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ymco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31 Jul 2014 17:00:5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Asymco:苹果的生态体系有多大? //www.otias-ub.com/archives/26170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61707.html#comments Fri, 01 Aug 2014 01:55:45 +0000 //www.otias-ub.com/?p=261707 iTunes/软件/服务收入增长了12%。这是上一季度增长速度第二快的细分市场,仅次于Mac13%的增长率。苹果在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中提到,在财务年度(也就是自九月份开始)的前九个月里,单项产品iTunes/软件/服务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部分。下图显示出苹果的单项产品的增长平衡计分卡,从中可以看出iTunes商店是唯一持续绿色的线(至少有七年增长超过10%。)

1

除收益之外,iTunes同样可以按开票数(或总收入)测量。开票数增长率更高,超过25%。相对于在音乐方面逐步衰弱,这主要是APP的更快速增长。因为苹果只记录了30%那些保持为“收益”的APP,在APP方面的整体增长在它的账目上不是很明显。

开票数的相对表现和报告的收入如下图所示:

2

注意在媒体类型和软件和服务间预计的分裂。业务中软件和服务的销售额到19亿美元,而来自第三方的内容或APP的收入达到26亿美元。

这一数据的价值在于它包含了几乎完整的苹果生态体系视图。由于几乎所有的内容和交易被追踪和记录,人们可以得到一个该生态体系经济价值的非常精确地视图。【1】【2】【3】

自从iPhone发布后,苹果生态体系的价值增长了超过600%,比整体销售增长(大约400%)要快。如果生态体系价值增长远高于下层的硬件销售增长速度,问题就浮现了,那就是什么时候生态体系交易价值超过业务是所谓的支持。

现在,iTunes/S/S生态体系大约200亿美元/年。iPod, iPhone, iPad 和 Mac销售额大约1500亿美元/年。看起来前者超过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情况属实,那么不禁就要问了,为什么建立一个完全以零售和服务为基础的业务,没有硬件收入的支撑,类似于亚马逊。

【1】除了iTunes/软件/服务以外,Accessories也可以被看作是生态体系的一部分。按照苹果记录的Accessories和许可证的价值为iTunes/软件/服务增加了另外的60亿美元。

【2】被遗漏的是通过APP产生的广告的收入,不是使用iAd广告平台。

【3】同样值得询问的是可代替的生态体系是什么规模,如Microsoft, Google等

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199IT编译自asymco

译者 Jane

]]>
//www.otias-ub.com/archives/261707.html/feed 1
Asymco:IBM and Apple: 净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25728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7284.html#comments Tue, 29 Jul 2014 09:40:05 +0000 //www.otias-ub.com/?p=257284 IBM虽然没有发明个人计算,但成为了个人电脑这一行业的代名词。1981年进入市场后,IBM迅速成为最畅销的品牌。从1984年到1993年,IBM比任何电脑供应商的销量都多,然后被康柏超过,康柏一直保持领先直到2000年。没有个人电脑供应商向IBM那样可以保持在销量冠军的位置那么就。惠普是保持时间第二长的供应商,但是去年被联想打破(联想收购了BM的个人电脑业务)。

Screen-Shot-2014-07-16-at-4.19.11-AM-620x331

上图所示,IBM主导的时代是以低成交量为特征的。在2004年IBM退出那年,他们大约销售了1000万台。(如图所示,如果我们认为联想是从这里接手的话,那联想在扩大原有资源上做的非常好。)它的表现不错,但在价格上向下竞争和随后的销量上升中没有跟上戴尔和惠普/ 康柏。

但是,纵观它的实力地位,IBM是一个勉强的个人电脑制造者,IBM从来没有像他们控制他们的主机和小型电脑业务那样控制个人电脑平台。他们在OS/2上与微软的争端和他们尝试区分PS/2体系结构显示出情况多么不舒服。他们在2004年的退出已经是一种解脱,回顾过去,他们应该为在个人电脑市场变得恶化前,退出这个市场感到庆幸。首先是定价和利润塌陷,接着是总体销量出现下滑。大多数仍在坚持的供应商如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联想正在上升,但是像戴尔、惠普和其他参与者已经是变化不定(富士通,索尼,日本电气和东芝)。像华硕和宏碁这样潜在的干扰者,已经发现在个人电脑市场没有长期的成功。

这是因为没有在平台上的控制,个人电脑硬件与其他商品没有任何不同,微不足道的利润、激烈的竞争和无法控制的命运。

一个公司让电脑设法控制了自己的命运。通过持续的改进,Mac存活下来,甚至随着市场朝着移动化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事实上,苹果每年Mac的发货量为1700万台。比IBM和康柏当时的峰值都多。Mac虽然不是全球排名前五,但是有一个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

事实上,到2013年苹果Mac的发货量共计1.565亿台,超过IBM总发货量50%还要多。苹果同样发货超过2倍的ipad和五倍多的iphone。并且它不只是受消费者欢迎。iOS系统的苹果试图进入98%的财富500强公司和92%的全球500强公司。

同时,虽然IBM退出了硬件业务,它仍旧是计算机行业的劲旅。IBM主要围绕成为一个服务性质的公司,拥有广大的客户基础并且增加全球性覆盖。它本质上是提升价值链来变成一个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供应商。IBM在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上是超凡的。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苹果发展成设备领导者的地位,IBM变成了服务领导者的位置,造成了今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公告,这是一个让那些见证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人感到震惊的事件。若不是苹果顽强的独立性和IBM商业模式的敏捷性,在今天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互相利用。

在这个行业里这是戏剧性的,并且这最新的篇章有了一个让任何诗人都羡慕的一大逆转。

199IT编译自:http://www.asymco.com/2014/07/15/catharsis/  译者:Jane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7284.html/feed 1
ASYMCO:个人电脑回来了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260056.html Mon, 28 Jul 2014 00:38:32 +0000 //www.otias-ub.com/?p=260056 199IT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Gartner自己 的新闻稿上面有这样一段有意思的描述:

“根据Gartner的数据,经历了两年的衰退之后,2014年上半年全球PC的货运量实现持平。”

事实上,准确的数据应该是实现了0.1%的增长。Gartner和IDC“PC”货运量的数量测算略有不同,但是差别并不是太大。IDC依旧表示PC销量在下滑,大约是下滑了1.7个百分点。然而这两者都将Mac算在了PC的范围内。如果我们抛开Mac只统计“Windows PC”的话,Gartner统计的数据应当是除了Mac之外的PC货运量下降了0.8%。

下图呈现了Mac和除Mac之外的PC货运量的增长情况:

Screen-Shot-2014-07-23-at-7-23-5.23.08-PM

正如苹果所说,在过去的32个季度(8年)里,有31个季度Mac实现了销量增长(并且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只有在2012年第四个季度,由于生产的问题,最新的一款iMac无法买到才导致了唯一的一次销量下滑记录。

迄今为止,Mac关心PC出货量下滑放缓并没有影响它的费用。当下市场适度收缩的原因常被认为是Windows XP系统的退役。这个理由似乎是合理的并受到广泛认同。但如果事实如此的话,PC市场的衰退就将是暂时的。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实,除了销量之外,分析收入和利润同样有效。感谢Charles Arthur提供了下图展现出的数据:

Screen-Shot-2014-07-23-at-7-23-5.22.59-PM1

收入图表示了除Mac之外的PC在过去四年里的总收入一直在下滑并且持续到最近的季度,营业毛利(利润)萎缩到接近十亿美元(其中“其他”的供应商提供了大部分份额)。

苹果几乎是收入最高的PC品牌并且是最有盈利能力的。事实上,它的盈利能力可能要比其他品牌供应商加起来还要强。

如果我们把Mac算在内,PC行业还能勉强跛行。但是如果我们将Mac排除在外,现在的情况可以完全符合标题的贝特里奇定律(注:当一个文章以问句最为标题时,一般情况下最终的答案都是“NO”)。

译者:nonaliu

]]>
ASYMCO:智能手机市场是有多饱和? //www.otias-ub.com/archives/223648.html Mon, 12 May 2014 00:38:24 +0000 //www.otias-ub.com/?p=223648 美国并不是渗透率最高的市场。而,在我们可靠的渗透率数据(至少两个数据源)中,美国却是最大的市场,并且是渗透率最接近饱和的市场之一。

图表显示了一年前美国与其他市场的排名情况。那个时候美国的渗透率是56.4%。我持续对comScore的数据跟踪,它显示到3月底时显示的是58.2%,1月底时是55.3%。

comSore最新数据显示渗透率达到68.8%。为了了解限制这一增长的因素,我们需要重点看一看长期的图表。它将显示是否有一个明显的拐点,从而得出一个接近渐进值的预测“饱和度”。

下图显示的是自2009年下半年智能手机用户和非智能手机用户的比例。

Screen-Shot-2014-05-08-at-5-8-6.13.29-PM

下图显示的是每月新增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Screen-Shot-2014-05-08-at-5-8-6_14_01-PM

简而言之,非智能手机用户向智能手机用户转换是相当稳定的。3月14日是280万新增智能手机用户,3月13日是300万,3月12日是200万,3月11日是300万。增长率并没有明显放缓。

注意,根据季节性规律因素,我后续增加了3个时期的预测。最终,两年后,渗透率达到50%,在这之后新增用户并没有明显变化了。美国的移动电话主仍然在增长(虽然很缓慢),并且如今大约为90%。

唯一的结论是,尽管当前只是68.8%的渗透率,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离“饱和”还很远,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领袖,所以,有一点要说的是这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市场,随时都有可能达到饱和。

]]>
Asymco:智能手机价值不可估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141.html Thu, 27 Mar 2014 01:58:57 +0000 //www.otias-ub.com/?p=203141 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增长。2013年总发货量大约为10亿台(相比2012年6.83亿台上升)。相反,非智能手机发货量继续下降,发货量大约8亿台(相比2012年9.87亿台下降)。
1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2年以前,虽然智能手机增长,但非智能手机市场似乎保持稳定。智能手机将变得普遍的观念被广泛的否认。Asymco作者Horace Dediu听到了很多对他2010年提出的不仅智能手机将变得普遍,而且会发现买其他设备会越来越困难的假设的反驳意见。(尽管对“低端”非智能手机的需求非常明显)【1】。
作者同样提出用“智能”的标签来作为区分手机的概念将变得无关痛痒,我们只需要叫它们“手机”,这已经变成了现实,至少在作者参与的交谈中是这样。
那么如果会话是关于“手机”的并且预期所有的手机都将是智能手机,关于市场我们能观察到什么?下图提供了按绝对和相对测量的最重要的品牌的发货量、收入和营业毛利。
2
这一排列显示出为手机增加“智能”功能的破坏性影响。在短短的几年内,行业内的利润急剧转变。
事实上,自从苹果手机[2]发布,主要品牌的净利润已达到2150亿美元[3]。其中60%被苹果这一市场的新来者赚得。这一数字在不断变化的基础上也保持了一致,早在201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60%,并且自此保持在这一数字左右。
3
这种发生在发货量没有相应优势的事实显示了一些惊人的证据:始终如一的价值创造。
赚取利润是困难的,在一个特大的行业中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能保持稳定性表明可防御性的市场准入是最可贵的。唯一的情况是典型的在垄断或者被保护的市场情况下(又叫做”任人唯亲”)。苹果手机缺乏市场垄断,外加缺乏(近似于)利润垄断,只能通过不成比例的价值创造来解释。
那么接下来秘密将是怎么可能建立一个价值创造的垄断。

备注:
【1】这种类推作者曾经用在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上。黑白电视市场与彩色电视一样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它们停产前,单色屏幕市场可能存在了很久。但是这不是重点:旧技术变得稀少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
【2】这被作者认为是这一行业当前时代的开始
【3】其中2340亿美元是盈利,抵消了190亿美元的营业亏损。

]]>
ASYMCO:透过硬件消费者价格指数看行业兴衰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116.html Sun, 23 Feb 2014 00:57:52 +0000 //www.otias-ub.com/?p=197116 硬件业务的一个公理是价格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1998年到2014年的个人电脑和外部设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如下图:
CUUR0000SEEE01_Max_630_378-620x372
价格指数表明电脑的价格是2007水平的54%,Charles Arthur在全球基础上使用一个单独的数据集说明这一情况。
数据显示一台电脑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已经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614.6美元家降到2013年第三季度的544.3美元。
结果是对电脑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长期的低利润。正如Charles指出,一台电脑的平均利润比星巴克一杯咖啡的价格还低。LG和 Sony的退市,正是这一危机的表现。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现存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及退出。
当然除了一个例外。
Mac,30岁,看上去在迎难而上。Phil Schiller注意到和它原来的竞争对手相比,苹果是唯一仍旧在市场上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可以想象它的存在是边缘的,或者Mac通过放弃销量或标价来设法维持生存。
下图展示了单台Mac的利润和它的销量
Screen-Shot-2014-02-20-at-2.59.43-PM-620x214
Mac不仅维持了它的价格而且在整体市场出现下滑的时候似乎销量出现增长。回到消费者价格指数,Mac在2007年12月份的平均售价为1539美元,在2013年12月,它的价格是1322美元,及40美元的递延。
Mac 几乎达到2007年12月份价格的90%,而不是54%。
与iPod一样,iPod的价格顽强地保持了七年不变。不管销量是快速的上升还是下降或者保持平稳,苹果的产品价格仍然始终如一。
问题的关键是价格侵蚀规律公理的违反在个人电脑市场不是不正常的。这表明在设备中有些关于违反相同规则的,这表明或许该公司不回应相同的市场规律。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Jony Ive 同样告诉我们:
“我们敏锐的意识到当我们开发、制造某物并将它带入市场时,它确实表达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吸引我们全部注意力的是一种忧虑,我们的产品不会说的是时间表,我们的产品不会说的是正在尝试应对某个公司或有竞争力的机构,我们非常真诚的为人们设计最好的产品。”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担心产品意味着它被定价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点上。
问题是,通过苹果是如何被定价判断,没有人相信这是可以持续发展的。不考虑苹果自己历史的证据,这是一个例外,没有规律和选择可以让它继续维持异常。
苹果是会如同它数十年来一样继续放弃支配它所在行业的规律们,还是如同市场预料的那样遵守它们呢?

]]>
Asymco:iTunes公司排在了世界500强企业的第130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236.html Thu, 13 Feb 2014 01:14:48 +0000 //www.otias-ub.com/?p=194236 2014年第一季度iTunes与去年同期相比净销售的增长是由于iTunes Store、AppleCare的净销售的增长。2014年第一季度iTunes Store整体净销售为24亿美元,2013年同期净销售为21亿美元。iTunes Store包括App Store、Mac App Store和iBooks Store,iTunes Store的增长是受应用软件销售收入增长的推动,反映出iOS设备的客户群的持续增长和第三方iOS 应用软件数量的扩展。
苹果公司
在上一季度,苹果将iWork和 OS X的价格调整为零【1】。
据ASYMCO估计这给这些软件产品在收入上带来了减少了3.5亿美元的影响。然而,服务和应用软件的收入的增加意味着iTunes报告的总收入达到了新的记录。

Screen-Shot-2014-02-10-at-10.05.11-AM

“总”收入目前接近70亿美元/每季度。每年,iTunes业务(iTunes/软件/专业服务)总收入为23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4%。

Screen-Shot-2014-02-10-at-10.03.28-AM-620x318

2013年全年其他项目的增长估测:
• 第三方内容+46.6%.
• 音乐下载-14%
• 视频+19%
• 应用软件+105%
• 电子书-9%
• 专业服务+37%
• Pro apps +29%
• OS X -8%
• iWork和 iLife -8%
虽然iTunes业务通常不被包含在“分部门估值”的苹果的整体企业价值贡献中。但它们的规模数量和交易价值变得原来越难以忽略。
为说明这点,我绘制了iTunes和Google搜索业务总收入的历史【2】。

Screen-Shot-2014-02-10-at-10.03.55-AM-620x420

每年iTunes业务几乎是Google核心业务的一半,且它的增长速度日益加快。
iTunes“帝国”的内容和服务可能将排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第130位【略低于美国铝业(Alcoa),高于礼来制药厂(Eli Lilly)】
备注:1、OS X服务器的价格仍旧是20美金,之前未经许可的设备和电脑上的iWork的价格高于0美元。
2、不包括摩托罗拉等

]]>
Asymco:数据显示过去一年iOS用户人均贡献48美元iTunes收入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766.html Wed, 13 Nov 2013 17:07:21 +0000 //www.otias-ub.com/?p=169766 苹果公司已经售出了7亿部iOS设备,谷歌则宣称其Android设备激活量已达10亿部。微软拥有大约15亿名Windows用户,Facebook用户总数则达到了11.9亿人左右。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和Twitter的用户人数分别为2.59亿人和2.32亿人,亚马逊和PayPal的活跃账户总数分别为2.15亿个和1.37亿个。

市场研究公司Asymco近日公布报告称,当市场对公司股票进行定价时,这些用户的价值会明确体现出来。举例来说,Twitter用户的价值大约为每名用户110美元,Facebook为98美元,LinkedIn为93美元。

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市场拥有普遍认同的每用户价值观点;但是,对于一名生态系统用户来说,其价值又有几何呢?苹果、谷歌、微软甚至是亚马逊都热切盼望着建立和完善生态系统;而与单纯的用户社区相比,生态系统应被视为更有价值。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并不受媒介本身的束缚,因此能带来更高水平的经济活动。

Asymco在报告中指出,如果能判定一名生态系统用户的价值,那么就可对其与一名社交媒体用户的价值进行对比和测试。而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数据可以做这件事情。

根据苹果公布的每季度iOS设备销售量,可对设备用户的安装基数进行测量。Asymco称,基于有关iOS设备用户流失率的假设,可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历史:

过去一年iOS用户人均贡献48美元iTunes收入

 

图表中给出了拥有已激活iTunes账号的用户总数,以及拥有iCLoud账号的用户总数;此外,地区性的iPhone数据则对iOS设备的用户增长提供了某种额外的测试。最终得出的结果是,iOS活跃用户总数“大约为5亿人”,每个月增加1100万人左右。

在得出iOS生态系统中共有大约5亿名活跃用户的推断以后,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些用户所能创造的价值进行测量。根据苹果公布的数据,iTunes服务的季度总营收为42.6亿美元;再考虑到媒体零售和购买活动相关数据,iOS用户平均季度支出的图表就呼之欲出了。详见下图:

过去一年iOS用户人均贡献48美元iTunes收入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12个月时间里每名iOS用户通过苹果自己的资产向整个生态系统贡献的收入大约为48美元。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用户还会购买设备及移动服务;也有可能会参与许多浏览和在线购物活动,从而为其他生态系统贡献收入。但就涉及苹果的用户相关活动而言,每名用户贡献的收入就是48美元左右。

Twitter去年的营收为3.17亿美元,目前为每用户每年贡献的营收为1.36美元左右,仅相当于iOS用户通过iTunes和iCloud创造的营收的3%左右。而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iOS用户的总人数相当于Twitter用户总数的一倍左右。

当然,iOS用户的这种参与并不能直接给苹果带来利润,至少市场不这么认为,因为几乎没人会说苹果的每用户价值是多少。

]]>
Asymco:数据全方位解读苹果公司真正价值 //www.otias-ub.com/archives/169110.html Sun, 10 Nov 2013 18:09:59 +0000 //www.otias-ub.com/?p=169110

针对苹果的业绩状况,调研公司Asymco创始人、移动业界著名分析师贺瑞斯·德第乌(Horace Dediu)最近对苹果财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利用两个流行的估值方法对苹果整体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估值远强于竞争对手谷歌、微软、三星电子公司和亚马逊。

首先,德第乌根据苹果过去一年每股收益数字估计了苹果的市盈率。据德第乌称,苹果市盈率为13.3。相比较,竞争的移动操作系统开发商谷歌市盈率为29,微软为13.7,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为11。不过,缺少利润的亚马逊市盈率则高达1270。德第乌认为,苹果市盈率13.3意味着买入一股苹果股票的投资者在13.3年内将从该公司盈利中获得最初投资额的回报,而在那之后该公司的任何盈利都将成为这位投资者的“利润”。

不过这位分析师指出,市盈率实际上一个公司真正价值的次等的指示器,“一个公司能够推迟得益(如苹果和微软所做的那样),它投资利润(如亚马逊所做的那样),或者以别的方法回避宣布。”正是这个原因,德第乌认为EV/FCF(企业价值与自由现金流的比例)才是一个公司整体价值更为可靠的指示器。

正如德第乌研究报告所指出,企业价值“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 它包括债务价值计算,不包括衡量过去业绩表现的现金。类似,自由现金流只包括资本支出扣除之后运营现金流。苹果EV/FCF是7.54,只是其市盈率的一半。这意味着投资者投资苹果股票达7年多后则能够收回成本并且以后就将开始盈利了,而非13年多。这使得苹果远远地胜于它的最大的四家竞争对手——谷歌、微软、三星电子公司和亚马逊。

]]>
Asymco:2012年每个iTunes帐户平均产生的年经济价值为40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115.html Sun, 16 Jun 2013 08:23:11 +0000 //www.otias-ub.com/?p=125115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Asymco的分析师霍拉斯•德蒂欧(Horace Dediu)近日发布报告称,目前iTunes帐户数量从2009年的1亿增至5.75亿,但苹果用户反映出的收益净现值从1200美元左右降至了440美元,去年每个iTunes帐户平均产生的年经济价值为40美元。

本周苹果宣布iTunes帐户数量达到5.57亿,这是苹果过去四年来第八次更新这项数据,下图为历次公布的iTunes帐户数:

苹果用户价值解读:每账户年经济价值40美元

图表显示,自2009年末到目前,iTunes帐户数已增长近五倍,相当于以每天约50万的速度增长,年增幅达到44%。

下图为iTunes每账户收入情况

苹果用户价值解读:每账户年经济价值40美元

从 图上来看,目前iTunes帐户数量从2009年的1亿增至5.75亿,但每帐户收入较2009年下降了约一半,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用户基数扩大,而且相 对于总帐户数量增长五倍而言,每帐户收入约50%的降幅也是合理的。按绝对价值计算,每个iTunes帐户每月交易收入为3.2美元。也就是说,去年每个 iTunes帐户平均产生的年经济价值为40美元。

从逻辑上来说,拥有iTunes帐户的消费者必然会拥有或在使用一个苹果产品,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推算出每个iTunes帐户为苹果带来的收入。为了剔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德蒂欧追踪了近12个月的平均季度收入,并计算出了每个iTunes帐户为苹果带来的收入。

苹果用户价值解读:每账户年经济价值40美元

图 表显示,随着帐户基数的增加,每用户收入也出现减少的现象。不过,降幅并不明显,在帐户基数增长五倍的情况下,每用户收入仅减少约三分之一。也就是 说,2009年每个苹果用户在苹果产品上的年支出为400美元,但随着用户基数扩大,到2012年每个苹果用户在苹果产品上的年支出降至300美元左右。

通过用户支出变动幅度来衡量公司价值的这种做法并不常见,尤其是在用户忠诚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苹果强调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广大用户最为看重的一点。因此,应当考虑基于用户的重复购买行为来衡量苹果的价值。

下图为每个iTunes帐户反映出的苹果价值

苹果用户价值解读:每账户年经济价值40美元

图表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末这一段时间内,苹果用户反映出的收益净现值约为1200美元,而目前的净现值下降了约三分之一,为440美元。

尽 管每用户支出水平在下降,但新用户增速在加快。与此同时,苹果股价反映出的每用户价值较2009年下降了约一半,股本与收入比从之前的3.2倍降至1.5 倍。这一变化是在过去短短九个月中出现的。能够解释用户价值下降的理由可能是用户满意度或忠诚度下降。不过,德蒂欧认为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这种情况。

]]>
Asymco:数据显示iTunes账户每天新增用户账户数达5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76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763.html#comments Fri, 14 Jun 2013 17:46:11 +0000 //www.otias-ub.com/?p=124763 来自分析机构Asymco的Horace Dediu,向大家展示了一份新的图表,其数据基于苹果有关iTunes账户持有人数据的公开声明,结果显示,该公司每天新增用户账户数达50万。在上周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3)期间,苹果CEO Tim Cook曾表示,该公司的iTunes持有账户总量,已经达到了5.75亿,且其中大多数都附上了信用卡信息。

按照目前的速度,苹果有望在2015年达成1B(10亿)iTunes用户数。

自2012年以来,该增长率显然远超任何竞争对手(2011年中期到2012年中期,iTunes账户数就从2亿翻番到了4亿)。库克称,9个月以来,苹果获得了超过1.75亿个新账户。

与之相比的是亚马逊,该公司上一财年的”活跃账户数”为2亿。尽管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有着远超苹果的用户总数,但是除了亚马逊之外,它们都没有一样像iTunes这样,有一个统一的门面和关联金融账户。

自2010年成立以来,苹果公司的电子书业务已经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

虽然受到了美国司法部有关”操纵电子书价格”的调查,苹果仍掌管着20%的电子书市场(是此前专家曾认为的两倍)。该公司表示,其拥有约1亿名iBook store客户(尽管其中还有很多与App Store或iTunes相重叠的买家)。

通常情况下,要使用苹果的iPhone、iPad、iPod Touch或Mac新产品,都需要注册一个Apple ID(苹果账户),该账户也是默认的iTunes账户。

尽管信用卡信息不是必须的,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出于方便的考虑,而绑定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它可以用于即时支付应用程序、电子书、媒体,以及使用各种移动设备、Macs或Apple TV。

[编译自:electronista]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763.html/feed 2
Asymco:2013年Q1苹果店访客平均收入为57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656.html Tue, 21 May 2013 16:36:27 +0000 //www.otias-ub.com/?p=116656
苹果零售店一季度每访客收入57美元 再创新纪录

 

2013年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symco分析师霍雷斯德迪尤(Horace Dediu)表示,苹果零售店第一季度的每访客收入达到了57.60美元,创造了零售行业的新纪录。

德迪尤称,苹果零售店第一季度的每访客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同样,第一季度平均每家苹果零售店的收入达到了1300万美元,创下了淡季的最高纪录。

在过去的12个月里,每家苹果零售店每季度的平均访客数量达到25万人,较2010年第一季度时的17万人有了大幅的增长。德迪尤称,新店扩大占地面积和旧店翻新也许是导致平均访客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美国地区的每平方英尺营业额的角度来说,苹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蒂凡尼(Tiffany)一倍多,是排名第三的加拿大运动品牌Lululemon Athletica的3倍。

德迪尤补充说,总体来说,苹果零售店目前每季度的每访客利润为12美元左右 。

]]>
Asymco:研究显示iTunes用户每年在音乐、应用和其他内容上平均支出40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534.html Mon, 13 May 2013 14:11:45 +0000 //www.otias-ub.com/?p=114534 苹果的成就绝不仅仅是iPhone和iPad这么简单,App Store和iTunes也是苹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iTunes真正革新了音乐产业。研究公司Asymco的一份最新报告描述了iTunes用户到底在 这项服务上花了多少钱。报告中提到,iTunes用户每年在音乐、应用和其他内容上平均支出40美元,仅上一个季度iTunes的收益就达到了40亿美 元,苹果认为iTunes仍将维持其快速的增长率。

Asymco说,上一季度iTunes相关服务内容部分的收益是24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1亿增长不少。不过这部分增长在预期的范围内,因为1月份时大家都在用购物季所发的礼券。但iTunes收益在过去6年中以每年平均29%的速度增长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苹果已在119个不同的国家提供iTunes音乐,苹果的音乐库中已有3500万首歌曲。iTunes提供的不仅包括音乐,电影也在109个国家开通访问,目前已有60000部影片上线。除此之外,iTunes的又一个巨大市场便是在155个国家开启的iBookstore,线上提供总数达1.75亿本的数据量。

App Store应用商店也在全球155个国家开放,覆盖90%的全球人口。报告中指出开发者为苹果设备贡献了超过85万款应用,其中有35万是专门为iPad平板准备的。现在iTunes内容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450亿次,预计到5月中旬这个数字将刷新至500亿次。

]]>
comScore:2014年10月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将达8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765.html Mon, 06 May 2013 15:59:48 +0000 //www.otias-ub.com/?p=109765  

Asymco 援引 comScore 的数据报道,美国成年手机用户中智能手机用户已占 58.4%。这一比例达到 50%  的历史性时刻是去年 8 月。要知道,在三年前这一比例仅仅为 20%,那个时候黑莓如日中天,而安卓仅仅是个配角。

智能手机用户比例增长已经不可逆,现在,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每月增长约 1.2%,在这其中每周有约 70 万人是首次使用智能手机。

同时,该网站分析师还预测,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将在 2014 年 10 月达到 80%,之后的增长将会明显放缓,直到功能型手机退出历史舞台。

诺基亚此前发布新机 105 引起了大家的怀旧热情,其低廉价格和超长待机等靠谱特质引发了不少人的购买欲望。看来,功能型手机还有其一席之地。

文章来自:爱范儿

]]>
Asymco:调查显示在全球不同地区苹果零售店销售额和门店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失衡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96717.html Tue, 26 Feb 2013 15:52:48 +0000 //www.otias-ub.com/?p=96717 2013年2月26日上市场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师霍拉斯·德迪乌(Horace Dediu)周一发布报告称,在全球不同地区,苹果零售店销售额和门店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失衡问题。因此,苹果正在美国以外市场开设更多门店。

以下为报告全文:

2012年,苹果新开了41家门店,创下自苹果启动零售业务以来,年开店量第2高记录。最高记录为2008年,当时苹果新开了47家门店。

尽管这一数字表现健康,但具体情况是,苹果新开零售店的速度赶不上销售增长的速度。以下图表显示了苹果的年开店量变化趋势,而其中折线为自2006年以来,苹果净营收变化数据。

苹果年开店量变化趋势(折线为自2006年以来,苹果净营收变化数据)

苹果年开店量变化趋势(折线为自2006年以来,苹果净营收变化数据)

过去5年中,苹果平均每年新开40家门店,高于前7年的每年30家,这一增长率为33%。相对于营收增长,这一开店速度的增长率较低。2007年 时,苹果新开了34家门店,当时净营收相对前一年增长了70亿美元。而2012年,苹果新开了41家门店,但净营收相对前一年增长了370亿美元,达到 2007年的5倍。

尽管苹果零售店的业绩,即单店销售额不断提升,但除苹果零售店以外的销售渠道对苹果总销售额的贡献正越来越大。2007年,苹果零售店营收为4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7%。而到2012年,苹果零售店营收为191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2%。以下为销售额按地区分布的情况。

苹果销售额按地区分布情况

苹果销售额按地区分布情况

苹果零售店按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

苹果零售店按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将苹果零售店的地区分布情况,以及销售额的地区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美洲:37%的销售额,69%的门店(63%位于美国,6%位于加拿大)

欧洲:23%的销售额,22%的门店

日本:8%的销售额,2%的门店

大中华区:13%的销售额,3%的门店

亚洲其他地区:7%的销售额,4.5%的门店(全部位于澳大利亚)

2012年,苹果仅15%的新开门店位于美国。这是合理的,因为苹果需要在美国国外开设更多门店,以解决销售额和门店数量比例失衡的问题,并推动未来更多的增长。

]]>
asymco:1975-2011年个人计算设备沉浮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93707.html Mon, 04 Feb 2013 15:05:12 +0000 //www.otias-ub.com/?p=93707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我则想说,没有经历过沉浮的行业是没有创新力的。作为发展最快,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计算机设备(这里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也纳入计算设备),在过去的 30 年又经历了什么“宦海沉浮”呢?请看asymco制作的沉浮录图:

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成 3 个阶段:1975-1991;1991-2007;2007-2011

  • 1975-1991:这个时代的计算设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品牌林立,并没有谁一家独大,市场处于多国混战状态
  • 1991-2007: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微软一家独大,也就是WinTel时代,尽管苹果仍然在市场存在,但是市场份额太小
  • 2007-2011:在这个阶段,尽管PC仍然处于高位,但是随着iPhone、Android以及随后iPad的出现,市场向移动端倾斜的趋势不可阻挡,而且来势汹汹

2011 年,如果我们不算 Mac 电脑,iOS+Android 设备以 3.58 亿部的销售量超过了 PC 的 3.36 亿部。如果我们不算手机和平板电脑,则传统 PC 市场的份额变化大致如下:

整个市场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虽然 Mac 电脑在不断获得市场份额,但是仍然是小众

如果算上 iPad,那么情形则是下面这种情况,整个市场的份额开始遭到蚕食:

如果再算上 iPad、iPhone 以及 Android 设备,PC 的市场份额则回落到不到 50%,而且这个趋势仍在持续:

尽管这几个数据可能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情况,而且也可能比较极端,但是在趋势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些变化趋势是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的,看看那些没有跟上这个趋势的巨头们如今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未来 30 年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想要不了 30 年,可能 10 年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就看谁能发现并赶上趋势了。

]]>
Asymco:2012年美国每周有超过55万的手机用户更换新款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88740.html Sat, 05 Jan 2013 15:43:24 +0000 //www.otias-ub.com/?p=88740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2011年共有3100万的美国手机用户弃用非智能手机。同时,在过去的两年里,超过6000万的手机用户选择使用智能手机。目前,全美每周有超过55万的手机用户更换新款手机。

 


专家分析称,智能手机的销量激增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其次则为非智能手机的供应量的不断下降。根据调查显示,商家储备仓里的存货基本都是智能手机。以沃尔玛超市为例:

 

根据个体运营商出品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比例来看,智能手机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 AT&T公司推出一款非智能手机,便会推出七款智能手机。 Verizon公司出品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比例为2:8,而T-Mobile公司的这项比例为4:5。

T-Mobile公司对智能手机一直不像其他美国运营商那样重视,但2013年该公司将完成从主打非智能机到智能手机的过度,如果按照AT&T 公司非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的比例出品手机,那么非智能手机极有可能只占所有库存的12%,在美国这才是很正常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如果美国非智能手机的发 展前景并不乐观,那么全世界的非智能手机市场也将会不断萎缩。

因为非智能手机的需求量日益减少,所以制造商出品的非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少。也许在2013年非智能手机还随处可见,但是到2014年时,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见到了。截止到2015年,非智能手机很可能在美国消失不见。

]]>
Asymco:深度解读:谷歌公司与三星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图解】 //www.otias-ub.com/archives/7930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79302.html#comments Mon, 10 Dec 2012 02:30:24 +0000 //www.otias-ub.com/?p=79302 近年来,三星公司在手机销售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该公司早已取代了诺基亚公司销售业绩第一的地位。


三星公司虽然涉足智能手机领域不久,但该公司智能手机目前已成为智能手机一线品牌,每季度的销量超过5000万部 ,销售智能手机获取的利润将近占所有行业总利润的40%。

 


调整经营方向是三星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提供多种智能手机产品以供广大消费者选择。2010年第一季度,三星公司出品的手机中智能手机只占3%。请看下图,这是三星公司最近一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数量所占的市场份额:

 


所以三星手机的平均售价翻了一番,其售价从115美元上涨到了234美元。

 


当然,利润也翻番:从12%上涨到了21%。

 


三星公司获取的总体利润从每季度6400万美元上涨到每季度1亿多美元,获得了巨额利润。三星公司不仅取代了诺基亚公司已经占领了14年的领军地位,而 且三星公司获得的利润也是诺基亚公司望尘莫及的。目前,三星公司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越谷歌公司。三星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依赖于安卓系统。三星公司的崛 起归功于其及时的使其品牌手机配备安卓系统。三星公司出品的具有突破性的Samsung Galaxy 系列手机属于2010年推出的Galaxy S系列之一。

 


同时,据上图的曲线显示,三星Galaxy系列手机的推出影响了谷歌公司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该图的走势不能代表什么的话,那么安卓系统创造了一个非常 有趣的行业。现在有一系列的疑问,三星公司获取的利润仍旧会持续增长吗?为什么其它配置安卓系统的品牌手机公司并未获得成功呢?为什么谷歌公司并没有凭借 安卓系统取得成功呢?为什么摩托罗拉公司也未取得成功?三星公司从谷歌公司出品的手机操作系统中获取如此巨额利润,如果谷歌公司从自身利益考虑限制三星公 司出品的手机应用平台的范围,那么三星公司会怎样呢?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将渐渐浮出水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www.otias-ub.com/archives/79302.html/feed 866
Asymco:数据显示三星广告投放规模可以比肩可口可乐 苹果被远远甩开 //www.otias-ub.com/archives/8249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82493.html#comments Sat, 01 Dec 2012 16:55:21 +0000 //www.otias-ub.com/?p=82493 市场调研公司Asymco的创始人霍拉斯(Horace Dediu,人称“分析师之王”)经过对苹果、三星、惠普、戴尔、微软和可口可乐这六家大型公司在广告这块的投入调查,制作了一张对比图表。虽然可口可乐不是其它同类型的公司,但其销量主要是依靠广告,所以选其作比较。

三星广告投放规模可以比肩可口可乐 苹果被远远甩开

如图所示,相当而言苹果公司在广告方面的投入还真位于业界下游(此前我们报道过苹果广告中的“果女郎”不得不用自己的照片以节约经费)。而苹果最大的竞争公司——三星在宣传上是不惜血本,广告费都能与可口可乐匹敌了。

三星广告投放规模可以比肩可口可乐 苹果被远远甩开
苹果累积的口碑为其节约了不少广告费,另外各种其他行业的广告、电影、电视秀几乎都会用到苹果产品,出镜率大大增加。而三星要想与苹果一拼高下,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还真是广告。三星值得欣慰的是,自己投入的大量广告至少也给其赢回了“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公司”的称号。

]]>
//www.otias-ub.com/archives/82493.html/feed 1
asymco:2012年黑色星期五在线销售数据 iPad主导移动设备流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81594.html Tue, 27 Nov 2012 15:16:54 +0000 //www.otias-ub.com/?p=81594 IBM的数字分析基准(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报告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销售情况是非常不错的。总体的在线销售额增长了17.4%,而移动设备的流量更是增长了24%。在移动设备占据的24%流量里面,手机贡献了13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也有11个百分点(分别占了移动设备的54%和46%)。

Online 2012 数据(图片来源:asymco)
手机流量中,iOS设备几乎占据了2/3的份额,Android约1/3。平板电脑的流量中,苹果的iPad为88%、亚马逊的Kindle和Nook是5.5%、三星的Galaxy Tab为1.8%,其它平板为4.4%。总体而言,iOS有着77%的移动通信流量,Android(不含亚马逊的Kindle和Nook)则是23%。

这是个有趣的移动设备消费快照,让我们对比2011年和2010你那的数据,看是否能发现某种模式:
Online 2011 数据(图片来源:asymco)

2011年在线销售数据

Online 2010 数据(图片来源:asymco)

2010年在线销售数据

除了移动设备线上购物在两年间从5.2%到24%的显著增长外,我们也好奇iOS的增长超过了Android。黑色星期五的购物流量,Android从2010年的1.43%增长到了2012年的4.92%。同一时间,iOS从3.85%增到了18.46%。(换句话说,iOS增加了4.8个百分点,而Android只有3.4)

原因从上面的突变看来是显而易见的:iPad是占主要支配地位的移动购物设备。你也可以从下面的柱状图观察到:

黑色星期五移动设备百分比(图片来源:asymco)

2年前,iPad在数据上还落后于Android手机,而现在,它几乎是Android手机的2倍了。我们感兴趣的还有iPhone的高歌猛进,奇怪的是在美国的Android用户走向了其它的方式——来自comScore的数据是——只有手机。(我估计comScore的数据一般都在每年的11月期间,因此2012年也只到11月):

2010-2012手机用户数(图片来源:asymco)

可以这么说,有了用户和流量的数据,使我们能够衡量人均的消费量——也就是每个用户设备的流量百分比:

设备流量百分比(图片来源:asymco)

所示的比例是每百万智能手机的使用用户数(百万分之一的购物流量),iPhone用户的数量约为Android用户的3倍,而两年前的比例为2:1。

总的来说,iPad正在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在这点它有着一个近乎垄断的地位。我们不太满意的解释是Android用户的人口统计是不同的,Android的用户基数现在是如此的巨大,而且最流行的设备也不是最便宜的——还有其它的因素在起作用。

[编译自:ASYMCO]

]]>
asymco:2012年Q3 谷歌运营利润率降至23.7% 点击成本下降 //www.otias-ub.com/archives/7981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79813.html#comments Mon, 19 Nov 2012 16:58:16 +0000 //www.otias-ub.com/?p=79813 谷歌的运营利润率在上季度跌至23.7%的低点。在2007年至2009年,其利润率曾从31%增长至37%。之后则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下图为谷歌(蓝线)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运营利润率表现,并加入了微软(绿线)及苹果(黄线)以作比较。

谷歌利润率下滑的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与摩托罗拉合并收入。摩托罗拉的毛利率仅为18%,如果将其排除在外,谷歌的毛利率可达61.5%,但即便如此,谷歌核心业务的利润仍在下降。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点击成本的下降(搜索下降-16%,网站下降18%)。而谷歌支付给其广告合作伙伴的分成也是如此,这一情况在今年1月就已经讨论过。

其中根本的问题,是单次点击的价值没有以往高了。这是不是大量的移动用户导致的呢?但谷歌自己并没有这样说过。

下图展示了更详细的谷歌财务数据,微软和苹果也被放在旁边以作比较。

via:雷锋网
]]>
//www.otias-ub.com/archives/79813.html/feed 147
asymco:数据解读智能手机的增长悖论 //www.otias-ub.com/archives/77590.html Wed, 07 Nov 2012 17:03:10 +0000 //www.otias-ub.com/?p=77590 comScore的报告称,美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在8月份地超过了50%。这不能算是一个惊喜,因为普及率非常的线性。现在,我们已经越过了这个具有意义的里程碑,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从非智能机消费到智能手机消费的转化率。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度”。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5307_11100705107278702.png
我们可以假设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度有80%,80%被购买的手机是智能机。我们不知道的是,它在80%以上还能走多久。如果功能及停产的话,这可能达到100%,但我们不知道潜在的需求以及需求会持续多久(就像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机的转变过程一样)。
为了在这次测量中留个心眼,下面的图显示了非智能机到智能机的转换发生率。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4a32_111008120764025342.png
它测量的是在每个特定的测量周期加入的智能手机数(3个月结束的月份显示在X轴)。线条表示的是3段期间的移动平均数。请记住这表示的是新入网的用户数,因此不包括智能手机的转换。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测量非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转换有多快。 

数据显示,有很多的智能手机在2012年年底被采用(比之2010年年底)。或者,到新的智能手机用户加入生态系统一样快时,渗透率为50%(对照2010年底的20%)。考虑令人鼓舞的情况,假使有50%的机会空间,”S曲线”还没到达一个拐点。

目前的增长一切顺利,有一个惊喜的数据。在过去的24个月,2010年和现在的所有的增长是由于Android和iOS。在过去的24个月里,Android和iOS的用户分别增加了5000万和2600万。智能手机用户增加净额约为60亿美元(RIM则失去了约1200万美元,Windows失去了150万美元,其它的损失了260万美元)。在这两年,Android已经获得了iOS两倍多的用户。换句话说,Android获得了70%的增长,而苹果只有30%。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1684_11100924603339222.png

但是,如果我们会看过去的12个月,它分为2350万的Android和1700万的iOS。Android获得了58%的增长,苹果则是42%,与Android的差距也从40个点降到了16个点。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cf49_11101033448996872.png
也有轨迹证明它们在市场中的平台安装数。
//www.otias-ub.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82e7_111012415833169102.png
在过去六个月中,Android市场份额的增长正在放缓,而iOS仍在继续扩大。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么未来50%的可能不表现为人们所预料的(即晚期采用者将采用低价的商品,提供加速Android的采用),事实上,晚期采用者可能比早期采用者更挑剔。它不是整体经济增长的成本。晚期采用者和早期采用者以同样的速度转换。 

因此,矛盾的是,后期市场的前景似乎iOS的增长更强些。此外,由于我们达到饱和,也许另外三年的长期增长可能会在美国结束,但是iOS用户的忠诚度可能会给它在市场中带来另一个优势,增长是由”平台流失“带来的。

美国的手机市场在许多方面有着严酷的考验,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也许也在整个世界的范围里发生着。

[编译自:asymco,The late smartphone adoptr paradox]

]]>
Asymco:预计2014年下半年iOS用户量将破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9545.html Wed, 19 Sep 2012 01:30:42 +0000 //www.otias-ub.com/?p=69545 就在苹果发布iPhone 5并开始对外预订之后,该公司宣布他们iTunes的账号增加到了了4.35亿个。下图可以看出iTunes账号数量是如何随着iPhone 5的问世而改变(如下图)。

 

据悉,现在iTunes账号的月增加量可高达1200万个(如下图)。从iTunes的账号我们可以看到iOS用户队伍的不断壮大。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推断,iOS的用户量将在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之间破亿的销售量。

]]>
asymco:Google Microsoft Apple营收对比 //www.otias-ub.com/archives/65220.html Sun, 26 Aug 2012 04:56:55 +0000 //www.otias-ub.com/?p=65220 Google、Microsoft以及Apple的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三家主力公司本季度表现尚可,Google 营收增长大约22%,Microsoft营收增长4%,Apple 增长23%,其中Apple的业绩增长低于市场预期。

下图按部门或者产品线分门别类地显示了三家公司的营收情况:

2007年5月,Microsoft以6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aQuantive,这是微软公司在2011年收购Skype之前最大的一笔收购案。2011年5月10日,微软宣布以85亿美元现金并购了Skype,这使得微软业绩一度下滑,微软在线服务部门损失了66.7亿美元。如果不受收购支出影响,微软的营业收入大约可以上涨3.6%,Google营业收入增长了11%,Apple营业收入增长了23.4%。

下图显示了三大公司的营业毛利润:Apple的营业毛利跌至33.1%,Google的营业毛利跌至29.2%。若把收购支出费用排除在外,Microsoft毛利润可达35%。

下图显示了三大公司的部门营收或单个产品线营业收入:

 

来源:asymco

]]>
Asymco:预计2012年Apple的GameCenter用户数达到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2470.html Sat, 11 Aug 2012 14:23:20 +0000 //www.otias-ub.com/?p=62470

几乎大多数人都知道iOS是个不错的游戏平台,很多人使用iOS主要是为了玩游戏。不过,值得深思的是iOS短短几年时间改变了长达30多年的视频游戏市场。

在2012年WWDC(苹果电脑全球研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其GameCenter用户数量超过1.3亿。基于苹果提供的数据,Asymco发现Game Center用户数量尚在任天堂DS和Play station2之后。去年,OpenFeint表示其用户有1.8亿,这意味着苹果要想做业界首领仍不大容易。不过,从另一方面看,GameCenter发布时间尚短,能够在短时间内积聚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足见iOS系统功力深厚。

虽然Game Center1.3亿的用户数量颇为惊人,并且苹果移动设备大范围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用户会通过iOS平台玩游戏,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iOS设备用户并不是定型的游戏玩家,他们更可能通过AppStore满足自己好奇炫酷的心理。由此得出,一些非游戏用户下载《愤怒的小鸟》或者登陆GameCenter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用户是长期活跃用户。同样,一些买DS或者PS2的人也并见得就是忠实玩家。

 

苹果1.3亿用户可能不全是铁杆玩家,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硬核游戏玩家在整体玩家数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市场。苹果方面表示开发GameCenter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吸引用户以及获得用户详细信息。

“主机游戏还是iOS游戏”愈演愈烈,但我认为iOS不必非把其他同行赶尽杀绝独享尊位。不少喜欢玩主机游戏的用户也希望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玩游戏,当然也有不少用户认为iOS设备就可以满足玩游戏的需求。

总而言之,iOS平台的确造就了一个大时代,即便有些人并不认为iOS是为游戏而生,但事实就在眼前。Asymco认为GameCenter用户数量有望在2012年年底达到2亿,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会吸引更多人加入掘金者的行列。

]]>
Asymco:分析师预测2012年新iPhone出货可达1.7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6210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62102.html#comments Wed, 08 Aug 2012 16:59:19 +0000 //www.otias-ub.com/?p=62102 2012年8月8日市场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师霍拉斯·德迪乌(Horace Dediu)预测,在未来一年2亿部的iPhone出货量中,iPhone 5可能占到1.7亿部。

德迪乌估计,未来12个月iPhone出货量将达到2亿部。根据过去的情况推测,iPhone 5将占到iPhone出货量的约85%。

德迪乌估计,未来12个月iPhone出货量将达到2亿部。根据过去的情况推测,iPhone 5将占到iPhone出货量的约85%。

德迪乌引用了苹果营销掌门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的说法。在苹果-三星专利侵权案庭审中作证时,席勒解释了苹果的iPhone出货量预期,“每一代iPhone出货量约相当于前几代产品之和。”德迪乌发现,iPhone 3G出货量是iPhone的4倍,iPhone 3GS出货量是iPhone和iPhone 3G之和的1.6倍。iPhone 4出货量是前三款产品之和,iPhone 4S出货量正在达到前四款产品之和。鉴于iPhone 4S至少还会再销售1年时间,出货量达到前四款产品之和几乎是肯定的。

德迪乌预计,在其生命周期内(未来两年),iPhone 5出货量将超过2亿部,甚至可能达到2.5亿部。

外界普遍预计苹果将于下个月发布新款iPhone,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将于9月12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
//www.otias-ub.com/archives/62102.html/feed 1
Asymco:美国Lumia用户约为33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56880.html Sat, 14 Jul 2012 12:53:51 +0000 //www.otias-ub.com/?p=56880 Nielsen和ComScore都对今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并分别发布了数据报告。但ComScore数据通常每月更新一次,而Nielsen则是每季度进行更新,而且两家公司数据分析依据有所不同。如此一来自然会有一些差异。另一家分析公司Asymco则对这两家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横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Nielsen和ComScore两家数据都表明,iPhone和Android手机仍占据主要市场。

2. Nielsen根据手机制造商作出了更详细的分析,比如Android手机制造商包括三星和HTC等,Windows Phone品牌则包括诺基亚、三星以及HTC等。其中,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所占市场份额为4.5%,细分为Windows Phone的1.3%和Windows mobile的3.2%;Windows Phone所占比例中,三星和HTC各占0.5%,诺基亚Lumia 0.3%。

3. 根据ComScore统计的智能手机用户总数1.1亿,再结合Nielsen报告中诺基亚所占比例0.3%,得出美国Lumia用户约为33万

 

Via :雷锋网

]]>
Asymco:数据显示PC与Mac销量比率已经降至1985年水平 //www.otias-ub.com/archives/55399.html Wed, 04 Jul 2012 14:37:42 +0000 //www.otias-ub.com/?p=55399
统计显示PC与Mac销量比率已经降至1985年水平

统计显示PC与Mac销量比率已经降至1985年水平

2012年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Asymco分析师霍雷斯德迪尤(Horace Dediu)编制的“1984年以来的PC与Mac销量对比变化图”显示,PC与Mac销量比率一直在稳步下降,现在已经降至1985年的水平。

霍雷斯德迪尤编制的这张图表清晰地反应了PC与Mac销量比率在过去25年里的变化情况。苹果在1984年推出首款Mac电脑,次年PC与Mac的销量比率大约为20倍。

从1985年到1996年,PC与Mac销量比率一直处于无规则的波动状态,大多保持在15倍以下。从1996年到2004年,PC与Mac销量比率逐年递增,最高达到55倍左右。自2004年至今,PC与Mac销量比率逐年递减,目前已经降至1985年的水平即20倍左右。

必须指出的是,德迪尤统计的销量仅包括电脑,没有包括其他的计算设备如iPhone和iPad。但iPhone和iPad肯定对Mac的销量构成了影响。

PC与Mac销量比率从2004年之后便处于下降趋势之中,苹果在2007年推出首款iPhone后,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随后,苹果又发布了更多的移动计算设备。对苹果移动设备的需求激发了市场对Mac电脑和苹果其他产品的更大兴趣,并且为苹果商店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过去两年的PC销售业绩一直不佳,苹果是少数几家保持销量增长的厂商之一。据NPD Group在2011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PC销量仅比上年增长4%,而Mac销量同期增长了26%。

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苹果和惠普一直在争夺PC销量的冠军宝座。苹果在去年底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电脑厂商,但今年第一季度又以微弱差距败给了惠普。

当然,Canalys在统计时将iPad也算作了个人电脑,这显然对苹果是有利的。但那并未影响Mac电脑的需求增长。

如果不计iPad销量,Mac电脑的销量份额仍然很低。但德迪尤的统计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Mac电脑是Windows PC的一个可行且更有吸引力的替代产品。

]]>
Aysmco:RIM 难逃灭亡的命运? //www.otias-ub.com/archives/55032.html Mon, 02 Jul 2012 15:35:05 +0000 //www.otias-ub.com/?p=55032

RIM 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糟糕了。根据 Aysmco 网站的报道,2012年 RIM 第二财季设备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1%,而与第一财季相比下降 30%。(诺基亚的情况更加糟糕,第二财季同期相比下降 50%,与第一财季相比下降 39%)。显然,公司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面临的破产的境地。如果你认为 Blackberry 10 能够拯救公司的话,或许是太过乐观了。

Asymco 网站给出了一副图表,对比了各公司多年来的营业利润率变化,目前,RIM 的营业利润率已经下落到灰色区域,即 0% 以下。分析师 Horace Deniu 认为,“营业利润率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正如我经常重复说的,从历史上来说,没有一个公司在跌落到灰色区域之后还能幸存下来。”

他认为,一个制造商的产品要取得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

  • 消费者信任平台的前景
  • 运营商认为产品能给他们的核心业务创造价值
  • 开发者在平台上投资,进行创新

如果三个因素都满足,制造商会实现一个健康的增长周期。如果任何一个因素缺失,会影响其他因素,带来恶性循环。营业利润率的下降是其中某个因素未获满足的早期征兆。一旦陷入这种状态便很难恢复。从理论上来说,有一种方法应该奏效,那就是投资开发新产品,这样企业情况会继续下滑,但可能会重构信任、质量和关系。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这通常是无效的。因为企业在下滑的过程中,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压。竞争者会填补企业留下的空白,将用户拉进自己的封闭生态圈。企业将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抵抗。RIM 和诺基亚今天面临的正是这种情况。

 via:ifanr
]]>
Asymco:数据告诉你苹果应用的现状 //www.otias-ub.com/archives/50661.html Wed, 13 Jun 2012 14:30:17 +0000 //www.otias-ub.com/?p=50661 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公布了一些关于自家应用生态的数据:目前应用下载的总量达到300亿次;应用开发者获得了50亿的收入分成;iTunes的账户数目达到了4亿。因为苹果公布的内容还是非常表面的,所以Asymco公司利用自家的数据对苹果应用生态的状况进行更深的分析,并给出了下面的几个表格。从这六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应用下载的总量在不断的上升,而且增长的幅度也是十分惊人的。而开发者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基础用户数量的增加,应用软件的下载量也在持续上升。如今每天大概有4950万个应用被用户所下载。上面的图除了统计下载数据外,还加入了iTunes用户下载歌曲和电子书的数据,使得整个图的信息量骤然增加。虽然用户基数是相同的,但是应用下载的增长速度是另外两个的4倍有余。



经过了很短的时间,应用下载的总量就达到了音乐下载总量的两倍。从另一个角度看图,当苹果应用的下载量达到3000万的时候,音乐商店的下载量仅为300万。

一般情况下,支付音乐的价格比购买应用的价格要贵。根据上图的数据可以推测,未来应用软件给苹果带来的收入很有能要超越音乐所带来的收入。另外,图中标出的应用收入只是总体收入的30%(在应用商店的收入比例分成中,苹果只收取30%)。换句话说,应用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业务。

每个独立的iTunes帐号所购买的应用和音乐的数量都是变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应用的下载量在超越歌曲下载量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完全是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就数字媒体而言,它们的应用在下载业务方面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下载的增长幅度大于开发者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就说明应用的价格正在下降。自从应用下载的数量突破10亿后,应用的平均价格稳定在一个水平。现在所有应用的平均价格大概是24美分。


最后我们看看版权所有者和音乐服务开发者的收入情况。虽然不知道音乐领域的收入分成是多少,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版权所有者的收入比例要比开发者高。开发者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Via:asymco

]]>
Asymco:2012年Q1 Windows PC出货量占到全球整体计算机78% //www.otias-ub.com/archives/45344.html Fri, 25 May 2012 02:30:07 +0000 //www.otias-ub.com/?p=45344 调研公司Asymco周三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Windows PC出货量占到全球整体计算机(传统计算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的78%,而Mac OS X计算机占3.7%。报告显示,第一季度Windows PC出货量占到全球整体计算机出货量的78%,该比例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4%,但低于上年同期的90%。Mac OS X计算机的该比例为3.7%,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

 

苹果蝉联全球最大计算机厂商 受益于iPad热销
苹果蝉联全球最大计算机厂商 受益于iPad热销

 

iOS计算机(如iPad)所占市场份额为11%,低于上一季度的13%,但高于去年同期的4.2%。相比之下,亚马逊Kindle Fire出货量显著下滑。自发布以来,Kindle Fire总计销量预计为500万部。

三星Galaxy Tab出货量为160万部,环比出现下滑,但同比有所增长。而其他Android平板电脑出货量约为500万部。

整体而言,苹果仍是最大计算机厂商,市场份额为14.6%。惠普第二,市场份额为14.1%。联想第三,市场份额为10.7%。戴尔第四,市场份额为9%。宏碁第五,市场份额为8.9%。

报告指出,经过两年的发展,iPad在计算市场的影响力已经有目共睹,甚至对传统PC厂商构成威胁。

]]>
Asymco:2012年2月份50%的iPhone在美国来自重复购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30033.html Sun, 08 Apr 2012 16:35:07 +0000 //www.otias-ub.com/?p=30033 据国外媒体报导,市场调研公司Asymco分析师Horace Dediu经过分析后,日前公布了一项iPhone在美国的重复购买率数据,结果显示 这个数据将近50%。也就是说,目前在美国所有的iPhone用户当中,有将近一半的消费者是以新款来代替旧款iPhone。

 

Dediu称,根据早前的一项数据显示,Android用户(美)在今年2月份(单月)增加了287万,iPhone用户的数字则是152万。而之前另一 家市场调研公司曾分析指出,iPhone在今年2月(美)的销售约为300万 台,意味着2月份美国的新增iPhone用户约为148万,剩下的那一半用 户只是将手机进行了更新。

]]>
asymco:智能手机创新带来丰厚利润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46.html Sat, 03 Mar 2012 09:07:57 +0000 //www.otias-ub.com/?p=25846 手机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有线电话服务是令人满意的。当时,美国有线电话的渗透率达到了99%,而且价格也很便宜。通信行业在那个年代还处于没有监管的状态,许多公司在长途电话套餐上竞争激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出现的手机。用户不乐意去利用手机进行至关重要的通话。

那时的手机通话质量差,覆盖面积小,电池续航能力弱。但是,手机的出现产生了一种全新通信业消费模式。它让呼叫者不只是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通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简单的价值定位促使一个强大商业模式的出现。该商业模式推进了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

20年来,它引起的巨大的变化,使得消费者可以完全摒弃有线通信。曾经有着卓越品质的有线通信正被无线通信取代。

使用移动电话会增加用户的通信费。由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信,其费用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整体费用增加了,但是固定电话的费用降低了。后来,还可以发送和接收多种类型的信息。蜂窝网络技术促使了这种通信方式的形成,在固定电话时代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技术。

对于运营商来说,利润空间是巨大的。短信和数据套餐的收入大大超过了80年代的预测。

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使得同样的现象再次发生。考虑这样一个粗略估算:iPhone发布后,手机产生的营业利润,如下图所示:

尽管Apple占据了75%的利润,但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下面是一个与之类似的关于营业额的统计图:

另一种形象化市场演变的方法是分析2009年至2001年第四季度合价以及图中利润率与成交量的条状面积。

从上到下,可以看到成交量、营业额、利润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各个厂商间重新分配。(在上面图表中,每一个像素点相当于100万美金)

这些图表阐述了结论:只要不断创新,任何一个市场中都不存在“利润守恒定律”。这是因为,不存在“价值创造守恒定律”。商品一旦证明其价值,消费者将乐意购买。相反,如果没有价值创造的革新,市场将停滞不前,所谓的竞争也只是一场零和博弈。

关于颠覆性的发展,尽管往往是将利润从行业中的现有企业转移到新进入企业,但也有可喜的一面,总体市场的规模有增长,有时增长非常显著。

编译者:遛小象的大蚂蚁

]]>
Asymco:2011年苹果iOS设备销量为1.56亿部 //www.otias-ub.com/archives/24543.html Fri, 17 Feb 2012 15:45:03 +0000 //www.otias-ub.com/?p=24543 Asymco 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iOS设备在2011年的销量为1.56亿部。自Mac在1984年面世以来,苹果Mac电脑的总销量为1.22亿部,这意味着 去年1年的iOS设备销就已经落下30年中Mac销量的总和。截至目前为止,苹果iOS设备的总销量为3.16亿部。

]]>
Asymco:2011年Q4美国以外市场iPhone激活数量占63%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92.html Sat, 11 Feb 2012 17:03:03 +0000 //www.otias-ub.com/?p=23992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师贺拉斯•德迪乌(Horace Dediu))在博客上称,2011年第四季度,63%的iPhone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被激活。而随着iPhone 4S在中国上市,该比率有望大幅上升。

德迪乌称在博客中称,在最近的一个季度,iPhone在美国的激活数量出现增长。他推测,原因应该是苹果推出了iPhone 4S,并在美国新增了第三家合作运营商Sprint。去年第四季度,63%的iPhone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被激活,长期趋势十分明显:美国市场对于苹果最有价值的产品销售的重要性正日益降低。

鉴于iPhone 4S上月在中国市场开始销售后体现出的巨大需求,今年第一季度期间,苹果iPhone的海外销量预计将大幅增长。如果世界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能在今年晚些时候销售下一代iPhone,它在中国的销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
Asymco:2011年Q4 苹果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8.7%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35.html Fri, 03 Feb 2012 17:42:19 +0000 //www.otias-ub.com/?p=23435 市场分析公司Asymco分析师公布一份季度评估报告,与手机利润有关,对于苹果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其它企业来说是坏事。
根据苹果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来看,2010年时,苹果的份额才3%,上季度增长到8.7%。不过,2010年时苹果的利润占比39%,2011年增长到了75%。

  报告还分析了8大手机商的数据。当中,只有5家是盈利的。其中三星占利润的16%,最接近苹果。然后是诺基亚、RIM、HTC。摩托罗拉移动和索尼(最近全盘买下索尼爱立信股份)仍处于亏损之中。

要注意的是报告谈的是所有手机,不只是智能手机。

]]>
Asymco:苹果应用分布图–iOS应用在全球的分布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82.html Tue, 17 Jan 2012 16:37:17 +0000 //www.otias-ub.com/?p=22582 近日,数据调查机构Asymco发布了一份最新出炉的苹果应用分布图,显示了iOS应用在全球的分布情况。通过该图,我们可以看到,和互联网一样,应用已经遍布全球,成为了一种新的大众传媒形式。

不过,和书籍、音乐、电影等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应用的分布情况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数字设备。以下是Asymco发布的三张图,其中第一张表示目前可买到iPhone的123个国家,第二张和第三张分别表示可购买iTunes音乐的51个国家和可购买iTunes电影的的6个国家。

 相比应用这类新媒体,传统媒体行业对授权有更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可通过剧院、DVD、有线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分销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如果从目前iTunes上视频和音乐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来看,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合法的数字媒体市场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用在很多方面代表了媒体的未来。应用不仅像消费者软件和游戏一样被认为是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正在逐渐吸收其他媒体形式。很多iPad上的电子书不仅是印刷书籍的电子版,而是完全成熟的应用。如根据动画片改编的The TinTin iPad版电子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集成了读者可操控的3D模式,身临其境的360度空间,以及其他媒体形式。

音乐和电影是相对比较被动的体验,但也在逐渐吸收其他应用的功能特性。随着应用开始包含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软件和媒体之间的区别将越来越模糊。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歌曲、视频、电影通过iPhone制作完成。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包含视频和音乐片段。如果是一个带有3D效果的游戏,很难说它到底是电影还是应用。我们的媒体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媒体的发现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社交化,越来越依赖算法。如通过iPad收听Spotify上的音乐专辑,或收看Netfix电影,转换更多的不是原始媒体,而是围绕它的体验。一首歌或一个电视节目突然走红,很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进行了分享,而不是依赖广播或电视上耗资数百万美元的促销和宣传。这些应用通过社交或算法推荐决定了我们下一个要看的节目。

提供这类媒体服务的应用将对我们的消费习惯产生很大影响,如我们听、看、读,以及做的习惯。应用将帮助我们通过社交和其他过滤方式找到想要的媒体资源,并绕过机顶盒、收音机和书店等将找到的资源塞进电视机、iPad等设备中,方便我们使用。应用是媒体消费的工具和场所,面对该势不可挡的趋势,媒体公司可选择忽视,也可选择奋起。最后,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媒体类公司自己看着办吧。

]]>
Asymco:1995-2005年WindowsPC个人计算设备市场份额下滑至约50%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79.html Tue, 17 Jan 2012 16:29:58 +0000 //www.otias-ub.com/?p=22579 2012年1月17日市场研究公司Asymco表示,配置X86处理器的Windows PC在个人计算设备市场上的份额已经由1995年至2005年期间的近100%下滑到约50%。个人计算设备还包括Android、iOS设备以及Mac计算机。自1980年代初以来,个人计算设备还从未像目前这样多元化。

  Asymco的数据不同于微软有关“PC仍然主导个人计算设备市场”的观点。尽管这一趋势并未能妨碍Windows PC销量不断增长,但苹果和Google产品更快的增长速度降低了Windows的市场份额。部分国家的许多Windows PC用户至少有一款其他平台的设备,他们希望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市场研究公司IDC还表示,Windows PC市场的萎缩快于表面水平。

Windows 8可能使微软重回平板电脑市场,但是,由于发布时间要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 Android和iOS可能在此前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
Asymco:1975-2011年Android、iOS、PC设备出货量走势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63.html Tue, 17 Jan 2012 13:36:44 +0000 //www.otias-ub.com/?p=22563 2011年1月17日Asymco分析师贺拉斯·德迪欧(Horace Dediu)绘制了Android、iOS、PC设备迄今为止的出货量走势。

很明显,PC销售已开始走向平缓,上季度可能已经是PC销量的顶峰。

能打破这种趋势的是一种可能是Ultrabook,CES上展出的许多新款Ultrabook,投放市场后6个月,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便宜且性能不错的设备能否大大提振PC的销量。

与此同时,Mac销量稳步增长,Android和iOS设备则增长迅猛。

]]>
asymco: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8767.html Wed, 23 Nov 2011 01:19:33 +0000 //www.otias-ub.com/?p=18767 以制作信息图见长的 asymco 向我们描绘了最新出炉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手机出货量中仍有 69% 属于非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今年终于突破了 30%。

在这 30% 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各平台的份额构成如下:

Screen-Shot-2011-11-17-at-11-17-6_24_43-PM

 

  • Android 或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操作系统:17.6%
  • iPhone:4.4%
  • Symbian:4.3%
  • BlackBerry:2.76%
  • Bada:1%
  • Windows Phone:0.5%

而从各厂商的市场份额来看,我们很容易就能观察出过去四年间的智能手机市场走向:从 2007 年 Nokia、RIM 的两家独大,到 iPhone 问世彻底颠覆市场规则,再到如今的百花齐放。

Screen-Shot-2011-11-17-at-11-17-6_17_23-PM

  • Nokia 和 RIM 的盛极而衰几乎同步;
  • 2008 年 7 月,iPhone 3G 的发售将 iPhone 的销量真正带到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高度;
  • HTC 进入市场的时间也很早,生产了最早一批与 iPhone 进行抗衡的 Android 设备。四年来通过高效率的推陈出新,市场份额趋于稳定;
  • Samsung 销量稳步增长,并于今年爆发,近一年内的市场份额几乎与 Nokia 进行了互换——麾下旗舰产品 Galaxy S II 的市场号召力居功至伟(6 个月内销量突破 1000 万);
  • Sony Ericsson、LG、ZTE 和 Motorola 俨然已经成为了第二阵营的代表厂商。

不过有时候“销量”也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下图是 Apple 的 CEO Tim Cook 在今年 iPhone 4S 发布会上展示的“手机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信息来源是调查机构 ChangeWave Research

Mobile Phone Satisfaction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结果,不知出货量最大的三星会做何感想。

转自:ifanr

]]>
asymco:2011年Q3 主要手机厂商营业利润和收入占比比较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9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90.html#comments Wed, 16 Nov 2011 03:39:39 +0000 //www.otias-ub.com/?p=18390

上方左侧图为2007年第二季度,主要手机厂商营业利润占比:诺基亚60%,三星11%,索尼爱立信10%,LG7%,RIM5%,HTC5%,苹果1%。

 

上方右侧图为2011年第三季度,主要手机厂商营业利润占比:苹果56%,三星25%,HTC8%,RIM8%,诺基亚2%,索尼爱立信1%。

收入呢?实际上,在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手机的整体收入并不出众,甚至在全部占比中,还落后于三星的27%。而诺基亚相比其营业利润惨淡的比例,其在营收占比上还有16%的比重。而摩托罗拉在营收占比中有5%的比例,不过在营业利润对比中已经看不到它的影子了。

转自:http://www.internet2share.com/archives/5699

 

 

]]>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90.html/feed 1
Asymco:苹果财务报表分析苹果工厂价值几何?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44.html Wed, 19 Oct 2011 00:29:24 +0000 //www.otias-ub.com/?p=17144 对苹果财务报表的分析让我们可以一窥苹果的战略意图,为更好地对其进行挖掘,在此引入另一个重要指标:“机械,设备和内部使用的软件”(M&E),如下图中的黄线所示。

这让我们一眼看去就可以对这些最重要的资产一目了然。但是,它究竟代表什么,可以让我们对苹果的策略得出什么结论?

以下则是自从2005年以来按季度计算的支出图表:

该数据似乎与iPhone的出货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具体的说法应该是iOS设备,以下则是该图与iOS出货量图表重叠在一起的情况,从图中看出重合度还是相当高的。

但是,这种投入的资产通常早于从资产“输出”收益。我们可以看到,土地和建筑物等正式发挥作用的时间可能会在购买后数个季度才能体现出来,零售商店开放也是类似的情况。

如果我们这些投入到产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我们会发现这一重合度更高(本表中的Q-1指在iOS设备出货前1个季度的基建设施投入)。

进一步分析:

第一步: 最初的iPhone1代

比起iPhone正式推出的时间,M&E通常有2个季度的延迟(如以下图表),在表中我也对iOS设备做了分类:iPod touch(数量为个人估计)以及iPhone(数量来自苹果官方)。

这一阶段的成本为4.08亿美元。

第二阶段: iPhone 3G系列

第二阶段的投入周期为08年第1季度到09年第4季度,生产周期为08年第3季度到 10年第1季度。下图为投资与Q-1出货量累加图。

该阶段的时间延迟只有1个季度,同时请注意与第一阶段的规模变化。在第一阶段投入的峰值为约1.5亿美金,在这一阶段的峰值则是第1阶段的2倍左右,产出峰值则是第一阶段的5倍。

第2阶段的成本投入为10亿美元。

第三阶段:iPhone 4及iPad

第三阶段从2010年1季度开始到2011年2季度止。相应的生产阶段从2010年2季度开始到2011年3季度。

该阶段到目前为止的投入为37亿美元,在投入和产出的规模上则是第2阶段的2倍左右。

研究

数据显示在设备上的支出与iOS设备的产量有着密切关系。然而,苹果是通过外包生产而不“拥有”自己的工厂。这种相关性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内容,在下图中我们将继续讨论。

如下图所示,蓝色表示土地及建筑投入,土黄色为M&E支出,灰色为租赁改良(每季度变化值)。

黄条数据条所显示的用于iOS设备生产的机械和设备,以及保证苹果有控制生产的支出远比其他项目更高。2010年十二月,M&E支出就比起数据中心和新的苹果工业园加起来的支出还要高出50%。

M&E总投入为60亿美元。同期,苹果零售店总共花费23亿美元购买土地,20亿美元用于建筑,也就是说,苹果投资于机械和设备的价值远远高于其零售商店建筑加地产的价值。比起苹果在其他不动产方面的投资,M&E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

结论

但从这个分析得出结论或许为时过早,但我从中可以对苹果的战略手段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去年十二月,我曾撰文称苹果应该将其资本投入自己的iOS设备生产线建设上。产能的不足或许会成为他们更进一步的瓶颈。但实际上,苹果花费大量的财力用于改善生产供应链以保证其部件供应,或许也在暗中投资保证这些部件充足的生产能力。

然而从这一分析表明,苹果已经进一步整合价值链,这表明制造商用于生产和制造的很大一部分的模具和设备实际上事为苹果所拥有。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限于文章长度有限,这一主题我将另行撰文讨论。

Via Asymco  翻译雷锋网

]]>
Asymco:RIM 即将失去美国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68.html Fri, 14 Oct 2011 02:00:46 +0000 //www.otias-ub.com/?p=16868 RIM 刚刚经历了一场危机。10 月 11 日,由于 BIS 服务器故障,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百万黑莓用户突然无法使用邮件和其它互联网服务,一时间 Twitter 上充满了用户的抱怨。这对于在美国市场不断遭受打击,将欧洲、中东和非洲做为扩张地带的 RIM 来说,显然是个糟糕的消息。

但是,对于 RIM 来说,这只是不断下坠途中的一次冲撞,整个市场形势已经极为严峻。我们来看美国市场的情况。

智能手机的市场在不断扩展。今年 8 月份有 52 万用户转向智能手机。T-Mobile 报告说,今年销售的设备中,智能手机 占75%。如果整个美国市场按照这种形势发展,明年的市场上智能手机将成为主导。但是,在智能手机发展迅猛的同时,黑莓用户却呈现下降趋势。

从 2010 年 8 月起,黑莓用户数量开始不断下降,到今年 8 月份,用户数量已经跌到 2009 年末的水平。2010 年 RIM 失去了 430 万用户,而今年的情况更加糟糕,仅九月份,RIM 就失去了 120 万用户。显然,RIM 推出的一系列新机型无法留住现有用户,更无法吸引其他系统的用户。参照苹果用户和 Android 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些流失用户的走向。

按照现在的下降趋势,到明年年底,RIM 将会失去整个美国市场。即使 RIM 明年拿出了新系统,能否留住用户也是未知数。Windows Phone 7 是微软的回归之作,在科技媒体和用户中的反应都不错,但是 Windows Phone7 的用户数量增长显然并不快,如果说与诺基亚的合作是微软的救命稻草,RIM 显然已经没有任何稻草可抓了。

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了 iOS 和 Android 的天下,两者建立的牢固生态圈使得竞争对手很难攻破,在这个应用已经成为主导的时代,无法吸引开发者的平台很难立足,webOS 的惨烈收场就是一个证明,RIM 的系统老化,在吸引开发者上更是毫无作为,其所提供的核心服务已经被竞争对手赶上,难以吸引消费者。

更加糟糕的是,RIM 公司 CEO 的态度很难让人对公司的复兴有信心,今年以来,不断有高层主管离开,显然他们已经不相信有奇迹出现了。

]]>
asymco:2012年Q2 RIM手机出货量为1060万部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1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17.html#comments Mon, 19 Sep 2011 15:46:40 +0000 //www.otias-ub.com/?p=15917 据asymco市场分析师Horace Dediu所称,RIM在其2012财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并不乐观,该时期RIM手机出货量为1060万部(尽管实际手机销量达1370万部),黑莓平板电脑PlayBook市场份额下滑严重(出货量仅20万部)。

与苹果或三星相比,RIM手机出货量还不及这些竞争对手在前一季度的一半,甚至HTC表现也优于RIM。RIM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可能将下落到第5名。

尽管RIM在2011年推出了黑莓7和PlayBook等新产品,但黑莓出货量同比去年仍下滑了11%,比第一季度下跌了18%。Dediu预计RIM智能手机份额有可能跌至个位数(但智能手机市场的季度平均增长率达77%)。

此外,RIM公司的利润率也在下滑,从原来的21%下落至13%。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17.html/feed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