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2 Apr 2025 12:36: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mdia:2024年半导体市场收入激增约25% 达到683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8333.html Wed, 02 Apr 2025 12:36:22 +0000 //www.otias-ub.com/?p=1748333 2024年是半导体市场创纪录的一年,Omdia数据显示,半导体市场2024年的收入激增约25%,达到6830亿美元。这一急剧增长归功于人工智能相关芯片的强劲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GPU中使用的高带宽内存(HBM),这使得内存领域的年增长率达到74%。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3年之后,存储器的反弹帮助提升了整体市场。

然而,这一创纪录的一年掩盖了整个行业的不均衡表现。数据处理部门增长强劲,而其他关键部门如汽车、消费和工业半导体在 2024年却出现了收入下降。这些挣扎凸显了原本蓬勃发展的市场中的薄弱环节。

 

人工智能和内存成就强劲的2024年

AI-powered financial tools

在整个2024年,人工智能对半导体市场的影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了创纪录的收入并重塑了行业动态。英伟达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凭借其人工智能GPU,过去几年的收入增长强劲,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HBM的销量也随之激增,大大提高了内存公司的收入。虽然HBM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DRAM领域,但供需平衡的改善也促进了平均销售价格(ASP)的提高和整个内存市场的收入增长。

工业领域面临连续第二年下滑

工业半导体领域的衰退始于2023年,在2024年进一步加深,给专注于这一领域的公司带来了挑战。“从历史上看,工业半导体市场每年增长约6%,然而,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两年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后,2024年半导体市场收入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Omdia首席分析师Cliff Leimbach说:“需求减少加上库存调整使2024年成为工业领域困难的一年。在这一领域拥有大量业务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也因此下滑。”

汽车市场停滞不前

虽然汽车半导体市场的表现好于工业领域,但它在2024年也经历了收入下滑。从2020年到2023年,汽车半导体市场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远远超过了10%的历史平均年增长率。需求疲软导致2024年出现萎缩,打破了近年来市场稳步上升的轨迹。

英伟达荣登榜首,市场排名发生变化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驱动的GPU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其在半导体公司收入排名中跃居首位,超过了2023年排名第一的三星。

强劲的内存市场也重塑了排行榜,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都跻身收入最大的七家半导体公司之列。与2023年的排名相比,这些公司的排名都至少上升了一位,这标志着与前一年的排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这些公司分布在前十一位。

自 智通财经
]]>
Gartner:2022 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 601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3975.html Sat, 21 Jan 2023 10:12:30 +0000 //www.otias-ub.com/?p=1553975 根据 Gartner 公司的初步统计结果,2022 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为 6017 亿美元(当前约 4.07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21 年 5950 亿美元(当前约 4.03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 1.1%。排名前 25 位半导体厂商的总收入在 2022 年增长了 2.8%,占到 77.5% 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半导体市场 2022 年的收入主要因为存储器和 NAND 闪存销售量的减少而下降了 10.4%,三星电子仍保持出货量第一。英特尔以 9.7%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由于消费者 PC 市场大幅下滑并且在 x86 处理器这项核心业务上遭遇了激烈的竞争,英特尔的收入下降了 19.5%。

存储器在 2022 年占到半导体销售额的 25% 左右,其收入下降了 10%,是表现最差的器件类别。由于电子器件原厂纷纷开始减少当初在预测需求走强时所积累的存储器库存,因此到 2022 年中期,存储器市场已显示出需求大幅跳水的迹象。现在情况已经恶化到了大多数存储器公司宣布削减 2023 年资本支出(capex)的地步,并且一些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水平和试图恢复市场平衡而削减了晶圆产量。

2022 年非存储器收入总体增长 5.3%,但各个器件类别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模拟器件以 19% 的涨幅位居第一,分立器件以 15% 的涨幅紧随其后。在汽车电气化、工业自动化和能源转型长期增长趋势的支撑下,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产生了强劲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模拟与分立器件的增长。

自 TechWeb

]]>
预计2023年DRAM市场的增长率降至14.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248.html Sun, 06 Nov 2022 12:14:53 +0000 //www.otias-ub.com/?p=1516248 受行业周期性低迷的影响,存储芯片的头部厂商正在经历寒冬阶段。

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正在扎堆减产、应对库存问题、节约资本开支,并推迟先进技术的进展,以应对存储器需求的疲软态势。

存储器是半导体市场占比的最高分支,2021年市场空间大约1600亿美元,但2022年闪存(NAND)市场的增长率只有23.2%,这达到近8年来最低增长数值;内存(DRAM)的增长率仅有19%,并预计在2023年进一步降至14.1%。

对此,有经济分析师指出,市场供过于求强烈推动了下行周期,这也是存储芯片价格低迷的原因。SK海力士在三季度财报透露,DRAM和NAND产品需求低迷,销量和价格双双下降。

同时,分析师表示,这一轮周期还受到低需求、经济下滑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多年来拉动存储器的两大驱动力——智能手机和PC需求明显疲软,预计将持续至2023年。

据介绍,存储器市场高度集中,存储器市场高度集中。DRAM市场,三星、美光、SK海力士合计占比约94%;NANDFlash领域,三星、铠侠、SK海力士、西部数据、美光、英特尔合计占比约98%。

但受行业下行影响,以上企业出现各不相同的业绩下滑状况。

10月27日,三星电子三季度业绩显示,负责存储业务的部门营收15.23万亿韩元,环比下滑28%,同比下滑27%;SK海力士三季度收入10.9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66万亿韩元,销售和营业利润分别环比下降20.5%、60.5%。

美光在9月29日发布了2022第四季度财报(2022年6-8月),收入仅66.4亿美元,环比减少23%,同比减少20%。

自 快科技

]]>
2021年Q1全球存储器IC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3383.html Fri, 28 May 2021 12:39:22 +0000 //www.otias-ub.com/?p=1253383

]]>
IC Insights:2020年全球IC芯片产量规模1434亿美元 中国占15.9%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0004.html Thu, 14 Jan 2021 19:00:19 +0000 //www.otias-ub.com/?p=1190004 IC Insights研究了全球的芯片市场,并重点分析和预测了中国的IC市场。

尽管中国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最大的IC消费国,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内部IC产量的大幅度增长。2020年中国的IC产量仅占其1,434亿美元IC市场的15.9%,略高于10年前的10.2%。此外,这一份额预计到2025年增长至19.4%,平均每年只增长0.7个百分点。

去年在中国制造的价值227亿美元的IC中有83亿美元来自总部位于中国的公司,仅占中国IC市场的5.9%。台积电、SK海力士、三星、英特尔、联电和其他在中国设有IC厂的外国公司生产了其余的产品。在中国公司生产的83亿美元IC中约有23亿美元来自IDM,60亿美元来自中芯国际等纯粹的代工厂。

到2025年,中国的IC制造业将增加到432亿美元,中国的IC产量仍将仅占2025年全球IC市场总额(5,779亿美元)的7.5%。

 

目前,预计中国的芯片生产将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实现13.7%的强劲复合年均增长率。但是,考虑到去年中国的IC产量仅为227亿美元,这种增长是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基数开始的。2020年,SK海力士、三星、英特尔和联电是中国主要的外国IC制造商。

即使中国存储器初创企业YMTC和CXMT正在建立新的IC生产,外国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IC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25年,中国IC生产的50%以上将来自外国公司。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C Insight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rendForce:第四季存储器仍处于供过于求态势,整体均价将下跌近一成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1006.html Fri, 09 Oct 2020 06:51:00 +0000 //www.otias-ub.com/?p=1131006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表示,第四季存储器产业(包含DRAM与NAND Flash)仍处于供过于求态势,虽然近期华为受到禁令影响,促使其它智能手机品牌积极拉货,进而分食华为失去的市场份额,然此动能仍无法改善目前疲弱的市况,加上服务器需求尚未明显复苏,预期第四季整体价格将持续走弱,季跌幅约10%。

以DRAM来说,市场最关注的焦点落在占消耗量大宗的行动式存储器与服务器存储器领域。行动式存储器方面,华为(Huawei)提前拉货使三大供应商原先的库存压力得以迅速舒缓,而小米(Xiaomi)、OPPO、vivo急于备料则让相关零组件价格受到支撑,预估第四季跌幅约为0~5%。服务器存储器方面,目前云端与企业用服务器客户库存普遍偏高,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预估其第四季均价跌幅约15%。主流模组32GB的售价也将在年底接近上一个跌价周期的低点,来到100~110美元区间。预估第四季DRAM整体均价跌幅约为10%。

以NAND Flash来说,虽然需求面同样受到品牌提前拉货支撑,然而供给位元数与现有库存皆处于高档,导致供过于求态势较DRAM显著。受惠于当前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积极拉货,第四季eMMC与UFS类别跌幅缩小至约3~7%;wafer端则因供给持续增加,续跌近两成。而SSD方面,主要受到服务器客户拉货动能疲弱影响,enterprise SSD均价将下跌10~15%。预估第四季NAND Flash整体均价跌幅约一成。

另外,具备指标意义的现货市场在九月中后再度转弱,虽然在DRAM与NAND Flash的交易内,低价位的产品供货较少,然而中高价位的产品也未有明显交易量,导致整体市场动能萎缩。

展望2021年第一季,DRAM将受惠于备货需求使跌幅大为收敛,而NAND Flash由于供应商众多及供给位元仍处于高水位,价格恐进一步走弱,跌幅将扩大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