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Mini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3 Jan 2023 13:31: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乘联会:2022年12月轿车细分市场销量为105.1万辆 同比增长0.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2242.html Fri, 13 Jan 2023 13:31:39 +0000 //www.otias-ub.com/?p=1552242 刚刚过去的1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16.9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31.4%;1-12月份累计销量2054.3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轿车细分市场12月销量为105.1万辆,同比增长0.1%,环比11月的80.4万辆增长30.7%。

纵观12月的轿车市场,传统轿车“豪强”反攻态势明显,大有卷土重来的感觉,而自主品牌轿车表现不尽如人意。

首先,新朗逸超越宏光MINI、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轩逸,成功拿下月度销冠;其次,卡罗拉、速腾、轩逸、雅阁、凯美瑞、帕萨特、迈腾、宝马3系、思域、新宝来等“老面孔”也纷纷上榜;第三,自主品牌轿车仅有宏光MINI、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上榜。

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TOP 1:大众新朗逸

12月销量:41501辆

提起大众朗逸,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2月,新朗逸销量为41501辆,同比下降3.3%,环比11月的21735辆增长90.9%,排名第1。

凭借本土化的外观设计和均衡的产品力,朗逸自2008年问世以来,常年霸占轿车市场,“神车”光环不言而喻。2018年换代的新朗逸,头顶“小帕萨特”美名,在10万级家轿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车市愈加成熟,以朗逸为代表的合资家轿,也需要进化才行。最新款的朗逸被誉为“小号帕萨特”,采用“双前脸”设计风格,试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在95后、00后崛起的今天,新朗逸/新朗逸星空版也不断革新,突破自我,更能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的用车需求。随着新车型的推出,新朗逸的销量有着不小的提升。

TOP 2:宏光MINI

12月销量:34523辆

宏光MINI究竟还能不打,销量说明一切。12月,宏光MINI销量为34523辆,同比下降31.7%,环比11月的31982辆增长7.9%,排名第2。

宏光MINI定位于“人民的代步车”,产品很接地气,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给很多经济不宽裕又亟需代步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月销稳定在3万辆以上。

毫无疑问,宏光MINI是一款百分百合格的“国民代步车”,既能遮风挡雨也不怕风吹日晒,购车成本、用车成本也很划算,这不是“真香”是什么?

而且,宏光MINI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经过简单地改装,宏光MINI分分钟就变身个性十足的“Kcar”。随着消费群体的增长,上汽通用五菱可以顺势推出更个性、更高端的新能源车型。

TOP 3:丰田卡罗拉

12月销量:33916辆

事实证明,丰田卡罗拉还是足够强势的。12月,卡罗拉销量为33916辆,同比下降14.3%,环比11月的16358辆增长107.3%,排名第3。

在国内轿车市场,各大品牌间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前5曾长期都被日产轩逸、大众新朗逸以及丰田卡罗拉所占据。如今看来,新朗逸、卡罗拉、轩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作为丰田汽车旗下最畅销、最基础的凑型轿车,早在开发之初,卡罗拉就确立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的初心。从1966年发售至今,卡罗拉累计为全球5000多万用户带去幸福。

从2004年初入中国的第九代卡罗拉,到现在依然畅销的第十二代卡罗拉,卡罗拉在不断进化和升级中,用短短不到18年的时间就收获了国内近500万用户的认可,让经典车型更加熠熠生辉。

TOP 4:大众速腾

12月销量:32185辆

在国内轿车市场,速腾依旧是不可忽视的一款重磅车型。12月,速腾销量为32185辆,同比增长35.7%,环比11月的17737辆增长81.5%,排名第4。

站在一汽-大众的产品体系来看,略高于宝来、低于迈腾的市场定位,让“特供车”速腾混得如鱼得水,常年入围轿车榜单,“神车”属性并未消逝。

从产品层面来看,大众速腾外观宜商宜家、空间大、动力够用、机械素质出色,依然是一款值得选购的A级轿车,高定价、大优惠也让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

在大众的品牌效应下,速腾还是能交出一份不错答卷的。展望2023年,大众旗下系列轿车能否更加夺目呢?这是大众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TOP 5:日产轩逸

12月销量:31971辆

作为东风日产的主力车型,轩逸依旧是其销量最高的车型。12月,轩逸销量为31971辆,同比下降36.7%,环比11月的22167辆下降44.2%,排名第5。

有人说,轩逸能卖得这么好,原因在于“老少同堂”以及“让对手瞠目结舌的让利”。诚然,经典款加上新款,市场还是接受的,而且如今想娶轩逸过门,不需要太高的彩礼。

不过,一款车型热销与否,总是有道理的,远不是“老少同堂”和“价格优惠”那么简单。整体来看,第14代轩逸换代的非常成功,这点是有目共睹的。

话说回来,人无完人,车也是一样,没有任何一辆车称得上十全十美,所以轩逸到底值不值得买,还得看自己用车的选择。如果你想买一辆省心省钱的家用轿车,轩逸还是值得推荐的。

写在最后

从12月轿车细分市场的排名来看,中国品牌轿车有4款车型上榜,分别是宏光MINI、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较上月减少3款,长安逸动、吉利帝豪、比亚迪海豹、埃安S等未能进入榜单前15;

日系轿车有5款车型上榜,分别是卡罗拉、轩逸、雅阁、凯美瑞、思域,和上月持平;德系轿车有6款车型上榜,分别是新朗逸、速腾、帕萨特、迈腾、宝马3系、新宝来,较上月增加3款;美系、韩系均无车型上榜。

综合来看,自主品牌轿车在2022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传统“豪强”的影响力仍在,2023年还需进一步努力。

自 车市谈

]]>
乘联会:2022年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4.8万辆 同比下降9.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4633.html Sun, 11 Dec 2022 09:47:25 +0000 //www.otias-ub.com/?p=1534633 刚刚过去的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4.8万辆,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0.6%。其中,轿车细分市场11月销量为80.4万辆,同比下降9.9%,环比10月的92万辆下降12.6%。

纵观11月的轿车市场,虽然宏光MINI继续拿下销冠,但比亚迪的表现更加优异,汉、秦、海豚分别排名第2、第3、第4,海豹也成功上榜,排名第12,是货真价实的大赢家

轩逸不尽如人意,由上月第2下滑至本月第5;

5名开外,新朗逸、凯美瑞、速腾、卡罗拉、帕萨特、雅阁、雷凌等合资轿车表现强势,另有吉利帝豪、埃安S等两款国产轿车成功上榜。

对比来看,新宝来、逸动跌出榜单,比亚迪海豹、埃安S则成功上榜。

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TOP 1:宏光MINI

11月销量:31982辆

以宏光MINI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11月,宏光MINI销量为31982辆,同比下降20.8%,环比10月的41255辆下降22.5%,排名第1。

2020年7月底,宏光MINI正式上市,很快就成为全球汽车界的现象级产品。即便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宏光MINI还是能打的,月销稳定在3万辆以上。

宏光MINI为何能持续热销?从市场大环境看,传统燃油车属于存量竞争,而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增量阶段,宏光MINI作为微型电动汽车的代表佳作,真正赶上了风口。

从用户需求看,大部分人的日出行半径都在20公里以内,都需要一辆代步车,宏光MINI做到了极致——车身足够小、价格足够低,满足了大家出行便利性,成为国人的出行利器。

TOP 2:比亚迪汉

11月销量:31580辆

比亚迪汉是一款不断打破历史、突破边界的现象级产品。11月,比亚迪汉销量为31580辆,同比增长146%,环比10月的31468辆微增,排名第2。

作为一款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汉在与合资品牌的较量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过去数十年,无数的中国车企都尝试过进军高端轿车领域,实现中国品牌的向上突破,结果却都折戟沉沙。

比亚迪汉依靠其硬核的产品力和可持续进化的产品特点,终于成功打破了以“BBA“为代表的合资品牌的封锁,还超越了拥有“主角”光环的特斯拉Model 3。

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希望在自主品牌中涌现出更多像比亚迪汉一样的优秀车型,通过“品牌向上和产品品质”的双轮驱动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TOP 3:比亚迪秦

11月销量:28320辆

自秦PLUS DM-i上市以来,比亚迪秦家族霸榜秦5已成为家常便饭。11月,比亚迪秦销量为28320辆,同比下降5.8%,环比10月的32068辆下降11.7%,排名第3。

比亚迪秦为何热销?源于自身的硬核实力,特别是DM-i超级混动技术,集低油耗、强动力、长续航于一身,直接对合资燃油车形成降维打击,但归根结底就是“值”。

比亚迪秦可油可电,既节能环保,避免续航与充电焦虑;由于采用电驱动,加速快,驾驶体验远超燃油车;搭载DM-i车型专用的功率型刀片电池,出行安全有保障。

对消费者来说,比亚迪秦馈电状态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3.8L,比大部分日系轿车都低,还能省下购置税,购车成本也大大降低。面对当前的油价,为啥不买比亚迪秦呢?

TOP 4:比亚迪海豚

11月销量:26029辆

作为海洋车系的首款车型,海豚的市场表现没有拖后腿。11月,比亚迪海豚销量为26029辆,同比增长195.8%,环比10月的25240辆增长3.1%,排名第4。

和王朝系列不同的是,比亚迪海洋系列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更加注重时尚、年轻、运动和性价比,海豚就是海洋系列征战车市的“排头兵”。

得益于比亚迪e平台 3.0的加持,海豚的造型被重新定义,前悬更短、轴长比更大、重心更低,不仅看起来更动感,还拥有低风阻、大空间等优势。

比亚迪海豚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比亚迪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赋能,特别是三电系统,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知道,这才是电动车的难点所在,其他厂家都没有比亚迪这么全面而深入。

TOP 5:日产轩逸

11月销量:22167辆

作为一款比较实用的“水桶”车型,日产轩逸依旧取得了不错的销量。11月,轩逸销量为22167辆,同比下降47.9%,环比10月的40504辆下降45.3%,排名第5。

作为东风日产的主力车型,轩逸为什么能长期“称霸”轿车市场呢?除了炫酷的外观、舒适的空间,领先的技术、平顺的动力也是轩逸的重要法宝。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轩逸也推出了电驱版e-POWER车型,它不是燃油、不是混动,也不是纯电,却有“三合一 ”的优势,就是一辆“烧油的电动车”,堪称“混动界的硬核卷王”。

得益于成熟可靠的电驱技术,轩逸电驱版e-POWER动力性能强劲,起步加速响应快,100%全时纯电驱动,驾控0顿挫,加速平顺舒适,没有里程和补能焦虑,切切实实满足日常用车需求。

写在最后:

从11月轿车细分市场的排名来看,中国品牌轿车有7款车型上榜,分别是宏光MINI、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吉利帝豪、比亚迪海豹、埃安S,较上月增加1款;

日系轿车有5款车型上榜,分别是轩逸、凯美瑞、卡罗拉、雅阁、雷凌,和上月持平;

德系轿车有3款车型上榜,分别是新朗逸、速腾、帕萨特,较上月减少1款,而美系、韩系等均无车型上榜。

综合来看,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取得了突破进展,不仅有7款车型进入前15,而且排名十分靠前,包揽前4,未来可期。

自 车市谈

]]>
乘联会:2022年3月份宏光Mini的零售成绩为41980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2629.html Wed, 20 Apr 2022 12:31:42 +0000 //www.otias-ub.com/?p=1422629

尽管价格飙升,世界各地的买家今年仍在排队购买电动汽车,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过去15年的认知,即电动汽车销量只会在电池成本跌破一定门槛后才会爆发,但是这个门槛始终让人望眼欲穿。

今年第一季度,虽然锂离子电池芯的平均成本从去年的105美元/千瓦时飙升到了160美元/千瓦时,但电动汽车需求依然强劲。由于供应链中断、俄罗斯金属受到制裁以及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电池成本上升。

电池成本涨涨涨

对于中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宏光Mini这样的小型汽车来说,电池成本上涨了近1500美元(约合9500元),相当于汽车标价的30%。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份宏光Mini以41980辆的零售成绩,再度斩获中国轿车、中国新能源双榜第一。这是该车连续19个月稳居中国新能源市场销售冠军。

宏光Mini在国内热销

但是与此同时,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内燃机汽车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也在飙升。专家指出,尽管经济形势不稳,但环境担忧也促使更多买家选择电动汽车。

从特斯拉到制造宏光Mini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制造商都以两位数的电动汽车价格涨幅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

价格可能还会上涨。斯洛伐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InoBat董事长安迪·帕尔默(Andy Palmer)表示,电池行业的利润率已经很低,因此“不断上升的成本将不得不转嫁给汽车制造商”。

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奔驰等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将涨价转嫁给客户。“我们需要保持利润率。”戴姆勒首席技术官马库斯·沙弗(Markus Schaefer)表示。

涨价为何还买不停?

但是,电动车消费者目前为止并没有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销售数据库EV-volumes.com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飙升了近120%。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3月份实现了创纪录的电动汽车销量。特斯拉第一季度也交付了创纪录的31万辆电动汽车。2021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80万辆,较2020年的230万辆增长113%。

去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3%

“我们似乎已经触及了一种不同的临界点——消费者的情感或心理临界点,”位于芝加哥的美国政府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储能科学中心主任文科特·斯利尼瓦森(Venkat Srinivasan)认为,“不管电池和汽车的成本有多高,越来越多的人会购买电动汽车。”

汽车业界一直在等待电池成本降到每千瓦时100美元门槛,因为这预示着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与化石燃料相当。但是分析师指出,随着汽油价格飙升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这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2019年诺贝尔奖得主、锂离子电池联合发明人斯坦·惠廷汉姆(Stan Whittingham)表示,中国和其他市场的电动汽车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人们的预期,快于原材料供应”。

电池材料供应商Novonix CEO克里斯·伯恩斯(Chris Burns)称,对环境和气候的担忧也促使买家,尤其是年轻买家,选择电动汽车,而不是燃烧化石燃料的汽车。

“许多进入这个市场的年轻人在做购买决定时,不是简单地考虑经济因素。他们说,他们只会开电动汽车,因为电动汽车对地球更好,”伯恩斯表示,“即使驾驶汽油驱动的汽车更便宜,他们也要冒险。”

“我认为,我们会不断的看到有报告试图显示电池价格会下降到每千瓦时60美元或80美元的理想目标,但这些目标有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他表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电动汽车使用率不会上升。”

电池终会降价

目前电池成本的飙升可能只是长期趋势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这个长期趋势中,技术进步和产量增长已经推动电池成本连续30年下降。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电池平均成本为每千瓦时105美元,比1991年的7500美元下降了近99%。

电池成本长期趋势是下降的

专家认为,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时间里,电池成本可能仍会保持高位运行,但是接下来会迎来大降价,这是因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在采矿、精炼和电池芯生产上大举投资,此举会实现原材料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扭转趋势,使得电池供应从短缺变为过剩。

“这就像一个泡沫,要想让这个泡沫稳定下来,至少要到2023年底。”LG化学前高管、咨询师普拉巴卡·帕蒂尔(Prabhakar Patil)表示。

英国电池公司英国伏特(Britishvolt)将于2024年在英格兰东北部一家450吉瓦时的工厂启动电池生产。英国伏特首席战略官伊泽贝尔·谢尔登(Isobel Sheldon)表示,公司从原材料供应商那里得到的建议是:“不要现在就定价格,等到未来12个月后再定,因为届时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平稳。到那时,我们应该已经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保护。”

]]>