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5 Oct 2018 16:10:4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苏宁金融研究院:2018年Q3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8083.html Thu, 25 Oct 2018 16:10:45 +0000 //www.otias-ub.com/?p=788083

首先,简单通过几组数据,反映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结构。

股权融资: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金融科技行业发生股权融资的公司数为492家,相比2017年有小幅增长;披露的人民币融资金额为610.37亿元。

P2P行业:2017年8月以来,P2P行业月度成交额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受爆雷潮影响,2018年6月份以来,降幅更加明显。

第三方支付行业:从2017年一季度到2018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行业网络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表明市场趋于成熟。从市场格局看,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

消费金融行业:持牌机构的消费贷款余额保持着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6月末,余额突破10万亿元。不过自2017年9月份以来,增速已经有所放缓。

与市场预期不同,随着整改接近尾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度并未下降,热点此起彼伏:

P2P步入后爆雷潮阶段:三季度以来,问题平台数量逐月下降,P2P行业已经进入后爆雷潮阶段。从业务数据看,行业人气持续低迷,待还余额逐月下降,重拾出借人信心,成为后爆雷阶段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上市消费金融平台估值缩水:受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双重影响,三季度上市消费金融类平台相继经历了估值的缩水,最高缩水超过40%。即便如此,互金平台出海上市热情不减。作为在资本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行业,上市,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互金平台的规定动作。

消费金融迎牌照申请热潮:自监管层面再次明确要鼓励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申请热潮再起。

金融科技加速开放:从姿态上看,商业银行开始全面发力金融科技,不过,从“发力”到“成功”,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对金融科技巨头而言,开放也步入“深水区”,各方核心诉求不同,博弈增大,真开放还是假开放,这是个试金石。

互联网巨头相继IPO:小米、美团相继在三季度上市,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企业,这或许意味着一个时代风口的结束。

巨头的战略动向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我们分别对蚂蚁金服、腾讯金融、苏宁金融、百度金融、平安金融科技等五家互联网金融巨头进行盘点,以此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金融科技层面,3季度互金巨头继续在金融科技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非币化应用方面,各家都取得了新的场景突破和技术突破。

在战略部署层面,3季度互金巨头与金融监管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实体企业的合作日趋深化,赋能型发展之路逐渐形成。在未来,互金巨头的技术和服务可能更多出现在业务底层,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在场景搭建层面,3季度互金巨头开始积极布局新场景,例如苏宁金融在小微企业金融、旅游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互联网金融的触角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延伸。

在牌照布局方面,3季度为应对监管要求,互金巨头继续完善金融牌照的布局,为未来储备更多的业务空间,特别是与基金牌照相关的理财业务领域。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薛洪言、陈嘉宁、赵一洋、王笃烁)

]]>
苏宁金融研究院:2018年二季度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8037.html Fri, 27 Jul 2018 16:37:41 +0000 //www.otias-ub.com/?p=788037

首先,简单通过几组数据反映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结构。

股权融资: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互金行业发生股权融资的公司数为342家,相比2017年有较明显的回升;披露的人民币融资金额为264.82亿元,预期全年相比2017年上升100亿元左右。风险资本活跃度明显升高,表明行业整体迎来新的发展期。

P2P行业:2017年8月以来,P2P网贷平台数量一直稳步上升。2018年开始,P2P网贷新增平台数量相比2017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每月增加量均在20家以上。从月成交量来看,2014年以来,成交量保持增长趋势,并于2017年年中左右达到顶峰,2018年开始成交量稍有回落。月综合收益率自2014年2月开始呈下降趋势,至2018年保持在9%左右,行业收益率回归理性。单从行业数据上,还看不出爆雷潮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行业:从2017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占第三方支付市场主导地位的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增长,但环比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表明市场趋于成熟。从市场格局看,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占绝对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

与市场预期不同,随着整改接近尾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度并未下降,热点此起彼伏:

P2P爆雷潮:在行业集中整治接近两年的时间窗口,在行业对备案翘首以待的时间窗口,P2P平台爆雷潮的出现无疑是一盆泼向行业的冷水,一方面让躁动的行业冷静下来,反思问题所在,另一方面化危机为契机,彻底消解长期困扰行业的风险隐患,建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长效机制,也未必是件坏事。

上市消费金融平台业绩变脸:受现金贷新规及行业自身周期性因素影响,消费金融类机构高歌猛进的势头不再,不良上升、增速下滑成为行业新常态,也成为消费金融类机构精细化转型的契机。

互联网资管新规出台:互联网资管新规收回了互联网平台的理财产品发行权,并对代销持牌机构产品实施严格资质管理,站在整个金融体系来看,属于影子银行体系清理的一部分。只不过,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子银行治理,结果是从表外回归表内;而互联网平台则彻底失去了开展此类业务的资格。

金融科技加速开放:对平台而言,努力成为某一个或某几个金融科技生态体系中的核心(或重要)参与者,与各方协同把生态做大做强,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努力方向。

微商金融悄然崛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聚焦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从蓝海到红海,针对微小商户的微商金融成为香饽饽。

巨头的动向代表着行业主流发展方向,这一部分,我们分别对蚂蚁金服、腾讯金融、苏宁金融、百度金融、平安金融科技等五家互联网金融巨头进行盘点,见微知著,以此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整体上看,2季度巨头们继续强化金融科技的市场认知,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开放平台,开放协作与生态共赢成为新时期的经营重心。如行业巨头蚂蚁金服开始强化其“技术输出+海外布局” 的市场认知,平安和度小满相继发布金融科技开放平台,苏宁金融在金融科技上继续发力,于2季度上线“极目”异常账户预警系统和“笛卡尔”社交网络贷款中介拦截系统等。

在业务层面,强监管继续,互联网资管新规、第三方支付断直连成为2季度行业重点整改内容,同时,宏观层面的金融去杠杆效果显著,加速实体企业分化,部分行业和区域出现了集中性的不良风险,也考验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底层资产的把控能力。

最后,无论是B2C还是B2B2C,金融最终要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平台化作战,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的本质不会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流通市场一直实行“授权销售”体制,主机厂与授权4S店之间形成了强绑定的垄断性汽车流通渠道,非授权市场主体难以切入汽车流通市场。正是这种封闭落后的渠道体系造成了“加价提车”“强制绑定销售”“售后服务差”等汽车消费领域的乱象。

然而,自去年以来,汽车流通圈刮起了一阵新零售狂风,众多互联网平台都嗅到了变革汽车流通渠道的机会,他们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寻找各种破除体制的路径,他们的不懈努力正在聚集成一股推动流通渠道变革、打破汽车市场垄断的强大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汽车新零售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互联网直租商业模式的出现。互联网直租同时具备“以租代售”和分期消费金融属性,从而实现汽车新零售与新金融有机结合。

因此,汽车新零售与新金融的“重混效应”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新动向,极有可能在其他消费场景下进一步创新和演化,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