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4 Nov 2013 17:47: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酒店如何利用饥渴营销来提高转化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1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17.html#comments Thu, 14 Nov 2013 17:47:47 +0000 //www.otias-ub.com/?p=170217 饥渴营销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转化率策略,不过总的来说,酒店业似乎不够重视它的作用。创造紧迫感并由此缩短用户从查看到预订的时间、延长提前预订时间、降低用户到其他网站购物的可能性,这些好处应该能吸引任何一位精明的酒店业人士。

制造紧迫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即向客户提供某些信息,让他们觉得有尽快下单的必要。这些信息要么是限时特价产品,要么是限量产品,常常促使看到这些信息的客户立即下单,而不是延后。这种赋予客户主动权是其中的关键,它能让客户了解你的酒店和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以及他们尽快预订的好处。但要避免制造虚假的紧迫感作为低级的销售策略。

那么OTA和酒店都是如何使用紧迫感来提高转化率的呢?不出所料,OTA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Booking.com、Expedia和hotels.com是三个绝佳的案例:

Booking.com在酒店搜索阶段就迅速地制造了清晰的预订紧迫感。在酒店产品的展示页面,库存状态和用户喜爱程度等信息都突出地显示,以鼓励访问者尽快下单,同时还有一个催促你行动的“现在就预订”按钮。

Expedia的酒店搜索结果页面突出显示一个配备计时器的“每日特价”优惠,此外还有一个专利创新产品“秒杀惊喜价”,给予客户机会难得的感觉。如果某个产品的优惠在24小时内结束,在该产品页面的下方,他们会提醒客户要“赶紧预订!”。

一旦客户选定了某间酒店,网站会弹出更多饥渴营销信息来鼓励他们尽早下单。

Hotels.com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在客户的预订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弹出式“紧迫感信息出现。

随着客户预订过程的深入,网站会提醒他们产品非常有限,应尽快完成这笔划算的交易。

 酒店对紧迫感的应用

看一看英国大型的连锁酒店和著名的单体酒店的官网或预订引擎,没有几家使用了饥渴营销策略。

几个值得一提的案例包括PH酒店(英国连锁品牌,有23家分店),在客户的预订阶段时,他们会提醒客户房间剩余数量。

Travelodge则利用电子邮件向客户提供折扣房间产品,借此制造提前需求和紧迫感。他们的官网也引导客户点击“最后的机会”来获得特价产品。Hoxton酒店同样为自己的产品制造了提前需求和紧迫感:他们推出了一英镑的秒杀房间,常常在几分钟内便被预订一空。

 酒店利用紧迫感提高转化率的几个建议

突出显示库存状态:提醒顾客特价房间还剩下多少,并随着数量减少实时更新信息。例如:“XX元房间仅剩10间”,之后变为“赶紧!XX元房间仅剩5间”,最后是“最后两间XX元房,快下单吧!”

 提醒顾客酒店的受欢迎程度:让客户理解你的酒店/产品有多受欢迎,可以在网站上加上一句“X个人正在浏览该酒店/产品”或者“前24小时已有X个人预订该酒店/产品”。

特价产品倒计时:在产品页面加上计时器,提醒顾客所供应的产品有时效性,他们必须在计时器归零前下单才能享受优惠。

 优惠活动开始倒计时:使用所有可用的数字营销渠道(社交媒体、电邮、官网等)预告接下来的优惠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就酝酿好声势并制造客户需求,一旦活动正式开始,客户自然而然就有紧迫感。

调整营销术语:使用不同的营销术语让客户明白,你的产品价格是处于变化中的。例如,试试用“今日最优价格”来代替“房价从XX元起”。可以尝试不同的术语,并衡量它们对于转化率的影响。

礼貌地提醒:假如一位顾客并没有完成预订过程,可以在几个小时后给客户发送一封“放弃预订邮件”,看看客户是否在预订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在邮件中可以提醒他们,他们感兴趣的价格将随着优惠时段/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跟进潜在客户:是否有顾客错过了一次秒杀活动?作为安抚客户的方式,你可以在下一次优惠活动开始前让他们提前获知,同时也是提醒客户下次要赶紧下单的必要性。这个步骤非常简单,可以让客户订阅官网邮件以及时获知产品信息。

总结

《牛津英语词典》上对“紧迫感”的定义是:“采取快速行动的重要性”。对紧迫感的感知会催促我们快速地行动,总结起来就是,别只是想,行动起来。市场营销者们的任务是制造这种紧迫感,而不是使客户处于不利位置或损害他们的利益。不要制造虚假的紧迫感,客人们并不是傻子,他们能容易看穿这种人为操纵的营销伎俩。

简单地告知客户完成交易所需的信息,并强调尽早预订的好处即可,观察这种策略是否给转化率带来了积极影响。

via:traveldaily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17.html/feed 11
BlackBaud&Charity Dynamics: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筹款?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00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004.html#comments Mon, 12 Aug 2013 15:58:03 +0000 //www.otias-ub.com/?p=140004
【NGO专业之路】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筹款

 

2009年美国使用不同社交网络筹款人的情况对比

【NGO专业之路】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筹款

 

美国使用各种社交网络筹款者的百分比

近几十年来,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来进行募款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善款募集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这种方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种募款方式可以做得相当的有针对性或者说个性化,以至于新的捐款者往往会在他们的朋友或家人的影响下,向他们支持的对象慷慨解囊。

而且这种募款形式也正好适合借用社交媒体工具,因为后者本身就极具针对性与个性化。世界两大服务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机构BlackBaud和Charity Dynamics联合发表的研究报告也清晰地指出:作为非营利组织,如果没有向募款人提供筹款的社交媒体工具,该组织则已失去先机了。

那么,如何才能使募款人更成功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募款呢?以下是报告中揭示出的几个关键点:

·使用社交媒体工具筹款的募款人,比没有采用的多募集了40%的资金;

·使用Twitter的募款人比不使用者筹集到了更多的款项,数字相当于他们自己原定目标的3倍、以往在线筹款金额的10倍;

·对比使用其他社交媒体工具的募款人,使用Youtube筹款的募款者线下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能平衡利用线上与线下的沟通渠道来进行募款的可能性更大;

·通过社交媒体工具吸引到的捐款者,属于第一次加入非营利组织的可能性更大。平均75%的通过社交媒体工具加入捐助行动的人都是组织的新捐赠者,而就全体捐款者而言这一数字为50%。

1. 社交网络给独立筹款带来变革

1999年,个人募捐网页涌现,加上个人化的募款电子邮件,使得独立筹款活动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那时起,网络筹得金额每年平均增长50%,到了今天,在线捐赠金额已经占到多数美国重要筹款活动的30%。特别到了最近,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网络社会媒体——以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为代表——注定要使在线筹款领域再经历一次革命。

2. 如何用FaceBook和Twitter作为筹款工具

回顾过去两年,Facebook和Twitter的用户数都呈现出了激增。目前,仅在美国,两者用户数合计超过了3.44亿,因此用这些社交网络作为筹款工具的潜力绝对是巨大的。一个集成或充分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的在线筹款工具,至少应该含有下列几点功能:

(1)能让独立筹款人通过Facebook或Twitter帐号登录;

(2)能让独立筹款人直接在其个人筹款控制台上向Twitter发送讯息以及更新Facebook的状态;

(3)所有的Twitter讯息及Facebook状态更新都包含指向回个人筹款主页的链接;

(4)能够就Twitter和Facebook的数据和使用情况产生报告,统计筹得款项。

3. Twitter在筹款应用上的成功

分析数据显示,运用Twitter的独立筹款人设定的筹款目标平均是没有用Twitter的筹款者的3倍,而Twitter使用者也确实表现出色,其实际的平均在线筹得金额,是没有使用Twitter筹款人的10倍。

4. FaceBook在筹款应用上的成功

不像Twitter上收发的讯息限定在140个字符数以内,Facebook因此为设计筹款提供了更多的选项。而被Facebook所支持的各种应用,无论对于迅速成长中的非营利组织还是独立筹款活动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通常,一个功能齐全的Facebook筹款工具应该包含以下特性:

(1)好友(募款对象)及独立筹款者可通过feed互相知会更新;

(2)设计醒目的筹款迷你海报或徽章,并在画布页面公布出筹款事件的关键相关信息;

(3)做到让独立筹款人通过Facebook应用把他们在Facebook的页面和他们各自的在线筹款网页无缝链接起来。

就像使用Twitter的筹款者一样,使用Facebook进行筹款的筹款人也往往做得比一般不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成功。数据显示,时常把募捐信息更新到个人状态的筹款者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如果筹款者添加了Facebook应用程序,把募捐消息更快地同步给好友的话,则成绩又会再上一个台阶。

分析数据告诉我们,募款最成功的那些筹款人,往往都集合运用了几种社交网络工具。总体上来说,他们筹款金额比没有使用网络媒体的筹款人多40%。

5. 如何用YouTube作为筹款工具

如果说“一幅图抵一千个字”,那么一段视频的筹款潜力效果可想而知,其筹款效果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整合了YouTube视频的网络筹款工具,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一个Youtube的视频媒体库,供独立筹款人各自使用;

(2)能够让独立筹款人选择视频媒体库里的视频或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视频;

(3)能够生产报告,反映通过视频吸引到的在线募捐情况。

6. 社交网络筹款与电子邮件筹款

根据统计,每个独立筹款人平均发送给28位联系人募捐电邮,平均25人会最终落实捐款,成为捐赠者。而平均每个筹款人的Facebook有130个好友,Twitter帐号的平均好友数为70。Facebook与Twitter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筹款者大大拓宽筹款对象的范围或数目。根据数据,使用社交网媒的筹款者,他们所能动员到的捐献者数目显著多于不使用社交网络的筹款者。

不少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与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筹款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前者会蚕食掉后者的份额与地位。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使用社交网络的筹款人在筹款过程中所发送电邮的数量,比不使用者多得多。因此得出,使用社交网络的筹款者通常能够把社会媒体与电子邮件结合起来有效地使用。

7. 独立筹款人与捐献者的成分分析

研究显示,社交网站为独立筹款者进行募款创造了大量机会,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筹款活动通过社交网媒展开。另一方面,同时运用多种社交媒体的筹款者数目也在增加。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通过社交网站募集到的平均每人捐款额,要比通过电邮募集到的平均每人捐款额低。这或许是因为,通过社交网站接触到的捐款者比通过电邮接触到的范围要广,因而当中对独立筹款者或者非营利组织没有那么熟悉的捐献者比例,相对电邮联系人而言,肯定会高一些。研究还显示,通过社交网站吸引到的捐献者,平均较为年轻。

8. 如何确保第三方筹款人采用社交网络

(1)要让大家意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性,教会非营利组织内部人员和独立筹款人如何使用社交网络进行筹款;

(2)重复提醒,无论在非营利组织的自我介绍上,还是在提供独立筹款人的工作手册上,都清楚列明通过社交网络捐款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既有联系人,也确保他们加入捐赠应用所在的社交网络,既要在每次捐款活动中提醒,也要发专门的邮件提醒,后者可将动员成功率提高30%;

(3)综合运用多种社交网络,同时不丢弃传统的电邮及线下方式。

随着社交网络的继续发展,通过社交网络捐赠将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传统捐赠模式的地位继续日渐下降。因此可以说,懂得运用社交网络进行募捐并对之做持续的评估和检讨,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在其各自今后的募捐行动中能否继续成功的一大关键。

 

]]>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004.html/fee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