比编辑和记者更高;

        路透发现对个性化新闻有很大的担忧,因为新闻算法选择可能会错失重要信息或具有挑战性的观点,但是年轻人觉得算法选择新闻更舒适;6

        和BuzzFeed等新闻聚合平台合作的媒体企业受众数量都有所增长,但是这些新闻品牌和平台更多地被当作次要新闻源或软新闻源。网络新闻主要来源仍然是那些有很强新闻传统的、已经建立良好声誉的新闻品牌。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Reuter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NYT:前50家新闻网站移动广告成本 //www.otias-ub.com/archives/391592.html Fri, 09 Oct 2015 16:50:39 +0000 //www.otias-ub.com/?p=391592 199IT原创编译

9月Apple发布的iOS9允许用户拦截广告。广告拦截承诺保护数据,提高网站登录速度。但是有多少手机数据来自于广告呢?通过测量前50家新闻网站手机首页(包括广告和社论),发现来自广告和其他内容数据的半数被广告拦截应用过滤掉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网站都是一样的。

2

每个网站使用的数据量并不一致,为了获得准确数据,过去2天调查人员使用iPhone 6登录这些网站首页至少5次,并使用广告拦截应用进行测试。

差别显而易见:许多网站登录很快,使用很容易,数据也很昂贵。预测基于美国人手机平均数据套餐,手机网站下载每兆字节成本约1美分,那么,每天访问Boston.com首页,一个月需要为广告数据使用量支付9.50美元。

1

当然了,新闻网站是由网络广告支持的,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拦截广告,新闻网站将难以为继。广告拦截应用还有技术缺陷,有时会导致网站非正常登录。在测试中,有一个网站因为广告拦截应用而经常崩溃。

        199IT.com原创编译自:New York Time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美国新闻学会报告:90后新闻消费迥异 //www.otias-ub.com/archives/389736.html Tue, 29 Sep 2015 12:55:56 +0000 //www.otias-ub.com/?p=389736 ninja144349292731940

千禧一代(Millennials),指出生于1984年至1998年的一代人,他们几乎与电脑同时诞生,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在中国,与千禧一代最为接近的说法恐怕是以五年或十年分节点的人群划分,如“90后”、“95后”等。

由美国新闻学会(American Press Institute)和美联社全国民意调查中心公共事务研究中心(Associated Press-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在今年3月曾联合发布Media Insight Project项目报告,最近,他们又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根据新闻消费习惯将千禧一代分为四大类别,发布了一份深度分析报告。

对于争夺年轻受众的出版商和内容提供商来说,这份报告可谓是了解年轻新闻受众的绝佳窗口。

千禧一代“四分法”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消费者

在这份最新报告中,研究人员根据新闻和信息的消费行为,将千禧一代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分立者(The Unattached) 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年龄在18至24岁,占千禧一代总人数的34%。他们大多未成家立业。找工作较难,收入少于其他同龄的千禧一代人,男女比例基本相同。

ninja144349309320805

探索者(The Explorer) 这一类泛指千禧一代中积极寻找新闻与讯息的18至24岁人群。占千禧一代总人数的16%。他们的人口数量要小于分立者,没有成家立业,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就业率较高,收入也高于分立者,多数探索者仍处于受教育阶段。

偏移者(The Distracted) 这类人指千禧一代中年龄较大的25至34岁人群,占千禧一代人总数的27%。他们已经开始构建家庭,并且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收入较高,大部分拥有大学教育背景或学历。与人种与族群结构多样的前两类略有不同,大部分偏移者都是非拉丁裔白人,在四类中比例最高。偏移者与探索者类似,男性数量略多于女性。

活跃者(The Activist) 这是千禧一代人25岁到34岁年龄段中的另一类人群,占千禧一代总人数的23%。这些人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就业率位居四类榜首,大约一半人都有大学学历,收入也比前三类更高。活跃者也是人种与族群最多样化的一类。46%为非西班牙裔白人,13%为非西班牙裔黑人,29%为西班牙裔。

ninja144349313210263

下面是针对千禧一代的四类人群进行调查的数据结果。

ninja144349424366018

研究者设计了六个关于新闻消费行为和观念的分类问题,由上到下分别为:

定期上网去追踪新闻大事件;

付费订阅新闻刊物;

与他人聊天时谈到新闻;

是否认为新闻让他们获得知识,

成为更优秀的公民;

定期听音乐,看电视,看电影;

定期关注国家政治和政府新闻。

那么,这四类人的新闻消费行为具体来看又有何不同呢?

四类千禧人深度透视 同样的新闻,不同的消费

尽管都是出生于数字时代,但千禧一代人彼此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

分立者:多数爱娱乐信息,只有三成会消费新闻

大部分分立者新闻消费动力不足,他们多数都是偶遇新闻,而非主动搜寻新闻。尽管大约53%的分立者说自己会对新闻事件保持跟进,但与在线听音乐、看电视和看电影的人(74%)相比,这类跟进新闻的分立者依然是少数。

在新闻付费消费方面,85%的分立者说他们至少为一种娱乐或新闻服务付费。不过,只有48%的分立者会付费订阅新闻刊物,购买纸质或电子刊物的分立者仅为31%。分立者是所有四类中唯一一类付费订阅人群不占多数的类别。

ninja144349332586119图表:《分立者是最不愿意为新闻付费的群体之一》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如下为几种付费产品或付费,请选择你去年定期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请标明每件付费产品或服务是否为您本人付费。

如图所示,大部分分立者不会追踪时下热点,而是更可能去了解与兴趣和娱乐有关的新闻。多达65%的分立者会关注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的新闻,73%的人会去了解其朋友在做的事。只有38%的分立者会关注与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有关的新闻,追踪国家政治及政府新闻、商业新闻、国际新闻、教育新闻的分立者所占比例基本都只有或不超过三分之一。与另外三类人相比,分立者关注健康和医疗信息的人的比例也很低,仅为27%。

在社交媒体和在线活动方面,许多分立者都不会上网看新闻,而是为了娱乐。高达80%的分立者会上网听音乐,看电视以及看电影。

ninja144349339531225图表:《许多分立者上网是为了娱乐》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你定期上网进行以下哪种娱乐活动?

探索者:愿意跟进新闻事件,倾向实用类信息

在新闻消费动力方面,大部分探索者认为追踪新闻对社会与个人都有重大意义,并且很多人都会同时跟进许多新闻事件。他们认为阅读新闻对个人有益。64%的探索者认为多了解新闻能让自己获得新知,55%的探索者认为读新闻能让他们保持与自己周围人和环境的联系。

探索者还是四类人中最愿意了解实用类新闻的人群。例如,探索者(52%)比分立者(38%)更倾向于了解与个人工作有关的新闻;此外,探索者也比分立者更愿意了解与自己生活的城镇有关的新闻。

ninja144349346546162图表:《许多探索者为社交和个人目的而消费新闻及各类信息》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人们消费新闻和各类信息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个人倾向于处于什么目的来消费新闻和各种信息?

在社交媒体和在线活动方面,与最热衷于网上娱乐的分立者不同,探索者更愿意利用社交平台和网络搜集信息,并与他人取得联系。

这种将互联网视为信息源和打通人脉的方式的思维在探索者中很明显,他们比其他三类人群更愿意在网上完成一系列任务。例如,52%的探索者一天中会多次在Facebook上阅读新闻,他们同样也在Twitter,Instagram和YouTube等其他平台上获取新闻。

ninja144349351961689图表:《探索者是最可能在一天中登录多种社交平台数次获取新闻的群体之一》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请选择,你在以下平台上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频率如何?

除此以外,探索者还会利用平台去查找新闻中的个别内容或其他信息,这是相较于其他三类人更为明显的特点。探索者也更愿意在社交平台上阅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调查性观点。

偏移者:步入中产,忙于生计,不关心新闻

约占千禧一代人群四分之一的偏移者似乎更专注于自己刚成立不久的家庭和刚发展起来的事业。在某些层面,这类人群是千禧一代人中最不关注新闻的。他们在网上更喜欢流行文化,以及与朋友互动。

在新闻消费动力方面,偏移者与年龄较小的分立者一样,多数时候都是被动地与新闻偶遇。不过,偏移者这样消费新闻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忙碌,而分立者则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小以及阅历不足而缺乏对新闻的关注。

偏移者关注的少量新闻中,多数都与他们的工作、孩子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节约时间、提升生活的信息,而不太会出于社会或个人目的去关注新闻。

在被问及“新闻是否能帮助他们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赞同此说法的偏移者仅为所有偏移者的26%,远低于另外三类人群。同样,只有47%的偏移者认为新闻帮助他们获得新知,只有44%的偏移者说他们会在与朋友家人和同事聊天时提到新闻,这两个比例同样低于另外三类。

ninja144349365414943图表:《许多偏移者为社交和个人目的而消费新闻及各类信息》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人们消费新闻和各类信息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个人倾向于出于什么目的来消费新闻和各种信息?

与其他三类人相比,偏移者获得的大部分新闻和信息较少来自于社交媒体,只有10%的偏移者会在一天中多次使用YouTube获得新闻。

ninja144349376871118图表:《偏移者是最不可能在一天中登录多种社交平台数次获取新闻的群体之一》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请选择,你在以下平台上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频率如何?

此外,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参与度方面,偏移者的表现也较差。在Twitter用户中,就某个新闻编写和发送推文的偏移者占比最小,仅为同类中的11%,只有20%的偏移者会转发一个与新闻有关的推文。

偏移者对网上存在的大量个人信息并不表示过多的担忧,真正就此事感到担忧的偏移者仅占16%,这其中四分之一的人会担心政府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而对此表示担心的分立者、探索者和活跃者则分别高达37%,44%和35%。

活跃者:“新闻真爱粉”,关心时政关心社会

生活相对稳定,已经成家立业,又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活跃者表示,他们会因为各种个人原因而阅读和消费新闻。

67%的活跃者说读新闻能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公民,49%的活跃者认为读新闻能让他们与自己的社区联系更紧密。活跃者也是千禧一代人中最可能跟进时下热点的人群,五分之三的活跃者都会追踪国家政治和政府新闻,许多人还会跟进比较冷门的国际新闻和商业新闻。活跃者比偏移者更愿意阅读科技新闻。不过,在跟进教育类、社会类、罪案和公共安全类新闻方面,活跃者与其他三类人群相仿。

ninja144349391259968图表:《活跃者是最有可能跟踪多条时下热点的群体之一》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下面是一些当下的热点事件和话题,你会定期跟进哪些事件和话题?

活跃者对实用信息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有一半的活跃者会关注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49%的人会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或社区的新闻,42%的人会寻找信息比较价格或做产品调研。

在生活类新闻方面,活跃者的关注和消费状况与其他三类人群类似,但他们对音乐、电视、电影、时尚、美容等方面的关注却低于分立者。大部分活跃者都通过网络获知新闻,但与其他千禧一代人群相比,他们不大会因为社交或娱乐需求而上网。

ninja144349397396338图表:《活跃者是最不可能为了娱乐或社交目的而上网的群体之一》 调查数据收集问题:你定期在网上进行以下哪种活动?

与其他三类相比,活跃者并不太会定期上网去更新朋友的动态,听音乐,看电视或看电影。只有38%的活跃者表示自己会去Facebook寻找有趣的文章阅读,只有33%的人会与他人分享内容。

尽管这类人群的新闻和信息大部分都来自网络,但并不是都来自社交平台。此外,只有少量活跃者从Twitter、Reddit、YouTube和Instagram这样的平台得到信息。

媒体及出版商能做什么? 针对不同新闻消费观分类出击

千禧一代人因为年龄、生活背景等差异,在新闻消费方面的表现各有不同。这对于内容商来说有何启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受众的口味,把90后、95后受众都装到碗里来?

这份报告表示,单一对策或单一内容已经不再适用于口味多变的不同读者群。

比如,要赢得分立者,新闻媒体机构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增加他们“偶遇”新闻的次数,然后通过Facebook吸引这些自身阅读欲并不强的受众,从而筛选出他们愿意阅读的内容。

此外,尽管年轻的分立者看起来是最难赢得的读者群,但他们可能是娱乐和流行文化的最好受众。这类人群喜欢游戏、音乐、电音和朋友。像Buzzfeed那样的媒体就很可能在他们当中赢得成功。

ninja144349408333136

对于探索者来说,新闻媒体机构或许可以考虑使用较传统的方法来接触并赢得他们。

探索者尽管年龄较小,却已经对世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关怀和兴趣,他们还浸泡在社交媒体中,在社交平台上积极与他人互动。

探索者还更喜欢能够被用来闲聊的新闻,因此针对探索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利用他们的兴趣点来吸引他们,提供他们愿意拿来闲聊和与朋友分享的新闻。新闻的社交机制对这类人群更重要。

年龄较大的活跃者更容易定期阅读和消费新闻,这对于一些地方新闻媒体来说尤为如此。但是,活跃者仅占千禧一代总人数的23%,热衷于新闻的他们并不是大多数。

同样年龄段的偏移者在新闻消费方面显得精力不足,也更难以将其转化为受众。他们对一半的新闻都不大关心,但他们对于自己繁忙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则更敏感。新闻人只有理解了偏移者们的个人经历和他们关心的事,才能制造出打动这些人的新闻。比如说,讲述更多有关家庭、教育和工作的故事,不要讲太多罪案、校董会或股票交易的新闻。

这一代“网络原住民”对信息及新闻的需求各有不同,但也非无规律可循。以上四大类别剖析出年轻读者的消费侧重及趋势,对于媒体机构,你想瞄准哪一类读者?先把他们的类别属性搞清楚!

来自:《全媒派》

]]>
牛津路透2015数字新闻报告:电视仍是最主要新闻来源 //www.otias-ub.com/archives/387256.html Mon, 21 Sep 2015 13:27:52 +0000 //www.otias-ub.com/?p=387256

牛津大学和路透社新闻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了2015数字新闻年度报告,在搜集12个国家共20万人的新闻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消费在各国市场的演进。

新闻的来源

在大多数国家,电视依然是最主要的新闻来源

电视和网络仍然是人们接触新闻的最主要方式。虽然在对12国居民的问卷调查中,电视只在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四国超过网络,成为当地用户接触新闻的最主要渠道,但是必须考虑到,这是一次在线调查,它难以覆盖不上网的传统使用者。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电视可能依然是首要的新闻来源。

(点击查看大图)

代际差异,35岁以下用户偏爱网络

虽然说电视仍然是最常用的新闻接触来源,但年轻人更倾向于在线新闻。而且,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已经彻底不看电视新闻了,这一点在美国、法国和丹麦的35岁以下人群中特别显著。在美国35岁以下的用户中,只有24%的人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而在德国这一数字是58%。

对新闻的信任

在这项跨国调查中,68%的芬兰受访者表示信任本国媒体;而在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受访者中这个数字则分别只有32%、34%和35%。

对媒体的信任度随着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而增长。偶尔使用者相较而言更不信任媒体。

在对英美两国受众组成的焦点小组的在线调查中,我们归纳出了对媒体缺乏信任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欠缺准确度和可靠性。

半数时候新闻被证明是假的。(Trent,US)

很多时候我以为一个故事是新闻,但其实它是广告。(Jenn,US)

有些消息来源明显是有倾向性的,整体的结果是使我不再相信他们说的任何事情。(Helena,UK)

观看或阅读新闻的动机

人们为什么要看新闻?调查得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知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搞清楚新闻可能对我造成的影响”。

新闻接触的时间

经典的新闻消费曲线正在被新的移动设备改变,它使得新闻接触变成了全天候的。通过收集这12个国家的数据,我们看到重度数字用户的消费曲线比传统使用者要平缓得多(即在不同时段变化不大)。而对于传统使用者来说,早晨、午饭时间和晚上是新闻接触的高峰。

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了不同国家间的差异。英国的曲线与主要广播和电视新闻播出时间一致,说明它有很高比例的传统使用者;西班牙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略晚,下午时段有一个明显的低谷,显示出我们对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也许是对的;芬兰的主要电视新闻节目分布于傍晚,导致他们消费曲线的峰值出现的略晚。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英国和美国的受访者中,分别有35%和31%的人认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力是消磨时间,而在丹麦这一数字是24%。

新闻接触的地点

我们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丹麦和芬兰调查了用户的新闻接触的地点。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新闻接触地点仍然是在家里——大部分是在公共空间,如客厅和厨房。这主要源于老年人用户,他们倾向于呆在家里。而年轻人更多是在公共和个人交通工具以及办公场所接触新闻。

通勤中手机和平板的影响

在公共交通中,手机已经超过报纸和平板成为新闻接触的主导者。在英国,智能手机的使用量达到66%,而报纸的量却只是略微减少,主要是因为免费地铁报的存在。

当我们关注在家里具体使用什么媒介时,会看到各种选择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普遍。在公共空间,如客厅和厨房,电视依然是最经常使用的,不过在英国和丹麦,最近两年手机和平板在这些空间的使用度大幅提升。

对电视新闻的注意力挑战

随着人们在客厅花更多的时间在电子设备上,我们想探究它对电视的注意力转移的程度。人们是否投入的注意力少了,以致对新闻的了解更少,因为他们总是进行多任务处理。

(点击查看大图)

在英国,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看电视新闻的人表示,他们并没有全神贯注。傍晚时段是注意力最集中时段,也是电视新闻的黄金时间。这些承认分心了的人中,43%的人会边看电视边查看电子邮件、42%的人边看电视边上网。27%的人表示,经常会上类似Facebook和Twitter的社交网络。35岁以上的人更倾向于多任务处理,包括上社交媒体。

在个人空间,网络颠覆了电视的地位,成为主要的媒介接触渠道。和两年前相比,已经很少人使用电视作为新闻接触的渠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闻记者(shxwjz)

]]>
The Search Agency:只有56%的印刷新闻和媒体网站在首页上有社交分享按钮 //www.otias-ub.com/archives/322398.html Sun, 10 May 2015 17:51:09 +0000 //www.otias-ub.com/?p=322398         199IT原创编译

        报纸受众现在也倾向移动,但是这些读者获得了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呢?2014年11月The Search Agency的调查发现领先的美国知名印刷新闻和媒体公司(产品不仅包括报纸)都已经建构了移动网络,但是调查也指出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The Search Agency调查了前50家印刷和新闻媒体网站(基于 Experian Marketing Services的移动流量)。

183673-17

        在调查的印刷新闻和媒体网站中,有40%提供了专用移动版,30%使用了响应式网页设计(RWD),22%提供动态移动网站。

        只有8%的网站提供PC版本,这可是个大新闻,而且速度也是个问题。调查的印刷新闻和媒体网站中没有能够满足Google推荐的5秒登陆时间。事实上,平均登陆时间甚至离这个推荐相去甚远:专用移动版登陆时间是67.4秒,RWD登陆时间是99.8秒,动态移动网站登陆时间是110.3秒,PC版登陆时间是162.0秒。格式化也许适用于移动,也许不适用,但是较长的登陆时间会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

183674-17

        杂志在社交平台上取得成功,社交平台对印刷新闻和媒体网站也有益,因为社交媒体可以分享内容。这是有道理的,所有受访的移动网站都有社交标签,这是优化网站内容社交分享的方法。但是与此相反的,只有56%的网站在首页上有社交分享按钮。这一功能让移动用户点几下就能发布内容,让读者能更容易地分享到社交平台。

        各行业间,还没有移动优化网站的企业被远远地落在后面。2014年第三季度CMO Council 和 SAS发现全球四分之三的营销人员使用移动优化网站。还有15%的受访者准备追随这一趋势,计划未来24个月之内对其网站进行移动优化。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EMS:雅虎新闻占新闻和媒体网站访问量的3.83% 排在居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522.html Wed, 04 Mar 2015 02:16:56 +0000 //www.otias-ub.com/?p=325522         199IT原创编译

        Google在有机搜索方面也许领先,但是Yahoo在其他方面却更胜一筹。根据2014年12月Experian Marketing Services的研究,Yahoo新闻网站在新闻和媒体类网站中排在首位。

184097-29

        2014年11月The Huffington Post(赫芬顿邮报)宣称,在美国网民访问的新闻和媒体类网站中的访问量最大,但是分析发现2014年12月Yahoo News的访问量份额仍然最大。上个月Yahoo News的访问量达到2.395亿,占新闻和媒体网站访问量的3.83%,相比之下,The Huffington Post访问量是2.041亿,占3.26%。

        CNN.com排在第三位,占2.78%,但是有趣的是,其他传统新闻网站的表现就没那么好。Google News, FOX News 和The New York Times分别排在第8、第9和第10位,份额都不足2%。同时,天气类网站和娱乐类网站排在中部。

        2015年Yahoo在美国将吸收26.6亿美元数字广告。去年Yahoo收入只增长了1.7%,按时2015年将增长4.6%,2016年将增长5.2%,主要是优越移动搜索和移动展示渠道的强劲发展。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comScore:调查显示80%的成年网民阅读数字新闻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105.html Tue, 21 Oct 2014 00:45:24 +0000 //www.otias-ub.com/?p=282105         199IT原创编译

        消费者从哪里了解突发新闻呢?根据2014年8月comScore为美国报业协会(NAA))进行的研究表明,80%的美国成年网民访问数字新闻。到今年8月,数字新闻受众达到1.64亿,年增长18%。

180388-19

        移动设备推动了数字新闻受众增长。从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移动数字新闻读者所占比例翻一番,只用PC或手提电脑的数字新闻读者下降16%,既用移动设备也用非移动设备阅读数字新闻的读者增长48%。

        由于大幅度增长,只用移动设备的数字新闻读者成为数字新闻读者的最大部分,占38%。虽然有所下降,只用PC的数字新闻读者仍然超过既用移动设备也用非移动设备的数字新闻读者,前者占34%,后者占28%。

180387-19

        NAA和comScore报道年轻女性(18到24岁)在只用移动设备的数字新闻读者中增长最多,年增长204%。35到44岁和45到54岁的男性读者增长分别排在第二位(188%)和第三位(163%)。55岁及以上女性(122%)和25到34岁男性(119%)移动数字新闻读者增长也超过一倍。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新闻网站如何增加流量?试试互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545.html Tue, 18 Mar 2014 15:11:38 +0000 //www.otias-ub.com/?p=202545

由于约翰·特拉沃塔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错了伊迪娜·门泽尔的名字,Slate网站上线18年以来最热的文章诞生。

以下哪个新闻网站上的互动栏目,为相应的新闻网站带来了创纪录的流量:a)《时代》(Time)周刊的小调查:你在Facebook上浪费了多少时间;b)《纽约时报》的方言测试游戏;c)Slate网站上的阿黛尔·达齐姆(Adele Dazeem)姓名生成器:约翰·特拉沃塔(John Travolta)会把你的名字叫成什么;还是d)以上全部?

如果你选择了“d)以上全部”,恭喜你,你答对了!

在数字时代,新闻机构正不断改变内容编排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小测验和游戏已成为广受媒体欢迎的选择,让读者难以抑制参与的冲动。

今年1月,有关Facebook的小调查让《时代》周刊的网站实现了单日380万独立访问人数的最高纪录。去年12月推出的方言测验是《纽约时报》去年浏览量最多、邮件分享最多的内容。Slate网站上周一推出的“阿黛尔·达齐姆姓名生成器”,是该网站上线18年以来浏览次数最多的内容。在这之前,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约翰·特拉沃塔在介绍歌手伊迪娜·门泽尔(Idina Menzel)时把她的名字说成了阿黛尔·达齐姆(Adele Dazeem)。

读者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输进这个姓名生成器,然后就会看到约翰·特拉沃塔会把它叫成什么(本文作者的名字变成了劳伦斯·基茨[Laurence Keezy]),截至周三下午,已经有950万名独立用户使用了这个功能,人数还在以每小时10万人的速度增加。

起初,Slate的编辑戴维·普洛茨(David Plotz)并不确定这完全是一件好事。他在Twitter上说,“什么叫矛盾情绪:约翰·特拉沃塔姓名生成器是Slate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内容。”他后来在电话采访中说,“困惑”这个词也许更能形容他的感受。

他说,“读者们的品味高低取决于我们的引导。这个游戏跟新闻无关,它很有趣,可以分享。所有的出版物都希望与读者建立这种直接的联系。”

无论新闻机构是否喜欢,在这段艰难时期,它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能够让自己收取更多广告费、并有可能吸引新读者的新策略——广告费是根据每月访问量确定的。而新读者也有可能成为自己忠实的受众。

“这是内容的游戏化,”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Journalism Lab)负责人乔舒亚·本顿(Joshua Benton)说。“游戏和社交网络的分享行为基于一些原因会让人欲罢不能。现在把这些因素以某种方式融合到了内容当中。”

游戏成为报纸业务的一部分由来已久,《纽约时报》自1942年就推出了填字游戏,其他报纸则刊登了漫画、字谜和离合诗。但数字时代使互动成为可能,而互动又带来了非常吸引人的游戏体验。如果用户将自己的名字和信息输入模板,并得到一个好玩的结果,这通常会促使用户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有助于这个游戏的广泛传播。

尽管测验也不算新内容——例如,Slate之前就推出过“危险的卡洛斯”(Carlos Danger)姓名生成器,这里指的是安东尼·韦纳(Anthony Weiner)使用的化名,但互动的趋势只会不断加速。《时代》周刊去年8月聘请了首个数字互动图形编辑。势头正健的数字新闻网站BuzzFeed于2012年在其系统中安装了一个测验模板。大西洋传媒公司(Atlantic Media)旗下的网站The Wire推出了专门定制的赛程评比活动,迎接“疯狂三月”(March Madness)——美国大学体育总会(NCAA)男子篮球联赛。用户通过投票在最佳大学、最佳城市、电影院最佳座位等项目中,让选手一决高下。

媒体机构的问题在于,如果有趣的内容与新闻报道的使命之间要有一个界限,那么界限该如何确定。很多数字出版物过于依靠一些分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新闻价值却十分刻意。比如,判定用户最像电视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中的哪个人物的测验。

但《新闻游戏:游戏中的新闻学》(Newsgames: Journalism At Play)的合著者伊恩·博格斯特(Ian Bogost)表示,有很多利用互动游戏的复杂方法。

他说,“游戏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们能够体现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贯穿故事之中、我们能以另一种方式看待的系统性问题。”

非营利性调查报道网站ProPublica的主编斯蒂芬·恩格尔贝格(Stephen Engelberg)表示,他引领该网站朝着具有互动特性的公共服务网站发展,发现这些互动是增加流量的有力因素。用户可以通过ProPublica的“落入医生口袋的美元”(Dollars for Docs)应用,查看他们的医生是否向制药公司收过钱。自2010年首次推出以来,这款应用的浏览量达到了700万次。

“此类互动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了提高流量,”《纽约时报》可视化部门的副总编史蒂夫·迪尤恩斯(Steve Duenes)说,前述方言测试就出自他的部门。“我们采用了与评判文章和视频一样的新闻评价标准:它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趣?它并不总是非常严肃,却总是很巧妙。”

“我们的做法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建立在真实的研究之上,”《时代》周刊的总编南茜·吉布斯(Nancy Gibbs)说。这些图表“与实际数据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不是人们随意编造的测验和玩意儿。”

它们还非常受欢迎。1月,关于Facebook的测试引来了110万名访客,创造了《时代》史上流量最高的一天。去年10月,互动测试《美国的情绪地图:美国态度的互动指南》(America’s Mood Map: An Interactive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ttitude)带来了《时代》周刊历史上第二高的单日流量。

Slate的普洛茨说,虽然他的杂志上既有严肃的新闻,也有姓名生成器等其他互动工具,但他并不担心。他指出,在“特拉沃塔会把你的名字叫成什么”发布前,一篇关于一名女性的长达1.8万字的文章一直拥有最高的关注度,那名女性因为被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称为福利女王而出名。

“任何有意思、有新闻价值的工作我们都要做,”普洛茨说。“特拉沃塔很有影响力,但我们当天还发表了另外50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如果我们有了好点子,我们今天或明天就会设计另一个互动工具。”

via:nytimes

]]>
乔治亚大学:美国新闻传播课程改革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95302.html Sat, 15 Feb 2014 16:32:59 +0000 //www.otias-ub.com/?p=195302 乔治亚大学实施的年度调查显示: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教学单位合作开课已成为主流(74.6%),这一比例从2010年到2012年不断上升。约80%的院系在2010-2012年间更新过课程:增加了多媒体课程和社交媒体课程,整合了广播和新闻课程体系,开设了策略传播专业。
目前在美国新闻传播课程中传授的技能包括:在网上使用视频、图像(静态展示和幻灯片动态展示),通过网站来进行新闻报道和公关活动,为网站编辑、写作、进行广告推广以及设计布局,为移动设备创作内容,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在线出版管理,甚至是创业的技能等。

 

由乔治亚大学实施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招生情况年度调查的结果显示,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教学单位合作开课的情况已占主流(74.6%),这一比例从2010年到2012年不断上升。

37

目前在美国新闻传播课程中传授的技能包括:在网上使用视频、图像(静态展示和幻灯片动态展示),通过网站来进行新闻报道和公关活动,为网站编辑、写作、进行广告推广以及设计布局,为移动设备创作内容,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管理在线出版,甚至是创业等。

38

39

40

约80%左右的院系在2010-2012年间更新过课程,这些改革包括:增加了多媒体课程、社交媒体课程,整合了广播和新闻课程体系,开设策略传播专业等。

41(1)

 

上述课程改革中有43.7%认为没有遇到障碍,39.2%认为有障碍但能通过有效方式来解决;只有17.1%认为有障碍,没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43

遇到的困难包括:新聘请人员和开设新技术课程所需的资源不足;教职员工不愿改变;缺乏师资;高校官僚化。

44

via:looooker

]]>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社交网络角逐新闻服务 Facebook位居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4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47.html#comments Fri, 15 Nov 2013 09:37:02 +0000 //www.otias-ub.com/?p=170847

社交网络角逐新闻服务 Facebook位居第一

在用户争夺中,新闻服务成为各大社交网络的一个竞争焦点。从Facebook到LinkedIn,均已经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试图通过新闻保持用户粘性。11月14日,美国民调机构皮尤发布报告,显示了各大社交网络的新闻业务实力差异。

科技媒体指出,新闻服务和社交网络正在紧密结合,除了社交网络可以提高广告收入之外,传统新闻媒体,在纸媒发行量大跌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向网民提供新闻。可以说新闻和社交网络合作,相互满足了对方所需。

如果以希望获取新闻的用户占到全部用户的比例,来衡量新闻服务含金量和实力的话,兼具社交网络属性的Reddit排名第一,其62%的用户,借助该网站获取新闻,不过Reddit在美国渗透率较低,仅有2%的成年人访问该站。

在网民渗透率上,Facebook排名第一,有64%的美国成年人经常访问Facebook,不过大约有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Facebook获取新闻,也就是占到了美国所有网民的三成左右。

和Facebook类似,Twitter用户中,一半也是以获取新闻为目的。Twitter在美国渗透率为16%,也就是有8%的美国网民通过Twitter获取新闻。

虽然YouTube往往能够催生出一批颇具新闻价值的网络红人,但是皮尤调查发现,YouTube的新闻属性却较低。目前,美国51%的成年人是YouTube用户,但是获取新闻用户,仅占到YouTube的20%,即一成美国人通过YouTube获得新闻。

在新闻服务上,白领社交网络LinkedIn表现最差,只有13%的用户通过它获得新闻,仅仅占到3%的美国成年网民。即使是已经过气的老牌社交网络MySpace,读新闻的用户比例也超过了LinkedIn。

也许是意识到了软肋,LinkedIn近来一直在加强新闻服务,尤其是财经新闻、财经名人博客的提供,LinkedIn还收购了新闻聚合客户端Pulse,将其服务整合到了网站上。

近来,Pinterest、Instagram等图片分享工具成为风投家热捧对象。不过在新闻服务上,大部分网民并未将它们视作获取新闻的工具,Instagram用户中获取新闻的比例为13%,Vine和Pinterest的比例都在个位数。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847.html/feed 3
Nielsen: 2013年9月份美国独立受众最多的新闻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8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85.html#comments Wed, 06 Nov 2013 22:28:05 +0000 //www.otias-ub.com/?p=167585 不管浏览国际新闻、美国政治还是最新科技产品的新闻提要,2013年9月间多达1亿1100万美国人浏览新闻网站。超过半数美国人(54%)活跃于网络,而此间每个新闻网站的访问者平均在那些网站上花费1小时32分钟。

那么哪些网站是美国人看最新新闻时浏览最多的呢?Yahoo-ABC新闻网站排在新闻品牌首位,2013年9月份独立美国访问者数为4700万。CNN网站紧随其后,访问人数达4100万,但是它的访问者浏览时长最高,该月平均每个访问者花费50分钟。大众报纸品牌如NYTimes.com和WashingtonPost.com也在列,还有在线新闻网站如 the Huffington Post。总体上,新闻网站的访问者经常查看新闻,平均每人在新闻网站上浏览19个会话和100个页面。

2013年9月份美国独立受众最多的新闻网站

排名 品牌/网站 独立受众数 每人浏览时长 (小时:分钟)
1 Yahoo!-ABC News Websites 47,277,000 0:16:38
2 CNN Digital Network 41,463,000 0:50:09
3 HuffingtonPost.com 32,187,000 0:23:40
4 NBC News Digital Network 30,389,000 0:18:47
5 Huffington Post Media Group News sites 25,781,000 0:16:43
6 NYTimes.com 23,351,000 0:18:33
7 Fox News Digital Network 22,083,000 0:32:04
8 USAToday.com 19,649,000 0:11:00
9 Tribune Newspapers 17,339,000 0:08:10
10 WashingtonPost.com 15,373,000 0:08:40
来源: Nielsen.

暑假归来后运行个人电脑或者在教室电脑上登录返校报到,2013年9月超过2亿700万美国人使用网络。Google是首选,独立访问人数达1亿6000万,该月平均每人访问约24次。前十个网站中Facebook.com的访问者平均花费时间最多,每人超过6.5小时。整体上,美国网民每人平均使用网络逾27小时,每人访问90个不同的网域。

2013年9月美国独立受众最多的网络品牌

排名 品牌/网站 独立受众数 每人浏览时长 (小时:分钟)
1 Google 160,253,000 1:57:49
2 Facebook.com 128,163,000 6:42:51
3 Yahoo! 125,822,000 2:13:13
4 MSN/WindowsLive/Bing 119,480,000 1:19:50
5 YouTube 113,977,000 1:54:32
6 AOL Media Network 79,641,000 1:44:32
7 Microsoft 79,327,000 0:44:43
8 Amazon 77,103,000 0:38:26
9 Wikipedia 67,825,000 0:25:03
10 Ask Search Network 61,132,000 0:13:14
来源: Nielsen.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585.html/feed 2
网易财报:2013年Q2网易总收入24.14亿元 净利润11亿元 【图解】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792.html Thu, 15 Aug 2013 02:04:05 +0000 //www.otias-ub.com/?p=140792 2013年8月15日网易宣布了公司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网易2013年二季度总收入24.14亿元(3.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6.9%;净利润10.95亿元(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3.0%。季度总收入与净利润数据均创公司历史新高。

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先生说:“我们始终致力于从传统和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出发,通过积极发展在线游戏品类和其他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不断扩大我们的忠实用户群体。第二季度的良好业绩归功于自主研发游戏和广告业务的增长。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在线游戏增长18.2%,广告业务增长33.3%。”

丁磊先生表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游戏、手机应用,以及其他互联网产品与服务,有力地满足用户对互联网产品的需求。为了推动公司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在手机游戏领域,以及自主研发网游产品国际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我们关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进步,在推进业务增长的同时,致力于追求卓越并带给股东丰厚回报。”

总收入24亿元: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3%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网易2013年二季度总收入24.14亿元(3.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6.9%。其中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1亿元人民币(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1.9%;广告服务收入为2.72亿元人民币(4,436万美元),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64.5%;邮箱,无线增值及其它业务的收入为7,507万元人民币(1,223万美元),同比增长46.1%,环比增长14.8%。

网易2013年二季度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1亿元人民币(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1.9%。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丁磊先生称,“第二季度,我们的在线游戏产品取得多项进展。我们对3D实时战略游戏《英雄三国》开展了商业化测试;并推出了《天下3》、《大话西游2》和《大话西游3》的新资料片,以及《倩女幽魂》的全新升级版本《倩女幽魂2》。《倩女幽魂2》于4月录得创纪录的最高在线人数,并在第二季度创下该款游戏收入新高。《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3》于第二季度表现坚实,主要得益于2月的时间单价调整,以及5月发布的免费版《新大话西游3》;此外《大话西游2》也表现稳定;《武魂》自发布以来一直受到玩家青睐,在3月底公测推广的带动下,第二季度业绩良好。”

“我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于7月初发布了网易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梦幻西游》的全面升级版本——《梦幻西游2》及其口袋版移动端版本。移动设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我们的游戏玩家从电脑用户延伸到移动端用户,进一步提升了玩家体验。我们计划以此为契机,利用我们的研发实力,在未来几个月发布更多款令人振奋的手机游戏。”

“在推进手机游戏开发的同时,第三季度我们继续推出新资料片和新作品。7月底,我们发布了《精灵传说》和《新飞飞》的新资料片;8月,次世代3D MMORPG游戏《龙剑》开始商业化测试,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游戏品类,希望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并期待继续扩大测试范围。9月我们将对《大话西游2》进行最近几年以来的最重大升级;并发布免费版《新大话西游3》的资料片;同期,我们还将进行《英雄三国》的大规模开放测试,希望能够以此树立中国竞技游戏的标杆。新游戏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准备于今年底开始2.5D MMORPG游戏《藏地传奇》的商业化测试,另外尚有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正在研发。”

网易2013年二季度广告服务收入为2.72亿元人民币(4,436万美元),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64.5%。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网易2013年二季度邮箱,无线增值及其它业务的收入为7,507万元人民币(1,223万美元),同比增长46.1%,环比增长14.8%。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丁磊先生说:“门户业务继续呈现良好势头。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广告服务收入环比增长64.5%,同比增长33.3%。表现最好的行业为交通类、网络服务类和快速消费品类。整体门户业务的发展得益于我们不断提高在传统门户和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整合和营销服务创新。截止到6月30日,邮箱用户超过5.7亿;网易新闻客户端安装量逾1.2亿,日活跃用户数达4,000万。我们的新移动应用产品也初见成果:4月底推出的网易云音乐广受用户好评。有道云笔记发展势头良好,第二季度末用户数量达到1,500万,有道词典用户总数也已突破3.5亿,其中移动端用户数超过1.8亿。”

销售税金

网易2013年第二季度销售税金为1.49亿元人民币(2,433万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05亿元人民币和4,178万元人民币。销售税金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税法改革,公司在线游戏收入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并在第二季度体现了上述变化对一个完整季度的影响。增值税的增加很大程度上被原计入销售成本的集团内部收入产生的营业税的减少所抵消,并未对网易在线游戏业务的毛利润造成重大影响。而由于将增值税计入销售税金,使得净收入减少,从而引致了在线游戏业务毛利率的上升。

毛利润17亿元,综合毛利率达75%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网易2013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17亿元人民币(2.77亿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5亿元人民币和13亿元人民币。二季度综合毛利率达75%,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72%与67%。

毛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广告服务及在线游戏服务毛利润增长,同时被邮箱、无线增值及其他业务毛亏损的增加所部分抵消。

在线游戏服务收入环比增长主要是由于自主研发游戏《梦幻西游》、《武魂》、《倩女幽魂2》和《大话西游3》的收入增长,但又被代理游戏《魔兽世界》的收入下降所部分抵消。在线游戏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自主研发游戏《梦幻西游》、《武魂》和《倩女幽魂2》的收入增长,但又被《魔兽世界》的收入下降所部分抵消。

广告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交通类、网络服务类、快速消费品类的广告服务需求增长。

根据业务类别,2013年第二季度在线游戏的毛利率为80.9%,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77.8%和73.3%。毛利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上文提到的税法改革所致。

2013年第二季度广告服务的毛利率为55.5%,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29.0%和33.0%。毛利率的环比上升的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益,广告成本并没有随着第二季度广告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013年第二季度邮箱,无线增值及其它业务毛损率为21.0%,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3.1%和11.6%。毛损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移动端应用如网易云音乐及网易云阅读的运营成本增加。

运营费用6.26亿元,运营费用率为27.6%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2013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6.26亿元人民币(1.02亿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4.56亿元人民币和4.38亿元人民币。运营费用率为27.6%,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21.2%与22.3%。运营费用的增加是由于2013年第二季度销售和市场推广活动增加,主要是《倩女幽魂2》、《魔兽世界》、《大唐无双2》和《武魂》及广告业务的推广活动增加,以及游戏相关的研发费用增加。

净利润10.95亿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3.0%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网易2013年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10.72亿元(1.75亿美元),同比增21.3%,环比增-1.7%。运营利润率为47.3%,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50.7%与45.0%。

2013年第二季度公司所得税费用为1.32亿元人民币(2,148万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43亿元人民币和1.50亿元人民币。2013年第二季度实际税率为10.8%,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1.8%和14.8%。集团中国境内子公司在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获准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由此在第二季度确认相关所得税优惠4,710万元人民币。

集团下属的主要子公司延续了2011年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2011到2013年度可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率,中国相关税局将会对此项资质进行年度审核。

网易2013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10.95亿元人民币(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3.0%。净利润率为48.4%,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49.4%与44.6%。

图集网易Q2财报:净利润11亿元创新高

2013年第二季度,公司录得净汇兑收益为563万元人民币(92万美元),上一季度及去年同期净汇兑损失分别为931万元人民币和3,603万元人民币。净汇兑损益环比和同比变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外币银行存款及贷款余额随欧元和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折算产生的。

2013年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净利润为1.37美元(基本和摊薄)。上一季度为1.34美元(基本)和1.33美元(摊薄),去年同期为1.09美元(基本)和1.08美元(摊薄)。

其他信息

201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共为160亿元人民币(26亿美元),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为152亿元人民币。2013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10.50亿元人民币(1.71亿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5.48亿元人民币和8.81亿元人民币。

 

]]>
盖洛普:电视仍然是美国主流人群的新闻信息来源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476.html Fri, 12 Jul 2013 02:15:41 +0000 //www.otias-ub.com/?p=131476 Gallup poll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成年人表示电视是他们主要的新闻来源,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主要从互联网获取新闻,印刷媒体和电台分别有9%和6%的人稀饭。
年龄差异方面,媒体有时代烙印。18%的年龄在65岁以上的群体的新闻来源是印刷媒体,而年轻人只有7%。
互联网在新闻获取中的重要程度预计将随着年轻群体的增加而进一步加深,而与此同时纸媒和电台受此冲击较大,电视则仍将在新闻传播中占领一席之地。

via:statista

]]>
Econsultancy:新闻网站11个伤害用户感情的广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152.html Tue, 09 Jul 2013 02:30:48 +0000 //www.otias-ub.com/?p=130152 本文将带大家环游一系列的新闻网站中出现的伤害用户体验的广告例子,需要引以为戒。

加载缓慢

见右边那个空白……

重定向

重定向本来是个鼓励用户达成网站目标的好营销手段,但是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比如一个用户浏览了电视的产品页面,当时就已经购买了,但他浏览的行为被记录了用于重定向,导致后续被电视广告反复轰炸,这显然是很伤体验的问题。

广告过于强势

在门户新闻网站常见类似的案例,有时候整个网站都被广告主包养了,往往怠慢了阅读网站新闻的散客。

静态的广告也还好,如果是动态的广告则对用户无疑是个干扰。

视频广告

用户开始对前贴片视频广告慢慢习惯,有些网站也提供了可以跳过的按钮,但有些赚钱太心急的网站则不给用户播完广告不罢休。

付费以跳过广告

想去掉这些恼人的广告吗?那就付费吧!开啥玩笑!

点击进去后,还得注册,完成N种信息填写,更坑爹的是采取了如下这种验证码。正常人都会逃走。

过多的页码翻页

这是想增加PV么?

插播广告

Forbes常用的一种广告形式,想看文章?先看下广告,再点击下一步吧……

覆盖广告/浮层广告

动辄跑出来盖在内容上面是多么可怕

在广告中插播内容

当一个网站广告太多的时候,内容就得拿望远镜来找了

音频

自动播放音频似乎能引起用户注意,但注意其实就是一种干扰。

§

非常烂的相关文章

via:199it编译自Econsultancy

]]>
themediabriefing:用户消费新闻的14个习惯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73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730.html#comments Mon, 24 Jun 2013 01:20:58 +0000 //www.otias-ub.com/?p=126730 Reuters的数字新闻调研深刻地反映了用户新闻消费的情况,下面是从中总结的14点关于新闻消费变化的内容:

1、1千万的新闻阅读爱好者

在英国热爱新闻的人群有1千万,这些用户消费网络新闻的程度很高,偏富裕,更可能拥有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使用Twitter的一般人的两倍。他们对政治和互联网新闻感兴趣,喜欢阅读高质量的报纸,在过去一周乐意为数字新闻付费的比例也是一般人的两倍。

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2013 News Lovers

2、平板新闻阅读量在不到12月内增长了一倍

2011-2012年平板新闻阅读量在欧美等国几乎翻了一倍。

3、多屏用户消费更多的媒体内容

1/3的多屏用户消费的内容多于单屏人群。

4、不同国家传统新闻品牌的优势不同

传统广播和报纸品牌在英国和丹麦比较强势,35%的英国人在过去一周越多过这些报纸品牌的新闻。丹麦人则有54%。而yahoo在美国,巴西和日本更具影响力,社会化媒体在巴西和美国也非常强势。

5、老人喜欢电视,年轻人喜欢互联网

年轻人将互联网作为新闻的主要来源,而老年人多青睐电视

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2013 Online vs TV main

6、人们并不关心看新闻的站点是哪个

在英国16%没注意他们新闻的来源站点,而日本有44%的人不关注新闻的来源。有趣的是很多人说他们倾向于从可信渠道获取新闻,77%的英国和90%的巴西人持同样的看法。

7、英国人阅读新闻不少,但多数对此没有激情

86% 英国人声称每天阅读新闻,但1/3的人对新闻不感兴趣。新闻有很多日常的读者,但他们的投入度却不够。而在美国只有76%的人每天阅读新闻,只有29%的人声称对新闻不是很感冒。

8、只依赖传统新闻渠道的英国用户比例只有1/4

英国25%的人表示传统的媒体如新闻和报纸是他们唯一的新闻渠道,20%的人表示这些渠道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日本,巴西,美国从网络获取新闻的比例则较高。

9、不同平台的年龄消费差异

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2013 Age by platform

10、更老的群体更关注本地新闻

认为本地新闻对他们重要的人群中,年龄在18-24岁的英国人只有25%,而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中有43%有这个看法。

11、英国用户青睐权威新闻渠道

新闻机构的品牌内容是35%的英国人获取新闻的关键入口,而社会化媒体为17%,只有24%的人表示搜索引擎是他们的重要渠道。

12、英国用户对政治和互联网的兴趣高于娱乐

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2013 entertainment vs pol and international

13、不同国家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和评论新闻的比例差异很大

德国,日本和英国人评论社交媒体新闻的比例都不高,美国和巴西高点

14、阅读波峰是老用户造就的

年轻用户一天中阅读新闻的走势比较平稳。

Reuters Institute news consumption 2013 throughout the day

via:themediabriefing 199it编译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730.html/feed 2
美国报业协会:2012年美国报业实现整体收入386亿美元 同比下降2%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922.html Thu, 11 Apr 2013 00:55:53 +0000 //www.otias-ub.com/?p=104922  

近日美国报业协会(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发布最新的2012年美国报业整体报告。2012年美国报业实现整体收入386亿美元,相较2011年的395亿美元下降2%。该数字显示,尽管美国报业来自广告方面的营收继续下降(在2012年下降了6%),但来自其他方面的收入还在增长,比如发行收入在2012年增长5%。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包括为本地企业提供数字化方面的咨询(Digital Consulting)、电子商务等,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占了大约10%左右。

来自美国报业协会的主席 Caroline Little称,整个美国报业正在转型的过程中,本质上他们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他们有最广泛的新闻来源,他们有品牌优势并且还有依然有影响力的受众市场。(上图对比的是2011年和2012年美国报业的收入来源对比)

发行量收入包括了来自纸媒和数字媒体两方面的发行,这几乎比2011年增长了5倍。如果光统计数字渠道的发行收入,要比2011年增长了275%。但是整个数字发行的收入占整个发行收入的比例仅有1%

via:internet2share

]]>
皮尤研究中心:美国新闻媒体影响力正在下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523.html Tue, 02 Apr 2013 16:55:34 +0000 //www.otias-ub.com/?p=103523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针对受众态度和新闻媒体现状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再对某种新闻媒体感兴趣,因为这些媒体要么不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要么报道得并不详细。

调查指出,由于消息的来源日益多元化,许多记者沦为“传声筒”,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或数字科技来代替传统的新闻过滤和原创过程,而不再是故事的讲述者或新闻事件的调查者,从而可能导致新闻失实。例如最近,包括美联社在内的一些美国新闻机构都转发了一条关于“谷歌承诺客户将成为顶尖媒体机构”的新闻,但消息来源却是一家很不靠谱的公关公司。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认为,美国媒体的新闻质量下降,是因为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美国传统新闻媒体机构陷入裁员潮。

美国一些知名新闻机构近来纷纷传出裁员消息,其中包括《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时代周刊》等。据皮尤研究中心披露的数据,相比2000年鼎盛时期,2012年全国报纸编辑的从业人数减少了30%,而美国报业的全职专业雇员人数自1978年以来首次减少到4万以下。

以深度报道著称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过去5年间,将报道的篇幅压缩了一半;而《福布斯》杂志一类的媒体,完全可以依赖计算机科技获取新闻,根本不需要记者去做报道。媒体行业中的老手生存尚且艰难,一些如美国芝加哥新闻集团等成立不久的媒体公司,就不得不关张了。

分析人士认为,数字革命让世界媒体都站在同一平台上,传统媒体正遭遇日益激烈的竞争。只有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革,成功地实现转型,传统媒体才有望生存和发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与社会学教授托德·吉特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质量的确有所下降,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为了弥补在广告收入方面的损失,不得不大量裁减负责搜集信息、寻找新闻线索的员工。

不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谢斯睿教授却认为,不是美国媒体的新闻质量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人们对于新闻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对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需求正在发生转移。他对本报记者说,从个案来看,裁员的确对新闻行业造成冲击,但总体来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信息量和新闻空间都要巨大,新闻媒体在某些领域的报道比以前更好。

]]>
网易2012年Q4财报:净利10亿元环比增24.2% //www.otias-ub.com/archives/9405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4053.html#comments Thu, 07 Feb 2013 06:00:33 +0000 //www.otias-ub.com/?p=94053 2月7日消息,网易(Nasdaq:NTES)今天宣布了公司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23亿元人民币(3.73亿美元),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8.3%;净利润10.09亿元人民币(1.62亿美元),环比增长24.2%,同比增长12.2%。网易2012年总收入为84亿元(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2012年净利润为36亿元人民币(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先生说:“2012年对网易来说又是表现强劲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持续提升游戏与服务品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2012年在线游戏收入增长11.2%,广告服务收入增长6.9%,带动总收入增长12.1%。我们以第四季度的稳健业绩为2012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受游戏收入增长的带动,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了8.3%和13.8%。”

丁磊先生表示:“我们仍然致力于发挥我们的创新与领导力,为互联网行业提供游戏和内容。我们的战略是以现有的在线游戏、门户网站和邮箱业务为基础,引入高质量的内容、领先的技术并优化求精。2013年,我们将坚持以推动中国在线市场的内容提供、社区、在线交流和电商业务发展为己任,继续提升我们的游戏和服务,实现全面增长。”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详细图解如下:

Q4总营收23亿元:环比增长13.8%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23亿元人民币(3.73亿美元),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8.3%,其中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0亿元人民币(3.17亿美元),环比增13.6%;广告服务收入为2.60亿元人民币(4,165万美元),环比增长6.8%;邮箱,无线增值服务及其它业务的收入为8,980万元人民币(1,441万美元),环比增长45.0%。

在线游戏Q4收入20亿:环比增13.6%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0亿元人民币(3.17亿美元),环比增13.6%。

丁磊先生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游戏受欢迎程度的日益提升,新游戏的发布以及《魔兽世界》®发布的新资料片,第四季度我们的在线游戏收入环比增长13.6%。2012年,是我们自主研发游戏值得纪念的一年。旗舰游戏的持续增长、新游戏的发布,配合振奋人心的资料片和版本迭代促使全年在线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1.2%。《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2》于8月录得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的新纪录,《倩女幽魂》和《天下3》全年都有不俗表现,《武魂》和《大唐无双2》于10月、11月发布后也同样广受好评。”

丁磊先生表示,“持续稳定的资料片发布和新产品研发,继续成为引领2013年在线游戏业务增长的核心主题。2013年第一季度,以《大话西游3》、《新飞飞》为首的资料片开启了在线游戏发布时间表。2013年第二季度的资料片计划目前包括《大话西游2》、《天下3》、《大唐无双2》、《武魂》、《斩魂》以及新版的《倩女幽魂》。”

丁磊先生说,“我们致力于以成功的在线游戏平台为基础,促进产品的多样化,开拓新领域。我们正研发一款3D实时对战游戏《英雄三国》和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我们还计划推出两款新游戏:次世代3D MMORPG《龙剑》,以及以藏族神话中的独特故事为原型的2.5D MMORPG《藏地传奇》来进一步丰富游戏产品线。这些游戏的研发进展顺利,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商业运营。”

广告服务Q4营收为2.60亿元:环比增长6.8%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广告服务收入为2.60亿元人民币(4,165万美元),环比增长6.8%。

丁磊先生称:“第四季度广告服务收入环比增长6.8%,其中汽车、金融服务业和网络服务业表现最为突出。我们持续提升在线服务,并将移动平台的发展作为我们战略的一部分。事实证明,移动平台已经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截至2012年12月31日,移动新闻客户端安装量逾5,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200万,有道云笔记有效安装量为850万,有道词典移动客户端有效安装量为1.28亿。进入2013年,我们坚持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并重,致力于增加门户网站访问量,谨慎乐观地期待广告行业支出规模的扩大和我们广告业务的持续增长。”

邮箱无线等业务Q4营收:环比增长45.0%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邮箱,无线增值服务及其它业务的收入为8,980万元人民币(1,441万美元),环比增长45.0%,同比增141.1%。

丁磊先生说:“2012年是我们提供邮箱服务的15周年,我们继续保持着中国领先的邮箱服务提供商的地位。网易邮箱5.0版本于8月发布后,新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大幅攀升。截至2012年12月31日,注册邮箱用户总数约为5.3亿。我们将继续优化这些服务,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毛利润达16亿元,综合毛利率为71%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16亿元人民币(2.58亿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4亿元人民币和15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达71%,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68%与69%。

毛利润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线游戏和广告服务的收入增长。自主研发游戏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天下3》、《大唐无双2》和两款新游戏《武魂》、《斩魂》的收入增长。本季度《梦幻西游》、《大话西游2》、《倩女幽魂》表现稳定。代理游戏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魔兽世界》于10月在中国大陆发布了第四部资料片《熊猫人之谜》®。广告服务毛利润的环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以及第三季度为伦敦奥运会而支出的内容成本导致的第四季度内容成本降低。

毛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主研发游戏的收入增长,自主研发游戏收入的同比增长主要由于《梦幻西游》、《武魂》和《斩魂》的收入增长。

根据业务类别,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在线游戏的毛利率为75.3%,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74.2%和72.6%。

2012年第四季度广告服务的毛利率为54.3%,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36.2%和54.5%。毛利率的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以及第三季度为伦敦奥运会而支出的内容成本导致的第四季度内容成本降低。

2012年第四季度邮箱,无线增值服务及其它业务毛利率为13.0%,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毛利率分别为6.0% 和 2.2%。毛利率的环比和同比增改善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邮箱服务,以及游戏附属产品如《魔兽世界》的限量版客户端的销售增长。

运营费用5.80亿元,运营费用率为25.56%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5.80亿元人民币(9,316万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5.37亿元人民币和5.29亿元人民币。运营费用率为25.56%,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26.85%与25.20%。运营费用环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武魂》、《魔兽世界》、《大唐无双2》的市场推广费用增加,同时又被近期某些新产品开始商业化运营导致的研发成本的降低所部分抵消。运营费用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以及研发人员相关费用增加,同时2011年对《星际争霸2》®的代理权计提5,030万人民币的减值准备,部分抵消了本季度运营费用的增加。

净利润10.09亿,环比增长24.2%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10.27亿元,环比增24.7%,同比增11.2%。运营利润率为45.26%,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41.18%与44.02%。

图解网易Q4财报:净利10.09亿 环比增长24.2%

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10.09亿元人民币(1.62亿美元),环比增长24.2%,同比增长12.2%。净利润率为44.41%,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40.56%与42.81%。

2012年第四季度,公司录得净汇兑损失为580万元人民币(9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汇兑收益为2,36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汇兑损失为3,640万元人民币。

净汇兑损益环比和同比变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外币银行存款余额随欧元和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折算产生的。

2012年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净利润为1.23美元(基本和摊薄)。上一季度为0.99美元(基本和摊薄),去年同期为1.10美元(基本和摊薄)。

2012财务年度财务业绩

收入

2012年总收入为84亿元人民币(13亿美元),2011年总收入为75亿元人民币。2012年在线游戏收入为73亿元人民币(12亿美元),2011年为66亿元人民币。2012年广告服务收入为8.50亿元人民币(1.36亿美元),2011年为7.95亿元人民币。

2012年邮箱,无线增值服务及其它业务的收入为2.43亿元人民币(3,896万美元),2011年为1.25亿元人民币。

毛利润

2012年毛利润为56亿元人民币(9.03亿美元),2011年为49亿元人民币。2012年毛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同时又被成本的增长所部分抵消。

2012年在线游戏收入增长的主要是由于公司自主研发游戏如《梦幻西游》、《倩女幽魂》、《天下3》、《武魂》和《大话西游2》收入增长。

2012年广告服务毛利润的环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如2012年欧洲杯和伦敦奥运会带来的网易网站和搜索流量的提升。2012年广告服务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和为伦敦奥运会而支出的内容成本的增加所致。

运营费用

2012年总运营费用为19亿元人民币(3.07亿美元),2011年为16亿元人民币。2012年运营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武魂》、《斩魂》、《魔兽世界》等游戏市场推广活动导致的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增加,以及管理和研发人员增加引起的人员相关成本增加,同时被2011年对《星际争霸2》代理权计提的减值准备所部分抵消。

净利润

 

2012年净利润为36亿元人民币(5.84亿美元),2011年为32亿元人民币。2012年公司录得净汇兑损失为55万元人民币(9万美元),2011年净汇兑损失为7,910万元人民币。2012年和2011年净汇兑损失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欧元银行存款余额随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折算产生的。2012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净利润为4.45美元(基本)和4.44美元(摊薄)。2011年分别为3.97美元(基本)和3.96美元(摊薄)。

股份回购计划

2012年11月,公司宣布其董事会批准了一项总额为1亿美元的新的股份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从公开市场回购约166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总价值约为6,720万美元。该股份回购计划将于2013年11月20日结束。

]]>
//www.otias-ub.com/archives/94053.html/feed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