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 Markit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18 Sep 2021 12:07:5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HS Markit: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845万辆 下调9.3%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4009.html Sat, 18 Sep 2021 12:07:57 +0000 //www.otias-ub.com/?p=1314009

IHS Markit的汽车产量预测在全球范围内被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研究分析师广泛引用。由于全球芯片短缺,该机构又对其今年以来已经在持续下调的产量预测做出了前所未有力度的调整。IHS Markit将今年的产量预测下调6.2%,即502万辆,并将明年的预测下调9.3%,即845万辆。2023年的预期被下调了1.1%,合105万辆。

“这是过去九个月这个动荡时期以来的最大一次单次调整,”IHS Markit周四表示。

此次预期修订反映了汽车行业在一场又一场供应链灾难中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在去年最初的大流行病封锁期间,汽车行业将芯片订单削减幅度太大,使其在芯片供应中的地位让位于消费者被迫隔离期间需求激增的行业。然后是德克萨斯州遭受冬季风暴袭击,日本一家芯片工厂发生火灾,此后是东南亚Covid-19疫情爆发。

最新的供应干扰来自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重要地区马来西亚。 IHS表示,当地政府已经实施了滚动封锁措施,可能直到10月下旬该行业才会恢复到正常。

分析师周五对IHS的预期修订表示震惊。

“下调2022年预期是个大意外,” 瑞信的Dan Levy写道。 “据我们所知,这是IHS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年度预期下调。”

Evercore ISI的分析师Chris McNally称预期下调幅度“巨大”,并表示这些预期意味着供应商每股收益的共识预期应该下降15%至20%。

]]>
IHS:预计2021年全球轻型汽车将减产500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3459.html Fri, 17 Sep 2021 12:51:30 +0000 //www.otias-ub.com/?p=1313459

IHS Markit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半导体短缺及芯片封装和测试延迟,今年全球轻型汽车的产量可能会减少500万辆。因为供应链面临挑战,IHS Markit将2021年轻型汽车的产量预期下调6.2%,为7580万辆;2022年下调9.3%,为8260万辆。

芯片供应本来已经很紧张,但6月份马来西亚的封装测试工作由于政府的封锁措施雪上加霜。IHS说:“马来西亚占全球汽车产业半导体供应的13%,而我们对马来西亚的形势更悲观了。”

通用汽车、丰田已经下调产量和销售预期。

]]>
IHS Markit:预测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总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0109.html Mon, 23 Aug 2021 15:38:25 +0000 //www.otias-ub.com/?p=1300109 IHS Markit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复合增长率在20% – 28%之间。其中,Robotaxi(无人车服务)在其中的占比将达到60%,规模为1.3万亿。届时,出行市场未来会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

IHS报告指出,在未来的十年里面,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将推动整体共享出行市场发展;消费者日趋惯于共享出行服务,整体人群渗透率未来将逐步提升,参与者和参与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而在Robotaxi服务崛起的过程中,行业也会迎来新的格局。IHS Markit认为未来Robotaxi的主要参与者将集中在2-3家服务供应商,头部服务商或超过40%的市场份额。只有现在已有深度参与的巨头企业,才可能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百度可能成为领军者。凭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提前布局,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将在未来竞争中拥有先发优势。

据业内人士透露,与其他行业不同,无人车服务服务的网络化运营,一方面需要参与公司拥有L4级别的驾驶技术,而技术能力的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长达8-10年的长期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参与企业具备足够的流量、数据和市场规模,才有可能做好复杂的运营。

流量方面,百度拥有百度高精地图以及强大的移动生态基础;数据方面,刚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Apollo L4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1200万公里,并获得了278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全球领先;此外,百度已经率先于2020年10月在北京、沧州、长沙、广州等城市面向公众开放约车服务,是目前中国开放试运营城市数量最多的自动驾驶公司,在财报沟通会上,李彦宏透露了下一阶段服务扩展计划,百度将在2023年把无人车运营扩充到30城、300万用户、3000辆车。

今年早些时候,李彦宏向市场公布了自动驾驶的三条商业化路径,包括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造车和无人车服务。此次IHS Markit《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与未来出行市场展望》的发布,则从数据上对于百度的第三条商业化路径给予了规模佐证。以Robotaxi的总体1.3万亿市场规模、40%的市场占比测算,百度在2030年的无人车服务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人民币。

在无人车赛道,百度目前已经积累了几年的运营能力,并不断降低其运营成本,吸引用户使用。今年6月,百度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Moon,造车成本为48万,较上一代的每公里成本下降60%。在第二季度业绩沟通会上,李彦宏预计,到2025年Robotaxi的总成本将低于网约车,并实现规模化增长。。

在自动驾驶和无人车服务上,百度一直走在行业前列,随着中国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与共享出行服务的持续升级,百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将持续加速。

]]>
IHS Markit:预计2021年Q1全球汽车产量30%增幅难实现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5644.html Sun, 04 Apr 2021 11:49:19 +0000 //www.otias-ub.com/?p=1225644

据路透社报道,数据公司IHS Markit表示,最近发生在瑞萨公司日本工厂的火灾以及今年2月肆虐于美国西南地区的极寒天气将加剧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短缺。IHS原本预测,全球第一季度小型汽车的产量将达到约130万辆,相比去年第一季度的100万产量有着30%的明显增幅。然而,上述两个事件的发生,恐怕会让实现增产30%的愿望化为泡影。

瑞萨公司生产了全球市场上约30%的微控制单元,此次停工对汽车芯片市场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而瑞萨公司表示还需要至少100天才能恢复火灾之前的产能。

另外,受今年2月席卷美国西南部的极寒天气影响,包括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多家企业的芯片工厂受灾严重,生产和销售能力都显著下滑。

IHS表示,此次全球汽车行业“芯片荒”大概始于去年年底,主要原因是疫情扩散导致的东南亚工厂产能下降。现在,火灾和严寒又分别消耗掉了日本和美国工厂的一部分产能,对汽车芯片市场来说真可谓雪上加霜。

IHS推测,早先预测的全球产量增幅30%恐难以达成,实际产量增幅只能达到约12%。全球汽车行业“缺芯”现象将继续,到今年第四季度方能有所缓解。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上周,一艘巨型货轮失控横摆,堵死了苏伊士运河长达6天时间。大量船只滞留,海运严重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上的供不应求。

自 车东西

]]>
IHS Markit:预计2021年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翻番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7703.html Wed, 24 Feb 2021 12:10:35 +0000 //www.otias-ub.com/?p=1207703

据外媒CNET报道,由于新冠大流行,从销量角度来看汽车行业在2020年经历了糟糕的一年。然而,电动汽车在今年的表现预计将相当出色,IHS Markit的新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这家预测公司在上周五披露了美国电动车领域的数据和预测,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创下了新纪录,占新车销量的1.8%。

去年12月,电动车在新车注册中的比例推升至2.8%。与传统汽车相比,这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该公司也顺便透露了这个信息:2.8%的数字是三年前的三倍。换句话说,去年12月购买电动车的人数是2017年12月的三倍。部分原因可能是有更多的选择在销售,但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人对电动汽车感兴趣。

真正有趣的部分来自IHS Markit对2021年及以后的预测。该公司认为,今年我们将看到电动汽车占据3.5%的市场份额,比2020年的数字刚好翻了一番。事实上,这也与一些汽车制造商的额外电动汽车进入经销店的时间相吻合。该公司预测,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占所有新车销售的10%。这将是购买趋势的巨大转变。该公司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继续支持零排放动力系统运动,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将持续增长。例如,我们已经看到通用汽车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对于销售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根据数据显示,大多数电动车车主在准备换掉现有电动车时,都会再买一辆。去年特斯拉在美国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中占比高达79%,这给了其他汽车制造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竞争。

自 cnbeta

]]>
IHS Markit:预计2021年全球新轻型车销量为8340万辆 同比增长9%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5197.html Mon, 21 Dec 2020 08:41:03 +0000 //www.otias-ub.com/?p=1175197

IHS Markit表示,由于全球行业需求水平特别是主要市场的复苏,预计2021年全球新轻型车销量为8340万辆,较2020年的7650万辆增长9%。

该预测假设有效的新冠疫苗将在2021年中期广泛接种,尽管该机构预计直到2022年才能全面接种。

IHS Markit预计2020年的汽车销售将比2019年下降15%。

从地区来看,欧洲的复苏前景复杂,包括疫情卷土重来和持续的限制措施、各国分化的经济支持、英国脱欧谈判以及对假日季后第三波疫情的担忧。

IHS Markit预计,2020年,西欧和中欧汽车总销量为1370万辆,同比降幅24.2%。尽管英国退欧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在12月推出新冠疫苗为新年前阴暗的冬季提供了一些希望。IHS Markit预计该国在2021年汽车需求将同比增长11%,至1530万辆。

IHS Markit首席汽车分析师Chris Hopson认为:“展望2021年,美国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600万辆,比2020年预计的1450万辆增长10%。销售预计将在下半年提速,因在夏季将广泛接种新冠疫苗。”

IHS Markit预计,2020年全球轻型车产量将达到7410万辆,同比下滑17%,2021年的产量将实现反弹,预计将增长14%,达到8430万辆。

]]>
IHS Markit:后COVID-19时代的5G经济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1826.html Thu, 03 Dec 2020 20:15:43 +0000 //www.otias-ub.com/?p=1161826 IHS Markit发布了新报告“后COVID-19时代的5G经济”。21世纪20年代初期仍是5G的繁忙时期。随着5G早期版本的出现,专家们拥护的5G将以何种方式改变,或者对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

IHS Markit预计,5G的持续和深化部署将从根本上支持和实现大流行后世界对连通性、灵活性和弹性的紧急需求。这将鼓励以资本支出(CAPEX)和研发(R&D)的形式对5G技术进行持续投资,这些投资将建设通信基础设施,以改变行业在当地和全球层面提供价值的方式。

随着中国从与新冠肺炎的早期争斗中走出来,各种移动网络运营商(MNO)已经宣布加快5G部署,供应链也得到了加强。智能手机制造商开始发布一系列各种价位的5G手机,以吸引不同负担能力的消费者。

与前几代蜂窝技术不同,工业要求正在被纳入5G标准,部分原因是许多工业公司参与了标准化。这些用例将在成本节约和效率、新收入来源、更“智能”的产品和更好的客户体验方面推动价值。许多企业都在利用5G,目前正在进行试验和概念验证,以证明5G在技术上是否适合他们的使用案例和投资回报。

在新冠肺炎出现后的经济衰退期间,对5G技术的投资并未走下坡路,尽管许多其他投资活动出现了大幅下降。事实上,IHS Markit的新预测显示,与2019年的预测相比,2020-2035年间全球5G投资和研发净增长10.8%。显而易见,新冠肺炎时代对扩大互联互通的需求正在促进5G投资的增长。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高通&IHS Markit:5G经济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7062.html Thu, 19 Nov 2020 21:31:32 +0000 //www.otias-ub.com/?p=1157062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未来15年全球5G投资和研发投入将比2019年的预测值净增10.8%。根据由高通技术公司委托、IHS Markit独立研究的《5G经济》报告2020年更新版,尽管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到2035年全球5G价值链创造的工作岗位将增至2280万个,高于2019年预测的2230万个。

IHS Markit将这一增长归因于对5G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前所未有的需求,以及对5G将变革广泛行业的共识。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全球疫情期间深刻意识到连接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急剧加速。

最新报告中其它主要观点包括:

到2035年,5G将创造13.1万亿美元全球经济产出。

IHS Markit对2035年全球总产出(销售)的最新预测比疫情前预测下调了约2.8%,对全球实际GDP的预测下调了3.1%。

相比之下,IHS Markit报告更新版对5G总产出的预测仅下调了约0.6%,表明5G作为下一代无线技术具有极大的弹性,必将变革广泛行业。

到2035年,仅5G价值链就将创造3.8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高于2019年预测的3.6万亿美元。

在报告重点研究的七个国家中*, 5G价值链企业平均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和资本支出总和将超过2600亿美元(高于疫情前预测的2350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预计将在5G资本支出和研发投入上保持领先,两国在本次研究覆盖的15年间将分别投入1.7万亿美元和1.3万亿美元。

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农业部署的推动下,到2035年5G将创造6.4%的公共服务(政府)产出和5.9%的农业产出。

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到2035年5G将创造5.1%的全球实际产出,5G在不同行业支持的产出占比不同,如在信息通信业占比高达10.9%,而在酒店业为2.3%。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IHS Markit:2020年8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 53.1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1731.html Wed, 02 Sep 2020 12:49:17 +0000 //www.otias-ub.com/?p=1111731 9月1日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为53.1,不及市场预期的53.6和前值53.6。

IHS Markit的8月份PMI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的经营状况有了实质性改善,整体增长加速至2019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的好转反映在产出和新订单的增长更快,就业再次出现增长。

此外,由于市场对需求进一步增长的预期,美国公司对产出前景的信心创下2019年4月以来的最高。

在价格方面,由于供应商提价和原材料短缺,投入成本急剧上升。不过,通过适度提高售价,企业能够部分承担更高的成本负担。

IHS 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说:

  美国制造业复苏的程度在8月份进一步扩大,并有迹象表明,第三季度的制造业产出应该会从第二季度的急剧下降中强劲反弹。令人鼓舞的是,新订单的增加量显著改善,超过了产量,很多公司的产能甚至难以满足订单的需求。因此,订单的积压量创下了自2019年上半年以来的最快增长,这鼓励越来越多的公司雇用更多的员工。经济复苏的关键是新出口订单猛增,这一分项创下了四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这反映了许多国外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令大公司尤其受惠。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规模较小的制造商的新订单和出口销售继续下降,凸显了目前美国的复苏是对规模较大的公司更为有利的不平衡复苏。

来源:华尔街见闻

]]>
京东方志在引领产业升级:65寸面板的机会与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6403.html Thu, 16 Apr 2020 15:55:16 +0000 //www.otias-ub.com/?p=1036403
2018年第一季度京东方的全球最大液晶面板生产线体10.5代线量产。随着10.5代线第一片65寸面板的生产,包括客户分布、产品定位、资源分布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意味着中国面板企业新一篇的开启。

近几年中国大力拓展液晶显示产能之后,其产能过大问题逐渐成为每个企业的担忧,至今电视产品仍然是液晶面板产能消耗的主力产品。截止到2019年电视面板出货面积仍然占据着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的79%。而随着电视产品市场竞争进入焦灼状态,如何率先做出改变显得极为重要。截至2019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里京东方占据着20%的份额。在过去的2016年韩国面板企业双雄乐金显示和三星显示的份额各自大约在20%左右,而如今京东方也达到20%份额进而上升到全球面板供应的第一位,责任与担当集于一身的京东方针对电视面板如何做出选择牵系着所有企业的未来。

竞争格局的变化使得京东方积极实施电视面板产品变革,尝试摆脱32寸的依赖,积极扩大55寸面板供应

  • 京东方从第一条8.5代线的投资到现在的全球第一面板供应企业,他的成功其实离不开32寸。我们知道8.5代线里32寸是经济性切割产品,过去32寸一直是韩国和台湾面板企业主导的市场。随着中国大陆面板企业8.5代线大范围内的投资和量产,使得32寸供应量大幅增加,良率的提升也带来32寸质量的提升。韩国和台湾面板企业选择性的减少供应,进而避免产品的正面冲突和竞争,这也给国内的8.5代线产品发展提供了空间。
  • 良率高、供应商产品间切换技术成熟,使得拥有8.5代线的面板企业无形中开始依赖32寸。然而当国内的惠科显示扩大8.6代线投资和量产的时候,32寸又开始了残酷的竞争。过去是中国和海外的竞争,而当今是国内企业间的窝里斗。可谓是历史的翻版,只是如今的竞争主角变了。
  • 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拥有8.5代线的国内面板企业开始尝试摆脱32寸的过度依赖。根据Omdia 《大尺寸面板市场追踪报告》数据显示,京东方2020年预计供应1500万片32寸面板,同比下滑21%。
  • 8.5代线另一个经济性切割产品55寸面板一直以来困扰着京东方。由于和其他面板企业不同,京东方没有自有电视品牌,55寸也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出海口。但2019年随着面板价格进一步达到历史新低,韩国的面板企业相继宣布关闭部分液晶面板产能,而近期三星显示宣布将会在2020年年底关闭所有的液晶面板产能。这一决定无疑将会给这个产业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动荡和变化。对于京东方的55寸也是一大利好消息。京东方2020年预计出货800万片55寸面板,相比2019年预计增加29%。

10.5代线 的量产,65寸的供应超越韩国面板企业,最终导致韩国面板企业双雄放弃了液晶面板的竞争

  • 2019年京东方65寸供应已超越韩国面板企业。根据面板出货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方65寸面板供应为2500万片,同年与三星显示相比仅仅是达到了一半;而到了2019年,随着10.5代线的满产,65寸的供应大幅提升,达到了6400万片,已经超越同年三星显示供应的65寸面板5400万片。
  • 乐金显示/三星显示自从广州/苏州的8.5代线之后几乎没有新的液晶面板产线投资,而8.5代线通过双头龙设备也已经达到65/32寸套切的极致和产能的极致,这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产能与10.5代线竞争。而65寸是韩国面板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防线的突破,意味着韩国双雄失去了继续液晶面板的动力。
  • 日韩电视品牌以及中国品牌增加采购来自于中国面板企业的65寸面板。随着中国面板企业10.5代线的投资和量产,品牌企业在过去2年内一直在增加采购来自于中国面板企业的65寸面板。比如2019年,根据Omdia 《电视面板OEM信息服务报告》显示,三星电子的65寸面板采购里京东方占19%的份额,LG电子采购的65寸面板里京东方可以占47%的份额,海信采购的65寸面板里京东方占46%份额,同时这三家也是京东方65寸面板的三大客户。相反其他面板企业如三星显示和乐金显示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 在过去中国大幅度增加8.5代线的投资与量产,使得55寸面板市场快速增加,目前55寸面板市场可以占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14%,同时一线品牌企业的电视出货55寸可以占20%的份额。55寸无疑成为了当前品牌企业和面板企业的核心产品。由于未来没有新的8.5代线投资,加之三星显示宣布关闭液晶面板产能,55寸面板供应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55寸未来的战略定位也会发生变化,从战略核心到未来的分享其市场,也就是分享到更大尺寸的市场,未来65寸将会全面主导液晶面板市场。
  • 从市场表现来看供应的增加使得面板价格下跌。2019年65寸面板价格从过去的420美金最高价格下跌到历史新低165美金是最好的证明。面板价格的下跌也使得整体市场迅速扩大,品牌企业也将65寸从过去的中高端产品扩大到低端市场,大幅地扩大65寸产品线,使得整个65寸电视模具成本下跌和配套材料成本管控,这也有助于65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当前65寸占全球电视市场的8%份额,离掌控着17%~18%市场份额的55寸还有不少距离。
  • 但是随着京东方的第二条10.5代线和中国包括广州10.5代线在内的5条10.5代线全部量产并爬满,65寸市场占比有望达到双位数。
  • 未来65寸面板的供应和市场发展仍有不少路要走,谁拥有65寸面板供应资源,谁就会掌控市场话语权。

来自:IHSMarkitTMT

]]>
IHS Markit:预计2020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增长9%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4729.html Mon, 13 Apr 2020 16:33:29 +0000 //www.otias-ub.com/?p=1034729
根据Omdia最新预测,尽管由于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出现两位数下降,但全球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预计将增长9%。

由于COVID-9对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造成双重打击,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0年下降13%。但根据Omdia《OLED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今年智能手机中使用的AM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4.71亿片激增至5.13亿片,这表明今年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急剧上升。

Omdia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首席分析师Brian Huh表示:“即使在COVID-9引发的灾难性市场条件下,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也越来越多地将其产品线迁移到AMOLED显示技术。Apple有望在2020年将其AMOLED iPhone产品从2019年的两款增加到三款。同时,中国智能手机OEM厂商有望在今年增加搭载AMOLED面板的高端智能手机数量。”

这种增长完全由柔性AMOLED的需求驱动,预计2020年柔性AMOLED出货量将增长50%。对可折叠智能手机的需求正推动柔性AMOLED销售的增长。

相比之下,由于COVID-9冲击以及与AMOLED的替代:竞争激烈的低温多晶硅(LTPS)TFT LCD,以及刚性AMOLED市场预计在2020年将下降12%。

2019年的强劲增长

2019年,智能手机AMOLED面板出货量增加至4.71亿片,比2018年增长16%。因此,去年整个智能手机面板市场AMOLED的渗透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0%。

刚性AMOLED面板的出货量增加至3.13亿片,比2018年增长26%。中国智能手机OEM厂商的出货量增长是刚性AMOLED面板出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去年柔性AMOLED面板的出货量略有下降,降至1.58亿片,比2018年下降1%。使用柔性AMOLED显示屏的苹果和三星智能手机的需求低于预期。此外,中国智能手机OEMS在这一年没有扩大其AMOLED智能手机阵容。

三星显示引领AMOLED竞赛

在面板供应商方面,三星显示在2019年出货4.07亿片智能手机AMOLED面板,比2018年增长了8%。这使该公司在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全年单位出货量占全球86%。

但是,三星显示在AMOLED面板总出货量中的份额持续下降。同时,京东方、和辉光电和维信诺等其他面板制造商出货量增加。除三星以外的面板厂商,在2019年AMOLED的总出货量增长了113%,达到6400万片。

2019年三星采购更多AMOLED面板,而苹果购买量减少

2019年三星供给智能手机OEM厂商的AMOLED面板数量增长了3%,达到1.94亿片,增长主要来自于刚性AMOLED的需求增长。而供应苹果的柔性AMOLED数量下降了24%,至5600万片。

同时,面板厂商供应中国OEM的AMOLED面板数量急剧增加:华为和小米向的AMOLED出货量分别增长了287%和120%,达到7300万片和2000万片。两家公司在2019年的中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系列中都增加了AMOLED的采用率,取代TFT-LCD。

]]>
IHS Markit:COVID-19 笼罩下的全球工业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4726.html Mon, 13 Apr 2020 16:31:07 +0000 //www.otias-ub.com/?p=1034726
随着COVID-19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全球工业生产和供应链几乎停滞不前。这种流行病将导致今年工业市场的前景发生重大变化,目前Omdia预计将下降多达10个百分点。

2019年全球机械生产的收入已经处于负增长,而今年的疫情将加剧损失。Omdia预测显示,去年机械生产收入收缩至-1.6%,而2020年将急剧下降至-14.4%。

收缩的规模将是十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仅次于2008经济大萧条时期。上一次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才达到-16.4%。

Omdia预计自动化设备市场也难以在这次全球疫情冲击下独善其身。尽管之前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1.2%,但新的分析显示收入将大幅下降至-11.2%。

下图显示了到2023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IAE)和机械生产(MP)市场的年度收入增长预测。

Omdia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第一季度机械生产市场追踪报告》和《2020年第一季度工业自动化市场追踪报告》中将呈现更多分析。这些报告将详细研究COVID-19对机械生产以及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的影响。

COVID-19及其对工业活动的多米诺效应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命令强制隔离并关闭没有必要的商业和贸易,世界各地的工业活动已基本停滞。几个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将压低工业原料价格,对商品出口商造成影响。

在汽车、飞机、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等多元化程度较低且紧密整合的行业中,机械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些产业预计供应将会下降。在这些行业中,单个工厂的停产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中其他生产企业因部件供应问题而被动减产,严重情况下甚至停产。

日本的机械市场由于严重依赖出口,销售预计将遭受重大打击。韩国三星(Samsung)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和显示面板供应商,其工厂关闭将影响电子业的供应链,因零件采购受阻而导致供应商、分销商和转售商网络中引发一连串的停工。这种情况将在整个亚太、欧洲和美洲其他地区的全球工业格局中复制。

同样,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中,从汽车、造船、电力到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炼油和石化的加工行业不仅将受到COVID-19的打击,还将受到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打击。

中国的停产给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带来了冲击,在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都依赖中国作为主要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市场。尽管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似乎已经得到了控制,但大多数生产和贸易活动仍然受到限制。随着海外需求收缩,中国暂停了海外投资。

同时,Omdia在2019年第四季度预计日本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将在今年恢复。但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日本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回暖趋势将推迟到2021年。欧洲也将遭受重创,德国和意大利可能陷入衰退,并可能拖累欧元区。

漫长而艰难的恢复之路

尽管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并被认为拥有充足的防御资源,但史无前例的停工和关闭不会挽救美国或中国。

首个爆发地中国可能已经成功地遏制了冠状病毒,但是即使假设工厂恢复全面生产,也将没有市场可以供应,因为世界其他地区仍无法进行贸易。冠状病毒的残留影响还可能导致中国工业活动减弱,因为工人需谨慎行事,放慢生产和组装的步伐。

在美国,前景尤其严峻,政治局势动荡、检疫令、旅行限制以及餐馆、娱乐场所和购物中心等商业机构的关闭已经引发了大规模裁员。大量人口的收入损失将转化为消费支出的严重削减,对制成品的需求几乎消失。

关于世界经济以及全球工业生产何时会反弹,该问题的答案将取决于何时有效遏制COVID-19。可能的情况范围从最乐观到最严峻。经济急剧下滑之后通常会出现的反弹趋势这次将不可能发生,因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不得不抗击由疫情引起的衰退外,各国还首当其冲地受到低油价的冲击,并面临着疫情爆发后的损害控制的艰巨任务。

即使是最乐观的情况(疫情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得到遏制或找到某些治愈方法的论断在众多疫情评估中鲜少被认可),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残酷和持久的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
IHS Markit:从3.5D到四面曲屏的趋势将缓解柔性面板制造商提高良率的压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4661.html Mon, 13 Apr 2020 16:12:26 +0000 //www.otias-ub.com/?p=1034661 要点

○ 华为P40和P40 Pro采用了四面曲屏设计,与之前的3.5D版本不同。

○ 3D盖板玻璃的引入开启了非平面显示屏的时代。但是,非平面要素似乎正在成为区分AMOLED和LCD显示器的指标,而不是功能上的改进。

○ 制造四面曲屏,面板制造商可以使用现有的3D设备,降低成本。

从3.5D到四面曲屏的外形转换将缓解柔性显示器制造商一些提高良率的压力

2019年,华为发布了带有3.5D盖板玻璃的Mate 30产品,与之前流行的3D盖板玻璃不同,3.5D玻璃在屏幕两侧是近乎直角的曲面设计。虽然3.5D玻璃系列产品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无边框视觉体验,但也会增加屏幕误操作的概率。

无论是3D还是3.5D,这类非平面显示方式无疑是柔性AMOLED的独特功能。因此,为了区别于LCD,面板和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倾向于采用这种类型的设计方案,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引入更昂贵的贴合设备以及在良率上的波动与损失,这些都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只能通过提高售价从而获得足够的收益。然而非平面要素似乎只能给AMOLED带来与LCD显示器的差异化,而在功能上的改进却并不明显。一方面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客户的功能没有得到明显增强,这无疑让设计上更加激进的3.5D产品推广遭遇困难。

最近,华为发布了其P40系列产品。与以前的版本不同,四面曲屏的外形更注重外观的差异化和性能的平衡,而不仅仅只是提供吸引人的外观设计。这种趋势将一定程度的缓解柔性显示器制造商的在新产品量产过程中的良率压力,尤其是在touch-on-TFE和后续的模组工艺方面。

图1列举了三种不同的曲面玻璃贴合方案。

一般而言,较大的弯曲角度会导致更多的良率损失,因为在曲面玻璃贴合的过程中,面板中某些脆弱的膜层会发生断裂或剥离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良率,面板制造商需要针对性的组建不同的模组生产线,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弯曲设计的需求,这意味着会产生大量折旧和其他设备运行成本。所以近期面板商对大曲率产品的热情正在降低,因为这一设计太具挑战性。而四面曲屏的设计方案,由于可已使用3D玻璃的贴合设备完成,而这种类型的设备在前期往往已经组建完成并成功实现量产,这使面板制造商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良率改善方面使面板厂最终受益。

]]>
IHS Markit:Covid-19导致美国运动控制市场萎缩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2642.html Thu, 09 Apr 2020 10:01:11 +0000 //www.otias-ub.com/?p=1032642
Covid-19在美国的流行正在影响着经济,关于2020年经济衰退的讨论开始增多。美国运动控制市场的增长率从2018年的6.2%下降至2019年的约3.4%。

从我们在运动控制市场上的观察来看,许多厂商的日常运营似乎在停产之前并未受到影响。他们拥有足够的组件,并且在供应链中几乎没有可预见的问题。但是,随着疫情的爆发,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美国的大众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影响,商业投资将被推迟,因此运动控制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显著收缩。总体而言,终端用户需求的减少最终将影响运动控制产品制造商的收入。

例如,在3C电子行业中,2020年2月五个笔记本品牌(惠普、联想、戴尔、华硕和苹果)的单位出货量比1月下降了4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尽管中国的工厂现在几乎可以正常运转,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但一月至三月之间的产能下降幅度很大。国家统计局报告说,中国手机的产能在1月和2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随着Covid-19在全球的爆发,Omdia预计在欧洲、美国及其他地区会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在3C电子行业的推动下,半导体行业在2020年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疫情的速度和大多数人何时能恢复正常生活。对于电子产品和半导体行业来说,供需是两个关键因素。两周前,一些美国受访者并不担心未来,因为他们看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有所增加,并认为一两个月的封锁不会对工厂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对供应链没有任何担忧。

美国大多数运动控制供应商都主要依赖美国当地零部件的采购。人们相信,一旦疫情结束,生产将很快恢复。但是,随着Covid-19在美国的发展,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即使Covid-19在美国于6月底得到控制,下半年的生产也无法完全弥补上半年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需求端的情况却是截然不同的。不少公司正在通过裁员,以缓解Covid-19造成的经济放缓。许多家庭由于收入下降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从而有可能减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许多支出将被推迟到疫情得到控制且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后。由于供应限制和需求下降,电子组装和半导体行业将会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大幅下滑。假设Covid-19在2020年第二季度末得到控制,并且美国政府可以保护经济避免受重大劳动力损失的影响,那么到今年年底供需预计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Covid-19也使原本就放缓两年的汽车行业更加雪上加霜。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关闭了工厂,以预防冠状病毒的传播,而其他地方的关闭估计会增加对供应链的破坏。此外,由于人们的行动受限,汽车销售受到了影响。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在疫情爆发期间,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可能会下降90%以上。需求下降的预测可能导致一些汽车制造商调整生产计划。

Omdia预测,由于当前疫情的不确定性,第二季度美国消费电子和汽车需求将下降,连锁反应将导致运动控制制造商第三季度产量大幅下降。一旦美国控制了疫情,预计对电子产品和汽车的需求将会反弹。Omdia预计这将在第三季度发生,而美国地区的运动控制市场可能会延后三个月,在第四季度出现复苏。

]]>
IHSMarkit:2019年全球LED全彩显示屏市场出货达5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5099.html Mon, 23 Mar 2020 16:23:23 +0000 //www.otias-ub.com/?p=1025099 Omdia《LED全彩显示屏市场追踪报告》显示,全球LED全彩显示屏市场在2019年出货达57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15亿美元。在2019年第四季度出货创单季度历史最高18亿美元,环比增长15.9%。

FPP也就是点间距小于2mm产品为该行业提供了主要的发展动力,因其在图像显示质量上的大幅度提升和快速下降的平均单价,直接推动了LED全彩显示屏产品进一步替换LCD显示器、投影产品,进入更广泛的室内应用,包括企业商用、公共场所、零售应用场景。

Omdia数字标牌和专业显示器首席分析师刘会莲认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显示公司在2019年加入FPP LED显示屏行业,这对推进产业链成熟,提高上游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小间距产品供应能力的提高,势必会促使LED显示屏产品向更小间距发展。

就像三星于2019年宣布推出“ The Wall Luxury”,并于今年早些时候在ISE举行的2020年商务活动中着重介绍了这款产品。这是一款292英寸8K Micro LED电视,专为高端住宅使用设计,并计划随着“ The Wall”的推出而进一步扩展到商用市场。

2019年品牌出货排名

2019年洲明依托其丰富的产品线,应用渠道的高覆盖率最终取得了16.9%的市场份额,引领着全球LED显示屏市场。与此同时,艾比森在海外(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出货总额最高,而利亚德则在FPP市场仍保持领先优势。

除点间距>=20.00mm(>=20.00mm,并<=45mm)产品类别以外,洲明在其他产品类别中均保持着前两位的地位。

艾比森则以17.2%的收入份额领先于海外市场(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主要得益于其在租赁产品上的快速布局和突出表现。

在全球市场份额方面,利亚德虽位列第二,但其在FPP产品类别中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个品类为利亚德自身贡献了超过64.4%的收入,从2018年的55.8%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无论是从收入上还是出货量上利亚德都是FPP的全球领导者。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品牌在研发和推广点间距在1mm以下的产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利亚德和洲明。他们在全球各地区积极推广这一高附加值产品,并且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据Omdia统计,两个品牌出货之和,占据了这一品类产品在2019总体市场的70%。

2019年全球LED显示屏品牌出货排行

]]>
IHSMarkit:预计2020年液晶电视出货量下降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659.html Thu, 19 Mar 2020 05:40:19 +0000 //www.otias-ub.com/?p=1022659 要点

  • 2020年,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将下降10%,液晶电视面积出货量将下降3%。这是史上第一次出现出货面积下降。韩国公司LCD电视工厂的结构调整和面板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调整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 结果就是,从32英寸到55英寸主要尺寸面板的面积出货量下降,而6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面板的面积出货量则增长。当将来出现供需紧张时,这可能会与电视机市场的实际需求产生不平衡。
  • 预计今年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的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均将增长。面板产商正在关注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例如宽视角、高帧频和曲面屏)不断增长的需求。
  • 特别是,液晶显示器通常与电视在同一工厂生产,这意味着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将被分配到更多的产能,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需求放缓,其价格竞争将加剧。
  • 预计京东方将在大尺寸面板出货量中以26.5%的份额领先,其次是LG Display(15%)和群创(14.9%)。京东方还将以20.8%的市场份额位居出货面积榜首,其次是LG Display(15.4%)和华星光电(11.8%)。

2019年,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供应过剩,价格跌至历史新低。由于价格疲软,韩国制造商退出或暂停了其液晶电视面板生产工厂。台湾制造商也从液晶电视面板生产转移到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广视角IT面板生产,例如面内开关(IPS)和垂直排列(VA)面板。自2019年下半年起,每个面板厂商都在实施根据其需求量身定制的重组战略。Omdia的《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包含了2020年每个公司、地区和应用的出货量预测,以描绘面板制造商在2019年进行的重组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下表显示了2019年的区域发货结果以及2020年LCD电视、LCD监视器和LCD笔记本面板的发货预测。

根据表1,今年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下降将创历史新低,与2019年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由于供应过剩带来的价格下降导致的。出货量的减少预计将不低于10%,从2019年的2.872亿台减少到2020年的2.578亿台。根据表1,中国大陆公司今年继续增长,与去年相比增长9.8%。但是,由于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液晶电视工厂的改组,韩国公司的产量将仅为4230万台,下降了43.5%。如上所述,台湾制造商正专注于高附加值、超大型液晶电视和广视角IT面板,因此其面板产量将减少约13%。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增加到2.23亿台,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可能比去年紧张。此外,这些数字是在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爆发之前预测的。由于COVID-19对平板显示行业的影响以及截至2020年2月底的面板价格飞涨,供求紧张的局面可能进一步恶化。

同时,预计IT面板制造商将在2020年增加出货量。液晶显示器的年出货量增长预计将从2019年的1.436亿台增长7.9%至2020年的1.55亿台,而笔记本电脑面板的年出货量增长将从2019年的1.894亿台增长到2020年的1.934亿台,增长2.1%。请注意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年出货量增长显著高于笔记本电脑面板。原因是液晶显示器面板与电视在同一工厂生产,因此分配给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产能更高,而因此减少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

有趣的是,2020年,韩国面板公司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2.1%,达到5430万片,这是与全球最大生产商中国大陆厂商竞争的强劲举措,中国大陆的预测值为5530万片。具有更强技术竞争力的韩国公司正在基于广视角、高帧频和曲面显示器来期待更高的销量和利润。这就是为什么与笔记本电脑或液晶电视相比,韩国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在2020年增加液晶显示器出货量的原因。显示器面板的产量可能会增加,从而降低价格,而显示器面板的出货预测与去年相似,为1.38亿台。

笔记本电脑面板的供应前景温和,增长率为2.1%。但是,笔记本电脑面板的需求可能会从去年的1.69亿台下降到今年的1.67亿台,导致面板公司之间激烈的价格和数量竞争,如显示器面板的竞争态势一样。较小的11-12英寸笔记本电脑面板将比去年下降14%,至2080万台。16英寸及以上的面板尺寸将引起笔记本电脑面板市场的尺寸迁移,增长率达36%,达到1000万台。考虑到尺寸的迁移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游戏笔记本电脑)倾向于使用大面板,面板制造商将在笔记本电脑面板领域创造附加值。

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公司在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方面表现活跃。他们的目标是出货980万片,增长19%,以抵消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疲软表现,并利用其基于氧化物技术的高端笔记本面板市场的优势。另一个有趣的观点是,由于从扭曲向列(TN)面板等低端型号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过渡,预计台湾公司将在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市场上萎缩。换句话说,在过渡到使用IPS生产线的过程中,生产能力正在缩小。在OLED电视面板方面,由于广州Gen 8.5 OLED工厂的投产(月产能6万片),LG Display预计将增加82.8%的出货量,从2019年的330万片增加到2020年的600万片。但是,受COVID-19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批量生产已经延迟。去年已经被推迟了一次。如果2020年下半年才能恢复大规模生产,而不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初,那么可能会错过今年的新型号需求。因此,广州生产基地的时间安排将成为今年OLED电视出货量能否达到600万台的关键因素。

以上分析了今年各应用的发货量趋势,下面继续分析发货面积。表4显示了今年的面积出货趋势与出货量趋势相似。液晶显示器预计将创下13%的最大年增长率,其次是笔记本电脑面板的3%,液晶电视面板萎缩3%。历史上首次观察到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的萎缩。这似乎很奇怪,因为市场上正在发生向超大型电视尺寸的迁移。造成萎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在表5中。

上表显示,向超大型电视尺寸的迁移强劲且持续,与上一年相比,65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面板的增长率达到21%,达到4,700万平方米。但是,65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面板则是另一回事,其面积出货量下降了10%,为1.11亿平方米。换句话说,65英寸及以下面板的减少面积为1,290万平方米,大于65英寸及以上面板增加的面积810万平方米;尺寸迁移增加了65英寸及以上面板的面积出货量。因此,面板制造商将重点放在6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产品上,以保持产能利用率和收入。但是,由于韩国公司正在重组Gen 7和Gen 8.5产线,因此32英寸、43英寸、49英寸和55英寸面板的生产正在显著减少。在电视市场,6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型产品正在增长。但是,32-55英寸面板是主要需求。主要尺寸面板的突然下降可能会破坏电视整机和面板之间的供需平衡。这种可能性和COVID-19将成为今年影响显示行业的重要因素。

2020年,预计京东方将在大尺寸面板出货量中领先,其次是LG Display和群创,分别占15%和14.9%的份额。京东方还将以20.8%的份额在出货面积中领先,其次是LG Display的15.4%和华星光电的11.8%。

]]>
IHS Markit: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收入总额达到1,011亿美元 预期下调19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2019.html Wed, 18 Mar 2020 05:43:24 +0000 //www.otias-ub.com/?p=1022019
亚洲市场智能家居收入预测下降24.2%

Omdia表示,在冠状病毒危机的持续影响下,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收入预计将比预期减少近200亿美元。

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收入总额将达到1,011亿美元,低于Omdia先前预测的1,206亿美元。如今,预计2020年智能家居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6.035亿台,低于早先预测的6.938亿台。

智能家居市场由具有数字连接功能并充当智能家居一部分的设备组成,包括应用、安全系统以及气候和照明控制。

Omdia首席分析师Blake Kozak表示:“由于存在众多产品,与其他多元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相比,面对像冠状病毒这样的经济挑战,智能家居市场往往更具弹性。尽管如此,我们预计智能家居市场将在2020年出现调整,大多数国家的增长将放缓。”

区域性后果

Omdia预计亚洲将在2020年出现最大的放缓,其收入下调幅度将达78亿美元,出货量将比最初预测的少6,620万台。

随着亚洲地区开始从冠状病毒大流行中恢复过来,产量应有所回升。然而,库存不足可能会给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的潜在较低需求增加压力。

在美洲,智能家居设备的收入预期已下降了10.6%。美国的设备增长预计仍将高于其他国家。如果股市不反弹或病毒传播影响美国供应链,则增长预测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在美国某些地区和其他冠状病毒病例广泛的国家,专业智能家居安装的数量可能会减少。尽管某些渠道的需求可能不会减少,但是运输和交付产品或安装设备的能力可能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已经在中国发生,阿里巴巴等网站的智能扬声器订单交付已被推迟。

总而言之,尽管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但供应链挑战加上受限制的消费者市场以及安装和服务延迟可能会进一步延缓2020年智能家居技术的采用。

]]>
IHS Markit:COVID-19对显示面板需求变化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1417.html Mon, 16 Mar 2020 16:13:58 +0000 //www.otias-ub.com/?p=1021417 要点

○ 如果COVID-19的影响长期持续下去,整机制造商将面临长期的生产挫折,面板生产线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2020年下半年的面板需求可能会低于先前的预测,从而触发面板供需的不稳定。

○ 如果COVID-19的影响最终只是短期的,则整机制造商的生产线将恢复正常,并且预计2020年下半年面板需求的减少也将有限。如果按计划进行现有供应产能的关闭,则面板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会延长。

冠状病毒导致了显示面板行业的许多变数,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市场状况变化。目前,问题涉及面板工厂和各种主要材料商的生产和供应。面板厂的出货需求也直接受到设备厂商和代工厂商(OEM/ODM)的工厂稼动率影响。

Omdia会在每个季度末定期更新Omdia的中长期预测,并计划在4月初发布。在此之前,Omdia按各主要应用检查了面板需求的变化。

首先,Omdia研究了液晶显示(LCD)电视、台式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在大尺寸显示器中占很大比重的应用。此外,Omdia在以下两个假定的情况下研究,未来可以根据COVID-19的疫情发展评估需求的变化。

情景1

  • Covid-19疫情延长
  • OMD / OEM的长期生产受挫,终端市场销售放缓

当前在2020年2月和3月,面板出货量略有下降,但与现有观点相比,面板生产线利用率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位于中国的面板生产线正在造成产量下降,但受影响相对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日本和台湾)的面板产能利用率暂时上升。此外,由于担心短期面板生产问题,整机制造商也没有大幅减少面板订单。

但是,尽管整机制造商相信行业将面临更大的生产挫折,但他们并未减少订单,反而在增加库存储备。这就是为什么根据未来的市场状况可能会有变化。特别是,这种情况将导致整机制造商的库存在短时间内枯竭。此外,如果由于终端市场需求下降而导致销售量减少,则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的现有计划相比,整机制造商将不得不减少面板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应用的面板需求预计将比之前的预测下降7%,比去年下降11%。

情景2

  • COVID-19短期影响
  • 减轻了OEM / ODM的生产挫折,并最大程度降低了终端市场需求的下降

另一方面,在情景2中,COVID-19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且生产和供应问题得到了快速解决,因此对面板需求的影响将减少。

如果解决了生产上的挫折,整机制造商将把产量提高到最高水平,以达到2020年的销售目标,并且由于夏季运动赛事的需求,2020年下半年的旺季市场需求将很难减少面板的购买量。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应用的面板需求预计将比之前的预测下降3%,比去年下降7%。

Omdia将于4月初更新并发布最新的长期需求预测。Omdia将根据COVID-19的疫情发展不断更新市场变化。

]]>
IHS Markit: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电视机出货量总计6860万台 同期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9215.html Thu, 12 Mar 2020 06:29:36 +0000 //www.otias-ub.com/?p=1019215 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电视机出货量总计6860万台,较2018年同期增长1.5%。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助推电视市场在年内小幅增长0.7%,2019年全年出货量增长了0.7%。

Omdia研究主管Paul Gray表示:“如果有哪一年电视市场曾被预计会下滑,那就是2019年,这期间全球电视行业遇到了一系列的商业、经济和贸易挑战。2019年,电视制造商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关税壁垒和重要市场的需求疲软。尽管如此,一些电视制造商还是设法利用低价策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实现了出货增长。”

中国和北美电视市场面临困境

中国市场在2019年表现不佳,出货量下降140万台,总出货量为5310万台。考虑到2019年价格已快速下行,这种下跌就更令人吃惊。北美的出货量也有所下降,因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视额外加征15%的关税,影响了北美的电视供应。Gray 说:“2019年主要是受供应问题主导。上半年,各品牌采取行动在加征关税之前将电视提前在美国市场布局。下半年,美国市场需求受关税限制,中国电视品牌则把注意力转放在其它市场。当中国品牌在全球寻求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加剧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市场竞争。”

电视面板市场更聚焦中国

2019年,随着中国新LCD工厂投产,供应链也进行了调整,电视尺寸LCD面板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因此,三星和LG都宣布打算停止在韩国生产电视用LCD面板。未来供应链将集中在中国。

UHD占据出货量主流

从功能特性方面看,第四季度发货的电视中,近60%的电视具备超高清(UHD) 分辨率,其中北美占比超过70%,西欧也接近这一水平,中国以63%排在第三;只有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的UHD出货量占比不到50%,这是由于那里的消费者偏爱更小的(非UHD)屏幕尺寸。

8K电视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43,600台,将2019年总出货量推至接近12万台。

Gray说:“对于消费者来说,8K分辨率的电视仍然是新鲜事物,其价格高且节目内容缺乏,增长受到了严重拖累。”

OLED和量子点LCD技术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在显示技术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在去年第四季度恢复强劲增长。不过,量子点LCD TV(QD-LCD)的增长幅度更大,出货量季度环比增长90%,这主要归功于三星的强劲增长。QD-LCD出货量是OLED的两倍多。

Gray补充道:“LCD面板价格的迅速下跌对OLED电视来说是一个生存挑战,因为OLED目前的制造成本构成不如LCD更有竞争力。与此同时,三星的QD-LCD技术使该公司能够与OLED电视阵营展开正面竞争,同时LCD面板价格不断下降也助推了QD-LCD的竞争力。”

]]>
IHS Markit:​韩国以外的驱动芯片制造商2019年智能手机AMOLED驱动IC市场份额提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4531.html Sun, 01 Mar 2020 16:22:44 +0000 //www.otias-ub.com/?p=1014531
要点

○ 2019年,随着中国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制造商的出货增长,韩国以外的驱动芯片制造商也开始增长。瑞鼎科技(Raydium),联咏科技(Novatek)和Synaptics是中国AMOLED面板制造商的主要驱动芯片(IC)供应商。

○ 韩国以外的驱动芯片制造商在2019年占智能手机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这一份额在2020年将翻一番。

○ 预计联咏科技2020年AMOLED驱动IC的出货量将达到约1亿片,成为中国面板制造商最大的AMOLED驱动芯片供应商。

AMOLED显示在智能手机应用发展迅速。AMOLED驱动IC的竞争版图也随着AMOLED显示面板的增长而变化。

最初,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是唯一的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面板供应商。它的驱动IC供应商三星LSI和MagnaChip不被允许向其他面板制造商供应产品。当中国面板制造商开始生产AMOLED显示面板,驱动IC的选择有限。当时,瑞鼎科技是开发AMOLED驱动IC最快的厂商。因此,中国的第一批AMOLED面板制造商(如和辉光电和维信诺)都采用瑞鼎科技作为其主要的AMOLED驱动IC供应商,直到今天。

随着中国在AMOLED显示上的大量投资,更多的驱动芯片制造商涉足AMOLED驱动IC的业务。Synaptics和联咏科技在过去陆续实现批量生产。中国的一些新厂商,例如奕斯伟(ESWIN)和云英谷(Yunyinggu)也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因此,在AMOLED智能手机应用方面,韩国以外的驱动芯片制造商与中国AMOLED面板制造商一起增长,占2019年市场份额的10%以上。

如前所述,瑞鼎科技是和辉光电和维信诺的主要供应商,它在2019年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联咏科技在2019年主要供应给京东方、终端华为,它在2019年出货了约2000万片AMOLED驱动IC,占4%的市场份额。作为华为的主要驱动IC供应商,联咏科技将成为2020年供应中国面板制造商AMOLED驱动芯片的最大赢家。Omdia预计2020年,联咏科技AMOLED驱动IC的出货量将达到约1亿片,UMC是其合作的晶圆厂。供应智能手机AMOLED驱动IC的韩国以外驱动芯片制造商的总市场份额到2020年可能会翻一番。

在智能手机驱动IC需求方面,AMOLED驱动IC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占据头把交椅。在液晶显示(LCD)驱动IC领域,触摸和显示集成(TDDI)解决方案将逐步取代非嵌入式类型。由于AMOLED驱动IC需求的增长,奇景光电(Himax),敦泰电子(FocalTech)和其他驱动芯片制造商正在加速AMOLED驱动IC的开发。晶圆厂同样如此。中芯国际(SMIC)正计划在其位于北京的12英寸晶圆厂中生产AMOLED驱动芯片,该产能可以生产28nm和40nm工艺制程。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HLMC)也计划在其上海28nm工艺制程的12英寸晶圆厂开始其显示驱动芯片业务。

]]>
IHS Markit:2020年1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达成5,470万片 环比下降19%,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2797.html Tue, 25 Feb 2020 16:05:05 +0000 //www.otias-ub.com/?p=1012797 京东方、华星光电在1月大尺寸面板出货中分列全球出货面积第一、第二。

要点

○ 1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环比下降19%, 达成5,470万片;

○ 以出货量计,京东方、群创和乐金显示分列前三位;

○ 而以出货面积计,京东方、华星光电和乐金显示分列前三位。这也是华星光电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首次超过乐金显示。

据Omdia《大尺寸面板月度出货追踪报告》显示,1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达成5,470万片,相较上月下降19%,而较2019年1月同比下降8%。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从1月24日起,占据全球高世代产线产能超过50%的中国大陆就开始休假,因此1月出货环比及同比下降应该说都是在预计之中的(2019年春节假期自2月4日起,因此1月出货不受影响)。而自1月中下旬开始的COVID-19新冠疫情,也或多或少对于1月出货下降有一定影响。

由于今年东亚地区春节假期来得比较早,加之面板价格自2019年11月份开始出现企稳反弹,许多电视整机品牌,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整机品牌商都倾向于在春节以前为来年的季节性需求复苏备货。因此供需偏紧的状况得以持续,面板价格在1月也得以继续上涨。另外,韩厂产能退出的预期存在,且2020年有较多全球性大型体育赛事,2020年全年的供需,或者至少2020年上半年的供需,可能都是处于一个偏紧的状况。而由于新冠疫情对于面板产业供应链端的大幅减产冲击,预计2月份面板价格有望在经历了2019年绝大部分时间的跌跌不休之后,有可能迎来大幅反弹;且由于直到现在,供应链复工情况以及零部件短缺的状况并未有特别明显的改善,预计3月有机会持续这一快速反弹趋势。

各应用出货情况,以及环比和同比增幅详情,请参阅下表。

出货排名: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占据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前二

随着中国大陆近年的大量产能投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出货面积的市场份额一直持续稳定提升。2020年1月份,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占据全球出货面积份额为52.9%,而韩、台份额则分别为24.8%和21.9%(台湾地区厂商出货面积包含夏普)。

随着2019年第四季开始的韩、台厂商大幅调低稼动率或者关停部分产能,中国大陆厂商的出货面积份额进一步提升。1月份,京东方、华星光电分别以21.3%和14.5%的出货面积份额,占据全球面板厂商大尺寸出货面积前二;中电熊猫和惠科则分列第7、第8位。

  • 以出货量计, 京东方以27.3%份额占据首位,群创、乐金显示、友达以16.2%、14.9%及11.2分列3~4位,而华星光电和三星显示则以7.3%、6.0%分列6、7位。
  • 以出货面积计,京东方以21.3%份额占据第1,华星光电、乐金显示、群创、三星及友达则以14.5%、13.7%、11.3%、11.1%和8.5%分列2~6位。

下面两个表分列了按出货量及出货面积计算的市场份额情况及环比同比份额对比。

下面两表则分列了按应用别的出货量及出货面积的市场份额情况。

]]>
IHS Markit:冠状病毒对视频监控市场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8539.html Tue, 18 Feb 2020 16:25:37 +0000 //www.otias-ub.com/?p=1008539 要点:

  1. 对视频监控设备零部件的供应影响较小,但可能存在生产人员短缺的瓶颈。
  2. 中国春节后劳动力短缺和延误导致的产量下降,也是视频监控设备厂商面临的一个挑战。
  3. 提供红外热感摄像机等产品的厂商被政府给予特别关照,优先生产这些被政府列入抗疫物资名单的产品。
  4. 由于目前中国政府主要关注点在冠状病毒的防控,国内对普通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停滞或推迟。另一方面,海外需求不太可能受到影响,因为中国视频监控厂商向全球供应了近三分之一的视频监控设备(不包括中国)。
  5. 由于春节前视频监控设备订单积压,以及国内外病毒限制举措,交通和物流对视频监控设备的供应,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可能引起全球大流行的风险,中国冠状病毒的爆发一直令世界担忧。湖北省封锁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重灾区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中国的春节假期被延长到29日,离开居住地的人员被要求呆在家里接受为期14天的自行隔离。同时,需要在假期后复工的公司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并且积极鼓励员工尽可能在家工作。截至217日,确诊感染病例已达7万多例。

由于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病毒正在影响几乎所有行业。目前已隶属于Informa TechIHS Markit | Technology估计,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5%,而且全球近90%视频监控摄像机由中国厂商制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市场和生产基地,而此次发生在中国的疫情可能对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

零部件供应 

视频监控设备通常分为两类——前端设备(主要是摄像机)和后端设备(主要是录像机)。主要部件包括镜头、系统芯片SoC(用于摄像机和录像机)以及图像传感器(CMOS)。在视频监控行业,宇通科技公司、舜宇光学科技公司和联合光电科技公司是中国主要的镜头供应商。海思半导体公司和富瀚微电子公司是系统芯片的主要供应商,而豪威科技(被韦尔半导体公司收购)和格科微电子公司则是CMOS的主要供应商。春节过后,这些公司现在已经分批有序复工。然而,这种流行病可能造成的生产人员短缺也许会导致产量下降,但其影响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主要的视频监控设备供应商是零部件供应商的最大客户,视频监控设备的部件供应可能是被优先考虑的。

设备供应

对视频监控供应商来说,中国春节后劳动力短缺和假期延长导致的产能下降也是一个挑战。大多数监控厂商最近都在春节后分批复工,产能会有一定程度下降。据估计,在210日之后,产能正在逐步恢复。据一些厂商透露,他们在节日期间并没有停止生产,以确保热感摄像机等防疫产品的供应。湖北的封锁不会直接影响生产,因为省内没有主要的制造工厂。海康威视正计划在该省开设一家工厂,但这一计划要到2021年才能完成。毗邻的浙江省是视频监控行业的核心(中国最大的三家供应商海康威视、大华和宇视科技总部都位于浙江杭州),因此受到疫情限制措施的严重影响。然而,视频监控是浙江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目前为止,当地政府已经确保了这些企业的复工。在撰写本文时,供应商们对217日之后的生产恢复正常持乐观态度。然而,确保红外热感摄像机的生产仍然是抗击疫情的首要任务。如果这一政策继续下去,目前尚不清楚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否恢复到计划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热感摄像机被广泛用于抗击冠状病毒。130日,中国国务院将红外热感体温测量设备及相关产品列为疫情中的重点物资。这意味着这些物资的生产和运输必须得到保障并优先考虑。配备黑体校准器的热感摄像机以及面部识别视频分析解决方案,目前是在火车站、机场、医院和超市等公共场所筛查疑似感染病例的主要工具。专门生产热感产品的公司,比如大立科技公司和高德红外公司已经取消了假期以保证生产。海康威视、大华和宇视科技等视频监控供应商也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在零部件库存方面,由于美中贸易冲突和美国的禁令,头部视频监控供应商在库存和供应链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在短期内为其设备生产提供足够的部件。幸运的是,第一季度的需求通常较低,因此预计这将缓解生产的部分中断。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上游零部件可能出现的供应问题暂时不太可能影响监控设备的生产。

需求方面

中国政府目前正专注于抗击冠状病毒,这导致政府推动的大型视频监控项目暂缓或推迟。除此之外,与2018年和2019年不同的是,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政府文件,重点关注三农问题)雪亮工程并未提及,给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增长增加了压力。这应该不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根据雪亮工程的时间表,2020年将阶段性完成在农村地区部署视频监控设备的任务。安防专家认为下一阶段将集中精力建设系统后端——视频管理和大数据挖掘,并将其纳入物联网的一部分。这一政策的提出并没有任何悬念。该文件还指出,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大数据中心,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加强现代农业设施的建设。这意味着视频监控不仅用于确保农村安全,还用于农业设施,如农场、加工厂、气象监测站、灌溉设施等。这可能会推动视频监控设备的需求,因为监控设备供应商现在将他们定位为以视频为中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海外,视频监控设备的需求不太可能受到影响。IHS Markit | Technology估计,2018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容量(不包括中国)的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供应商。中国无疑是世界视频监控设备的制造中心。没有中国供应商的参与,海外视频监控设备的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大多数供应商表示,疫情对现有客户的影响很小,订单还在不断涌现。然而,潜在的客户会持观望态度,可能等到疫情结束。中国品牌的海外经销商们通常都会习惯性的提前备货,这也为监控供应商提供了一个缓冲。但是,如果疫情延长,供应可能会推迟。

物流

运输和物流对视频监控设备的供应有着巨大的影响。春节期间,除了维持热感探测器和摄像机等抗击冠状病毒产品的供应,国内物流几乎停滞不前。由于赶上春节和疫情的限制,仍有大量的货物积压,因此预计国内会有运输延误。据报道,一些监控供应商正在使用自己的货运和第三方特快专递来确保零部件库存和抗疫产品供应。在中国以外,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都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实施了限制。由于疫情,许多进入中国的航班和货轮也被取消或减少。许多客户可能会遇到交货延迟。

展望未来

短短10天,就在武汉建成应急专业医院,这是中国应对疫情的中国速度。数以千万计的观众云监工医院的建设,展示了中国技术和资源的力量。所以,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疫情在3月底之前得到成功控制,4月之前疫情终结,则对视频监控市场的影响将相对较小。

 然而,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并持续到第二季度后期,将极大损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视频监控和许多其他行业。

]]>
2019年第四季度与游戏相关的并购:云游戏时代来临,各公司纷纷谋求产品优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6779.html Thu, 13 Feb 2020 03:39:17 +0000 //www.otias-ub.com/?p=1006779 在现阶段,云游戏仍然是对现有平台和硬件产品的新兴威胁。目前已隶属于Informa Tech的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美元,份额还不足整个游戏市场的2%。然而,作为游戏行业的下一个竞争点,云平台的未来潜力已经触发了与云相关的收购和融资轮数增加。各公司都希望尽可能地做好准备,以便在这一新兴领域拥有竞争力。

许多企业正在运用云技术来增强和简化游戏开发流程。总部位于香港的Area28获得了22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用于加速开发其“世界首创”基于云的协作平台和游戏引擎,该平台旨在帮助地理上分散的团队开展远程交互式游戏开发。类似地,软件开发巨头Unity Technologies收购了英国公司ChilliConnect,后者为开发者提供基于云的一体化实时游戏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实时操作、后台服务和分析。Unity Technologies还收购了法国虚拟架构公司Obvioos,该公司开发了Furioos平台,这是一个基于云的视频流服务,允许将3D应用软件流推送到任何具有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上。

游戏开发者也在寻求资金支持来发展他们的云产品。包括CCP Games (《星战前夜》的开发商)、 Remedy (《心灵杀手》、 《控制》的开发商)和Next Games (《行尸走肉:我们的世界》的开发商)在内的著名芬兰工作室的开发人员,最近联合创建了工作室Mainframe Industries,并筹集了超过2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该工作室的目标是开发一款开放世界、沙盒MMO游戏,它将利用云游戏平台提供的独特功能。对于Mainframe来说,云游戏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多个平台提供沉浸式体验和模拟世界的能力,同时还具有高端PC的一贯品质。

去年12月,Facebook收购了西班牙云游戏初创公司PlayGiga。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证实Facebook将就此推出自己的云游戏服务,但收购PlayGiga将使Facebook能够快速将这类服务推向市场。这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将与索尼、微软和谷歌等其它云服务展开直接竞争。Facebook传统上依赖广告营收,最近对PlayGiga 和 Beat Games (火爆全球的VR游戏《Beat Saber》的开发商)等公司的投资表明,Facebook试图实现营收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也希望借助5G和云等新技术,旨在把握游戏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机遇。

]]>
IT显示应用:市场、设备支出及未来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3182.html Mon, 03 Feb 2020 04:22:39 +0000 //www.otias-ub.com/?p=1003182
关键结论

○ 在2020年,对信息技术(IT)显示面板的需求量将达到3400万平方米,占平板显示器(FPD)市场总量的14%。

○ 大多数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可以在同一条线上生产各种尺寸、宽高比和分辨率的面板。这种生产灵活性是FPD平板显示行业成本随着时间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这种灵活性允许了面板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而为工厂安排各种面板类型灵活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

○ 在2002年至2004年间,除了少数例外,没有新建的IT面板专用工厂,而此时的IT显示面板主要是在Gen5 大小的世代线上进行生产。在这个阶段,IT显示面板应用端收入占平板显示器营收60%以上。

○ 过去10多年来,IT制造设备支出仅占FPD设备支出总额的一小部分。然而,如果面板制造商能够成功地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推向笔记本电脑和监示器应用,IT制造设备也可能成为市场更重要的驱动力。

信息技术或IT是一个通用术语,在显示行业中通常是指笔记本电脑和监视器应用显示器——用于工作的显示器。尽管在过去15年里,电视和智能手机在数量、面积和营收方面都超过IT,但是IT显示端应用是平板显示行业(FPD)革命的原动力。

2000年,IT应用占FPD营收77%。此后,IT份额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16%,并预计未来将保持在同等水平。就地区而言,IT在整个市场的份额与营收趋势非常相似。在2020年,IT需求量将达到3400万平方米,占平板显示器(FPD)市场总量的14%。

随着显示器行业在面板尺寸、分辨率、宽高比、应用和技术等方面不断多样化,不同显示场景应用之间的界限、面板的设计用途和使用方式继续变得模糊。现在有很多实例,比如智能手机用起来像平板电脑,电视用于公共显示器,显示器用作电视,不胜枚举。所以在现在市场下,按应用来对显示面板进行分类变得愈发困难。

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平板显示技术与实现方式,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显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在各应用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尺寸大小。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LCD工厂可以在同一条线上生产各种尺寸、宽高比和分辨率的面板。话虽如此,但是该理论在实际生产中还是有些限制;例如,在10.5代工厂生产智能手机面板就没有多大意义。然而,于此同时有几家8/8.5代工厂把智能手机、IT和电视面板都放在同一条线上生产。

这种生产灵活性是FPD成本随时间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这种灵活性允许面板制造商为工厂安排各种面板类型灵活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这种生产灵活性根植在FPD工厂中,并允许面板制造商快速改变生产计划以满足客户订单,在避免错失领先的尺寸和应用需求的同时追求更有利可图的产品。这种灵活性存在于基本显示技术相同的FPD之间,例如a-Si或氧化物LCD;它通常不适用于跨越显示技术。

因此,试图依照应用(如IT)来对供求关系建立模型是困难的,例如把IT与电视相比较。工厂和产能不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同时,工厂的生产计划会根据市场情况在短时间内改变,而且很难预测一个季度之后的情况。

依照应用来建立设备支出模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IT面板仍然几乎完全是基于a-Si和氧化物的LCD。在2002年至2004年间,IT应用占平板显示器营收60%以上,因为除了少数例外,没有新建IT专用工厂, 而主要的IT面板都是在Gen 5产线上进行生产的。从那以后,大多数新的平板显示器工厂都瞄准了电视或智能手机面板的生产。由于电视机是在越来越大的基板上制造的,许多老的电视机工厂已经将生产转移到IT面板上。同时,一些新的8代工厂也为其分配了一些产能,以实现产品路线图的多样化。

尽管a-Si液晶电视和IT面板采用类似的工艺制造,但当工厂在面板类型之间转移生产时,可能需要升级、采用新工艺、工厂翻新及购买新设备。例如,如果从垂直校准(VA)模式液晶显示器切换到面内转换(IPS),就可能需要购买摩擦设备。如果生产更多更小的笔记本电脑面板,就要购买更多的设备,用于密封、划线、偏光片层压、检测站点等,这些设备的设置目的是处理特定尺寸的面板以保持产能。此外,随着IT面板制造商从扭曲向列模式(TN)转向IPS——通常为负型边缘场开关技术(FFS)),他们可能会采用光配向技术(Photoalignment)因而可能需要更多新设备。这类生产线升级很重要,但通常只占新建平板显示器工厂成本的一小部分。

所有这些原因都导致依照IT应用来预测设备开支具有挑战性。即便如此,如下面的分析所示,在新工厂投资时,也有可能针对长期IT生产的平均设备配置采用更广泛的假设,并对每年的升级支出做出一般性的假设。

下图将IT应用的设备开支与总开支进行了比较。可见在过去十多年来,用于IT面板制造的设备仅占总体FPD生产设备支出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在未来 OLED现实就是能被大规模运用到IT面板生产的话,IT显示面板生产设备占总体FPD显示设备支出占比预计会迅速增加。

以上的论点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OLED在IT应用中的采用率是一个非常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OLED在IT应用中的高成本和高功耗, 其在IT面板中的市场扩展也许会非常缓慢。

在未来五年,OLED会以怎样的速度进入IT应用将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趋势。面板制造商将尽可能快地进军更多的IT领域,以满足目前已有和正在建设中的大量OLED产能需求。正如在2020消费电子展(CES)上所展示的,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制造商将为高端显示应用市场开发使用OLED面板的新设备,以使其产品与众不同并形成差异化竞争。

就营收和区域而言,FPD的IT应用目前只是一小部分。然而,因为其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承载着大量的日常和工作交流,笔记本和显示器在平板显示行业的地位至关重要。。展望未来,如果面板和电视机制造商能够成功地将OLED推向笔记本和显示器应用领域,那么它在平板显示器设备支出和面板营收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也会越来越大。

来自: IHSMarkitTMT

]]>
IHS Markit:预测2025年全球AI应用行业市场规模达128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2688.html Sun, 02 Feb 2020 04:08:16 +0000 //www.otias-ub.com/?p=1002688 AI正在驱动全球科技行业的进步,AI处理器也正在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增长,这也促使市场分析机构做出积极的预测,未来5年,AI芯片应用将增长三倍。

IHS Markit在本周发布的AI普及度调查中预测,到2025年AI应用将从2019年的428亿美元激增至1289亿美元。AI处理器市场也将以可观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5亿美元。

这比Allied Market Research在此前报告中预测的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0.8%更加乐观。

Allied Market Research认为,越来越多地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垂直市场可以分为媒体和广告、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IT和电信、零售、医疗保健、汽车和运输等。此外,电子零售商可能还需要人工智能来处理不断增加的数据,目前仅印度每天就会产生30到40太字节的数据。

IHS认为,汽车、计算机和医疗健康等领先应用程序正在推动一波新的AI应用浪潮。

驱动AI发展的动力正是AI芯片,不过目前对AI芯片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能够运行深度学习算法的芯片都可以称为AI芯片,因此CPU、GPU、FPGA、ASIC都属于AI芯片的范畴。Allied Market Research此前预计ASIC的收入未来将超越GPU。

IHS Markit的AI高级研究总监Luca De Ambroggi说:“ AI已经推动了对芯片需求的增长。这项技术也正在改变芯片市场的形态,重新定义了传统的处理器架构和存储器接口,以适应新的性能需求。”

其中,处理深度学习算法所需的高带宽易失性存储器数量不断增长。分析师警告说,增加内存带宽以处理AI模型会让处理器功耗处于 “不可持续的水平”。

Luca De Ambroggi说,如今,新的处理器体系结构正在出现,这些结构试图通过将内存移近处理内核来减少数据移动。

IHS指出,新的架构有的方法是为每个处理核心配备了专用存储单元,从而加快了并行处理的速度。另一种方法是将处理任务直接转移到内存中,以减少数据移动。这个想法是在数据驻留的地方进行处理,减少功耗和延迟。

雷锋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指出,架构创新是2019年AI芯片的关键词关键词之一,其它关键词包括专用芯片、Chiplet、软硬融合、有效算力、来源。仅架构创新而言,2019年我们看到,包括清微智能、云天励飞、耐能、燧原科技、Wave Computing都发布了基于可重构思想的AI芯片。

除此之外,英国AI芯片独角兽Graphcore的IPU架构,探境科技的SFA架构,以及知存科技的存内计算创新架构芯片都纷纷推向市场。

AI芯片正在快速发展毋庸置疑,但目前仍然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是技术的创新解决存储以及计算效率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如何与实际应用结合,让AI芯片快速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来自:雷锋网

]]>
IHS Markit:2019年11月全球OLED面板发货量达437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99201.html Thu, 16 Jan 2020 14:44:22 +0000 //www.otias-ub.com/?p=999201

显示器面板最新一期出货数据显示,OLED面板增长超越了LCD面板,这主要是得益于智能手机需求的推动。

201911OLED面板全球发货量达4370万片,这个数据出自现已隶属于Informa TechIHS Markit | Technology《显示器市场战略观察简报 – 201911月版》,这也是可获得完整数据的最近月份。最新的OLED面板出货量数据较之前的10月份下降了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大幅上升了38%

相比之下,11月份全球LCD面板出货量整体超过了OLED面板。但是,LCD面板出货量较10月下降2%,与前一年同期2018年11月回落4%。

OLED面板市场

OLED面板目前被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视。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占11月份OLED面板出货量的90%。同时,由于苹果对iPhone屏幕的需求,LG显示器的出货量继续增长。中国京东方和天马也是智能手机OLED面板供应商,日本夏普可能在2019年12月重新启动智能手机面板业务。

OLED面板也正在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2018年重新开始生产OLED笔记本面板后,截至2019年底,出货量约为40万片,表现优于预期。在这一成功的基础上,这家公司今年正在瞄准更高的出货目标,因为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希望在2020年出货大约300万片OLED笔记本面板。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和LG显示器(LG Display)今年都计划为IT市场开发更多OLED面板,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显示器,这些计划似乎确定会导致2020年OLED显示屏市场的持续扩张。

LCD面板应用

智能手机是LCD面板出货量最大的应用市场,11月份智能手机出货量有近1.14亿片面板。该领域最大厂商是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和天马,其次是中国台湾的群创。电视面板的LCD出货量仅次于智能手机,其次是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面板市场的LCD出货量。

随着LCD厂商向OLED过渡,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和LG显示器(LG Display)都将在2020年减少电视面板的出货量,即便是主流的65英寸LCD TV面板也不例外。

同时,在监视器面板市场,三星显示器、LG显示器、友达、群创和京东方这些现有供应商将继续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使惠科、华星、中电熊猫和彩虹光电等新来者难以从现有市场占有着手中夺取份额并增加业务。

11月所有工厂的平均利用率为80%,预计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工厂利用率将下降几个百分点,然后在2020年2月恢复到11月的水平。

]]>
IHS Markit:2019年Q3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总出货量为570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95600.html Wed, 08 Jan 2020 14:44:50 +0000 //www.otias-ub.com/?p=995600 根据目前已隶属于Informa Tech的IHS Markit | Technology,在经历了2018年持续强劲增长的一年之后,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的出货量在2019年继续增长,第三季度达到了5700万片。

2019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4%。预计2019年全年,出货量将猛增至1.95亿片,比2018年的1.49亿片增长31%。在此之前,2018年的增长甚至更为惊人,达到42%。

“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市场正处于惊人的增长阶段,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期间,需求增长了20倍。” IHS Markit | Technology中小尺寸显示器高级总监Hiroshi Hayase表示。“ 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的出货量仅为940万片。随着包括移动支付以及蜂窝数据等更加实用的功能加持,2019年用于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显示屏出货量激增至近2亿片。”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目前是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的首选,因为与TFT-LCD相比,它的外形更加轻薄,功耗也比较小。

由于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的尺寸小于2英寸,因此用于此产品的显示屏大多在Gen3~Gen5.5 AMOLED产线生产,这些产线正好因为在手机市场没有竞争力转向穿戴产品市场。

中国面板厂商京东方在第三季度以绝对优势领先智能手表手环显示屏市场,出货量占28%。紧随其后的是LG Display的15%和信利的12%。在此期间,大部分智能手表手环厂商的屏幕采购量都输出给了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华为和小米。(以下图表展示的手表手环显示屏厂商份额包含AMOLED、TFT-LCD以及PMOLED在内的所有显示技术)

“由于智能手表手环与智能手机的协同性增强,随着智能手机的块头越来越大而智能手表和手环相对轻便便携,因此智能手表和手环已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可穿戴设备。” Hayase说:“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消息通知、健身和健康跟踪、GPS导航和移动支付只是不断增长的功能中的一部分,这些功能使生活更轻松并帮助用户保持联系,同时还有娱乐功能。”

]]>
IHS Markit:到2022年,LCD的投资将枯竭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224.html Thu, 26 Dec 2019 14:57:23 +0000 //www.otias-ub.com/?p=987224 在占据主导地位十多年以后,LCD市场开始崩溃。分析公司IHS Markit预计,到2022年,LCD的投资将完全枯竭。

OLED投资激增

三星已经宣布将从LCD过渡到下一代技术,比如QD-OLED。松下将在2021年之前结束 LCD面板的生产,根据报道 LG Display 计划明年将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减半。

IHS Markit目前预计,到2022年,LCD设备的投资将完全枯竭。随着京东方扩大其10.5G LCD生产线以及CSoT(TCL)投资其10.5G工厂,该行业的最终投资将在2020年发生。

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因为十多年来,LCD一直主导着从电视到手持屏幕的各种显示行业。在等离子体消失之前,它在电视中一直是小众市场。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OLED在许多应用中已成为LCD更好的替代品。

IHS Markit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面板制造商(包括三星显示器,JOLED和CSoT)的积极参与,未来五年对OLED的投资大幅增长。OLED之后的下一阶段可能是微发光二极管——微小的无机发光二极管。但IHS Markit预计微发光二极管在2026年之前不会进入大众市场。

来源:Flat Panels HD  本文由未来媒体网络编译

]]>
IHS Markit:量子点显示器将刺激高端显示器市场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981976.html Mon, 16 Dec 2019 17:00:44 +0000 //www.otias-ub.com/?p=981976 关键结论

○ 分辨率、纤薄和无边框设计以及宽色域是显示技术创新的晴雨表,也是不同显示产品的关键营销亮点。

○ 在引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量子点(QD)和MicroLED显示技术之后,就使高清晰度和灵活性在设计上得到了保证,广色域现在已成为决定显示器溢价的关键特性。

○ QD显示器被认为是三星电子和三星显示器的核心显示技术,有望推动高端显示市场的增长。

具有丰富先进功能的高端显示器市场将稳步增长

自从数字化显示时代开启以来,显示器尺寸、设计和分辨率一直被当作显示技术创新的晴雨表。显示器制造商将尺寸和设计作为其吸引消费者的独特属性。为了使显示器更纤薄,发光二极管背光单元液晶显示器(LED-BLU-LCD)广泛采用了边缘BLU和无边框设计。曲面和可弯曲显示技术使得超大型和柔性显示器设计产品也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

最近,分辨率和设计都得到提升,而且具备色彩再现效果的OLED显示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新一代显示屏。由此导致OLED迅速取代LCD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屏幕。新出现的microLED显示器兼具LCD和OLED显示技术的优势,能够实现模块化显示,也在寻求扩大其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技术外,其他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引入,如3D、全息和高动态范围(HDR),这些都增加了高端显示需求即将稳定增长的预期。

伴随着OLED的发展,宽色域和QD显示技术备受瞩目

OLED显示器曾经助力显著改善色彩再现,同时推动可折叠智能手机屏幕发展,现正在巩固其作为高端显示技术的地位,而它此前也开创了新的高端显示器时代。

为了抗衡OLED的崛起,LCD领域也推出了自己的高端显示器,采用QD显示技术,实现了非常宽的色域。自2015年需求开始大幅增长以来,QD显示器的年需求量每年增加100万,预计2019年QD显示器的需求量将达到600万。QD薄膜是QD显示器的关键技术;第一代QD显示器使用QD薄膜与蓝色LED光结合,产生高纯度白光。用QD显示技术生产75英寸或更大尺寸的显示器,这对OLED显示技术是一个挑战,而用可以涂上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QD薄膜进行生产则会变得容易一些。这就使得QD显示器在大尺寸显示领域占据了上风。

第二代QD显示器使用了带有蓝色OLED的QD彩色滤光片。然而在第一代和第二代QD显示技术得到完善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开发量子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器,它是一种自发光的QD显示器,被誉为最高水平的QD显示技术。首要的是保障所有必需的量子点材料和加工技术。

三星电子和三星显示器将凭借QD显示器主导高端显示器市场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其显示器生产部门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目前处于QD显示技术和扩大分销网络的发展前沿。三星电子将其电视品牌命名为“QLED电视”,并且逐步增加其在大尺寸电视市场的份额,随之而来的是推出基于QD覆膜的QD电视。得益于QLED电视需求的稳步增长,三星电子成功地为其QLED电视构建了广泛的零部件/材料供应链,通过在产品阵容中增加低档和中档QD电视,该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QD覆膜,并增加QLED电视的整体销量。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已设定目标,到2021年实现QD-OLED显示器量产。由于其对中小尺寸OLED显示屏市场的强大控制力,预计它将使用带有QD滤色器的大尺寸蓝色OLED显示屏来生产QD-OLED显示器,从而具有出色的色彩再现并使视角得到显著改善。一旦这款QD-OLED显示器推出,它将立即成为强劲对手,去挑战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显示器,后者目前主导着大尺寸OLED市场。

作为显示器市场的主力军,三星电子和三星显示器预期将积极推动QD显示器的市场推广,以便促进高端显示器市场的快速增长。

对OLED显示器的这一挑战将为消费者的高端显示器提供更多选择,并进一步刺激高端显示器的需求。现在正是时候,关注一下新兴高端显示市场的未来变化,以及整体显示市场的趋势将如何受到影响。

来自: IHSMarkitTMT

]]>
IHS Markit:2019年Q3全球面板厂商智能手机屏幕出货4.69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79678.html Thu, 12 Dec 2019 10:36:55 +0000 //www.otias-ub.com/?p=979678
内容摘要○ 全球面板厂商在2019年Q3智能手机出货4亿6千9百万片,同比去年2018年Q3下降2%,但Q3 AMOLED出货同比增长17.5%,LTPS LCD出货同比下降3%, a-Si LCD出货同比下降13%。

○ 2019年Q3,三星在AMOLED的市场份额为88.5%,天马在LTPS LCD的市场份额为26%,京东方在a-Si LCD的市场份额为39.4%,均为各技术领域及细分市场具有主导优势的厂商。

根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 最新的《智能手机屏幕季度出货追踪报告》显示,全球面板厂商在2019年Q3智能手机出货4亿6千9百万,同比2018年Q3下降2%,高于IHS Markit | Technology 2019 Q2报告预测的4亿6千3百万的出货,增长主要来自于AMOLED的出货,在2019年Q3,AMOLED的出货几乎与LTPS LCD 出货平齐,分别为1亿4千1百万片和1亿4千3百万片,面板厂a-Si LCD出货为1亿7千6百万片,比去年同期的2亿2百万片有较大幅度下跌。各技术类别均有部分出货并未流入智能手机供应链,此数据只是基于面板厂的供应方面的实际出货,与智能手机面板供应链数据有较大差异。后者的数据可在《智能手机屏幕供应链追踪报告》中查看。

从各种技术类别出货来看,三星、京东方、天马、JDI、华星光电、HSD、中电熊猫和辉光电及维信诺均录得同比增长,除HSD外,其它台系面板厂以及属于苹果供应链的LGD和Sharp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在各技术类别的市场份额方面,由于中国厂商的出货逐渐增多,三星在AMOLED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88.5%,而一年前这个占比是94%;但从客户结构来看,三星在中国手机品牌的渗透率有明显上升。京东方AMOLED的市场份额在Q3比Q2有所下降,略低于和辉光电,主要原因是柔性AMOLED目前应用终端机型较少,终端的备货周期会严重影响面板厂商的出货稳定性,但随着采用柔性OLED的机种增多,这一现象在2020年将会得到显著改善。维信诺的固安产线也在Q3开始向小米供应柔性AMOLED。

LTPS LCD方面,天马仍然维持了26%的市场份额,并且天马38%的LTPS LCD出货为盲孔屏幕,在此市场领先。JDI由于供应iPhone 11所用的6.1寸LTPS LCD面板的需求高于预期,份额相比去年的14.2%有较大提升。华星光电在除了三星和小米的需求之外,在Q3向华为的出货有大幅增长。

a-Si LCD方面,京东方继续扩大领先优势,HSD因为三星手机转ODM的项目订单而获得小幅同比增长,鸿海系及友达的a-Si LCD 份额则有所下降。

虽然面板厂归口的出货显示a-Si LCD仍然多于AMOLED 和LTPS LCD出货,但由于a-Si LCD的很大一部分open cell出货未能进入智能手机供应链而通过代理商流入维修屏及翻新机市场或者其它应用领域,因此,实际上智能手机屏幕供应链调研数据显示a-Si LCD出货是远小于 AMOLED 和LTPS LCD的。

]]>
IHS Markit:预计2019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约为2.89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79588.html Thu, 12 Dec 2019 08:21:56 +0000 //www.otias-ub.com/?p=979588
液晶电视面板的供应预计将逐步进入供给紧张的状态,特别是韩国面板制造商进行面板产线重组的Gen8.5所生产的产品。电视面板价格预计自2020年第一季度起开始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同时在面板产能大幅调整的状况之下,2020年,预计中国面板制造商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的市占额将从47%增加到58%。

根据目前已隶属于Informa Tech旗下的IHS Markit | Technology资料,尽管液晶面板产线持续新增,如中国新增的Gen10.5和Gen8.6产线,配合具体的大尺寸电视面板需求增长(例如55英寸及以上),但液晶电视面板2019年的出货量预计将与去年保持不变,约为2.89亿片。2019年液晶电视需求放缓和液晶电视面板供过于求,导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快速下降。液晶电视面板制造商被迫采取激进的工厂重组计划,并从2019年中期开始降低产线稼动率,以实现供需平衡。展望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制造商制定了更加保守的2020年面板出货计划。

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将大幅减少至2.65亿片,同比下降8%。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年度下跌,且成长率是历史最低水平。

IHS Markit | Technology Display 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自从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于2018年启动Gen10.5面板厂之后,拥有用于电视面板生产的Gen7和Gen8产线的韩国和台湾面板制造商在大尺寸液晶电视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Gen10.5产线的65英寸、7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更快的下跌使竞争更加白热化。最终,韩国面板制造商开始了其面板产线的重组,而台湾面板制造商则通过重新分配更多的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生产来减少液晶电视面板的生产。这是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大幅下降的背景。”

如下表所示,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2020年韩国在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中的份额将比2019年减少约10%,而中国大陆的份额将增加10%以上。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韩国厂商逐步退出液晶电视面板业务,而中国大陆持续增加液晶电视面板业务。

虽然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受到侵蚀,但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仍将继续增长。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65英寸及以上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将在2020年从2940万片增长到3700万片。

此外, 为了因应全球领导品牌厂商特别是三星电子, LG电子和Sony的需求, 2020年面板厂将会开始大幅增加85吋以及86吋电视面板的出货,这能有效帮助去化8.5代线的产能。加上韩国厂商产线产能逐步关闭,Gen7.5与Gen8.5生产的一系列从43吋到65吋面板,预计将逐步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中国面板厂商京东方(BOE)将在2019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中占据最大份额19%,其次是乐金显示(LG Display)16%和群创光电(Innolux)15%。

预计中国面板制造商将在2020年增加其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的份额。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京东方2020年将占21%,其次是华星光电16%和群创光电15%。预计到2020年,三大中国面板制造商将在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中排进前5位,分别为京东方(21%),华星光电(16%)和HKC(12%)。

同时,虽然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由于供过于求而在2019年几乎全年处于下跌的情况(仅4、5月曾出现部分尺寸的价格反弹),但有望在2020年初迎来反弹。

面板厂在做2020年的业务计划时,基于对2019年供需形势的判断,显得相对保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规划相较2019年完成量有8% Y/Y下降。相对应于供应下降,整机厂商对于2020年整机市场需求似乎显得颇为乐观。如下表所示,2018年全球前五大电视整机品牌出货达成1,138亿台,2019年预计能达成1,154亿台;而其2020年全球前五大电视整机品牌的出货规划则为1,315亿台,相较2019年成长14%。其中如TCL, 海信, 小米等均设定其2020年液晶电视整机全球出货有双位数字增长的目标。

全球市场领导电视品牌厂商特别是韩国三星电子以及中国的品牌厂商如此积极的出货计划是为了争取扩大市场份额之外, 另外主要的原因是有鉴于电视售价快速滑落,为了能够维持其营收,增加电视机出货有其必要。

IHS Markit | Technology Display 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这表明,对于2020年,电视整机品牌持相当乐观态度。由于2020年有东京奥运会(7~8月)及欧洲杯(6~7月)等大型体育赛事,整机品牌的乐观态度有充足的理由。另外,全球电视整机市场2010~2011年间有一段出货高潮期,8~9年之后的现在也有可能迎来家庭电视整机更新换代的一波需求。这些需求端的正面消息,都有望为2020年的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带来比较正面及较2019年更强的需求。"

IHS Markit | Technology针对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供需分析如下:

  • 大型体育赛事的备货需求及传统二季度下半段的销售旺季备货需求,有望使面板价格在一季度后半段就开始出现反弹;由于长达3个月的大型体育赛事持续时间,相应的需求不会短时间涌现并消失,需求也会在前期持续相应时间;因此价格反弹也有望持续相应时段。
  • 而体育赛事结束后,整机厂商又要开始为下半年的销售旺季准备,因此可以预计,2020年全年需求都可能存在持续的可能而摆脱过往二季度与下半年销售旺季中间的淡季需求低迷。
  • 在供应端,尽管市场对新增产能的担忧仍在,但是考虑到旧产能的退出以及新增产能的有效产出,新增产能的压力将得到缓解,液晶电视面板厂2020年出货计划同比下降8%。
  • 部分面板材料预计在2020年也会面临短缺,由于2019年的液晶电视面板材料供应链面临面板厂降低成本的压力,加上韩国电视面板厂逐步关停,2020年面板材料供应链将会开始震荡。IHS Markit | Technology 目前分析指出:面板驱动芯片的晶圆代工(Foundry )产能, 制程工序所必须的光罩 (Photomask ) , 以及高阶大尺寸偏光板与光学膜等等都可能在2020年面临供给紧张。
  • 而如果韩国面板厂进行比较激进的旧液晶电视面板产线关停计划,不排除在2020年出现电视面板面积需求大幅成长(大尺寸化的发展等)的情况下,产能面积成长极为有限的状况。若如此,则全年电视面板供需恐都将维持偏紧态势,面板价格涨价的态势也将会一直持续。

有鉴于此,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测,2020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有望在中国春节之后出现反弹,并且有机会维持上涨趋势持续至下半年。但同时,在面板厂的反映成本压力之下,如果2020年电视面板价格在心理因素与面板采购重复下单 (over-booking 或double-booking) 的状况之下快速上涨,也将会影响电视厂商的获利进而迫使电视整机厂商下修其目前相对积极的采购与出货计划。

针对此预测,IHS Markit | Technology Display 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价格逐步上涨对于液晶电视面板产业的复苏优于价格快速上涨所导致的需求逆向下修的隐忧。”

考虑到明年新增产能有京东方武汉10.5代线,惠科滁州及绵阳8.6代线,以及启动的富士康广州10.5代线,最理想及较有可能的状况是,在需求较强的状况下,电视面板供需在2020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平衡至偏紧的供需态势,面板价格也维持持续上涨的态势。

]]>
IHSMarkit:尽管竞争激烈, 日本平板显示设备制造商仍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979544.html Thu, 12 Dec 2019 08:10:12 +0000 //www.otias-ub.com/?p=979544
要点

○ 由于在光刻(photolithography)和蒸镀(evaporation)等多个关键工艺领域中的强势地位, 日本设备公司在平板显示器(FPD)设备市场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最高。根据目前已隶属于Informa Tech的IHS Markit | Technology的模型预测, 仅光刻和蒸镀两个细分市场总额就占据了全部显示设备市场总额的30%份额 。

○ 韩国设备公司在各种FPD设备领域(尤其是OLED生产)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就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ELA)而言, OLED所用的ELA设备强度和平均销售价格均比LTPS LCD用的高得多。在ELA设备细分市场上, 韩国的AP Systems占据了60%的市场, 而所有韩国制造商在2017年至2019年之间均占据了ELA市场74%的份额。

○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拥有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市场收入的84%。CVD真空设备拥有较高的附加值, 并被广泛用于阵列、阻挡层、薄膜封装(TFE)和Yocta触摸层制作等多种应用中。仅在2017年至2019年, 该细分市场总价值就超过45亿美元。

○ 随着中国的10.5代投资的放缓, 整体设备市场逐渐下行并持续地向OLED转移。由此, 日本在FPD设备方面的强势地位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 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支持机制积极鼓励显示面板生产设备本地化。这一举措引起了日本、韩国和西方设备制造商日益增长的担忧。

从1990年代开始, FPD制造技术开始在日本蓬勃发展。日本电子公司与当地设备和材料制造商通过密切合作建立了高度以日本为中心的供应链, 从而推动了FPD行业的快速增长。

随着时间的流逝, 面板制造逐渐地转移到韩国、台湾和现在的中国大陆。尽管日本目前仅占FPD产能的5%, 但其在设备和材料上的供应链仍然保持强劲, 并为所有地区的面板制造商提供了支持。

根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的《AMOLED和LCD供应需求与设备信息服务》报告, 尽管竞争逐步加剧, 但日本FPD设备制造商仍保持着50%以上的收入市场份额。

随着韩国LG Display和三星电子在产能和技术方面成为FPD市场的领导者, 他们开始率先大批量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并加倍了对设备和材料生产本地化工作的投入。虽然本地化通常会降低成本、提高对问题的反应速度并提高供应商开发特定技术的能力,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韩国面板制造商限制了联合开发技术的对外销售。该行为限制了成功的供应商向有竞争关系的面板制造商进行设备和材料的销售。

虽然韩国设备公司在各种FPD设备领域(尤其是OLED生产)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依托着在光刻和蒸镀等多种工艺关键领域中的强势地位, 日本设备公司仍继续创造更高的总收入。

根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模型预测, 仅光刻和蒸镀两个细分设备市场总额就占了整个显示生产设备市场总额的30%。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 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几乎占据了光刻市场的阵列和Yocta设备的98%市场份额。同期, 佳能Tokki占据了蒸镀机市场的55%份额。

此外, 从2008年开始供应夏普Gen 10的日本设备公司亦在当前的中国Gen 10.5扩张浪潮中均赢得了业务机遇。

归功于三星和LG Display都在新建柔性OLED工厂, 韩国设备公司的收入份额在2016年和2017年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就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ELA)而言, 其OLED所用的ELA设备强度和平均销售价格均比LTPS LCD用的高得多。在ELA设备细分市场上,  韩国的AP Systems占据了60%的市场, 而所有韩国制造商在2017年至2019年之间均占据了该市场74%的份额。2019年, 在湿法蚀刻设备市场中(wet etcher), 韩国的DMS、KCTech和SEMES占同期市场的73%。从单位和可用市场总量来看, 韩国设备制造商的份额相对高于IHS Markit | Technology模型预期收入。

虽然FPD设备市场主要位于亚洲, 但美国和欧洲公司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总部位于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拥有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收入的84%。该类型CVD设备拥有较高的附加值, 并被广泛地用于阵列、阻挡层、薄膜封装(TFE)和Yocta触摸层制作技术等多种应用中。仅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 这个庞大的细分市场其价值就超过45亿美元。

在LCD到OLED的技术转变以及中国大陆FPD产能建设的推动下, FPD设备的三年总销售额达到了空前的543亿美元。高涨的销售额使所有地区的设备制造商受益颇丰。然而, 由于FPD行业现在正努力扩张并重组柔性OLED工厂(这些工厂拥有新技术且成本压力), 以吸收过多的LCD电视产能, 导致整体设备市场开始下行。因此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设备市场在未来三年将下降29%, 总额为386亿美元。在该下行的市场中, 为了赢得有限业务, 行业内的竞争只会进一步加剧。且随着中国的10.5代投资速度缓慢和市场继续向OLED转移, 日本在FPD设备上的强势地位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此外, 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支持机制积极鼓励显示生产设备本地化, 这引起了日本、韩国和西方设备制造商日益增长的担忧。

来自: IHSMarkitTMT

]]>
IHSMarkit:面板供应链版图将于2020年重新洗牌,肇因于韩国面板供应商能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975219.html Tue, 03 Dec 2019 16:52:27 +0000 //www.otias-ub.com/?p=975219
关键结论

○ 液晶显示(LCD)电视面板采购策略将在2020年发生变化。尽管选择有限,但仍建议电视制造商更多选择中国面板制造商。

○ 三星希望通过2020年的面板分配来进一步加强与其9家面板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供应链内部支持至关重要,但如果供应链节点被弱化,则可能给参与者带来压力。

LCD TV面板采购关系将在2020年发生变化。尽管选择受限,但仍建议电视制造商更多选择中国面板制造商。

当业务关系或市场变为由少数几家实力强大的企业所主导时,电视制造商和面板制造商如果始终停留在议价权的争夺,就可能会面临各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和风险。

正如IHS Markit | Technology在《电视显示器与OEM信息服务》中所分析,下面图表揭示了某些稳定的业务关系,但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而且预计在2019年底和2020年将会有更多变化。

■ 面板供应基础所发生的变化尤为剧烈,如下所示:

  • 韩国面板制造商将进行工厂重组和关闭。电视制造商亟待寻求可靠且有竞争力的替代性供应企业,以确保满足他们2020年所增加的出货量目标。
  • 惠科显示器(HKC Display)、中电熊猫液晶技术(CEC Panda LCD Technology)和彩虹光电(CHOT)等中国面板制造商供应能力提高,这将确保三星(Samsung)、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等全球电视品牌商以及数家中国电视品牌商能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
  • 夏普在重建或发展其与外部电视制造商业务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在延续。这是因为富士康/夏普无法满足其专属客户的需求。
  • 如果中美贸易战升级,电视品牌商的产品组合和竞争格局将出现巨大变化。

■ 到2020年,韩国面板制造商的LCD TV面板供应量将大大减少。因此,像三星、乐金电子和索尼这样的顶级电视制造商必须预先准备寻找后备供货商。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由于可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他们将更多地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

■ 尽管三星(Samsung)和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的最大面板供应商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和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所提供的面板供货量在2020年仍是最大,但预计具体数量将比过去几年少得多。因此加大与其他有竞争力且可靠的面板企业的合作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因为从2020年起,他们的最大面板供应商的专注重点并不是LCD TV面板的供应。尽管面板的供应仍然超过需求,但一线电视品牌商正在与这些他们最大供应商和外部面板供应商选择性地签订长期供应协议(LTA),以确保他们的供应业务在2020年被置于最高优先级。

■ 全球最大的电视制造商三星(Samsung)希望通过2020年的面板分配进一步加强与特定的9家面板供应商议价的能力。在2020年,华星光电将取代京东方科技成为三星最大的外部面板供应商。除了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三星电子还与华星光电(China Star)和友达等外部面板供应商签署了2020年LTA。

  • 京东方科技与华星光电的竞争正在加剧,特别是在10.5代生产的LCD TV面板供应方面。由于三星偏爱VA模式的面板,因此它明确打算在2020年增加其在华星光电的面板采购份额。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华星光电将在2020年取代京东方科技成为三星最大的外部面板供应商。

■ 与三星相对多样化且平衡的供应组合不同,乐金电子和索尼只能更多地依赖京东方科技等中国面板制造商。然而,他们的选择可能受到限制,因为他们与华星光电之间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业务往来。同时,他们更多地倾向于于与惠科显示(HKC Display)、中电熊猫(CEC Panda)或彩虹光电的业务。

尽管内部支持至关重要,但供应链上的某一节点削弱就可能会给全部参与者带来压力

供应链的动态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促使一线电视品牌商重新考虑今年以及未来的采购计划。无论是在供给方面还是在需求方面,内部支持都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个强大、完整集成的电视(FIT)商业模式非常重要。这一概念意味着,电视制造商存在着强劲的需求来吸收日益增加的面板供应。换言之,向专属客户供应产品被视为具有竞争力,这样专属面板和电视制造商就可以携手优化供应链的成本效率,从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如果某一个供应链节点被削弱,它可能会给全部参与者带来负担。大多数领先的电视制造商拥有多样化的面板来源,他们的目标是获得更强的采购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如果专属供应商出现面板供应过剩,他们却不一定要承担责任。

下面图表显示了主要电视品牌商从其战略面板供应商处采购面板的情况。下图显示了面板制造商对战略客户的出货份额。

■ 三星(Samsung)和富士康/夏普(Foxconn/Sharp)在2018年变得更加依赖战略面板供应商,而不顾及供应过剩。然而,供应链关系已发生变化,并在2019年再次重塑。三星的采购策略将至关重要,因为它与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的合作被认为将会收紧,但两家公司之间存在一些冲突,导致2019年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的采购量下降。

■ 2020年,鉴于三星显示器计划将其LCD TV面板产能转向QD显示器,三星从其战略供应商那里采购的面板将进一步减少。

■ 完成QD显示器转换后,从2020年起,三星显示器的LCD TV面板使用将受到限制。其对外部客户(尤其是中国电视制造商)的面板供应将大幅减少。

■ 乐金显示器正计划关闭工厂,这将极大地影响其LCD TV面板在2020年的供应。到2020年,乐金电子从LG显示器的采购量将明显减少。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LG电子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面板采购策略。它可能会从京东方科技(BOE Technology)、惠科显示器(HKC Display)和中电熊猫(CEC Panda)等外部供应商购买LCD TV面板,以弥补乐金显示器在2020年可能失去的LCD TV面板供应。

最终,引领市场的电视制造商将希望保持或加强他们对面板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然而,他们将面临的问题是,业务将局限于少数几个强大的供应链参与者来主导。

来自: IHSMarkitTMT

]]>
显示器行业: 回顾2019年,展望2020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971672.html Wed, 27 Nov 2019 08:28:22 +0000 //www.otias-ub.com/?p=971672 关键结论

 由于中国积极投资,2019年大尺寸显示器玻璃生产面积增加10%,这是供应过剩的最重要原因。

 面板制造商在2019-2021年进入一段力保生存的时期。由于现金流亏损以及前景悲观,面板制造商们正在实施业务撤退。他们纷纷关闭旧工厂,并且裁减员工以优化财务结构。

 韩国企业关闭工厂,将对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供需产生重大影响。尽管中国新的10.5代工厂产能正在增加,但我们预计第三季度仍将出现供应短缺。

年底临近,我们以本文回顾过去的一年,并开始预测来年将会发生的状况。显示器行业一直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原因在于需求饱和而投资积极。

以下针对显示器行业相关的各个主题展开讨论,每个主题都包括对2019年的总结和对2020年的预测。

供应与需求

  • 2019:中国积极投资,2019年大尺寸显示器的玻璃生产面积将增加10%,这将会是供应过剩的最重要原因。面板制造商在2019-2021年进入力保生存的状态。由于现金亏损以及前景悲观,面板制造商们正在进行业务撤退。他们正在关闭旧的工厂,裁减员工以优化财务结构。

  • 2020年展望:韩国对旧产能(第7代和第8代)进行的重组或关闭,预计将在2020年和2021年逐步进行,而不是一次性完成。预计这将对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供需产生重大影响。尽管中国新增10.5代产能正在提高,我们预计第三季度会出现供应短缺。不过,从长期来看,韩国的停产不会使市场转向短缺,但仍然会造成短期的影响和波动。中国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新产能以填补缺口,或者为长远打算而建立新的10.5代工厂。

TFT-LCD产能重组与转移

  • 2019:随着10.5代工厂的稳定和出货量的增加,8.5代对于超大尺寸电视的竞争力已经下降,大多数面板供应商都在考虑改变8.5代工厂的产品组合。一些供应商正在考虑重组OLEDQD-OLED等其他技术的产能,一些供应商计划增加IT产品的出货量。

  • 2020年展望:三星显示器在2019年第三季度关闭了每月12万片8.5代产能,乐金显示器也希望关闭其位于韩国坡州的8.5代工厂部分电视产能。他们还没有决定是否关闭8.5代和7代工厂的剩余产能,但都有一个长期战略,即在不久的将来转向OLED等先进技术。

LCD TV面板(Open Cell)价格

  • 2019:预测面板价格第二季度呈下降趋势,而此前的预测是保持平稳。主要原因是库存高企,需求低迷,这将导致供过于求。5月份以来,价格一直在下降。面板制造商的盈利能力很差,导致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面板制造商正在寻求方法来稳定价格。

  • 2020年展望:由于工厂停产,特别是韩国面板制造商停产,预计2020年供需平衡将得到恢复。因此,预计面板价格将在2019年底和2020年上半年趋于稳定。

新型电视面板尺寸

  • 2019:中电熊猫和彩虹光电正在推出新一代8.6工厂生产的50英寸和58英寸产品。50英寸面板比现在的49英寸面板有优势。它可以取代49英寸,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 2020年展望:乐金显示器计划在其8.5OLED工厂,采用MMG(玻璃基板混切技术)生产48英寸加77英寸OLED电视面板,该公司将瞄准日本和欧洲等对小型电视机有需求的市场推出OLED机型。

4K/8KUHD

  • 2019:面板制造商将其20198K LCD TV出货目标从30.8万提高至34万,最新预测数字更在提升为38.5万。其中三星显示器将目标增加到31.2万,包括一款新的55英寸8K LCD TV面板。其他面板厂如中国面板制造商,似乎更多关注于扩大新的工厂规模而不是8K,他们希望先稳定大尺寸LCD TV面板市场经营。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方面,他们仍在关注市场趋势,因为除了少数一线电视品牌外,8K配套的SoC还没有就绪。

  • 2020年展望:预期有更多面板供应商将会愿意生产8K液晶电视面板,更多品牌商将会加入这个市场。电视品牌商将会获得更多供应商和各类生产线。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8K液晶电视显示器出货量约为95.4

中国的崛起

  • 2019:华星光电(CSOT)10.5代工厂于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惠科(HKC)第二个8.6代工厂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京东方正在中国武汉建设旗下第二个10.5代工厂,预计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乐金显示器也计划中国广州的8.5OLED工厂开始量产。中国各工厂的总产能面积约为1.55亿平方米,占全球产能46%

  • 2020年展望:夏普计划在第一季度开始量产其第一个10.5工厂,不过可能会推迟。惠科将在明年第三季度开始其第三个8.6工厂量产。华星计划第四季度在其第二个10.5工厂开始量产。中国所有工厂的面积产能约为1.9亿平方米,占全球产能的54%

OLED电视

  • 2019:乐金显示器在广州新建的8.5OLED工厂开始量产,这将增加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测,OLED电视的需求将在340万左右。

  • 2020年展望:乐金显示器计划在其8.5OLED采用MMG(玻璃基板混切技术)生产48英寸加77英寸OLED电视面板,该公司计划提供77英寸4K88英寸8K OLED电视显示器,同时在日本和欧洲等对小尺寸电视有需求的市场推出48英寸OLED电视。

面板制造商的盈利能力

  • 2019:面板价格一直在下降,预计2019年下半年还会进一步下降,这就使得面板制造商利润更为微薄。工厂平均稼动率将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84%和第二季度的85%,下降至第三季度的81%和第四季度的79%左右。

  • 2020年展望:如果面板价格在2019年第四季度或2020年上半年趋于稳定,到2020年第一季度面板制造商的稼动率将在80%左右,并且随着奥运会和市场旺季的需求而增加,面板制造商的稼动率可能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进一步回升。

AMOLEDLTPS LCD对比

  • 2019:全面屏显示器如预期将取代16:9显示。LTPS LCD 液晶显示屏的需求已经被搭载刚性OLED显示屏的高阶智能手机所取代,但刚性OLED显示屏的价格,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中低端市场无法与a-Si LCD液晶显示器竞争,因为a-Si LCD更具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使用柔性OLED显示器的可折叠手机需求状况尚不确定

  • 2020年展望:预计LTPS LCD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因为下一代iPhone估计全部都会采用柔性OLED显示屏。此外,刚性OLED显示屏将向中档智能手机渗透。LTPS LCD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中低端生存下来,并与低价a-Si TFT-LCD展开竞争。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 2019: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有机会挑战GalaxyiPhone,推出全系列智能手机产品包括高端机型,销售全球市场。随着OLED需求的增加,对于中国显示器制造商来说,将难以为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足够的OLED显示屏。

  • 2020年展望:在获得OLED生产经验后,中国显示器制造商将逐步获得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面板订单。OLED面板的需求将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扩展到中端智能手机市场。对于中国显示器制造商来说,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是京东方是否会从苹果获得新iPhoneOLED面板订单。

高分辨率面板

  • 2019:由于全面屏显示器的兴起,2019年智能手机显示屏平均尺寸预计将超过6英寸。平板电脑市场方面预计将转向线上购物通路,兼具智能家居辅助功能的低价产品将更获得消费者青睐。

  • 2020年展望:FHD和更高分辨率的需求将增加,制造商将会愿意为下一代智能手机开发和采用新技术,包括无缺口、无开孔和可折叠显示屏。另一方面,对高分辨率AR-VR显示器的需求仍然不确定,我们正在观察苹果是否将VR技术应用于下一代iPhone

宽屏幕智能手机显示屏

  • 2019:即使在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全面屏显示也有望占据主导地位,预计2019年出货量将达到13亿部,占整个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的87%。下一项技术预计将是全屏显示,不再需要为内置摄像头和3D传感器而保留缺口。

  • 2020年展望:全面屏显示将成为智能手机的通用设计,其中的挑战在于柔性OLED显示器的水平瀑布设计。

6LTPS工厂

  • 2019:生产AMOLED显示器仍然是每家显示器供应商都会面临的挑战,但三星是个例外。与此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已在高端智能手机上增加采用刚性OLED显示屏,取代LTPS TFT LCD。因此,LTPS TFT-LCD制造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JDI也因丢失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订单而关闭了第6LTPS生产线。

  • 2020年展望: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预计将增加AMOLED显示屏的订单,LTPS TFT LCD生产线预计2020年将出现实质性的供过于求。日本和中国台湾的LTPS TFT-LCD制造商可能会要求他们的LTPS工厂转而生产AMOLED或直接关闭。

柔性AMOLED显示屏

  • 2019:全面屏显示变得更受欢迎,因为无边框显示屏在显示面积方面更高效。许多中国和日本的面板制造商都试图在2019年启动第一个柔性OLED工厂,但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达到稳定状态。柔性OLED显示屏需求并没有增加很多,因为智能手机品牌仍然专注于全面屏或解决缺口问题,而不是追求弯曲边缘的显示屏。一些供应商推出了可折叠OLED显示屏,以便从其他产品中脱颖而出,但出货量一直被限制在100万以下。

  • 2020年展望: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计,一些主流智能手机品牌(如苹果和三星电子),均将旗舰产品线搭载柔性OLED显示屏,作为区隔高阶市场的面板规格,力图促进需求。这种做法对其他手机品牌来说并不容易追随效仿,因为面板价格昂贵,即便是柔性AMOLED显示屏产能过剩也不会得到缓解。柔性OLED供应商将会尝试大规模生产可折叠OLED显示屏,以克服工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同时许多智能手机品牌将会试水推出可折叠OLED智能手机,以便稳步增加营收。可折叠OLED供应商正在努力提升超薄玻璃盖板的可靠性以及触控传感器在薄膜封装之上的表现。

成长中的车用液晶显示屏市场

  • 20192018年显示屏采用率超过60%,预计2019年全年增长3.4%,出货量1.56亿片。抬头显示器和电子后视镜的发货量将会比其他应用增长更快,但中控台和仪表板显示器的出货量占据主导地位。

  • 2020年展望:预计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1.734亿片减少至1.672亿片,同比下降7.2%。中国目前正在拉动车用显示面板需求,尤其是仪表板显示屏,因为出厂时安装率仍低于70%。中控台显示屏的需求将主要来自日本、东南亚和南美。然而,由于存在提高关税和经济衰退等不确定性因素,这可能会阻碍轻型车辆的销售,从而间接影响显示屏需求。最乐观的情况是年增长率达到5%,而保守的情况则是增长1-3%

来自: IHSMarkitTMT

]]>
IHS Markit:2019年Q3由13个主要智能手机显示器供应商贡献的智能手机显示器出货量达到4.676亿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971601.html Wed, 27 Nov 2019 08:15:29 +0000 //www.otias-ub.com/?p=971601 根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最新的《智能手机显示器信息服务(Smartphone Display Intelligence Service)》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由13个主要智能手机显示器供应商贡献的智能手机显示器出货量达到4.676亿台。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在2019第三季度中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46亿台。a-Si TFT LCD达到1.77亿,而LTPS TFT LCD达到1.44亿。AMOLED面板的强劲出货量帮助AMOLED首次超过LTPS TFT LCD。

得益于强劲的LCD出货量和OLED的增长,虽然京东方已连续数个季度在13个主要供应商智能手机显示屏出货量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三星在2019年第三季度以29%的份额获得冠军。

如下图所示,三星显示器在13家主要手机面板供应商中的2019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显示屏出货量份额达到29.1%,较2019年第二季度的21.3%大幅攀升。京东方的份额从2019年第二季度的23.8%下降至19.6%。天马以12.5%的份额名列第三,比2019年第二季度的12.3%略有增加。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三星显示器在2019年第三季度将其韩国Gen5.5和Gen6刚性和柔性AMOLED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三星显示器在2019年第三季度创下了1.36亿片AMOLED面板的新出货记录。

所有主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包括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和小米,都将AMOLED应用于2019年的高端智能手机型号,包括柔性OLED和刚性OLED。 三星显示器仍然是柔性和刚性OLED最可靠的质量和产能拥有者,这有助于三星在出货量、收入和利润方面实现高移动OLED业务。然而,另一方面,LG Display、京东方、天马、维信诺和华星光电从现在起都开始扩大其新的柔性OLED业务。LG Display和天马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AMOLED智能手机显示器出货量与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分别增长了200%和400%。加上京东方的柔性OLED面板厂新的Gen6产能增加,从现在开始,柔性OLED业务将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 。

“到目前为止,OLED商业竞争都集中在手机客户采用和生产良率上。大部分柔性OLED面板已被三个主要的智能手机领先品牌采用:三星,苹果和华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将OLED用于高端甚至中端型号,市场将更加繁荣并且为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和和辉光电等新出现的中国OLED制造商打开了大门。” IHS Markit | Technology 面板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

“但是,OLED面板制造商的竞争正在迅速扩展到OLED模组的性能和产能,而不仅仅是面板良率。这是由于外观方面的种类繁多且困难,例如3.5D边缘弯曲盖板,触摸式薄膜封装 (Touch on thin film encapsulation),COP(Chip On Polyamide)驱动IC贴合,OLED模组的对比度以及亮度调节和补偿等。三星显示器是这些工艺技术中最成熟的厂商,但我们看到乐金显示器和中国OLED制造商从现在开始正迅速成长。 “

]]>
IHS Markit :预计2019年全球车载触控模组出货量达到6400万套 //www.otias-ub.com/archives/964627.html Mon, 11 Nov 2019 09:04:34 +0000 //www.otias-ub.com/?p=964627 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现已归属Informa Tech旗下)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球车载触控模组出货量预计将微幅增长1.1%,达到6400万套。在未来两年内仍将温和增长,2020年和2021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4%和2.4%,正如《车载触控和用户界面报告》所述。

然而,预计2022年开始增长势头将扩大,年度扩张幅度将达7.2%。2023年市场将继续增长,出货量健康成长7.8%,达到7700万套。

车载触控模组市场切换进入快速挡

IHS Markit | Technology触控及用户界面研究部门资深分析师Kimi Lin介绍说,“车载触控模组市场近期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低迷、需求放缓和中美贸易争端。不过,随着未来经济复苏和自动驾驶汽车逐渐普及,预计2022年市场将扩大增长幅度。”

投射电容触控技术主导车载市场

投射电容技术在2011年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触控解决方案,因为它具备多点触控能力和快速响应的特性。然而,由于更薄,更窄边框等优势,内嵌式投射电容触控于2016年取代外挂投射电容触控方案,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主流触控方案。

车载市场触控技术的演进则更为缓慢,直到2016年,投射电容技术才成为主流。如今投射电容在车载市场的采用正在迅速上升,从2016年开始几乎每一辆乘用车都会装配中控显示屏并具备触控功能(采用投射电容触控技术)。电阻式触控技术现在只会出现在卡车上,或者非常老款的乘用车上。

与智能手机市场相比,车载触控的技术演变差不多落后智能手机5年,如下图所示。对于车载触控,下一个关键问题是内嵌式触控在何时能够取代外挂触控成为车载市场的主导触控技术,就像2016年时消费电子那样。

车载供应链的未来演进

触控技术发展可能会重塑车载供应链。

在车载供应链中一级供应商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它是最靠近整车厂的,也最有发言权。面板制造商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零组件供应商。相反,他们有志于让自己成为一级供应商,以便自身能和整车厂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面板制造商正在积极推广内嵌式触控解决方案,此举抢走了原本属于触控厂商的业务。于是大量触控供应商开始专注于图像捕获、增强现实、触控升级——例如悬浮触控——以及其他功能特性,希望为车载显示带来更革命性的变化,以便维持自己在车载供应链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面板制造商和触控制造商都希望自己能在车载供应链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要绕过一级供应商并不容易。一级供应商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方面比面板和触控厂商更有能力。

当然,电动汽车(EV)是面板和触控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机会。单一款型的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行驶范围,销售范围都很有限,而且用户群体也相对单一,集中。所以,整车厂商愿意在电动车上尝试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系统。

有些整车厂商甚至会愿意跳过一级供应商来自主开发面向电动汽车的中控系统。这些行为为面板制造商和触控制造商提供了接近整车厂商的最佳机会。

IHS Markit | Technology的《车载触控与用户界面》报告提供了有关车载触控市场的多层次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出货量追踪、供应链、市场动态以及新兴趋势。

]]>
IHS Markit:IT显示器可能在2020年遭遇供过于求的市场风暴 //www.otias-ub.com/archives/962682.html Thu, 07 Nov 2019 09:28:33 +0000 //www.otias-ub.com/?p=962682
关键结论

○ 2019年IT显示器正在经历尚称轻度的产能过剩,原因来自多个方面:IT市场的新生产线较少、成熟但稳定的应用、PC行业对于面板严格的规格限定与质量要求、中国台湾制造商的竞争以及游戏成为新的增值应用。

○ 由于LCD TV面板供过于求,面板制造商正在将更多的第8代产能转移到IT面板上。

○ IHS Markit | 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京东方、中电熊猫、华星和三星显示器都在增加其8.5代生产线的PC显示器产量。

○ 随着面板制造商将更多的产能转移到IT上,无论是玻璃基板计算还是成品面积计算,都将导致供过于求,因为2020年IT显示器需求并不会比2019年有所增长。

2019年对于显示器行业来说是供过于求的时期,由于面板价格暴跌,面板制造商的利润率大幅下降,一些显示器制造商不得不认真考虑产能重组或工厂停产。

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面板制造商开始降低其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包括新建的生产线在内。 但是,一些显示器制造商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他们不是减少产能利用率来限制LCD TV面板的产出,而是增加了IT面板的产量(液晶监视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或者他们将部分制造电视的产能转移到更多的可适用于IT的产能中,例如超薄边框和共面转换(IPS)等等。

由于稳定的需求和许多高端型号(例如具有高分辨率、宽视角、弯曲的显示器,超薄边框笔记本电脑、游戏PC等)的支撑,笔记本面板和LCD监视器面板的需求量相对稳定。主流面板价格明显降低,但仍不如LCD TV面板价格下降这么大。

以下两个表格显示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笔记本和液晶显示器主流面板价格均下降,参见《大尺寸显示器价格追踪报告》。IHS Markit | Technology数据显示,主流笔记本PC面板价格和LCD监视器面板价格下降的幅度很小,但百分比保持稳定,与LCD TV Open Cell的价格暴跌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PC显示器价格稳定的因素

稳定的面板价格下降有助于面板制造商维持一定程度的盈利能力。根据IHS Markit | Technology数据显示,笔记本面板价格和液晶监视器面板价格相对稳定,而没有由于产能过剩而快速下滑。这是基于以下原因:

  • 没有新建的IT面板生产线:近年来新增加的产能几乎全部针对LCD TV应用和智能手机显示应用,尤其是在中国。 京东方、华星、惠科电子、彩虹光电、中电熊猫、天马和维信诺等显示器制造商都在为电视生产8.5代、8.6代和10.5代产品,而第六代LTPS和柔性OLED用于智能手机显示屏。 笔记本显示器和LCD监视器显示器目前不是大部分新进显示器制造商关注的领域。
  • 成熟但稳定的应用:尽管IT面板显示器被视为传统应用,但需求一直稳定。然而对显示器制造商来说,要说服政府获得补贴,以建立专门用于IT应用的新LCD生产线或OLED生产线,这一直是一项挑战。
  • PC行业有严格的要求:与LCD TV相比,PC显示器已经与三星显示器、LG显示器、友达、群创和京东方等现有供应商建立了合作渠道。因此,像惠科电子、华星、中电熊猫和华星光电这样的新晋者较难扩大业务并占领市场份额。 例如,PC市场上的四大领导厂商——戴尔、惠普、联想和苹果——对将显示器集成到其个人计算机中都有非常严格的规格跟质量要求,这些显示器大多是定制的 。这对中国的新显示器制造商构成了挑战。
  • 中国台湾制造商的竞争力:台湾TFT LCD制造商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已将旧有的第5代生产线和第6代生产线用于IT显示器生产,但这极大地影响了技术、效率和成本。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不仅在显示器方面,而且在整个IT生态系统(包括游戏硬件)都与IT行业联合紧密。这有助于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在PC显示器市场保持高度竞争力,而中国新晋面板供应商则继续为市场渗透而艰难前行。
  • 游戏是一种新的增值应用:游戏应用一直在快速增长,正如IHS Markit | Technology先前在《高性能游戏用显示器-2019》中分析的那样。游戏已成功地将PC显示器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高规格显示器可谓已经跻身高端产品的行列。面板制造商正在迅速开发用于游戏的新型IT显示器,包括mini-LED背光灯和HDR1000,如下表所示。游戏显示器发展带来的新动力正在对IT面板市场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更多产能正在转移到PC显示器

最近,更多的产能正在转移到PC显示器上。当面板制造商面临液晶电视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关闭生产线或降低产能利用率并不是面板制造商的最佳选择。IHS Markit | Technology分析表明,当前趋势是更多的TFT LCD产能正在转向去做PC显示器应用,这可能会导致2020年的供过于求。以下是最新情况:

  • 三星显示器和LG 显示器正在重组其液晶电视生产线,尤其是韩国的8.5代生产线。但是,对于韩国的8.5代生产线和7代生产线的IT面板产能,三星显示器和LG Display仍在继续运营那些尚无重组计划的生产线。
  • 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群创光电开始了一系列产能改革,包括Gen 5 Fab 3增加了其用于笔记本电脑应用和显示器应用的IPS面板产能,Gen 7 Fab 7从生产50英寸电视面版转变为 23.8英寸显示器产品,Gen 5.5 Fab 4的IPS增加了PC面板显示能力,而Gen 6 T2分配了更多的笔记本电脑面板容量。
  • 中电熊猫已经在南京8.5代生产线采用氧化物技术进行笔记本电脑面板生产,并打算通过减少电视的投入来提高产量。中电熊猫还计划提高8.5代桌上型液晶显示器面板的产量。
  • 原本专注生产电视面板的华星积极瞄准公共显示器、数字标牌和游戏显示器市场。
  • 华星、天马、友达、JDI和群创计划将其最初针对移动应用的部分LTPS TFT LCD产能转移到LTPS TFT LCD笔记本PC面板。
  • 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无意重组或关闭旧有的第5代生产线和第6代生产线,它们目前正在生产笔记本PC面板和LCD显示器面板。 另一方面,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正在通过增加新技术(例如mini-LED背光),继续将旧有的生产线推向生产极限,以紧跟高端PC显示器市场。
  • 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在带有mini-LED背光的液晶面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步,尤其是在PC应用领域。 这使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可以加入PC显示器高端细分市场的竞争。

在第8代和第8.5代面板厂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大的影响。 正如《大尺寸显示器生产策略追踪报告》中所述,预计从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PC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脑)在在第8代和第8.5代面板厂的玻璃基板投入量将持续增加,到2020年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京东方、中电熊猫、华星和三星显示器正在增加其8.5代生产线的PC显示器产量。

另一方面,在比较区域基础产能时,无论是第几代生产线,IT面板产量的投入从2019年末到2020年有所增加的趋势都很明显。

预计IT面板投入将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每月356.2万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每月384.6万平方米,以及从2019年第二季度每月376.9万平方米达到2020年第二季度每月408.5万平方米。

随着面板制造商将更多的产能转移到IT,无论是玻璃基板转入还是面积转入,都将导致供过于求,因而自2019年至2020年IT显示器需求持续停滞。下图展示了IT显示器自2018年至2020年的需求预测,出自《显示器长期需求预测跟踪报告》。

PC显示器供过于求可能导致以下影响:

  • 面板制造商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涉及客户的面板分配、面板价格和面板成本等方面。
  • 对于LCD监示器,在提供新功能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例如具有视角(VA)技术的曲面显示器和高分辨率的广色域IPS VA技术。
  • 笔记本电脑的IPS将由高端或中端变为主流。根据《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追踪报告》所述,IPS或FFS将占笔记本PC面板的55%。 此外,从2020年开始,面板制造商将在IPS产能和成本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 中国制造商和三星显示器计划生产更多的VA型桌上监视器面板,其中一些具有曲面荧幕设计,而IPS则主导着液晶监视器面板市场。根据《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追踪报告》的分析,IPS或FFS将占LCD监视器面板市场的58%,但VA份额将从2018年的16%增加到2019年的19%。2020年,对于IPS或VA的产量孰高问题,面板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 更多面板制造商将忙于高端市场,包括氧化物、LTPS和mini-LED背光,以增加附加值。
  • 随着新的显示器制造商使用入门机种对市场带来了冲击,传统a-Si扭曲向列(TN)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 更多特殊定制尺寸和分辨率的产品将会出现,因为显示器制造商和PC制造商都需要差异化头角。新Microsoft Surface是集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成功案例。
]]>
下一代PC:显屏制式,功能引领 //www.otias-ub.com/archives/962522.html Thu, 07 Nov 2019 08:51:54 +0000 //www.otias-ub.com/?p=962522
关键结论

○ 微软在一系列新Surface 产品中使用两款高通处理器( Qualcomm processors)或超微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处理器。微软正在思考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够提供最佳用户体验的最佳处理器平台。

○ 两年来,微软和高通公司都在合作开发运行于ARM(WoA)上的Windows。微软需要运行更多应用软件来对WoA进行精细调试以优化用户体验。这是Surface Pro X在设计上的战略目标之一。

○ 英特尔最近提出了一个基于Lakefield处理器的Athena平台。在微软的Surface Neo上增加Intel Lakefield处理器是一项战略举措,期望PC制造商开发具有双显示屏的新产品。由此可以帮助微软扩大其Win 10X市场。

○ 制造商现在期望对GPU进行更多升级,而不是仅仅对CPU进行改进。Ice Lake处理器与Iris GPU整合以用于增强新型Surface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15的处理器是使用AMD Ryzen 3000的内核,并集成了Radeon RX Vega 11图形处理器的定制处理器。

实验新一代移动计算的多平台

观察Surface系列产品的CPU计划,可以清楚地看到微软于2019年10月2日的产品发布秉承了实验精神。

微软在其一系列Surface产品中选择了两款高通处理器和一款AMD处理器。此举并非完全基于成本或市场竞争的考虑。相反,微软正在思考多种可能性的平台,力求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高通公司的处理器Snapdragon 855是目前市场上的高端处理器。

Surface Duo只是一个工程原型,尚未最终确定5.6英寸双屏手机的规格。但是,当Surface Duo于2020年第四季度投放市场时,它或许将能够搭载具有更高性能的新型处理器。

12.9英寸的Surface Pro X使用名为SQ1的定制化高通处理器,它基于Snapdragon内核,再加上高通最新的AI加速器和LTE调制解调器。该处理器原本的设计目标是具备高性能而功耗仅有7瓦。SQ1处理器的性能为每秒9兆次浮点运算,而图形处理器为2兆次浮点运算。微软提到,SQ1处理器的性能(每瓦)是Surface Pro 6的6倍。

与X86相比,高通(或基于ARM的)处理器可实现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纤薄的设计。但是,业界仍然存在疑虑,低功率处理器是否可以满足用户对12.9英寸设备的期望。许多用户认为,在屏幕尺寸大于Surface Pro 7(12.3吋)的设备上拥有较高的CPU性能仍然很重要。

两年来,微软与高通公司合作开发了运行于ARM(WoA)上的Windows。但是,市场上出售的型号并不多,发货量也表现平平。消费者可能尚未意识到此类产品的好处。高通曾表示,当5G时代来临时,Snapdragon可以提供卓越的PC体验。对于高通公司而言,高速传输和24小时随时联网将是主打卖点。因此,高通公司并不期望仅在短短两三年内就对拥有30年历史的PC市场造成任何波澜。但是,微软需要运行更多应用软件来对WoA进行精细调试以优化用户体验。这是Surface Pro X在设计上的战略目标之一。

使用行为会影响操作系统和系统单晶片设计  

微软选择Intel Lakefield作为Surface Neo的CPU。尽管两者都是双屏设计,但它与用于Surface Duo的Snapdragon不同。英特尔最近推出了一个基于Lakefield处理器的Athena平台,希望OEM合作伙伴能够开发创新的便携式设备。实际上,比起智能手机尺寸的Surface Duo,PC制造商对尺寸类似于Surface Neo的产品更感兴趣。Lakefield被认为是高通公司Snapdragon 8cx的竞争对手,因为PC制造商在与英特尔合作方面经验更丰富,因此对与高通公司一起探索未来的动机并不特别强烈。微软使用英特尔Lakefield是一项战略计划,以期PC制造商未来可以开发设计与Surface Neo同样以英特尔雅典娜平台的新产品。由此可以帮助微软扩大Win 10X的市场。

Lakefield处理器是英特尔针对下一代PC的解决方案,它聚焦于兼有大型和小型内核配置架构的新型设计。Sunny Cove的组成是采用10nm Fin-FET工艺的单个大核以及四个基于Atom凌动处理器Tremont架构的小核。通过大核与小核相结合的设计,Lakefield可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功耗。此外,Foveros 3D技术可实现更小的芯片封装,以及设备处理器的纤巧时尚。

图形处理器的重要性

微软将Surface Laptop从英特尔第8代升级到了第10代处理器,即Ice Lake。此项改进可能不会带来显著的算力升级,但是集成的锐炬核芯显卡图形处理器(GPU,Iris graphics)可以增强全高清显示器的帧频。Iris提供如同入门级离散图形处理器(GPU)。

第10代Ice Lake处理器为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高分辨率面板设计(和成本)了障碍。微软和英特尔都已经注意到,高端笔记本电脑的显屏质量正在朝着智能手机显屏的方向发展。制造商现在期望对GPU进行更多升级,而不是单单对CPU进行改进。因此,IHS Markit预计,增添带有Iris GPU的Ice Lake处理器来对Surface Laptop进行升级,这将会改善用户体验。

自从AMD宣布使用7纳米处理器以来,新的Ryzen CPU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英特尔的新Comet Lake CPU在14纳米生产线上遇到供应短缺。越来越多的PC制造商正在考虑使用AMD处理器来增强其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线。微软的Surface Laptop 15就是这种情况之一,它为用户提供了AMD选项。 该处理器使用了Ryzen 3000的内核并集成了Radeon RX Vega 11图形处理器,是为微软特别定制的。

消费者可能对Surface Laptop 15 设计中Intel和AMD之间性能的比较感兴趣。

来自: IHSMarkitTMT

]]>
IHS Markit:面板制造商的“其他应用”营收预计未来将有所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959714.html Thu, 31 Oct 2019 15:53:13 +0000 //www.otias-ub.com/?p=959714
关键结论

○ “其他应用”营收在2019年第二季度达到39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19% ,这与IHS Markit | Technology在市场需求疲软期间对“其他应用”业务扩张的预测一致。

○ 此外,“其他应用”营收占总营收的份额在2019年第二季度也达到了15.8%,创2017年以来的新高。“其他应用” 营收的份额已从2017年的12%显著上升到2018年的14%。

○ 乐金显示在“其他应用” 领域实现营收9.04亿美元,在2019年第二季度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自2017年第一季度以来,该公司连续蝉联其他应用面板的供应商第一名,这主要得益于汽车显示器、公共显示器以及其他应用产品的贡献。

○ 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在2019年第二季度“其他应用”营收比分别大幅攀升至33%和18%,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 面板制造商也在转型并增加其它增值应用产品的业务,以抵消在电视、IT或移动应用领域持续的亏损。


“其他应用” 营收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中不断增长

面板制造商的“其他显示器应用”目前包括汽车显示器、公共显示器、智能手表、近眼显示器、工业用途和民用等等。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中,这些潜在的新兴市场可以抵消主要的大尺寸面板和小尺寸面板业务的需求延缓。因此,增加“其他应用”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更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防止面板制造商的营收和产能下滑。IHS Markit | Technology调查了自2017年以来面板制造商的“其他应用” 营收趋势。“其他应用” 营收在2019年第二季度达到39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19% ,这与IHS Markit | Technology在市场需求疲软期间对“其他应用”业务扩张的预测一致。

此外,“其他应用” 营收占总营收的份额在2019年第二季度也达到了15.8%,创2017年以来的新高。面板制造商试图积极拓展他们的“其他应用”业务。“其他应用” 营收比已从2017年的12%显著上升到2018年的14%。然而在2019年,当面板价格开始持续下跌至低于现金成本水平时,面板制造商面临另一个障碍。因此,“其他应用” 营收比在2019年又创下新高。它也有望在未来创造新的纪录。

LG 显示在“其他应用” 领域拔得头筹,友达光电紧随其后

乐金显示在“其他应用” 领域实现营收9.04亿美元,在2019年第二季度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自2017年第一季度以来,该公司蝉联供应商第一名,这主要得益于汽车显示器、公共显示器以及“其他应用”的贡献。

与此同时,友达光电在“其他应用” 领域排名第二,在2019年第二季度售出6.98亿台套,占“其他应用”总营收的17%。未来,友达光电将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应用作为其核心业务理念。因此,友达光电有望在“其他应用” 领域增加收入,包括集成显示领域的更多应用,例如触摸和公共显示器、汽车等的整体解决方案。

尽管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尚未在“其他应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但京东方和天马在这些应用领域的营收预计未来将有所增长。

2019年第二季度,主要面板制造商的“其他应用”营收比得以提升

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在2019年第二季度“其他应用” 营收比分别大幅攀升33%和18%,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由于产能有限,中国台湾企业很难与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巨头竞争。因此,中国台湾制造商必须瞄准更高的附加值的产品,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供应过剩。

由于今年移动市场需求疲软,瀚宇彩晶和日本显示(Japan Display)的“其他应用”营收比在2019年随着其汽车显示器业务的扩张而增长。瀚宇彩晶的“其他应用”营收在2019年第二季度占54%,增长了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日本显示(Japan Display)的“其他应用”营收在2019年第二季度达到47%,增长了25个百分点。

由于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其他应用”营收比在2019年第二季度之前还维持在个位数水平,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目前仍未重点关注“其他应用”。他们继续在大尺寸面板和小尺寸面板应用中扩展业务。

未来随着面板制造商增加增值服务,“其他应用”营收比预计将会增长

虽然“其他应用”的营收从2017年到2019年第二季度并没有大幅跃升,但其季度营收比稳步地从2017年的11%增长到2019年第二季度的15.8%。这意味着,在显示器营收萎缩期间,面板制造商更多地向其它增值应用产品转型,以抵消在电视、IT或移动应用领域持续的亏损。

根据显示器市场即将出现的供过于求的预测,“其他应用”提出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其发展势头可能会阻止面板制造商的营收下降。汽车显示器、娱乐、公共显示器和智能手表都在促进“其他应用”的增长。

为客户提供价值已经成为管理“其他应用”业务的关键因素。例如,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能比简单的面板供应商获得更多的客户,因为它们将内容、设计和组装作为一站式服务纳入其供应链。

]]>
IHS Markit:2019年全球汽车显示器所用TFT LCD销售量1.56亿部 //www.otias-ub.com/archives/948399.html Fri, 11 Oct 2019 07:18:10 +0000 //www.otias-ub.com/?p=948399 全球汽车显示器所用TFT LCD的销售量将在2019年下降至1.56亿部,与2018年相比降幅为5%。贸易冲突已经对中国造成了影响,中国的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销售增长在8月份都有所放缓。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受到汽车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尤其严重。

IHS Markit | Technology中小显示器高级总监Hiroshi Hayase介绍说,“2008年货币危机过后,用于汽车显示器的TFT-LCD市场进入了快车道,2018的年出货量增至1.62亿部,而2009年仅为1800万部。然而,2019年的出货量增长已出现停滞,中国经济受制于贸易争端而遭遇更大的衰退风险。美国对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增加,导致市场面临10年来的首次衰退。

汽车显示器市场

由于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的稳步扩展,汽车显示器越来多得到人们的接纳,应用类别包括安全、便利、娱乐和节能等多个领域。汽车显示设备的产品类别包括具备导航功能的中央栈显示器(CSD)、仪表盘所配备的多功能显示器、平视显示器(HUD)以及后座娱乐系统(RSE)。

Hayase进一步解释说,“经济低迷对每一家显示器制造商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原本预计2019年将为汽车市场带来新一轮巨大增长机会。从乐观方面来看,汽车显示器的需求预计将在2020之后恢复增长。未来几年,自动驾驶汽车和新的安全监控功能将为配备多显示器的汽车带来越来越大的销售动力,从而提高行业的显示器要求。”

]]>
IHS Markit:预计2025年AMOLED电视显示器市场营收达7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46317.html Tue, 08 Oct 2019 06:56:40 +0000 //www.otias-ub.com/?p=946317
受价格下跌因素推动,再加上消费者希望电视机更薄、更轻、色彩更艳丽的需求,电视用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市场营收预计在未来六年内将增长一倍以上,这一预测出自最近加盟Informa Tech旗下的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 | Technology。

到2025年,全球AMOLED 电视显示器营收将会增至75亿美元,而2019年仅为29亿美元。上述数据出自《IHS Markit | Technology AMOLED & 柔性显示器信息服务》。虽然AMOLED电视在2013年才开始上市,但其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在360亿美元电视显示市场总营收中占据20.6%,而2019年仅为8.6%。

IHS Markit | Technology分析总监Jerry Kang指出,“尽管AMOLED电视的平均售价(ASP)远高于液晶电视,但由于其外形灵巧、重量轻、色域广,因此非常吸引消费者。预计从2020年开始AMOLED电视的ASP将开始下降,这是因为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推动了制造能力的提高。这将为AMOLED电视的更广泛地应用铺平道路。”

AMOLED电视的ASP目前大约是液晶电视的四倍,这一数据是基于3840×2160分辨率65英寸面板的对比得出。正因为如此,电视品牌商急于降低AMOLED的价格,以便使其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

预计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一个因素是在第8代显示器制造厂中采用混切(MMG)基板。MMG能够在单个基板上裁切多种显示尺寸,因此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并有助于产品线的多样化。

LG显示最近在中国广州增建了一家新的8代MMG工厂。这是该公司继2013年在韩国坡州市建立工厂后的第二个8代工厂。LG显示通过MMG增加尖端显示设备投资,旨在加强其在AMOLED电视显示市场的领先地位。

瞄准LG显示先进的白光OLED技术,其他显示器供应商也正在展开竞争。这些公司提供替代性技术,很快也可以用于制造AMOLED电视显示器,包括喷墨打印、RGB OLED和量子点色转换OLED。

]]>
IHS Markit:2019年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近77%达到超轻薄水准 //www.otias-ub.com/archives/939322.html Wed, 18 Sep 2019 03:30:20 +0000 //www.otias-ub.com/?p=939322
根据现已归属Informa Tech旗下的IHS Markit | Technology预测,适用于超轻薄笔记本电脑(Ultrabooks )的超轻薄面板(Ultra-slim Panels )已如风潮席卷笔记本电脑市场。在2019年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中,超轻薄显示器占据近77%的份额。

超轻薄显示器,即目前厚度要求小于3.0毫米(mm),已经取代了楔形显示器(wedge type)——它在2012年曾经占据着60%市场。由于超轻薄显示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楔形面板于2017年就已不再发展了。

IHS Markit | Technology显示器供应链资深首席分析师Jason Hsu介绍说,“显示器技术在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制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英特尔2011年首次发布超轻薄笔记本的规格时,业界还没有成熟的面板解决方案。因而,制造商使用了“铰链式”(Hinge-up)显示器,这需要采用非常复杂的工艺来适应薄型液晶显示器。然而,随着显示行业的不断努力,超薄面板已经发展成为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普遍标准。”

超薄外形设计持续演进,到2021年,无背光的OLED显示屏预计可将厚度降低到1毫米以内。

超轻薄笔记本沿革

英特尔在2011年启动了超轻薄笔记本市场,他们投资3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市场基金,以促进这个产品成为现代笔记本电脑设计的新标准。当时,英特尔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极其轻薄的设计理念,其设计建议和要求如下:

  • 一种低电压的Core-i U系列CPU,具有5到8小时的电池寿命
  • 建议采用固态硬盘(SSD)
  • 消除不必要的插槽/端口
  • 建议采用全外置(One-Spindle)设计,在外形设计上取消光驱
  • 把重量限制在一般电脑的一半——1.4公斤
  • 限制厚度不大于20毫米

聚焦边框

除了更薄的外形,显示屏周围更窄的边框也代表了另一项重要创新。尽管超轻薄笔记本首次亮相时对边框尺寸没有具体要求,但最近在智能手机中流行的全屏概念已经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因此,屏幕与机身的比例对于显示器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采用较窄的边框也导致显示尺寸和纵横比的进一步变化。

除了尺寸之外,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的另一项关键技术要求是功耗,因为制造商承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为24小时。显示器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因为它占笔记本电脑全系统能耗的40%以上。LTPS和氧化物面板等新兴显示技术已经扩展到笔记本电脑的尺寸,允许制造出低功耗面板。

展望未来

笔记本电脑的生命周期估计为6到7年。因此,超轻薄笔记本的早期使用者即将更换他们的笔记本电脑。PC品牌厂商应认真对待这一动向,力争在2020年和2021年推升更新换代需求。

几个主要因素正在影响下一波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设计。

其一,SSD的价格大幅下调,现在已经降至非常合理的水平。目前128GB SSD的价格接近于传统硬盘驱动器(HDD)。这种固态硬盘可以渗透到中低价笔记本电脑市场。同时,256GB SSD可以预装到主流笔记本电脑中。价格下跌正在加速全外置(One-Spindle)笔记本电脑的普及。

再看另一个因素,现在超过一半的笔记本电脑集成了Intel Core-i U处理器,满足了超轻薄笔记本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散热风扇仍然是必要的。

尽管Core-i (Y)非常适合超薄设计,但被认为性能不足。今年,英特尔正在将其10nm Ice Lake (Y) 的性能提高到9瓦特TDP,这是一项显著的改进。

然而,即将到来的Tiger Lake UP4更加令人兴奋。Tiger Lake UP4将高达15瓦的性能,等同于Whiskey Lake (U)的水平。

Hsu 补充说,“Tiger Lake UP4可能是超薄笔记本设计的又一个突破。新的CPU不仅将提高整体性能,而且还将提供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支持,使下一代笔记本电脑更加智能化。”

至于显示器,超轻薄笔记本过去专注于提高Z维,即厚度。然而,如今的竞赛已经将注意力扩展到了缩小X和Y维度。这不仅可以使设计更加时尚,而且可以大大减轻产品的重量。

与此同时,新兴的显示技术将赋予下一代笔记本电脑顶级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
IHS Markit:AMOLED 显示屏驱动芯片发展趋势浅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926783.html Wed, 21 Aug 2019 06:39:30 +0000 //www.otias-ub.com/?p=926783 AMOLED显示屏成长迅速,尤其是柔性AMOLED,这也推动着驱动芯片的快速发展。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的显示驱动芯片业者开始进入AMOLED驱动芯片供应链。

关键要点

○ 继台湾之后,大陆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

○从2020起,COP将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规格

○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柔性AMOLED搭载 TDDI 方案将得以实现

继台湾之后,大陆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AMOLED显示屏正在快速发展,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未来AMOLED的成长将主要来自于柔性AMOLED的快速增长。

目前,三星显示主导着AMOLED显示屏的供应,但是它不允许它的驱动芯片供应商三星半导体和MagnaChip释放AMOLED驱动芯片给其他面板厂。因此随着中国AMOLED面板产能成长,非韩系的驱动芯片厂商开始成长。瑞鼎,新思,联咏是中国AMOLED面板厂主要的驱动芯片供应商。例如,2018年开始,BOE搭载新思的驱动芯片供应华为Mate20 pro 机型,今年一季度,BOE搭载联咏的驱动芯片供应华为P30 pro 机型。而瑞鼎则一直在和辉以及维信诺占据很高的比重。

这个月,Nubia发布了Z20机型,双面柔性屏,均由BOE供应,分别为6.42”FHD+和5.1”HD+。其中6.42”FHD+采用了ESWIN的驱动芯片,5.1”HD+采用的是瑞鼎的驱动芯片。ESWIN是一家中国大陆驱动芯片设计公司,BOE参与策略投资,它的核心业务聚焦于半导体以及材料。

除了ESWIN以外,中国大陆还有其他的驱动芯片设计公司也在发展AMOLED的驱动芯片,具有代表性的有集创北方,芯颖,新相微以及云英谷。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AMOLED驱动芯片的发展也很迅速。

从2020起,COP将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规格

显示面板上驱动芯片连接的主要技术有COG(Chip on Glass),COF(Chip on film)和COP(Chip on Plastic) ,其中COP 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

从2017年开始,三星Galaxy系列开始采用COP连接方式的柔性AMOLED显示屏。驱动芯片连接绑定的制程需要高温, COP 连接的双方是硬的驱动芯片对软的柔性PI基板,PI在高温下会发生翘曲,接触到硬的驱动芯片边缘,容易导致PI基板刮伤以及线路损伤等问题,良率面临挑战。 但是长期来看,COP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COP设计可以节省COF载带并减少连接点,当良率达到稳定水平,成本优势便会体现出来,同时供应链管理也变得更加简单。面板厂和驱动芯片厂都在致力精进设计提高良率,今年其他面板厂也开始量产COP连接的柔性AMOLED产品,COP正在成为柔性AMOLED的主流连接方式。

今年,苹果新的机型预期仍然采用COF设计,2020年苹果预计将导入COP设计,这将大幅提高柔性AMOLED中COP的比重。据此,IHS Markit预计,2020年采用COP连接的柔性AMOLED显示屏需求将达到2亿片,同比增长超过80%。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柔性AMOLED搭载 TDDI 方案将得以实现

TDDI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对于AMOLED来讲,智能手表以及类似应用的小尺寸AMOLED也开始采用TDDI方案。其触控功能要求简单,触控层走线比较少和有限,因此incell设计不会对AMOLED的电极结构形成大的影响。目前AUO搭配瑞鼎主导这部分应用的趋势。

但是对于智能手机应用,其需要良好优质的触控功能,为了避免触控层线路对AMOLED的电极造成干扰,触控层不能直接整合成incell设计。由于柔性AMOLED的封装层非常薄,面板厂以及驱动芯片厂开始开发触控层仍保留oncell设计,把触控走线延伸至下层PI基板的外线路区(OLB area: Outer Leading Bonding area),从而实现显示屏驱动芯片和触控芯片整合的TDDI方案, 这一方案预计在2020年得以面市。

其他趋势

高帧率正成为部分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的一种趋势,而AMOLED显示屏正占领高端智能手机份额。因此AMOLED显示屏搭配高帧率可能将成为标配, 90Hz帧率差不多是必需的,120Hz的必要性还有待考量。

从晶圆制程来看,起初AMOLED驱动芯片设计于80nm制程,现在40nm成为主流。而且对于韩系驱动芯片厂商,MagnaChip已经在今年4月开发出28nm AMOLED驱动芯片。28nm 是目前最先进的制造AMOLED驱动芯片的制程,相比40nm制程,MagnaChip这颗新的28nm AMOLED驱动芯片可以实现尺寸缩小20% 。

]]>
IHS Markit:汽车用显示屏出货首次出现衰退 //www.otias-ub.com/archives/924339.html Thu, 15 Aug 2019 15:52:15 +0000 //www.otias-ub.com/?p=924339 2019年将会是第一年同比负增长

根据IHS Markit《汽车显示器市场追踪报告》(Automotive Display Market Tracker),2018年,汽车用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9.4%至1.62亿片。中控显示屏和仪表显示屏的出货量继续稳步增长。中控显示屏Y / Y增长7.9%,仪器显示屏同比增长5.6%。抬头显示屏和电子后照镜显示屏增长了两位数。然而,在2018年4季度,整体市场的年增长率已下降至0.3%,而在2019年1季度,市场出现了同比出货量大幅减少10%。我们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将再次出现衰退的情形。 2019年的总出货量预计将下降至1.6亿片,同比下降1.3%,而且目前主要显示屏厂商第三季的出货量预测皆低于原本预期。2019年整年出货下降的幅度,将有可能高于预期。

中控显示屏和仪表板显示屏的整车出厂前安装率于2018年已经超过65%,大幅度的增长机会减弱,使得显示屏的总出货量增长放缓。去年整车库存水平持续增高,我们也观察到2018年下半年有显示屏库存修正的活动,拉货力道减缓,特别是在中国。此外,欧洲去年九月开始实行【全球轻型车测试规范】(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许多车种因为未能及时取得验证,延迟了上市的时间,影响了2018年下半年的显示屏需求。库存调整在1Q’19持续并影响了需求。另一方面,2018年,华映占有市场份额约有7%,然而去年12月由于财务状况,其申请重整,在没有足够的现金维持下,12月之后便停止了汽车显示屏生产。由于汽车显示屏的设计、认证、交付周期较长,华映订单的替代厂商,如友达、群创、京东方,需等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或是第三季度才能交付,影响期间有半年之久。今年下半年,汽车整车市场出货在十年持续增长后,开始走向衰退的方向。另外加上中美贸易,高度经济的不确定性,整车的出货量,尤其是中国地区,将会持续衰退,影响显示屏的需求。目前显示屏厂商的第三季预测出货量已经低于年初的计划,下半年需求回升的幅度将可能低于预期。

显示屏供应商排名再次重新洗牌: LG Display替代JDI成为第一大供应商

Japan Display (JDI)长年来都是出货量份额最大的供应商,其他排名,特别是排名第2和第3位,经常发生变化。然而,这两年由于JDI经历多次财务危机,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LG Display迅速赶上,第一季度拿下16.8%的份额,成为最大的供应商。友达光电是2017年第二大供应商,但LG Display,天马和群创紧随其后。2018年整年排名,LG Display为第二大供应商,天马成为第三大供应商。今年第一季度,天马持续为第三大供应商,友达则为第四大。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方市场份额增加到6.4%。目前汽车显示屏市场供应商仍在持续洗牌当中,我们预计下个季度会有另一次的份额和排名变化。

虽然出货量增长速度已经放缓甚至在今年首次出现衰退,新兴国家将继续提高其显示器采用率,我们仍然预计2020年后汽车显示器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此外,汽车显示器行业正在经历许多变化,进一步推升需求,如使用面积增加、规格提升加速(分辨率、亮度、对比、外型)、新技术采用(LPTS, in-cell, OLED,窄边框)。这些变化有望将汽车显示行业带入新的格局。

]]>
IHS Markit:显示面板供应商工厂产能利用率略有上升,预期需求复苏但价格仍低于去年 //www.otias-ub.com/archives/922603.html Tue, 13 Aug 2019 07:35:49 +0000 //www.otias-ub.com/?p=922603 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基于对新一轮需求增长的预期,全球显示面板供应商计划略微提高其工厂产能利用率。

IHS Markit最新的《显示器生产与库存跟踪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显示器工厂的整体产能利用率预计将达到84%,高于第二季度的83%。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这一数据略有改善,当时利用率远远落后于2018年的水平。具体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接近82%,第二季度为83%,低于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88%和87%。

究其原因,供应商在今年上半年减产以应对市场需求放缓和2018年结转的库存积累。

IHS Markit高级分析师Alex Kang表示,“在第二季度初经过有限的价格上涨后,面板制造商曾期望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能够反弹。然而,美中贸易争端的爆发和库存水平的增加阻断了供应商想要维持价格上涨的美梦。因此,面板价格大幅下挫,并促使面板制造商在第二季度中期开始减产。”

然而,大幅减产和玻璃投片的减少最终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造成了面板供应商无法持续这种策略的局面。而无论其利用率水平如何,面板制造商承担了他们必须支付的大量固定成本。因此,在收入减少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的情况下,制造成本占供应商收入的百分比会更高。

Kang补充说,“火热的年终购物季即将来临,面板制造商也在期望需求能够复苏。这些期望反映在他们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上。得益于生产控制策略,面板制造商能够在2019年第二季度末将平均库存天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虽然供应商计划在第三季度略微提高其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但预计全年总产能稼动率仍将低于去年。2019年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84%,分别低于2018年和2017年第三季度的88%和90%。

Kang继续补充道,“这意味着第三季度有比今年上半年更好的市场条件,但整个2019年的市场表现可能会比过去几年更糟糕。”

根据IHS Markit报告,面板制造商期望在2019年下半年能够适当保持工厂产能利用率,因为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尚未解决。而较低的工厂利用率前景无疑将对面板制造商2019年下半年的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并促使他们加快工厂的重组工作。这些公司可能会进行重组以降低工厂产能,或转移生产方向以服务于更有利可图的应用市场。

]]>
IHS Markit:2019年面板需求成长预测将下调2.1% //www.otias-ub.com/archives/914149.html Tue, 30 Jul 2019 02:09:18 +0000 //www.otias-ub.com/?p=914149
IHS Markit修正2019年平面显示面板出货量需求预测,由原先预期的2.32亿平方米降至2.27亿平方米,下调幅度达2.1个百分点。

以2018年的出货面积2.21亿平方米为基础,预期修正后的2019年出货面积年成长率将仅达2.9%,对比修正前的年成长为5%,呈现小幅度衰退现象。

IHS Markit显示器研究总监Ricky Park解释说,“平面显示器市场今年开盘表现良好,第一季度出货量超过预期。然而,这一强劲表现是得益于品牌的提前备货。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品牌加速了采购节奏。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激增,使得买家不愿购买更多的面板,即便是在预计下半年热销季节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IHS Markit此前预测,第一季度平面显示器面积需求将达到5350万平方米。然而,需求实际却高于预期,达到了5430万平方米。

液晶电视、桌上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应用的显示器出货量在第一季度超出了预期,这是由于受到进口关税的威胁。买卖双方希望在关税政策生效前进行购买,由此来避免关税变化的影响。

然而,美国和中国政府都决定推迟提升关税。而且,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最后,库存已经成为供应商的压力,他们从第二季度中期就开始减少采购量。

随着面板需求减弱,价格开始疲软。IHS Markit预测,面板价格的下降将波及零售价格下降。这很可能最终刺激终端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10.5代线工厂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对超大尺寸产品的需求将有助于推动市场增长。因此,以面积来看,2020年的平面显示需求将比今年增长9%。

此外,车用显示器、公共显示器、智能手表和OLED电视市场的显示面板需求预计增长速度将超过其他应用。从2017年到2025年,车用显示器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7%,公共显示器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智能手表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OLED电视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相比之下,整个平面显示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在同期将只有4%。

]]>
IHS Markit:预测2024年Inkjet OLED全球产能达13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02038.html Wed, 03 Jul 2019 16:46:24 +0000 //www.otias-ub.com/?p=902038 根据IHS Markit《AMOLED喷墨印刷:技术和2019年市场报告》预测,Inkjet OLED全球产能将从2020年的105,000片增长至2024年的130万片。按面积计算, 产能预计将从2020年的209,000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730万平方米。

IJP OLED市场的发令枪将于明年响起,届时日本的JOLED公司将成为第一个从试制到大批量生产的供应商。其后,中国制造商将快速跟进并在2020年和2021年投资批量生产线,而其他面板制造商将在2021年及以后加入IJP OLED队伍。

“近年来,IJP因其可以降低OLED生产成本的巨大潜力而引起了面板制造商的关注,”IHS Markit高级分析师Chase Li表示。 “尽管多年来OLED一直与各种尺寸的高端液晶显示器(LCD)竞争,但由于其昂贵的生产成本,OLED市场渗透率仍然有限。但是,IJP有可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使OLED在包括电视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产品中更具成本竞争力。“

印刷显示的成本优势

在诸如电视机的大尺寸显示器应用中,IJP OLED生产预计比传统的白光OLED(WOELD)制造便宜得多。例如,在Gen-10工厂生产65英寸4K电视,与WOLED相比,IJP可以将成本降低15%至25%。

同时,IJP OLED的竞争力也延伸到中小尺寸显示器市场。与Gen-6生产线上13.3英寸面板生产中使用的精细金属掩模(FMM)OLED方法相比,IJP OLED可将生产成本降低约20%。

与WOLED和FMM OLED相比,IJP在机械设备和工厂建设方面的初始要求投资较低、对于印刷功能层有95%或更高的材料使用率和生产过程中更低的运营维护成本。

IJP OLED或先被IT面板生产采用

虽然IJP最初的目标是在新一代高世代生产线上生产电视面板,但喷墨技术预计会首先进入的是中尺寸显示器市场 –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IT)应用领域。

因为IJP OLED在寿命和亮度等方面的性能暂时不如WOLED,一些面板制造商正尝试将印刷显示技术运用到如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IT面板的市场中。IT品牌希望IJP能够长期降低IT产品的OLED面板成本。

“由于良率不稳定,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和监视器的有源矩阵OLED(AMOLED)面板出货量仍然低于LCD出货量,”Chase说。“因此,IJP OLED可能是IT领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该技术在采用RGB并排布局的像素排布下可以达到每英寸80到200像素(ppi),而通过采用疏水层对RGB像素分割技术的印刷OLED面板甚至能够达到400 ppi或更高的分辨率。”

除了较低的初始投资等优势外,采用IJP OLED技术生产中尺寸面板在设备供应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更少。此外,与FMM方法相比,IJP OLED的产量和基板切割效率可以更高。与此同时,IJP OLED产品的缺点 – 如寿命短、亮度低和色彩再现较差等问题 – 可以通过采用更大的开口率比和在印刷OLED设备中添加彩膜来进行补偿。

积极进取的中国面板厂

直到2019年,七家公司已开始投资IJP显示器研究,并在过去两年中建立了多条试验和研发生产线。在这些公司中,中国面板制造商一直是最积极的。这些中国的面板厂正努力通过研究IJP OLED技术从而超越其在韩国的竞争对手并旨在OLED技术方面进入领先地位。

中国面板制造商有两个主要动机。首先是投资IJP OLED符合中国的长期国家战略。第二,中国面板制造商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有利润的技术,以缓解在严重供应过剩的LCD市场中所面临的财务压力。

]]>
IHS Markit:智能手机盖板玻璃市场2019年增幅接近14% //www.otias-ub.com/archives/900347.html Mon, 01 Jul 2019 08:30:47 +0000 //www.otias-ub.com/?p=900347
手机触控面板盖板玻璃全球出货量——包括正面与背面盖板,预计在2019年达到24亿片,较2018年的21亿片增长13.9%。根据IHS Markit最新的《触控面板与盖板玻璃与CPI》报告,这种稳定增长态势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保持,2020年预计增长11.4%,2021年则增长7.3%。

玻璃依然主导着手机市场

玻璃,包括钠钙玻璃和铝硅玻璃,仍然主导着手机盖板市场。为了支持无线充电和5G网络,智能手机品牌自2017年底回归玻璃后盖设计,因为这种材料不会造成信号屏蔽。目前2.5D和3D盖板玻璃是手机前后盖板的主流形态,而3.5D盖板仍然处在开发过程之中。

3.5D盖板是3D玻璃的一种高级形式,其曲率半径小于3D,并且有可能具备直角边内侧。3.5D盖板玻璃可用于一些特殊弯曲形态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屏、可折叠AMOLED显示屏以及平面液晶显示屏(LCD)面板。预计3.5D盖板玻璃最快将于2019年下半年上市。

复合板成为后盖板市场的一个挑战者

用于手机盖板的另一种潜力型材料是复合板。这种材料基本上是由塑料制成——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的混合物。复合板的表面硬度可达到硬化处理后的PMMA的水平,同时它可以像PC一样坚韧,从而能够承受强烈的冲击。3D复合板后盖的价格仅为3D盖板玻璃的三分之一,这使它成为智能手机后盖市场的有力挑战者。复合板目前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

CPI,一种具有潜力的材料,用于可折叠AMOLED显示屏

可折叠AMOLED面板的盖板必须透明而且纤薄。它还需要能够经受无数次的弯曲,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硬度。虽然无色聚酰亚胺(CPI)和超薄玻璃是很好的选择,但大多数可折叠AMOLED面板制造商选择了CPI,这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可弯曲性。然而,CPI不够硬,因此必须进行硬涂层处理。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都采用CPI作为可折叠盖板。目前,CPI供应商数量有限。日本住友化工和韩国科隆工业是两大主要供应商。

]]>
IHS Markit:预计2026年全球microLED显示屏市场出货量为155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900292.html Mon, 01 Jul 2019 08:22:46 +0000 //www.otias-ub.com/?p=900292 今年全球microLED 显示屏市场虽然微不足道,但有望在2026年上升到1550万片,这归因于制造成本的急剧下降,使这项新兴技术适用于大众市场。这个结论出自最新发布的《IHS Markit microLED显示技术与市场》报告。

根据商业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预测,microLED 出货量在2019年和2020年总和将少于1000片。然而,未来几年制造成本将会快速下降,microLED的价格也将下降,由此使这项技术逐渐在智能手表、电视、增强现实系统和智能手机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IHS Markit分析总监Jerry Kang说,“尽管microLED显示屏与传统LCD和OLED面板相比价格非常高,但在亮度和能效方面具有优势,使其在超小型和超大型应用中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替代品。随着时间的推移,microLED的制造工艺将使供应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一旦这一工艺进入成熟期,microLED的销售将开始上升。”


成本陷落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这一趋势,到2026年,用于智能手表的1.5英寸microLED显示屏制造成本预计将降至当前成本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75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制造成本将在同一时间段内降至当前成本的五分之一。

技术进步

与OLED一样,microLED也是一种主动发光显示技术,这意味着它可以自己发光,因此不需要背光。通过消除耗电量大的背光,它们可以实现比液晶显示器更高的能效。此外,microLED比OLED亮度更高。

microLED显示屏由微型LED阵列组成,每个LED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制造这种显示屏需要从磊晶晶圆中提取大量的LED芯片,并将它们放置在目标基板上,这一过程称为巨量转移。

预计制造水平将在2024年达到成熟度阈值。Kang介绍说,“尽管接受度有所增长,但microLED在2026年的出货量仍将仅占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0.4%。然而,由于这年出货量接近1600万片,它将会进入大众市场领域,为未来几年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

microLED显示技术与市场——2019 

IHS Markit的这份报告重点讨论microLED市场需求预测,其基础是对制造成本的三项评估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所要求的供应能力。这份报告也聚焦于microLED显示屏的最新技术和供应链,包括供应商、面板制造商和设备品牌。

]]>
IHS Markit:预计2026年全球microLED 显示屏出货量达155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899112.html Fri, 28 Jun 2019 08:44:35 +0000 //www.otias-ub.com/?p=899112 今年全球microLED 显示屏市场虽然微不足道,但有望在2026年上升到1550万片,这归因于制造成本的急剧下降,使这项新兴技术适用于大众市场。这个结论出自最新发布的《IHS Markit microLED显示技术与市场》报告。

根据商业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NASDAQ:INFO)预测,microLED 出货量在2019年和2020年总和将少于1000片。然而,未来几年制造成本将会快速下降,microLED的价格也将下降,由此使这项技术逐渐在智能手表、电视、增强现实系统和智能手机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IHS Markit分析总监Jerry Kang说,“尽管microLED显示屏与传统LCD和OLED面板相比价格非常高,但在亮度和能效方面具有优势,使其在超小型和超大型应用中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替代品。随着时间的推移,microLED的制造工艺将使供应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一旦这一工艺进入成熟期,microLED的销售将开始上升。”


成本陷落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这一趋势,到2026年,用于智能手表的1.5英寸microLED显示屏制造成本预计将降至当前成本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75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制造成本将在同一时间段内降至当前成本的五分之一。

技术进步

与OLED一样,microLED也是一种主动发光显示技术,这意味着它可以自己发光,因此不需要背光。通过消除耗电量大的背光,它们可以实现比液晶显示器更高的能效。此外,microLED比OLED亮度更高。

microLED显示屏由微型LED阵列组成,每个LED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制造这种显示屏需要从磊晶晶圆中提取大量的LED芯片,并将它们放置在目标基板上,这一过程称为巨量转移。

预计制造水平将在2024年达到成熟度阈值。Kang介绍说,“尽管接受度有所增长,但microLED在2026年的出货量仍将仅占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0.4%。然而,由于这年出货量接近1600万片,它将会进入大众市场领域,为未来几年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

microLED显示技术与市场——2019 

IHS Markit的这份报告重点讨论microLED市场需求预测,其基础是对制造成本的三项评估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所要求的供应能力。这份报告也聚焦于microLED显示屏的最新技术和供应链,包括供应商、面板制造商和设备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