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地图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5 Jun 2023 11:50:4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ounterpoint:2022年全球定位服务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8031.html Sun, 25 Jun 2023 18: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548031 2022 年是“出行”生态系统,尤其是定位平台的关键一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关键定位平台的功能和市场趋势,Counterpoint分析了 30 多家领先的地图和定位平台供应商。

HERE,(瑞士的定位平台)连续第六年领跑定位平台排名。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HERE 继续通过更新的差异化功能、合作伙伴关系(如 aws)和针对高级客户来增强其行业领先地位。

TomTom的排名首次超越谷歌,位居第二。 2022 年对于这家荷兰地图制作商来说是多事之年。该公司使用新徽标重新命名,并宣布推出“TomTom 地图平台”,其中包括新地图、地图绘制平台和生态系统。

谷歌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定位和地图提供商,今年首次被 TomTom 超越。得益于 Android 设备在数据规模、深度、新鲜度、覆盖范围和使用方面获得高分,谷歌继续受益于广泛的覆盖面。

随着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许多市场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和对自动驾驶功能的高需求,高德地图、四维图新、Naver、Zenrin 和 MapmyIndia 等本地地图公司正在能力、合作伙伴关系和赢得客户方面加倍努力。

Wejo、Carto 和 Otonomo 等数据平台正在继续增长,从一些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牵引力,并加剧竞争。

]]>
高德:截至2023年1月高德地图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 创造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1582.html Sun, 19 Feb 2023 11:58:10 +0000 //www.otias-ub.com/?p=1561582 在地图导航上,中国自己开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超越了GPS成为主力,前不久才报道过每天的定位量超过2100亿次,现在最新数据已经达到了3000亿次。

近日,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助力北斗系统在交通出行场景更广泛落地。

据高德数据,截至今年1月,高德地图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创造历史新高。

而去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高德地图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而且其平均每次定位所调用的卫星数量,要比GPS多30%。

据悉,斗三号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2020年7月正式开通,2022年7月完全建成,北斗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

向亚太地区则能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

2022年4月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谷仓表示,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定位精度实测优于4.4米,与美国GPS相当,但在亚太地区的性能更优。

自 快科技

]]>
百度地图:2023年元旦出行红绿灯大数据 深圳路口平均等灯38.4秒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8055.html Thu, 05 Jan 2023 12:12:49 +0000 //www.otias-ub.com/?p=1548055 去年4月份,百度地图全新升级“红绿灯倒计时”功能,至今,百度地图红绿灯倒计时覆盖突破100万,支持全国近3000个城市、区县。

基于此,百度地图发布了“2023元旦出行红绿灯大数据”,展示了全国车主新年第一天的路口等灯情况。

路口等灯少5秒,全程能快10分钟。元旦当天,全国每个路口平均等灯时长约25.11秒,而等灯时长最长的城市达到了38.4秒,最短的则为12.5秒,等灯时间足足差了三倍。

大数据显示,广东深圳路口平均等灯时间38.4秒,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34.3秒;

等灯时长最短的为山东威海,只有12.5秒;其次是黑龙江大庆的14.5秒和陕西铜川的15.6秒。

驾车出行时“逢灯必停”可以说是所有司机的噩梦,而全国“等红灯比例最高的Top5城市”中,广东深圳又是位居榜首,红灯率高达62%,在深圳开车,路口红灯可以说是所有司机绕不过的“梦魇”。

其余几名上榜的城市分别是江西新余、吉林松原、湖南娄底、内蒙古通辽,第五名的等红灯比例为47%,接近一半的路口都能遇到红灯。

与之相反,新年第一天,也有不少车主收获了“一路绿灯”的畅爽体验,在山东省青岛市,有735次行程更是连续通过了20个绿灯,其中一位从青岛科大地铁站到九水游览区的用户,行程距离16公里,用时19分钟,全程绿灯累计节省时长达到5分钟。

而红绿灯中的“劳模选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三一大道和车站北路的这个交叉路口,开年第一天,红绿灯变灯次数最多达到2789次,最繁忙路口的殊荣,实至名归。

此外,除了红绿灯倒计时和等灯预估,百度地图未来还将新增“绿波车速”功能,可为用户提供路口通行车速建议,最大程度减少红灯等待时间,使得车辆能够“一路绿灯”。

自 快科技

]]>
IDC:2021 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为 6.46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36.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7922.html Tue, 20 Dec 2022 05:52:38 +0000 //www.otias-ub.com/?p=1537922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高精地图市场份额,2021》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为 6.4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6.3%。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较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提高,高精度地图的应用场景、地图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地图制作与数据更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技术提供商的产品成熟度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2022 年,自然资源部办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等 6 个城市开展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城市普通道路、高精度位置导航应用等先行先试和示范应用。试点政策的印发无疑是重大的市场利好信息,不仅表明国家层面对高精度地图应用前景的重视与鼓励,更代表高精度地图正逐步成熟,走在了“地方试点-经验复制-大规模推广”发展路径中的重要节点上。

回顾2021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我们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高精度地图应用场景正不断丰富

从高精度地图的应用场景上看,目前可主要分为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自动驾驶方面的智能辅助驾驶场景正从高速场景向城市道路场景拓展,同时封闭场景自动驾驶正逐步成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自主泊车场景。智慧城市方面, 主要在智慧交通范畴中的道路资产管理、 车路协同、 全息路口、数字孪生交通等场景应用有所突破。

地图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正在变化

在产品上,高精度地图与一般导航地图、 ADAS 地图、AVP 地图等地图正在走向协同与融合, 以更好地满足人机共驾的需求。同时在商业模式上,高精度地图正由传统的“ 地图+软件与服务” 组成的解决方案,逐步转向“ 地图+合规”组成解决方案,以及“地图+算法+定位+合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

地图制作与数据更新依然是关注重点

一方面,主要图商的高速道路制图基本完成,地图竞争转向城市道路的制图效率与覆盖程度;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仍在积极探索更低成本且高效的众包数据更新手段。在这一过程中,4D 毫米波雷达、雷视一体、无人机测绘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值得期待。

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份额

市场前五大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部“复审换证”工作的开展,目前具备资质的图商有一定的减少,行业进入壁垒正在提高,未来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分析师观点

IDC 中国政府行业与智慧城市研究组分析师贾云轩表示,高精度地图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支撑,是我国智慧交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情况不及预期,行业内企业趋于理性,以更务实的态度探索高精度地图应用场景。未来, 随着数据安全与合规要求逐步落实,以及高精度地图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行业正以更健康且稳健的姿态发展,前景可期。

]]>
IDC:2021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达6.46亿元 百度、四维图新、高德地图前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6686.html Thu, 15 Dec 2022 12:47:51 +0000 //www.otias-ub.com/?p=1536686 IDC 近日发布报告称,2021 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为 6.46 亿元,同比增长 36.3%

IDC 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较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提高,高精度地图的应用场景、地图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地图制作与数据更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技术提供商的产品成熟度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自然资源部今年 8 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 6 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报告指出,从高精度地图的应用场景上看,目前可主要分为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在商业模式上,高精度地图正由传统的“ 地图 + 软件与服务” 组成的解决方案,逐步转向“ 地图 + 合规”组成解决方案,以及“地图 + 算法 + 定位 + 合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

市场份额方面,市场前五大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提供商(百度、四维图新、高德地图、易图通、中海庭)目前占据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 图源:IDC

自 IT之家

]]>
高德地图:2022年五一假期出行提示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5453.html Tue, 26 Apr 2022 09:58:25 +0000 //www.otias-ub.com/?p=1425453 高德地图近日联合全国近20家交通管理部门发布了《2022年五一假期出行提示》,为公众节假日出行提供科学参考。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预计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跨城出行热度较低,全国高速拥堵程度相比往年降低,公众出行主要以市内出行、城市周边游、短途游为主,预计城市周边高速易出现短时拥堵或缓行现象。

4月30日0时-5月4日24时,全国高速免费通行。预计4月30日(假期首日)为全国高速出程高峰,9时-12时是出程高峰时段,峰值出现在10时-11时 5月3日(假期第四天)15时-19时为返程高峰,峰值出现在16时-17时

预计2022年4月30日(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出程较易拥堵的路段主要是G15沈海高速茂名段(大昌口立交到茂名高架桥),全天拥堵延时指数是5.4,全天平均速度约为18km/h,其次是G25长深高速南京段(麒麟枢纽到栖霞收费站)以及G4202成都绕城高速(机场立交到锦城湖立交)。

相较于出程阶段,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尾声高速返程车流较为分散,无明显长距离、长时间拥堵路段,整体路况较为平稳。

五一期间,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交通瞬息万变,出行提示仅供参考,如遇疫情防控、交通管控、特殊天气、重大交通事故、临时管控等情况,则预测无效,提醒公众出行时及时关注高德地图 APP 实时路况信息。

]]>
IDC:2020年高精度地图市场总量达到4.74亿元人民币 增速达70%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8780.html Tue, 07 Sep 2021 17:21:27 +0000 //www.otias-ub.com/?p=1308780
高精地图的适用范围理论上很广,能够渗透到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但是,IDC发现该市场目前主要聚焦在自动驾驶领域。传统的导航地图精度在10米左右,能够解决的是人在驾驶车辆时的路线导航问题。进入ADAS时代,车辆行驶需要有自感知能力,实现部分驾驶行为的智能化,这时候需要的是ADAS地图精度在1米左右。然而,面向未来高度自动驾驶的需求,ADAS地图已经不能满足,这也是各大图商纷纷布局高精地图市场的由来。

市场份额

2020年,高精度地图市场总量达到4.74亿元人民币,增速达70%。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相关企业正以不同的技术路线与方案嵌入市场,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

竞争态势

高精地图市场本质是数据的服务市场。数据服务的高低,在于企业提供的数据在体量、质量、制作流程、覆盖的时空范围等关键领域有突出的优势。目前,该市场仍处于数据采集为主、增值应用为辅的发展阶段。因此,具备大体量高精地图数据所有权是当前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该市场依旧是传统图商主导的市场。

但是,随着电子导航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进一步开放,能够拥有数据采集能力的企业不断增多,未来1-2年的时间是这些初入企业逐渐完善自身数据采集能力的时期。该时期内,核心玩家需要能够提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地图数据提供更多的应用可能,扩展增值服务能力,才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数据服务能够延伸出的高精地图软件、数据应用等领域,存在着大批潜在的强劲国外对手。由于国别差异,政策差异,这些图商在国外拥有多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大量的基础数据做储备,同时还具备与各大头部主机厂商多年合作的经验。在中国,虽然这些企业不能采集高精地图,但是可以发挥自身软件开发与稳固用户群体和合作伙伴的优势,提供高精地图同类自动驾驶类产品的类电商平台,提供与头部主机厂的软件适配,构建被集成式的生态体系,逐步站稳中国市场。传统图商与这类型企业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但是,合作必定会共赢。

市场中另一方面潜在竞争者是造车新势力和部分有资金实力的主机厂商,这些企业也开始将势力范围延伸到地图数据领域。头部造车新势力代表的是新兴的造车理念,其战略执行是“互联网化”的,动作十分迅速,在软件开发领域也具备先天优势。而拥有资金实力的头部主机厂商,或成立子公司,或成立科技公司,逐渐延伸到软件开发层面。

IDC中国政府行业与智慧城市研究组研究经理詹墨磊表示:“高精地图作为自动驾驶领域核心的感知与决策部件,目前是数据的大批量采集与制作的市场初期发展阶段。核心的玩家以国内拥有电子导航甲级测绘资质的传统图商为主;主机厂商、造车新势力、国外图商、创新企业也正布局该赛道。市场本身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供应商仍然需要衡量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考虑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与合作,确定目标客户范围,以实现技术价值的市场化体现。”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7673.html Tue, 18 May 2021 15:43:00 +0000 //www.otias-ub.com/?p=1247673 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增速略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截至2020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84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7.79%左右。

北斗全面融入生产生活,产业蓬勃发展

2020年,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庄闲游戏app官网 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1.5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含智能手机);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农机、工程机械、测绘仪器、机器人和物联网终端等,高水平的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

2020年,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8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22纳米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

北斗系统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车辆船舶监管、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得到成功应用。

包括智能手机器件供应商在内的国际主流芯片厂商产品广泛支持北斗,国内华为、VIVO、OPPO、小米等品牌大部分款型均支持北斗功能;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预计在2021年内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不换卡不换号不额外增加外设,实现移动通信和短报文通信的融合使用;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强信息服务已应用于智能手机,正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产业结构趋于成熟,产业链内循环生态已形成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大体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基础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主要包括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中游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各类终端集成产品和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等;下游是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环节。

白皮书指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良性发展的内循环生态已基本形成。2020年产业链各环节产值较2019年均有提升。随着“北斗+”和“+北斗”生态范畴的日益扩大,业内外企业对卫星导航器件、终端、软件、数据的采购的进一步增加,产业链上游产值实现384亿元,同比增长12.1%,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9.52%,其中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和基础数据等环节产值分别占比为3.64%、1.78%和4.1%。

在“新基建”发展带动下,终端采购和系统集成项目规模显著提高,中游产值实现1770亿元,同比增长11.9%,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43.88%,其中终端集成环节占比为27.84%,系统集成环节占比为16.04%。下游运营服务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涨幅最快,疫情封闭使无人系统、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的应用场景非常活跃,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0年下游产值达到1879亿元,同比增长23.2%,在总体产值占比为46.6%。随着未来时空服务和“+北斗”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及投资推动,预期下游服务产值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产值主要增长点。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以专利公开时间为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对中国专利授予机构的著录项目统计,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突破8.5万件,保持全球第一位。

“+北斗”持续活跃,促应用扩展市场提升

2020年“+北斗”发展更加活跃,“行业+北斗”新生业态对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扩展产生巨大影响。白皮书显示,2020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4.3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6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281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437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达到419万台。

截至2020年底,国内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超过30000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1400艘公务船舶已应用北斗系统,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运输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下降93%,死亡率下降86%;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推广各型号北斗终端近8000台。约300架通用飞行器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占比11%,运输航空器上成功实现了北斗首次应用。此外,已有10万只集装箱已安装北斗定位终端,1万只应用于中欧班列。

此外,“森林防护+北斗”、“公安巡逻+北斗”也得到大量应用部署,各地部署手持巡护型终端、北斗应急指挥终端、北斗车载终端合计超过15000台/套用于森林防火;各地部署警用车载终端、移动警务终端合计超过12100余台/套用于公安巡逻。

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也获得全面突破。随着近年来销量靠前的华为、VIVO、OPPO、小米等品牌手机使用兼容北斗芯片,北斗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华为和小米的部分穿戴式设备也已经采用北斗兼容芯片。

此外,近些年来,交通、电力、铁路、石化、通信、军工等行业领域主动跨界进入北斗产业,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北斗机构或企业,积极探索开拓以北斗技术为赋能手段的应用场景,推进本行业北斗应用,促进自身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了北斗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高精度应用发展迅猛,市场高速增长

2020年行业高精度应用发展迅速,在电力、精准农业、精细化施工、高精度测绘、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市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器件和产品的销售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大力开展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截止2020年底,已建设完成了约1700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近4.5万台/套,节约50%的用工成本。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于北斗高精度技术的测绘方案为湖北、陕西等多地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大幅缩短了前期勘察测量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无人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包括植保、物流、消杀、侦查、监视等在内的精准无人机飞行细分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大幅提升了高精度市场的总体规模。

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的发布,可将民用手机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大众消费级车辆导航等也可享受高精度定位服务;国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接近150万台/套,其中应用国产高精度模块和板卡的终端已超过70%左右;高精度天线出货量接近150万只。

白皮书建议,要大力推进“三农”、移动大健康、无人系统、智能交通和物流管理、科学普及、科技教育、科创竞赛等领域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服务创新,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业的、区域的、大众化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推进北斗高精度大众化的技术自主化、系统国产化、应用规模化、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全球化。

产业区域聚集发展优势巩固,保持稳定增长

2020年,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五大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积极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特点,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巩固了区域发展特色优势,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白皮书披露,2020年,五大区域实现综合产值2958亿元,在全国总体产值中占比高达73.4%。其中,京津冀地区综合产值超越珠三角地区成为五大区域发展之首,达到866亿元,珠三角地区综合产值达到821亿元,长三角地区综合产值达557亿元,华中地区综合产值达到399亿元,西部地区综合产值达到315亿元。

上述区域中北京、上海、河北、江苏、广州等省市相继出台发展新基建政策,开展“北斗+5G”应用示范,推进北斗技术的深度应用,或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或以推进产业创新基地集聚为主要手段,打造“北斗+”融合应用生态圈,逐步形成了产业链全面布局,并大力促进了北斗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北斗+”和“+北斗”的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了区域产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新时空服务到来,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大

2020年是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之年,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的起步之年。北斗正全面迈向综合时空体系发展新阶段,将带动形成数万亿规模的时空信息服务市场。

白皮书指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精准时空服务正逐渐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围绕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系化融合创新,实现PN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移动网、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将当前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生态体系极大拓展,形成更大的产值规模是产业发展的未来总路线。在这一过程中,以时空信息为核心的各种服务将不断涌现,各类新用户群体、新商业模式和新业务形态也将不断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本属于其他领域的用户群体、科研机构群体和企事业单位群体正在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界相融合,不断扩充着北斗应用产业生态体系,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圈,使产业内涵和外沿迅速扩大,产业的范畴和边界逐渐模糊。

预计到2025年,预期综合PNT发展将直接形成5-10亿/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10000亿元规模。到2035年,预期构建形成智能信息产业体系,创造形成中国服务品牌,直接产生和带动形成的总体产值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左右。

北斗优先,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保障以及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国防、外交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白皮书建议,为实现北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关键领域完全自主可控、为应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挑战,“十四五”期间,应积极确立支持北斗优先和标配化发展的方针,全面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发展,彻底摆脱行业“小散乱低”的局面。

白皮书认为,首先应从管理、政策、应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多管齐下支持北斗优先和标配化发展。在管理方面,积极组织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常设协调机构推动产业发展,把北斗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和“北斗优先”发展列入国家北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在政策方面,适时出台北斗应用指导性文件,明确北斗优先方针,支持研发、采购、应用北斗自主可控方案的国产芯片、应用终端和数据处理软件,在检验检测和产品评定中将北斗优先作为必检项。

在应用方面,通过政策性规定,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行业,强制应用北斗时空基准;凡在市场上销售的具有卫星导航功能的所有终端设备,必须具有北斗三号接收功能,并且投入实际应用;同时提倡与鼓励北斗与其他GNSS的兼容互操作应用,从而大力推进具有北斗优先功能的北斗兼容设备标配化应用。

在技术方面,扶持研究开发北斗为主/北斗优先的芯片、模块、组件、终端和系统、算法、数据处理软件等产品,并提高应用产品国产化率。

在标准方面,应进一步推动北斗参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升北斗的全球应用话语权,提高北斗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高德地图:2021年春节出行大数据 八成用户选择本地出行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5502.html Thu, 18 Feb 2021 11:19:35 +0000 //www.otias-ub.com/?p=1205502

据铁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统计,今年全国有超过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和2020年春节的全民“宅家过年”不同,“就地过年”背后,今年春节不仅年味儿不减,一二线城市的烟火气还更浓了。

高德地图大数据显示:2月10日-2月11日,前往国内机场和火车站的出行热度同比下降近四成,大大缓解了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压力。而2月12日-2月15日(正月初一至初四),出行人数虽同比增长162%,人均导航里程却同比降低三成,说明更多人选择了短途出行。

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2月11日到2月15日(除夕至正月初四),全国驾车跨城出行用户占比的均值较2019年、2020年同期下降明显,由2019年的29%、2020年的31%下降至20%,8成用户将活动范围控制在了本地范围内。

就地过年 一二线城市烟火气更浓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戴好口罩,陪伴家人或朋友看一场电影,去景点或购物中心成为更多人的过年选择。

高德打车数据显示,春节期间(2月12日-2月15日),一二线城市打车活跃度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而通过高德预订酒店的订单中,本地酒店订单占比同比增长37.3%,一二线城市景点、商场等相关地点的日均搜索量同比增长391%。

今年春节,高德上线线上新春庙会,超千万用户领取了本地吃喝玩乐优惠大礼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通过高德导航致餐厅、小吃等场所并团购消费的订单,环比平时增加82.5%,通过高德购买电影票的出票量较平日增长约20倍。在休闲娱乐活动的消费中,洗浴汗蒸、足疗按摩、KTV等场拥有最高人气,其中KTV热度环比平时增长104%。而通过高德地图搜充电站的人数同比增长31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出行更加绿色。

本地过年不减烟火气的背后,是服务人员的默默付出。今年春节,高德打车留守过年的网约车司机是2020年同期的3.9倍,高德开放平台每天为外卖平台提供超过10亿次位置及导航服务。

自 搜狐IT

]]>
百度地图:2021年春运返乡迁徙规模同比下降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4283.html Tue, 16 Feb 2021 12:56:22 +0000 //www.otias-ub.com/?p=1204283

近日,全国多地“降级”,截至2021年2月13日17时,全国现有4个高风险地区和11个中风险地区。与此同时,这个春节,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回乡人数大规模下降。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1月28日-2月11日),今年春运返乡期全国总体迁徙规模大幅下降,迁徙规模指数较去年下降50%,较2019年下降47%。

黑龙江、北京、吉林、河北、天津、上海、重庆、浙江、辽宁、江苏等十个省份降幅排名前十,均超过55%。

在人口迁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迁徙规模指数均较2020年农历同期大幅下降,最大降幅可达10余个指数点。

其中,北京早在2020年12月就率先提倡市民群众在京过大年,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如今在疫情防控、“原地过年”倡议和补贴政策的多重作用下,今年春运迁徙规模指数为一线城市最低,降幅达76.5%。

另一方面,热门迁出城市则为广州、深圳、成都、东莞、佛山、上海、郑州、长沙、苏州、西安,“迁徙大户”广东再次有多个城市上榜。

据百度地图出行仪表盘显示,今年春运返乡期全国高速平均拥堵里程为128.01km,较2020年农历同期下降83.2%,较2019年农历同期下降66.9%。

安徽、浙江、湖南、江苏、江西、湖北、广西、甘肃、河北、河南等省份的高速拥堵里程降幅排名前十,下降率均超过85%。

春运以来,全国主要城市主城区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受防疫政策影响明显。从城市来看,通勤高峰拥堵情况较2020年农历同期下降程度前十的城市中,有8个城市位于河北,其中,衡水、邯郸、唐山的拥堵指数下降超20%。

从省份来看,疫情防控较严的河北、黑龙江的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下降明显,下降超15%。

今年,上亿人响应号召留在原地过年。春节不返乡,市内过年游玩忙。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显示,临近春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城内出行强度高于过去两年,保持着较高活跃度。

自 快科技

]]>
RIRS:中国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画像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6439.html Tue, 22 Dec 2020 21:00:45 +0000 //www.otias-ub.com/?p=1176439 选取全国36个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5个)、省会城市(27个)。为统一计算口径,本报告所涉及的所有指标,测算范围均为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

按照城市规模分为四大类: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按照区域位置分为七大类:华北地区城市、东北地区城市、华东地区城市、华中地区城市、华南地区城市、西南地区城市、西北地区城市。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规院交通院: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通勤时耗增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6025.html Sun, 06 Dec 2020 21:30:21 +0000 //www.otias-ub.com/?p=1166025 《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从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6个方面,呈现了36个中国主要城市的通勤特征数据画像。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完善了“出行时间高精度提取技术”,推出《通勤时耗增刊》。计算出36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为城市通勤监测增加了第7个核心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45分钟可达通勤人口比重和单程超过60分钟通勤人口比重,以期为优化城市职住关系,提升运行效率,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及生活品质,提供更丰富的依据和支撑。

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1-6月,百度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数据,与《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保持一致。

一、全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

单程平均通勤时耗,是城市空间、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综合体现。

36分钟,是全国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单程平均时耗。其中,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时耗41分钟,特大城市37分钟,Ⅰ、Ⅱ型大城市分别为34、33分钟。

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通勤时耗达到40分钟,是中国城市中通勤距离最远、时耗最长的4个城市。其中,北京通勤时耗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45分钟的城市。

短时耗通勤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状态,既满足工作的要求又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对缩短通勤出行时间的期望更加强烈。

二、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6%

从城市治理的角度,需要将通勤时耗控制在合理水平。45分钟通勤保障已经成为全球大城市的目标共识。

《纽约2040—规划一个强大公正的城市》提出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90%,作为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海、南京也提出45分钟通勤覆盖80%-90%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36个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76%。其中,超大城市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仅有69%,特大城市74%、Ⅰ型大城市80%、Ⅱ型大城市83%。对于超大和特大城市,距离45分钟通勤覆盖80%-90%的发展目标尚有一定差距。Ⅰ型大城市中大连、合肥、长春、哈尔滨和长沙,45分钟通勤覆盖也尚未达到同等规模的平均水平,城市通勤支撑与保障不足,居民的交通出行和生活品质亟待提升。

三、超千万人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

关注极端通勤,避免超长通勤带来的身心伤害与社会问题,是构建城市风险防范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

36个中国主要城市中有超过1000万人,占通勤人口的13%,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其中,超大城市单程大于60分钟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重18%,北京更高达26%。

长时间通勤占用了人的日常运动、睡眠等生活时间,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瑞典于默奥大学社会地理学教授Erika Sandow研究指出,上下班耗时超45分钟,离婚率将增加40%。

结语

关注通勤时耗,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直接体现,是营造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核心载体。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百度地图慧眼: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0467.html Fri, 09 Aug 2019 18:35:56 +0000 //www.otias-ub.com/?p=920467 本报告选取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我国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报告中的常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驻留超过2个月的人口,报告采用城市常住人口吸引力指数作为评估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指标,即该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与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均值的比值。

2019第二季度已经过去,哪些城市挤进了前十?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如何?东莞吸引力如何?哪些城市酒吧夜生活吸引力最强?哪个城市酒吧最多?城市酒吧都喜欢开在哪些区域?……以上这些问题,统统可以在本报告中找到答案。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腾讯:国人智慧出行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6324.html Mon, 22 Oct 2018 16:44:13 +0000 //www.otias-ub.com/?p=786324
近日,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国人智慧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智慧出行数据进行调研,从国人出行现状、国人智慧出行使用程度、国人对智慧出行的认知与展望、政府与企业对智慧出行的支持程度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国人智慧出行的现状。

一图读懂《国人智慧出行报告》

●出行有3怕:怕堵车、怕停车、怕人多

●7成一线城市居民选择公交地铁

●超4成公交族的困扰:支付方式落后

●滴卡族仍是主力,刷“码”族成新潮流

●智慧出行城市TOP3:深圳、杭州、青岛

●“码”不停蹄的城市TOP3:深圳、广州、西安

近日,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国人智慧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智慧出行数据进行调研,从国人出行现状、国人智慧出行使用程度、国人对智慧出行的认知与展望、政府与企业对智慧出行的支持程度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国人智慧出行的现状。

以下为《国人智慧出行报告》全文:

]]>
高德地图:2018年Q1中国堵城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713400.html Thu, 19 Apr 2018 09:45:54 +0000 //www.otias-ub.com/?p=713400

]]>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 //www.otias-ub.com/archives/387467.html Tue, 22 Sep 2015 08:59:21 +0000 //www.otias-ub.com/?p=387467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1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2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3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4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5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6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7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8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09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0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1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2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3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4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5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6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7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8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19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0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1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2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3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4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5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6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7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8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29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0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1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2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3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4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5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6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7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8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39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40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41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42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43 TalkingData-观TD行为地图 看用户何去何从-201509-完整版_000044

]]>
2014下半年手机地图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152.html Thu, 18 Dec 2014 14:30:14 +0000 //www.otias-ub.com/?p=31515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网络使用场景的多样化,移动定位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同时,手机地图作为BAT巨头等O2O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O2O平台的重要引流入口。因此,手机地图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下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对手机地图市场发展状况的统计以及用户的相关调查,分析讨论了手机地图的未来发展趋势。

手机流量消费分布 地图导航位居第三

zaEJBvJ

调查显示,地图导航在用户全部手机流量消费中占到了19%,排在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视频音乐,占27%,以及即时通讯,占22%。尽管地图导航及排在第三位,但不得不承认,在搜索浏览、即时通讯等类型的APP使用过程以及一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地图提供导航或定位,因此,手机地图对于用户手机流量消费,直接或间接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游戏流量消费占比13%,搜索浏览流量消费占比10%,阅读流量消费占比7%。

手机地图市场规模走势 预计2017年达到9亿元

M3eaIb

手机地图市场规模在2012年仅1.9亿元,到2014年这一规模增长至4.1亿元,同比增长了115.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继续发展以及O2O布局的深入,手机地图规模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可达9亿元。

手机地图用户规模 2014年底将达5.12亿人

yI3Evu

手机地图用户规模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在2013年第二季度是3.54亿人,2014年第三季度用户增长至4.94亿人,预计2014年年底人数将达到5.14亿人。未来最理想的局面将是每一款移动设备均会安装至少一款手机地图软件,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将直接反应手机地图的用户规模,当然目前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手机地图使用频率 近半数用户每周使用一次

EVFveui

手机地图使用每天一次的用户仅占到了13.1%,接近半数的用户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两周内至少使用一次的用户占15.7%,至少每月使用一次的用户占到了18.3%,甚至会高于两周内使用一次的用户。超过一个月才会使用一次的用户占到4.7%。虽然表面上48.2%的用户表示每周才会使用至少一次的手机地图,但是用户在使用非手机地图软件的时候,部分软件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手机地图的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在很多情况下是属于不知情的使用了手机地图,而用户真正打开手机地图使用其功能也大部分是用于导航或线路查询。手机地图在于生活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功能更多的情况下是被动实现的。

生活服务信息内容分布 餐饮类占比最高

VziURr

用户在使用手机地图获取生活服务信息类功能时,期望获取的内容主要是餐饮类,如餐厅的位置以及相关优惠活动等。其次是银行和ATM,这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定位和导航等功能。第三名是休闲娱乐,诸如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的查找等。此外还有酒店、商场、团购、优惠、打车等相关服务信息都可以借助手机地图来实现获取。

手机地图的市场格局 百度高德平分秋色

u2iQvm

纵观手机地图市场格局,百度地图以27.7%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一,高德地图占比27.4%,以微弱的差距位列第二,谷歌地图位居第三,市场占比17.4%。另外老虎地图占6.6%,搜狗地图占5.4%,腾讯地图与和地图分别占3.3%。作为BAT三巨头中百度和阿里巴巴布局重要一环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比会给这两家带来相对较大的优势。腾讯地图相较前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各款APP综合评分 高德地图得分最高

A36bYz

纵观这7款APP,高德地图以8.6的评分排在第一位,而下载量遥遥领先的百度地图评分仅7.7分排在第5位,排在第二名的是老虎地图,得分8.2分,和地图得分7.9排在第三位,腾讯地图得分7.8分排在第四。排名第6、7的分别是搜狗地图和谷歌地图,得分分别是7.6和6.4分。可见尽管百度地图的下载量稍高于高德地图等,但显然功能或用户体验方面并不能让用户十分满意,相反,高德地图、老虎地图等尽管下载量相对不高,但显然更受用户的喜爱。

用户选择一款地图软件的首要考虑 准确定位是重要前提

RJFzii

通过对用户选择一款地图软件的首要考虑因素的调查,得出72.1%的用户表示首先考虑的是定位的准确性,也有67.2%的用户表示会参考数据的丰富性来作为一款地图软件取舍的标准。在用户体验方面,有52.5%的用户优先考虑了操作的便捷性,27.4%的用户还会考虑地图软件的相应速率。因此,一款优秀的地图软件,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要求能够精确定位且提供数据足够丰富,同时在用户体验方面便捷的操作和迅速的反应也是博得用户青睐的重要筹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未来手机地图的功能以及因手机地图为核心的周边功能将越来越丰富,也会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在移动为王的时代,无论是台前帮助人们导航、定位还是幕后辅助O2O以及搜索、社交等各项功能的良好实现,手机地图都将会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

via:速途研究院

]]>
eMarketer:移动设备促使数字地图使用量迅速提升 //www.otias-ub.com/archives/26317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63178.html#comments Fri, 08 Aug 2014 01:58:23 +0000 //www.otias-ub.com/?p=263178         199IT原创编译

        美国和全球消费者经常使用数字地图,但是在当前数字环境下营销人员鲜少有机会在数字地图上大展拳脚。根据eMarketer新报告“Maps and Map Marketing: Big Potential Seen in a Burgeoning User Base, More Open Playing Field.”,营销人员仍然在寻找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图片1

        智能手机时代地图使用量迅速增加,用户和使用量呈两位数增长趋势,每个月消费者都花大把时间用移动设备访问数字地图。

        根据MapQuest提供的数据,2014年6月美国数字地图用户总量达到1.63亿,从2013年6月用户量增长9%。手机和平板地图用户年增长22%,达到1.17亿,PC地图用户下降16%,至0.76亿。

        深入挖掘地图用户访问习惯,comScore Media Metrix Multi-Platform的数据(2014年5月)显示,美国网民几乎都用移动设备访问地图,90%的地图使用时间是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

        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使用地图这是毫无疑问的。例如,2014年5月B2X Care Solutions 和Motorola的研究发现52%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当月使用过谷歌地图,59%的人表示使用手机GPS系统。

图片2

        2013年12月Experian Marketing Services发布数据也展示了相似的结果,在30天里,52%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或者用谷歌地图应用(40.4%),或者用手机网站(12.6%),苹果地图应用使用量在26.6%。

        用户数据表明移动地图是接近消费者的机会。2014年1月InMobi研究美国移动网民发现在移动设备上看到一则广告后,在地图上定位广告是第四常见的行为。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263178.html/feed 1
数据可视化:纽约地铁的数字地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49028.html Fri, 27 Jun 2014 17:31:09 +0000 //www.otias-ub.com/?p=249028 纽约地图

这款名为“地铁视野”的手机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把一组组数据形象地展示出来,让你一手掌握纽约的交通、人口和街区等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痴迷于研究地图、都市化和数据可视化这类东西的纽约人,那么这款名为“地铁视野”的新手机应用在你看来一定美妙如诗;如果你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这款应用也能在你等地铁无聊的时候给你带来一点乐趣。

只要把你手上的智能手机对准任何一张纽约交通运输管理局发布的地图,“地铁视野”就能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将纽约的人口、社区和交通等讯息叠加到地图上。在数据可视化这样的高科技问世前,这些讯息只能以无聊的数字方式呈现。

“这个应用正好结合了好几个我感兴趣的东西:计算机视觉技术、数据可视化、还有地铁”,比尔·林德梅尔(Bill Lindmeier)说。林德梅尔毕业于纽约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这个应用就是他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我最初的想法只是用数字描绘出纽约”他说。

“地铁视野”包含了六组主数据,这些数据以各种迥异的模式在应用中呈现出现。六组数据分别为

官方时刻表:根据交通运输管理局通用运输反馈规程(GTFS )的规范性行驶数据,估算出每辆列车大概的位置,地图上那些像吃豆人一样缓缓移动的彩色圆点就代表着正在行进的列车。

进出旅客数量:根据交通局提供的一整年的相关历史数据,估算出每个站的进出旅客数量。所以,你可以在应用上看到地铁系统在一定时间段内大概的旅客量,平均一天大概有8552646人次进出。

每个社区的平均收入、房租价格、人口密度,数据来自美国人口调查局

以英语为唯一家庭语言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据同样来自美国人口调查局

 

林德梅尔被纽约地铁地图独特的视觉语言深深吸引,这版地图大体上还是以传奇设计师马西莫·维格纳利(Massimo Vignelli)的设计为基础。“人和地图本身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希望能好好利用这种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增加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林德梅尔说。这款应用是在地铁里使用的(不需要联网),地铁这样的环境更能够让人们觉得它和自己密切相关——人们会感觉得到,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街头艺人,还是附近啼哭的婴儿,都是手机屏幕上显示的那一个个圆点。

数据可视化

“地铁视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纽约市,也能让地铁出行不那么无聊,同时,它还有一些更为实际的用途:轻轻点击行程图上的站点,就可以看到该站两个方向接下来四趟车大概的到达时间,这个功能在没有LED时刻表的地铁站特别有用。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上苹果商店看看这款“地铁视野”。

via:快公司

 

 

]]>
智能购物车iBeacon在招手:免登记结账和智能优惠券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07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075.html#comments Fri, 06 Jun 2014 01:28:31 +0000 //www.otias-ub.com/?p=234075 By Robert Klara

1

尽管电子贸易正在崛起,90%的人仍习惯从实体店购物。具体到快速消费品,这个占比还要更高。Kantar Worldpanel最近的研究预测标明,网上购物还需要下一个10年才能抢占实体超市的份额的10%。

在线和实体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点:市场同样运行于在实体店内部。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经过了布告板展示和优惠券分发的历史阶段——已经经历了数字化的改造。

“顾客经历了巨大的购物转变历程,”IRI的消费者市场部的总裁Bob Tomei说,“与顾客交流蕴藏着成千上万的商机。”

比如,Duane Reade把iBeacons布满了它的纽约店铺。iBeacons是袖珍型GPS定位系统,能将附近的智能机激活,并推送每周广告和优惠券。“iBeacons消除顾客参与的障碍,促进与顾客的互动”,Tim McCauley补充说,Tim目前是Walgreens(DR的母公司)的移动商业总监。

同时,个别品牌如Windex已经通过Americhip的视频复制工具将货架营销数字化——屏幕小到足以安装到一个产品模型中,来播放一段30秒的推广视频。“这一下子就抓住了老年人的视线。这些老年人可能都没有智能手机。”Americhip的市场经理George Balolong说。

接下来将列出在超市购物车上带有的各种各样的技术:

芯片激活视频

RFID芯片小到足以缝衣服。当顾客挑选某商品时,隐藏在接缝处的芯片会就近激活一个绚丽、时尚的视频。高端零售商Burberry和Kate Spade都在使用RFID技术,两大品牌均因此而销量大增。2

 

快速结账

“排队可算不上个好的消遣,”富士通的Brian Yates说,U型扫描系统可借给顾客一个手持式扫描仪,追踪商品投入购物车,以此减少结账次数。同时,Kroger的QueVison(红外摄像系统)通过预测性分析把顾客安排至最短的队伍处。

3

智能购物车

几年前,智能购物车听上去像科幻故事。混沌月亮实验室为所有商品建立了一种工作原型(配有Win 8的平板电脑和Kinect的模块)。它不仅会扫描购买的商品,还能跟随他们一直到走廊。同时,思科的媒体购物车带有GPS平板地图,可以帮助顾客浏览商店里他们想购买的东西。只可惜,这两种购物车都没办法带回家。

微定位感知

苹果的iBeacon通过地理围栏来激活附近顾客的手机app,顾客将接收到各类信息,包括从优惠券到如何找到一个商品。Duane Reade最近也采用了这项技术。超市连锁Safeway和Giant Eagle正在测试该项技术。

4

视频复制品

4英寸大小的屏幕,现在足够袖珍到被装进一个实物模型了,看起来就像是商品放在货架上,但又明显和商品不一样。Americhip的制造商George Balolong说,“我们有传感技术,当有人靠近时视频会自动播放。”眼下,复制品Windex正处于测试阶段。
5

Via:adWeek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075.html/feed 2
MMD:调查显示日本 iPhone 用户三成人使用苹果地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88384.html Thu, 16 Jan 2014 17:16:13 +0000 //www.otias-ub.com/?p=188384

2013年1 月 15 日日本市场研究机构 MMD 研究所不久前对本国 iPhone 用户的地图应用使用习惯进行了一番调查。他们所得到的结果是:过半用户更喜欢使用谷歌地图,不过苹果地图的使用率也不低。

根据 MMD 研究所面向 20 岁以上的 556 位 iPhone 用户的调查,共有 52.2% 的消费者习惯使用谷歌地图。谷歌地图的用户基础十分庞大,应用素质也过硬,这个优势短时间内难以逆转。

使用苹果地图的人同样不少,比例为 30.1%。尽管苹果地图服务上线之初受到了许多批评,不过从日本用户的反馈来看现在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另外在调查对象中,30.2% 的用户对自己使用的地图应用表示满意,57.3% 选择基本满意。

]]>
ABI:预测2018年全球GPS整体市场规模达71.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115.html Mon, 16 Sep 2013 10:25:27 +0000 //www.otias-ub.com/?p=152115 ABI研究:2018年专用GPS设备市场收入将达70亿美元0

2013年9月16日尽管PND(便携式自导航系统)需求持续下降,又加上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等可穿戴式设备的威胁,但便携式GPS设备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其市场。

高级分析师帕特里克·康诺利(Patrick Connolly)认为:“到2018年,GPS整体市场预计将从2012年的3330万台增长至3679万台。由于其他地区的PND跌幅大于增长,2013年该市场出现短暂下跌。GPS总收入在2013年至2015年将经历一个短暂的波动,然后在2018年上升到71.4亿美元。

]]>
Mobidia:地图的战争 Google地图渐被苹果地图边缘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40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404.html#comments Mon, 09 Sep 2013 02:07:37 +0000 //www.otias-ub.com/?p=146404 国内手机地图导航百度战高德硝烟滚滚,Google地图,iOS地图等在国内则稍显寂寞,关注者稀,这里来看下iOS用户的地图使用数据。

根据Mobidia的数据,大概有55%的美国iOS用户使用Google地图。这个数据还是可以的,要知道苹果去年把Google地图踢出iOS,而将自家地图作为iOS设备的默认设置。但不比不知道,接下来的数据就要让人担忧了。

iOS地图的渗透率更高:得益于iPhone手机的预装,尽管iOS地图一开始发布时备受诟病,但似乎并没有阻止它的流行。苹果自家地图用户的渗透率要远远高于Google地图不少。

在用户活跃程度方面(wau/mau),苹果地图也同样遥遥领先于Google地图。

上面的数据多少让人吃惊,凭借渠道优势,苹果地图显然已经低调地将Google地图边缘化,虽然Google地图仍然有55%的人使用,但显然使用程度已经不如苹果地图。能挽救Google地图的只有远超用户预期的创新和差异化,否则如果Google地图只是一款跟苹果地图差异不明显的产品,是很难在iOS上跟苹果自家地图竞争的。

Google地图的命运多少让我们看到了一款优秀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也可能被渠道能力强势平台商(OS系统/手机厂商)爆菊的可能。所以很多互联网大企业也想过造自己的手机,终端仍然是根基。

via:199it分析,数据来自Mobidia

]]>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404.html/feed 1
移动互联网:高德的十字路口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246.html Fri, 16 Aug 2013 10:56:48 +0000 //www.otias-ub.com/?p=141246 如果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是高德地图最重要的起点,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处在这个位置上的高德,则有了一个做大的机会。引入阿里资本后,高德是否会演变为新物种?它将成为下一个巨头还是成为巨头生态链中的一环?

文/天下网商 曹文君

移动互联网:高德的十字路口

7 月15日,高德地图5.13版本上线,新版本不仅加强了与新浪微博的合作,即用户可将街景信息分享给新浪微博的好友,一个更引人注意的改变是,升级版的 APP接入了“快的打车”、“嘀嘀打车”等多个打车应用。接入打车软件的举动,或许代表了高德地图在移动互联网的定位,从最初的地图服务转向LBS的工具 平台。

而一个更为人关心的新闻发生在三个月前,201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占股28%,成为高德地图的第一大股东。这家传统的地图公司瞬间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但绝大多数人对于高德地图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家神秘的公司。

在拿到阿里资本之前,高德地图已经在地图领域默默耕耘了近11年,从地图领域最初的十几家公司,一路厮杀,成为地图领域的“双寡头”之一——高德地图和四维图新,进而依靠手机地图成功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这背后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意识到,继SNS之后,手机地图已经成为另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船票,而在政策与技术壁垒极高的地图领域,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的最佳路径是合作,例如阿里巴巴先后投资易图通以及高德地图,腾讯收购搜搜地图。

在这个竞争领域里,不仅有腾讯、百度、阿里几大巨头,也有大众点评、搜狗、360等互联网公司。为何地图成为热门?背后原因是LBS满足了用户精准搜索的需求。在信息和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和推荐的精确性决定了用户的体验,以及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

而对于已经在地图行业潜伏10多年之久的高德地图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了这家曾经的B2B企业向互联网B2C企业转变的最佳时机。接受阿里资本,不仅让高德地图面对来势汹汹的百度地图有了很大的底气,也为上亿用户之上的商业架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依 靠高德地图和高德导航,高德地图副总裁郄建军认为,高德某种程度上已经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2010年底,移动端高德地图的注册用户达到1000 万,2011年为4000万,2012年为1亿,2013年截至目前突破1.5亿,估计年底达到2亿,而高德导航的用户在3000~4000万之间。

如果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是高德地图最重要的起点,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处在这个位置上的高德,则有了一个做大的机会。我们更关心的是,引入阿里资本后,高德会演变为新物种,成为下一个巨头还是成为巨头生态链中的一环?

“谷歌退出中国,是高德爆发性增长的起点”

天下网商:地图领域在北京的竞争一向很激烈,高德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是运气还是实力?

郄建军:阿 里巴巴投资高德,可以说是标志性的,说明高德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种认可,实际上也是整个互联网界对于高德转型成功的认可。从最早的11家有地图牌 照的公司,到最后地图的双寡头——高德和四维,高德一路冲杀。通过与大客户,例如奥迪和宝马的合作,在产品质量和大数据上做得很好。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 但是高德前期的铺垫很好。

天下网商:过去几年,高德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做了哪些铺垫?

郄建军:在 2006年,高德收购了MapAbc,这是一家地图API、 GS平台都做得很好的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MapAbc的牌子已经很有名,只是不叫高德,而是作为高德的子品牌存在。2007年左右,我们收购了厦门一 个做导航引擎的团队。高德导航现在的APP,其实雏形就是这个团队的产品,既能应用在汽车里,也能用在手机上,团队人数有几千号。所以,高德的布局已经非 常好。

高 德地图和四维地图最大的区别是,高德在全产业链布局,例如地图数据、卫星、API。MapAbc和厦门的导航引擎的收购,既是有前瞻性的布局,也有全产业 链的布局,从数据到应用软件层面,再到互联网的应用层面。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成总(高德地图CEO成从武)就已经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开始推动 高德导航,然后推出高德地图的雏形——迷你地图。

天下网商:在巨头林立的手机地图领域中,高德是如何突围的?

郄建军:高 德一直做B2B 的业务,真正做大确实是因为2010年的机会——谷歌退出了中国。谷歌退出中国前,安卓系统的手机都默认了谷歌地图,但谷歌退出后,手机厂商很有顾虑,不 知道它的地图服务还能否继续保证。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当时手机上的任何软件出了问题,就当是零件坏了,一定会找到手机厂商。而我们2010年起来最重 要的原因,是用高德的迷你地图替代了谷歌地图。

在中国的手机厂商还在顾虑的时候,高德已经开始推广产品。2010年上半年是高德地图发展的大机遇。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之前,我们每天的下载量只有几千,因为我们之前一直是B2B企业,在消费者群体中知名度不高。

2010年,很多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开始预装我们的地图。可以说,预装很快改变了我们知名度的不足,在2010年底,我们拥有了1000万用户。

其次,通过高德导航打响知名度。在iPhone上,高德导航的应用排名很不错,我们顺势与一些手机厂商合作,将高德地图和高德导航打包出售,地图免费,导航收费,两个产品产生了合力。可以说,2010年是高德地图用户井喷的一年,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起点。

在2011年5月17日,我们更新了系统推出在线导航。之前导航都是收费的,我们第一个推出了免费的导航系统,这在当时令人震惊。2011年年底,我们超越了谷歌,成为手机地图领域的第一。再后来与苹果合作,苹果手机默认的地图就是高德地图,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重大的台阶。

天下网商:尽管在移动互联网的地图领域有先发的优势,但高德如何看待来势汹汹的百度地图?

郄建军:谷歌退出中国,PC端的地图和搜索,最大受益者是百度。PC端的地图使用量,百度占到80%的份额。

但在手机端,百度却迟了一步,可能觉得PC端很强,只要复制到手机端就行了。同时,百度地图可能也没想到手机发展这么快。

因此,在移动手机业务上,百度地图整整晚了我们一年多的时间。高德在做生活入口的时候,他们还在做应用的系统。现在百度地图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晚了我们一步,我们才有机会杀出来了。

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今年就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竞争阶段。2010~2012年,高德地图的用户数量破亿几乎没有花什么钱,这很不容易,因为高德之前在消费者心中是没有知名度的,靠的是大家的口碑相传。但2013年,百度开始花钱了,我们也开始在渠道和品牌推广上花钱。

天下网商:为什么很多在线下或者PC端很牛的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阶段反而落后了?

郄建军:互 联网行业,有很多人从PC往移动互联网走,大家应该重新开始。做PC端的人,时间长了,都会有一个惯性惯性,觉得PC做好了,可以直接放在手机端,只是屏 幕小了一点。而实际上,真正做移动互联网必须推倒重来。这个时候,没有互联网背景的人反而可能做得更好。高德做手机地图的时候并没有包袱,不用考虑怎样才 能把用户从电脑搬到手机上来。反而一切从头开始,一张白纸能画好图画。

阿里巴巴、新浪微博、高德未来的关系是“铁三角”

天下网商: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投了新浪微博、高德,在阿里的布局里面,你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郄建军:目前按照阿里的布局,SNS有新浪微博,地图有高德,生活服务是丁丁和美团,当然还有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是一条线,要将这些点串起来,交叉合作。所以,我们和新浪微博、阿里巴巴是“铁三角”的关系。

高 德地图的点评信息和签到信息与新浪微博的点评信息和签到信息,都会聚集到一块,譬如你在新浪微博上寻找一个餐厅,就会调用高德地图。阿里一直在强调生态系 统,不仅仅是内部的生态,也包括外部的生态系统,通过投资各家公司,原本各做各的,而现在可以相互融合,是有机的联系。

天下网商:高德地图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你觉得资本层面与战略层面上,哪个更重要?

郄建军:应该是综合的。资本层面的合作很重要,因为从高德的角度来看,资金这么雄厚的股东,对于我们未来的战略是非常有帮助的。

更重要的是,阿里能从业务方面对高德产生很大的帮助,例如数据的融合与大数据的支撑:阿里的大数据很完善,但缺乏位置方面的大数据;高德的位置数据很完善,但是缺电商这类的数据,两方融合,未来将会拥有属性非常全面的大数据。

另外,未来高德地图的变现,商业模式是什么,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或许更有利于我们找到。

天下网商:目前,高德的地图数据和阿里巴巴的数据会做哪些结合?

郄建军:未来,高德的用户账号会和淘宝账号打通,如果地图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确实是没有必要注册的。历史上,地图是没有注册账号的,但地图未来的功能是需要注册账号的,例如电影票、团购,有交易和有支付的时候,就需要注册账号,一登录,剩下的就解决了。

另外,地图本身是需要账号的,例如我回家的路线以及我拍照的足迹等类似服务的位置,是需要账号的。随着应用越来越多,地图账号是必须的,还可以与淘宝账号、新浪微博的账号打通,点击分享给好友。

未来,地图会变成一个类似微信的开放平台。现在APP的走向是强者更强,例如微信、微博、UC浏览器,而下一步就是地图。

“移动互联网阶段,顾客需要更精准的推荐”

天下网商:高德地图的5.13版本新增了打车功能,是不是意味着高德从一个地图入口,慢慢向LBS的工具转变?

郄建军:在高德地图的5.13版本中,我们加强了与新浪微博的合作。而另一个创新点在于加上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这样的打车软件。

为什么打车软件需要不止一家?以前不管是快的还是嘀嘀,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系统,现在高德地图介入后,我们将拥有一个城市中最多的司机。

汽车的生活服务,地域性非常强。譬如在北京,可能嘀嘀打车强,在杭州则快的打车较强,而在西安就有可能出现另一家强者。每一个城市的打车软件都有所不同,这种地方属性很强的软件就需要平台。与地图平台协作的好处就是,在每一个城市,你都能找到最强的打车软件和团购内容。

未来,地图将会拥有很强的黏性,因为我们能把各地的各种行业聚合、服务聚合、用户聚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当地最好用的东西,就像是一个“地图版的淘宝”。

天下网商:7月一淘推出了酒店搜索,选择与高德地图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意义何在?

郄建军:一 淘做酒店的垂直搜索,高德提供地图的基本服务。除了比价,在一淘还可以通过地图来搜索酒店,例如北京—朝阳区—望京—某商业街。但是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 此。原先一淘最重要的功能是比价,而高德搜索酒店的结果都是基于距离远近,做很基础的罗列,双方都没有实现综合维度的搜索。一淘与高德的合作,是在用一个 综合维度来做搜索,将价格与距离的远近,都作为搜索维度,这是双方合作的价值。

另 一方面,为什么比价这么火,其实是因为它在帮助用户做决策。大家需要选择的时候,问题不在如何得到信息,而是信息已经在手机上展现了100多页,你需要一 个很智能的东西帮助你做决策。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本身就是碎片化的,智能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自己的方向,而智能决策就是未来互联网 的整体方向。

在 移动互联网上,首先屏幕小了,用户的时间也只剩下几秒钟。因此在这么小的屏幕上,最好展现的全是用户想要的,即个性化内容,需要根据用户的消费历史、后台 的数据挖掘,把推荐做智能。例如未来你想要打车,移动互联网能从价格、服务、评价、消费历史数据等维度,直接告诉消费者最优的选择是什么。

天下网商:在移动互联网中,高德地图的自我定位是成为新的巨头还是巨头生态链中的一环?

郄建军:以 前在PC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三大巨头分别垄断了关系链、流量和电商,可以说垄断了整个生态圈。但是在手机上,格局已经重新洗牌了。第一,用户的时间 是碎片化的;第二,不是直接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搬到手机上就可以了,实际上这需要重构。原先你在电脑上看新闻,一看就是一小时,但是在微博上,可能几 分钟就看完了,微博可以被称为新闻的一个变种。所以说,原来的巨头需要重构,就像UC浏览器的俞永福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所说,需要新的物种、新的变量。

同 样,百度地图在PC端上已经做得很好,为什么在手机端高德地图还有机会呢?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PC上的东西复制到手机上,用户的体验会非常差。为什么百 度会投入这么多的资源做地图?因为它也已经发现,在移动端里,有30%~40%的搜索都是跟服务相关。而生活服务搜索出来的店铺,很多都是PC时代没有想 象过的。

另 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是非常碎片化的,原来一个浏览器、一个搜索框、一个导航业务,“三件套”解决了用户的所有需求。移动互联网碎片化之后, 很多APP冒出来了,每个都针对非常细分的小需求,也打破了原来的格局。PC端的几大巨头,在移动互联网上也需要重新创新,才能做得更好。

]]>
CNNIC:手机地图成生活信息服务重要入口 使用占比近1/3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06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068.html#comments Wed, 12 Jun 2013 08:37:21 +0000 //www.otias-ub.com/?p=124068 2013年6月8日根据CNNIC《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地图已经成为用户生活信息服务的重要入口,使用手机地图查询周边生活信息的用户占比以达29.2%。

 

根据CNNIC报告数据显示,手机地图用户中,使用路线导航的用户占62.7%,地点查找的用户占45.3%,从目前来看用户使用比例最高仍是地图的路线导航和地点查找等传统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周边生活信息等热点查询的比例已达29.2%,占比居第三位。此外,签到或位置信息分享比例为10.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谭光柱表示,手机地图作为导航和查询地点的工具,对用户来说具有一定需求刚性,使手机地图在手机网民的保持相对较高的渗透率。当用户数达到一定的规模,手机地图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开放性平台。
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4.2亿,其中手机地图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35.4%,手机地图用户数已近1.5亿。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068.html/feed 668
Onavo Insights:2012年YouTube和Google Maps等多个软件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www.otias-ub.com/archives/92171.html Thu, 24 Jan 2013 14:52:02 +0000 //www.otias-ub.com/?p=92171 谷歌曾在2012年为其在iOS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进行了多项更新,而这些努力也得到了用户们的认可。从Onavo Insights在今日发布的Google iOS应用软件数据表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YouTube和Google Maps等多个软件在2012年的市场份额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

 

Maps1

Youtube1

其中,YouTube在2012年最后几个月的时候表现极为突出,从原来的20%增至44.5%。这样的数据增加倒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儿,毕竟YouTube已经是当下最为流行的一个视频播放客户端。与此同时,Google Maps的表现则非常惊人–12月中旬其份额还只有5.7%,而到了12月底,其份额则增加到了30%。

Gmail1

除了上面两个表现极为突出的软件之外,谷歌还有多个在iOS平台上表现不错的软件。它们是Google Search、Gmail、Google Drive以及Google Chrome。Google Search在10月30号升级之后其份额从原来的14%增加到了16%;Gmail则在升级之后份额升至10%;Google Drive在7月份的时候其份额还只有0.8%,升级之后截止到年底,份额增加了2.8%;Chrome在还没升级之前,其份额还只有7%左右,升级之后,则增加了2.5%。

Google各大软件2012年在iOS的表现非常抢眼,相信在今年其发展势头还将继续高歌猛进。

]]>
Nielsen:苹果地图应用月均用户数达324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86694.html Sun, 23 Dec 2012 16:45:45 +0000 //www.otias-ub.com/?p=86694 2012年12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用户可能并不喜欢苹果地图应用(Apple’s Maps),但今年使用苹果地图应用的iPhone用户数量却超过了iPhone上的其他任何应用。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ielsen)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苹果地图应用月平均iPhone用户数达到3240万,排名紧随其后的是Facebook,Facebook月平均iPhone用户数为2860万。

虽然目前的数据显示今年苹果地图应用iPhone用户数量超过了iPhone上其他任何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尼尔森本次公布的调查数据仅基于苹 果地图应用两个月的使用数据,因为苹果在今年9月才推出了苹果地图应用。苹果地图应用曾遭到用户投诉,并且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还公开致歉。

另外,谷歌地图(Google Maps)从本月初开始也可在iOS 6设备上使用。该款应用在推出48小时后,其网络下载量便达到了1000万次。在谷歌Android设备上,谷歌搜索则是排名最高的应用,其月平均用户数量达到约4440万。

]]>
asymco:地图值多少钱 //www.otias-ub.com/archives/85867.html Thu, 20 Dec 2012 01:00:13 +0000 //www.otias-ub.com/?p=85867 记得诺基亚那Navteq地图吗?被寄予希望却被吐槽淹没。诺基亚07年曾于8亿美元收购Navteq;到今天为止,诺基亚在其上面花费了110亿美元,想想今天诺基亚的价值也就150亿美元左右,光地图就占了73%!

Screen Shot 2012-12-18 at 12-18-3.13.12 PM

花钱本不是大问题,但问题是诺基亚造地图的思路已经不符合这年头的生存法则了。除了数据的正确性外,跟用户需求更加密切的O2O服务的整合是诺基亚所无法那么容易做的。而其竞争对手Google地图等已经跑在了前面

via: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34714.html

]]>
Skobbler:地图服务对旅游搜索何等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76273.html Thu, 01 Nov 2012 17:49:23 +0000 //www.otias-ub.com/?p=76273 这篇特邀文章的作者为地图应用开发商Skobbl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Marcus Thielking。

Google Maps、Apple Maps和OpenStreetMap等服务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

无论我们所说的是哪一个地图服务或平台,我认为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数字地图和地图技术的重要性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相信我说的话?你可以问一下苹果公司的CEO Tim Cook,他会告诉你答案。

一直以来地图都是很重要的,休闲度假旅行者十分依赖地图功能,他们会使用APP来查找距离他们最近的酒店所提供的last-minute预订产品。

对于APP开发者而言,地图同样是非常重要的,APP开发者需要让旅行者在5分钟内就可以找到last-minute 酒店产品。地图一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数字渠道,尽管它们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

但现在我们已经进一步意识到地图的价值。

这一进步从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苹果公司和iOS 6。苹果地图的大起大落使地图服务成为数字领域的年度热点话题。

但地图功能在很久以前已经出现,它们注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但原因是什么呢?

LBS应用的增长

非盈利调查机构Pew Internet在2012年5月公布的报告显示,目前近74%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信息服务,10%的用户使用Foursquare 或Sonar等地理社交服务。

上述数字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在2011年预测,到2014年,LBS用户的数量将达到14亿。

LBS的使用率显然每年都在实现强劲的增长。

但对我们这些APP开发商而言,我们必须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每一个LBS应用或者功能都需要将数字地图整合到其核心系统当中。如果没有地图数据作为支撑,Foursquare、Yelp和Uber都不会存在。

由于地图是关键性的来源,因此它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地图为你最喜爱的LBS服务提供支持,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是汽车内的引擎。

随着开发者创造和开发出更多LBS服务和APP,地图将变得越来越关键。同时,LBS服务的数量不断增加意味着开发商、地图供应商和地图上显示的实体商店能通过LBS获得更多收入。

从这点来看,是什么因素构成了不同的地图服务的差异化呢?

对超本地化数据的需求

随着LBS越来越受欢迎,用户对最精确的、详尽的本地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毕竟,如果没有一个具备丰富内容和详细信息的地图平台在后端提供支持,你就无法创建一个优秀的LBS服务。

这使得服务与数据的质量变得同等重要,而地图的质量和深度持续会成为关键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地图服务,更细致、更高质量的超本地化数据将使一些地图在众多服务中脱颖而出。

正因为上述原因,Google Maps最近宣布新增2500万座建筑的地理信息。

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OpenStreetMap项目经常因其丰富的超本地化数据而受到好评,APP和LBS服务的开发者可以在街景的基础上添加更多本地化的信息。

Walkbase等服务之所以存在,也是由于它们提供更细致、更高质量的超本地化数据。这些服务让开发者可以获得大量室内定位数据和楼层环境实时信息。

随着LBS服务越来越受欢迎,用户对地理位置信息的广度和精确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简而言之:数据越多越好。

由于需求的增长,众包的模式也获得了成功。从数据规模来看,数据量确实过多(虽然这是好事),而市场上却缺乏收集和维护这些数据的方法。正如不少人所说的,你需要线下团队来提供信息,以帮助你建立数据库。

因此Goolge和苹果把一些众包元素整合到它们的地图产品中,而OpenStreetMap也成为了一个go-to的平台。

下面我们来探讨地图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因素的另一个原因——平台的多样性。

地图和平台的多样性

地图服务的多样性让地图更“性感”。

LBS的出现以及对超本地化数据的需求是地图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核心因素,但正如苹果使用自家地图那样,越来越多用户对地图感兴趣是来自于我们在地图领域所看到的独特竞争。

Google、苹果、Bing和OpenStreetMap等服务为终端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不少选择。

在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过后,一些新的企业正在颠覆地图领域,它们关注于满足消费者和开发者的本地化需求。每项服务都在提供一些其它服务无法媲美的功能,如果你要讨论多样性和市场上同时具备众多个提供商所带来的好处,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这也使得安卓和iPhone之间的战争变得很有趣,因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2012年地图领域中的战争也是同样道理。地理位置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这一要素通过数字渠道来发挥影响,使得地图技术变得更为关键。

这也是苹果选择进军地图领域的原因,他们知道机遇所在。可以断定,苹果将持续提升其地图产品,以在该领域建立影响力。

那么,我们对地图领域的未来发展能进行什么样的预测呢?

随着LBS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地图及其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关键,但这并不是对地图领域未来发展的预测,因为现实告诉我们,上述情况必将发生。

如果地图及其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那我们将面临另一个问题:地图领域中出现越来越多地图供应商,哪一项地图服务会脱颖而出呢?又或者说,地图领域中的竞争会不会出现赢家呢?

如果我必须做出选择的话,那我会说:整合了最精确的、丰富的超本地化数据的地图服务商将成为赢家。但这将取决于这些地图服务商是否能真正地融合众包元素,以应对上述挑战。

]]>
Google Maps分析2012年夏天旅行者搜索的十大目的地 //www.otias-ub.com/archives/69693.html Sat, 06 Oct 2012 03:00:56 +0000 //www.otias-ub.com/?p=69693 你在2012年夏天进行了哪些旅游信息搜索,Google都一清二楚。

Google Maps公布了一份信息图表,它详细地说明美国和北半球的旅行者在2012年5-9月间进行哪些旅游信息搜索。

十大热门搜索目的地包括国家公园、帝国大厦、位于东岸的美特尔海滩、尼亚加拉大瀑布和时报广场。

总的来说,Google Maps的美国用户对当地的海滩最感兴趣,而法国用户则对露营区最感兴趣。

然而人们在地图上搜索的内容通常无法完全地反映出他们真正感兴趣或最终会游览的景点。 (Wing 编译)

]]>
Snappli:调查显示仅4% iOS 6用户在使用苹果地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71137.html Mon, 01 Oct 2012 15:03:33 +0000 //www.otias-ub.com/?p=71137

2012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iOS 6中的苹果地图应用一经推出就因种种缺陷而备受批评,以致于苹果不得不为此道歉。最新一份来自Snappli的调查数据显示,苹果地图推出5天后,iOS 6用户中仍在使用苹果地图的比例仅占4%。

Snappli是一家帮助用户压缩和优化移动数据及视频,从而节省流量的公司。该公司64%的美国和英国用户在过去几周里升级使用iOS 6,为此Snappli共对5000名这些用户在升级产品后使用苹果地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统计结果:

在升级iOS 6之前,25%的用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谷歌地图。在他们刚升级使用iOS 6后,使用苹果地图的用户比例为35%,然而5天后,使用苹果地图的iOS 6用户比例则急剧下降至4%。

换句话说,现在仅4%的iOS用户在使用苹果地图,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

]]>
Google地图:全球各国热门搜索 //www.otias-ub.com/archives/70106.html Mon, 24 Sep 2012 00:52:08 +0000 //www.otias-ub.com/?p=70106 下面这张信息视图来自Google地图的数据,关于全球若干国家的地图搜索数据

]]>
Google Maps商家广告进行重新设计,用户点击率平均提高100% //www.otias-ub.com/archives/53708.html Tue, 26 Jun 2012 02:47:47 +0000 //www.otias-ub.com/?p=53708 国外网站Mashable撰文称,Google正在提升Google Maps在移动端的用户体验,并宣称其Google Maps上重新设计的商家显示广告,用户点击率要比之前提高了100%。

Google Maps上经过重新设计的商家图标,相比之前的图标更大,同时加入了可点击的按钮。商家名称的左侧是查找路线,右侧则是拨打电话。而且商家网站可直接在地图内打开,无需再次打开一个单独的浏览器页面。

除此之外,Google还发布了一个蓝色“hyperlocal marker”,可以实时显示与商铺之间的距离。预计这些新改动预计会在下周五向用户开放。

对于商家,尤其是本地商家来说,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94%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会在手机上搜索本地商家信息,而且这些搜索用户中,90%会根据搜索结果做出消费决定。

下面是视频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
Localeze:美国本地搜索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46.html Thu, 01 Mar 2012 07:00:13 +0000 //www.otias-ub.com/?p=25646 Socail、Local、Mobile走在一起,推动本地搜索的兴起,给商家带来新的营销营销机会,下图是美国 Localeze/15miles Fifth Annual comScore发布的本地搜索使用研究报告

1、移动篇:新邻居地图

当用户在移动状态时,他们通过搜索去获取相关、即时的结果,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商业信息。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搜索本地服务信息的理由是移动状态下对快捷信息的需求;49%的用户使用app搜索本地信息

手机和平板在用户获取本地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主要在早期(搜索信息)和中间阶段(决策),22%的手机用户和24%的平板用户认为他们的设备贯穿始终

61%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移动状态下搜索本地服务信息;38%的平板电脑用户通过平板设备搜索更全面的信息;72%的智能手机用户,86%的平板电脑用户购买了商品

2、社交篇,用户定义本地搜索

在选择去哪里购物、吃饭和获取本地服务时,用户依靠用户评论、团购和社会化媒体

自2010年以来,社会化媒体上本地服务信息搜索增长了67%;35%的人主要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本地信息搜索;63%的在社会化媒体上的本地搜索用户喜欢选择有社交展示的企业服务;

60%的本地搜索用户使用团购网站,团购网站用户对它们获得的服务满意

本地搜索用户越来越求助于用户评论,15%的本地搜索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完成搜索

3、行动篇:本地搜索与商业

61%的本地搜索用户认为本地搜索更加精准,58%认为信息更可靠

49%在不了解任何商家的情况下搜索,产品搜索上升了61%

 

商机=本地+移动+社交+搜索

 

]]>
xAd:2011年Q4本地搜索广告行为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2459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4593.html#comments Sat, 18 Feb 2012 07:47:58 +0000 //www.otias-ub.com/?p=24593 本地移动广告网络xAd最近发布了一些关于本地化搜索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数据中包含了用户本地搜索的信息类型,定向本地广告(搜索和展示两种广告类型)的CTR数据以及用户对本地搜索和本地展示类广告一些后继行为数据。

 

本地搜索的信息类型:

  • 餐厅
  • 加油站
  • 购物
  • 汽车
  • 房产
  • 法律和金融
  • 健康和医疗
  • 美容
  • 旅游
  • 酒吧俱乐部

比较本地搜索和本地展示广告两类广告类型,搜索类广告的CTR(Click Through Rate,点入率)为7%,而本地展示类广告的CTR仅为0.6%。在引发用户再次行为的数据表现方面(SAR),本地搜索广告的比例为37%,而展示广告仅为5%。

xAd对本地搜索和本地展示广告的再次行为数据(SAR)进行了细分:

本地搜索:拨打电话(52%)、地图和导航(42%)、更多的信息(5%)、其他(1%)

本地展示广告:地图和导航(50%)、 拨打电话(30%)、更多信息和评论(20%)

]]>
//www.otias-ub.com/archives/24593.html/feed 1
Pew Internet:调查显示互联网成获取本地商业信息最大来源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3.html#comments Thu, 15 Dec 2011 16:14:33 +0000 //www.otias-ub.com/?p=20333 市场调研机构皮尤互联网(Pew Internet)发布报告称, 对于寻找本地餐馆和其他商业信息的用户来说,他们依靠最多的是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并且远远领先于任何其他来源。报纸,包括纸质版和网络版,在排在第 二位。此外口口相传作为一种形式,特别是在非互联网用户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报告指出,约有55%的成年人表示,他们会去获取本地餐馆、酒吧和俱乐部的新闻和信息。当他们寻找这类信息时,以下来源是他们特别依赖的:

  · 51%的人依赖互联网,其中包括:

搜索引擎,占38%专业网站,占17%社交媒体,3%依赖社交网站或Twitter· 31%的人依赖报纸,其中包括:

纸质版,占26%网络版,占5%· 23%依靠口口相传

  · 8%依赖于本地电视,包括网络电视

约60%的成年人表示,他们会去获取除餐馆和酒吧以外的本地商业信息,当他们寻找相关信息时,会这样做:

  · 4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依赖的是互联网,其中包括:

搜索引擎 ,占36%专业网站,占16%社交媒体,1%依赖社交网站或Twitter

  · 30%的人依赖报纸,其中包括:

纸质版,占29%网络版,占2%· 22%依靠家人和朋友的口口相传

  · 8%依赖于本地电视,包括网络电视

  · 5%依赖于本地电台

报告还发现,寻找本地业务和餐厅信息的人身份多样,一般为高阶层人群。作为区别于其他人的人群,他们更可能生活在较富裕的家庭(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上),并受过大学教育。

此外,55%获取本地餐馆、酒吧和俱乐部的55%成年人中,更多的是女性、青年人、城镇居民和追求技术者。获取其他本地业务信息的60%成年人中,则更多的是技术用户。

]]>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3.html/feed 1
分享:科技如何改变生活?-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2.html#comments Tue, 13 Dec 2011 03:46:11 +0000 //www.otias-ub.com/?p=19912

转自:36Kr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12.html/feed 2
Nielsen:调查显示谷歌地图为最受欢迎Android程序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98.html Thu, 15 Sep 2011 16:13:14 +0000 //www.otias-ub.com/?p=15798 2011年9月15日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监测数千名Android用户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用行为,以判断每个应用程序的实际到达率,并列出了20个最受欢迎的应用程序,前三名依序是Google Maps、Gmail与Facebook。

在这项调查中,Android用户最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其实是Android Market,但该程序是用来连结官方的Android应用程序商店因此未被纳入考虑。

但尼尔森也发现男女对应用程序的喜好有略微不同,例如男性最常使用的五大应用程序依序是Google Maps、Gmail、Google Search、Facebook及Youtube,而女性最常使用的前五名则是Facebook、Gmail、Google Maps、Google Search与YouTube。

有81%的女性Android用户曾在过去30天内用过Facebook程序,但只有69%的男性用户曾用过Facebook;使用Twitter的女性比例也比男性高,有16.5%的女性用户用过Twitter,但30天内用过Twitter的男性比例只有13.4%。虽然看起来女性较男性更热衷于社交移动应用程序,不过新兴的Google+却由男性用户取胜,过去30天曾用过Google+的男性比例为15.8%,女性则只有7.2%。

报告也显示,主观印象认为男性较不喜欢问路,而男性使用Google Maps的比例却比女性高,有77%的男性曾使用Google Maps,但只有71.8%的女性使用Google Ma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